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过独木桥十篇

时间:2023-04-01 14:32:05

山羊过独木桥

山羊过独木桥篇1

学校开运动会,最后的一个项目是“山羊过独木桥”规则是学生从独木桥上同时通过,在桥中间时两人相遇,会有一个人通过,一个人下桥,但在今年这个项目的比赛时有有一对同学抱住转身双双通过,裁判认为这样做有争议进行讨论。

裁判立即进入会议室,评委们的答案各有不同,有人说这两名同学很聪明,宣布他们获胜,有人说这样做耍小聪明,应该取消他们的比赛资格,评委们的意见不一致,一位资格最老的评委说道:“这一对同学运用思想巧妙,应该判他们赢”。

这样一场争议就结束了,这件事情告诉我们看问题应该换个角度思考。

二年级:hljmsly

山羊过独木桥篇2

森林里住着许多小动物,有山羊、小猴还有小兔,他们天天在一起玩耍,日子过得很幸福。

森林里处处风景优美,最美的是一个小池塘,池塘上有一座独木桥,上面缺了一块木板,小动物们每天经过独木桥时都很苦恼。因此,都要有议论一番,可是,也没人想着修修掉了的木板。

有一天,小猴去给奶奶买药,它走到桥上说:“这桥这么不坚固,走到上面摇摇晃晃的,多危险啊!”小兔到时桥对岸去采蘑菇,也来到了桥上,说:“这桥这么破,也没人修修呢!”这时候,小羊正在吃午饭,她忽然想起来独木桥上还有一块木板没修好呢,她急忙拿着一块木板,把斧子放进了口袋里,就急急忙忙跑了,那时正值中午,等小羊跑到独木桥时它已经累得满头大汗了,它把木板放好,左手拿着钉子,右手拿着锤子,“乒乒乓乓”地干了起来,费了好大的劲儿,终于钉在了上面。

独木桥修好了,小动物们秒犯愁了,都非常感谢小羊。山羊老师走过来,说:“小羊真能干,解决了大家的难题!”小猴和小兔不服气,小猴说:“哼!不就修一块木板吗,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也会!” 小兔也说:“就是,这么简单,谁都会做!”山羊老师说:“的确,补一块木板不难,可是你们谁也不去做,只有小羊肯动手,所以我当然要表扬小羊了!”小猴和小兔听了,都惭愧地低下了头。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用实际行动为别人服务,才会得到大家的称赞。

山羊过独木桥篇3

话说,十年前,山羊黎沙和阿黛在过一座独木桥时,因互不相让,最后,双双落水而亡。这对山羊家族来说,无疑是奇耻大辱。所以,十年来,他们从不忘教育自己的子女,要谦让,还特别说明:在过独木桥时,一定要让对方先过,“做谦让标兵”,为山羊家族争光!“过独木桥时,一定要让对方先过!”这句话,小山羊们早已烂熟于心,他们都想过独木桥,可是因为他们年龄太小,爸爸妈妈不太放心安全,所以,他们一直没有“做谦让标兵”的机会。小黑羊英F今年7岁了,他们家就住在离河边不远,可他从没有过过河,父母不让。今天,英F的爸爸妈妈要去乡下看生病的奶奶,让英F自己在家住几天。爸爸妈妈临走前突然发现,家里的青草没有了,那英F怎么吃饭啊?时间也来不及了,于是,爸爸妈妈把钱给了英F,让他到商店看看,自己喜欢吃什么就随便买点。英F蹦着跳着来到了商店,可店门却关着,这可怎么办呀?河东岸只有这一个商店啊(英F住在河东岸),爸爸妈妈要去好几天,没有青草会饿死的!为今之计,只有走过独木桥,去河西岸买了。其实,主要是英F想去河西岸看看,长这么大,还从没去过呢!如果爸爸妈妈问起来,就说商店关门了,如果不去,就会饿死的,那爸爸妈妈也不会再说什么了。英F刚走上桥头,桥那头也出现了一只羊,雪白雪白的,这时,他们都想起了“过独木桥一定要让对方先过”的话,于是互相推让起来了:“你,你先过吧,反正我也没什么要紧事!”英F首先开口了。“不,还是你先走吧!我没关系的!”“还是你先走!”“不,你先走!”……天黑了,他俩还在互相推让,他们只想“立功”,已忘记了饥饿。此时,大灰狼听见了他们的声音,循着声音走来,他首先吃掉了白羊,然后模仿她的声音说:“天太黑了,我妈妈该着急了,我不过桥了,再见!”英F才想起还没有吃饭,饥饿让它也没有多想,快步朝对岸走去,早已在桥头等着的灰狼一口就咬死了他,美美的吃了一顿!没想到,山羊的谦让,却让灰狼美餐了一顿!

