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写山中访友十篇

时间:2023-04-09 04:42:50

仿写山中访友篇1

我一个人走在一条清幽的小路上,这是通往花园的路。我要往那里造访我的老朋友们。

那一棵树是我要造访的第一个老朋友,啊!老树,你挺拔的站着是在迎接我的到来吗?你开出美丽的花儿,是给来看你的朋友预备的一份见面礼吗?你像一把撑开的大伞,多少人在你身下乘凉。你直着腰,挺着胸。守卫着我们美丽的花园。

走进这片花园,花儿跳着舞欢迎我,蝴蝶急着为我领路。我们来到桃树下,树叶和我说着静静话。每一棵树都是我的知己,它们迎面送来无边的香气,

这花园中的一切,那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你好,美丽的花朵,你左右摇摆,是要给我跳一段优美的舞蹈吗?你好,顽强的小草,你穿着一身绿衣服,是要和我比谁的衣服更漂亮吗?你好,可爱的蜗牛,你背着小屋子慢悠悠地爬动,是在观赏风景吧!你好,高大的柳树,你长发飘飘,多么像一位漂亮的小姑娘。喂!勤劳的小蜜蜂,你们嗡嗡地在讨论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又找到了一块采蜜的好地方。

捡起一颗新种子,捧在手中,我听到了大自然的欢悦歌曲;拾起随风飘扬蒲公英种子,我看到了它蕴含的生命的奥秘。在他们开始新生活的途中,我加进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捡起一朵还没有开放的花苞,我闻声了它无声的哭泣,看到人们无情的将它从枝干摘下来。

仿写山中访友篇2

一、仿写

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小学语文课文中有许多精彩的词句、段落,都是学生学习语言最好的范本。如何利用好这些句段,让学生得到语言文字的训练,是老师要思考的重要问题。《山中访友》一文中,“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这个排比句式,同时使用了拟人的手法,对学生语言的训练是非常有帮助的。学完这个段落后,我就设计了这样的训练:作者除了拜访书中写到的这些朋友,你想想,他还会拜访哪些朋友呢?请你模仿书上的句式,把作者和其他朋友打招呼的情景写下来。学生的思路马上被打开了,他们各抒己见,“你好,可爱的小鹿,你蹦蹦跳跳,是要去找小伙伴吗?”“你好,害羞的小花,你摇晃着脑袋,是在和我打招呼吗?”……精彩纷呈的模仿语句活跃了课堂,也活跃了孩子的语言。

二、续写

小学正是孩子形象思维最丰富的时期,天马行空的想象,无拘无束的联想,让孩子的童年多姿多彩。老师就是要善于利用学生的这种联想和想象,让他们在语文课堂上开出最美的语言之花。语文课本上就有一些这样的课文,给我们意犹未尽的感觉,这时候乘机安排续写,让学生被激发的想象能力得以膨胀,从而达到语言训练的目的。《穷人》一文,桑娜和渔夫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让本已穷困的生活更加捉襟见肘,他们今后的生活会怎么样呢?这样的问题,一下子打开了学生的思路,有的学生说他们的生活更加穷困了,也有的学生说他们的善良感动了一个富人,给他们提供了工作,从此他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无论是什么结局,老师都鼓励学生写下去。长此以往,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自然得到了提高。

三、改写

古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简练传神的语言表现出优美的画面、深远的意境、丰富的情感,古诗词就是这样魅力无穷。孩子的创新能力是惊人的,只要我们给他们机会,他们就能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收获。《舟过安仁》《秋思》等,许多古诗词都非常适合进行改写训练。学过这些古诗以后,就安排这样的练习:根据古诗改编一个故事。学生非常喜欢这样的作业,他们根据古诗内容,创编出一个个精彩动人的故事,不仅运用语言的能力得到提升,对古诗内容的理解、意境的揣摩、感情的体会也更深了一层。这样的改写练习,收到的效果是事半功倍的。

语文学习是学生学习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重要途径。阅读能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美,而写作则是让学生表现语言文字的美。能够将阅读和写作恰当地结合起来,从读到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是“生本、师生、生生”多维对话的平台,是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佳径,自觉实践,持之以恒,一定能领略到“读写结合风光无限,能力素养提高显著“的成功喜悦,为学生学好语文打下扎实的基础。

仿写山中访友篇3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②,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③,青山郭外斜④。

开轩面场圃⑤,把酒话桑麻⑥。

待到重阳日⑦,还来就⑧。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襄阳(今湖北省襄阳县)人。布衣终生。擅长写五言诗,精于描写自然风景和田园生活,与王维齐名。现存诗二百余首。《过故人庄》作于四十岁以后,为其代表作之一。

注释

①过,访问,拜访;故人,老朋友。

②具鸡黍(shǔ):杀鸡做饭。具:备好;黍:煮饭的黄米。

③合:联接起来。

④郭:外城;斜(xiá):横卧的意思。

⑤轩:窗子。

⑥把酒:端起酒杯。

⑦待到:等到。重阳日: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⑧就:亲近。这句说,我还要到这里来赏。

