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之变十篇

时间:2023-04-10 05:04:57

青岛之变篇1

你是选择鸟语花香的地球还是废墟一片的星球,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巨大问题。

当汽车排出的一缕缕废弃在空中弥漫,当一块块旧电池埋藏在地下,当一个个塑料袋在大海中飘泊……地球我们美丽的家园,正在一点点因为那些垃圾而减少它的寿命,难道你依然无动于衷吗。

当一辆私家车主抱怨着堵车,可我为什么无一个人抱怨我们的天,再也不像20年以前那么蓝,再也听不到小鸟那清脆的歌声?他们眼中只有自己,无视地球的环境。有一天,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所有的私家车主都笑嘻嘻的主动赶公交车上班,天空上几朵云摆成了一个大大的笑脸,几只小鸟也拍动着翅膀唱着动听的歌曲,少先队员们也舞动着自己的红领巾,带着微笑着向那些私家车主们敬意!一觉醒来我来到高速路,忍受着那冲鼻的烟味,我的心一动,我的梦简直是个白日梦。

我请私家车主认真想一想,如果他们少开私家车,我们是不是将有一个怡人的青岛呢?同时又省了油费,又减少了车祸事故,一举三得,何不为乐?

为了这个,我带领大家发出倡议:不要只能让我们的下一代在图片中看那明亮蔚蓝的天空,和那青岛的红瓦绿树,碧海蓝天,不要只能让他们在图片中认识小鸟的样子!请为我们的下一代着想,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让我们的地球更美好!

青岛之变征文600字(二)

最近青岛的变化可真大呀!可能你还没有注意到,但是你只要留心观察一下周围的事物,就一定会发现青岛的变化,你要是还没有发现变化,就继续往下看。

比如说,原来的矮房屋现在也变成了高楼大厦。现在的高科技也顶替了以前的人力。在过不久,地铁就要开通了。那时候,人们要去哪里也就更快了。汽车也多了。正因如此,环境、食物、空气、水……也被汽车喷出来的尾气污染了。全国百分之六十六的高速列车会从棘洪滩动车小镇里出发,前往世界各地让人们乘坐,用最快的速度带人们去他们想去的地方。马路也变大了,不再像以前那样狭窄了。也许是因为汽车越来越多了,如果不扩大,道路就会变得拥挤。所以为了不让道路变拥挤,就只好把道路变宽。2008年的奥运会帆船比赛在青岛举行的。20**年的世园会也在青岛举行的。这么多的比赛在青岛举行,如果你是青岛人,也一定会为此骄傲!对吧?

青岛虽然朝着文明发展,但总有一些不足之处。这些不足之处肯定会成为我们前进的源泉,因为只有知道这些不足,才能将其改正。加油吧!

青岛之变征文600字(三)

我喜欢高大的摩天大厦,喜欢畅通的跨海大桥,喜欢奔驰的地下铁路,在过去的20**年,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座座桥梁被高高架起,听说再过不久,青岛地铁也要开通了,当大人在谈论着青岛这些可喜的变化时,我想说,我更喜欢高楼有蓝天白云当背景,更喜欢海鸥伴着跨海大桥起舞,真想让游人们从地铁中走出来时,为青岛这个犹如花园一般的城市所惊叹?

20**年,青岛成功的举办了世界园艺博览会,这里修了一座非常大的花园,把世界上所有美丽的花草全部种植在里面。妈妈带我游览的时候,我看到五颜六色的郁金香像触手可及的天上虹,淡紫色的瓜叶菊海在微风中似乎也泛起了涟漪,一池盛放的荷镶嵌着晶莹剔透的露珠,清凉的竹林中那条弯曲的石子路不知又会通向哪个神秘的地方?我终于明白“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真正含义。

青岛之变篇2

关键词:青岛;一带一路;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地利与人和最早是指作战成功的条件,天时指适宜作战的时令、气候,地利指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地形,人和是指得人心,精诚团结。后人将三个词义引申,“天时”指成功之路的伯乐、机遇,“地利”是成功之路的环境、条件,而“人和”指综合实力,这三者是成功的三要素。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中,青岛占据了“天时”、“地利”与“人和”的有利条件,充分发挥其港口城市的重要作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指日可待。

一、 天时

(一) 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使中华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给青岛的发展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1978年,改革开放的大幕迅速拉开,青岛作为沿海开放城市,最先接受了市场经济大潮的挑战和洗礼[1]。改革开放三十多年,青岛对外开放的主旋律是“引进来”,不仅引进国外资金,也同时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进入21世纪以后,为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青岛在积极“引进来”的同时,也不断加大实施“走出去”战略力度,对外经济合作迈出了较大步伐。“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不仅开拓了国际市场,也促进了本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增强了城市综合经济实力,而且改变了人们的传统思想观念,激发了体制、机制活力,推动着青岛这座年轻的城市不断向前迈进[2]。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青岛经济已经深深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二) “蓝色经济”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青岛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但青岛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却是近些年的事情。随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的顺利批复,“蓝色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海洋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青岛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正是凭借着这种天然的优势,青岛成为山东省蓝色经济区建设中的先行者和龙头城市。“蓝色经济”强调海陆统筹、一体推进,打破了传统的海陆分离的观念。“蓝色经济”战略为青岛发展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政策条件和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全面的提升,青岛迎来了全面发展的第一个“伯乐”,从此,青岛进入“加速度”发展时期。

(三) 西海岸经济新区

现在,青岛发展来到了关键期,也同时是机遇期。2014年,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至此,西海岸经济新区上升成为国家战略。其发展目标和定位都直接由国务院规划和审批,并享有更加开放的特殊政策。虽然西海岸经济新区是当今中国最年轻的新区,但它的设立为青岛积极投身到国家的“一带一路”建设中注入了新的引擎。

西海岸经济新区设立后,中韩自贸协定也最终落地。青岛与韩国隔海相望,韩国是青岛第一大投资来源国、第二大贸易伙伴,青岛是全国韩资企业最为密集的城市[3]。中韩自贸协定落地后吸引了韩国各港口货物通过青岛港集散,有利于打造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为加速和扩大山东对韩贸易提供了现实发展路径。

各机遇期助力青岛融入“一带一路”战略,而“一带一路”战略又是青岛发展的新机遇。它加深了青岛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是青岛对外开放的深化和升级。不管是改革开放、蓝色经济区、西海岸经济新区,甚至是“一带一路”战略,都是青岛发展进程中的“伯乐”。但是,只有机遇是不够的,青岛是否主动出击,迎接挑战,也是成功的因素之一。

二、 地利

(一)优越的区位条件

青岛因海而生,自然条件、区位条件优越。青岛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但由于东南季风及洋流的影响,其气候又带有显著的海洋性气候特点。雨量充沛,温度适中,四季分明,空气质量良好。极端天气少,对社会经济发展负面影响小。

从地理位置上看,青岛地处欧亚大陆和太平洋的海陆交汇地带,处于山东半岛南部,东面和南面都濒临黄海,是黄河流域主要出海通道和欧亚大陆桥东部重要端点,向东出海与东北亚各国邻近。青岛直接面向东亚及整个环太平洋地区,具有贯通东西、连接南北、面向太平洋的区位战略优势,这样的地理区位恰恰是国内物流和国际物流的交汇地。

(二)便捷的交通

青岛在融入“一带一路”中的“地利”不仅是自然条件上的地利,也是人为因素下的地利。青岛处于京津冀和长三角两大都市圈之间核心地带,青岛是典型的“以港兴市”的城市。青岛港是中国第二个外贸亿吨吞吐大港,与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4]。青岛与东北亚,甚至东南亚的贸易往来主要依靠其优越的港口优势。随着青岛港的发展,青岛市充分发挥口岸优势,依托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逐渐发展成为国际性港口大城市。另外,青岛为青岛港的发展提供了可容空间,而青岛港的发展也使得青岛的城市规模变大,影响力增强,覆盖范围变广。青岛港的经济腹地从山东及周边地区通过陆上交通运输体系蔓延至全国多个省区和中亚诸国。今年以来,为实现区域通关全覆盖,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由青岛海关牵头,将青岛、济南、郑州、太原、西安、银川、兰州、西宁、乌鲁木齐、拉萨10个海关,实现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海关区域的通关一体化,打破了地区限制,架起了内陆地区与港口之间的“绿色通道”。

除了青岛港,青岛的其他基础设施也颇为发达。青岛市的铁路、公路交通网四通八达,其中,全市公路通车里程已经超过1.6万公里,有青银、疏港等多条高速公路,保持在全国同类城市首位。胶州湾隧道连接青岛和黄岛两地,是目前我国最长、世界第三长的海底隧道。青岛流亭国际机场现为山东省第一大民用机场,是我国面向日韩的门户枢纽。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将建设成集航空、铁路、公路、城市轨道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综合枢纽,完善青岛的交通体系[5]。

(三)发展空间广阔

青岛的发展空间广阔,可塑性强。随着青岛打造国际化大城市步伐的加快,产业重心西移成为必然趋势。西海岸新区处于青岛产业西移、城市南扩的主导方向,需要承接市区传统工业搬迁升级,更是未来高端产业增量扩张的重要集聚区,西海岸新区的地理区位与承担功能相结合,将在青岛产业高端化、城市国际化的进程中持续获得强大的发展动力。新区设立后,原黄岛区和胶南市合并,空间扩大,土地资源更丰富,这为青岛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同时也可以吸引大批企业入驻。青岛老港区、黄岛油港区作为老牌港口,其功能定位已经确立,发展空间有限。但董家口港区是青岛市“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实施的核心组成部分,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董家口港更加注重大型码头和大型泊位建设,并为可持续发展预留了足够的空间。

在青岛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过程中,优越的地理区位条件、较为完善的交通体系与足够的发展空间共同组成了青岛的“硬实力”,对青岛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 人和

(一) 对“一带一路”的认同感

目前来说,“一带一路”还是新鲜事物,人们要接受它、发展它,首先要认同它。青岛人对“一带一路”的认同感首先来自青岛与“一带一路”的历史联系,其次是认识到了“一带一路”的积极作用。

青岛与“一带一路”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它是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唯一契合点。法显大师是构建起青岛与丝绸之路关系的桥梁,他去尼泊尔、印度和斯里兰卡寻求戒律真经,回程时在青岛崂山登岸,首次走出了一条水陆交通路线。

