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文化培训范文10篇

时间:2023-07-21 18:02:04

数字文化培训

数字文化培训范文篇1

三级数字加油站的站点建设是整个工程的基础,各级站点的建设直接影响到网络覆盖的质量和数字文化服务的效果。分中前期选点、基础施工、设备安装三个步骤进行了站点建设。前期选点:在互联网可以到达的乡镇苏木,选择当地文化站在办公楼进行一级数字加油站的站点建设,这样有利于充分发挥文化共享工程乡镇基层服务点的作用,为今后的管理服务打下基础。在行政村、嘎查和自然村、游牧点,通过实地走访调研,选择当地有责任心的农牧民家庭进行二级和移动数字加油站建设。基础施工:在无线WIFI设备的基础施工过程中,分中心通过设计标准规范的10米天线支架,以及天线支架底座、防雷措施的标准施工,保证设施设备和群众在雷雨大风等恶劣天气下的安全,使“数字文化走进蒙古包”工程成为一项长久的基础性文化服务项目扎根当地。设备安装:数字加油站硬件设备主要由室外无线WIFI天线、大存储服务器、移动数字加油站一体机(由内蒙古图书馆独立研发,具有无线传输更新功能和大数据处理能力的便携式无线数字中心)、智能终端组成。在一级数字加油站充分利用共享工程已搭建的硬件平台,通过加装存储设备和资源平台并增设大型无线WIFI设备,利用VPN设备与内蒙古分中心的中心平台联通,建成360°全覆盖、辐射距离三到五公里的大型数字加油站。在二级数字加油站,通过安装小型无线WIFI设备和配备大容量服务器,建成360°全覆盖、辐射距离二到三公里的小型数字加油站。在移动数字加油站,通过安装全向无线WIFI设备,与移动数字加油站一体机联通,建成辐射范围一公里的移动数字加油站。针对牧区游牧点也可在不安装小型无线WIFI设备的情况下,直接使用移动数字加油站一体机内置的无线WIFI设备实现移动加油站的功能。

二、资源平台

“数字文化走进蒙古包”工程能否被基层农牧民认可接受,资源平台建设起到了关键作用。分中心从资源管理平台、资源应用平台和资源加工平台三个方面开展了资源平台的建设工作。资源管理平台:主要包括资源的批量上传、订制资源打包推送、上传信息提醒、资源分类设置、服务日志统计等内容。实现分中心与各级站点之间资源和信息的互联互通;资源定期推送接收和自动入库;断网和有网状态下从分中心到末端超过三个层级的分布式更新;以及基层资源需求信息和自有资源上传的功能。资源应用平台:主要是研发操作简单智能、界面美观简洁的APP客户端,经过26个版本修改研发,已做到支持不同阅读介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全面兼容所有版本安卓(Android)和苹果(ios)系统。资源加工平台:数字资源是“数字文化走进蒙古包”工程的基石,分中心充分利用整合文化部发展中心下发资源,并依托自建资源及蒙古语资源建设中心的译制资源,开展资源平台的内容建设。“数字文化走进蒙古包”工程资源平台具有知识信息集散中心、蒙汉双语数字资源、信息互动窗口、小型公共图书馆等特点,存储有4T的数字资源,包括10000小时的视频资源、40000册电子图书和期刊报纸、34000小时的音频资源,其中蒙语视频资源700小时、蒙文电子书2300余册。针对服务区域的群体特点,分别提供不同类型的蒙汉双语数字资源,成为基层老百姓身边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让基层老百姓随时随地享受免费、便捷、新颖、有趣的数字文化服务。

三、组织培训

“数字文化走进蒙古包”工程是一项创新型的服务模式,基层农牧民对工程的认识以及软件的操作需要一个过程。分中心通过手册制作、集中培训、队伍建设三个方面的扎实工作,在短时间内实现工程在当地的落地生根和投入使用。手册制作:为了达到培训效果,分中心工作人员精心制作了数字文化走进蒙古包使用手册。并针对基层实际情况制作了蒙文汉文两个版本,在对农牧民的培训和工程的宣传方面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集中培训:在软硬件设施设备安装完成后,分中心工作人员及时通过乡镇干部和村干部组织当地的农牧民进行集中培训,让农牧民第一时间感受到数字文化服务的魅力,并在当地扩大工程的影响力。队伍建设:为了服务基层农牧民,分中心在乡镇苏木文化站配备数字文化专管员进行维护管理,在村嘎查聘请当地热心农牧民担任数字文化加油员和数字文化辅导员进行数字资源更新和开展传帮学带。数字文化专管员、加油员、辅导员队伍的建立增强了工程的生命力,使“数字文化走进蒙古包”工程真正落地生根惠及基层群众。

四、运行管理

基层农牧民能否真正受益于“数字文化走进蒙古包”工程,主要在于能否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数字文化走进蒙古包”运行管理体系,保证各项工作和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转。主要从相关人员聘请、站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职责三个方面进行制度建设。人员聘请:聘请的数字文化专管员、加油员、辅导员,分中心免费派发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方便他们开展宣传推广工作。并通过签订协议,明确责任义务,确保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站点规章制度:分中心根据三级数字加油站的工作内容,分别制定了一级、二级、移动数字加油站规章制度,规范各级站点的日常管理,保证设施设备的正常稳定运行。人员岗位职责:分中心根据数字文化专管员、加油员、辅导员不同的工作特性,制定岗位职责,规范和明确数字文化专管员、加油员、辅导员各自职责,开展工作。

五、服务成效

数字文化培训范文篇2

欧洲语言资源与技术研究基础设施(EuropeanResearchInfrastructureforLanguageResourcesandTechnology,CLARINERIC)及艺术与人文数字研究基础设施(DigitalResearchInfrastructurefortheArtsandHumanities,DARIAH-EU)合作建立的数字人文课程注册门户[3]是欧洲数字人文模块、课程和项目的开放在线门户网站,为学生、研究人员、教师和机构在数字人文方面提供教育和培训机会。通过对该网站的数字人文课程情况进行调研,可以大致了解欧洲数字人文教育概况。该网站显示,截至2018年2月28日,在网站中注册的数字人文课程总共有153个。这些课程包括了本科、硕士、博士的整个阶段。其中面向本科生的有39个,面向硕士生(含研究硕士)的有69个,面向博士生的有5个。此外,还开设了28个学分课程、4个暑期学校课程、一个继续教育课程、4个模块(Module)课程。1.1国家分布。从分布的国家来看,德国(29)、荷兰(27)、瑞士欧洲数字人文教育现状及其启示魏清华(兰州大学图书馆,甘肃兰州730000)[摘要]信息技术在各学科领域的应用普及,催生了信息科学与传统人文科学交叉的研究领域——“数字人文”。欧洲的数字人文教育体系较为完善。以数字人文课程注册门户数据为基础,从国家、学科、技术3个层面进行统计分析,并以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数字人文系为例,对欧洲的数字人文教育状况进行调研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我国数字人文教育的一些建议。[关键词]数字人文人文计算教育体系人才培养[分类号]G258.6139(18)、意大利(15)、法国(12)所占比例较高,共开展了101门数字人文课程,占课程总数的66%。虽然在数量上德国、荷兰、瑞士、意大利、法国占课程总数的一半以上,但在国家分布上仍然比较广泛,为众多国家和地区所认可。1.2学科分布。按照学科进行分类统计,数字人文课程涉及的学科排名前八位的分别为:数字人文理论与方法艺术与文化研究、语言学与语言研究、计算机科学、文学和语言研究、历史、图书馆学与信息科学、人类语言技术;除此以外,还涉及社会科学、考古学、哲学、民族学、音乐学等众多学科。由此可见,计算机科学、语言学、文学、艺术、图书馆学与信息科学是数字人文课程的主要阵地,其次是历史学、考古学、传播与媒体、社会科学、音乐学等。可见,数字人文课程的学科分布非常广泛,并呈现较强的学科交叉性。1.3技术分布信息技术是数字人文研究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按照数字人文课程所涉及的信息技术进行分类统计,编码、信息检索、文本挖掘、关联开放数据、元数据保存、搜索技术、聚类分析、实体识别、扫描、机器学习等是数字人文课程的主要技术构成。

