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教学设计十篇

时间:2023-03-17 18:14:46

鲸教学设计

鲸教学设计篇1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鲸的特点,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3、学习抓住事物特点,将事物写具体的说明方法,初步了解用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鲸的特点,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用“列数字”等的说明方法。

难点:了解鲸的进化过程。

教学准备:

1、学生熟读课文,搜集鲸的有关资料。

2、教师制作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学生认读词语。(出示课件——幻灯片2)

2、(出示课件3)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鲸这篇课文,你知道课文写了鲸的哪些知识吗?(学生分别作答,教师据情况板书。)

3、生齐读课题:鲸

二、了解鲸体形特点以及说明方法。

学习第一段

1、(出示课件3)问:你觉得它的体形怎样?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然后再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提示阅读方法。出示课件4)

2、出示习题一(课件5——8)

要求学生口答,随着学生的回答,用鼠标按出答案,并引导学生说说作者用“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的方法来说明鲸的大的好处。

3、指导朗读相关句子。

4、小结。

作者抓住鲸“非常大”这个特点,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的方法来说明这个特点,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三、有感情朗读,了解鲸的生活习性、种类等。

(一)学习第二段

1、设问:大家看,鲸的身体十分像鱼,又在海洋里生活,那它为什么不叫“鲸鱼”呢?(出示课件9)

2、学生默读第二段,思考上述问题。

3、指名生回答。

4、鲸是鱼类还是哺乳动物,它为什么会在海洋里生活?

告诉学生什么叫哺乳动物,并举例说明。

请看鲸的进化过程——(显示课件8)。

抓住“陆地”——“浅海”——“海洋”三个词,让学生懂得鲸为了生存下来,就得适应这个变化的环境,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自身体形及器官也发生相应的变化,所以鲸渐渐地变成了鱼的样子。

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第三至五句,理解鲸进化的过程是非常漫长的。

(二)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第三段。

2、说说鲸可以分几类,是根据什么来分的?(出示课件10)

(三)学习第四段(4——7自然段)

1、自由读第四段,看看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介绍鲸的生活习性的?(出示课件10——13)

2、学生回答。(从吃食、呼吸、睡觉、成长四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

3、齐读第四自然段,思考:须鲸和齿鲸在吃食上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体会两种鲸吃食的方法、过程。(出示课件12)

4、前面课文提到,鲸不是鱼类,是哺乳动物,哪些习性还可以说明?请认真看书找一找。

用肺呼吸。(看课件12)。认识须鲸和齿鲸呼气喷出的不同形状的水柱。

5、鲸睡觉时有什么特点?轻声读读课文,找出鲸睡觉最明显的特点,并在书上找出来。(看课件13)

6、胎生。这一节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作者运用了列数字来说明鲸的胎生情况和寿命之长。)认真读读有关句子。(出示课件14)

(四)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主要是鲸的吃食这一段)

1、指导朗读。

2、 想想鲸有哪些特点。读课文的时候,通过语气、速度的变化, 突出和强调鲸的这些特点。

四、教师小结、拓展。

1、小结课文内容。

2、小结作者写法。(出示课件15)

3、拓展。你们还想了解有关鲸的一些知识吗?(出示课件16)

板书设计:

举例子

作比较 打比方

列数字

26、鲸 体型 具体 形象 真实 哺乳动物

进化

鲸教学设计篇2

一、试题趣味化,凸显人文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事情有了兴趣就不会成为负担。考试是如此,要想让学生愿意考试,喜欢考试,并相信自己能做得最好,我们就应当开阔视野,将那些传统意义上的试题加以改造,使其有一定的主题性和情境性。具体做法如下:我们可将传统呆板、缺乏生机的大标题“语文检测试卷”改为学生喜闻乐见的“语文快乐园”、“知识列车”、“语文快乐岛”等,以唤起学生美好的生活体验,使其产生愉悦的感情。低年级试卷的设计,宜用鲜艳的色彩写题目,用一些图案作试卷背景,这样会增加小学生对试卷的兴趣。另外,再配上活泼可爱的小动物,姿态不一的卡通形象作引导。这样,学生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完成试卷如同和卡通动物对话,能不快乐吗?而高年级的学生喜欢思辨,用小博士、小超人等卡通形象能使试题更富于挑战。这种新颖别致的设计,能激发起学生的考试欲望,消除对试卷的恐惧、厌烦心理。

另外,一份试卷,就是一种情境。因此问题的提出,要富有情感性。如:卷首我们可用富有活力和个性的儿童化语言:“小朋友,欢迎你来到语文快乐园。”卷中可用满怀期待、饱含激励性的语言,让孩子充满自信,如“我能写得最棒!”“我是病句好医生。”“我是阅读小能手。”等,这些个性化的语言,能真正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增强自主参与的意识,并培养自信心,拉近试卷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强试题的亲和力,体现人文关怀。

二、试题层次化,凸显差异性

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兴趣,我们要兼顾学生间存在的差异,在设计试题时,应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题目解答,在选择中形成个性,激发潜能,提高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的个性展示创造广阔的空间。

题例1:“六一”儿童节到了,校园里真是?摇 ?摇、?摇 ?摇、?摇 ?摇、?摇 ?摇。(在横线上写成语,能写几个写几个)

题例2:下面是两道作文题,请选择一道你喜欢的,你觉得好写的来完成。(两道作文题的难度不同,具体要求略)

以上两道试题,尊重了学生的学习差异,促进了各层次学生的共同发展。另外,在试卷的末尾我们也可增设一些难度略大的选做题、附加题,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空间。

三、试题生活化,凸显应用性

语文来源于生活,又广泛应用于生活。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和运用语文的意识和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我们要把试题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题型,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知识得到拓展与延伸,体会到语文的应用价值,让语文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譬如:习题一:这是一幅广告宣传画,观察画面后回答:

A.这则广告介绍的书名是《?摇 ?摇》

B.出版社编写这套书的目的是?摇?摇

C.“100%”精品说明这套书?摇?摇,“70%价格”说明这套书?摇 ?摇,两个意思用一个成语概括就是?摇 ?摇

习题二:电视、报纸、杂志以及街头巷尾的广告可谓形形,但有些广告用语却改变了汉语正规用法,请你给下列广告词“消毒”,恢复这些成语的原貌。

服装广告词:百衣百顺( )

热水器广告词:随心所浴( )

止咳药广告词:咳不容缓( )

摩托车广告词:骑乐无穷( )

这些贴近学生生活的试题,不仅巩固了课堂里所学的知识,使书本知识变活,而且能够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使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应用价值,从而促使他们更好地学习语文。

四、试题综合化,凸显整合性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我们应拓宽命题思维,拓展命题空间,打破学科界限,贯通学科与生活的联系,赋予试卷丰富、多样的功能,尽可能使有限的试卷汇合学科知识的载体,从而全面、综合地考查小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有效地促进他们语文素养的提高。

题例: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最大的鲸有160吨重,最小的也有2吨以上。我国捕获过一头40吨重的鲸,它有17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样重。它要是张开嘴,人们站在它嘴里伸手还摸不着它的上颚;四个人围着桌子在它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1.认真读短文,然后在括号里填上数字。

(1)我国捕获过一头40吨重的鲸,它有17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样重。如果一个人有100斤,那么要( )个人才与这条鲸一样重。如果一个人伸开双臂有1.7米长,那么要( )个人手拉手才能从这头鲸的头排到尾。

(2)最大的鲸有160吨重。如果按照我国捕获的那头40吨重的鲸来计算,那么这头最大的鲸有( )米长。如果一头象重2000千克,那么要( )头象才与这头鲸一样重。

2.用上题的估算结果,把下面的句子写具体。

(1)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摇 ?摇

(2)人和鲸相比,那就太小了。?摇 ?摇

鲸教学设计篇3

“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这12个耀眼的大字。是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上代表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发出的庄严号召!

