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之羽十篇

时间:2023-03-18 02:03:40

天使之羽篇1

段琦从回到学校以来,晨熙都故意的和他保持着距离,有时候连她自己都快觉得自己可能成为一个第三者。她虽然控制着自己不要乱想,但还是不能阻止她波动的内心。她时常告诫自己,段琦就是她的克星,最好永远不要有什么交叉点,但有时总会偷偷地看上他几眼。她解释这是错觉,然后又一遍遍的安慰自己。

很多时候,晨熙是想找一个依靠的,对于她这样的单亲孩子来说,这种渴望像是春天里的嫩芽,一场春雨之后就迫不及待的生长。其实她常常会觉得自卑,这可能是很多单亲孩子都会面临的问题,所以她常会比别人更努力,这也是想要证明自己。她在别人面前总会保持着坚强,挫折、伤痛也隐藏的很深,当然,她也会有承受不住的时候,而她现在仅有的倾诉对象是——山楂树。

只是现在,她去的少了,或许是因为天气变得冷了。不知道是该庆幸还是忧愁,因为她发现她开始想念那棵山楂树,想念那故事里的人,至从段琦来后,她做了许久的梦便消失了。这是个不好的征兆,于她来说就是没有了追求,有梦的时候她可以把自己的心寄托在那里,至于能否和梦里的主人翁照面,在习惯之后也就不再重要。

午休时间并不短,只是冬天更容易让人沉睡,所以对于成长期的孩子们来说永远不够多。

晨熙揉着朦胧的眼睛,打了个大大的哈欠。起床、穿衣,一气呵成,她并不想洗脸,弥漫全身的困意任由它自然消失,这就是她中午午休后的一个怪习惯。不过这个怪习惯很快就被宿舍的人引用了,而且有过之无不及。

所谓冬天,就是水是冷的,被子是冷的,甚至连人都是冷的,仿佛连说一句都会被冻在嘴边。至从安琪找过她以后,晨熙就觉得一切好像变了,很多同学离她远了,不知道这是出于直觉还是现实,总之她觉得好多事物都不再一样了,就像自己真的是那个翘边的第三者。她觉得这很好笑,因为就算自己是第三者,但又不会传染,更不会波及她们,而她们在躲着什么呢?

在这个整天都被绯闻弥漫着的校园里,你如果刚和别人牵手,下一秒就可能会众人皆知,也就是说,如果想恋爱就不用担心别人知晓,因为它早就不是秘密。秘密,有时候其实就只是对自己而言的,你保守了,不过问外人了,那就是个秘密。

教室,空荡荡的。晨熙突然觉得自己好像从来没有来过这么早了,或者说从没像这样亲历孤独的感觉了,那怕是一个人坐在山楂树下的时候也没有,教室里只有风吹着书翻打的声音,当一支粉笔滚落讲台的时候回响都震耳欲聋。她捂着耳朵退出教室,站在阳台上,雪花飘过阳台飞到脸上,冰凉感迅速蔓延全身。

“晨熙,你怎么了”尤静看着发呆的晨熙。

“啊?没什么了,你看雪花好漂亮哦”

“嗯,是啊,书上说这是天使的羽毛呢”尤静说着就用手想捧下来几片,不过雪到手上就化了,和泪水一样。

“哪本书上有这么说?不是说那是天使的眼泪吗”晨熙不解的问道。

“我也忘了啦,不过,是眼泪的话没这么大吧,下雨才像是天使在流泪呢”

“呵呵,听你这么说,还真像呢”晨熙抬头看了看天“不过,你说,如果是天使的羽毛,下这么久该有多少天使在上面呢”

“谁知道呢,可能比人还多呢”尤静认真地说。

“天使是不是全身都是羽毛呀,和鸽子一样呢”晨熙继续着自己的猜测,然后等着尤静回答。

“怎么可能,那是鸟人吧。好了啦,上课了,别想乱七八糟的了”说罢尤静拍了拍晨熙的头,朝教室走去。

晨熙看了看天,然后无奈地跟着进了教室。此时的教室已经座不虚席,而唯独第四列第四排空空如也,她和段琦好像保持着某种默契,晨熙没有进去坐,段琦就不会来。这种感觉很微妙,如同刻意安排的一样,也就是说他们直至今日连接触都没有过,衣服都没碰到过,也许是青春期的人很容易触电吧。

段琦在晨熙坐定后从门外闪了进来,比上课的老师早两步而已,洛城跟在段琦后面,对着他拉扯着,这引得教室里的同学们哄堂大笑。段琦尴尬的甩掉洛城抓着他衣角的手,愤恨得瞪了洛城一眼。晨熙感觉他似有意的朝着自己看了一眼,搞得她也跟着尴尬起来,她转脸向黑板看去,虽然黑板只写着中考倒计时。

今天是12月24号,也就是国外的平安夜。据说,这一天的的晚上12点有人送你一个苹果,那你未来的一年都将平平安安。在中国,这只不过是给那些想要表达却没有表达爱意的人一个机会而已吧,因为一般的同学关系,是不会得到这样的待遇。虽然每个人都在这样的日子里表现的很平静,其实每个人心里都会藏着些许悸动吧,有的人想送给喜欢的人苹果,有的人却想收到苹果。而往往男生是不会做到这么细致的,所以这个日子其实是对女生的眷顾,她们羞于表白,但只要到了这一天,她们就可以胆大一些了。还有一个值得说明的是,女生如果想要收到苹果,就不得不向心暮已久的男生表现出想要得到苹果的渴望,也就是另一种方式的表达。

晨熙昨天特意和尤静一起挑了两个苹果,可是她并没想过要送给谁,只是想红给自己些许安慰罢了。同样,她也没有期待谁会送苹果给她,因为在她看来好像暂时没有对她爱慕的对象,再者说,如果让她去旁敲侧击地告诉某个男生她想要个苹果,那比让世界和平还难。

她把手伸进抽屉,反复的把玩着那只苹果,对于课堂上老师的口吐悬河她一点也没听见。到这个时间段,老师无非就是讲复习些什么东西,需要注意些什么,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中考的重要性一点也不比会考,所以考得怎么样其实无关紧要。自从和晨熙同桌了一段时间后,段琦上课也开始做自己的事,比如看看小说、漫画。大多时间里大家都这样保持着沉默,或者说在经历了那件事以后大家都不太好意思提前开那个口吧,心知肚明的事儿毕竟也上不了台面,摊开了说。

“王晨熙”段琦碰了碰她的手臂。

“啊?有事吗”晨熙差点儿尖叫起来,因为想起了还在上课,所以憋住了气。段琦找她说话,对于他俩来说都挺新鲜的,因为两个世界的人沟通,她实在是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那个,其实我和安琪不是你想的那样”段琦无奈的笑了笑。

“哦,啊?想得什么样”晨熙莫名其妙的看着他,反复琢磨着这句话的含义。是在向我解释吗?还是只是告诉我不是我想的那样?可是,我想得又是什么样呢?

“也没什么了,就是,我没有女朋友”段琦实在是不知怎么措辞,也不知道自己想说些什么,只是心里总有些不舒服。

“拜托,你讲点儿有逻辑性的事儿好吗?我都不知道你在说些什么呢”晨熙挠了挠头,冬天的头发都感觉很僵硬,只是三天没洗头就已经觉得头都快支撑不住头发的重量了,是想多了吗?

“那个,呃·····安琪不是我女朋友”不知是解释还是说明,所以在梳理问题的时候总有些不知从何说起的样子,段琦很无奈,不知道是自己的话真得说的不清楚还是她没有理解。

“可是,那好像和我没关系吧”晨熙脑袋里闪现出“表白”这个字眼,这和电影里的情节太相似了,然后又极其镇定的摇了摇头,装作很不在意的说。

“其实就是和想和你道个歉,第二天安琪回去后和我说了你丢了东西,然后她送给你的,如果她有什么不合适宜的话请你不要在意”他听到晨熙的话,稍稍有点落差感,说不上什么原因,只是觉得心底很空。

晨熙顿时脸红到了脖子,她自己都快忘了的事儿,他又提起来。两个女生在一起还好,他在说的时候让她觉得非常不舒服,甚至觉得都抬不起头了。本来不在意的事儿,让她现在觉得很在意,她狠狠的看着他,仿佛他再说一句话,她就能把他吃了。

“怎么了?对不起,我说错什么了吗"段琦紧张的看着晨熙,不知所措。其实他并不知道晨熙那天丢的是什么东西,所以她的敏感对于他来说完全没有任何根据。

天使之羽篇2

关键词 项羽 人格魅力 英雄气概 儿女情怀

西楚霸王――项羽,是叱咤风云的千古英雄,在汹涌澎湃的反秦浪潮中,其充满传奇性与戏剧性的人生悲剧,为无数仁人志士扼腕叹惋。两千多年来。有关项羽和刘邦楚汉相争的故事蔓衍于中国的正史和民间传说。仅仅近几十年来上演的霸王传奇的影视、戏剧就不下百部。细读太史公司马迁原著《史记》,在我国三千年的盛衰兴亡的叙述中,展示了一系列不同身份、不同性格、不同命运的历史人物,而项羽无疑是司马迁倾注情感最多、描写最为成功的悲剧英雄人物。正是项羽形象自身的丰富性,才激发影视作品尽情演绎项羽性格之不同侧面,有褒有贬,莫衷一是。但对人物形象的把握,则应追本溯源,透过《史记》原著,笔者认为项羽之所以为后世人议论纷纭,在于其人格魅力、英雄气概和儿女情怀此三方面所表现出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从人格魅力来看,表现在项羽虽然德才兼俱却盲目自信。项羽有高贵的血统,高贵的人格,志向远大,胆略超群,坦荡率真,仁慈诚信。《项羽本纪》介绍项羽出身于世代楚将家庭,其祖父项燕是楚国名将。为秦所戮。先祖的遗传和积淀使年轻的项羽秉承了雄伟的体魄和过人的才气,项羽少年学剑,以为不足以敌万人,足见其志向不同寻常。学兵法“又不肯竞学”,则见其志向宏远而性情粗疏浮躁。为其一生欠精细而多轻率做张本。项羽观始皇出游的威武仪仗,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也”,其叔父项梁急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从项羽轻蔑的态度。项梁掩口的动作,尤其是项羽掷地有声的话语中,展示了他的勃勃野心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冒失,暗示了他惊天动地的一生。青年项羽身材魁伟,力能扛鼎,在反秦运动中,斩杀宋义,掌控局面:破釜沉舟,与秦决战,敌兵溃败,诸侯折服,项羽成为反秦运动中众望所归的英雄。司马迁以诗人般的激情。展示了项羽过人的胆识,力挽狂澜的智勇,强悍勇猛的性格。

同时,项羽还具有贵族将门的气度与美德,他爱豪杰,讲诚信,为人直爽、厚道。在楚汉战争的多次交锋中,项羽没有使过诈术,襟怀坦荡,光明磊落,始终保持着贵族应有的道德和人格。项羽所崇尚的是力敌万夫的刚烈与勇武。那是贵族将门历来所提倡的气质与品行。鸿门宴上。樊哙闯帐。项羽非但不指责,因见其“头发上指,目眦尽裂”,而赞之曰“壮士”,并赐酒、赐肉:见其“拔剑切而啖之”,又赞曰“壮士”,赏识英豪到了不分敌我的地步。当樊哙义正辞严当面申斥项羽,言之其所作所为乃“亡秦之续耳”,项羽竟然“未有以应”,半天只说出一个字:“坐”,项羽对公理心折、忠实厚道的性格跃然纸上。其次,项羽对待自己的士卒善良仁慈。《史记》中通过韩信和陈平之口道出:“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饮食。”“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正因为此,将士们及许多大臣,在没有得到任何封赏的情况下,始终心悦诚服地追随他,浴血沙场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从这里也凸现出项羽的人格魅力。即便对待自己的政敌刘邦,项羽也坚守“言必信,行必果”的信条,鸿门宴上为刘邦的巧言奉承所迷惑,竟相信自己的政敌:俘虏了刘邦的父亲和妻子,又为刘邦“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的无赖逻辑所左右,对他们以礼相待并归还了刘邦,自己带兵解围而去。项羽这种诚信不欺的政治精神和光明磊落的坦荡胸怀,使其人格显示出无穷的魅力和耀眼的光彩。

