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思想品德鉴定范文

时间:2023-03-22 04:40: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个人思想品德鉴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个人思想品德鉴定

篇1

xx三年的磨练,使本人具备了团结进取、开拓创新和相互鼓励的集体团队意识以及敬岗乐业的探索精神,同时具备了较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始终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以自我的全面发展为努力方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尊师守纪,关心集体,品德优良,学习态度端正.

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我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发挥自己的特长;挖掘自身的潜力,结合每年的暑期社会实践机会,从而逐步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一定的协调组织和管理能力.思想行为方面,我作风优良、待人诚恳,能较好处理人际关系,处事冷静稳健,能合理地统筹安排生活中的事务。

对待学习,我认真努力,对待工作我同样也能做到爱岗敬业,谨慎负责,一丝不苟。作为一名20xx年工程造价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我所拥有的是年轻和知识。年轻也许意味着欠缺经验,但是年轻也意味着热情和活力,我自信能凭自己的能力和学识在毕业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克服各种困难,不断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和追求的目标。

篇2

关 键 词:美术鉴赏 高校 素质教育 作用

随着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美术鉴赏课逐渐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美术鉴赏课在高校的开设,进一步促进了大学生的自由和谐发展,为造就合格的人才服务。那么,美术鉴赏课对大学生的全面而深刻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呢?笔者认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以美引善

蔡元培先生大力提倡“以美育代宗教”,就是因为作为“美育”的重要载体之一的美术有辅助道德进步的教育功能。大学生的思想品德不是先天具有的,也不是后天自发形成的,而是在社会、家庭,特别是在学校教育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美术鉴赏课就是学校的教育课程之一。

人的道德理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建立在审美的基础之上,并以美作为追求的价值取向。在思想道德素质养成过程中,美术鉴赏课把中外美术精品直接呈现给广大学生,使他们产生“直观”的美感。“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黑格尔语),能使人的主体性得到美的提升,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过:“美是人的道德财富的源泉。”高校的美术鉴赏课是普通美术教育工作在高校的一种延续,是一种富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审美教育。这种审美教育是通过鉴赏美术作品的意境、线条、色彩、构图、肌理、空间及作者创作背景等完成的,它可以把高度发展的社会理性转化为直观的、生动的感性形式,其中蕴含的政治思想内容、伦理道德内涵,均使受教育者在提高审美感受、表现能力的同时,心灵得到净化,道德情操得到升华,从而达到崇高的精神境界。生动的艺术形象和直观的构思,给青年学生以启迪、以感动,从美术作品中感受到美,精神上获得愉悦和满足,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获取了很多人文知识,接受了思想道德教育,人的身心得以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以美启真

素质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重点。美术鉴赏课可以使学生以愉快的心理体验展开想象,现代心理学揭示,兴趣和愉快的心情可以为复杂繁重的智力活动提供最佳的情绪背景。好的美术作品,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美术鉴赏可以使学生感知、注意、记忆联想、幻想、创造等思维能力得到发展。通过作品的鉴赏,可以提高学生的视觉感知能力,对各种色彩的象征义和引申义的理解会更加敏锐、协调,可以这样认为,美术鉴赏具有启迪智慧的作用。

美术鉴赏的过程是一种视觉思维的过程,也是鉴赏者审美创造的过程。它是鉴赏者通过对艺术家创造的艺术品的感受、想象、体验、理解和鉴别等一系列视觉思维活动,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从而达到开阔视野、扩大认知领域,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目的。在美术鉴赏过程中,由于鉴赏者面对的是富于启发性的典型视觉形象,所以会自然地唤起种种有关的联想和想象。在联想和想象的作用下,通过特定艺术形象可以感知和认识更为丰富的内容。中国古代诗论中就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之说,宋代诗人梅尧臣要求“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以意”。中国画的留白处理,正是留给鉴赏者想象的空间,这是鉴赏者对艺术作品再创造的过程。艺术作品不管表现得多么完整、具体,都留有广大的想象空间,这些空间需要鉴赏者通过联想和想象去丰富和发展,使鉴赏者形象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培养与提高。美术鉴赏与美术创作一样,都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因此,鉴赏过程也是培养鉴赏者创造力的过程。

创造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美术鉴赏正适合这种创造心理的培养,尤其在美术鉴赏过程中对作品的色彩、比例、空间、节奏等视觉思维的训练,能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开拓视野,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空间想象力,开启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三、以美怡情

身心素质包括体质、体能教育和心理教育。

首先,美术鉴赏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大有裨益。如古希腊雕塑《掷铁饼者》就是力量与健美的和谐统一,这表明体质体能的发展过程就是按照美的原则、美的规律塑造美、追求美。在对《掷铁饼者》深入分析、鉴赏并进一步了解作品来龙去脉的同时,还能以健康的美感引发学生强健体魄的自觉性。如鉴赏古希腊雕塑《米洛斯的维纳斯》时,引导学生围绕人体美的标准进行讨论,通过美术鉴赏课帮助学生认识美的时代性、阶级性和多层次性,并转而欣赏“维纳斯”的古典、和谐、健康、自然之美。

其次,美术鉴赏对学生健全心理素质也是至关重要的。美术鉴赏课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进程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美心理,使他们对美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概念,学会欣赏美、鉴赏美、表现美。优秀的美术作品都是作者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理解,是创作者心灵的表露,所以在美术鉴赏中,广大学生可以通过艺术作品这一媒介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使自己的心灵得到熏陶、感染、净化与提升,从而使学生的认知心理、情性心理、社会心理得到和谐发展。此外,美术鉴赏还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宽容心理和创造心理等。

总之,美术鉴赏中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无一不关联着素质教育,关联着学生自由和谐的发展。2004年9月10日,主席发表了关于美育的讲话,在讲话中他这样讲道:“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和健康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造就出大批具有创新精神、 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并自由和谐发展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道一主编《美术鉴赏》,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篇3

关键词:文学鉴赏 高职学生 人文素质 培养

《文学鉴赏》 是高职院校为了提升学生人文素养而开设的一门非常重要的文化素质教育课,它虽不具有《大学语文》作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必修课的地位,但同样在提升高职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化素质的过程中肩负着重要的责任。《文学鉴赏》课因其独有的特点决定了它是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最好途径之一。

《文学鉴赏》是通过对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让学生通过语言这一工具,获得对这些作品艺术形象的感知和理解,然后在这一基础上理解文学作品的精神内核与思想,并引发学生的思想共鸣,获得一种审美愉悦和享受,从而影响自己人生观和世界观的一种精神活动过程。文学作品是作家人格的流露,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反应。通过阅读和鉴赏优秀的文学作品,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获得美的感知和享受,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增长了学生的知识,丰富了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学生获得道德教育,净化了学生的心灵,提升了学生的思想品格,健全了学生的人格。因此,开设《文学鉴赏》课是高职院校加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尤其是人文素质培养的非常重要的途径和手段。