山羊过独木桥篇4

一只白色的山羊,四肢粗壮,身体膘肥,它哼着小调,提着篮子去采蘑菇,它走到独木桥上时,迎面走来一只黑色的山羊略显得苍老,但身体也很强壮。

可是独木桥不能容下两只山羊同时过。白山羊粗鲁地说:“老头,我提着篮子,你先退回去。”黑山羊一想,不对,这个小子既然对我如此粗鲁,马上返话火冒三丈地说:“你,小子,我是老人,你应该让我先过。”白山羊毫不客气地说:“不行,我先过!”两只山羊你一言我一语,谁也不服谁,于是它们俩气得暴跳如雷,用角顶对方……

只听“扑咚”一声,两只山羊掉进湖水中。

山羊过独木桥篇5

点评人:qzzl

一天早晨,天气晴朗,小兔欢欢起了个大早,“欢欢,今天怎么这么早就起床啦”正在厨房煮饭的妈妈问,“我想去看奶奶”,欢欢边穿衣服边回答,“那你总不能空着手去啊”。

是啊 ,我应该带些东西去”欢欢边回答边从储藏室里拿出一个竹篮,往里装了一些萝卜。

一路上,欢欢蹦蹦跳跳。突然,一条河挡住了他的去路,望着很急的水流

和宽阔的河面,欢欢着急了,“怎么办呢?”他东瞧

(瞧)

西看看,“原来左边有桥,太好了!”看到离自己不远处有一座小木桥,欢欢一蹦三尺高,于是他飞快地朝小桥跑去。

就在过桥时,碰巧山羊奶奶也要过桥,她拿着拐杖一步一步慢慢地走着,欢欢心里想:“这可是一条独木桥啊,怎么办呢?”欢欢迟疑了一下,心里又想:“老师说要尊敬老人,山羊奶奶走路不方便,应该让她先过桥”。于是,欢欢

(便)

主动走上前牵着山羊奶奶的手说:“老奶奶,我在前面牵您先过桥吧,我来得及。”说完,欢欢就牵着山羊奶奶的手帮助她过了桥。

山羊过独木桥篇6

星期六,阳光明媚,小兔白白蹦蹦跳跳地去新建的“超级动物游乐场”玩。这 时,一条小河挡住她的去路,她绞尽脑汁想啊想……

突然,她眼睛一亮,旁边有座独木桥,正想过,一位山羊伯伯走过来白白心里又

闹矛盾了:老山羊走路那么慢,什么时候才能去玩我的碰碰车? 她又想:老师说要尊老爱幼,让山羊伯伯先过吧, 不行,行......白白终于决定好了,让老山羊先过。白伸出手说:"山羊伯伯您先过,慢点儿,小心掉下去。”老山羊慢吞吞地过了桥,抚摸这白白的脑袋说:“你真好!”白白笑了笑,走了。

路边的花儿更红了,好像在表扬她。

山羊过独木桥篇7

叮叮说:“我比你大主,让开”!

铛铛说:“以大欺小不算什么好汉”。

它俩都不服气,于是,它们彼此都用羊角顶了过去,它们的羊脚死死抓住桥,你看,小羊叮叮及铛铛都用犀利的目光盯着对方,脸涨得通红,它们都想把对方挤下河。

山羊过独木桥篇8

古盐井、晒盐蓬——筛出历史的积淀

古代的石羊古镇以盐闻名,曾经经历了一段繁华时间。石羊历史上因盐而兴,自汉代制盐始,先后开辟井硐百余口,各井硐历代以来一直分五区:即观音井、旧井、乔井、界井、尾井,曾有诗曰:观旧乔界尾五井,熬卤制盐财源开。大灶小灶鸡窝灶,筒盐盆盐佛像盐。车水马龙羊城郡,万贾云集四方交。一泓卤水千年味,两岸青山万寿青。时至今日,众多井硐均已封闭或停用,保存完好的尚有两口,其中一口位于石羊盐厂招待所,是最老的一口盐井,开凿于汉代,“蒙氏时龙女牧羊,有羝舔土,掘土得石似羊”,这美丽的传说即出于此井,故名石羊井,又名灵羊井;另一口位于下盐田,叫庆丰井,开凿于汉代,井深33米,该井保存完好,现还保留有取水的轱辘。你可以去参观盐文化博物馆,博物馆内用挂图和实物展示了石羊的盐文化,墙上挂着牧羊女的画像,当地百姓尊称她为小龙女。馆内一侧是庆丰井,井口上有一尊石羊雕塑。这里还有号称中国最大的露天晒盐篷,晒盐篷又名枝条架,是过滤卤水杂质的一种制盐装置,它的特点是将众多山竹平排在高约20米的木头支架上,形如茅草屋状,其生产流程是将所抽卤水灌入储卤池,然后压上两座晒盐篷上自然流下,利用阳光、空气蒸发水份,提高卤度,同时去除杂质后储入回卤池即可真空制盐,现仍在使用。另制盐用具保存完好,现保存有古代制盐的鸡窝灶2处,筒子锅28口,与晒盐篷一起展示石羊盐文化的风采。

当你漫步古镇,你会发现它的建筑都是明清时期的质朴风格,质朴的中式木结构、复古的雕花屋檐将建筑装扮得简单大气,长长的蜿蜒的青石板小路将两边的古老建筑分隔开来,让整个环境显现得沧桑、唯美。 香河水弯弯曲曲地穿过整个石羊古镇,横跨小河的一座座风雨桥,分别导入古老的曲巷深院。这里,白草岭下重叠的山峰,郁郁葱葱的浓密山林,南北对峙的宝塔,整洁的街道,纯朴的民风,人和自然和谐浑为一体。古时的“七寺、八阁、九座庵”,展示着昔日的辉煌。市场繁荣“曲终人散”,已演变为今日“世外桃源”式的宁静。置身其中,仿佛走进了江南的“雨巷”,你,便也成了那一位“结着哀怨的丁香姑娘”。

孔庙——古镇上的儒家传承

山羊过独木桥篇9

进藏难,难于上青天

在1300年前,一位美丽的公主西出长安,沿河西走廊“丝绸之路”至鄯城(西宁),用了近3年的时间才抵达拉萨。文成公主的车队经过这块苍茫的冰冻大地之后,长长的辙印在这片高原上再也没有消失过。文成公主走过的“唐蕃古道”,构成了汉藏交往的热线。

