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十篇

时间:2023-04-02 16:50:18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篇1

舌尖上的中国2观后感

每逢周五,对于“吃货们”来说,必不肯错过21点准时端坐在电视机前守候收看《舌尖上的中国2》。这个一档关于吃的记录片,最近特别的“热”、特别的“火”,要是谁没有看过的话。哈,一定会被人笑话“out”了。

对于我来说,怎好错过如此“饕餮盛宴”呢!为了更好地收看《舌尖上的中国2》,我还特意温故了一遍《舌尖上的中国1》。记得有一集是介绍杭州的一道名菜---西湖醋鱼,让我对西湖醋鱼有了深入的了解。西湖醋鱼作为杭州派别中的代表菜,要选用西湖的鲲鱼作原料,烹制前一般先要在鱼笼中饿养一两天,让鱼儿排泄肠内杂物,除去泥土味。厨师烹制时火候要求非常严格,三四分钟是烧得恰到好处的时间。烧好后,再浇上一层平滑油亮的糖醋,胸鳍竖起,鱼肉嫩美,带有蟹味,味道鲜嫩酸甜,肉滋别具特色。仿佛透过屏幕,我已经闻到了它的酸中带甜、外焦里嫩、肉质鲜美,恨不能马上咬上一口尝尝。作为一部“高、大、尚”的美食纪录片,搜罗到中国从南到北的万种美食,不仅仅是美食,还有感动的瞬间。

舌尖上的中国,不仅是在介绍中国传统的美食,还是在介绍美食所承载的文化。不仅是美食的视觉盛宴,而且还是一次精神的盛宴。最有感触的是在《舌尖上的中国2》中:追逐花期的养蜂人、跋山涉水采集野生香菇的老汉、特别是白马占堆爬上高高的树上取蜂蜜的那一段。看着取到蜂蜜时品尝时的甜,更多让我感受的是苦涩,是他们认真的生活态度感动了我;还有那些手工割麦的麦客们····舌尖上的中国,不仅牵动着我们的味蕾,也在不经意间触动我们的泪腺!

感动和幸福其实是一体的,有过感动的我们才会发现,幸福弥足可贵!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篇2

“民以食为天”,饮食也成为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中国幅员辽阔,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由于地域和文化之间的差异,各地各民族的美食文化也各不相同。美食文化是人们几千年来养成的饮食习惯,不像其它特色文化那样容易消失,只要这一地区还有人,那么这一地区的美食文化就不会消失。

近些天,一部以美食为主题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连续几个深夜,让无数人守在荧屏前,看得食指大动、口水涟涟。然而,作为纪录片,它不同于以往的影像素材里,以“烹饪大师”或“美食名家”结构,展现的是“精湛的厨艺”和“繁复的过程”,亦或是能够在电视节目中看到的 “比赛”形式。在本片中,中国美食更多的以轻松快捷的叙述节奏和精巧细腻的画面,向观众展示中国的日常饮食变迁,中国人在饮食中积累的丰富经验,以及那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和独特的味觉审美。

中国人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区的人吃什么,这其中涵盖着历史和文化的因素。人与食物的关系已经达到密不可分的境界。《舌尖上的中国》用一个个具体的人物故事串联起祖国各地的美食生态,这其中,有制作的技巧,有艰辛的劳作,有相濡以沫的真情,有端上桌的美食,也有食物的演变过程,有方寸间的方桌厨房,也有广袤的祖国山河……人文关怀贯穿其中,用最质朴的表现手法展现那些贯穿于日常生活的东西。

1)自然的馈赠 对于餐桌上的美食,我们在品尝美味的同时,还要感谢大自然的馈赠。本集选取生活在中国境内截然不同的地理环境中的具有代表性的个人、家庭和群落为故事主角,以及由于自然环境的巨大差异,所带来的截然不同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为故事背景,展现大自然是以怎样不同的方式赋予辛勤劳动的人们神奇的食物。

2)主食的故事 从北到南,从西到东,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风貌,唯一相同的是作为中国人对主食样貌、口感的追求。主食是餐桌上的主要食物,是人们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从远古时代赖以充饥的自然谷物到如今人们餐桌上丰盛的、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一个异彩纷呈、变化多端的主食世界呈现在你面前。

3)转化的灵感 由豆腐、到酒、到酱,再到泡菜,那芳香浓郁的味道令人难忘。一坛坛、一罐罐的发酵,敏锐又果断地打造出食物的新境界,这种味道是人与微生物携手贡献的成果,它逾越了障碍,营造了条件,把握了机缘,经历了失败。祖宗传下来的方法,自己掌握到的技术,转化的灵感是最大的智慧!

4)时间的味道 腌腊、风干、糟醉、烟熏,蕴藏着中华民族对于滋味和世道人心的某种特殊的感触。盐的味道,它来自时间,也来自人情。它已经在漫长的岁月里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等感情交杂在一起,才下舌头,又上心头,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个是滋味,哪个是情怀!

5)厨房的秘密 与西方“菜生而鲜,食分而餐”的饮食传统文化相比,中国的菜肴更讲究色、香、味、形、器。由炊具的变化到菜式的变化,水火本是两家人,对立却又互相牵制,对于厨师而言,水火关系的调控,是他们技艺的展示。而厨房的秘密无非就是人类对美食的共同热爱!

6)五味的调和 甜苦咸酸辣,五味是评定一道“艺术”的关卡,亦是人生的滋味。甜是收获,是被认定的喜悦与幸福,不仅仅是对一道菜,更是一位厨师,一种文化的认可;苦是苦尽甘来,化腐朽为神奇的魔术;咸是吃得苦中苦,厚重的味道也能得到味蕾的认同;酸是不堪纠缠而难以言说的苦难,然而在菜里它却是不可或缺的“画龙点睛”之笔;辣是坚韧与果断,尤以川菜闻名。

7)我们的田野 不管是高山、平原、湖泊、海洋,城市还是乡村,不管是糯稻、海参、河蟹、芋头、青稞,农田还是菜园,不同地域的中国人,用自己的智慧,适度、巧妙地利用自然,获得质朴美味的食物。“他们在埋头种地和低头吃饭时,总不会忘记抬头看看天!”从餐桌回归大地,颇似头尾呼应的手法,也为《舌尖上的中国》画上圆满的句号……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篇3

关键词 舌尖上的中国;创新;纪录片;美食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40-0199-01

作为一部纪录片,无论从播出时间,还是从收视习惯上我们都无法想象它最初的播出效应。可是该片一经播出,便犹如一匹黑马,刹那就受到无数观众和网友的热情追捧。“舌尖上的中国”这5个字,几乎在一夜之间,变成了最热门的词汇。究其原因,应该是作品本身融入了太多人文的因素,饮食文化和社会文化的交融并和,使该片受到有关味觉却也超越味觉的心灵共鸣。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该片成功的原因。

1 创作理念

平民化的创作理念是这部纪录片成功的基础,也正是这一点让《舌尖上的中国》赢在了起跑线上。纵观已经播出的很多饮食节目,基本上是请专业的烹饪人员展示菜品的制作,甚至很多原料及调料普通百姓都没有见过,这无形中就与观众有了隔阂,这也是很多花了大气力的美食节目温而不火的原因。

《舌尖上的中国》则另辟蹊径,以纪录片的形式来制作美食节目。关于纪录片的这样定义的: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和展现,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者电视艺术形式。恰恰是这看似朴素无华的创作形式抓住了观众的心。《舌尖上的中国》将传统意义上的厨房搬到了天南海北,从平原山林到冰原再到大海,美食处处可见。而片中所描述的美食又不是像传统美食节目中那样高不可攀,它就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观众的身边,一种不言而喻的亲切感便油然而生了。

再看看节目本身,传统的美食节目总是要从菜系等等美食理论谈起,高谈阔论,美则美矣,却遥不可及。《舌尖上的中国》打破了这一常规,很多的内容都是从一户人家的一天开始的,切入自然亲切。主人公的平凡的一天可能也正是缔造美食的一天,仿佛片中所描述的美食就在观众的身边,有多少人会抵触这样的艺术形式呢?

