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其一李白十篇

时间:2023-04-02 20:28:54

行路难其一李白篇1

李白《行路难》其一主题是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诗人相信自己总会有一天高挂云帆,乘风破浪,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这是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

表现手法:诗的前四句写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厚友情,出于对这样一位天才被弃置的惋惜,不惜金钱,设下盛宴为之饯行。要是在平时,因为这美酒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片盛情,肯定是会一饮三百杯的。然而,这一次他端起酒杯,却又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却又把筷子放下了。他离开座席,拔下宝剑,举目四顾,心绪茫然。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内心的苦闷抑

(来源:文章屋网 )

行路难其一李白篇2

1.知识与能力:通过对诗歌的反复诵读,培养学生提高对诗歌的意境美、韵律美的感知能力;通过探究,掌握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感情。

2.过程与方法:在诵读、赏析、探究后,尝试运用演唱的形式帮助学生记忆古诗词,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审美情趣和创造美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对待挫折,树立为理想奋斗的信念;培养学生自觉参与到学习资源开发的活动中,提高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

1.通过对诗歌的反复诵读,培养学生对语言美的感知能力。

2.通过品味诗歌的意境美、韵律美,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创造美的能力,掌握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感情。

三、教学难点

读懂本诗中李白怀才不遇的心情,把握李白诗歌的风格,进而理解李白的性格特征。

四、教学准备

本课课件及朗诵视频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讲述李白的故事——高力士脱靴、国舅研墨。

2.我了解的李白(生发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充实李白的生平及写作背景。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诗人,有“诗仙”之称。少年抱负宏大,以管仲、晏婴等名相自诩,想辅佐帝王,成就伟业。年轻时漫游全国各地,后由友人推荐,被召入长安,供奉翰林,做了一名文学侍臣。因与权贵不和,被迫“赐金放还”。安史之乱起,加入永王李幕府,后受株连,流放夜郎,遇赦东归,后病逝于当途。其诗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奇绚丽,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现存作品有《李太白全集》,收诗九百多首。

(二)揭题、新授——分层推进式诵读品味

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法,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在教学主体步骤的起始阶段很好地烘托教学气氛。(设计意图:诗歌是一门语言艺术,经过反复的诵读,自然就能体会诗人的用意和诗歌意境。吟诵还能够引发读者共鸣,体悟诗歌神韵,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1.练读(播放朗诵视频):听朗读正音,亮开嗓门齐读。

2.译读:分组对照课下注释译读全诗,圈点出不懂的地方,全组讨论,教师解疑。生再用现代白话文将诗歌大意串述出来。如:

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高十千,

玉盘里的佳肴则值万钱。

但是我放下杯子,放下筷子,不能下咽,

抽出宝剑,环顾四周,心中一片茫然。

想渡过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

想登上太行山,大雪却封了山路。

闲来垂钓向往有姜太公般的机遇,

又想象是伊尹梦见驾船经过日月边。

行路难啊!行路难!

岔路又多,如今的道路又在哪里?

总会有一天,我能乘长风破万里浪,

高挂着风帆渡过茫茫大海,到达理想彼岸。

3.品读:生以教师的问题为引导,阅读回答问题。(展示课件)

问题一:透过诗歌我读到了……

如:透过诗歌我读到了低沉抑郁的心情;透过诗歌我读到了慷慨豪放的信心……

问题二:用一组或几组反义词填空

示例:《行路难》是一曲交织(彷徨苦闷)与(激情豁达)的急剧变化的音乐。从而把握诗歌朗读的感情变化应该是(低沉)与(激昂)。我们应学习诗人追求理想、乐观自信、笑对挫折、乘风破浪的勇气与精神!

最后,讨论问题三:本诗如何体现李白浪漫主义诗风的?

