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图鲁迅十篇

时间:2023-04-01 06:50:57

二十四孝图鲁迅

二十四孝图鲁迅篇1

鲁迅先生写的很多文章都带有讽刺意义,这篇《二十四孝图》也不例外。中国自古以来就把“孝”做为百善之首,民间也流传着许多孝子的故事,而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却颇有深意,耐人寻味。

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正处于白话文与文言文的交替的时期,可当时的中国但凡需要变革就会有一群“正人君子”和“绅士”们跳出来抵触,“只要对于白话来加以谋害者,都应该灭亡!”鲁迅先生不止一次的用这句话来表达自己对那些企图阻止中国前进和变革的人的愤恨,他渴望中国进步,更希望中国的下一代可以接受全新的知识和了解这个世界,他希望中国的教育能够得到全面的改革,而第一步就是推广白话文,可以让孩子们从小就读到更多的好书,学习更多的知识。我仿佛可以体会鲁迅先生的愤慨和期许,他想通过自己手中的笔为孩子们的未来撑起一片天空。

整篇文章写的是《二十四孝图》,乍一看,这应该是一本颂扬孝道的书吧,其实不然,鲁迅先生对这些所谓的孝子故事却是十分反感的,尤其是 “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这两个故事:“我至今还记得,一个躺在父母跟前的老头子,一个抱在母亲手上的小孩子,是怎样地使我发生不同的感想呵。……然而这东西是不该拿在老莱子手里的,他应该扶一枝拐杖。装佯,侮辱了孩子。”我的脑子里似乎也闪出了这样的画面,一个满头华发的老爷爷,却穿着小孩子的衣服,躺在耄耋之年的母亲的怀里,母亲手上还拿着“摇咕咚”,那场景着实让人可笑。“”郭巨埋儿“就更让我不能理解了,郭巨 因为母亲疼爱孙子,自己总舍不得吃饭,把仅有的食物留给孙子,为了对母行孝,就永定埋掉自己的儿子,节省粮食供养母亲,当挖地三尺多时,发现了一坛黄金,上面写着:天赐黄金,郭巨孝子,官司不能夺,民不能取。这故事乍一看,觉得匪夷所思,为了养母亲竟然要埋了自己的儿子,埋着埋着竟然还挖出坛金子,可细读后我才了解鲁迅先生的用意,《二十四孝图》上的故事看似都是颂扬孝道,劝人为善的,可实际上这些故事全都是封建社会用来禁锢老百姓思想的工具,“那里面的故事,似乎是谁者知道的,便是不识字的人,例如阿长,也只要一看图画便能够滔滔地讲出这一段的事迹来。”而这一禁锢就是几百年,如此根深蒂固,不得不让人感叹呀!

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封建社会的愚昧和封建教育的落后,揭露和批判了封建孝道虚伪凶残的本质,也给活在当下的我们予以警示。

二十四孝图鲁迅篇2

关键词:鲁迅;家庭教育;幼者本位;健全体格;丰盈精神

鲁迅从1909年结束日本留学生活回国到1927年被迫离开教学岗位,先后做过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化学和生理学教员,做过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等学校的讲师,做过厦门大学和中山大学的教授,也担任过绍兴府中学堂教务长、山会初级师范学堂校长、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等职务。鲁迅在教育界辛勤耕耘、无私奉献了整整十九个春秋。虽然他本人并未留下专门的教育理论著作,涉及教育的篇目多零零散散分布于他的众多作品当中,但蕴含于文学之中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意义却深刻博大。鲁迅把视野聚焦在家庭场域,关注长者和幼者、父母与孩童之间生活相处的初始状态和基础模式,构建了以遵守幼者本位道德为中心、健全幼者体格与丰盈幼者精神为两翼的和谐统一的家庭教育思想,为中国现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一、一个中心:

遵守幼者本位的道德,让幼者成为幼者在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发展进程中,因遵循的是一国一姓的政权法则,而家作为国的基础构成,也遵循着一家一姓的家族法则。国邦的权力金字塔建立在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基础之上,皇帝是一国之主,父亲则是一家之王。在国“君为臣纲”,在家“父为子纲”。家国同构这种稳定结构给君权和父权的统治和运作提供了广阔空间,使封建宗法制度根深蒂固,绵延不败。在封建父权制家庭中,父与子双方呈现一种“父显子隐”的表征形态。一是在“孝”文化机制作用下,为父者与为子者分别自觉主动地站在了家庭权力的中心点和边缘地带;二是为子者必须寻求与为父者相一致的特征来达到思想和文化上的认同与传承。鲁迅生长于一个没落的封建旧家庭,他的童年生活同样受到封建父权的干预和束缚。在《五猖会》一文中,鲁迅回忆起童年的一件事。自己满怀期待地等着看“五猖会”,当一切准备就绪后,父亲突然要求他背书,“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虽然最终背出了书也看了“五猖会”,但其实兴致全无,没有什么大意思了。他在这篇散文的结尾处写道:“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与其说这是鲁迅成人以后的疑惑不解,倒不如说是不愉快的童年往事带给他难以磨灭的生活印记。

1919年38岁的鲁迅针对神圣不可侵犯的父子观喊出了自己的意见。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他与封建父权思想公开叫板,义正词严地指出父母“对于子女,义务思想须加多,而权利思想却大可切实核减,以准备改作幼者本位的道德”。遵守幼者本位的道德是鲁迅家庭教育思想的中心。以长者为本位,幼者只能唯命是从,长者占有绝对的权利和威严,无论说什么都无所不可,而幼者压根不能有话,往往在没说之前就已经错了,长幼之间没有平等的相处地位和话语权力。同时,幼者的全部归长者所有,为长者牺牲,因为“父兮生我”就是最大的“恩”,长者对幼者理应责望报偿。这样看来,长者的利己思想和权利意识就很重,而义务思想和责任之心却很轻,导致“中国的孩子,只要生,不管他好不好;只要多,不管他成才不成才。生他的人,不负教他的责任”。鲁迅向来怒斥这种以“长者本位”为中心的封建主义家庭教育剥夺幼者地位、抹杀孩童天性的罪行。

“往昔的欧人对于孩子的误解,是以为成人的预备;中国人的误解,是以为缩小的成人”。中国封建时代家庭教育把幼者视为“缩小的成人”,按照成人的思维方式和处事原则去形塑幼者,从教育的始发点就着手复制出一代又一代“小老人”作为家族重担的因袭者和传承人。鲁迅认为,幼者不应该是家庭的附属物,更不应该是长者的牺牲品,应该是具有完全意义的人,让幼者成为幼者,就是让幼者拥有幼者的本能天性。幼者天生拥有独特的内在禀赋和鲜活的生命气象。“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言语;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他们对自然万物充满想象和期待,这要求长者以幼者生长阶段的特点、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幼者。步入中年的鲁迅再来回忆自己年少时的生活经历,除了“五猖会”背书的不快,还有因阻挠小兄弟放风筝带来的深深自责。

在《风筝》中,作为兄长的鲁迅一开始就用封建传统观念作为标准判定风筝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于是不问青红皂白,伸手抓起小兄弟用心制作、马上大功告成的蝴蝶风筝,折断翅骨,踏扁风轮,扬长而去。当他接触了近代科学儿童教育思想才清醒地意识到当年以错为对、以非毁是的做法,无奈此刻兄弟两人均步入中年,事过境迁,时不再来。“作者把这个以自己为主角的封建儿童教育悲剧提供给社会人们,使他们头脑里注进一点近代科学儿童教育思想,以免重蹈自己当年虐杀儿童活泼精神的覆辙,而让下一代在精神和体质上得以自由健康地成长”。鲁迅认为:“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在《玩具》中他注意到,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大人用的玩具多,却没有工夫考虑孩子,直到江北人制造出适合幼者玩耍的机关枪,才展现出民族坚强的自信和质朴的才能。鲁迅以自身童年经验为例告诉长者们,在家庭教育中需要给幼者提供更多的自由空间和健康生长的路径,不可过早地按照成人世界的设计来“规范”孩童,阻碍其更多可能性的显现。这源于鲁迅家庭教育思想的中心,即让幼者成为幼者,就要遵守幼者本位的道德。

二、两个侧翼:

健全体格与丰盈精神互存共在遵守幼者本位的道德,这个中心思想贯彻落实于具体执行时,要依托两个侧翼的平衡,一是健全幼者的体格,一是丰盈幼者的精神,两者互存共在,才能去幼者之奴性,增幼者之人性,真正让幼者成为幼者。众所周知,鲁迅的父亲周伯宜身体很差,患有水肿。身为长子的鲁迅为了给父亲治病,花了家里很多钱,最后凭靠典卖维持着周家生计,周父三十来岁便英年早逝了。他后来回忆这段经历时说:“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这一段生活给予鲁迅以深刻的教训,使他从被损害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认识到体格健硕于己、于他、于战斗的重要性。他感叹地谈到自己所接触的青年们,“好的也常有,但不是经验少,就是身体不强健(因为生活大抵是苦的),这于战斗是有妨碍的”。青年鲁迅积极锻炼身体,练骑马,学柔道,以便打好坚实的身体基础。在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担任生理学教员时,他大力倡导开展体育运动。并指出,体育运动“不徒能发达肌骨而已,且亦能盛大其代谢官能,令体长健,故当勉行”。他认为,“运动法中,以体操为最善,能锻炼全体之肌,而均齐其发达,不存偏颇”。

