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年弃置身十篇

时间:2023-03-23 13:53:24

二十三年弃置身篇1

关键词:遗弃;日本刑法;保护责任

日本刑法中的“遗弃犯罪”与我国刑法中的“遗弃罪”存在相当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罪行构成的各种要件上。应该说,日本刑法中所认定的“遗弃”范畴远胜于我国刑法所规定的“遗弃”,该种差异首先源自于对“遗弃”概念内涵所做的的不同理解,进而影响到实践中具体案件上的适应问题。但是另一方面,在一定的意义上,日本刑法中的遗弃犯罪对于我国刑法具有充分的借鉴意义。下文则主要介绍日本刑法中“遗弃犯罪”的主要内容与观点。

一、关于“遗弃”的规定

在关于“遗弃罪”的规定上,日本刑法与我国刑法之间存在相当大的差异。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规定,“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所以通说观点认为,“遗弃罪”是指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①基于通说对该罪所作出的理解,一般认为我国刑法中的“遗弃”概念所指向的对象仅限于家庭生活中具有相互扶养义务的成员之间。②而突破该种范围的“遗弃”行为,即便在一般公众的理解上也可以被认为是一种“遗弃行为”(如见危不救),但往往不具有刑法中所认定的遗弃内涵而不能适用刑法典中的遗弃罪条款。相较之,在日本刑法典中,从第二十六章至第二十九章分别规定了“杀人犯罪”、“伤害犯罪”、“过失伤害犯罪”、“堕胎犯罪”,并于其后第三十章规定了“遗弃犯罪”③,间接说明了该罪与前几类罪行有一定的关联性,即在犯罪客体上都可以被认为是针对于生命·健康的犯罪。该第三十章中共规定了三个条文,即二百一十七条“遗弃”④——“遗弃因年老、幼年、身体障碍或疾病而需必要之扶助者,处一年以下惩役。”二百一十八条“保护责任者遗弃等”⑤——“对年老者、年幼者、身体障碍者或者病者具有保护责任,而将其遗弃或者不予必要之生存保障者,处三个月以上五年以下惩役。”二百一十九条“遗弃等致死伤”⑥——“犯前二条之罪而致人死伤者,较之伤害犯罪,从重处。”在通说的共识下,学说上更愿意将第二百一十七条认定为“单纯遗弃罪”,第二百一十八条为“保护责任者遗弃罪”⑦,第二百一十九条为“遗弃致死伤罪”。所以,第三十章的“遗弃犯罪”其实包含了多种类型化的行为。单纯从以上法条本身出发便可以断言,日本刑法中所规定的遗弃犯罪的范畴远胜于我国刑法中的遗弃罪,而我国刑法所规定的遗弃罪则近似于日本刑法第二百一十八条的保护责任者遗弃罪,但与前者相比,保护责任者遗弃罪其主体范围并没有限定在“负有扶养”义务的“家庭成员”,而是扩张到社会的一般成员之间⑧。所以,可以认为日本刑法对于“遗弃”的理解远远广于我国对于“遗弃”的理解。

二、对于“遗弃”的具体理解

日本刑法上所谓遗弃犯罪,是指将面临生命危险需要加以保护的人转移到危险场所的行为,或者对其不为生存所必要的保护,而造成其生命危险的行为。⑨所以,在日本刑法中遗弃概念的区别上,具体而言有两种类型,即单纯遗弃罪与保护责任者遗弃罪。通说的观点认为,第二百一十七条所谓的“遗弃”,是一种积极的作为形式⑩,指需要发生场所上的隔离与对被害人的“移置”;而第二百一十八条的“遗弃”,不仅包括积极的移置,还包括消极不作为形式的“置去”。所以,对于消极的“置去”行为并不构成第二百一十七条的单纯遗弃罪。而此处所谓的“单纯”,并不在于行为样态的不限定,而在于主体上并没有身份的要求。第二百一十八条所规定的保护责任者遗弃的主体需以存在保护责任为前提,在不行使保护的积极作为义务时成立不作为形态的犯罪。而第二百一十七条并不存在保护责任的义务前提,所以不存在不作为形态的犯罪。即第二百一十七条只包含作为形态的遗弃,而第二百一十八条包含作为形态与不作为形态的遗弃。对于前者,行为人乃是一种作为犯,需有积极地将对方放置于更加危险的场所的意味在里面;而后者,可以是一种不作为的遗弃,即放任对方的某种状态而自行离去(置去形态)。从另一方面也可以认为,第二百一十七条的行为是一种不存在保护责任的遗弃行为。对于被遗弃人不存在保护责任的行为人,其受处罚的根据限于其实施了的积极的遗弃行为。另外,关于由作为形态所实施的遗弃,在移置的情况中,虽然不需要被遗弃者至今处于完全被保护的状态,但是,新转移的场所必须是与以前相比更加危险的场所;在置去的情形中,需要由其致被遗弃者停留于生命、身体上有危险的状态。第二百一十九条的“遗弃致死伤罪”中,规定的“犯前二条之罪而致人死伤者,较之伤害犯罪,从重处。”该条乃是作为前两条的结果加重犯的规定。依据结果加重犯的原理,需使前行为(遗弃)与加重结果(死伤)之间存在因果上的关系。其中所谓的“伤害犯罪”乃是指刑法第二十七章“伤害犯罪”(或译为“伤害罪”)中的规定,而并不包括第二十六章的“杀人罪”的规定,所以即使在最终的结果上看,有可能形成致人死亡的后果,但也无法依据杀人罪的规定论处。但如果行为人所持有的乃是一种以遗弃为手段而实施的故意伤害或杀人的罪过时,则成立故意伤害或者故意杀人。

对于“遗弃犯罪”的客体上,法规的目的乃是对于无自立能力者生命、身体安全的保护。而不仅仅是家庭成员之间接受扶助的权利。在这个意义上,认为日本刑法中所认定的“遗弃”行为包含了“见危不救”的内容是恰当的。在对象上,第二百一十七条与第二百一十八条的用语是一致的,即“年老、年幼、身体障碍者、疾病者”,但从实践解释的事实表明,可能的被遗弃对象并不限定于以上四者所标识的字面含义,尤其是对于“疾病者”的解释上,学说与判例都采取了相对宽容的态度,负伤者、精神疾病者姑且不论,产中的妇女、泥醉者、处于麻醉状态的人员、服用的人员都有可能被认定为“疾病者”,甚至根据具体情况,饥饿者、疲惫者都有可能被解释入内。但如果仅仅是怀孕的妇女、熟睡的人员则并不在“疾病者”之列。另外,判例与通说认为肇事后因负重伤的被害人可以被认为是属于“病者”。除此之外,以上四类可以成为被遗弃对象的人员需同时满足“需他人扶助之必要者”这一条件。在主体上,单纯遗弃罪并没有主体身份上的限定,而对于保护责任者遗弃罪而言,便是一种明显的身份犯。“保护责任者”如何认定?在这一点上,关系到不作为犯的义务来源问题。虽然对于该问题依旧存在一定的争议,但通说观点承认,该种保护义务的来源可以基于法令、契约、事务管理、条理(道理)。所以不仅仅是家庭中共同生活的人员,警务人员、福利机构人员、医疗人员基于职务或业务上的要求本身便存在对于相关人员的“保护责任”,而基于先行行为对他人承担“保护义务”时,根据具体情况而未对被害人施以救助,同样也可以成立“保护责任者遗弃罪”。

三、肇事逃逸——基于比较法视角中的一种借鉴意义

对于肇事后逃逸尤其是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为,不论在现实层面还是在理论上都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而对于该类事例,所能产生的疑问之一便是:在肇事行为之外,尚有一个遗弃的行为,那么是否可以再在肇事行为之外将该种遗弃行为进行刑法上的正确评价。依据我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的规定与相关的司法解释,“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成立一种加重处罚的情节。但是,当肇事行为达不到入罪标准时,逃逸行为的认定便成为一个难点。即尚未构成基本犯罪的前提下,加重犯能否成立的问题;亦或者是应该认为,“交通肇事后逃逸”与交通肇事罪的基本犯的之间不是加重犯与基本犯的关系而是成立一个独立的构成要件。但不论是持何种观点,以交通肇事后逃逸为例,在事实上可以分为两个实行行为,即交通肇事行为与逃逸行为,在此基础上,两者可以分别进行评价。

