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教学反思十篇

时间:2023-03-29 02:54:52

鲸教学反思

鲸教学反思篇1

关键词: 小说《白鲸――莫比・迪克》 《圣经》 宗教意识

小说《白鲸――莫比・迪克》(Moby―Dick)是赫尔曼・麦尔维尔最杰出的作品。小说叙述了一位名叫亚哈的捕鲸船船长率全体船员与捕鲸水手,追捕一条叫莫比・迪克的白鲸的故事。莫比・迪克是一个令人心惊胆战、凶残狡猾的海中怪物,凡是捕鲸的渔民莫不闻风丧胆,谈鲸色变。亚哈的一条腿就是被它吞噬掉的。因此他决心捕杀白鲸,报仇雪恨。捕鲸船在大海中日夜搜捕,终于和白鲸遭遇。经过三天的追踪,白鲸终于被鱼叉标枪所击中。发狂的白鲸撞翻了渔船,船长亚哈被鱼叉标枪上的绳索缠住,一起卷入海中,最后两败俱伤,船沉人亡,只有船员伊什梅尔生还,向我们讲述这个悲壮的故事。

不少人认为《白鲸》象征着执着探寻自然界秘密的美国精神,也有人认为它是一部曲折离奇的探险小说。本文认为《白鲸》包含了更多的圣经宗教意识。

《白鲸》中大量的文学和神话暗示,取自《圣经》文学。

小说中主要人物的名字亚哈、以利亚等都出自《圣经》。《白鲸》中的主要意象――大海、太阳、天空、空气、大鲸、火、鸟等,也均源于《圣经》。这使《白鲸》与《圣经》的联系一目了然。我认为《白鲸》与《圣经》更是一种互文性关系。作者麦尔维尔通熟圣经文化,采用互文性手法,将小说与《圣经》进行对照,编织作品复杂的象征之网,生成主题。本文将力图从作品命名、象征手法、文学原型这三个方面对作品进行解读。

1.作品命名中圣经原型的引用

在西方文化背景中,巨鲸与《圣经》典故的联系密切,是大海魔王或海中怪的同义词。作品开篇“选录”就选取了五段《圣经・旧约》中有关海中这种“大鱼”的记录:

上帝造就大鱼。

――《旧约・创世纪》

耶和华安排一条大鱼吞了约拿。

――《旧约・约拿书》

作者麦尔维尔的意图是使人明白,在圣经文化中,大鲸既是恶魔般的巨兽,又是上帝引以为荣的造物,是上帝神力的象征。接着,作者在“选录”的最后两段选取《南塔开特歌谣》:“孩子们,快快活活,别无精打采,勇敢的标正在打大鲸!”和《鲸歌》:“这条罕见的老鲸呵,置身在狂风暴雨中,海洋就是它的家,既然强权就是公理,它就是强权的巨人,是无边无际的海洋之王。”与之对照,折射出西方文化精神和思想实质的内核。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小说取名《白鲸》不仅是要保留它的原型意象,而且要存有新意,造成一种混合象征。

在《白鲸》中,船长亚哈为了复仇,用尽手段诱使水手们同他一起在茫茫大海上追杀白鲸,最终导致船毁人亡。小说中的亚哈与亚哈王有着相似的性格、命运。《圣经》中的亚哈王性情傲慢,一再违背上帝的诫命。船长亚哈也是一位帝王般的人物,性格孤傲,不断与上帝为敌。他声称:“如果太阳侮辱我,我也要戳穿它。”他决心“要到天涯海角去追击它,直追得它喷出黑血,落尽鱼鳍”。亚哈追杀白鲸就是追杀上帝,是一个真正敢于反抗上帝的恶魔般的人物,也是上帝谴责和诅咒的对象。他将白鲸视为一切恶的化身,执意追杀白鲸。而白鲸是上帝引以为荣的造物之一,他与船员们在浩瀚无垠的大海中追杀它,就是反抗上帝,就是走向灭亡。

2.《白鲸》中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

许多人物景观几乎都具有多层象征意义。作者通过多重奇谲的象征事物来表现他对哲学、社会、宗教等问题的深刻思考。

首先,陆地和海洋是小说中一对相反相成、内蕴丰富的象征物。一方面,陆地象征着安闲舒适,海洋象征着凶险莫测;陆地代表着封闭自足,海洋则代表着冒险求知。另一方面,陆地也象征着使人丧失精神生活的人类文明,而海洋则代表未受人类文明污染的原始文明的保留地。与此相映,航海远行既可象征探索与发现的心灵历程,又可象征返璞归真的精神之旅。

其次,从白鲸莫比・迪克的象征意义来看,莫比・迪克是一条带有传奇色彩的白色巨鲸,小说就以这条巨鲸的名字命名。“异教徒水手把它当成海怪,亚哈把它当作自己的仇敌”。“白鲸”在这里成了一种超然的对人怀有敌意而又难以征服的神秘力量。它又被人理解为世间一切“恶”的化身。白鲸同时又是上帝神力的象征,“在它那硕大柔和的头顶,由于它那无法言传的沉思默想而挂着一顶雾气重重的华盖,而这种雾气……你有时看得到又被彩虹耀得光辉灿烂,仿佛上天已经批准了它的思想似的”。白鲸还是大自然的化身。这样,小说的象征意义表明:人类如果一无止境地疯狂掠夺大自然,必将被大自然所埋葬。

3.作品的圣经“文学原型”

创世纪篇中上帝三天造海,造出人之后,人在地上罪恶滔天,于是神想毁灭他所造的万物。但由于挪亚是个义人,敬畏神,因此在洪水来临之前,神要存留他的一支血脉,并吩咐他造方舟,得以在洪水中存活。所以说,“挪亚方舟”暗示了人类需要经过“死亡―重生”的轮回仪式,暗示人类世界由无序趋于有序,人与人、人与上帝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关系。在《白鲸》中,“裴廓德号”就是“挪亚方舟”,在茫茫的大海中寻找生命的价值。它载着水手们的希望和企盼,渴望在捕鲸之后能再回陆地,过上理想的生活。

撒旦在《圣经》里是魔鬼的意思,他引诱人背离神,任由自己的欲望行事。在《白鲸》里,亚哈、巴别塔和撒旦有着密切的联系。亚哈船长受到撒旦的引诱,不顾船上其他水手的死活,只为满足自己的复仇欲望。巴别塔是人为荣耀自己,建巴别塔的结局是口音变乱了,人无法达到宣扬自己之名的目的。亚哈杀白鲸就像古人建巴别塔一样,试图想神一样了解一切,通过杀白鲸来荣耀自己,但结果只能是淹没于海底之中。

十字架也是《白鲸》中时常出现的意象,它对小说的主题有深化的作用。在《圣经・新约》中,四大福音书都描写了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在督教文化中,十字架是上帝与邪恶力量决定性的最后争战,尽管耶稣表面上失败了,但是他的复活表明对罪和死亡的全然得胜,基督徒相信耶稣在十字架上彰显了上帝对世人的爱。“裴廓德号”在海上航行,船上的人是要去献祭的“羔羊”,被钉在了十字架上。伊什梅尔在灾难中存活,如同复活一般,成为“唯有我一人逃脱,来报信给你”的人。其中的“你”书中没有明确的所指,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麦尔维尔借伊什梅尔说出人必须与自然和好,主宰自然的是上帝,宇宙的秘密就是要与上帝和好。

4.结语

以上我们可以看出麦尔维尔熟谙《圣经》,成功地引用《圣经》原型,使作品延续并发展了《圣经》原文的宗教意蕴。实际上,对于“白鲸”的象征意义众说纷纭:有人把它看作“善”的象征,有人认为它是“恶”的体现,还有人说它是不善不恶的永恒的大自然的代表。在作者的笔下,“白鲸”颇有神秘主义色彩。我们可以把亚哈看作是人类罪恶力量的代表或邪恶人性的化身。而亚哈的仇敌白鲸,作为神秘的超自然的存在物,被看作是上帝用来惩治邪恶者的工具。白鲸与亚哈的斗争就成为服从神意与反叛上帝、善与恶、欲望与抑制之间的冲突。小说中所使用的象征手法还有很多,这种写作手法使这篇小说意义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参考文献:

[1]常耀信.美国文学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

[2]江玉梅.与上帝摔跤――浅析《白鲸》的宗教意识.南昌高专学报,2008,23,(4).

[3]王瑾.互文性[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鲸教学反思篇2

[关键词] 疑 引思 善思 学思 语文教学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教育是开发人类智力资源的巨大工程。开发智力首先要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训练学生思维的方法。这就要求摆正教与学的关系,把语文课上成思维训练课。如何上好这样的一堂课?课改中曾有一句口号:“让学生撑杆跳高摘果子。”他们认为:跳高撑的“杆”就是那个“疑”字,任何“思”都是从“疑”开始,并靠“疑”推动的。可是,农村小学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学生不善于质疑问题,不思不疑,或有疑不问,因而教师应善于通过设疑、导疑、释疑来引导学生敢疑、多疑、思疑,以“疑”为学生思维“点火”、“加油”、“导航”、“铺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下面以小学语文五年级《鲸》的教学实践为例,试谈几点做法:

1设疑、引思

即课前设置问题悬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思考,探究文章内容,指明思维方向,创设思维情境,引发更多的疑问。在上《鲸》这一课时,是这样设疑,导入新课的:先介绍自己收集的有关鲸自杀的图片以及现象报道,然后询问学生听后有何疑问,学生对老师介绍的内容挺感兴趣,思维荡起了层层涟漪,学生问:①听老师介绍后,我不解鲸为什么会自杀?②鲸是否有着人一样的头脑、思维和感情?接着,我因势利导:“世界上仅存的鲸越来越少了,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它们?挽救或避免鲸的自杀呢?这还得看课文叙述,看谁聪明、认真、能尽快掌握鲸的一些特点、生活习性……”这样富有“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的悬念性,又带激励性的语言,既提示了本课的学习重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学好课文创设了良好情境,培养了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精神,从而变“老师要我学”为“我要学”。

2导疑、善思

即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记得杨振宁向中国科大小年班指出的第一条“成功法则”就是敢于质疑。有些地方开始的“问号行动”,即一堂课上得好不好,重要标志之一就是看课堂上产生了多少“问号”,以及这些“问号”的质量高不高。其教改实验结果证明,“让学生敢疑、多疑”是搞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推动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所以,在教学《鲸》这篇课文时,我采取如下方法:

2.1 激发学生敢疑,允许标新立异。我在总结课文时,让学生回顾全文,并想一想,还有哪些疑问?大多学生提的是有关字词及写作方面的问题。可有些学生却不然,大胆猜想说:①鲸是胎生的,用肺呼吸,如今在海洋生活,隔一定的时间必须呼吸一次,还得冒着被捕杀的危险,长期的担惊受怕,迫使它们自杀。②鲸游向沙滩,不是自杀,而是想返回陆地试着生活看能否适应?③因为鲸的食量大得惊人,小鱼小虾不能满足它们的食欲,想重返陆地找东西吃,便游上岸来的?……追究“鲸的自杀”之谜,许多科学工作者都无法作出正确解释,也不是我们本课要解决、能解决的问题,然而不可否认这些同学的疑问确有新意,因此,我表扬了他们,并鼓励同学们假想是这样,应该如何挽救鲸,保护鲸?学生的思维再次活跃起来,有的说给它氧气,有的说利用高科技发明鲸饲料……多奇妙的想象,说不定发明鲸饲料的专家就在这些孩子当中。这样,本课教学应“激发学生爱科学,钻研科学、热爱自然、热爱生活,保护好鲸”的思想教育目标就很好地落到了实处。虽然他们的说法不一定完全正确,但我坚信:学生抓住了“疑点”定能不断思索,刨根究底,从教育的长期性、深远性看,教育之花定能结出累累硕果。因此,学生敢疑就会迸发思维之火花,教师应以一颗赤诚之心敲开学生智慧的大门,及时点亮“火花”并为之在茫茫学海中“加油”、“导航”。