1923年夏,鲁迅全家从八道湾搬至砖塔胡同后,他耐心地教邻居姐妹做体操。据俞芳回忆,“此外大先生还告诉我们,步行、跑步、跳绳、踢毽子和拍皮球等等,都是很好的体育运动”。“大先生主张,每个人应从小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他说一个人有了健壮的身体,才能读好书,做好工作。身体不好,将来会一事无成”。当了父亲后,鲁迅更是格外重视儿子周海婴的体格发育。住在上海时,他经常让保姆带着小海婴在郊外田野上快乐地奔跑,尽情地玩耍。鲁迅也知道日光浴是一种强身健体的有效方法,让孩童多“晒太阳,则皮肤可以结实,冬天不至于容易受寒了”。所以,他让小海婴“每日上午晒太阳约一点钟”。坚持不懈的体育运动让海婴相比大多数孩子更加健硕,“身体很好,很长,在同学中,要高出一个头”,“刚满六岁,别人都猜他是八九岁”。

健全幼者体格,是鲁迅实现爱国救民崇高理想的一个积极行动,他把幼者的身体健康与反帝反封建的战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鲁迅后来弃医从文,放下手术刀,拿起笔杆子,不再医治国民身体转而疗救他们的精神。他说:“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文学是鲁迅丰盈幼者精神、改变国民心灵的一大利器。他非常重视文学读物的思想深度和教育功能,对于适合幼者的读物,更是看重本身的思想性、趣味性和科学性。鲁迅特别反感,并强烈抨击宣传落后思想、宣扬封建道德的幼儿读物。例如被誉为中国古代“孝子的教科书”的《二十四孝图》,尤其是其中无视人伦的“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本来劝孝的书却让他读后不想去做也不敢去做孝子。童年鲁迅喜欢《花镜》《尔雅音图》《毛诗品物图考》《点石斋丛画》《诗画舫》以及《山海经》这一类配有插图的读物,但他所接触的却是晦涩难读和枯燥乏味的开蒙读本。他回忆道:“我们那时有什么可看呢,只要略有图画的本子,就要被塾师,就是当时的‘引导青年的前辈’禁止,呵斥,甚而至于打手心。”像《鉴略》开篇“粤自,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四句,鲁迅虽然后来也还记得,但在《五猖会》中明确说明自己儿时一字也没有看懂。

鲁迅针对当时社会缺乏适合幼者阅读的科学读本的现象,强烈呼吁出版界应为幼者组织发行通俗的科学杂志。他自己也从幼者的学习兴趣和接受能力出发,创作和翻译了《海底两万里》《神秘岛》《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月界旅行》《地底旅行》等一系列科幻作品,借文学形式传播科学精神,开展科普教育工作。健全幼者体格从外在出发,强调幼者“身”的茁壮的基础性作用;丰盈幼者精神从内在出发,注重幼者“心”的康健的发展性作用。两个侧翼围绕着遵守幼者本位道德这个中心互存共在,促成幼者的完整性生成,这是家庭教育的本然旨归。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依然是中国当代教育环境下为父为母的惯性企盼。一个普通家庭,一对平凡父母怎样做能够如愿诞出“龙”与“凤”?鲁迅给出了六字纲领性的实施意见——理解、指导、解放。以遵守幼者本位的道德为中心,健全幼者体格与丰盈幼者精神为侧翼的“一心两翼”家庭教育思想至今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从这点出发,鲁迅赢得伟大教育家的称誉当之无愧。

参考文献:

[1]鲁迅.朝花夕拾•五猖会[G]//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64.

[2]鲁迅.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G]//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3]鲁迅.热风•随感录二十五[G]//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95.

[4]鲁迅.且介亭杂文•看图识字[G]//鲁迅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6.

[5]陈根生.鲁迅——伟大的教育家[M].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91:165.

[6]鲁迅.野草•风筝[G]//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83.

[7]鲁迅.呐喊•自序[G]//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8]鲁迅.书信•341210致萧军、萧红[G]//鲁迅全集:第十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93.

[9]鲁迅.鲁迅全集补遗续编:下[M].唐弢,编.上海:上海出版公司,1952.

[10]俞芳.和鲁迅先生相处的日子[G]//我记忆中的鲁迅先生——女性笔下的鲁迅.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177.

[11]鲁迅.书信•340425致母亲[G]//鲁迅全集:第十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96.

[12]鲁迅.书信•350717致母亲[G]//鲁迅全集:第十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二十四孝图鲁迅篇3

众所周知,鲁迅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中多次讲述过他为重病父亲抓药来往于各家当铺、药房,找寻偏方的故事。1926年11月10日他在《莽原》半月刊上发表“旧事重提之七”,讲述了为他父亲诊病的中医荒诞不经的作法。第一位给鲁父看病的医生是原宫廷太医姚芝轩,药引非常难找,须是冬天的芦根,经霜三年的甘蔗。诊治两年间,几乎隔日便要请他看病,每次诊金一元四角。待到束手无策之时,便将诊病之事推脱给何廉臣,药方更是奇怪难找,居然需要原配的蟋蟀一对。最终鲁迅的父亲因病去世。鲁迅在此期间为父亲奔波的辛酸苦累,自然让读者为此拊膺叹息。但近代名人中,像鲁迅一样为至亲奔波行走,甚至为着割肉可以疗亲的传说,而挽衣自刲的故事,也不时令后人惊叹。

自古史书方志中,记载孝子事迹的案例不在少数,期间,他们或夜半祝祷,或衣不解带、亲试汤药,更有甚者,还为亲人尝恶、吮浓和割股。充分展现古代礼法对孝行的要求与崇尚。走入晚清社会之后,虽然已有科学思想的传入,但所谓二十四孝的礼仪传统,无不充盈于从晚清时代成长起来的近代人心中。

如民国著名小说家白羽(1899-1966),出生于晚清武官家庭,祖父曾在山东东阿做县吏,父亲是陆军中校,为袁世凯效力,做了20年营长。虽官职不大,但每月可以收入680元,生活得还算富足。但自从他的父亲去世之后,家中只剩孤儿寡母,因战争与贼匪之患,生活落魄。尤其在北京讨生活的日子,也让白羽见惯了人情冷暖。1937年他在天津《庸报》上连载社会武侠小说《十二金钱镖》,声名鹊起,其武侠小说的写作一发不可收拾,被誉为民国时期武侠小说界的“北派五大家”之一。

白羽小时候有过“割骨疗亲”的经历,并在其自传《话柄》中详细讲述过。他小时候脾气很倔,但唯独对教书先生讲的二十四孝的故事笃信不已,认定“丁兰刻木”、“子路负米”等并非愚孝,而是可以感天动地的孝举。不料有一年,他的父亲病了,不过只是头疼脑热而已,年幼的白羽竟以为父亲病得严重。情急之下,他趁没人时,悄悄挽起袍子,以平日里玩耍用的小刀割破衣服,刺向大腿,见到伤口微微沁出血来,禁不住哎哟一声,被他的二伯父发现。孝子的行动很快被家人发现,伯父和母亲都为此心酸,但也感到欣慰。

在晚清民众的眼中,至亲病重,为人子者割肉疗亲乃人伦人道的体现。近代著名军事理论家、军事教育家蒋百里(1882-1938),原名蒋方震,早年于德国留学后,回到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并出任校长一职。1906年,袁世凯上书清帝,获批建立近代中国最高级别的军事学府——陆军大学,蒋百里也曾出任校长之职。袁世凯称帝后,蒋百里转而协助蔡锷参与讨袁大计。1918至1919年还曾随同梁启超考察欧洲,回国后因不受革命党的信任,反而在学术研究上,展现才华。1933年,聘请他为军事顾问,并赴美国考察军事,回国后即建议中国建立自己的空军组织。其人生中最可圈可点的是,他居然在最后的岁月里,出版发行了《国防论》一书,其间他提出著名的抗日持久战思想,是抗日战争期间的基本指导理论,并影响了白崇禧等人的对日作战。

就是这样一位兼备文武才华的将领,也曾因亲人生病而做出“割肉疗亲”的举动来。蒋百里13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此后他就与母亲相依为命。不料次年,他的母亲病重,医生都束手无策,药石枉然。即使再坚强不过的大男孩,也无法接受先后失去双亲的痛楚,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割下左胳臂上的肉,和着药材,煎好给母亲服下。但因为不会包扎伤口,致使左臂发炎溃烂。他的母亲病好之后,发现此事,心酸不已,母子两人感叹命运捉弄,不由抱头痛哭。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1868-1940)以其在担任北大校长期间,招揽人才,发展近代教育,被载入史册。即便以科学、自由、开放而著称的他,也曾在其自述中讲到,祖母曾得过一场大病,结果他的七叔刲(kuī,割)下手臂上的一片肉,给祖母和药服用,居然真的痊愈了。在他出生的绍兴山阴传说此法可以使亲人延寿12年。所以,1885年,蔡元培的母亲得了很重的胃病,他就也试图以此法治愈母亲。于是将左臂上的肉割下放在药罐里面,一并煮了给母亲喝下。次年,蔡夫人的病愈发严重了,弥留之际,蔡元培的弟弟蔡元坚又割下一片肉,期望以此换回母亲的生命,也终究无用。更令人疑惑的是,他们需要将亲人割臂的事情告诉病重将死者,以免他死后面见阎王时,问其是否吃过人肉时,一定会回答没吃过,这就犯了欺罔之罪。

二十四孝图鲁迅篇4

根据石雕的排列,从第一孝说起,到第二十四孝的最后一个石雕是“埋儿奉母”(按序应排第九,可能是建造者有意所为)。我笑着对妻说:“郭巨既敢因为‘孝顺’母亲而活埋儿子,足见其“孝心”为虚,狠心、毒心为实,是个沽名钓誉之徒!”妻回说:“后来不是掘到一瓮黄金,没有埋了吗?”我说:“若是没有掘到黄金,岂不真给埋了?其实不要说郭巨真的掘地三尺,像这种事想都不该想啊!”