生分组讨论后小结得出:

(1)巧用历史故事。(姜太公知遇周文王、伊尹梦游)

(2)夸张的描写,形象的比喻。

(3)跳跃式的结构,全诗共十四句,八十二个字,在七言歌行中只能算是短篇,但它跳荡纵横,具有长篇的气势格局。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他百步九折地揭示了诗人感情的激荡起伏、复杂变化。

4.师点评(课件展示)——【诗歌特点】

(1)叙事开篇,化用刘宋诗人鲍照《拟行路难》的第六首开头,“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用夸张的笔法,写“金樽清酒”,“玉盘珍馐”的宴饮,诗人却停杯,投箸,拔剑不能饮,心茫然。其情感又有别于《拟行路难》。

(2)联想而过渡,诗人想“渡黄河,登太行”,但是“冰塞川,雪满山”,这是象征人生道路的艰难,寓含一种无限的悲愤。现实之路虽然坎坷,但梦还在,理想还在。诗人联想到吕尚未遇文王时,曾在渭水的磻溪垂钓;伊尹受汤聘前,曾梦见乘舟经过日月旁边,吕尚、伊尹他们最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这两个典故表达诗人要像他们那样有为于当世。

(3)直接抒情,诗人一向抱有“辅弼天下”的愿望,却一直无法实现,因此悲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诗的结尾,用典故表达要像宗悫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在沉郁中振起,相信自己必然会有施展才能的时候。

5.竞读:男女生比赛,学生自己说说朗读效果、自己评价竞读学生情感的处理如何。

6.自读:把自己假想成天宝三年时离开长安怀才不遇的李白,以人生独白的方式朗读。

7.背诵。(通过层层推进的朗读吟诵的教学环节,激活学生的情感共鸣,在吟读中入情入境入心)

(三)拓展延伸

古诗新唱,快乐记忆。(播放视频——桂坤领唱的李白《行路难》)

(四)作业

1.课后阅读李白的其他诗歌,感悟他的诗风和思想特点。

2.试为喜欢的古诗词配曲或搜集名诗现成的配乐,演唱记忆。

附:板书(可用课件展示)

行路难

李白

追求理想 乐观自信

行路难其一李白篇3

[关键词]李白;生命意识;永恒价值

【中图分类号】G710

一、引言

生命意识是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和认识,其核心是对生与死的理解。李白肯定生与死的自然性,他的《日出入行》写的十分理智和乐观:“日出东方隈,似从地底来……其始与终古不息,人非元气,安能与之久徘徊?草木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李白的生命意识的形成,深受儒家“尽人事而安天命”观念和道家“放任自然”观念的影响和时代精神的激励,表现出自然而又昂扬向上。

二、生存的焦虑和苦闷

(一)对生命短暂的感伤

“月”和“酒”是李白诗歌中的最重要的两个意象。“酒”将李白引入了生命的巅峰状态,他的生命意识在醉态中被唤醒。“月”的永恒又常常触动他对生命永恒的渴望,引发他对人生有限性的感伤。「1诗人在回环咏叹中,抒发了人生有限而宇宙无穷的慨叹:“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古往今来的无数人们,都已如流水般逝去只有明月还长存于天地之间。最后结尾“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诗人只能借酒消愁,用旷达自适来消释这种人生短暂的悲凉。面对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李白在感伤中开始了积极的思考。在《将进酒》中,诗人同样抒发了人生短促的概叹:“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之间事,运用反向夸张,把本来短暂的说得更短暂,使人产生强烈的震撼感。同时又与开篇两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形成了鲜明对比,意义更深一层。一去不复返的河水象征着生命和时间的易逝,河水的奔流不息又反衬出个人生命的渺小。既然人生短暂,那么就及时行乐以求解脱吧:“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但是酒酣耳热之后,诗人还是露出了深藏其内的积极本质:“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对生命的短暂的感伤是始终伴随着豪迈与壮观的,与《古诗十九首》中所抒发的生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感喟和悲怆迥然不同。

(二)命运的悲剧

“命运”是一个人一生中无意的遭遇,是人力所不能战胜的。李白一生怀才不遇,建功立业的理想始终未能实现,这是命运的不幸并非人力所能掌握。

在《行路难》其二一开篇李白就对自己命运的不济发出了绝叫:“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接着他借用冯谖、韩信和贾谊的典故,抒发了他的不称意、长安市井之流对他的轻视和嘲笑以及当权者对他的嫉妒和打击:“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他又借郭槐的典故深情歌唱燕国君臣的互相尊重和信任来表明自己对君臣遇合理想的追求,“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折节无嫌猜。”然而玄宗并无求贤的真心,召李白进京不过是为了点缀升平。这是命运造就的悲剧,同时也是其自身性格和信念使然。换言之,李白的痛苦正是来源于他对济世理想的执着追求。

