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名言十篇

时间:2023-03-27 08:12:10

信心名言

信心名言篇1

1、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萧伯纳

2、激流勇进者方能领略江河源头的奇观胜景。

3、一时的挫折往往可以通过不屈的搏击,变成学问及见识。

4、生命力的意义在于拚搏,因为世界本身就是一个竞技场

5、一个人是否有成就只有看他是否具有自尊心和自信心两个条件。——苏格拉底

6、我只有一个忠告给你,做你自己的主人。——拿破仑

7、在真实的生命,每桩伟业都有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奥格斯特·冯史勒格

8、没有风浪,便没有勇敢的弄潮儿;没有荆棘,也没有不屈的开拓者。

9、哥伦布发现了一个世界,却没有用海图,他用的是在天空中释疑解惑的“信心”。——桑塔雅娜

10、要有自信,然后全力以赴--假如具有这种观念,任何事情十之八九都能成功。——威尔逊

11、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

12、一个人敢于暴露自己的弱点,代表他自信、强大。——周正

13、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停止一日努力。

14、自尊不是轻人,自信不是自满,独立不是孤立。——徐特立

15、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

16、失去金钱的人损失甚少,失去健康的人损失极多,失去勇气的人损失一切。我们的恐惧总较我们的危险较多。——塞尼加

17、坚决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们,做出惊人的事业。——马尔顿

18、要是没有自信心,那实在糟糕!要是你不相信自己,或者怀疑自己,那是再糟也没有了。——契诃夫

19、要有自信,然后全力以赴——假如具有这种观念,任何事情十之八九都能成功。——威尔逊

20、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爱默生

21、深窥自己的心,而后发觉一切的奇迹在你自己。——培根

22、也许个性中,没有比坚定的决定更重要的成分。小男孩要成为伟大的人,或想日后在任何方面举足轻重,必须下定决心,不只要克服行里障碍,而且要在千百次的挫折和失败之后获胜。——提奥多·罗斯福

23、向前吧,荡起生命之舟,不必依恋和信泊,破浪的船自会一路开放常新的花朵

24、人须有自信之能力,当从自己良心上认定是非,不可以众人之是非为从违。——章太炎

25、生命里最重要的事情是要有个远大的目标,并借才能与坚毅来达成它。——约翰·渥夫甘·冯·歌德

26、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

27、没有天生的信心,只有不断培养的信心。

28、盆景秀木正因为被人溺爱,才破灭了成为栋梁之材的梦

29、通过云端的道路,只亲吻攀登者的足迹。

30、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就永远只能是死水一潭。

31、忙于采集的蜜蜂,无暇在人前高谈阔论。

32、缺乏信心并不是因为出现了困难,而出现困难倒是因为缺乏信心。——塞内加

33、先相信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罗曼·罗兰

34、一百个满怀信心和决心的人,要比一万个谨小慎微的和可敬的可尊重的人强得多。—— 辛克莱

35、发明家全靠一股了不起的信心支持,才有勇气在不可知的天地中前行。——巴尔扎克

36、地球上的任何一点离太阳都同样地遥远。——伯顿

37、果断就获得信心,信心就产生力量,力量是胜利之母。

38、一年只穿一双破鞋子、一件破衣服也是世界上最自信、最骄傲的人!千万不要因为物质贫困而自卑!精神贫困最可怕!——李阳

39、山路曲折盘旋,但毕竟朝着顶峰延伸。

40、山路不象坦途那样匍匐在人们足下。

41、我的最高原则是:不论对任何困难都绝不屈服。——居里夫人

42、承担重任首先需要自信。()

43、坚信自己的思想,相信自己心里认准的东西也一定适合于他人这就是天才。——爱默生

44、若想成为人群中的一股力量,便须培养热忱。人们因你心与热诚而更喜欢你;而你也得以逃离枯燥不变的机械式生活,无往而不利。不会有别的,因为人类的生活就是这样,把灵魂放入工作之中,你不仅会发现每天中的每小时都变得更愉快,而且会发现人们都相信你,恰如我们以发电机时相信电那样。——约那桑·欧登·阿摩尔

45、除了人格以外,人生最大的损失,莫过于失掉自信心了。——培尔辛

信心名言篇2

关于诚信的文言文名言(最新版)

1) 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战国哲学家教育家

2) 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屈原,战国诗人

3)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周,战国哲学家

4) 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汉朝经学家

5) 伪欺不可长,空虚不可久,朽木不可雕,情亡不可久。——韩婴,汉朝诗论家

6) 诚召天下客,誉从信中来。

7) 帮人要帮心,帮心要知心,知心要诚心。

8) 养真(陶渊明)君子诚之为贵。——礼记

9)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10)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11) 百虑输一忘,百巧输一诚。——清·顾图河

12) 一言九鼎。——清·李绿园

13) 兄弟敦和睦,朋友笃信诚。——唐·陈子昂

14) 诚信者,国之宝也,民之凭也,天下之结也。

15) 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宋朝哲学家

关于诚信的文言文句子(精选版)

1) 诚召天下客,誉从信中来。

2) 帮人要帮心,帮心要知心,知心要诚心。

3) 养真(陶渊明)君子诚之为贵。——礼记

4)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5)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6) 百虑输一忘,百巧输一诚。——清·顾图河

7) 诚篇明(礼记)一言九鼎。——清·李绿园

8) 兄弟敦和睦,朋友笃信诚。——唐·陈子昂

9) 诚信者,国之宝也,民之凭也,天下之结也。

10) 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宋·周敦颐

11)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12) 明篇诚(论语)忠信所以进德也。——《易经》

13) 澄怀(清·金晓)信为万事本。——唐·褚遂良

信心名言篇3

关键词:诚信名教道德理想主义

诚信问题日益突出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并成为学界探讨的热点问题。其实,诚信问题并非今日始有,诚信的缺失也非一朝一夕之故,只是由于当代中国社会快速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人们的社会交往日趋频繁,诚信问题才日益凸显。因此从中国伦理思想史的角度,追溯中国社会诚信缺失的思想、社会根源对当代中国建立诚信社会应该是富有启发的。

一、日益内在超越的儒家伦理/思想,专注于不仅是伦理学意义,而且是本体论意义的“诚”,忽视了作为外在行为准则的“信”

春秋之际,周文疲弊,礼坏乐崩,“信”问题日益突出。迄至战国,终于土崩瓦解,不可收拾。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也从《论语》对“信”的呼喊日趋转向《孟子》、《中庸》对“诚”的宣扬并使“诚”本体化、内在化。宋明理学把这一趋向推向极致。因而儒家伦理思想的理论旨趣在具有超越性、先验性、内在自主性的“诚”,而不是具有外在行为标准特征的“信”。

春秋之际,周礼失去了原有的规范社会生产生活、维系社会生存运转、协调约束社会成员行为的习惯法作用。社会信任系统也日趋失范无序。“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杀君者有之,子狱其父者有之。因此,孔子一方面极力维护周礼,另一方面大力呼喊“信”。但是要求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统治者恢复周礼所要求的信与礼显然是不现实的。既然统治者不能恢复周礼,孔子就把挽救社会信任的希望寄之于个体人格的建立。所谓“为仁由己,岂由人乎哉”。川因此孔子把“信’,作为仁的具体内容之一,当作教育学生的基本内容之一,川进把信当作为人的根本。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但是孔子的呼喊毕竟太微弱了,始于春秋时代的礼坏乐崩局面到了战国终于不可收拾,“尊礼重信”也到了曲终和寡的时候了。顾炎武在《日知录》里说:“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实际上随着社会信任系统的全面崩溃,儒家从孟子开始就更强调具有内省超越特征的“诚”来作为“信”的内在根据。“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以“诚”诊释天道,以“思诚”诊释人道。“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指明诚是反身向内,莫向外求。经过主体内在心性修养,经过自我反思便能达到与天道合一。李泽厚先生认为这是“一条内向归宿路线”。余英时先生也指出“战国晚期讲修身的人愈转愈内向,《大学》所言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即是这一内向发展的高峰。不但儒家如此,其它学派的修养论也有同样的倾向”。由于作为外在行为标准的“信”得不到保障,逼使正直之士走反身而诚的内倾道路。

到了宋明理学,“诚”的本体论特征更加突显,更普遍、更超越,同时也更内在。朱熹《中庸章句》第20章言:“诚以心言,本也;道以理言,用也”。诚是真实无妄之理,同时也是真实无妄之心,心理合一。《朱子语类》卷六言:“诚乃通天人而言,信则人所为之实”。从天人合一的最高道德境界言诚,从人的行为的真实不虚言信,可见信更实际更具体也更外在。到了王阳明则更是用心本体论把“诚”的本体性、自主性推向极致。“诚是心之本体”。“诚是实理,只是一个良知”。不但坚持了诚真实无妄的基本涵义,而且把诚作为价值理论的最高原则。“是善者心之本体”。诚是至善的心之本体,也就是良知。但这良知、这诚只是主体内心的体验感悟并没有客观标准与外在约束。可能导致各人的自言其诚,各人自致其良知。正如唐君毅所言:“然此王学之致良知之论,更有可为人所假借者,则要在此致良知之论,乃教人自见其是非而自是是非非。于是我自己之是非,可为他人所不得而是非;而我又可自本其是非,以是非天下人,以为此皆所有自致吾良知之是。”在王阳明,诚、良知、心是在同一意义上使用的。都是主体内在的体验感悟,而非具体可感的外在体现。