译文

老友准备了丰盛的饭菜酒浆,

请我共话家常到他庄上。

绿树环绕着美丽的村庄,

远方城郭外是郁郁葱葱的山冈。

把酒面对外边的菜园谷场,

边饮边谈农事情况。

等到九九重阳佳节,

再来拜访老友把欣赏。

作品欣赏

这是一首著名的田园诗。诗歌描写了作者拜访一位朋友,受到热情款待的情景,描绘了优美的农庄风光,赞美了淳朴真挚的友情。

首联,写老友邀请作者到庄上作客,拿出了好酒好菜来款待。可以看出,主人淳朴诚实,诗人赴约的兴致很高。这一开头似乎就是一则日记。故人“邀”而我“至”,文字上毫无渲染,招之即来,简单而随便。而以“鸡黍”相邀,既显出田家待客之淳风,又见待客之简朴。正是这种不讲虚礼和排场的招待,朋友的心扉才往往更能为对方敞开。于是乎,自然而然引起下文。

颔联,写农庄的优美风光。“绿树”句写近景,绿树环绕着村庄,农舍掩映在青翠之中:一幅幽雅的田园图;“青山”句写远景,写巍峨的青山映衬着城郭,成为农庄的背景。字里行间洋溢着诗人对于田园美景的羡慕向往之情。这两句对仗工整,琅琅上口,且富有色彩之美。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写诗人和主人打开窗子,面对着外面的谷地菜园,一边喝酒,一边聊着庄稼长势收成。“把酒”句写边饮边谈,描写出了宾主交谈时怡然自得的神态:宾主是多么得感情默契,志趣相投!于是,我们似乎嗅到了场圃上泥土的气息,看到了大片的生机盎然的庄稼和丰收在望的景象。这两句和前两句一脉相承,绿树、青山、村舍、场圃,构成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风景画,而宾主的欢笑和关于桑麻的话谈,都仿佛萦绕在我们耳边。恬静幽雅的农家风光,一脱功利喧嚣,轻松安适,不亦快哉!

仿写山中访友篇4

【原诗点击】

题李凝幽居⑴

(唐)贾岛

闲居少邻并⑵,草径入荒园⑶。

鸟宿池边树⑷,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⑸,移石动云根⑹。

暂去还来此⑺,幽期不负言⑻。

词句注释

⑴李凝:诗人的友人。⑵少(shǎo):不多。邻并:邻居。⑶荒园:指李凝荒僻的居处。

⑷池边:亦作“池中”。⑸分野色:山野景色被桥分开。⑹云根:古人认为“云触石而生”,故称石为云根。这里指石根云气。⑺去:离开。⑻幽期:时间非常漫长。负言:指食言,不履行诺言,失信的意思。

白话译文

悠闲地住在这里很少有邻居来,杂草丛生的小路通向荒芜宅园。鸟儿自由地栖息在池边的树上,皎洁的月光下僧人正敲着山门。走过桥去看见原野迷人的景色,移动开山石也仿佛会触动云根。我暂时离开不久后还会来造访,按约定日期一起隐居决不食言。

【作者简介】

贾岛(779~843),唐代诗人。字浪仙。范阳(今北京房山)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开成五年(840年)迁普州司仓参军。有《长江集》。

【赏读提示】

纵观这首诗,我们发现作者写的并非什么大事,只是写了了作者走访友人李凝未遇这样一件寻常小事。首联“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诗人用很经济的手法,描写了这一幽居的周围环境:一条杂草遮掩的小路通向荒芜不治的小园;近旁,亦无人家居住。淡淡两笔,十分概括地写了一个“幽”字,暗示出李凝的隐士身分。

第二联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是历来广为传诵的名句。“推敲”两字还有这样的故事:一天,贾岛骑在驴上,忽然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初拟用“推”字,又思改为“敲”字,在驴背上引手作推敲之势,不觉一头撞到京兆尹韩愈的仪仗队,随即被人押至韩愈面前。贾岛便将做诗得句下字未定的事情说了, 韩愈不但没有责备他,反而立马思之良久,对贾岛说:“作‘敲‘字佳矣。”这样,两人竟做起朋友来。这两句诗,粗看有些费解。诗人当然不可能连夜晚宿在池边树上的鸟都能看到。其实,这正见出诗人构思之巧,用心之苦。正由于月光皎洁,万籁俱寂,因此老僧(或许即指作者)一阵轻微的敲门声,就惊动了宿鸟,或是引起鸟儿一阵不安的噪动,或是鸟从窝中飞出转了个圈,又栖宿巢中了。作者抓住了这一瞬即逝的现象,来刻画环境之幽静,响中寓静,有出人意料之胜。倘用“推”字,当然没有这样的艺术效果了。

诗的第三联纯是写景,这两句是写回归路上所见。过桥是色彩斑斓的原野;晚风轻拂,云脚飘移,仿佛山石在移动。“石”是不会“移”的,诗人用反说,别具神韵。这一切,又都笼罩着一层洁白如银的月色,更显出环境的自然恬淡,幽美迷人。尾联“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表明诗人不负归隐的约定。前三联都是叙事与写景,最后一联点出诗人心中幽情,托出诗的主旨。正是这种幽雅的处所,悠闲自得的情趣,引起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中所写的景物也都是一些寻常之景,如草径、荒园、宿鸟、池树、野色、云根等,诗中所写的事情如闲居、敲门、过桥、暂去等也都是寻常之事。但是可贵的是诗人偏于寻常处道出了人所未道之境界,语言质朴,冥契自然,而又韵味醇厚。

【请你思考】

1.有人说诗中的“僧敲月下门”句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2.联系全诗,说说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情趣?