但是项羽的悲剧也源于他自身性格的弱点,项羽在战场上的辉煌胜利使他产生了个人英雄主义思想,认为凭武力可以解决一切。他自恃勇武,很少相信别人。陈平、黥布、韩信。原本都是项羽的部下,但由于始终得不到重用,一个个离开他而投奔了刘邦,成了刘邦手下有名的谋臣大将。包括谋略过人、始终忠于他的谋士范增,鸿门宴上“数目项王,举所佩玉i以示之者三”,项王却默然不应。正是他过于自信,认为小小刘邦不足为患,才会在鸿门宴上错失良机,铸就了他由胜而衰的转折点:由于他不信任别人,才会中陈平的反问计而赶走忠心耿耿的亚父范增。最终成为孤家寡人,陷于末路。即便到了生命的最后关头,项羽反复强调的,还是“天亡我,非战之罪也”,表现了他自矜攻伐,至死不悟的悲剧性格。

从英雄气概来看,表现在项羽虽然勇武盖世却无有政治远见。项羽凭借非凡的体魄和才气,加上项氏“世代为楚将”的威望,二十四岁起兵会稽。只身一人入会稽守府,杀郡守,聚义兵。树起反秦大旗:随后率领千军万马纵横驰骋,志在灭秦,当宋义畏惧强秦,拒不实施北上救赵的军事部署。令大军止步于安阳四十六日而按兵不动时,项羽慷慨陈辞,发动兵变,果断地杀死楚军的最高统帅宋义,足见其灭秦的决心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巨鹿之战锁定了大秦帝国的败局,项羽凭借此战树立了他的赫赫声威与崇高地位。司马迁确实高明,他仅用侧面笔锋,通过写诸侯军的观望、恐惧、畏服。把一个铁骨铮铮的八尺大汉顶天立地地展现在读者眼前。面对严峻的形势,项羽“破釜甑,烧庐舍”,指挥楚军与秦背水一战,“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项羽以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一举摧毁了秦军主力,奠定了义军胜利的基础。这是项羽功业的巅峰,展现了他的大将风范和将帅神威。对此,明代凌约言在《史记评林》中议论道:“羽杀会稽守则一府慑伏,‘莫敢’起:羽杀宋义诸将皆慑伏,‘莫敢’枝梧:羽救巨鹿,诸将‘莫敢’纵兵:已破秦军,诸侯膝行而前,‘莫敢’仰视。势愈张而人愈惧,下四‘莫敢’字,而羽当时勇猛可想见也。”二十七岁的项羽消灭了暴秦,建立了不朽的功业。他“分裂天下而封王侯”,自号“西楚霸王”。

项羽想凭借自己的神勇继续演绎自己的辉煌,当他与刘邦广武对峙时,“项王大怒。乃自被甲持戟挑战。楼烦欲射杀之,项王瞑目叱之,楼烦目不敢视,手不敢发,遂走还入壁,不敢复出。”气壮山河的英雄气概,使敌人望而生畏。垓下被围时,“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候为骑将。追项王,项王_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项羽声如雷霆,威猛如画。乌江岸边,他命令剩下的二十八名子弟兵。弃马持短刀与敌搏斗。他独“杀汉军数百人”。临死前还那样英勇,那样蔑视敌人,真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勇武的项羽叱咤风云,所向披靡,只可惜政治短视,不谙机谋,没有长远眼光,还是一步步地走向失败,走向灭亡。鸿门宴上项羽看不 到刘邦的政治野心,又不听范增的再三忠告,终于让刘邦从自己眼皮底下溜之大吉。当他带兵进入咸阳后,不是像刘邦那样采取种种政治手段争取民心,却不假思索就“杀子婴,烧宫室,屠咸阳”,只图一时快意。根本不计后果。当有人建议他占据富秦而霸天下时,项羽振振有词地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显示了他眼光短浅的贵族本土观念,消灭暴秦,项羽已达到政由己出的地步。但“他把轰轰烈烈的反秦人民战争看作是六国对秦复仇的战争,无统一之志,只希望作一名战国式的霸主。”分天下,立诸侯,逆历史潮流而动,将自己置于历史发展的对立面,败亡的命运便无可挽回。正是由于他缺乏政治远见,所以在兵力强大的情况下,处处被人牵着鼻子走,先是被田荣牵到了齐国,随后又被刘邦牵回了彭城。当他几次在荥阳取得胜利,应对刘邦进一步发起进攻时,又总是被彭越牵回了梁地,简直是马不停蹄,疲于奔命。究其原因,是政治短视所致,是政治短视导致他辉煌的功业毁于一旦,正如吴见思《史记论文》中云:“八十人渡江而西,忽而化二万,六七万,数十万,忽而化为八百余人,百余人,二十八骑,至无一人还。其兴也,如江涌:其亡也,如雪消。令人三叹。”项羽的勇武。使他在波涛汹涌的反秦浪潮中如出水蛟龙,叱咤风云:而他的目光短浅。则使他泥融雪消,不可避免地走向悲剧的结局。

从儿女情怀来看,表现在项羽虽然重情重义却过于儿女情长。楚汉战争的最后关头,霸王别姬、乌江自刎。太史公对项羽的悲剧性格进行了工笔渲染。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当项羽陷入十面埋伏之中,四而响起楚歌的时候,他意识到失败的命运无可挽回了。此时他想到的不是战争,不是事业,不是天下,而是乌骓马和虞美人。项羽悲歌慷慨,热泪滚滚,左右随从受其感染,手举火把,泪洒征袍。当轰轰烈烈的生命戛然而止时,项羽放心不下的是与自己患难与共的心爱的女子,是伴随自己身经百战、驰骋疆场的骏马,这个盖世英雄此时显得过于儿女情长了。《楚汉春秋》里还记载了虞姬的和歌:“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虞姬唱完之后,用自刎回答了以心爱着的英雄,用自刎为项羽和自己的诗歌画上了一个悲壮的句号。后来,就有了美丽的传说:有一种花开得鲜红鲜红,那花就叫虞美人。《垓下歌》与虞姬之歌,是关于爱情与生命的最痴情、最动人的对歌,项羽的悲剧形象在歌声中得到浓墨重彩地渲染,正如韩兆琦《史记通论》中品评:“一腔悲愤,万种低回,地厚天高,托身无所。写英雄失路之悲,至此极矣。”可以说,没有《垓下歌》,项羽悲剧英雄的形象便不能如此悲壮淋漓。

天使之羽篇3

宇宙之初,世界充盈着混沌之气。之神,是当时宇宙中唯一的神,它与宇宙同形同质,拥有着无上的力量。

宇宙经过了几亿年的静止状态之后,大神用宇宙间的全部力量,推动宇宙之中的混沌之气慢慢转动起来。

这一股混沌之气转动了一千万年之后,逐渐分离出一股清气,另一股浊气,相互循环,生生不息——即为太极。太极同样在转动了一千万年之后,清气上扬,浊气下沉,形成了天地。

太极就是创世之轮,太极的阴阳两极,分别对应了世界的本体与幻体——彼此既对立,又统一。太极的转动,衍生出了天,地,泽,火,雷,山,风,水八相。八相作为创世因子。

太极的转动不仅创造了世界,而且其循环不息的转动所带来的变化,更是贯穿了整个QQ幻想的历史。

地诞生之后,大神用清气为神、用浊气化成的泥土为骨,创造了它的一些子民,并且赋予了他的子民们创造事物的能力。这些子民对于自己的主人大神十分崇拜,自称为“神”。

众神们用大神赋予自己的能力,创造了世间的花草树木,河流山川和飞鸟游鱼。整个世界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神这一族群,对待其它的族群颐使气指,态度十分傲慢。

龙族和翼族对神族的十分不满,于是决定联合起来赶走神族。

随后的三族大战中,翼族几乎遭受灭顶之灾,残留下来的少数翼族逃进山林深处。而龙族则凭借水的优势,与陆地上的神族斗个难解难分,最后掀起惊天巨浪,洪水冲毁了神族的防线,淹没了大地,神族被迫离开大地,飞到天上寻求避所。

洪水在九百天后退去,大地一片狼藉。众神不甘心失败,纷纷商议对策,其中有一个女神名叫女娲,在那场神龙大战中,她与自己的哥哥伏羲躲在一个葫芦里方才逃避了洪水的吞噬,她提议创造出一种更适合战斗的种族,作为神的仆人,来帮助自己对抗龙族。于是,女娲偷偷返回大地,用水为神、泥为骨,仿造自己和哥哥的模样,创造了女人和男人。

人族诞生了!

太极之轮转动了一千万年之后,清气上扬,浊气下沉,逐渐形成了天空、陆地和海洋。

在昆仑山北的尖峰之上,生长着全世界最古老的奇迹之树,人称原始奇迹之树。相传原始奇迹之树是大神开天的斧柄所化,高八百丈,广三千里,一木即为森林,它的根系直落黄泉,拥有贯穿天地的灵力。因此,当天地间的第一轮阳光凝射到奇迹森林时,便在树顶上、树枝间,地面上,诞生了许多欢跃着、跳动着的羽人。

羽族是由被奇迹之树禁锢的清气所化,天生双翼,灵巧而单薄。白天,他们展开双翼,面向阳光,吸收奇迹之树的灵力。当全身灵力饱满,他们就可以离开大树,自由的在空中嬉戏翱翔;夜间,当灵力耗尽,他们收起双翼,回到奇迹森林,在夜色中沉沉睡去。

如此平静的过了百万年后,神族创造的飞鸟游鱼、蛇虫猛兽侵入了奇迹森林,羽人体质薄弱,无法正面抵挡袭扰,被迫搬到了奇迹之树上生活。就在与这些外来物种的斗争中,羽人演练出两项独特的本领。

森林控制。

羽人对奇迹之树越来越了解、熟悉,他们不仅吸收奇迹之树的灵力,而且学会了引导奇迹之树的成长,可以让奇迹之树慢慢按他们希望的模样生长成房间、街道、商埠等等,最终形成一座活的城堡。

灵力贯注。

部分身体稍微强壮的羽人,在与外来物种的斗中中,逐渐领悟了一种秘术:灵力贯注。拥有这种秘术的羽人,可以在平时吸收灵力时,将部分灵力注入灵力石,以备夜间或其它阳光微弱的日子使用。凭借这种秘术,羽族形成了最早的专门从事战斗贵族——战羽。

凭借这两项本领,羽族度过了最初的危机,繁衍开来。慢慢的,奇迹森林的生长速度已经赶不上种族繁衍的速度,羽族被迫飞出奇迹森林,在新的地点种下奇迹之树的树苗。百年之后,新的奇迹之树就长成了,部分羽民就迁徙过去。如此往复,羽族的领地很快昆仑北扩展到了楼兰东,并以奇迹之树为城,建立了松散城邦联盟的羽王国,隐隐然有超越神龙二族之势。

羽族的扩张和一向自视为真神嫡传后裔的神族产生了尖锐矛盾。神族坚定的认为自己是世间万物的唯一创造者和统治者,根本不屑理会羽族的来源和生活习性,派使者前去羽王国,喝令羽人不得在楼兰以东种植新的奇迹之树,并要征调10万精锐的战羽跨越横波海,为他们在大陆与龙族的琉璃岛之间建起浮桥,方便神族巡幸四海,弹压龙族。此等无理的要求当然遭到了羽国王的断然拒绝,并引起了龙族的不满,大战一触即发,双方都在暗暗戒备着。