2.2 引导学生多疑,铺设思维之路。即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思维,围绕训练重点,为其思维铺路,提出更多的问题。

2.2.1凭借预习而疑。首先可利用文中导读,预习提示及课后思考、练习自学课文,要求了解训练重点,找出疑难问题,自己无法解决的在课前提出来,另外,可让学生在预习中自己动手查找文献资料、图片,并结合课文,自行设计问题,准备在课堂上提出来。教学中,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①据我查找的资料介绍,鲸的种类有几百种,文中只介绍两类,作者为什么介绍得这样简单?②据我所知,鲸的用途很广,文中怎么只字不提?③鲸的图片中,形体都很像鱼,怎么就不属于鱼类?海兽也是哺乳动物,为什么它们的样子就不像鱼?却同样可在海洋生活?预习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多,涉及的面也较广,教师应善于引导,切忌对学生所疑置之不理。

2.2.2凭借插图而疑。《鲸》一课配有一幅插图,与课文第五自然段的内容相吻合,描绘了鲸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学生认真察图,联系上下文便提出了以下问题:①文中描绘的是齿鲸还是须鲸?②鲸喷出的水柱怎样?能否自行叙述?③鲸喷出的水柱那样高,易被渔人发现而捕杀,有何办法使它既可以呼吸,又有利于安全呢?④能否像海豚那样在动物园里驯养,供人观赏?……可见,学生的思维是多角度的,同样一幅图竟提出了这么多这么好的疑问,因此,老师应根据这一特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2.2.3凭借言语而疑。心理学原理指出:思维和言语密不可分。课文中的言语是人类智慧和经验的结晶,任何知识的学习都离不开对言语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应重视抓住课文重点词句来开拓学生思维,引出疑问。如《鲸》一文中“其实它不属于鱼类,是哺乳动物”是本文的中心句,重点词是“哺乳动物”、“其实”。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出以下问题:①“其实”是什么意思,为什么鲸的不属于鱼?②“哺乳动物”是什么?有何特征?哪些特点说明鲸是哺乳动物?这样通过关键词句引出疑问,既体现了说明文教学应重视“语言教学、注意分析事物本质、特性”之特点,又使学生较快地把握文章中心,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鲸的一些特点,完成本课教学目的,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思考能力,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可见思维是从疑开始的,成功的教学应该变“学答”为“学问”,没有问题,没有思考,就没有真正的学习。

3释疑、学思

帮助学生释疑,应重在引导学生掌握解疑思路,培养释疑能力,变“释疑”为“学思”,要实现这一转变,应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分清类型,然后据其思维的方向、顺序、方法加以引导。

3.1 引导释疑叙述性问题。方法一是摘录片断法,如“须鲸是怎样吃食的?”可引导学生直接从文中细节描写“它们在海洋里游的时候,张着嘴巴……”中找到答案;二是提取要点法,即在熟读课文后,提取内容中的几个“要点”加以归纳,如“鲸吃什么?”,引导学生按此思维顺序找到答案;三是提取关键词句法,如“鲸的生活习性在文中介绍了哪些?”便可引导学生先给第四段分层,然后找出每层中心句,最后给予概括归纳。

3.2 引导释疑分析性问题。分析性问题要求对文章中写到的事物进行一番分析,要引导学生考虑的范围大些、角度线条多一些。一是可用“摘录语句+分析”法,如“鲸为什么采取藏头露尾的方式睡觉?”,我是这样引导学生思维的:先让学生摘录有关鲸如何睡觉的语句,再让学生用投影片演示,要求边演边说,同学们一起想象,然后加以讨论分析得知鲸这样睡有利于安全,说明鲸的警惕性高,从而掌握用现象事实加以评论、分析问题的方法;二是可用“事实要点+归纳道理”法,如学生对号称“海中之虎”的虎鲸与须鲸同是鲸,为什么会自相残杀?我引导学生从鲸惊人的食量说起,抓住事实要点,使学生懂得:解释分析性的问题还应注重事实根据,并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归纳出准确无误的道理――鲸为了生存,为了保全自己,往往和其它动物一样自私、凶残。

3.3 引导释疑概括性问题。如“鲸有哪些特点?”一问,我引导学生反复读文,仔细分析每一段讲什么,并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进行概括,学生从中知道概括一个事物的特点,就要提纲挈领。

3.4 引导释疑推理性问题。如“该如何更好地保护鲸?”我先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章内容,然后联系实际,展开想象,让学生从中得知,回答这类问题要联系上下文,实事求是,合理想象,要充分发挥思维的创造性。

由此可见,任何性质的问题,都要有“分析”的思维,教学是思维的体操,语言是思维活动的工具,引导学生练习释疑,是为学生思维推波助澜,也是学生学会独立分析,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综上所述,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必须在语文教学中善于设疑、导疑、释疑,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学答”为“学问”,变“释疑”为“学思”,让素质教育在疑思阵阵中收获多多!

参考文献:

[1] 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2001年6月.

[2] 国家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01年7月.

[3] 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领导小组办公室.福建省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要求[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

[4] 林建华.小学生心理教育原理与教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5] 江苏省小学教师进修教材.小学语文教材教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

鲸教学反思篇3

关键词:梅尔维尔 《白鲸》 象征 生态思想

引言

美国文学自诞生以来,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都处在宗主国英国文学模式的阴影之下,没有完全属于本民族风格的文学类型。直到19世纪中后期在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等人的引领下才呈现出较为明晰的本土化特征,其中赫尔曼・梅尔维尔就是推动美国文学民族化发展的一个先驱。出生于美国纽约一个名门望族的梅尔维尔,自幼生活富足,过着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但是12岁时由于父亲的突然破产,家境状况急转直下,梅尔维尔的命运也发生了大转折。为了应对突如其来的家庭困境,梅尔维尔开始了四处漂泊的日子,先后做过银行职员、农场工人、皮货店伙计、船员等底层工作。这段下层生活经历,使梅尔维尔对社会有了深刻的理解,特别是那一段与大海为伴的航海生活对其影响格外深远,为其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自从1846年根据其航海经历创作游记小说《泰比》以来,梅尔维尔先后创作了《奥姆》《玛迪》《雷德伯恩》《白外套》《白鲸》《伊斯雷尔・波特》《水手比利・巴德》等航海小说。在这些个个堪称经典的作品中,《白鲸》绝对是一部难以超越的扛鼎之作,为梅尔维尔赢得了至高声誉。基于《白鲸》的创作成就,毛姆等评论家认为梅尔维尔地位高于爱伦・坡、马克・吐温等美国著名作家,甚至有人称之为美国的“莎士比亚”。通过《白鲸》这部小说,梅尔维尔不仅细致展示了捕鲸这一特殊行业的百科知识,而且投射出美国社会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方面的态势,更为重要的是体现了梅尔维尔文学创作中的生态意识。虽然小说《白鲸》体现了较为深刻的生态思想,但是这种思想并不是直接展现出来的,而是在很大程度上通过作品中的象征元素来表达的,这也正是作品颇具魅力的关键。

一、小说《白鲸》中的象征元素

在美国文学史上,《白鲸》是与福克纳的《熊》和海明威的《老人与海》齐名的三大动物史诗,主要通过“以实玛利”的叙述视角讲述了“裴阔德”号船长亚哈与白鲸莫比迪克的生死决斗故事。亚哈作为“裴阔德”号的船长,虽然对大海的一切都了如指掌,也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领袖气质,但是却在捕鲸过程中遭遇白鲸莫比迪克时损失惨重――丢掉了一条腿。气急败坏但争强好胜的亚哈船长并没有被痛苦击垮,反而坚定了复仇的决心,于是安上假肢的亚哈开始四处寻觅莫比迪克的踪影,并丧心病狂地鼓动手下与其共同捕杀莫比迪克。经过在世界范围内没日没夜的寻觅,亚哈的“裴阔德”号终于在太平洋再次遇上“老朋友”莫比迪克。亚哈率众与莫比迪克的殊死搏斗持续了三天,勇敢的亚哈虽然用鱼叉击中了莫比迪克,但是机智强悍的莫比迪克用更猛烈的回应反击了亚哈:不仅撞坏了“裴阔德”号捕鲸船,而且让包括亚哈在内的几乎所有船员都葬身大海。表面上看,《白鲸》讲述了一个人与鲸鱼搏斗的惊险故事,实际上这是一个富有象征意味的哲思故事,可以说作品中的人物、动物、背景等都是极具象征色彩的元素。

(一)人物

作品中的人物不是太多,人物关系也不是太复杂,但是每个人的名字基本都有深刻的寓意。船长亚哈的名字对应着《旧约・列王记》中那个十恶不赦的第七代以色列王亚哈。二人的结局也是如此相似:船长亚哈与白鲸交战时伴着捕鲸绳坠入海底而亡,而亚哈王则是与犹太王交战时被乱箭射死。因此,虽然船长亚哈身上处处体现着无畏的性格,但其本身却是一个充满神性的人物。故事的另一位主要人物,也是故事叙述者“以实玛利”,和《旧约・创世纪》中的同名人物也是惊人的神似:他们都是因为某种原因离家出走,去寻求“真理”。除了这两个主要人物,其他人物如老水手以利亚、约拿、大副斯巴达克等也是如同经典的人物一样。虽然戏份不足,但是其言行举止却足以起到点睛作用。

(二)动物

作品中的动物主要就是种类繁多的鲸鱼,而主角绝对是那只充满传奇色彩的白鲸莫比迪克。白鲸具有多重象征意义:既是纯洁无暇自然界的象征,也是邪恶、残忍、魔鬼的化身,让人感到一种无法企及的神性境界,同时也是死亡、恐惧的象征。

(三)背景

小说的背景主要是大海与捕鲸船“裴阔德”号,二者象征不同的世界。广阔无边的大海既是大自然的象征,也是神秘莫测、凶险多变的象征,是生命的主宰。“裴阔德”号则是较小的世界,象征着安逸稳定而又沉闷无趣的陆地人类世界。船与海洋代表着人类所必须面对的生活,象征着必须要面对人生途中的凶险,人们才能获得对生活的充分理解。

二、《白鲸》中象征元素的生态解读

通过对《白鲸》中象征元素的简要梳理可以看出,这是一部寓意深刻的小说,表达了作者对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观照,特别是体现出梅尔维尔创作中的深刻生态意识,这也照应了当下盛行的生态批评思想。20世纪40年代,随着奥尔多・利奥波德《沙乡年鉴》、蕾切尔・卡森《寂静的春天》等作品的问世,全球掀起一股生态文学创作之风,这也为生态批评思想的诞生奠定了基础。1978年美国学者威廉姆斯・鲁克尔特在文章《文学生态学:一次生态批评实验》中首次提出“生态批评”的说法,并明确阐释了其理论基础、性质、特征、应用范畴等,强调“批评家必须具有生态学视野”,提倡文学与生态学的结合。美国学者切瑞尔・格罗特菲尔蒂。他指出“生态批评是探讨文学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批评”。随着研究的深入,其领域不断拓宽,不仅提倡人们要用生态的视野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维护修缮人类曾经破坏的环境,以造福子孙后代,同时还要审视人与社会、人与自己的关系,分析人类自身矛盾与自我精神危机的根源,提升精神生活质量,以营造和谐的心灵家园。