2 情感表达

不妨再回头看看传统的美食节目,无非是准备食材,下锅,出锅,结束,每一期都是一样的步骤,机械地让人没有期待。《舌尖上的中国》在这一点上做出了巨大的创新,还从来没有一部美食电视作品能将人和食物这么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也许蕴含了故事的美食更吸引

人吧。

通过阅读片中众多美食背后的故事,我们不难发现导演对来自社会生活底层劳动者的赞美,作者花费了浓重的笔墨讴歌了劳动的美好。比如很多吃过毛豆腐的观众可能根本不了解毛豆腐是如何制作出来的,通过观看节目不仅增长了知识,也使观众对制作者有了深深的敬意。对劳动的尊敬,这与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共同目标是不谋而合的。

当然,仅仅表现出对劳动者的敬意是不能紧紧抓住观众的心的。试想一个旅居在外的游子在一个美食节目中居然看到了家乡的小吃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除了思念家乡的美食,恐怕还有那年迈的老母亲吧。家,在中国人心里永远是个沉重的字眼。余光中说乡愁是一张小小的船票,在这里,乡愁是一碗家乡的小吃。那童年的味道夹杂着乡愁迎面扑来,还有谁能抵御的了吗?

《舌尖上的中国》的导演与其说是在拍一档美食节目,不如说是在通过食物表达自己的情感。一个好的美食节目可能可以引起观众味觉上的共鸣,而《舌尖上的中国》在引起观众味觉共鸣的同时引起的观众情感上的共鸣,让人仿佛不是在看一档娱乐节目,而是在看一部大片。

3 作品内涵

一部好的影视作品一定是有好的内涵的,即使是美食节目也不例外。

《舌尖上的中国》在介绍美食讲述故事的同时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采集、捕捞文化到牧业文化、农耕文化再到工业文化和饮食文化。

与西方“抗争自然、挑战自然”的理念不同,中国百姓更多的是“敬畏自然、顺应自然”,《自然的馈赠》一集中就很好地阐释了这一点。比如人们在捕鱼时都用网眼较大的渔网,就是为了放走较小的鱼,中国农民从来都懂得不能竭泽而渔的道理。

影片中各族人民各种各样获取食材的方法则体现了中国百姓充满智慧的头脑以及坚强有韧性的民族性格。而邻里乡亲聚集一起为一户人家制作年糕、制作泡菜的内容也充分展现了中国和谐的邻里文化。蒙古族的劳动者将刚做好的新鲜的奶豆腐最先端给爷爷品尝也体现了中国尊敬老人的传统。

总之,《舌尖上的中国》就像一本读不完的书,不经意间就可以看到许多中国文化的碎片。正是这样一部影片将中国的人文情怀与自然环境融合在一起展现

出来。

4 推广制片策略

一部再好的片子也需要优秀的制片策略和推广

策略。

首先作为一部影视作品,视觉是第一重要的。《舌尖上的中国》由专业的团队采用高清摄像头,甚至还使用了刚刚进入市场的SONY F3,拍摄了大量的浅景深镜头,从微观的角度展现美食的细节,更加具有视觉冲击力。另外在观众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舌尖上的中国》的听觉效果也制作得非常精良。仅仅是主题音乐就应用了琵琶、大提琴、钢琴、竹笛、小提琴等极易表现中国文化的乐器,一股中国风油然而生。剥竹笋的声音、捕鱼拉网的声音,都像特写一样给了非常清楚的效果,让人神清气爽,为观众提供了第一手的听觉体验。另外,《舌尖上的中国》的旁白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要素。比起传统美食节目中看似充满激情的主持,《舌尖上的中国》平淡写实的纪录片风格的旁白似乎更能走进观众的内心。

前面已经提到传统的美食节目多从菜系的分类入手介绍,而《舌尖上的中国》独立成集,却没有从菜系、地域等角度分集,而是以“自然的馈赠、主食的故事、转化的灵感、时间的味道、厨房的秘密、五味的调和、我们的田野”七个主题讲述了中国人独特的饮食习惯。七集内容各有重点却又相辅相成,设计精妙。

《舌尖上的中国》摄制完成后,节目组花了大力气进行包装宣传,结果造就了商业化运作纪录片的一个传奇。《舌尖上的中国》除了在电视上加大宣传外,还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各大门户网站造势,更是利用微博等社交软件让更多的人了解《舌尖上的中国》。

《舌尖上的中国》迎合了当下广大观众寻找心灵皈依,渴望精神净化的审美需求,将中国文化的精髓注入创作,紧扣时代。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同时在创作手法上做出了积极的探索,是文化认同软传播的成功案例,对今后的国内影视作品如何实现思想性。艺术性与观赏性的高度统一的创作理念具有指导意义和思考

价值。

参考文献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篇4

4月18日晚,暌违两年的《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终于被端上电视荧屏的餐桌。这部让万千吃货流尽口水的美食纪录片回归中央一套,首集《脚步》就取得开门红,全国网络收视率高达1.572%,收视份额为2.54它不仅改变了观众的收视习惯,甚至像蝴蝶效应一样,增加网络的销售量;综合多家视频网站的点击率,首集《脚步》播放次数短短几天内就突破1000万次。节目迅速蹿上了新浪微博热门话题榜第一位,一度成为网友们热议的话题,“舌尖体”的造句形式也在互联网的推动下火了起来;而随之带动的“边看边淘”的“舌尖效应”更是给了电子商务一次措手不及的巨大商机。可以说,舌尖播什么,什么就会迅速火爆起来。在海外,《舌尖上的中国Ⅱ》也在华人社会和国际观众中引发震动,不仅勾起了全世界华人的思乡之情,更成为了向全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一部“影像教科书”。

其实早在2013年年初,这部投资只有3000万元的美食纪录片就已经在一次国际影视节目展上启动了首轮海外版权销售。单片销售额达到了35万美元,创造了近些年中国纪录片海外发行的最好成绩。在去年央视黄金资源广告招标会上,《舌尖上的中国Ⅱ》获得了两家企业的冠名播出权,加上版权销售(电视台、网络、海外版权),插播的广告,保守估计,这个由仅30人的小团队打造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Ⅱ》,收益已经达到1亿元以上。

从类型上看,该片属于科教历史类型的纪录片,近年来我国制作这一类型的纪录片较多,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大家所熟悉的有《故宫》《圆明园》《话说长江》等。但《舌尖上的中国Ⅱ》的受欢迎程度空前,似乎观片之余仍然唇齿留香,这不禁勾起人们对于这部纪录片成功的思索。