但要跟神族作战,不论羽族还是龙族,都没有绝对把握。羽族虽然人数众多,但除了家族的战羽,大部分羽民都只能在离奇迹之树不远的距离飞行,而且无法持久,一旦灵力耗尽,降落在旷野的平原,战斗力会急剧下降;而龙族一旦离开深水,也无法发挥威力。为此羽族和龙族达成盟议:一旦和神族开战,羽族负责封锁天空,将神族赶向海边;龙族负责掀起巨浪,将神族一举消灭。获胜后龙羽二族以旷古草原为界,平分大陆。

开天二千五百万年后,三族的决战终于爆发,羽族、风、翼、雷、电家族的精锐倾巢而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神族分割成昆仑、瑶池、灵台几部,并举国高飞,在空中以密不透风的羽箭阵,将神族大众慢慢压向横波海边。三日后,疲惫不堪的羽族终于将神族赶到了海边,但约定的龙族却没有如期到来。神族趁机反击,而羽族因为远离奇迹之树,灵力消耗得不到有效补充,在这一刻终成强弩之末,纷纷从空中掉了下来。落在地面的羽族,虽然人多势众,却根本无法结成有效的阵势,激战半日,终于一溃千里。就在此时,龙族发动了攻击,滔天巨浪从两军阵后劈空而来,不仅吞噬了绝地反击的神族,也席卷了所有停留在地面苦苦挣扎的羽族,一瞬间就将大陆变成了一片,仅余下昆仑北的奇迹森林等几片较高的山地,孤零零的挺立在那里,供那些幸免于难的羽族降落。原来诡计多端的龙王,压根就不想跟羽族平分大陆,他希望其它两族两败俱伤之后,再坐收渔翁之利。正因为如此,部分法力高强的神族,也得于在洪水来临前,逃出了羽箭阵,幸存了下来。

洪水之后,神族已无力再在地面同龙族抗衡,于是退居天宫。而羽族则城邦尽毁,精英损失殆尽,为了防止神龙二族赶尽杀绝,羽族交出了家族的幸存者,做为对发动战争的惩罚,其余的羽人退回奇迹森林的最深处,在四周布成结界,严禁任何物质出入,包括阳光,羽族就此封闭。

九百天后,洪水退尽,人族诞生,而封闭中的羽族一无所知。近乎灭族的残痛失败,和最后时候对家族的背弃,使一向清高自负的羽人无法面对来自内心的自责,内乱四起,王国陷于分裂。

几千年过去,羽族忘了世界,世界也忘了羽族!

直到有一天,天边传来巨响,地动山摇,结界破裂了,原始奇迹古树冲天而起,带着全体羽人落到了一个小岛,这就是---幻翼域。

结界的破裂,使羽人重新接触了外界久违的天空与大地,勾起了他们对昔日翱翔天际的回忆,但此时,羽人们才吃惊的发现:虽然每个人都背负一对翅膀,但全族竟然没有一个人会飞翔!没有人知道怎么吸取灵力,没有人知道怎么贯注灵力,甚至没有人能感应奇迹之树的灵力——长久的禁闭,使原先许多羽人引以为傲的技能失传了!

记忆如同泄洪的阀门,一点点打开,沉淀在羽人心中千年的痛楚就愈发明晰难熬,风、翼、雷、电 这些高贵的被抛弃的家族在哪里?追风、隐月,这些异族闻风丧胆的战羽精锐在哪里?楼兰、天都,这些山川灵秀的羽城又在哪里呢?千年的时光或许可以模糊羽人对神龙二族的仇恨,但对自身前世的清晰追述,是生活在世上任何一个种族所必须具备的勇气和传承的基石!每念及此,每个幸存下来的羽人都痛彻心扉,也更坚定了他们在幻翼域恢复昔日种族荣光的决心!

没有城,就依托原始奇迹之树建成比翼城;不会飞,他们就用脚踏遍了整个幻翼域;没有战羽,他们就选出最强壮的羽民,组成战羽营;没有家族,他们就重新给自己命名为风、翼、雷、电……

不能飞翔的羽族,在沉睡千年后终于苏醒!

天使之羽篇4

5升6需要1140个羽毛,1级光芒羽翼8个羽毛,2级天使之翼16个羽毛,3级睚眦之翼56个羽毛,4级金色之翼252个羽毛,5级织天之翼342个羽毛,6级飞仙圣翼1140个羽毛,7级斗战圣翼1800个羽毛,8级堕天圣翼3600个羽毛,9级火龙圣翼6000个羽毛,10级逆鳞圣翼9648个羽毛,11级上古神翼15648个羽毛,12级羽化神翼21120个羽毛。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天使之羽篇5

《史记》之所以采用纪传体,主要原因就在于这种文体能刻画鲜明的形象,而学生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另外,中国文学特别是古代文学很少采用心理描写,而往往通过肖像、语言、动作描写来衬托人物的心理活动。如果不细心分析,很难看出一个人内心的想法。

《鸿门宴》生动地记叙了刘邦和项羽这两个集团为了争夺未来天下的领导权,在宴会上的勾心斗角、剑拔弩张、惊心动魄的斗争经过,场面紧张,人物内心的斗争更加激烈,如果不仔细加以分析是很难看出来的。

《鸿门宴》上的强弱形势是一边倒的,项羽是绝对的主宰,刘邦是被宰割者,毫无还手的实力,刘邦的命运决定在项羽手中。那么项羽想不想杀刘邦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当时天下群雄逐鹿,最有实力的就是刘邦和项羽,而两个人都想当皇帝,他们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因此当项羽听曹无伤说刘邦想当皇帝,当时就勃然大怒,当即下了命令“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这是他内心的真实想法。但项羽是个很自高自大的人,他并不觉得刘邦有多大本事能和他争夺天下,因此并没有把刘邦看得很重,认为对付刘邦是轻而易举的。从上面这句话就可以看得出来,“旦日飨士卒”――明天就打,不用作什么准备。这是他在鸿门宴上不肯动手的主要原因――既然能在战场上堂堂正正地轻而易举地杀掉刘邦,干吗要在宴会上下手呢?这岂不惹人耻笑?我今后还怎么统领天下?因此当项伯向他保证刘邦不会做皇帝,仍然效忠于他,并亲自前来澄清误会时,这很合乎项羽的心思,因此项羽答应了。

但刘邦的手段骗得了项伯和项羽,却骗不了足智多谋的范增。当项羽摆鸿门宴之前,范增必定劝说过项羽趁机杀了刘邦,项羽应该是被范增说动了心,否则范增后来就不必使眼色、举玉了。(眼色的含义和玉的含义只有项羽最清楚)因此刘邦前来赴宴之时项羽是充满杀机的。但刘邦的表演的确高明,他表现得极为谦卑,对项羽百般奉承,使项羽很快丧失了警惕,以至于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出卖了自己的高级间谍曹无伤。如果项羽没有主动出卖曹无伤,而使曹无伤在今后的楚汉之争时能源源不断地提供情报,那么楚汉之争的结果完全可能改写。项羽之所以出卖曹无伤,主要还是因为他自高自大不肯承认自己会上小人的当。

鸿门宴上的座次排列也很有深义: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古人在室内很讲究座次,在四隅中最尊,所以在室内以坐西向东的位置为最尊,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向北,坐东向西的位置最卑。《礼记・曲礼上》:“席南乡(向)北乡,以西方为上;东乡西乡。以南方为上。”项羽自坐东向,是其自尊自大的表现;范增虽是谋士,却号称亚父,因此南向,司马迁偏偏在这里加上对“亚父”一词的注解,也有说明他何以南向坐的意思;刘邦北向,说明项羽根本没把他当成客人平等地对待,其地位还不如项羽手下的谋士;张良的地位更低,当然只能西向,而且要加一“侍”字。值得注意的是两个人的位置:一个是范增,一个是项伯。范增号称亚父,论理应居首位,但军中以项羽为尊,虽不能在项羽之上,但也不该在项伯之下。这个座次不仅表现了项羽不重谋略,而且隐约表露出他的意图:不打算杀刘邦。因为项伯主张善待刘邦,范增主张杀刘邦,项羽和项伯坐在一起自然表明了他的态度。宴会开始后“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以示之者三”,但“项王默然不应”。项羽此时的心情就值得推敲:他若想杀刘邦,就可以马上动手,但他若下了决心不杀刘邦,那么他也可以暗示范增,用不着范增一而再、再而三使眼色、举玉,而暴露了他们的密谋。

正因为项羽的举棋不定,范增才敢于自作主张使出“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计策,意图造成既成的事实。但项羽的表现仍然是举棋不定:他若不想杀刘邦,只需找个借口让项庄歇一歇,就可以了。他若想杀刘邦,只需找个借口让项伯歇一歇,那么项庄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杀掉刘邦,而且不需要他项羽来承担责任。但他没有阻止项伯袒护刘邦的举动。对于项羽的思想,刘邦和张良都洞若观火,因此他们都竭力争取项羽的信任,在危机关头派出了樊哙,樊哙果然不辱使命,以冒死闯帐、大斗喝酒、生吃猪腿的英雄气概打动了项羽。项羽不仅没有治樊哙的罪,反而赐洒、赐猪腿,一再称他是“壮士”。樊哙再次为刘邦辩解,这已是第三次了(前两次是项伯和刘邦),谎言说的次数多了也可以成为真理,况且樊哙硬中有软,把项羽捧上了天看成了皇帝,这非常符合项羽的心思。项羽听了樊哙的话后“未有以应,曰‘坐’”。既然没有反驳(对刘邦的解释,项羽以曹无伤的话来反驳),那么就应该是承认了,至此项羽已彻底消除了杀刘邦的决心。

对于项羽的心思,刘邦是看得很透彻的,他一旦觉察到项羽已经消除了对他的敌意,就立即逃走。这也是刘邦在项庄舞剑那么危险的情况下也不逃走的原因(那时项羽对他还心存杀机)。现在项羽虽不会杀他,但范增还会动手,而此行目的既已达到,他立即逃走。刘邦逃走后,张良承担了辞谢的重任,张良的确是个很聪明的人,他只说了一句:“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这句话把责任全推到项羽身上,言外之意是鸿门宴上的使眼色、举玉、项庄舞剑,我们都知道是什么意思。这就很好地解释了刘邦不辞而别的原因。项羽此时也觉得自己冤枉了刘邦,心里有点过意不去,于是接受了刘邦的礼物。这意味着他已原谅了刘邦。但范增却不好骗,他一怒之下不仅击碎了刘邦送给他的玉斗,还说了一句很不明智的话:“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这话明说项庄,实骂项羽,在项羽这样自高自大的人听来是很不顺耳的,这也为他们今后的矛盾埋下了伏笔,并最终被刘邦所利用,成功地离间了两人的关系。

天使之羽篇6

探究《鸿门宴》中项羽的个性

【探究过程】

一、导入

我们理清了《鸿门宴》的情节,它是围绕着几个矛盾展开的,即“战与不战”、“杀与不杀”、“追与不追”,这都是主人公项羽的矛盾,那么在这些矛盾纠结中,我们看到了项羽怎样的性格特点?我们再次走进司马迁的《鸿门宴》中,来探究司马迁笔下的项羽形象。

二、探究环节

(一)从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动作的描写探究项羽的性格特点

1.赞赏项羽的观点:

(1)豪爽

在樊哙进入的时候,他非但没有制止,而是很欣赏他,从称其为“壮士”,“赐之卮酒”、“赐之彘肩”、“赐坐”中可以见出项羽的惺惺相惜,还有他的豪爽之性。

(2)重情义

在项伯至军中,把沛公的话详细告诉项羽之后,项羽答应项伯要善待沛公,能看出他很重情义。

(3)年轻有魄力

在得到沛公想要称王关中的消息时,“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从中可见,项羽年轻气盛,有魄力。

2.否定项羽的观点:

(1)优柔寡断

文中“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可见其犹豫不决,不够果断的性格。

(2)任人唯亲

上面说的这一情节,也可见项羽的任人唯亲,项羽“默然不应”是因为他前面对自己的“季父”项伯许诺过“不如因善遇之”的。

(3)为人不忍

刚才说的这一情节,也可以看出项羽性格中的“为人不忍”,正是他的那份妇人之仁,使得他相信了刘邦的谄媚之言,使得他在鸿门宴上一次又一次错失机会。

(4)轻信、虚荣

项羽对刘邦的话深信不疑,可见他的轻信与虚荣。

(二)从项羽、刘邦的矛盾冲突中探究项羽的性格

1.项羽磊落直露,但自大轻敌、寡谋轻信,缺乏谋略与视野

当项羽得知刘邦“欲王关中”时,立即大怒,表明他是一个磊落直露的人,不善于隐藏自己的情绪。“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以及宴会上的座次安排,则表明了项羽是一个自大轻敌之人,就因为带领众将打了几场胜仗,便生骄傲,可见此人是没有耐性可言的。项羽该战时不战,该杀刘邦时不杀,对于忠臣范增之言不采纳,却始终相信自己的叔父项伯,表明他是一个寡谋轻信、缺乏谋略之人。项羽没有自己的主见,在该干什么的时候却不知道要干什么。范增对其已分析了现下的情况,催促他杀了刘邦以绝后患,他却因项伯之言轻易地改变了主意,说明他用人只看血缘,并不关注真正的谋略,而一味地相信自己的叔父,这为他日后的失败埋下了隐患。总的来说,项羽是一个英勇善战的将军,但不是一个善于攻计的政治家。

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用来形容豪爽大气的项羽是最恰当不过的

在鸿门宴这场斗智斗勇的“游戏”中,项羽的光芒至始至终都无法掩盖。当听到曹无伤的密报时,他大怒,“旦日飨士卒,为击沛公军”,壮言脱口而出,可见此时的他非常霸气而且有底气,不愧为楚霸王;当刘邦危及到自己的霸主地位时,他显得义愤填膺;当樊哙拔剑切而生彘肩时,一股“欣赏”之流涌入他心头。面对与自己同样不拘小节的豪爽将士,他显得十分大气。试问如若他没有广阔的胸襟,他怎么会接纳樊哙这样的粗蛮之人呢?一种气魄,一代伟人。

【小结】通过同学们讨论,可见:项羽在优势下,恃勇骄横,毫无远虑;刘邦在劣势下,忍辱负重,善于保存自己。项羽刚愎自用,又拙于应变;刘邦善于采纳意见,又随机应变。项羽养奸贻患,又自绝敌营内应;刘邦有奸必肃,能争取敌营的人为自己效劳。

(三)在项羽刘邦的相互映衬、对比、烘托中探究项羽刘邦孰优孰强

1.两者比较,觉得刘邦强

项羽虽然手握四十万重兵,然而为将,他没有当机立断,却优柔寡断,该出手时没有及时出手,错失了良机,放虎归山,使刘邦日益强大,成为后患。同时也使范增这些参谋疏远了项羽,导致项羽身边的谋士越来越少,成为项羽在争权中自刎乌江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刘邦虽然兵少,却能对张良坦诚相待,虚心接受他的建议,同时又极具笼络人心的才能,使得投靠他的良将谋士越来越多,尤其后来的韩信入盟,更是楚汉之争的转折点。从这里可以看出刘邦拥有的个人魅力乃项羽不可及。武将出身的项羽无法避免匹夫之勇的人性弱点,天生的傲气则是他失败的导火线。三次错失杀刘邦的机会,不仅要范增愤怒地大呼:“竖子不足与谋!”也让我对历史车轮后的滚滚红尘叹息。成王败寇,刘邦强,强在他能忍辱负重,忍气吞声;他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强在他最终问鼎,建立了大汉!

2.刘邦的成功,项羽的失败,均在于“人”

历史摆放在我们眼前,楚汉相争,最终是沛公胜利,并建立了大汉王朝。

鸿门宴中的沛公很被动,别人出计谋,别人为他挡剑,别人找项羽理论,别人帮他逃离,别人为他送礼。但这并不是懦弱,并非无主见,而是反映了他的大智,这正是他成功的关键。为什么他会被那么多人保护,连项羽的叔父也为他挡剑,这正是他礼贤下士的结果。他的一份真诚、一份热情、一份智慧以及对待人才的态度,却是项羽所没有的。项羽没有一位足够真诚,愿为他挡剑的壮士,甚至他一次又一次地忽视范增的劝诫,还出卖投靠自己的曹无伤,“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这一句话为以后他的失败埋下了祸根。当沛公出去时,项羽“使都尉陈平召沛公”,但陈平又去哪了,他没有一点要挡住沛公的意思,甚至可能在外转一圈就回去了。

因此,刘邦的成功,项羽的失败,都在于“人”。

【小结】刘邦对待谋士张良、武士樊哙,都是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与建议,所以他的手下,都甘心情愿为他效力,甚至用生命去保护他,而项羽,对待自己的谋士范增,始终是不能与之同步,而对项伯的话,不分对错都是言听计从,正是他的任人唯亲,他的谋士不能为其从容定计,武士项庄,也是不能效全力的。

由上可见,项羽用人唯亲,致使谋臣不能施其谋,将士不能效其力;刘邦知人善任,谋臣能从容定计,将士能见危授命。从而得出,刘邦得天下,是其善于用人;项羽失天下,是其不会“用人”!

(四)鸿门宴上,项羽哪些性格使他最终走向了末路,试探究他的悲剧成因

1.学生的观点:

(1)项羽明知项伯与刘邦集团有联系而置之不问,却把曹无伤告密的事说出来,致使曹无伤被刘邦诛杀。他是多么鲁莽、憨直!结果,既削弱了自己控制刘邦集团的有利条件,又使得他所占得的优势极快地丢失,最后造成了他的悲剧。

(2)两军对垒,项羽却不忍杀刘邦,纵虎归山,最后成就了刘邦的霸业,实乃对敌人的“义”,而对自己不“义”。所以说,项羽重义而轻理是他的性格的最大悲剧。

(3)亚父范增,尽心尽力,鞠躬尽瘁,亦未免被猜忌:项羽的刚愎自用而多疑,造成了他的悲剧。

(4)项羽的悲剧,不仅是历史的悲剧,更是性格的悲剧,英雄豪气和刚愎自用的矛盾、恭敬爱人之心与残暴爆烈之心的矛盾、坦荡率直与狡诈多疑的矛盾造成了项羽的悲剧,也使得这个形象更加鲜明夺目。

2.引用历代诗人对项羽评价的诗句,探究两种不同的声音。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咏项羽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杜牧以为,项羽如能“包羞忍辱”,“卷土重来未可知”。诗句中有对项羽负气自刎的惋惜,但主要的意思却是批评他不善于把握机遇,不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不善于得人、用人。

(2)李清照以为项羽以死相报江东父老,无愧于英雄名节,无愧七尺男儿之身,无愧江东父老所托。他的“不肯”不是“不能”,不是“不想”,不是“不愿”,不是“不去”。一个“不肯”,一种“可杀不可辱”、“死不惧而辱不受”的英雄豪气,漫染纸面,力透纸背。

(五)探究作者司马迁的观点

1.司马迁通过对这次宴会全过程的描写,生动地揭示了项羽的悲剧性格:他自矜功伐,而有“妇人之仁”。这种性格不改变,他就必然以失败而告终。

2.司马迁以为,项羽的行为上的“自矜功伐”导致了他的悲剧。

3.司马迁以高度的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以澎湃的激情塑造了项羽这个悲剧英雄形象。

4.信陵君,是司马迁的礼贤下士的梦。项羽是司马迁的另一个梦――英雄梦。千古英雄侠客梦,这话一点也不假。

【小结】司马迁是把项羽当作悲剧英雄来描写的。

项羽有英雄的气魄和行为,他慷慨赴死报江东父兄的行为,他的宁可无愧而死、不肯惭愧而生的行为,正是项羽之生命换来的抉择之笔,抒写着一种豪气,更抒写着一种忠贞,忠贞于英雄之名,忠贞于大丈夫之气。联想到我们所学的“项羽之死”,可见其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悲壮正气。

(六)阅读现代人对项羽的看法,探究项羽悲剧形象的独特魅力

1.易中天(厦门大学教授)

项羽死得壮烈,死得英雄,死得气势磅礴,惊天地,泣鬼神,就连乌江之水也要为之呜咽,为之洪波涌起,浊浪翻腾。显然,项羽的死是高贵的。无论他是为什么死的,他的死,都有无与伦比的人格魅力。

项羽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项羽之死,似乎预示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显然,刘邦是代表着“历史方向”的,项羽则“不合时宜”。事实上,此后,像项羽这样傻,这样天真、任性的英雄越来越少,阴险毒辣的阴谋家和迂腐愚忠的书呆子则越来越多。从这个意义上讲,项羽说他的失败是“天之亡我”,也对。

2.王立群(河南大学教授)

项羽虽然最后失败了,但是我们承认,项羽是英雄,项羽叫本色英雄,刘邦是个地地道道的政治流氓,但是在历史评价上,我们应当说,刘邦也是个英雄,刘邦叫什么英雄,刘邦叫实事英雄,他是时代造就的那个实事英雄,项羽是本色英雄,本色英雄抵不住实事英雄。

3.笔者的观点

项羽,这个始终在矛盾中纠结的英雄形象。当他听说刘邦“欲王关中”时,他大怒。他怒,大概是因为有人居然敢冒犯他的尊严,但对亚父范增的“急击勿失”的劝告,他还是很犹豫,他想不出自己是否有必要这么着急去除掉这样一个对手。其实他内心一直是矛盾着的。他不是很明白,自己是否要去攻打一个跟自己的兵力相差悬殊、根本称不上对手的刘邦。

于是,在这样的矛盾中,他答应着他的叔父项伯的要求,去善待刘邦;于是,在这样的矛盾中,他误以为刘邦跟他一样的爽直,一样的坦诚,他就很干脆地说出了自己根本没想到要攻打,而是你那个阵营中的曹无伤说的,想争得刘邦的归顺;于是,在这样的纠结中、矛盾中,他在亚父范增多次提醒他要下决心除掉刘邦时,他无法相信亚父的判断是准确的,他被刘邦的句句“将军”给迷住了眼,他被刘邦的愿意俯首称臣给迷住了心;于是,在这样的矛盾中,他容忍着他的叔父拔剑起舞掩护刘邦,他以为刘邦该贬,但罪还不到该杀的地步;于是,在这样的矛盾中,他宽容着樊哙的“目”、“目眦尽裂”,他的内心没有反感,反而在欣赏着樊哙的这份豪爽,并真心地欣赏,于是赐之“卮酒”,赐之“彘肩”,赐之坐,他没有想到对方君臣的这一番演戏居然是这么的惟妙惟肖;于是,在这样的纠结中、矛盾中,他眼睁睁地看着那个刘邦居然以如厕的方式逃走了,临走时,顺便还带走了同去的樊哙;于是,在这样的矛盾中,他糊里糊涂地让陈平去召刘邦,谁知道陈平居然无功而返;于是,在这样的矛盾中,他心安理得地接受着刘邦让人留下的玉璧,而没有想到要去追击,去斩草除根。

项羽,他自己单纯,以为世界都是跟他一样的单纯;他很豪爽,以为世间之人都是跟他一样的豪爽;他心地善良,以为世间的人跟他一样的善良。他主要是太相信自己了。在项羽的人生词典中没有算计,没有心机,没有权术,没有阴谋,没有罗网,只有一腔坦荡率真的肝胆。于是在人世间,他演绎着让他自己无怨无悔的人生。他,无疑是天真的,确实是如李清照所说的“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但他身上所彰显着的诸多人性之美,在现实中,或许太少太少了。

4.来自学生的声音

(1)通过鸿门宴,我们看出项羽的悲剧性格:他自矜功伐而有“妇人之仁”;他头脑迟钝、优柔寡断,完全缺乏政治斗争手腕;他粗俗轻信,不善于用人,刚愎自用,迷信武力。鸿门宴虽不是项羽失败的直接因素,但种下了他今后败亡的种子。