鲁迅先生曾在《朝花夕拾》之《二十四孝图》上写道:“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但照我看来,这“二十四孝”中,“老莱娱亲”尚是可以理解的,我倒觉得“埋儿奉母”这个故事最为可恨。鲁迅先生又说:“我最初实在替这孩子捏一把汗,待到掘出黄金一釜,这才觉得轻松。然而我已经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并且怕我父亲去做孝子了。家境正在坏下去,常听到父母愁柴米;祖母又老了,倘使我的父亲竟学了郭巨,那么,该埋的不正是我么?”看完之后击掌!

“二十四孝”之郭巨“埋儿奉母”原文如下: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儿可再有,母不可复得。”妻不敢违。巨遂掘坑三尺余,忽见黄金一釜,上云:“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也有说郭巨原来并不穷,只是把所有家产全部分给了两个弟弟,自己又接母亲来养。所以若说此郭巨,不但是“孝道”,还极有兄弟仁义,可这样的人为什么糊涂到如此地步?竟然因为:“儿可再有,母不可复得”而去埋子呢?可见古时的“二十四孝”,让许多人混蛋得不行了!

按说元儒郭居敬(有说是郭守正)写这故事,我猜他原本只是为那瓮黄金而写,以让这个悲剧不再发生下去,达到孝感天地之举(否则他可以写郭巨家贫为了孝母,把儿子送给别人)。可是郭巨这糊涂虫居然还能感动上天,并为他埋下黄金一瓮,使他一夜暴富,那么说明古时候的天,一样是没有长眼睛的糊涂天。以郭巨的愚孝埋儿,原本上天要用天雷把他打死才对,上天却感动并赐与黄金,可见上天一样也是糊涂蛋的,不值得推崇。因此我想古人的愚孝,已经让人痛苦万分了。儒学做为封建社会的立国之本,原来有些是愚民思想罢了。虽然一方面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孝道”之本,另一方面却凸显封建思想的恶毒之根。

这其中还有一个问题很难理解,既然郭巨行的是“孝道”,做的是“孝子”。然文中又说“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这老祖母把自己吃的东西都分给孙子,足见其爱孙之切。倘若老太太知道儿子为了她埋了孙子,这郭巨不是被骂死就是被恨死,从此这家永无宁日!自古以来,儒家倡导“孝悌”,便是要“顺”母意,“从”兄心。郭巨背着母亲,偷偷地埋了她老人家的爱孙,这“孝”和“顺”又从何而来呢?因此,单从“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这句话来驳郭巨愚孝,已经是足够了。其他二十三孝中的任何一个事例,都足以说明郭巨“埋儿奉母”是不孝且自相矛盾的愚蠢行为!

二十四孝图鲁迅篇5

朝花夕拾最新读后感范文有哪些?《朝花夕拾》原本叫做“旧事重提”,收录了鲁迅先生记述他童年和青年生活片段的10篇文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最新朝花夕拾读后感初一作文600字,欢迎大家查阅!

朝花夕拾读后感范文1读着鲁迅先生写的《朝花夕拾》,仿佛在欣赏一幅多姿多彩的幸福画。我读着鲁迅先生写的散文,眼前仿佛看见鲁迅小时候的活泼可爱:有时趁着大人不注意,偷偷溜进百草园,整天呆在院子里。他要与小花、小草、小虫子作伴,还要坐在树枝上吃野果。虽然有时会得到寿镜吾老先生的严厉的眼神,但也仍免不了孩子的淘气。

童年是美好的,是那么令人回味无穷。鲁迅以他幼年时孩子的眼光写下这本书,让我倍感亲切,是我充满了激情。我的童年也是那么多姿多彩。我家有一个小院子,小时候,我总倚在一颗白果树上,发着呆,那时是多么自在。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倭瓜愿意长多大就长多大;蝴蝶随意地飞,时而从墙头飞来一对白蝴蝶,时而从花朵上飞走了一只黄蝴蝶。有时候,我还会到田里去玩,那是田里早已成为孩子的天地。大家都忙着捉泥鳅呢!赤着脚丫,踩着烂泥,别提有多高兴!童年时光,真好!现在,我们都在为学习着想,再也不能享受那种快乐了! 细读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感受童年时的快乐,真好!细读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享受着不时从字里行间中透露出来的那份天真灿漫的感情,面前不由出现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画。

我读鲁迅先生这些对童年归忆的散文,正如读着发自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童真童趣。我仿佛瞅到了幼年的鲁迅,趁大人不注意,钻进了百草园,他与昆虫为伴,有采摘野花野果。在三味书屋,虽然有寿先生的严厉教诲,却仍耐不过学生们心中的孩子气。

全部感触全部是那么天真烂漫,令人归味,也学便引起了我心中的共鸣吧,因此我才会那样喜爱,尤其是作者以一个孩子的眼光瞅世界,读起来让人感到异常的亲切,布满激情。

我家属于郊区,附近有一大片的田野,小时侯,总往那里享受着和煦的阳光,秋日里的习习微风,把那里的油菜花摘得一朵全部不剩,我沉醉在大自然的怀抱之中。我和伙伴全部在为自己的前程努力着,努力得读书,因此,也不能在沉醉在儿时的天真散漫中了,少了几分亲切,少了几分自由,也少了几分对大自然的热爱。

童年已渐渐遥远,留下的只是那些琐碎的记忆,倒不如细读一下《朝花夕拾》,体会以下那个不同的年代的童年之梦,体验一下当时鲁迅的美好童年。

朝花夕拾读后感范文2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上,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希望总是无所谓有的,无所谓无的。这如同地上的路,但其实好像根本就没有路似的。但走的人多了,变成了路。——题记

朝花夕拾,一本好书。带我走过了初二下学期生活。它是鲁迅先生所写的一部唯一的回忆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这些文章都是从鲁迅儿时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谢于厦门。较完整的记录了鲁迅先生从幼年到青年生活的道路和经历。生动地描述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将往事的画面和现实的生活结合起来,充分显示了作者关注人生、关注社会改革的巨大热情。《朝花夕拾》用平实的语音,鲜活的人物形象、丰富而有内涵的童年故事,拚击了囚禁人的旧社会,体现了鲁迅先生要求人的解放的愿望。

这本书主要描述了四个人物,分别是作者的保姆、恩师、朋友和父亲。保姆长妈妈虽然愚昧迷信,但她身上仍保存着朴实善良的一面,通过对这个人物的刻画。可反映出作者对底层劳苦人民的同情和伶爱。恩师,也就是藤野先生他的人格令人肃然起敬他的伟大是人人所不及的。还有些简介我就不再提了,大家自己去书本里,进行挖掘吧。

这篇文中我最赞叹的就是这写作的手法实在的高啊。在文章中,作者把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融合在一起,充分体现出这篇文的诗情画意。

如果说《朝花夕拾》这篇文是鲁迅先生散文集中的经典之作,那么堪称是五四运动时期社会人民的真实写照的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之作的《呐喊》可谓是为新文化运动的经典小说集了吧。真是一本值得看的好书啊。

在我们需要知识的这一年代,可一定要好好读书,名人传记——《朝花夕拾》值得一看!