【参考答案】

1.它们在表现手法上的共同特点是以动衬静。

仿写山中访友篇5

丘为

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扣关无僮仆,窥室唯案几。

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

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

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

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

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访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唐诗三百首》选录有丘为的《寻西山隐者不遇》、皎然《寻陆鸿渐不遇》和贾岛的《寻隐者不遇》,这三首古诗句式上都是五言诗,富有节奏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内容上更是惊人的相似――都是寻访隐者未能相见的,都抒发了对隐者的追慕、赞美之情。

山,有丘陵、高山、险峰之别;水,有浅溪、江河、之分;细细品味这三首诗,考虑诗歌的佛心禅意,它们也是有境界之分的。

丘为的诗以“寻西山隐者不遇”为题,到山中专程去寻访隐者,当然是出于对这位隐者的友情或景仰了,而竟然“不遇”,按照常理,这一定会使访者产生无限失望、惆怅之情。出人意料,这首诗虽写“不遇”,但通过猜想隐者乘车出游,临水垂钓,偏偏把隐者恬适雅趣的生活和性格表现得历历在目;又借题“不遇”,写周围的草色松声使寻访者陶然,因而寻访不遇亦无所谓,既悟出隐者生活的情趣,又荡涤了自己的内心。因此,乘兴而来,尽兴而返,自得其乐,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自己的幽情雅趣和旷达的胸怀,似乎比相遇了更有收获,更为心满意足,大有君子风度。

皎然的诗以“寻陆鸿渐不遇”为题,写出一个清爽的秋天,诗人又去敲他的隐者朋友陆鸿渐的门,不但无人应答,连狗吠的声音都没有。此时的诗人也许有些茫然,立刻就回转去,似有些眷恋不舍,还是问一问西边的邻居吧。邻人回答:陆羽往山中去了,经常要到太阳西下的时候才回来。偏僻的住处,篱边未开的,无犬吠的门户,西邻对陆羽行踪的叙述,都刻画出陆羽生性疏放不俗。

贾鸟的《访隐者不遇》也是写访隐者未遇而询问,问的内容省略,只能从童子的回答中推敲出来,分别问了“师何在?”“采药于何处?”“在此山的何处?”而且童子的回答更简单――“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何时访,何地访,访者为谁,所寻之人是否归来,何时归来,一切并未线索。

从表现手法上看,丘为的诗有叙事、写景来抒情之笔,又有直抒胸臆之处。如“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写山势的陡峭高峻,也暗示出寻访者攀登之劳,实际上意在写这位隐者的远离尘嚣之心,兼写寻访者的不惮艰劳、殷勤远访之意。又如“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借描写隐居之所的清幽环境表达了隐者的高趣,又抒发了自己的幽情雅趣。而“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直接写出自己寻访未见的失望之情,“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暗用著名的晋王子猷雪夜访戴的故事比较鲜明地抒发了旷达的胸怀、尽兴的喜悦。

皎然的诗有对陆羽隐居之地的景物的描写和与西家的问答的记叙。“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陆羽迁居之所离城不远,但要沿着野外小径走到桑麻丛中才能见到。“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节候至而花未开,一为新栽,二则说明此地清幽绝尘。以景的清幽来衬托隐者的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的襟怀和风度,西邻口中的“山中去”、“归来每日斜”侧面勾画了陆羽流连山水的疏放不俗。

贾岛的诗则又省去了任何的景物,只有诗人与童子的对答,而且答中寓问,只用区区二十个字,何时访,访者为谁,所寻之人是否归来,何时归来,一切并未线索。时间、空间都难以确定,陷入不可知的状态。

三首诗表现手法各有区别,丘为的诗中诗人自我的形象最为鲜明。诗人访隐居友人,期遇而未遇;读者由诗人的未遇中,却不期遇而遇――遇到了一位胸怀旷达,习静喜幽,任性所之的高雅之士。而皎然和贾岛的诗中的诗人自我形象则退隐到诗面之后。

丘为的《寻西山隐者不遇》从构思上看,到山中专程去寻访隐者,足见景仰之情,竟然未遇,按照常理,一定会使访者产生无限失望、惆怅之情。但这首妙在虽写“不遇”,却偏偏把隐者的生活和性格表现得历历在目;又出人意料地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自己的幽情雅趣,一展自我的旷达胸怀。由于后者的立意上的新颖,而使这首诗变得有很强的新鲜感,从而区别于一般描写隐逸高趣的诗。

写《寻陆鸿渐不遇》的皎然早年即有诗名,出家后因“文章隽丽”更有“佛门伟器”之誉。皎然擅长写境,“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节候至而花未开,一是因为新近移栽,二则说明此地清幽绝尘,不需花之伪饰。秋高气爽,菊枝摇曳,口言“未著花”,心似遍“著”,面对如此清净之境,自然开放的也许就是佛界之“心花”吧。此诗前半首取境,后半首扣“不遇”之题,从“扣门”句开始,一问一答。无论是写陆羽隐居之地的景,还是后半写不遇的情况,似都不在陆羽身上着笔,但写景中的确做到了“形神兼备”,从形“未著花”的“篱边菊”中见“神”――陆羽的精神意趣、高雅品行,两者自然结合。同样,后面西邻“山中去”“归来每日斜”的有形的话语,从侧面烘托出陆羽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的胸襟和风度。通篇流丽自然,写景对话浑然一体。全诗四十字,由实境而入题。愈显其空,清空如话,别有隽味。近人俞陛云说:“此诗之萧洒出尘,有在章句外者,非务为高调也。”(《诗境浅说》)