(2)对于项羽来说,他的自大愈来愈多地体现为狂妄、骄傲、轻敌,且缺乏从善如流的王者气度。项羽的个人英雄主义倾向已暴露无遗,不难想见项羽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时候是多么英气勃发、所向披靡。但是历史需要的,这场中原逐鹿战中所需要的,不只是一个所向披靡的英雄,而是一个可以重新统一天下、安邦治国的君主。从这一点看来,似乎就注定了项羽终其一生不能称帝。

(3)作为一代英雄,他勇敢善战,让人敬畏,但也有不可忽视的缺点,即缺少机智,不善权谋。项羽喜欢用军队与敌作战,却不善于用“谋”,至于如何巩固战争成果,如何笼络将士,收买人心,很少去做。他身边谋士很少,从《鸿门宴》看,真正称得上谋士的只有范增。亚父范增跟随项羽运筹帷幄,出谋划策,可谓是尽心竭力、忠心耿耿了,可是在项羽那儿并不受重视。他英勇善战但不善权谋,使得他走向末路。

【总结】

通过探究,项羽这一悲剧英雄人物的多重人格,他所向无敌而又性格暴戾,勇敢善战而又缺少权变,仁慈爱人而又犹豫不决。这些看似相互对立因素却有机地集于项羽一身,性格上的诸多矛盾共同造成了项羽的悲剧人生。

【课后反思】

这节课,之所以选择这样处理,有以下三个意图:1.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建构探究的操作平台;2.创设和谐的课堂心理环境,营造探究的氛围;3.强化自主学习的合作交流,拓展探究的渠道。

设置问题,是想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独立表达能引起积极情感体验和深层次认知活动的高质量的见解,从而建构探究的操作平台。设置了“从人物的言语、动作角度来探究项羽的性格”的问题,是将疑问设在新旧知识的结合处;设置了“从项羽刘邦的矛盾冲突探究项羽性格”的问题,将疑问设在矛盾冲突处;设置了“在项羽刘邦的相互映衬、对比、烘托中探究的项羽刘邦孰优孰强”的问题,是想将疑问设在对比烘托中,能更清晰地探究人物的个性;设置了“鸿门宴上,哪些因素促使项羽最终走向了末路,试探究他的悲剧成因。”的问题,让学生言之成理;紧接着,用“引用历代诗人对项羽的评价,探究两种不同的声音”,是想通过历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看法,去探究项羽这一形象,且能激发学生迸发更多的智慧火花,来加深对项羽形象的深入探究;设置“探究作者司马迁的观点”,是想通过作者的声音,来带领学生继续探究文本中项羽的形象;设置“阅读现代人对项羽的看法,探究项羽悲剧形象的独特魅力”,是想丰富学生们对项羽形象的多层次理解。

探究本身是一种富有创意的发现过程,它既需要每位学生的独立思考,也需要同学、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学生在同学的讨论及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达到互助互补、互激互促,使他们得对问题的理解更为丰富全面,思维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最后集思广益,逐渐形成共识,

天使之羽篇7

一、“项王”的意义

《项羽本纪》[1]中,关于项羽的称谓凡三种:一为“项籍”,二为“项羽”,三为“项王”。项羽,名籍,字羽。在其少年时,《本纪》但曰“项籍”,称其名而不称字。在古人看来,字是尊称,写作“项籍”,大概是因为年少德薄者不必称字的缘故。《本纪》中首次出现“项羽”,是在陈王在部下的叛乱中被杀死,另一陈王部将秦嘉拥立景驹为新王的时候,原文作“项梁前使项羽别攻襄城”。此时天下汹汹,熊心被项氏立为楚怀王,项梁自号“武信君”,以此举获得楚地支持。随着项氏在义军中地位的升高,《本纪》也开始将“项羽”作为正式称谓,并延续全篇。

“项王”称谓的出现,与项羽本人的地位变化也密切相关。鸿门宴前夕项伯夜见张良,二人的对话中首次出现“项王”,此后这一称谓变得极其寻常。鸿门宴前后是项羽一生事业的巅峰期,距离其大封功臣诸侯,自号“西楚霸王”不过数月。《本纪》在这个时期改用“项王”的称谓,恐怕并非偶然为之。值得说明的是,以上的分析只是说明不同称谓出现的时间,可能与项羽本

身的地位变化有关,并非意谓《本纪》在采用“项王”时即完全放弃“项羽”的称呼。事实上,《本纪》中在项羽自号“西楚霸王”,即“项王”成为更加普遍的称谓后,依然还有“项羽”偶尔出现的情况,梁玉绳在《史记志疑》中对此表示困惑[2],这有可能是《本纪》关于姓名的编写体例不够严格造成的。

项王实际就是西楚霸王。“西楚霸王”是一个特殊的称号,在《史记》中有时简写作“楚王”[3]。“西楚”指楚以西之地,这意味着“项王”所实际控制的地域。“霸王”作为首领的称号,此前从未见诸史籍。项羽自称“霸王”而不称帝,并非谦虚,而是当时的楚怀王被尊为“义帝”,实际权力却尽在野心勃勃的项羽手中。“王”本指周代封建天下的共主,战国时诸侯纷纷僭越称王,秦帝国时这一称号被废止。“霸”是春秋时期实力最强大的诸侯。“霸”与“王”连用,有功盖三王五霸的意思,与秦帝国“皇帝”的意义相似。另一方面,宰割天下,分封功臣诸侯,距离秦汉最近的一次是周武王封建亲戚的故事。项羽此举,无疑是想尽废郡县制,重新回到封建藩屏的传统,同时此举也确立了其天下共主的地位。“项王”与“义帝”相比,实际权力更大,称谓也更加独特,这个名字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同时透露出项羽睥睨天下的雄心,所谓“名正而言顺”。

在《本纪》“四面楚歌”的描写中,通篇只见“项王”而不见“项羽”。如果这种写法是有用意的,那么即意味着,虽然此时的“项王”并不能如当初完全控制梁楚之地,楚汉双方实力悬殊,但他与刘邦的战斗,至少在观念层面,依然是气短落魄的霸王与意气风发的汉王之间的决战。这也即是说,无论项羽多么能征善战,如何战绩彪炳,他与白起、韩信、李陵等名将有本质的不同,在“垓下之围”的叙述中,他的身份不是战将,而是君王。

二、“四面楚歌”的现实背景

垓下之围前,楚汉间发生了三次战斗,分别是固陵之战、陈下之战、垓下之战,三战楚军一胜二负。固陵之战以前,刘邦与项羽以鸿沟为界,约定双方休战。而刘邦采纳张良、陈平的计策,背弃盟约,率先东击项羽。在击楚时,刘邦请求彭越和韩信相助,三军于固陵相会。而追至固陵时,彭、韩并未发兵,汉、楚随即发生战斗,汉军失败。陈下之战的详情,《史》《汉》均语焉不详,但可以推知与垓下之战并非一事,战斗的结果是汉军获胜。垓下之战,刘邦采纳张良的计策,许诺在战胜项羽后,将西楚之地分给彭、韩二人,于是获得了彭、韩联军的支持。根据《高祖本纪》的记载,垓下之战中,韩信领兵三十万,与将近十万的楚军发生大规模战斗,楚军再败。

楚军在垓下之战中的失败,在现实和精神两个方面,对项羽产生了致命的影响。现实方面,楚军连续三战,兵力与物资消耗极大,所谓“兵少食尽”。而后两战皆负,且陷入敌军的重重包围,丧失了与外界沟通的渠道,锐气尽失。精神方面,作为曾经叱咤天下的君王,项羽发现自己的敌人除了汉王之外,还有当初着意争取的齐王韩信,曾经多次交战的魏相彭越,这意味着本是相对中立的诸侯,已经叛楚归汉,天下形势已经逆转,这对曾经威震诸侯的项羽而言,其心理打击是致命的。特别是旧将黥布、周殷的出现,项羽必然会意识到其余尚未被汉军占领的军队和地区,也存在着主将叛变的巨大风险,而其对部下的信任也必然会产生动摇。

项羽的苦闷是容易理解的。但是在敌军阵营,汉王刘邦也面临着严峻的处境,这就比较微妙了。垓下之围,由于兵力的悬殊,楚军已是瓮中之鳖,只要围困到粮草消耗殆尽、士气低落时,楚军自然土崩瓦解,这本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上策。然而汉军本身的实力,并不足以完成对楚军的包围,彭越与韩信的军队是刘邦必须倚靠的。而彭、韩之所以并立击楚,是由于刘邦采纳张良的建议,许以重利,在灭楚后将梁楚之地割让给二者。以往论者多盛赞张良处事周密,思虑得宜,但事实上这是一条险计。

魏相彭越身处楚汉之间,虽然在《史记》的记载中显示,彭越多次侵袭楚军粮道,令项羽苦不堪言,但至少在韩信成为齐王之前,他始终保持着中立。《田儋列传》:“彭越是时居梁地,中立,且为汉,且为楚。”直到固陵之战前,彭越还拒绝刘邦联合击楚的提议:“魏地初定,尚畏楚,未可去。”这意味着彭越针对楚汉相争的任何军事选择,都是理性且无偏向性的。

齐王韩信本是汉王刘邦的部下,但二者的关系早在韩信为张耳请封赵王,和韩信请封齐王时就已出现了嫌隙。韩信被封为齐王后,辩士武涉与蒯彻分别向其建议,虽然并未使韩信下定背主自立的决心,但韩信的犹豫说明,三分天下的前景是很有吸引力的。特别是武涉“足下所以得须臾至今者,以项王尚存也。当今二王之事,权在足下。足下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项王今日亡,则次取足下”的分析,仿佛垓下之战的预言,韩信即便完全信任刘邦,也必然深知其中利害,因此在垓下作战时,必不会全无准备。

在这种情况下,彭、韩与汉王刘邦并力击楚,就是耐人寻味的选择了。一贯背信弃义的汉王,其约定的可信度无论如何也难以轻信。而对彭、韩而言,最好的结局肯定是楚汉两败俱伤,二人坐收渔利。无论是暗助项羽,还是趁垓下之围四处掠地扩张,都是很好的选择。有意思的是,在有关“垓下之围”的叙述中,彭、韩军队的行动付之阙如。这可能意味着,二人在此时的行动,即便是见闻广博的司马迁,也是不清楚的。正是在此意义上,当张良提出分割梁楚之地以遗彭、韩时,他强调“君王能与共分天下,今可立致也。即不能,事未可知也。”“即不能”是如果不能的意思,张良的隐忧在于彭、韩坐收楚汉相争的渔利,而刘邦必然也深知这一点。

正是在此意义上,垓下之围时,汉军如果采用围困战术,短则十日,迟则旬月,彭、韩的计划就可能利用楚汉相持的机会实施。因此汉军果断实施“四面楚歌”的战术。事实上,利用四面楚歌来摧毁敌军战意,也有风险。丧失家国的痛苦可能使军心溃散,战意不足;同样也可能使军心大振,战意高昂。战国时燕攻齐于即墨,齐国守将田单阴使燕将骑劫发掘齐人祖先坟墓,暴尸于荒野,骑劫本意是想使齐人悲伤,从而丧失斗志,却不料被田单利用,即墨守军见祖坟被挖,同仇敌忾,发誓报仇雪恨,就是一例。但“四面楚歌”战术的迅速出炉,实在有刘邦不得不如此的苦衷,从效果来看,这场心理战大出项羽意料之外,摧毁了敌军斗志,获得了胜利。但从设计战术的初衷来看,与其说是欲令项羽大惊,进而丧失战意,毋宁说是欲令彭、韩大惊,从而被迫中断其坐收渔利的计划。

