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检修十篇

时间:2023-03-16 23:45:31

电厂检修

电厂检修篇1

谈及到管理安全质量与电厂施工利益的关系,首先要阐述的是管理安全质量与电厂施工进度的联系,在生产施工流程中必须杜绝蛮干、乱干现象的发生,反之一旦出现施工事故的话,既耽误实施速度,又浪费了众多时间。为了提高施工的进度,就必须加快脚步,高效率的完成每次指定的计划,在此期间内希望电厂员工能够切身实际的了解到管理安全质量与电厂施工进度的内在关联。至于与利益的关系,主要就是通过实际工作换来一定的经济回报,这是不存在争议的,为了使发电企业能够更好的保证安全周期问题,就务必使效益与安全质量兼顾,这样的话丰厚的经济利益就是作为最好的回报。不仅要加快施工的脚步,还要注重创新,与时代接轨,通过新技术来改变工人们的施工条件,为其创造出更好的施工环境,从而提高所能获取的效益。

二、电厂检修质量管理体系

1电厂检修质量管理具备完善的安全措施

要想高效率的完成一项工程,就必须要具备一套完整的安全措施与施工措施,从而保证每次施工都具有目的性与功能性,每一次在进行施工之前这些内容都需要进行整理,这就属于采取施工措施的范围之内,以确保不存在盲目的行为以及不负责任的消极态度,要对所有施工人员保证:说到、考虑到、做到。安全措施是检修质量管理硬指标,必须进行明确的分工,每一项目都成立起安全负责人,以此做到全方位的承办施工项目。最后一步就是进行对产品的验收,验收所依据的标准也要及时的制定出来。

2电厂检修质量管理、组织体系

一个优秀的电厂施工团队必须要具备一个出色的组织重心以及一套完善的管理机构,从而形成紧密的体系。目前常用的方法就是建立起检修质量管理网络体系,将网络体系的组织中心放在安全质量方面,因为安全质量不是自己形成的,而是通过长时间的管理、组织所换取来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工业生产的活动逐渐增多,电厂检修质量管理、组织体系必将得到长远的建立与发展。

三、构建电厂检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原则与目标

1构建电厂检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原则

电厂检测质量管理这项工作是需要工作人员与技术相互结合的工作,发电企业必须在规定期间内完成施工时所制定的相应计划,并根据维修工作进展情况按时查看、解决施工仪器的故障问题。所以构建起电厂检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原则如下,该体系必须具备兼顾安全、经济以及技术的能力,其次所采用的评判指标必须是整个体系中功能最优越的,最后就是检修质量管理能够根据不同的检测企业设计出适合他们自身的电厂检测技术,已达到效率最大化的目标。

2构建电厂检测质量管理体系的目标

每一个发电企业都会根据实际情况以及结合自身的要求设计出更为优秀的电厂检修质量管理技术,但是每一个企业的目标却都大同小异,下面展开详细的介绍。首先,电厂检测质量管理体系的目标必须清晰明了,内容健康、全面、合理,当然还应该包含整个维修与检测行业的基本内容,并且应该把重点放在电厂检测质量评价与管理方面。其次,设定的目标应该简练,并确保管理体系的应用价值能够更好地发挥出来。

四、电厂检修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1电厂检修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电厂检修质量管理方面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施工人员的安全学习往往国语形式,并不能很好的学习到实质性的内容,还是停留在向上级通报的层次上。形式缺乏多样性也是主要的问题所在,使得施工人员并不能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产生浓厚的兴趣,效果不明显。第二,在进行电厂检修质量管理期间的风险不能很好的得到预控,从而影响到以后施工人员的工作流程,必须每一流程都做好防护,增加了工作的繁琐性,危险与事故的情况也会时有发生。

2针对电厂检修质量管理问题采取的措施

加强管理安全知识的普及,最好的办法就是采取互动式的学习,能让大多数人都参与到其中,增加了学习的实用性以及科学性,在学习期间让大家积极发表观点与意见,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听取员工们的积极建议,还可以促进大家的工作热情,实际效果很明显。电厂还要定期开展分析安全事件的活动,采取追究原因的体系,来发挥该制度的威慑力。

电厂检修篇2

关键词:葛洲坝水电厂 状态检修 检测手段

长期以来,我国电力系统的发供电设备均采用定期预防性试验和定期计划检修。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并借鉴电力发达国家诊断性检修的经验,推进发电设备检修体制的改革根据,提高全国发电设备科学管理水平和整体经济效益,我国开始提出并试行状态检修的设想。根据葛洲坝水力发电厂近20年来设备检修实践,从状态检修管理体制、人员素质和技术手段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我们的设想和建议。

发电设备实施状态检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涉及到电力设备各专业、多学科的技术问题,而且还涉及到一系列的管理科学上的问题。目前我国推行的状态检修是指在试点厂探索融故障检修、计划性检修、状态检修、主动检修为一体的,使设备具有最大可靠性和最低成本消耗的混合检修方式。实施状态检修从整体上理解,就是围绕降低设备维护成本,提高设备利用率和检修的预见性、预控性,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从方方面面去做好设备管理工作。

1 纯计划检修已不能适应现代化水电厂的需求

葛洲坝电厂是华中电网的主力电厂,是正在兴建的三峡电厂的反调节水电厂。电站设计水头18.6m,全厂共装机21台,装机容量2175MW。近年来,该厂经过对水轮发电机油、水、风系统的自动化元件、发电机励磁、调速、保护系统,水轮机推力瓦和220kV、500kV开关站等设备的优化改造,其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和安全运行稳定性得到明显提高,以往采用的纯计划检修已不能适应现代化设备运行和各种突发事故的要求,因此实行状态检修已成为该厂各项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1.1 纯计划检修的弊病

纯计划性的预防检修,是计划经济下的产物,它包括了设备的大修、小修、定期维护等,如《发电厂检修规程》明确规定,机组大修每3~5年1次,小修每年2次,检修安排的重要依据是检修周期。这种检修模式虽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但比较保守,且存在许多弊病:

(1)纯计划检修的不科学性 纯计划检修是依据设备的制造质量、安装工艺、现场投运调试情况而预定一个检修周期,将其写入设备的检修规程并固定下来,由生产计划部门参照执行。纯计划检修虽然对设备状态不佳的设备进行了必要的维修,但对设备运行情况良好的设备按部就班修理,这样势必造成有些发电机组越修越坏或良好设备一修便故障率增加的现象,因此缺乏科学性。

(2)设备检修的不经济性 纯计划检修一方面致使有些状况较好的设备到期必须修理,增加设备检修费用,同时又加速了设备的磨损,甚至缩短了使用寿命,降低了设备利用率;另一方面,少数状况不好的设备因检修周期未到而得不到及时检修,降低了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性,甚至到发生事故后才抢修,扩大了经济损失。

(2)检修过程的不持续性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有许多电厂相继推出了检修运行分离的管理体制的改革措施,纷纷成立和组建了各自的检修,但由于发电厂和检修公司之间设备责任的不明确和分工的交叉,在检修特别是大修及扩大性大修方面,尽管检修质量能够得到保障,仍普遍存在着检修与维护过程的不持续性,常常使一些技改项目特别是一些小的技改项目,在检修完成后进行日常维护或事故处理时一些资料图纸、技术参数的混乱,从而延长了检修时间,降低了设备利用率,给发电厂造成不必要的运行时间损失和经济损失。

2 状态检修的关键是对状态检修全过程管理

真正意义上的状态检修其成本消耗最低,设备运行具有最大可靠性。因此在实施状态检修时,一方面对一些非主要运行设备可实行状态检修,而对主要发电设备,由于其影响性和经济性,应大力依靠监测手段,预测其运行的最后程度,实行计划检修,并在设备有可能造成较严重后果或经济损失较大时,对其进行预防性检修;另一方面,由于设备运行的不稳定性和不可控性,状态检修应在兼顾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定期发现问题,定期淘汰设备,加速设备折旧,以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2.1 实行状态检修必须从改变观念入手

纯计划检修是在计划经济管理模式下针对我国的国情而实施的一种设备检修管理模式。固定的检修周期并不随现场设备的运行条件、环境和设备的换型、运行可靠性的提高而变化。因此形成了设备到期就必修,不论其健康状况如何均来一个大拆、大卸、大组装。因此开展状态检修与预防性检修、故障检修相结合的混合式检修势在必行,且必须从思想观念上彻底突破相关的条条框框,打破纯计划检修模式下的固有检修周期的约束。