朝花夕拾读后感范文3在清风的低吟之下,让人心旷神怡,不禁浮想联翩,像是品尝一道美味,细细品味,童年天真的味道顿时在心头漾开。

鲁迅原名周樟寿,《朝花夕拾》便是他风烛残年之际写下的。清晨的花儿绽放开来,却到夕阳西下直接采摘,少了一丝上午的芬芳。鲁迅的童年并不失乏味,百草园无忧无虑的生活令我向往。单单是墙根一带,就有无限乐趣,油蛉一展歌喉,蟋蟀在那儿弹琴。时不时翻开砖,能遇见蜈蚣,静静的在一旁观察小虫儿们的生活,读着读着仿佛自己也变为一只小虫,扯着那略显粗糙的嗓子歌唱,歌声回荡在绿草之中,如此美好的画面令我陶醉。怪不得鲁迅先生总是趁大人们不注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溜进百草园,他的童年生活就是在大自然的歌曲中度过的。

相比起百草园的无忧无虑,三味书屋便越显枯糙了,屋后虽然也有一个园子但却不能去太久,不然先生就会在大叫“人都去哪儿。”同窗们便陆续回去。读书时,大家扯开喉咙一阵乱读,也不知道对不对,大家的声音低下去静下去了,只见先生还在摇头晃脑地读着,读到这,我不禁笑了,相比起我们的学习生活,虽说书屋有些无趣,但孩子们怎能抑制住自己爱玩的天性呢?每当先生读书入神时,学生们便各干各的事,有的正用纸糊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而鲁迅正聚精会神地画画……一切都是如此的天真烂漫。不知不觉,便引起了我心中的共鸣,字里行间透露着孩子的天真,鲁迅先生正是以这种孩子的眼光看待世界,也正因为如此,《朝花夕拾》吸引了众多年轻读者。

童年是水中的鱼,是同学们之间的游戏,是牧童的短歌。现在告别童年的我们,整日在作业中奋斗,有时只能在梦中回忆那些童年往事,童年已渐行渐远,似流水光阴一去无回,留下的只是些碎片似的记忆。

朝花夕拾读后感范文4还未细读此书,我便已感受到一股韵味,“朝花夕拾”这四字,透露着一些重又回味往事的诗意。但诗意听来终太过柔美,书中的十篇散文字字是铿锵的,总在那生动的嘲讽中射出些批判的犀利,鲁迅先生的浩然正气便在这黑的字中真实地体现了出来。

鲁迅的文字总以他独特的方式暗藏深刻的含义,有时让我的理解也有些犯难。《二十四孝图》这篇文章初读让我有些摸不着头脑,前半段批判反对白话的人,后半段却接连写下对《二十四孝图》的厌恶,但多次体味后方略知如此写作的目的。白话实则更象征着新的文学与知识,阻碍新事物发展的人必遭谴责,前文交待了这样的内容。《二十四孝图》宣传旧的愚孝,充满对孩童的残酷,“肉麻当有趣”,鲁迅表其厌恶,抨击此书,实则抨击旧文学、复古之说。因此,文章的前后便和谐统一了。

《朝花夕拾》中的选文是回忆性散文,我曾在鉴赏鲁迅文章的书中看过对此的详解。书中写日本学者曾指出鲁迅文中记事与事实不符,质疑文体的确立。其实回忆性散文虽源于事实,但为突出中心,也常将材料适当典型化,且鲁迅在《小引》中也写,“与实际内容或有些不同”。我便略微总结,回忆性散文取材于真实经历,但又不缺乏文学性、艺术性。我也明白了,写作需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需突显中心。

阅读《朝花夕拾》,鲁迅先生那幽默而又有力的文字给我的心带来极大的共鸣。我感受着他为后人走出文学之路的坚实、卖力,这一刻的我不禁又潜入文字中,重品花香。

朝花夕拾读后感范文5《朝花夕拾》是鲁迅写的一本,散文诗集,里面主要分为朝花夕拾和野草。

而我最喜欢的就是野草,告诉分东西了作者感到苦恼和失望的时候,写的一本散文诗集小说,我最喜欢的就是希望,其中主要讲的是,

我的心中已经寂寞,而我的心中很平安,没有爱憎,没有变化,也没有颜色和声音,我大概是老了,我的头发已经苍白,不是很明白的事吗?我的手颤抖着,这也不是很明白的事吗?

那么,我的魂灵得手一定也颤抖着,头发也一定是苍白的。

然而这已经是许多年前的事了,在这以前,我的心中血腥的歌声,希望,虽然盾牌后面也依然是空气中的暗夜,但是,即使如此陆续地消耗了我的青春。

但是十分惨的人生啊!也终于对了暗夜止步,回顾这茫茫的东方的,我就还有失去的青春,因为现在没有星和月光,没有尖锐的蝴蝶已经笑得迷茫,爱得飞翔而青年们十分的平安。

绝望之希望,正与希望相同。

二十四孝图鲁迅篇6

【关键词】《二十四孝图》封建“孝道” 批判 研究

【中图分类号】B8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2-0189-01

《二十四孝图》的故事很感人,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研究,揭示了封建“孝道”的残酷和虚伪,批判封建“孝道”复古主义的倒行逆施。“孝”在我国封建社会是重要的道德规范,受到封建经济、宗法、伦理的限制。在封建家庭中父亲具有权威性,儿子要完全受到父亲的支配,要无条件地服从父亲,《二十四孝图》中儿子不顾自己的安危为父母做出牺牲,这对孩子是不公平的,历代封建统治阶级看到“孝道”的作用,把“孝道”变成了统治阶级的工具。封建中的“孝道”是私有制经济的产物,反映了地主阶级的利益。笔者从《二十四孝图》出发,总结了封建“孝道”存在的糟粕,并对其进行批判。

一 对“忠孝合一,移孝忠君”的批判

《二十四孝图》中“孝亲”是家庭中的重点内容,在封建社会由于每个家庭都受到宗法制的影响,统治阶级建立了以皇帝为中心的绝对权威的封建家天下的形式,这种封建制度的等级要求父亲是一家之长,皇帝是一国之尊,封建家长要尽孝,直接升华到要对君主绝对尽忠。《二十四孝图》是封建“孝道”的经典图画,描述了“忠孝合一”的封建“孝道”观点,要求只要做到孝亲和忠君就能光宗耀祖。统治阶级大量宣传关于忠孝的理论,表示只有在家孝敬父母,才能对君忠诚。封建统治阶级发现只有人人都尽孝,封建统治阶级的地位才能稳定。儒学理论一语道破了统治阶级提倡“孝道”的根本目的是让人们养成服从的性格。

中国的历代统治者把“孝”提升到绝对高的地位,认为“孝”是天经地义的事,必须遵守“孝道”,“孝”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的力量。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对这种封建的“忠孝合一,移孝忠君”理论要持有批判的态度,这种方式是封建统治阶级蒙蔽人民的一种手段,推行这种观点的目的是要求人们以孝尽忠,心甘情愿地服从统治阶级,是统治阶级思想集中的反应,要持有批判和否定的态度。

二 宣扬绝对服从父亲的奴隶主义剥夺了子女的独立人格

封建“孝道”是封建社会的产物,导致了家长专制主义和子女的奴隶主义。《二十四孝图》要求子女要绝对服从家长,没有独立思考的自由,甚至父亲死后明知道观点是错误的还要执行。孔子的儒家学派理论中阐述了“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无怨。”可见孔子是承认父母会有缺点和过失的,儿子可以轻微婉转地劝止,也可以为其隐瞒,但无论父母态度如何,仍必须恭敬顺从,不悖其意,这种封建“孝道”理论是不对的。另外,在封建“孝道”理论中强调父亲对子女具有绝对的支配权,甚至有生杀权利,子女必须服从,逆来顺受,受父母的摆布,这种形式的“孝道”是专制主义的体现,子女变成父母的奴隶,可见其中蕴含了荒谬、虚伪以及不平等等众多因素。

封建的“孝道”还要求子女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父母全而生之,己当全而归之”这种思想蕴含了封建愚昧色彩,与科学观点相反。道学中把解剖尸体作为封建道德的破坏,造成古代医书上只有一些人体解剖位置的粗略描述。另外,这种理论剥夺了后代的创新的意识,对子女的价值进行否定,对青年人的发展造成影响,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鲁迅先生曾经批判这种“孝道”,对青年人是一种摧残,这种保守的观念致使封建腐朽的霉气更加破烂。

三 宣扬婚姻不自主、男女不平等

封建理论的等级观念很强,男女不平等,父母包办婚姻,封建社会认为子女自由恋爱是伤风败俗,违抗家长的意见则为不孝。在这种道德的压榨下剥夺了子女追求婚姻的权利,葬送了子女的幸福。封建“孝道”中娶妻生子、传宗接代的想法也是非常愚蠢的行为,结婚以后必须生子是对家族的义务,这种无后不孝的观念对妇女来说是灾难,对于没有子嗣的妇女被看做是极大的罪过,他们孤独终老,没有幸福,没有快乐。

这种观念同样需要批判,对封建社会的影响非常大,《二十四孝图》中正好反映出这一点,需要对这种思想进行猛烈的抨击。封建社会的“孝道”思想对人们的影响很大,出现了很多的不文明、不民主,严重地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四 结束语

封建社会宣扬的“孝道”除了要批判糟粕的内容,也要吸取其中的精华。《二十四孝图》中就蕴含了这样的道理,如提倡善待父母、赡养双亲、敬爱长者等都是封建“孝道”中的精华部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需要提倡的内容。

参考文献

[1]王舒.道存瓦甓上孝在枕席间(五)——《二十四孝图》赏析[J].老年教育(书画艺术),2010(10):4~6

[2]王苏.“孝”的伦理审视[J].青海社会科学,2009(2):121~124

[3]田耿辉.浅论封建“孝道”与社会主义“孝道”[J].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3):11~15

二十四孝图鲁迅篇7

关键词:封建家族文化;长子文化;孝文化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8-0006-02

一、传统文化对个体成长的影响

具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传统文化,犹如血液一样渗透了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而封建社会则是其形成和成熟的重要阶段。在封建社会,家庭是社会活动的中心,在文化的形成与传承中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而所谓家庭,有大有小,小者只有夫妻或加上他们的子女,大者则数代同堂,实际上是一个家族。传统的中国封建家族文化心理结构中,最典型的价值取向是“家族至上,家外有家”。家族中家庭本位伦理精神,更加强调家庭的价值取向和权利,个体只是家庭的一个成员,其存在必须以家庭的发展为优先。这一规定对于家族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但他排斥个人自由和创造性,对于个人个性的发展有着极大的阻碍。尤其是孝文化与长子文化对个体的发展更多的是摧残,使个体失去了自由发展的空间。