三、《垓下歌》对命运的哀叹

《垓下歌》是在“四面楚歌”战术发挥效力的前提下产生的。《本纪》如是叙述《垓下歌》产生时的状况: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楚地歌谣长于嗟叹,辨识度高。兵士久经战阵,歌喉粗犷,声中多慷慨悲凉之气,众人齐歌,声势令人动容。而此时的项羽刚遭大败,诸侯倒戈,部下新叛,且被重重围困,断绝了与外界的交通,项羽的自信心,以及对部将的信任已降到极低的程度。因此在四面不绝如缕的楚歌声中,项羽产生了两个错误的判断:一是怀疑楚地已被汉军全面占领,垓下被围意味着困守无援;二是认为自己作为君王的气数已尽。夜饮帐中,回顾短暂的一生,面对难测的命运和未来,项羽即兴创作了这首被后人广为传颂的《垓下歌》。

关于《垓下歌》,日本流传的《史记》的记载有所不同。在水泽利忠的《史记会注考证校补》中,他称引英房《史记》抄本、桃源《史记》抄引古本、枫山文库旧藏宫内听书陵部藏本、三条西实隆公自笔宫内听书陵部藏本,指出在日本收藏的以上四个版本的《史记》中,《垓下歌》原文作: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威势废兮,

威势废兮骓不逝兮,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4]

而吉川幸次郎在《项羽的〈垓下歌〉》一文中,声称桃源瑞仙的《史记抄》可能是根据日本流传的唐土本《史记》手抄而成,并引用《史记抄》原文:

对宠爱之美人,见珍爱之骏马,饮惜别之醇酒,于是,按捺不住作诗的念头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古本此后有“威势废威势废兮”七字。[5]

即吉川幸次郎所见桃源本《史记抄》,《垓下歌》原文作: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威势废,

威势废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可见水泽利忠《史记会注考证校补》与吉川幸次郎所引桃源本《史记抄》中,《垓下歌》原文稍异,《校补》中次句与第三句末均多“兮”的语气词,从而诗句字数不够均齐。但无论如何,这个版本的五句《垓下歌》,从结构和语意上来说,与国内流传的《垓下歌》有较大的区别。早在1981年,徐少舟就已发表《〈垓下歌〉的另一版本》[6],介绍日本《史记》中《垓下歌》的另一版本,但似乎直到目前为止,国内学界还未对此产生足够的重视。

《垓下歌》的四句本与五句本,孰优孰劣,恐尚需文献学的知识作为支撑,才可得出令人满意的结论。但就个人的阅读体验而言,五句本的意思更加显豁,情感发展也更加顺畅。四句本“时不利兮骓不逝”,若仅以文意观之,时运不济与乌骓马不再飞驰,二者的关联不够直接,令人费解。而五句本作“时不利兮威势废(兮),威势废兮骓不逝(兮)”,引入“威势废”作为过渡,由天至人,再由人至物,较为晓畅自然。特别是“威势”一语,正是项羽一生成败的关键,《垓下歌》的诗眼所在,关于这个词,后文会有详细分析。总之,在以下关于《垓下歌》的论述中,笔者所选取的是吉川幸次郎所引桃源瑞仙《史记抄》的五句本。

《垓下歌》首句“力拔山兮气盖世”,是项羽对自己辉煌时期的追忆。“力能扛鼎”通常形容膂力过人的力士,而拥有将大山连根拔起的实力,其所指则并非匹夫之力。山是天险,在防御性作战中是重要的屏障和根据地,作为秦地屏障的函谷关,东起崤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贾谊在《过秦论》中称其为“崤函之固”,“被山带河”也被贾谊用来形容秦的地理优势。正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函谷关,被楚军攻陷了;正是占据被山带河地理优势的秦,最终被项羽和诸侯的联军覆灭了。因此力能拔山不是自况,而是项羽对灭秦作战的回忆。“气盖世”是威震天下的意思,“盖世”突出了项羽睥睨天下,独一无二的精神气质,也意指曾经项羽对诸侯的绝对控制。回顾项羽的崛起,无不伴随着果敢的杀戮与强大的威慑。早在与项梁起兵时,项羽斩杀会稽守及其门下属吏,“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b伏,莫敢起。”在救赵王歇时,项羽矫诏诛杀卿子冠军宋义,“当是时,诸将皆慑服,莫敢枝梧。”“威震楚国,名闻诸侯。”而在巨鹿之战中,项羽破釜沉舟,独力与强大的秦军血战,楚军以一当十,杀声震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灭秦时,正是项羽战斗生涯的巅峰,而后宰割天下,分封诸侯,项羽所凭借的也正是他的强大威慑力。

次句“时不利兮威势废”。所谓“时不利”,指回到垓下现实的项羽,意识到自己糟糕的境遇是由命运不利的时代造成的,这三个字也暗示项羽曾经有过辉煌的境遇,而其原因正是所谓的“时利”,即命运顺遂的时代。将困厄之境纯粹归因于缥缈难测的命运,这种观点即便在当下现实中也并不少见。然而变化无常的命运究竟是如何影响到人们具体境遇的,实则并不容易理解。五句本《垓下歌》中增添了“威势废”,这为抽象的时运是如何作用于人的境遇,提供了有效的中介。当时运不济之时,人的威势不再,难以获得人们如以往一般的尊重与服从,因此会陷入困厄。结合首句来看,项羽威震诸侯的时代,正是他的鼎盛时期,也即命运顺遂的时代,在此“时利”的条件下,生杀予夺皆决于己。《垓下歌》前两句也即是说,霸王之威势是导致项羽境遇如何的直接原因,而“时不利兮威势废”,威势与难测的命运密切相关,是一种与个人努力无涉的禀赋,是由人之外的某种力量所决定的。

《垓下歌》的后文都在着意发挥威势不再的后果,往日飞驰如电的骏马,如今已不再奔驰;威势尽失的霸王,无法驱使自己的骏马,面对美人虞姬即将面临的悲惨结局亦无可奈何。当周围的敌军齐歌悲凉的楚声,而陷入重重包围的项羽流着泪一遍遍地吟诵着《垓下歌》时,我们感受到的是项羽对威势尽失的哀怨,以及对无常命运的哀叹。如果以上的分析能够成立的话,那么《垓下歌》是一首有关命运无常与威势荣枯的楚歌。

吉川幸次郎很早就注意到这首诗不同寻常的主题。在《项羽的〈垓下歌〉》一文中,他指出:

项羽的这首歌,把人类看作是无常的天意支配下的不安定的存在,像这样一种情感,在这首歌以前的中国诗歌里是很少见的,而在这首歌以后的中国诗歌里却屡见不鲜。……文学史上的这种现象一定是和思想史的发展有关的。[7]

吉川氏的说法是很有见地的。然而相比于无常的命运,威势的荣枯才是导致项羽境遇盛衰的直接原因,而这种威势实际是天子之威势。在秦汉之际的乱世中,这种天子之威势与个人实力的关系并不明显,至少在与项羽基本同时的另两位君王,陈涉与刘邦的崛起过程中,这一点是至为明显的。

陈涉的崛起,与他利用鬼神之力创造的天子威势有关:

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8]

在举事之前,陈涉向一位未具名的卜者询问前途,卜者暗示其利用戍卒对鬼神的敬畏,鱼腹藏书,丛祠狐鸣,使得本是布衣的陈涉,其出身与前途蒙上某种神秘性的色彩,为其后自号陈王创造威势。刘邦的崛起更是充满神秘性。出生时蛟龙盘旋于其母头顶,天生异相,头顶有云气,以及为人耳熟能详的“斩蛇起义”等,参考陈涉的经历,这些也许都来自时人的杜撰。然而直到鸿门宴时,亚夫范增劝项羽诛杀刘邦,其重要的理由之一是“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9]彼时刘、项实力悬殊,而刘邦的威势却足以惊动范增,引起后者的杀心。以上两例均说明天子威势与实力无关,却是对现实政治产生重要影响的力量。

陈涉与刘邦能够利用一些神秘性的力量创造天子威势,这意味着当时的民间存在着对于神秘事物的坚定信仰。而作为“大传统”的天命观,由于去战国未远,很可能也有极大的影响力。所谓“天命观”,早在商周时代即已产生,指天子之所以能够统治天下,所依靠的是先祖的德行与上天的垂青。如果天子德行败坏或上天不再垂青,那么天子的统治就会结束,取而代之的是另一位德行纯良或受到上天垂青的天子。秦灭六国的过程充满血腥暴力,建立帝国后执政严苛暴虐,无论秦始皇还是二世,在世人心目中都不算德行纯良的天子,而当一些异象或奇怪的传闻出现,被时人解释为秦国祚陵迟的标志,是极其自然的。虽然在《史》《汉》的记载中,除了楚大将项燕之后及膂力过人之外,项羽的出身并无太多神秘色彩,但在一些流传至今的民间故事中,项羽也有着传奇的出身与经历[10],正史阙而不录,可能与汉帝国的官方意识形态有关。

在项羽灭秦,封建功臣诸侯,自号西楚霸王之后,楚定都彭城。虽然《史》《汉》中未明言其详细过程,但根据秦始皇称帝的故事,皇帝的舆服仪仗,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正名定礼,在项羽定都后必已实施,即天命由秦转移至楚,无论在事实抑或观念层面,都已得到确立。由于义帝被暗杀,项羽名为霸王实为天子的威势,正在此时达到顶峰。而这种天子之威却由于紧随其后的诸侯叛乱而逐渐衰落,特别是公元前205年刘邦攻陷咸阳后,“令除秦社稷,更立汉社稷”[11],为刘氏建立社稷,更是明确意味着天命开始再次转移。项王悲歌中的“时不利”与“威势废”,彼时即已肇端。面对垓下之围的困厄局面,项羽被四面楚歌的心理战术动摇,亲率八百骑兵突围,与敌人转斗东城,直到在乌江边上拒绝亭长渡江的提议为止,曾先后三次提及“天亡我”:

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作为武将的成功,无法弥补作为君王的失败。“天亡我”,意谓丧失了上天的垂青,与《垓下歌》中的“时不利”同义。回顾整个垓下之围,在现实层面,项羽没能准确把握汉军形势,也没能识破四面楚歌的战术,丧失战意,进而一步步走向末路;而在精神层面,当项羽意识到楚的天命已然转移,作为天子的威势不再时,即便身在江畔,纵然彼岸即有继续作战的希望,也无法使项羽振作精神,因此决意赴死。

基于以上的分析,项羽作《垓下歌》,诗中的主体是一位曾经受到天命眷顾的君王,诗中的“时不利”,指由秦转移至楚的天命再次转移的情况。五句本中的“威势废”,指天子之威势逐渐衰落的事实。因此,这首诗中对命运的哀叹,是一位穷途末路的君王的感伤之歌,而非一位战绩彪炳的猛将对过往辉煌生涯的留恋。

注释

[1]以下均简称为《本纪》。

[2]“前已屡书‘项王’,此后又掺三语,曰‘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曰‘项羽方渡河救赵’,曰‘引其兵降项羽’,何也?”([清]梁玉绳撰:《史记志疑》,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03页)。

[3]《史记・黥布列传》:“布欲引兵走汉,恐楚王杀之。”

[4][日]水泽利忠著:《史记会注考证校补》,台北广文书局1972年版,第596页。

[5][日]吉川幸次郎著:《中国诗史》,章培恒、骆玉明等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3页。

[6]徐少舟:《〈垓下歌〉的另一版本》,《文学遗产》1981年3月。

[7][日]吉川幸次郎著:《中国诗史》,章培恒、骆玉明等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4、42页。

[8]《史记・陈涉世家》。

[9]《史记・高祖本纪》。

[10]可参见白茅、李克仁、彭放:《项羽的传说》,《山茶》1986年第4期;付春明:《传说故事中项羽形象论析》,《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天使之羽篇8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籍长八尺余,力有扛鼎,才气过人。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从此足以看出相遇的霸业雄心。然又在秦始皇游会稽,渡浙江时,曰:“彼可取而代也!”此间,便可显出男儿本色。