才下舌头,却上心头:《舌尖Ⅱ》如何打动观众

《舌尖上的中国Ⅱ》一夜走红似乎有些意料之外。但仔细想想又确实在意料之中。“吃”在中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早在2000多年前的汉朝,就已经把“吃”视为头等大事。中国有一句俗语一一“民以食为天”。这句话强调的不仅是饮食的重要,也传达了中国人的生活哲理。《舌尖上的中国Ⅱ》在传递有关饮食科学知识的同时,也在讲述中国人的文化和哲思。而作为一部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Ⅱ》也有着不得不红的“背景”。

接地气:挑战“吃货”食欲

中国是一个饮食文明的古国,从古至今,各种皇家菜肴、名厨大餐,甚至古怪餐饮习俗(如生食蛇胆),传奇餐饮故事(如佛跳墙)等,皆是吸引观众眼球的素材,但《舌尖上的中国Ⅱ》几乎全部弃之不用,一心一意地表现最为普通、最为常见的中国人的餐饮习俗和食材的采集培育,以一种贴近百姓生活的姿态讲述中华餐饮的故事,难能可贵。

《舌尖上的中国Ⅱ》并没有选择让观众望尘莫及的高级食材,它所呈现出来的只是一餐餐普通的家常便饭,但就是这些让观众随手可得,甚至是不少人都会做的美食,反而让观众产生共鸣,大有马上就要吃到的想法。这充分贴合了人们的生活心态。其拍摄选题与一日三餐息息相关、与茶余饭后相连。而且其本身与中国历史、地理等元素相融合。无论你去旅游或去考察,都很难知道这些神秘的美味、找到这些人。

《舌尖上的中国Ⅱ》将各地的美食娓娓道来,同时也极大程度地挑战着观众的食欲,尤其是看着影片中的食材如何从原材料一步步制作成美食,更是让人边看边流口水,连影片总导演陈晓卿都笑称,《舌尖上的中国Ⅱ》绝对是一部既养眼、又养胃的文化大餐。

不仅如此,看似普通,但影片中却将每一种食材都介绍得不普通。甚至有网友称,《舌尖上的中国Ⅱ》将我们再熟悉不过的食物放大得犹如一种理想,而在这种“理想”之下。“吃货”们除了看到的是香喷喷的美食。更激发了他们对美食的感情和敬意。

有情怀:以味诱人,以情动人

至味入心,味到深处即是家。《舌尖上的中国Ⅱ》讲的不是美食,而是以食物为基点,向四周延展的“中国人的生活”。

《舌尖上的中国Ⅱ》不仅仅是作为一部美食纪录片存在,更多的体现了温暖和人情味。“让世界了解中国”,这也是陈晓卿做《舌尖上的中国Ⅱ》的初衷,以美食作为窗口,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中华饮食之美,进而感知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变迁。在对着屏幕咽口水的同时,不难发现,除了烹饪好的美味摆在面前之外,影片中更多的是介绍劳动者如何采掘食材,进行加工、制作。而总导演陈晓卿也是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的这部纪录片。

《舌尖上的中国Ⅱ》将美食和历史巧妙地掺绊在一起。通过美食展现历史的醇厚,展现中国人的人生百味。这也正是为什么很多网友表示边看、边饿、边流泪的原因。一道道美食除了勾起观众的馋虫。也勾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越是简单,越是家常的菜肴,反而让人越是容易泪流满面。“小时候的味道”“妈妈的味道”“家乡的味道”看到影片中的一幅幅画面,尤其是和家乡有关的部分,亲切感溢于言表,但也让离家在外的莘莘游子更添了一分乡愁。

讲文化:用味觉审美观照了东方人的价值观

《舌尖上的中国Ⅱ》究其本质其实是对文化表达的一种突破,把文化放在中国人的食材和与食材相关的生活上。就像外国人所说的那样。中国文化归结到细节就是一双筷子。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篇5

《舌尖上的中国》引发关注

《舌尖上的中国》开播当周,收视均值比各地方卫视热播剧如后宫剧《甄嬛传》以及家庭剧《夫妻那些事》高出许多。同时,该纪录片在豆瓣网站上的评分高达9.6,而《阿凡达》是8.7,《泰坦尼克号》是8.9。新浪微博关于《舌尖上的中国》的讨论记录高达数百万条,获得接近2000万的点击量,成为微博中最受关注的热词,“舌尖上的母校”等话题讨论条数多达300万条,引发了全国效仿的“舌尖体”。淘宝网最新数据显示,自该片5月中旬上映以来,片中介绍的美食在淘宝网的成交量猛增。该片开播5天内共有2005万人次在淘宝网浏览过片中介绍的美食,成交量近800万件。

彦(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国家广电总局宣传管理司副司长): 《舌尖上的中国》为中国纪录片行业如何更好地传播发展树立了新标杆。该片举重若轻,由小观大,从饮食认知到文化内涵,从味道体验到专业解读,从人物性格到真情传递,从传统习俗到知识提高,它带着不同年龄段的受众一起在视听审美中领略了中国原创纪录片的文化魅力。电视荧屏需要有效满足当下中国观众多层次审美的节目选择权。我想,优秀的电视节目可以凝聚我们的文化认同,让和谐健康的文化内涵深入人心,积淀大众共同的文化价值,可以融合我们的民族认同,让自豪而丰饶的民族文化艺术形成共同的文化理想,彰显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魅力,让基于各族群多样化文化又超越其上的国家形象得到加强提升。《舌尖上的中国》就是这样一部优秀作品,我们期望这样的作品能够不断复制!

贾磊磊(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助理、博士生导师):《舌尖上的中国》通过节目本身的品质和内容,迅速传遍中国,实现最佳的传播效应,给我们很大启示。首先,该片成为中国电视历史上一种事件性的电视节目。相对于那些在电视播放后就销声匿迹的节目,《舌尖上的中国》的影响力迅速波及到社会各界,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它的传播效应不断外延,以波浪式逐级展开,形成一个公共的话题,并迅速影响到我们的社会生活,这种传播特点特别明显。其次,该片还是跨文化传播的一个成功范例。过去中国文化的传播,比较依赖于语言。然而我们在研究跨文化交流当中发现,绘画、歌舞、音乐、影像等文化艺术的传播,有时候比语言更便利、迅速。《舌尖上的中国》就是通过电视媒介对饮食文化的展现,实现文化的传播,这种国际传播模式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范例。比如为什么中国人祝寿时愿意吃面条?因为它的形状又长又瘦,取谐音“长寿”。它实际上在传播中国饮食习惯的同时也让外国观众了解接受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翠花(Justyna,中国传媒大学波兰留学生):这部片子第一集播出后,我的一个在华沙大学教中文的朋友,激动地给我打电话说看得口水哗啦啦地流,还准备下载下来给学生们看,让波兰学生领略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个片子的影响非常大,这不仅是一部展现美食的纪录片,还展现了中国东西南北不同的气候、不同的自然环境孕育出来的饮食文化。我看完这部片子之后,就有一种冲动,想立刻回到波兰,和朋友一块儿拍摄一部“舌尖上的波兰”。