“孝”被认为是血缘关系内晚辈对长辈的敬仰、遵从和侍奉。但在更多的时候“孝”被简单机械的规定为对长者、家长的绝对服从。封建的家长和族长由此而获得了无上的权利,决定家族或家庭中青年的命运。晚辈由于要遵守孝道,对长者不合理的行为只能默默地忍受,失去了反抗的道德理论上的依据,从而成为牺牲品。而作为晚辈青年中的长子除了受基本孝文化的约束还要受长子文化的压迫,长子文化是中国宗法制度“嫡长子继承制”的产物。在封建大家族中,长子寄托了祖辈、父辈延续家族辉煌或复兴家族光荣的重任,从小就被祖父辈当做文化楷模、道德楷模和未来的“家长”来培养和塑造,会得到比弟妹们更多的训导和严格要求,同时长子在家庭中有着和弟妹完全不同的身份和责任。长子在封建家庭中除了要遵守基本的孝道遵循祖父辈之命以外,还要担当家族重任。封建社会传统文化中妇女和儿童是没有社会地位,所以在父亲不在的时候还要担当起父亲的责任,承担整个家庭的生活与文化传承。非长子则不同,没有家族使命的压力,祖辈父辈对其没有太多的要求与家族期望,他从祖父辈那里得到的更多的关怀和爱护(甚至溺爱),因而从小个性能得到较为自由发展,久而久之,追求舒适的生活,乃至形成无拘无束叛逆的性格就成为一种必然。在家族文化背景下,长子比非长子更有责任感、使命感,也更能承受挫折和痛苦,因而,性格也更坚强,但同时也使长子在生活中更多的遭受不幸与打击。

由此可见,作为封建家族文化重要支撑的孝文化与长子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对个人文化心理、文化人格、人生道路和命运产生着或正面或负面的影响。鲁迅与周树人兄弟迥异的价值观、文学理念与文风,巴金长篇小说《家》中老大高觉新与老三高觉慧兄弟迥异的性格、追求、命运,则是这种影响的体现与印证。换言之,这种两极化的人生走向,无不与其在家族中长子或非长子的身份差别有关。

二、鲁迅与周作人的比较

阿德勒曾经说过:“儿童在家庭中的位置可能会影响他与生俱来的所有本能、定向和天赋等等。”这实际强调一个人性格命运的形成决定于童年时期在家庭格局中的地位。位置的不同导致孩子在家庭生活中承担角色、责任的不同,那么对所处环境中的人、事或物的感知程度和感知方式也就不同,从而影响孩子对世界认知心理结构建构的差异。

鲁迅和周作人几乎有相同的童年生活经历,但由于长幼顺序的差别使他们在家庭中的位置不同,使其没有形成心理深层相同的人生生命体验和情感体验,继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心理接受机制和道德评价机制,以至于形成了不同的文学思想、价值取向和性格特点。而对于他们二者心理机制形成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家庭的变故,位置的不同使鲁迅看取人生的态度和处理问题的方式及角度和周作人有着根本的区别。

在传统的封建家庭文化中,鲁迅作为长子受着与兄弟姐妹不同的教育约束,除了要受到一般的封建家庭孝文化的约束对长辈绝对的服从,还要接受父辈们对长子的更为严格和苛刻的管教与约束。“长兄如父”——在祖父入狱、父亲病重的家庭变故中鲁迅长子的性格得以形成和显现。受变故打击的家中虽有母亲支撑,但由于社会地位的低下,无法给予家庭保护和安全感。长子文化教养迫使鲁迅必须像一个大男人一样承担起父亲的角色,用幼小的身躯独自挑起家庭的生活重担,成为这个即将倾覆的周家的家庭支柱的同时,尽量为这个家庭建立起一层坚强的保护层,挑起一家之主的责任。奔走于药铺与当铺之间,出入于各种社会嘴脸之间,“风沙扑面,虎狼成群”式的生活激发了他坚强的意志,长子文化的教养使他对家庭有极强的责任感。长子的地位使他过早的体味了世情的冷暖,同时封建家庭文化内部的虚伪本质也使他更加的憎恨中国的传统封建礼教文化。鲁迅在一次谈话中曾经提到:“我小的时候,因为家境好,人们看我好像王子一样,但是,一旦我家庭发生变故后,人们就把我看成花子都不如了,……从那时起,我就恨这个社会。”原来建构起来的对人间世事的近似乎美好的看法逐渐被残酷的现实所击碎,形成了刻骨铭心的创伤性童年经验,深深地积淀在内心深处。这使他逐步形成了是非分明、嫉恶如仇的个性。而比鲁迅年幼四岁的周作人,作为非长子自身受的封建文化的约束较少,在生活中得到的更多的是祖辈父辈的溺爱,他无须像长子鲁迅那样拥有和形成对家庭的责任意识。有大哥的保护和慈母的关爱,他完全感受不到生活的压力与外部世界的险恶。直到晚年周作人回想时还说:“那时,在家的确是沉重的负担,但这与小孩并无直接关系。”甚至在他看来那是一段幸福的时光:“我觉得很是运气的是,在故乡过了我的儿童时代……本来已是破落大家,本家的景况都不大好,不过故旧的乡风还是存在,逢时逢节的行事仍旧不少,这给我留下一个很深的印象。”。童年时期的体验使他更多的是接受和欣赏传统文化,尤其是其中中庸调和的一面,形成了平和、沉稳、散淡的性格。正如钱理群先生在《周作人传》中所说,家庭的变故对于周家长子长孙的鲁迅来说,是他睁开了眼,清醒认识社会与人生本来面目的开端。而对于非长子的周树人来说他仍旧沉浸在“蔷薇色的梦中”。

由于长子与非长子在家庭中位置的不同,承担的责任和角色不同,其对同样事情的感受也不一样,从而形成不同的道德情感体验和思想文化意识。在祖父入狱兄弟二人寄住在外婆家的岁月,鲁迅敏锐的内心首先感受到的是乡人的冷眼,看人的脸色生活的痛苦与无奈。这种体验让他在日后更加注重维持人的尊严和价值,形成了以弱者为本位和以幼者为本位的人道主义思想。对于后辈他主张“自己背着的重担,肩住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从此幸福的度日,合理做人”。但在同样的日子里非长子的周作人却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认为是一次愉快的度假,感受到的是愉悦新鲜的不受束缚的乡村生活,与处于长子地位的哥哥大相径庭。父亲的病在鲁迅的记忆中又是一道惨痛的难以愈合的伤痕,致使后来他立志学医拯救像他父亲一样的病人。而对于周作人来说搜寻那些奇怪的药引不过是一种快乐有趣的田间游戏。这一切种种的不同情感体验与认知使得他们在以后的文风与人生道路上形成了巨大的差异。鲁迅的文章重视社会,关注现实,关注真实世界的所有现象,不平之处放声怒吼,为后人铺平道路,肩住黑暗的闸门,体现出长子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周作人的文章更多的是体现文人的理想,士大夫的生活,更多的关怀生活之上的精神世界,远离世俗生活现实的世界,体现出处于被保护地位的安闲与自我。鲁迅对家庭的责任感后来逐渐化为对国家的忧患,成长成为一位伟大的革命战士。而周作人由于长期的安闲与被保护的地位,最终迷失了方向同汪伪政府同流合污。

三、觉新与觉慧的比较

自古以来,一个家族(或家庭)中的长子都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他们的人生与命运也因他们的特殊身份而注定与众不同。巴金《家》中塑造的觉新,就是这样的一个封建大家族中的长子形象。

“高觉新是觉民弟兄所称为‘大哥’的人。他和觉民、觉慧虽然是同一个母亲所生,而且生活在同一个家庭里,可是他们的处境并不相同。觉新在这一房里是长子,在这个大家庭里又是长房的长孙。就因为这个缘故,他在出世的时候,他的命运便决定了。”长子的地位规定了他的命运,使他失去了追求自己爱情之梦、人生之梦的权利。他曾经有过梦想,想做化学家,曾想毕业后继续上大学,甚至去德国留学深造。他希望能够按照自己的心去生活,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理想。他同觉慧一样受着五四新文化的熏陶热血沸腾,愿意接受新的思想成为一个时代的先驱,封建文化的反叛者。但是作为封建家族的长子的觉新被高老太爷“长房长孙”的封建文化紧紧束缚,在所有的梦都破碎的时候他没有反抗,也不想反抗。因为他是这封建家庭的长子。同时作为一个家族中的长子他还要学会调和家族中各种势力之间的矛盾斗争,最终他的梦想、追求在封建长子文化的压迫下失去了生命,成为永远的悔恨而他自己变成命运的接受者、“多余人”、被人们称为“沉重老爷”。

作为非长子的觉慧却有着不同的命运。没有高老太爷的约束,家中的位置使他不用承担其家中的责任,在父亲不在的时候有大哥替他承担生活的压力与风雨,从小个性能得到较为自由发展形成无拘无束叛逆的性格,他可以而且敢随着自己的心愿去追求自己的人生,敢于反叛封建家庭。长子地位、新文化的刺激、自己梦想的破碎,促使觉新对觉慧理想的保护,帮助他逃离封建家庭。最终觉慧成为一位时代的先驱、封建文化、家庭的反叛者。长子与非长子地位的差异使两位同样有着热血的青年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有着不同的命运。

综上,孝文化与长子文化在中国社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对个体生命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现如今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孝文化之下的长子与非长子文化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但是旧文化的糟粕任然存在,我们要时刻警惕旧的文化对新时代青年身心发展的危害,关注青年一代身心的健康发展。

本文为湖北文理学院(原襄樊学院)大学生科研课题“作家与文学作品中的长子与非长子的比较研究”(编号:2011DXS083)成果。

参考文献:

[1]阿德勒.理解人性[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110.