(一)自然生态

作品中对大海、白鲸的描绘表达了梅尔维尔对自然生态的观照,首先体现在对大自然敬畏的表达上。大海的绵延无边以及变幻莫测都是自然神力的象征,而对白鲸的描述更是体现了对自然的敬仰与畏惧,无怪乎众人对白鲸有着不同的感悟:亚哈把它当作没齿难忘的仇敌,以实玛利把它看成是宇宙的浩瀚与残酷、空虚的象征,异教徒水手称之为海怪,而疯子加百列称之为镇教神的化身。不管人们如何称谓莫比迪克,但无一例外地突出了其神秘残酷性,其实这是对伟大自然界的一种象征和隐喻,因为在梅尔维尔看来,自然是一种不以人类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它具有人类无法驾驭的神力,因此应当受到人类的敬畏,就像在作品中对白鲸的描述一样:“雪山一样的背峰”“彩虹耀得光辉灿烂”“连魔鬼本人也领悟不了它的真相”“会在同一时间里出现在不同的地方”等。与大自然相比,人类同其他任何物种一样,只是大自然非常渺小的一部分,其行为虽然一定程度上影响自然,但是根本上无从改变人应当臣服或膜拜自然的本质。

(二)社会生态

船长亚哈自身虽然具有一定的神性色彩,但是他本质上还是生活在“裴阔德”号这个象征陆地世界的人类中的一份子,他是引领全体船员捕鲸、攫取利益的绝对领袖。从人与社会关系来看,他是一个十足的“人类中心主义者”,其行为集中体现了人类作为“大自然主人”征服自然的行为与心态,这是违背社会生态发展规律的。亚哈所追寻的白鲸其实已经不只是一个动物,而是象征着人类希望攫取自然的最大利益时所面对的诱惑,这是人类过度追求“自我中心主义”的极致表现。亚哈虽然始终以“强者”自居,根本不把伟大的“莫比迪克”放在眼里,特别是没有把“第一次遭遇白鲸失去一条腿”看作大自然报复的教训,从而招来了牵涉众人的灭顶之灾,这其实是一个非常生动鲜明的预言:人类如果不停止对自然的戕害,必将迎来无法阻挡的报复。从深层次来说,这是梅尔维尔借用“裴阔德”号的结局表达对当时社会制度的预言式看法。

(三)精神生态

从精神层面看,亚哈象征着一种视死如归的奋进精神,对无信仰的人来说是一种莫大的精神支柱。回顾亚哈的一生,可以发现他不仅是一个经验丰富、坚毅无畏的船长,更是一个敢于对抗神明、反对习俗约束的灵魂斗士。依靠一种坚定不移的信仰,亚哈船长采用威逼利诱等手段让船员紧紧凝聚在周围,就像发动圣战一样时时刻刻地准备迎接莫比迪克。从本质上说,亚哈为了满足个人私欲,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同时也将众多船员的生死抛在了脑后,这是一种邪恶的非道德行为,也是精神生态失衡的表现。从这一点说,亚哈就是一个“魔鬼”,因为他达不到自我目的是决不罢休的,正如他说的“我要走遍合恩角……走遍挪威的旋涡流,走遍地狱的火坑去追击到它后,这才撒手”。

结语

总的来说,作为梅尔维尔的代表作,《白鲸》不是一部简单记述捕鲸经历的冒险小说,而是通过众多象征元素的引入表达了深刻的生态思想。当然,作品中的象征除了白鲸莫比迪克、船长亚哈之外,还有“裴阔德”号、海洋、叙述者“以实玛利”等。通过这些象征元素的引入,梅尔维尔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而且表达了对“人类中心主义”的不齿与嘲笑,同时也揭示了人类精神生态失衡的状况。

参考文献

[1]易建红.神坛上的《白鲸》与神坛下的《海狼》――析两部作品不同的伦理学蕴含[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6,26(4):55-59.

鲸教学反思篇4

【关键词】《白鲸》;麦尔维尔;生态启示

被英国作家劳伦斯誉为“最伟大的海洋预言家和诗人”,赫尔曼・梅尔维尔(1819-1891)是十九世纪美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以海洋生态著作蜚声文坛。在他为数不多的作品中,发表于1851年的小说《白鲸》被现代小说家毛姆列为从古至今世界上最伟大的是十部小说之一。梅尔维尔的作品以描写自然环境探讨人与自然关系而闻名,《白鲸》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后辈作家和现代环境主义者。作为一部深刻的生态启示录,小说不仅具有丰富的生态意蕴,而且对现实具有警示和指导作用。《白鲸》人与自然关系主题的现代价值表现在生态启示和现实意义两个方面。

1.生态启示一: 通过重审西方文明,激发人类的环境保护意识

从生态学上说,《白鲸》的第一个启示是通过重审西方文明,激发人类的环境保护意识。19 世纪是一个复杂而充满变革的时代,西方社会高举人定胜天的旗帜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技革命和启蒙运动等一系列成功的改革,有力地展示了人类理性的力量和科学技术的威力。这个前进的时代,西方环境问题尚不突出,人们沉浸在科学技术给工业社会带来辉煌成就的喜悦中,只有麦尔维尔等少数人在自豪的同时怀有一种危机感,他意识到了“上升时期的美国社会已潜着危机”,并对西方文明进行了思考和批判。首先,麦尔维尔揭示了陆地人们对海洋生活的渴望的原因。当时陆地上的人们在工业文明下成为像机器一样被异化的人,他们渴望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渴望健康的海洋生活。小说的叙述者以实玛利就是代表,这个患有抑郁症的神经质青年渴望出海的愿望十分强烈。其次,麦尔维尔赞美原始文化并指责西方文明对自然的危害。起初,以实玛利对食人生番魁魁格充满了恐惧感,但是经过同屋共床的经历后他们成为无话不说的知心朋友。经过交流,以实玛利得知魁魁格是来自西南方一个岛屿上的野人,是酋长的儿子。魁魁格从小就想了解文明人的国度并学习他们的优点。为此,他乘着一艘经过他们港湾的捕鲸船来到了文明人的世界。然而,事实让魁魁格对西方文明绝望了,他在来自文明国度的捕鲸者身上看不到他想要的文明与善良,相反,这些人身上处处充满了比野蛮人更卑鄙的邪恶。这里,麦尔维尔从魁魁格的角度间接地批判了西方文明,认为西方文明是滋生邪恶的文明。另外,以实玛利对魁魁格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魁魁格就是野化了的乔治・华盛顿”,“具有苏格拉底的智慧”。而且他对魁魁格身上原始文化充满了兴趣。在以实玛利眼中,魁魁格不仅没有被文明化,反而感化了文明人,有着神一样的能力,把众生都给超度了。麦尔维尔通过对原始文明和西方文明的比较表达了他对西方文明的憎恶和反思。另外麦尔维尔还看到了西方文明对自然的巨大危害。资本主义工商业代表裴阔德号就是西方文明危害自然的见证。船长亚哈和其他船员们的目的不同,前者是为了复仇而捕鲸,后者是为了财富。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点: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征服和掠夺自然并破坏海洋生态平衡。为此,他还借以实玛利之口对西方文明表达了他深深的忧思,认为无论人类科学技术如何发展,海洋总能攻破人类所能制造的最坚固的堡垒。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说,麦尔维尔认为人类在科学技术上不管有多大的发展,在自然的巨大力量面前却永远是渺小的,必然遭到自然的报复。麦尔维尔意识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对自然的危害巨大,同时,西方文明也是亚哈悲剧的真正原因,这在最后一章(追击――第三天),亚哈把标枪掷向白鲸的情景时得到了证明。亚哈的标枪击中了愤怒的白鲸飞快的捕鲸索却绞成一团,亚哈当即解开绳索,却在不知不觉中不幸被线圈套住了脖子,他像罪犯一样悄无声息地被吊死了,而其他的船员还蒙在鼓里,不知道这个突发事情的真相。直到捕鲸索尾部的索眼从索桶中如箭一般飞出来,人们才明白了眼前发生的一切。可见,亚哈不是死于白鲸的攻击,而是死在现代工业文明制造的绳索之下。麦尔维尔以亚哈的悲剧预言妄图征服自然的西方文明面临着毁灭的深渊。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人类应该如何走出困境?

2.生态启示二:走出人类中心主义误区,敬畏生命,尊重自然,回归自然

亚哈的悲剧,从生态价值角度来说,是人类中心主义的悲剧。长期以来,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是西方文化的主导,它植根于西方主客二分的哲学传统本体论背景以及基督教的宗教神学背景。“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是大自然中唯一具有内在价值的存在物,环境道德的唯一相关因素是人的利益。因此,人只对人类负有直接的道德义务,人对大自然的义务只是对人的一种间接义务。权利和责任的思想完全不适用于非人类存在物,因为人类之外的生命认识不到彼此之间的责任和义务,也没有能力交流对责任的看法。”由此可以看出,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将人凌驾于万物之上,万物除了工具价值没有独立存在的意义,这种控制自然、利用自然、对自然不负责任的思想在亚哈和斯达巴克身上体现得非常突出,前者为了复仇而死,后者为了金钱而死,虽然目的不同,但是效果一样,都是人类中心主义失败的见证。人类中心主义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类思想之中,是生态危机形成的思想根源,因此,面对生态危机,麦尔维尔在《白鲸》中提出了解决方案:放弃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平等地对待自然,从生态整体主义的角度出发敬畏生命,尊重自然。麦尔维尔以平等的眼光对待自然,认为自然界万事万物都具有其内在价值和生命。麦尔维尔虽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在生态系统中动物和人类一样拥有平等的权利,但是他把鲸鱼群体作为一个像人类一样的社区进行生动的拟人化描写,向读者展现了在没有人类干扰的情况下鲸鱼们自由自在的生活。深层生态学认为生态系统是“一个有生命的整体”,并“赋予生态系统中的所有存在物以生命,如大地、河流、山川”,同时,所有存在物“都拥有生存和繁荣的平等权利,都拥有在较宽广的大我的范围内使自己的个体存在得到展现和自我实现的权利”,因此,他们对“生态系统来说就是有价值的”,“都有助于系统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这种丰富性和多样性正是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健康发展的基础”虽然深层生态学的正式诞生只是近几十年的事情,但是这种思想早已在《白鲸》中萌芽。因此,麦尔维尔间接地告诉人们应该敬畏生命,尊重自然。人类应该把自然作为一个平等的主体对待,尊重其内在价值,而不应该仅仅为了满足人类私欲而否定自然的价值。在小说的末尾,麦尔维尔设计了悲剧结局意在说明人类无法逃脱自然的惩罚。与亚哈和其他裴阔德号船员反,以实玛利最后一人幸存。他在自然中幸存是得益于他敬畏生命、尊重自然的态度。小说一开始就讲述了以实玛利对海洋及海洋生物的好奇和敬畏。而当亚哈宣布了他此次航行的真正目的之后,他完全被亚哈吸铁石般的偏热症所吸引,这种反应在第 41 章中可以看出。在亚哈的威逼利诱下,以实玛利和其他船员一起激情慷慨地发下了找白鲸报仇的毒誓。但是从第 42 章的第一句话我们就可以看到以实玛利的态度转变了:“亚哈对白鲸怎样看法,已经略有交代;至于我时常对白鲸怎样看法,却还没有说过。”以实玛利对白鲸和自然的看法和亚哈不同,在以后的航程中他渐渐地脱离了亚哈。最后,他被魁魁格的棺材所救,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麦尔维尔对新生的资本主义文明的怀疑和对生态平衡的支持。他通过塑造以实玛利和亚哈这两个正反对比的人物形象告诉人们尊重自然、敬畏生命是人类终极救赎之路。

3.结论

《白鲸》刚刚问世时被人们认为是一部邪书,直到 20 世纪 20 年代人类生态危机变得越来越严重时,这部伟大的书蕴含的生态价值才最终被读者发现和认可。《白鲸》是一部超越麦尔维尔生活时代的生态预言小说,它让人们预先意识到现代文明潜在的生态危机。我们应该认识到,在面对现代化的过程中,要处理好现代化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类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掘子孙后代的坟墓,一定要使科技发展、社会进步与自然生态相协调。

参考文献:

[1]付文中. 三重关系“失衡与平衡”的演绎――《白鲸》生态批评解读.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6,(6).