彰显纪录片的专业品质

《舌尖上的中国》以美食为切入点,拓宽了中国纪录片的题材类别、丰富了纪录片节目的形态,在充分传播中国文化价值的同时,也契合了当下全球纪录片市场的需求。在叙事表达上,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食材、风味、烹饪、转化、调和等全新的视角出发,完成了一次中国饮食文化全景式、深层次的人文解读;在影像品质上,首次使用了SONY-F3等一系列最新技术设备,以“微距摄影”的方式捕捉到了诸多珍贵食材最初的生动原貌,让观众体验到许多食材的神秘转化过程。

陈晓卿(《舌尖上的中国》总编导):作为《舌尖上的中国》的参与者,整个创作经历已经像片中的美食一样,酸甜苦辣、五味杂陈。美食是大家共同的话题,这个片子之所以能唤起人们的共鸣,是因为它在选题上吸引了大家。

该片是央视纪录频道成立之后,我自主申报的现实类纪录片选题,得到了台领导的大力支持。我们在摄制过程中,一直把自己的位置摆得很低,这个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学习的态度,学习国外优秀节目的经验,学习人家的叙事态度和风格;第二,是用敬畏的态度来对待食物,我们把所有的日常生活都仪式化,观众看后再看看我们平时的生活,发现它是那么的庄严;第三,我们要用最浅显的叙述方式来讲故事,创作团队都读了大量的书,但我要求一定不要“掉书袋”。在片子播出之前我们专门请台里同事来看能否看得懂。贴近现实生活,让观众看懂影片,是我们一致的诉求。

此外,专业品质一直是我们团队的追求。为了力求画面的生动,一个简单的镜头不惜动用三台摄像机来拍摄。为追求影像的品质,我们还首次使用SONY-F3等一系列最新技术设备,尽量做到精益求精。

朱羽君(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央视综合频道《魅力·纪录》栏目播出之后,纪录片又进入了一个繁荣时期,它标志着电视进入了一个颇具技术高度的时代。《舌尖上的中国》采用了“微距摄影”手法,把所有食材里面的天然图案都展现得非常唯美。以前的片子很少有用微距镜头展现事物的图像细节与结构美,而该片通过这种新颖的拍摄手法让我们从不同角度去发现、了解一个微观世界。《舌尖上的中国》是中央电视台现实题材纪录片创作的一次实践,它为中国现实类纪录片的创造在题材上、制作上、传播上都提供了诸多可供思考、借鉴之处。我们要通过继续努力和创新,让纪录片更加贴近生活、走进生活,让观众在纪录片中找到情感的寄托和精神的共鸣,真正做到雅俗共赏,成为展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人民精神风貌、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重要文化传播载体。

边疆(中国烹饪协会秘书长):中国对外文化传播一直在寻求突破点,而美食文化是最容易被人认同接受的文化类型,《舌尖上的中国》以美食为切入口,获得巨大反响,是我们盼望已久的。总结这部作品的成功经验,主要在于它本身所具有的专业品质和美食背后的人文情怀、地域特色等文化特征。片中以普通人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为主线,为我们深度挖掘并展现了一系列颇具传统文化的小故事,对我们提升和打造新的精神文化有着非凡的意义。中国烹饪协会将把该片作为参加大型国际活动的主要礼品,赠送给联合国,并加入我们孔子学院的教授课程以及中国饮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遗工作。

用文化和品质赢得观众

今年4月16日,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在每周一至周五开播了一档全新的精品纪录片栏目《魅力·纪录》,改变以往的电视剧作为在CCTV-1晚间22:30黄金时间播出的格局,在激烈的收视竞争环境下,以文化品位和节目品质优先,重点关注节目的社会影响、观众口碑和美誉度,率先实现了以文化和品质赢得市场。开播一个多月来,该栏目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收视传播效果,收视份额比原22:30时段播出的电视剧超出30%;社会效应也开始逐渐显现,许多观众开始习惯锁定这一时间段,高品质的文化产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观众开始回归电视媒体。《舌尖上的中国》红遍全国也得益于《魅力·纪录》的开播。

王一川(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这部纪录片的思路要概括成四句话就是就地取材、就材化味、就味品人、就人成文。中国人依靠自己的地缘环境来寻找食物,就食材化成种种迷人的味道,然后我们从这些味道中品出了中国人的人生百味,最后通过讲述日常生活百态成就了中国文化的深沉呈现,可谓由俗见雅。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充分显示了社会主流文化作品的吸引力与传播力,将美食作为切入点来传播中国文化,视野开阔,返璞归真,动人心魄。该片的成功还要得益于今年4月16日央视综合频道开播的《魅力·纪录》栏目,它替换了过去在这个时段播出的电视剧,此举是坚持以文化和品质为先,大力弘扬社会主流文化,充分凸显中央电视台的媒体社会责任。《舌尖上的中国》作为《魅力·纪录》栏目第一部首播的中国原创优秀纪录片,大大提升了纪录片在全国电视观众中的传播影响力,也充分证明了纪录片这一高端主流文化产品正在日益彰显出社会主流文化价值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它不是文化领域的一个普通作品,而是一次成功的文化传播事件。

尹鸿(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这些年,央视纪录片一直是中国电视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所以,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引发“舌尖热”现象的偶然表现之下,我们深知有其必然。我们认为,这源于纪录片两次重大的机遇:一是央视纪录频道的开播,他们开始积极拓展纪录片题材的多样性,创新纪录片题材的模式化和类型化,推动一大批现实类纪录片的选题立项;二是综合频道开设《魅力·纪录》栏目,使纪录片节目进入了央视最具影响力的黄金时段,以文化品质参与竞争,吸引大批年轻的观众回到电视机前,成就了《舌尖上的中国》出乎意料的传播效果。

《舌尖上的中国》并不是孤立地讲“吃”,而是将“吃”还原到家庭、乡村、邻里关系这些传统层面上,这些正是该片所包含的文化内涵。该片充分重视受众体验,因此观众与纪录片的共鸣油然而生。再次,该片的专业含量决定了它的成功。对观众来说,因为它有了超越观众的知识水平和专业含量,所以造就了它非同寻常的品质和气质。它用文化和品质赢得了观众,感染了观众。

文化走向世界的新探索

在4月初举办的法国戛纳电视节中,央视纪录频道摄制的《超级工程》《舌尖上的中国》《南海Ⅰ号》《故宫100》《丝路》《春晚》等纪录片受到世界各国媒体和购片商的高频率点击与关注,中东的EME、AR公司、法国的M6家庭频道、Arte、英国的Log Media、香港的TVB、香港有线、韩国KBS等20余家电视机构均向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表达了对这些中国纪录片的购买兴趣。

刘效礼(中国视协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会长):这部纪录片之所以受到海外主流播出机构的认可,受到了海外华人和国外观众的好评,一是选择了“独特性”和“共通性”兼具的美食题材;二是采用了国际化的制作和表达手法;三是充分贴近真实,以情感人,充满浓郁的人文关怀、家国情怀和乡土情结,成功跨越了语言、社会、价值观等传播障碍,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探索出许多珍贵的经验和启示。“口水加泪水”是观众尤其是海外观众对片中传递的爱国、思乡之情最生动的描述。《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大大缩短了中国纪录片和世界纪录片的差距,对中国纪录片的创作将产生方向性的引导。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篇6

这是一幅参展戛纳的海报,这是一部触动了很多中国人的纪录片。当全世界都在试图命名中国的时候,这部深夜播出的纪录片将中华美食摆上台面,口舌之间不仅展示着中国的饮食流变,它本身就是一个传统与变化着的中国。