[2]翟瑞青.长子文化背景下的鲁迅和周作人[J].河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02).

[3]钱理群.周作人传[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0.6.

二十四孝图鲁迅篇8

关于任何事物的知识都有五个层次或者要素:事物的名称、定义、形象,有关事物的智识或者知识,以及事物本身,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中考语文课外名著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考语文课外名著知识点1《童年》

主要内容

1.故事梗概:

《童年》讲述的是阿廖沙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主人翁在一个弥漫着残暴和仇恨的家庭里过早的体会到了人间的痛苦和丑恶;主人翁在这样可怕的环境里依旧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2.作者概况:

高尔基(1868—1936),是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主要作品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3.人物性格:

阿辽莎是全书的中心人物,他从小心地善良,特别是在外祖母的哺育下,生成了一颗善恶分明、是非分明、能爱能恨的灵魂。他勤于学习,刻苦耐劳,严峻的生活使他锻炼成长为一个意志刚强、有理想有作为的新人。他性格中最重要的东西是:对知识的渴望,对美好未来的憧憬。生活的困苦并没有使他退却,他坚信黑暗终将过去,未来将会一片光明。阿辽莎这个形象是俄罗斯一代新人的代表,他的成长道路是俄国千百万劳动者走向革命、走向新生活之路。

4.经典名句:

①人生是艰苦的。在不甘平庸凡俗的人,那是一个无日无止的斗争;往往是悲惨的;没有光华的;没有幸福的,在孤独与寂静中展开的斗争。

②当全世界都在哭泣的时候是不应该嬉戏的,为了一个人的诞生而举行庆祝是缺乏知觉的人的行为。应当保留你的欢乐,在一个充分生活了的人死去的时候发泄。

③生命还须前进。动,便是生。

考题练习

1.《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其他两部为《在人间》《我的大学》

2.《童年》讲述的是阿廖沙(作者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

生动地再现了俄罗斯19世纪七八十年代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3.童年刻画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外祖父是一个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的人,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

外祖母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作品中,乐观纯朴的小茨冈,正直的老工人格里戈里 ,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好事情 ”都给主人公以力量和支持。

4.高尔基

(人物名)被列宁称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的作家,他的自传体三部曲是《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5.《童年》刻画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比如,勇敢正直的“我”阿廖沙,善良乐观的外祖母,自私残暴的外祖父,贪婪恶毒的舅舅们以及快乐的“小茨冈”和执着的“好事情”。

6.《童年》中塑造了阿廖沙的形象是俄国千百万劳动者走向革命,走向新生活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典型。

7.《童年》最基本的主题之一是:阿廖沙的成长。

鞭挞俄国国民的小市民习气是作者创作这部作品的第一主题。

中考语文课外名著知识点2《鲁滨孙漂流记》

主要内容

1.故事梗概:

《鲁滨孙漂流记》讲述的是一个叫鲁滨孙的英国人由于遭遇沉船,漂流到一个荒岛上。他凭借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和坚韧的毅力,顽强地与各种困难斗争。后来,鲁滨孙在荒岛上遇到了可怕的食人族,勇敢的鲁滨孙从食人族手里解救了一个土著人,给他起了个名字叫“星期五”。从此,鲁滨孙和星期五在岛上相依为命地生活着,直到二十八年后,被路过的一艘商船搭救,才返回了故乡英国。

2.作者概况:

丹尼尔·笛福(1660—1731)被誉为“英国和欧洲的小说之父”,他的作品《鲁滨孙漂流记》对英国和欧洲小说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3.人物性格:

主人翁有着勇于冒险,百折不挠的精神,勇于追求自由自在的无拘束的生活以及积极面对困难的豁达态度和非凡的创造力。

4.精彩名句:

①世界上的一切好东西对于我们,除了那来使用之外;没有别的好处。

②一个人只是呆呆的坐着,空想自己所得不到的东西,是没有用的,这个绝对的真理,使我重新振作起来。

③一个人在明白事理以后,就会觉得,被上帝从罪恶中救出来,比被上帝从患难中就出来,幸福更大。

考题练习

1.《鲁滨孙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的笛福。

2.《鲁滨孙漂流记》是以第

一人称写的长篇小说。

3.鲁滨孙第一次出海的目的地是伦敦,不料却遇到了可怕的风浪,好容易才保住了性命。

鲁滨孙第二次出海是去非洲经商,这一次他成功了。鲁滨孙第三次出航极为不幸,他们遇到了土耳其海盗,被俘虏,变成了奴隶,逃出后抵达巴西。鲁滨孙第四次航行是去贩运黑奴,遭遇飓风,一连十二天。当行驶到南美洲一个岛屿附近时,船突然触礁,遂遭灭顶之灾。

4.鲁滨孙登陆小岛的日期是1659年9月30日。

5.在鲁滨孙登陆小岛的第六个年头,他造成一艘小船,做了一次环岛旅行。

6.鲁滨孙有一包钱币,约值36

金镑,可对于岛上的生活来说,它们却是倒霉而无用的东西。

7.鲁滨孙来到岛上第

23 年的12月,突然发现岛上出现了一群野人。两年后,他救下这群野人带来的一个俘虏,那天是星期五,因此,这个俘虏名叫星期五,他成了鲁滨孙的仆人。

8.1686

年12月19日,鲁滨孙带着仆人乘船离开海岛,他一共在岛上生活了 28年2个 月零19 天。

中考语文课外名著知识点3《朝花夕拾》

主要内容

1.文集概况: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创作的以回忆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生活为主的散文集,共收入10篇散文,写于1926年6月至11月间,《朝花夕拾》题目意义是"早晨的花晚上拾起",意即:"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意思"。

2.作者概况:

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

3.主要内容:

记叙了童年的生活和求学的历程,追述那些难以忘怀的事。主要篇目《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等。

4.主题思想:

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思念之情,同时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了抨击和讽刺。

5.艺术特色:

撷取一些难忘的生活片段加以生动地描述,选择富有个性的情节和细节描写人物性格,作品充满生活气息;夹叙夹议等。

6.精彩句子:

①我总要上下四方寻求,得到一种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即使人死了真有灵魂,因这最恶的心,应该堕入地狱,也将决不悔改,总要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二十四孝图》

②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藤野先生》

考题练习

1.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原籍),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2.《

藤野先生》一文中讲述了在日本仙台留学时的学习生活,在这段经历中发生了他一生最重要的转变:弃医从文。回国后,他将先生的照片挂在寓居的东墙上,深切表达了对没有民族偏见的、正直热诚的先生的怀念。

3.读《朝花夕拾》,我们了解到鲁迅小时侯最喜欢在百草园(地点)玩耍,在迎神赛会上他最喜欢看的是无常。

童年时的鲁迅有两个爱好,一是收集图书,二是描绣像。他的第一本专属个人的图书是《二十四孝图 》,他曾经渴慕、最终得到、并引发了他更大的收集书本兴趣的图书是《 山海经 》,两本书的来历分别是长辈馈赠、阿长买的 。

中考语文课外名著知识点4《繁星·春水》

主要内容

1.作者概况:

《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诗集。内容包括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等等。

2.体裁:

诗歌。

3.成因:

受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影响写成。

4.主要内容:

(1)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

(2)对大自然的崇拜与赞颂。

(3)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5.艺术特色:

兼采中国古典诗词和泰戈尔哲理小诗之长,善于捕捉瞬间的灵感,以三言两语抒写内心的感受与思考,形式短小而意味深长。语言上,清新淡雅而又晶莹明丽,明白晓畅而又情韵悠长。

考题练习

1.冰心,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她一步入文坛,便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

2.“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这一哲理性名句出自冰心的作品《繁星》。

冰心还“为诗人歌德九十年纪念”作了一首诗是《向往》。

3.总的说来,《繁星·春水》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

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三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4.《繁星·春水》诗集表现了:母爱、童真、自然三大主题,这三大主题构筑了冰心思想内核“爱的哲学”。

5.《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

6.冰心原名谢婉莹,诗集《繁星·春水》是人们公认的小诗最高成就,被茅盾称为“繁星格”、“春水体”。

7.“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他的巢里;

二十四孝图鲁迅篇9

王得后先生编著的新书《鲁迅与孔子》是有着明确的指向性和问题意识的。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后学”与“新学”被许多人作为思想资源,用来反思、质疑乃至否定五四与鲁迅。王先生正是在这样一个语境中将鲁迅与孔子进行对比,详细摘录、分析二人在若干根本问题上的异同,“探查‘弘扬传统文化’的底细,实质上是通过‘刨祖坟’,从根本上批判‘今天新一代孔子之徒’”。这是令人敬佩的,但王先生的比较也存在一些问题,比较突出的有两点:一是在没有以历史的眼光看待儒家,从而不加区分地将许多后世儒家才有的特质都算在孔子头上,“刨祖坟”没有创准;二是选取的问题或不足以凸显二人的本质区别,或是以鲁迅思想剪裁孔子,从而多有误读。