青岛也是我国最古老的“东海丝绸之路”起航点。琅琊古港,位于今天的山东胶南,曾是南北海路的重要枢纽。春秋中后期,琅琊港成为齐国的港口。唐代,琅琊港发展成为南方通往北方的主要港口。宋代,琅琊港为山东与高丽通商的重要港口,真正开启了琅琊港与外国通商的功能。元代,除了对外通商,琅琊港还是南北水运“皇粮”的重要枢纽。唐、宋时期,密州板桥镇的海上交通和贸易繁荣起来,宋哲宗元v三年,在密州板桥镇设立了北方唯一的市舶司,主要负责山东半岛和附近口岸与高丽、日本等国的海上贸易事宜[6]。市舶司的设立使板桥镇的进出口贸易达到了前所未有繁荣。同一时期,离板桥镇不远的大珠山港湾也发展起来。大珠山港湾曾辟有专门的贸易口岸和修船基地,还开辟了直航朝鲜半岛新罗国和日本的航线,甚至有时还停泊着从遥远的西亚、南亚等港口辗转而来的从事丝绸或瓷器贸易的番舶。

这些历史渊源不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精神的地标。了解青岛与丝绸之路的历史渊源不仅可以培养人文情怀,也能增强人们对青岛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认同感。

改革开放后,青岛经济虽然实现了快速增长,但社会经济发展的各方面与一线城市还存在差距。现在,青岛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动青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开展交流合作,有利于提升青岛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其经济转型升级。最终的受益者是青岛人民,这让青岛人更加容易接受“一带一路”战略。

(二) 性格特点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曾经也说“人多力量大”。青岛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归根结底是需要青岛人民的共同努力。2014年末,青岛市人口总数已经突破900万,并且外来人口一直在增加。且如今社会环境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人们可以全心投入社会经济发展,助力青岛融入“一带一路”战略。

变革和开放精神已经融进了青岛人民的骨血,传承千年而不衰。青岛原属于齐国,齐国是海上贸易的先驱。数千年前,齐国先民就开始沿海劳作生息,并在这一过程中创造着海洋文明。由于早期的航海方式为“循海岸水行”,而且胶东半岛、辽东半岛、朝鲜西海岸直到日本南部地区的沿海小岛屿众多,很容易利用它们补给远洋航行所需、泊船候风和休整,所以当时东夷人可以搭乘简单的船只泛海朝鲜半岛、日本列岛等,对外贸易也不断发展起来[7]。在这种对外贸易的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齐文化,具有变革性、开放型、多元性和务实性的特点[8]。汉代以后,齐文化与其相邻的鲁文化逐渐融合,形成了齐鲁文化,鲁文化中重传统伦理的基本理念渗透到齐文化中,形成了有青岛特色的“齐鲁文化”。青岛人坚韧、勤谨、睿智、守诺,又善于变通的性格特点正是受齐鲁文化的影响,近些年,随着青岛外来人口的增多和改革开放的深化,青岛人民的思维更加活跃。我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这样的性格特点为青岛尽快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奠定了基础。

(三) 人才聚集地

如果说人民群众是青岛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主力军,那么高素质人才就是主力军中的排头兵。青岛是人才聚集地,不仅有人才培养平台,也有多个吸引国内外人才的条件。教育是对未来发展的投资,青岛科技教育比较发达,文化底蕴丰厚。截止2014年末,青岛共有各类大专院校(含民办高校)23所,其中普通高校22所,在校学生31.3万人。普通中学295所,在校学生36.3万人,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83所,在校学生12.72万人,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占高中阶段在校生的51.4%。

另一方面,除了本地的人才,青岛也吸引了国内外越来越多的高素质人才。首先,青岛植被覆盖率高、碧海蓝天、风光秀美、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是国际闻名的避暑胜地,也多次被评为最适宜居住的城市[9]。这种优越的自然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吸引一些高端人才。其次,青岛是山东最大的工业城市,也是中国著名的“品牌之都”,现在有海尔、海信、青岛啤酒、南车股份有限公司和青岛港等一批知名品牌和企业,吸引了众多有梦想的青年。再次,青岛海洋科技力量雄厚,拥有多所海洋科研、教学机构,是全国海洋科技力量的聚集区和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已经正式启用,会吸引大量高、精、尖人才,为青岛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提供了强大的“软实力”。

正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客观条件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人和”。诚然,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青岛的综合实力已无需质疑。在认同“一带一路”的基础上,青岛凭借青岛人独特的性格优势和人才优势,为青岛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

丝绸之路从来就不是一条固定的有形道路,它代表的更是一种精神和文化,是一种海纳百川、对外开放、相互借鉴、互通有无、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精神和文化[10]。青岛是古丝绸之路的枢纽城市,如今,作为我国北方最具发展潜力的港口城市之一,青岛的社会地位和国际影响是毋庸置疑的。虽然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过程中,青岛已经具备了“天时、地利与人和”的有利条件。但同时也存在开放型经济体制不完善、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之间缺少合作平台与交流机制等薄弱环节。经济新常态的大环境下,青岛要在“一带一路”战略中脱颖而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带一路”战略对于青岛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捉住机遇,迎接挑战,对于青岛而言,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史兆光,单新静.中国沿海开放城市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模式的对策[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2]韩立民,林超,陈自强.青岛市新世纪发展战略与青岛新加坡经贸合作展望[J].珠江经济,2008(7).

[3]白晓.对韩贸易投资青岛谋划5年内翻番[N].大众日报,2015-06-04(03).

[4]张延福.青岛港牵手立陶宛港口[J].港口科技,2011(11).

[5]张译心.胶东古镇“飞”起青岛新机场[J].走向世界,2015(2).

[6]周丽静.北宋密州板桥镇市舶司设置始末[J].中国科技博览,2010(21).

[7]郭泮溪,侯德彤,李培亮.胶东半岛海洋文明简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8]刘学良.鲁商文化的构成和完形[J].传承(学术理论版),2009(6).

[9]许建平.青岛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枢纽城市研究[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

青岛之变篇3

筹备奥帆赛这五年多来,给青岛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一个是促进了青岛的经济发展,借着奥运的东风,青岛这几年走上了良性循环的道路。这五年来,GDP平均增长是十六点多,财政收入平均增长是22%多。第二个是给青岛的城市建设带来了变化,起到了推动作用。围绕着奥运,更好地改变城市形象,青岛这几年修了两条快速路,一些背街背巷的路都得到了改造,安装了路灯。火车站改造现在正在进行,飞机场改造工程现在也在进行。这些都在明年奥运会之前全部结束。另外海底隧道、海底大桥也正在建设之中,还建了一批的文化设施,像青岛大剧院,投资是一亿美元,正在建设之中。极地海洋世界已经建设好了,可以看企鹅表演,企鹅、海狮、海豚的表演,另外一些体育场馆正在建设当中。第三个是人民得到了更多的实惠。这几年青岛围绕着居民的住房、城市卫生、家庭低保等等,增加农民群众收入,解决居民的就业等等,采取了一些具体的措施。这几年来,城市居民年均增长15.1%,农民的年均增长收入是11.8%。五年来都是以两位数的增长,青岛还提出了一个叫“民富为先,民生为重”的口号。把居民的就业、就医、住房、低保、上学等等,排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逐步的让群众有所改善。第五项就是城市环境有了一些改变,因为奥运有“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三大理念,绿色奥运就是让环境更加优美,现在看来,青岛的奥运硬环境建设,国内国外都不容置疑,大家都有信心。青岛去年预算内的财政收入是220亿元,他们提一个口号是“集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办好奥帆赛,所以奥运场馆建设一点没有问题。

王伟说,有些媒体担心的是我们的环境问题,在青岛,环境应该没有问题。但是青岛在环境检测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搞了一个“蓝天碧海”行动计划,围绕着大气、水和噪音等环境污染进行了综合治理。青岛人大专门通过了决议,近海海域不准搞任何带来污染的东西,包括向海域的排污,要得到全面的治理。青岛去年的空气优良率91%。

第五个方面就是城市文明这方面有了提升,青岛现在争取一个奥帆赛的筹备工作和城市文明的提升,能够形成良性互动,通过奥帆赛展示我们的城市形象。最终还是要靠青岛的人民来展示。

人文奥运,是整个奥帆赛筹备工作的重要核心和灵魂,所以青岛围绕着城市文明的提升,市民素质的提高,这几年做了许多工作。最重要的形成了两大品牌,一个是“文明赢得尊重”,一个是“向不文明说不”,围绕这两大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去年测试赛的时候,一些国外运动员、教练员提出有行人闯红灯的现象,再就是汽车太快。青岛开展“文明赢得尊重”活动。再一个就是向不文明行为说“不”,就是“垃圾不落地,文明在手中”活动,各个公共场所的排队,文明入厕、文明乘车、文明行路等等一系列的文明活动。市民的文明程度应当说有了很大的提升。

青岛之变篇4

认清明日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对于青岛来说,1984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年份,这一年,这座城市被划为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从此打开了飞速发展的闸门。

如果将1984年看作是青岛发生质变的一个节点,实际上,在此之前,量变已经在悄然孕育:1978年至1984年间,青岛从兴办“三来一补”项目和外国政府贷款项目起步,合同和实际利用外资达到900万美元左右,利用劳动力廉价的成本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改革开放30余年,青岛“质变”的轨迹清晰可见,1978年,青岛市GDP仅为38.43亿元,而到2007年已经跃升至3786.52亿元。如果按现价计算,青岛经济总量30年扩大了97.5倍。如果扣除价格变动因素,按可比价格计算,青岛经济总量30年扩大了29.4倍。1987年,GDP突破100亿元,达到111.75亿元;1991年突破200亿元,达到205.65亿元。此后,也就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以后,青岛经济开始了快速提升。1993年,提前实现了“世纪末翻两番”的目标。2000年,GDP突破1000亿元,达到1150.07亿元。2004年,突破2000亿元,达到2163.8亿元。2013年,GDP突破8000亿元,达到8006.6亿元。

人们赞叹这座城市的美丽与繁华,却不能忘记,眼前的盛景来自30年前那个开放的决定。从突破百亿,到突破千亿,再到突破八千亿,青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小城市发展成800多万人口的大城市。黄岛由一个以打渔为生的小渔村,成为了青岛最大的港口和经济开发区。东部从一个人口稀少、种田打渔的落后村庄群体,一跃成了全国闻名居住、饮食、旅游的胜地。