在日本刑法上,刑法典第二百一十七条的“单纯遗弃罪”不处罚单纯的不作为犯,而在第二百一十八条“保护责任者遗弃罪”中则包含了不作为的犯罪形态。对于单纯实施逃逸这种行为而言,可以被认为是逃避救护义务的一种不作为。但交通肇事后的逃逸行为是否可被认为是 “遗弃犯罪”的问题在实践与理论中同样存在相当大的争议。如果肯定这种观点,那么是否意味着所有的肇事行为、甚至是犯罪行为均面临着“遗弃犯罪”的入罪可能。但如果否定这种观点,那么对于肇事尤其是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为,如何才能在刑法上有恰当的评价。议论的焦点便会集中到“先行行为的义务基础”这一问题上。在违法或犯罪行为是否成立先行行为的义务来源的问题上虽然存在争议,但不可否认,遗弃行为如果不进行刑事上的评价,明显与刑法所追求的正义相违背。在“保护责任”的义务产生来源上,如上所述,该种义务来源可以基于法令、契约、事务管理、条理(道理)。在法令上,日本的《道路交通法》第7条第1项所规定的救护义务是否可以成为刑法上先行行为的义务基础?如果认为该种义务成立的话,那么不论行为人肇事后是将被害人转移后逃逸还是单纯的逃逸行为均可以成立遗弃犯罪。但作为道路交通法上的救护义务成为以上保护责任的基础是否妥当?判例的态度认为,作为道路交通法上的救护义务与作为刑法上保护责任的义务两者存在性质上的差异。救护义务的出发点在于交通安全的维持与负伤者的救护即“对于交通警察活动协调的必要性”上,不论事故的原因、责任,事故的当事人均有相关义务。所以道路交通法上的救护义务不能成为保护责任者的义务基础。但也有学者认为,由于自己的过失行为使行人负了重伤本身,就已经产生本罪的保护义务。即基于先行行为的义务基础,因可归因于自己的责任,而使对方陷入生命的危险当中。所以,即便是认为可以构成“保护责任者遗弃罪”这一点上,前一种观点乃是基于法令义务来源,而后一种观点则是认为基于条理。虽然通说观点采纳肇事后的逃逸行为可以构成保护责任者遗弃罪,但事实上,实务上依据该种观点处理的案件并不多。从昭和到平成年间的裁判例中,也没有将这种肇事后逃逸的情况直接做本罪(保护责任者遗弃罪)处理的情况。以交通肇事后逃逸为例,交通肇事后单纯的逃逸行为多为以刑法上致死伤罪与道(路)交(通)法上的违反处理。

但交通肇事后并非单纯逃逸的情况也有可能,即在交通肇事之后(1)将被害人移置于其他场所加以藏匿,或者()将被害人移置于医院门口后逃逸,或者(3)将被害人搬上车但中途又将其抛弃等。以上的情况都可以被认为是积极的“移置”行为,然而,是成立“单纯遗弃罪”抑或是“保护责任者遗弃罪”存在一定的疑问。虽然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的“单纯遗弃罪”与第二百一十八条的“保护责任者遗弃罪”,在量刑上后者重于前者,但这并不意味着后者所造成的危险便明显重于前者,加重处罚的基础在于后者对于“保护责任”该义务的违反这一点上。如果根据“单纯遗弃罪”或者“保护责任者遗弃罪”的规定,该第()种情况很难说的上造成了被遗弃人更加危险的状况,甚至可以说是降低了被遗弃人的危险。所以第()种行为一般不认为成立“遗弃犯罪”。而在第(1)、(3)的情形下,此时,该种先行行为并不仅仅是过失伤害,而更在于“接受”被害人使其处于行为人的支配下而排除了他人干涉的行为。即行为人在“接受”了被害人之后,使其处于行为人的管理之下而隔绝了与他人的可能形成的保护关系,可以确认以无因管理为根据而产生了重的保护义务,此时将被害人遗弃的行为可以成立保护责任者遗弃罪。

结语

以上对于日本刑法中“遗弃犯罪”的理解与论述也仅仅是在一个不同的司法语境中进行的描述,对与我国有相当程度的差异。但在法律评价层面之前,对于具体客观事实层面的认定或有相当大的共通之处。虽然依据通说的观点与刑法条文本身的解释结果,我国刑法中的遗弃罪只能限定在具有扶养义务的家庭成员之间,但正如以上所论述的一样,事实上的确不能将“遗弃”做如此狭窄的认识。或许便如某些学者所倡导的,应该对我国刑法中的遗弃罪进行重构。而此时参考与借鉴不同法域的理论与观点当是有益的途径。

注释:

①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刑法学》(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010年版,第551页。

②但是也有学者认为,因为新旧刑法体系的变更,遗弃罪业已从妨害婚姻家庭的犯罪转变为对公民生命、健康的犯罪,在主体上也不能仅限于家庭成员之间,但是该种观点在实务与理论中并不占多数。

③原文为“遺棄の罪”。

④原文为“遺棄”。

⑤原文为“保護責任者遺棄等”。

⑥原文为“遺棄等致死傷”。

⑦原二百十八条第二款(对尊亲属的保护责任者遗弃罪)已于平成7年(1995年)刑法修正后被删除。

⑧虽然“保责任者遗弃罪”的主体也是特殊主体,但其仅限于具有保护义务的主体之间,而并没有家庭成员的身份限制。

⑨[日]大谷实著:《刑法各论》(新版第版),黎宏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009年版,第6页。

⑩也有部分学者认为,移置之外还有将阻止被遗弃者接近保护者的行为,但是笔者认为,该种疑义应该是源于对“作为”、“不作为”的概念上认定差异。事实上,以上情形也应该被认为是一种“作为”犯的形态。

该种情况则有可能触犯日本《轻犯罪法》第1条18项的规定,但均依旧难以认定为本罪。

[日]中山研一:《口述刑法各论》,成文堂昭和55年,第74-75页。

[日]中山研一:《口述刑法各论》,成文堂昭和55年,第73-74页。

[日]大塚仁著:《刑法概说》(各论)(第三版),冯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009年版,第81页。

[日]藤木英雄,《刑法讲义》(各论),弘文堂,昭和5年,第16页。

[日]大塚仁:《刑法概说》(各论)(增补),有婓阁,1979年版,第55页。

参见最判昭和34·7·4刑集13·8·1163。

日本《道路交通法》第7条第1项规定“交通事故发生的场合,与该事故相关之车辆驾驶人员与其他乘务人员(以下统称为“驾驶人员等”)需立即停止车辆的运行,并对负伤者进行救护,采取防止道路安全危险的措施。此场合,该当车辆之驾驶者(如驾驶员死亡或负伤而无力行为时,由乘务员承担),当警察居于现场时向现场之警察,当警察不在现场时,需立即向最近警署(包括派出所与驻在所)之警察报告该事故发生的时间、场所、死伤者数、伤情程度、损毁物件、物件毁损程度、相关车辆的承载物即其采取的相关措施。”

参见最判昭和34·7·4刑集13·8·1163页。另见[日]火山正则、川端博著:《刑法Ⅱ》(各论),法学书院,昭和59年,第3页。

[日]大塚仁著:《刑法概说》(各论)(第三版),冯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009年版,第85页。

[日]大谷实著:《刑法各论》(新版第版),黎宏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009年版,第63页。

[日]火山正则、川端博著:《刑法Ⅱ》(各论),法学书院,昭和59年,第页。

二十三年弃置身篇2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诗人开篇就提到这么一个事实:被放逐到凄凉的边远地区已近二十三年了,无限悲凉地感叹道,自己正当将有所作为的二十三年,就这样在巴山楚水中弃置过去了。“巴山楚水”,这个原型意象的使用,一方面使得诗更加凝练含蓄,另一方面又不动声色地写出了作者心底的悲凉,这一意象的使用,大大扩大了诗的内容含量。“凄凉”一词,写出了贬谪生活的环境险恶和内心的孤寂苦闷;“二十三年”,则点出了在外的时间;“弃置身”,暗示了自己在外的原因是被皇帝和朝廷所抛弃。此句片言可以明百意,明显采用了春秋笔法,在字里行间饱含了作者的感情,实际上是无一字不悲。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思念故友却不能相见,如同向秀吟唱《思旧赋》;回到故乡,物是人非,如同王质持烂斧归来。此句中运用了两个典故,即“闻笛赋”和“烂柯人”,贴切地表现了作者在弃置时期对故友、故乡的思念和现在归来时感到的世事沧桑和恍如隔世。由此不难看出,刘禹锡在边远地区时的艰难:曾经无话不谈的好友被迫分开,因为政治上的原因不能相见;远离故土亲人,久不相见,回乡时已物是人非。此句中的“乡”,亦可以理解为京都朝廷。刘禹锡不在京已近二十三年了,此时已经一无所有,朝廷政治远非他离京时的状况,对现在的朝廷知之必不多。所以对即将面对的朝廷和新皇帝心中一片茫然,又因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得以伸展,悲从中来。故以“烂柯人”自比,对一齐遇贬的同僚们也只好“空吟闻笛赋”了。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沉舟之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一幅多么矛盾而又和谐的画面!卞孝萱、吴汝煜对此句的理解是,作者以“病树”“沉舟”自比,认为即使自己成了沉舟和病树,世界依然是美好的,社会也照样前进。而杨景龙则认为,“千帆”“万木”指打击永贞革新集团后春风得意的权贵。对这两种看法,笔者持怀疑态度。此诗是作者从被贬之地回到京都过扬州而作,扬州又位于长江之畔,极有可能看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真实场景,而此景又与他心中不平之气和旷达之情产生了共鸣。故在此将此景及由此悟出的哲理,赠乐天以共勉吧。如果非要说此句有所寄寓的话,笔者更倾向于用“沉舟”“病木”,指打击永贞革新集团后春风得意的权贵们。“沉舟”欲以其沉来挡住千帆之过,“病树”欲以其病摧毁万木之春,但一切归于无效,正如权贵们欲以打击永贞革新集团来阻拦历史进步终将为历史所抛弃一样。这样理解,似乎更合作者“久居困境而不磨其志”、到死坚持其政治观点和进步唯物主义思想的性格,也更符合与下联的衔接。