在《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中对自己的命运李白也牢骚满腹,“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他甚至还说“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研究者多认为此是出世之语,我以为不可轻信李白的这种自我表白,这其实是痛苦中的无奈之语。李白在《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中说:“事君之道成,荣亲之义毕,然后与陶朱、留侯,浮五湖,戏沧洲,不足为难矣。”显然,退隐的前提是功成名就。在功业未建的情况下,他是绝不会选择出世的。所以在痛苦之中他喜欢用酒杯来消释命运的无奈,“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行路难》其三)

终李白一生,其诗歌和行为始终对现实充满着希望,即使在最低沉的时候也掩盖不了其昂扬的本质。艰难的处境并不能使使他消沉,在歧路彷徨的苦闷中他还是唱出了展望的强音:“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其一)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终将会有一天要象刘宋时宗悫所说的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三、追求生命存在过程的真实和圆满

(一)“立功”的理想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内圣外王”之道,内圣即立德,外王即立功。其最高理想,即实有圣人之德,实举帝王之业。李白渴望建立一番伟烈功业实现这种的理想,所以他一直以功业自许热心于从政。不过李白对建功立业的追求并不是个人私欲膨胀的驱使,而是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使然。因为排除了自私自利,所以李白主张功成之后就要身退。他在诗中多次强调了这种态度,“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行路难》其三)“终与安社稷,功成去五湖。”(《赠韦秘书子春》)“待吾尽节报明主,然后相携卧白云。”(《驾去温泉宫后赠杨山人》)

尽管李白的抱负始终得不到施展,但却依然执着,从不愿意放弃理想。在政治上遭受沉重打击之后,诗人也一度消极,但他又振作起来:“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梁园吟》)即使远离京城,李白仍然对寄予着他人生理想的长安深怀眷念:“遥望长安日,不见长安人。长安宫阙九天上,此地曾经为近臣。一朝复一朝,发白心不改”,(《单父东楼秋夜送族弟沈之秦》)。安史之乱中,目睹国家分裂、人民受苦的现实,李白的济世理想变得更为强烈。他甚至不顾高龄毅然两次投笔从戎,直接参加战斗的行列。

(二)退而立言:追求生命的不朽

建功立业是实现不朽的最好方法,但当立功铭世不可得之后,又靠什么来被人记住呢?

李白在《谢公亭》中表达了这种深深的焦虑:“谢亭离别处,风景每生愁。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今古一相接,长歌怀旧游”。谢公亭曾经是谢送别过朋友范云的地方,李白来到这里,思溯千古,触景伤情。时间流逝,昔人已经不复存在了,古今变幻,将来会不会有人也象自己追怀谢一样想起自己呢?李白很快想到了屈原,屈原也是在政治上遭贬斥,却在文学上名垂青史的。于是,他决心追随屈原。借助于词章留世,诗人就可以实现生命的不朽。因此在《古风》其一中李白表示愿意尽有生之年努力在文学上有所建树:“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在政治上“一生傲岸苦不谐”的李白,最终实现了其文学生命价值的永恒延续。

参考文献

「1《李杜诗学》杨义著,北京出版社,2001年

「2《中古感伤文学原论》徐国荣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王兆鹏主编,武汉出版社,2004年8月

「4《李白诗全译》詹福瑞等,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

行路难其一李白篇4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最杰出的诗人。

李白的诗以抒情为主。屈原而后,他第一个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的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中汲取丰富营养,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独特风貌。他具有超越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一切可惊可喜、令人兴奋、发人深思的现象,无不尽归笔底。杜甫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之评,是屈原之后我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多维解读】

赤子之心——诗人终其一生,都在以天真的赤子之心讴歌理想的人生,无论何时何地,总以满腔热情去拥抱整个世界,追求充分地行事、立功和享受,对一切美的事物都有敏锐的感受,把握现实而又不满足于现实,投入生活的急流而又超越苦难的忧患,在高扬亢奋的精神状态中去实现自身的价值。

自信人生——“我辈岂是蓬蒿人”“天生我材必有用”,便是他自信的最好写照。“必有用”,何等自信!简直像是人的价值宣言。

建功抱负——李白的政治抱负是“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在他所作的诗歌中一再表白自己“济苍生”的志愿,并明确宣称“苟无济代心,独善亦何益”。为了建功立业,施展政治抱负,他渴望进入仕途。