我们所要假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六个方面: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也就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在这个社会里,充满了活力和创造力,社会变得更为公平,人与人友好相处,社会保持着稳定。

鲸是生活在海洋中的哺乳动物,它们无法像鱼那样迅速大量繁殖,而是像人类一样,通过胎生繁衍后代,以乳汁哺育幼鲸,所以鲸的种数量增长十分缓慢。

长期以来,世界各国都在采取严厉的措施,保护鲸类。但是有少数国家为了本国的私利,千方百计地进行捕鲸活动,使鲸类面临种群灭绝的危险。

鲸教学设计篇4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8-0009-03

【教材分析】分步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加、减、乘、除四种基本数量关系,并会运用这些数量关系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使学生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思路和基本策略,发展数学思考。

【学生分析】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虽处于初级阶段,但已基本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有意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从整体上看,二年级学生都比较活跃,大多数学生上课基本上能够跟上教师讲课的思路,教师组织课堂纪律并不难,而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容易调动。但每个班都有个别的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我行我素。

【教学内容】青岛版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休闲假日——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日常生活(旅游)中的一些简单的数学。

2.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活动中,经历观察、思考、运算等数学练习过程,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结合具体情境,学会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4.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两步计算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分布解决两步计算问题的一般思路和解题策略。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课前播放鲸鲨馆的美丽图片。

2.评析:优美且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鲸鲨馆美景欣赏,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在视觉上受到了美的熏陶,从而踏上了快乐的学习旅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刚才我们欣赏的是鲸鲨馆里的美丽景色。烟台海昌鲸鲨馆是烟台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今天大家就跟随我去烟台海昌鲸鲨馆游玩一下吧!

(课件出示情境图)

评析:教师选择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旅游导入新课,创设了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身心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师:假如现在你是一名导游,要想带领大家进入鲸鲨馆,你的任务应该是干什么?

生:买票。

师:要想知道买多少张票,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什么?

生: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

师:真是一名优秀的小导游!(板书: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

评析:新课标强调,“数学学习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让学生在旅游过程中亲自当导游,进行角色体验这一环节的设计,就引发了学生对实际数学问题的思考,从而提炼出数学问题。

(电脑出示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情境图,根据图上哪些数学信息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9人一组,分了4组,还剩5人。

师:真是个善于观察的好孩子!我们把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读一读好吗?

生:(齐读)9人一组,分了4组,还剩5人。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

师:能自己思考解决这个问题吗?想一想要求一共有多少人,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列出算式。

(师巡视指导,然后实物投影展示两位学生。)

师:请坐好,谁给大家讲一讲你是怎么想的?

一生(分步计算):4×9=36(人)36+5=41(人)。

[板书:4×9=36(人)36+5=41(人)]

师:老师不明白,4×9求出来是什么呢?

生:这是4组的人数。

(板书:先求:4组有多少人?)

师:为什么再加5呢?

生:因为还有剩下的5人。

(板书:再求:一共有多少人?)

师:同学们说他说的怎么样?

生:很详细。

师:是啊,他讲得很棒,掌声送给他。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位同学写的。请你给大家讲一讲你是怎么想的?

一生(综合算式):算式是4×9+5=41(人)。

师:在这个算式中,你先算什么呢?

生:先算4×9=36。

师:算出来是?

生:前4组有多少人。然后再用36+5=41(人)。

师:讲得也很棒,掌声也送给他!

评析:新课标指出,“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他们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乘加混合运算是比较复杂的,教学中采用了画图这一最直观、形象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就使学生清楚地看到了各个信息之间的关系,从而轻松获取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并简单表述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不但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师:想知道老师是怎么做的吗?(课件展示)老师用1个圆形表示1个人,9人一组就画9个圆形,一共画4组,还剩5人。

师:要求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我们得先算什么?

生:先算4组有多少人。

(课件圈出4行圆形)

师:列成算式是什么?

生:4×9=36(人)。

师:36是旅游团的总人数吗?

生:不是。

师:所以我们要再算什么?

生:一共有多少人。

师:得再用36加上剩下的5人,就是旅游团的总人数。怎么列式?

生:36+5=41(人)。

师:把这两个算式合成一个综合算式就是4×9+5。在这个综合算式中,我们要先算4组有多少人,也就是先算4×9=36(人),再加5就是41人。

师:最后这种解决问题的题目,我们还要回答一下。(板书:答:旅游团一共有41人。)

师:看来同学们都很善于思考。我们最后总结一下:要求旅游团的总人数,要先求4组的人数,再与剩下的5人合起来。

评析:鲜艳的圆形示意图,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动态的画图过程,使学生确信自己选择的方法的正确性;老师系统的讲解,让学生真正体验了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它们包含哪种运算?

生:乘法和加法。

师: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要先算什么?

生:乘法。

师:我们解决的这个问题是几步运算?

生:两步运算。

师:同学们表现得真棒,刚刚我们就用了乘加来分步解决两步计算问题。现在把你解决问题的过程给同位说一下,说完坐好。接下来有没有信心表现得更棒呢?

师:(课件)走进海昌鲸鲨馆,我们来到了第二站:鲸鲨展示池。你又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左边有9只护士鲨。

师:还有关于鲨鱼的信息吗?

生:右边有3行柠檬鲨,每行有4只。

师:观察得真仔细!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左边和右边一共多少鲨鱼?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先算什么?

生:柠檬鲨有多少只。

师:怎么列式?

生:4×3=12(只)。

师:再算什么?

生:一共有多少只鲨鱼。

师:怎么列式?

生:12+9=21(只)。

师:真棒!根据左边和右边的鲨鱼信息,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生:柠檬鲨比护士鲨多几只?

师:真像一个小数学家!(板书问题)

评析:此环节的设计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既可以对乘加运算进行及时巩固,又能轻松、顺利地过渡到乘减的学习。

师: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请同学们直接列出算式。

(指生板演算式)

师:请你讲一讲你是怎么想的?

生:3×4求的是右边有多少只柠檬鲨,再减去9就是右边比左边多的。

师:也就是说,我们得先算出右边有几只柠檬鲨,再减去左边的9只护士鲨,就是右边比左边多3只。

师:做对的同学请举手。同学们真棒,同位互相说一下解决问题的过程。

评析:有了乘加的学习基础,在学习乘减时,大胆放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以及交流的过程,使学生轻松掌握了乘减的运算顺序,体现了教学的层次性。

师:仔细观察,这个算式中又含有哪两种运算呢?

生:乘法和减法。

师:先算什么?

生:乘法。

师:我们解决的这个问题是几步运算?

生:两步运算。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我们今天解决的这两个问题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

生:都是两步计算。都是先算乘法。

生:有乘加的两步计算,有乘减的两步计算。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用乘加乘减来分步解决两步计算问题。

(板书课题:乘加乘减问题)

三、拓展练习,巩固提高

1.课件出示“海狮表演”。

(课件:鲸鲨馆的表演厅里,有7只海狮在做套圈表演,其中6只,每只套8个圈,最后一只套了7个圈。海狮们一共套了几个圈?)

师:同学们,接下来又有什么惊喜在等着我们呢?

生:海狮表演。

师:海狮也遇到了一个难题,它们遇到了什么难题?

生:我们一共套了几个圈?

师:想不想帮帮海狮?

生:想。

师:在题目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帮助海狮解决问题。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生:6×8=48(个),48+7=55(个)。

师:6×8是什么意思?

生:前六个海狮每个海狮套了8个圈。

师:为什么加7呢?

生:最后一个海狮套了7个圈,所以加7。

师: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生:6×8+7=55(个)。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7×8-1=55(个)。

师:这里是6个8,怎么成了7×8了呢?