30年弹指一挥,如今1984年的青岛,我们只能在发黄的照片上去寻觅,眼前的这座城市,成功举办了奥运会帆船比赛,成功申办了世界园艺博览会,在海洋的世纪,正在打造中国蓝色硅谷,助推海洋强国战略。还有无数次大大小小的国际国内会议在这里举行,青岛,已经走向世界。

“展开近几十年来青岛的城市发展画卷,对外开放的每一次骐骥一跃,都引领着这座城市驶入一个新的纪元。”青岛市委书记李群的这番话,是青岛开放红利的最好注脚。而在一次次跨越之间,青岛人埋头苦干,积累着增量,为质变做准备。

改革是一个动词,好的设计不会自动实现;开放也是一个动词,不是打开了大门就万事俱备了。质变从来不是凭空出现,量的积累到一定程度也不能缺少质的提升。如今我们纪念1984,致敬1984,除了感念改革开放为这座城市带来的红利,更多地在于重拾改革开放的精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怀揣创新的勇气继续启程。

青岛之变篇5

不禁好奇,青岛在他们的眼里,是什么样子的。

Laurent Joliat(Director Marketing市场总监)

我之前在上海北京工作过,相比起来,青岛让我感觉很放松。青岛举办过2008年的奥运会,硬件条件非常棒,这也是我们选择青岛的首要原因。和青岛组委会合作很愉快,你知道要举办环球的帆船赛事,对于船只的运输和摆放以及场地情况都有非常高的要求,但是青岛并没有让我失望,反而做得很好。你也看到比赛进行得很不错,我想这和工作人员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Sebastien Destremao塞巴斯蒂安・戴斯特默(Show master英国OC公司现场观众经理)

这是我第一次来青岛,到这里后我感到很惊讶,城市很现代化,人们也很热情。在比赛之前我和中国搭档练习着现场解说,工作人员很热情的准备随时给予帮助。看到青岛拥有这么美丽的情人坝这让我很欣喜,如果能够全部站满观众,对于我来说是最兴奋的事情。这座城市的美让我无法想像,在这样的景致中看到这样激烈的赛事,让我心潮澎湃。

Christian J HEYER海雅(意大利航海杂志超级游艇 航海家,首席摄影师)

对于青岛我并不陌生,为了工作来过很多次。第一次来的时候,奥帆中心还没有这样的海港,随着奥帆赛和许多重大赛事的举办,现在有了这些设施的变化,哇,太棒了。可以说我是见证青岛变化的外国人之一。整座城市给人感觉很刺激,特别吸引人的是这次的比赛观众可以作为“第五人”,这种独特的体验不是在哪里都能够享受的。

托瓦尔・莫斯基(浪潮――马斯科特队“阿曼”队长)

虽然这几天都在全神贯注于比赛,但是我所见到的是简单、轻松、迷人的城市环境。这让我感觉非常舒服。奥帆中心的比赛设施专业,在我的运动生涯中,青岛(浮山湾)这片海域拥有独特的海边景致,也是我惟一见过的楼群背景的比赛环境,这让我感到非常的新鲜,青岛的风非常的异常,风力大,尤其是第三天的比赛,风向极乱而且多变,也是在那天我们遇到了翻船的事故,不过在我们船员共同的努力下,还是很好地解决了困难。对于我来说青岛的这片海极具挑战的海域也很棘手,这点让我印象深刻。

戴维・卡尔(阿曼航空队调帆手)

这是一个疯狂的城市,真没想到会在奥运的LOGO背景下,在曾经举办奥运的专业海湾里比赛,这让我很兴奋。很遗憾在比赛中受了伤,但是赛事组委会迅速送我到医院,青岛的医院系统非常好,给了我一系列的诊断和治疗,庆幸的是我基本没事了。参加系列赛以来青岛这一站的比赛是一次非同一般的经历,我们遇到了诸多的困难,面对多变的风,青岛的海域真的很酷,我想这段记忆会让我很久都难以忘怀。

Nicky Moose(Press Manager OmanSail Team阿曼总队新闻官)

虽然是第一次到青岛,但是印象很好。天气不错,风起来的时候,我们的船员都非常的兴奋。在我来到这里之后,我似乎明白了赛事委员会选择青岛的原因。青岛的景观非常的迷人,人们也很热情,处处都能感受到浓郁的帆船氛围。这是极限帆船赛第一次进入中国,让我更加了解了青岛。而在工作方面,我们也得到了很多帮助,这让我觉得很轻松。期待着下一次再来青岛,你知道这样有魅力的城市会让人印象深刻。

Paul Hammond(澳大利亚)和clare Fitzgerald(美国)观众

青岛之变篇6

关键词:青岛啤酒;走出去;现状;问题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啤酒”)的前身是1903年8月由德国商人和英国商人合资在青岛创建的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它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啤酒制造厂商,2008年北京奥运会官方赞助商,目前品牌价值426.18亿元,居中国啤酒行业首位,跻身世界品牌500强。青岛啤酒远销美国、日本等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全球啤酒行业权威报告,青岛啤酒现为世界第七大啤酒厂商。2009年,青岛啤酒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出口世界最多国家的啤酒企业,青岛啤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

1 青岛啤酒“走出去”的现状

青岛啤酒的对外之路已有半个世纪之久,走出去的形式也日益多样化,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青岛啤酒“出走”现状。

1.1 青岛啤酒的“走出去”的时间表

青岛啤酒自建厂以来,已有百年历史,随着青岛啤酒的不断发展,对外时间表也在延伸。如下:

1.2 青岛啤酒“走出去”的国际化进程

青岛啤酒的愿景是成为“拥有全球影响力品牌的国际化大公司”,自1903年建立以来,青岛啤酒从停止过国际化的步伐。目前青岛啤酒已经实现了市场、品牌和资本运作的国际化。

(1)市场国际化。

青岛啤酒市场业务开始不断扩大,企业规模也在扩张。截至目前,青岛啤酒远销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意大利、巴西、墨西哥等世界62个国家和地区,居中国啤酒出口量首位,占到中国啤酒出口量的50%以上。

(2)品牌国际化。

进军国际市场使得青岛啤酒的品牌价值逐年递增,根据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的数字,2007年青岛啤酒的品牌价值达258.27亿元,居中国啤酒企业首位。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之后,青岛啤酒抓住奥运机遇,成为奥运会赞助商,积极利用奥运平台提升品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3)资本运作的国际化。

2002年10月21日,青岛啤酒与当时全球规模最大的啤酒制造商美国安海斯-布希公司(A-B)签署《战略性投资协议》,引入A-B为战略投资者。青岛啤酒在内地企业中,率先进入国际资本市场,这使得青岛啤酒在上市公司运作及监管规则方面,率先了解了国际规则,从而严格按规则规范运作,在法人治理架构方面也成为内地企业的榜样。

1.3 青岛啤酒“走出去”的方式

(1)商品出口。

商品出口又分为直接出口和间接出口,纵观青岛啤酒的市场发展进程,青啤一直在坚守着商品的直接出口,采取了利用国外经销商,利用国外商,设立驻外办事处,建立国外营销子公司等。其中青啤长期使用是国外商机制。

(2)合同生产。

青岛啤酒在对外扩张的道路上,同时采取了合同生产的方式,尤其是今年来变现突出。在2007年与弗罗里达啤酒公司签署合作协议,青岛啤酒开始借助合同生产的方式挺进拉美市场。合同生产的这种方式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生产能力及优势资源,专注生产和销售,避免壁垒,减少资金投入,迅速进入国际市场。

(3)独资经营。

在海外机制弊端日益显现的时候,青啤的对外之路走上了直接对外投资的道路。在台湾、泰国等国家与地区的投资设厂,表明青啤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海外扩张之路,这种“海尔安营扎寨模式” 有助于直接建立和推广自己的品牌,树立当地企业形象,以便更好地更多地销售自己在当地和中国所生产的产品,避免更多的关税壁垒等。

1.4 青岛啤酒“走出去”的SWOT分析

针对当前青岛啤酒在“走出去”的国际化道路现状,作如下SWOT分析:

(1)优势分析。

青岛啤酒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上优势条件是明显的。①国内优势:青岛啤酒是中国最大的啤酒生产商,头顶“百年民族企业”的荣誉;国际化品牌形象突出,尤其是借助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平台,青啤的国际知名度再次提升;资本国际化效应明显;可依托青岛这个对外窗口。②国际优势:青岛啤酒的产品品质优良,多次获得世界产品大奖;青岛啤酒的产品价格优势突出,在于众多国际品牌的搏击中,价格利器是一大法宝。

(2)劣势分析。

青岛啤酒经过扩张和精细化发展阶段,劣势也逐步显现。①国内劣势:相比较与其他国内品牌国际化变现,青岛啤酒的价格是一个软肋,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市场,青岛啤酒的“高价”变成了劣势;海外市场渠道一定程度上劣于燕京、雪花等企业。②国际劣势:青岛啤酒的海外市场份额很不足;“中国制造”的企业品牌形象存在;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的天然劣势难以与国际啤酒巨头抗衡;产品的国际市场渠道捉襟见肘等。

(3)机会分析。

百年老字号的民族企业形象打造,尤其是海外华人对这种形象的认同在提升;中国加入WTO近十年,国际化经验日益丰富,国际化脚步也逐步加快;全球金融危机的逐渐远去,全球经济开始复苏,啤酒市场也迎来新的春天;东南也市场的开拓,拉美市场的巩固,都是重大市场机会。

(4)威胁分析。

青岛啤酒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在遭受着重大威胁。①国内威胁:燕京、雪花等国内啤酒品牌的国际化进程提速,成为国际化的对手,青岛啤酒的国际市场也面临着分割;哈尔滨啤酒等品牌在被合并收购后,借助国际啤酒巨头的国际渠道,开始冲击青啤的市场渠道。②国际威胁:众多国际啤酒巨头开始挺进中国市场,青啤正面临着“腹背受敌”的威胁;青岛啤酒在引进外资上的漏洞,使青啤面临着被日本朝日啤酒的潜在收购而丧失民族品牌成为日系公司可能性。

