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心情十篇

时间:2023-04-01 20:17:10

毕业心情

毕业心情篇1

1、我总相信,人生下来就是为了完成一个使命,你说呢?无论如何,未来的路长,该做的事多,也许真正的人生从你离开高中校园才算开始。希望好消息不断传来,希望你能正视今后路途中的”不平“与”磕绊“,勇敢地面对,正确地处理。

2、铁锤,俗话说,尽吾力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但我知道你未尽全力,现在的你要化后悔为力量,变腐朽为神奇。好兄弟,加油!

3、一直相信缘属天定,份乃人为。相识于你天真烂漫的儿时,默默地注视你的成长。终于有一天,我成了你的老师。与你相处的三年里,感受到你的真诚,善良,勤劳,直爽,甚至才华,同时也感受到你的倔强,冲动和轻率。多希望再过三年,你的冲动与轻率被沉静,成熟所代替。那样也许你真的会出类拔萃。

4、学哥学姐们,不要因为一时的失败而放弃,还记得老师曾说过:只要心不死,人永远有希望。我也即将成为一名高三的学生,让我们共同奋斗,在明年的今天没有悔恨的泪,只有成功的笑。

5、考生要放眼看世界看人生,横向对比别人,纵向看自己的人生,人都是从失败中走出来的,高考不如意,只是人生若干个失败中的一个,认识到这一点,丢掉一些幻想的成分后,再来看待高考,可以让今后的目标更切合实际。

6、高考失败只是人生中的一次挫折,成功的路也不止上大学一条,我们现在更要关心那些高考失败者,帮助他们重拾信心,走出高考失败的阴影。

7、相信风雨过后,总会有彩虹,人生之路虽有几多坎坷,但任是绚丽多彩的。落榜的你,不要伤心,只要心存希望,定会成功,一切皆有可能!

8、感谢幸运女神给了SKY这次机会,机遇就在眼前,SKY一定会抓住它,SKY 还要感谢所有关心他的人,不久的将来SKY必然会在广告设计上有所建树。

9、毕业了,我们真的毕业了。我们离开了母校,离开了老师细心的教导,离开了我们可爱的同学们。

10、只要拚搏过,尽了力,高考结果无论如何,都应当无怨无悔!楚州中学高三(7)班主任祝愿全班同学正视成绩,选准适合自身发展的途径,走出精彩的人生!

11、每一张快乐的笑脸,每一个有趣的动作,每一次精彩的发言,都深深地留在记忆中了。这种友谊是多么珍贵啊!很快大家就要分开了,今天同学之间有许多鼓励的话祝愿的话,把它录入群空间,以致相互勉励!

12、我的朋友们,我们要暂时分别了;“珍重珍重”的话,我也不再说了。在这欲去未去的夜色里,努力铸造几颗小晨星;虽然没有多大光明,但也能使那早行的人高兴。

13、三年的初中的生涯,就这样匆匆地走过,我们有过悲伤也有过快乐。有过成功有过失败。

14、你终于要走了,但你把花的形象留了下来,你把花的芬芳留了下来,你把我们共同浇灌的希望也留了下来。今后只要我想起你,我的岁月就会永远地鲜艳,永远地芳菲。

15、扬帆远航,但不知彼岸在何方;一条路走了19年,却不知目的地在哪里。一路走来,洒下的只有汗水,也曾经告诉自己,不准流泪。

16、心静则灵,相信自己,要想让自己浪漫度过今生,就要学会去面对,冲破重重阻碍,飞翔在理想的天空。

17、时间过得飞快,一转眼的工夫就要毕业了,我们也将离开母校,去到新的学校,认识新的同学,我们的学校变了,我们的同学变了,但是我相信我们的友谊不会变!

18、如果我能,我愿将心底的一切都揉进今日的分别。但是我不能啊!那么,就让我们以沉默分手吧!要知道,这是一座火山的沉默,它胜过一切话别!

19、得得失失平常事,是是非非任由之,恩恩怨怨心不愧,冷冷暖暖我自知,坎坎坷坷人生路,曲曲折折事业梯,凡事不必太在意。送给所有落榜的学友!

20、与生俱来的是我们的出身,我们可以选择的却是去努力,去奋斗。人生的道路靠自己的努力与坚强,会变得美好。但要知道,不平坦正是你的幸运,抱怨和颓废只能让坎坷更强,让你更弱。你能做的只有努力,努力,再努力!

21、你可能会经历一个充满叹息的炎热夏天,一个充满唠叨的苍凉秋天,一个充满羡慕的寒冷冬天和一个充满硝烟的紧张春天,这又何妨 只为拥抱明年凉爽的夏。

22、悲伤的时候,你会想起谁?我会想起你朋友。

23、实实在在的人,无需讲敷衍的话。祝你快乐面对每一天,收获在每一天。

24、高考前的踌躇满志,高考后的无奈屈就。六月,我们迎来收获。或许这果实有些许酸涩,但它定是沉甸甸的,带给我们收获的充实感。走过六月,一切都是新的。

25、梦,总不够漫长,可是我们需要梦想;情,总让人受伤,可是我们还念念不忘;雨,下的再漂亮,但我们还是喜欢阳光;你,虽不在我身旁,但从未将你遗忘!

26、当一扇门向你关上,必然有另外一扇门向你打开。成才的道路很多,并非只有上大学一条,可以根据自己和家庭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路继续深造,抛开无谓的自责与沉沦,只要用心去工作,学习,就一定可以成为生活的强者。

27、事实上,每个人都有成功的先天条件,你也一样,关键在于你是否善于利用。假如”牵挂“得太多,就会分去你太多宝贵的时间与精力。

28、毕业了,我们要分开了,不知道你会不会常想起曾经在一起的日子。也许,随着时光的流逝,你会淡忘这一切,但不管怎样,我都不会忘记和你在一起的日子,多少风雨我们一起闯荡,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一起失落。如今,我们就要走了,走向不同的天涯,就像飘落的叶子我们会到达。我们的心却像落叶般地飘落。

29、尽管复读的成绩再次不尽如人意,可爸爸呀,您却并不因此而报怨什么,而是用一颗宽容的心安慰我,您还亲口对我说:复读了,就不后悔了,我唯有哭和感谢。

30、我们匆匆告别,走向各自的远方,没有言语,更没有眼泪,只有永恒的思念和祝福,在彼此的心中发出深沉的共鸣。

31、人生就是一个上上下下喜喜悲悲的过程,这样的人生才叫丰富与多姿,失败一次并不可怕,只要我们能从中找到成功的奥秘和努力的勇气。

32、面对着岁月摆下的筵席,我们相互微笑殷勤地劝酒,仿佛所有没说的爱恋与不舍,都收藏在语句的背后。因为我们都已明白,此去再也没有比手中这一杯更醇更美的酒了。

33、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谈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重头再来……小妹,真心的付出终会换来真心的回报,我们共同努力吧!

34、每一位高考落榜的学哥学姐,风雨过后一定会有彩虹,走出抑郁的小巷,飞向梦想的天空,应对失败后的挑战!你们一定会成功!

35、相逢又告别,归帆又离岸,既是往日欢乐的终结,又是未来幸福的开端。

36、别灰心,今天你虽然停留在桥的这一边,但你已经知道桥有多高,桥的另一端有多远,也看到了河的彼岸那绚丽多彩的鲜花。鼓起勇气,储蓄能量,明年争取第一个冲到桥的另一端,亲手摘下那朵向往以久鲜花。

37、听见风吹过像一首渐行渐远的歌,云朵很寂寞如果说天空没有尽头。我的朋友,在这分别的路口微笑看着时光远走!

38、是你的陪伴温暖了整个孤单季节,梦想的喜悦是我们青春所有纪念。所有离别为了重逢的那天,眼泪藏在手心里面。

39、每一位高考成功的学哥学姐,十二年的寒窗洗礼出坚强的你们,也给我这个学弟莫大的精神鼓舞,相信你们会学业有成!

40、亲爱的朋友请不要难过,离别以后要彼此珍重。柳阴下别百般惆怅,同窗数载少年情长,望征程千种思绪,愿友情化为奋进的力量!