生:我把最后一个海狮也看成套了8个圈,就是7×8,然后再把那1个减去,就是55个。

师:他这种方法行不行?

生:行。

师:看,我们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算出来的结果都是相同的。因此我们一定要多动脑筋,多想办法。

评析:喜欢表演是孩子们的天性。将数学知识寓于节目表演之中,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为枯燥的巩固练习增添了趣味色彩,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2.课件出示“停车场”。

(小汽车有4排,每排8辆。我们停了12辆大汽车。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几辆?)

师:来到了停车场,我们的鲸鲨馆之行也马上要接近尾声了,有没有信心顺利返回学校?

生:有。

师:仔细阅读题目中的信息,并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解决问题。最先写完并且做对的同学可以最先上车。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

生:4×8=32(辆),32-12=20(辆)。

师:说一下每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生:4×8表示有4排小汽车,每排8辆。再减去12表示小汽车比大汽车多20辆。

师:说得真棒!还有没有不同的解法?

生:32-4×8=20(辆)。

师:真棒!做得很好。

师:做对的同学请坐到车上去,我们要返回校园了。

四、当堂小测

师:同学们,我们的鲸鲨馆之行已经结束了,在这次旅途中还解决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老师想问问大家你过得快乐吗?有什么收获呢?学到了什么?

生:……

师:看来大家收获了很多,老师也发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要想解决数学问题,一定要用发现的眼睛去发现数学信息。

五、当堂小测

师:最后老师还要考考大家,有没有信心接受挑战?

生:有!

师:写得又对又快的同学老师还要奖励哦。

六、总结课堂,提出希望

师:其实,在这个展厅里,在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希望同学们能够用自己明亮的眼睛去发现问题,用智慧的大脑去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

鲸教学设计篇5

近期,哈工大和黑大的创业团队、创业导师以及相关负责人利用多种方式,面向全省高校交流分享了创新创业经验。

探索融合教学

从大学生变成老板需要多长时间?华鲸州只用了不到10个月。2014年9月进入黑大软件工程专业学习的他,在2015年6月就注册了哈尔滨追光人科技有限公司。如今,他开发的人工智能平台,已经吸引了众多投资人的目光。

这个人工智能平台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吸引力,是因为华鲸州开发出了一个十分简单的编程方法。“在我的人工智能平台上,不需要学任何编程语言,只要用汉字就能编出私人订制的人工智能程序,而且10分钟内就能学会编程方法。”华鲸州自豪地说。

和华鲸州一样自豪的,是他的专业老师郭兴凯。华鲸州说,“要不是郭老师,我根本不可能这么快走到创业的路上来。”

原来,郭兴凯为新生上第一堂课时,并没有讲任何编程理论,而是问所有学生,学习编程软件有什么用。当时华鲸州就说,“可以开发出钢铁侠。”

很多同W都笑了,但郭兴凯没有笑,反而鼓励华鲸州尝试着去开发钢铁侠那样的人工智能系统。在郭兴凯的鼓励和指导下,华鲸州大一上学期从科技创新项目开始做起,很快就研发出自己的人工智能平台,随后注册成立了公司。

“华鲸州是黑大十分突出的创新创业典型。”郭兴凯继续道,“如今在黑大,大部分学生都会寻找自己专业的科技创新点或创业机会,让专业理论得到应用,真正实现了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实际上,黑大已经将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教育、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充分融合,并不断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项目研究、学科竞赛、校园活动中,提升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

哈工大也在这个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学校在做好传统教学和专业教学的同时,将创新能力和创业思想融入到了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让广大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掌握了创新创业所需的知识,激发创造的欲望,为创新创业实践打好了基础。

秉承“做中学”

和华鲸州一样,哈工大超过70%的大一新生都会做科技创新项目,并形成了一项制度――“大一年度项目”。

“大一年度项目”是由大一学生以项目团队的形式,借助各种教学和科研资源开展为期一年的研发与制作项目。该项目自2010年开始,经过5年的发展,如今已成为哈工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起点。

回想起自己大一时做项目,学生马忠超说:“那会儿单片机是什么,三极管有什么作用,步进电机怎么驱动,这可难倒了没有任何电路知识基础的我们,通过查阅资料、文件检索,以及自学单片机和C语言课程,我们慢慢学会了这些元件的连接和使用。最终,我们做出了获得全国电子设计大赛一等奖的项目。”

哈工大相关负责人表示,“大一年度项目”充分体现出哈工大“做中学”的传统。学校重视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理论基础,更重视培养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中的实际能力培养。哈工大目前已经构建了基于项目的学习、各级各类科技创新和创业实践竞赛、创新创业训练、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践等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

据了解,哈工大每年有80%以上的本科生投入到创新创业相关活动,“十二五”期间,学生完成基于项目的学习计划1.6万余项,完成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535项,其中获部级资助583项,参与学生7500余人次。

黑大也在不断加强训练项目平台、实践基地平台和竞赛实训平台建设,注重用通过创新创业大赛提升学生的“双创”能力,建立了竞赛实训与管理机制,鼓励学生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参加“挑战杯”、数学建模等各级各类竞赛,实现创新创业竞赛实训课程化、常态化,已有3000余人次学生获省部级以上奖项。

坚持专业化

李海东是黑龙江大学的一名教师,但和其他教师不同,他是黑龙江大学创业教育学院专职教师,专门教授学生创新创业。他告诉记者,“黑大是全国唯一一所拥有创新创业专职教师的高校,实现了创新创业教育的专业化。”

但创新创业真的是能教出来的吗?

“创新创业也许不能教出老板,这本身也不是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但通过专业化的教学,创新创业精神可以培养出来,创新创业的能力能够提高。”李海东说。

他告诉记者,一直以来,黑龙江大学坚持“面向全体、基于专业、分类教学、强化实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原则,突出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创新精神与意识;面向具有创业潜质的部分学生,培养创业精神与能力;面向具有创业意愿的少数学生,培养创业知识与技能,构建出教学、实践、保障“三位一体”的“融入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近三年,学校‘融入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共使6万余名学生受益,用人单位满意率高达96%,毕业生自主创业人数676人,创办企业101家,多项成果实现市场转化。”

实际上,社会上对专职创新创业教师有很多不同的看法,一方面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应该而且可以更专业化,但另一方面,又认为专职的创新创业教师缺少实践经验,应该让成功的创业者来担当创业教师。

鲸教学设计篇6

关键词:《白鲸》 预言 梅普尔神甫 以利亚 费达拉

《白鲸》是美国著名小说家赫尔曼・麦尔维尔的旷世之作,倾注了作者全部的心血与期盼,然而小说在1851年出版发行之后并未受到读者及评论界的广泛关注,远远没有达到作者此前的预期,这使他心灰意冷、痛苦万分。之后几年他又写了一些小说,但遭遇也都像《白鲸》一样沉寂在茫茫书海中。心灵的创伤加之现实的残酷,为了维持生计养家糊口,在生命的最后二十年,麦尔维尔不得不放弃自己钟爱的写作事业与成为著名作家的梦想,每天早出晚归、疲于奔波,以至于当他去世后,竟然有一个评论家奇怪他居然活到了那个时候。但是是金子总会发光的,20世纪20年代,麦尔维尔的《白鲸》、梭罗的《瓦尔登湖》、艾米莉・迪金森的诗歌被评论家们从汗牛充栋的作品中发掘出来,这三位作家突然之间成了美国文坛的新宠,声誉与地位日益攀升,最终成为世界文坛中耀眼夺目的巨星。《白鲸》被誉为美国19世纪上半叶的百科全书,描绘了当时美国的支柱产业―捕鲸业的全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日常生活、、等级制度等方方面面,涵盖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等多个主题,极具魅力及无限的可阐释性。“裴廓德号”的悲剧令人扼腕叹息,然而它的悲剧是注定的,这个悲剧在小说自始至终弥漫的预言中昭然若揭。