然而,这是人类最艰难的旅行,它是用鲜血和生命奠定的历险之路。法显在《佛国记》中曾有记载:“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望极目,欲求渡处,则莫知所拟;路无居民,涉行艰难,所经之苦,则莫知所拟。”只有以死人枯骨作为标志,方能前行。

1930年,中央政府曾提出:“开发西北,建设西北”等口号,把交通建设列为一项重要工作,结果所修公路只能以先通行马车为度。马步芳用2年多的时间由西宁向西修路,总算把青藏公路修到了青海湖畔的倒淌河。

1951年,和平解放后,国家曾动用40000多峰骆驼组成大型驮队向运输货物。由于自然条件险恶,每平均行进1公里,就要留下12具骆驼的尸体。1952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为护送十世班禅由青海西宁返回,投入军马4500匹,骆驼3000峰,牦牛13500头,骡子2500匹。在穿越青藏高原的行程中,大批牲畜丧生。

进藏难,难于上青天。

青藏公路――7个月铺成的天路

从古到今,人们都想改善青藏之间的交通问题,但这一交通建设史,充满了太多的悲怆和无奈。

和平解放初期,地方政府一些上层制造障碍,拒绝提供粮食和生活用品,想用饥饿把撵出。1953年初,西北局组织总运输队,翻越唐古拉山,给进藏部队运送粮食和补给。在往来途中,数千峰骆驼死于高寒和缺氧。运输总队政委慕生忠将军,赶到北京,求见,提出修建青藏公路。

中央拨给慕生忠30万元经费。按当时的造价计算,这笔钱只能修1.5公里公路。又以国防部长的名义,批给他1500公斤炸药、3000件工兵铁镐,10辆10轮大卡车。

1953年,慕生忠将军在青海省格尔木插下了他的手杖,他在自己的铁镐把上用烙铁烙上“慕生忠之墓”的字样,如果死了,这铁镐把就是自己的墓碑。

从这里开始,人类开始修建第一条穿越青藏高原的公路。次年5月,青藏公路在昆仑山的雪水河艾芨里沟破土动工。数万名英勇战士和民工,牵着浩浩荡荡的驼队,穿越巍巍昆仑、风雪唐古拉,深入外国探险家断言人类无法生存的可可西里,横跨泥泞的沼泽和水流湍急的江河……在慕生忠将军的率领下,英勇的筑路大军只用80天的时间就越过了有“万山之祖”之称的昆仑山,到达楚玛尔河。公路修到唐古拉山时,他们个个衣衫褴褛,蓬头垢面,喉咙嘶哑,皮肤皴裂,不少人倒下去就再也没有站立起来……

路透社于1954年12月28日发出一条消息:“共产党中国动用10万工程部队,花了几年时间,秘密修通了从青海到拉萨的近1200公里的战略公路。”此条消息有失实的地方,不是几年,而是7个多月。这是一条中国人以无畏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铺成的天路。

青藏公路从青海省西宁市出发,经格尔木、那曲抵拉萨,全长1937公里。从20世纪70年代起,国家投资数亿元人民币,将全部路面铺设了沥青。虽然它担负着80%以上进藏物资的运输,却远远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交通,依然是制约发展的“瓶颈”。

:青藏铁路修不通,我睡不着觉

修建青藏铁路在新中国建立之初就被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列入了议事日程。

1955年,铁道部西北设计分局派出第一支考察队,迈出了考察进藏铁路的第一步。

3年自然灾害,迫使一项项重点工程纷纷下马。1960年10月,已完成全线初测的青藏线不得不停止建设。但新中国建造进藏铁路的梦想并没有破灭。

1973年,同志在北京会见尼泊尔国王比兰德拉时,再一次提出进藏铁路的建设问题。他说过:“青藏铁路修不通,我睡不着觉!”

进藏铁路建设又提上了议事日程。当时计划1983年到1985年建成通车。

1974年,随着中央一声令下,全国9部委,19个省市自治区的68个单位、1700多名科技人员汇聚青海,奔向高原,展开全方位的课题研究,这在当时被人们称作进藏铁路科技大会战。

当时历经十年浩劫,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继续修建进藏铁路,国力无法承受。特别是高原卫生保障、冻土施工、环境保护等3大世界性技术难题难以解决,施工将会带来巨大的牺牲,铁道部和铁道兵联合向中央建议青藏线停建。1978年,青藏铁路建设被迫下马。国家决定在西南海拔比较低的云南开辟进藏铁路。

同年,铁道兵、铁道部第二勘测设计院和有关部门联合进行滇藏铁路的实地考察,但山高路险,滇藏线一时也无法确定。

即便是在这样困难的历史条件下,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仍然没有放弃修建青藏铁路的想法。1983年,邓小平同志在北戴河听取交通发展的汇报后,语重心长地说:“看来还得修青藏铁路。”

2000年11月10日深夜,铁道部关于建设进藏铁路的一份报告,引起了正在批阅文件的总书记的深思。建设进藏铁路,一直是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十分关注的问题。

2001年2月8日,新华社播发消息: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听取了国家计委关于建设青藏铁路有关情况的汇报,对青藏铁路建设方案进行了研究,同意批准立项。挺进自治区的铁路将选择从同处青藏高原的青海省修建青藏铁路。

历史的镜头终于在这一时刻定格:2001年6月29日上午,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开工典礼在青海省格尔木市和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同时举行。