而贾岛的《寻隐者不遇》中,所寻之人身在何处、是否归来、何时归来,对作者来说并不是特别重要。当被告知“山中去”“不知处”,不光时间难以确定,空间也顿时陷入了不可知的状态,仿佛置身佛教世界,时间无始无终,空间无际无涯。面对空茫云山,诗人言寻而不寻,未遇却已遇。这是一种对境而遇、因空而悟。“此在”世界悄然隐去,时空界限渐渐模糊。一切均发生在不知不觉中。诗人们要寻找的似乎不只是隐者,更是一种境界;不只是个实有之人,更是一种空幻之境。千百年来。人们诵读这首诗,与诗人一起静静地走入,轻轻地发问,细细地听答,冥冥地遐想。总是觉得“隐者”愈近愈杳,身心笼罩着一种空灵遴幻之感。我们遗忘了诗人寻人的本意.却恰恰接近了诗歌真正的题旨。

用画来比喻,丘为的《寻西山隐者不遇》既是一幅人物山水画,又是一幅人物画,而贾岛的《访隐者不遇》则是以神来之笔勾勒了佛、道的空幻之境。贾诗中“灿烂的‘艺’赋予‘道’以形象和生命,‘道’给予‘艺’以深度和灵魂”,诗人是置身画外的泼墨者,画(诗)面恬淡、虚静、返朴,却又意在言外,含蓄悠远,禅味隽永,的确是“诗中逸品”。

仿写山中访友篇6

策略一:借助“预习菜单”进行预习,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提高高年级学生预习课文的水平和效率,是教师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菜单式”预习方法,不失为一种好办法。所谓“菜单式”预习方法,就是教师根据“课标”要求,科学合理地设计预习框架,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预习菜单,自主地预习课文的方法。“菜单”分为三大块,第一块是“生字新词是基础”,主要让学生预习生字新词;第二块是“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通过动笔做好课前准备,如标自然段号码、画好词佳句、画出疑难句等;第三块是“善思会问多查找”,让学生思考课文主要内容、课后问题,提出不懂问题,运用网络查找资料等。比如,曹老师在执教《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文时,学生们畅谈科学家们从细小的问题中发现问题、发现真理的事例时,学生侃侃而谈,有理有据,充分地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加之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给听课教师留下深刻的印象。

策略二:创设“课中演讲”制度,提升学生听、说、写、评的能力

课中演讲制度,是一种补充性的听说训练,要求学生根据单元口语交际提供的话题,事先在课外准备短小精悍的文章,上课伊始在班内交流演说,然后由集体评价打分。其主要特征为面向全体、面向文本、讲究效率。“面向全体”,是指这是全体学生参加的演讲活动,不仅要求人人参与演讲,还要求人人参与评价,是锻炼全班学生口才、胆量、写作能力的一次综合训练。“面向文本”,是指学生演讲的话题来自生活、来自教材。如我们在组织“一分钟演讲”活动时,设计了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系列主题,如指导学生看好书、学好人。如,“我的理想”“学会生存”等;指导学生关心时政、观察生活,像“我看新闻”“科技发展,利大还是弊大”“让我印象深刻的人(或事)”等;培养学生情感类:像“难忘的小学生活”“我的好老师”“我的成长足迹”等;另外还有说说乡土民俗、家乡风貌、童年趣事、自我介绍等。

“讲究效率”,是指学生在有限的演讲时间内,完成高质量的说话训练,学生演讲前,有充裕的时间做准备,他们通过查阅资料、相互切磋、反复修改等程序,使得演讲时条理清晰、不慌不忙。

“课中演讲”,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特别是口语交际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增强,在集体场合讲话,怯场的同学明显减少,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也得到大大提升。

策略三:借助“采蜜集”,促进综合能力提升

学生喜欢看书,但往往看书的效果体现不出来。怎样让学生积极地看书,让书真正发挥它的作用?“采蜜集”可以派上大用场。我们班采蜜集内容分别有三个板块:“读书笔记板块”,要求学生记录自己的阅读时间、阅读篇目、阅读中的好词佳句以及读后感,目的在于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璀璨的文化宝库中自由徜徉,撷取语言的精华,丰富文化底蕴。“新闻板块”,要求学生定时收看新闻,并要求其记录当日新闻,根据自己的能力做简单的点评,目的在于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去看中国、看世界,培养学生从小关注生活、关心社会、关心国家的责任意识。“心灵驿站板块”,内容很宽泛,可以装载学生的喜怒哀乐,可以丰富同学们的精神空间。

这本“采蜜集”我没有太多的约束,可以由学生自己灵活安排,这反而收获了很多的惊喜,同学们的创新能力也好像一个开闸的口子,喷薄而出。让学生在愉悦中获得新知,我们当老师的,何乐而不为呢?