一.梅普尔神甫的布道

梅普尔神甫在小说中只在“裴廓德号”出发前的布道时出现过,但他却是一个非常重要、极具象征意义的人物,他的布道对“裴廓德号”之旅是一个极其严肃的暗示与警醒。梅普尔神甫有过出生入死的海上经历,曾经做过水手和标,因此他的行为举止具有与一般牧师截然不同的特征。他主事的讲坛形状是一艘大船,讲坛后面的墙壁上贴着一大幅油画,画中一艘雄健的大船气势磅礴冒着狂风暴雨奋勇向前,后面是凶险的岩石和滔天巨浪,这足以说明梅普尔神甫对大海的喜爱、向往与敬畏,大海的魅力与危险亦不言而喻。“讲坛从来就是人间的为首的部分,其余的一切都是跟着它走的。讲坛领导整个尘世。”[1]很显然,麦尔维尔把宗教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认为宗教引导、决定着尘世的一切。梅普尔神甫在“裴廓德号”起航前的布道因而具有神圣的、权威的意味。

布道开始前,梅普尔神甫以长者的身份柔声但却坚定地命令大家向中间聚拢,然后他跪在讲坛上双目紧闭真诚祈祷,以示他此次布道的重要。他给大家诵读了一首《圣经》中的圣诗:“大鲸的恐怖和肋骨/困我在阴森可怕中/神光普照的浪涛滚滚而过/把我高高举起,重重抛进毁灭之都……在凶险的灾殃里/当我几乎对k失去信心时,我叫喊我主/k俯耳倾听我的申诉―/大鲸就不再禁闭我……”[2]诵读之后几乎所有人都唱起这首圣诗。接着梅普尔神甫给大家诵读并详尽阐释了《圣经》的《约拿书》中上帝耶和华安排一条大鱼吞了约拿的故事。故事中约拿违抗了一个他认为很难完成的上帝的命令,并且设法逃避上帝,认为大船可以把他带到一个没有上帝只有一群船长统治的国度里去,于是他找到了一艘开往他施的船,但是他的私心早被上帝所知,作为惩罚上帝让海上刮起了狂风,船上的水手们也看出了约拿的阴谋诡计并知道了狂风大作的原委,于是就把约拿举起像抛锚一样把他抛到了大海中一条大鲸的肚子里。约拿这时才意识到并为自己的过错悔恨不已,他开始虔诚地向上帝祈祷,希望上帝可以原谅他、拯救他,上帝终于被感动,于是把他从大鲸的肚子里救了出来。梅普尔神甫说;“千万不要犯罪;不过,如果犯了罪,那么请注意,千万要像约拿那样悔罪。”[3]遗憾的是这一切并没有被那个傲慢、冷酷的亚哈船长听到,因为他根本就没有去参加布道。作为一个信奉基督教的船长竟然在船只起航前不去参加布道,这足以说明了他对自己的不虔诚、以及任性傲慢、胆大妄为的性格特征。

梅普尔神甫的布道实质上是对“裴廓德号”结局的预言与暗示:他已知晓亚哈船长此行的目的,在航程中,如果亚哈船长在关键的时候能够不计前嫌、忘掉白鲸对自己的攻击与伤害,能够在遇到白鲸之时考虑到其他船员的利益与性命,甚至能够在关键时刻像约拿一样认识到并忏悔自己的罪行,那么“裴廓德号”的悲剧就不会发生。但问题是,亚哈作为船长却缺席了这么重要的布道,他的缺席意味着“裴廓德号”势必前程未卜、令人担忧。事实果然不出所料,大鱼白鲸与“裴廓德号”竭力厮杀三天三夜,亚哈放弃带领船员们逃脱危险的机会,怒火中烧、一意孤行、不杀死白鲸誓不罢休,结果全军覆没。从某种程度而言,“裴廓德号”的悲剧是亚哈心中无信仰、无上帝的惨痛结局。

二.以利亚的疯癫呓语

《白鲸》中的以利亚是一个衣衫褴褛、腌里腌H、疯疯癫癫的老水手。他在“裴廓德号”出发前,看着以实玛利和他的好友魁魁格登上这艘捕鲸船时自言自语道:“你们已经当上了那条船的水手啦,是吗?在文件上签了字啦?嗯,嗯,要签的,都签好了,安排好了;总得有些水手跟他一起走,我猜想,这些和另外一些人,愿上怜恤他们吧……”[4]这番看似无意间的喃喃自语实际是以利亚对“裴廓德号”悲剧的预言,具有丰富的可阐释性。

以利亚这个名字本身就具有深刻的象征性。在《圣经》中,以利亚是智慧的先知,知晓一切,而亚哈作为一名基督教徒兼以色列第八任君王,他骁勇善战、能力非凡,但却无视基督教的教义教规,娶上帝的最大敌人谒巴力的女儿为妻,最后因不听信耶和华的先知的预言及劝说而战死沙场。《白鲸》中的以利亚以水手的身份出现,暗指《圣经》中的先知以利亚,船长亚哈也和《圣经》中的亚哈同名,暗示他也和亚哈王一样性格霸道、刚烈,不尊重权威的上帝,最后必将落得悲惨的结局。以利亚十分了解亚哈一意孤行、胆大妄为的秉性,清楚地知道“裴廓德号”此行的目的,也早已预知它悲惨的命运。“要签的,都签好了,安排好了;总得有些水手和他一起走……”以利亚已经清楚知晓“裴廓德号”的悲惨结局,并且这个结局是注定的,谁都无法挽回。“我猜想,这些和另外一些人,愿上怜恤他们吧……”一句话表明以利亚对“裴廓德号”船员的无限同情:这些人都将因为船长亚哈的执迷不悟而命丧黄泉,他们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与白鲸进行了三天三夜的奋力搏击,他们尊重权威、尽职尽责,在亚哈被白鲸所困之时原本可以选择放弃与白鲸的搏斗,逃脱白鲸保全性命的,但是他们却在关键时刻选择了全力营救他们的船长亚哈,彰显了作为真诚的基督教徒的本性。他们的行为看似违背了上帝的旨意,实则是对权威、对上帝的顺从,因为他们一直以来都把亚哈船长看成“裴廓德号”的权威、他们现实生活中的上帝。

三.“假先知”费达拉的预见

表面看来,小说中的次要人物费达拉是船长亚哈的“心灵密友”,是亚哈倾诉情感的唯一对象,耐心倾听亚哈的心声,并且总在关键时刻坚定亚哈必定能够找到并打败白鲸的信念,然而实际上,费达拉是上帝派来的“假先知”,他每次对亚哈的鼓励都加速了他背离上帝、终遭惩罚的脚步,而他“假先知”的面目却被浩浩荡荡的文字与复杂多变的场景所遮掩,只有仔细辨认,才能昭然若揭。

“我们整个的心理活动似乎都是在下决心去追求快乐而避免痛苦,而且自动地受唯乐原则的调节。”[5]被白鲸夺去一条腿后,亚哈船长最大的目标与愿望就是追杀白鲸,对他而言,这个目的达到便是他最大的快乐。在这种唯乐原则的支配下,他“已经迷失了自我,没有办法把自己、上帝与宿命区分开来”[6],被伤害的痛苦与急于报复的欲望交织在一起,使他只关注一己私利而不能顾全大局,他甚至疯狂地怒吼他是“裴廓德号”的船长,就像主宰人间的上帝一样,有权力主宰“裴廓德号”的命运。他缺席象征着宣扬上帝的权威的梅普尔神甫的布道,崇尚火神,取异教徒为妻,这一切都触及了上帝的底线,于是上帝派来了他忠诚的卫视费达拉来对亚哈进行惩罚。在与亚哈“交心”之时,他几次都预言亚哈一定能实现达到自己的目的,找到并杀死白鲸,亚哈对他的预言笃信不疑,殊不知,这一切预言都是上帝的计谋,费达拉是上帝派来的“假先知”。