蔑视权贵——李白一生不以功名显,却以布衣之身而藐视权贵,肆无忌惮地嘲笑以政治权力为中心的等级秩序,批判腐败的政治现象,以大胆反抗的姿态,推进了盛唐文化中的英雄主义精神。李白反权贵的思想意识,是随着他的生活实践的丰富而日益自觉和成熟起来的。在早期,主要表现为“不屈己、不干人”“平交王侯”的平等要求,而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他发出了最响亮的呼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在大庭广众之下要权倾朝野的宰相杨国忠为他拂纸磨墨,要太监高力士为他脱靴。

寄情山水——李白热爱自然,对大自然有着强烈的感受力,他善于把自己的个性融化到自然景物中去,使他笔下的山水丘壑无不具有理想化的色彩。他说:“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李白具有英风豪气,又追求单纯高洁的心境,这些不同的性格侧面也就形成了他的山水意境的两大类型:一类是在气势磅礴的高山大川中突出力的美、运动的美,在壮美的意境中抒发豪情壮思;另一类则着意追求光明澄澈之美,在秀丽的意境中表现纤尘不染的天真情怀。

放纵不羁——李白是狂放不羁的性情中人,嗜饮酒,好漫游,喜交友,具有风流倜傥的浪漫情怀,向往遗世独立、自由放纵的生活,这种超脱功利后的无拘无束的情感充分表现在他的诗篇里。

英雄落魄——李白拥有一腔热血和一身才艺,却不能得以施展,这就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哀。李白一生为理想而奋斗,却失败得一次比一次惨,这是因为他志在安社稷、济苍生,而玄宗却需要歌功颂德,点缀升平;他致力于勘乱杀敌,而肃宗却专心于剪除异己,兄弟戕贼。他在诗中愤怒地抗议封建社会对人才的摧残扼杀:“我不弃世人,世人自弃我。”(《赠蔡山人》)“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其二)》)这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天宝末期社会政治的黑暗和唐朝由盛而衰的原因。

【运用示例】

我想握住你的手

你的手,是那“拔剑四顾心茫然”的手,因此,我能够体会你的壮志未酬。你将无限的愁、无限的苦化在浓浓的酒中,然后一转身,便是“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即使眼前是被流放的命运,你依然带着你的酒气,飘然洒脱,只是道了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

或许你的手布满了曲折的纹,或许你的手染着抹不去的酒渍,我仍然想大声地对你说:李白,我想握住你的手!

读·感悟

读李白,读到的是潇洒与不羁。“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铸就了他的豪迈与飘逸;“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激荡着他的自信与伟大。酒入愁肠,七分酿成了月亮,剩下的三分铸成剑气,秀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人与路

李白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走着笑着红尘,走着辞别故友。

一壶浊酒,“歌遍山河八万里”;

一叶轻舟,“惟见长江天际流”。

然而李白同样是位被上苍嫉妒的文人啊!嫉妒他的人——年少英才;嫉妒他的诗——出水芙蓉。

李白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

翰林遭贬,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行路难其一李白篇5

在李白的小时候,调皮贪玩,厌恶读书,尤其喜欢玩耍。有一天,李白看见一位老奶奶用粗笨的铁杵在石头上磨着,他好奇地问道:“老奶奶,你这是干什么呀?”老奶奶说:“把它磨成针好做针线活。”李白更加纳闷:“铁杵何能磨成针呢?”老奶奶语重心长地说道:“只要功夫下得深,铁杵也能磨成针。李白听到这句话,似乎茅塞顿开,从此他树立远大志向,勤奋苦读。也许是这句话改变了他的命运,成了诗仙。

光阴似箭,李白转眼间到了充满朝气的青年时期,有着满腹的才学与傲气,凭着他不可磨灭的理想,去“游寻四方”了。可是,李白远离故乡,到底有些不舍,于是作诗数首,有《春夜洛城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此诗深情地表达了李白的思乡之情,而且显现出了李白的文学才华。

初出故乡,外面的一切让他大开眼界,加上此时年轻气盛,写出了令人感叹不已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何等的大气!何等的雄心!而且是第一个写庐山诗的人。从古至今,有多少诗人都写庐山诗,可无一胜过李白,千古都在流传他的《望庐山瀑布》,难道不正因为如此吗?