绝对内在的真实无妄、纯而不己之“诚”是儒家追求的道德境界,也因此儒家对“诈”对“不信”极为痛恨。以至于连自己“逆诈”(预料别人要欺骗)“臆不信”(猜测别人不诚信)都不允许。“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先觉者,是贤乎!。因为在儒家看来“夫逆诈,即诈也,臆不信即非信也”。预料别人会欺骗自己,就是自己也有欺骗之心,猜测别人不诚信,就是自己有不诚信之心。但又要求“先觉”即事先觉察。这就要求“良知莹彻”的贤者圣人才能做到。所以一般的“君子学以为己,未尝虞人之之欺己也,恒不自欺其良知而己”。即使“不逆不臆而为人所欺者,尚亦不失为善”(《传习录》中)这种态度当然有碍子社会信任系统和个人人格信任的建立。被欺诈了不去研究为什么被欺诈、如何才能尽量减少欺诈的发生,而是“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

应该看到:系统信任和人格信任都不能仅依据内在的超越本体一诚得以建立。当社会生活需要一种标准作为判断诚伪的依据时,本来只是观念世界中的“诚”就可能成为“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东西,各人各有自己的诚而很难判断其真伪。诚绝不是一套可以遵守的行之有效的道德准则和规范,以判断诚伪善恶,以建立系统信任和人格信任。

二、名教在统治者操纵下名与实不符,而名与利相符

名教制度使中国社会极重“名”,因为与名俱来的是利,遂使名教天下虚名假誉层出不穷。

儒家以何为教?曰:以名为教。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君子去仁,恶乎成名?”。这个名必须与实相符,否则伪的产生势在难免。所以要正名,使其与实相符,并把正名提到政治的高度。故,“政者,正也”。但孔子所做的也只能是“作《春秋》”而乱臣贼子并不惧,其微言大义并无多少人理会,但儒家依然把名作为毕生追求之鹊的,而且大部分儒生、儒士也不求与实相符之名,只求与利相伴之名。班固《儒林传》日:“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讫于元始,百有余年,使业者寝盛,支叶蕃滋,一经说至百余万信,大师众至千余人,盖禄利之路然也”。既然名之下有利,大名之下必有大利,那么统治者就操名利之柄,使天下人守名器、争名誉、别名分、设名位、倡名节。利用名教笼络天下士人之心,栓桔天下万民之行。唐太宗所谓“天下英雄人吾靓中矣”。而士人以名教为敲门砖,敲开名利之门。士人为利争名,而争名必争名教之名,争统治者所悬赏之名誉、名位、名节。戴遗《放达为非道论》说:“且儒家尚誉者,本以兴贤也…其弊必至于末伪”儒家重名,尚誉为求兴贤,但名之下有利,所以为逐利而求名者层出不穷。所兴者并非一定是贤者,而极可能是伪饰之徒。余英时说:“许多人为了博孝之名以为进身之阶,便不忌从事种种不近人情的伪饰,以致把儒家的礼法推向与它原意相反的境地”。葛洪《抱朴子》所记汉末谚语“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说明了儒家的名教已经高度形式化、虚伪化。形式化是因为有名无实,虚伪化是因为造假求名,二者都严重败坏了社会的信任系统。下面我们以两个方面分析这种现象是如何发生的。

首先从统治者方面来看:他们所看重的是名的栓桔之用,笼络之方,网罗之功,并不很在意是否实至名归,名实相符。《管子·枢言》:“有名则治,无名则乱,治者以其名”。《韩非子·扬权》言“用一之道,以名为首,名正物定…君操其名,臣效其形。”名既然只是工具则可御民治世即可也,固不求一定要循名责实,名实相符。陆蛰在《翰苑集·奏章》一语道破:“名近虚而于教为重,利则近实而于德为轻”。这样统治者操名(利)之柄,使人汲汲于守“名器”、争“名义”、区“名分”、设“名位”、倡“名节”,一以贯之,日“名教而已矣”。名教之“名”可以说是统治者为教化百姓而有意设立。因而名之真伪并不十分重要。统治者要的是其羁鞍士人、缨锁百姓之功。循名责实也服从其统治目的,决不会责到自己头上。

“名教”只是统治者一个工具,只能用于制人,岂能用于自制?冯桂芬《校分庐抗议·改科举议》记饶廷襄所言:“明祖以时文取士,其事为孔孟明理载道之事,其术为唐宗英雄人殷之术,其心为始皇焚书坑儒之心”应是有感而发。名教于是成为有名无实之教。“儒教的真实-一中国文化的一张皮而已”统治者并不要求自己的统治工具“名”符其实,而他们自己的言行则直接危害名教之实。这构成了对中国社会信任系统和人格信任的最大伤害。

从儒家的本意看,确如戴透所言:儒家尚誉,本以兴贤。鼓励人们成圣成贤是儒者的初衷。名的内核是仁,“君子去仁,恶乎成名?”。以名劝善、以名策善、或以名为教也的确使许多中国人珍重名誉、行仁取义甚至杀身成仁。但是过分重名常会成为为名而名,往往变成沽名钓誉乃至欺世盗名。《颜氏家训·名实》中有典型一例:“近有大贵,以教著声,前后丧居,哀毁逾制;亦足以高于人矣。而尝于苫块之中,以巴豆涂脸,遂使成疮,表哭泣之过”。身为大贵,已有教名,依然弄虚作假,行欺使诈以求更大的名。颜之推道出其中的原因:“乃贪名不已故也”。这也是过分重视名的必然结果。当然为名而名还不足以构成对社会信任系统和人格信任的致命伤害,更为严重的是为利而名,趋利而为名,欺诈以求名。在中国封建社会重农抑商政策和儒家义利观的影响下,大多数知识分子求利必须通过求名以获取。于是贪利者纷纷涌进狭窄的名教之门,为利求名,以利求名,然后以名谋利,以利谋更大的名,获更大的利。最终形成求利须谋名,谋名必求利的局面。顾炎武在《日知录·知教》极为沉痛地指出:“乃以今观之,则无官不赂遗,而人人皆吏士之为矣。无守不盗窃,而人人皆憧竖之为矣。自其束发读书之时所以劝之者,不过千钟粟、黄金屋;而一旦服官,即求其所大欲;君臣上下怀利以相接,逐成风流,不可复制。”这样名与实逐成水火不容,而名与利则成水融。名实不符而名利相符,社会的虚伪欺诈弃礼义,捐廉耻又焉能得免?社会信任系统和人格信任又焉能保有?如果说春秋之际名尚不完全操之于诸侯国统治者之后,名与利尚没有如后世之形影相随,那么统一的封建专制王朝建立之后,名则完全操之于封建帝王之手,一旦有逸出统治者操纵范围之外的“名”,则必禁之锢之戮之,务使天下之名俱操于其手而后罢,务使天下英雄人殷而后罢。而操之于统治者之手的名作为统治工具,必不可求名实相符。名之下隐藏着利,利驱动下求名,根本不顾名实相符,诚信也无立足之地。

三、儒家道德理想主义对道德人格的要求与人的现实层面和社会道德现实构成巨大反差,滋生大量虚伪欺诈现象

儒家道德理想主义、绝对主义的伦理主张,使道德理想与道德现实之间产生巨大反差。以圣人为目标,以修齐治平为内容,以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以排斥乃至否定欲望为本质的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理想主义与绝对主义道德要求不是常人所能企及的。过高的道德理想与普遍的道德现状之间的巨大内在紧张,是虚伪欺诈产生的膏腆之地,诚信存在的致命之处。

当我们反思中国传统伦理思想时,我们总能发现道德理想与道德现状之间的巨大反差。一方面伦理思想家弹精竭虑构制一个人至高无上美仑美灸的道德理想的神圣殿堂;另一方面,中国传统社会中的道德现状特别是以知识分子(儒生、儒士)为主体的封建官场却有众多的人道德堕落、良知丧失。这二者之间的巨大紧张,使得许多人怀疑几千年道德教化的效果。林语堂就感慨:“如果道德教化还有一点点用处,那么中国今天就应该是一个圣人与天使的乐园。韦伯在《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中用“举世无双”形容中国封建官僚的贪得无厌。王亚南在《中国官僚政治研究》言中国一部二十四史从另一个视野去看则又实是一部贪污史。但无论道德现状如何,儒家依然高扬道德理想主义的主张,要求所有人成圣。程颐在《颜子所好何学论》中说:“人皆可以至圣人而君子之学必至于圣人而后己,不至于圣人而后己者皆自弃也。”把只求成为贤人不求成圣者都列人“自弃”之列。但圣人作为真善美的统一体和“天人合一”境界的体现者并非普遍大众所能做到,这一点连理学家们也认识到了。“圣人既没,旷千有余岁,求一人如颜、阂不可得”。也就是说孔子之后一千多年都没有出现过一个圣人,连象颜渊、阂子赛之类的贤人也没见过一个。尽管如此,儒家也绝不放弃绝对主义、理想主义的道德主张。实际上就是君子也是普通大众难以企及的。当然道德理想人格在任何社会也只是少数人所会追求所能践行成就的,但问题是儒家在其发展过程中,对道德人格的要求愈来愈峻厉、愈来愈苛刻,到了宋明理学这一趋向被推向了极致。“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王阳明日:“静时念念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要求人们超越功利摈弃欲望达到纯而不已的“圣人之心”“天理之心”。实际上道德理想不能脱离社会道德的现实,不能脱离人的生理、心理需求多重性的现实,面壁虚构纯之又纯的圣人之境,只会导致虚伪人格的出现,使诚信缺失更加严重。杨国荣指出:“理学家以纯乎天理要求人,其结果往往是人格的扭曲和伪道学的泛滥,它表明天理的纯粹形式一旦与道德主体的现实形态相脱离,则道德理想的追求便会成为背离道德的过程”确实如此,宋明之时,伪道学盛行,伪君子随处可见,说明了与道德主体的现实形态、社会道德的现实形态相脱节的道德理想,无论多么堂皇,多么精致,不仅无益于社会的道德建设而且还会产生大量的虚伪欺诈现象,进一步恶化了社会道德氛围,从而背离道德本身。