2 青岛啤酒“走出去”存在的问题

青岛啤酒在国际化进程中,也留下了诸多问题,亟待青岛啤酒去面对和解决。

(1)海外市场份额的“两不足”。第一,但现在青啤海外市场的销量占其总销量还不到2%,增长潜质巨大,国内市场是其主要市场,仍然没有实现海外市场的战略性突破。第二,青啤作为世界第七大啤酒生产商,啤酒国际市场上尤其是海外市场份额非常少,难以与AB、朝日、英博等国际啤酒巨头的市场相提并论。这种产量大、盈利微、市场份额少的局面将长期存在。

(2)持续打造核心竞争力。拥有几十年国际化经验、在国外有很高品牌知名度的青岛啤酒在国际化道路上面临“资源被人锁定、渠道被人管控、海外扩张的成本极大、国内的利润不足以支撑青岛啤酒走出去。”如何持续打造核心竞争力―“海外市场拓展能力”,是青岛啤酒乃至中国企业在国际化中首先要思考的紧迫问题。

(3)仍然缺乏打造啤酒品牌的经验。卡内基梅隆大学市场营销教授孙宝红把青岛啤酒的全球战略作为案例进行了研究,她指出,“青岛啤酒只是一个出口商,而非品牌塑造者”,青岛啤酒的国内知名度并不代表国际知名度,市场的认可,消费者的品牌忠贞度维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啤酒品牌。青啤应该着重扩张品牌的全球影响力和全球认知度,提高品牌的文化内涵和和忠诚度。

(4)国外商机制的弊端开始暴露。尽管根据市场情况不断变化,青岛啤酒在海外中嬗变的不同形式,还是存在着以下问题:在海外中存在着商与厂商之间利润与市场份额之间的矛盾;出口并非简单地将产品输出,而是要输出青岛啤酒的整个4P策略,在青岛啤酒的海外中如何将人归纳到其国际化战略中。

青岛啤酒作为中国走出国门的代表企业,在国际化道路上走的越来越远,但是也同样存在很多问题,也是中国很多企业的通病。通过对青岛啤酒“走出去”现状以及问题的分析,可以为青岛啤酒在接下来的国际市场化提供可行性参考。

参考文献

[1]王浩.品牌传奇[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4.

[2]孙宝红,赵昊.国际市场营销案例[M].香港:中信出版社,2008.

青岛之变篇7

蓝色经济包括为开发海洋资源和依赖海洋空间而进行的生产活动,以及直接或间接为开发海洋资源及空间的相关服务性产业活动,这些产业活动形成的经济集合均被视为现代蓝色经济范畴。蓝色经济是既依托海洋又超越传统的海洋经济,既是一种经济形态,又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保护生态环境核心理念的一种新的蓝色发展理念。我国算得上是海洋大国,但还远不是蓝色经济强国,我国的海洋产业正处于成长期,产业结构正从传统海洋产业为主向海洋高新技术产业逐步崛起与传统海洋产业改造相结合的状态发展。青岛作为中国东部沿海重要的经济中心和港口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胜地,是山东省最大的出海口和信息、金融、货物集散中心。以其所具有的港口贸易、海洋科研、现代工业、发达农业、金融服务、旅游度假等优势与开发潜力,成为中国最具有经济活力的城市之一。但是青岛在发展蓝色经济的同时,使得青岛海岸带环境经受着巨大的压力,围海造地使得青岛的海岸线不断缩短,各种排污使得近岸海水污染严重,浒苔多年爆发多年无法解决,海岸带生物多样性匮乏。为了解决这些实践问题,我们应当在发展蓝色经济的同时,大力倡导海洋生态保护与建设,努力实现蓝色区域经济建设与海洋生态建设协调发展。 一、人类的经济活动已经完全改变了青岛海岸带的自然面貌 (一)青岛市是人类活动活跃的区域 青岛市现辖市南、市北、四方、李沧、崂山、黄岛、城阳七区及即墨、胶州、胶南、平度、莱西五市,总面积11282平方公里,全市户籍总人口为763.64万人,青岛的大陆海岸线长730.64公里,加上所属海岛的岸线,全市海岸线总长862.64公里。[1]201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5666.19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99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550元。[2]从以上统计数据看青岛市的城市居民和农民的收入和支出在全国都位于前列。青岛市是人类经济活动很活跃的区域。人类改变了整个海岸带生态系统的组成,成为控制海岸带生态系统的的关键种。 (二)人类改变了青岛的海岸线形状 随着青岛市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海岸带的开发活动越来越多,强度越来越大,对海岸线的改造也越来越大。从上个世纪50年代至今,青岛海岸地貌形态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西部老城区的海岸线已经向海里推进了数公里,东部也都建起了钢筋水泥的堤坝。最令青岛人骄傲的胶州湾的海岸线也在不断缩短,面积也由50年前的500万平方千米缩小为现在的300万平方千米。可以说青岛现在的自然海岸线已经不存在了,我们在青岛能看到的基本上都是人工改造后的海岸线。 (三)人类改变了青岛海岸带海水的水质 人类活动使得青岛海岸带区域海水的质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果没有人类的活动,或者人类的经济活动较轻,青岛海岸带区域的海水应当是清洁的,没有污染的,而且同纬度海岸带水质应当没有很大的区别的。在20世纪80年代青岛的海岸带海水是很清洁的,清洁到没有足够的营养供给养殖在海边的海带,海带生长缓慢。但是由于青岛经济的快速发展,向海域排放的污染物量不断增多,致使青岛近岸海域海水严重富营养化,胶州湾数次爆发赤潮。最极端的例子就是青岛从2007年开始就有了浒苔爆发的现象,至今已经是第5个年头,尽管每年都花费很多人力物力来进行清理,但是第二年仍然爆发不误,青岛市也想了很多办法来处理这个问题,但是迄今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四)人类活动使青岛海岸带生物多样性匮乏 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南部,位于东经119°30′~121°00′、北纬35°35′~37°09′,东、南濒临黄海。青岛气候温和,适合各种生物的生长繁衍。青岛的海岸带曾经充满升生机,有说不清的生物在海岸上歇息,有成群的大型海洋动物在近岸栖息,有很多鸟在海边飞翔。但是这些景象现在在青岛很难见到,最常见的不断涌向海边的绿色的浒苔。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知,青岛海岸带的生态环境已经基本被人类改造了,所以要想让海岸带的生态环境向有利于人类生存的方向发展就应当通过各种政策、法律来控制人类的行为,在发展蓝色经济的同时以生态系统的原则为导向,进行海岸带综合管理,创造人类的良好的生存环境。 二、以蓝色经济理念为导向对青岛海岸带进行综合管理 (一)管理法规方面 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已经基本上形成了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依法治国已经成为整个社会追求的目标。法律除了具有指引作用、预防作用和校正作用外还具有扭转社会风气、净化人们的心灵、净化社会环境的社会性效益。所以做好青岛的海岸带环境综合管理工作,完善相关的法规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在海岸带管理方面国家已经制定了一些法律法规,如《海洋环境保护法》、《海域使用管理法》、《海岛保护法》、《渔业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各种污染防治法以及为实施法律制定了大量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因地制宜地管理好青岛的海岸带区域,青岛市也制定了一些地方性法规,如《青岛市海洋渔业管理条例》、《青岛市无居民海岛管理条例》、《青岛市海洋环境保护规定》、《青岛城乡规划条例》《青岛市城市排水条例》、《青岛市旅游条例》等。这些法律法规在青岛市海岸带的保护方面起到了一定的调整和规范作用。但是不论是国家立法还是地方立法都存在着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都存在着法规的滞后性,一些法规例如《海洋环境保护法》、《青岛市海洋渔业管理条例》等,由于得不到及时的修订,其中的规定已经不能适应海岸带管理的需要。有些法规虽有规定但难以执行。例如为了保护胶州湾,《青岛市海洋环境保护规定》中有专门的一章“生态保护”,规定“严格保护滨海沙滩、湿地、植被、礁石等自然资源。海洋与渔业部门应当结合本地区海洋自然环境的状况和特点,加强对海洋生物多样性和典型性生态系统的保护,建设人工鱼礁,实施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对受到破坏的海洋生态进行整治和恢复。对在海洋生态系统、资源等方面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区域,由海洋与渔业部门依法申报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或者海洋特别保护区……”。然而对应这些规定并没有规定相应的法律责任,很难想象没有相应法律责任的规定能够得到严格的执行,而得不到严格执行的法律甚至会成为一纸空文。其中还有一章“胶州湾特别保护规定”,采取了比其他海域更加严格的保护措施。但是除了对《海洋环境保护法》和其实施条例的的规定进行重述以外,看不出来有哪些是针对胶州湾的生态环境特点而做出的规定。再如虽然出台了《青岛市无居民海岛管理条例》,但相对于无居民海岛来说,有人居住海岛的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等更需要人们去关注。通过对青岛市海岸带管理有关法规分析,我们发现尽管现在已经对生态保护有所重视,提出了一些措施,但是对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认识不够,缺乏建设健康生态系统的理念。#p#分页标题#e# (二)规划层面 规划是进行比较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是对未来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思考、考量和设计未来整套行动方案。青岛要大力发展蓝色经济,肯定会做好蓝色经济区的发展规划。而要做到在发展蓝色经济的同时保护好海岸带的环境,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一定要与其城市发展规划规划、各种行业如渔业发展规划、旅游发展规划以及海洋环境环境保护规划相协调。但是由于规划涉及的内容繁多,制定的部门不一,最应当注意的是各个部门的沟通,目标一致。应当根据生态学原理,将建设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作为青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重要内容,并且应当在青岛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体现出来。虽然我国为了指导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已经出台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山东省为了指导生态损害案件的处理出台了《山东省海洋生态损害赔偿费和损失补偿费管理暂行办法》,但是至今我国仍然没有一个通用的健康的海岸带生态标准。科学上通常将各种生物指标,物种的丰富度、多样性的均匀度、生物完整性指数、生态结构和服务功能等作为衡量一个生态系统是否健康的标准。不论以哪一种指标来进行评估,一漂满海苔的生态系统都不是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既然人类控制着青岛海岸带生态系统,通过规划设计,也肯定能使其向有利于人类生存的健康方向发展。 (三)管理措施层面 1.调查评价。在以往许多海岸带管理过程中,有关人类活动对社会、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难以评价,没有得到充分的分析和解释,生态学问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其原因可能在于缺乏量化的生态学指标,运用生态系统管理的方法可以帮助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进行某项开发建设活动或规划之前,对该建设活动建成后或该规划实施或可能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调查、预测和评定,并为防止和减少环境损害制定最佳方案,为建设项目或规划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对于涉海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明确规定应当包括:工程所在海域环境现状和相邻海域开发利用情况;工程对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工程对相邻海域功能和其他开发利用活动影响的分析及预测;工程对海洋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和环境风险分析;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对于建设项目要求执行“三同时”制度,也就是建设项目的建设项目中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但是这些规定在实践当仍然需要强化执行。以胶州湾大桥的建设为例,胶州湾大桥将青、红、黄三岛便捷地联系在一起,使青岛至黄岛陆路距离缩短近30公里。如果以每小时80公里的时速计算,走大桥将比走高速路节省22分钟。大桥的建设毫无疑问会对青岛和黄岛的开发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建设大桥对沧口水道的水流有所阻挡,自从大桥开始修建,胶州湾的水循环开始变弱,胶州湾每年都会出现海冰,胶州湾污染物向外海扩散速度减慢,使其污染加剧。尽管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胶州湾大桥的建设是应当的,但是,在建设的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法律的规定,采取相应地措施,将影响降到最低,或者力争使其有利于近岸生态向健康的方向转化。 2.实行目标管理。首先确定生态系统管理的优先问题和目标,在度量海岸带生态系统的变化并分析海岸带的社会、经济和自然信息的基础上,根据海岸带的时空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就可以确定海岸带综合管理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海岸带综合管理的优先内容往往取决于海岸带的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的时空背景:生态系统管理作为海岸带综合管理的基础,应明确的对象和内容至少包括:确定管理的范围;区分生态系统管理的主次。目前,青岛生态系统管理优先问题是海岸带水质恶化、绿潮爆发、摊涂湿地丧失以及海岸侵蚀等。在确定管理的优先问题的基础上应确定管理的目标,每个阶段的海岸带管理规划必须要有具体明确的、可操作的和可衡量的目标。3.监测和调控海岸带生态环境的变化。生态环境管理的优先内容明确之后,由于生态效应的滞后性,必须对生态系统进行长期的定位观测,才能为管理决策提供事实依据。应仔细选择和利用环境管理的工具和技术。其中数据采集标准和数据共享是系统监测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两大问题,在监测过程中,还应识别海岸带生态系统内部的动态特征,确定海岸带生态学限制因子,并注意幅度和尺度,判断可忽略性和不确定性。优先问题和生态退化的敏感参数应成为监测重点。将获取的信息进行选择、分析和整合,再根据这些信息对管理的内容、目标和方法进行调整,从而调控和管理整个海岸带环境。值得注意的是,环境以及人类的价值取向是动态变化的,不确定性又是生态系统管理中不可避免的客观存在,因此,海岸带环境管理应是适应这一系列动态特征的管理过程。 (四)推进综合管理 综合管理是青岛海岸带管理应选的道路。综合管理应当着重考虑以下内容: 1.倡导管理部门之间的协作。综合管理是一个整体过程,它要求不同部门参加,而且部门必须有效协作。各管理部门必须认清海岸带环境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传统的海洋管理体制中,海洋管理各部门之间不了解相互作用机制,缺乏协调的正常渠道,或者存在竞争,最终导致各个部门都倾向于做出对自己有利的决定,而忽视整个海岸带环境的变化。当然国家法律中也有相关协作的规定,《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涉海工程的主管部门在批准(核准)环境影响报告书之前,必须征求相关的主管部门的意见;主管部门在在批准设置入海排污口之前,要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但是在实际工作当中,是否真正地按照法律的规定执行则是不得而知。这只是个例,海洋环境保护的其他方面也需要不同部门的沟通与合作。 2.广泛的公众参与,平衡各方利益。公众参与能有效弥补市场调节和国家干预的不足。对海岸带而言,仅有市场调节和国家干预是远远不够的,且不说执法环节存在着诸多弊端,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今时代,市场和国家往往不能及时对新事物作出快速有效的反应。而公众则是环境问题的直接承受者,他们的环境利益促使他们能及时发现问题,控制环境污染等不利影响。因此,公众参与原则有利于弥补市场调节和国家干预的不足,有效促进环境保护。对于公众参与原则,我国《宪法》、《环境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等规定了公众的信息知情权、环境监督权、发表意见权等。广泛的公众参与才能保障各方的利益得到平衡。#p#分页标题#e# 3.推进海洋环境教育。青岛有着进行海洋环境教育得天独厚的条件。全中国的海洋科研力量的三分之一在青岛,有着在中国最著名的海洋方面的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每年还隆重地举行海洋节。所以青岛应当做全国海洋环境教育的排头兵。不但可以增加群众相关知识,还可带动相关的产业。