2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数字人文系现状调研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King’sCollegeLondon,KCL)的数字人文研究具有悠久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初,是当时世界上少数几个在艺术和人文学科中应用计算方法和工具的大学之一。2002年,数字人文系正式成立。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数字人文系(DepartmentofDigitalHumanities,DDH)是英国文化、媒介与创意产业相关专业科研评估研究能力(researchpowerintheResearchExcellenceFrame⁃work)排名第一的专业,专业涵盖本科到博士,此外还建立有数字人文实验室(DigitalLab)。因此,笔者以伦敦国王学院数字人文系为个案研究对象,对其数字人文的课程体系进行梳理,数据和资料主要来源于伦敦国王学院人文艺术学院数字人文部网站[4]、《伦敦国王学院2018年本科生指南》[5]、《伦敦国王学院2017年研究生指南》[6]。KCL数字人文系总共开设了7门学位课程,其中1门本科课程,5门硕士课程以及1门博士课程(见表1)。课程采用学分制,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种类别,每种类别下分别由多个课程模块组成。除Dissertation(学位论文)以外,总共82个课程模块,其中必修课程模块25个,选修课程模块57个。必修课程为必须取得学分的课程,选修课程为学院提供的与学位相关的课程以供学生自主选修,大部分模块为15、20个学分不等,学生需要修满所要求的学分。博士阶段主要以科学研究为主,无学分限制。此外,数字内容管理(DigitalCuration)为两年制硕士课程,其一年在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另外一年在柏林洪堡大学。2.1本科生(BA)课程。“数字文化(DigitalCulture)”本科阶段的课程,主要是包含数字化和互联网各个方面的知识,以及数字文化如何影响社会变化。课程为期三年,共有360学分,其中必修课占67%,选修课占33%。该课程主要学习内容为:(1)分析数字文化的主要方面,如社交媒体如何运作以及互联网如何影响行业等;(2)学习信息技术的历史、数字经济的本质、新媒体的理论和数字时代的政治;(3)提供有关数字文化研究的技术培训,包括从社交媒体收集和分析数据的方法、网页设计及技术、数据呈现和数字保存等方面。2.2硕士研究生(MA)课程。数字人文部在硕士阶段共开设了5门课程,这5门课程的侧重点各有不同:(1)“数字人文”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和提高参与者对与数字媒介人类文化研究相关主题的认识和理解,旨在从学术、文化遗产和商业世界的角度,对人类文化研究的数字理论与实践有所了解;(2)“大数据与社会、文化”为学生提供了认知和理解大数据在文化和社会中的作用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分析社会、政治和经济领域的大数据,并通过汇集领域知识和技术技能为他们提供从事大数据职业的背景;(3)“数字内容管理”属于为期两年的联合培养硕士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具有大量数字信息和知识的组织和企业中的领导作用。为学生提供一系列的战略,技术和实践技能,为其在数字信息和资产管理提供指导;(4)“数字社会、文化”的目标是提高参与者对数字技术在当代文化中的作用,包括表演艺术、电信、信息技术、哲学、法律和教育等活动领域。该课程具有很强的跨学科性质,借鉴了艺术与人文学科、法学、物理科学与工程、社会科学与公共政策的课程设置,旨在针对不同的参与者,为那些非技术背景的人提供技术见解,并为没有系统地思考数字文化的人提供文化观点;(5)“数字资产媒介管理”是为了应对数字资产和媒体管理专业人士日益增长的需求而开设的课程,让学生更加认识到数字媒体和数字资产的价值。2.3硕士研究生(MA)选修课程。硕士研究生的选修课程整体呈现出较高的重合性。从课程模块名称上看,这些重合性较高的课程关键词主要有:文化遗产(CulturalHeritage)、数字生态系统(DigitalEcosystems)、数字文化(DigitalCulture)、数字媒体(DigitalMedia)、数字营销(Digi⁃talMarketing)、数字出版(DigitalPublishing)、数字文本(DigitalTexts)、数字内容产业(DigitalContentIn⁃dustries)、数字资产(DigitalAsset)、元数据(Metada⁃ta)、开放文化(OpenCulture)、数字文化(DigitalCul⁃ture)、网络技术(WebTechnologies)、APP、地图(Maps)等。

3启示

数字文化培训范文篇3

〔关键词〕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需求;影响因素

1引言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是公共文化服务与数字信息技术结合的产物,以满足公众基本的数字文化需求为目标,以资源数字化、传播网络化、技术智能化、服务泛在化、管理实体化为形式,具有平等性、互动性、公众性、数字技术性等特点[1]。随着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数字农家书屋工程、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等的持续推进,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强。但是公众对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利用率不高,满意度不高,利用过程中还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2-3]。因此,我们一方面需要了解公众对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需求,另一方面需要认识当前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促进公众对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的利用。本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以期准确把握公众需求,为改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提高其供给能力和利用率提供参考。

2研究设计

2.1现有文献中涉及的影响因素。(1)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中的相关研究。汝萌与李岱在调查中发现公众的信息素养偏低导致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使用难度增大,宣传推广不到位导致服务利用率不高以及数字资源建设针对性不强、易用性不高等问题[4]。王锰等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研究分为外部因素和主观建构性因素两个方面,从整体层面、战略层面对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进行考量[5]。韦景竹等通过问卷调查民众对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认知、需求、使用、满意度等,提出要有效地推广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民众使用满意度越高,需求度越高[2]41-46。钱丹与陈雅认为满足文化需求是效能提升的基础和前提,并把影响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维度划分为信息意识、信息技能、社会影响、使用意向、使用行为[6]。(2)数字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中的相关研究。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供给主体范围较广,主要有公共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美术馆等,而数字图书馆服务中仅有以公共图书馆为主体的服务,属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由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方面的相关研究较少,而数字图书馆服务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有着许多共性,仅在供给主体范围上存在差异,因此我们可以参考数字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中的相关研究。马梧桐与张世颖将数字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影响因素分为个人特质、系统感知及任务特征三个维度,进行实证研究[7]。肖会敏等提出信息资源服务(信息资源完备性、资源更新及时性、信息资源针对性)、技术服务(硬件稳定性、软件易用性、响应速度)、馆员服务(信息意识、专业素养、服务规范、服务态度)、服务方式(同一检索平台、馆内资源整合、馆际互借、用户培训)四个层次构成数字图书馆信息需求影响因素指标体系[8]。徐永丽与李秀英提出用户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获取能力直接影响信息需求,而外界因素包括网络环境状况、网络信息资源状况、图书馆网络服务的水平与质量等客观因素[9]。综上可以看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及数字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资源、设施、网络、服务水平、个人特质等,这些因素能够为本文提供一定的参考。2.2研究假设。参考相关文献中的研究,结合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特点,本文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需求影响因素确定为资源因素、基础设施、服务效能、主体因素4个因素。2.2.1资源因素对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需求的影响。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是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物质保障。公共文化机构要以开展公众需求调研为前提,建立内容丰富、类型多样的数字文化资源体系,唯有拥有丰富的资源量才能保证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供给能力。与此同时,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的更新速度要与时展保持同步,新颖的资源更能吸引用户,也更能满足用户不断发展变化的数字文化需求特征。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应细分用户类型,建立相应的资源结构。资源结构可按不同学科门类划分,也可按级别层次划分(如研究级、阅读参考级、基础知识级等),只有资源结构与用户知识结构匹配才能为用户所用,并产生实际意义[10]。另外,资源适用性反映于公众能否通过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找到其所需信息,获得的信息是否与其需求相契合,这会影响用户对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后续利用。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H1:资源因素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需求呈显著正相关关系。H1a:资源总量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需求呈显著正相关关系。H1b:资源结构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需求呈显著正相关关系。H1c:资源适用性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需求呈显著正相关关系。H1d:资源更新速度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需求呈显著正相关关系。2.2.2基础设施对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需求的影响。我国把基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均等化作为文化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目标,但实际情况是不同地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仍然不平衡,突出表现在各地区公共服务场所、网络、配套设备的不平衡[11]。一些乡镇或经济落后地区对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设的资金投入较少,致使当地公共服务场所的选址、网络接入、硬件设备的购置与维护等都受到限制。公共服务场所的选址应根据人口的流动性及实际分布情况而设点,以提高资源利用率、确立有效的服务基础[12]。用户对于硬件设备没有直观感受,只能通过计算机使用的流畅度、配套设备的完整度、网络的传输速度来体会,硬件设备、网络传输情况无疑会影响用户对资源的利用。公众对系统的感知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系统便于用户使用的程度,二是系统对用户产生作用的程度,这两者程度越高,说明用户使用这个系统需要花的精力越少,系统操作简单[13]。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H2:基础设施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需求呈显著正相关关系。H2a:公共服务场所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需求呈显著正相关关系。H2b:网络传输情况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需求呈显著正相关关系。H2c:硬件设备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需求呈显著正相关关系。H2d:系统感知有用性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需求呈显著正相关关系。H2e:系统感知易用性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需求呈显著正相关关系。2.2.3服务效能对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需求的影响。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等主要目标[14]。2017年7月,文化部印发《“十三五”时期公共数字文化建设规划》,指出虽然我国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存在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其中包括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与群众文化需求缺乏有效对接,服务效能不高[15]。可见,提升服务效能已经成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设的新目标。一般来说,提升服务效能表现在服务能力、服务场所、个性化服务、推广方式与用户信息需求的有效对接。首先,重视数字文化服务营销推广,能够提高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知晓度,扩大其社会影响力,增加用户后续利用[16];其次,提供一个安静、舒适、整洁的环境,有助于用户提高检索效率,增强用户对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好感,提升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效能。另外,服务人员的服务能力也是影响服务效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决定了用户在遇到检索、技术方面的问题时是否能够及时获得服务人员的帮助,以及问题能否及时得到解决。用户对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最直观的看法也受服务人员能力的影响。目前个性化服务主要以信息推送服务为主,其过程就是对用户预定的信息进行筛选,将最新信息推送给用户,为用户利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节省时间和精力[17]。以上所提到的因素都是影响用户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需求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H3:服务效能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需求呈显著正相关关系。H3a:服务能力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需求呈显著正相关关系。H3b:宣传推广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需求呈显著正相关关系。H3c:服务环境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需求呈显著正相关关系。H3d:个性化服务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需求呈显著正相关关系。2.2.4主体因素对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需求的影响。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是当今网络化环境下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信息检索方式已经不适用于网络信息检索。公众拥有更强的信息意识和检索能力,才能在分布广、总量大的数字资源中获取需要的信息资源。信息意识是指用户对信息的认识和敏锐性,信息检索能力是指用户获取、选择和利用信息的能力,这两点能够激发潜在用户信息需求。学习兴趣也是影响用户信息需求的重要因素,它是特定情境中的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18]。当人们对某一方面的知识感兴趣时,会积极获取更多这方面的信息,从而更愿意通过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获取信息,产生更多的信息需求。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中,用户的自我效能表现在其使用过程中的行为,面对信息检索时遇到的问题,自我效能低的用户会选择放弃,自我效能高的用户会努力迎接挑战[19],找到解决方法,从而提高信息获取效率,并进一步对用户需求产生影响。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H4:主体因素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需求呈显著正相关关系。H4a:信息意识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需求呈显著正相关关系。H4b:信息检索能力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需求呈显著正相关关系。H4c:学习兴趣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需求呈显著正相关关系。H4d:自我效能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需求呈显著正相关关系。2.3变量体系。表1构建了由资源因素、基础设施、服务效能、主体因素、用户信息需求5个潜在变量和19个观测变量,共同组成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需求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变量体系。2.4问卷设计与发放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理论模型,提出研究假设;为验证模型和假设,结合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特性,确定问卷量表,并进行预调研;之后,对量表中的个别题项进行修正,形成正式问卷。问卷内容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学历、是否使用过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等;第二部分为量表部分,采用李克特量表的5分计分法,将量表选项设计为“完全不同意”“不同意”“不确定”“同意”“完全同意”五个答案,分别记为1分、2分、3分、4分、5分,反映被调查者态度的强弱。笔者于2018年12月27日至29日通过问卷星平台在线发放问卷,调查对象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用户,共发放问卷302份,回收有效问卷273份,有效回收率为90.4%。