毕业心情篇2

【相识;相知】

6年前,我们都是小孩子,牵着爸爸妈妈的手蹦蹦跳跳来到了学校,彼此看见了还有几分羞涩。我们在一起学习,玩耍。就这样,我们从幼稚的小孩子变成了懂事的少年。是你们陪伴着我度过一个又一个的春夏秋冬,是你们陪伴着我看惯了一次又一次的花开花落。6年时光,我学到了很多,更是有你们的陪伴,我的生活充实了很多。

【复习期间】

都可以见到彼此熟悉的脸庞,却不知道要说些什么。沉默地向陌生人一样,看见了,就沉默地擦肩而过。眼神中没有了光芒,暗淡的。

我知道,你们都在为毕业而战。学习了6年,就为了那几个小时。我们都一样,都很着急,很想考好。甚至,我在几个同学的头发中发现了几根马上要变白的金发。

下课了,我们都在努力地看书,那一分一秒我们都不想错过。偶尔哈欠连天,却是用书遮挡一下自己疲惫的脸,再继续奋战。教室很安静。不管怎么样,就连那让老师苦恼已久的王清,也认认真真看起书来。大家疲惫的像一个个小大人。

上课了。老师讲课,大家反常地认真起来。因为我们知道了学习的重要性。还看到了老师是那么劳累,黑发中又添了几根银色的头发。美丽的脸上有了几道明显的皱纹。

我们都很累。学习的压力,毕业的沮丧,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圈,把我们笼罩起来,把大家隔成了一个一个的小世界。

【考试】

考场上,大家也没有说话。这是重要的时刻。拿起笔,埋头苦写。

沉浸题海,熬夜看书……为的就是这一刻。

……

结束了,我长长地舒了口气。但是,大家都没有想走的意思。留恋地看着没一个同学的脸庞。

走时,大家都没有说话。但是我看到小A的脸上挂着一串泪花。

【毕业典礼】

校长发话,大家都在认真听着。年迈的校长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听着听着,我的眼角也湿润了。

大家都摆着一副沉重的面孔。

散会。

真的散会了呢!

从此,我们为自己各奔前程。

回头看一眼吧!

母校。

老师。

同学。

就这一眼,便再了没有了。

【我可爱的同学】

小雅,你很漂亮哦,不要自卑,要对自己充满自信。你的生活是阳光的!

小U,瞧瞧,你整天都是那么嘻嘻哈哈,什么时候能懂事点呢!

小K,又收到很多女生的来信了吧!嘿嘿。

……

毕业心情篇3

我们认为系统化的毕业生教育工作模式应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以关心毕业生、服务毕业生为宗旨,合理调动一切可利用资源,通过学院领导、辅导员、家长、专业老师、往届校友的紧密配合、分工合作,共同做好毕业生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具有“整体协调、运作规范、组织严密、体系完善”的特征。“整体协调”指全院上下共同关心、全员参与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与服务工作,分工合作、相互配合,各环节相互衔接;“运作规范”即形成一整套符合市场要求和学院自身特点的工作制度;“组织严密”是指工作机构设置合理,各部门相互协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体系完善”是指学院能够根据相关政策和社会发展形势变化不断改进就业工作体系和模式,使其有效运转并发挥作用。

一、高校毕业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目前的就业工作模式没有成为一项全局性工作。

虽然各级领导对就业工作非常重视,投入大量资源积极参与就业工作,但毕业生就业工作依然存在资源整合不足、工作时段性波动等问题,各种就业资源依然未被完全开发与整合,没有形成合力和长效机制。具体表现在:一是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开发的各种校友资源未能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二是由于毕业生工作非常琐碎且具有明显的时间波动性,在缺乏明确激励机制的情况下,加之分工不明晰,使得从事毕业生教育工作的人员容易出现倦怠感。

(二)现行的高校毕业生教育工作模式不能适应就业工作多元化发展的新需要。

近年来,随着高校就业渠道的逐步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毕业生既可以报考公务员,参加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考试,又可以到外资企业、民营企业自主就业,更可以申请自主创业。与此相应,高校毕业生教育指导工作存在与社会和毕业生实际需求脱节,教育指导工作偏向理论而流于形式,工作人员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不足等问题。

(三)现行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模式与人才培养目标不匹配。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的核心工作。毕业生就业质量是人才培养质量最基本的体现。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从根本上看是由于高校毕业生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因此高校应根据市场导向和社会需求,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对专业设置进行适时调整,对毕业生就业进行多维度、系统化和全方位的指导。

二、系统化毕业生教育工作模式探索

针对高校毕业生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精心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毕业生教育方法,形成形式多样、内容新颖且针对性强的系列模块化的毕业生教育体系,探索经管类高校毕业生教育工作新模式。

(一)理想信念教育。

学院领导要高度重视毕业生工作,学院党政领导班子要定期深入毕业生宿舍,主动关心毕业生就业情况和动向,帮助毕业生解决相关困难。学院定期召开毕业生工作会议,毕业生工作各相关人员积极参与,会议总结前期工作经验,部署下阶段毕业生工作重点,形成全员育人的毕业生工作氛围。学院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毕业教育中。学院领导为全体毕业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勉励在青春岁月实现大学梦的毕业生们要学会感恩祖国、社会和父母,并希望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毕业生们反响热烈,认为老师们的谆谆教诲是大家即将扬帆远航之际来自师长的嘱托和期望,坚定了广大毕业生追逐梦想、努力前行的信心。

(二)职业生涯和创新创业发展教育。

为进一步提高毕业生的求职技巧和就业能力,学院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应聘技能和职业生涯发展教育。近年来,根据毕业生的实际需求,学院每年都举办多场细分发展方向、细分行业的针对性强的专题讲座和沙龙,分别在出国留学、国内深造、公务员(含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应聘、外资企业求职、民营企业求职等方面邀请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和不同发展方向的优秀人才回校对毕业生进行指导和交流。在毕业生毕业前夕,为了让广大毕业生在进入职场伊始便展翅高飞,学院还专门邀请各路优秀企业家为全体毕业生进行创新创业及职业发展教育交流座谈,为广大职场新人指点迷津、保驾护航,为毕业生在职业发展和选择方面提供建议和经验。企业家们勉励同学们要讲诚信、勇担当、创卓越、抓机遇,在各自的领域中挥洒青春的汗水,同时,还要学会感恩和回报社会。各专场交流的主讲嘉宾们成功的职业经历、睿智的人生见解,引起了毕业生的共鸣,为毕业生的职业发展教育指明了方向。

(三)优秀毕业生示范工程教育和安全教育。

学院还开展了一系列科学化、系统化的毕业教育工作,如“树一面光辉旗帜”优秀毕业生示范工程主题宣传活动,将我院各方面有突出表现的优秀毕业生事迹以主题宣传栏的形式向其他毕业生和低年级学生进行宣传展示。专门组织多场优秀毕业生先进事迹报告会,以一个优秀毕业生联系一个新生班的形式,以榜样的力量带动师弟师妹向优秀学习。分层次在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和全体学生中开展毕业生安全防范和文明离校主题教育活动,督促毕业生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确保毕业生的人生和财产安全。

(四)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

毕业生受就业压力和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在毕业季容易产生焦虑、迷茫和畏难情绪等心理波动,毕业生的心理健康需要重点关注和引导。针对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学院开展了毕业生心理健康快车专题辅导活动,结合学院领导和辅导员定期的毕业生宿舍走访关心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工作,帮助毕业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求职择业与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具体问题。全院上下积极开展毕业生困难群体“帮扶助困”活动,学院领导和老师们大力争取资源为困难毕业生群体提供就业指导、岗位推荐、技能培训等方面的帮助,重点困难对象专门建立“一对一”帮扶体系,给予个性指导和重点关怀。

(五)毕业离校活动和感恩母校教育。

为了给毕业生留下在母校毕业的美好回忆,学院精心组织欢送毕业生系列活动(包括毕业生晚会、毕业生聚餐和毕业典礼等),并拍摄毕业视频、在活动现场放置专门毕业生留言板,征集毕业生感言,会后将以上素材以电子相片、视频和新闻等形式放在学院网站供毕业生下载留念,在广大毕业生中引起共鸣,产生积极的反响。