青岛之变篇8

我们不妨回望康有为在青岛生前死后的关键时刻,感受这位硕学大儒、一代宗师的真实风采,以此观照中国百年的历史风云,省察康有为的辉煌与落寞、激进与保守,梳理人与历史的命运是怎样书写的。

康有为初次来青岛

历史与人的冥冥相遇

1917年,康有为第一次来到青岛。他积极参与了张勋发动的“丁巳复辟”,失败后不得已又一次出逃,逃到日本侵占下的青岛避难。此时的康有为,已经从的领军人物,蜕变为向后拉车、反对革命的保皇党。

康有为在1917年拥护张勋复辟之举,遭到世人的声讨。章太炎此前著文《驳康有为论革命》,此次又大骂康有为:“国之将亡必有,老而不死是为。”国学大师实在厉害,此联内嵌“有为”二字,寓意“国之将亡必有妖孽”(语出《礼记・中庸》),“老而不死是为贼”(出自《论语・宪问》)。熊希龄声讨张勋、康有为复辟逆举致各省电如下:

康有为乃一诈骗流氓,前借保皇之名,讹骗华侨数十百万。戊戌之事,卤莽灭裂,致使前清德宗困陷瀛台。口谈礼教,而身在美洲,以妾为妻,竟在耶苏教堂行礼。貌称君宪,而于乙卯西南之役,自矜有功共和。其顽钝,误人家国,清帝、张勋必皆为其所卖。比如此小人而谓能成大业,未敢信也。

在青岛的康有为一定感慨系之,百感交集。原来一呼百应、万众瞩目的“康圣人”,此刻,沦为政治闹剧中的丑角,遭到讨伐。康有为一生辉煌的起点,和青岛这座只有短暂历史的城市有着如此紧密的关系,青岛在他的生命历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他在历史中的坐标是由公车上书开始的,受到重用的契机则是德国军舰开进胶州湾。

1895年,甲午战败,康有为联合十八省的在京举人,呈献给光绪帝。1897年11月,德国强行占领胶州湾,康有为深感“亡国无日”,他又给光绪帝上书。光绪不甘做亡国之君,决心维新变法。历史一环紧扣一环,像多米诺骨牌反应,因慈禧太后的干预而流产,康有为流亡海外。康有为曾请著名篆刻家吴昌硕刻过一枚朱文小字印章,别开生面地写道:“维新百日,出亡十六年,三周大地,游遍四洲,经三十一国,行六十万里。”

海外历史学家唐德刚认为,如果康有为不是无视慈禧太后的存在并密谋要杀掉她,或许维新与变法能够采用温良的方式进行。如果德国没有占领青岛,如果康有为不采取激进的杀掉慈禧的措施,如果没有袁世凯的出卖,历史会被改写。可是这样的假设是毫无意义的,不知逃亡到青岛的康有为面对山海美景会作如何感想,有一点是肯定的,这位叱咤一时的风云人物,现在有点狼狈。他的乐趣是寄情于山水之间,他在欧美各国游历多年,一直有一个梦想,想办一所大学,青岛的山海风光绝佳,成为他考察的理想地点。

青岛是民国初肇之后前清遗老遗少的会聚之地,康有为来青岛,还有政治方面的考虑。他来青岛拜见自辛亥革命后即移居青岛的第三代恭亲王溥伟,“共商国是”。

康有为面对青岛胜景,发出“青山绿树,碧海蓝天,中国第一”的赞叹,赋诗道:“海上忽见神仙山,金碧观阑绚其间……楼阁倚山临海滨,碧波浩荡通天边。”康有为对青岛“青山绿树,碧海蓝天,中国第一”的赞美,后来演变为“红瓦绿树,蓝天碧海”,成为介绍青岛的名片。

康有为青岛置办房产

凶宅还是佳屋

1922年,中国从日本的占领下收回青岛的。1923年6月,康有为和三子同钱、四子同凝、八女同环重游青岛。感觉像是“重入仙山画里来”,康有为很想在这人间仙境找一栖身之地。胶澳督办赵炳琦安排康有为住在福山路六号(今福山支路五号)。康有为认为“屋虽卑小,而园甚大,望海碧波,仅距百步”,而青岛“风景极佳,盛暑不热” 。康有为看好了这座别墅的位置,夏天可以从上海来此避暑,先租后买,这座别墅比邻小鱼山,可在海滨漫步,可以观海听潮。

1924年,康有为花费一千银元买下了这栋三层的楼房。“园极大,价极少”,等于半买半送。在康有为的书信和诗歌中,都记录了这次买房的经过。“青岛此屋之佳,吾生所未有。假以有大学办,吾欲在青岛办之。”他写诗《得青岛德旧提督楼赋示曼宣婿及诸孙》,将此佳讯告诉女婿麦仲华及诸外孙。诗云:

截海为塘山作堤,茂林峻岭树如荠。

节楼旧日庄严地,今落吾家可隐栖。

诗中的“节楼”即德占青岛初期之旧提督楼。事实上,康有为买下的这座别墅不是什么德国提督的旧居,而是德国总督副官的住所。康有为的买房契约现在青岛市档案馆可以查到,原房主人的名字叫弗莱海尔・利利恩可龙。

康有为购得的这栋别墅有传奇色彩,传说以前有几位督军之类的人物住过此楼,多死于非命,被认定为凶宅。康有为擅长看风水宅相,经过一番察看,得出结论是宅地犯了“白虎衔尸”的格局,只要变化格局,重新修整,就能逢凶化吉。康有为自信能镇住凶宅,于是在院中加盖一座房舍,新植了不少花木。