二十三年弃置身篇3

一、问题的提出及相关背景

世界上最宝贵的资源是人类自身及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石油企业在为国家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不可否认也带来了一些环境问题。在整个油气生产过程中,钻井废水、废弃钻井液、采油(气)废水、落地原油、井下作业废水、铺设管道、修建公路及居民区等工程乃至生产过程结束、放弃生产等都不可避免地对环境造成了影响。多年来,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社会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以及国家相关部门环保法律法规的建立健全,石油企业为此已经或将要做出巨大努力。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中提出,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2006年10月11日,党的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进一步提出: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是: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决定要求,加强环境治理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施重大生态建设和环境整治工程,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完善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业政策、财税政策、价格政策,建立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和补偿机制,强化企业和全社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

基于上述背景,如何在会计政策中对环保问题加以考虑,尤其是对弃置费用的处理,成为当前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

二、实施弃置费用会计政策的必要性

实施弃置费用会计政策不仅仅是个会计问题。作为石油天然气行业也很有必要实施该项对国家、社会、社会公众以及企业等都非常有意义的会计政策,这是基于以下原因。

(一)我国社会公众环保意识不断提高

石油企业在生产过程结束、放弃生产时,不可避免地要对环境造成影响。国家有关环保法规、制度日益健全,地方环保部门不断出台新的环保政策、法规,对油气田企业不断提出新的环保要求,环境保护及治理工作日益受到重视。石油企业每年的投入逐年增加。在会计政策中考虑弃置费用因素,成为一个非常重要也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石油企业实施弃置费用会计政策有充分的理论基础

石油企业为油气生产建造的各类设施的规模,相对其他行业来讲要大得多,生产结束时拆除设施和恢复场地的费用也大。因为弃置费用是企业为了获取油气生产设施本身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而必须发生的,构成了油气生产成本的一部分,是油气资产用于预定的用途所必须发生的成本。根据资产负债表观(资产要素的定义)和权责发生制及配比原则等要求,为了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和每期的损益情况,实施弃置费用会计政策非常必要。

(三)国际会计惯例对弃置费用的会计处理也有规定

从国际会计惯例来看,《国际会计准则第37号――准备、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IAS37)、《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143号―资产退废义务的会计处理》(FAS143)都对弃置费用的会计处理作了规定。国际会计准则第37号规定,企业在满足以下条件时应对准备(弃置费用)予以确认:企业因过去事项而承担了现时的法定义务或推定义务;履行该义务很可能要求含有经济利益的资源流出企业;该义务的金额可以可靠地估计。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143号与国际会计准则第37号的观点基本一致,仅是在弃置准备金的具体计提方法上有所不同。本着与国际会计惯例趋同的原则,我国也应该实施弃置费用会计政策。

(四)计提弃置费用也是国际上石油公司的通行做法

国际上石油公司一般是在确认井及相关设施价值时,需要根据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结合现有的技术条件,合理预测井及相关设施弃置时发生的支出,并按一定的折现率折现,将折现后的现值计入井及相关设施的价值,并计提资产折耗。

三、新会计准则对弃置费用会计政策的具体规定

新会计准则体系紧密配合国家大政方针,适应了国家政策的宏观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充分体现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时代要求。树立了资产负债表和综合收益观,着眼促进企业长远可持续发展,限制企业的短期行为,促进环境治理保护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保障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体体现之一是企业应当根据会计准则的要求,将符合条件的资产弃置义务确认为预计负债。相关会计准则的具体规定如下。

《企业会计准则第27号――石油天然气开采》第二十三条规定:企业承担的矿区废弃处置义务,满足《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中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应当将该义务确认为预计负债,并相应增加井及相关设施的账面价值。不符合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在废弃时发生的拆卸、搬移、场地清理等支出,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第十三条规定:确定固定资产成本时,应当考虑预计弃置费用因素。该准则应用指南进一步指出,弃置费用通常是指根据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国际公约等规定,企业承担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等义务所确定的支出,如核电站核设施等的弃置和恢复环境义务等。企业应当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3 号――或有事项》的规定,按照现值计算确定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金额和相应的预计负债。油气资产的弃置费用,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7 号――石油天然气开采》及其应用指南的规定处理。不属于弃置义务的固定资产报废清理费,应当在发生时作为固定资产处置费用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第四条规定:与或有事项相关的义务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确认为预计负债:

(1)该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2)履行该义务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3)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而原《或有事项》准则明确规定,其规范范围不包括“环境污染整治”引起并由其他会计准则规范的或有事项。

根据上述准则要求,涉及资产弃置义务的主要账务处理有:

(1)由资产弃置义务产生的预计负债,应按确定的金额(一定折现率折现后的金额),增加固定资产或油气资产原值,同时增加长期负债。借记“固定资产”或“油气资产”科目,贷记“预计负债”科目。

(2)在固定资产或油气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每期对上述资本化的资产原值计提折旧或折耗(计提方法与其他资产相同),借记有关成本费用科目,贷记“累计折旧”或“累计折耗”等科目。同时在固定资产或油气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按计算确定各期应负担的利息费用,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预计负债”科目。

(3)按照实际发生弃置支出、清偿或冲减的预计负债,借记“预计负债”科目,贷记“银行存款” 等科目。

(4)根据确凿证据,比如国家加大了环保要求和标准,需要对已确认的预计负债进行调整的,调整增加的预计负债,借记有关科目,贷记“预计负债”科目;调整减少的预计负债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四、油气资产弃置的主要工艺措施

结合目前国内相关环保方面的法律规定和石油企业现有的实际技术条件,对油气资产进行弃置处理的目的是保护环境和限制地下流体的运移,确保废弃油气井及相关设施安全和实现地表重复利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五点:

(一)保护淡水层免受地层流体或地表水窜入的污染;

(二)隔离开注采井段与未开采利用井段;

(三)保护地表土壤和地面水不受地层流体污染;

(四)隔离开处理污水的层段;

(五)将地面土地使用冲突降低到最小程度等。油气资产弃置费用主要包括为了进行油气勘探和开发工作所使用的油气水井、油气水集输设施、输油气水管线以及其他资产在废弃时发生的拆卸、搬移、场地清理、环境恢复等支出。

油气资产废弃的工艺措施,按照不同资产类别分为:

第一,探井、油气水井的处理工艺主要包括处理井下复杂情况、井下封堵(包括防止层间窜流,封堵、隔离油气层和处理废水层段等)、打地表水泥塞、井场地貌的平整及恢复等;

第二,油气集输设施的处理工艺主要包括站点内相关设备的拆除、房屋及设施的拆除、站点地貌的平整及恢复等;

第三,输油输气管线的处理工艺主要包括输油气管线的开挖、拆除以及地貌的平整及恢复等。

五、相关政策建议

对于自然环境保护,这是一个全社会都应该高度关注和付出相应努力的大问题,政府和企业都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

作为企业,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积极履行公司的社会责任,为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从维护公司和国家长远利益出发,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实施油气资产弃置费用会计政策,为践行环保责任奠定基础。

作为政府,应该考虑为企业实施弃置成本会计政策创造更为宽松的政策环境,允许弃置费用在所得税前列支(具体体现为,在固定资产或油气资产的使用寿命内,允许计提的折旧或折耗和应负担的利息费用在所得税前列支),使企业避免纳税调整,减轻企业负担。

弃置费用能否在所得税前抵扣是实施弃置成本会计政策的一个关键和前提,直接决定着企业是否有意愿和能力实施该项政策。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允许弃置费用在所得税前列支,为保护现代和后人的生存环境而共同努力。

二十三年弃置身篇4

二、如果就要死掉,你想用最后的时间干什么呢,提出问题后,我得到五个答案:1、和我喜欢的人在一起;2、我会选择逃跑哪怕跑不掉;3、跑到他面前咬他一口再死掉;4,可能是看我想看没看完的电视结局吧5、到时候才知道;6、弱智你?问这问题。(额,好吧)同样的,那么你会做什么呢?

三、监狱里。一群饥肠辘辘的囚徒正谈论着什么是真正的美食。

四、我喜欢你,拥有你是多么幸福,因为你我的生命不再灰暗黯淡,它从此精彩不再孤单。

我心中有你便有未来,每个时刻我都想你想把你拥入我怀里。

我的眼里只有你,你是我整个世界,站在静默的站台开往前方幸好有你。而精彩就算倍受世界青睐也远远不及你在身边给我的细小关怀,因为这些都是你给我的爱。

心中亦无法忘记你的身影,头上戴着你随手采撷的茉莉,脸上还残留着你指尖的温度,永远幸福吧。

你我的爱,比那阳光耀眼,刺破了心的阴霾。雪原都被融化,你说:我们都是傻瓜。我好想和你一起去看一场绚烂的烟火,我对你说好浪漫的烟火好爱你的我。

在这原野上,我亲爱的,你听,风在吟唱你我的故事,你看,星辰谱写着我们的幸福。

五、我向撒旦祈愿,只为你,我愿供奉我的灵魂,阿门。

六、在哪面具下面有的也许是无耻的谎言,但也有可能是无法磨灭的伤,伤痛的下面又是一个掏心掏肺的曾经

七、好友的签名:放弃了该放弃的是无奈,放弃了不该放弃的是无能:不放弃该放弃的是无知,不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无悔

八、若以得炊,谁念干柴投身烈火,煮熟饭食。若以得炊,谁念粒米置于沸水,得以熟食。

九、我的大脑总和身体过不去;下雨时总会想去淋雨;为了球赛一夜不睡;因为爱着的而受伤;为了买到想要的饿肚子………但是,只有这样才算是生活吧

十、无所不知,无所不往的神啊,我不期望得到宽恕,只求弥补我的罪恶,请要我赎罪吧,阿门!