2.2 葛洲坝电厂检修模式

1993年10月,葛洲坝水力发电厂打破了传统的检修模式,代之以计划检修为主,诊断检修为辅的检修模式,遵循“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修必修好”的原则,把集检修、运行管理为一体的发电综合体分离为两个独立的单位:发电厂与独立核算的具有法人资格的检修公司,从而向状态检修迈出了第一步。1995年针对发电厂与检修公司之间存在的责任混淆等问题对两单位的设备分工进行了重新分配:发电厂负责对设备的运行管理、二次电气设备的大、小修和日常维护;检修公司负责机械、一次电气设备的大、小修。新的检修模式的建立,不仅在建立新的检修观念的同时精简了机构,促进了职工队伍向技术业务素质的提高,而且使发电厂的职能进一步明确和单纯化,逐步从纯计划检修向以状态检修为基础,故障检修与预防性检修相结合,以最低经济消耗为目标,同时兼顾设备运行可靠性的混合检修方式发展。

2.3 葛洲坝电厂在推行状态检修的前期实践

在进行检修体制改革的同时,葛洲坝电厂在部分设备的运行管理方面相继开展了一些“初级阶段”的状态检修工作:如1990年进行的3F机组扩大性检修,按惯例机组运行10年左右扩修一次,而3F仅运行了8年时间因水转机转轮漏油严重而提前进行扩修。按计划5F机组应该在1995年进行扩修,由于5F机组的运行状况良好,至今尚未进行扩修。

1998年长江发生了自1954年以来的全流域性大洪水,其洪峰水位之高,来水量之大,持续时间之久是历史罕见的。葛洲坝电厂做为我国最大的水力发电厂,在其发电机组2F、4F、5F、6F相继出现上导、水导摆度增大的不良运行工况,振动摆度监测装置实时在线监测并报警,在确认了这一不良运行工况之后,葛洲坝电厂及时同调度联系申请停机低谷消缺,施行状态检修。从而在确保大坝安全及发电的同时,发挥大型水力枢纽拦洪、错峰、削峰作用,最大限度减轻下游的防洪压力,为整个长江流域尤其是确保荆江大堤、共同抵御洪水的侵蚀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3 推行状态检修的首要任务是提高人员素质

人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随着现代科技在发电厂的应用,计算机监控已能代替人来完成大部分设备的运行监视,但这些技术都需要人去控制、去操作。而状态检修作为未来我国电力系统检修方式的发展方向更需要一专多能型技术人才,因此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我们急待解决的首要任务。

状态检修与纯计划性检修对人员素质要求的最大不同点在于纯计划性检修要求技术人员熟练掌握一个专业面的知识就可,而状态检修则要求各单位、各级技术部门都要有全面的专业知识、独立的判断能力、很强的事故处理能力,即需要一专多能型技术人才,在设备运行、设备故障处理和设备检修过程中均能够把经济损失降低到最低点,以确保设备利用率和整体效益的高起点。

为此,葛洲坝电厂在全厂实施了“三全”培训制度。所谓“三全”,即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参与。全过程、全方位地参与新设备的开发、研制、设计及安装、调试,有效利用葛洲坝电厂大中专以上学历占职工总数50%以上的优势,掌握设计原理和思路,使葛洲坝电厂厂在由纯计划检修向状态检修体制转变的进程中受益非浅。

在检修和技改过程中,葛洲坝电厂建立起与(合同)协作单位良好的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友好合作关系,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从设计开始,参与全过程。共同参与提供了相互学习的机会,各方面意见和建议能得到充分酝酿,及时总结,归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做,不仅培训出一批能胜任生产现场运行操作、检修维护、改造(改进)、完善提高的骨干力量,而且大大地缩短开发、研制、试用的周期,加快了新设备推广应用,提高新设备的实用性和适应性,达到了培训的目的。

要真正有效地开展状态检修,仅有以上的培训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开展全方位的运行维护交叉更深层次的业务技术培训,造就一大批既懂运行管理又懂设备维护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才能够对设备的运行状态、健康状况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

4 先进检测手段和装备是实施状态检修必要手段

从葛洲坝电厂目前的设备先进水平及在线检测手段来看,要想真正实现状态检修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但该厂根据自身实际,在向状态检修迈进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技术措施,进行了大量艰苦的实践和探索、提高了在线检测水平。

4.1 计算机监控系统高度自动化

葛洲坝电厂的计算机监控系统已全部实现了设备监控、报表自动打印、事件顺序记录、历史数据查询、事件追忆及存贮等功能,还开发了智能语音报警和电话报警功能,并有事故处理和操作票专家系统。特别是其计算机历史数据库,实现了各设备的累计运行时间、不间断连续运行时间等数据的统计存档,可供查询和打印分析,为设备检修和维护提供可靠依据。

4.2 机组振动、摆度监测

目前国内不少水电厂都安装了计算机监控系统,但对于表征水轮发电机组稳定运行的机组非电量主要参数等都没有考虑或很少考虑。葛洲坝电厂与华中理工大学联合研制开发的“机组振动、摆度监测专家系统”有效地弥补了机组非电量在线监测的不足。

该专家系统一方面可实时观察机组运行数据情况:可实时记录200s以内的机组甩负荷后的运行参数,另一方面又可根据需要进行现场信号分析和处理,帮助现场操作人员了解机组运行情况。

4.3 辅助设备的全方位监控

在监视方面:对机组的重要辅助设备如技术供水系统、漏油泵控制系统、顶盖排水、清洁水系统、自动补气装置等,除常规压力开关或浮子式液位信号器外还安装了非电量传感器来监视模拟量信号,这种采用开关量定位监视和模拟量连续监视相结合的方法既给运行人员一个设备运行工况的量化概念,又有利于辅助设备的安全运行。辅助设备的全方位监控使机组主辅设备的安全水平大幅度提高。

4.4 先进的报警手段

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语音报警分几级,最基本的显示在简报窗,监控系统的所有信息以滚动方式在简报窗陆续显示。对事故信号、保护信号以及重要的辅助设备等都设置了语音报警,并对一些比较严重的事故按其重要程度分类,同时启动不同部门负责人的电话语音报警,并统治现场设备事故的性质。实现电话语音报警可以便运行人员同检修人员共同快速处理、恢复设备,减少经济损失。先进报警手段提高了综合管理水平。

5 状态检修在葛洲坝电厂的发展前景

改革传统的计划检修体制,实施诊断性的状态检修制度,有利于保证安全生产、降低检修费用、提高设备利用率和企业经济效益,是设备检修的发展方向。如何做到防患于未然,正确把握设备健康状况是状态检修成功与否的关键。过去通过计划检修,可以及时发现设备隐患并及时处理,设备安全才得以保证。如果现在普遍实行状态检修,以现有技术条件和管理体制,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努力。为此,在改革检修管理体制方面建议如下:

(1)取消指令性的计划检修,改为指导性的计划检修,将预防检修、状态检修和事故后检修有机结合,逐步过渡到以状态检修为主的主动检修模式。

(2)成立专业化的检修公司,实现集中检修进而实施终生检修承包制,改变现在以设备检修规模的次数定效益的弊端,创造设备运行和检修的最佳经济效益。

(3)不断实施、完善和推广各种状态监测手段,在全面监测各设备的同时,对异动设备实行重点跟踪监测和分析,为状态检修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

(4)充分发挥葛洲坝电厂分厂、车间、班组三级质量验收体系,对每台机建立一套完整的健康履历,了解分析设备现状、跟踪分析设备现状、跟踪细小缺陷的发展方向,对设备状况做到了如指掌,只有这样才能把握设备健康的命脉。

电厂检修篇3

关键词:发电厂;电力设备;状态检修

中图分类号:TM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03-0077-02

电力设备是发电厂的重要组成部分,设备的运行状态直接影响配电网的供电质量,因此对电力设备进行预防性试验检修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电网稳定的重要方式。然而多数发电厂由于考虑经济成本的影响,很多设备都存在很多老期和超期服役,这就使得供电可靠性差,通常存在虽然刚检修结束但不久仍然会发生故障,这就导致大量临时性的频繁检修。

为了更好的改善发电厂的电力设备检修工作,笔者对电力设备检修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1 电厂电力设备检修现状

1.1 定期定点式的全面检修

目前国内发电厂电力设备的检修通常是根据主管部门制定的《发电厂检修规程》来进行,具体检修要求如下:

第一,发电厂电力设备通常是4~6 a进行一次大型检修,检修期限为50~80 d;