除了上海的游存庐和杭州的一天园,康有为又在青岛喜添新居,清朝废帝宣统为他题写了“天游堂”,他悬挂在堂中,并将宅邸称做天游园,自称天游化人(有时在其书法作品中落款“天游老人”),书斋题为“解愠轩”。室内许多名贵的雕花红木家具、汝瓷和文房四宝等,均为恭亲王溥伟所赠。看来,在青岛,康有为真想做个“天人”。他打算把上海的房子卖掉,迁到青岛来住,遂接子女康同环、康同玲等以及大女儿康同薇的儿女在青岛栖霞路上的一所英国学校读书,康有为觉得青岛的学费低。

在青岛有此别墅,给人一种错觉,觉得康有为住在青岛的时间很长,其实,康有为在青岛的时间总共加起来,只有一个多月,这从康有为年谱中可以考证出来。

康有为得此佳屋,心情舒畅,他给友人的信中写道:“朝晖初上,林中爽气袭人,徘徊海水之场,巡行公园之路,波光云彩,花叶全香,万绿青英,沁人肺腑。恐昔日仙山楼阁亦比不及,诗人不足以形容之。”康有为所说的“海水之场”就是汇泉湾海水浴场,“公园”即中山公园,都是沿海幽静之所。即使今天,走在福山路上,也会感到康有为在信中描述到的美好与清新。康有为在青岛享有一生中难得的安宁和逍遥时光,可是,凶宅的传说像一个隐藏的幽灵,真相要等到三年之后才显示出来。

康有为一直想在青岛办一所大学,他看好了俾斯麦兵营原址。这与胶澳督办高恩洪倡议创办私立青岛大学不谋而合。听到这一消息,康有为十分兴奋。他在给友人的信中说:“吾拟开一所大学于此,就近收到万年兵营为之,亦相距数百步耳。扶杖看云之余,与天下英才讲学……”他随即将自己多年收藏的文物捐献出来,与高恩洪等名人所藏文物一起展出拍卖,将拍卖款作为办校费用。只惜乎民生日艰,拍卖会没有成功,再加上北洋军队驻守在俾斯麦兵营,他无力使军队搬走,只好放弃了在青岛办学的念头。

康有为在青岛时,时任胶澳商埠督办公署顾问和胶济铁路理事的陈干,其夫人杨紫霞在《我与康有为老师》文中记录有康有为的生活细节:“康老师一年四季洗冷水澡,我问他用凉水洗澡冷不冷?他回答说,这是自幼养成的习惯,不用冷水洗不舒服。康老师的身体很健康,他曾周游世界七十一国,见闻极广,每天给我们讲外国奇闻,我们听得津津有味,甚至连饭都忘了吃。康老师是保皇派,对慈禧太后恨之入骨,每每讲她都说其是大独裁者。只知个人享乐,卖国求荣,争权夺势,独断专行,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

陈干、杨紫霞夫妇知道康有为喜欢喝酒,爱吃糖醋鱼,他们以青岛特产加吉鱼招待康老师。鱼是刚从海里打来的,烹调后味道极其鲜美,康有为拍案叫绝,赞不绝口。“康老师住在我家期间,我们游览过青岛的风景名胜。如跑马场、五号炮台、前海栈桥、海水浴场、海滨公园等,康老师对青岛的天然风景之优美赞不绝口,认为此等胜景在国外也难得一见。”

1924年,康有为做成了一件事,就是在崂山支脉枣儿山选定了墓地。枣儿山,又名象耳山,因为西边山峰从侧面看很像大象耳朵。于是他把这块墓地作为自己人生最后的归宿。此时的他,决意终老青岛。客居青岛的时光,他登崂山,步海湾,观天象,赏樱花,所到之处必留诗行。至今,崂山太清宫里还藏有一块镌有他的五言长诗的石碑。

一杯致命的橙汁

食物中毒猝死青岛

1927年,北伐军正浩浩荡荡进军上海。为躲避北伐军的锋芒,3月18日,康有为从上海搭船赴青岛。

此十天前,正是康有为的七十大寿。寿筵当天,亲朋好友、门人弟子齐集上海“游存庐”为康有为祝寿。得意门生梁启超送来一副寿联:

述先圣之玄意,整百家之不齐,入此岁来,年七十矣!

奉觞豆于国叟,至欢忻于春酒,亲受业者,盖三千焉!

将康有为比喻成“至圣先师”孔夫子,极得以“圣人”自居的康有为的喜好。

康有为到青岛后,写信给夫人梁随觉,要求将吴昌硕、梁启超的寿联和陈三立、余肇康等人的贺诗以及屏匾送到青岛悬挂。这些礼物因邮路阻隔,收到太迟,未在天游堂挂出。

在一片热闹与喜庆中,康有为却感受到生命气息中的不安,种种征兆表明不祥的音符在隐隐作响。

据康有为女儿康同璧《南海康先生年谱续编》记载:康有为七十寿诞后,离开上海之前,曾亲自检点遗稿,并将礼服携带,临行前还巡视园中好几遍,说道:我与上海缘尽矣!然后把他的相片分赠给工友们,以作纪念,好像预知自己将永别一样。

康有为到青岛之后,写赐寿谢恩折时,未写数行就开始痛哭,写完后告诉家人说:“吾事毕矣!吾事毕矣!汝等可珍重此稿。”

3月29日,康有为来到青岛中山路上的粤菜馆英记酒楼,参加广东同乡宴。当他喝了一杯橙汁后,突然腹痛难忍,急忙回家。当夜呕吐不止,请了两位医生诊断,其中一位日本医生诊断为食物中毒。30日,呕吐了一夜的康有为感觉毒已清除,非常健谈,照例夜观天象。可是观看了没多会儿,突然独自大呼:“完了,完了!”之后,又说:“中国无我立足之地了,但我是不能死在外国的。”到31日凌晨5时许,康有为在门人李微尘的怀抱中,“七窍出血而死”,尸体不僵。

仿佛能够预知大限,使得康有为之死非同寻常,充满了神秘意味。康有为因一杯致命的橙汁而猝死青岛,为他的非正常死亡笼罩了一层疑云。他终究没有镇住“白虎衔尸”的宅相,在刚刚过完七十大寿之后,在天游园里与世长辞。在青岛从事林务工作的李可良,是在青岛秘密党部的执行委员,与康有为有交游,他认为“是国民革命军的胜利短促了他的寿命吧” !

1927年康有为逝世前夕,正值北伐军进入江浙,张静江任浙江省省长,曾以康有为“保皇余孽,占据公产”为借口,封闭康有为在杭州西湖边的别墅――一天园,后虽托人说情,也未有结果。康有为深知自己与人的种种过节,面对国民革命军的胜利,他心中惶恐不安。他的另一位得意门生刘海粟用言简意赅的一句话做了概括:“志不得酬,郁郁终于青岛。”

人们对康有为的褒贬不一,从李可良对康有为的印象可见一斑:

他名声这样大,岁数这样老,但仍然喜欢吹,譬如常说“小门生梁启超”,“墨西哥的某总统是我的至友”,“上海冒我名写字的人有四十个”和“我有世上无价的宝贝”之类。

……

天才,大胆,野心大,敢说敢做,是他一生的长处。敢言人所不敢言,如著《新学伪经考》、《大同书》之类。敢做人所不敢做,如以一微臣末吏竟敢离间光绪母子,主持“”之类。

粗心,大意,矜奇立异,自负太甚,是他一生失败的关键。

贪财,好色,虚荣心至老不衰是他的短处。

李可良是人,对于一个政治已失意的老人,“鄙弃之念并不少减”,显然有其偏见,但也道出了康有为某些真实的侧面。

八十年后,笔者参观康有为故居中康有为的卧室,看着他生前用过的器具,以及他游历欧美带回的摆件,想象当年哲人其萎、山颓木坏的那一刻,感到历史的诡异与人生的无常,耳边响起美国汉学家费正清对康有为的评价:“把进化和进步的思想、全世界都在风起云涌的思想,同中国的古典传统结合起来……领头打开了一个现代的突破口。”康有为尽管晚年倾向保守,但他有一代哲人之风范和气象,是那个时代的先知先觉者。

康有为之死谜团解析

众说纷纭谜团笼罩

康有为在青岛离奇死亡,史学界众说纷纭,至今仍是一谜。关于康有为之死,目前,有四种说法。

一、特务下毒。康同璧认为父亲是“被人在食物中投毒而导致死亡”。据康同璧的女儿罗仪凤的一份交代材料所记,康是被特务下毒害死的,这种说法迄今未见任何其他史料记载,但因系康氏后人自述,有待史家考证。

二、慈禧太后生前所遣杀手下的毒。据说,失败后,慈禧曾派出四个刺客出京刺杀康有为。其中一人叫巫仿,慈禧曾赐给他白银十万两,命他秘密出京,刺杀康有为,杀康之后,另有赏赐和晋封。此后的二三十年间,他一直在寻找机会刺杀康有为,终于在青岛成功。1904年,慈禧七十大寿之时,下诏赦免了一大批戊戌获罪人员,但不包括康、梁,可见康有为一直未被慈禧所原谅。但此种说法也有值得商榷之处,因为康有为晚年支持清室复辟,时的恩怨已发生变化。

三、食品不洁引起的食物中毒。康有为的另一位女儿康同环对此两种说法都不赞同。她在《先父的墓碑》一文中这样写道:“康有为卒前挣扎痛苦,七窍都有血渍,当然是中毒的现象。不过所谓食物中毒,可能是英记酒楼的食品不洁所致,未必是因为政治斗争而牺牲的。”很多史家持这种观点。

四、康有为是被日本人投毒害死。这个观点是康有为的弟子吕振文的后人提出的。当时英记酒楼的同乡宴请,吕振文也在座。康有为喝下橙汁后腹疼不已,还是吕振文用马车将他送回寓所。直到几十年后,吕振文才向儿子透露了实情:他是从日本天皇身边的人那里得到的确切消息,康有为是被日本人毒死的。因为康有为始终不同意溥仪跟着日本人走,还曾一度与溥仪一起和日本天皇对抗。为此,日本人一直怀恨在心,终于置之死地。具有嘲讽意味的是,吕振文于1938年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时变节当了汉奸,成为日占当局控制下的青岛治安维持会九名委员之一。