信心名言篇4

【关键词】省略;口语交际;语言经济效益

一、引言

在日常口语交际中,说话人在一定的交际背景下经常使用一些貌似语法结构不完整的句子,而听话人可借助特定的交际语境和语法结构还原出被省略部分的语义信息,此类现象在语言学中被称之为省略(ellipsis)。语言学家马丁内认为,在人们的日常交际过程中,说话人总是希望通过最少的语言传递最大的信息量,实现语言使用上的“经济效益”。一般来说,口语交际中的省略可以避免话语冗长重复,同时还可突出话语要传递的重点信息,实现语言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本文将对英语口语交际中的省略现象进行深入探究,帮助英语学习者正确地理解和使用这一特殊的语言手段。

二、省略的理论依据

语言学家韩礼德曾在他的“交际动力说”中提出了信息结构理论,指出所有的句子具有一定的信息结构,它是由已知信息和新信息两部分组成。韩礼德认为,语言交际中有两种情况会违背正常的信息结构:一种是话语的信息结构中只出现新信息,已知信息蕴含在特定的情景语境或文化语境中;另一种是照应先前话语中已经提到过的某物,而省略是达到这种“照应”的目的的重要手段。因此,韩礼德指出,一个话语的信息单位是由一个必不可少的新信息与一个可选择性的已知信息组成。从信息结构理论来看,在口语交际中,说话人可以根据特定的交际语境的内外照应关系,省略那些已知信息或不重要的信息,只保留重要的新信息,从而实现最大的语言经济效益。

三、省略的原则

省略固然是获取语言经济效益十分有效的一种手段,但说话人必须把握一定的度。一般来说,对于听话人理解新信息有帮助的已知信息和次要信息不能省略;否则,会使所传递的信息让听话人无法理解,或者会导致话语产生歧义,影响交际效果。例如:

John misses Lucy more than Mary (does).

该句中的“does”如果被省略掉,就会产生歧义,因为它既可以被理解为“约翰想念露西胜过想念玛丽”也可以被理解为“约翰比玛丽更想念露西”。如果说话人要传递第二种信息,“does”就不能被省略。因此,说话人在交际中使用省略时,一定要把握好度,即省略不能影响信息传递,造成语义含混。

四、省略的类型

从被省略部分的功能和结构来分析,英语口语中的省略大致可分为三类:1)名词性省略(nominal ellipsis);2)动词性省略(verbal ellipsis);3)分句性省略(clausal ellipsis)

(一) 名词性省略(nominal ellipsis)

英语中的名词在使用时一般会带有修饰成分,构成名词短语。一个名词短语通常由一个中心词和其修饰成份组成。名词性省略有中心词省略、修饰成分省略和名词短语全部省略三种情况。

(二)中心词省略

在日常交际中,合理地省略名词短语的中心词往往不会影响到信息的传递,反而会使语言简洁,重点突出,有时还会体现出说话人要表达的某种意图。例如:

(1) Shop assistant: Here are two scarves. One is red, the other is green.

Customer: I’d like the red.

(2) Waiter: I’m sorry I’ve broken another glass today

Head waiter: I hope it is the last.

例(1)中,顾客的回答省略了the red后的中心词scarf,不仅节约了话语,而且突出了自己所选择的对象。例(2)中head waiter的回答省略了the last后的中心词glass,使修饰语last得到了强化,表达出他对这名服务生的粗心大意极为不满。

(三)修饰成分省略

在口语交流中,英语名词短语中修饰成分有时也会被省略,但出现的频率较低。这些修饰成份的省略也可以很好地体现出说话人的某种的意图或态度。例如:

(3) Police: Police here, can I help you?

Witness: Yeah, I saw a burglar, not a burglar, but robber getting into my neighbour’s house. He’s holding a gun and wearing a mask.

例(3)中目击者向警察报告了一个持枪的窃贼闯入邻居家的情景。目击者报告中robber一词前省略了不定冠词a,一方面由于情况紧急,另一方面目击者要强调他看到的是一个危险的持枪抢劫犯。

五、结束语

从以上的讨论中不难看出省略现象在英语口语交际中十分普遍,而且口语中的省略形式灵活、种类繁多。说话人正确地运用省略可以使口语简洁有效,避免重复,最大限度地获得语言上的经济效益。本文中所讨论的省略现象只是日常口语交流中的一些典型例子,英语学习者必须在口语训练和交际实践中不断的总结归纳,了解英语口语中各种省略现象,掌握其规律性,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提高英语口语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黄国文. 语篇分析概要 [M ]. 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信心名言篇5

关键词:名人;代言人;营销策略

中图分类号:F71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11-0012-03

一、引 言

代言人通常是品牌战略者们聘请或者塑造的,能让人们通过对其知名度、职业形象、个性、平行的联想,产生某种美好印象的人。名人代言活动通常是广告主或广告商聘请某名人参与其产品或品牌做推广传播的活动。这里所说的名人不仅单单是指传统意义上的文体名人,行业翘楚,业界领袖,甚至是企业负责人都可以作为“名人”。在新媒体时代,名人的概念与关注度紧密联系在一起,一些关注度较高的自媒体人、微博红人都可以称之为名人。

笔者就名人代言人选用这一问题检索了相关文献,戴世富在《品牌形象代言人的作用及其选择策略》一文中提出了“为名而不唯名”、“性相近,才能情相投”、“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明星代言,选的是时机”四大策略[1]。常燕民认为,名人的选择应该真实、适时、稳定、自信[2]。纵观国内关于名人代言人选用的文献,笔者发现,相关研究局限于概论、综述,没有对名人代言人的标准进行细致探讨,仅仅从经验层面上介绍,也没有构建相关的评估体系。因此,探讨名人代言人的选用标准及评估体系具有理论的创新性和现实的迫切性。

二、名人代言人的作用及风险

在注意力就是资源的新媒体环境下,塑造和传播品牌的核心就是吸引公众的注意力并获得公众的认可。名人不论属于哪一类,都会有着较高的公众识别度,名人本身就是注意力的焦点,因此名人代言对企业和品牌形象塑造有着难以估量的影响。这种影响力并不是空虚来风,而是有着科学的依据,从心理学上讲,晕轮效应是名人代言发挥作用的基础,大众将对代言人的喜爱、尊敬、信任、权威的特性与产品和品牌相联系,把对代言人的喜爱和信任转移到产品和品牌上面,从而强化品牌形象。传播学上名人有着广泛的知名度和强大的号召力,在传播过程中扮演着意见领袖的角色。通过名人代言,品牌可以搭上流行的顺风车。名人代言所发挥的作用不可估量。

(一)提高品牌知名度

利用代言人的知名度或者争议,可以迅速提高品牌的公众知名度,尤其是在品牌成长初期尤为明显。

(二)提高品牌的美誉度和可信度

一方面名人的美誉度较高,公众易将名人美誉度与具体的产品组合,嫁接,联系进而对产品或者品牌产生某种美好的印象。另一方面,代言人作为公众人物,公众对其的信任度较高,通过代言人的推荐,可以起到意见领袖的作用,提升品牌的商业价值。

(三)提高产品销量,扩大市场份额

名人一般拥有广泛的粉丝群体,这一群体是名人的坚定支持者和拥护者,他们不仅支持名人在事业上的发展,名人代言的品牌也会尽量去支持。名人代言活动因此可以直接带动产品的销量。另一方面与没有代言活动的竞争对手相比,名人代言的品牌在竞争上可以形成相对优势,帮助品牌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然而名人代言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名人代言既有可能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市场回报,也有可能伤害品牌形象,带来惨重损失。站在企业的角度上,合同的签订不仅意味已经或者马上付出巨额的广告费用,也意味着围绕代言人的一系列营销推广活动也会开始。相关代言人一旦被丑闻缠上,社会媒体和舆论不仅会把代言人推到风口浪尖上,相关企业品牌也难免受到牵连。企业往往会陷入进退维谷的处境,处理不好,不仅会人财两空,无形资产的损失也无可估量。