根据新时期大学毕业生的特点,我们还开展了符合同学们情感认知的感恩责任教育:毕业生以“爱心捐赠,旧物传情”为主题的爱心超市活动,学院安排专门的志愿者上门为毕业生服务,毕业生将自己的旧物(教材、台灯、文具等)定向捐赠给学院贫困生群体,倡导扶危济困的良好风尚、薪火相传的优良传统和资源循环利用的环保理念,将爱心在学院传递下去;在本科毕业生中开展“我为学院建言献策”为主题的优秀毕业生代表座谈会,邀请毕业生为学院的教学、管理和发展等方面出谋划策,从学生角度为学院提参考意见,整理收集多条合理化建议;举办本科毕业生“感恩杯”师生篮球赛,组织学院的老师和毕业生之间进行一场篮球友谊赛,在毕业的时光里通过同场竞技的机会进一步增进师生情谊。

三、大学毕业生教育工作模式的思考及建议

(一)进一步优化设计毕业教育工作安排。

以往的毕业生教育工作存在开展时间相对集中、缺乏系统设计、效果欠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结合近年来在毕业生教育工作中的实践经验,我们认为毕业教育并不单单指在毕业生离校阶段集中进行的文明离校讲座,它应更系统化、多元化,在时间上可以贯穿第八学期甚至是第四学年,内容安排上更丰富多彩,贴近毕业生实际需求和情感认知,开展形式上更人性化,营造出更温馨感恩的毕业氛围。形成毕业生工作的长效工作机制,以期让广大毕业生生在毕业前获得较系统和合理的指导、关怀和帮助,为其顺利毕业、文明安全离校、尽早适应社会和职场生活创造有利条件。

(二)更重视感恩母校教育,增强毕业生对母校的认同感和荣誉感。

优秀的毕业生是母校社会声誉的重要指标,增强毕业生对母校的认同感和荣誉感有利于学校社会声誉的提升。因此,在毕业生离校之际,要更重视毕业生的感恩母校教育,结合毕业生的特点,加深毕业生“今日我以母校为傲、明日母校以我为荣”的观念,增强毕业生对母校的认同感和荣誉感。在毕业生教育中,要根据新时期毕业生的审美特点和情感共鸣,积极引导广大毕业生采取有意义的形式开展毕业纪念活动,抒发感恩爱校情怀,留下集体和个人的温暖美好的印象。

(三)逐级落实毕业生就业工作责任制。

要以“非常责任、非常决心”对待和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进一步形成全员关心就业、促进就业的工作局面。要在工作的“深、细、实”上下工夫,切实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领导和协调,特别是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帮扶工作。他们由于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往往不能承受过高的择业成本,在择业过程中也承受着巨大的思想压力,是就业市场中的弱势群体。因此,要加大对贫困毕业生的扶持力度,助推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顺利就业。

毕业心情篇4

关键词:毕业生就业心理;危机;缓解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4-0124-02

据我国人社部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应届高校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就业的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将长期存在,就业形势将愈加严峻。大学毕业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在毕业临近时面临就业、学业、经济、情感和家庭等诸多压力,心理上处于较高程度的应激状态。面对如此形势,有的毕业生出现焦虑、自卑、就业伦理迷失、诚信观念淡薄、责任意识弱化等倾向;有的毕业生在面试中因屡受打击,产生了悲观厌世的消极宿命心理,甚至出现自残、自杀和危害他人及社会等极端行为。有调查表明,当前大学生心理异常比例高达18.58%,心理学家将其称为社会中新生的“心理弱势”群体,对于高校毕业生而言,这种“心理弱势”尤为明显。就业是民生之本,关乎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切实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对缓解社会压力及构建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高校毕业生心理状况实证分析

为客观了解当前大学毕业生心理状况,笔者编制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状况调查问卷》(以下简称问卷)。本次问卷的设计、因素考虑和问项来源主要参考国内外同类问卷中的有关题项。该量表包括基本情况(毕业生性别、学历构成、专业分布、生源地及是否独生子女等)、就业状况(就业信息提供来源及频度、求职费用、最低工资标准、已签约单位所属地区和单位性质、薪金待遇、影响就业结果因素权重等)、就业压力源特征(就业形势分析、自我定位及感知、家庭影响度、学校就业部门影响力等)、心理危机应对方式选择(积极主动、解决问题、求助、幻想、逃避、自责等)共70个题项。本问卷符合高校毕业生实际情况,反映了大学毕业生心理危机状况、心理特征、就业期望等考查因子,同时也验证了本量表的构想效度。问卷调查对象来自江苏省五所高校(南京工程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和徐州工程学院)、安徽省两所高校(蚌埠医学院和滁州学院)及上海市一所高校(上海出版印刷专科学校)900名应届毕业生。经审查删除不符合条件问卷之后,剩余有效问卷776份,有效率85.11%。

1 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新趋向及特征分析

(1)自我定位危机

调查显示,有83.74%的毕业生认同当前就业严峻的现实,45.18%的毕业生认为自身所学专业市场需求量较小,毕业生严重供过于求。与此同时,有74.19%的学生在择业中因对就业市场、单位环境和自身择业意向模糊,极易滋生焦虑自卑或盲目自负心理。毕业生这种非理性认知常导致自我定位危机、绝对化思维和消极归因方式出现。表现在少数毕业生“等、靠、要”心理明显,就业心态浮躁,功利观念浓重,法律意识淡薄。有29.94%的毕业生择业初期只看重眼前待遇,36.13%的毕业生担心去“西部、苏北”等基层工作,无法践行新时期大学生所应承担的历史使命。

(2)“情绪失衡”危机

近年来,由于部分高校墨守成规,教育理念落后,教学形式单一,致使毕业生对就业前景普遍持悲观预期。调查显示,有29.55%的学生认为自己无任何专业特长,52.26%的学生认为自身综合能力不足,学历缺少竞争力。同时,部分高校服务意识不强,人性化管理不够,易引发毕业生不满情绪和诋毁学校声誉的极端行为。另一方面,国内部分高校就业心理咨询部门的状况令人堪忧。调查显示,近67.35%的毕业生认为自己从未寻求学校就业指导和心理咨询中心的支持。这不仅仅反映了学生心理偏激的一面,而且也反映了高校在就业指导和心理健康教育某些方面的缺失与不足。

(3)社会责任危机

调查显示,当前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亟待强化。12.64%的毕业生认为只要能找到工作,牺牲人格也在所不惜;21.93%的毕业生认同“克隆”证书很有必要;15.74%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了解相关法律知识;29.94%的学生认为违约很正常,毫不在乎违约对社会、企业和他人造成不利影响。34.71%的毕业生不想走出校园面对社会,不愿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

总体上看,我国高校毕业生对就业中出现的心理困惑能理性面对,并采取积极方式加以克服。统计显示,有83.22%的毕业生在遇到困难时能主动与他人谈论心理困惑,缓解心理压力,61.31%的毕业生善于从就业挫折中吸取教训,46.72%的学生对克服就业困难充满信心。

与此同时,少数毕业生心理健康状况堪忧。其中,38.69%的毕业生把自己就业失败归于外因;11.87%的毕业生为了自尊,常隐瞒自己的遭遇。62.58%的毕业生经常或间或用网游、睡觉、吸烟、喝酒等方式来缓解心理压力,20.65%的毕业生因长时间找不到合适工作而产生自杀意念,现状堪虞。

二、缓解毕业生心理危机的策略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毕业生心理危机的严重性和现实紧迫性,并根据学生心理状况采取相应措施,尽快构建由社会、高校、毕业生及家庭组成的“四位一体”的预防和干预体系。

1 提升毕业生核心竞争力,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当前,毕业生心理危机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就业核心竞争力的缺失。提升毕业生核心竞争力就是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与此同时,不断完善以就业增长为核心的经济政策,加快以增加就业机会总量为目标的产业结构调整,重视毕业生劳动人事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加大就业市场管理和法制实施的力度,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2 推进高校改革,强化择业观的正确引导

当前,高校的教学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与市场需求相脱节,致使毕业生难以顺利就业。长期以来,高校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出现程度不同的矛盾。高校的专业设置只有贴紧社会经济发展的“脉搏”,同时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使高校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机制与产业转型有机匹配,才能切实缓解毕业生与人才市场之间供需矛盾。