后来,因李白的诗久负盛名,得到了皇上的宠爱,此时,他认为自己报效国家的时机已经到来,不禁壮志酬酬,一心想做出一番事业来。可是,当他看清唐玄宗只是命他作诗取乐,朝中奸臣横行时,他不禁大失所望,越来越感慨这一切。结果可想而知,李白无可奈何的离开了这儿,可是,因有这样的气壮山河,便落得贺知章一个“天上谪仙人”的美誉。从此他仿佛真的是仙人下凡,也由此被后人喻为“诗仙”了。

不久,安史之乱爆发,李白稀里糊涂了几年后,又跌入了万丈深渊,他被流放在夜郎,而这时,他已年过半百。渐入暮年的李白,困顿、凄苦、孤独,一阵阵向他袭来。虽然他剩下的人生岁月已不多了,应安度晚年,但是他还是艰辛地行程着。李白思索着,自己苦吟“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他一直壮志难酬,总想有一天去报效国家,成就一番事业,但是一直未达到目标。

行路难其一李白篇6

论文关键词:鲍照,李白,乐府诗





鲍照与李白,都是在古代乐府诗坛上享有盛名的能手。他们虽然处于不同的时代,却能在乐府诗传统的基础之上将之发扬光大,创作出在题材、主题、结构、语言、风格等方面有着许多相同之处的诗章。下面就从其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两个层面予以分说。



(一)



内容与形式是统一的。鲍照与李白皆能继承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而又有所创造,丰富并深化乐府古题所包含的主题内涵,使其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并使内容和形式互相融合而达到更加完美的统一。具体而言,在思想内容上的相同点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1.描写关山行役之苦,讴歌抗敌戍边将士,又憎恶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



鲍照的诗歌,大量以边塞征战为题材,抒发报国之志,表现边塞风光,沙场激战,征人边愁,这些都是南北朝战争的曲折表现。《文选》收录的名篇《代东武吟》就表达了一位老战士的悲哀:“少壮辞家去,穷老还入门。腰镰刈葵藿,倚杖牧鸡豚。昔如鞲上鹰,今似槛中猿。徒结千载恨,空负百年怨。”诗中的老军人征战一生,饱受关山行役之苦,功成后却没有得到任何赏赐。甚至因为没有谋生技能,他只有靠下田耕作来养活自己。当他回想起过去的日子,至少对统帅来说他是一名善战的士兵,如同站立在主人肩上的猛禽;而今却在田野中挥汗如雨,他不禁悲从中来。怨恨之情便也溢于言表。《代苦热行》是另一首采用士兵为叙述者的抗议诗。它于奇峭而夸张的语言,极度形容征战环境之险恶,以突出士兵们“生躯蹈死地”而荣薄赏微的悲哀,对当政者流露出极度的不满。除了表达士兵苦难不平之外,鲍照在一些边塞诗作中也会采取另一种态度,借以描绘军事生活来表达其爱国的精神。如《代出自蓟北门行》、《代陈思王白马篇》等就着重表现了将士们誓死报国的决心和诗人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描写边塞战争、反映征夫戍卒的生活,也是李白乐府诗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李白热情支持保家为国的正义战争。在诗歌中他借抗敌戍边将士之手抒发了自己的报国激情:“兵威冲绝幕,杀气凌穹苍……挥刃斩楼兰,弯弓射贤王”(《代出自蓟北门行》)。在《塞下曲六首》其一中更是豪迈激昂地写道:“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这是一首献给沙场将士的英雄赞歌,同时也反映了诗人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然而李白对穷兵黩武的残酷战争,也给予了无情地揭露和谴责。《战城南》将战争的残酷场景刻画得淋漓尽致,特别是“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一句,长期的战争使士兵青春耗尽,个个衰老,更让人痛心不已。天宝年间战争频发,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更是深重:“惨戚冰雪里,悲号绝中肠。尺布不掩体,皮肤剧枯桑”(《北上行》)。其中的苦难,怎不令人悲伤,怎不令人断肠!