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全长1110公里,穿越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达960公里,横跨昆仑山、唐古拉山,最高点海拔5072米,打破了秘鲁世界铁路海拔4817米的最高记录。

攻克青藏铁路的瓶颈――冻土

冻土,是指温度在0℃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岩土和土壤。是一种对温度极为敏感的土体介质,含有丰富的地下冰。一般可分为短时冻土、季节冻土以及多年冻土(数年至数万年以上)。冻土具有流变性,其长期强度远低于瞬时强度特征。正是由于这些特性,在冻土区修筑工程构筑物就必须面临两大危险:冻胀和融沉。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是水的存在形态,当水变成冰时体积增大,使土体膨胀,地表因此而拱起升高,这就是冻胀;当土中的冰转变为水时,体积收缩,地表便发生融化下沉,简称融沉。在这两种现象的反复作用下,道路或房屋的基底就会出现破裂或者塌陷。

世界上多年冻土区的大量工程实践也证明:发生病害或破坏的工程建筑多数属高温冻土。而青藏高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启动器”和“放大器”,其升温将高于全球平均值。如果以青藏高原未来50年气温升高2℃来预测,多年冻土将会退化乃至消失,从而引起路基塌陷、桥基失稳。因此,高温冻土加温室效应,使青藏铁路的修筑面临着双重挑战。

青藏铁路沿线的冻土现象主要有:冻胀丘、 热融滑塌、热融洼地、石海、冻胀草丘、冰锥、冻拔、热融冲沟、石环、 斑土等。青藏高原纷繁复杂的冻土环境,成为制约青藏铁路建设的瓶颈。

1961年,为了攻克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筑路技术难关,中国惟一的青藏高原冻土观测站在海拔4900多米的风火山诞生。几代科技工作者与高原冻土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中国高原冻土筑路科学研究城

40多年来,风火山观测站开展了气象观测、太阳辐射比观测、地中热流观测、不同地表热对比观测、冻土力学观测、深孔地温观测、23个试验路基观测等工作。每一项观测内容,每一个基础数据,都直接关连着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稳定,关连着青藏铁路的成败。西北院科技人员共测取了1200多万个涵盖高原冻土地区各种气象条件和地温变化的数据,积累了极为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为突破高原冻土筑路技术难关奠定了坚实的科技基础。

如今,风火山上已修筑厚层地下冰地段试验路基523米,包括路堑、半路堑、零断面、低路堤、高路堤和涵洞;建立气象观测达12个项目,地温观测建立80余孔,其中,在1960年钻成的35米深的冻土地温观测孔,已由人工观测变成自动观测系统;建立工程变形观测点10多个;建立公路黑色路面温度观测、桥涵变形、下沉地温观测和桩基试验观测10多个。这里被誉为“中国高原冻土筑路科学研究城”。

解决冻土问题的三类方法

目前,青藏铁路现有的冻土工程措施可分为三类。一调控辐射,即在路基顶部和路基边坡铺设遮阳棚、遮阳板,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二调控对流,即通过路基结构形式强制土体产生对流效应,有效利用自然冷能资源来保护多年冻土,如片石通风路基。三调控传导,路基铺设保温材料、热棒(桩)、加高路基高度等措施,改变土体热传导过程。在青藏铁路,有一种特殊的铁路路基,即在土路堤底部填筑一定厚度片石,上面再铺筑土层的路基。这种多孔隙的片石层通风路基是效果较佳的保护冻土方法,好似散热排风扇,冬季从路堤及地基中排除热量,夏季较少吸收热量,起到了冷却作用,能降低地基土温度0.5℃以上。青藏铁路片石通风路基长达111公里。* 以桥代路

根据多方面的研究成果,专家们总结出了不同冻土地温带的青藏铁路工程设计原则:对于不良冻土现象发育地段,线路尽量绕避;对于高温极不稳定冻土区的高含冰量地质,采取“以桥代路”的办法;在施工中采用了热棒、片石通风路基、片石通风护道、通风管路基、铺设保温板等多项设施,提高冻土路基的稳定性。以桥代路措施是目前最可靠的方法,桥梁桩基深入地层二三十米,即使地面冻土有大的变化,也不会对铁路造成威胁,能有效地抵抗未来温度升高的影响。

消融冻土的“青霉素”

在青藏铁路清水河实验段,两排直径约15厘米、高约2米的“铁棒”插在路基两旁。这些铁棒就是热棒。热棒又叫无芯重力式热管、热虹吸管。它是一种高效热导装置,具有独特的单向传热性能,热量只能从地面下端向地面上端传输,反向不能传热,可以说是一种不需动力的天然制冷机。根据在青藏铁路清水河地段进行的热棒技术试验结果,以及国外应用热棒技术的现状分析,热棒技术在解决青藏铁路建设冻土问题中达到了满意效果,通过热棒技术冷却青藏铁路路基、增加路基冷储量是可行的。热棒在冻土病害维修方面比较实用,在铁路路基出现冻土病害时,使用热棒可以很快起到“药到病除”的效果,所以专家称之为冻土工程的“青霉素”。大规模使用热棒后可以保持青藏铁路沿线多年冻土处于良好的冻结状态。

停工为藏羚羊让道

地处青藏高原西北部的可可西里面积达4.5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在4600米以上,这里常年天寒地冻,风雪交加,年均气温为零下10℃至4℃,最低气温可达-40℃。由于大自然的特别造化,可可西里是“高原精灵”――藏羚羊的主要栖息地,这里还生活着野牦牛、藏野驴、雪豹等60多种高原珍稀野生动物。