其次,应强化高校择业观的正确引导,重视开展大学生价值观、就业观和心理危机观教育。切实发挥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和心理咨询中心的职能,加强人员专业化队伍建设。此外,加强毕业生个性化心理咨询与辅导,强化其职业生涯意识,使就业指导与咨询适应时展需要,为疏导毕业生心理压力发挥积极作用。

3 强化媒体导向,营造健康有序的舆论氛围

当前,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众传媒应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大众媒体对大学生就业报道要站在全局高度,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要理性评价大学生就业中的种种现象和问题,正确引导大学生就业舆论,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信息支撑与精神动力。事实上,大学生就业难有诸多影响因素,如结构失衡导致的专业人才不配套、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及热门专业盲目扩招导致人才过剩等。大学生就业难的报道失范,必然导致社会对“读书”或求学的实用价值的广泛质疑,从而导致新的“读书无用论”泛滥。毕业生择业只是人生另一个起点,媒体应鼓励大学生改变“等、靠、要”等消极择业观,大力提倡“行行建功、处处立业”的新型择业观,真正起到有效引导舆论的积极作用。

4 整合家校资源,提升毕业生情绪管理能力

毕业心情篇5

毕业生离校教育工作是学校学生教育管理的重点工作,也是大学生教育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2020届毕业生离校在即,为确保本届毕业生的安全、平稳、文明离校,增强学生的母校情结和感恩意识,进一步展现学校的育人成果,推进平安校园、文明校园与和谐校园建设,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本着“教育为先,帮扶为主,重在引导”的原则,坚持教育活动“贴近现实、贴近需求、贴近学生”,通过教育引导、真情帮扶、爱心传递、行动感召,教育毕业生坚定理想信念,争做文明先锋;感恩母校恩情,明确青春梦想;增强毕业生奉献社会、服务人民、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育主题

珍藏青春记忆,感恩母校培养;争做文明先锋,书写精彩人生。

三、活动时间

6月5日至6月30日

四、活动内容

(一)开展主题教育系列活动

内容: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教育,增强毕业生的爱国精神、社会责任感;结合助学贷款学生的还贷工作、毕业生签约、毕业答辩等,加强诚信教育,引导毕业生做一名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优秀毕业生;结合公寓安全文明教育,加强毕业生法制教育,提高他们的文明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能力,使其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开展就业指导,帮助毕业生客观分析、正确把握当前就业形势,正确处理就业与深造、职业与事业的关系,促其树立科学发展目标,增强就业信心。

要求:围绕以上主题,各系组织毕业班级开展一次主题教育班会。

(二)开展公寓安全文明离校教育活动

结合《学生公寓2020届毕业生离校工作安排》通知要求,营造毕业生安全文明离校氛围。加强毕业班级宿舍学生的文明意识和安全观念,做好毕业生离校“最后一个月”的服务工作,引导毕业生按照相关规定办理离校手续,发挥学生自管会与学生公寓助理的积极作用,倡导文明离校,坚决杜绝各种不文明行为和违纪行为的发生,展现我院毕业生的良好精神风貌和较高道德修养。

(三)“青春的记忆”图片视频留念活动

内容:毕业前夕,同学们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对学弟学妹、对曾经朝夕相处的宿管阿姨、餐厅师傅以及伴随自己成长的校园的一草一木会有很多感慨、感悟、感思、感想,也会有很多精彩的图片(宿舍照片)刻骨铭心,终生难忘。通过图片等方式,留下毕业生青春洋溢的笑脸,纪念大学生活,让每个回忆成为永恒。各系各毕业班级要通过各种方式与途径帮助同学们把这片浓浓的真情留下,作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献礼“青春校园”。

要求:各系要充分调动毕业生的的积极性,评选各系的“最美毕业照片”,各选取15份照片参选“最美毕业照片”评选,留住最美的记忆。

(四)“祝福母校”感言征集活动

内容:在毕业生离校前夕,各系组织毕业生开展以“母校情,一生情”为主题的毕业感言征集与评选活动,留下毕业生对母校的深深祝福。

要求:各系积极组织毕业生开展“毕业感言”活动。每系选取50份感言参选全校“毕业季心动感言”评选。

(五)开展“毕业生培养成果展示”活动

举办优秀毕业生事迹展。各系可以将本届毕业生三年来取得的优异成绩、优秀学生等展示培养成果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在系范围内进行展示,增强毕业生大学三年的成就感,为学校教学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六)开展“爱校、爱家园”义务劳动

内容: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系要围绕“奉献点滴力量,共建美好家园”活动,组织各毕业班级至少开展1次义务劳动,并积极参加学院、系部及有关部门组织的美化校园、美化教室、美化宿舍等活动。组织毕业生开展一次“义工”活动,帮助学校、系部或班级到实践实训基地、校园、教室或教职工办公区、家属区打扫一次卫生,离校之前整理好宿舍,通过劳动展现毕业生的优良素质,在劳动中表达毕业生对母校、老师的感恩之情,使其在离校前夕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的美好时光,爱惜学校的花草树木和公共财产,争做护校爱校的文明使者。

(七)开展“奉献爱心、传递爱心”活动

内容:毕业之际,毕业生要时刻牢记党和国家对自己的培养、教育,保持对母校的感恩之情,对老师的感激之心,对学弟学妹的关怀之意。要在毕业前积极参与各种爱心服务活动,将可用的书籍、衣服和学习生活用品等积极捐赠给系部、学院,以帮助更多的在校贫困学子顺利完成学业。各系至少举办一次“爱心捐赠”活动,为毕业生奉献爱心搭建友谊之桥。

要求:捐建系部“微图书室”。系部在教学楼、宿舍活动室等选定一个“微图书室”,积极发动毕业生捐赠书籍。

爱心捐赠:可以是上衣、外套等衣物,笔、笔记本等学习用品,自行车、洗衣粉等日常生活用品等,捐助物品要清洗干净、叠放整齐、列出清单,所有捐助物品一律登记。为使捐赠工作快捷高效进行,各系部指定专人负责整理登记本系部捐赠物品后,统一交至大学生爱心之家(注:请以系部为单位,不接受个人捐赠)。各系部集中捐赠时间:6月5日-6月22日。爱心之家开放时间:周一至周五16:30-18:00。

(八)开展“百名教师进宿舍”活动

毕业前夕,系副主任、团总支书记、辅导员及班主任要带着深情厚谊深入到毕业生宿舍、班级和毕业学生之中,广泛听取学生意见和建议,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需,把解决实际困难问题和教育引导有机结合起来,于无声中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在工作中加深了解,增进情谊。自6月5日至毕业生离校前,要求系副书记、团总支书记、辅导员及班主任每周要至少一次深入宿舍走访、座谈、解决问题。

毕业心情篇6

[关键词]:毕业学生 文明离校 角色转变

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是大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一个非常重要的“承前启后”的教育。如果说新生入学教育是关乎让大学生活更有意义的“启蒙”教育,而毕业前的离校教育,则是大学生涯的总结、升华,学校德育教育的检验和学生走向社会的重要引导。目前,受经济发展环境、毕业生的就业期望、毕业生人数逐年增长等多种因素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日趋增大,学生毕业前的思想状况、行为表现也呈现多样化、复杂化。大学生毕业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有力的新生力量,如何维护校园和谐稳定,确保大学生毕业顺利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意义重大。

一、毕业生离校现状

1.顺利就业的喜悦

这些同学由于落实了工作,思想情绪稳定,为对来生活工作充满期望。或是表现的积极向上,或是自我放松了要求,感觉“解放”了。

2.未落实工作的焦躁

“就业形势逼人”,部分学生受学业成绩、心理素质、市场需求等方面的影响,至毕业前夕仍未能落实就业去向,他们烦躁不安、怨天尤人,极易寻衅滋事。特别是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同学,面临毕业失业的生活压力,思想情绪有的表现出焦躁、消沉。

3.友情爱情的分离痛苦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大学毕业,意味着各奔东西,同学之间感叹“何时相聚”而时有酗酒狂欢,沉迷于吃喝玩乐“最后的疯狂”。而很多情侣之间由于工作地域或家庭选择,更面临着毕业各自“劳燕分飞”的伤感。