康有为之死多数人认定与中毒有关。但是否有人故意下毒,出现了上述种种猜测。

康有为生前自选墓地

吕振文撰写碑文

一次偶然的崂山之游,让康有为决定了自己的归宿。康有为在崂山太清宫听老道长讲起崂山的风水,说这崂山是“神窟仙宅”,当年唐玄宗曾派方士到崂山炼丹,并将崂山改名为“辅唐山”,还让方士为他在崂山寻找“风水宝地”;中国第一个女皇帝武则天,晚年也曾来崂山游览,看上了太清宫东面的一块“天子宝地”,想死后葬在这里。只是她回京后,尚未及派人到崂山修建陵墓,便一病不起,未能如愿……老道长的话,坚定了康有为在崂山上寻找“风水宝地”的决心。

1924年春天,康有为和他从南方请来的风水先生在河南村附近的枣儿山勘察,并选定了墓址。枣儿山,又名象耳山。康有为花了四十块大洋买下墓地,并在枣儿山“凤凰”头部“凤穴”的最佳位置堆了一堆石头以作标记。但是,由于当地村民经常上山搂草堆石,真假难辨,实际的墓地位置出现偏差,墓穴是用炸药炸出来的。后来,墓穴转移到有土的地方。

康有为去世多年之后,他选墓地的经过在民间流传。有一位当地的长者告诉笔者:“康有为选的墓址,的确很神,他能掐会算,就他选的墓址是软土,周围都是石头。听老人说,他是带着南方的风水先生来考察的,风水先生拿着罗盘,定方位。那天下着雨,康有为坐在轿子上,被人抬着。”

1927年康有为去世后,殡葬场面盛大,几匹马拉的车将棺材拉到山下。因为山势陡峭,只好用人力将棺材抬上去。出殡的马车前面有一种架子装饰的“罩”,前面扎一个大花头。当时康有为的子女身穿孝服,脚穿草鞋,为康有为送葬。安葬之后,康的子女就把草鞋扔掉,光脚走回家,以表孝意。次年清明节,康有为之子康同凝来青岛扫墓。康有为去世后三天,他十二岁的康同令亦夭殇,于是,同葬于他生前择定的墓地。

康有为去世两年后,吕振文立一碑,高六英尺,宽二英尺半,中书“南海康先生之墓”。碑文刻于碑阴,十四行,全文四百六十一字。碑文记录了康有为在青岛去世的情形。

很多文史资料都提到,康有为埋在象耳山是“暂厝”,康氏后人想把墓迁走,后因抗日战争未果。1943年,万国道德会重修墓园,举行公葬典礼,这是在日伪时期,也是点缀太平。

康有为的身后事

变革者的历史宿命

死,对死者来说,是永远的终结。但对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来说,就未必是结束。或许,这是另一种开始。

康有为懂堪舆之学,认为自己是一粒“糠”,他的墓穴必须躲进天下无敌的大象耳朵(象耳山)里才能获得安宁。其实,再伟大的历史人物也不过沧海一粟,康有为狂傲时为“康圣人”,谦卑时是一粒“糠”。可是,这一粒“糠”绝对没有料到死亡之后还会遭遇狂风暴雨,康有为的坟墓在“”中被掘,这一切是打着革命的名义进行的。

1966年8月,青岛市第五中学红卫兵扛着红旗,路上喊着“破四旧立四新”等口号,到康的墓地掘坟开棺。据目击此过程的人事后回忆:在掘开后的墓里面,有一个照壁似的石头墙壁,高约一米五,上面有四块独立的石头,刻有“国学大师”四字,每个字上都涂了红漆。在石拱门上镶嵌着一块拱形石碑,高约八十厘米,厚约三十五厘米,黑色,学生将此碑左上角砸掉,钻入之后,整座墓穴才被打开。棺木为红松,约四厘米厚,带有搬动用的扶手,棺材被打碎,暴露出白骨。康有为夭折的十二岁的尸骨未动,仍丢在墓穴内,学生从墓中拿出一串珠子,一把金锁,这把金锁是美国华侨送的,正面刻有“先天下之忧而忧”,背面则是“国学大师”,康有为左右手中均有一枚金币,一枚为日本金币,另一枚为印度金币,墓中还有一枚玉佩。学生将康的骨头扬了一地。当年康有为墓穴出土的随葬品,如今有一部分在康有为纪念馆展览,还有一部分在库房。

待康有为的头骨被掏出来之后,红卫兵们把它绑在木棒上,游街示众,并高喊“保皇派的祖师”。忙乱中还丢掉了下巴骨!当时的一位目击者在接受笔者的采访时说:“他们用铁锨把康有为的头盖骨装进了翻斗车,从南庄经河南、河北到李村,就游街去了。”多年之后,台湾省的学者李敖将这个细节写进了他的小说《北京法源寺》。

历史之无情如是,“”中,红卫兵同样掘开明朝名相、实施变法的张居正的坟墓,其骨被焚。中国历史上主张变法的人物,其命也惨,其运也背,即使如张居正者,生前享尽荣华,死后惨遭清算,遭到历史最严酷的惩罚,令人不由不相信,中国历史上的变法者有一个无法打破的宿命。

青岛之变篇9

近年来,青岛地区上市公司的发展水平较上世纪90年代有所回落,“青岛权证”集体热的现象有所降温。青岛市目前在境内共有13家上市公司,其中在沪市主板上市的企业有青岛海尔、青岛啤酒、海信电器、澳柯玛、青岛碱业、新华锦、ST黄海。在深市主板上市的企业有青岛双星、民生投资、普洛股份,在深市中小板上市的企业有两家,分别是软控股份与青岛金王。截止到2010年6月,青岛市共有21家上市公司,境内上市公司13家,境外上市公司为8家,其中中小板上市公司为2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为1家。截止2010年5月,沪深两市共1726家上市公司,青岛地区仅占1.2%,虽然青岛市本地上市公司的数量有了一定程度的增长,但是与北京、上海、深圳等资本市场发达城市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目前,青岛市上市后备军初步形成,小南国、东来顺等中小企业积极争取登陆创业板市场,汉缆股份、华仁药业已于2009年底向中国证监会上报申请材料,东方铁塔、东软科技、恒顺电器、海众锅炉等一批企业计划在2010年上半年上报材料。品品好粮油、麦迪绅两公司境外上市工作也在稳步推进中,但是与其它资本市场发达城市相比仍存在后备资源不足的问题。

青岛市境内上市公司整体经营水平分化主要体现在盈利水平、营运能力、企业成长性以及企业信誉度等方面。伴随着青岛市资本市场近二十年的发展,强者恒强的局面表现得十分明显,海尔、青啤、海信等优质的上市公司引领着青岛市经济的发展,而还有一批上市公司的发展前景令人担优,青岛地区上市公司整体发展水平良莠不齐。去年10月份,特锐德创业板的成功登陆为青岛市资本市场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特锐德作为国内首家创业板上市公司,近些年来其业绩突出、自主创新能力强,成为青岛地区上市公司新的骄傲。本节将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与聚青岛类分析方法,结合相应的财务指标与数据,对青岛市境内上市公司的绩效水平给出评价,并做出相应的打分与排名,期待得到的结果能为青岛市相关主管部门提供有用的参考价值。

2 数据来源

数据及指标主要来源于青岛地区上市公司2009年年报,部分数据来源于2007、2008年年报。

3 评价模型的构建

3.1描述统计量

首先,给出六个变量的相关矩阵:

可以看出,EPS(每股收益)与主营业务增长率、净利润增长润、总资产周转率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ROE(净资产收益率)与净利润增长率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这与实际情况也相符。

3.2主成分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法的主要步骤如下:

(1)对数据进行标准化

(2)利用标准化后的值计算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求解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3)计算贡献率,选取主成分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第一主成分贡献率达到50.243%,第一、二主成分的累计率达到73.094%,前三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到93.03%,已经很好的反映了原始数据的信息。EPS、ROE、净利润增长率、总资产周转率是相对重要的指标,能大部分的反映上市公司的绩效水平,所以我们选择了前三个主成分。

由此可以得出前三个主成分与各变量之间的关系,最后运用主成分综合计算公式得出各上市公司的最终打分结果为:

青岛之变篇10

扬帆奥运 美丽青岛

青岛市依山傍海,景色秀美宜人。蔚蓝的大海、青翠的山峦、温润的海洋性气候、深厚独特的人文景观、丰富的资源和蓬勃发展的经济活力使青岛市成为中国独具特色和魅力的地区之一。

青岛地处齐鲁之邦,早在近四千年前,青岛的早期居民东夷人就在此创造了灿烂的岳石文化、三里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春秋至魏晋,田单火牛阵破燕于即墨古城,秦始皇东巡三次登临琅琊台,田横五百义士殉节田横海岛。唐宋以来,道教大兴,使崂山成为道教的发祥地之一。青岛市区和所辖市是中国东部重要的海滨城市和中国经济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先后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历史文化名城等荣誉称号,是全国15个经济中心城市、全国第一批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国家计划单列市。青岛国际啤酒节、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时装周、中国秧歌节、中国国际循环经济成果交易博览会等活动,为世界所瞩目。

百年中国,百年奥运。近代以来,青岛市作为中国东部沿海重要的战略和经济要地,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略,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人民为收回青岛进行了英勇斗争。1919年,由于青岛问题,引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四”爱国运动,由此拉开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序幕。随着2008年奥运会帆船比赛的成功举办,青岛市变得更加美丽,正迈入国际化大都市行列。她敞开着大海一样的胸怀,迎接海内外的宾客来投资兴业、旅游观光。作为奥运会协办城市,青岛的历史和其他兄弟地市一道,共同见证和浓缩了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沧桑巨变和伟大崛起。

改革开放30多年特别是近年来,青岛市紧紧抓住中国沿海开放和举办奥运会帆船比赛的历史机遇,统筹城乡发展,通过优先发展农业,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家电电子、汽车造船、高新技术等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发展逐步向平稳协调发展转变,由数量的扩张向速度、质量、效益并重转变,城市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城乡二元结构布局合理,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协调性逐步增强。

元月的青岛,瑞雪纷飞,海风习习,奥帆中心依然游人如织,帆影点点,五四广场上红彤彤的火炬显得更加艳丽、热烈。记者走进青岛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走进学校、社区、农村,切身地感受到青岛的经济社会发展如宜人的海洋性气候一样,充满青春的朝气和蓬勃发展的活力。