十一、【生日】月光下的灵魂轮廓坚硬,伫立的理想热泪满面,笺纸上的文字轻忽如昙花,一瞬成飞灰。细数岁月,碌碌四十,踽独怀感,竟无所得。不管余生若何,令天,我对自己说:生日快乐。——莺歌海——如刀锋般的声音

二十三年弃置身篇5

关键词:杜甫;秦州;行迹活动

秦州,唐时属陇右道。开元二十二年以地震徙成纪的敬亲川,天宝元年改为天水郡,还治上。乾元元年复为秦州。杜甫是在乾元二年立秋后离开华州去往秦州,当时州治在上,但已复称之为秦州。按《旧唐书・地理志》载:“(秦州)天宝领县五,户二万四千八百二十七,口十万九千七百。在京师西七百八十里,至东都一千六百五里。”可见,秦州称得上是陇右道的一个大州。杜甫迁居此地应该是经过慎重考虑的。

《贻阮隐居》中写道:“塞上得阮生,迥继先父祖。”塞上代指秦州地域,仇兆鳌注此诗:“公秦州、夔州诗,每用塞上字,盖秦界羌夷,夔界五溪蛮,二州皆有关隘之设。”作此诗时,杜甫已行至秦州之境,拜访了阮P,并以此诗表露出对阮P隐居山野而安贫自得,性古情真的赞许。当然,此时杜甫尚未到达秦州城内,因为之后的《遣兴三首》都是杜甫途中感知所见所闻创作出来的,过古战场凄凉而悲无将帅守疆,秋寒登高南望讽邺城兵败,路睹秋成感贤士不遇。杜甫思维敏感,一景一物都极易引起他的感情波动,秦州诗中的遣兴诗多发自于此。从华州到秦州不单单是路途遥远道路险阻。杜甫的内心也一直激荡不安,时情时景诱发出他无限的诗思和长叹。

《遣兴三首》只是发端,初入秦州的杜甫虽然已经远离政治喧嚣,内心却是十分不平静,《留花门》、《佳人》、《遣兴》等诗中或表露出对时事的关心;或悲叹贤士不遇流离草莽间。从这些诗歌所表达的内容来看,杜甫虽然依然寄情家国,但积极性早已不胜之前,诗句常常流露出一种避世保身的想法。再从地理方位来看,秦州地处边陲,与吐蕃接壤。而当时河南贼虐,安史之乱尚未平息,秦州是属于大后方。杜甫弃官举家西迁至秦州应是为了避乱以求生计。

杜甫到达秦州之后,居住在何处,一直没有可确信的记载。但我们可以从秦州诗中梳理出杜甫在秦州时的一个行踪线路,从而大概猜想杜甫在秦州居所在何处。

《秦州杂诗二十首》可以确信为杜甫到达秦州所作的大型组诗,这组诗歌记录了杜甫在秦州的所见所闻所感,是了解杜甫秦州时期生活状况和思想情感的重要资料。秦州杂诗其二:“秦州城北寺,胜迹隗嚣宫。苔藓山门古,丹青野殿空。”记游城北古寺,荒凉之景引发诗人愁思。此时,杜甫应该是已经在秦州安身,不然不会有此闲情游览古迹。其六:“城上胡笳奏,山边汉节归。防河赴沧海,奉诏发金微。”杜甫能听到秦州城楼上的胡笳声,亲见军士列阵远涉。可见杜甫所居之地离秦州城不远或者就在城中。再看杂诗其九:“今日明人眼,临池好驿亭。从篁低地碧,高柳半天青。稠叠多幽事,喧呼阅使星。老夫如有此,不异在郊贰!毙存渫ぞ爸掠氖ぃ若能旅居在此,不异于隐居在郊地。由此可以确认,杜甫初到秦州时是住在城内的。

《秦州杂诗二十首》中还有写南郭寺、仇池穴、东柯谷的诗歌。杜甫游览这些地方是纯粹的游玩还是寻置寓居的场所不可考证。不过从后来杜甫寻置草堂的行为来看,杜甫应该是抱着卜居的心态去游览的。作于同时期的《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戍鼓是边防驻军的鼓声,只有在秦州城内才能听到,这也是杜甫居住在秦州城内有力的证明。

不过杜甫没有放弃在城外寻置一处安静幽致的地方作为居处的想法。在秦州的这段时间里,杜甫一直在城郊游览。《宿赞公房》一诗写在城外偶遇赞公,夜宿赞公禅房,触景生情。赞公本是京师大云寺主,被贬谪至秦州。两人异地相逢,难免感慨。夜宿之景,陇月之圆,都成为杜甫笔下的诗情。《赤谷西崦人家》:“如行武陵暮,欲问桃源宿。”写游至西崦,暮宿西崦人家,记其胜景。据《旧唐书・地理志》载:“秦州有崦嵫山,在赤谷之西,故曰西崦。”《一统志》载:“赤谷在秦州西南七十里,中有赤谷川。崦嵫山,在秦州西五十里。”可见,杜甫在秦州的行迹较广,常常因为游玩未归而夜宿人家。当然他游览这些地方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寻置草堂地以供其居住。

《西枝村寻置草堂地夜宿赞公房二首》中杜甫就明确的说出想要在秦州近郭择地建屋,闲居于此。这次出行卜居,不是杜甫独行,还有赞公伴行。其一:“怡然共携手,恣意同远步。扪萝瑟先登,陟t眩反顾。”两人携手远步,登高足倦,林深路迷。“卜居意未展,杖策回且暮。层巅余落日,草蔓已多露。”杜甫二人卜居未成,天暮日落,只好回宿土室。此次卜居,杜甫无功而返,可他依然没有放弃。在《西枝村寻置草堂地夜宿赞公房二首》其二:“幽寻岂一路,远色有诸岭。晨光稍朦胧,更越西南顶。”杜甫吐露出明朝再寻胜地,安置草堂的期望。

功夫不负有心人,杜甫四处游览卜居,打听到在西枝之西有一山谷,宜人可居。于是他萌生了迁居此地的想法,《寄赞上人》一诗中写道:“近闻西枝西,有谷杉黍稠。亭午颇和暖,石田又足收。”杜甫携家来到秦州既为生计,对这种物产丰富,气候宜人的地方当然向往。乾元二年十月,杜甫启程去往同谷,诗《别赞上人》:“百川日东流,客去亦不息。我生苦飘荡,何时有终极。”杜甫倾诉自己苦于飘零,无终极时,对于同谷地方十分向往。

乾元二年十月,杜甫到达同谷。此时距离他于乾元二年立秋后从华州之秦不过短短两个月,他的秦州之旅到此结束了。原本想长期居住此地,可是秦州地处偏寒,又有边患,实在不宜久居。再加上,杜甫多次在城外卜居未成,只好迁徙南方,以求生计。

经过对杜甫秦州诗的一番梳理,杜甫在秦州的踪迹已经略微清晰。他于乾元二年秋后到达秦州,先在城内寻置一蔽庐旧舍住下。安顿好家人以后,他在城外四处游览卜居,先后到过南郭寺、隗嚣宫、仇池穴等地,最后打听到东柯谷、西枝村西谷(即同谷)闲居之趣,物产之盛,意欲迁往此处。

杜甫在秦州停留时间不久,足迹却遍及秦州城内外诸多古迹胜地。他或睹物思人,或即目寓情,或览胜兴怀,秦州的一点一滴都被他融入诗篇之中。来到秦州后,杜甫不再是那个只关怀天下,系心家国的杜甫,他将眼光投向即情即景,熔铸为诗。离开秦州后的杜甫,在同谷待了不足月就发车迁居蜀地,一路上写下纪行诗十二首,为后人留下他离陇度蜀的行迹证明。

注释:

《旧唐书・地理志》

《旧唐书・地理志》

仇兆鳌《杜诗详注》卷七 第574页

仇兆鳌《杜诗详注》卷七 第589页

仇兆鳌《杜诗详注》 第593页

参考文献:

[1]刘d等.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W阳修等.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杜甫撰,仇兆鳌注.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9.