4.发泄不满

平时纪律散漫或成绩严重挂科拿不到毕业证书的学生在毕业前夕借机对学校管理制度发泄不满,甚至出现破坏公物的违纪行为。

5.毕业前夕的留恋伤感和即将踏入社会的恐惧

很多学生对大学生活过于留恋,常常沉迷于过往消逝的美好岁月,毕业前夕睹物思人,常常伤怀。或者是习惯了校园的单纯,在毕业前夕,往往不知道自己应如何面对复杂的社会、复杂的人际关系,而对社会充满了恐惧感等,所有这些,都必须给予适当的引导、教育,否则,学生在毕业前夕难免出现负面后果。

二、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的重要意义

毕业生的文明离校教育是大学生在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活的总结,是毕业生由校园走向社会转变的重要教育关口,既是对大学学习生活的最后检验,也是对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前的职前教育。

1.构建和谐校园,营造良好校风学风的需要

毕业生的一言一行,都会在低年级同学中产生相当榜样、示范影响。要让低年级学生“赶有目标,学有方向”,毕业生就必须树立自身良好的形象和榜样。同时,通过毕业生的文明离校教育,确保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维护校园和谐稳定。

2.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大学生群体是引领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群体,他们的精神风尚对社会风气、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等影响深远。通过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努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提高服务社会、奉献祖国的自觉性,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3.毕业生完成“社会人”角色转变,走向成熟的需要

毕业离校是大学生人生发展的转折阶段。对多数同学来讲,意味着从校园跨入社会的重大转折,毕业教育既是对在校学习阶段的重要总结,也是毕业生完成“社会人”角色转变的重要指引,教育毕业生如何更好更快的融入现实生活,更加自信从容地应对未来激烈竞争的社会现实,

三、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措施

1.宣传座谈,营造氛围

(1)广泛宣传,营造温馨和谐的离校氛围

要通过“致毕业生的一封信”、欢送毕业生的宣传横幅、海报、校园网络、视频等媒体、媒介,广泛宣传大学生就业政策法规、母校和师生对毕业生的鼓励、关心,渲染情感教育的氛围。同时,通过举办师生友谊球赛、毕业晚会、舞会等文体活动,加深师生之间的情谊,努力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文明离校氛围。

(2)组织优秀校友座谈

通过优秀校友座谈,丰富社会人生经验,提高就业、创业自信心;通过对母校发展的关注、谢师会,表达感恩母校之情;通过班主任、辅导员到宿舍谈心、毕业生个人谈话等,让毕业生感受母校、师长的关爱期盼,教育毕业生要“以母校为荣”,珍惜在校的每一时刻,珍惜集体荣誉和个人荣誉,文明和谐离校。

2.关爱帮扶,亲情离校

文明离校工作是综合系统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学校要成立由党办校办、组织部、宣传部、学生处(部)、教务处、保卫处等部门组成的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小组,各院系要相应成立文明离校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构建党团组织、学生协会――班级组织――学生党员干部――毕业生多位一体的毕业生离校信息覆盖结构,全面掌握毕业生的思想动态和需求。要建立毕业离校手续办理一站式窗口服务。毕业前夕,毕业生还要疲于应对工作、未来生活等多方面的压力,为了能让他们顺利离校,要尽量以方便、快捷、周到为原则,为毕业生办理毕业离校的手续设立“一站式”服务,避免毕业生奔走在学校各个部门、甚至是各个校区办理图书、固定资产、党团关系转移等,让他们能够轻松愉快的办理手续。同时,还可以通过团学组织,发动低年级的同学为毕业生做好毕业行李搬移服务,让他们感受浓厚的学友情谊。另外,还要以人为本,关心毕业生在离校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学校应从帮扶的角度,想方设法让毕业生不因这些困难而影响就业。

3.创业励志,谋划未来

(1)就业指导前移,提早进行创业指导

要大力提倡通过自主创业来扩宽毕业生就业渠道,激发毕业生的开拓创新能力。在大一打好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在大二或大三开始有针对性的开展毕业生创业指导,可通过创业政策宣传、优秀企业家讲座、创业设计竞赛、指导学生参与各类校园服务公司的管理等形式,从理论到实践,让学生领会创业、学会创业。

(2)加强各类专业竞赛,提高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

加强各类专业竞赛,全面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职业理念教育要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始终。在大学期间,要通过模拟课堂教学竞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创作大赛等“因材施教”的专业竞赛,提高学生对专业的实际应用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开好毕业典礼

要精心策划适合青年学生特点,既表达学校对他们的关爱、肯定、鼓励和支持,也表达学校对他们未来的美好祝愿的毕业盛典。毕业典礼要隆重而热烈,将优秀毕业生颁奖、校长的殷切寄语、毕业证书学位授予、为恩师献花等结合起来,让毕业生在感恩母校、师长中激发奋发有为、努力创造新生活的热情。

4.分类教育,增强实效

(1)加强对各类“问题”学生的指导

毕业前夕的各种压力往往对心理问题学生产生“挤压式”影响,一些潜在的情感、体验被激发出来而导致学生走向伤人伤己。对这类学生要加强关爱,通过联系家长关心,班主任、党员干部、周围同学的帮助,舒缓压力,愉快离校。对平时纪律懒散或因各种原因拿不到毕业证书学生,往往因为毕业前的放松、发泄对学校管理制度的不满、对大学生活的不满等,而出现破坏学校公物打砸扔,扰乱学校秩序的情况,要对类学生加强教育、引导,严明纪律,使他们自律自省文明离校。对那些家庭困难同学,由于学费未清缴或者助学贷款未到期,或者工作未落实能而显得焦躁的,要通过做好还款协议、沟通银行、继续推荐就业等服务,让他们感受学校的温暖和关心,充满信心走向社会。

(2)党员干部的榜样引导

要充分发挥毕业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要依托学生党团组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突出毕业生党员干部在文明离校中引导的作用,培训团学干部掌握好就业政策法规和文明离校要求,开展离校协助服务;要求毕业生党员干部带头接受教育、带头服务同学、带头遵纪守法和安全离校,发动毕业生为母校,为师生“做一件好事”、“爱心捐赠”活动等,为母校站好“最后一班岗”。

(3)不同就业行业学生的离校指导

毕业离校是毕业生迈向不同人生道路的开始,也是职业生涯的起点。要针对不同行业,不同系统的职业特点和要求,通过邀请行业专家讲座等形式,对毕业生做不同的职业道德教育、从业规划引导。

5.纪律教育,文明离校

(1)加强毕业纪律教育

要按照学生手册,制定并实施有针对性的毕业生文明离校有关规定。开展毕业生文明离校承诺,对毕业生文明离校过程中一些不良现象和行为,及时给予阻止、批评教育,严重的按照规定严肃处理,让毕业生树立牢固的纪律意识,完成从守纪学生到守法公民的转变。

(2)开展毕业生好廉洁人生路教育

大学毕业生是重要的新生社会力量,今后都要在各条战线发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主力军的作用,很多同学还将走上领导岗位或者成为行业骨干。能否走好廉洁人生路,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关系到民族的复兴和国家的繁荣富强。为此要通过国家法律法规的宣传、观看警示教育片、公民道德教育宣讲等,教育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增强为社会的文明进步奉献青春力量的意识。

(3)毕业生党员党性教育

毕业教育中要突出党员的党性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毕业生党员作为学生中的先进分子,不仅仅是在校时的先进分子,更是投身社会、服务社会、贡献社会的先进分子。要通过重温入党誓词活动、参观革命基地、毕业党课等形式,进一步加强深化毕业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增强毕业生党员的“党员意识”,教育毕业生党员无论到哪,都牢记自己是一名党员,自觉树立党员“一面旗帜”先锋作用。

6.就业服务,情牵母校

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是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服务“从校园到社会”的承前启后的工作。要通过毕业就业继续服务,发挥母校“坚强后盾”的作用,增强毕业生对母校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也为学校形成丰富的校友资源打下基础。一是要继续做好就业推荐工作。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不能一蹴而就,对那些未能在离校前及时就业的同学,学校要继续做好毕业就业服务工作,及时把就业信息反馈给学生,帮助学生减少走向社会的障碍。二是做好毕业后的相关服务,让毕业生感受母校“一如既往”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廖根福,王佩.高校毕业生安全文明离校工作的思考[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8,12(6).