3数据分析

3.1描述性统计分析。文章使用SPSS和EXCEL软件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在被调查者中,男性占44%,女性占56%。调查对象的年龄主要集中在19—30岁和31—45岁,没有60岁及以上的被调查者。这是因为老年人接触网络的人数较少,使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主要群体以19—45岁的用户为主。被调查者的学历主要为本科学历,占81.68%,说明用户的受教育程度较高。从对被调查者职业的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出,企业工作人员占40.29%,其次为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学生,分别占26.37%和17.58%。总的来说,调查对象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和代表性。44.69%的被调查者每月使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3—6次,这说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利用率还不是很高。3.2信度与效度分析。3.2.1信度分析。信度主要是反映测量结果的可靠性,主要分为复本信度、分半信度、再测信度和Cronbach’sAlpha信度。本文采用Cronbachα系数来进行信度分析,一般来说,α系数越高,就代表其内部一致性越高。当α系数的值α≥0.7时,代表量表信度可以接受。表3为信度分析结果,本次调查问卷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919,说明本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3.2.2效度分析。效度是评价问卷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效度也可被视为测试的有效性,本文运用KMOandBartlett’s对样本进行效度检验,以探索问卷的数据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当KMO值>0.6时表示数据具有有效性。如表4,KMO值为0.912,球形检验的显著性水平为0.000,说明问卷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3.3模型拟合。如表5所示,潜变量(F1、F2、F3、F4、F5)与其对应的各个观测变量(X1到X17、Y18到Y19)之间的C.R.绝对值均大于1.96,且p值均小于0.05,说明所选的指标能较好地反应其对应的潜变量。本文使用AMOS24.0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模型拟合,模型拟合指数是检验理论模型与数据拟合程度的重要指标,包括了绝对拟合指数、相对拟合指数[20]。绝对拟合指数包括卡方与自由度的比值(CMINDF)、拟合优度指数(GFI)、近似误差的均方根(RMSEA);相对拟合值数包括比较拟合指数(CFI)、规范拟合指数(NFI)、Tucker-Lewis指数(TLI或NNFI)、递增拟合指数(IFI)。由表6可知,模型的各拟合指标都在适配标准范围内,表明本文的模型拟合度较好,该模型可以接受,同时也证明本文提出的假设可以通过路径检验,且模型与假设契合度较好。最终得到的拟合度系数较高的路径系数图,如图1所示。3.4结果分析。根据上述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需求影响因素模型的分析与验证,可以对路径系数进行讨论。由数据分析结果可知,资源因素、基础设施、服务效能和主体因素对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需求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即H1、H2、H3、H4假设成立。(1)在资源因素中,资源结构、资源适用性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75、0.77,说明这两个因素对用户需求影响较大。这可能是因为用户可检索的信息类型广泛,其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需求更容易得到满足。另外,公共数字文化资源中有用户需要的信息,用户对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认可度提高,激发其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需求。此外,资源更新速度和资源总量对用户需求也产生一定影响。可检索的信息总量大,信息更新速度快,那么用户的查全率越高、找到信息的效率越高,越会激发用户的信息需求及利用。(2)公共服务场所、网络传输情况、硬件设备、系统感知有用性、系统感知易用性与用户需求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这一情况符合基础设施作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基本要素的实际情况。如果公共服务场所数量多且分布合理,用户利用率自然就高。与此同时,流畅的网速、完备的计算机及配套设备会减少用户使用中的障碍,用户信息检索效率越高,更易激发用户潜在信息需求。研究还发现,系统感知易用性和有用性造成的影响相对较小,这可能是因为与其他三个因素相比,用户对系统的要求相对较低。(3)服务能力、宣传推广、服务环境和个性化服务与用户需求呈显著正向相关关系。首先,做好宣传推广工作,能够吸引用户,提高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知晓率。安静舒适的外部环境会提高用户信息检索时的专注度,进一步激发用户信息需求;工作人员服务能力较强,解决用户疑问的效率高,更能激发用户信息需求;而提供个性化服务,使信息更具针对性,能促进用户的进一步使用。(4)主体因素对用户信息需求的路径系数为0.37,是影响用户信息需求最主要的因素。其中,用户作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中的重要环节,其信息意识、信息检索能力越强,信息查全率和查准率越高,则其信息需求越容易得到满足,这也就成为了用户继续使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动力。另外,用户对使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越自信,使用次数越多,越能激发用户信息需求及持续使用意愿。研究还发现,用户学习兴趣越高,其信息需求越大。

4结论与建议

数字文化培训范文篇4

[关键词]特色小镇;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是一项公益的民生工程,随着民众经济生活水平的节节攀升,民众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与日俱增,建设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政府开展民生工作的时代要求,也是政府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2]。特色小镇因具有独特的区位资源和文化内涵而成为区域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和传承特色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2021年3月,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等三部委联合的《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3]。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委印发《全国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导则》,认为“特色小镇,促进了经济转型升级和新型城镇化建设”[4],加强特色小镇的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是推动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地方政府贯彻落实党的战略决策、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发展的内在要求。推进特色小镇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有利于增强特色小镇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有利于提升特色小镇的公共文化服务品质,更有利于加快新型城镇化的速度。

一、数字化背景下特色小镇公共文化服务的机遇

(一)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建设促进资源向基层倾斜

国家多重的利好的政策不断在基层的文旅+经济产业上层层加码,政策的倾斜促使文化和旅游资源向城乡间拥有充足发展空间的基层区域流动,地方特色的文旅产业大有可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加快实施,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的网络设施快速建设,区域公共管理的长效机制逐渐形成,以分钟计量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圈雏形初现。在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过程中,特色小镇作为城乡经济和文化的重要缓冲区,是文化资源流经的重要节点,城乡融合发展必然要求优化特色小镇的公共文化服务。

(二)数字技术的应用为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提供支撑

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包括了服务的数字化和管理的数字化。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要求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同步融入“智慧城市”的建设,“智慧城市”系统的布局与建设支持“智慧公共文化服务”的实现。虚拟现实技术变革了公共文化产品生产方式,全息投影技术革新了文化产品的呈现方法,文化资源与服务对象“零接触”。5G传输技术让文化产品的供给用时成毫秒,“文化云”实现了文化资源的“云共享”,社交平台、直播平台与公共文化服务平台融通互联,手机等可移动的终端设备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厘米”,数字技术已经为特色小镇的公共文化服务汇集了强劲的技术势能。

(三)人民强烈的精神文化需求带来更广阔的公共文化市场

产业数字化是新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经济“内循环”模式改变了国民的消费观念,提升了国民的平均消费水平。国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长的同时也更趋向个性化、多样化,国民对精神文化的深层需求与智能体验的强烈渴望加持促进数字化时代新型业态的生成。信息技术、移动技术已经深入到国民经济的各领域,与国民生活消费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数字技术创新了国民文化产品创作市场的新样态,数字平台丰富了国民表达和传承文化的范式,数字网络的便利也改变了文化的传播方式,国民可以通过短视频分享文化、传播文化和欣赏文化等,数字网络开启了国民社交的新纪元,也丰富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空间,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全新的平台。

(四)自上而下的法律和制度为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保驾护航

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开始施行,2021年3月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等三部委联合了《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4月《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年版)》出台,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门印发了《全国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导则》,要求各省、自治区等认真贯彻执行。公共文化服务已然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十四五”期间,国家将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积极引导社会广泛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数字化时代,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引擎将是互联网、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当然公共文化服务具有明显地域性,在新的发展背景下,公共文化服务需要强化地方立法保障。

二、特色小镇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在各种数字技术的加持下,特色小镇的公共文化服务取得一定的成效,但特色小镇公共文化服务既区别于其他一般的公共文化服务又具有共性,在进一步发挥数字技术对特色小镇的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与发展赋能上还面临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区域公共文化服务的政策供给不足

公共管理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制度的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出台,从宏观上确定的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原则和规范,推动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向规范化、制度化发展,为建设特色小镇提供强大制度支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明确提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数字化和网络建设,提高数字化和网络服务能力”[6]的要求,自此,特色小镇的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有了顶层设计蓝图来指引方向。但是在数字强国、网络强国的战略目标下,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还处于各级政府自上而下的试点探索时期,各个省份还处于相继研究和制定相应配套政策文件的初级阶段,具体支持区域的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的政策为数不多,区域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的支持政策供给有待加速和加强。

(二)公共管理队伍的数字化能力不够

人才是数字赋能公共文化服务的核心要素,区域经济和产业的发展也需要更多人才的支撑。数字中国和数字旅游的理念加持下,公共服务团队数字化的复合型人才越发稀缺,主要表现在:一是现阶段公共文化服务的从业人员普遍缺乏数字化理念,数字技术近几年才兴起,现有的公共文化服务从业人员因年龄因素在数字技术的兴起阶段已经接受了完整的教育,在信息意识和数字化认知上有一定的局限性;二是公共文化服务从业人员数字技术的应用水平有待提高,数字技术应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待加强,相关部门对从业人员的岗位培训需要与时俱进。