食为平常事

方兴玉的女儿代替妈妈执掌豆腐坊,阳光下挑起晾晒的油豆皮透明发亮;用家传的酸水点卤,让有益菌渗透到每个角落;一颗颗黄豆,经过手推石磨的碾压,雪白的汁液汩汩而出,再经过发酵等一系列时间的转化,最终才能成为豆腐;豆腐块在时间和自然的共同作用中慢慢地白毛如丝,火上烤焦,点上红红的辣酱……

这个看似简单的过程是《舌尖上的中国》最寻常的叙述方式:寻找这些食物的源头。在这部纪录片中,讲述的不仅是食物,而是大自然的馈赠,植物、动物甚至是阳光、空气、风、水,还有最重要的时间。详尽而诗意的就是整个创造过程。

事实上,仅从这部纪录片所耗费的时间和人力上,就可以看出这种诚意,“这次做这个片子,从接到任务到播出,是13个月,全国拍摄地点70个,前期调研员3人、导演8人、摄影师15人、剪辑师3人”更为难得的是,这种诚意被成功地转化成了电视语言,从而被观众所认同。导演不吝时间地仔细记录食物从采摘到端上餐桌的全部过程。

“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这个纪录片。”这是总导演陈晓卿对于《舌尖上的中国》最初也是最终的定位。在陈晓卿看来,记录如何将自然的馈赠经过捕猎、采掘、加工、制作成食材,比像食谱一样事无巨细地记录美味佳肴的做法更加重要。

2011年初,正逢央视开设纪录片频道,他第一批就报了这个选题,主旨初看起来并不宏大、崇高。但由于他习惯性带入的人文情怀,使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和味觉审美成为上升到生存智慧层面的东方生活价值观,不免让观众生出身为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并由此对这块土地产生更深刻的感情,可谓以小见大,从食物升华为精神。

“其实它讲的不是美食,而是深入美食背后,讲文化传承,探讨当今社会中人类该如何善待食物、如何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文化学者胡野秋这样评价《舌尖上的中国》。

人为食之本

作为一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与一般美食节目的最大不同是跳出了只见食物不见人的窠臼。纵观整个7集构成的纪录片,一大半时间讲到的不是美食,甚至不是食物,更多的画面是在展现如何捕猎、采掘、加工、制作自然馈赠的食材,整个过程看上去充满神秘气息,夹杂着为生活、为生存而流下的汗与泪。这些鲜活的人物让观众乐于将自己带入,并产生共鸣。有人总结,《舌尖上的中国》的火爆原因应该归功于:“不是空洞地宣扬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是以美食背后的制作工艺和生产过程入手,配合平常百姓的生活,让观众既流口水又长知识,还能在情感上引起共鸣。”

陈晓卿说,中国人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区的人吃什么,这其中涵盖着历史和文化的因素。陈晓卿认为,《舌尖上的中国》更关心的正是人与食物的关系。比如这个故事:在浙江慈城有一对空巢老人,他们最开心的时刻,就是儿孙从宁波回来,为儿孙制作可口的年糕,一家人吃着年糕唠家常。然而,短暂的团聚后,儿孙们各自开车离去,家里又剩下这对老人。“城市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原有的大家族也在发生变化。我们希望通过吃食的故事,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人生况味。”

各种食材和料理方法,也都来自于一个有山有水的地域、一个有共同生活习性及风俗的族群,或者一个有情感有经历的个人之手,这是一种立体、全息的呈现。由此可以理解为什么某地会生长某种食材、某个食物为何如此制作,还有为什么当吃到某种并不惊艳的口味时,会想起母亲、家和故乡。

“看着笋挖出来,火腿吊起来,渔网里闪闪发亮,揭开蒸笼,冒着白花花的蒸气的馒头,拉面摔打在案板上的脆响,驮着黄馍馍的大伯朴素的笑,都让人激动得落泪,多可爱的中国!”——看过《舌尖上的中国》,有网友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对中国人而言,吃大概是最能把所有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事了。《舌尖上的中国》用普通劳动者的故事串起了民族饮食文化积淀的整个根脉体系。

在湿冷淤泥中工作半年的挖藕人,身负50公斤负重下潜40米采海鲜的重潜员,出海打渔赔钱的船长,寒冬破冰捞鱼有可能颗粒无收的鱼把头……随处可见的是食物的来之不易和劳动者的焦虑。

将胀气乏味的大豆变成易吸收、多口味的豆腐,利用微生物转化出腐乳、豆豉、黄酒和泡菜,为保鲜而采取的腌腊手段……其中是中国人在饮食中表现出的智慧。

更多的是这样的人和场景:哼着小曲老夏撑起满载芋头的归舟,沏杯浓茶品尝自己在湿滑礁石上冒险采来的紫菜,陕北的饽饽商贩、查干湖的捕鱼老者、云南的火腿匠人、兰州的拉面师傅……还有一些不具名的劳作的人们,和他们在收获时脸上的笑容。这些都是普通人朴实平常又有滋有味的生活,在《舌尖上的中国》里,每一个鲜活的个体背后都洋溢着朴实的气息。“片子里那些辛勤劳动、有着质朴笑容的人们,才是组成这个国家最重要最真实的存在。”

国为人所成

“我们拍了食物的差异性,也拍到了它们的共通之处。比如说北方有凉皮,南方有米粉,这是稻米粉食的不同变种。像桂林米粉的出现,可能来自于秦始皇命军队修筑灵渠,北方的面条于是在桂林有了一种新的形式,就是米粉。从饮食的角度,能够揭示出中国是个大一统的国家。”陈晓卿认为,要把挖掘到的深层次的文化信息传递给观众。

与其说《舌尖上的中国》抓住了电视机前观众舌尖的味蕾,不如它说正在悄悄地唤起每一位观众心中的文化热忱。正如何伟在《江城》中展现的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涪陵,在寻常的生活中,一座小城市的生活环境、文化习俗一一展开,里面的人与舌尖中一样,也与你我平时最常见的模样一样,不是焦躁、紧张或愤怒,而是在温和中顺应着生活的方向。网友“东来岭人”在微博中说:“民以食为天”是这个农耕文明的最高政治箴言。画面里的天、地、阳光、森林、河流、海洋是真正的生命源头,它所唤起的是一种“怀乡感”。它对这个已变形的社会和心理具有某种疗伤式的平复作用。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篇7

《舌尖上的中国》是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讲述美食的纪录片,主要内容为介绍中国各地的美食。纪录片通过展示中国特有的一系列美食元素,让观众从多个侧面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源远流长。

该节目在播出后好评如潮,饮食文化再次引起国人的关注。随后,《舌尖上的中国》与中考结缘,在十多个地区的中考语文试卷中出现了与《舌尖上的中国》相关的命题材料,这体现出中考命题关注社会热点的特点。

【典例解析】

【例1】 (四川眉山)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神舟八号像一支离弦之箭,气冲斗牛,直上云天,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成为我国载人航天发展史上的新的里程碑。

B. 在坡975岁寿诞那天,三苏祠内古乐声声,祭祀人员在两名礼生的带领下,为民请命,完成了祭祀仪式。

C. 近日,一部关于美食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广为人知的川菜,受到了观众的喜爱,这正好印证了“物以稀为贵”的说法。

D. 《傅雷家书》是经典的教子之作,有人模仿这种书信体,写出的文章却味同嚼蜡,没有深意。

【解析】这是一道词语运用题,C项的命题素材与《舌尖上的中国》相关。试题要求选出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正确答案为D。A项中“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一般指人),语境不当,并且与“直上云天”语意重复;B项中的“为民请命”指为老百姓的事向当局提出请求或申诉,不合语境;C项中的“物以稀为贵”与“广为人知”相矛盾。