名人代言是把“双刃剑”,在帮助品牌塑造的同时,也有可能伤害到品牌形象。因此,选择“对”的代言人,不仅是发挥代言作用的基础,也是规避风险的前提。

三、名人代言人的评估与选用

传播学者Erdogan, Baker & Tagg2001年曾以英国的广告商为调查对象,探讨广告商如何为客户选用合适的名人代言人,以分层抽样的方式选取了148家广告商,包含414位参与名人广告代言活动的工作人员,最后有80家广告公司,131位工作人员回复电子邮件调查,其中有超过80%的工作人员有6年的工作经验[3]。对各要素按照重要性进行打分,经过分析后平均分数如表1所示。

表1 名人代言人选用标准重要性排序一览表

序号 名人代言人选用标准重要性 序号 名人代言人选用标准重要性

1 名人与目标受众的契合度 9 名人过去的代言状况

2 名人与产品、品牌的适配性 10 名人受喜欢的程度

3 名人的整体形象 11 名人光环强过品牌的风险

4 名人代言的成本 12 名人的生命周期

5 名人的信赖感 13 名人的专业

6 取得名人的可能性 14 名人的职业

7 名人的争议性风险 15 名人的形象吸引力

8 名人的熟悉度 16 名人是否为品牌的使用者

从表1可知,对于广告商而言,在挑选名人为代言人时,最重要的是名人与目标受众及品牌的适配性,至于名人是否是品牌的使用者则是最不重要的考量因素。参考以上排序,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选择合适的名人作为企业和品牌的代言人。

(一)评估代言人的商业价值

商业价值一般是指名人代言对产品的销售额,品牌的塑造产生影响的能力。商业价值主要体现在公共的关注度、公众的影响力、曝光度等方面。企业一般会在评估名人的商业价值之后,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才会决定是否聘请名人作为自己的代言人,商业价值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名人可以给企业和品牌带来相关的商业利益。但目前还没有一套被广发认可的评估体系。

传播学者Pringle在总结名人代言人时认为,应该把握“出名”(being famous)、“受喜爱”(being likeable)与“表现始终如一”(be consistent)等三项因素(如图1所示)[4]。也就是在名人代言人的选用策略上,应该选择知名度高、目标消费者喜爱的名人,并且在广告表现上保持一致性的名人。

“表现始终如一”涉及到与品牌的适配性,笔者将其放于下一部分讨论。笔者认为这一模型还缺少对风险的考量,没有将风险度加入商业价值的评估。结合上文提到的明星代言发生危机的状况,在考量代言人的商业价值的同时,应该将风险度也考虑进去。所以笔者对以上模型做了调整,如图2所示,将图1中的“出名”与“受喜爱”调整为“知名度”与“美誉度”,而把“表现始终如一”变更为“风险度”。

图1 名人代言人商业价值三因素

笔者认为影响代言人商业价值的主要因素有三个,分别是知名度(专业成就,公众荣誉等)个美誉度(个人形象与品牌个)以及风险度(伤病、个人私生活)。

图2 名人商业价值的评估模型

代言人的知名度可以决定大众对产品或者品牌的认知度,知名度高的代言人,受众的范围更广。知名度是商业价值的主要衡量因素,甚至直接决定代言人的商业价值。专业成就及公众荣誉是知名度的内在影响因素,专业成就往往和知名度成正比。在名人代人的评估中,地位越高,专业成就越大,商业价值也就更大。如影视名人中,影帝影后的商业价值一般要高于普通演员,天王天后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往往也高于普通歌手。

代言人的美誉度是代言人最大的财富,个人形象与品牌是美誉度的外化表现。个人形象与品牌是指名人通过自己所在的行业以及媒体所塑造的在大众心目中的形象,大众在看到该名人第一反应。这一因素直接影响着名人的美誉度,最终反馈就是粉丝的拥护程度。如著名影星海清在众多影视剧塑造了“好媳妇”,被媒体称为“国民媳妇”,这一形象在海清的一些日化及家居品牌代言中非常有优势,宝洁公司正是看好这一点,借助“国民媳妇”来为自己的产品汰渍洗衣粉做代言,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风险度是指名人在代言的过程中发生负面新闻,引起代言危机的机率。名人的一举一动都会牵动着大众的视线,在聚光灯下的代言人在拥有号召力和关注的同时,也会受到媒体和社会的监督。名人代言危机一旦发生,相关企业面临着代言活动终止,营销传播策略更换的处境,不仅会损失财产,甚至还会伤害到品牌形象。

知名度、美誉度和风险度相互影响,共同决定着名人商业价值的大小。企业或品牌在考量名人的商业价值时,需要综合知名度高,美誉度高的这两个加分因素,也应该对名人发生代言危机的风险这个减分因素进行预估,综合分析后,选择商业价值最高的名人。

(二)代言人的适配性

代言人的适配性是指代言人的个人品牌形象、气质和其拥护者的价值认同点的契合度。传播学者Erdogan, Baker &Tagg的调研结果中,名人与目标受众的契合度、名人与产品、品牌的适配性的重要性高居前两位。传播学者Muguire也曾在信源模型中阐释过这一现象,他认为,信息接收者对信息源的熟悉度与喜爱度两者的相似性可以影响信息传递的有效性,信源与目标消费者如果能拥有共同的价值观,就会对信息受众产生正面的影响[5]。

个性是品牌的灵魂,它能塑造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体现产品或者品牌的价值内涵。不同的品牌有着不同的定位,所面向的消费群体也不尽相同。形象代言人的个人特性与品牌个性吻合是品牌传播效果优化的关键所在,只有当两者一致时,才能很好的体现品牌个性内涵,为品牌形象增光添彩。反之则有可能伤害品牌价值,造成负面的效果。法国著名奢侈品品牌CHANEl曾经聘请歌坛天后李玟作为其亚洲区的形象代言人,遭到了其原有消费者的一直反对。李玟性感热辣的风格和香奈儿高贵典雅的路线格格不入,并不能很好地体现品牌特征与内涵,因此很快就被换下。

(三)代言人选用的其他注意事项

1.代言产品的数量和类型

在挑选代言人时,应尽量挑选没有或者较少担任其他品牌代言人的名人。有的品牌选择已经给很多品牌做代言的名人,结果造成品牌形象模糊,影响品牌个性的塑造和美誉度的提高。李湘曾经就在短时间内为信婷、雪佳妮两个护肤品牌做代言,消费者很难分得清楚,代言效果大打折扣。

2.名人的主次关系

代言人毕竟只是一个宣传的工具,广告的中心应该放在产品品牌上面,而不是代言人。广告中经常出现的一种状况就是只记住了名人的脸,忘记了品牌的现象。品牌沦为衬托名人的绿叶。这种不应叫做名人广告,而是在广告名人。因此,在聘请代言人时一定要搞清楚产品与品牌之间的主次关系。把创意重点和营销方向引向产品和品牌。

3.成本因素

聘请名人代言人往往要花费巨大的费用,在对代言人进行商业价值的评估以后,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财务状况和实际能力对代言费用进行合理预估,作出理智判断。不应为了代言活动而造成财务困难。

参考文献:

[1] 戴世富.品牌形象代言人的作用及其选择策略[J].新闻界,2009(1).

[2] 常燕民.如何选用名人充当代言人[J].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07 (4).

[3] Erdogan, B. Z., Baker, M. J., &Tagg, S. (2001). Selecting celebrity endorsers: The practitioner's perspective.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信心名言篇6

地球云教育

名言警句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聪明的考生会巧妙地引用与文章话题或观点相关的古诗词、名言、格言、警句、谚语、俗语、甚至领导讲话等作为开头,既文采斐然,又能突出中心。本文主要围绕名言警句法做以详细说明,给广大考生指点迷津。

一、名言警句法的作用

在申论议论文或综合文体中,为了使语言更有说服力、权威性,增强文采美、文化含量,考生引用名人名言往往作为理论论据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以论点为统帅,始终为论点服务。一般来说,文章开头引用名人名言可以达到提纲挈领、总领全篇、引人入胜,为整篇文章奠定基调、画龙点睛等作用。文中引用名人名言可以使论据确凿充分,说明问题、阐明观点时增强说服力,具有突出中心、富有启发性、使语言精炼、含蓄典雅等作用。

二、名言警句法的实例

案例一:围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主题的议论文。

《左传》云:“信,国之宝也”。其指出诚信是治国的根本法宝。那么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富不强,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无论在过去或是现在亦或是未来,诚信对于建设人类社会文明都是极为重要的。然而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程度。因此,加快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已成为各级政府日益关心的课题。 案例二:围绕“城市摊贩管理”为主题的议论文。

马路摊点一直是城市管理工作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每次治理的结果都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路边摆摊的小商贩,他们以低廉的成本、微薄的利润经营,不但解决了自身生存的问题,而且满足着城市中低收入者的生活需求。但是,一些马路摊点的存在,也确实给城市市容市貌以及百姓的生活环境带来了不利的影响。过去,我们对城市摊贩管理,大都采取没收、罚款甚至取缔的政策,但是这些政策的实施,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城市摊贩问题,反而加剧了城市执法人员和马路摊贩之间的矛盾对立,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和谐音符。 案例三:围绕“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主题的议论文。