一、目前高职院校《文学鉴赏》课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为社会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使命。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行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它们不仅希望高职毕业生拥有较好的专业技术能力,同时还希望它们拥有较高的综合能力,这其中就包括了必备的人文素养。而在现实中,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却在遭遇瓶颈。一方面,作为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者,他们没有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提到应有的高度,而是认为类似大学语文、文学鉴赏这类的基础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是可有可无的,在必要的时候必须为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让路。他们认为就业是王道,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才是最核心和关键的。另一方面,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因为过多地受到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影响,人文素质教育和审美教育普遍比较缺乏,具体表现在:其一,缺乏对真善美、假丑恶的辨识能力,有些学生甚至是黑白不分,一切都以“钱”作为衡量的标准;其二,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之中,浑浑噩噩,毫无斗志,缺乏人生理想;其三,个人意R比较严重,缺乏担当和责任意识,协调、配合的意识比较差等等。这些对当前高职院校推进人文素质教育都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因此,高职院校有必要且非常迫切需要通过《文学鉴赏》这类课程的教学来改变这一现状。

二、高职院校《文学鉴赏》课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如今,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越来越受到社会和教育者的关注,而《文学鉴赏》作为高职院校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在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研究高职院校《文学鉴赏》课与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文学鉴赏》课可以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文学鉴赏》课本上选取的文学作品大多为古今中外的优秀篇目,阅读和鉴赏这些优秀文学作品,尤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帮助高职学生很好地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比如“孝”道,《弟子规》中讲到:“首孝悌,次谨信”,一个人如果连最起码的孝道都无法践行,又拿什么来对社会和国家负责?又如“诚信”,《论语》中提到:“民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讲的就是诚信之于立人、立德的重要性。又如“爱国情怀”,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描述的都是一种大无畏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再如“坚强的意志”,司马迁受宫刑后还能忍辱负重完成《史记》的创作,鲁迅赞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曹雪芹历经多年,先后经过五次修改完成《红楼梦》的创作,他自己也曾戏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通过《文学鉴赏》课学习这些优秀的作品,对高职学生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不起到促进和教育作用。

2、《文学鉴赏》课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

学生不可能是温室里的花朵,永远躲在老师和学校的庇护之下。高职学生走向社会后,必然会面临各种各样工作和生活的问题,而要处理好这些人生的考验与磨炼,他们就需要拥有广博的知识与才学,具备对社会、人生的认知能力。而通过《文学鉴赏》课的学习,在古今中外林林总总的文学作品中,学生们就会学到这样的知识和能力。文学作品上自天文,下至地理,包罗万象。一部《红楼梦》就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它既是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旺盛衰史,又是整个封建社会的缩影,里面包含了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服饰礼仪、风俗人情等各方面的知识。学生们通过这样的文学作品的阅读和鉴赏,可以开拓自己的视野,增长自己的见识,启迪自己的思维。

3、《文学鉴赏》课可以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现代人的压力越来越大,当高职学生面临学习、生活、交往、恋爱、择业等各种压力时,由于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很容易在心理方面出现问题,轻则孤独苦闷、悲观失望,重则自闭厌世,甚至轻生或杀人。因此,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使学生形成健康的感情和健康的心理是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一大重要内容。而《文学鉴赏》里的优秀文学作品大都闪耀着古圣先贤们的精神光辉,它们为同学们展现了美好的生活图画,揭示了人生的真谛,显示了人生道路上的幸福欢乐与困难对人意志的磨砺,对激发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学生的健康心身具有重要的作用。

4、《文学鉴赏》课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责任缺失、道德沦丧也随之而来,许多人的价值观变成了金钱至上、为钱是图。在这样的一种社会风气下,如何通过学校教育重塑社会价值观念,帮助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也成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文学鉴赏》中的许多优秀作品,包括名人名言、格言警局,可以帮助学生陶冶性情、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同时,文学作品中对反面形象的塑造,可以帮助高职学生有效的识别真善美、假丑恶,从而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和道德观。

5、《文学鉴赏》课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是现代学生需要具备的一项重要能力,也是衡量W生人文素质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通过《文学鉴赏》优秀作品的学习,学生们可以汲取古圣先贤们的思想智慧,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这对于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大有裨益。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乌鸦喝水的故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这些耳熟能详的故事告诉我们的就是一种创新思维能力。大象太重,无法称称,曹冲就改称其他同等质量的东西。人掉进水里,通常的救人方法是使人离开水,而司马光则想到了使水离开人。口渴了,我们是把水倒进嘴里喝,乌鸦则想到了填石子让水位变高的方法。同时,文学作品中的想象、灵感、幻想等,也有助于学生突破思维定式,获得启发,利于创新。

三、高职院校《文学鉴赏》课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在高职院校《文学鉴赏》课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需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

1、教学内容:选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名篇

自古至今,中外文学史上流传下来的名篇数不胜数,而高职院校开设的《文学鉴赏》课课时非常有限,若要在有限的课时内发挥《文学鉴赏》的功能,就需要授课教师和教材的编者本着精益求精的原则,选取经典中的经典来赏析。学生们通过阅读和赏析这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名篇,可以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操,使自己成为一个有良好的个人修养、高尚的道德情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的青年。

2、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

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借助色彩、声音、图画、动画等形式,使授课的内容更加形象、生动、具体。《文学鉴赏》课中,老师通过语言的描述,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具体的意象、形象,但往往这些形象不够立体,缺乏一定的生动性,辅之以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使这些文学意象更加的立体、生动、形象、具体,学生赏析后就能更加清晰、准确的掌握这些文学作品的意境。

3、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式的教学方法

文学鉴赏是一种审美认识活动,是学生对作品意象和意境的感知、理解、接受和再创造的过程。《文学鉴赏》的授课过程中,学生应该是鉴赏活动的主体。因此,授课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去感知和思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感知作品的语言、形象、手法、意境等,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美感。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刻地剖析和思考,理解文学作品的主旨和内涵。

现如今,高职院校的人文精神教育陷入困境,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当道,人格操守、责任担当逐渐缺失。阅读和鉴赏优秀文学作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提高高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意识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吴晓辉.文学鉴赏与人文精神的培养[J].读书与评论,2008(8)

2、张楠.试论文学鉴赏教学在司法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意义[J].青年文学家,2013(1)

3、代智敏.试论《大学语文 》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时代教育,2013(9)

4、任焕茹,任翠英.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中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8)

5、王俐婷.论高校文学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8)