2.抒发怀才不遇之情,倾吐愤世嫉俗之感慨。



出身寒微的鲍照,是一位极有抱负的才士。他不甘于自己低下的地位,迫切地想凭借自己的才智,在上层社会找到一席之地。但在豪门士族的压抑下,他蹀躞垂翼、有志难伸。自步入仕途后,就一直沉沦下僚,常常是在贫病交迫中艰难度日,正如钟嵘所说的“才秀人微,故取湮当代”(P47)。不幸的身世遭际,让他有志有才却不得施展,感叹、激愤、不平之气由此而发。如《拟行路难》其六: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诗一开头,愤激之言就喷薄而出。面对佳肴而“不能食”,可见心情烦闷至极。“拔剑击柱”,这一极其形象的细节,更突出了他满腹牢骚郁积于胸而又无可发泄的苦闷。“长叹息”,既是无可奈何的表现,更是一腔悲愤的流露。作者为什么如此呢?只因人生坎坷,壮志难酬,犹如雄鹰之羽翼摧挫不能奋飞。最后两句,貌似自我宽解,实则愤恶不平,象征了所有失路英雄面对不平待遇所发出的最后抗议。《拟行路难》其四同样写贫士失遇的苦闷,渴望建功立业,却怀才不遇,控诉了门阀制度对人才的压抑。“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不同人的命运被生动地比喻为泼在地上的水,水依地势之不同而流向四面八方,一如人之出身既有高下之分。“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表面上是放宽心胸,承认现实,其实心里却蕴蓄着无限辛酸与愤慨。



与鲍照一样,李白一生,虽才华横溢,却壮志难酬。他空有一腔抱负,仕途却屡屡受挫,心中不免愤慨不平。这种愤懑之情,在他的笔端迸发出来,化为警世的闪电。在名篇《蜀道难》中,他借渲染蜀道的艰险抒发自己功业未成的悲愤和感慨。又如在《长相思》中,诗人尽情地表现了他追求理想不能实现的痛苦心情。“美人如花”,是自己的最好理想,可惜“隔云端”,相距太远,追求艰难。美好的理想可遇而不可求,纵使诗人有一腔热忱,也只有站在一边“长相思,摧心肝”的份了。



3.揭露黑暗现实,关心人民疾苦。



鲍照在《代陆平原君子有所思行》中先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极为繁华、尘嚣四处的世界,从正面角度将所要讽刺的对象提到最高点,接着又掷下,提出相反的意象,使读者见出繁华之中暗藏的衰败景象,展现出统治阶级的奢侈腐败。结尾处作者提出警告性话语:“蚁壤漏山阿,丝泪毁金骨。器恶含满攲,物厚忌生没”,表现了作者对于国家和人民前景的忧虑。《放歌行》则是另一首绝妙的政治讽刺诗。“蓼虫避葵堇,习苦不言非。小人自龌龊,安知旷士怀”,以蓼虫生来不识甘味比人不知旷士的高尚,明褒暗贬,正意反说,幽默深刻,对当时社会的黑暗予以辛辣的讽刺。



李白忧念国事,写下许多诗篇,对黑暗现实进行揭露和鞭笞。如在《古朗月行》中以月议朝政,讥刺恃宠弄权的杨国忠、安禄山、杨玉环之流为“蟾蜍食圆影,大明夜已残”。在对统治阶级进行讽刺的同时,李白还同情劳动人民的遭遇,关心人民疾苦。《丁都护歌》即是李白漫游江苏镇江一带,眼见拖船工劳苦有感而作。诗中将生活条件有着天壤之别的搬运石头的船工与两岸的富商相比,描绘了拖船工的苦难生活。这种对比手法的运用恰恰反映出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关心和同情。



(二)



鲍照和李白的乐府诗,基于思想内容表达上的类似,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也必然有许多共同之处。



1.豪迈深沉、雄浑奔放的气势



刘熙载在《艺概·诗概》中评价鲍照:“明远长诗,慷慨任气,磊落使才,在当时不可无一,不能有二。”(P450)这说明鲍照的诗充溢着一种豪迈深沉的气势。而这种非凡的气势,在其《拟行路难》十八首中表现得最为突出。鲍照以寒士的身份抒发了贫寒之士的强烈呼声,昂扬激越之情、慷慨不平之气和难以抑制的怨愤喷薄而出,气吞八荒,雄壮有力。如“功名竹帛非我事,存亡贵贱付皇天”(《拟行路难》其五),对功名富贵的鄙视士何等慷慨昂扬;“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拟行路难》其六),怀才不遇的悲伤和理想得不到实现的愤激又是何等浓烈!