[2]郭海平.《白鲸》中人与自然多维关系的伦理阐释. 武汉:外国文学研究,2009,(3).

[3]胡铁生,常虹. 对抗与和谐:生态意义上的矛盾与统一――论麦尔维尔《白鲸》中的人与自然关系.长春:社会科学辑刊,2008,(4).

[4]李晓明. 美国生态批评研究. 山东:山东大学学报, 2006,(12).

[5]刘雪花.论《白鲸》中人与自然的关系.[D];湘潭大学,2010,

鲸教学反思篇5

重审和重评传统文学,是生态批评的一个主要任务。重审的直接目的是对反生态文学作品做出减值判断,其最终目的是要推动学界对文学发展史做出整体性的重新评价和重新建构,推动人们建立起生态的文学观念、文学标准和文学趣味。正如着名生态批评家斯洛维克所言,“和女性主义批评与非洲裔美国人文学批评呼吁文化改变一样,……生态批评也提倡文化变革,它要考察我们的文化对自然界的种种狭隘假设如何限制了我们想象一个生态的、可持续的人类社会的能力。……在文化的重审和重构进程中,生态文学的研究和分析将发出响亮的声音。”[ii]

从总体上看,直到20世纪60年代,西方文学的主流是非生态的文学;而且,许多十分着名、影响深远的作家和作品还是反生态的。

生态批评把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一直上溯到《圣经》文学。首先发难的是美国生态思想家和文学家雷切尔·卡森。这位以《寂静的春天》掀起世界范围的生态浪潮的女作家早在1962年就指出,人类对自然万物的暴虐行径有着深刻的思想根源,其中最主要的根源就是支配了人类意识和行为达数千年之久的人类中心主义。“犹太——基督教教义把人当作自然之中心的观念统治了我们的思想”,于是“人类将自己视为地球上所有物质的主宰,认为地球上的一切——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动物、植物和矿物——甚至就连地球本身——都是专门为人类创造的”。[iii] 史学家林恩·怀特在他那篇被誉为“生态批评的里程碑”的名篇《我们的生态危机的历史根源》(1967)里指出,“犹太——基督教的人类中心主义”是“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它“构成了我们一切信念和价值观的基础”,“指导着我们的科学和技术”,鼓励着人们“以统治者的态度对待自然”。[iv] 着名的生态神学家、哈佛大学神学院教授考夫曼1998年在哈佛召开的、有80多位世界一流基督教神学家参加的“基督教与生态学”研讨会上指出,“我们所接受的大多数关于上帝的概念和形象所蕴含的拟人观(指赋予神、人、动物和其他事物以人形或人性的思想——引者注)——深深地根植于犹太教、基督教和穆斯林教传统中的人类中心主义并残留至今——需要被解构。”因为唯有这样才可能消除人类征服和统治自然的思想根源。[v]

《圣经》中备受人们抨击的是《创世纪》第一章第26—30节(其它部分也有类似观念,如《诗篇》8:5—8等)里关于上帝授权人类征服和统治自然的一些段落,如上帝授权人类“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这地”,“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和地上各样行动的活物”等。“治理”(kabas )和“管理”(rada )这两个希伯莱语单词都有“践踏”和“压榨”的含义。古希伯莱文和《圣经》研究专家希伯特指出,kabas (英译是subdue,意思是“制服,使顺从”,subdue nature是conquest of nature的又一说法)用来描述用强力迫使别人屈服,特别是军队征服敌人、占领敌人的领地并迫使敌人为奴隶;rada (英译是have dominion over 或rule,rule有“管理”之义,更有与dominion相近的“统治,控制,支配”的意思)最初用来描述对以色列人的敌人的军事入侵、摧毁和统治,以后也用来描述一家之主对家庭和家奴的统治。[vi] 英国生态思想家彼得·马歇尔在《自然之网:生态思想探索》一书里也对这两个词进行了分析。他指出:“《创世纪》1:28里最重要的词语kabas和rada在整部《旧约》里都有使用,意思是残酷的殴打或压制。这两个词都被用来描述征服和奴役的行为,都给人这样一种意象:征服者获得了完全的统治,并把脚踩在被打败的敌人的颈项上。因此,出现这样的结果就不足为奇了:基督教徒把《创世纪》里这些话传统地解释为神对人的授权,允许人为了自己的目的征服、奴役、开发、利用自然。”[vii]

对现代文明影响最大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反生态文学家是培根。培根坚信人类是“自然的主人和所有者”,声称自己“已经获得了让自然和她的所有儿女成为你的奴隶、为你服务的真理”。培根宣称“知识就是权力”,他所说的权力(power)主要指的是统治自然、奴役自然的权力,是征服自然的武器。[viii] 获取知识的目的就是获取控制自然的权力,因为人不仅要统治世界,而且要不断强化“控制人自己、控制全人类直至控制整个宇宙的权力”,要“把人类帝国的疆界扩大到一切它可能影响的事物”。[ix]《新大西岛》形象地表现了培根的反生态思想。在那个乌托邦社会里,人们凭借科学技术再造生存环境,合成各种非自然的物种,彻底地操纵了自然,完全无视生态系统和万物的自身利益和存在价值。培根的思想对后来的哲学、科学和文学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笛卡尔、牛顿等人都坚信思想和科学能够统治物质、征服自然,狄德罗、孔多塞、布丰等人都声称人类统治自然王国的那一天终将到来。人类的科学研究、工业和现代农业乃至整个社会发展,都秉承培根的传统,继续培根的梦想,加倍地扭曲自然事物、干扰自然进程、打破生态平衡。

笛福的《鲁滨孙飘流记》对人类文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其内在原因就在于:鲁滨孙是人类征服、占有、改造自然的象征,是建立在越来越广泛、彻底地掠夺和利用自然之基础上的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象征。他以传奇般的人生经历向读者传达着一个基本的信息和根深蒂固的信念:只有在征服、改造自然的劳作和生产中,才有真正的幸福和最高的快乐。从生态思想的角度来看,鲁滨孙是整个人类反生态文明和反生态的社会发展的缩影。

歌德对人类文明最坏的影响是“浮士德精神”。“浮士德精神”最要命的误导是在所有方面的永不满足、永远进取、永远向往着更大、更高、更快、更强和更有效地操纵自然。“浮士德精神”代表了人类永不满足的所有欲求,虽然其中也包括了精神生活、情感生活、审美生活的欲求,但物质上的欲求显然也占了很大的部分,而且还含有征服、把握、控制和占有自然万物的成分。“他想摘天上最美的星斗,他想寻地上最高的乐趣”,他呼喊:“我到哪儿去把握你,无穷的自然?”他还要“去跟暴风雨奋战”,他要填海造地,修筑海堤,抵挡海浪,与自然规律抗争,不仅为了数百万百姓安居乐业,也因为浮士德要靠战胜和控制自然来实现自我价值。将所有欲望放在一起不加区分地赞美、并鼓励人们为满足一切欲望而永远进取,是生态批评家无论怎样都不能接受的。《浮士德》是西方文学的一部最强烈、最狂热地煽动欲望的作品。即便是在临死之前,浮士德还在强力宣扬他的欲望满足观:“我已跑遍了全世界;每一种欲望,我都紧紧抓住,……我只渴求,我只实行,又重新希望……这世界对于能人干将不会沉默寡言。……他!任何瞬间他也不会满足。”[x] “浮士德精神”深刻而长久地影响着西方乃至

整个世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满足欲望而奋斗,并在奋斗过程当中把大自然弄得一片狼籍。

在麦尔维尔的《白鲸》里,主人公亚哈把白鲸莫比·迪克——自然伟力的象征——看作压迫人、折磨人、摧残人的力量。白鲸曾经攻击过许多船只,亚哈的一条腿就是被它咬掉的。然而,白鲸为什么要攻击人类?难道不是无数捕鲸船在海上横行、残酷而灭绝性地疯狂捕杀鲸鱼的结果吗?难道一个物种在种族即将灭绝时还不能反抗?然而,作为征服自然的人类力量之象征的亚哈却完全不考虑这些,他想的只是无论如何也不能不洗雪的奇耻大辱,是通过战胜最了不起的鲸鱼来证明自己的最了不起。当许多人把莫比·迪克当作自然神灵的化身而膜拜的时候,亚哈却“不惜以遍体鳞伤之躯”跟白鲸敌对到底。“这个白发苍苍、不畏鬼神的老人便在这里带领一群水手,满怀愤恨地要走遍天下、去追逐一条约伯的白鲸”。亚哈说道:“囚犯除了打穿墙壁怎能跑到外面来呢?对我来说,那条白鲸就是那堵墙、那堵紧逼着我的墙。有时候,我认为外边什么也没有。但是,这(指打破墙——引者注)就够了。它使我作苦役;它尽给我增加份量;我在它身上看到一股凶暴的力量,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恶念支持着那种力量。那种不可思议的东西就是我所憎恨的主要的东西;不管白鲸是走狗还是主犯,我都要向它泄恨雪仇。别对我说什么亵渎神明,朋友,如果太阳侮辱我,我也要戳穿它!”多么可怕的人!多么疯狂的人!没有一点宽容,没有一点仁爱,没有一点敬畏之心!一切为自己考虑,一切为了自我张扬,一切为了报仇雪恨。仇恨和报复可以压倒一切,即使是给他生命的太阳,即使是养育他的地球。亚哈最后与白鲸同归于尽,这个悲剧结局不正暗示了与自然作对的最终下场吗?麦尔维尔虽然也曾通过叙述者赞叹了巨鲸“惊人的力量”和“令人惊骇的美感”,流露出一些敬畏的情绪;但更多的是赞美亚哈以征服自然来张扬人的尊严和力量的勇气,甚至把亚哈称为普罗米修斯,并且以赞赏的口吻细致描写了捕鲸者残酷捕杀鲸鱼的过程。因此,小说的基本倾向是反生态的。[xi] 正如着名生态文学研究者、哈佛大学英美语言文学系教授布伊尔所评价的那样,“《白鲸》这部小说比起同时代任何作品都更为突出地……展现了人类对动物界的暴行。”[xii]