篇4

一、美术鉴赏的教化功能

美术鉴赏教育是一种感觉与理解、感情与认识相统一的精神活动,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这种教育不同于其他理论教育或某种强迫性教育,它具有“熏”和“浸”的作用,“熏也者,如入云烟中而为其所烘,如近墨朱处而为其所染。”“浸也者,人而与之俱化者也。”(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学生欣赏艺术作品就会从中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陶冶自己的道德情感。例如:古埃及的金字塔会使学生从宏大的建筑物中认识到古埃及人民的勤劳聪明和巨大力量。徐悲鸿的《奚我后》会使学生抒发对劳动人民的同情。《米洛斯的维纳斯》会使学生感受到维纳斯的优美和崇高,我国原始社会的彩陶和商周的青铜艺术,以及其他许多巧夺天工、光彩夺目的工艺品,都会使学生感到我们祖国历史的悠久和文化灿烂,油然产生一种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至于中外历史上那些具有历史局限性,以至于不好的、反动的艺术作品,在鉴赏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比较、分析、鉴别,不断认识真善美,假恶丑,在认识的过程中产生一种倾慕或鄙弃、爱好或憎恶,引起内心的共鸣,从而很好地获得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感之效果。

二、美术鉴赏的感化功能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各种信息泥沙、消极思想和不良文化蜂拥而至,尤其国内和国际社会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以及敌对势力对学生的思想、文化渗透,使学生思想意识淡薄,道德意志不强,甚至崇拜西方,追求奢侈,害怕困难。基于这种情况,单靠政治理论课、法制教育课是不够的,还要借助美术鉴赏课的教育作用来感化学生。①借助艺术大师、名家成功的事迹打动学生。例如:徐悲鸿曾多次出国探索,他忍着胃病,不畏贫困,遍历英法等国,画了上千幅素描和不少油画,才成就了事业。梵高一生短促,而且充满不幸与痛苦,在苦闷中学画,在流浪中成名。②借助艺术作品创作的实践经验说服学生。如:齐白石为一本《芥子园画谱》产生了强烈的绘画兴趣,后虚心求教于画家陈师曾,深入钻研,潜心研究,终于改变了过去作品中的冷逸风格,实现了画风的大转变——“衰年变法”。还有董希文的《开国大典》的设色成功更令学生敬佩不已,品味无穷。③借助艺术形象感染学生,良好的思想内容激励学生。如《收割》的勤劳,《刘胡兰》的勇敢,《愚公移山》的爱国,《艰苦岁月》的乐观……都会感染学生,激起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爱集体、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热情,从而形成良好的思想观念,磨砺坚强的意志。

三、美术鉴赏的净化功能

情感是一种精神力量,它不像理性认识那样可以迅速改变方向和更新内容,它更为稳定而牢固地沉积在人们的心灵深处。美术作品以视觉形象自由自愿地感染学生,给学生的情感领域以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就是美术鉴赏的怡情养,即净化功能。①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引导学生把内心压抑的过分强烈的情绪正确无害地得到“缓和性宣泄”,达到心理平衡的目的。例如:东汉时期的陶瓷品“说唱俑”,唐朝时期的“彩绘舞蹈俑”以及现代的民间工艺品,都从不同的程度激发了学生的欢快之情,使之潜意识欲望臻于升华。②美术鉴赏教育能使学生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一方面借助古今中外艺术大师、名家的学习和艺术作品的比较鉴赏,使学生吸收先进人物的思想和行动,把他们作为自己行动的楷模。另一方面借助雕塑、剪纸、工艺作品的鉴赏,尤其是一些宣传画、广告画的欣赏,使学生在生活中自觉养成珍惜劳动成果、保护自然环境、不乱扔杂物的良好习惯,自觉抵制黄、赌、毒、邪(教)的侵蚀和诱惑,从而使学生生活充满乐观,使学生的思想、感情得以净化,使学生的精神境界得到提高。

四、美术鉴赏的深化功能

篇5

南京师范大学 江苏南京 210023

[摘要]法治作为一种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不仅对推进社会建设有重大指导意义,而且对思想政治教育也有借鉴启迪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推进法治宣传和教育工作,借鉴法学理论,完善自身发展。本文在法治思维视域下考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合理性,教育者的价值信仰,受教育者的合理权利诉求,从而促进学科交叉,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 http://

关键词 ]法治;思想政治教育

一、法治思维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一)法治的内涵与特征

法治思维指的是按照法治的逻辑来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思维方式,它是将法律规定、法律知识、法治理念付诸实施的认识过程。法治思维方式的重心则在于依据法律来进行合法与非法的预判,即把合法性当作思考问题的前提。法治思维的主要特征就是要用法律至上、权力制约、公平正义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去思考和评判一切涉法性社会争议问题。本文就是在法治的思维下审视思想政治教育,借鉴法学的理论知识填补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空白。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高提供有益借鉴。

(二)法治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法治作为一种治国理念主要通过制定法律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主张。思想政治教育属于意识形态的范围,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考察法治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可以借鉴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法律和道德作为调整社会关系的手段,尽管在表现形式、作用机制、调整对象、调整范围等多个方面存在差异,但两者的理念和追求的目标具有一致性。法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障,思想政治教育为法治提供思想道德基础。

二、法治思维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一)思想政治教育合理性、合法性的审视

法律创制的前提是良法,这给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就是作为提高人们思想道德,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关注其内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问题。所谓合法性,简单而言就是合乎法律。从法律角度来看就是,执法机关的行为在法定的职权范围内,依法办事,受到法律的约束。所谓合理性,是一个揭示主体活动性质的哲学范畴,是主体按照其理性创造出来的现实世界。合理性对事物要求从客观性、本质、必然性、规律性、人性、目的性诸方面去作综合性的评价。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的合法性就是被认可、被接受,人们自愿遵循。法律规范虽然神圣不可侵犯,但是在司法环节也会融入人情的因素,使得冷冰冰的法律具有情感的温度。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对受教育者进行一定的道德规范、约束,但是,也关注情感、尊重主体地位,注重受教育者需要的满足和精神的诉求。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发展、享用功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门快乐、幸福之学!所谓“王法”即“美”。思想政治教育要融入法治思维,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系统都能实现有法可依。

(二)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价值信仰问题

所谓信仰,是指主体超越现实、超越自我、追求最高价值的自我意识,是对具有最高价值的对象高度的信服、景仰、向往、追求,并以之统摄自己的精神生活,作为自己精神寄托的思想倾向,是主体对终极价值的追求。法律以公平正义等价值理念为其正当性的来源,并且以实现公平正义为其主要目标。法律至上体现了对法律的信仰。没有对法律信仰的心理基础,任何社会都不能迈进法治社会的门槛。建设法治社会必须建立法律至高无上的权威,使法律成为人们的信仰。法律信仰主要体现在立法、执法、司法。立法代表了绝大多数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是社会正义的集中体现。立法者们信仰法律,视法律为神圣,则他们会尽量考察国情、体谅民情,制定良法,从而为后面的三环节奠定法律信仰的基础。执法是实现社会正义的重要环节,有法必依是执法的关键,执法必严是执法的基本要求。司法是实现社会正义的最有力、最可靠的保障,司法的公平、公正是社会稳定、生活有序、人民安居的基础。司法工作者忠于法律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拥有忠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信仰。思想政治教育者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施加教育影响的个体或群体。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发动者、组织者和实施者。主要承担教育和管理的职能。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起着榜样示范的作用。教育者自身要对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产生坚定的信仰,只有这样,受教育者才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产生认同。