(三)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不足

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基础设施是实施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的前提条件。近几年,在“数字中国”理论的宏观引领和“智慧城市”理念的驱动下,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网络设施不断优化,城市的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设备建设加快。但是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尚未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布局的“不均衡”问题依旧存在。表现在一些落后地区的基础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不达标,基层的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资源投入才刚刚开始,基层的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设施体系建设刚刚起步,政府和社会协同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的网络建设、数字化平台建设、数字化资源供给等方面仍需加强。

(四)公共文化产品的数字化生产与供给不足

MR/VR、大数据、区块链等核心的数字技术将助推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方式和供给方式的转变。但是,现阶段特色小镇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还停留在传统的线下生产方式上,MR/VR技术的在线应用程度还不够深入,市场上以特色小镇消费者为受众打造的MR\VR特色项目还很少见。在特色小镇的数字化产品供给方面,小镇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孤岛效应”还没有真正打破,“数字鸿沟”还没有填平,特色小镇数字系统与城市数字文化馆、数字美术馆等互联互嵌互融并形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数字化平台还只是一种设想[7]。

三、实现特色小镇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的路径

运用数字化技术驱动特色小镇的公共文化服务的提升,有利于激活特色小镇公共文化服务的线上业态模式,提高特色小镇公共文化服务管理的效能,提升居民与消费者的文化体验。

(一)加强特色小镇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的政策供给

为了更好地打造特色小镇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生态系统,促进特色小镇文旅产业与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融合发展,在特色小镇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的系统设计上需要构筑科学的政策体系。首先,建议政府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地方性立法,为特色小镇的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提供法律保障,强化特色小镇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的制度设计,推动特色小镇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发展的机制形成,实现特色小镇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模式。其次,梳理特色小镇公共文化服务的具体事务,建立专业的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管理机制,规范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管理流程,以线上特色小镇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的政策供给联动方式促进管理部门的分工合作,提升管理工作的协同效率与效能,全面提高特色小镇文旅产业的管理水平。最后,健全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多级监管政策,建立消费者的线上反馈制度,开发消费者线上互动平台,畅通消费者的信息反馈渠道,及时回应消费者的服务需求,给予消费者良好的网络互动体验,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

(二)建设特色小镇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的基础设施

特色小镇公共文化服务需要加快数字化设备的投建,强化数字化平台支撑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8]。一是配置好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硬件设备。数字化或信息化工作一定需要硬件设备的基础支撑,所以需要建设一套完善特色小镇的数字硬件设备系统,包括了高速度的无线网络收发设备、高性能的中央电脑系统设备、全方位的监控系统硬件等,具体到人脸识别门闸、超清显示屏幕、无人零售商铺等。二是研发特色小镇的专用软件系统。良好的硬件设备需要匹配适合的软件系统。数字的入口端,需要建立小镇访客的大数据平台,开发目标分析系统,对访客信息进行采集与分析,监测特色小镇访客的流量;数字的运营过程,需要全面分析访客的特征与消费习惯,合理地规划访客的活动流程,及时地回应访客的实时需求;数字的出口端,需要提供访客维护系统即“客户回访”端,通过“客户回访”端及时推送服务信息,收集服务评价材料,以数字化的方式维护访客。总之,通过硬软件的系统服务,旨在为消费者提供“一对一”精准的“保姆式”公共文化服务。

(三)提高特色小镇公共文化服务团队的数字化能力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新兴数字技术深度应用于特色小镇的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必然导致对数字化专业人才需求量的持续增长,旨在全面为特色小镇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人才支撑,需要加强数字化人才的培养。一是“培元固本”———开展从业人员的“内部培训”项目:通过培训机构组织系统培训班,培养特色小镇公共文化服务人员的大数据意识,培训公共文化服务人员的信息技术实操技能,提升特色小镇已有公共文化服务团队的数字化能力;二是“筑巢引凤”———启动数字化从业人员的外引工程:依仗产城人文融合发展背景下的政策优势,借助文旅行业的资本力量引进文化旅游圈内既懂系统管理又有数字化专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三是“校企合作”,充分发挥产教融合的优势,在合作高校开展专业“订单班”,在旅游管理类专业设置公共文化服务培养方向,制定文旅数字化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智慧文旅营销、数字公共服务等课程教学,为特色小镇的公共文化服务事业“量身定制”人才。

(四)打造特色小镇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云端平台

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产品是特色小镇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重要任务之一。数字经济时代,线下的实体产品供给渠道已然不能充分满足消费者深层次的文化生活需求,在充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从消费经济学角度考虑,打造特色小镇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云端平台是破解文化产品供需矛盾的重要法宝。一是通过VR、MR等技术手段将特色的景色、文化产品等制作成云端资源,全面实现特色小镇的全景浏览,帮助消费者实现旅游导航;二是通过小视频拍摄、短视频制作等方法制作成网络资源包,打包放到云平台,实现特色小镇文化艺术展演的线上观赏,开放特色小镇文体活动线上预约,实施文化活动的“线上”互动、“云上”参与;三是建立数字化的文化展厅,通过数字化的技术,在电子设备的LED屏幕、4D影院等多媒体实现虚拟互动屏幕,将特色人文讲解信息以音频、视频资源的方式上传至数字化云平台,消费者实现可自行播放收听,以全方位展示特色小镇的区域文化等[9]。

(五)推进特色小镇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化、智能化

数字文化培训范文篇5

2019年,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文化和旅游部制定并了《公共数字文化工程融合创新发展实施方案》[1],对发展中心和国家图书馆这两大全国数字文化惠民工程建设管理单位提出了更高要求,以期通过公共数字文化工程融合创新发展,着力提升服务效能和服务水平,统筹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建设,整合数字文化资源,推进“互联网+公共服务”,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丰富性和便利性[2]。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随着传统的阵地服务、网站服务方式逐渐转向更为便捷的移动服务,如何借助“一站式”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为基层提供服务成为了新的发展课题。为此,笔者结合全国地市级以上图书馆和文化(群艺)馆馆长培训工作和2019年春雨工程援藏小分队(拉萨)活动,于2019年6—8月开展了面向全国地市级文化馆、图书馆两馆的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建设现状的调研,了解公共数字文化工程融合发展在基层的基本情况,并得到相关经验及建议,为公共数字文化工程融合发展在基层的落地推广探索有效路径。

2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着重调研全国图书馆、文化(群艺)馆公共数字文化工程的工作现状、服务绩效及融合发展前景,通过总结经验,归纳问题,以促进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在全国各地基层特别是中西部贫困地区的融合发展。由于本次研究对象涵盖全国东中西部图书馆、文化(群艺)馆,其地域之间、馆际之间存在基础设施、人力物力、服务对象的显著差异,因而服务方式和服务效能也存在着不同。针对这些差异,笔者对东部和中部等服务基础较好的地区,主要采取了抽样问卷调查的方式,抽取部分参与培训的地市级以上两馆学员发放了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64份,其中图书馆97份、文化(群艺)馆67份,主要目的在于掌握基础服务数据;而对西部地区主要采取了分组座谈结合现场实地走访调查的形式,走访了西藏拉萨市堆龙德庆区综合文化活动中心、金珠西路文化站和城关区噶玛贡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在了解共性问题的基础上,对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及边境地区等存在的问题,给予重点调研。将两部分综合考量,以数据反映问题,以问题印证数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基层公共数字文化工程融合现状