策略四:读写结合,放飞阅读想象的翅膀

“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教者要做有心人,认真把握教材,找准阅读与习作的结合点,使两者紧密联系,指导学生勤练习。既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可以提高习作水平。

1. 利用教材仿写。模仿别人的文章进行习作训练,是一种有效的训练形式。学生可以在体裁、结构、写法等方面与原文类似,根据自己熟悉和了解的内容,有所改变,有所创造。提升习作能力,为今后独立习作打下基础。如学习了《山中访友》一文,布置学生仿写了《母校访友》;学习了《山雨》一文,布置学生仿写了《大自然的声音》,学生很好地运用了课堂上学到的写作方法,进行知识的迁移。

2. 利用教材续写。这种方法就是在学生学完课文以后,指导学生再次利用课文提供的材料,继续把文章往后写。例如,学完了《穷人》一文,让学生展开想象,续写《穷人》。这样,不仅达到了训练的目的,也把桑娜和渔夫美好的品格定格在学生们的心中。

3. 利用教材缩写。对于教材中那些篇幅较长的文章,可以进行提炼、简要叙述主要内容。学生在学习快速阅读的同时,通过练习,可以加深对文章中重点内容的理解。这样,既提高了阅读的速度,也保证了阅读的质量。

仿写山中访友篇7

青花“十八学士图”棒槌瓶(图1) 造型端庄高大,为康熙时新创烧的瓷器造型,因形似棒槌而得名。瓶腹部以青花绘十八学士图,画面上方空白处青花楷书七言诗四句:“秦府开基聚胜流,一时倾慕比瀛洲,瀛洲渺渺在何所,我欲乘桴海上浮。”底青花署“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楷书仿款。“十八学士”图出自李世民做秦王时的故事。“武德四年,太宗为天策府上将军,寇乱稍平,乃向儒,宫城西作文学馆,收聘贤才,于是下教,以大行台司勋郎中杜如晦、记室考功郎中房玄龄及于志宁、军谘祭酒苏世长、天策府记室薛收,文学褚亮、姚思廉,太学博士陆德明、孔颖达,主簿李玄道,天策全曹参军事李守素,王府记室参军虞世南、参军蔡允恭、颜相时,著作郎报记室许敬宗、薛元敬,太学助教盖文达,军谘典签苏勖,并以本官为学士。七年,收卒,复召东虞州录事参军刘孝孙补之。凡分三番,递宿于阁下,番给珍膳。每暇日,访以政事,讨论坟籍,榷略前载,无常礼之间。命闫立本图象,使亮为之赞,题名字爵里,号‘十八学士’藏之书府,以彰礼贤之重也。”这便是“十八学士图”亦称“秦府十八学士图”的由来。

青花“文人雅士图”笔筒(图2) 笔筒口足相若,玉璧形底,通体白釉,底青花署“大清康熙年制”六年双行楷款。外壁青花绘十八人物,人物形象、服饰及活动内容与棒槌瓶画面如出一辙,也应为十八学士图。

青花“竹林七贤”笔筒(图3) 笔筒口底相若,筒形腹,玉璧形底,底心署青花“成化年制”四字楷书仿款。外壁青花绘竹林七贤图。青花色泽鲜艳明快,人物形象清秀潇洒,神态各具特色,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青花人物诗句笔筒(图4) 筒形腹,玉璧形底,底心微内凹。外壁以青花绘人物图,一面空白处以青花书唐代诗人杜甫的《饮中八仙歌》中的一句“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诗尾青花书纪年款“甲子桂月为玉成契兄清玩,春弟仝先禄具。”

青花文人雅士诗句笔筒(图5) 口、足微外撇,圈足,足内青花署“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楷书仿款。外壁青花绘李白与众弟兄在长案前饮酒赋诗,画面上方书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园序》中一节:“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作,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笔筒本为文具,将诗、书、画巧妙地结合,愈添文人情趣。

青花人物诗句杯(图6) 杯大小不一,三件为一套,撇口,深腹,圈足,足内署青花“成化年制”四字楷书仿款。外壁以青花为饰,一面绘坡与朋友乘舟于江上,一面以楷体书诗一首:“五百年前续此游,水光依旧接天浮。徘徊今夜东山月,仿佛当年壬戊秋。有客得鱼临赤壁,无人载酒出黄州。吟成一浦千山寂,孤鹤横江掠小舟。”“已未年秋月,渭水渔者书”。

青花人物纹四方碗(图7) 碗呈四方形,菱花口,深腹,圈足。足内署青花“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书仿款。里外均以青花为饰,里心处绘婴戏图,外壁四面开光,开光内绘携琴访友、赏莲图等,画面具有浓厚的文人气息,人物形象生动传神。

青花虎溪相送图盖缸(图8) 缸直口,深腹下敛,圈足,无款。器身青花通景绘“虎溪相送图”。其图取“虎溪三笑”的典故,相传晋僧慧远居东林寺时,送客从不越过虎溪。一日儒者陶渊明与道士陆修静相携访问在庐山修行的高僧慧远,归途中三人谈笑而行,不知不觉过了虎溪,以致慧远所驯养的老虎大声吼叫,三人相视大笑而别。据考证三人并不同时,慧远去世时,陆静修只不过是个十岁的孩童。虎溪三笑图是后人虚构的一幅三教融和图,表达了人类对和谐寄托的美好意愿。