“悠悠万事,民生为重;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民生问题,是关乎个人、国家和社会的大问题,而社会保障则是这个大问题中的关键一环。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基、民生之依,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是百姓生存、发展的重要保证,影响着社会稳定发展的大局。 案例四:围绕“读书文化”为主题的议论文。

伟人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能使一个人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阅读能使一个民族不断前进,不断发展;阅读能使一个国家更加强大,更加富有魅力。因此,我们必须多读书、读好书,通过阅读来拓展视野,提升国民素质,促进中华民族繁荣昌盛。 案例五:围绕“节约水资源”为主题的议论文。

信心名言篇7

摘要:在我国,名人代言影视广告风波不断,又前仆后继。究其根源,归结起来主要是利益的驱使、法律规制的缺位和监督约束的不力。在各种规制名人代言不实影视广告的手段中,法律是最有效的也是最后的手段。

关键词:依据 现状 设想

作者简介:侯睿 山东警察学院侦查系讲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民商法

近年来,名人代言不实影视广告风波横生,从葛优代言的“亿霖木业”到郭德纲代言的“藏秘排油减肥茶”,从傅艺伟代言的“胡师傅锅王”到今年诸多名人代言的“三鹿奶粉”等,申讨名人代言不实影视广告也一浪高过一浪。

在我国,名人代言影视广告为什么风波不断,又前仆后继呢?究其根源,归结起来主要是利益的驱使、法律规制的缺位和监督约束的不力。本文仅从法律规制层面探讨如何根治名人代言不实影视广告。

一、法律规制名人代言不实影视广告的原因

1.名人代言不实影视广告具有严重危害,这些危害的存在和泛滥毒化了社会风气,导致正确的是非观的缺失,荣辱观的颠倒,从而污染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的环境,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在我国,名人代言不实影视广告的危害表现在:首先,不实影视广告使消费者上当,给消费者带来财产上、人身上或心理上的伤害。其次,名人不实影视广告会损害播发影视广告的媒体的形象,导致媒体的公信力下降。第三,名人不实影视广告会给企业的长远发展埋下地雷,损害企业的利益,同时不利于市场主体之间的公平竞争。第四,名人不实影视广告对影视广告产品所在的行业也是一种打击,会导致消费者对整个行业失去信心。第五,名人不实影视广告的出台会让消费者觉得政府管理不力,对各级政府威信造成损害。最后,名人代言不实影视广告导致整个社会的诚信体系受到影响。

2在规制名人代言不实影视广告的各种手段中,法律是不可缺少的手段

长期以来,名人代言不实影视广告之所以长盛不衰,国人屡屡上当而痛并快乐着,一个重要的事实是我国消费者消费心态的不成熟与过分的宽容与善良。一般消费者模仿、崇拜名人,进而购买名人们推荐的商品或服务。上当过后,善良的消费者却认为名人也是人,谁都有被骗的时候,他们也不例外,代言虚假影视广告的同时他们也是受害者,已经受到了道义上的惩罚,不应该再给他们比常人更严格的处罚。

笔者认为,在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在消费者消费心态普遍不成熟和社会主义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仅靠良心、道义、舆论是无法有效遏制名人代言不实影视广告的,因为这些方法没有国家的强制力做后盾。在运用道德的手段遏制名人代言不实影视广告时,应该动用法律手段。只有法律、唯有法律才能让那些为金钱而疯狂的名人们“痛其筋骨”,彻底清除其内心无限膨胀而贪婪的心魔。在各种规制名人代言不实影视广告的手段中,法律是最有效的也是最后的手段。

二、法律规制名人代言不实影视广告的现状

(一)立法现状

在我国,在立法层面,是否存在规制名人代言不实影视广告的法律规范或法律原则?答案是肯定的,但很少,不系统,不全面,不配套,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

首先,民法通则第130条规定:“二人以上共同侵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如果影视广告商和代言人串通,那就构成故意,根据共同侵权的规定,也可以追究影视广告代言人的责任;如果明知是虚假影视广告,代言人仍然要为之代言以获得高额报酬,也可以推定代言人有共同故意,同样构成共同侵权。影视广告法毕竟是一个“小”法,要受基本法律民法通则的约束。将来如果修改影视广告法,把代言人的法律责任加进去当然更好;但即便没有影视广告法的规定,追究虚假违法影视广告代言人的责任,也不存在无法可依。

其次,我国民法通则第四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因此,笔者认为,法院在没有具体法律规范的情况下,完全可以依诚实信用原则做出裁判来追究名人代言不实影视广告的法律责任。

另外,由于名人代言活动本身就是一个民事和商业活动,民事活动和商业活动必然要受到民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等法律的约束,所以也可以从其它的法律中找到一定的法律规范。

我国1994年的《广告法》,第四条规定:“影视广告不得含有虚假的内容,不得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第三十八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虚假影视广告,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使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由影视广告主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影视广告经营者、影视广告者明知或者应知影视广告虚假仍设计、制作、的,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责任。”

也就是说,如果虚假影视广告,承担责任的是影视广告主、影视广告经营者和影视广告者。

名人代言在影视广告活动中既非法律定义的影视广告主,也非影视广告者,是影视广告经营者吗?《广告法》第二条第四款规定:“本法所称影视广告经营者,是指受委托提供影视广告设计、制作、服务的法人,其它经济组织或者个人。”名人在影视广告制作过程中提供了代言演出,这种代言演出是否是本法所称所委托提供影视广告制作、服务的个人,法律未作明文规定,也无任何司法解释。因此,从法律的角度,目前法律规定的虚假影视广告的责任主体对于影视广告代言人来说是个空白。《广告法》对代言人是否真正参与过功能产品的使用,过程由谁来证明,其使用产品产生的效果由谁来认定怎么认定,如果存在与代言证言不实的情况代言人应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等等也未作明确规定。

“我国的影视广告法缺少量化和刚化的规定,已经不符合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亟须一份规定明确、措施具体,对影视广告市场的规范起促进作用的影视广告法。”

(2)名人代言不实影视广告的构成要件及其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的类型和形式没有规定

应该来说,不是任何情况下,名人对其代言的不实影视广告都应该承担法律责任,如名人主观上不存在过错,名人在代言不实影视广告之前履行了他应该履行的必要义务则不应该承担法律责任。也就是说,在规制名人代言不实影视广告的法律责任时,我们应该明确名人代言不实影视广告承担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

另外现行法律也没有规定名人代言不是影视广告的类型,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各项责任的形式或具体内容也没有规定。

参考文献:

信心名言篇8

关键词: 英语名词化 结构特征 语用功能 形成理据

1.引言

名词化(nominalization)作为一种特殊的语法现象,受到国内外语言学家的格外关注。名词化过程主要是把表达“过程”的动词或说明某一事件的小句加以“物化”,从而浓缩成动词性名词。在这一过程中作为动作过程的参与者或发出者丢失了,这样所得到的名词化词组就会损失部分原有的信息,语义上可能产生歧义或模糊。但是,名词化词组却包含和浓缩了许多信息,它可能是多个命题的组合体。名词化词组由于失去了动作的参与者或发出者,在描述事件或说明事物时它显得更为客观,并具有独特的语用功能。语言学各大主流学派都对名词化现象作过阐述,其中以韩礼德(Halliday)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把名词化与隐喻联系起来,认为名词化是实现语法隐喻的最有力的手段。认知语言学从认知角度运用语言象似性及图形―背景凸显理论对名词化提出了独特的见解。本文从名词化的结构特征入手,运用功能语言学及认知语言学的相关原理,试图探讨名词化的部分语用功能及可能的形成理据。

2.名词化及结构特点

名词化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名词化可以看做是一种对语法结构和语义常规的偏离,以达到凸显之目的(胡壮麟,2000:91―103)。名词化的后果正如张权(2001)所言:动词的名词化是动作的概念化,其过程是从动作转化为动态抽象概念甚至转换为与该动作相关的人或物的过程。

韩礼德认为语言行为首先是一种通过意义潜势表达的行为潜势,语言结构便是一定数量的功能组合。人们在交际中选择哪种语言形式是由所要实现的社会语义功能决定的。根据韩礼德的语言元功能理论,对一事件的表达通常涉及三种成分:过程,参与者和环境。一个概念在词汇语法层面可以有不同的体现形式:一致式(congruent)和隐喻式(incongruent)。在一致式表达中,过程由动词词组体现(属性由形容词体现),参与者由名词词组体现,环境由副词或介词词组体现。名词化是将关系、环境和过程等转化为名词,把经验构建过程中非参与者转变成参与者的过程。名词化结构具有如下特点。

2.1名词化结构的信息“高容性”

名词化结构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信息高密度。由于名词化结构在语法功能上相当于名词,因而具有一般名词的特性,即可被修饰、量化、质化和类分。例如:This is one of the greatest valuable explorations of black hole over the past five years.在上例中,体现过程explore的“事物”exploration被量化(由名词复数标记-s体现)、被质化(由the greatest体现)、被修饰(由valuable体现)、被类分(由black hole体现)。韩礼德将名词化的过程比喻为“打包”,原来简单的小句被打包成名词词组,或多个小句打包成一个小句。这样名词化结构的信息含量将得到极大的提高。