在分组讨论和实地走访过程中,收集到了来自各地的意见、建议、经验和问题,按照工程融合发展的任务细分[3],综合整理如下。3.1统筹协调方面。部分省馆提出,整个融合创新发展的方案对于基层尤其是省市级及以下的方案,要求还不够明确。建议发展中心和国家图书馆起草正式的指导意见与实施办法,由省文化和旅游厅下发,分别详细说明地市级、区县级的融合工作要点和路线规划。同时,在强化激励机制和保障措施特别是社会化合作方面,与社会力量合作尺度、力度怎么掌握,希望发展中心和国家图书馆给出具体案例指导,确保与社会力量合作有序、有度开展。3.2经费保障方面部分地区反映了运营经费不足的问题。问卷结果显示,图书馆年运营经费(以2018年为例)平均为1741万元/馆,尤其是部分东部地区图书馆,从当地财政方面获取的支持力度较大。而文化(群艺)馆年运营经费平均为587万元/馆,与图书馆存在一定差距。此外,图书馆在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建设过程中获得的资源采购经费、平台建设经费等均高于文化(群艺)馆。下一阶段,随着《公共数字文化工程融合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细化落地,文化馆、图书馆两馆的任务分工将向“能融则融,宜融尽融”方向发展,两馆在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建设经费分配方面将逐步趋于科学。西藏自治区县级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工作人员提出:西藏每年都有“三区人才”专项培训经费,但由于相关财政管理制度制约,经费的使用范围有限,每年有大量经费结余,出现了“有钱不能用”的现象,也亟待当地文化和旅游部门协调财政部门积极解决。3.3平台建设方面。地市级文图两馆的年均数字化运营经费分别为图书馆52万元/馆和文化(群艺)馆29万元/馆,数字化平台建设运维经费分别为图书馆25万元/馆和文化(群艺)馆29万元/馆,数字资源建设经费分别为图书馆62万元/馆和文化(群艺)馆10万元/馆。依托数字化手段特别是数字化平台开展面向基层的公共文化服务,已成为越来越多文图两馆的基本服务手段。更多的文化(群艺)馆迎头赶上,在数字化平台建设和运维方面投入了更多财力。在座谈中,部分地市级文图两馆提出:之前依托公共数字文化工程项目向基层下发的PC机、一体机等,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面临更新换代的问题。如果不给予更新,部分基层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将无法开展。同时,部分文化(群艺)馆和图书馆承接了地区文化云建设任务,馆际之间横向上只有简单的数据和资讯对接,内容和资源对接尚不充分,地区之间的联系有待进一步加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大数据工作由各省文图两馆单打独斗来做比较困难,建议发展中心和国家图书馆统一规划,对各省进行业务指导。3.4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专业人才短缺是各地文图两馆特别是文化(群艺)馆面临的主要难题。调查问卷显示,文化(群艺)馆平均工作人员总数为34.67人/馆,图书馆平均工作人员总数为69.85人/馆,图书馆平均工作人员总数几乎是文化(群艺)馆的2倍。其中图书馆馆均专职人员为52.89人,文化(群艺)馆馆均专职人员为28.33人,文化(群艺)馆专职人员占总工作人员比重略高于图书馆。同样,参与文化志愿服务的志愿者人数相差也较为悬殊。例如,福建少年儿童图书馆年均志愿者总数达到2万人次,而不少中部地区中等规模城市年均志愿者人数不到百人。尤其在以西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区/县一级没有设立单独的文化(群艺)馆和图书馆,而是以综合文化活动中心的形式提供服务。例如,拉萨市堆龙德庆区综合文化活动中心专职工作人员只有6人,远远无法满足当地群众基层文化活动需要。3.5资源建设方面。经过多年的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建设,目前各省都已积累了大量拥有知识产权的地方特色资源。但是,原有资源建设成果在当下不能很好地适应于移动互联网服务需要,在后续投入服务过程中需要经过转换和再次编辑才行,盘活存量资源成为制约各地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一个关键环节。有市馆指出,未来应该重点考虑移动端服务。“两微一端”不仅更利于宣传,也能让公众更方便快捷地获取公共文化服务,建议将移动端的资源建设与服务纳入中央财政重点支持的范围。此外,公共数字文化工程融合创新发展将对工程资源建设等各方面工作制定新的标准。标准变更后,对于以前完成的资源建设项目,其验收流程是否会受到影响?如何能在新标准和原有标准的过渡期顺利完成原有资源的续建和转换?这都是各地特别是参与资源建设的省级文图两馆提出的比较集中的问题。3.6宣传推广方面。各馆线上服务特别是“两微一端”建设情况也是本次调研的重点。在本次问卷调查中发现,提交了调查问卷的97家图书馆中,有85家图书馆拥有自己的官方网站(部分图书馆根据专业功能的不同,开设了两个以上的网站);37家图书馆上线了手机APP;84家图书馆开设了微信公众号/服务号;49家图书馆开设了官方微博;还有部分馆开设了以官方QQ群和支付宝公众号为渠道的其他服务方式,以及抖音官方号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推广渠道。文化(群艺)馆方面,67家文化(群艺)馆中,共有51家文化(群艺)馆开设了官方网站;12家文化(群艺)馆上线了手机APP;58家文化(群艺)馆开设了微信公众号/服务号;4家文化(群艺)馆开设了官方微博;部分文化(群艺)馆也通过建设群文数据库、链入本地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等方式,拓展服务和宣传渠道。通过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各地文图两馆在新媒体服务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已有部分文化(群艺)馆和图书馆入驻了微博和抖音平台。部分文化(群艺)馆和图书馆希望发展中心和国家图书馆能够从公共数字文化工程角度与各新媒体平台开展更多合作,打造全国范围的新媒体合作矩阵,依托新媒体平台对更多优势资源和特色文化活动进行宣传推广。

4对策

数字文化培训范文篇6

数字化环境下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环境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堂文化这四个方面。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发展最重要也是最根本最持久的动力来源,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堂文化是数字化环境下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1.1全力构建厚重的环境文化

校园环境反映了一所学校的精神面貌和形象,它潜移默化地传播了精神文明。学校应当用心构筑多元化的环境文化,让学生在其熏陶中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学校可以利用数字化校园的设施,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比如,建立一个学生成长网站,由师生共同参与,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改变,包括心得、体会、成绩、获奖情况等等,鼓励学生能够发现自己的长处,用功学习。通过网络,学生开辟了师生互动交流的新天地,可以很好的构建新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1.2全力构建创新的教师文化

随着时代的变化,教师要时刻紧跟教学要求,不断提升自我的教学水平与科研水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学校在管理过程中要发现和肯定教师的价值,建立了相应的人性化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为教师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即能适应教师并使其能不断地自我提高和完善的教育环境。

1.3全力构建多样的学生文化

多样的学生文化就是让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优势进行多样化的发展。每个孩子的优势不尽相同,学校应当根据学生特点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养。每一个学生都是鲜活的个体,他们需要自由发展的空间,学校应当努力构建这样的空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1.4全力构建互动的课堂文化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在校生活的平台,而课堂文化则是学校课程实施、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及教学活动中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综合效应。课堂文化是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互动的一种体现,它影响着教师教学活动的质量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在学校文化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以构建新型课堂新型师生为目标,改善新型课堂教学结构,使其朝着引导、互动、创新、体验的方向发展,从而确保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激励下,相互协作,自主探究,形成互动的教学文化,使课堂充满生命力。

2数字化环境下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措施

2.1加强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

校园环境是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给人们的第一印象,校园环境的文化氛围,直接影响着全校师生员工。学校要对校园里的建筑、绿化、装饰等进行精心的设计,以达到陶冶学生情操与培养学生思想目的。比如可以设立一些发人深思、激人向上的中外名家的诗词警句,从而实现启迪心灵、陶冶性情的目的。搞好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是要搞好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因此,学校应加大学生宿舍、学生食堂、教室与体育馆的投入,不断优化学生的活动环境。

2.2充分利用现有的数字化成果

目前,现有的数字化成果并未得到充分的利用,造成数字化校园资源的浪费与闲置。学校应当及时转变观念,提高数字化成果的应用意识,利用其优势,充分开拓校园文化建设的新天地。比如,可以利用校园信息平台,拓宽师生互动方式,让师生互动更为自然。大多数学生对老师有种畏惧感,有问题不敢当面请教老师。也有些学生,在家有问题时无法第一时间问老师,问题一旦搁下来,也就没了兴致。这时教师可以利用班级qq群构建一个在线答疑的网络平台。通过这个互动平台,学生可以把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告诉老师,老师可以对此进行解答,针对那些共性问题,教师可以在第二天的课上进行全班性的解答。除了学习上的问题,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向老师请教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时间一长,学生与老师打成一片,师生文化相互交融。

2.3加强老师的数字化技术培训

在信息化校园中,教师是文化建设的主力,学校要加强老师的数字化技术培训,打造现代化教学的师资队伍。教师的培训要经常进行,同时培训的面要广,不仅包括一线的老师,也包括学校的领导,共同努力,构建现代信息化的校园建设。其中,可以鼓励年轻老师积极发挥作用,帮助一些信息技术水平不高的老教师进步,并通过教师间的相互学习,带动提高全体教师的应用水平,从而更好地建设校园文化。

3结语

数字文化培训范文篇7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数字电视基础业务培训班开班仪式,平时大家在一线工作十分辛苦,能借此机会和大家见一下面,沟通一下思想,我感到很高兴。首先,对大家这段时间在我台数字电视新业务发展上所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亲切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这次业务培训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数字电视基础知识,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任务、集中充电,规范操作,提高技能,有力推动有线电视数字化健康有序发展。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我区数字电视发展的现状

数字电视是科技发展和国家信息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广播电视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发展数字电视是关系到有线电视网络前途命运的大事。模拟有线电视由于其落后的技术手段造成了目前业务单一、内容匮乏等不足。只有采取数字化改造和双向传输,才可能承载更多高清晰度的节目内容,才能实现互动点播、信息咨询、宽带上网、股票交易、电子政务等多样的增值业务。推进有线电视由模拟向数字的转换,是适应科技进步、服务国家信息化建设、加快广播电视和信息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广播电视事业在将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得以延续发展、不断壮大的急迫需要。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广播电视数字化工作。国务院去年和今年的工作要点都要求加快推动广播电视数字化,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国家信息化规划也都对广播电视数字化提出了要求。去年以来,有关中央领导同志多次批示要积极利用数字化、网络化等高新技术武装自己,占领阵地,发展产业,拓展市场。近年来我国的数字电视发展得到飞速发展。2009年底达到了6500万户,两年内在全国范围内发展数字电视已经占全国1.7亿户有线电视用户的0.37%。数字电视已经开始走进千家万户。随着数字电视的普及和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提高,我们江津人民开始逐渐认识了解数字电视这一新生事物,群众期盼能够早日看到数字电视。作为广电部门,我们电视台不等待,不观望,结合实际本区实际,采取市场推广的方式,逐步开展了数字电视。在“市场推广”中,我们用低成本的价格让用户自愿购买我台提供的机顶盒,抢占这些相对高端的用户。技术上采用数模并传的方式,让数字电视服务和模拟电视服务在同一条信道上同时传输,针对不同用户提供不同服务。并且在数字电视定价标准的基础上降低了多项价格,希望吸引用户,培育数字电视市场。目前,我们的前期工作进展顺利,人民群众购买踊跃,已经达到3000多户,对数字电视的发展前景,我们全台上下信心十足,士气十足,同时也是干劲十足。

二、开展数字电视基础培训的重要性

1、开展数字电视基础培训是为了改进我们的市场推广工作。在看到我们目前有线电视数字化良好发展势头的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我们的思想认识、服务质量、工作水平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对数字化的认识还不够到位,缺乏服务意识和阵地意识,没有从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占领阵地、抢占市场、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工作大局来考虑,缺乏紧迫感、危机感和使命感。二是对有线电视数字化具有很强的公益性认识不足,对低收入人群的收视权益考虑不够、保护不够,数字化推动工作存在操作简单化的问题,引起社会有关方面和部分群众的误解和不满。三是需要进一步完善有关政策法规,统一工作模式,统一操作标准,严格规范有线电视数字化推进工作的方式方法,维护广大群众的合法权益。