三、法治思维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创制良法启示思想政治教育具备合理性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思想政治教育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当前,党和国家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思想政治教育要把“依法治国”的理念通过宣传和教育的方式落实到行动中,为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本身要加强法治思维,更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使其内容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和法治思维。帮助人们形成明确的法治意识,提高人们对民主、法制、纪律的认识,使人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民主、正确行使民主权利,自觉遵守国家法律和纪律,维护社会的稳定。

(二)法律至上启示教育者确立价值信仰

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席卷和市场经济的影响,多元价值观的冲击,导致教育者的功利思想异常凸显,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产生质疑,共产主义信仰下滑。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职能决定了其信仰的重要性。思想政治教育者组织开展各种活动、传播思想政治知识和品德规范、激发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引导教育对象思想品德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统治者自身的道德品质被视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条件。选拔人才也是关注其道德素质。因为,领导者的良好德性和人格,对全体社会成员起着榜样和示范作用。教育者只有确定了坚定的信仰,成为受教育者的道德榜样,受教育者信仰的确立才有现实的可能性。再者,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理性科学知识教育,而是道德知识教育更要关注人的情感,诉诸于人的信仰,只有将其内化为信念、信仰,形成自觉认同,才能真正外化为行为!

随着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的逐步推进,法治文明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法治所倡导的创立良法、法律至上、权利本位等思想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提供了独特的视角。这种借鉴是立足于我国具体的现实国情,思想政治教育特点基础上的有条件的吸收和融合,而不是全盘照搬。因此,如何借鉴法治建设的成功经验以促进自身的发展创新,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关注的重要话题。

http://

参考文献

[1]张文显.法学基本范畴研究[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95—96页.

[ 2]王玉梁.理想、信念、信仰在价值中的地位及意义[J ].新华文摘,2000(12).

[3]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99页.

[4]李桂林.论良法的标准[J].法学评论,2000(2).

篇6

1、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会。

2、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思想品德课、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五种品格”的学习和时政教育,有哪些收获,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修养方面的体会,对当前国内形势有何认识。

3、对所学专业重要性的认识,学习目的、学习态度、成绩如何,以及在课堂学习、生产实习、科学研究等方面的表现情况。通过几年来的学习和实践锻炼,掌握了哪些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各种能力如何。在校期间的奖惩情况。

4、在校园文明建设、学雷锋、青年志愿者活动、公益活动、团结同学、遵纪守法等方面的表现情况。

5、参加校、院、办组织的各项活动的具体表现,担任社会工作的情况,以及通过这些活动和社会工作,取得了那些收获。

6、参加体育锻炼特别是早锻炼、课外活动、各类体育比赛的表现和取得的成绩。

7、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认识以及如何确立正确择业标准和就业观念。

8、对自己主要优缺点做简要概括,并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对把个人的理想、抱负与祖国的建设事业联系在一起,勤奋敬业、面向基层,到艰苦地区去,到生产第一线去建工立业,表明自己的态度和决心。

篇7

关键词:崇德;传统文化;人格修养

作者简介:曾长秋,中南大学政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负责人,湖南省党史学会和党史人物研究会副会长,湖南省世界政治与共运史学会副会长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不乏精神文化资源的国家,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儒家文化传统,对至今乃至后世依然产生着深远影响。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以德育人,培育良好的国民。在一定意义上说,整个古代教育都以德育为基调,并积累了丰富的德育资源,值得我们去深入挖掘和整理。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其中提出了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对青少年进行人格修养教育。“正心笃志、崇德弘毅”是儒家优秀文化传统的精髓,尤以其中的“崇德”思想对青少年人格修养教育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一、儒家“崇德”思想的内涵及其特征

中国历来崇尚道德,“崇德”二字出自《尚书・武成》,其中有“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之句,意思是只要尊崇有德行的人、酬报有功劳的人,何愁国家不能治理?延伸到德育领域,亦不乏“明礼知耻、崇德向善”等倡导。儒家以人伦关系为出发点,强调知识与道德相统一,以树人立德为宗旨,强调教化的作用,以忠、孝为是非标准,强调家国观念。

中华乃文明古国,又称仁义之邦、礼仪之邦,这一美好称谓,正是由“德”育出来的。教育是人获得“德”的主要途径,育德是教育的灵魂。人类一踏入阶级社会的门槛,或者说自有文字以来,我们的祖先就懂得“以文化人,以德育人”的重要性,视教育为民族生存的命脉。《礼记・学记》写道:“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这些话,明确了治理国家的首要任务是办教育,教化民众。当前开展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旨在引导青少年明辨是非、遵纪守法、坚韧豁达、奋发向上,自觉地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思想,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培养他们做知荣辱、守诚信、敢创新的中国人。

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社会群体之中,必须善待各种社会关系,学会为人处事,这些都需要以德育人。何谓德育?德育是培养人的品德以及如何进行修养的教育,是教育者将社会要求的道德规范内化为受教育者个人品格的教育活动。“德育”这个基本概念最早由英国学者斯宾塞在《教育论》一书中提出,他把教育划分为智育(intellectual education)、德育(moral education)和体育(physical education)。在我国,1902年《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最早使用“德育”这一术语:“外国学堂于智育体育之外,尤重德育。”1904年,王国维以“德育”与“知育”“美育”三词,向国人介绍了叔本华的教育思想。1906年,他在《论教育之宗旨》一书中开始诠释“德育”这个术语,专指“道德教育”。事实上,日常生活中“德育”的外延不断扩大,包括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的教育,甚至包括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环境教育、青春期生理与性教育、多元文化教育、世界和平教育,等等。德育的功能,无论对群体还是对个体均不可或缺。对群体而言,需要遵守集体规则的个人,以保持群体的团结和安定;对个体而言,需要处理好与群体的关系,以获得良好的生存空间。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道德是照亮全面发展的一切方面的光源。”

我国自古就不乏精神文化资源,儒家“崇德”思想代代相传。传统道德规范有许多基本要求,在立身方面是:诚实守信、勤劳节俭、中庸平和;在家庭方面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和爱;在社会方面是:公忠、廉洁、仁政。儒家在提倡道德人本主义的同时,把道德实践提到至高地位,极大地促进了人们重情操、讲修养的自觉性。