一、作为思想家的孔子与

作为儒家符号的孔子

鲁迅作为“五四”反传统的先锋,下笔涉及孔子处极多,但所指有所不同:有时指称的是孔子本人,有时则是被意识形态化了的儒家。对于前者,鲁迅多是实事求是地将其置于具体的历史语境中评价其功过,并不全盘否定;对于后者,鲁迅则往往用杂文笔法,对其进行“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式的批判,这时他攻击的并非孔子本人,而是那个被符号化了的“大成至圣先师”和传统秩序。

对于孔子本人,鲁迅并无太多敬意,常以调侃的口吻出之,如说他是“摩登圣人”,“可怜得很”,“是深通世故的老先生”,其宣传王道、周游列国的目的“恐怕是为了想做官也难说”。但是在涉及具体的评价时,则总是将其置于当时的历史语境中,客观考察其功绩与局限,如称赞“孔丘先生确是伟大,生在巫鬼势力如此旺盛的时代,偏不肯随俗谈鬼神”,又曾将孔子和释迦牟尼、耶稣基督放在一起,作为先觉者的例证:“豫言者,即先觉,每为故国所不容,也每受同时人的迫害,大人物也时常这样。他要得人们的恭维赞叹时,必须死掉,或者沉默,或者不在面前。”对于孔子的一些合乎情理的言论也都予以认同,如“孔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我并不全拜服孔老夫子,不过觉得这话是对的”,“古之诗人,是有名的‘温柔敦厚’的,而有的竞说:‘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你看够多么恶毒?更奇怪的是孔子‘校阅’之后,竞没有删,还说什么‘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哩,好像圣人也并不以为可恶”。对于孔子的治国方法,鲁迅虽批评为“都是为了治民众者,即权势者设想的方法,为民众本身的,却一点也没有”,但是对于孔子之被苛求、遭攻击,也肯抱着同情式的理解,认为是为利用他的权势者所连累:“这三个人(引者注:指袁世凯、孙传芳、张宗昌),都把孔夫子当作砖头用,但是时代不同了,所以都明明白白的失败了。岂但自己失败而已呢,还带累孔子也更加陷入了悲境。他们都是连字也不大认识的人物,然而偏要大谈什么《十三经》之类,所以使人们觉得滑稽;言行也太不一致了,就更加令人讨厌。既已厌恶和尚,恨及袈裟,而孔夫子之被利用为或一目的的器具,也从新看得格外清楚起来,于是要打倒他的欲望,也就越加旺盛。所以把孔子装饰得十分尊严时,就一定有找他缺点的论文和作品出现。即使是孔夫子,缺点总也有的,在平时谁也不理会,因为圣人也是人,本是可以原谅的。然而如果圣人之徒出来胡说一通,以为圣人是这样,是那样,所以你也非这样不可的话,人们可就禁不住要笑起来了。”

王得后先生对此则没有进行精确的区分,在文中将儒家完全等同于孔子,混淆了孔子与“他的之徒”。如王先生在《自序》中着力批判的并称之为“继承动物的法则、森林的法则、‘弱肉强食’的法则”的“三纲”,便与孔子本意相差甚多。

在“三纲”中,尊位者(君、父、夫)只有权利没有义务,而卑位者(臣、子、妻)只有义务没有权利,道德要求是单向的、绝对的。孔子虽然也强调“尊尊、亲亲”,是长者本位,但是他所说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在道德要求上长者和幼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双向的,相对的。孟子曾和齐宣王有过一段对话,可以看出先秦儒家心中的君臣关系:“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孟子-离娄下》)孟子还认为像桀纣那样戕贼仁义的君主,不具备君主的资格,只是“一夫”,诛而不算“弑君”。可见在先秦儒家处,道高于势,仁义高于君主。君主不行仁、是可以“革命”的。

“三纲”之说,成型于《白虎通-论纲纪》,成为后世儒家伦理最重要的准则,实际上是后世儒生吸收了法家思想形成的。孔子思想所取法的周代政权本建立在亲情血缘关系基础之上,所以强调长者本位,而法家思想则是要为一个强大的集权帝国服务,更强调强者本位。于忠孝之间,更强调单向的忠与绝对的服从。《韩非子・忠孝》中便批评儒家鼓吹的“孝悌忠顺”之道,认为真正的“忠顺”是“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此天下之常道也,明王贤臣而弗易也”。

汉代的董仲舒糅合儒、法、阴阳,也吸收了这一思想,以阴阳之说喻君臣、父子、夫妻之道,并称之为“王道之三纲”:“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阴道无所独行。其始也不得专起,其终也不得分功,有所兼之义。是故臣兼功于君,子兼功于父,妻兼功于夫,阴兼功于阳,地兼功于天。”君臣、父子、夫妻之间的关系已经被绝对化单一化了。

后世历代王朝虽然都自称以儒治国,实际上皆是阳儒阴法。要而言之,法家有利于君主集权,但是“刻者为之,则无教化,去仁爱,专任刑法而欲以致治,至于残害至亲,伤恩薄厚”。儒家注重血缘亲情,恰好可以为法家披上一层温情脉脉的外衣。

再举一个例子。《论语》中孔子与其弟子曾谈及对于管仲道德、功业的评价: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论语・宪问》)

子贡认为管仲辅佐公子纠,在其失败时不能为之殉节,反倒转过来辅佐齐桓公,算不得“仁者”,孔子不以为然,他认为管仲的功业泽被后世,是那些拘泥于小节,轻易自杀的“匹夫匹妇”所不能及的。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两点:一是在孔子处,“道”与“功”是合一的,与后世儒生所谓的“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不同;二是在孔子时代,“忠君”并没有成为最高道德,而且所谓的“君”只是广泛意义上“主人”, 而非唯一的君王,这也与后代不同。朱熹《四书集注》中引程颐对此句的解释:“桓公,兄也。子纠,弟也。仲私于所事,辅之以争国,非义也。桓公杀之虽过,而纠之死实当。仲始与之同谋,遂与之同死,可也;知辅之争为不义,将自免以图后功亦可也。故圣人不责其死而称其功。若使桓弟而纠兄,管仲所辅者正,桓夺其国而杀之,则管仲之与桓,不可同世之雠也。若计其后功而与其事桓,圣人之言,无乃害义之甚,启万世反复不忠之乱乎?如唐之王圭魏征,不死建成之难,而从太宗,可谓害于义矣。后虽有功,何足赎哉?”程颐生于宋代,拘泥于“忠君”之义,又不能反对圣人之说,只有从“兄弟长幼”之说上大做文章,曲为辩护。清人刘宝楠亦是如此,在肯定孔子言论之后,偏要加上一句,“然有管仲之功则可不死,若无管仲之功,而背君事雠,贪生失义,又远不若召忽之为谅也”,强调忠君,又将功业作为免于“忠君”这一道德要求的通行证,流于势利。对此,钱穆先生于此,本有通达之论,“本章舍小节,论大功,孔子之意至显。宋儒但嫌其偏袒功利,乃强言桓公是兄,子纠是弟,欲以轻减管仲不死之罪。不知孔子之意,尤有超乎君兄弟臣之上者”,却也强调“管仲、召忽之于公子纠,君臣之分未定”,可见后世“君臣大义”力量之强大。

而孔子本人却是将“民到于今受其赐”置于“忠君”、“死节”之上的。比后世儒生通达得多。而王得后先生,也是不加辨析地将其作为一个整体,一律视为绝对服从的奴隶道德,认为“是封闭性的,家长制的,服从性的,抹杀个性、扭曲人性的,甚至于达到‘君要臣死不得不死,父要子亡不得不亡’……的地步”。这都是粗疏、片面的。

二、没有短兵相接的套路对打

王得后先生选来令鲁迅与孔子“PK”的问题有:“生死”、“温饱”、“父子・血统”、“妇女”、“发展”。这样的对比,并不能将鲁迅与孔子置于同一层面,很难看出两人的本质不同。尤其是如“生死”、“温饱”、“发展”,是建立在鲁迅提出的“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之上的,可算是以鲁迅的思想来剪裁、衡量孔子。所以王先生讨论鲁迅时,多能整体把握,言及孔子,则往往割裂。更何况,“生存、温饱、发展”也并非最具鲁迅特质的思想,某种程度上是五四前后新文化派的共识。从这个角度来讲,又是以鲁迅所处的时代来衡量孔子,以时代性取代了个人性。

譬如王先生在强调鲁迅“承认生物性的‘’是天性,承认是延续生命所必不可缺的”这一点时,将孔子拉出来对比,称“孔子对于性,大概是交了白卷的吧?”在比较鲁迅与孔子的“生死观”时,也强调“孔子没有回答‘生死’的自然属性问题”,“没有涉及‘生命’本体,说明‘生命’怎么样的”。这样的比较,便很难令人信服。大凡一时代有一时代之问题,一时代的思想家也只能针对本时代的病症开出药方。评价历史人物,只能将其置于当时的历史语境中,看他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而不便将其与数千年后的思想家相比,看他遗漏了什么。如果可以这样比较的话,则现代任何一个稍具科学常识的少年童子,皆可认为比孔子伟大。这样的比较,是贬低了孔子,也是贬低了鲁迅,因为这里所体现出来的完全是时代的进步,而非鲁迅的卓越。