青花山水人物纹凤尾尊(图9) 尊撇口,粗颈,弧腹下敛,圈足外撇。器身以青花通景绘山水人物图,崇山峻岭之中,渔夫泛舟,文人畅谈,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画面构图繁复,笔法灵活,山石采用斧劈皴绘成,线条流畅硬朗。肩部一侧书青花四行楷书“信士生员和德威喜助清溪古洞神前花瓶一枝,祈保合家清泰,康熙乙未仲夏吉立”。

青花山水人物图瓶(图10) 此器为康熙朝新出现的造型,因形似琵琶,故又称“琵琶尊”。瓶口微侈,长圆腹,高圈足外撇,底心施白釉,青花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楷书仿款。腹部以青花料绘山水人物图,两位高士坐在山石之上,谈天赏月。

仿写山中访友篇8

你记得早上起来的时候窗外一片冰天雪地,你掀掉大凉席上的大被子,发现院子里有猪在叫,一个身高刚够桌面的小孩居然在操刀杀猪,揪住猪尾一拖,将庞然大物从容放倒。还没看清他的动作,猪颈上已有一个口子红血喷注,流入了身旁沾着草须的瓦盆。你记得这一切,但不记得那天你为什么借宿在外,更不记得那个操刀猛士是谁家小孩,如何还有杀猪的惊人本领。

你可能还记得天边那令人惊骇的乌云,像一盆巨大的浓墨压顶泼来,云的边缘却被夕阳镶上了一轮弯曲的金边。乌云有两层或三层,钢灰色的高云,与浓墨色的低云形成了明显夹层,夹着一个幽深阔大的空间。有一只迷途的山鹰在那里上下翻飞,似乎不知道从哪里才能逃出这暗夜的四面合围,逃出自己的绝望。你这一辈子从未见到这种景象,也许永远不再会见到这种景象。你记得那一刻的全身哆嗦,但不记得那一天你为什么外出,是在什么地方观看这雨前的乌云,同行者还有哪些人以及同行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这些事情你都忘了。

你的记忆中留下了很多景象,但与之有关的前因后果却大多消失无痕,就像博物馆里的墙上图片尚存,说明文字大多已经脱落——是图片比文字更便于记忆么?如果没有纸写笔载,言词的有效保存期是否要大大短于图象?是否总要早早地褪色和蒸发?两年前,时值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三十周年纪念,一个刊物邀请我写篇文章,回顾一下我们的当年,十几个催稿电话打得我实在不好意思而且有了负疚感。但我一次次铺开稿纸还是没法写。我的记忆力变得如此糟糕,脑海里的零落图景总是残缺必要的说明文字。即便我十分珍视那一段故事,也没法把碎片重新编织成章。

事实上,我忘了当时朋友们说了些什么,写了些什么,为什么高兴,为什么生气,为什么到县城去结识了更多的朋友,为什么一律剃成光头后来又为什么一律迷上了木匠的手艺,还有老木与大川为什么大吵一架愤而割席……而只记得一些依稀的印象:知青户有一些禁书,大家曾经像大学者那样每人一盏小油灯读书到深夜,然后一脸庄严地围在小桌旁,讨论一些特别重大的事情,至少是讨论到国家副总理一级的人物,至少是讨论到能管上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历史大规律,如此等等。依据一些支离破碎牵强附会的传闻,争吵得面红耳赤气喘吁吁,其结果也毫无用处而且往往过几天就忘却。有些女知青甚至并不知道在讨论什么,常常把名字搞错胡乱放炮。但我们必须讨论,必须严肃地讨论,至少得用用“革命”、“国家”、“哲学”这一类大词,断断乎不能谈及庸俗无比的猪油和酸菜。我们肯定在哪一部电影里看到英雄们就是这样干的。

我们还有层出不穷的豪举,比方在农民家里大口吃着苍蝇叮过的剩饭,二话不说就把身上仅有棉袄脱给缺衣的穷汉子,自己花钱印出一些油印教材然后开办农民识字夜校。夜校是办成了,农民都兴致勃勃地带油灯来识字,但他们总是思想落后得很顽固,总是一边唱《国际歌》一边抠着脚趾头,一边听着马克思一边放出臭不可闻的红薯屁。巴黎公社有良种猪苗么?也抢收晚稻么?那他们不成了好吃懒做的二流子?凭什么还要大家来学习?……这些山里人真是愚不可及,但青年启蒙家还是特别的耐心和自信,恨不得揪住他们的耳朵让他们一眼看清进军凡尔赛的道理,恨不得猛踢他们的屁股,让他们在蚊虫叮咬之下明白写对联根本没有支援古巴和越南重要,明白古巴和越南一旦失守我们也就统统完蛋。我们肯定也是在哪一部小说里看到英雄们就是这样干的。

最后,我还能记得朋友们的各种英雄动作,比如见到远方来访的同志,紧紧而且久久地握手,以示千言万语都在无言的两手中交流;比如大寒天还冷水洗澡,以示革命者正在为明天更艰苦卓绝的事业而磨练自己的皮肤和意志。嵩山大队的来辩论,有人望风,有人做饭。来人见到望风的便交换口令,一方举起右手压低声音说“消灭法西斯”,另一方就举起右手压低声音说“自由属于人民”——当时一部外国革命影片里的地下工作者们,在某个联络点相遇时就是这样干的。我不记得那是一部阿尔巴尼亚还是罗马尼亚的影片,更不记得影片的名字是什么。这一规矩后来还传到了广西和广东,独眼老木拿着女生们卖血的钱,到那里去串访更多的同志,若不是我们这边有人坚决反对,他差一点就在那里成立了一个党,一个要闹得人头落地的党。