第二,每2 a进行一次小检修,检修期限为10 d左右;

第三,检修的范围为发电厂的所有电力设备。按照这种要求,发电厂电力设备的检修不论坏与不坏都定期进行检修。

1.2 电力设备的事故维修

按照主管部门设备检修的相关要求,除了对发电厂电力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外,还要在设备发生故障时进行突发性检修,以确保配电网的正常运行。

这种故障维修是非计划性的,也是短期内能够实现正常供电的基本保障和维修方式,属于对定期检修的补充措施,以便能使两种方式相辅相成为供电事业做出更好贡献。

1.3 电力设备检修缺乏高素质专业人才和高科技技术的 应用

电力设备检修是一种专业性强的工作,电力设备在工作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可能存在一定的潜在安全隐患。因此,对电力检修人员来说,要有效消除潜在安全隐患,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不论是安全、理论、技巧还是业务方面,都必须具有相当高的水准。

然而现行状况下电力设备检修专业人才十分缺乏,这对整个发电厂电力设备的检修工作存在一定的不良影响。

除此之外,电力设备检修中使用电脑的能力比较弱,仅仅停留在使用保存数据和处理简单文件上,在设备检修中使用现代化的检测仪器和手段也比较匮乏,亟待进行改进。

2 前发电厂电力设备检修存在的问题

2.1 检修制度过于僵硬,不利于技术创新和改革

在现行预防性的检修制度下,发电厂工作人员习惯了按部就班的开展检修,对电力设备的检修依赖于定期定点式的大检修,缺乏仔细的观察和研究。这种检修制度最终导致大检修也往往流于形式,既不能有效的进行技术的创新,也使得工作人员思想上不思进取,技术管理水平难以快速提高。

2.2 电力设备的检修周期和故障频率不成正比

发电厂在发电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若仅是依靠定期定点式的检修模式,不想办法提高检修效率和频率,就难以确保发电厂的稳定运行,往往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这样不仅没有很好的发挥检修的作用,还会对发电厂的正常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

国内目前发电厂数量众多,建造时间和使用年限都存在较大区别,在检修时也要区别对待,否则不能从根本上有效降低故障发生率,也难以确保电力设备的稳定、安全运行。

2.3 可能导致设备过度维修,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

在定期定点式的检修模式下,一切都按照计划进行,这就导致难以顾及设备的实际情况,不论有无问题,到期都要进行大修,即是投入运行不久的新机器也要拆开进行检修,这就导致通常会出现下述几种情况:

第一,检修项目重点不突出,主次不分,这就导致电力设备检修不是过剩就是检修不足;

第二,由于检修的过多拆装,加速了电力设备的损耗,使设备功能越来越差,人为的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增加了发电厂的投入成本,给发电厂带来了无形的资产损失。

2.4 工作效率低下,检修盲目性大

不同发电厂的发展程度存在一定的区别,有的大规模引进先进设备,有的仍然使用老设备,这就要求在对发电厂的电力设备进行维修时应该区别对待。但是目前国内大多数的发电厂对于电力设备检修仍然比较盲目,难以科学合理的确定检修期限,这就导致整个电力设备的检修工作效率不高,人力资源浪费严重,同时也暴露出电力设备检修力度亟待加强。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发电厂的设备也难以稳定、安全的工作。

除此之外,电力设备初期的使用状况和现场设备运行存在一定差异,定期定点式的检修模式没有考虑电力设备这方面的差异性,仍是采用一刀切的定期维修模式,这就导致检修工作效率不高,要么维修过度,要么不足,并最终导致出现“小病大治、无病亦治”的盲目检修现象。

2.5 检修技术亟待提高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电能的需求日益提升,发电厂的数量也日益增多,然而电力设备的维修技术却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这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状态。

目前国内发电厂电力设备的检修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是一些发电厂使用进口的电力设备,技术人才难以满足现代化设备的需求。一旦设备出现问题难以及时、有效的预防和处理,不仅降低了工作效率,也影响了电力设备的使用寿命。

2.6 不利于发电厂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效益

计划性检修存在诸多弊端,不仅缩短了电力设备的使用寿命,也影响了发电厂的经营成本和经济效益,给发电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的危害。

因此,改善目前的检修弊端是发电厂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也是发电厂赖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3 发电厂电力设备检修的优化策略

3.1 对电力设备实施状态检修

与定期定点式维修模式相比,状态检修具有明显优势,能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测和维护,如在线监测、带电检测、预防性试验、故障记录、设备管理等,属于综合性的系统工程。

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下述几方面:

第一,更有利于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要确保状态检修效果,必须收集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这就迫使工作人员要随时关注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并定期进行数据记录和分析;通过数据分析评判电力设备的工作状态必须依靠严禁、科学的方法,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实践经验,迫使工作人员持续进行学习,从根本上改变了工作人员的态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主动性;

第二,更具有针对性。目前的定期定点式检修模式按照一定的规程对电力设备进行维修,不考虑设备的实际状态,缺乏针对性。而状态检修是根据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检修,更具有针对性,极大的缩小了电力设备的检修范围,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人力资源,降低了发电厂的投入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第三,更科学,是未来电力设备管理的发展方向。状态检修是通过信息化技术,将各类监测数据存入数据库,以便技术人员能够随时进行分析和管理,提高了电力设备的管理水平。

3.2 提高检修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

要对电力设备进行状态检修,必须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状态检修属于综合性的专业性工作,必须不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状态检修方面的培训,如数据分析、使用等,增强他们的理论和实践能力,通过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

同时还可以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对表现好的员工给于精神和物质奖励,对思想懈怠、工作积极性不高的员工一定的惩罚措施,以便能够有效的提高检修工作效率。

除此之外,发电厂还可以在提高检修人员专业素养的基础上,建立专门的检修队伍,通过科学管理提高队伍的凝聚力,以便使电力设备检修能够更科学、更高效。

4 结 语

综上所述,目前发电厂电力设备检修还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只有通过对电力设备进行状态检修才能有效提高检修水平和技术。然而状态检修属于综合性、不断发展的系统工作,这就需要检修人员要不断对其进行研究和分析,为发电厂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黎斌.电力设备检修维护问题分析[J].能源与节能,2013,(6).

电厂检修篇4

(辽宁大唐国际锦州热电有限公司,辽宁 锦州 121000)

【摘 要】当前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各行各业对电力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电力的生产和供应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为了满足我国发展对电力的巨大需求,电力企业需要加强对电厂电气设备检修及电气运行故障应对措施的研究力度,从而保障电厂电气设备时刻处于安全稳定的运行工况,保证供电质量。分析了电厂电气设备检修的研究意义,具体考察了电厂电气设备的管理现状,进一步对电厂电气设备的运行故障进行了研究,最后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针对电厂电气设备运行故障提出的措施,希望给电厂电气的检修工作给予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电厂电气设备;电气设备研究现状;故障分析;应对措施

0 引言

目前我国仍有近70%的电力来自火力发电厂,保证火力发电厂电力生产各个环节的安全是实现电力供应充足及时的前提。随着当前机组增容降耗的进行,电气设备变得越来越多,故障的监测和处理变得更加困难,对设备的检修急需优化加强,以期做到避免或尽量减少在这一方面的损耗和损失,从根本上提高电气设备的可用性、可靠性,满足人们对电气设备、电力的需求。本文分析了电厂电气设备检修的研究意义,具体考察了电厂电气设备的管理现状,进一步对电厂电气设备的运行故障进行了研究,最后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

1 电厂电气设备检修的重要意义

随着电厂电力领域近年来的不断发展,电厂电气设备检修方法的研究越来越重要。电厂输送出的电压非常高,电流很大对电厂电气设备装置本身的质量要求,以及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能要求都非常高,所以对电气设备的设置安装所有方面的要求均是非常严格。所以科学、规范的检修工作不仅能够保证电气设备间的正常运行,而且能够提高电厂的运营效率。改进和完善电气设备的检修方法,对于电厂企业有许多可观利益。它有利于提高电气设备的可用系数,增加发供电的能力以及可靠性,在节省大量的维护检测费用、降低维修成本、减小故障发生的可能性的同时还能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和供电需求的不断增长,电气设备也朝着自动化、高效率的方向持续发展。为了保证电气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使设备的高效率运行,电厂电气管理人员要加大对电厂电气设备的管理,及时对电厂电气设备进行有效的检修工作[1,2]。