鲁迅的《科学史教篇》中曾提到评价一个时代历史的方法:“盖世之评一时代历史者,褒贬所加,辄不一致,以当时人文所现,合之近今,得其差池,因生不满。若自设为古之一人,返其旧心,不思近世,平意求索,与之批评,则所论始云不妄……盖凡论往古人文,加之轩轾,必取他种人与是相当之时劫,相度其所能至而较量之,决论之出,斯近正耳。”这一段言论,正是我们在批评古人时应该取法的。

王得后先生以鲁迅的话题为本位来衡量孔子,自然不免有割裂附会之处。如关于生命价值的思考,王先生认为鲁迅与孔子“有着重大的原则差别”:鲁迅是“生命价值的二元论者”,包括生命本身的价值和生命存在的社会价值;“孔子是生命价值的一元论者”,其唯一的价值标准是“他的‘道’、‘仁’、‘德’、‘信’”,进而认为孔子不顾生命的生物性。此处对于孔子的理解便没有从整体把握,有断章取义之嫌。王先生据以判断孔子为“生命价值一元论者”的是“朝闻道,夕死可矣”和“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两句。可是前一句实际上只不过是要渲染自己的向道之心。第二句虽有褒扬“志士仁人”为理想献身之意,但也很难说明孔子鼓励别人为他所宣扬的理想轻蹈死地。其实儒家以孝为本,“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保全身体(性命)本是题中应有之义。孔子其实是从来不赞成赤膊上阵式的反抗的,著名的如“伤人乎?不问马”(《论语・乡党》)体现的便是对人的生命的重视。他自己理想难以实现时所发的牢骚只是“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厄于陈蔡”却并不饿死,这些都可见出他并不轻易为理想而牺牲生命。鲁迅虽曾在将其与子路比较时讽刺为“滑得可观”,实际上却略等同于“壕堑战”的。在《论语》中孔子还明确对两个善于生存于乱世的人表示过赞赏。一个是南宫适,孔子称他“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并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他。另一个宁武子,孔子说得更为直白:“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论语・公冶长》)认为装糊涂(愚)的境界比智的境界更难达到。这些都在在说明,孔子并非简单的“生命价值一元论者”,他与鲁迅在这方面的区别也并不那么“重大”,王先生据此推断孔子无视“匹夫匹妇”的命运,不及鲁迅“爱人”,难以令人信服。

由于要突出鲁迅与孔子的区别,王先生也常常将孔子与鲁迅都极端化。如他认为鲁迅因为“敏锐而坚定地接受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认识到人的起源、人的生命的生物性”,而孔子则“没有对人的生命的生物性的认识,他就‘跳过了’这最根本的对于人的生命的意义、价值的认识基点,他直接要求人的生命价值的道德性、‘道’性”,因“无视人的生物性生命的意义,必然抹杀人的普遍的生存权利,必然歧视、蔑视不合乎自己认同的‘道’的人的生命,必然心中暗藏着杀机,一有机会就滥杀无辜,为了一己的私利,成为‘拉大旗作虎皮,包着自己,去吓呼别人;小不如意,就倚势(!)定人罪名,而且重得可怕的横暴者’”,且“违背人性,违背人情”。姑且不论这一论段自身的草率粗疏(该论题的前提与结论之间并不具有必然的逻辑关系),单就孔子实际的言行表现论,也显然与王先生的论述不合。

儒家的伦理观与政治理念的根基正是人类出于动物本能的对自己和血亲之爱。再通过“推己及人”之法将个人与社会、国家相联系。所谓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 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所谓的“修齐治平”,所谓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离娄上》),皆是如此。用费孝通先生的话说,传统的中国社会就是一个“差序格局”,“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他(引者注:指孔子)先承认一个己,推己及人的己,对于这己,得加以克服于礼,克己就是修身。顺着这个同心圆,就可向外推了”。孟子之所以猛烈攻击墨家“无父”,便是因为墨家宣扬的“兼爱”对于所有人都是“无等差的爱”,与儒家这种“有等差的爱”相冲突。

虽然“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公冶长》),但并不代表孔子的思想便无视人性。恰恰相反,儒家学说正是先秦诸子中对于人的动物本性考虑得最多的,最合乎人性人情的。(法家对于人性着力之处也很多,但其用力方向与儒家相反,儒家是发掘人性之善,约束人性之恶,而法家则正是要利用甚至鼓励人性之恶、人性的弱点来加强君王的集权统治。)

王先生简单化地将“亲亲”、“父父子子”等同于绝对服从、“知恩必报”,认为违背人性,这也有误读之处。被王先生认为是孔子据以论定“‘儿子’应该‘报答’父母并完全服从父亲的根据”的是这样一段话:“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这段话出自《论语・阳货》,是宰我与孔子讨论丧礼的文字。结合上下文可知,孔子确定丧礼时长的依据恰恰在于“爱”而非“恩”。“天下之通丧”所以定为三年,是因为“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君子所以坚持丧礼,是因为居丧之时“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孔子对宰我说“女安则为之”虽是负气话,却也说明丧礼的根据在于子女失去父母时悲痛的情感,而非报恩还债。

在这一点上,鲁迅与孔子其实并无根本区别,甚至其理论基础(亲子之爱)和推导方式(推己及人)多有相通之处。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鲁迅依据的也是人类的动物本能,即“食欲”与“”,批评“恩”,提倡“爱”,其理论基础也正在于“无论何国何人,大都承认‘爱己’是一件应当的事。这便是保存生命的要义,也就是继续生命的根基”。由“爱己”而爱子女,这和孔子式的“推己及人”并无不同。批评“中国的旧学说旧手段”,其目的并不在于反对“孝”,反倒是因为它们“从古以来,并无良效,无非使坏人增长些虚伪”,导致“事实上孝子的缺少”,“其原因,便全在一意提倡虚伪道德,蔑视了真的人情。”作为反传统的急先锋,鲁迅对于孔融“寄物瓶中”的“非孝”却也不赞同,认为它“虽然也是一种对于旧说的打击,但实于事理不合”,“因为父母生了子女,同时又有天性的爱,这爱又很深广很长久,不会即离。现在世界没有大同,相爱还有差等,子女对于父母,也便最爱,最关切,不会即离。

二十四孝图鲁迅篇10

嘉德秋拍的陈独秀手稿一卷,来自北京藏家方氏,方氏所藏近现代名家墨迹甚夥而成系列。此卷陈独秀手稿内中包括《见于左传各姓之同》、《三体石经》,是陈独秀文字学一类的著作。据何之瑜《陈独秀先生病逝始末后记》说:“遗稿之整理关于文字学、声韵学,已请魏建功教授负责整理;容署约台静农、方孝博两教授来津,参加初步工作。将遗稿中之关于文字学及声韵学如《小学识字教本》、《连语汇编》、《古音阴阳入互用例表》等十余种,及尚未成编、零星遗稿,均分类登记,并抄录副本,以付出版。”但因叫局混乱,始终未能付梓。陈独秀出世能气动山河,被囚又能得文字间趣味,丝毫没有萎顿的气色,令世人敬佩。

更值得 提的是嘉德还有一册颇具史料价值的林语堂日记,时间跨度从1929年1月至1932年12月。林语堂时任上海东吴大学法律学院英文教授,日记中每日均有其读书写作的记录。并与鲁迅、胡适、郁达夫、徐志摩、蒋梦麟、周作人、杨杏佛等人往来,时常聚会座谈。尤为珍贵的是,日记中与鲁迅交往记载甚详,林语堂与鲁迅二人由知己至仇怨的内中隐情,也藉此日记而得到更详细的了解。目前的研究多认为,林语堂与鲁迅的决裂以1929年8月28目的“南云楼风波”标志。然而,细究《林语堂自由日记》,不难发现早在“南云楼风波”之前,林语堂与鲁迅就中国人“国民性”问题之争论已导致关系濒于破裂,林氏在日记中语及鲁迅,多有不恭之辞,僧恶怨恨之情尽倾诉在此私密日记之中。

《新青年》是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在“”期间起到重要作用。每月号,自1915年9月15日创刊号至1922年7月终刊共出9卷54号。由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陈独秀、钱玄同、高涵、胡适、、沈尹默以及鲁迅轮流编辑。自1918年后,该刊物改为同仁刊物,不接受来稿。该杂志发起的新文化运动,宣传倡导科学(塞先生)与民主(德先生),对后来的民主革命运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北京保利秋拍有8册民国上海亚东图书馆求益书社印行的《新青年》存创刊卷至七卷全,也算难得,估价在20万左右。也是秋拍中“五四”文献的一个看点。

北京德宝古籍拍卖,一些相关文献如《钱玄同先生遗墨》,为魏建功先生整理钱玄同与自己往来的信札辑刊而成,扉页题:“先师吴兴钱玄同先生手札,弟子魏建功敬藏”,民国间印本,线装册。此外则有30年代出版的《鲁迅书简》多种,皆以较低价起拍。

北京歌德的古籍秋拍,可见胡适的信札两通,如上款为铃木先生的“小诗一章”,写的是那首著名的“刚忘了昨儿的梦,又分明看见梦中的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