记者在青岛市采访得知:近年来,青岛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布置,按照总书记视察山东省时提出“三个走在前面”和山东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目标,立足区位、资源、人文、产业等优势,学习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环湾保护、拥湾发展”的发展战略,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经济社会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之路。特别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青岛市演奏出了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精彩乐章:海尔、海信、青岛啤酒、双星、澳柯玛、青岛港、红领、即发、喜盈门、亨达、青食、利群、颐中、黄海制药、青岛碱业、华东葡萄酒、崂山矿泉水、即墨老酒、琅琊台酒、康大“现代餐”等著名企业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审时度势,敢为人先,勇于创新,成为中国名牌和世界名牌,迅速成长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领头雁,带动和影响了广大中国企业的名牌和品牌意识,成为拥有中国名牌和驰名商标最多的城市之一,被誉为“帆船之都”、“中国品牌之都”等荣誉称号。

记者从青岛市政府了解到:1978年~2008年,青岛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4%,跨入全国大中城市十强,所辖五个县市全部进入全国百强县;2008年,全市经济总量达到4436.18亿元,是1978年的33.3倍。同时,人均生产总值大幅提升。2008年全年财政总收入完成1251.6亿元,增长16.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42.4亿元,增长17%。如今的青岛,作为山东省“一体两翼”中半岛都市群中的重要地区,愈来愈显示出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山东省区域经济的龙头带动能力进一步提高。

科学发展 青春之岛

2008年9月,青岛市委、市政府在深入学习十七大精神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进程中,提出了决胜青岛未来的“环湾保护,拥湾发展” 即“依托主城、拥湾发展、组团布局、轴向辐射”的重大战略决策,其核心是以胶州湾为依托,以主城区和黄岛区、崂山区、胶州湾北岸三个辅城为支撑,把环胶州湾地区打造成城市核心圈层;以即墨、胶州、胶南为内圈层;以莱西、平度及临近的海阳、莱阳、高密、诸城为外圈层,将形成一个核心明确、层次清楚、联系紧密、互动发展的城市群,在环胶州湾区域将建设成为集金融服务、高新技术产业、科技研发、商贸旅游、文化娱乐和优质人居环境等功能于一体的国际一流滨海城市组群。在青岛为时半个多月的实地采访中,记者发现:一架连接青岛市区、黄岛、红岛三岛的跨海大桥正在夜以继日的建设中,这是青岛市实施“环湾保护、拥湾发展”的重大工程之一。

针对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记者从青岛市发改委得知,2008年11月17日,青岛市委、市政府积极响应中央和山东省扩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大决策,决定到2010年内将集中安排和正在推进500多个投资项目,总投资约5000多亿元,用于农林水利、基础设施、改善民生、能源交通、服务业等板块重点项目,以保持区域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多年来,青岛市委、市政府统筹城乡发展,通过优先发展农业,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家电电子、汽车造船、高新技术等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特别是近年来,青岛市委、市政府坚持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产业结构逐步优化。按可比价格计算,GDP年均增长12.4%。三次产业比例关系由1978年的22.7:52.7:24.6调整为2008年的5.1:50.8:44.1。其中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3.1%和13.9%。农业(种植业)、林、牧、渔业的比重由1978年的73.6:2.5:10.2:13.7调整为38.9:0.8:27.0:29.6,逐步发展为种植业、牧业、渔业为三大支柱的农业生产结构体系。

2008年,青岛市第一产业223.4亿元,增长1.4%;第二产业2255.45亿元,增长11.1%;第三产业1957.33亿元,增长17.1%。三次产业比例关系由上年的5.4:51.6:43.0调整为5.1:50.8:44.1。

青岛市积极实施科技兴市战略,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支持培育以海尔、海信等高新技术企业,海洋科技研发、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软件设计等高科技产业得到迅猛发展。

在工业方面,青岛市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支柱工业为主体的现代化工业体系初步建成,积极推进大项目、产业链、产业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思路。工业主导产业的集中度持续提升,产业集群优势凸显,逐步实现了石化、汽车、造船、家电电子等重点产业的集约化、规模化、科学化发展。2008年,全市石化、汽车、造船、家电电子等产业集群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近千家,产业集群实现工业总产值4546.6亿元,增长25.0%,黄岛区、城阳区、即墨市、胶州市作为青岛制造业基地龙头作用逐步增强。

青岛市把繁荣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2008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957.33亿元,是1978年的49.9倍,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居第5位。青岛市在物流、旅游、会展、金融、文化等服务业重点领域,新建了青岛国际会展中心等大项目。青岛旅游业除传统的观光旅游外,还有度假健身游、工业旅游、农业生态旅游、宗教民俗游、国际航船游、海上垂钓游、青少年修学游以及商务、会议、体育旅游等,形成了“行、游、住、食、购、娱”综合配套与国际接轨的规范化服务体系,全市共有星级饭店157家,其中五星级6家,四星级25家,世界著名的锦江国际、香格里拉、七星级迪拜帆船酒店都已或即将落户青岛。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青岛市积极优化投资和发展环境,非公有制经济得到健康发展,近百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入驻青岛,并与西方7国集团、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和俄罗斯、东盟、南美、大洋洲地区、中东和南亚及中亚地区、非洲等国家的近20个城市结为友好城市。在民营经济发展方面,青岛市万福、九莲等企业成绩显著,据2007年统计显示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1977.3亿元,占全市GDP的52.2%,彰现出青岛市经济发展的活力。

截止2007年底,青岛市常住人口为838.67万人,其中,乡村人口为302.76万人,农村人口比例较大。青岛市坚持城乡统筹,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强化“重心在村”的理念,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培育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加快发展农村发展社会事业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推进城镇化、改善农村生活环境,认真落实党的农村政策,切实增进农民权益。在新农村建设方面,青岛市全面总结推广胶州市以“五化”( 即硬化、绿化、亮化、美化 、净化)为切入点的村庄综合整治工程成效显著,胶南市通过“金智惠民”工程,大力扶持农民创业,崂山区、黄岛区、城阳区城乡一体化,平度市的现代农业、莱西市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即墨市、胶州市的的“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特色鲜明。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碧海蓝天”。多年来,青岛市在加快发展经济社会的同时,积极加大节能降耗工作力度,促进生态建设。2008年,青岛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33天,优良率91.2%,被列为全国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在青岛,循环经济的理念正日益深入人心。

关注民生 和谐青岛

“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青岛市委、市政府多年来积极加快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构建和谐青岛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近年来,青岛市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作为体现党和政府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在教育方面,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分校、山东科技大学、青岛大学、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等成为山东省和中国的名牌大学。青岛市城乡义务教育实现全部普及和免除学杂费,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工程全面完成,“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职业教育模式正式确立,受到国家教育部的肯定,而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完全建立,全市共有各类大专院校28所(含民办),在校学生26.2万人;中等学校408所,在校学生58.29万人;小学961所,在校学生47.7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入学率达99%以上。

在卫生医疗方面,青岛市一批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城市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相继建成投入使用,城乡公共卫生网络进一步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医疗费用控制初见成效,城乡居民就医条件得到改善,一个以城市为依托、乡镇为基础,城乡结合、共同发展的医疗、预防和保健新格局已初步形成。目前,全市共有卫生机构(含诊所)2120处,是1978年的1.8倍;各类卫生技术人员3.7万人,是1978年的2.2倍;医疗床位3.2万张,是1978年的2.5倍,逐步建立起了以养老、医疗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和面向城市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制度,全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员实现应保尽保,城镇居民和农民最低生活保障线逐年提高。2003年以来,三次调整最低工资标准,三次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五次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分别提高85.4%、42.9%和61.5%。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市区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

在建设和谐青岛、平安青岛方面,青岛市以确保政治安全、社会安全、安全、食品安全、质量安全、生产安全为目标,深入推进“平安青岛”建设,人民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2008年全市公共安全感指数达到96.2%。交通、城市用水、燃气、热电等市政公用事业同步健康发展。同时青岛市加强与驻地部队的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和军民共建活动成就裴然。针对食品药品质量安全,青岛市在监管上建立了食品药品安全检测、市场准入、风险评估和信息制度,从“源头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监管体系。青岛市社会福利事业长足发展,全市各类社会福利院床位达22721张,逐步实行了老年人免费乘公交车和养老服务“双千”计划,建立了80岁以上老人体检补助制度,老龄事业稳步推进。2008年初,青岛市实行了中山公园、植物园、博物馆、图书馆等免费对外开放。青岛市坚持以创业促就业,让有就业能力和愿望的困难群体得到充分安置,城乡就业规模日益扩大,城镇登记失业率连续多年控制在3%以下或3%左右。

自住房制度改革以来,青岛市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房地产和住房的各项调控政策,加大住房建设和住房供应结构调整力度,严格房地产和住房市场管理。特别是近三年来,青岛市在住房建设方面始终坚持政府必须有所作为、重点保障低收入家庭住房需求、城市土地出让收益回馈民生的住房建设“三大原则”和“规模要大、质量要好、标准要新、配套要全”四项具体要求,在全国率先推出了租赁住房保障模式,市财政连续三年每年安排5亿元集中建设廉租住房和筒子楼改造,并提高廉租住房租金补贴标准,扩大廉租住房保障范围,前所未有地加大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解决力度。2008年底,城市人均现住房建筑面积26.8平方米,是1990年的4.1倍;用于廉租住房的保障投入,超过了2001年青岛廉租住房制度建立以来财政资金累计投入的总和;面向城市低收入家庭的普通商品房、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住房、廉租住房和租赁住房保障制度基本建立,被称为“4+2”的“青岛模式”,得到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肯定。

青岛的文化秉承了齐鲁文化为主脉的传统文化,又融入了海洋文化、异国文化、移民文化和奥运文化的积极元素,形成了多元荟萃、博大包容的文化特质。近年来,青岛市先后建设和改扩建了青话小剧场、市群艺馆、市美术馆、青岛音乐厅、青岛大剧院、现代艺术中心等一批文化基础设施,青岛文化街、达尼画家村、创意100等成为山东省和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青岛水族馆、天后宫、基督教堂、天主教堂、鲁迅公园、海军博物馆、公主楼、花石楼,崂山道观、青岛极地海洋世界和高凤翰、闻一多、康有为、蔡元培、老舍、巴金近60位名人的故居、旧居、寓址等文化景点吸引着世界各地的客人。胶州大秧歌、胶州茂腔等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岛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2008年,各类文化机构456处。青岛电视台、青岛人民广播电台、青岛日报报业集团、青岛新闻网、半岛都市报等新闻媒体成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的良好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