2 电厂电气设备检修的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诸多电厂电气设备检修存在一定的缺陷,一方面我国针对电厂电气设备检修的相关技术,还没有确切的制度标准和严格要求,通常都是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设备情况、检修惯例和检修经验进行的。电厂电气设备的运行稳定情况和运行状态通常存在着巨大的差别,而目前我国采用的定期检查维修制度并不能够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传统的统一固定检修方式往往产生检查维修过多或者检查维修不足的尴尬情况。由于过多的电厂电气检修而引起的主要问题包括:检修的随意盲目性大大降低了电厂电气设备的安全系数会导致大部分装置处于瘫痪状态,直接影响正常的供电运行,进而又加大了电厂电气设备的检查维修频率,严重降低了供电电厂的安全可靠度;电厂电气设备检修的随意盲目性还会直接影响到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状态,导致其产生各种故障或者破坏其安全性能,进而也就使得设备检修的功能严重下降;过多的电厂电气设备检修也大大增加了运行所需成本,严重影响到电厂的经济效益情况。另一方面,电厂电气本身在运行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部分电气装置设备的生产制造商技术不过关,致使生产出的设备封闭度和除湿效果不够彻底,从而导致电厂电气设备运行故障频发;变压器的配备设置质量不达标,经常出现漏油、发热、冷空设置、控制开关等等诸多问题;部分电厂电气设备老化问题严重,这些相关设备由于质量不过关以及技术不达标而导致运行状态不好,使得潜在的安全隐患大大增加。因此,我们需要对电厂电气设备的检修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找到更为先进、更加科学的管理模式和检修体制[3]。

3 电厂电气设备检修及电气运行故障应对措施的研究

3.1 电气设备检修方法

如上所述,电气设备的检修关系到能源的安全供应和生产的正常进行,对电气设备的检修可以及早发现机组在运行中的缺点、不足甚至是一些潜在的故障,及时处理这些问题,减少因故障引起的电力供应中断等问题。但是电气设备种类众多,特点各个不同,为检修工作带来了困难,合理的设计检修过程和方法,安排检修步骤可以尽量降低检修时间提高检修过程的针对性和检修的有效性,一般对电气设备进行检修时分为以下两个部分:(1)故障点检测,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发生故障简单来说主要分为两类,一个是由于运行线路引起的故障,另一个是设备运行过程中发生的故障。对故障设备的处理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方面:①要对运行线路及运行设备进行详细检查。检查线路和设备的接触点,看其是否有接触松动或者直接断开的现象。②再对运行线路进行详细的检测,找出核心故障点。③最后对设备自身的运行状况进行检测。这种检测方法的优点是:能保证检测的全面性和有效性,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将故障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2)电气线路检测,在对简易的线路检修时,进行单个元件单个接触点的逐一排查可以找到故障点。但是对于复杂的线路来说,这样的方法就显得格外的繁琐,效率也会相当低下。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根据电路图,采用分析法,对故障现象作具体分析,找出故障出现的可疑范围,提高检修的针对性,从而达到准而快的效果。

3.2  电气运行故障应对措施研究

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老化磨损,或者是运行过程中人为的操作失误,难免会使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这时要冷静处理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的任何故障,合理的做出判断和决定,以免造成因处理故障不争取而造成的故障加重。总的来说电气设备故障处理的主要任务有:①尽快限制事故的发展,消除事故根源,保证人身和设备的安全;②优先恢复故障设备供电;③尽量保证正常设备的运行,保证供电的进行;④尽快恢复对用户的供电;⑤调整系统运行方式。

一般来说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时的故障处理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初步判断:根据各个设备如表计、保护装置异常运行状态初步判断故障可能发生的部位;(2)检查设备并且做出进一步的判断,根据设备异常及动作情况进一步分析、准确判断事故的原因和部位;(3)应急措施主要包括停用可能故障设备,如果威胁到设备和人身安全应该立即切除;(4)隔离故障,对为动作设备进行手动操作,保证未受影响的设备的正常运行;(5)迅速检查判明故障的性质、原因和部位,及时向技术部门汇报。

电气设备的故障有的时候是局部故障,切除故障设备可以保证电力的供应,这时应该尽快处理故障设备,以使电力供应正常安全进行。有时电气运行故障可能会造成电力供应的中断,将引起较大的经济损失,这时应尽量快速处理故障减少不必要的经济和设备损失。

4 结论

电厂电气设备的正常稳定运行是保证我国电力系统持续性、可靠性、稳定性发展的重要基础,更是国家经济蓬勃发展的根本保障,对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电力企业应加强电厂电气设备检修管理及电气运行故障应对措施的研究力度,提高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确保电力企业电气设备安全稳定的持续运行。本文从电气设备检修的意义和研究现状出发,分析了电气设备检修的常见方法和故障处理方法,为火电厂电气检修方法提供了一个参考。

参考文献

[1]张伟.电气设备状态检修及其精细化管理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 (1).

[2]陆剑.电气设备变电检修中若干问题分析及措施[J].商品(下转第272页)(上接第226页)与质量·建筑与发展, 2015(1).

电厂检修篇5

摘要:电气设备的检修与管理是电厂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检修的质量以及检修的是否及时对电厂的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电厂电气设备的检修管理进行简要的论述。

关键词:电气设备;检修;管理;检测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我国工业大发展,对我国的电力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业设备用电量的加大以及居民日常用电的增加,使得我国发电厂的建设及改造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空间。电气设备作为电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转状态对于电厂的运行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做好电厂电气设备的检修与管理十分必要。

1电气设备检修与管理的重要性

电厂的电气设备主要由变压器、电气主接线、厂用电、配电装置、变电站设备等组成。由于电厂输出电压较高、电流较大,其电气设备安装要求相应较高。设备质量以及设备的选型、施工质量等多方面决定了电厂的运行安全。电厂电气设备接线牢固度、正确性,变电设备接地线的安装,设备固定螺丝的旋紧、电气仪表设备固定架的焊接等方面都是影响供电质量的因素,因此在进行电厂电气设备检修过程中,必须通过健全的检修控制体系来对运行的电气设备进行监控,保障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转。

2电气设备状态监测

电厂电气设备的状态监测技术是设备检修的基础。状态监测主要是通过在线或循检的方式监测各系统、设备各项主要运行参数,通过分析判断其运行状态,检测内部缺陷,监测缺陷的发展趋向。随着传感技术的发展,振动、温度、气敏、速度、音响、光等传感器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厂电气设备在线监测系统,实现

了真正意义上的在线监测,所获取的运行参数为决策者确定检修方案提供了可靠的信息保障。例如发电机的日常监测,由于发电机在电网中的重要性,它的可靠运行直接影响电网的运行安全和稳定。发电机出现电磁的、机械的故障之前,总会呈现出机械的、电磁的、绝缘的及冷却系统劣化的征兆。而部件从出现劣化征兆到损坏,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就为电气的日常状态监测提供了可行性,通过一些在线或离线的监测手段,来检测发电机常见的定子线棒绝缘故障、转子绕组故障、发热异常故障等的特征量。通过分析规律,判断趋势,并根据对潜伏性故障进行在线监测和离线测量的结果,结合巡视数据、历史及可靠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等,对设备进行状态评估,并以此来指导安排设备的维修,做到合理安排生产和检修,节约费用。

3电气设备分级检修管理

电厂电气设备的分级检修管理是实施具体检修的首要步骤,主要有系统、设备分级(主要是制定生产工艺全过程中各系统、电气设备的重要性排序,电气设备故障频次排序,维修需求优先级别的指数计算等);运行技术参数数据的采集评估(主要包括确定评估的技术参数,参照的量化基准和优劣标准,明确电气设备检修的目标值);影响程度的分析―FMEA(主要对获取的重要系统、设备以及关键电气部件的运行参数数据加以分析,对实行检修的安全性、可靠性进行评估,判断发生故障的可能性,以及对关联系统的影响程度,综合确定合理有效的预防性维修和主动性维修计划);设备故障的典型模式;制订故障预防措施等。