藏羚羊主要分布在青海南部、北部和新疆西部海拔3200-5000米的高寒荒漠、高寒草原区,有长途迁徙集中产仔的习性,一般喜群居生活,每年夏季都要聚集成几百、几千甚至上万只一群,经过长途跋涉,在青海、、新疆三地交会的无人区集中产羔,秋季又带着幼仔回迁。青藏铁路修建后,将它们原先栖息的完整的山原自然环境人为割成两块,不仅将阻断它们的繁殖迁徙,而且还会影响它们正常的觅食活动。

正在修建的青藏铁路,将成为藏羚羊等野生动物又一道无法回避的“天堑”,而千万年来养成固定迁徙习惯的野生动物们,也注定是青藏铁路无法回避的最大的生态问题。

青藏铁路开工前后,动物学家对沿线野生动物进行了多次调查,不断优化野生动物通道工作。对于穿越可可西里等自然保护区的铁路线,尽可能采取了绕避的方案;同时,根据沿线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迁徙规律等,在相应的地段设置了野生动物通道。在青藏铁路唐北段和唐南段的设计中,分别设置了野生动物通道25处和8处,通道形式有桥梁下方、遂道上方及缓坡平交3种形式。其中桥梁下方通道13处、缓坡平交通道7处、桥梁缓坡复合通道10处、桥梁隧道复合通道3处。对于高山山地动物群,主要采取隧道上方通过的通道形式;对于高寒草原草甸动物群,主要采取从桥梁下方和路基缓坡通过的通道形式。

在未来的青藏铁路线上,几乎所有国际主流动物通道模式都可以看到。旅客们还将经常看到:“当心!这里有藏羚羊”、“前方进入野生动物通道区域”等在国内其他交通干线上从未出现的交通标志。

2002年6月至8月,又是一年一度的藏羚羊迁徙产仔之际,而青藏铁路建设也是如火如荼。繁忙的施工景象让准备产仔的藏羚羊徘徊不前。

索南达杰保护站志愿者根据掌握的藏羚羊迁徙规律,建议在藏羚羊迁徙季节,每天早上6点30分到7点30分,下午的7点30分到8点30分,在青藏公路2884到3000公里之间,工地停止施工,工程车辆停止行驶,为藏羚羊提供一段暂时的宁静,帮助它们能顺利跨越公路。

建议书递交仅3个小时,青藏铁路总指挥部决定立即停工。

保护站负责人杨欣说:“作为一个民间环保组织,3年中,我们3次向青藏铁路建设单位提交的藏羚羊保护建议,都被青藏铁路施工单位采纳。同时,青藏铁路建设单位、设计单位能想到的保护措施,也都尽量做到了,这在中国大型工程建设史上实属罕见。这让我们看到了藏羚羊的希望。”

2002年8月7日,大批藏羚羊产仔后带着新生儿返回故乡经过青藏铁路施工地段,建设者们在工期紧、任务重的情况下,不惜遭受巨大损失,毅然停工为藏羚羊让道。

2003年,铁路各段的路基都已拔地而起,6至8月,藏羚羊的又一个大规模迁徙季节来临,青藏铁路野生动物通道的设计第一次面临实践的检验。而此时,通过可可西里的野生动物通道已经基本建成。

五道梁至楚玛尔河一带是藏羚羊迁徙的必经之地。为了保证它们自由迁徙,青藏铁路建设单位设立了四处野生动物通道。其中长11.7公里的清水河特大桥和长4公里的楚玛尔河特大桥,是根据“以桥代路”方案设计的,桥墩和桥墩之间共有近3000个桥孔可供藏羚羊通过。

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在草原上吃草的藏羚羊慢慢接近青藏铁路楚玛尔河特大桥,这些敏感的精灵,最初可能对突然出现的大桥和铁路路基感到惊讶,于是在四周徘徊,大约1个小时,有的藏羚羊开始靠近路基,沿着路基向上爬,但由于路基较陡,它们失败地滑了下来。在几经失败之后,有的藏羚羊开始慢慢接近动物通道间的桥墩,用身体在桥墩上轻轻地摩擦,或用鼻孔对着桥墩嗅了又嗅,仿佛在和初次见面的朋友握手寒暄,大约10分钟后,它们开始三三两两地从桥墩间的通道通过。也有一些藏羚羊从路基的边坡上翻了过去。

据国家环保局组织的青藏铁路环境检查组调查,这一年,大部分从三江源保护区赴可可西里腹地进行繁殖迁徙的藏羚羊均安全往返越过了铁路路基,仅在楚北大桥观察记录的就有6000余只。

今年6月,青藏铁路野生动物通道全部建成,藏羚羊又开始了一年一度的迁徙。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在野生动物通道附近通过电子设备观察发现,大批藏羚羊通过了野生动物通道自由迁徙。这说明藏羚羊已经适应了人工迁徙环境。

融汇藏地风格的铁路

青藏铁路建设中,建设单位为了让铁路和藏区的景观相协调,在设计中尽量体现藏文化的风格,设计理念也融合了藏族独特的文化内涵。

与布达拉宫遥相对望的青藏铁路拉萨河特大桥,纯白色的桥体宛如洁白的哈达,流畅的半弧型拱圈仿佛飘舞在青山绿水间的经幡,主桥桥墩采用牦牛腿式的变截面双圆柱桥墩,引桥桥墩则为雪莲花样式。