亚哈做梦梦到灵车被惊醒,费达拉告诉亚哈,灵车和棺材与他毫无相关,亚哈对他的话深信不疑,因为他的诱导技巧异常高明:每当有白鲸的消息之时,他总是一马当先,时刻表现出备战状态,好似对白鲸深恶痛绝。他预言如果亚哈死在此次航程中,海上会出现两只灵车,一只使出产在美国的木头做成的;还预言只有绞索才杀得了亚哈,并且告诉亚哈,他自己是亚哈的引港人。每次预言他都分析亚哈必胜的种种理由,这使高傲自大的亚哈听了很受用,更加坚定了追杀白鲸的信心。事实是费达拉的预言都变成了现实:“裴廓德号”成了第二只棺材;亚哈被白鲸用绞索缚在大船上丢掉了性命,而他自己也丧生于第二天的搏斗。至此,费达拉作为上帝派来的“假先知”,成功地诱惑了亚哈一步步陷入复仇的深渊,出色地完成了上帝交给他的人物,他的预言也成为了读者深刻了解这部小说一条隐含的线索。

参考文献

[1][2][3][4]赫尔曼・麦尔维尔.白鲸[M].曹庸译,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49、50-51、57、132.

[5]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高觉敷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285.

鲸教学设计篇7

我们认为创新教育与活动教学的本质是相同的,其追求的目标也是一致的。但是,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作为研究的总目标,我们的视野会更开阔,而提高学习活动的主要因素是转变教师的观念,改变教师的行为。为此,我们对学习活动的流程“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反馈讨论——变式练习”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并分别提出相应措施。在教学实践中,以备课为切入点,真正落实这些措施,以提高活动的效益,从而达到以熟读感悟、探究讨论、专题活动等新型学习方式取代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废止繁琐的“发胖式分析”套路。

(1)设计以活动的目的性为根本。要高度重视和认真研究学科的特点、知识的属性、学习规律等,并以此为根据合理设计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综合性的发展。例如,教学第七册《捞铁牛》一文,其中一个学习活动指向培养学生分段、归纳段意的能力。那么无论是教学时间的分配,还是活动的展开,都是以此为根据。学习活动设计的成败也在于此。

另外,备课时要仔细分析学生学习时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形,做好“剪裁”的准备。比如:如果要问“种田人再这么等下去,会出现哪些不同的结果”,就要估计到学生的思维会因此怎样“发散”,对哪些回答应及时“剪去”,哪些回答则既有利于达到原定目标,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应及时鼓励他们展开,以真正实现“活动促发展”。

(2)设计合适的反馈形式。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形,学生带着一个综合性的练习题进行了足够时间的阅读思考,但教师提问时仍举不起手。是学生不会吗?不,多半是反馈的形式不恰当。这就要研究反馈的形式。首先是研究反馈的形式是否便于教师及时捕捉学习信息。比如,学习第九册《鲸》一文时,要让学生说说鲸睡觉的特点,有的学生经过读书思考,连课文从几个方面写鲸睡觉都没弄清。他们学习中的误差这么一点点积累,教师巡视时却无法知道这一些,下一步的指名回答也因此存在较大的盲目性,接着的点拨便不切实际。在教学《鲸》一文时,另一位教师让学生先读书,然后根据课文内容摆出鲸睡觉的样子。他稍一巡视,发现学生摆得认真,但有几位学生把鲸的图片胡乱地摆成一圈,便立即明白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他随即选一名学生到实物投影上试摆,要全体学生再读一读课文,评一评这位同学是不是根据鲸睡觉的特点进行摆图。学生便立即明白了:读书要抓住鲸的每个特点。通过独立学习,他们很快摆出鲸睡觉的图画,并说出鲸睡觉的两个特点:一是几头聚在一起,二是头朝里围成一圈。第二是反馈的形式便于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听、说、读、写,本身无所谓优劣,但我们通常以指名个别学生说出学习结果,老师当裁判的形式为主,显然,一方面忽视和影响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而另一方面单一的说的形式往往不是最佳的反馈形式。为此,我们要思考反馈的时间、人数、形式、情境等,更要考虑听、说、读、写、演等的结合,便于全体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

(3)设计精当的点拨。由于活动教学的块状明显,问题的综合性强,所以,课堂上有时出现“冷场”是正常的。如果点拨得当,冷场可以转变为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大好时机。首先,应尽量选择直觉式的点拨方式。平时,我们常见的点拨形式大致有两类。一类是逻辑推理式的。比如教学第八册《她是我的朋友》一文时,学生提出这么个问题:阮恒献血时心情怎样?这是一个好问题,便于由此理解阮恒的内心。但一位教师的点拨令学生费解:①阮恒痛哭了几次?②他每一次痛哭的时间和程度有什么变化?③他这样不停地痛哭,可以看出他心情怎样?其提问的严密逻辑性恰似解几何证明题,其思维过程也不符合学生认识的规律,其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他们对每个小问题的思考都存在误差,终于,在回答最后一个问题时败下阵来。另一种点拨方式是直觉式的。“这时候,阮恒心情怎样?如果一时说不上来,你们可以读出来。”,学生便根据已有的经验和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式去读读、说说,思维又活跃起来。

第二,点拨应便于思维的发散。一些优秀的教师在学生思维将停滞时毫不慌张,其出色的教学机智,在于课前的精心设计,在于对发散思理论的充分运用。比如,一位教师上《守株待兔》一课时,创设了一个语言情境:一位老农走过来,他想劝种田人,他会怎么劝?一位学生回答“这样等下去会一无收获的”,他答完后便再也没有人举手了。由于教师在设计活动时,便注意到了点拨的方法。他马上鼓励说:“你真像个有经验的老农,可你能再说说,他为什么会一无所获吗?”学生说出“遇到野兔撞死在树桩上的事是偶然的”后,老师进一步点拨,学生还说出这件事不是怎样的,想再捡野兔不会怎样,会怎样等等,学生的思路一下子打开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明白了寓意,而且培养了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尤其可喜的是,学生学会从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学会了学习,并树立了学习的信心。

(4)设计活动性作业。现在,学生上课时进行综合性的练习,课堂或课外作业却是抄几遍词语,写出近、反义词等单项训练。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在于应试教育的恶劣影响。为此,我们必须改变作业的形式和内容,采用专题作业等活动性作业,让学生在作业中动起来,既培养一般能力,又培养学习能力。这一条做不到,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也会因此落空。

二、对语文活动教学的反思

怎样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我们着力研究活动教学,坚持“以活动促发展”,把教学的目标指向学生综合能力(包括学习能力)的培养,素质的整体发展上。进行教学流程设计时,坚持以程序性知识为基本学习内容,坚持以学生主动学习为基本习得方式。比如,在语文课上,一般先让学生初读全文,感知语言,让学生解决“是什么”的问题;然后要求学生运用原有的经验、方法,进一步细读课文,弄懂“为什么”的问题;在上述学习之后,学生还要在变式训练中学会如何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理解和运用能力。然而,第一步的目标,我们已达到,而第二、三步,则主要还是停在理论的分析研究上,为什么?因为“传统教学在教学目标的选择和追求上,历来重视知识的学习”,“表面上是一种认识的偏差,但深层上却反映出传统教学在实践上始终没有形成一套可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机制”。由于我们研究的起点很低,活动教学的研究始终停留在浅层,使活动教学在大面积的实施操作层面上,尚远未达到展开的层次,其突出的表现是活动的效率较低。

鲸教学设计篇8

论文关键词:白鲸,原始力量,反古

 