4电气设备故障检修的具体措施

常见电厂电气设备故障主要出现在线路故障及设备故障两方面。绝缘子劣化、线路折断、导线弛度下降以及配电线路故障等是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线路故障的主要原因。在出现线路故障时,首先检查线路与设备接触点,在确认接触点无故障后,使用输电线路故障距离测试仪进行检测。变电室常见的互感器及其二次回路存在故障时,表针指示将不准确,值班员容易发生误判断甚至误操作,因而要及时处理。出现电压互感器常见的故障时其现象有一次侧或二次侧的保险连续熔断两次。出现以上情况应立即停用,并进行检查处理。发生电流互感器故障时主要表现在有过热现象、内部发出臭味或冒烟、内部有放电现象,声音异常或引线与外壳间有火花放电现象、主绝缘发生击穿,并造成单相接地故障、一次或二次线圈的匝间或层间发生短路、充油式电流互感器漏油、二次回路发生断线故障。当发现上述故障时,应汇报上级,并切断电源进行处理。当发现电流互感器的二次回路接头发热或断开,应设法拧紧或用安全工具在电流互感器附近的端子上将其短路;如不能处理,则应汇报上级将电流互感器停用后进行处理。

5 电厂电气设备的“五防”管理

“五防”管理包括:防止误分,误合断路器;防止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防止带电挂(合)接地线(刀闸);防止带接地线(刀闸)合断路器(隔离开关);防止误入带电间隔。在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因不具备“五防”功能而造成的误操作事故是电力行业最大的灾难,它直接影响到电网的安全运行以及其它企业生产的正常供电,严重时甚至造成电气设备损坏、企业停产、以及造成人身伤亡。做好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措施,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重要条件,是制造、设计、安装、调试、生产等各个单位的共同任务。因此,应加大并完善电厂电气设备的“五防”。发电厂电气装置微机防止误操作装置是电厂必不可少的重要的电气设备之一,是有效防止电气人员误入间隔和误操作的一项重要的技术保障措施,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生产和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之一。为确保电力系统及电网供电的安全性和电厂生产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必须加强电气设备的“五防”管理

参考文献

[1] 廖春杰.电气工程安装质量控制[M].北京:机械工业电子出版社.2008.

[2] 钱嘉豪.电气设备检测与维护[J].电气基础.2007.11.

[3] 刘俊华.电厂供电线路常见故障分析[M].北京:电力工业出版社.2007.

电厂检修篇6

1.1调查研究

热电厂的电气设备较多,所以在对电气设备进行检修前需要充分地对电气设备进行调查,以便于更好地了解电气设备的运行状况。对于出现故障的设备,需要仔细对设备使用者在故障设备发生前后的情形及异常现象进行询问,对设备的操作程序及功能进行了解,确认是否存在操作不当的现象,同时还要对设备的故障史等情况进行了解。如果要使检修的效率得以提升,那么在检修之前首先要对设备进行充分的调研。对于运行过程中的电气设备,还需要通过鼻子来对其是否有刺鼻气味进行辨别,对设备的触点及熔断器是否存在烧灼及烧熔情况进行查看,分辨电气设备在运行时机械设备是否具有异常声响,电器线圈或者发动机是否存在过热的情况,用手进行触摸,用手对电线进行轻轻拽动来判断是否有松动情况发生。

1.2分析故障的可能范围

电气设备都具有十分复杂的电路,这就需要在对故障进行确定时,技术人员需要根据电气控制关系及原理图来对故障的范围进行确定,然后再根据主电路的连线特征对故障点进行准确判断,并进而将故障排除。

1.3试验缩小范围

对于出现故障的电气设备,当无法从外观来对故障点进行确定时,则可以利用试验法来缩小故障的范围。可以利用直接通电试验法,在不损坏电气设备及不会导致故障范围扩大的前提下来对故障点所处范围进行分析。按照归省的动作顺序来控制线路中的接触器和断路器进行工作,这样就可以对电器元件及相关电路中的故障进行判断,然后连通电路,对主电路的控制效果进行观察分析。在通电的过程中需要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按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1.4测量准确故障点

测量准确故障点也是电气设备检修的最后一步,这时往往需要利用位置电阻法来对准确对故障点进行测量,利用万用表欧姆档来测量各单元电路、集成电路及各元件的电阻值,这样可以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来准确对故障点进行判断。

2热电厂电气设备的检修方法

2.1直观法

直观法是指通过望、听、嗅等方法,对故障电气的外部情况进行观察,发现故障点所在的范围。其检修步骤如下:首先向现场的工作人员询问具体情况,设备有无检修史等,然后对设备故障外部情况进行观察,如有无异常气味、有无明火、有无腐蚀性气体的进入等;再按照询问以及观察的情况再次检查设备外部有无松动、损坏、绝缘体有无烧焦等。

2.2置换元件法和逐步开路法

置换元件法是指通过对仪器本身的替换来确定各元器件的性能是否良好,该方法在不易确定电路故障的产生原因或者是检修时间过长的情况下适用,能够确保电气设备的利用率。而逐步开路法应用于难以检查的短路或者是接地出现故障时,更换新的熔体,然后逐段地接入到电路中,如果通电后熔体还是继续熔断,则说明故障就发生在这段电路的某个电器元件上,应当及时地采取措施进行补救。

2.3短接法

电气设备的故障大致分为以下几个类别:接地、短路、断路、机械部分故障等,当发生这类的故障时,可以采用短接法进行判断。短接法就是使用一根状态良好的绝缘导线,将怀疑断路的部分用导线连接起来,电路工作的恢复至正常状态。除了电阻法、电压法检查之外,短接法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3加强热电厂电气设备检修的措施

3.1将传统的计划性检修变为状态检修

设备的状态是状态检修的基础,是根据事后的维修而提出来的。状态通过设备的检测所得的数据来具体反映,参数不同反映的状态也是不同的。在状态维修过程中,应根据每一台电气设备制定相应的检测方案。状态检测没有严格的时间规定,可定期检测也可不定期检测,能够灵活多变。在电气设备发生故障之前,可以进行有效地预测。因此,状态检修具有针对性和周密性,这样在提高检修的效率同时也降低了检修的成本。

3.2对检修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

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添加油,定期轮换设备,保持设备的清洁。同时采用循环滤油的模式,降低设备故障出现的可能性,增加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可以提高设备使用寿命,保证设备健康稳定持续地运行。

3.3加强电气设备的检测工作,对异常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

如果电气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了异常情况,要对故障产生的原因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分析设备的运行规律是否发生了变化,找到故障发生的原因,然后进行彻底的检查和排除,然后进行全面的检修工作,保证设备能够安全稳定地运行。

3.4对设备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

对于一些没有规定检修期的设备,一旦发生了故障,要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理,采用正确的检修方式进行检修,每次检修要充分做好准备工作,最大限度地节约检修的时间。

3.5确保检修项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缩短检修工期

全面分析和研究检修对象,实时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了解,这样可以根据设备的运行情况来将一些没必要的检修项目进行废除,这档可以不仅可以有效地缩短检修的工期,而且能够有效地确保热电厂生产的安全。

3.6提高检修人员的素质

目前热电厂电气设备检修多是将计划检修和监测检修进行了有效的综合,这就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和一专多能型的技术人才,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检修的整体效率和设备的利用率,确保将检修及故障处理工作所带来的损失降至最低水平。所以热电厂需要加强检修人员的培养工作,努力提高检修人员的技术水平。

4结语

电厂检修篇7

[关键词]电厂;电气设备;故障原因;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TM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2-0084-01

从电厂实际工作的执行状况来看,随着产业技术的不断融合,600MW 机组火电厂热力设备的运行状态是靠科学化的监测系统来支撑。因此,可以从中了解到每一个设备运作环节中所出现的实际问题。事实上,凭借既往的经验来看,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设备磨损、腐蚀或过载等情况发生,就以600MW 机组火电厂热力设备来看,在运行中发生故障的主要原因在于设备组件安装管理与检修过程不够严谨,便造成了设备故障的产生,影响实际工作的正常推进。

一、电厂电气设备的故障原因分析

从现实的角度而言,尽管火电厂的日常管理秩序较为良好,但电厂的电气设备的故障率仍较高,这也是在实际工作中所需正视的问题。就以 600MW 机组的发电机设备的运行情况来看,要确保设备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就要从既往的工作经验中找寻可以借鉴的内容,尤其要对设备故障的原因进行总结与分析,为探寻故障解决处理方案提供重要线索。