2、开展数字电视基础培训是为了打好我们的业务基础。数字电视是一项最新的业务,专业性、技术性都比较强,科技含量比较高,是广播电视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电视基础知识,是数字电视业务知识中的入门知识。所谓基础知识,就好比是盖房子要打地基一样,没有坚实牢固的地基,房子就没有稳定性。基础知识是最基本的知识技能,包含基本原理规则等等。我们的员工只有把这些知识牢记在心,熟悉掌握,那么对于今后工作中的实际操作,才能做到得心应手,才能做到对症下药。如果说数字电视业务知识就好比一条铁链一样,一环扣一环,相互之间密切相连的话。基础知识就是第一个铁链,不掌握它,后面知识的衔接就会遇到“老虎吃天,无法下手”的困难。所以,打好业务基础,把基础知识学牢固学扎实。

3、开展数字电视基础培训是为了提高我们的思想认识。通过培训,我们一要认识到数字电视整体平移,是指将模拟有线电视系统整体平移到数字电视系统。数字化是广播电视诞生以来面临的最大的技术革命,数字电视整体平移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是现代生活的必然选择,是当代传媒的发展方向,要增强推进整体平移工作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二要认识到推进数字电视整体平移是社会信息化的重要手段。数字电视作为重要的城市信息工程基础设施,不仅能提供商务、金融、生活、娱乐等各种信息服务,还可为各级党委、政府实施“阳光政务”,提供电子政务平台,使家庭电视机成为多媒体信息终端,推动家庭、城市和社会的信息化,提升我区的城市品位、消费环境、投资环境和竞争软实力。二要认识到推进数字电视整体平移是提高有线电视服务质量、丰富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举措。数字电视采用数字压缩编码和调制技术,使线路容量大为扩大,可以提供大量专业化、个性化的节目频道,并使有线电视由单向传输变为双向互动,高清晰节目频道的画面质量可以达到演播室水平;还可以通过应用和信息服务平台,提供满足当地宣传和社会生活的信息服务项目,提供基于数字电视网络的宽带服务、可视电话等应用功能,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所以,我们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认识数字电视整体平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几点希望和要求

1、提升服务打造品牌,顺利实施整体平移

从现在开始,以这次培训为起点,我们要加强工作人员培训,努力提高专业技能;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健全服务管理,加强行业自律,公开行业规范,履行服务承诺,接受社会监督,不断提升数字电视的服务质量;努力适应整体平移开始后,广大群众不断提高的对数字电视服务的各种新要求,积极应对整体平移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尤其我们在今后的服务中,对广大客户要做到有求必应,有难必解,方便快捷。

2、刻苦学习相互提高,尽快适应进入角色

一要端正态度,珍惜这次培训机会。课堂上认真听讲和思考,积极参与研讨,学研结合;积极反思、交流,在反思、交流中及时寻求到数字电视的原理撑,为下一步业务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二要学以致用,保证培训的实效和质量。希望大家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在今后工作中,重学习、重研究、重总结、重反思,多读专业书,学习相关的学科理论,学习当代新知识;同时还要博览群书,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三要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共同提高,通过培训,使我们广电人传统的团队精神得到进一步的弘扬。

3、建立学习培训小组,营造浓厚学习氛围

一是为扎实推进**开展深入数字电视培训,营造浓厚学习氛围,我**将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建立学习领导小组,具体制定学习培训,并组织所有干部带头学习,使培训小组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二是组织争先创优活动,提高员工的学习积极性,使所有员工从要求学转变为主动学,并且做到学以致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终生学习的观念。

同志们,推进数字电视整体平移,是一项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政治工程”、“实事工程”和“民心工程”,将对我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一方面,数字化以后,市数字电视公司为全市用户提供多达100多套的数字电视节目和各种信息、应用服务,有线电视节目内容将得到极大的丰富,服务质量和水平将得到极大的提升。另一方面,数字电视整体平移事关全区11万户有线电视用户的切身利益,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希望大家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在推进和发展数字电视新业务中立业建功。

祝愿大家学习顺利,身体健康,事业有成!

数字文化培训范文篇8

1.1我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进展及成绩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力度加大,我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首先,文化基础设施布局趋于完善。至2013年底,我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112个,其中县图书馆1632个;群众文化机构44260个,其中乡镇综合文化站34343个;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的建筑面积、资源总量、人均资源量均比上年增长,2013年免费开放的博物馆2780个,占上报博物馆数量的80.0%。其次,启动部级的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的目标实现1个国家中心、30个以上省级分中心和5000个以上县、乡、街道和社区基层网点的联网,目前部级、省级中心和基层网点的建设数量已经达到了该目标。截至2013年第一季度,作为“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支撑的国家数字图书馆通过资源镜像、虚拟网等手段,分批遴选了约165TB的资源面向全国共享,范围覆盖全国17个省,共享资源总量达到2385TB。《2012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数据显示,“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已建设乡镇、街道、社区等各级站点28612个,重点向未成年人、老年人、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等群体提供服务。

1.2我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存在的问题

我国基本公共文化设施和产品有了新增长,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有了新变化,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取得了积极进展。但由于我国长期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我国公共文化设施、财政投入、馆藏资源的数量从总体来看东部多、西部少,城市多、农村少,对特殊群体的需求不够重视,导致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2.1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及经费投入不均等

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农村地区的基本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经费投入远远落后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2010年,东部地区乡镇文化站的房屋建筑面积、财政拨款、业务活动专项经费、固定资产原值等均远远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平均每站面积为1146.30平方米,西部仅为263.04平方米;东部地区平均每年每站的业务活动专项经费为6.61万元,中部仅为0.40万元。

1.2.2公共文化资源数量不均等

以2009年地市级公共图书馆为例,东部地区平均每馆藏量为75.3万件,西部仅为25.4万件。以2007年各地公共图书馆人均藏书册数为例,北京市的人均藏书册数为0.80,河南省和安徽省的人均藏书册数均仅为0.16。

1.2.3特殊群体享受的公共文化服务不均等

以少儿群体为例,2008年全国少儿图书馆机构数量仅88个,2011年94个,到2013年也只有105个,从业人数和馆藏的数量,举办展览、讲座和培训班的次数远远满足不了我国少年儿童的需要。

2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对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意义

2.1数字化是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必然选择

2013年,时任文化部部长蔡武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的讲话中指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就是要在传统的基础上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升级换代,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来丰富文化产品服务的生产和供给。实践证明,在新的社会环境和技术条件下,以传统的服务资源与服务方式,要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是很困难的。而在当今泛在信息环境下,充分运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和服务,使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所依托的资源更加丰富,使社会公众获取服务更加便捷,获取成本更加低廉,将会有力地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实现。近年来,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档案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纷纷将各自的馆藏转化为数字形态,通过网络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然而,他们中的任何一方单独提供的资源与服务都无法满足公众日益多样化与个性化的需求,公众更希望能够一站式地检索分布在不同公共文化机构的数字资源。这一需求的满足必须借助于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的整合,即对各公共文化机构不同来源、分散无序、相对独立的数字对象进行类聚、融合和重组,形成一个服务效能更好、效率更高的新的数字资源体系。整合的资源包括来自图书馆的数字化图书、期刊、报纸等文献,档案馆的数字档案、博物馆的数字化文物、美术馆的数字化艺术作品、文化馆的数字化群众文化资源,以及各种数字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通过整合,将这些数字文化资源集成到同一平台上,为公众获取这些资源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

2.2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助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实现

2.2.1弥补现实文化资源数量的匮乏

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是利用信息技术将现实资源转化为虚拟资源,是传统载体形式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公共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主要通过复制原件,既开发了一种新形式资源,又不影响原件的利用。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将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已经数字化的分布式公共文化资源集成到一起,必将实现资源数量的极大增长,弥补文化资源数量的匮乏。

2.2.2解决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地区和系统分布的不均衡

公共文化资源分布不均是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必须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在不同地区和系统的分布很不均衡,经济发达地区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富集,而欠发达地区则资源贫乏;部级、省级实力强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数字资源丰裕,而基层文化机构则资源稀缺。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将不同地区、不同系统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成一个整体,通过网络向全体公众提供资源获取服务,只要有互联网接入的地方均可以平等获取资源,弥合了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分布不均的鸿沟。

2.2.3实现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数字资源的优势互补

不同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拥有的数字资源类型不同,各有特色,各具优势。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将各机构的数字资源集成在一起,实现了各公共文化机构馆藏资源的统一虚拟存储和网络传输,弥补了单个机构馆藏资源的数量、类型和范围的局限,每个机构都可以利用整合后的资源为本机构读者提供服务,实现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数字资源的优势互补。

2.2.4便利公众一站式获取基本公共文化资源与服务

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最终要通过整合平台建设来实现。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平台可以实现对各种资源的有效组织,屏蔽不同资源之间的异构性,最终实现在一个整合平台上的“一站式检索”,统一提供资源与服务。用户只需通过这一平台即统一的检索界面与入口,即可方便快捷地获取资源与服务,免去了在多个检索界面来回切换的麻烦,便于公众获取文化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特别对于信息素养与检索技能不高的公众群体,“一站式”检索将有力地促进其对资源的获取与利用。

3以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路径

以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战略目标是推动公共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转换,整合数字化的公共文化资源,构建统一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与服务平台,通过这一平台向公众提供方便快捷的一站式服务,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均等化”是指:第一,实现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全覆盖,即不仅覆盖城市居民、城市流动人口,还要覆盖到农村,特别是边远地区农村,以及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第二,保障人人都能平等、自由、便捷、无障碍获取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3.1推进公共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进程

丰富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是实施资源整合的基础,也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物质保障。因此,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前提是大力推进公共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进程,公共文化机构要运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数字化技术,将各种以实物形态存在的馆藏文献、文物、艺术作品等文化资源转换成为数字形态的资源,建设分布式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库,为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奠定基础。