二十三年弃置身篇6

一、人情世故

李甲是一个富家公子,上京赶考,流恋烟花女子杜十娘,却全然不为将来打算。等到钱财用尽、被鸨儿臭骂,他只得忍气吞声,不敢发一言。杜十娘挤兑鸨儿,说准三百两银子赎身,叫他去筹措,他分文没有讨得。幸而柳遇春为杜十娘的诚意感动,为其奔走,方使二人成其所好。

杜十娘虽身处风尘,却胸有打算。她深知风尘之中,吃的是青春饭,一旦年长,就没有出路。因此,她为自己的将来积攒钱财,希望找到一个如意郎君,过上普通人的生活。她瞒着老鸨,攒下了足够下半世用的金钱,等到遇上李公子,经过近一年的考查,觉得可托付终身,就倾心公子,尽力谋事。她有一套对付老鸨的办法。当老鸨要李甲拿出三百金时,她随机应便,拿话套住了老鸨,得以顺利脱离烟花巷。

二、对待金钱

杜十娘不同于其他的风尘女子,重要的一点就是她不势利,不见钱则喜,无钱则冷若冰霜。杜十娘见李甲“忠厚志诚”,就一心一意地爱他,待他如同夫君一般,再不接待其他的客人。作为一个青楼女子,这是难能可贵的。当李公子钱财用尽、老鸨百般辱骂时,杜十娘“心头愈热”,替公子鸣不平。

而李甲却见钱眼开、见利忘情。孙富贪恋杜十娘美貌,假为李公子筹划,愿出一千金让其父子得以团聚。李甲怦然心动,回船与杜十娘商量。为了千金,他出卖了自己的灵魂,抛弃了一心一意待他的杜十娘,葬送了杜十娘对他的深情厚义,成了金钱的奴隶。钱在他眼中,远远超过了他所爱的人的价值。

三、对待挑唆

李甲听了孙富的挑唆,居然抛弃了杜十娘,他全然不记得自己落难时杜十娘对她的救助,也忘记了自己的信誓旦旦,像卖一件东西一样就把杜十娘卖掉了。

十娘没有哭哭啼啼,而是“冷笑一声”,让李甲赶快答应。第二天,她早早地梳妆打扮,准备辞旧迎新。她让李公子回话、兑银子、抬妆台、开箱笼,将箱中之物尽数抛诸江流。

本来,当公子回船谈及孙富的主意时,她完全可以告诉公子自己的想法,告诉李甲自己尚有万金之资。可她从李甲的举动中,看清了他的真面目,她恨自己有眼无珠,将自己的终身托付给这样一个毫无责任心的人,托付给这样一个经不起一点风吹浪打的人,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即使言明真相,让李甲暂时不抛弃她,也难保他今后不会做出类似的事。与其哭哭啼啼,不如坚强地面对。

四、对待爱情

李甲贪恋杜十娘的美貌,有这样一个红颜知己,尤其是一个名满天下的京城第一名妓,他是异常高兴的。可当这个人完全属于自己时,他内心对父亲的恐惧,对今后生活的无所适从就占了上风。一旦有了机会,他的自私就如野草一般疯长起来。孙富同他谋划,他心中暗喜,既可得千金之资,又可父子团聚,女人嘛,不过是一件衣服,能穿就能脱,因此,他把杜十娘当成了一件衣服,轻易地就转手卖了出去。爱情,在他的眼中,是可以用金钱衡量的,谁出的钱多,谁就能拥有杜十娘。

杜十娘认为爱情就应该不计得失,就应该义无反顾,而公子的所作所为,简直是对自己人格的侮辱,是对爱情的背叛。自己倾心所爱的居然是这样一个毫无责任心的人,她的满腔悲愤只有诉之滚滚滔滔的江河。她将匣中的约值万金的财宝悉数抛之江中,然后纵身跃进了大江,以死捍卫了人格的尊严。她的死,结束了生命,也结束了她对爱情的幻想。

杜十娘是一个风尘女子,却有男儿一般的胸怀,无视金钱名利,无视世俗观念,只求能嫁得一个如意郎君,可惜天公不作美,让她遇上了李甲这样一个无情无义之人,李甲身为男子,却全无男儿气概,有的只是个人的打算,一旦条件改变,就置杜十娘于不顾,真是禽兽不如。因此,纵观二人的所作所为,我们可以说,杜十娘这个巾帼女子无论见识、胆略,还是才智、能力,都远远超过了李甲,几百年来,她受到人们的尊重与爱戴,而李甲则受到了人们的唾弃。

二十三年弃置身篇7

关键词:典故 古为今用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8-0373-01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怀古咏史词。这首词一连使用了五个典故,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辛弃疾善用典故的词作特点。本文结合词作写作背景和词作内容对文中出现的典故进行简要赏析。

辛弃疾生活的南宋王朝屡遭金兵侵犯,中原失守,国土沦丧。可南宋统治者却偏安江南一隅,非但不思抗金御敌,反而屈辱求和。辛弃疾目睹这一切,从小便立下抗金杀贼的报国之志,他21岁时就组织义军英勇起义,23岁时又率众南归,但南渡之后却屡遭排挤,不被重用。因此辛弃疾从42岁到64岁十多年间,一直在江西过着闲居隐居的生活。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年),执掌南宋朝廷大权的韩腚形巩固自己的地位,决定北伐抗金。因镇江濒临抗战前线,韩腚杏诘诙年(1204年)起用已闲居十多年的辛弃疾,任他作镇江知府。辛弃疾到任后积极备战,向韩腚邢籽韵撞撸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建议,可韩腚兄幌胙杆俪霰北伐,并不采纳辛弃疾的建议,反而排挤打压辛弃疾,并于1205年将辛弃疾调离镇江,不许他参加北伐大计。这首词就是辛弃疾于1205年在镇江任知府时登上京口北固亭所作。

作者一登上镇江京口北固亭,就想到了和京口相关的两个历史人物――孙权和刘裕。孙权是三国时期吴国的皇帝,他足智多谋英勇善战,在京口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并且建功立业。辛弃疾一直希望南宋朝廷可以像孙权那样不惧外敌,积极北伐,保家卫国。他在词中写道“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作者将孙仲谋放置在“千古江山”这样一个广阔的空间和悠久的时间中,并且毫不遮掩自己对孙权的赞誉之情,称赞孙权为“英雄”,可见作者对孙权的崇敬之心何其浓厚。在写这首词前两年(1203年),辛弃疾还写了一首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在这首词中词人写到“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诗也运用了孙权的典故,虽然这句话是曹操所说,但是辛弃疾将此诗句化用在自己词作中,实借凭吊千古英雄之名慨叹南宋朝廷无人执掌乾坤。辛弃疾越是极力赞扬孙权,那么他对南宋朝廷的谴责之情就越是强烈。与此同时,词人还写到了另外一个和京口相关的古人――南朝宋武帝刘裕。词人写道“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寄奴”是刘裕的小字。刘裕在京口起兵讨伐桓玄,平定叛乱,之后灭南燕、后秦,最终建立刘宋王朝。词人想象刘裕当年征战疆场时的壮阔场景:“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是何等的英武雄壮啊!作者感慨刘裕出身贫贱,却一样能建功立业,这更是体现了“事在人为”的道理。可是作者再想想现在的南宋朝廷,悲愤之情不免涌上心头。想到现实,最让作者挂怀忧虑的当属韩腚写蛩悴萋时狈ブ事。所以作者紧承现实,在下片用刘义隆草率北伐、战败而归的典故警告韩腚小!霸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这是刘义隆好大喜功,听信他人之言草率北伐最终落得个仓皇而逃的真实写照。作者借刘义隆惨败的事实告诫韩腚械热瞬豢刹萋市惺拢其用心何等良苦啊。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这句话一下子将作者的思绪带回到绍兴三十二年(1162)。那时,辛弃疾意气风发率众南归,在战火弥漫的扬州一带带领战士积极抗金。他原本想凭借自己的能力恢复中原,但是可叹英雄无用武之地。时间一晃已过去了四十三年,当年心怀壮志的青年已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者,可是报国之志依然无法实现。辛弃疾追思往事,不觉引发身世之感!

二十三年弃置身篇8

贵州省食品安全条例全文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生产经营活动及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活动,应当遵守本条例。

制定有关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地方标准,公布本省食用农产品安全有关信息,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对其生产经营的食品安全负责,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一负责、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并履行下列职责:

(一)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将食品安全抽检经费、风险监测经费和监督管理等工作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二)建立健全行政监管、生产经营者自律、社会监督有机结合的食品安全全程监督管理工作机制;

(三)统一领导、指挥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四)完善落实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责任制;

(五)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共享机制;

(六)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能力建设,建立与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相适应的人员队伍;

(七)将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纳入政府年度工作目标考核。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根据本条例和上级人民政府的规定,做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相关工作,并应当聘请食品安全协管员重点协助做好农村、农村中小学(托幼机构)、城市社区、建筑工地等的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工作。

村(居)民委员会协助当地人民政府做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及时报告食品安全情况;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给予指导和支持。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承担下列职责:

(一)分析本地区食品安全形势,研究部署、统筹协调和指导本地区食品安全工作;

(二)提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政策措施;

(三)建立健全协调联动机制、综合监督管理制度;

(四)督促检查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责任落实情况;

(五)本级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职责。

食品安全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为常设机构,负责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第六条 卫生行政部门承担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制定、食品安全信息公布、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和餐饮具集中消毒等监督管理职责。

质量监督部门承担食品生产活动的监督管理职责。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承担食品流通活动的监督管理职责。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承担餐饮服务活动的监督管理职责。

农业、城市管理、出入境检验检疫、商务、粮食、盐业、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公安、教育、环境保护、旅游等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相关工作。

法律、法规没有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做出具体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并向社会公布。

第七条 食品行业协会应当协助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规范和加强本行业的食品安全工作,建立健全各项自律性管理制度,加强行业自律,宣传、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推进行业诚信建设,引导食品生产经营者依法生产经营。

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新闻媒体沟通联络机制。新闻媒体应当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以及食品安全标准和知识的公益宣传,及时、全面、准确地报道食品安全信息,对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

第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以及食品安全标准和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食品安全意识,增强公民的自我保护能力。