(一)火电厂电气设备的基本运作环节概述

火力发电厂是利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来生产电能的工厂,电厂所使用的电气设备是保证自身产能最重要的设备,尤其是融合了多项现代生产技术以后,设备及其工艺的有序运作,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电厂的效益水平。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之下,600MW 机组的发电设备的运行改善了以往火力发电厂的工作效率。从实践过程来看,电气设备的科学化操作对维持火力发电厂的日常生产至关重要。实际上,火电厂的核心电气设备的运作过程大致相同,一般情况下,电气设备在投入使用之前要进行较为复杂的安装过程,并进行设备安全性监测后才能投入使用。电气设备投产后,在电气设备中放置燃料的过程要按照既定的操作标准来执行;然后,燃料在电气设备中燃烧,通过添加热水的方式,使燃烧的燃料成为蒸汽的状态,这就能够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变成热能;其次,借助设备中所产生的蒸汽压力来推动汽轮机部件旋转,将热能又转换成了机械能;最后,在设备汽轮机的带动下,发动机旋转起来,这就将机械能转变为最终的电能。火电厂具体的生产运作流程如图 1所示。从图 1 中可以看到,在火电厂的生产环节中,电气设备的运行是推进整个工作流程的核心动力,同时,维护好电厂电气设备也是降低生产故障的关键所在。

(二) 从电厂电气设备的运作过程中挖掘电气设备的故障原因

事实上,火电厂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能源供应主体,其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巨大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对电厂电气设备的故障原因及对策进行系统科学的分析是十分必要的,尤其要对我国目前所使用的 600MW 机组的发电机设备的故障原因及其优化管理对策进行深入研究。从具体情况来看,电厂电气设备出现故障的主要原因有两点:

其一,是设备在安装的过程中出现漏洞,没有注意到设备管道口处的结构应力问题,这就为设备投产运行埋下隐患;

其二,火电厂的热力设备往往在运行一段时间以后,会出现裂纹或被腐蚀的现象,这就与设备本身的焊接环节息息相关,同时,设备的维护工作跟不上,就造成了较为严重的设备故障的发生。

二、 探寻解决电厂电气设备故障状况的有效对策

现代化火电厂是一个庞大而又十分复杂的生产电能与热能的工厂。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整个社会对火电厂的供电(热)能力和供电(热)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目标要求下,电厂电气设备的故障原因及对策成为电厂管理层所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明确电气设备的故障根源,

及时做好电气设备故障的分级维修工作从对实际工作的了解可知,火电厂在是由多个系统所构成的,不仅包括燃烧系统、汽水系统,还包括复杂的电气系统以及控制系统。在这些系统的运作过程中,锅炉、汽轮机和发电机设备不可或缺。在发电厂运行过程中,根据电气设备对电厂正常工作的影响程度,电厂电气设备会有一个重要排序,发电厂的设备更新、维修工作会依据电气设备的重要程度依次进行,在设备的检修过程中也是如此,发电厂的电气设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对其进行检查时不能盲目的进行,要按照电气设备对发电厂正常运行的影响程度进行电气设备的维修管理,对一些会直接影响到发电厂运行效率的电气设备要制定更加频繁、更加详细的检修计划,在一些次要电气设备的检修上要做到系统长效,这样的检修工作安排不仅能够提高发电厂电气设备的完好率和工作效率,也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发电厂电气设备检修的强度,实现了检修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加强技术人员管理,辅以维护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从实践的过程来看,尽管电厂电气设备由于安装管理不善所造成的事故偶有发生,但最主要的事故原因还是由于电气设备维护不够及时与使用过程操作不当所引起的,因此,在电气设备的使用过程中,相关的技术人员的操作技能要不断加强,才能从根本上避免电气设备故障问题的发生。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相关的岗位人员要能基于复杂系统的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故障诊断和故障处理有深刻的理解,从而保证在电气设备的管控工作中能够做到电气设备运行状态的最优化,并能对电气设备运行的异常状态有敏锐的认识,当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以后,相关岗位人员就能够提前诊断、预防电气设备事故。

结语

通过分析我国火电厂电气设备的故障原因可知,电气设备在安装及使用的过程中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易造成设备损毁的情况发生,甚至会影响到整个火电厂的正常生产。因此,只有从电气设备的故障根源着手,提升相关设备操作人员的工作技能,以便于及时发现设备异常现象,并做好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最重要的是,在当前的技术水平下,电厂电气设备的故障状态能够借助科学系统的综合自动控制平台来进行监控,从而提升我国电厂电气设备的使用年限,保证电厂的生产安全。

参考文献

[1] 孙志天 . 火电厂发电机组常见电气故障及预防措施分析 [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2(23):66-67.

电厂检修篇8

【关键词】发电厂;机组检修;项目化管理

本文通过对于电厂检a修管理理论的综合阐述,在充分掌握电厂检修的前沿动态和电厂检修管理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当今电厂检修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找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问题作出其相对应的解决措施,并提出项目化检修管理的目的和方法,最终达到优化检修管理的目的。

一、发电厂机组检修概述及内容

1.在发电厂内某台发电机由于某种原因出现故障不能继续工作时,进行对设备机械和系统进行修理,检查、实验,最终使设备恢复到正常的工作状态,并使该台发电机组能够保持较长时间的稳定、额定出力的完成生产任务,这个过程就是发电厂机组检修。在国内,根据发电机组的检修范围和停用时间长短,将其划分为四个级别。

(1)发电厂机组维修主要针对主要设备,系统进行全面的解体检查和维修,最终是设备工况和机组性能恢复并保持原有的设计发电能力。

(2)对于发电机组产生影响系统的存在问题,发电厂机组检修对其部分主要设备进行的检查和维修,同时在时间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一级设备的少部分项目进行的合理安排和检修项目。

(3)对于机组设备中表较容易磨损、劣化的部分进行的各项检查,修理和评估,然后根据设备的消缺和试验,在各项组合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于一级检修的少部分检修和定期检修项目。

(4)在此级别的机组检修主要对发电作业中的主要设备的辅助设备和系统的消缺处理,同时对于默写主要设备存在的缺陷进行重点的修理。

对于供电企业来说,由于发电作业中会牵扯数量较多的发电机组,所以,机组检修的基本策略便是对于每台机组的具体情况作出的不同等级的分类检修顺序。并在其中排除整个发电厂的总体机组检修计划;同时,检修人员要综合考虑到整个供电才厂的发电总量预计和进行机组检修需要投入的资金,以此来确定较长时间的检修策略。而每年对于机组检修与电网公司进行的协商也是不可缺少的,电网公司会根据发电站全年的上网机组的发电能力和发电需求量进行合理的平衡处理。最后在作出关于下个时期的机组维修的计划安排,通知各发电企业按计划执行。

2.为保障发电厂设备的正常运行,由此进行对于发电机组的设备检修工作,而整个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可使用率,在同时满足设计功能,保障发电机组能够长期稳定的完成发电作业的情况下,根据设备在发电流程中所处的不同等级,不同性能和不同状态,且根据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原则,采用的不同的检修策略。

(1)条件性检修。此检修过程也被称为状态检修。它根据设备运行时所表现出的各种现象进行监测,分析和判断,由此判断出设备是否存在一定的故障或设备即将失效的征兆,从而进行针对性检修的一种策略。条件性检修是近年来才发展起来的一种较为先进的设备检修策略,对于预防减少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不必要故障,也更好的防止发电设备的故障延续,从而减少了对于进行设备维修的费用,同时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这项机组检修对于设备的检测技术和检测员的技术又相对较高的要求。

(2)预防性检修。它根据发电设备的老化程度、磨损趋势、电能消耗比例和设备运行时间来确定的固定的设备的周期性检查维修。在维修过程中使用新的机件来更换不能继续工作的机件,在未出现故障的设备中添加剂以防止设备出现故障,是设备的安全性得到可靠的保障,其方式也是针对一些发电过程中较重要的设备或已出现磨损的设备。一般的预防性检修都是根据设备的产品说明和建议维护进行,因此多用于设备的整体检修中。

(3)纠错性检修。在针对发电过程中相对不重要的设备在出现部分功能或全部功能故障时,对此类设备进行的抢修工作。这种检修方式的进行必须是在出现故障的设备对于系统或机组没有影响或影响较小了的情况下。

二、发电厂机组检修项目化管理现状

在国内,机组检修的项目化管理主要从机组管理的项目实施及项目管理的某些知识领域在机组中的应用来进行研究,而随着机组检修项目在国内发电厂中的广泛应用,特别实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中产生的研究成果来看,发电厂的机组检修项目化管理不仅为电厂中设备的检修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更减少了在设备检修过程中产生的经济费用,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检修质量的不同程度的效果。而应用先进的机组检修的项目化的管理方法各管理措施,更使发电厂在机组检修管理中发掘潜在的能源知识,提高自身企业在发电行业中的竞争地位,而大量的实践与研究更是显示出,在发电厂的机组检修管理中,在某些领域的应用实践中,例如质量管理,成本管理等,在全国范围内的项目管理制度中并没有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由此使得其在电厂管理模式的应用中具有时间限制、触及范围面较广、经费使用受制约、设备管理存在一定的风险等特征。