【例2】(广西桂林)请按要求修改下面一段话。

A 《舌尖上的中国》是中央电视台正在播出的中华美食文化一部纪录片。B不少人都在每晚10点准时守在电视机前享受夜宴。C烹饪师的加工制作,使观众看到诱人的画面和声音。本片的魅力在于它将“饮食文化”这个洪大的主题,浓缩在短短的几集纪录片里。D不少观众表示,纪录片引发了他们食欲和思乡情感的双重共明。

①文段中有一处语序不当,正确的语序是

②B句漏掉了一处标点符号,请在恰当的地方补上。

③文段中有一处有语病,修改后的句子是: 。

④文段中有两处错别字, 应改为 ;

应改为 。

【解析】这是一道语段综合修改题,语段内容与《舌尖上的中国》密切相关,修改的内容涉及标点、错别字、病句等。答题时要仔细研读语段,再根据题干的提示品读相关语句,找出错误进行修改。

参考答案:①将“一部”放在“中华美食文化”之前。②不少人都在每晚10点准时守在电视机前享受“夜宴”。③烹饪师的加工制作,使观众看到诱人的画面(听到美妙的声音);④“洪大”应改为“宏大”;“共明”应改为“共鸣”。

【例3】 (新疆乌鲁木齐)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

材料一:今年5月14日,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一套开播。①它立刻成了“吃货”必看和观众热议的话题。

材料二:《舌尖上的中国》中出现的美食成了网络上的搜索热词,并引发热卖。淘宝数据显示:5月14日起的一周时间,②淘宝零食特产的搜索量已有近400万次左右。土特产搜索量更是爆炸式增长,其中毛豆腐增长了48倍,松茸增长了两倍。成交量也倍增。

材料三:《舌尖上的中国》中有这样的片段,③香港大澳岛上的一位老奶奶对着照片忽然哭了。原来照片上的人是她故去的老伴,他俩做了一辈子的虾酱。

材料四:观众评论:“很久没被中国的纪录片感动了!”

材料五:《舌尖上的中国》和大多数美食节目不同,此片不仅重“舌尖”,更重“中国”,总导演陈晓卿说:“④我们是在表现美食,而通过美食,我们希望能看到中国的样貌,关注中国的现实生活。”

(1)鉴于《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产生的影响,《西部手机报》拟以此为主题,制作一期专刊。请你为下面的专刊标题补写出下句,使之句式整齐。

舌尖载动故乡情, 。

(2)本期专刊拟分为两个板块,请你根据上述材料为每个板块写出两个关键词。

(3)以上材料中四个画线的句子有两句存在语病,请指出序号并加以改正。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篇8

关键词:哨片;舌尖;舌头;单簧管;动作;口型;气压;最短距离;口腔

单簧管,又称黑管或克拉管(意大利语为Clarinetto,法语为Clarinette,德语为Klarinette),有管弦乐队中的“演说家”和木管乐器中的戏剧女高音之称。高音区嘹亮明朗,中音区富于表情,音色纯净,清澈优美。低音区低沉,浑厚而丰满,是木管族中应用最广泛的乐器。学习单簧管育许多因素.从演奏手段采说,有口形技术、呼吸技术,舌头技术、手指技术、演奏姿势等等.现手段来说,有音色、音准、力度、节奏、拍子、速度、句法等等。

吐音技术是在单簧管演奏技术中,比较难掌握的一门技术。从美学观点来看,吐音技术是音乐的表现手段。从技术观层面来看,是技术手法。用舌的目的是为了取得音乐分句的多样性。换句话说,为了取得音乐分句的多样性,要使用各种不同的起音法。

吐音方法有各种各样,最常用的两种方法是:1.用舌尖去碰哨片的顶部。2.把舌尖贴到下牙,然后把舌头拱起来去碰哨片。不管用哪一种方法,都有几条共同的原则:1.下巴和喉部必须保持不动。2.口形和口腔保持不变。3.保持不断的气流和气压。

笔者有幸在北京数次观摩或参加国际单簧管艺术节,了解世界上许多演奏家们常用的吐音方法是:用舌尖去碰哨片的顶部。最好的吐音动作是舌尖伸向哨片时“向前――向上”,离开哨片时“向后――向下”。

吐音时常常出现的几个问题要注意:1.吐音时舌头的动作太大太重,舌根和喉部也随之而动,阻碍了空气的流通。2.吐音时下巴和脸部肌肉随之而动,造成了口形的变动。3.吐音时口形太紧,舌头触及哨片的面积太大,阻碍了哨片的振动。4.吐音时呼出的气量和气压不足,气息的支持太弱,阻碍了哨片的振动。5.吐音时哨片太厚或太薄,影响了音质、音高和速度。6.吐音时舌与指的动作不协调,影响了音质和速度。

吐音练习中讲究科学性和自然性是最重要的。在把理论上的东西变成自己技巧的过程中,人人都会有不同的体会和感受。因为我们的嘴形、嘴唇的薄厚、舌头的长短与厚薄、口腔的形状与大小都不一样,而且每个人含笛头的多少也不一样。因此用同样的方法练习,也会有不同的体会和感受。例如:吐音练习时舌头的位置有变化,舌头需要往后缩。但后缩多少,就看个人的舌头的长短而定。

一、单簧管的口型要求

1.嘴角肌微向后(耳朵方向)拉

2.上牙轻轻咬住笛头斜面三分之一处

3.下唇包住下牙(大体以红唇线为准)

4.下唇方肌往下拉,当笛头放入口腔时同嘴角肌往后拉成互相抵消的作用,减轻了上下挤压的力量。

然后就是呼吸了,初学者练习吸气时一般容易出现两肩上抬的现象,还以为自己吸足了气,其实这是假象。真正吸满气是在胸腔和腹部横隔膜的互相配合下才能取得。

我还有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用正确的口型含住笛头时先不要急着吹气,先要用正确的口型通过笛头吸气,就像是用吸管吸饮料一样,吸的时候就可以感觉到嘴部的肌肉在收紧,然后保持口型吹气。这个方法可以得到适应自己的正确口型。

就演奏技巧和音色效果来说,现在的单簧管有很多技巧。比如说比单吐快好多的双吐,循环呼吸,滑音(也叫抹音)还有双音。这些都是现代单簧管发展中出现的技巧。

好的音色不但要掌握正确的气息和口型,还要有一个比较好的乐器和适合演奏者的笛头、哨片。再加上每天的长音练习,就可以有一个很好的音色。但是...不是只有一种音色好听,单簧管有很多种音色。我个人认为,只要听上去感觉松弛,圆润的音色就是好音色