他们接头时也在消灭法西斯和自由属于人民,只是更多了一个暗号:手里的苏联小说《落角》或者是《白轮船》。

生活常常出自一种模仿,模仿记忆中某些事物。对于青年人来说,这些记忆可能来自电影、小说、音乐、图画、雕像以及博物馆,来自某些英雄的文化媒象。他们或是冲锋陷阵舍生忘死杀败了罗马帝国的大军,或是在延安开荒种地挑水扫地为老大娘送来救命粮,或是衣衫褴褛地在篝火前和战马前拉着手风琴等待顿河边诗情画意的黎明。欧美的、苏俄的、中国的文艺作品在当时是这些媒象的主要提供者。这些媒象从各种民主主义的、社会主义的、民族主义的、无政府主义的乃至保皇主义的传奇英雄们身上抽离出来,从各种社会主张和历史事件中过滤出来,成了青年们操作生活的蓝本。他们无意复制前人的意识观念,不大关心而且很快忘却了那些意识观念,只是想重演那些激动人心和趣味无穷的细节——比如一次秘密接头时的口令。

仿写山中访友篇9

湖东、湖东,是近几年城市建设中经常被提起的名字。电视里播着、报纸上写着、群众言论着,无不渲染着一个新区开发的如火如荼。作为一个普通市民,对湖东,我仅停留在一个方位的概念上,除了知道有一个三面环山的偌大湖泊外,并未给予更多的关注。毕竟,城市每天都在变化着,而我们的生活,涛声依旧。

初识湖东,纯属偶然。某日,夜幕低垂时,一老友相邀湖东公园行,这是我第一次去湖东。

环着湖边的景观路,我俩边走边聊。走过拼砖路、小拱桥、青石板、连花灯、积木块,不觉间,夜色已完全笼罩。一边是宁静的湖水,对岸零星有光怪陆离的灯光洒在水面上;一边是景观带,间或有未及时修整的荒坡。空阔的公园,仿佛唯有我俩。在倾心低诉的话语中,亲密的友情包围着我们,如那弯弯转转的石板路绵远悠长。零星点缀的霓虹灯,总是在我感觉前方或许昏暗的时候适时出现,足以清晰地照亮脚下的路。在近乎猎奇的感觉中,穿过湖中的栈桥,过小亭;怀着惴惴的心理摸过那神似的姜公垂钓、儿童戏陀螺铜像......夜渐深,总不知前方又有什么神秘出现,有一点悬念,又有一丝恐慌。突然间,灯亮路明,终于放下心来,沿公路返回。

第一次夜访湖东公园,徒留新奇与神秘,定要白天再访。

再访湖东,新奇不已。夜访后的第二天,虽有朦朦细雨,下午下班后,我还是信步来到湖边,想看个明白。

俯看去,白茫茫一片湖水。湖边景观路是有的,桥是存在的,莲花灯依旧,只是不知那湖弯向何处,那沿湖的路又走向哪里;昨晚走过的从湖中心通过的栈桥呢、小亭呢、姜太公呢,这些我坚信必是有的,却总也找不见,倒是凭空多了一座庞大的七孔桥来,而这大桥看来是环湖必经之处,仿佛昨晚倒没经过似的。是真是假,是虚是幻,我满腹疑问。雨渐粗,因了空旷无遮无拦的缘故,风也狂起来。疑团未解,我不想轻易放弃。沿着昨晚的方向走一回是不可能了,我倒愿意到那大桥上再张望一回。桥上风愈胜,顶着劲风,我艰难地蹬上桥顶,放眼望去,可见的都见到了,想找的却仍然不得见。终究雨大风急,无奈下桥返途。

第二次心急观湖东,再添遗撼与疑问,这事注定还没完。

三去湖东,激情难抑。数日后,云淡风轻天气好,兴冲冲我赶到湖边,决心一探究竟。

仿写山中访友篇10

一、诗人以鸟的自由飞翔来表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鸟的自由飞翔让人类生命的缺憾在艺术中得到补偿。汉末《古诗十九首》“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西北有高楼》)中的鸿鹄,比喻觅得知音的愿望。“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其五),陶渊明以鸟写出了自己在少年时代的踌躇满志。“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掇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画鹰》),诗人杜甫通过描绘画鹰来抒发他那疾恶如仇的激情和搏击云霄的壮志。首联点明画鹰,挟风带霜,仿佛在洁白如雪的画绢上突然腾起一片风霜肃条之气。颔联、颈联描绘了苍鹰严阵以待,跃跃欲试的神态。尾联顺势收笔,抒写心志:何时才能展翅云天,搏击凡鸟?何时才能搏杀平芜,大获全胜呢?诗歌借鹰喻人,发乘风思奋之心,抒疾恶如仇之志,气势磅礴。