3.2促进公共文化机构合作

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与服务要求多个公共文化机构之间密切合作,统筹协调、相互配合,利用各个机构不同的资源与服务特色,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目前,由于管理体制与机制方面的原因,我国不同类型的公共文化机构在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方面,普遍存在机构合作意愿不强,参与不积极的情况。因此,迫切需要改革管理体制。政府要加强对公共文化事业的统一规划和宏观调控,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促进公共文化机构之间加强横向联系。各公共文化机构则要建立协调合作组织,形成富有效率和活力的运行机制,建立利益平衡机制,强化机构的合作关系,明确权利义务,保障平等参与,合理分配任务,平衡利益关系,调动各方参与的积极性。

3.3扩大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项目建设

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往往通过项目建设实现。我国已经开展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等部级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项目的建设,地区级项目有深圳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广州城市记忆工程、北京记忆、天下湖南等,这些项目促进了我国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与共享体系的发展。但总体来看,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项目数量还较少。在开展部级项目建设,依托国家项目建立各省市共享分站的同时,应积极推动地区级项目、省市级项目建设,促进城市之间、地区之间的合作,开展横向合作建设。为避免重复,使各个地方项目之间统筹规划,协调发展,要加强对地方项目建设的宏观调控,以各地特色资源为地方项目的建设重点。

3.4构建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平台

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平台是资源整合项目建设的最终实践成果,是解决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共享问题的主要途径。资源整合平台具备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的加工、管理、服务功能,可以屏蔽不同资源之间的异构性,实现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的“一站式”查询。2008年,国际图联了《公共图书馆、档案馆与博物馆:合作趋势》报告,推荐出7个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数字资源整合平台建设的最佳实践范例,其依据是支持终身学习、优化服务、使全民能够获取社区资源、拓宽相关参与机构的用户群和满足遗产资料保存需要五个方面。因此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平台的搭建应首先以满足用户需求为导向,不断丰富资源,完善用户界面,考虑到广大公众信息查询技能不高的特点,平台应友好、易操作,提供必要的查询提示与帮助;其次,在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方面,扩充平台的资源保存与服务功能,注重提供资源推送、资源定制等个性化、智能化的服务方式,利用平台更好地提供公共数字文化服务。

3.5加强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的标准化

不同的公共文化机构采用了不同的数字资源建设标准,造成机构间的资源难以共享,因此,资源建设的标准化是资源整合与共享的前提。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的标准化涉及资源存储、加工、组织、传递等方面,需要围绕资源整合与服务全过程建立完整的标准规范体系。目前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项目的标准化体系尚不完善,已有的标准主要是资源组织方面的标准,如元数据标准,对于其他标准鲜有涉及。因此亟需推行公共数字文化资源与服务中各项活动的标准化,加快整个标准化体系建设,解决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组织与整合中的元数据标准、对象数据标准、数据格式标准、数据内容标准等问题;解决服务中信息检索标准、数据交换标准等问题。此外,制定标准规范体系和选择标准时必须坚持开放性、国际化原则,遵循国际上通用的标准,使标准具备可扩展性和兼容性,还应充分考虑标准的可实施性和具体的推广工作,使标准具备权威性。

3.6拓展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渠道,创新服务方式

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是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的终极目标。均等化服务的实现要求拓展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渠道,针对公众需求提供多样化服务,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首先,公共文化机构之间通过资源整合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应充分利用各机构的资源、人才、设施等优势,通过合作增强服务能力,开展深层次的服务工作。其次,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要不断适应信息环境的变化,充分利用新技术与新媒体,基于互联网、广播电视网和移动通信网提供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数字文化服务,形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

4以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保障条件

4.1政策与法律保障

政策的引导与法律的规范是以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根本保障。目前,国家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已有顶层设计,出台了相关政策,但对如何通过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来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还缺乏针对性的政策。国外这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在国外,除了国家与地方政府外,专业学会是推进整合的重要力量,通过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改,为整合提供政策支持。如美国博物馆与图书馆服务学会(IMLS)通过“政策和国家领导补助”(NLG)资金促进图书馆和博物馆合作,加快合作的步伐;2003年,美国图书馆界积极推动对1996年制定的《博物馆图书馆服务法》修改,巩固了博物馆与图书馆的合作关系;2004年,加拿大颁布《加拿大图书档案法》,实现国家图书馆与国家档案馆合并。借鉴国外经验,我国也可在政府宏观指导下,注重发挥专业学会的作用,为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与服务制定具体的政策;在国家层面,则要加紧制订《公共图书馆法》与《博物馆法》,推动已制订的地方法律法规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修改,将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之间的合作与资源共建共享纳入法治轨道。

4.2管理与合作机制保障

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阶段需要多个公共文化机构、文化机构管理部门的合作;在服务阶段,为拓展服务途径还需要与企业、公益机构、电视媒体、网络媒体和通讯运营商等单位合作。长期以来,由于受管理体制的制约,公共文化机构之间缺乏合作,难以形成一种长久、紧密的合作关系。因此,要改革目前的管理体制,促使合作机制的建立。随着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的深入开展,应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进行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国家、地方、机构各自层面的管理协调机构。重视各专业学会的作用,可建立国家与地方不同层面的图书馆学会、博物馆学会、档案馆学会等之间的联合委员会,增强各专业学会的管理协调作用。建立合作与协调机制的关键是建立利益平衡机制。在合作过程中各机构之间难免存在利益冲突,影响了机构参与的积极性和合作的意愿。因此需要在资源整合与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加强各有关机构的责任分工,以平等参与为原则进行合作,在实践中探索科学的利益平衡机制。

4.3资金投入保障

目前我国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与服务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划拨,缺乏来自社会的多元投资主体,因此必须拓展资金来源渠道。首先,完善政府资金投入机制,加大公共财政对公共文化事业的专项投入力度,保障政府投入的主导地位,除政府拨付的专项资金外,还可以以政府资金为基础建设“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基金”或“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基金,以“基金”的方式聚集社会资本。其次,制订政策,发展现有基金组织、公益机构、企业、个人等多元投资主体,对有贡献的组织、个人实行税收优惠、享有冠名权或给予荣誉等,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事业发展。

4.4人才保障

数字文化培训范文篇9

(一)政策制度体系为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提供支撑

近年来,推动数字乡村发展成为国家乡村发展的重点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2019年《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指出,通过乡村文化网络阵地建设,推进乡村优秀文化资源数字化,加强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2]2022年《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公布,对“十四五”时期数字乡村发展作出部署安排,实施乡村网络文化振兴行动。[3]202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公共服务。[4]这些顶层设计,为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支撑和保障。

(二)城乡一体化建设为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提供基础

“十三五”以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日益完善。根据《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要求,落实公共服务领域重点改革任务,相继实施了县级“两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逐步形成,截至2019年底,1649个县(市、区)建成文化馆总分馆制,1711个县(市、区)建成图书馆总分馆制。截至2020年6月,共建成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56万个,覆盖率超过95%。[5]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成效显著,进一步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可及性和便捷性。

(三)新技术为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提供动力

互联网技术推动了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2022年2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报告指出,我国农村现有网民规模为约2.8亿,现有行政村已村村通宽带。[6]新技术催动新业态的形成,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的兴起,为乡村文化传播提供了新渠道。这些短视频平台也重点扶持乡村短视频创作,推动乡村特色文化的广泛传播。借助新技术的力量,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不断丰富。近年来,以“村晚”为代表的一系列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品牌,由线下到云端,造就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新形态,提供了新动能。

二、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东西部和城乡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不均衡

由于经济水平发展、自然条件和财政投入等原因,东部地区在公共文化服务特别是供给方面存在明显优势。在公共文化服务基本指标方面,包括文艺演出、展览、教育培训、广播影视等公共服务方面,2016年上海市指数为4.66,而贵州省仅为0.71,差距很大。[7]在城乡之间,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待解决。特别是在一些西部偏远农村地区和高原山区,与城市相比,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领域的人均投入不仅存在差距,而且服务保障水平存在严重不足。

(二)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与数字乡村总体建设协调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当前,在数字乡村建设背景下,数字新技术得到广泛运用,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多个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建设粗具规模。但这些数字建设平台分属不同的政府部门,出现了资源配置不均衡和各自为政、多头管理的情况。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大统筹力度,发挥合力。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要充分借力上述政府平台,与其他乡村信息服务进行信息共享,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8]

(三)数字文化产品供给不足,品质有待提升

“十三五”期间,基本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乡村人口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农民对公共文化产品的需求也有显著变化。由于城乡和地区差异、数字新技术发展程度不同,导致了公共数字文化需求呈现多元化特征。另外,乡村数字文化产品存在着同质化现象,定位不清晰、特色不鲜明、吸引力不够,面向不同受众群体需求的优秀数字文化产品有效供给不足。[9]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服务社会认知度较低,资源利用率有待提高。

(四)乡村数字文化人才缺乏

目前,有些乡村文化站没有专人负责,乡镇文化站也缺乏具备文艺特长和文化素质的专业人才。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离开农村进入城市,导致很多村庄老年人的比例大幅上升。另外,从人口构成上看,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明显弱于城市。农村用户基本数字素养较低,再加上文化工作人员专业性不强,难以适应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数字化、传播网络化、设施管理信息化、设备智能化等要求,导致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利用率低下、服务水平低下,无法赋能乡村振兴。

三、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赋能乡村振兴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位于公共服务网络的末梢。相较于城市,农村的公共数字文化建设速度缓慢,发展水平明显滞后。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促进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快速提升,笔者认为,在“十四五”期间,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赋能乡村振兴,应坚持以下三个主要原则。