二、不用乐器的吐音练习法

首先不用乐器进行吐音练习,而用唱的方法练习舌头的动作。一般通用的音节是“du”、“di~44tu”、“ti”。使用前两个音节时,舌头的动作比较软,使用后两个音节时,舌头的动作比较硬。前两个音节中,使用“du”音节时,口形的感觉是“O”的感觉。使用“di”音节时,口形的感觉是“E”的感觉。后两个音节也跟前两个音节的感觉是一样的感觉。利用这些音节的发音,吹奏者掌握正确起音法的本质就比在普通一般的吐舌情况下要快得多。我提倡使用“du”的音节。它的好处是:1.口形和口腔的感觉是“O”的感觉,符合现代口形的要求。2.舌头的动作比较软,达到了最接近自然的状态。使用哪一个音节主要看自己,只要能使舌头的动作轻松自如就行。练习舌头的动作时,舌根一定要保持平稳不动,只让舌尖去动。

三、使用乐器的吐音练习法

使用乐器练习吐音时,舌头的位置就有变化。因为含了笛头,口腔里有了笛头的一部分。所以,想要用舌尖去碰哨片的顶部的话,必须把舌头往后缩才行。但是,在练习中不要想着舌头要往后缩,只要舌尖能碰到哨片的顶部就行。在这个过程中,你的舌头就会自然地往后缩了。当然,不能有任何口形、口腔和喉部的变动。舌头要平放,不能拱起来。舌头和喉部要放松、松弛。用舌尖去碰哨片的顶部时,舌尖触及哨片的面积要小,保持舌尖与哨片之间的最短距离。舌尖伸向哨片和离开哨片的速度要快、要轻。舌头动作的感觉不是吐(触及哨片),而是收(离开哨片)。吐音开始之前,舌尖是处于触及哨片的顶部的状态,然后气压先到位,舌尖迅速地离开哨片,发音就开始了。而后舌尖再迅速地去碰哨片的顶部,将气流截断,发出了断音。舌尖离开哨片的速度越快,音头就越有爆发性和更加清晰。但最重要的是始终保持不断的气流和气压,用气息帮助舌头的动作。吐音时,“想气息不想舌头”的理论是非常有科学性的。

练习吐音时,首先有正确的VI形和姿势,正确地运用气息。先练习舌头的动作,后练习舌指结合。练习时,把头抬直,让乐器与身体保持约30-40度的角度。开始不要要求短的吐音效果,最好用吹长音头的方法。吹声音饱满的长音过程中,用舌尖轻巧快速地去碰哨片的顶部,舌根一定要保持平稳不动,不能有任何气流和声音的变化。舌尖的动作从慢速开始练到快速,从最低音E开始到最高音G之间的每个音上做练习,最终达到轻松自如的目的。吐音技术有各种各样,不同的吐音技术,有不同的吐音效果。各种不同的吐音法,其特点在于舌头强度的不同。音的强度要求越小,起音就需要更软,而舌头将越轻越松弛下来,否则就相反。而且,做非常强烈的吐音时,舌头也不应该过于紧张。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篇9

赵 坤,男,河南社旗人,空军空降兵学院基础系哲学教研室讲师,主要从事文化理论研究、政治理论研究;

徐目坤,男,山东临沂人,空军空降兵学院基础系政治理论教研室副教授,主要从事文化理论研究、政治理论研究。

最近,《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再次引起民众观看热潮,成为今年文化领域的一部经典之作。《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究其原因在于它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思想上充分了展现民族高尚的精神追求,打动了观众,赢得了喝彩。

在当前文化领域,一些历史题材的作品,特别是一些宫斗、穿越、抗日题材的影视剧,歪曲理解民族精神内涵,扭曲表现民族精神形象,“植根于封建帝制基础上的权谋文化、男尊女卑的伦理道德、‘三纲五常’的名教观念,均属于早应被淘汰的历史沉渣,却都随着‘复古’潮理直气壮地卷土重来。”[1]相比而言,《舌尖上的中国》展现了民族高尚的精神追求,呈现了中国饮食文化背后蕴含的民族品格、精神风貌、生活哲学。

一、讲仁爱的精神追求

在中国传统道德伦理中,“仁爱”就是“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2]“仁者人也,亲亲为大”[3],仁者首先是爱骨肉之亲;然后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4];最后达到爱惜万物的最高境界。因此,讲仁爱的精神追求表现为爱亲人、爱家庭、爱他人、爱万物的情感和行为。

《舌尖上的中国》以温情细腻的镜头探讨了中国人与食物的关系。在丰富的饮食文化之后,讲述了一日三餐背后生命的诞生、成长、相聚、别离,以及人生的喜怒哀乐和生活的苦辣酸甜。正如《舌尖2》第四集《家常》中所讲的那样:“平淡无奇的锅碗瓢盆里,盛满了中国式的人生,更折射出中国式伦理。人们成长、相爱、别离、团聚。家常美味,也是人生百味。”① ①《舌尖上的中国2》第四集《家常》。一双双勤劳的手,做出一盘盘热气升腾、喷香扑鼻的菜肴,点缀在一个个朴实感人的故事之中,蕴含的是浓浓的亲情、爱情和乡情,塑造的是亲人的味道、家庭的味道、故乡的味道,升华的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不绝的仁爱精神。

二、尚和合的精神追求

中国自古以来讲究“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中国先哲告诫我们,人类只是天地万物中的一个部分,人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一体。在《舌尖1》中,关键字“自然”一共被提及有22处之多。吉林查干湖渔民的捕鱼捕大漏小,拒绝一网打尽;云南村民卓玛采了松茸后,立刻用松针把菌坑掩盖好。只有这样自然的恩赐才能延续,这些背后都是人类对自然的一种感恩和敬畏。第七集《我们的田野》开篇解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不仅是一种因地制宜的变通,更是顺应自然的中国式生存之道。从古到今,这个农耕民族精心使用着脚下的每一寸土地,获取食物的活动和非凡智慧,无处不在。从肥沃的冲积平原到富饶的江河湖泊,从严寒荒芜的离原到寓楼林立的都市,哪里有绿色的生机,哪里就有天与人的和谐。”② ②《舌尖上的中国1》第七集《我们的田野》。人与自然是朋友,彼此平等,和谐共生。

以《舌尖上的中国》为榜样,中国现代文化应弘扬中国先哲“天人合一”的深刻观念,为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提供鼓劲助力。

三、重勤俭的精神追求

“勤俭”被视为中华民族的传家宝,“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5],“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6],这些都是先哲祖辈流传至今的至理名言。不管是持家还治国、守成还是创业,勤俭这一传家之宝都应传承。

《舌尖上的中国》浓墨讴歌了中国那些生活在底层的劳动者。《舌尖1》中一大早采卖松茸的卓玛母女、做黄馍馍的老黄、挖荷藕的叶氏兄弟;《舌尖2》中长年在外养蜂的老谭和妻子、中国最后的职业割麦人、“挂面爷爷”张世新、宁夏平原喂羊的马阿舍和丈夫……他们展现了中国人勤劳、节俭、乐观、进取的形象。人们在春种、秋收、夏耘、冬藏的不停劳作中,演绎着多姿多彩的饮食文化,传承着祖祖辈辈秉承的“勤俭”美德。