传统道德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并为我国赢得了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千古美誉。儒家“崇德”思想的基本特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强调伦理本位。在封建社会里,父慈、子孝、妇从的家庭伦理观念,是君仁、臣忠、民顺的社会伦理观念之缩影。儒家提倡“三纲五常”这种由国到家再到身的训导,其层次由高到低,强调了治国必先修身,从整体效应上看待个体修养。而修齐治平这种由身到家再到国的训导,其层次由低到高,强调了修身才能治国,从个体修养上求得整体效应。

其二,怀抱经世之志。历代知识分子怀抱以重政务为特征的“经世致用”思想,经过历代积淀,转化为普遍的社会心理。尤其是儒家知识分子那种以天下、国家为己任,有着深沉的爱国激情和浓厚的社会忧患意识。他们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感,把“立德”“立功”“立言”看作为人生的“三不朽”的事业追求,具有强烈的建功立业愿望。

其三,注重道德修养。无论是儒家的诚意正心、格物致知,还是道家的少私寡欲、修道积德,佛家的超尘绝俗、去恶从善,无不以道德实践为第一要义。就是古代文论、画论中的主张,也无不寓道论物。例如,我们明明知道岳飞的书法不如秦桧,但人们都说《满江红》不仅词好,而且书法也好。就是秦桧创制的字体――今天使用的印刷体,人们不称它“秦体字”,而按朝代说它为“宋体字”,便是一证。

二、对青少年人格修养教育的借鉴

当前,社会转型引发的道德观念转变与价值观冲突,给学校德育带来巨大挑战。社会上频发的道德失范现象,也使青少年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受到冲击,甚至诱发其走向道德迷茫之路。儒家“崇德”思想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对进行人格修养教育具有借鉴作用。

在儒家“崇德”思想中,“仁”是最高德目,其下辅之“义、礼、智、信、忠、孝、悌、恭、宽、敏、惠”等具体德目,这些德目共同建构了儒家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它告诉人们,应该怎样修行自身品德,应该怎样关爱他人,以达到“君子”境界,进而更好地维持社会关系、家庭关系的和顺。儒家致力于用仁爱之心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道德意识,具有完善自己、替人着想、善待他人的涵义,含有朴素的“人本”思想。

在越来越强调“以人为本”理念的今天,用儒家“崇德”思想中的仁爱精神充实学校的精神文化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一方面,我们应弘扬儒家德育的“仁爱观”,培养青少年自觉对人民奉献爱心、回报社会的道德品质。要鼓励青少年树立“博爱大众”的情怀,在日常生活中发扬“尊老爱幼”“患难与共”“成人之美”等优良品德,这正是对他人人性的尊重,是人本理念的回归;另一方面,学校要本着“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促进青少年的个性张扬与全面发展。其中,道德品质的发展无疑是个体发展的核心要义。当我们强调“仁爱”要从自我做起时,就肯定了青少年个体主体的自觉性,个体在尊重和关爱别人的同时,也使个人的品德和思想境界得到了升华,这正是学校贯彻人文关怀精神和人本理念的直接体现。

“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又一重要理念,儒家德育倡导“尚中贵和”,鲜明地表达了先人对“中和”理想的追求。讲究人际和谐、家族和谐和社会和谐,是儒家“崇德”思想的价值理念。在这种价值理念的引领下,友好相处,与人为善,相互协作,共享祥和,成为了千百年来中国人的处事之道。当前,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承接和弘扬儒家传统“中和”理念的合理内涵,充分地发掘其蕴含的当代价值,来充实学校精神文化的和谐性,对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时代在发展,越来越需要群体协作,只有群体内人际关系处于一种协调状态,工作、学习、生活才能和顺,社会才能健康发展。因此,应当用“尚中贵和”的理念引导青少年,以博大的胸襟包容并接纳不同思想观念、文化背景的人和事物,学会用中和之道去处事待人,以推进自己与他人的和谐相处。

儒家“崇德”思想的实现途径是重视修养,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和根本。曾参在《大学》中写道:“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通过长期道德实践探索,儒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道德修养方法,如孔子要求“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一个人根据这些道德理念,经过长期而重复的练习,养成了一种道德习惯,便成其内在的道德品质。

修身为一个人形成优良道德品质的主要途径和实践活动,古人修身对此非常重视,要求从小做起。如孟子以性善论为基础,认为“养心莫善于寡欲”,要求克制自身欲望,保持人心所固有的善端,不致因外界物欲引诱而丧失。他主张通过“反身而诚”“强欲而行”的方法,自觉地体验人生固有的善心善端,养成“浩然之气”。在此,孟子充分肯定了主体内在的道德意识与本能对人的自我完善,由此设制了人类走向完善的有序之路,开创了道德修养的“内圣”之学。他的这种存心养性的修养方法,对历代儒家的修养学说影响很大。

儒家学者将道德分为“德性”与“德行”,德性乃内在之德,德行乃德见之于行[1]。一个人高尚的德性,要通过良好的德行表现出来。儒家不仅提出了修身之道,而且身体力行,对“崇德”思想及其修养实践的发展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其中“慎独”是儒家创造出来的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自我修身方法。慎独最早见于《礼记・中庸》篇:“道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综观其文,慎独指的是人们在个人独自居处时,也能自觉地严于律己,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所思所行,防止有违道德的欲念和行为发生,从而使道义时时刻刻伴随主体之身。能否做到慎独,以及坚持慎独所能达到的程度,是衡量人们是否能够坚持自我修身以及在修身中取得成绩大小的标尺。“慎独”或“吾日三省其身”之所以古往今来受到德育思想家们的重视,是因为它作为“入德之方”,在人们修身和群体道德建设中具有重要功能,对今天的青少年人格修养可资借鉴。

三、创新青少年

“崇德”人格修养教育的路径

儒家“崇德”思想是值得珍视的精神财富,需要我们去潜心研究、发掘和借鉴。我们也要看到,儒家“崇德”思想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包含着许多过时的、落后的因素。在当前学校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中,我们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有选择地引入儒家思想的合理内核,并以时代精神改造之,以实现青少年“崇德”人格修养教育的路径创新。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如何提炼适用于学校教学的核心内容呢?我们认为,必须抓住爱国、处世、修身三把钥匙,以此办好青少年电视频道,组织编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读物,创作青少年喜爱的影视片、音像制品和文学艺术作品,建设适应时代需要的优秀传统文化网络教育平台,拓宽适合青少年学习特点的线上教育。同时,要充分利用当地的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站)、图书馆、美术馆、音乐厅、影剧院、故居旧址、名胜古迹、文化遗产、具有历史文化风貌的街区等,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现场教学。还要鼓励各地各校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设专题性的地方课程,并邀请传统文化名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进校园、进课堂,使青少年耳濡目染,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不断熏陶下潜移默化,自觉地砥砺人生、修养品格。