2.2名词化结构成反映了人类认知世界的经验顺序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形式反映了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和内在的思维规律,语言形式相对于人类的经验结构、认知方式、概念框架、语义系统来说是有理据的。名词化词组实际上是多个命题的复杂组合体(combination of packed propositions),但其构成方式却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即按照人们的认知规律结构排列。韩礼德曾分析“those two splendid old electric trains with pantograph”的排序问题。在名词化词组各个词语的排列中,说话者从指代词语开始,然后谈论事物潜在的“识别度”较小的要素,与此同时,事物的“相关属性”却随着其“识别度”的减小而增加。具体而言,具有指示特点、数量特征、内在“相关属性”越小的词语通常排在前面,如上例中的those two;在各种表示性质特征的词语中,“相关属性”越大,排列越后,如上例中的splendid和old的顺序,其中old比splendid更能说明trains的相关属性,更具稳定性;名词化词组中紧靠中心词的修饰语一般是成员类属,如上例中的electric,其作用是使语义范畴“降格”为相应的次范畴。我国学者王寅对语言的象似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认为语言结构在某些方面会反映人们所经验的世界结构和概念结构,思维的顺序与语言单位排列的顺序之间存在象似关系,如英语汉语的基本语序都是以“主―谓―宾”顺序为主,反映了人们思维上的大致顺序(王寅,2002)。名词化词组的排列顺序,是人类认知经验结构的映照。

2.3名次化结构中的极差转移

所谓名次化结构中的极差转移,是指名词化过程中的词类转换。Jesperson首先使用了这个概念。他将英语实词的词性分为三级:第一级为名词,最重要;第二级为形容词,次之;第三级为副词。它们之间的关系为:副词修饰形容词,形容词修饰名词,此过程是一个词级上升的过程。英语实词的这种极差排列是有一定的心里现实基础的,反映了人类认知世界的经验规律,即我们在认识事物时首先关注的是事物本身(相当于名词),其次关注事物的状态,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相当于动词或形容词),最后关注其运动方式(相当于副词)。

2.4名词化结构的语义变化

韩礼德在论述名词化现象时说:“要指出的重要一点是,具有隐喻性的话语实际上是附加了语义维度的(an additional dimension of meaning)。”谢金荣(2006)认为名词化词组是附加的多维语义的结合体。从语法功能来看,名词的原形特征是引入参与者和支持者并对其进行配置,而动词的原形特征是表明话语中事件的发生。因而在从动词词组到名词词组的转换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由动词所表达的部分信息的丢失,同时行为性名词在其转换过程中也加入了某些额外信息,这就形成了名词化结构的语义复杂性。

3.名词化的语用功能

名词化具有多种语用功能,本文在这里主要介绍名词化的语篇衔接和语用预设功能。

3.1名词化的语篇衔接功能

名词化隐喻在英语语篇中的衔接功能是通过建立“主位―述位”衔接而实现的。名词化可以压缩前句中含有动词的小句内容,从而发展一个新主位。也就是说,通过把前面的信息名词化,产生一个新的概念以充当下一步语篇继续发展的基础。在语篇中主述位推进模式是实现语篇衔接的重要手段之一。胡壮麟(1994)提出了“主位―述位”衔接的三种基本模式。名词化在英语语篇中的衔接功能主要是通过建立“R1―T2”来实现的,即前句述位中的某个部分发展为下句中一个新的主位。例如:The construction of such aircraft carrier has now been realized.Its realization is supported with the help of another country.

上例中,动词词组has been realized 是前小句的述位,被名词化为its realization后变成了第二小句的主位,使信息由前一小句对航空母舰建造的表述很自然地过渡到其建造是得益于另外一个国家的帮助,从而实现了信息的自然过渡,完成语篇的自然衔接。

3.2名词化是实现语用预设的方式之一

预设是讲话者在讲一个句子时设定听话者已知的信息,主要指那些依附于表层结构的背景信息和事实或者听话者应具有的常识。Goatly(2000)明确指出:名词化是实现预设的一种手段。程晓堂(2003)从功能语法的角度论证了名词化与语用预设,他认为名词化过程中所谓的“信息丢失”是作为语用预设而隐藏起来了。名词话之所以能够实现语用预设,主要是因为它把可能发生的“过程”变成已经存在的“物”。同时名词化也可能改变语篇中的信息分布情况,使非已知、非共有的信息变成已知或共有,从而间接地起到了语用预设的作用。例如在下面的句子中: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government’s policy will cause a loss of popularity.尽管没有明确说明谁对政府的政策不满,但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到确实有人对政府的政策不满。也就是说,这个主语是名词化结构的句子给读者或听者预设了以下信息:There exists someone who dissatisfied with the government’s policy.总之,名词化不仅是形式上的选择问题,而且具有重要的语用意义,从而实现语用预设。

4.名词化的产生理据

名词化现象是人类认知及生理和心理不断发展进化的结果,其产生有着深层的理据。沈家煊(2004)认为语言结构是象似原则和经济原则相互竞争的结果。认知语言学以图形―背景理论来解释名词化是语言象似性和语言表达之凸显目的冲突的结果。本文试图从功能语言学角度,从语言系统的运转机制――经济平衡来进一步认识名词化的成因。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形式和语言所指之间存在象似性关系。认知语言学用图形―背景理论来凸显认知过程中的焦点部分。在一个简单的及物动词句子中,主语即为图形,宾语即为背景,动词体现两者之间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作为图形的主语和作为背景的宾语最为凸显,其他后景如状语是不凸显的(赵艳芳,2002)。名词化就是把不能凸显的“后景”置于能被凸显的主语或宾语位置,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名词化至少部分是语言象似性和语言表达之凸显目的冲突的结果。

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人与人之间的活动,它的发展动因在于生活在社会团体中的“社会的人”(social man)的特殊需要。法国语言学家马丁内(Martinet)认为语言活动中存在着从内部促使语言运动发展的力量,并把这种力量归结为人的交际和表达的需要与人在生理上(体力上)和精神上(智力上)的自然惰性之间的基本冲突。交际和表达的需要始终在发展变化,促使人们采用更多具有特定结构的语言单位,而人类天生的惰性则要求在语言活动中尽可能减少力量的消耗,使用比较少的、省力的,或者具有较大普遍性的语言单位。语言单位的复杂程度、使用频率和信息量是互为制约的三角关系。语言单位的复杂程度和它的使用频率之间存在着一种反比关系,语言单位的使用频率制约着语言单位的信息量,单位信息量制约着它的力量消耗(复杂程度),这就是语言系统的运转平衡机制。语言系统的运转平衡机制要求语言使用者使用简洁缩略高效的表达形式来满足各种交际需要,而语言象似性带来的往往是语言表达的复杂化。人们通过名词化手段简化语言象似表达带来的繁琐,因而名词化可看成是语言象似性和语言系统的运转平衡机制相互冲突与协调的结果。

5.结语

本文运用功能语言学及认知语言学的有关原理,对英语名词化从结构特点、语用功能和形成理据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鉴于名词化过程的复杂性。名词化现象中需要研究的问题还有许多,比如名词化的转换手段、限制条件,汉语名词化与英语名词化之异同,等等,这一切都有待于语言工作者的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M].London: Edward Arnold, 1994.

[2]陈晓堂.名词化与语用预设[J].外语研究,2003,(3):19-23.

[3]胡壮麟.理论文体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4]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5]沈家煊.句法的象似性问题[A].束定芳主编.语言的认知研究――认知语言学论文精选[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6]王寅.象似性说与任意性说的哲学基础和辩证关系[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2):1-6.

[7]谢金荣.从认知角度分析应与名词化现象[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6,(4):120-124.

信心名言篇9

家纺行业名人广告效果减弱的原因

1.品牌定位空泛,代言人类型单一。从品牌构建的策略来看,现有知名度较高的家纺品牌除富安娜“艺术的表达”品牌定位个性鲜明外,多数家纺企业的品牌定位以家纺产品特质为出发点。如凯盛家纺的“一体化情感家纺”,紫罗兰家纺的“天然、舒适、优雅”,蓝丝羽家纺的“优质家纺的性价比典范”,这些品牌定位空泛,内涵模糊;围绕定位策略而衍生的品牌标语,也呈现个性不突出、易混淆的状况,如罗莱家纺的“经典罗莱・品味生活”,凯盛家纺的“一个梦想,一个生活”,艾莎家纺的“好梦・好生活”。

企业之所以采用相似的代言人策略,与一些率先成功的家纺品牌有很大关系。但家纺行业的第一批品牌如罗莱、水星、紫罗兰等凭借名人代言策略获得成功,是因为在家纺品牌还不多见的时代,广告可以较容易地在消费者头脑中留下印象,在对消费者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形成品牌知名度和认知度。而当品牌急剧增加、广告策略又相似时,这种策略效果自然大不如前。

根据中国家纺网对国内四十多个家纺品牌代言人的统计,家纺产品的代言人类型主要集中在三类:明星、职业模特、模范明星夫妻。代言人尤其以女明星居多,如罗莱家纺代言人李嘉欣、水星家纺代言人刘嘉玲、朗菲家纺代言人佟丽娅、梦之语家纺代言人伊能静、博爱家纺代言人杨若兮、圣路易斯家纺代言人董璇、三利家纺代言人蒋雯丽、三联家纺代言人董洁等。