项羽自幼的才气过人,霸业雄心,殊不知天妒英此说。从而也是在此埋下了伏笔,“葬”字的第一划。

【二】

初起时,年二十四。

当陈涉等起大泽时,项梁伺机让项羽杀了会稽守,项羽怕众人不服,又连杀数十百人,使一府中皆慑伏,便又召豪吏,遂举吴中兵。当时,章邯正在攻打赵国,楚怀王便令宋义为将,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救赵。又因宋义不恤军情而私徇其私,杀了宋义和他的儿子宋襄,因此威震楚国,名闻诸侯。

正是因直接威震楚国,名闻诸侯,而心高气傲,开始不可一世。也在此为“葬”字又完美地划上了第二笔。

【三】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破釜沉舟,这也是项羽曾最为辉煌的时刻。而后,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而后,蒲将军羽与秦站,再破之。项羽悉引兵击秦军纡水上,大破之。由于章邯约好去秦国,却又因怕秦军不服而夜击坑秦军二十余万人新安城南。

太过残忍,过多的杀缪,也从而欠了一笔无尽的债务,命债!这也是使“葬”字完成第一部分的重要一笔

【四】

沛公旦日从百馀骑来见项王,至鸿门,。项羽便听范增言,设下鸿门宴。

鸿门宴上杀机四伏,只可惜项羽不听范增所言,不愿杀去刘邦,再加上项梁的阻碍,也成了相遇的一大败笔。项羽欣赏壮士,樊哙,自己想必也是位壮士。

后,项羽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王闻之,烹说者。

项羽呵,既不在最佳时机杀了刘邦,以至被刘邦追杀。一心思念家乡,不听别人劝言,太霸道,从而亦被追杀。却伺机杀了楚怀王,这又是何等大罪,犯下大逆不道之名。竟又怀疑忠诚范增,实在是太荒唐啊!霸道,只以自己为中心,正因为己而害己。就这样,一次又一次的填满了“葬‘字中的第二部分,每一划,都象征着失败,死亡。

【五】

英雄归途,食尽,兵少,在垓下驻扎。各侯与汉王把他们团团围住,在四周唱起了楚地的歌曲,项王大惊,以为汉已皆得楚,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尽管至此,项羽也要拼一把,要证明是“天之亡我而非战之罪也”。打了最后,最精彩的一仗,到了乌江浦,却仍十分有霸气,虽身受重伤,兵败,却也为成寇,仍有一身英雄的傲骨在。把马送给了好心的亭长,自己又杀了数百人后,又自刎把头给了老朋友吕马童。

后,刘邦把项羽葬在了谷城。

这“葬”字终也画完了,一此字葬下了项羽,此等大英雄。

尽管是这样,也是一个奇迹啊!

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足已看出项羽为一世英雄,当之无愧。他有勇有谋,热爱故乡,讲道理,讲义气,实为难得矣!

但却也非十全十美,太聪颖,惹下天妒英才之罪。又深厚的霸业雄心,残忍,无限杀缪,只以自己为中心,称霸王,试图以武力征服天下,自负,而不愿用人才,自傲。也正是这样的一身傲骨而送葬了他。

太史公曰:“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寐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是啊!项羽,西楚霸王,眷恋楚地,驱逐义帝而以自己为尊,夸耀自己的战功,试图以武力来征服天下,却又不自我反省,而是说上天要让尔亡,不是不会打仗,却也难说。只因他又不肯用人。让人惋惜不已。项羽既有英雄的伟大,亦有常人的弱点。然,为何上天要早如此一位大英雄呢?自己埋葬了自己!

西楚霸王,项羽呵!君贪一世英名,追权贵烟云,却系命在天。这三尺黄土,够不够埋你一世骂名?屠城,百姓对君是有多恨哪!这三尺黄土能不能葬你霸业雄心?再多,也葬不下吧!物转星移,这青史谁来留名?自然非君莫属。君是否还在恨?不要恨,生不逢时,天要灭你轮回早已注定。非也,非也,君也走得干脆,只去那仙境,寻君的虞妃和骓吧!

天使之羽篇9

[关键词]酒泉丁家闸五号墓;羽人图像;神仙意识

[中图分类号]K87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02-0078-02

1977年7月,甘肃省博物馆在酒泉发掘的丁家闸五号墓,是河西地区十六国大型壁画墓的第一次发现。墓室距地表深12米,其结构由覆斗型封土、33米长的斜坡形墓道和墓门、照墙及前、后室组成。前室的四壁及顶部绘满了彩色壁画,结顶处为复瓣莲花藻井,其下的壁画共分五层,各层均以赭色宽带作为界栏,绘有天上、人间、地下三个境界的事物。天上部分主要绘倒悬龙首、庆云、东王公、西王母、日月、蟾蜍、三足乌、九尾狐、白鹿、羽人、神马和间有其他神禽异兽的重叠山峦及汤王纵鸟等圣贤故事图。人间部分有墓主燕居行乐、眷属出行、坞壁、农桑、园林、畜牧、运输、引鸟、鸡场、槽马、椎牛、屠猪、庖厨等墓主生前生活写照和他拥有的社会财富的纪实。地下部分绘善于负重的赑屃。

壁画总体构图极富特色,既表现了墓主人生前的奢华生活,也反映了他对死后理想归宿的向往。在天、地、人间之中,天界比人间的内容更为丰富,表现了当时人们意识形态中流行着崇尚神仙和圣贤的风尚。壁画中所表现的众多形象超越了现实,生命充溢于广大的宇宙中,从人类动植物无不呈现出生命的景象,这种“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使人们能够体悟到宇宙自然深处活泼的生命韵律,从而获得人生与精神的完全自由,由此达到一种神与物游、物我合一的审美意境。壁画结构繁复、规模宏大、色彩绚丽、内涵丰富。本文仅就壁画中的羽人图像作一些考释。

壁画中的羽人绘于前室南壁第二层(天上部分)。羽人头挽单髻,眉间、两鬓、两颊点朱砂,涂朱唇,肩上生双翅,上身着明珠点缀的褂衣,下着彩裙,裙边缀羽毛;内穿红袴,脚踏浅口履。羽人面部表情温和,形象飘逸生动,其飞行的姿态舒展,动作轻盈洒脱,画面轻松,充满着浪漫神秘的美感。画中羽人悠然自得地飘浮于空中,让人感觉遥远而飘渺,似乎已隐退到另一种生存状态。

羽人,顾名思义就是身长羽毛或披羽毛外衣能飞翔的人。最早涉及羽人的《山海经·海外南经》记载:“羽民国在其东南,其为人长头,身生羽。”把羽人称之为“羽民”。《楚辞·远游》记载:“仍羽人于丹丘兮,留不死之旧乡。朝濯发于汤谷兮,夕晞余身兮九阳。” 据《史记·封禅书》记载,方士栾大衣羽衣,夜立白茅上,为武帝交通鬼神。王充《论衡·道虚篇》说:“谓人能生毛羽,毛羽具备,能升天也。”又说:“为道学仙之人,能先生数寸之毛,从地自奋,升楼台之殿,乃可谓升天。”汉代称仙人为羽人。汉人刘向的《列仙传》记载了一个叫渥佺的人,体生羽毛,飞升成仙。东晋王嘉的《拾遗记》卷2记载一位仙人的形象,浑身长满了羽毛。可见,在当时人们的眼中,羽人是长生不死的,这就奠定了羽人在人们心目中的仙人地位。

人的生命具有不再生性,人总有一死,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人们意识到这一事实,而且这种意识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事实上不可避免的有限性并没有遏制人们的思维对生命的超越,人类勇敢的想象能够超越自然的束缚,神仙世界就是由长生愿望所诞生的生命永恒世界。“神仙”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词,但对其叫法不一,称“仙人”、“天人”、“神人”、“飞天”或“飞仙”等。而在汉代,“神”和“仙”是两个概念。关于“神”字,《说文》谓:“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从示、申。”可见,古人认为,神是先天地而生的,万事万物均由此出。它象征天上的超自然的一种存在,为具有神秘主宰力量的主体。神就是万物的始祖,是自然形成的,不是人类力量所能达到的。关于“仙”字,《释名·释长幼》曰:“老而不死曰仙。仙,迁也,迁入山也。故其制字人旁做山也。”可以看出,仙是后天经过个人修炼而达到长生不死的山中之人。神与仙的本来意义是有区别的,神是先天自然的,仙是后天修炼的,但在“长生不死”这一点上却是相同的。所以,两者后来逐步合流,最终并称。后世人们所说的神仙大部分是经过修炼的仙人,羽人也属于这一范畴。

“不死”和“升天”是神仙意识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不死”被置于“升天”前的阶段,“升天”代表了神仙的最终目的。人们认为,神仙境界既然是现实生命的最高境界,同样也可以作为死者灵魂最理想的归宿。羽人具有两重象征意义:作为天堂仙界的神灵,其自身具有长生不朽的功能,这种功能象征着生命的永恒;羽人又具升天降凡的本领,且拥有不死之妙方,所以,又充当着天堂仙界的使者,成为人类生命的拯救者和灵魂的引导者。由此带动了羽人形象的流行。羽人图像在两汉时期广泛流行于中原、西南、江南等地区。考古发现,汉代画像石、漆画、帛画、壁画以及各种绘画中的仙人,几乎都是羽人。著名的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内棺饰有翡鸟和翠鸟的羽毛,除了装饰作用之外,还有更深层的意思,这就是汉人笃信羽化而登仙。古人称成仙为“羽化”,既是一种升仙方法,又是升仙的过程。也就是说,人要成仙,就要经过一番身生羽翼的“化”的过程,羽人形象本身所体现的升仙意识,是其他事物所无法替代的。升仙信仰的潜在动力是人类的长生愿望,而羽人就是人类长期以来寻求精神寄托的必然产物。

道教将“道士”称“羽士”,将“成仙”称“羽化登升”。秦汉时期,成仙风气盛行,人们渴望跨越死亡,永驻神仙爰居的乐土,羽人因身有羽翼能在人间和天界飞行,因此,汉代墓室壁画上出现了用羽人表现升仙的场景。由于神仙意识而渴望得道升仙、长生不死,不仅是古代修道者终生不渝的追求目标,也为当时社会中普通百姓所期盼和追崇。《尚书》中把“五福”中的“寿”列在首位。在古代,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往往不注意他一生做了些什么,而注重他活了多久,视长寿者为命好、福气好。而神仙最有诱惑力的就是长生不死、与天地共存。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活动中随处可见神仙意识的痕迹,如音乐中有仙调、吃饭用的方桌称“八仙桌”、美貌姑娘称“仙女”、恩爱夫妻称“仙侣”等。总之,人们在趋福避祸等方面都有相关的神仙意识,反映了人们渴望在令人烦恼的尘世之外,能有一种非常理想的环境让自己生活,而且有异乎寻常的神秘力量能帮助自己实现种种美好理想的强烈愿望。

羽人有别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存在,仅存在于人们想象中的神界或仙界,它能够以幻当真、以虚当实地使人们冲破现实与非现实的界限,超越自然限制,超越生死,追求灵魂永生,实现神仙梦想,因而成为人们追求长生不死、羽化升仙意识的物化形式。尽管这种“人”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历史典籍中涉及它的内容也相对较少,在历代诗文中,它也只是作为一种朦胧的抽象物被憧憬和想象,但却能使人们获得现实中得不到的慰藉。

壁画与文字一样,是历史的一种载体,是了解和复原古代社会风貌、认知古代社会生活的最直观的实物资料。羽人最重要也最具代表性的意义是引渡升仙,天人合一思想是羽人图像所代表的最高境界,是人们追求的最终目标。可以说,作为一种丧葬艺术,羽人图像不仅体现了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也反映了许多民间流行的观念,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象征意义。

地处边远的酒泉地区,受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制约,生存环境较为严酷,因而文化发展比其他地区迟缓。羽人图像出现在魏晋时期的壁画墓中,壁画的题材、画风、技法等完全继承了中原地区汉代墓室中壁画的传统。十六国时期的河西地区,是佛教由西域传入内地的必经之地,后凉、北凉政权曾大力提倡佛教。但是,在丁家闸五号墓中却没有佛教的影响,我们所看到的是传统的儒道思想的再现。这一情况充分说明,十六国时期的河西,尽管统治阶级提倡佛教,但传统的儒道思想仍然居于主导地位,影响着人们的社会意识和社会生活,升仙求道风气依然盛行。

神仙信仰及其由此所生发出的内容无不体现着中国人文精神所追求的对生命本身及其生存境遇的超越。这种超越既注重世俗生活,又追求出世理想的仙境神界。羽人轻盈飘逸的形象表现出的潇洒和超脱,使生活在日益紧张的现代社会的人们的心灵能够重新体验一种古人对人生的超越情怀。

[参考文献]

[1]杨瑾,马晋川.南朝壁画墓上的羽人和神仙形象[J].文物世界,2008,(1).