儒家“崇德”思想认为,修身实践不仅可以提升人们对道德内化的自觉性,也可以使人们对道德规范有更生动、具体的理解。只有每个社会成员自觉地践行道德规范,其服务社会的功能才能彰显出实际价值。我国教育方针的基本定位是“德育首位”和“全面发展”,即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青少年是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生力军,为了造就适应21世纪国际化人才竞争的需要,必须培养他们为祖国建功立业的使命感,心忧天下、心系百姓的社会责任意识。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意识,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是仅靠老师的课堂理论灌输就能学到的,也不是只靠书本学习就可以具备的。只有经常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贴近现实、关注民生和了解社会,才能促进青少年道德和学识的全面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贯穿着一种积极的入世心态、进取的道德价值,正如《易传・乾卦・象传》所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天体的运行,表现出刚健有为的特性。君子学习这种特性,就能够使自己做到自我奋发,永不停息。儒家“崇德“思想中的“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精神,既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道德品质,当前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尤其需要这种精神。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学校可用儒家传统“自强观”充实校园精神文化的进取性,激励青少年养成积极的入世心态,在成就事业、奉献社会的征程中努力奋斗,永不停息。弘扬儒家思想的“自强精神”,就要求青少年在任何艰难困苦下不抛弃、不放弃,以坚忍不拔的顽强毅力,迎难而上,不断进取;就要让青少年坚定“活到老,学到老”的决心,抛弃胸无大志、贪图享乐、逃避现实的心态,加强学习,充实头脑,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就要培养青少年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激发其主动性,只要一息尚存,就不容懈怠,去为中华民族的重新崛起而奋勇拼搏。

道德品质作为一种个体现象,“经常表现为一个人某种持续行为的稳定倾向。”[2]每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所反映出的各种范畴,都有其活生生的内容。这些具体内容,体现了特定时代、社会、环境和阶级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要求,以义务、良心、荣誉、幸福、虚荣、自私、虚伪等形式提炼和概括出来,并表现在各种行为之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在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时强调,要通过学习宣传道德模范的活动,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来激励人民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3]。因为在道德模范人物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集中反映了引领时代前进方向的中国精神。这些人以“礼仪、诚信、奉献、友善、和睦”为核心,树立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榜样。创新青少年“崇德”人格修养教育的另一条路径,是这些将凡人善举故事具体化,培育青少年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培养青少年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转化成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参考文献:

[1]邵汉明,刘辉,王永平.儒家哲学智慧[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124.

篇8

关键词:网络;思想品德;教育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6-0066-01思想品德课作为德育的主渠道,思想品德教师肩负着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任务。怎样才能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有利促进德育目标的实现?思想品德课教师应认真分析网络特点。借鉴网络上的一些做法,探寻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引导学生更好的成长。

1.中学生上网情况

1.1中学生上网率极高,高达91.3%,其中23.6%的中学生是互联网的常客。

1.2学生娱乐消遣上网的比例远高于为学习而上网的比例,出于学习而上网的比例仅占38.1%。

2.网络游戏已经被人们称为"电子海洛因"

青少年沉迷于网络者队伍日渐扩大,中小学生因痴迷于网络而造成成绩下降,精神萎靡,偷钱劫钱,亲子矛盾,夜不归宿,厌学弃学,离家出走盲目网恋等现象层出不穷。

3.中学生迷恋网络原因分析

3.1家庭和学校充满了批评、训斥,网上很少批评,多的是鼓励安慰许多学生在学校收获的都是批评,这是连成人都不愿收到的礼物,何况孩子?网上玩游戏你过不了关,没人讽刺你。过了关则有奖励,鼓励。在网上聊天。很少有人像家长,老师那样教训你。网友们总是相互安慰,同病相怜,或者帮你骂人,替你出气。你替孩子想想,要让他选择,他会愿意在哪种环境中活着?有鉴于此,思想品德教师应该大幅度减少批评,禁止讽刺挖苦。

3.2家庭和学校不允许失败,网络允许失败重来。许多人的教育思想有一个很大的毛病,就是不允许学生失败,成绩刚下降几分,老师就赶紧给家长打电话报警,连学生喘气的机会都不给。不停的念紧箍咒。网上最大的好处就是没人念紧箍咒。你打游戏一周过关也可,一月过关也可,一年过不去也没人催你,于是你很从容,你有足够的时间咀嚼自己的经验教训,不断提高。从这一点说,网络游戏的设计比很多教师的教学设计更符合学习规律--尊重学生自主发展,不搞拔苗助长。因此,教师要慎用权利,允许孩子失败。把成长的节奏尽可能放给孩子去掌握。

3.3老师居高临下,网上是平等的。网友关系最值得羡慕的地方是平等,这种平等是很多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难以找到的。许多学生一站到老师面前,精神上立刻矮了半截。即使在同学之间交往,老师也告诉他:要和成绩好的同学交流接触,要以他们为榜样,他在和同龄人打交道之前就已经感受压力了。他必须仰着头,才能跟人家交流。多么难受的姿势!网上则不然,上网者就把身上的包袱都甩掉了,可以平等的,自由的与人家交流。这是一种心灵的解放,这种解放给孩子带来无比的轻松和快乐。孩子怎么会不迷恋网络呢?

因而,思想品德教师一定要努力制造尽可能平等的人际关系。不要总是居高临下的对待孩子。让孩子亲近你,喜欢你,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你对学生的影响力才会增大。

3.4在学校里,身份已被"定格",到网上可以重新做人。教师作为教育者,不可避免的经常要评价孩子,评价来评价去,就会有一些结论,也就是说,会把孩子"定格"。如果这种"定格"是比较消极的,比如说孩子被贴上差生,问题生的标签,他就会觉得老师给我定性了,我永远无法去掉这个标签。不少学生破罐破摔,就是这个原因。这种孩子突然有一天走进网络,他就会惊喜的发现,没有人知道他原来的表现。没有人知道他脸上的标签。这是一种令人欣喜的体验,是一种新生的感觉。于是你就理解为什么很多差生如此迷恋网络了,对他们来说,网络绝不是简单的游戏和聊天的去处,那是一种新的生活,那是希望的田野。思想品德老师应该注意,不要轻易给孩子下结论,不要给他们贴标签不要让成绩不好,表现欠佳的学生失去信心,也不要逼着好学生处处做榜样。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活得比较充实快乐。