三、发电厂机组检修项目化管理的措施

发电厂应用机组检修项目化管理模式,其应用方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故障模式影响及故障危害性方面分析措施

该方法通过对于故障模式的意义列举,锁定特定对象产生的影响,对失去效果后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及控制措施的有效程度的数量化定义模式,最终到达减少风险的控制手段。因此成为对发电厂设备的作业状态进行综合评估的主要分析手段。

对于风险管理中运用风险的识别和风险控制,该措施通过对评估设备故障模式的确定,在机组检修中具体设备存在的风险及故障模式并将其划分为时间、经费、质量、安全和环境影响和危害因素,通过故障的发生率及故障产生后所带来的后果,采取预防措施的有效程度定量的、综合分析。最终得出评估设备的分值。对于风险控制主要体现在减少故障发生率及采取的有效程度上的预防措施,在发电厂体系中。运用后裔中的控制更加普遍和更容易实现。

2.在工作分解结构方面进行的管理措施

工作分解结构指的是项目化管理中常见的一种综合性管理工具,通过创建WBS将项目工程分解成为较小的,更易于管理的组成部分。

对于机组的发电设备来说,可以将其分解成为发电汽轮机、发电机、锅炉、配电体系、发电燃料输送体系和公用系统等大部分,这其中的每一个大的部分又可以细分为各个系统体系;对于发电站中的知识技能,项目化管理可将其分为电气、热工控制、阀门、锅炉、运转汽机等各个不同专业;在机组检修管理过程中,使用措施最普遍的就是工作分解结构的方法,根据发电设备和专业进行逐级分解,再根据检修深度的大小,将其分解到单个设备或单个系统中。在发电机组进行检修设备的进度计划、备品备件需求、成本与短、风险管理及采购管理等国立过程中都可能用到该方法。

根据设备检修流程可以得知,设备检修必须遵照固定的步骤和工作程序,无论多复杂的设被都是经过一系列的环节组成,因此,对于检修作业的分析管理就会需要任务分解方法。

工作分解并不只是单向性的,在机组检修项目化管理实施过程中,经常需要对检修过程进行反向的检修管理,即对于多种单个任务进行归类、合并和整合,并进行统一协调和管理。

3.网络计划技术和软件检修管理技术

在进行发电厂机组检修项目化管理的实施阶段中,离不开网络计划技术的进行和计算机编制的控制管理,同时,电厂检修中,设备检修的工作管理系统也是对检修组织和管理进行的有效工具。

国内引进P58网络计算机软件,在发电长机组管理中进行应用,使得软件根据输入的各项管理活动进行关键路径、网络图的绘制,对各项目设备进行跟踪,通过层级设计,在同一计划表内进行具体的各级计划,该软件也能够支持个不同客户端同时进行工作,这样就连可以使不同层级的计划人员同时进行计划表的工作,从而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

四、关于发电厂机组检修项目化管理的应用实施意义

在发电厂的机组设备项目化检修过程中采用了在准备阶段到项目转交的全面项目化管理措施,通过集成管理将各个分散项目活动进行最大效能化的综合,而正确的策划方式、计划实施的合理更严格遵循了项目化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并由此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最终实现了最初指定的项目目标。例如在某些特定的机组检修项目中实施风险管理管理体系,不仅能够有效的控制机组在检修过程中的风险,更以作出的详细计划为领头,中间通过各计划的制定和跟踪协调,从而使机组检修的各项任务最终按照预定的规律有条不紊的得到贯彻执行。

发电厂中机组检修根据其自身特点,更适合于以项目化管理方式进行的管理。越来越多的发电企业在机组检修项目化管理方面也进行了切合实际的时间和探讨研究,最终希望能过通过实施结果得出更多有利于发电厂管理的项目化机组管理方式,同时,在发电企业中,电力企业内部的许多工作都可以通过项目化管理模式进行管理,也就更能促进电厂的规范化管理,从而解决电厂企业中运营所存在的各项问题,最终促进电厂的规范化经营,并得到其客观的收入,促进电厂经济的快速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发电厂机组检修的项目化管理也将会是一个计划、实行、检查的管理过程,由此更需要在不断的实践应用中更新、优化和改进,最终以更好的完全发电厂的发电任务,从而促进国内电力市场的快速发展,进而带动国内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镇.电厂检修质量管理研究[J].企业导报,2011(14).

[2]王维杰.电厂项目管理技术的推广和应用[J].广东科技,2009(06).

[3]刘洋,张洪刚,杨群发,赵阳,彭颂平.Maximo、Primavera5.0、PDA相结合的检修管理新模式在珠海金湾电厂的应用[J].电力设备,2010(08)

电厂检修篇9

我国作为能源大国,对能源的质量和数量方面的要求很高,电能作为当今世界主要的清洁能源广泛地应用在生活、生产等各种领域中。缺少了电能,将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及企业的生产状况,因此发电厂的电气设备的稳定运行就显得尤其重要。文章对发电厂的电气设备运行中常见的故障进行列举及讨论,发现和解决故障原因,并对应对故障及排除做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电气设备;常见故障;重要性;应对策略

1发电厂电气设备正常运行重要性

随着社会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对电力能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电力在国家建设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因此发电厂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就成了电力是否能够持续稳定运行的关键。发电厂中的电气设备较为复杂和多样化,各设备之间相互关联,每个小部件的安装与调试都会直接影响电力稳定状况,因此,对新进设备的安装与调试过程必须做到准确无误,才可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并提供持续的电力能源。电力的存在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保证和基础,国家经济增长、工业的进步都需要电能提供动力,可见电气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性,因此对电气设备的维护与运行管理应有严格的要求,稳定、持续化的电力运行都国家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2发电厂电气设备运行中常见故障

2.1备用电源自动切换故障

为了保证电气设备的持续运作,大多设备都会配备备用电源以应对突况。当设备运行出现故障时备用电源就会实现自动切换过程,以提供电气设备持续运行的动力,但在自动企划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许多故障,如备用电源电量不足以提供设备运行、切换时间过长、设备启动时间延长等多种情况,严重影响机器的运转速度及使用寿命,这就导致备用电源无法起到其应有的续航作用,无法保证发电厂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转。

2.2发电机温度太高

发电厂中的电力设备由于长期、频繁的运转工作,往往会发生发电温度过高的情况,很有可能直接导致电机导线的断路,从而影响机器的运转。并且由于机器持续工作所产生的高温会对电机内部零件产生损耗作用,如电气表面的绝缘层的加速老化和脱落、电机内部铜丝等金属材质的烧损等,直接降低积极的使用寿命,并且会为发电厂带来安全隐患,威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应对机器的工作周期进行合理的规划,并对电气设备配备足够的散热及冷却系统,保证发电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能够及时地排除,从而保证发电机的持续工作并保障发电机的使用寿命。

2.3电气设备接地故障

电气设备需要进行接地处理才能在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同时起到保护工作人员安全的作用。许多情况下,设备使用及安装人员对设备接地不给予重视,当发电机在满负荷工作时,长时间的运转往往会增加设备短路的情况几率,此时若没有有效的接地处理,对人身的伤害极为明显。通常电气设备接地故障的故障原因有两种:直流接地故障和交流接地故障。两种故障发生的原因不同,处理方式不同,但都会产生较大的后果,因此在对设备进行接地处理时,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循相关操作,并进行周期性的监督与检修工作,保证设备的持续运行状态。

2.4电气设备电压超载

电气设备只有在额定的电压值之内的运行才能保证发电机的稳定工作状态,电气设备电压超载会直接导致设备的运转故障。过高的电压给机器的运转提供了巨大的压力,一段时间的持续运行就会导致电路的熔断、短路等现象,并且电机的超功率运转会加速温度上升并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在电路故障过程中,由于温度的升高往往会造成火灾隐患,对于电气设备来说,火灾的发生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对设备安全及员工人身安全均有很高的威胁。

3发电厂电气设备运行中常见故障应对策略

3.1优化接地线结构

优化接地线结构不仅可以有效保护设备及工作人员的安全,更可以有效的提升设备的运行稳定程度,对接地线结构的优化使用可以有效的降低地面电压,最大程度的降低设备故障所带来的安全隐患及对设备的影响。考虑到接地线的重要性,应对接地设备进行实时的监控过程,一旦接地线发生故障应进行及时的故障排查,降低其引起的危害。此外,对于接地线的有效运行还需要配备相应的报警装置,一旦接地线发生故障则可以通过报警装置进行预警,将可能发生的损害降至最低,提升接地线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2合理选择冷却手段