《老人与海》的主旨也是人以战胜自然伟力的方式来实现自我。捕获大马林鱼、战胜凶狠的鲨鱼,是圣地亚哥老人确立自己价值、证明自己能力的方式。在那场人与鱼的殊死搏斗中,老人充满了骄傲的自觉,他把对自然的悲壮的抗争视为人维护尊严的必然和必需。正如作品所说的那样,老人杀死鱼“是为了自尊心”,是为了让人们和他自己相信“你永远行的”,也是要让大自然知道“人有多少能耐,人能忍受多少磨难”。他对自己说,“我一定要制服它,……感谢上帝它们没有我们这些要杀害它们的人聪明”。生态思想家和生态文学研究者质疑人类的这种自我实现方式,绝不赞成用征服自然的方式证明人的伟大,而且坚信,人类最终是无法战胜自然的,无论他取得了多少让他自豪的胜利,无论他多少次用征服自然的方式证明了自己的力量,最终他仍旧必然会遭到自然严酷的、甚至是毁灭性的惩罚。然而,圣地亚哥老人的态度是:“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xiii] 这句被广泛引用的名言放在人类社会的背景下并严格限制在个别人的范围内来看,也许能够体现出悲剧性的英雄精神;但是,这句话之所以有意义显然是因为它不仅仅针对个别人,如果放到自然与人的关系里来审视,其荒谬性就充分显现出来:人都被毁灭了,又何谈不败?假若人类这个物种有一天终于在这个星球上被彻底毁灭,难道他的不败的精神、胜利的精神还能在那个荒凉的、无生命的星球上永远闪光?面对大自然,人类太看重自我,太看重尊严,太缺乏敬畏,这种虚荣或虚幻的东西如果过度膨胀,膨胀到失去基本的自然物质和自然环境支撑和保障的程度,那就必然要走向极端的唯心、极端的虚妄。

加拿大着名作家阿特伍德对美国传统文学对待动物的态度进行了严厉的生态视角的批判:“美国文学的……动物故事都是狩猎故事,其兴趣集中在狩猎者身上。像《白鲸》里的鲸鱼、福克纳《熊》中的熊、海明威的《法兰西斯·麦考伯短暂愉快的一生》中的狮子、米勒的《我们为什么在越南》中的灰熊、詹姆斯·迪奇《解救》中叙述者瞥见的鹿——所有这些及其它一切动物都赋有魔力般的象征性质。它们就是大自然、就是神秘、就是挑战、就是异己力量、就是拓荒所能面临到的一切。猎人同它们进行斗争,以杀戮的手段征服它们,兼收并取它们的魔力,包括它们的能量、暴力和野性。这样猎人便战胜了大自然,从而强大起来。……它们是对美国帝国主义心理特征的一种评论。……成功的程度以人的需要为标准”。“你可以看出《白鲸》如果由白鲸自己来讲述,角度将会大不相同(那个陌生人为什么拿着渔叉追逐我?)。加拿大鲸鱼遇到捕鲸者的情形可在普拉特的《抹香鲸》中看到,在这里我们为鲸鱼而悲伤而不为捕鲸者难过。”[xiv] 阿特伍德以加拿大的生态文学作品作为参照,在对比中揭示了反生态文学的若干特征:反生态文学尽管也可能描写自然,甚至也可能对自然力量有某种程度的赞美,但所有这些最终都成为人的陪衬,目的是为了突显人征服自然的最后胜利或者人虽败犹荣的霸气和傲慢。

许多苏联文学史都把普利什文誉为讴歌大自然的杰出作家,但是如果从生态批评的视角去重新审视他,就会对他描绘自然的作品做出减值评价。在普利什文的作品中,人类中心主义的态度和观念是十分明显的:人是“自然的君主和胜利者”,人应当“改造大自然,控制大自然”,“把它变为我们的财产”,“改变它,训练它,就像自古以来那些有经济才干的人驯服家畜一样”。[xv] 在普利什文的眼里,自然是为人而存在的,爱自然是因为自然能够反映人的心灵、甚至能够为人提供猎杀和征服的快乐。在《大自然的日历》里,作者叙述了自己如何一枪正中狐狸的脑袋,狐狸又如何猛蹦了几下,在原地落下来。接着作者写道:“亲爱的富有怜悯心的人们,别为一只野兽悲伤吧,万物都逃不脱这个结局,我们大家都会伸腿长眠的。”[xvi] 可怕的残酷与拙劣的掩饰交织在一起,让人几乎无法忍受。

被称为“钢铁和工厂的歌手”的苏联诗人格拉西莫夫他在《钢铁之歌》里写道:钢铁里“有睫毛温柔含羞的光亮和纯洁”,“有长笛的呜咽”,“有爱情”……“我不是在娇柔的大自然里,/周围不是盛开的鲜花,/我是在烟雾腾腾的天空下/在工厂里锻造钢铁之花。”[xvii] 又一位苏联诗人马申罗夫-萨马贝特尼克在《机器的天堂》里写道:“我想要——钢铁的语言在海底震响,/让无形的世界因鸣响的电线而受惊。/沿着铁轨的曲线,在深渊上驶过,/我要用酷热烧灼你们,然后再抛进冰的深井。”[xviii] 这些狂妄而又狂热的诗,真切地反映出一个疯狂摧毁大自然的时代,而那个时代所造成的自然灾难,却要让后来很多代人承担!

值得思考的是,在无产阶级的文学作品里,这一类高歌工业化,高歌“与天斗、与地斗”的豪迈诗歌屡见不鲜,甚至可以一直上溯到19世纪中叶深受恩格斯赞赏的德国第一个无产阶级诗人维尔特。请看维尔特在《工业》一诗里这些句子:

人类到处都显出他的至高无上,

他们勇敢地征服伟大的自然,

他们无休无止地要求进展,

……

人类走过繁盛的碧绿的森林,

他们试探着搜寻巨大的松材;

他们从山岩的坑穴里找到铁矿,

把它们掘起……

……

在各个城市的烟气弥漫的中心,

从无数烟囱里冒出那么多浓烈的黑烟!

大自然所蕴藏的不成器的东西,

现在都以纯粹的姿态出现。

……

赫淮斯托斯,他要是看到火车的飞奔,

他一定会惊叹人类的力量而拜倒尘埃!

……

工业乃是我们当代的女神![xix]

无产阶级文学的这种特点更值得我们重视和反思,它与社会主义国家都曾出现过的大规模的征服自然和破坏自然的运动有着密切的关系。生态危机不是资本主义的特有产物。人类文明的各个发展阶段都产生了大量的反生态的文学作品,它们连同人类其他反生态的思想文化遗产,共同形成了一个传统,深深影响并决定了人类的行为、人类的选择,决定了人类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社会发展模式,进而导致了及其严重、危及整个地球和所有生命的生态危机。

生态视角的文 学重审就是要挖掘出生态危机的文学和文化根源。诚如生态文学研究者乔纳森·莱文指出的那样,“我们的社会文化的所有方面,共同决定了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独一无二的方式。不研究这些,我们便无法深刻认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而只能表达一些肤浅的忧虑。……因此,我们必须花更多的精力分析所有决定着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和生存于自然环境里的行为的社会文化因素,并将这种分析与文学研究结合起来,……历史地揭示文化是如何影响地球生态的。”[__]

(王 诺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

[i] Donald Worster, Nature’s Economy: A History of Ecological Ideas, Second Editio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pp. 27, 356.

[ii] Branch, Johnson, Patterson and Slovic (ed.), Reading the Earth; New Directions in the Study of Literature and Environment (Moscow, Idaho: University of Idaho Press, 1998), p. xiii.

[iii] Rachel Carson, “Of Man and the Stream of Time”, in Carol B. Gartner, Rachel Carson (New York: Frederick Ungar Publishing, 1983), p.120.

[iv] Lynn White, “The Historical Roots of Our Ecologic Crisis”, in Cheryll Glotfelty & Harold Fromm (ed.), The Ecocriticism Reader; Landmarks in Literary Ecology (Athens: 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 1996), pp. 6—14.

[v] Hessel & Ruether (ed.), Christianity and Ecology: Seeking the Well-Being of Earth and Human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p26.

[vi] Ibid. , pp. 136—137.

[vii] Peter Marshall, Nature’s Web: An Exploration of Ecological Thinking (London: Simon & Schuster Ltd., 1992), p.98.

[viii] William Leiss, The Domination of Nature (Boston: Beacon Press, 1974), p.48.

[ix] Benjamin Farrington ed., The Philosop[:请记住我站域名/]hy of Francis Bac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6), pp. 92—93.

[x] 歌德,《浮士德》,绿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第10、17、429页。

[xi] 麦尔维尔,《白鲸》,曹庸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出版,第258、262、228—229、526页。

[xii] Lawrence Buell, The Environmental Imagination: Thoreau, Nature Writing, and the Formation of American Cultur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p. 4.

[xiii] 海明威,《老人与海》,吴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出版,第69、60、42、40、68页。

[xiv] 阿特伍德,《生存——加拿大文学主题指南》,秦明利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1年出版,第64—65页。

[xv] 普利什文,《普里什文随笔选》,非琴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295页。

[xvi] 普利什文,《大自然的日历》,潘安荣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32-333页。

[xvii] 许贤绪,《20世纪俄罗斯诗歌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61页。

[xviii] 刘文飞,《20世纪俄语诗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117页。

鲸教学反思篇6

一位男同学立刻站起来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这篇课文是用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做假设五种说明方法来进行说明的。”

另一位同学站起来补充道:“我还知道了文中的哪些句子应用了何种说明方法,并且知道了每种说明方法的作用。”小家伙说完后得意地环视了一下身边的其他同学。笔者暗喜――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此课的重点。

这时,一位女同学站起来说:“这篇课文从四个方面介绍了鲸,分别介绍了鲸的大小、进化、种类和习性。习性又介绍了鲸如何进食、呼吸、睡觉和繁殖。”女孩的发言赢来了同学们的一片掌声。

学习委员小娇站起来说:“我还学到了作者在写作时,用词非常准确、科学,如老师刚刚讲到的‘主要’‘总是’等词的运用。”

……

同学们热烈地讨论、总结着,把这节课的重点又重新复述梳理了一遍。笔者也在旁边认真地听着,思考着这节课是否还有什么遗漏。

这时,班里的小机灵鬼小博站起来说:“我有一个问题,老师刚才说鲸是由陆生动物演变成的,那么它是由一种陆生动物变成的,还是由哪几种陆生动物演变成的呢?”

马上有人站起来回答:“刚才老师在课件里面不是演示的很清楚吗?当然是由一种陆生动物进化成的!”

小博又继续提问:“如果它是由一种动物进化而来,怎么会进化成了须鲸和齿鲸两大类,上百种不同大小、形状的鲸呢?”这时,同学们一下子安静下来,大家的目光齐刷刷地看向笔者。笔者心中虽然有了因为环境的不同,造成了鲸在进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同形状和种类的答案,可这毕竟是个人的见解,而且墙上的时钟提醒笔者此时已临近下课,如果继续解答的话定会延迟下课时间。于是笔者略一思考说:“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把老师也难倒了,老师希望和同学们一起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下周的研究与探索的课上我们一起交流好不好?不过,老师要最后发言!好,下课!”