鼓励消费者组织、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和村(居)民委员会开展多种形式的食品安全宣传普及工作,做好食品安全的监督工作。

学校应当加强对学生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学生食品安全意识。

第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制度,设立专项奖励资金,鼓励举报食品生产经营中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行为;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对提供违法行为线索并查证属实的人员,应当予以奖励。

第二章 一般规定

第十一条 省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同级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农业行政等有关部门,根据国家和本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需要,制定和实施本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建设规划,建立覆盖全省城乡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

第十二条 省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和本省人口特征、主要生产和消费食物种类、预期的保护水平及经费保障能力等实际情况,制定本省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并组织实施。

第十三条 没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需要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统一食品安全要求的,应当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应当以保障公众健康为宗旨,做到科学合理、公开透明、安全可靠,与本省经济、社会和科学发展水平相适应。

地方特色食品需要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应当做好食品安全风险评价,充分考虑地方食品特点、饮食习惯和饮食安全。

第十四条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由省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制定、公布。

省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选择具备相应技术能力的单位起草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草案。鼓励研究机构、教育机构、学术团体、行业协会等单位,参与起草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草案。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草案应当向社会公布,广泛听取食品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等社会公众的意见。

第十五条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由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审评委员会审查通过。

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审评委员会由省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医学、农业、食品、营养、食品安全管理等方面的专家以及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的代表组成。

第十六条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由省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公开,供公众免费查阅。

第十七条 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品流通许可证、餐饮服务许可证。

第十八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禁止生产经营下列食品:

(一)食品安全法规定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

(二)用非食用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加工处理的食品;

(三)以餐厨废弃物为原料加工制作的油脂以及以此类油脂为原料加工制作的食品;

(四)使用食品添加剂超过食品安全标准规定范围和限量的食品;

(五)省人民政府明令禁止生产经营的其他食品。

第十九条 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并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如实记录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相关资料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第二十条 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自行组织或者委托有资质的社会培训机构,对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培训,并建立培训档案。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培训

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并做好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食品安全的培训工作。

第二十一条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和健康档案制度,每年组织食品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食品从业人员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

具有健康检查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名录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依照公开、公平、择优、便民的原则确定并公布。食品从业人员健康检查项目等事项由省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规定并公布。

第二十二条 鼓励食品生产经营者建立临近保质期食品的销售管理制度,根据食品特性设立相对独立的销售区,并设置醒目标志告知消费者;对已经变质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应当立即下架,停止销售,及时销毁,并建立销毁记录台账,销毁记录台账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对过期变质食品销毁及记录情况进行检查。

第二十三条 提供食品仓储和运输服务的经营者应当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记录存储或者运输食品和存货人或者托运人名称等相关信息,留存存货人或者托运人身份证明和许可证、营业执照复印件,相关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食品生产经营者在其生产经营场所之外设有仓储设施的,应当向有关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食品生产经营者、提供食品仓储和运输服务的经营者运输食品的存储设施和交通工具应当保持清洁卫生,不得将食品与有毒有害物质混装存储、运输;对需要低温保存的食品,应当使用冷藏冷冻设施及运输工具,冷藏冷冻温度应当符合食品标签标示的温度。

第二十四条 生产食品添加剂应当依法取得生产许可。

食品添加剂生产者应当使用符合相关质量安全要求的原辅材料、包装材料等,建立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控制、产品出厂检验和销售等质量管理制度。

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说明书和包装,应当符合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的规定。

第二十五条 食品添加剂销售者应当建立食品添加剂进货查验记录和销售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品添加剂的名称、规格、数量、供货者和购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和销售日期等内容,保留载有相关信息的票据。记录台账、票据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第二十六条 食品生产者使用添加剂,应当按照食品安全标准规定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使用,不得使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添加剂。

食品生产者应当建立食品添加剂保管制度和使用记录制度,专柜贮存,专人保管、配比和领用,记录台账、票据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第二十七条 召回食品应当制作召回记录,召回记录应当包含召回食品名称、数量、批次和生产日期、生产企业名称、召回人、召回原因、处置方式、处置结果等内容。召回记录应当保存2年。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在监督检查和抽样检验工作中发现食品生产经营者有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八条第一项至第八项、第十项、第十一项和本条例第十八条第二项至第六项规定情形的食品,依法没收或者监督其销毁。

第二十八条 食品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柜台出租者、展销会举办者应当到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依法履行下列职责:

(一)审查入场食品经营者的许可证和营业执照;

(二)明确入场食品经营者的食品安全管理责任;

(三)定期对入场食品经营者的经营环境和条件进行检查;

(四)建立食品经营者档案,记载食品经营者的基本情况、主要进货渠道、经营品种、品牌等信息;

(五)组织食品经营者参加食品安全知识培训;

(六)公布相关食品信息;

(七)协助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做好监督管理工作。

第三章 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

第二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内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质量监督部门负责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应当协助质量监督等相关部门做好以下工作:

(一)建立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档案;

(二)在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登记前核实生产者身份、场地使用权;

(三)开展经常性的巡查工作,定期收集、汇总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相关信息,对其违法行为进行劝诫,及时向质量监督部门通报;

(四)协助相关部门依法查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违法违规行为。

第三十条 设立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有与生产经营规模相适应的生产场所,将生产场所建于住宅等非经营性用房内改变物业使用性质的,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二)生产经营场所内外环境整洁,并与有毒、有害场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安全距离,符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

(三)生产加工设施、设备及生产工艺、流程能够满足食品安全要求和条件;

(四)生活区、生产区及库房能够按照保障食品安全的要求相隔离。

第三十一条 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生产经营实行登记制度。

设立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应当向其生产场所所在地县级质量监督部门提出书面登记申请。县级质量监督部门收到申请材料后应当进行审核,对符合规定条件的,在20日内予以登记;对不符合规定条件的,以书面形式告知并说明理由。

第三十二条 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申请登记时,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负责人有效身份证明材料;

(二)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三)场地有权使用证明材料,将住宅改为经营性用房的还应当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四)环境影响评价证明材料;

(五)从业人员健康证明材料;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三十三条 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登记证书有效期为3年。有效期届满需要延续的,应当在届满60日前提出申请;生产经营场所条件或者生产的产品类别发生重大改变、歇业超过1年的,应当重新办理登记手续。

质量监督部门在日常检查中发现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不能满足登记条件的,应当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或者整改达不到要求的,应当撤销登记。

第三十四条 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生产加工活动,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在登记证书载明的产品类别范围内生产;

(二)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材料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三)半成品、成品生熟分开,防止交叉污染,避免食品接触有毒物和不洁物;

(四)直接与食品接触的工具、容器等清洁、无毒、无害;

(五)生产用水符合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六)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对人体安全、无害,杀虫剂、灭鼠剂等按照规定使用并妥善保管,防止对食品造成污染。

第三十五条 省质量监督部门统一编制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禁止生产的品种目录,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并向社会公布。

第三十六条 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应当建立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和销售记录制度,索取、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等相关文件。记录台账、票据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第三十七条 采购、销售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食品,应当索取其登记证书及营业执照等相关证明的复印件。

学校和单位等集体食堂、大型(连锁)餐饮业、超市、酒店采购消费量较大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生产销售的食品,应当实行定点采购并建立进货验证制度。

第三十八条 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应当每年主动将生产的食品送有资质的食品检验机构检验;对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应当进行无害化处理或者予以销毁,不得销售,并如实记录。

第三十九条 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生产的食品应当附有标签,标注登记编号、产品名称、配料、食品添加剂、生产者、联系方式、生产地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基本信息。标注的内容应当清晰、易于识别。生产加工散装食品的,应当在散装食品的容器或者外包装上标明以上内容。

第四十条 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实行季节性或者临时性生产加工的,应当在歇业、重新开业前5日内书面报告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和质量监督管理部门。

第四十一条 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不得接受食品生产企业委托的食品生产加工,也不得互相委托生产加工食品。

第四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质量监督部门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生产的食品进行抽检,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日常监督检查。

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不得拒绝质量监督部门依法进行的日常监督检查和抽样检验。

第四十三条 市州、县(市、区)和乡(镇)人民政府应当确定相应的固定经营场所,并制定相关鼓励措施,引导食品摊贩进入集中交易市场、店铺等固定场所经营。

市州、县(市、区)和乡(镇)人民政府可以根据需要,依法划定临时区域(点)和固定时段供食品摊贩经营,并向社会公布;划定的临时区域(点)和固定时段不得影响安全、交通、市容等。

第四十四条 食品摊贩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应当持本人身份证明、健康证明、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合格证明向经营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申请备案;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应当及时将备案情况通报有关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以及城市管理部门。

第四十五条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对规划确定的临时经营场所内食品摊贩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督管理。

城市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规定加强对食品摊贩的监督管理。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应当协助相关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辖区内的食品摊贩进行日常监督管理,发现食品摊贩存在违法行为的,及时告知相关部门。

第四十六条 食品摊贩的生产经营活动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在规定的场所、区域、时间内经营;

(二)有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销售、餐饮服务设施和废弃物收集设施;

(三)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材料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四)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用具、容器等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五)用水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六)从业人员保持个人卫生,制作、销售直接入口食品时,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口罩;

(七)按照要求对餐饮具进行清洗、消毒或者使用集中消毒餐饮具;

(八)在醒目位置公示备案证明材料和从业人员健康证明;