毕业心情篇7

关键词: 经管类高校就业生 毕业生教育 工作模式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入新的阶段,毕业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就业压力日渐增大。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就业满意度,不仅关系到学生的个人发展和高校育人目标,而且关系到对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构建一个科学高效的系统化毕业生教育工作模式,对进一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积极做好毕业生工作具有积极作用,同时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现实需求。

我们认为系统化的毕业生教育工作模式应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以关心毕业生、服务毕业生为宗旨,合理调动一切可利用资源,通过学院领导、辅导员、家长、专业老师、往届校友的紧密配合、分工合作,共同做好毕业生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具有“整体协调、运作规范、组织严密、体系完善”的特征。“整体协调”指全院上下共同关心、全员参与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与服务工作,分工合作、相互配合,各环节相互衔接;“运作规范”即形成一整套符合市场要求和学院自身特点的工作制度;“组织严密”是指工作机构设置合理,各部门相互协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体系完善”是指学院能够根据相关政策和社会发展形势变化不断改进就业工作体系和模式,使其有效运转并发挥作用。

一、高校毕业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目前的就业工作模式没有成为一项全局性工作。

虽然各级领导对就业工作非常重视,投入大量资源积极参与就业工作,但毕业生就业工作依然存在资源整合不足、工作时段性波动等问题,各种就业资源依然未被完全开发与整合,没有形成合力和长效机制。具体表现在:一是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开发的各种校友资源未能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二是由于毕业生工作非常琐碎且具有明显的时间波动性,在缺乏明确激励机制的情况下,加之分工不明晰,使得从事毕业生教育工作的人员容易出现倦怠感。

(二)现行的高校毕业生教育工作模式不能适应就业工作多元化发展的新需要。

近年来,随着高校就业渠道的逐步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毕业生既可以报考公务员,参加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考试,又可以到外资企业、民营企业自主就业,更可以申请自主创业。与此相应,高校毕业生教育指导工作存在与社会和毕业生实际需求脱节,教育指导工作偏向理论而流于形式,工作人员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不足等问题。

(三)现行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模式与人才培养目标不匹配。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的核心工作。毕业生就业质量是人才培养质量最基本的体现。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从根本上看是由于高校毕业生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因此高校应根据市场导向和社会需求,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对专业设置进行适时调整,对毕业生就业进行多维度、系统化和全方位的指导。

二、系统化毕业生教育工作模式探索

针对高校毕业生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精心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毕业生教育方法,形成形式多样、内容新颖且针对性强的系列模块化的毕业生教育体系,探索经管类高校毕业生教育工作新模式。

(一)理想信念教育。

学院领导要高度重视毕业生工作,学院党政领导班子要定期深入毕业生宿舍,主动关心毕业生就业情况和动向,帮助毕业生解决相关困难。学院定期召开毕业生工作会议,毕业生工作各相关人员积极参与,会议总结前期工作经验,部署下阶段毕业生工作重点,形成全员育人的毕业生工作氛围。学院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毕业教育中。学院领导为全体毕业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勉励在青春岁月实现大学梦的毕业生们要学会感恩祖国、社会和父母,并希望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毕业生们反响热烈,认为老师们的谆谆教诲是大家即将扬帆远航之际来自师长的嘱托和期望,坚定了广大毕业生追逐梦想、努力前行的信心。

(二)职业生涯和创新创业发展教育。

为进一步提高毕业生的求职技巧和就业能力,学院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应聘技能和职业生涯发展教育。近年来,根据毕业生的实际需求,学院每年都举办多场细分发展方向、细分行业的针对性强的专题讲座和沙龙,分别在出国留学、国内深造、公务员(含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应聘、外资企业求职、民营企业求职等方面邀请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和不同发展方向的优秀人才回校对毕业生进行指导和交流。在毕业生毕业前夕,为了让广大毕业生在进入职场伊始便展翅高飞,学院还专门邀请各路优秀企业家为全体毕业生进行创新创业及职业发展教育交流座谈,为广大职场新人指点迷津、保驾护航,为毕业生在职业发展和选择方面提供建议和经验。企业家们勉励同学们要讲诚信、勇担当、创卓越、抓机遇,在各自的领域中挥洒青春的汗水,同时,还要学会感恩和回报社会。各专场交流的主讲嘉宾们成功的职业经历、睿智的人生见解,引起了毕业生的共鸣,为毕业生的职业发展教育指明了方向。

(三)优秀毕业生示范工程教育和安全教育。

学院还开展了一系列科学化、系统化的毕业教育工作,如“树一面光辉旗帜”优秀毕业生示范工程主题宣传活动,将我院各方面有突出表现的优秀毕业生事迹以主题宣传栏的形式向其他毕业生和低年级学生进行宣传展示。专门组织多场优秀毕业生先进事迹报告会,以一个优秀毕业生联系一个新生班的形式,以榜样的力量带动师弟师妹向优秀学习。分层次在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和全体学生中开展毕业生安全防范和文明离校主题教育活动,督促毕业生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确保毕业生的人生和财产安全。

(四)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

毕业生受就业压力和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在毕业季容易产生焦虑、迷茫和畏难情绪等心理波动,毕业生的心理健康需要重点关注和引导。针对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学院开展了毕业生心理健康快车专题辅导活动,结合学院领导和辅导员定期的毕业生宿舍走访关心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工作,帮助毕业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求职择业与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具体问题。全院上下积极开展毕业生困难群体“帮扶助困”活动,学院领导和老师们大力争取资源为困难毕业生群体提供就业指导、岗位推荐、技能培训等方面的帮助,重点困难对象专门建立“一对一”帮扶体系,给予个性指导和重点关怀。

(五)毕业离校活动和感恩母校教育。

为了给毕业生留下在母校毕业的美好回忆,学院精心组织欢送毕业生系列活动(包括毕业生晚会、毕业生聚餐和毕业典礼等),并拍摄毕业视频、在活动现场放置专门毕业生留言板,征集毕业生感言,会后将以上素材以电子相片、视频和新闻等形式放在学院网站供毕业生下载留念,在广大毕业生中引起共鸣,产生积极的反响。

根据新时期大学毕业生的特点,我们还开展了符合同学们情感认知的感恩责任教育:毕业生以“爱心捐赠,旧物传情”为主题的爱心超市活动,学院安排专门的志愿者上门为毕业生服务,毕业生将自己的旧物(教材、台灯、文具等)定向捐赠给学院贫困生群体,倡导扶危济困的良好风尚、薪火相传的优良传统和资源循环利用的环保理念,将爱心在学院传递下去;在本科毕业生中开展“我为学院建言献策”为主题的优秀毕业生代表座谈会,邀请毕业生为学院的教学、管理和发展等方面出谋划策,从学生角度为学院提参考意见,整理收集多条合理化建议;举办本科毕业生“感恩杯”师生篮球赛,组织学院的老师和毕业生之间进行一场篮球友谊赛,在毕业的时光里通过同场竞技的机会进一步增进师生情谊。

三、大学毕业生教育工作模式的思考及建议

(一)进一步优化设计毕业教育工作安排。

以往的毕业生教育工作存在开展时间相对集中、缺乏系统设计、效果欠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结合近年来在毕业生教育工作中的实践经验,我们认为毕业教育并不单单指在毕业生离校阶段集中进行的文明离校讲座,它应更系统化、多元化,在时间上可以贯穿第八学期甚至是第四学年,内容安排上更丰富多彩,贴近毕业生实际需求和情感认知,开展形式上更人性化,营造出更温馨感恩的毕业氛围。形成毕业生工作的长效工作机制,以期让广大毕业生生在毕业前获得较系统和合理的指导、关怀和帮助,为其顺利毕业、文明安全离校、尽早适应社会和职场生活创造有利条件。