安多县扎木天葬台四周特别安静,由于中铁四局施工队伍绕道而行,这里的神鹰像往常一样照常来觅食。天葬台的石块上残留着血迹和苍鹰争食时落下的羽毛。

一边是正在建设的现代化工程,一边是藏族传统的风俗,二者并没有互相侵扰。在对青藏铁路设计时,设计者就考虑到了沿线的天葬台、寺院和“神山”上的宗教仪式场所,并尽最大努力确保这些地方原封不动。

青藏铁路,标志着我国铁路设计开始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相关体系接轨。

青藏铁路――寄托着藏地人的希望

30年前,白玛卓玛一家从的那曲迁到了沱沱河畔,全家9口人,其中包括收养的4个孤儿。1987年,她家从山上背来石头、从那曲拉来木头,一家人支付了40只羊作为工钱,用了4年时间才盖好了4间房屋。几年后,白玛卓玛花了20只羊的工钱,又建了三间房屋。白玛卓玛家的7间房子就坐落在沱沱河畔两山相对的缓坡上,一条横贯两山的河流在她家不远处经过。为了修建青藏铁路白玛卓玛家的房子必须搬迁,可白玛卓玛根本不清楚火车是什么样子,想当初房子盖得如此不易,虽然是旧了,就是不愿搬迁。

筑路工作者耐心地向白玛卓玛解释,如果青藏铁路不从她家住的地方通过,就要在附近的山谷上架一座几十米长的桥,或者要打一条隧道穿过夏仓山。这样就要增加几百万甚至几千万的投资,相当于几万只羊的价钱,把唐古拉山乡牧民家所有的羊加起来也不够。

白玛卓玛被这笔账吓了一跳。像大多数心存善良的藏族人一样,白玛卓玛不想让政府花冤枉钱。她的女婿昂南是见多识广的藏族青年。他告诉白玛卓玛,“火车有几十间房子大,一次可以拉一万多头羊,从沱沱河到拉萨只要十多个小时。”老阿妈听得满脸惊讶。

“从这儿坐火车到拉萨要多少天?” 白玛卓玛好奇地问。

“最多只要半天时间。”

“那我一有空就能坐火车去朝拜了。” 白玛卓玛很是激动。没想到火车能这样方便,老阿妈天天盼着铁路早点修好。现在,白玛卓玛每天都要煮上一壶喷香的酥油茶,去看望在附近施工的铁路工人。“等青藏铁路修通后,我每年都要坐火车去拉萨朝拜。”白玛卓玛逢人便说,每一皱纹都透着笑意。

从白玛卓玛的家南行,翻过唐古拉山口,便到了北部牧区。青藏铁路正在修建的火车站有:安多、那曲、当雄、拉萨等站,它们恰好穿过了藏北牧区,使这片被誉为“世界上除了月亮背面之外最神秘的地方”,吸引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的目光。

藏北高原在藏语中被称为“羌塘”,意思是“北方平原”。它在唐古拉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及冈底斯山脉环抱之中,包括阿里部分地区及几乎整个的那曲地区。

我看到帐篷旁有个藏族姑娘,她弯腰捡起一块牛粪向后一抛,牛粪便划过头顶,不偏不倚地落在她身后的筐内,伴随的是她婉转嘹亮的歌声。

捡牛粪的姑娘叫群桑卓玛,今年16岁。

“你们怎么不烧煤?”我问。

“煤很贵,也运不进来,我们这里都靠牛粪烧饭、取暖”,群桑卓玛说。

“等青藏铁路修好后,煤就能运进来了,价格也不会太贵,你们家的牛羊肯定也能卖到好价钱了。”我笑着告诉她。

“那可真好,听说煤烧的时间很长,不像牛粪不经烧。等家里有了钱,我最盼望能到内地的艺校学唱歌。”群桑卓玛的脸上浮出了天真的笑容。

一次在羊八井镇采访,和藏族青年平措朗杰相遇,他指着不远处的青藏铁路工地告诉我:“如果铁路修好了,我每年要收购几万张牛羊皮贩卖到外地,在羊八井镇开个皮货店。” 平措朗杰眼中闪烁着兴奋和喜悦的光芒……

未来的大跳板

青藏铁路纵贯青藏两省区、跨越青藏高原,是沟通与内地的一条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铁路干线,是拉萨通向祖国内地最便捷的陆上通道,也是通往南亚次大陆的最短捷径。青藏铁路通拉萨后还可以逐步完善的区域铁路网,向东达林芝接滇藏铁路,向西可达日喀则、阿里,向南可达聂达木、亚东。届时不仅通过青藏铁路、兰青铁路、陇滇铁路等与祖国内地铁路连网,而且还可以通过聂达木口岸和亚东口岸通往尼泊尔、锡金等国,形成通向南亚、东南亚的又一通道。这对地区乃至西北及其他省区对外开放、发展边贸、繁荣市场、振兴经济都将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2003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拉萨100元人民币的购买力只相当于沿海地区的54元。导致这种物价差异的因素一是自身生产能力的低下,另一方面就是昂贵的运输费用。青藏铁路建成后,将大大降低进出藏物资的运输成本,降低商品价格。同时,有利于企业开拓国内市场和国内、国外企业进入市场,大幅提升进出藏货物运输量。

青藏铁路建设将为旅游业带来可观的效益,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位置,悠久、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共同构成了神奇粗犷、雄伟壮丽的旅游资源体系。这里除了有世界最高的山峰,还有世界最高的湖泊,更有世界最多的冰川与世界最深的峡谷。美丽的景色,独特的风土民情……是旅游者终生梦想的地方。如果青藏铁路建成,预计2020年接待游客可达200万人次。