(一)坚持公益性原则

作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公益性原则,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明确要求,公共文化组织实施主体是各级政府。各级政府通过加强设施建设,完善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在乡村数字文化服务建设中,首要的就是坚持政府主导。政府主导的公共文化服务,就要加大经费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技术和文化服务融合发展。在兼顾公共文化服务公益性原则的基础上,鼓励社会各行业和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投入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以形成多元化、可持续的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格局。

(二)坚持高质量发展原则

实现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就是要统筹持续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加快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进乡村的“最后一公里”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使数字技术在乡村达成全方位、全角度、全覆盖,以实现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完善、资源配置优化、供给能力提升的目标。同时,不断加快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进程,通过创新方式和手段,提升服务水平,提供更加便捷、更加丰富、更好质量、更高层次的乡村公共数字文化产品和服务,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升幸福感、获得感。

(三)坚持县域统筹、乡镇发展为主的原则

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县域统筹是2022年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任务。目前推进的县级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最终目标是实现县域公共文化服务统筹。乡镇人民政府作为最基层的政府机构,具有管理和指导农村建设的职能。乡镇综合文化站承担服务基层群众和坚守农村思想文化阵地的任务。按照公共文化服务的职能分工,县级和乡镇人民政府、县级图书馆和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在乡村公共数字文化建设中分别起到统筹协调和指导业务的作用。下一步,应以乡镇综合文化站为主要阵地,发挥枢纽作用,全面推进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

四、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赋能乡村振兴的具体路径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探索多样化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模式

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出台了一系列政府法规和文件,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目前,乡村数字文化建设在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体系、乡村文化网络阵地建设和乡村网络文化振兴行动中尽管有所体现和侧重,但因没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未形成一整套建设思路,也无专门的经费支持,其进展比较缓慢。此外,乡村数字文化建设在数字乡村建设总体架构中,特别是实现乡村公共服务信息化以及生活智慧化过程中,地位不够突出,作用发挥不明显。因此,为促进乡村公共数字文化建设,首先应抓住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机遇,做好顶层规划和设计,研究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制定相应的规划,形成发展思路;其次要制定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规范,实现建设途径和方法的规范化;还要在数字乡村建设中加快新一代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应用,着重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最后要提供相应的经费保障,确保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可持续发展。

(二)提升公共文化数字化平台服务效能,促进数字乡村建设平台间的协同发展、信息共享

依托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平台间的统筹协调机制。充分运用大数据、智能化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全国国家公共文化云等平台的互联互通,提升公共文化数字化平台服务效能。当前,数字乡村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农村大数据平台建设已见成效,电商农业、智慧农业等数字乡村产业粗具规模,“互联网+政务”“互联网+党建”等数字乡村综合服务数字化信息平台在村庄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平台作为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利用现有农村网络设施,与其他数字化信息平台统筹谋划、协同发展,并做到资源共享,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高效化、集约化。

(三)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进数字资源供需对接

为解决公共数字文化供需矛盾,一方面要自上而下扩大有效供给;另一方面要激发基层自我创造活力。近年来,群众文化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批有重大影响力的活动品牌,如全国云上广场舞、乡村村晚、群众歌咏大家唱等。通过品牌活动,带动村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集体能动性,提高村民对乡村公共文化可接受性,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10]同时,激发基层群众创造潜力,通过自我创造丰富资源产品供给。充分挖掘农村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推出多元化公共数字文化精品,丰富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内容提高服务品质,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基层群众的数字素养

数字文化培训范文篇10

关键词:新疆高职院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课堂文化;内涵

数字媒体艺术把信息技术、数字技术作为依托而发展,以作为迅捷的速度以及妨碍,去传递和反馈更多容量的信息。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是高职院校主要专业之一,此专业把传统艺术作为基础,把计算机技术作为依托,把具有严谨性设计艺术与数字技术有效结合,构建一个多个学科融合的专业,如融合数学学科、传媒以及音乐学科、文学、美术等学科。由此可见,高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不仅涵盖技能方面的教学内容,也包含教学文化、知识素养等。因此,教师在教学期间,需注重课堂文化建设,注重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挥文化价值,确保技能培训与文化教学完美统一。

一、课堂文化相关定义阐述

(一)课堂文化内涵。课堂文化上作为一种特殊性、具有聚合性的文化,其也体现课堂教学氛围、教学情境的丰富性以及精神气象。课堂文化从每个学生的角度出发,注重对人的关怀,倡导心与心的相互沟通和交流。只有在具有课堂文化的教学环节中,学生才能够更加的放松、更加的开放。此外,课堂文化也要展现出人道主义精神以及个性,进而强化内在黏贴力与凝聚力,促使学生人格的形成。学校的教学风气、风貌,以及每个班级的氛围、团结性等,也可以利用课堂文化去体现。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必须认知课堂文化价值,注重课堂文化构建。(二)新时代课堂文化内涵。新课堂文化出现就是教育改革的体现。新课改文化倡导和谐教学氛围,注重师生的平等性,否定以往陈旧和过时的文化,强调教师和学生互动,一起去探讨全新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去体验、去感受、去探究、去重新的认知,进而不断的完善自身不足,自主的去提高自身,促进生命的发展。与此同时,新课堂文化,重视学生的发展,展现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全过程,重视体验,并重新的探究相关基本理论[1]。

二、新时代新疆高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课堂文化原则

(一)互动性课堂文化建设原则。教师在建设教学文化时,需要依据的第一标准为互动性原则,倡导合作学习。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课堂文化中互动观念与以往互动观存在差异性,不仅仅是单一局限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也把这种互动蔓延到每个教师之间,倡导学生与学生相互间沟通和互动。课堂文化建设互动性原则,赋予教学全新意义,认为教学不仅是一种信息的互动,也是一种人际交往。(二)因材施教课堂文化建设原则。课堂文化教学理念主要内容之一为人本教育。课堂文化实施期间,高职教师需倡导以人为本,尊重每个高职学生的个体差异,肯定其优势,完善其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此外,在因材施教教学期间,教师也要营造和谐的互动环境,这样在平等互动环境中,利于教师掌握班集体学习情况,也可以照顾到每个个体[2]。(三)目标性课堂文化建设原则。在营造良好的课堂文化,开展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课教学过程中,需要依据三维目标去实现与达成。强调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把行、意、情以及知融为一体,把技能培养、知识认知以及情感等融为一体的多元化目标作为教学目标,注重人际交往,丰富教学灵活性,力求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中趣味性。例如,就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堂文化建设来说,为了更好的教学,可以把市场导向作为目标性原则,结合社会的发展需求,强化专业教学和社会以及市场之间的互动关系,明确学生必须具备的素养、知识以及技能,有目标、有方向的去培训人才。(四)民汉学生合组课堂文化建设原则。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的国语能力较弱,限制少数民族学生的知识获取;并且国语能力的欠缺使得少数民族学生的交流不够主动,课堂中沉默,腼腆的状态较多,这两点影响课堂文化的内涵建设。将民汉学生根据实训项目进行合组,每个组在完成实训目标的同时,汉族学生可以带动少数民族学生,提高国语能力,拓展性格,主动交流。

三、新时代新疆高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课堂文化建设举措

为了切实落实好高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课堂文化建设工作,健全高职学生人格的形成。需确保高校教学风气、风貌,营造充满文化气息、校园文化以及班级文化,为教学工作顺利开展作保障[3]。(一)做好专业课程的设置,关爱学生的身心发展。一些高校设置的专业课程主要包括,专业实践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以及毕业实习课程等,忽略公共文化课程。因此,为了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落实课堂文化教学,教师必须把各个课程与文化课程融合。例如,英语课程、计算机课程。结合以往教学情况来说,计算机一级英语专业好的高职学生,在学校数字媒体课程中各个软件知识能力更强。所以,高职院校应注重文化课程的设置,包括计算课程、文学影视的作品赏析、思想政治、科学技术、人文知识、文案写作、艺术学、中国文化概论一级大众传媒等。(二)倡导民汉学生合组课堂文化理念,构建高素质教学。团队首先,新疆高职院校必须注重校园文化以及课堂文化的建设,大力宣传把教学工作与课堂文化结合的重要性,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样化的模式,倡导民汉学生合组,烘托课堂文化氛围,尊重每个学生,顺应每个学生的天性,面向全体高职学生,建设生态化课堂。其次,教师在教学期间,应秉承高职院校教学方向,大力开展课堂文化教学,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文化中,和学生交流、沟通后共同去建设教学目标以及任务。此外,教师也要注重教师理论知识以及文化素养的提升,建立一定的周期,定期的对教师进行培训。培训模式可以利用人文知识竞赛模式、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文学作品的赏析模式等进行教学。(三)注重传统艺术的继承与创新,提高学生创造力。数字媒体艺术的作品,是利用电脑与各个计算机软件应用操作实现,因此创作目标应该是利用计算机与相关软件,融合创作者的预先构想、创意和绘制的设计草图来完美的去表达。但是结合实际来说这样重复的操作用将导致学生自身思维受到局限,创造性思维无法发展,思路固定,去发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动手制作相关联系课堂中,学生需要通过操作电脑系统完成,包括立体的构成。色彩的构成等等,学生利用平面图像的联系来替代立体模型的练习,导致学生缺失动手能力以及三维空间的思维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新时代新疆高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课堂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教师在教学期间应依据四大原则,包括目标性原则、互动性原则、因材施教、民汉学生合组课堂文化建设原则,建设课堂文化,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高职院校应重视课堂文化以及校园文化的建设,营造了解的校园文化环境,为课堂文化建设奠定技术。与此同时,新疆高职院校也要做好教学团队建设工作,建立一定的周期,利用多样化的培训模式开展培训工作,强化教学团队的凝聚力。

参考文献:

[1]吴丽颖.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改革的探索[J].语言与文化研究,2019(01).

[2]刘矫妍.应用型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9(15).

[3]全国第二期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专题培训班赴宜良县开展现场教学[J].云南农业,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