四、崇智慧的精神追求

在儒家道德规范体系中,“智”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范畴之一,也是儒家理想人格的重要品质之一,被视为“三达德”、“四德”及“五常”之一。再如道家、墨家、法家、纵横家、兵家等思想流派,在生存、治国、外交、用兵等方面无不尊崇和体现出非常高的智慧。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无论是用快刀把柔嫩的内酯豆腐切成细如发丝的豆腐丝,还是用蒸汽制成的特色菜汽锅鸡。这些不为人知的种种劳动中产生的奇迹,是中国人“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7]的智慧结晶。《舌尖1》第三集《转化的灵感》中腐乳、豆豉、黄酒、泡菜等美食,展现的是中国人的老祖宗用一些坛坛罐罐,加上敏锐的直觉,逾越障碍,营造条件,把握机缘,而最终打造一个食物的新境界的智慧;第四集《时间的味道》中糖渍、油浸、晾晒、风干、冷冻等展现的是中华民族食物保鲜方法的智慧。《舌尖2》第二集《心传》展现的是中国烹饪无比神秘,难以复制,口耳相传,心领神会的智慧;第二集《时节》展现的是中国人随四季轮回而春种、秋收、夏耘、冬藏来安排自己饮食的智慧。今天,空前丰盛的食物和前所未有的资源困境并存,我们仍需到先辈的智慧中寻找答案,“他们或许会这样告诫,我们短暂的一生,广厦千间,夜眠仅需六尺,家财万贯,日食不过三餐。”③ ③《舌尖上的中国2》第七集《三餐》。

讲仁爱、尚和合、重勤俭、崇智慧这些是《舌尖上的中国》展现出的民族高尚的精神追求。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对此,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

参考文献:

[1]颜浩.论“宫斗剧”的文化本质[N].人民日报,2012-07-10(24).

[2][4]金良年.孟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213,10.

[3]朱熹.四书集注[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40.

[5]刘学锴,余恕诚. 李商隐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70.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篇10

以美食为主题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这不仅给全国的吃货们带来了兴奋和话题,而且引发了“吃货效应”,带旺了美食图书、烹饪器具、土特产网购等的销量,激活了餐饮行业的发展。但是,这些远不是这部纪录片带给我们的真正震撼,有网友说:“味道是骨子里绕不开的乡愁。看到和家乡有关的部分,真的会哭。”“片子里那些辛勤劳动、有着质朴笑容的人们,才是组成这个国家最重要最真实的存在。”有网友说:“看着笋被挖出来,火腿被吊起来,渔网里活蹦乱跳的鱼,揭开的蒸笼里冒着气的馒头,拉面摔打在案板上,捧着黄馍馍的大伯朴素的笑,都让人激动得落泪,多可爱的中国!”有学者称:“其实它讲的不是美食,而是深入美食背后,讲文化传承,探讨当今社会中人类该如何善待食物、如何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当然,也有网友说:“看《舌尖上的中国》,看到各种美食各种美好;看当下新闻,看到各种食品各种剧毒。”还有网友说:“在欣赏不同风味的美食之余,也可学习一下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鉴赏各地的民俗风情。只是,一想到现在令人担忧的食品安全问题,舌尖上就剩下元素周期表的味道了。”

我们到底从这部纪录片中感受到了什么?它的火暴到底能引发我们怎样的思考?

【深入解读】

《舌尖上的中国》犹如一面镜子,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以不同的态度审视,会引发不同的感受,激起不同的思考,试简要梳理并以网文佐证如下:

1. 心灵的召唤

《舌尖上的中国》不仅激发了人们的食欲,更重要的是唤醒了人们深藏的记忆。在匆匆忙忙的快节奏生活中,日渐麻木的心灵循着美味循着曾经的记忆突然觉醒。“让我想念妈妈做的饭了……”一位网友在微博的发言得到热烈响应,大家纷纷表示,看这个纪录片,让自己回味起妈妈的味道、儿时的味道、故乡的味道。确实,被《舌尖上的中国》勾起的,不仅是荧屏前的垂涎三尺,更有流泪的冲动。

《舌尖上的中国》成功的地方并非展示了中国的美食文化,而是勾起了很多人浓浓的乡愁。记得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里,我在各个文明的艺术品当中既焦急又必须沉静地走着,焦急是为了看到更多的东西,沉静是为了不错过眼前的珍品。忽然发现,走入了一个中国古典园林,那是博物馆专门请中国师傅按照原始比例搭建的某个园林的复制品,整个心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什么是乡愁?就是那些你在异乡体会不到的东西。在文化上,其实我们现在更多的是异乡人。在现代都市中,我们吃着各种号称正宗的菜肴,更多的时候吃着快餐,然后去应付第二天的工作。

可是,有一种东西存在于血脉当中,弥漫在我们的周围。每当看到那些食物,味蕾的激动传达到头脑当中,激活了那种几乎可以被称做遗传记忆的东西,然后一种莫名的滋味就如同画卷一样展开在想象中。这幅画卷与电视上的画面所产生的共振,让我们深陷其中而无法自拔。

有时候看着这样的东西不禁会想,还有一个什么样的中国?每次提到“中国”这个词,我脑海里第一个画面是烟雨楼台的江南、热闹喧嚣的酒桌、走在田里的耕牛,以及那些无法忘怀的诗词歌赋。这是我的中国印象,是我味蕾当中的乡愁、处身之地的远方,也是一个回不到的世界。更多时候,我们坐在自己的故乡,寻觅着自己的故乡。

(北京晨报 姚 博)

2. 生活的温情

《舌尖上的中国》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浙江慈城有一对空巢老人,他们最开心的时刻,就是儿孙从宁波回来,为儿孙制作可口的年糕,一家人吃着年糕唠家常。然而,短暂的团聚后,儿孙们各自离去,家里又只剩下这对老人。导演陈晓卿说:“城市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原有的大家族也在发生变化。我们希望通过吃食的故事,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人生况味。”一年多时间,他带领央视纪录频道二三十人的团队走南闯北,包括港澳台在内,选取了60多个拍摄点,拍下了一道道美味佳肴,更记录了一个个触动人心的故事。对中国人而言,吃,大概是最能把所有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事了。

《舌尖上的中国》以浓浓的生活气息和草根气息,从以往太多的中国美食节目中脱颖而出。市井味和人文味的和谐“混搭”,是《舌尖上的中国》成功的最突出因素。

很多网友对《时间的味道》中的“虾酱奶奶”印象深刻。片中展示香港大澳岛上,一个老奶奶在偏僻的小作坊生产很受欢迎的虾酱。对着墙上的一张照片,老奶奶忽然哭了。原来照片里是老奶奶已逝的老伴,他俩在一起做了一辈子的虾酱。“时间的味道”就这样一下抓住了观众的心。正如总导演陈晓卿说的,《舌尖上的中国》是通过吃食的故事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人生况味的。

(中国青年报 吴晓东)

《舌尖上的中国》还展示了更多的人情味,纪录片中有大量温馨的家庭生活、乡土记忆以及和谐的邻里关系,展现了家庭的和睦,家庭的传承,家庭的凝聚力,展现了一幅幅老幼有序,其乐融融的美好画面。《舌尖上的中国》于是成了一部新颖、新鲜的纪录片作品,得到很多人由衷的赞美。(北京晚报 戴 方)

3. 自然的敬畏

“我每集都看,确实很独特!其实它讲的不是美食,而是深入美食背后讲文化传承,是现今社会中人要如何善待食物,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文化学者胡野秋这样评价《舌尖上的中国》。“做纪录片,文化的东西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光讲吃,不就跟美食栏目一样了?这个片子是带着对食物的敬意来做的,希望观众能从中国人对美食的热爱品读到中国人对生活的热爱,看到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舌尖上的中国》导演陈晓卿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