建成后的青藏铁路将保持全天候通车。全线将使用红外线监控系统,一般路段的时速可达到120公里,冻土地段时速达到100公里。这意味着从青海的格尔木至拉萨,乘车时间不会超过12小时。

青藏铁路建设将推动高原特色经济与内地经济的融合,的产业和产品将沿着这条铁路线走向全国和世界。矿产、藏医药、农畜产品和民族手工艺等高原特色产业,都将受益于青藏铁路,从而产生出巨大的经济效益。

山羊过独木桥篇10

羊楼洞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因茶叶而很快发展起来,成为远近闻名的“小汉口”。在武汉都还没有电影的时候,俄国人就把电影带到了羊楼洞。

雷家大屋是羊楼洞最大的古建筑,如今人去楼空。大屋原有四进,现存三进,每一进竟然并排有3个天井,共有四五十个房间,俨然有“独屋成村”的气魄。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历经几千年的传承和演变,已经深深渗透到华夏文明的各个方面。拨开时间的迷雾,我们不难发现,历史上的一条条古茶道,一座座古茶厂,如同漫天星斗,有的像恒星光芒长存,有的如流星一闪而过……

羊楼洞,就是一个对于许多人来说完全陌生的地方,它在茶叶史上的光芒,如同流星倏忽即逝:这座被大山拥抱着的小镇,在几百年前曾承载着东欧各国对中国茶叶的理解,“川字牌”砖茶远销东欧各国;如今这里冷清得近乎荒芜,只有老街上那些被磨去了所有棱角的石板,和石板路上被独轮车碾出的深槽,似乎还无言地诉说着昔日的繁荣……

晚清小镇上的国际名牌

俄国人凭手感判定正宗砖茶

一个初夏的傍晚,母亲带回一块包着老油纸的砖茶,纸的正面写着一个大大的“川”字,剥开包装纸后,青色的茶砖出来,表面凹陷处也形成一个“川”字,似有淡淡的清香溢出。母亲切下一小块丢在碗里,冲入开水,凉了一会,就端起茶碗将深红色的茶汤一饮而尽,这种粗犷的方式完全不像南方人品茶的样子,令我惊讶不已。母亲告诉我:“这青砖茶以前就是北方的蒙古、俄罗斯人和其他少数民族的特供饮料,大碗喝才痛快,不需要慢慢品尝。”

后来我才知道,这种茶原产自湖北赤壁市羊楼洞镇。我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根本没在意,没想到这个不起眼的小地方,却是历史上欧亚万里茶路的起点之一。很巧的是,就在7月份,我接到一个有关古茶路的采访邀请,目的地正是羊楼洞,才让我对这里有了深刻的印象。

经过赤壁市,我们向着西南方向前进。夏天的乡村格外美,道路一边是接天的荷叶,一边是无垠的稻田,微风拂过,荷花的清香夹杂着稻花的香甜,让人沉醉。路过赵李桥镇青砖茶厂时,我以为这就是目的地,但越野车并没有停下来,而是继续向着深山挺进。又走了大约三、四公里,看到一块“老知青青茶厂”的牌子,老乡才告诉我们这里已是羊楼洞地界。果然,再走一小段路,就到了羊楼洞石板街。走进石板街,便如同穿越到了晚清时期的街巷,沧桑的气息扑面而来。

这条石板街很窄,只有两米多宽,两边都是典型的鄂南建筑:第一层用青砖砌起,第二层用木头搭起阁楼,门、窗均由一排长木板拼成。走进石板街时,正值清晨,居民们纷纷打开门窗。而打开木板门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屋内先有一阵徐缓的脚步声,随后门板“吱嘎”一声,最上方出现一条20公分左右宽的缝隙,这是第一块门板被卸下来了;一位老太太从屋内伸出脑袋左右看看,接着响起一连串“吱吱嘎嘎”的声音,所有木板都被陆续取下来,整个过程足有一分多钟。然后,再用同样的节奏,慢悠悠地把窗户上的木板也一块一块拆下来。等清晨的阳光照进房间之后,老太太会搬出一把竹椅放在门口,慢慢坐下,眯起双眼,手里的蒲扇轻轻摇起来,一天的生活就这么开始了……

清晨的微风吹过,老太太头顶上的茶幌子一阵摇曳。我透过大门往里看,发现墙壁上挂着一幅字,写的是“三玉川”,原来这里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川”字牌青砖茶作坊。“川”字招牌鲜有国人听说,但是以前在中亚、东欧各国却是赫赫有名的国际品牌。“那时俄国人不识汉字,只认这‘川’字招牌,他们用3根手指在茶砖表面的‘川’字上一划,如果手感正好,那这砖茶就是正宗的了。”老太太边说边比划,就好像她亲自到俄国贩卖过茶叶一般。

太阳越升越高,石板街上的居民陆续打开了大门,“大德通”、“长裕川”、“天顺长”、“聚兴顺”、“德巨生”等茶庄一字排开,长仅1公里的石板街,大小茶庄竟有48家,这还仅仅是经过历史考证能查到准确名字的,还有许多茶庄经历了几百年的变迁,连名字也没留下。只不过,如今这些茶庄都不比当年,仅有一些原住居民生活在其中。

36本完好的老宗谱

昔日繁华并不如烟

出发前往羊楼洞时,父亲特意交给我一本《雷氏宗谱》,说羊楼洞当年开茶坊的雷姓商人,是我们的同宗。现在当地的雷氏后人正准备重新修订宗谱,我这次采访,正好可以认个亲。我们在石板老街流连许久,不知不觉已日上三竿,喝够了茶、聊够了天,便起身前往“雷氏宗祠”。

这座祠堂共有三进,进入大门,是一片长满杂草的空地,沿着台阶穿过二层楼间的过道,出现了一个别致的小院,正对着过道的,是一座有着飞檐和马头墙的仿古建筑,上面写着“雷氏宗祠”几个大字。见有人闯入,看门的大黄狗狂吠起来,一位老人闻声赶到,我拿出《雷氏宗谱》说明来意,老人冲大黄狗喊了一声:“叫什么叫,自家人!”