麦尔维尔所著的《白鲸》一书具有众多深刻的内涵,无论从哲学,人类学,生态学乃至神学角度,都可以对这部作品进行剖析,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白鲸》才会被誉为美国最伟大的小说。而通过剖析《白鲸》中通过鲜活的人物形象和对环境以及一些细微之处的描写,可以看出其中的反古倾向。

一.海魄

有句话叫“人人心里都有一件海魂衫”,人们总向往着宽阔无垠的大海,仿佛在那里才能找到生命的意义大海是地球上唯一一个能够远离人类文明的地方,也是唯一为人类所畏惧,不敢随意逾越的地方, 因此海洋在人类看来,是最神秘古老的地方。在很多文学作品中,海洋都象征着古老,蒙昧以及原始形态,如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杰克伦敦的《海狼》,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等。麦尔维尔将《白鲸》小说的背景设在环绕世界的海洋,而不是陆地,正是为了让小说中的野蛮原始能够彻底地展现出来。人类在这海洋之上为了生存,只能抛开所谓的文明面具,回归本性,将自我超我的意识舍去,让原始本能主宰自己。

《白鲸》中原始力量,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写海洋,有时描写白天静谧的海洋,如同阳光下的处子,有时描写夜里平和的海洋,如同睡梦中的婴儿,有时又描写狂风暴雨下的海洋,如同愤怒的神灵要惩罚人类,有时又描写汹涌浪涛后的海洋,如死一般的寂静。这些对海洋的生动描写,都体现出了海洋的变化无常,正如人类的原始本能一样,毫无规律可言,不受任何事物的束缚。而船,作为人类在时间和空间中航程的象征,更是连接着人类的文明以及象征原始的海洋,当船上的人向原始力量屈服之日,便是原始战胜了文明之日。在汪洋大海中,因远离了人类文明,海洋上漂泊的男儿才成为为生活战斗的勇士,这是一种退化,是向原始力量的屈服。而与海洋中各种鲸鱼的生死搏斗,更是激起人类嗜血的黑暗欲望。捕鲸船上的一些有趣的现象,比如杀鲸时的血腥残忍凶猛,杀鲸后的干净整洁文明,除此以外,捕鲸手们对那些没有捕到鲸的船施以嘲笑,这些强烈的对比体现出人类在生存的逼迫下宁愿放弃文明,即反古。

二.亚哈

作为《白鲸》中最主要的人物,亚哈的性格弱点一直被学者津津乐道。亚哈性格的变化是有一个长远过程的期刊网。一开始他受到莫比迪克的打击,丧失了一条腿,于是他毫无顾忌地释放自己的震怒,后来随着时间推移,他发现要向其报复不能只凭着一味的愤怒,更要通过计谋和耐心,于是他压抑住自己的愤怒,转变态度,向水手们灌输杀死传说中莫比迪克的荣耀和得到高额奖赏的概念,当水手们被他的号召振臂高呼时他知道,自己的计谋成功了。此时,他的理智还占据着上风,或者说,他此时身上还留有文明的痕迹。但很快,随着航程的行进,离莫比迪克越来越近的时候,他复仇的原始欲望压倒理智,成为他所有行动的最终目的,并且他无视斯巴达克的正确建议,视船上他人的生命安全为无物,最终将航程驶向死亡。在复仇欲望压倒理智时原始力量,他身上文明的残余已经完全为原始力量所取代,他的自私,残忍,对复仇的强烈追求以及无理智的盲目,从弗洛伊德的《自我与本我》(1927)来看,就是一个人类本我抢夺自我和超我的变化过程,而这个变化的过程是向原始的欲望屈服的最好表现。正如在文章上面所提到的,在象征原始的海洋上人类为了生存很容易就会回归本性,成为嗜血的野兽,而亚哈,作为统治一船的帝王,作为向自然挑战的人类,他是海上嗜血男人们的巅峰,所以也更是原始的巅峰。到了小说最后,亚哈完全癫狂,陷入给白鲸和自己的人性的圈套,已经成为原始力量的代言人。“我要和你纠缠到底,即使是在地狱的最深处,我也要把刀子插进你的身体”(《白鲸》,594)因此,亚哈也是《白鲸》一书中能体现出反古倾向的代表人物之一。

三.魁魁格

小说中,魁魁格是一个原始部落的王子,因为希望能够进入文明世界所以从部落里出来,凭着一身高超的投枪和捕鲸的本领在海上站稳了脚跟,成为裴廓德号上的主力。但无论在文明世界停留多久,他始终未曾放弃自己的信仰,每天都要向着自己的神灵膜拜,这里的神灵自然是最原始的神灵。随着航程的行进,魁魁格发现所谓的文明世界有多么的可笑,人们活着只是为了虚无的目的,活着却只为自己,毫无真诚与纯朴可言。所以魁魁格在旅行途中告诉伊什米尔他更想回到自己的部落,只是作为一个在文明世界,更确切地说,是资本主义世界呆了许久的人来说,他觉得自己已经被污染了,没有资格回到过去真实纯净的生活。如果说他过去的生活是远离文明世界的原始的话,那么魁魁格就是将那种原始生活进行了重新定义,即原始生活等于真正的美好的生活,由此可见,魁魁格所崇尚的是原始蒙昧的状态,是一种反古。从某种角度来说,魁魁格本人也是一种反古的体现,因为他作为一个原始部落的王子,生来就是属于原始大自然的,与人类的文明世界格格不入,但这个部落却能够与文明世界并存,所以他的存在也是人类反古的一种体现。

四.伊什米尔

伊什米尔作为《白鲸》中的主人公与故事的讲述者,他的倾向可以说带领了整部小说的倾向。一开始伊什米尔是一个活得浑浑噩噩原始力量,甚至想过自杀的人,后来他为了能摆脱这种状况,便成为了海上男儿的一员,此时他仍然不知道在自己生命的目的,直到他遇到了魁魁格,这个从原始部落来到文明世界的王子。一开始他对魁魁格是抱有蔑视甚至敌意的,因为他认为原始人是相当肮脏毫无文明可言的,而且更可怕的是,他们是异教徒。所以他宁愿睡在外面的板凳上也不愿与魁魁格共室。但魁魁格的大度,纯朴以及豪迈的气魄改变了他的看法,甚至当他看到魁魁格在雕刻异教神的雕像时也会觉得那是一种神圣的东西。到后来,他甚至与魁魁格如同夫妻般亲热,相互拥抱和喜爱,将对方当做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朋友,魁魁格竟将自己在海上卖命的钱与伊什米尔分享。这些都深深地打动了伊什米尔。当伊什米尔欣赏魁魁格并与之建立起深厚友谊时,伊什米尔已经为原始的魅力所折服了。尽管当时他自己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跟着“裴廓德号”航行一段时间后,他遇到了许多的事情,更是坚定了他的反古之心。首先,当他见到抹香鲸时,他对抹香鲸与虎头鲸进行了详尽的对比,从中来体现出抹香鲸的美丽和雄伟。这种发自内心的赞美是对自然造物的赞美,也是对原始生命的赞美。当他在一片海域里看到数以千计的鲸群在一起和谐相处,互相关心爱护的场景时,他把这种自然之美当做了生命的奇迹。作为万物之长的人类,伊什米尔竟羡慕起鲸群来,这时的他,心中已经进一步向原始和自然靠拢了。而当他见到船上人们揭掉文明面具,赤裸裸对那些美丽的鲸进行杀戮时,他更是对人类的所作所为感到愤怒,他已经将自己与海洋,与这些美丽的鲸群联系在一起了,这个时候,他的心是倾向于自然和原始生命的。最后,到亚哈不顾水手死活设计以及执意去捕杀莫比迪克时,他彻底明白了人类的虚伪和可怕,他完全接受了魁魁格所说的“文明世界污染论”,而是将生命的意义是追寻和保持原始的淳朴状态作为结论期刊网。也许正是因为他不像船上其他人那样拒绝接受命运的安排,而是彻底对文明世界放弃了希望,所以冥冥中才让他作为唯一的幸存者来讲述这个故事。作者的这个安排也能体现出全文的反古基调。