一周后的研究与探索课上,同学们交流了自己从书中和电脑上收集的大量资料。笔者又结合达尔文的进化论使同W们达成了共识,鲸是由一种陆生动物进化而来,只是由于生活在不同的海洋环境中,才在漫长的时间里进化成了不同种类。

鲸教学反思篇7

一、班主任要有足够的毅力和灵活的技巧——“蚂蚁哲学

当前班主任开展工作的局面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几乎所有的班级事务都压到了班主任一个人身上。班主任工作是一项艰巨繁杂而意义重大的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老子曾说“大道至简”。要把“繁琐”变得“简明”需要我们追求、探讨、研究班主任的工作艺术。我想,蚂蚁哲学是不是可以给我们以启迪。

第一步:蚂蚁从不放弃。如果它们奔向某个地方,而你想法阻止,它们就会寻找另一条路线。它们或往上爬,或从地下钻,或者绕行,直到找到另一条路线,从不放弃。一直寻找一条路线,奔向想去的地方。

第二步:蚂蚁在夏天就为冬天做打算。多么深刻的洞察力。不能天真地认为,夏天会永远持续下去,即使在盛夏,蚂蚁也会积极地为自己储备冬天的食物。

第三步:蚂蚁在冬天里想着夏天。这一点很重要。整个冬天,蚂蚁都在提醒自己:“冬天不会持续太久,我们很快就能到外面去。”于是,在天气变暖的第一天,蚂蚁就会出去活动,如果天气变冷,它们再返回洞里,而不是一味地等待,这样,蚂蚁永远会在天气变暖的第一天出去。

这就是伟大的蚂蚁哲学:从不放弃,深谋远虑,积极进取,全力以赴。

作为班主任,在教育管理班级的时候,班主任必须深入到学生中去,认真了解、研究学生,掌握班级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班主任既要做学生的导师,又要做学生的朋友与助手。学生情绪波动,班主任要找他谈心;学生参加各项活动,班主任要积极参与。班主任要制订班级的长期目标,把握班级工作的整体思路;培养一支强而得力的干部队伍,并加以指导监督;做好个别学生及全体学生的思想工作,增强班级凝聚力、向心力;协调多方面关系,形成教育合力。班主任的工作是如此任重而道远。只有具有务实精神和坚强的毅力,班主任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才能具有很强的感召力和凝聚力,班级管理工作才能取得实效。但必须考虑借鉴他人成功的经验和完美的技巧,才会事半功倍。

二、班主任要用关爱和激励普照自己的舞台——“鲸鱼哲学”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有一本畅销的管理类的书籍——《鲸鱼哲学》。这本书讲的是一个公司里的中层领导怎么也与下属搞不好关系,每天被工作和复杂的人际关系搞得疲惫不堪。一天一个朋友建议他放松一下,去看鲸鱼表演,他推脱不掉,只好前往。在水族馆,虎鲸的精彩表演博得了满场观众的阵阵掌声。要知道,虎鲸是一种吃人的大型海洋动物,训兽员是怎样让这个凶狠的大家伙俯首帖耳呢?于是,这个人找到训兽员想了解其中的奥妙,训兽员很轻松地向他介绍了自己是怎样训练虎鲸的,而这次谈话让他受益匪浅、豁然开朗。

文中详细介绍了怎样训练虎鲸,既不是我们通常见到的饥饿训练法,也不是我们想象的铁腕式(体罚)训练。那他们是怎样训练的呢?比如让虎鲸钻圈,他们给虎鲸吃得饱饱的,然后和它一起游戏,让虎鲸在精神上放松、愉快,然后在游戏中让它钻圈,开始虎鲸没有钻圈的意识,所以有一次没一次的,但是当它无意识地钻过一次圈之后,所有的训兽员就为它鼓掌叫好,而且给它最喜欢的食物作为奖励,还要摸摸虎鲸的头,但是紧接着虎鲸又没有钻过去,这时训兽员像什么也没有发生一样,继续和身边的人聊天。当虎鲸再次钻过时,大家又及时激励它,就这样虎鲸很快学会了钻圈。这个例子向我们介绍的就是今天我给大家讲述的“鲸鱼哲学”,“鲸鱼哲学”就是发现别人做得正确的事。

教育是一项充满人性关爱的事业。爱是生命与生命的沟通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度过的特殊的生命历程,是教育的基础, 更是师德之魂。一个教师只有关爱学生,才会全心投入,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与信任;才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竭尽全力地去教育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

三、班主任要百炼钢化为绕指柔——“微软哲学”

有个小男孩养了一只乌龟。一次,他想让乌龟伸出头来,就用棍子敲、用手拍打,又往地上摔,可用尽了办法,乌龟就是不肯探出头。他的父亲看到了,忙阻止他,把乌龟放到温暖的火炉边。过了一会儿,乌龟渐渐地把头、脚伸出壳外……

父亲对小男孩说:“若要别人照你的意思去做,不可以用攻击和冷酷的方法。如果用关怀和温暖去对待对方,对方便容易接受。”

多年前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也告诉了我们同样的道理。

一个小男孩在去外婆家的路上,看到一只小羊在啃生产队的麦苗,就想把小羊带回羊圈里。他先采用“赶”的办法,可他一离开,羊就又回来了。随后他就用武力来对付小羊,抓住了羊角,结果却怎么也拖不动它,一不小心还让羊顶了个肚子朝天……最后,他灵机一动,用一把青草引着小羊乖乖地回到了羊圈。

在教育的领域中那温暖的火炉和青草就是关爱他的情感,就是调动人本的核心要素。

小故事里往往会蕴含着大道理。有人从中总结出一剂为人处世、与人交往的“灵丹妙药”,这就是所谓的“微软哲学”。确实,很多时候,我们为了让别人听我们的意见,照我们的意思去做,便自然而然地会采用一些命令式的言辞或强硬的手段,结果却适得其反;而当我们报之以真诚、微笑、关怀与温暖时,问题往往就会迎刃而解,这正是“微软哲学”的妙用。

四、班主任要善于建设班干部队伍——“机制哲学”

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韩非子就有专门的论述:“圣人治吏不治民”、“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群臣百姓之所善,则君善之;非群臣百姓之所善,则君不善之赏厚而信”。

虽然韩非的观点用于治国,但治理班级是不是可以从韩非的观点中找出这样的思想——重视选用班干部、从实践中选拔班干部、正确考核与激励班干部。总括起来就是对班级管理核心的构建就要创建良好和合理机制。

有七个人曾经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够的。

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

后来他们开始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但是强权就会产生腐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瘴气。

然后大家开始组成三人的分粥委员会及四人的评选委员会,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

最后想出来一个方法: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它人都挑完后拿剩下的最后一碗。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尽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认了。大家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

同样是七个人,不同的分配制度,就会有不同的风气。所以一个班级的干部队伍如果有不好的工作习气,一定是机制问题,一定是没有完全公平、公正、公开,没有严格的奖勤罚懒。如何制定这样一个制度,是每个班主任需要考虑的问题。

班干部队伍是班级的核心力量,以他们为榜样,带动全班,那么这个班级就能最好地体现本班级的特点,使这个班级的同学的个性能够得到最好的发展。

五、班主任要用智慧点亮学生逆境的明灯——“铺垫哲学”

有一天某个农夫的一头驴子,不小心掉进一口枯井里,农夫绞尽脑汁想办法救出驴子,但几个小时过去了,驴子还在井里痛苦地哀嚎着。最后,这位农夫决定放弃,他想这头驴子年纪大了,不值得大费周章去把它救出来,不过无论如何,这口井还是得填起来。于是农夫便请来左邻右舍帮忙一起将井中的驴子埋了,以免除它的痛苦。

农夫的邻居们人手一把铲子,开始将泥土铲进枯井中。当这头驴子了解到自己的处境时,刚开始哭得很凄惨。但出人意料的是,一会儿之后这头驴子就安静下来了。农夫好奇地探头往井底一看,出现在眼前的景象令他大吃一惊:当铲进井里的泥土落在驴子的背部时,驴子的反应令人称奇——它将泥土抖落在一旁,然后站到铲进的泥土堆上面!

就这样,驴子将大家铲倒在它身上的泥土全数抖落在井底,然后再站上去。很快地,这只驴子便得意地上升到井口,然后在众人惊讶的表情中快步地跑开了!

事实上,我们在生活中所遭遇的种种困难挫折就是加诸在我们身上的泥沙,然而,换个角度看,它们也是一块块的垫脚石,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地将它们抖落掉,然后站上去,那么即使是掉落到最深的井,我们也能安然地脱困。这就是“铺垫哲学”。而这种铺垫应该在我们的教育光圈中无处不在,无处不有。

我们通过班主任的不断铺垫,营造使学生们有信心、有理想的氛围,减少教育者的教育痕迹,同学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教师、学校的教育内化为个体需要,并指向一定的目标,产生内在的动机。日积月累,一个班集体的凝聚力,向心力产生了,一个班集体的主体意识被强化了,一个班级求上进、勤学习、个性鲜明、作风严谨、敢于冒尖、勇于创新、善于协调的形象出现了,遭到失败不退缩,受到挫折继续奋斗的可贵人格品质树立了,光大了。

六、班主任要用道德情感填满学生心理空白——“移植哲学”

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一群学生去漫游世界。十年间,他们游历了所有的国家,拜访了许多有学问的人。他们回来的时候,一个个已经满腹经纶。

在进城之前,哲学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十年游历,你们已是饱学之士,现在学业就要结束了,上最后一课吧!”

弟子们围着哲学家坐下来,哲学家问:“现在我们坐在什么地方?”弟子们答:“现在我们坐在旷野里。”哲学家又问:“旷野里长着什么?”弟子们说:“旷野里长满杂草。”

哲学家说:“现在我想知道的是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们非常惊愕,他们没有想到,一直在探讨人生奥妙的哲学家,最后一课问的竟然是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

……

一年后,他们都来了,不过原来相聚的地方已变成了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几年以后,哲学家去世,弟子们在整理他的言论时,私自在最后补了一章: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同样,要让心灵洁净,惟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和移植它。

社会需要美德,教育者就是要用学生心中美德构建和谐的氛围,成为社会最美的活体。美德氛围的营造远远不满足于同学之间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与人相处有礼貌等方面,而是强调以一种强大的人格精神作为引导,作为人际相处的前提,去探索和研究这种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懂得相互协调配合等符合时代特征的更高更深层次的人际氛围。

鲸教学反思篇8

叶倾城

去年暑假,有学生到公司实习,三番五次叮嘱必须着装整齐,竟还有个男生穿了T恤、短裤来。我一皱眉喝道:“回去换了,再来!”