二、诗人以鸟的自由飞翔来表现自己的孤高脱俗情趣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赠秀才入军》),诗人嵇康随自由飞翔的归鸿远去的,不仅仅是目光,也是他那渴望精神自由的心灵:他已化身飞鸟,神游廖阔长空,达到一种超然玄远的境界。王维有“开轩临颍阳,卧视飞鸟没”(《留别山中温古上人兄并示舍弟缙》)的诗句,苏轼则有“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水调歌头·快哉亭作》)的词句,他们在诗词中都没有直接描写自己的心境,但是从“卧视”“欹枕”之语中,可以体会他们内心的平静怡然。“没”是一个延续性动作,表明诗人的目光追随飞鸟,直至飞鸟隐没在天际,其间,诗人的精神翅膀也许随之自由地飞翔,人鸟之间有种幻化为一的感觉。

而表现人鸟和谐的诗句还很多,如杜甫的“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江村》),李中的“无机终日狎沙鸥,得意高吟景且幽”(《思九江旧居》),陶渊明的“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读山海经》)。诗人与鸥鸟为友,向往悠闲自在,甚至要与它们定下永远相守、忘怀世事之约。北宋黄庭坚的《登快阁》可以说是“盟鸥”诗中最著名的一首:“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与白鸥盟”表达了诗人归隐江湖的愿望。

林中之鸟,天性与自然和谐,灵动自由,无忧无虑。诗人通过对鸟的歌颂,表现了自己恬静淡泊的秉性气质、孤高脱俗的情趣与芳洁自由的心志。

三、诗人以鸟的自由飞翔来抒写思乡的愁绪

“枯藤老树昏鸦”,夕阳西下,薄暮冥冥,鸟儿归巢,又触动了多少游子思乡的愁肠!在古诗中,飞鸟意象经常与乡愁主题联系在一起:“游鱼潜绿水,翔鸟薄天飞。眇眇客行士,徭役不得归”(曹植《情诗》);“翩翩堂前燕,冬藏夏来见。兄弟两三人,流宕在他县”(《玉台新咏·艳歌行》);“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苏轼《江城子·别徐州》)。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菩萨蛮》)词中主人公在白玉的台阶上久久伫立,只见鸟儿迅疾划过天空,飞返故巢。他不由地想到:自己要是能够回到故乡该多好啊!可是故乡是那么遥远,那一路上,不知要经过多少座长亭,多少座短亭!

而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的多是鸿雁。鸿雁,是大型的候鸟,每年秋季南迁,最易触动游子的乡愁。如欧阳修《戏答元稹》:“夜闻归雁生相思,病人新年感物华。”赵嘏《长安望秋》:“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秦观《减字木兰花》:“困依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四、诗人以鸟的啼鸣来抒发内心的喜与悲

黄莺声脆,易使人喜。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六):“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诗描写了一个繁花盛开,鲜艳灿烂,彩蝶蹁跹,黄莺啼唱的热闹缤纷的世界。而娇莺自在,歌声动听,其实意在抒发作者满目春光,满心欢喜的情怀。“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同样表现了诗人欢愉开朗的胸怀。

杜甫的另一首诗《别房太尉墓》也写了黄莺啼叫。诗歌这样写道:“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全诗抒发诗人悼念亡友,伤心国事的情怀。结尾两句描绘了一幅凄清幽静的图景,离别友人坟墓之际,只见林花纷纷飘落,只听见黄莺声声哀鸣,如哀乐阵阵,此时让人倍感悲伤痛苦。

而杜鹃声声,仿佛呼叫着“不如归去”,迁客却仍要远行,这令人何等伤情?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作者正是用子规的啼声,来衬托自己的愁心,表达了对友人受贬的无限同情。

叫声凄切的还有鹧鸪鸟,其声如说“行不得也哥哥”。在诗词中,鹧鸪声仿佛是哀怨,凄清的化身。如辛弃疾《菩萨蛮》:“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诗人对着江边的暮色无限惆怅,深山里又传来鹧鸪悲苦的叫声。黄昇《月照梨花》:“不知郎马何处,烟草凄迷,鹧鸪啼。”“行不得也哥哥”,是鹧鸪的叫声,也是的心声,“鹧鸪啼”含蓄地表达了情系郎君,翘首盼郎归的心情。

五、诗人以鸟的神态来抒写自己的生活感受

“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杜甫《南邻》)写客人来访,主人热情相接,儿童笑语相迎,天真可爱;小鸟阶除啄食,不惊不乱。这足见友人一家老小甚至包括温驯可人的小鸟多么淳朴、厚道,多么和平、友善。从这些大摇大摆,悠然啄食的小鸟身上,我们仿佛看到了山居环境的清幽静谧和友人生活的隐逸幽雅。

“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诗经·谷风》),成双成对的燕子,引起了有情人渴望比翼双飞的思念。燕子依旧,物是人非,更易使人产生时事变迁、昔盛今衰的感叹:“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而最让人伤感的,莫过于对年华易逝、好景不长的人生感叹,北宋晏殊眼看“似曾相识”的燕子,和泪写下了“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千古名句。而白居易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钱塘湖春行》),通过对燕子啄泥筑巢的描写,渲染出一派融融春光,寄寓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

至于乌鸦,因其全身黑色,人们对它常常有厌恶之感,常用来描写衰败荒凉的景象。如秦观《满庭芳》“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辛弃疾《永遇乐》:“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过去的事情不堪回首,今天,飞集在庙里的乌鸦争食剩余祭品,祭鼓频敲,表达了对统治者不能收复中原的不满。

而鸿鹄徘徊喻夫妻离别。如“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孔雀东南飞》用的起兴手法为文章定下基调:写夫妻离散,抒离愁别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