针对电气运转中的热量过高的现象应使用合理的冷却手段,以保证电气设备的稳定运行。通过对发电机等设备优化冷却系统,促进热量的及时排除并进行设备的冷却。当前发电厂中电气冷却的常用手段包括水冷方式、氢气冷却方式、密封空气冷却方式等。三种方法对热量的传递和散去均有极为明显的效果,对设备降温过程极为有效。第一种是室内冷却方式,此种方式的应用较为简单,在发电量较大的机组中应用较为频繁。第二种为氢气冷却方式,此种冷却方式效果非常好,但是因为氢气为可燃气体,因此对于环境的要求较为严格,而且容易存在安全隐患。第三种为密闭式空气冷却方式,其可以形成较为密闭的环境,降低冷却介质与外界的接触,有利于其冷却功能的发挥,较适合于发电环境比较复杂的发电厂应用。设备的热量排除对热备的稳定运转及保障使用寿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应合理选择冷却手段以加强热量的排除。

3.3定期做好电气设备的检修维护工作

电气设备故障对发电厂的负担极重,做好故障排除工作可以为发电厂及国家节省大量的时间及电力能源,因此应定期做好电气设备的检修维护工作,根据电气设备的运行情况及使用要求,制定严格的操作制度及相关责任,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定期维护检查工作,做到责任落实到人。同时,还要对工作人员的检修工作予以考核,保证每个人都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对待设备的检修,保证检修工作的有序进行。对故障的原因及维修过程做好记录工作并整理成工作笔记,便于维护工作的进行及故障防护过程。

3.4实时监控,保障电压稳定

电压的稳定是保障发电机设备高效运行的重要前提,因此应对电压状态进行实时的监控过程,保证电压持续稳定。一旦设备电压出现超载现象应进行及时的检查与故障排除,避免由于电压不稳定现象造成设备运作不稳定并减低使用寿命。对电压的实施监控并合理使用保护措施,是提供稳定电压的重要手段。

4结束语

电气行业的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将会发生重大变革,做好设备的“供应”则是电气行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石。因此,相关人员需要提高对电气设备常见故障的认识和辨别能力,探究更好地应对策略,有效解除电气设备运行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隐患,提升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高效性,让设备的应用为电气行业的进步提供充足动力。

参考文献:

[1]范红刚.发电厂电气运行过程中的常见故障及应对措施[J].科技视界,2014,34:336.

[2]贺连奎.电厂电气运行常见故障及其应对措施探究[J].电子世界,2014,18:46.

[3]王江峰.浅论发电厂电气系统运行中故障原因及应对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12:295-296.

电厂检修篇10

[关键词]发电厂;设备检修

黑河象山水电厂地处黑龙江省黑河市,属黑龙江水系法别拉河中游,电厂装机容量18.32 MW,由4台3×6 MW+1×0.32 MW水轮发电机组与两台容量16 MVA和8 MVA双绕组和三绕组变压器组成了扩大单元接线,电厂以一回110 kV电压等级接入黑龙江电网,以一回35 kV电压等级接入黑河电网,于1997年9月正式投产发电。

一、各发电厂均按照文献执行计划性检修

文献中规定,发电厂机组大修一般 4-6 a一次,每次50-80 d,小修2 次/a,每次10—12 d(视具体机型而定),并规定:“到期必修,修必修好”。用以指导检修安排的依据就是这些时间量,只要检修周期已到,不管设备好坏,运行小时数,机组状态如何,就要检修。我厂一直按照此规程执行。但是,这种检修规程有失科学性,而且存在如下负面影响:

(一)不利于提高技术人员的责任心及技术水平

在传统的计划检修制度下,检修工作成为一种熟练工种,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技术管理人员不思开拓进取,技术水平原地不动,管理工作无法提高,生产技术管理工作跟不上形势的发展,自然与管理体制有关。在计划性检修制度下,由于自己对检修工作的安排无权做主,设备得不到及时检修,检修错位,淡化了设备管理人员的责任,设备出问题了,往“设备事故”上一推了事。

(二)不利于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在计划性检修制度下,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①检修项目不分主次,没有重点;②检修时间过长,无论机组状态如何,都要拆开看看;③检修工作教条,没有科学性。本来机组状态比较好,而且运行小时非常少,但因为上报计划中有,而且时间安排了,还是拆开修修为好,以免今后设备出了问题说不清楚;④由于过多的检修拆装,加速了拆装的磨损,本来好端端的设备越修越糟,人为地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寿命,毕竟改装的没有原装的好。

(三)不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由于计划性检修针对性不强,盲目检修过多,降低了设备利用率,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象山水电厂因为引水洞设计原因,3台机组运行效率不均,1#机组、2#机组相对于3#机组效率较低,所以运行人员在单机运行时比较喜欢使用3#机。3台机组主机每年运行基本无故障,故障主要出现在附属设备。但根据设备检修规程,象山水电厂每年都要进行春季检修,计划时间为14d,对3台主机设备及附属设备进行开盖检修,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二、为实现机组状态检修,我厂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工作

(一)采集原始资料,整理基础数据

用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手段,采集设备的实时状态数据,详细记录检修、试验数据,加强测试,并与安装验收后的数据相比对,形成原始资料。利用这些数据、资料,定期全面分析,判断设备状态,从中可以发现问题,使检修更具有目的性、针对性。关于数据的整理及采集主要有以下方法:

1.将全厂机组设备的技术参数、厂家设计规定、安装验收数据,在计算机内建立数据库;

2.建立设备现有的备品备件数据库;

3.实现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有选择地采集现场的一些实时数据,通过不断积累和加工,进行分析整理,建立数据信息库;

4.建立表示设备运行状态的电量、水头、温度、振动、摆度、压力流量等参数的直方围以及变化趋势的曲线等;

5.定期(每日或每季)进行分析,作出结论,判断设备是否运行正常。

(二)完善设备状态监测系统

根据实际情况,我厂安装了H9000计算机监控在线监测装置,主要监测:机组的转速测量;各部油盆温度、压力、上游水位、尾水水位等。

(三)加强设备异常状态分析

当设备有异常情况出现时,实行异常状态分析和重点跟踪,对设备在运行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掌握,找出故障的根源,利用小修机会进行了彻底处理,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

(四)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及时消除设备缺陷

设备维修保养工作的好坏,对设备运行状态有着重要的影响,如透平油的处理,油的加注,设备轮换运行,甚至设备吹灰等清洁工作,每一项都不应该忽视,对设备存在的缺陷应及时消除处理,做到大缺陷不过天,小缺陷不过班,确保设备处于健康运行状态。

(五)应用统计数据,预测设备状态

要使统计数据预测设备状态,首先要找出统计数字与机组状态参数之间的联系。通过对机组运行小时数、发电量、启停机次数等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有些设备虽然检修周期已到,但其运行小时累计比其他同类型设备少,于是就适当延长了设备的大修周期。而有些设备虽然未到大修周期,但其运行小时已超过计划小时,我们就适当提前小修,发现一些重大缺陷及时进行了处理。由于运用了这种方式进行了预测,每次小修前,就做好了相应的技术准备工作,节省了检修时间。

(六)合理确定检修项目,尽量缩短检修工期

由于对设备进行了较全面的状态监督和技术分析,掌握了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废除了一些不必要的检修项目,如:每次大修,我们根据设备的原始监测数据,分析设备各部件的健康情况,大胆取消了一些重大项目,对机组以往大修都是全拆,吊出转轮体,工期长,工作量大。拆出后未发现转轮存在问题,又重新装复回去。而近几年,我们只拆到发电机部分,节省了大量的检修工期,每台机可节省15 d工期。检修投运后,未发生任何临时性检修现象,安全生产继续保持良好的势头。

综上,改革传统的检修制度,实施状态检修制度是设备管理的一场重大变革,它不仅仅有利于保证安全生产,提高设备利用率和企业自身效益,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生产技术管理人员运用科学的思维,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有利于培养尊重实践,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敢于实践,敢于开拓创新的精神。还可使广大基层的设备管理者从过去指令性计划的单纯执行者跃升为自主决策者,有利于增强他们的主人翁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不仅仅是电力企业自身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形势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SD 230—87,发电厂检修规程[S].

[2]陈天宇.发电厂设备检修管理的探讨[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