男孩惊得退了两步,又迈前一步,嗫嚅道:“前天把衣服都泡在洗衣粉里,昨天忘洗了……”眼神委屈惊惶,分明还是个孩子,我不由得心软,挥挥手:“明天不许了。”

我就这样认识了小鲸。

小鲸五官清秀,叫他做事时,应得快,飞身前去,雪白衬衣下摆扬起如鸟翼。那是我们都曾有过的白鸟青春。电脑也玩得极好,偶尔公司电脑出点小故障,他三下两下就摆平了。我一向喜欢聪明孩子,故而对他格外纵容。

那时业务正忙,所以实习生都被分派去做市场调查,再交回答卷。小鲸的那一份,我看出了破绽:“你不忙走,我有话说。”

我正思量措辞,他已急急认错:“对不起,今天太热,我中午觉得头晕目眩,一定是中暑了,就到一个朋友那里躺了一下……”

听得见窗外热空气流动的嘶嘶声,如此酷暑,对这未出茅庐的少年,我会不会太严厉了?而小鲸,有着一张令人不忍深责的脸。我说:“以后有突况向我说明,不能再这样了。”

实习结束后,小鲸有时还会过来玩,用一下宽带,也顺便蹭一顿午饭,起身,一拍口袋惊呼:“呀,我的钱丢在那件衣服里了!我要去电脑城买瑞星杀毒软件的。你借我一点好吗?”我笑骂:“冒失鬼。”顺手给他300块钱。

不久之后,我家里电脑总出故障,想到小鲸,打过去,手机号码是空的。我隐隐想起,向我借钱那次,是小鲸最后一次来公司。

不能,也不愿往坏处想。我找到小鲸的同学,请他们转告,但一直没收到回电;又要到他的新手机号码,用办公室电话打过去,响了一声就断了;我的不甘不愿,如同无端遭弃的女子,又用公用电话打了,通了。我问,“是小鲸吗?”转瞬挂断。

我内心有一种难以形容的痛楚。300元,我损失得起,只是,我一向宠他若弟,怜他如子。

欠债不还的人,多的是。即使碰到无赖,我也不屈不挠缠斗到底,终于拿回全款。

我却不能如此对待小鲸,我相信他不是有意,只是年轻爱玩,老筹措不出来,便躲――其实我根本没有追他还钱的意思。

却没想到,小鲸忽然来找我,双手递上信封:“不好意思拖了这么久,前段时间复习太紧张了。”秋冬日子,小鲸脸冻得红扑扑的,如饴糖。

我淡淡地,等他开口。原来他报考研究生,导师曾是我的老师,他来问我,能否帮他跟老师联系上。我一言不发,只把信封搁在桌上,忽然懂得何谓如释重负。我还记得,夏天的小鲸,从外面回来时,挥汗如雨的脸孔,如向日葵热烈健康。

到底还是年轻,小鲸脸红了。“对不起,我不是有意的,我谈了一个女朋友,老是没有钱,对不起……”哀恳的眼神,如偷吃了糖果的小孩,站在佯装生气的大人面前。

而大人们是不是这样教的呢:做错事不要紧,只要肯认错就行。

我说:“对不起,这件事我真的帮不了你。”转身走开。

我还是喜欢他的,所以,更加不能原谅。这原谅是放纵,会成为一个允诺,引诱他犯下另一次的错。那另一次,是否会更严重,更不可饶恕?

可以感觉到背后他失落的眼神,我的拒绝是残酷的。或许,只有经过这般重创,小鲸才能慢慢学会,世间有一些基本规则,永远不要试图冒犯,如不可碰触火或者电。

雪的冰冷,原是大地最温暖的覆盖,而我,因为慈悲,所以,不得不冷酷。

(选自2004年10月23日《新华日报》)

[赏析]

常言说:“爱之深,苛之切”,但现实生活中往往是“爱之深,纵之宽”,真正能做到“苛之切”的少之又少,从这个意义上说此文格外具有警示意义。

小鲸是个头脑灵活、做事勤快的青年,这样的人总能博得大人的喜欢,因此所犯错误,常常得到大人的宽纵。从实习着装的随便到市场调查答卷的马虎,以至借钱躲着不还,都得到了宽宥。可这样做的结果是小鲸不思悔过,反而提出更大的要求,要“我”为他引荐研究生导师。是答应,还是拒绝?这常常成了考验大人们的关口,许多大人往往狠不下心,每每犯下错误。文中的“我”则作出了正确的选择── 虽然冷酷,但绝非无情。

本文关涉到爱的话题,即如何爱孩子,尤其是对那些可爱的年轻人。文中,“我”对小鲸是“宠他若弟,怜他如子”,所以对其所犯错误不是心太软不忍苛责,就是不往坏处想而给予原谅,真可谓“爱之深”而又“纵之宽”。随之而来的是小鲸所犯的错误不但得不到矫正,而且越犯越大:在违背做事认真、工作负责、做人诚信的原则后,试图把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变成相互利用的关系。作为大人――师长,如果不及时予以纠正将会诱使他犯下更严重的错误。事实上,孩子们所犯的错误,正是源于大人的溺爱和宽纵。如何教育孩子,就得像文中的“我”那样痛下决心,严正拒绝,真正做到“爱之深,苛之切”。

文章在提醒大人们该如何爱孩子和如何教育孩子的同时,也告诫孩子们该如何接受爱和如何做人。成长中的年轻人需要关心和爱护,但不能把这种来自于他人的难得关爱当做得寸进尺的理由。成长中的年轻人难免犯错误,但不能因此而文过饰非,更不能不思改过。要知道这样做只会使自己越陷越深,难以自拔,最终伤害自己。文中的小鲸所犯错误由轻到重,给“我”造成的伤害则是内心充满难以形容的痛楚。其结果自然是小鲸遭到了重创。因为“世间有一些基本规则,永远不要试图冒犯”,这正是做人必须遵循的准则。

鲸教学反思篇9

[关键词] 《白鲸》;生态批评;人类中心主义;消亡;启示

赫尔曼•麦尔维尔的《白鲸》,是美国文艺复兴时期一部史诗巨著,是美国文学桂冠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有着极强的艺术魅力。故事叙述了“裴廓德号”船长亚哈不听劝阻,向夺去他一条腿的白鲸莫比•迪克复仇,最终船只毁灭,仅余叙述者一人生还。

该作品发表于1851年,刚问世时并没有收到好评,反而是铺天盖地的批评。《文学世界》批评该书是一部“知识杂烩”①,英国《新闻周刊》甚至抨击它“狂乱得像交尾的野兔一样如痴似狂”②。霍桑却赞道:“麦尔维尔写出多么精彩的一本书。”这样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几乎已过了半个世纪,当人们重新解读《白鲸》时,普遍认为它是麦尔维尔艺术的顶峰,也是19世纪美国小说的一个高峰。如D.H.劳伦斯所说,是“一部‘无人能及的海上史诗’”。

历来解读者都从民主、种族、宗教、哲学等方面入手,而很少注重于它的生态因素。本文从生态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作品主要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分析,剥离其生态价值,以求对当下有一定的启示。

一、生态批评的前世今生

毫无疑问,大自然正以惊人的速度遭到破坏。气候变暖、水灾、干旱、酸雨、Aids、SARS、水污染等,这些都对人类生存构成巨大的威胁。丹尼尔•沃斯特尔指出,这些威胁并非生态体系自己运行的结果,而是我们的文化体系运行的结果。要想结束这一危机,需要正确处理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正确规训现有的文化体系。在此境况之下,若仅由历史学家、文学家、人类学家单独行事,则难以为继。③世界上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文学的作用当然不能忽视。目前文学面临的任务之一,便是如何审视生态文学与人类社会和大自然的复杂联系。

基于此背景,生态批评(ecocriticism)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已成为一门“显学”。1972年,约瑟夫•米克在《生存的喜剧:文学生态学研究》中提出“文学生态学”的概念:“对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的生物主题进行研究”。④六年后,威廉•鲁克特在《文学与生态学:文学批评的实验》中正式提及“生态批评”,要求“把生态学以及和生态学有关的概念运用到文学研究中去”⑤。而权威的定义,是美国的彻丽尔•格罗费尔蒂的“研究文学与物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一言以蔽之,“生态批评是研究文学和物理环境之间关系的学问。”⑥

二、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评

人类中心主义的源头,几乎可以还原至人类文明的童年。上个世纪40年代便有学者指出:生态危机是由于人的文化出了问题。人类一直视自然为剥削对象,“要么把土地上野生的东西看做敌人,要么看做食物……这种土地观是我们从亚伯拉罕时就固有的。”⑦

的确,《圣经•旧约》中,亚伯拉罕对大自然(土地)的理解:“土地会把牛奶和蜜糖送到亚伯拉罕一家人的口中。”

历史似乎永远不会孤单,类似的呼声向来不绝于耳。

普罗泰戈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是一切事物存在的尺度。”莎士比亚更是直白,说人是“宇宙之精英, 万物之灵长”,这已将人的位置推高至无以复加的地步。笛卡儿的“主客二分”二元论,更是强调人的中心地位。在此思维模式之下,人类通过自我授权的方式,使大自然成为人类的“他者”,成为“属下”。

在《白鲸》当中,“裴廓德号”的作为,可视成人类在人类中心主义思维模式下行动的典型例证。

“裴廓德号”是当时美国社会,是那个年代的一个掠影,也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典型。亚哈捕杀白鲸的过程,便是人类掠夺自然的诸多行为的一个侧影,是人类对大自然无休止地巧取豪夺的一个缩影。

捕鲸业曾是美国的支柱产业,为其资本主义早期的快速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光是美国人在西北海岸外每年捕杀的鲸即不下一万三千头。”⑧捕鲸业所带来的巨大利润,使其在当时完全是一幅欣欣向荣的景象,“该行业之热门,以至于许多少女都梦想嫁给一位捕鲸船的船长。”⑨

但在这繁荣的背后,是捕鲸业对大自然无情的掠夺与破坏。麦尔维尔在书中真实地还原了这中间的血腥。“这镶牙骨的裴廓德号变成了一片屠场,每一个水手都变成了一个屠夫。”⑩“鱼枪一支接一支地向这头飞逃的鱼投去……此时,血水从这海怪周身各处如泻下的山泉一般喷出来。”B11

如此描写仅是冰山一角,对白鲸的无情捕杀,扩大至生态批评的语境下,已不仅是这些可怜的白鲸,而是人类对大自然的近乎疯狂的掠夺。

对于这几十年来大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几乎不要再花什么笔墨去费劲了。仅仅以我们现在所论及的白鲸为例,“全球白鲸的数量只有十万头,被认为是目前日渐递减的物种”,“虽然现今北极地区仍有100 000头以上的白鲸,但过去它们的数量比现在要多得多。”B12

鲸犹如此,物何以堪。

三、“亚哈”的疯狂与消亡

对于白鲸的美丽和惊叹,综观全书,作者有着无与伦比的描写。“它被地平线上灿烂的阳光一照,在早晨蔚蓝的海面上宛如一块活的乳白色水晶体。”B13这不仅是对白鲸的赞美,更是对大自然的伟大和神秘的咏叹,对人类母亲的颂扬,但也是对人类愚蠢行为的讽刺和抨击。

在这伟大的海洋和美丽的白鲸中间,而亚哈船长――代表着人类的贪婪、残忍、自私及变态――则是其间极不协调的音调。“亚哈对这头鲸鱼怀下了一种疯狂的报复之心……到后来,他终于有了一种丧失理智的病态心理。”B14

亚哈之所以会这样,是由于莫比•迪克曾夺走了他的一条腿。这似乎是合情合理的,本无可厚非。但是不能忽视:亚哈之所以失掉大腿,是他想捕杀莫比•迪克,而莫比•迪克完全是“正当防卫”。这就出现了荒谬,即没有人对亚哈的复仇的正义性表示出一点点怀疑。这个悖论凸显了人类中心主义。

人是万物的主人的思想,已深深地植入亚哈这一类人的内心,那莫比•迪克显然不可饶恕。于是乎,为了他失去的腿,为了作为伟大的人类的尊严和荣耀,他必须要复仇,即便赔着一船人的性命。

至此,亚哈的本性,人类的中心主义已经是昭然若揭。可问题是,人类真的是地球的中心吗?亚哈最后的消亡,已经让答案呼之欲出。

那它带给现实的思考是什么呢?