(九)销售散装直接入口食品的,配备防蝇、防尘、保洁设施。

食品摊贩应当索取采购的食品、食品相关产品的票据,票据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60日。

第四十七条 禁止食品摊贩经营专供婴幼儿、老年人、孕产妇等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

第四章 餐饮具集中消毒

第四十八条 设立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生产场所(包括清洗、消毒、包装)总面积不得小于300平方米且不得建于住宅楼内,距离可能污染餐饮具的污染源30米以上;

(二)生产车间设备布局、工艺流程符合相关卫生要求,不得存放其他有毒有害物质,避免交叉污染;

(三)设置成品检验室,配置能开展微生物检验的技术人员及相应的检验设备和仪器;

(四)具备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清洗、消毒、包装、运输设备,并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四十九条 卫生行政部门负责餐饮具集中消毒的监督管理工作。

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应当依法办理工商登记,并在开业前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监督审核。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0日内进行审核,符合要求的,核发餐饮具集中消毒监督审核合格证;不符合要求的,不予核发餐饮具集中消毒监督审核合格证,并书面说明理由。未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核或者审核不符合要求的,不得开业。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将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的登记情况定期通报卫生行政部门。

第五十条 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生产经营。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的现场检查,对集中消毒餐饮具进行定期抽检,现场检查或者抽检不合格的,应当依法处理。

第五十一条 餐饮服务提供者使用集中消毒餐饮具的,应当查验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的营业执照、餐饮具集中消毒监督审核合格证和产品消毒合格证明,并留存其复印件;餐饮服务提供者不得使用不合格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集中消毒餐饮具。

餐饮服务提供者提供的清真餐饮具应当符合民族习惯,不得与其他餐饮具混存、混运、混洗和混用。

第五章 餐厨废弃物处理

第五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食用油和食品市场监督管理制度和体系,防止以餐厨废弃物作为原料生产加工的产品进入食品生产经营环节。

食品安全委员会应当建立健全部门监管信息交流和反馈机制、监管执法联动机制和监督检查机制,及时通报餐厨废弃物处理情况,防止回收餐厨废弃物加工食品。

第五十三条 餐厨废弃物的处理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

餐厨废弃物收集与处置实行特许经营制度,由特许经营单位对餐厨废弃物收集、运输和处置一体化运营。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餐厨废弃物,不具备一体化运营条件的,应当按照前款规定的原则进行有效处理。

餐厨废弃物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五十四条 餐厨废弃物产生单位应当与餐厨废弃物收集处置单位签订收集处置协议,载明收集时间、收集要求、收集费用、处置方式等事项,并报餐厨废弃物产生单位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城市管理部门备案;在向环境保护、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办理有关登记或者申请许可时,应当主动出示协议。

第五十五条 餐厨废弃物收集、运输、处置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技术标准收集、运输、处置餐厨废弃物,对不能进行资源化利用的应当进行无害化处理。

餐厨废弃物收集、运输、处置单位应当建立台账,分别记录每日收集、运输和处置餐厨废弃物来源、数量、处置方法、产品流向、运行数据等情况。

第五十六条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负责餐厨废弃物的监督管理工作。

质量监督管理部门依法查处以餐厨废弃物为原料进行食品生产加工的违法行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查处以废弃食用油脂直接或者经加工后进入流通环节作为食用油脂销售的违法行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法查处餐饮服务环节购买、使用废弃食用油脂和非正规来源食用油的行为。

农业行政部门负责畜禽饲养的监督管理,依法查处使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餐厨废弃物饲养畜禽的行为。

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对餐厨废弃物产生、收集、运输、贮存、处置利用等相关活动中的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

公安部门负责配合相关部门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检查,依法查处涉及餐厨废弃物收集、运输、处置、经营、使用的违法犯罪行为。

发展和改革、商务等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餐厨废弃物的监督管理。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五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制定食品安全年度监督管理计划。监督管理计划应当包括食品抽样检验、餐饮具抽样检验和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监督管理等内容。

卫生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农业行政部门应当根据食品安全年度监督管理计划,结合具体情况,组织制订、实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计划方案。

第五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能力建设,整合资源,优化配置,逐步实现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设备、设施、信息互通共享,建设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公共平台,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提供技术保障。

第五十九条 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现场制售食品的监督管理。

食品生产者在其生产场所销售食品的,由质量监督部门依法监督管理;食品生产经营者在商场、超市、农贸市场等经营场所现场制售食品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监督管理;餐饮服务提供者在餐饮服务场所现场制售食品的,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法监督管理。

第六十条 卫生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教育、城市管理等部门应当加强对幼儿园、中小学校及周边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依法查处可能影响儿童、中小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食品生产经营行为。

第六十一条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旅游景区餐饮服务提供者的监督检查,督促景区餐饮服务提供者建立各项食品安全规章制度,落实食品安全责任。

旅游景区经营者应当加强对景区内餐饮服务提供者的日常管理,定期向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报告景区餐饮服务提供者的相关信息。

第六十二条 卫生行政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农村自办宴席的餐饮食品安全指导和监督检查,做好对农村食品安全协管员和农村流动厨师的培训工作。

市、县、乡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村自办宴席食品安全的宣传教育,逐步落实农村自办宴席申报备案制度、农村流动厨师持证上岗制度、农村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和应急处置制度及农村自办宴席食品安全工作责任追究制度。

第六十三条 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农业行政部门应当将当地消费量较大、安全风险较高的食品,专供婴幼儿、儿童、老年人、病人、孕产妇等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作为监督重点,在日常监督管理中加强抽样检验。

第六十四条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实行首问负责制;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属于本部门职责的投诉、举报,应当受理并及时进行核实、处理;对不属于本部门职责的,应当在3日内书面移交有权处理的部门处理并告知投诉人、举报人。有关部门对接到的投诉、举报和核实、处理的情况应当予以记录和保存。

第六十五条 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统一公布制度,准确、及时、客观地公布食品安全信息。

省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公布本省范围内的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信息、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及其处理信息以及法律、法规规定可以公布的其他食品安全信息。

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农业行政部门依照各自职责,公布食品安全日常监督管理信息。对信息涉及两个以上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职责的,由相关部门联合公布。

第六十六条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监管信息化建设,建立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化平台,为生产经营者提供便利,便于社会公众查询食品安全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可以根据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需要,在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推行建立电子信息追溯系统,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予以配合。

第六十七条 卫生行政、工商行政管理、质量监督、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撤销、吊销、注销、变更许可证、营业执照、食品加工小作坊登记证、餐饮具集中消毒审核合格证后,应当于7日内书面通报相关部门。

第六十八条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在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和要求、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较大危害的食品,应当及时报告上级部门和同级食品安全委员会。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发现使用非食用原料加工食品、使用餐厨废弃物回收加工食品等严重危害公众身体健康案源线索的,应当及时通报同级公安部门。

第六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食品行业诚信体系建设的指导。

县级以上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食品生产经营者安全信用档案,记录许可颁发、日常监督检查结果、抽样检验结果、违法行为查处等情况,并根据食品安全信用档案的记录,对有不良信用记录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增加监督检查频次,必要时可以向社会公布生产经营者不良行为信息。

第七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

卫生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农业行政等部门,应当根据本级人民政府制定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分别制定本部门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报同级人民政府备案。

大型社会活动等的主办者应当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安全工作方案或者应急预案,建立、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度,确定食品安全责任人,明确食品安全措施,及时消除食品安全事故隐患。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七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的行为,法律、行政法规已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七十二条 生产经营本条例第十八条第二项至第五项规定食品的,由工商行政管理、质量监督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以20xx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5倍以上10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

第七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一款、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由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以20xx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证照。

第七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由质量监督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的食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以20xx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以货值金额5倍以上10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证照;违反第二款规定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以20xx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证照。

第七十五条 集中交易市场的开办者、柜台出租者、食品展销会的举办者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八条第三项至第六项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以20xx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七十六条 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三条规定未经登记、登记证书有效期届满未申请延续、生产经营场所条件发生重大改变、歇业超过1年未重新办理登记手续及被撤销登记后仍从事食品生产加工活动的,由质量监督部门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的食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以20xx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以货值金额3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第七十七条 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从事食品生产加工活动的,由质量监督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以20xx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撤销登记。

第七十八条 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生产禁止生产品种目录内食品,由质量监督部门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的食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以20xx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以货值金额3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撤销登记。

第七十九条 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规定的,由质量监督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以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第八十条 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违反本条例第四十一条规定的,由质量监督部门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的食品;违法生产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以20xx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以货值金额3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撤销登记。

第八十一条 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违反本条例第四十二条第二款规定,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监督检查或者产品质量抽样检验的,由质量监督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以20xx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第八十二条 食品摊贩违反本条例第四十六条第一款第二项至第九项、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以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没收违法经营的食品和用于违法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

第八十三条 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违反本条例第四十九条第二款规定未取得餐饮具集中消毒监督审核合格证,擅自开业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停止生产,并处以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第八十四条 餐饮服务提供者违反本条例第五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的,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以20xx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

第八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不履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法定职责,本行政区域出现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造成严重社会影响,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农业行政等部门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

第八章 附则

第八十六条 本条例中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指单位或者个人设立的有固定生产场地、从业人员较少、生产加工规模小、散装或者简易包装、销售范围固定的食品生产加工场所。