靓丽的女明星不仪与美丽的家纺产品气质吻合,其宣传策略的确符合广告创意3B法则之一的“beauty――美女”法则,但相同的美女策略容易让消费者的审美产生疲劳,使品牌的认知度和认可度减弱。

在女明星代言集中的情况下,也有家纺品牌采用差异化策略,选择男星或明星夫妻组合代言,如登喜鸟家纺代言人选择的是国内热门综艺节目的男主持人李维嘉,蓝丝羽家纺代言人是张国立、邓婕夫妇,依诗家家纺的代言人是陆毅、鲍蕾夫妇。这样的策略吸纳更多类型的明星加入到家纺品牌营销中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品牌的宣传手段,而实际的传播效果乃至品牌美誉度收效甚微。

2.消费者趋于理性,对广告的信任程度降低。名人代言效果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借名人的高知名度为品牌获得更快更广的知名度,二是利用名人的公众形象为产品增添光环效应和广告信息的可信度。但随着大众媒体的发展,口丁接受的广告信息剧增,受众对待名人广告的态度渐趋理性,名人在“说”,受众不一定会“服”。此外,当前的名人广告更多地是利用名人的注意力资源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却没有很好地围绕品牌内涵开发名人价值,这也是名人广告公信力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3.名人多品牌代言分散消费者的注意力。如今,名人同时代言几个品牌的现象司空见惯,尤其足一些当红的明星,往往成为各大品牌竞相邀请的代言宠儿。以凯盛家纺的代言人范冰冰为例,近两年她代言的产品有饮料、洗发水、护肤品、减肥保健品、太阳镜等多个类型。这种名人多品牌代言的现象一力而推高了名人代言的费用;另一方面使代言品牌之间出现了干扰,分散了消费者的注意力,造成对产品印象的混乱,同时也降低了代言产品的可信度。广告若没有一个有力的诉求点作为支持,消费者的注意力很容易从产品转移到明星身上,再加上传播渠道的拥挤,名人广告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认同力在家纺名人广告中的构建策略

“认同是自我作为主体对于自身保持同一以及其他人之间类同所形成的客观身份的主观肯定态度,它是在自我与社会的互动中建立起来的。”名人广告是通过一定的视觉形象构建消费者和产品之间的消费认同符号,一旦消费者与品牌建立了匹配的认同力,消费者对产品和品牌的忠诚就形成了。家用纺纱品名人广告认同力的构建,需要从品牌文化和广告内容设计两个方面加以改进。

1.构建独特的品牌文化,夯实认同力的基石。品牌文化是认同力形成的基石。家纺品牌代言策略雷同的根源在于定位不明确,“家”、“情”、“爱”之类的定位内涵空泛,缺少对家川纺织品特性及消费者需求的深入分析。

家纺产品是个人生活的组成部分。现有的家纺品牌从其品牌定位到宣传口号都在建立和维护生活方式的愉悦和幸福感。罗莱家纺的“经典罗莱・品味生活”,凯盛家纺的“一个梦想,一个生活”,艾莎家纺的“好梦・好生活”,蓝丝羽家纺的“好生活来自好睡眠”,品牌诉求和定位都没有错,但问题是策略雷同,广告诉求的内容相似,消费者就会反应冷淡,这不利于消费者对广告信息的记忆和认同。家纺品牌要根据自己的产品特质和目标消费群体的特点,塑造属于自己品牌的生活形态。只有这样,才能为品牌认同力的构建夯实基础。

2.优化广告内容的设计,增强消费者心理认同感。广告内容是展露认同感的途径之一,通过一定的广告情节,消费者了解品牌、构筑梦想。由各个品牌代言人演绎的家纺广告,无论是平面广告还是影视广告,绝大多数广告内容都是代言人抱着产品作幸福、舒适状,这是一种借想象力之名,激发受众遐想的心理型附加价值的设计手段。

家纺产品的销售受面料材质因素和价格因素影响最为明显,尤其是贴身使用的床上用品,消费者更为注重面料成分及其舒适度,现有的广告设计的确迎合了消费者关注家纺产品的重点,但大量相似的设计内容减弱了消费者对产品特性的心理共鸣。

从广告内容角度强化家用纺织品的认同力,应构建引人人胜的故事情节,通过视听对消费者施加内心的感受,再借名人的公众影响力给出产品品质的承诺。在持怀疑态度的消费者越来越多的今天,一个家纺品牌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对品质做出保证。当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切身感受到高品质产品所带来的舒适与美时,能唤醒消费者对品牌高度的认知和良好的体验,大大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感,品牌的美誉度与忠诚度也就形成了。

此外,在具体的广告情节设计中,还可以利用代言人的特殊身份塑造可信的事实。很多代言明星也是公益事业的代言人,如紫罗兰家纺的代言人周迅还是联合国环境亲善大使,这对于家用纺织品而言是一个有利的身份。因为家用纺织品是人们贴身使用的产品,消费者对其环保的关注度远远高于其他产品。利用代言人的公益身份演绎自己的产品特点,可以加深消费者的印象,深化其品牌联想强度和认可度。

信心名言篇10

关键词:名词化;批评语言学;意识形态

名词化(nominalization)是指从其他某个词类形成名词的过程或指从一个底层小句得出一个名词短语的派生过程(戴维•克里斯特尔,2000:240)。名词化是英语中常见的语言现象,因此对名词化的研究一直是语言学研究备受关注的领域,分析句法、转换生成语法和系统功能语法这三大语言学流派均对名词化进行过系统的研究。叶斯柏森作为较早深入地研究名词化现象的学者,他的研究涉及从句法到语义、从形式到功能等多个层次,给后来的学者以很大的启示。但是他的分析句法主要集中在句子层面,因而很难从文本的角度做进一步的研究。转化生成语法对名词化做了较为明确的分类,但是乔姆斯基认为不能将名词化看成是由一套固定规则生成,主张只从词汇意义上解释名词化现象(bauer 1983:75-81)。乔姆斯基的研究相对狭窄,他在名词化问题上的“无规则可循”也不具有说服力。系统功能语言学家韩礼德认为名词化是一种语法隐喻,“是用名词来体现本来要用动词或形容词来体现的过程或特征”(halliday,1994:352)。从语法隐喻的角度研究名词化,把名词化的研究上升到语篇层面上,但系统功能语法对名词化的讨论仍局限在语言系统内,未能从实际的语言环境来研究名词化,因而无法揭示名词化现象的本质。

20世纪70年展起来的批评语言学对名词化的认识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批评语言学研究话语与社会及意识形态间的关系,并通过表面的语言形式,揭露意识形态中掩藏的权势,政治控制和支配的结构。意识是批评语言学的中心概念。意识驱动话语的两条基本原则是“积极自我表象”和“消极他人表象”。由于语言形式和语篇意义或作者意识形态之间没有永恒不变的联系,同一语言形式在不同语境中会有不同含义,因此批评语言学家强调批评语篇分析必须结合语境进行。任何类型不同的语言机制在特定的语境中都有可能是由深层意识形态驱动的,但有些语言机制更典型地被用于意识语篇,名词化就是其中之一。本文从批评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对英语名词化现象进行批评性分析,来揭示语篇的深层含义。

一 批评语言学的理论基石和理论方法

批评语言学研究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按照fairclough(1989)的观点,任何话语都是一种三维概念,即由语篇、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组成。这一观点如图1所示。

图1表明,“语篇”是“话语实践”的产物,这个过程包括语篇的“生成”、“传播”和“接受”,所有这些都是由特定的“社会实践”条件决定。由此,语篇分析也应该是三维的,即以语言为主体,对语篇作出语言学上的描写,对话语和语篇的生成过程的相互关系作出解释,并对话语过程和社会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作出解释。

批评语言学上述观点的主要理论基础和方法源于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halliday的功能主义认为语言是由可供人们进行选择的若干子系统组成的系统网络,人们在交际过程中选择哪种语言系统是由所要实现的社会语义功能决定的。halliday把语言中反映出的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功能称之为元功能,即三大纯理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概念功能指的是语言对人们在现实世界(包括内心世界)中的各种经历的表述,它主要由及物性系统来实现;人际功能表达交际者的身份、 地位、态度、动机等,它建构并保持交际者在交际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之间的社会关系,主要通过语气和情态实现;语篇功能是指语言成分在一定的语境中组成为语篇的功能,主要由主位-述位实现。这三种功能并非彼此割裂,而是相互联系的。

二 英语名词化的批评性分析

1 非人格化策略

非人格化策略指的是运用不同的语言手段如名词化、被动语态等使动作的施事者模糊化。非人格化策略是表达意识形态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工具。作为非人格化策略的一种重要的类型,名词化经常出现在语篇中传达意识形态。

英语语篇中名词化结构的概念功能主要体现在及物性系统中。及物性系统把人们在现实世界所作所为、所见所闻在句中表达成若干种过程,并指明各种过程的参与者和环境成分。这些过程的物质表现形式一般是小句。如在“he hated the man”和“he caught the man”这两句话中,hated 和caught都是及物动词,hated表达心理过程,而caught属物质过程。现实世界中的同一过程,在语言上可用及物性系统中不同类型的过程来叙述,或者用一种过程,但变换参与者的位置来表达。选择哪一种过程,怎么安排参与者的位置,在很大程度上由意识形态决定。给语篇中每一个小句的过程进行分类,并研究过程参与者和环境成分的关系,如该过程是否影响其它实体,物质过程的目标是否是动作者本身等,可以揭示语篇所隐含的意义和目的。