[2]王立,刘畅.从汉代羽人看神仙思想及其相关观念[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8,(5).

[3]高原.汉代画像砖羽人图像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0.

[4]沈杰.道教神仙观念的文化心理解读[J].求索,2003,(4).

[5]武锋.秦汉魏晋神仙观念的历史考察[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大学,2004.

天使之羽篇10

关键词:项羽 军人性格 复仇 成败

常言道,性格决定成败。项羽率直单纯、不懂得迂回俯仰的军人性格,既决定了他强秦的英雄霸业,但同时也决定了他政治生涯的悲剧结局。但是,“性格决定成败”绝非简单的因果关系:性格是由行为、言语、神态显现的,应该说,是这些因素,而非性格本身,直接参与构成了人际交流与互动,从而决定了事件的发展的方向;同时,性格也绝非天生,而是由环境铸就的。所以,本文按照的原则“环境决定性格,性格决定言行,言行决定成败”进行论述。

《史记・项羽本纪》在开头简要交代了项羽的家庭背景。其要点有二:其一,项羽和秦有家仇:“其(指项羽,笔者注)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1]据《高祖本纪》,“秦二世二年……项氏起吴”[2],而《项羽本纪》言项羽自刎于汉五年,自刎前曾云“吾起兵至今八岁矣”,[3]正与《史记・高祖本纪》记载相吻合;又据《项羽本纪》,“(项羽)初起时,年二十四”[4],由此,项羽之生年当为秦王政十六年。而据《史记・秦始皇本纪》,项燕死于秦王政二十三年,则其时项羽已八岁,虽未必亲历其事,然其悲痛之切亦不难想见矣。其二,“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5],由此可见,项羽是地道的楚人;而楚国与秦国是世仇:楚怀王十七年春,“与秦战丹阳,秦大败我军,斩甲士八万”[6];怀王二十七年,“杀楚将唐昧,取我重丘而去”;二十九年,“秦复攻楚,大破楚,楚军死者二万,杀我将景缺”;三十年,“秦复伐楚,取八城”[7];顷襄王元年,“发兵出武关攻楚,大败楚军,斩首五万”[8];二十一年,“秦将白起遂拔我郢,烧先王墓夷陵”[9];王负刍四年,“秦将王翦破我军于蕲,而杀将军项燕”。由此看来,项羽同秦国还有“国恨”,并且他的家仇也溶解在这国恨之中。这就使得他对秦有强烈的仇视。项羽的人生历程,正是围绕着“仇”字展开的。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义,又不肯竟学。”[10]“书足以记名姓而已”之“已”字、“剑一人敌,不足学”之“足”字,充分说明项羽是从功利、实用的角度对待学习的。对于项羽来说,功利就是反秦,反秦就是功利,反秦复楚是他的唯一理想。他学兵法,就是为了当一名叱咤风云的将军,指挥千军万马横扫秦军。同时,在复仇心理的推动下,项羽不能够沉下心来专注于学习(“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略知其义,又不肯竟学”),但不能据此认定他是一个没有恒心、不肯吃苦的人。相反,项羽很有韧性:“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只不过他的韧性只体现在战场罢了。

项羽是一个性情中人,他的战略目标是复楚灭秦,然而他只能在战场上快意恩仇,却不能在战场外决胜千里。鸿门宴上,项羽非但不能维护己方政治利益,趁机杀死刘邦,反而对擅自闯入的敌方将领樊哙大加赞赏,甚至还赏赐了卮酒和彘肩。在今天,很多人指责项羽不能深谋远虑,这是以今人之眼光苛求古人了。人不能超越历史而存在,任何人都受到其所身处的历史环境的制约。前文已述,项羽的祖父项燕是战败身死,也就是说,直接触发项羽内心仇恨的是秦军,其次才是嬴政;同时,项羽家族“世世为楚将”,他从小受到的教育必然是武将式的而非文臣式的,他所学的唯一理论课是“兵法”,但同样是关乎战争本身。所以,综合此二点,无论从其存在的目的和其存在的方式看,从出生那一刻起,项羽就注定是一个将军,而非一个帝王;而他的复仇,也必然是将军式的,而非帝王式的。“项羽乃召黥布、蒲将军计曰:‘秦吏卒尚众,其心不服,至关中不听,事必危,不如击杀之,而独与章邯、史欣、都尉翳入秦。’于是楚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新安城南。”[11]作为将领,项羽的考虑的是作战要集中兵力速战速决,不能让降卒拖累军队的行动;但倘若从政治家的角度看,这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也”[12],同样是出于仇恨。如前所述,项羽本质上是个武将,不会克制心中的仇恨,他的仇恨是一定会直白地显露出来的。“彼可取而代也”省略了主语,要补上这个主语并不容易:我们既可以认为是项羽自己想要取而代之,亦可以认为是项羽劝项梁取而代之。不过这并非肯綮。相反,值得注意的是,此句是宾语前置句,落脚点在“彼”字上。由此可见,项羽的矛头是直接指向“彼”,指向秦的。这就是说,真正令项羽感到兴奋的,并非称帝(关于项羽无意于称帝,在下节有详论,此处暂略),而是复仇和灭秦。据《高祖本纪》载,刘邦亦有类似之语:“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13]然细审之,二人之言迥异。项羽说“取而代”,强调的是暴力斗争;刘邦说“当如此”,强调的是治平天下。项羽对于秦的态度无疑是激进的,他“屠烧秦人宫室”,以至于“所过无不残破”[14];而刘邦则温和得多,他一方面废秦之苛政,另一方面又承其法制:《汉律》便是在《秦律》的基础上修订的,故后人有“汉承秦制”之说。

项羽在灭秦以后进行分封,无疑是对历史进程的一种反动。“项王欲自王,先王诸将相。”[15]项羽分封固然是为自立为王制造舆论,但问题到此远没有结束。按照项羽自己的说法,“天下初发难时,假立诸侯以伐秦”,于是我们不得不进一步追问,为何项羽采取的手段是封疆裂土而非封官授禄呢?因为后者同样可以为自立制造舆论,同样可以“伐秦”,但项羽为何采用的是前者呢?换言之,“伐秦”和“假立诸侯”究竟是什么关系?对此问题的回答仍然要追究到历史环境和人物性格层面。就历史环境而言,在项羽等人的眼中,秦末反秦斗争乃是战国末期六国合纵抗秦的延续,“假立诸侯”正是为了举起“合纵”大旗,其意义在于赋予这场起义以合法性。苟非如此,则秦政权可理所当然地指斥起义军为叛逆,因为“起义”本身不过是国内矛盾而非国际矛盾,唯有举起“合纵”大旗,国内矛盾才能在名义上变成国际矛盾,从而使起义军成为与秦政权地位对等的政治集团,赢得与秦国对等的话语权。同时,“天下苦秦久矣”是当时的一句流传甚广的、极富号召力的口号(见于《史记・项羽本纪》《史记・高祖本纪》《史记・陈涉世家》等),对那些六国遗民有很强的鼓动性,实行分封也是对这一“时代最强音”的顺承。当然,此举的首倡者并非项羽,而是陈涉,项羽只是因袭了陈胜的做法。除此而外,对该问题还可从人物性格角度考察。彼时之政治制度不外两种,一曰“封建”,一曰“郡县”,而郡县制是秦朝的制度。项羽爱憎分明,对秦朝极端仇视,这使他对秦朝几乎全盘否定。如此,项羽必然选择秦国的对立面,即如春秋战国故事,复为“封建”。说“如春秋战国故事”并非妄言,项羽并未称帝,而是自立为“西楚霸王”,而春秋之旨唯“争霸”而已,“霸王”即是诸侯盟主,与春秋规制无异。“沽名”实乃春秋之旨,项王但欲复兴之而已。同时,项王此举也是符合其心理的。一方面,项羽以“灭秦”为旨,则必欲毁灭秦之制度,消灭其存在的历史痕迹;另一方面,项燕是作为楚国之将领,在与秦军交战中阵亡的,项羽既想报仇雪耻,则莫过于效法当年先祖之情状,以楚将之身份击败秦军。这是他“假立诸侯”的又一个原因。而这最终成为事实:作为项燕的孙子,他俘虏了王翦的孙子王离。如此,这场复仇对项羽而言想必是完满的了。综上,项羽“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也同样揭示了其“性情中人”的本质。

然而很遗憾,灭秦大业既成,项羽即失去了政治生命的坐标。他之所以江河日下、走向失败,与此情势之变不无关系。“富贵不归故乡,如锦衣夜行”[16],这再次反映出项羽的军人本性。在连年的战争后,军人需要告老还乡;但作为政治家,这样的想法的却是幼稚的。与之相对,刘邦采纳意见,抢占关中为根据地,获得了稳定的大后方,这一点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楚汉战争的发展走向。刘邦同样也是楚人,但他有政治头脑,乡愁、亲情于他都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项羽则不同。他既思念故乡,也牵念亲人。霸王别姬便是典例。“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17]这并非困兽之语。项羽才气盖世,是不会胆怯和颓丧的;只不过在灭秦后他就生活在缺乏理想的真空中,承受着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项羽穷途末路时“此天亡我,非战之罪也”的嗟叹,依旧是其军人性格的体现。他承认失败,但不承认其战场上的失败:作为将军,他至死都认为自己是优秀的;但对于手下的士卒,他又饱含愧疚:“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18]同时,在乌江自刎前,项羽还作了一番临终告白:“天之亡我,我渡何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19]所以,项羽之所以在临死前仍要“为诸君快战”,一方面是为了解脱内心的愧疚,另一方面则是为了保持军人的尊严。与项羽此言类似,秦将白起在自刎前也说过类似的话:“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良久又说:“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20]白起和项羽一样,至死也不明白他们究竟为何而死。太史公固然可以指责项羽“不亦谬乎”,但作为武将,项羽和白起都被封闭于战场,这决定了他们无法对战争进行深入的反思,因为在战场内反思战争是徒劳的,对战争的深入反思需要一个把战场囊括在内、却又远比战场广阔的视野,但这样的视野是武将们难以获得的。项羽也好,白起也罢,他们意识的产生都不能超越其社会生活。

克劳塞维茨说:“……他们的感情激动起来就像火药燃烧一样迅速和猛烈、但不持久……如果这种人容易激动的感情有勇气和荣誉心来引导,那么,当他们在战争中担任较低的职务时,他们的感情往往非常有用。原因很简单,因为下级军官所指挥的军事行动的持续时间很短,他们往往只要下一个大胆的决心,振奋一下精神就够了……既然他们通常都是比较高尚的人,又怎么会没有自尊心呢!在他们身上并不缺乏这种感情,只是这种感情没有来得及发生作用而已,所以他们多半在事后感到羞愧。”[21]这段话用在项羽身上十分贴切,他的武将性格伴随着他短暂的一生。其兴也勃,其亡也忽,一切都为其武人性格所注定。项羽不懂得“至刚易折”的道理,但正因其不懂,才成其为项羽,为历代骚人所咏叹。

注释: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95页,第351页,第334页,第295页,第295页,第1724页,第1727页,第1729页,第1735页,第295-296页,第310页,第296页,第344页,第365页,第315页,第315页,第333页,第334页,第336页,第23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