3.5在学校毫无成就感,到网上可以找到成就感。可以实现自我要让学生在学校活的充实快乐,重要的一条是让他有成就感,就是说,要让他感到自己一天比一天聪明,办事成功多余失败,如果教师不能让学生发挥他的强项,让他取得真实成绩,找到他们的信心支柱。弄的孩子每日灰头土脸,毫无成就感,他就可能向网吧逃避,当他发现自己在玩游戏方面可以比别人强的时候,他就可能把网络游戏当作实现自我的一条途径那他就非迷恋网络不可了,这不是简单的对网络的迷恋。他是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用来证实自己的生命还有价值。因而,思想品德教师要帮助孩子找到他的强项,找到他特殊的实现自我的途径。搭建自我实现的平台,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机会。①给学生一个表现的机会。一是展现个性,二是展现能力,三是展现成绩。②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交流的机会,一是课堂上个别发言,二是小组内互相交流,三是师生间多边互动。③给每个学生纠正错误的机会,不要求全责备。④给学生一个空间,包括独立的人格空间,即每位学生在班集体中都有人格独立性的一库之地;独立的思维空间即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会独立思维;独立表现的空间,即让每个学生都有参加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表现自己的小天地。

篇9

自我鉴定是个人在一个时期、一个年度、一个阶段对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的一个自我总结。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学习,展望未来,发扬成绩,克服不足,指导今后工作。小编为大家带来自我鉴定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自个在校热爱祖国,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乐于助人,是老师的好帮手,同学的好朋友。我学习勤奋,活跃向上,喜欢和同学讨论并解决问题,经常参与班级学校组织的各种课内外活动。

在家尊老爱幼,经常帮爸爸妈妈做家务是家长的好孩子,邻居的好典范。

初中三年我学到了很多常识,思想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希望以后能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文化的人,为建设社会主义中国做出自个的尽力。

当然我也深刻认识到自个的不足,字写的不是很好,有时候做事情会只有三分钟热情,我信任只需克服这些问题,我就能做的更好。

自个能自觉遵守中学生守则,活跃参与各项活动,尊敬师长,与同学和睦相处,关心热爱集体,乐于协助别人,劳作活跃肯干,自觉锻炼身体,经常参与并组织班级学校组织的各种课内外活动。

自个品德兼优、性格开朗、热爱生活,有较强的实习能力和组织能力

学习之余,走出校门,自个珍惜每次锻炼的机会,与不同的人相处,让自个近距离地接触社会,感受人生,品味生活的悲欢离合。

自入学以来,一直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具有杰出的思想道德品质,各方面表现优秀。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工作责任心,坚持实事求事的原则。

自个思想端正,能吃苦耐劳,有崇高的理想和伟大的方针,重视个人道德修养,养成杰出的生活作风,乐于助人,关心国家大事。

在校期间,自个一直勤奋学习,刻苦钻研,通过系统地学习掌握较为厚实的基础常识。由于有杰出的学习作风和明确的学习方针,曾获得"优秀团员"、"三好学生"等荣誉,得到了老师及同学们的肯定,树立了杰出的学习典范。

在课余时间,自个活跃参与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也热爱劳作,活跃参与校开展的各项文体活动,参与社会实习,继承和发扬了艰苦奋斗的精神,也参与了校文学社和书法协会,丰富了课余生活,使自个在各方面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篇10

关键词: 品格教育 未成年人 留守儿童 思想道德教育

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这就是传统品格教育的回归与兴盛。如火如荼的“新品格教育运动”在美国迅速发展,品格教育已经成为当今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一种主流形式。美国当代的品格教育是对传统的品格教育的一种扬弃,它继承了智慧―美德伦理学的理论基础,摈弃了机械灌输的教育方式,代之以反思性道德教育方式,并吸取了过去不同道德教育理论和方法的合理因素,从而形成了一种具有现代特色的新型道德教育理论和模式。

美国著名道德教育理论家、科特兰纽约州立大学教育系教授、美国道德教育协会前主席、美国“品格教育伙伴”负责人托马斯・里克纳(Thomas lickona)正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学者,他从为什么学校要进行品德教育、价值标准的内涵、学生应当具有的美德、实施品格教育的具体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并在确立尊重与责任为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把由道德认知、道德体会与道德行为三要素有机结合而成的“品格教育”视为中小学生道德养成理论的核心内容。根据这一理论,托马斯・里克纳提出了如何实施品德教育的十二条措施,提出了一系列道德养成的途径和方法。审视里克纳的品格教育思想,这些理论与实践策略对当前我国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里克纳品格教育的主要思想

(一)里克纳品格教育的主要内容

托马斯・里克纳认为,品格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传授核心价值观。他指出,道德价值可分为普遍的道德价值和非普遍的道德价值。普遍的道德价值即核心价值观,它对所有人都有约束力,学校应当向学生传授普遍的道德价值。那么,什么样的价值观才是核心的价值观呢?即是“以尊重和责任为核心的普遍道德价值观”。[1]

里克纳详细地论述了以尊重和责任为核心的普遍价值观体系的内涵。尊重意味着认真对待某人或某事的价值。它有三种主要形式: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所有形式的生命,以及滋养着它们的环境。尊重自己,需要我们认真对待我们的生命与身体的内在价值;尊重他人,要求我们认真对待所有的人,包括我们喜欢的人、不喜欢的人及我们自己;尊重整个复杂的生命之网,要求我们的行动顾及自然环境,即所有生命赖以生存的脆弱的生态系统。

里克纳认为,从尊重和责任这两个基本的美德可引申出其他相关的更为具体的美德形式,如诚信、忍让、谨慎、助人、同情、合作、勇敢、正直。诚信和谦让是尊重他人的表现;谨慎和自律有助于尊重别人;助人、同情和合作有助于我们实践责任伦理;而勇敢对于勇敢和责任均有益;普遍价值观则有助于建设以尊重和责任为基础的社会。由上可见,里克纳从青少年道德危机的分析中抽象出尊重和责任为核心的美德体系,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培养学生对自己、对他人及环境的尊重和责任是学校的首要使命。

(二)里克纳品格教育的基本原则

美国的“品格教育联盟”(CEP)认为,品格教育是一项培养青少年良好品格的长期工程。良好的品格应该包括理解、互助、公平、诚实、同情心、责任感、尊重自己和他人等核心价值观念;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有能力建立一个自由、民主的政体;良好的品格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持续的教学、示范、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的。“学校、家庭、社区三者要通过深思熟虑的努力,帮助青少年理解(Understand)、关心(Care)和践行(Act Upon)核心伦理价值”(CEP,1999)。作为“品格教育联盟”(CEP)主席,里考纳提出了“有效品格教育的11条原则(Eleven Principles of Effective Character Education)”[2],这11条原则基本上反映了新品格教育的主要思想,它既是学校和其他组织实施品格教育、策划品格教育活动的准则,又是一个评价品格教育方案、著作和课程等的标准。