(二)更重视感恩母校教育,增强毕业生对母校的认同感和荣誉感。

优秀的毕业生是母校社会声誉的重要指标,增强毕业生对母校的认同感和荣誉感有利于学校社会声誉的提升。因此,在毕业生离校之际,要更重视毕业生的感恩母校教育,结合毕业生的特点,加深毕业生“今日我以母校为傲、明日母校以我为荣”的观念,增强毕业生对母校的认同感和荣誉感。在毕业生教育中,要根据新时期毕业生的审美特点和情感共鸣,积极引导广大毕业生采取有意义的形式开展毕业纪念活动,抒发感恩爱校情怀,留下集体和个人的温暖美好的印象。

(三)逐级落实毕业生就业工作责任制。

要以“非常责任、非常决心”对待和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进一步形成全员关心就业、促进就业的工作局面。要在工作的“深、细、实”上下工夫,切实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领导和协调,特别是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帮扶工作。他们由于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往往不能承受过高的择业成本,在择业过程中也承受着巨大的思想压力,是就业市场中的弱势群体。因此,要加大对贫困毕业生的扶持力度,助推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顺利就业。

(四)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分级分类管理。

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推进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毕业生就业市场按其外在表现形式可分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毕业生就业市场管理分为有形市场的管理和无形市场的管理,分别采取不同管理措施和服务方式。可将校内时间相对固定的大型供需见面会和小型供需见面会相结合,把小型、行业性、区域性供需见面会固定时间进行。将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相结合,不断拓展毕业生就业无形市场,引导毕业生进入就业无形市场,帮助毕业生收集和鉴别信息,切实维护毕业生的合法权益。建立用人单位数据库,进行分析、整理,将用人单位划分为大、中、小用户三类,实现用人单位的分级管理。根据毕业生在校期间的综合素质和表现,将毕业生分为不同类型,并根据这些类型采取不同的推荐措施,提高签约成功率。

参考文献:

[1]罗葆青,王宇.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教育工作模式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9(18):257-258.

[2]郝鑫.关于高校毕业生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01):166-167.

[3]赵昕.对高等学校毕业生教育工作的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07):238-239.

[4]王为正.谈做好大学毕业生的择业教育工作[J].教育探索,2005(02):84-85.

[5]覃吉春,戴志.高校毕业生教育管理工作模式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210-211.

[6]杨晶晶.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教育工作的若干思考[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05):327.

[7]郑红岩.高校毕业生全程化教育与管理并轨模式构建[J].北方经贸,2013(04):174-177.

[8]孔志宏.高校如何评估毕业生教育管理工作[J].新西部(下半月),2007(06):103-104.

[9]李浦豪.谈高校毕业生面临的问题及整改措施[J].科技创业月刊,2007(07):136-137.

[10]曾碧元.改进高校毕业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探讨[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04):156-157.

[11]李玉胜.论新时期高校毕业生教育[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1(01):76-78.

毕业心情篇8

一、高职生就业现状

近年来,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由于连续扩大招生规模,全国高校毕业生急剧增加,而社会就业岗位却相对稳定,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高职院校的毕业生面临着就业难的压力,在就业市场上遇到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从高职毕业生自身角度出发,高职院校毕业生多存在眼高手低的情况。虽然现阶段就业难,但社会对高职院校毕业的应用型技术人才需求量很多,在一些发达地区常出现“用工荒”的现象。但是,由于高职院校毕业生从未走出校门,缺乏社会经验,动手操作能力差,又往往不愿接受基层工作,致使供求出现脱节的现象。因此,转变高职生择业观,调整择业心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高职生的心理特点

(一)自尊与自卑心理并存,经不起挫折

高职生的身份往往与他们的理想存在落差,再加上同学间生活水平的差异,很容易使他们产生心理上的不稳定。高职院校的学生多数来自农村家庭,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因素,使他们心理不平衡,他们表面上显得很坚强,甚至很自负,但事实上内心脆弱而自卑,害怕面对挫折,往往经不起困难和失败的考验。

(二)情感丰富,自控能力差,意志薄弱

高职生的思想活跃,内心情感丰富,大多数情况下能理性地思考和行动。但是,较容易出现冲动情绪,对自己的行为缺乏控制能力,常常为自己的自制力不强而苦恼,并且容易受内在情绪和外在环境的干扰,自己想做的事做不到,自己的计划和目标又不能实现,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对事情往往也缺乏毅力和恒心,制定好的计划也往往会半途而废。

三、高职生在择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

(一)消极自卑,踌躇不定

自卑心理是高职生择业过程中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上,很多高职生因所学专业不好,专业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不如别人,往往产生强烈的自卑感,没有信心和勇气面对用人单位,不能向用人单位展现自己的特长,表现畏首畏尾。

每年高职院校都会吸引很多用人单位来校招聘,但不少毕业生就是不与用人单位签订协议,总认为有好单位在后头,等回过头来想与这些单位签订协议时,时机已经错过。

(二)眼光过高,期望值过大

毕业生在找工作时过多看重工资收入、福利待遇、工作环境和住宿条件,而不是看自己的个人能力、特长和抱负能否得以施展,是否有发展潜力等。

(三)所学专业与职业不对口,产生矛盾心理

所学专业是毕业生的专长,很多毕业生在择业时多考虑与专业相符,从事所学专业方面的工作。但是大学生在报考大学时多趋向于当时热门的专业,而当时的专业又不符毕业时对人才的要求,这样就使原来热门专业的毕业生难以适应现在用人形势的变化,致使高职生的择业遇到很大的困难。放弃原来专业会觉得非常可惜,不放弃又难以顺利就业,因此内心矛盾重重。

(四)家庭因素导致工作地域选择矛盾

现在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父母大多希望他们毕业后回到自己身边。那些在读书期间谈恋爱的学生们,毕业时为了能在一起,想尽了办法。但由于父母的期盼,又增添了许多烦恼。男生希望女生到自己家乡落户,而女生又希望男生到自己父母身边安家。这就使得毕业生在择业时心理倍受煎熬。

四、心理调适,成功择业

(一)立足实际,剖析自己,树立良好心态

毕业生在择业时,要学会正确地看待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尽量扬长避短,正确地和他人作比较。既不要因为一时的成功而自鸣得意,也不要因为一时的失败而自暴自弃,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及时转变自己的心态。只有这样,在择业中才能树立良好的心态,获得理想的职业。

(二)认真做好求职前的准备

现在很多高职院校经常举办模拟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模拟的招聘现场,使毕业生在招聘活动中体会来自多方面的压力,以及如何做好招聘的准备工作,直接从模拟的招聘现场中积累经验。毕业生参加模拟招聘活动,可以全方位地为择业做好各种准备,从而增加在以后择业中取胜的机会。高职毕业生求职,首先就是要通过向用人单位递交个人简历来介绍和推销自己。个人简历是用人单位了解毕业生有关情况的重要途径和方式。

(三)学会自我调节,积极推销自己

毕业心情篇9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文明离校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1-112-1

每年六月,是高校毕业生离开大学校园、走向工作岗位的时节,伴随着离别的伤感,不少毕业生选择在这个凤凰花开的季节演绎 “最后的疯狂”:“散伙饭”、“毕业喊”、“毕业砸”,甚至上演“毕业照”、“ 爬树跳湖毕业照”、“火灾毕业照”等不当之举,引起社会的强烈关注和思考。

一、毕业生离校不文明现象成因分析

(一)社会因素

1.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期,人们的价值观、道德、伦理观以及思想意识不可避免地发生改变。社会的浮躁导致人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处于重新选择、重新定位的状态,从而引发一些不文明现象。大学生人格趋于成熟而未完全成熟,缺乏对社会生活的正确认识和甄别能力,一些不文明现象可能被他们所接受,经由学习、模仿内化为他们的行为机制的一部分。

2.严峻的就业竞争的影响。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战略的实施,连年大幅递增的毕业生人数,代表了因高校师资力量不足导致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下降,同时也更加剧了他们未来就业竞争的激烈程度。如今的岗位提供者对求职者的要求不仅仅看重学历,而是更加注重求职者的自身素质、能力及相关经历。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许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对未来前途的担忧引发心理失衡。再加上不完善的就业机制,就业环节中存在着社会不正之风,就业过程中非规范的社会行为与毕业生的理想模式发生冲突,更促使毕业生的不满情绪一触即发,在毕业离校前易演化为非理智的破坏。