非人格化策略产生的效果包括两类,一类是通过删除动作或过程的施事者以达到模糊行为主体的目的。fowler(1991:80)指出,名词化的重要作用是将语篇神秘化(mystified),作者可以用它来掩饰自己的观点及权势关系。例如:

(1)edwards tells bl union that strike would bring closure (edwards=chairman of bl, bl=british leyland factory)

在新闻标题例句(1)中有两处使用了名词化结构“strike”和“closure”,句子的意思是工人的罢工会导致工厂的关闭,责任在于工人。而这句话所掩含的实际意思是“edwards will close bl if workers strike.”。此处使用名词化结构掩饰了动作的施事者,从而为公司主席开脱了责任。

非人格化策略产生的另一个效果是把施事者范围扩大以博取读者的支持和同情。如英国首相布莱尔在对付恐怖主义及本拉登的演说中指出:

(2)the prime minister insisted he had no respect for osama bin laden and said that bin laden did not speak for the palestinian people-a consistent claim from the terrorist leader.“you asked me about respect. i do not respect that (terrorism).but i say to him and those who follow him that the determination to defeat him is total and we shall prevail.”mr.blair said.

首相布莱尔发表这段演说的目的是想号召全英国,乃至全世界的人们都站起来反对恐怖主义。在例(2)中,the determination to defeat him省略了施事者,但是受众会不自觉地将自己归属到“反恐怖主义”的阵营中。因此,施事者范围扩大化,暗合了首相布莱尔发表这段演说的目的。同时,指代包括受众和演讲者在内的复数第一人称“we”的使用,暗示着受众被包括在语篇之内,再次证实了布莱尔的意图。

2 模糊时间标记

人际功能主要通过语气和情态系统来实现。语气包括两部分:主语和限定成分。主语是对命题或提议的有效性负责的成分。名词化结构将过程变成名词词组时,有时会造成主语的丢失。限定成分指表达时态和情态的助动词。其作用是使命题成为可议论的概念(thompson,1996)。名词化结构是非限定性的,它可以通过删除原小句中的限定成分,包括主要时态(primary tense)和情态(modality)。通过避免使用限定成分,名词词组所表达的意义可以摆脱特定时间的限制与束缚(thompson,1996)。例如:

(3)terrorist attacks can shake the foundations of our biggest buildings,but they can not touch the foundation of america.these acts shatter steel, but they can not dent the steel of american resolve.

例句(3)节选于911事件发生后,美国总统布什在电视上发表的讲话。在例(3)中,名词词组terrorist attacks来源于小句“terrorist attacked the pentagon early this day”。恐怖分子的袭击在小句中是一个过去的事件,但是通过名词化转化过程,原句中的时态消失了,过程转化为状态,行为变成一种客观存在。名词化的使用,总统布什似乎在告诉全美国公民,恐怖主义就在他们身边,如果他们不站起来反对恐怖主义,他们可能随时会受到恐怖份子的袭击。

3 转移小句信心焦点

就语篇功能而言,批评语言学主要研究句式的转换过程,包括名词化,即整个句子或句子成分。对行为和参与者的描写成分转化为名词或名词词组的过程(hodge & kress,1979:20)。在语篇中,名词化结构的语篇功能主要体现在转移信息焦点来隐蔽地表达意识形态并影响读者的意识。

小句从语篇功能上分为主位和述位,从信息结构角度分为已知信息和新信息。主位(theme)是信息的起点,是小句将涉及到的内容;述位(rheme)则小句中主位发展的部分,它包含了新信息或未知信息。一般来说,主位所载的信息是非标记性已知信息,述位所载信息是新信息或信息的焦点,是句子的信息中心。在英语语篇中,前一句话的过程被打包成名词词组后充当后一句的主位,后接述位,信息焦点就转移到新的述位中去。一般情况下,读者更加关注述位承载的信息,而把主位承载的信息看作是自己已经了解的信息。通过小句名词化而实现的信息转移,使得作者可以把本来是非已知、非共有的信息在形式上变成已知或共有的信息,同时把读者的注意力引向新的信息。例如:

(4a)the discounts have reached 50%,so the sale has increased.

(4b)the sale enhancement is driven by discounts of as much as 50%.

在例句(4a)句中,主句的信息焦点是50%,这是一个客观的数据;而从句的信息焦点为increased,这是个主观的判断。打折的多少有时不一定能引起销售的增加。因此,小句“the sale has increased”往往会受到读者的质疑。在例句(4b)中,受到读者的质疑的部分,即“the sale has increased”被转换成名词词组“sale enhancement”。“sale enhancement”成为例句(4b)中的主位,变成已知信息,因而,不再引起读者的兴趣。读者的注意力被转移到小句的述位部分,即discounts of as much as 50%。因此,读者会更多地关注打折的幅度,而非是主位部分的信息——the sale enhancement。通过名词化过程的转换,作者把他的观点和意识形态灌输给读者。

4 预设诱发语

预设指的是人们说话时预先设定但又不直接说出的命题。在日常语言使用中,预设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可以说无处不在。例如:

(5)jane’s brother bought two books.

在说话前,说话者通常被认为应该知道以下两条信息:

(6a)a person called jane exists.

(6b)jane has a brother.

如果人们总是把预设的内容说出来,就会使话语显得十分罗嗦。因此,预设实际上就是说话人认为听者已经知道或者能够推理出来因而省略的内容。一般情况下,预设的内容是真实的,或者说话人认为他们预设的内容是真实的。例如:

(7) woman:how old is your kid?

man:i have no kid.

在例句(7)中,这位女士在问话之前已经有一个预先设定的命题,即“this man has been married for many years,so he must have had a kid”。如果没有这个预设,她不会直接问这位男士“how old is your kid?”。然而,事实上这位男士还没有孩子。这种情况下,说话人不真实的预设并非反映他们想说而不能直接说的内容,只是说话人忽视了某些细节或者不了解事实而已。在上面的例(7)中,这位女士忽略了一个盖率,即有一小部分已婚者还没有孩子。一般地,预设并不是有意地引导或影响听者的思想或行为。但是,有时预设是有目的的,特别是那些隐蔽或间接的方式向读者传达的信息或意识。例如:

(8a)china’s commercial banks are taking measures to reduce their ratio of nonperforming loans to improve risk controls.and it does not surprise many experts.

(8b)the reduction of the ratio of nonperforming loans in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risk control did not throw up many experts’ surprises.

例句(8a)中的china’s commercial banks are taking measures to reduce their ratio 直接明确的陈述表明采取措施这个过程正在进行中。然而,运用了名词化程式后的(8b)以the reduction of the ratio 的表述将比例的减少看作既成事实或肯定要发生的事实,这样就成了预设,不容读者思考比例的减少是否真的存在,换句话说,作者把减少比例认定为读者能接受的事实,并把这层意思隐蔽地传递给读者。因此,从例(8b)中可以看出,预设不再是作者和读者共知的信息,而成为读者在作者的劝诱下不得不随其理所当然地认同的信息。名词化结构作为预设诱发语往往微妙地使读者把某一命题作为真实的内容接受下来,尽管事实上它根本不是真实的,或者少有争议的。所以通过分析语篇的预设,可以辨别出作者自以为正确的信息,从而反映作者本人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

三 结束语

批评语言学认为,语言并非仅仅是一种客观的传播媒介,也是一种社会实践,它是社会秩序的永恒介入力量,从各个角度反映现实,通过再现意识形态来操作并影响社会过程。同时,语言和意识之间的关系也是双向的,语言在特定的语境中传达一定的意识,而意识也会影响语篇中语言形式的选择。选择就是意义,任何语言形式的运用都具有一定的意识形态意义。基于以上对名词化的分析,从中可以看出名词化是传达意识形态的一种非常有效的语言形式。因此,对英语名词化现象进行批评性分析,能够看清名词化现象的本质,挖掘语篇的深层含义,同时对培养读者的批评意识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1994

[2] van dijk.t.a.news as discourse[m]hillsdale.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88

[3] halliday,m.a.k.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m]london:edward arnold,1978

[4] fairclough,n.l.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m]cambridge:polity press,1992

[5] fairclough.language and power[m]london:longman,1989

[6] fowler,r.language in the news:discourse and ideology in the press[m]london/ new york:routledge,1991

[7] fairclough n.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the critical study of language[m]london:longman,1995

[8] van dijk,t.a.racism:a discourse analytical approach[a]simon cottle (ed.)race,racism and the mass media open university press,1998

[9] bauer,laurie.english word-formation[m]cambridge:cup,1983

[10] thompson,geoff.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m]arnold:london,1996

[11] hodge & kress,g.language as ideology[m]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79

[12] [英国]戴维•克里斯特尔.沈家煊译.现代语言学辞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3] 范文芳.名词化隐喻的语篇衔接功能[j]外语研究,1999(1):9-11

[14] 范文芳,汪明杰.论三大流派对英语名词化现象的研究[j]外语研究,2003(3):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