(二)食品摊贩,指在集中交易市场或者固定店铺以外,临时占用道路、广场及其他室外公共场所设摊、搭棚等从事食品销售或者现场制售的食品经营者。

(三)餐饮具集中消毒,指符合条件的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统一回收、集中清洗、消毒、包装、配送餐饮具供餐饮服务提供者使用的行为。

(四)餐厨废弃物,指除居民日常生活以外,在食品加工、餐饮服务、集体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食物残余物和废弃食用油脂等废弃物。

第八十七条 本条例实施前已经存在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应当自本条例实施之日起12个月内申领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登记证书。

第八十八条 本条例自20xx年2月1日起施行。

食品安全的标准(一)食品相关产品的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规定。

(二)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

(三)专供婴幼儿的主辅食品的营养成分要求。

(四)对于营养有关的标签、标识、说明书的要求。

(五)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质量要求。

(六)食品检验方法与规程。

(七)其他需要制定为食品安全标准的内容。

二十三年弃置身篇9

一切源于民政部2013年1月6日下发的文件。为防止兰考七名遇难孤儿火灾事故的再度发生,民政部要求各地在一个月时间内,对个人和民办机构收留孤儿情况进行全国大排查,消除安全隐患;对于不具备养育条件和安全保障的个人和民办机构,要“抓紧将孤儿接收并集中安置到儿童福利机构”。

一场全国范围的“收编”行动就像应激反应一样开始。这让一些地方干部犯了难。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一位民政系统的工作人员被逼上了城外的紫峰山,因为他们“向上级汇报是有(福利机构)的,但实际是没有的”。

紫峰山上的寺里有个老和尚收养了三十一名孤儿。工作人员笑嘻嘻地对师父说:“明天省里下来检查,想麻烦您,来这里借十来个,应付给领导看一下。”

后来,当地民政局领导解释,工作人员的表述有误,他们其实是去“接孤儿”,不是“借孤儿”,要是直接说寺院非法收养,会遭到对方抵触。

榕城民政局成了网上的众矢之的,兄弟单位广东省普宁市民政局的日子也不好过。几天前,当地民政官员为了四个孤儿“夜奔”广州。

普宁市民政局局长追逐的,是带孩子去广州医院看病的张菲。这个年过六旬的孤寡女人在当地被称为“拾荒妈妈”,二十多年来收养弃婴三十多名。民政局曾将她的故事作为事迹上报,现在又说这是非法收养,劝她把孩子送到福利院去。

老和尚和拾荒妈妈都拒绝了民政局的要求。可类似的“收编”正在全国各地进行,这些曾被遗弃的孩子,一夜之间却突然成为最受关注、最为热门的争取对象。

昨天的包袱变成了今天的“宝贝”,这种反差背后是社会弃婴救助的顽疾。根据民政部公开的数据,我国六十一万五千名孤儿中被福利机构收养的不到五分之一。县域地区问题更严重,只有不到2%的县城拥有独立的儿童福利院。不得不求助于“世外高人”的榕城,早在十八年前就计划修建福利院,可因为“资金短缺”,后续配套设施没有跟进,五层楼高的福利院如今是殡葬、婚姻登记部门、残联的办公室和员工宿舍。

在这样的尴尬之下,弃婴弃儿安置渠道主要是送市级福利院,但因抚养经费来源及各级财政承担比例不明确,送养渠道不畅;安置在本地敬老院的孤儿,则因无专业护理人员,不利于健康成长。

在政府救助通道阻塞的窘境下,民间收养等慈善行为弥补了这种缺位。一度,普宁“爱心妈妈”的故事还被作为好人好事报道。兰考收养孤儿的袁厉害,也对媒体透露说,有时候连“110”警察遇到弃婴也会送到她手中。

如今,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折射出中国草根慈善之困。不少人开始意识到,弃婴的救助是政府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散落在民间的孤儿也要纳入监管范围内。

但多年的积弊不是几场运动式排查就能解决的,盲目的“一刀切”也会让民间公益人士寒心。把孤儿从民房、寺庙送到福利院,不应该是一场运动,而应该关注孩子的健康、教育等基本权利保障以及心理慰藉能否得到满足。

弃婴救助需要政府与民间的合作与互补。那些身体残疾的孤儿应该得到更专业的护理,那些靠孤儿牟利的收养人理当被打击,至于一些有自理能力且已经与收养人建立情感关系的孤儿,是否能作为“家庭寄养”留在老地方,同时也纳入到政府部门的监管中?

事实上,面对这些难题,民政部门也在想办法。没有福利院的榕城要将“空壳”重新投入使用,里面将设立拥有六十张床位的儿童部;普宁民政局则在探讨让“拾荒妈妈”进入福利院工作的可能性,以便满足她和孩子的亲情需求。

不管怎样,一切的出发点都应该是为了这些无辜的生命。否则,今天的“宝贝”不知道哪一天又会变成“包袱”。如今,夹在政府与收养人之间的他们,似乎已经成为某种符号,代表着形象、任务、利益甚至资源,可别忘了,这些在角落里无声无息长大的孩子,依然那么脆弱、残缺、无助。

二十三年弃置身篇10

【关键词】在那遥远的地方;王洛宾;鉴赏;正确的;科学

中图分类号:J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1-255-01

一、时代背景

对于《在那遥远的地方》这首歌曲的学习来说,声乐作品的学习和演唱相当于对艺术作品的二次创作。这首歌曲的曲调源于哈萨克族民歌。1939年秋,王洛宾受马步芳委派,协助电影艺术家郑君里在青海湖畔拍摄纪录片《民族万岁》时,认识了藏族姑娘卓玛,她是当地一位藏族千户的女儿。三天的相处,活泼美丽的卓玛给王洛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为她创作了这首歌曲。这首歌的创作过程,已成了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两人分离之后,王洛宾在回西宁的路上怅然若失,借助民歌的旋律写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二、作者简介

王洛宾(1913―1996)汉,中国20世纪最负盛名的民族音乐家之一。籍贯北京。193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他1938年在兰州改编了第一首新疆民歌《达坂城的姑娘》之后,便与西部民歌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从此在大西北生活了近六十年,将传奇般的一生都献给了西部民歌的创作和传播事业。他为我们留下了很多经典的作品如《康定情歌》、《半个月亮爬上来》、《玛依拉》、《在那遥远的地方》、《阿拉木汗》、《亚克西》、《达坂城的姑娘》、《萨拉姆》等在中国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的。许多歌曲被编入大学声乐教材当中。他被誉为:“西部歌王”

三、歌词内容

这首歌曲的歌词先是赞美姑娘。歌词总共分为四个小节,前面两小节都是赞美姑娘美丽和漂亮的。歌词一开始就告诉大家“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直接就表达出来了,第一小节用侧面描写的方法,第二小节直接用描写的方法。这样一个活泼、动人的姑娘就出现了。

接下来就是敢于舍弃。为了追寻那美丽和爱情,幸福的生活,勇敢的去爱。这里的“抛弃了财产”,有比较广泛的意思,包含舍弃自己的生活,舍弃自己的家园,舍弃气人,背井离乡去追寻美丽而又动人的姑娘,走进姑娘的生活。这里“我”的追寻,也是姑娘的魅力所在之处。爱情是需要舍弃和付出的,需要勇气。从歌词中的“抛弃”二字中,就更能体现出来,是非常感人的。

最后是享受爱情。把自己比做“小羊羔”,陪伴在心上人左右,幸福的享受着爱情。让“细细的皮鞭”,“轻轻打在我身上”,这就写出来爱的温馨和享受。让世界停止,世间万物一切定格下来,让爱情永驻长久。

四、歌曲结构分析和演唱处理

歌曲为A调,歌曲的句型结构,整齐对置的四段式段落结构,语言段落编排合理,他同时采用民歌和古典文学诗歌中的“赋、比、兴”创作手法,每段四句,十分押韵,将诗意感、音乐感、色彩感的词汇融入到歌声中去,整首歌曲十分好记,琅琅上口,民歌韵味十足,给人一种回味无穷的效果。

在演唱和学习方面,演唱者首先必须要对我国新疆地区的区域、民情、风俗、历史文化等方面有一个简单的了解,这样才能理解作者和作品的意图,懂得作品的精髓。演唱者要善于总结课堂经验和体会,多用内心的情感歌唱才能感动他人,才能引起共鸣。在演唱时,根据作品风格,允许中间换气,形成独特的本民族音乐风格。声音走向:音色要求明亮,声音的位置要靠前,追求声音亲切、自然、直接。咬字方面:母音发音时较靠前,嘴角向两边分开,让每个字唱的更加清楚。

在演唱《在那遥远的地方》这首歌曲时,有的人唱高音时,要硬喊或是唱的脸红脖子粗的,即使唱上去了,让别人听起来也不舒服。在唱高音时,身体放松,不紧张,气息一定要扎实,在唱高音之前该准备的都准备好,高音的部分就没有大家想的那么难唱了。

每一首歌都有自己的生命,《在那遥远的地方》也是如此,我们在演唱时,要知道王洛宾想表达什么,作者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首歌曲。如果歌曲是写人的,在演唱过程中你就要把自己当成歌曲里面的人来表达歌曲的情感,这样才能完美的展现出歌曲的情感,把作品完成的很好,把作品唱到观众的心里面,让自己唱的开心,让他人听的舒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