(二)学校因素

学校的教学管理服务体系不完善。学校硬件及软件条件的缺失,学生在校期间总会有不满情绪。部分学校的教育管理观念陈旧,“偏重罚而忽视说服引导,无形中加剧了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校之间的对立情绪。作为自发的反抗,破坏纪律、暴力攻击等行为成为部分学生发泄不满情绪的手段,从而诱发了毕业离校前的迁怒性破坏行为的产生。”

(三)个体因素

今天的大学毕业生生活在物资丰富的年代,生活中备受宠爱,自律意识和承受挫折的能力较低。由于个体的社会阅历和人生经验存在欠缺,遇到挫折在所难免。毕业生离校前,大学生活中遇到的挫折所产生的心理压力夹杂着离校期间的复杂情绪,促使部分毕业生借助非理性的行为进行宣泄,酗酒、“毕业喊”、“毕业砸”成为了他们的选择。

二、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策略

做好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笔者认为应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加强毕业生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营造健康向上的毕业生文明离校环境,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毕业文化观。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开展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成功的教育方法绝非是单纯的强制管理,而是靠预防和正确的疏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将文明教育、感恩教育、人格教育、诚信教育等贯穿在平时的班会及活动中,做到 “春风化雨”。针对离校前这一特殊时期,要分析毕业生的思想动态,引导学生无须作青春最后的告白,大好的青春年华即将在毕业后的拼搏和奋斗中开始,将压力转化成动力,勇敢迎接挑战,才是最有意义的个性表达。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加强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应对毕业前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思想问题进行科学的引导,可开设毕业生求职心理辅导讲座,举办求职经验交流会等。针对在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形成的挫折、自卑、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通过面对面交流、在线交流等形式进行及时、有效的疏导,指导他们进行正确的心理调试,化解心理压力。

(二)以“就业为导向” 坚持做好职业指导工作

将职业指导工作当做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作,贯穿于长期的教育工作中。构建适合社会发展和大学生发展需要的就业指导理论体系。针对毕业前夕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关注的热点及时做好就业指导工作。

(三)以营造和谐文化氛围为己任开展系列有效活动

毕业生精力旺盛,无所事事的生活状态极易为堕落生活提供温床,此时应在毕业生中开展以“情系母校,快乐启航”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使毕业生进一步感受母校的温暖,引领他们明确奋斗目标,加快角色转变,以饱满的精神面貌和积极的人生态度顺利步入社会。

如召开“总结过去、展望末来”主题教育活动,引导毕业生及时全面总结过去,思考未来。向全校毕业生发出“文明离校倡议书”,使他们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组织毕业典礼、毕业生文艺汇演等丰富多彩的欢送活动,让毕业生充分的感受到毕业光荣与喜悦,强化学生的母校情结。组织毕业生看望慰问教师,感谢老师的教诲,与老师话别,共忆师生情,给毕业生提供抒感的渠道。

“毕业生文明离校”不能静态的对待,要倡导理性而有内涵的毕业文化成为校园传统文化,关键还在于学校四年来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学生从内心感受到学校的关怀与支持,必然对母校产生感情,文明离校问题就顺其自然地成为一种美好感情的外在表达。

参考文献:

[1]陈于清.大学生毕业离校前破坏的成因及对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3).

毕业心情篇10

关键词 高校 毕业班 管理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6 文献标识码:A

新时期高校毕业班工作面临的问题愈来愈突出。毕业班学生在面对繁杂的学习任务、严峻的就业形势时,往往表现出懒散逆反的心态及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此外,课堂教学出勤率低使教师的授课情绪和授课计划受到严重影响,这不仅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也给学校教学及学生管理工作带来难度和挑战。因此,新时期高校毕业班的管理问题已成为高校教育管理的新课题,也是当前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1 新时期高校毕业班现状分析

1.1 就业压力带来的问题

(1)就业形势严峻,学生心理压力大。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高校的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据统计,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80万人,毕业人数再创新高,且自2001年起,每年有数十万的高校毕业生在毕业时不能正常就业。因此,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令人堪忧,就业的压力让一些学生寝食难安,导致他们无法用心对待当前的课程与毕业论文等。面对职业的选择以及就业与深造的两难抉择,有部分学生觉得无从适从,内心冲突、急躁,患得患失,最终有的盲目从众,有的草率决断,给后期的学习生活造成障碍,严重影响了身心健康。

(2)学生旷课现象严重。目前,用人单位招聘时间较往年提前,很多大型的企事业单位在每年的11月份开始人才招聘,全国各地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招聘会也接踵而来。从近几年用人单位的招聘条件可看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如:中学老师招聘要求面试者拥有研究生学历或毕业于211工程院校,企业单位则要求1~2年工作经验、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证书以及提前上岗实习等。毕业生顶着就业压力,不惜旷课以投身招聘狂潮中,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正常的教学与秩序带来负面的影响。

1.2 教学管理存在的漏洞

(1)毕业班教学安排不合理。毕业班教学安排不合理现象十分常见,许多高校把专业课、毕业实习时间安排在第七学期,甚至安排在第八学期,没有充分考虑到毕业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实习结束归来重返课堂的毕业生,往往难以静下心刻苦学习。恰逢此时,用人单位招聘、研究生考试、公务员录用考试等随之而来。最终导致课堂上学生的流失。

(2)课程内容实用性不高。目前,有些高校为毕业班开设的课程专业性不强,教学内容重复性大,偏离了毕业生的实际需求。有的毕业生认为有些课程对他们找工作帮助不大,所以选择了逃课,严重影响了教学秩序。课堂上老师传授的知识应该紧密结合毕业生面临的实际就业问题,才能更吸引学生,使学生的专业技能知识掌握得更牢固。

(3)高校对毕业班管理不严格。高校对毕业生管理的不足主要表现在考勤、考试不严格。有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少甚至不记考勤,对学生迟到、早退、缺席等现象置之不理;对毕业班学生的测试试卷出题简单,监考不严,改卷宽松。有些老师认为,对即将毕业的学生没必要像管理低年级学生那样严格,这无疑给无心向学的学生开了“绿灯”,最终导致缺勤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更体现了管理上的疏漏。

1.3 毕业生情绪波动大,行为散漫,逆反心理强

临近毕业,毕业班学生对实习、就业、入党、考研、恋爱等问题格外敏感,这些问题都是关系到自己的未来,因此,在处理过程中常带有较浓的情绪化色彩,部分学生无视学校的规章制度,行为散漫,在宿舍内抽烟、酗酒甚至。当学习、求职遇到挫折时,他们会通过一些不文明方式来宣泄内心的压抑,有些毕业生由于对现实不满,往往会产生懒散、逆反心态。假如以上问题引导不力,极易造成学生情绪波动,做出一些抵触校纪校规、对抗领导干部及辅导员老师等非理。

2 新时期毕业班管理工作缺失的危害

2.1 影响教学质量

毕业班学生旷课现象在高校十分常见,并由此引发毕业生专业知识不扎实,教师上课激情减退等现象。课堂上出席的学生太少,会直接影响到授课教师的上课情绪,从而使课堂授课效果大打折扣。因为教师为了上好一堂课,往往需要花大量时间备课,并希望自己的劳动成果能与更多人分享,尤其是学生。因此,如果上课的学生太少,教师往往也会敷衍学生,导致日后出勤的学生更少,最终形成恶性循环。学生逃课将使学生缺少相应的专业课程知识,毕业实习质量得不到保障,将使学生难以将所学专业与实践环节相结合,不利于学生专业素养的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得不到保障,学生难以提高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2.2 助长不良作风

部分时常缺勤的毕业班学生,由于平时知识没有掌握好,考试时想方设法作弊,造成现在高校毕业班考试作弊之风愈演愈烈,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学风和考风。更为之担忧的是,个别学生担心考试不过关,设法贿赂改卷教师,以求能顺利毕业。此外,有的学生忙于找工作,整个论文写作期间人不在学校,缺乏老师的指导,导致毕业论文质量过低,甚至抄袭造假等现象发生,助长不良作风。

3 新时期高校毕业班管理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