四、《白鲸》的现实启示

早在书的第五十四章,就饱含深意地描写了水手德拉德尼被吞噬的悲惨景象。“它已经吞食了德拉德尼,可它的牙齿上还残留着他的红呢衬衣的碎片。”B15这里,作者已经暗示,人类再这样一意孤行地走下去,那么德拉德尼的结局或许有一天就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

但观照人类眼下的行为,依旧将大自然作为对立面,是不能说话的“属下”,没有任何感受的“他者”,对其进行无休止的、掠夺式的、残忍的剥削。而大自然回报给我们的,同样是其无情的报复。

人类与自然的本来关系并非如此。人类是依存于自然的。与自然除了物质上的联系之外,还有着精神上的关联。“我们不仅与人,而且与一切存在于我们范围的生物发生了联系,与宇宙建立了一种精神关系。”B16因此,“人与自然的对立,不仅伤害了自然,同时也伤害了人类赖以栖息的家园,伤害了人类那颗原本质朴的心。”B17这或许就是《白鲸》带给我们的更深层次的意义和启示吧。可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有学者认为,“人统治自然绝对根源于人统治人。”B18唐纳德•沃斯特指出:“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起因不在生态系统本身,而在我们的文化系统”。而最后以实玛利的生还,无疑代表着一种作者所赞同的文化思想。以实玛利和季奎格的感人友谊,不仅表现着人与人之间的美好关系,更是折射了人与自然之间理想的生态伦理思想。

“生态文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看成是表达人类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理想,预测人类未来的文学。生态理想和生态预警是许多生态文学作品的共同特点。”B19基于此,麦尔维尔通过《白鲸》,揭露人类的愚蠢行为,向我们发出了先知般的警告。

我们应是大自然的“牧羊人”,而不是主人。

五、结 语

大自然对于人类而言,生于斯,长于斯,以后也要依托于斯。若是人类一意孤行地坚持自己的恶行,那么结局也已是昭然若揭,同“裴廓德号”一样,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康纳德的墓碑上赫然地写着:“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愈使心灵充满始终新鲜的不断增长的景仰和敬畏:我头顶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律。”而现在,需要我们做的是,无非对大自然充满敬畏和对生态伦理道德的遵守:尊重自然,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摒弃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和大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促进人类社会永久地绿色地健康地发展。

虽说生态研究和生态批评在国内学术界依旧处于不断完善和成长的阶段,但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是最永恒的话题。麦尔维尔的《白鲸》,以其高超卓越的文学品质,深切地关注了人与自然的相处,向人类的不合理的行为提出了警告,以戒后人。

基于此,《白鲸》这样一部伟大的作品给予我们的不仅是文学上的享受,精神上的陶冶,更是生态视野下对于当代社会的警示与劝告,唤起人们重建美好家园的憧憬和愿望。

注释:

①② 王守仁、刘海平、张冲:《新编美国文学史(第一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43页,第343页。

③ Cheryll Glotfelty:The Ecocriticism Reader :Landmarks in Literary Ecology,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 ,1996年版,第26页。

④ Joseph W Meeker:The Comedy of Survival:Studies in Literary Ecology,Scribner’S,1972年版,第9页。

⑤ William Rueckert:Literature and Ecology:An Experiment in Ecocriticism,Low a Review 9.1 ,Winter 1978,第71-86页。

⑥B19 王诺:《欧美生态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8页,第10页。

⑦ 利奥波德:《沙乡年鉴》,侯文蕙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16页。

⑧⑨ 许韶明:《美国捕鲸业的传奇》,《财经日报》,2007年11月26日。

⑩B11B13B14B15 麦尔维尔:《白鲸》,成时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23页,第307页,第307页,第202页,第278页。

B12 baike.省略/view/22995.htm?fr=ala0_1_1。

B16 史韦兹:《敬畏生命》,陈泽环译,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3页。

B17 鲁枢元:《生态批评的空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26页。

鲸教学反思篇10

【关 键 词】赫尔曼・麦尔维尔 发展脉络 论文类型

赫尔曼・麦尔维尔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第一个把他引入中国译介的是曹庸,曹译《白鲸》(1957 上海新文艺版)是《白鲸》在中国的第一个译本。大体而言,国内学者对麦尔维尔的研究可分为四类,即评论、译序、论文和文学史。本文主要考察论文这方面的研究。

笔者在中国知网里面输入关键词“麦尔维尔”,大致情况如下:

大部分论文是对《白鲸》的研究,各时期情况如下:

周珏良的《河、海、园――、、的比较研究》(《文艺理论研究》1983年04期)开了麦氏作品在中国研究的先河。最新的是刘海燕发表在《荆楚学院学报》2011年04期上的《有形的樊笼无形的囿囚――解读中“墙壁”意象与象征》。

一、发展脉络

国内对麦氏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比较突出的除了周珏良还有吴加和李万钧。八十年代对麦氏作品的研究还不多,论文只有8篇。

九十年代国内对麦氏的研究逐步深入,涌现了钱满素、汪义群等有影响的研究者。钱满素的《含混:形式兼主题――文书与的联想》(《外国文学评论》1991年03期)指出含混开拓了多元化的理解层次,有利于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汪义群的《论中的人道主义思想――纪念麦尔维尔逝世100周年》(《外国文学研究》1991年04期)指出《白鲸》处处闪耀着人道主义思想的光芒。

进入新世纪国内对麦氏作品的研究急剧深温,南京大学的杨金才尤其突出。他撰写了9篇相关论文及1部专著。他的专著《赫尔曼・麦尔维尔与帝国主义》(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掀起了麦氏作品在中国的研究高潮。另外比较显著的有韩敏中和林元富。

二、研究类型

1、总论型

这类论文总共才三篇,一般是对作家的生平、创作特点及作品的综合研究。杨金才在《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00年第1期)发表的《赫尔曼麦尔维尔创作简论》并将其作品大致分成三大类。另外两篇是曾艳兵的《麦尔维尔与大海》(《东方论坛》1999年04期)和聂庆娟的《麦尔维尔:敢于说“不”的探索者》(《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2、创作特点研究型

此类论文涉及到《皮埃尔》、《泰比》等很多作品,从叙事特点、创作意图、人物塑造等方面入手进行研究。

长期以来,《玛迪》一直因文体的杂乱无章被许多评论家讥讽为小说中的“异类”。于建华和杨金才的《之“奇”形:一次关于小说的冒险》(《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05期)指出作者刻意用这种方法对小说的叙事结构进行探索和实验,是一次关于小说的冒险。这一论文扭转了其他学者的偏见,为麦尔维尔进行了。

视角比较新颖的文章还有:杨金才的《从人物塑造看的文本内涵》(《外国文学研究》2008年03期);安芝丹《试论的哥特成分》(《文艺理论》2009年11期);郑然在《麦尔维尔短篇小说中的艾伦・坡元素》(《外国文学研究》2009年第4期)。

3、比较研究型

从表中可以看出这类论文占的比例也较大,内容丰富多彩。

周汶在《四川外国语学报》(1999年01期)发表的《一脉相承 异曲同工――和比较分析》通过对两部作品的创作背景、动机、人物刻画、主题等方面的比较分析,探讨了菲次杰拉尔德对以麦尔维尔为代表的美国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对美国小说创作技巧的完善。杨金才的《从看麦尔维尔与狄更斯的近缘关系》(《南京社会科学》2001年第8期)比较分析了两部作品中的人物描写和主题意蕴间的近缘关系,并指出麦氏对狄更斯进行了借鉴。

4、作品分析型

绝大部分研究都属于这一类。这类论文除了少数几篇涉及到《奥穆》、《皮埃尔》及其诗歌创作外,主要集中在对《白鲸》的研究。大致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

(1)对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分析。吴格非在《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2期第27卷)发表的《荒谬境遇中的生命抗争――麦尔维尔小说的存在主义解读》运用存在主义阐释了该小说的现代意义。此前已有很多评论家对该作品其进行过各种解读,运用存在主义进行新的解读,不落俗套,发人深思。

对亚哈进行解读的文章也很多,但对他的评论却褒贬不一,有人说他是人类进取力量的化身,也有人说他是魔鬼的化身。主要论文有:戴雪芳的《论亚哈船长的“疯狂”》(《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8年02期),王传顺和杨敏的《亚哈之死》(《美与时代》2006,01)。

(2)运用原型批评理论进行解读。这类文章一般运用原型批评理论寻找《白鲸》中主要人物的原型,这类研究重复现象比较明显。主要论文有:韩德星《外国文学研究》(2000年02期)《谈人物形象的“圣经”原型》;雷锋莲《论中的圣经原型》(西北师范大学,2001)等。

马文霞在的《对中原型意象的探析》(《时代文学》2009年02期)指出麦尔维尔并非“为原型而原型”或“原型至上主义”。这一原型解读并不是一味地寻找作品中人物的原型,而是注重于追溯其神秘原型产生的原因,不落窠臼。

(3)解读《白鲸》的宗教意义。评论家在这一方面的争论较少,一致认为《白鲸》表现了麦氏矛盾的宗教观。他一方面怀疑《圣经》中上帝的仁慈,但又不愿抛弃《圣经》教义的约束。主要论文有:孙筱珍的《的宗教意义透视》(《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04期);朱喜奎的《中的宗教思想》(《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4)从生态伦理批评的视角分析作品。随着近年来生态批评热潮的兴起,从这一视角研究《白鲸》的论文急剧增加。这一方面的主流观点是《白鲸》表现了作者前瞻性的生态危机意识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持这些观点的主要论文有:郭海平的《中人与自然多维关系的伦理阐释》(《外国文学研究》2009年03期);徐明和李欣湘的《论的生态意识》(《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有些观点认为《白鲸》表现了作者矛盾的生态伦理观。周海燕和杨正和的《解读的生态伦理困惑》(《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年05期)阐释了麦尔维尔在生态伦理问题上的思想冲突和内心困惑。

(5)探讨《白鲸》的主题

一直以来学者们对《白鲸》主题的阐释都没能达成共识,有的视其为一部反映现实的作品,有的揭示其复仇主题,众说纷纭。

韩军利的《中复仇主题的神话原型分析》(《世界文学评论》2009年01期)从原型批评的角度对其复仇主题进行分析。用原型分析解读主题,可谓别出心裁。熊伟和侯铁军在《外国文学研究》(2008年03期)的《清教预表法与美国文学中的救赎主题――以、和为例》指出作品中救赎主题与《圣经》中三种救赎主题的相似性,论文把救赎主题上升到宗教的高度。

(6)探讨《白鲸》的象征意义

这类论文所占比例也较大,一般探讨白鲸、主要人物、白色等的象征意义。

张立新的《对于美国文学与文化中“白色”象征意义的重新建构》(《国外文学》2006年03期)指出:麦氏不仅支解了美国文学中“白色”的神话,并对“白色”的内涵和象征性进行了重新建构。陈秋红发表于《外国文学研究》(1997年02期)的《象征意义的文化阐释》从三个不同层面对《白鲸》的象征意义进行了剖析。

三、结语

纵观国内对麦氏的研究,可以发现国内学者做了大量的工作,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研究广度和深度都不断增强,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美中不足的是重复现象极其突出,例如关于《白鲸》的悲剧性、象征意义和生态批评解读等一再重复。虽然我们提倡“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然而一些毫无新意的重复显然是应该避免的。此外,国内的研究只涉及到麦尔维尔的一部分作品,主要集中在《白鲸》,他的诗集和其他作品如《雷得本》、《白外衣》等则少有涉及,以后的研究可以致力于这些之前不被关注的作品,这样才能更全面地了解一位作家。另外笔者注意到国内与国际麦尔维尔研究的对话与合作研究几乎没有,以后应多加强国际合作。总体而言,我国对麦尔维尔作品的研究仍处于初步阶段,整体学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Robert S. Levine. Herman Melville [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韩德星.谈《白鲸》人物形象的“圣经”原型[J].外国文学研究,2000(2).

[3]韩军利.《白鲸》中复仇主题的神话原型分析[J].世界文学评论,2009(1).

[4]孙筱珍.《白鲸》的宗教意义透视在[J].外国文学研究,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