五.斯巴达克

作为船上始终保持理智与勇敢并存的人之一,可以说斯巴达克是一个相当称职的大副。在航行的途中他在看出亚哈阴谋后便就不断告诫亚哈,不顾死活地复仇是极其愚蠢的,甚至与亚哈产生了很大的冲突。“‘亚哈曾经想用枪打死我的。’斯巴达克自言自语地说,‘就是那条枪,那条印着花纹的 枪,亚哈就是举着它对着我的脑袋,让我来看一看,这条枪到底是什么样的。真奇怪,我的受为什么抖得这么厉害啊原始力量,我也是常常舞刀弄枪的呀,为什么今天手会这样抖呢。’”(《白鲸》,529)而且斯巴达克有妻有子,所以更是在海上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可惜的是,这个保有理智的人最终为亚哈的淫威所屈,不得不跟随亚哈踏上对莫比迪克的捕杀之旅,而且在最后随着船的淹没而死亡。当这可以说是唯一一直清醒着的人为大海吞噬的时候,反古的倾向暴露无疑。因为人类的理智正是文明的衍化,而当人类理智被自然所吞没时,当然是原始力量占了上风。这里的原始力量可以是自然之力,也可以说是人的本性。他最后的死亡可以说是死在了自然的摧毁力量上,更可以说是死在了他对亚哈的屈服,为了生存下去,所以将理智放在了本能之后。由此可见,斯巴达克既是反古倾向的受害者,也是反古倾向的屈从者。

总结

综上理由可以看出,在《白鲸》这部伟大的小说中处处充斥着反古倾向,可以猜测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应该就是当时的大背景,即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种种社会矛盾,在资本主义剥削压榨的社会制度下,人们(尤其是社会底层的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苦苦挣扎,厌弃所谓的人类文明,宁愿回归原始自然,向原始力量屈服,借以寻求心灵的自由。

参考文献:

[1]Delbanco Andrew.Melville, His World and Work [M]. New York: Knopf. 2005.

[2]Herman Melville.Moby Dick or, The Whale [M]. London: Bantam Classics, 1981.

[3]Sigmund Freud.The Ego and the Id [M]. Massachusetts: W. W. Norton $ Company, 1990.

[4]Sigmund Freud.On Creativity and the Unconscious: The Psychology of Art, Literature, Love,and Religion [M]. Massachusetts: Harper Perennial Modern Thought, 2009.

[5]D·H·劳伦斯. 劳伦斯论美国名著[M]. 黑马译. 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6.

[6]赫尔曼·麦尔维尔.白鲸[M]. 晓牧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7]马库斯·坎利夫.美国的文学[M]. 方杰译. 香港:今日世界出版社,1975.

[8]兰·乌斯比.美国小说五十讲[M]. 肖安博,李郊译.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鲸教学设计篇9

在南极旅行是一种完全抽离了现实的体验,动物在这里保持着它们最为原生态的习性,完全不受人类的干扰。像海豹,它们对人类的出现熟视无睹,翻转肚皮睡出各种姿势;绅士般的企鹅身穿着“燕尾服”静静地伫立在水边,可以几个小时一动不动,仿佛是一幅画,时间也就此停住。虽然根据国际南极旅游协会组织(IAATO)的规定,游客必须与动物保持5米的距离,但当我背着将近四十斤重的照相器材攀爬极地上的山峰时,路上总会遇到对人类非常好奇的企鹅,它们甚至用嘴巴去拽我的裤腿,或者啄我放在地上的三脚架、相机包。

我几乎爬遍了登陆点的山顶,那种角度总会看到一些不一样的景象——万年冰山露出海面的只是一角,我看到海面下潜伏庞大的山体,在周围海面上映出神秘魔幻的蓝色。我亲眼目睹一块巨大的冰体伴随着轰隆一声巨响,离开了它的母亲,滑落到海里,成为了一座新的冰山,紧接着,远远近近的轰隆声音开始不绝于耳,企鹅们震天的欢叫声传来,我的心瞬间安静下来,就坐在山顶上,闭上双眼,静听着大自然在南极奏出的最美妙的音乐。 17米座头鲸的歌声与温柔

最难忘的是那个风平浪静的下午,探险队员们驾驶着橡皮艇搭载着我们从陆地返回轮船,忽然驾驶员的对讲机中传出了队长刻意压低却又掩盖不住兴奋的声音:“他们那边发现了座头鲸!”我们迅速集中所有的橡皮艇朝着那个方位开过去。远远地看到前面排开了一队皮划艇和橡皮艇,皮划艇队伍的正前方赫然有两头黑色的巨型的座头鲸!我定睛一看,这两头座头鲸居然一动不动,只露出了一半的背脊。我来南极已经有7次,见过不少翻出尾巴的鲸,但从来没有见过完全不动的鲸,正在疑惑之际,一位身为生物学家的探险队员小声地告诉我们,“它们正在睡觉休息”。为了不惊扰它们,我们所有的橡皮艇都熄灭了发动机,静静地守候着它们。四周环绕着壮丽无比的冰川雪山,橡皮艇随波荡漾着,我不由得心中一阵柔软——能够陪着这些庞然大物睡觉也是人生中难得的经历。

半个小时过去了,座头鲸黑色的脊背往下沉了一下,同时如琴弦振动般的洪亮声音在我们耳中响起,它醒了!远处的蓝色冰山前面也出现了两条座头鲸的尾巴,同伴来了!座头鲸开始游动,时而把头伸出来,时而甩出美丽的大尾巴,引来我们一阵阵的赞叹。和我们一起的皮划艇队员划起桨跟随座头鲸游弋,看着鲸尾刚好出现在他们的皮划艇旁边,我不禁替他们捏了一把汗。兴奋的时刻来了,座头鲸开始围着我们的橡皮艇游弋,又擦着橡皮艇边游过去,露出华丽的背部。

我们10条橡皮艇的周围同时出现了8头座头鲸。几乎每条橡皮艇都能见到近在咫尺的鲸尾巴和头部。它们单独或成群的露出水面,不断翻身转动、甩尾、喷水、唱歌……一只座头鲸甚至从我们的艇底穿过!一瞬间,我既恐惧又兴奋,无法过多地思考,低头发现整个橡皮艇已经被圈在一个鲸鱼吐出的气泡围成的大圆圈之上,这些气泡不断翻腾着,平静的海面忽然就成了一锅煮沸的开水,无数的小磷虾随着气泡翻涌出海面!那一刻,我终于能把理论知识与实际完美地相结合了。来不及激动,我们面前的海面出现了一个巨大无比的张开的座头鲸嘴巴,嘴巴里有长长的须和粉红色的舌头,无数磷虾被瞬息吸入。这真是最生动的科教大片!后来船上的专家告诉我们:座头鲸长达17米,其实能够轻而易举地掀翻我们3米多长的橡皮艇,为何它们每次都只是与我们擦身而过,而完全不会伤害我们?因为鲸鱼是高智商且温柔的庞然大物,它们清楚地知道我们每艘艇的确切位置,它们在捕食的同时也与我们玩耍!我们被它们的小心与温柔感动了,这份友好的体贴将永远存在我们的心中! 极地专家和他们的南极