老人名叫雷祖爱,是守祠人。3年前,羊楼洞的雷氏后人,包括已迁居外地的一些雷氏后人联合起来,捐资建成了这座宗祠。“雷家是羊楼洞最大的宗族,哪有不建祠堂的道理?羊楼洞这地方,就是我们老祖宗在明朝时开发的。清朝时羊楼洞能成为‘小汉口’,我们雷家人也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的!”老人一边骄傲地说着有关祠堂的信息,一边带我来到二楼的“宗族议事厅”。他搬出一个斑驳的黑色木箱,上面用红漆写着篆书《雷氏宗谱》,另有一位老人拿出钥匙打开古锁。当得知箱子里装着36本线装宗谱时,我惊讶得说不出话来。我曾经寻访过宣纸发源地――安徽小岭村的曹氏后人,当时整个小岭仅留有一本残缺的《曹氏宗谱》,没想到在羊楼洞,这修订于70多年前的老家谱,竟然全套36本一本不缺。

羊楼洞是青砖茶的原产地,而青砖茶的制造,就是从雷氏家族开始的。1736年,雷家先祖在这里开办“羊楼洞茶庄”,后改名为“洞庄茶号”。羊楼洞青砖茶被称为“洞茶”的历史,也是从这里开始的。

羊楼洞的真正发迹,是在清朝末年。当时,连年战乱导致茶叶运输成本大大增加,原来欧亚茶路的起点之一的福建下梅村,因为路途遥远而被晋商抛弃。为了寻找新的茶源,晋商考察全国各地,发现了羊楼洞,这里距离汉口很近,松峰山云雾缭绕,丘陵中散落着星星点点的茶园,他们决定在此开办茶厂。

于是,羊楼洞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一夜之间因茶而兴。最繁华时,羊楼洞有街道5条、旅馆、店铺百家、茶庄200余家,人口近5万,成为远近闻名的“小汉口”,上缴的税金占到湖北全省的40%。在武汉都还没有电影的时候,俄国商人就把电影带到了羊楼洞。

新修的雷氏祠堂里,除了供奉着雷氏历代宗祖牌位,还挂有两幅羊楼洞的手绘图,一幅是《羊楼洞全景图》,一幅是《下湾工业区复原图》,都是十堰大学美术系教师雷万春根据自己的记忆所绘。他所描绘的大约是20世纪30年代的场景,那时羊楼洞虽然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但依然还算繁华,甚至已经有了比较科学的区域布局。在那幅全景图中可以看到,工业区烟囱林立,贸易区、生活区、娱乐区分类清晰。

远去的辉煌时代

石板上纵横交错的车辙

历史是无情的,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总会产生物非人非的变迁。我们站在古旧的石板老街上,只能凭借一些刻在岁月里的痕迹,去想象羊楼洞的辉煌,却再也见不到那车水马龙的繁忙景象。

如今,曾经名列欧亚万里茶路起点之一的羊楼洞,竟然没有一家专业的茶庄,只留下名号;因产茶而被朱元璋赐名的“松峰山”,众多茶园早已荒草丛生;“茶叶名门”的雷家后人,也没再经营茶庄,大部分青壮年已经远走他乡……如今的羊楼洞和青砖茶,让我不由得产生了“英雄末路”的慨叹。

一位雷姓老人带我们到雷家大屋参观,这是羊楼洞最大的古建筑,如今也是人去楼空。大屋原有四进,现存三进,两进房屋中间以天井隔开,每一进竟然并排有3个天井,一共12个,再加上二楼,共有四、五十个房间,俨然有“独屋成村”的气魄。

从雷家大屋出来,是石板老街的一条支巷,一头对着石板街的主干道,另一头对着松峰山。我跟着老人一起蹲下来,才发现路的正中央也有一条深约5厘米的凹槽,这是一种叫做“线车”的独轮车碾出的痕迹。由于羊楼洞地处大山之中,山路崎岖不平,茶坊里出产的青砖茶,只能借助这种独轮车以人力运送出去。因为来来往往运送茶叶的独轮车太多,久而久之,石板就被车轮碾磨出深深的痕迹,有些地方甚至都被磨穿了。

当年车流量最大的时候,这样的凹槽纵横交错――当石板中间被碾磨出车痕后,车夫们就把石板往左或往右挪动几寸,让平整的部分处于街道的正中央,久而久之,一条青石板街就被磨出了3条车痕,然后车夫们再把青石板横过来铺设。当年的“线车”流量之大,竟然使得石板要这样挪了又挪,真让人有点难以想象。

当年,浩浩荡荡的车队,装载着满满的青砖茶,从羊楼洞出发,要翻越七里山路才能到达新店古镇;从新店的潘河渡口装船,经潘河入长江,抵达汉口码头后转口北上汉水,至襄樊,由骡马驮运北上;经洛阳,过黄河,越晋城,到归化(今呼和浩特)后,改用驼队穿越沙漠,抵达边境口岸恰克图交易,再经俄国商贩运至东欧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