(1)品格教育把促进核心的道德价值观作为良好品格的基础;(2)必须对品格进行综合的界定,以便把思维、情感和行为都包括在内;(3)有效的品格教育要求采取一种有目的的综合的观点来促进学生在各阶段学校生活中形成核心价值观;(4)学校必须是一个充满关怀的社会群体;(5)要发展品格,学生必须有进行道德行动的机会;(6)有效的品格教育包括有意义的、充满挑战的学术课程,这种课程尊重所有的学习者,并且帮助他们获得成功;(7)品格教育应当努力发展学生本身的动机;(8)学校的员工必须成为一个学习和道德的社会群体,其中所有的人都负有品格教育的责任,并且努力坚持同样的核心价值观,用这种价值观来指导对学生的教育;(9)品格教育要求员工和学生都发挥道德的领导作用;(10)学校必须召集家长和社区成员全面参与学校的品格教育建设;(11)对品格教育的评价应包括评价学校的品格,作为品格教育者的学校员工的作用和学生表现出良好品格的程度。

近年来,人们对品格教育的概念进行了重新考虑,认为可以把品格教育理解为综合学校教育改革的一部分,这种改革的焦点是关注良好的社会关系和建立一个关心人的社会群体。因此,有人认为,与其说品格教育是一种研究项目,倒不如说它是一种社会生活方式。很多关于品格发展的实验研究也证明,把学校看作是一个相互关怀的社会群体是品格教育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三)里克纳品格教育的实践策略

在新品格教育的实践指导策略上,里克纳提倡“综合方法”(Comprehensive Approach)。“一旦我们有了品格的综合性概念,我们就需要一个综合性方法”[3]。如前所述,品格综合了认知、情感、行为等多个因素,所以,要培养学生良好品格,需要综合学校、家长、社区及教室内所有可以利用的教育因素,以此作为影响品格发展的工具。然而“不是每个儿童都有一个稳定的家,不是每个儿童都上教堂,但每个学生都去学校――我们相信,在一个多元的社会中,我们的学校必须而且能够提升儿童及国家的品格”[4]。品格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应有之义。

里克纳在总结以往学校道德教育实践经验的同时,也吸收了有关道德教育理论学说中的有益观点,由此,他提出了12种有效促进品格教育的实践指导策略。(1)教师应成为关心者、道德榜样和指导者;(2)创设一个充满关爱的班集体;(3)制定并实施道德纪律;(4)创设民主的班级环境;(5)通过各种学科课程教授价值观;(6)合作学习;(7)培养学生学习责任感;(8)注重道德反省;(9)教会学生解决冲突的技能;(10)促进学生对班级以外世界的关心;(11)创设积极的校内道德文化;(12)注意加强与家长和社区的沟通、支持,使之成为品格教育的协助者。

经过十多年的探索,新品格教育在美国许多州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不同层次的学校中推广。不同学校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有所不同,例如,一些学校的品格教育是通过公民课和社会课等课程的学习来进行的;一些学校则是通过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代表的广泛磋商而形成一套基本的品格教育方法;一些学校是把品格教育渗透到给学生安排的课程和课外活动的各个方面;一些学校则是从特别安排的伦理课和价值观念课程中接受品格教育训练;一些学校开发了自身的校本品格教育资源;一些学校把社区服务作为帮助学生培养责任感、同情心和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途径等。它们都基本上反映了里克纳提倡的“全面”(Comprehensive)、“整合”(Holistic)的要求,从知、情、行三个维度立体、全面地对学生进行品格培养。可以说,在空间上,涵盖了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在人员上,包括教师、家长、社区等有关人员;在课程资源上,有开发专门化的品格教育课程和发掘学术课程中的品格教育资源;在方法上,采用榜样示范和合作学习等多种形式。

二、里克纳品格教育思想的借鉴及启示

首先,在道德教育内容上,我们可以借鉴里克纳的尊重和责任为核心的道德价值观体系,以此作为我们基本的道德理念或原则。实际上,我国长期以来一直把道德教育等同于政治教育,其道德内容流于空泛,却忽视了基本的做人的教育。尊重和责任具有普遍性和可逆性,体现了人类所公认的道德准则,是我们所确立的最基本的善,最根本的义务,是做人的根本。

其次,品格教育理论对道德教育目的的深刻揭示也对我们有较大启示。里克纳认为,道德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好品格的养成。“品格教育即是教授美德、培养德性的刻意努力”[5],着重于培养学生“知善”、“爱善”、“行善”的品格。具备品格的人,即使面对外在的压力和内在的诱惑,仍能保持道德判断、选择、行为的自觉性。在里克纳看来,道德教育不能仅仅满足于受教育者被动的服从,而应培养知、情、行统一的道德品格。这一思想具有深刻的意义,在我国,一些道德教育工作者对灌输的教育方法情有独钟,只是追求外显行为的道德性,而忽视动机、情感的道德性;追求形式上的服从,而忽视道德品质的提高。事实是,“人一旦具备了良好的道德品质,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真正把握道德判断和选择的主动权,减少社会道德失控的可能性,从而自觉地在实践中创造出新的道德规范,并推进自己和社会达到更高的道德境界”。由此可知,培养道德品格是道德教育的终极目的。

再次,品格教育理论对我国道德教育方法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里克纳认为,品格的养成是潜移默化的。品格教育应注意教育方法的渗透性和全方位性。他特别强调环境的作用,他的品格教育方法“综合方法”生动地体现了这一思想。里克纳的教育思想中具体的方法策略非常丰富,而且大都经过实践检验,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可以进行适当的借鉴。反观我国的道德教育:学校道德教育主要通过课程及团队、党组织活动等来实现,方法多为教导式,学校、家庭、社会、传媒等道德教育影响的相互配合较差。所以,我国的道德教育要借鉴品格教育的“综合方法”,注重道德教育环境的培养,注重全体社会成员的参与,形成一个立体的全方位的、整体大道德教育模式。

最后,里克纳品格教育方法中注重对受教育者研究的方法原则对我国未成年人道德教育也有一定的启示。里克纳的品格教育思想吸取了认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注重儿童的主体性地位,让儿童参与道德实践生活,从中体验,提升道德;强调道德思维能力,特别是独立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发展学生自己的道德观,承认学生道德发展的水平,反对一味地机械灌输,强调知、情、行的统一。而我国的道德教育一度无视受教育者的个体性和能动性而倾向于机械灌输。这一问题应当给予认真的反思。

虽然里克纳的品格教育理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没有触动美国社会制度固有的弊端。由于青少年的道德问题归根结底是社会问题,企图在现有的社会背景下寻求成功的道德教育是不会成功的。但其中也有许多合理的成分,在西方道德教育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吸收和借鉴其合理的内核,有利于促进我国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的创新。

参考文献:

[1][美]托马斯・里克纳著.刘冰,董晓航,邓海平译.美式课堂:品质教育学校方略[M].海南:海南出版社,2001.2,第1版.

[2]赵雪霞.二战后美国学校德育的嬗变及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1,(6):39-43.

[3]蒋一之.“生活化”:德育改革与发展的价值取向[J].教育科学研究,2002,(5):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