记得2011年12月在我的第5次南极之旅中,我们从南设得兰岛附近返程,船长发现有6头虎鲸(杀人鲸)在离船边不足一米处追杀一只小小的帽带企鹅。虎鲸们在水中不停地翻滚着身体,有好几次眼看着已扑在了企鹅的身上,但小企鹅却都灵活地从鲸鱼堆中奋力游了出来,它出色的游泳技艺让我们惊喜异常,最终这个勇敢的小家伙逃离了“虎”口,一船人兴奋得大叫:“小企鹅赢啦!”。其实,虎鲸追捕海豹我见过很多次,但追杀小企鹅却是匪夷所思的事情,一只企鹅怎么够6头虎鲸分享呢?船上的极地学家劳瑞为我们解开了这个迷,原来,它们追杀小企鹅仅仅是为了训练其中一只小虎鲸的捕食技巧。我们都惊叹自己的运气实在太好了。

与这些优秀敬业的极地专家共同探索南极,让我对于南极的生态系统,环保问题,乃至整个大环境的生态环保系统都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大部分探险队员每年都花半年在极地工作,其中南极3个月,北极3个月,他们的工作是属于半义务性质,薪酬低,选择在这种极端的环境中工作完全是出于对极地科考、探险事业的浓厚兴趣与爱好。

我最喜欢跟随的一位极地专家劳瑞已年近七旬,个子不高骨骼精奇,长着一副领导者的面容,行动敏捷得跟20岁的年轻人一般。他有着如鹰一般锐利的眼神,在极地气候变幻莫测的恶劣情况下,总能做出最正确的判断。在2010年12月的南极之旅中,我们的船在回程的西风带中遭遇了严重的气旋,风浪达到12级,劳瑞非常镇定地安抚全船的游客,并与船长一起分析天气预报,绘制出了正确的行驶线路图,避开强烈的漩流,在风暴中行驶了48小时之后,终于安全地穿出了德雷克海峡,安全抵达乌斯怀亚。而其他所有同时返程的船只都备受煎熬,比原定计划晚了10多个小时驶出西风带。

鲸教学设计篇10

关键词:白鲸;叙事艺术

1851年,麦尔维尔创作出《白鲸》,作者融合了虚幻手法与写实手法,故事选材于捕鲸业。小说主要叙述了“裴圭亚特”号渔船的船长亚哈在一次出海捕鲸过程中被白鲸莫比咬掉一条腿,亚哈使用鲸鱼骨重新做了假腿,然后发誓即使船毁人亡也要将莫比捕杀。追逐较量过程中,亚哈始终不肯退却,漂泊数日后终于发现莫比,一人一鲸开始进行生死搏斗,莫比身负重伤下撞毁了小船,亚哈被捕鲸的绳子缠绕致死,所有船员失踪或身亡,只有一名水手玛利得以存活。作品中莫比象征大自然,而亚哈作为人类想要征服自然,最终却遭受到自然惩罚。

一、叙事视角

《白鲸》全篇共有135个篇章,但是仅有的一个结尾却异常简短,作品通过实玛利视角将一个纷繁惊险的捕鲸故事徐徐展开,叙述过程中同时穿插部分非叙事的章节,将古往今来的捕鲸史开始系统梳理了一遍,因此《白鲸》完全可以看做一部关于鲸鱼的哲理书或者百科全书。作品中还有诸多关节宗教、社会与人生方面的哲理探讨,严肃、风趣与凝重的语言巧妙融合。《白鲸》改变了传统小说在叙事过程中采用的清晰一致的叙述者方式,选择了前后不同的叙述人,麦尔维尔赋予了《白鲸》多重现代全新的艺术特征。小说前二十章以实玛利的视角讲述故事,整体的故事情节与作者一路经历类似。然而在亚哈要捕杀白鲸莫比的时候,作为叙述者的实玛利不见踪影,小说三十七章为亚哈独白,而三十八章则是以全知视角的语气叙述故事情节。不管是讲述哪一类型故事,作者总是将叙述者放在一个特定视角下进行描述,语言视角不同,产生的艺术效果也会不同。《白鲸》的故事情节错综复杂,而且不断变换叙述视角。捕鲸的整个过程里,作者一般通过大幅篇章对捕鲸知识与人生哲理进行描述或探讨,将追忆往事产生的思考与当下想法融为一体,在充实小说内容的同时更加富有张力的表现故事情节。这是《白鲸》叙事艺术中最典型的一方面,同时也是小说艺术气息浓厚的主要体现。《白鲸》将小说人物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拉近,从而让读者可以亲自体验到作品的描绘意境。《白鲸》的隐含作者、叙述者、故事内容均复杂交错,例如,作者通过实玛利口吻描述自己对陆上生活感到厌倦,需要去远航,从而奠定了整个故事发展基调,并且借由这一过程向人们反映以实玛利为典型代表的人的哲学观[1]。

二、叙事时间

小说的叙事时间主要包括对话时间与故事时间,依据情节需要,作者可能会用长达几十页的文字去叙述发生在一个小时之内的故事,或者仅用一页概括十年内发生的故事。对叙事节奏的有效掌握是《白鲸》这部作品艺术效果成功的关键。情节的高潮部分在于亚哈与莫比的生死搏斗,前面内容小说仅进行了简单交代,而白鲸的捕杀过程作者却运用大幅篇章极尽笔墨的细致描述。第一章节中,小说简单的对实玛利出海原因进行简单交代,在第二章以后直到二十三章出海捕鲸,均是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但是在亚哈带领众多船员出海捕鲸之后,小说的叙事时间有发生变化。作者并没有按照前面的时间顺序逐日描绘航海行程,而是注重重点场景的描绘,日常的航海行程则一笔带过。《白鲸》中将时间顺序作为长度,以捕鲸船为整个空间,载体则是茫茫大海,将部分片段独具匠心的加以提取与描述,把所有的横切面依次串联起来,向广大读者呈现出一个恢弘“画廊”。此种方式有利于读者想象力的激发,使作品的艺术效果加以强化。此外,《白鲸》打破了一脉渐进的人物认知过程,整部作品承载的哲学意味浓厚[2]。

三、叙事结构

《白鲸》在叙事结构方面既对传统结构有所继承,同时也有所突破,它是介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一部作品。这部小说构建了描述捕鲸知识、捕鲸故事与人生哲理的一种螺旋式的小说结构,将作者精心设计与想象的世界蕴含其中。作者首先对传统的叙事结构予以否定,然后不断改革与创新小说结构,若作者在故事开始就直接描写亚哈与莫比的殊死搏斗,则小说内容难以全面覆盖,而作者让实玛利首先出场,产生的作用实在不可小觑。所以,《白鲸》的主角为实玛利,亚哈属于隐性状态,小说主线可以同时分为实玛利与亚哈两个叙事层面,两条线相互交织形成相互平行的两条叙事结构。随着故事情节的深入,叙事结构逐渐展开,而且叙事要素也在各个阶段若隐若现,从而达到丰富小说艺术效果的目的。《白鲸》中并行的两条叙事结构为小说骨架,由多种文体共同组成的文体则是血肉,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依存。若没有此类巧妙独特的叙事结构,则小说文体就会相应的失去意义,那么这部小说读起来也会索然无味,其中蕴含的深刻主题也就不能很好的表达出来,对于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与情感读者也难以领会,如此一来,小说只会成为暴力故事而非经典著作。正是作者将此种双螺旋式的小说叙事结构巧妙运用其中,小说的深刻意蕴与复杂文本才得以完美呈现,并且深入刻画实玛利与亚哈等人鲜明的性格特点[3]。

结束语:

总而言之,《白鲸》作为美国著名的文化著作,其艺术魅力无需赘言,它的内涵与意义已经超越了其他传统小说,其叙事技巧与叙事艺术更是被现代人所推崇、赞扬与学习,解读《白鲸》中的叙事艺术对我们理解与体会这部著作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立玉.从麦尔维尔的反超验主义看《白鲸》的主题思想[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26(07):14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