李白领悟鲍照诗歌豪迈深沉的气势,对这种风格的诗十分神往。在模仿学习鲍照诗歌的同时,首句也喜用“君不见”,诗风飘逸潇洒,感情奔放强烈,气势更大。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大河奔腾的气势和力量惊心动魄。《蜀道难》中再三嗟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有一种奔腾回旋的动感,以纵横恣肆的文笔形成磅礴的气势。他那“天生我才必有用”的非凡自信,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独立人格,那“戏万乘若僚友,视同列如草芥”的凛然风骨,那与自然冥一的潇洒风神,曾经吸引无数士人,读来也气势非凡。



2.想象奇特,意象奇异



鲍照乐府想象大胆,往往出人意料,创造一个精巧的意象,让整首诗的结构围绕这个核心意象而展开。《代东武吟》中“弃席思君幄,疲马恋军轩”,以一匹疲惫而犹恋主人的老马来形容老兵,意象可谓生动贴切。在《代别鹤操》中,则使用象征性的手法,借暗喻来叙说离别的苦辛,是第一个以别鹤为夫妻离别意象的诗。鲍照还运用比兴手法营造诗歌意象,如《代放歌行》以蓼虫不知葵堇之美来比喻小人不知旷士怀,《代白头吟》用“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来比喻人正直、高尚的品格。



与喷发式感情表达方式相结合,李白诗歌的想象变化莫测,往往发想无端,如“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等,真是想落天外,匪夷所思。与作诗的气魄和想象力丰富相关联,李白诗中颇多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壮美意象。大江、大河、沧海、雪山等雄奇壮美的意象组合,给人以一种崇高感。但是,李白诗里亦不乏清新明丽的优美意象。如:“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玉阶怨》)



3.注意向民歌学习,从民歌中汲取营养。



鲍照非常重视和学习南朝民歌,当其他诗人还在写作传统乐府时,他已经开始模仿当时的吴歌西曲,如《吴歌三首》:



夏口樊城岸,曹公却月戍,但观流水还,识是侬流下。



夏口樊城岸,曹公却月楼。观见流水还,识是侬泪下。



人言荆江狭,荆江定自阔。五两了无闻,风声那得达。



这一组歌曲共三首,使用“侬”字,充满了吴地方言的特色。此外,其《采莲歌七首》、《中兴歌十首》、《幽兰五首》等都吸取了乐府民歌质朴自然的特点,写得细腻优美。李白继承鲍照向民歌学习的传统,其《横江词》第一首就是模仿鲍照的吴歌:“人道横江好,侬道横江恶。一风三日吹倒山,白浪高于瓦官阁。”念李白的名作“床前明月光”(《静夜思》),我们仿佛从南朝《子夜秋歌》中找到它的血亲:“秋风人窗里,罗帐起飘扬。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此外,像《静夜思》、《玉阶怨》、《子夜吴歌四首》、《襄阳曲四首》等,出口成章,句式天然,用寻常的口语写景抒情,同样具有清新纯朴的民间气息和活泼生动的民歌情调。





所谓有同就有异,有继承就有创新,这才符合辨证统一的规律。鲍照与李白二人各尽其能,各有侧重,创作出许多具有各自特色的诗篇。以上从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两个方面分说了鲍照与李白在乐府诗创作上的共同点,下面再系统地探讨一下二者的不同点。



(一)二者边塞诗中战争描写的来源略有差异



刘宋时期,北方沦于外族,北魏又屡次入侵,战火频发。鲍照曾陪伴刘宋诸王参加不同的战役,亲自到过刘宋和北魏的边境,感受格外深刻。虽然他通常假借汉代为其诗歌的历史背景,但他绝非一味死守文学传统,他乐府诗中的边塞诗是从他自己军旅生活的亲自体验中琢炼出来的,反映了他自己真实的行伍生涯。



李白虽亦有积极入世、进取的人生态度,渴望“济苍生”、“安社稷”,但他不愿走科举入仕之路,也不愿从军边塞,而是始终幻想着“平交王侯”,“一匡天下”而“立抵卿相”,建立盖世功业之后功成自退,归隐江湖。因此,李白戍边诗中对战争的描写并不是自己军旅生活的亲身体验,我推测这很可能是其大胆想象的结果。李白没有亲历边塞的生活体验,然而喜欢捕捉奇异事物入诗的审美倾向,使他在前人边塞风物和边塞战争的记载基础上凭空造境。虽没有亲身经历,但写得同样精彩,犹如身临其境一般。



《出自蓟北门行》在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属《杂曲歌辞》,本是一首歌唱燕赵佳人的艳歌。鲍照却用来写边塞题材,新奇壮阔,李白学习继承,同臻佳境。



鲍诗首四句写边塞传警,朝廷发兵。诗开门见山,入笔擒题,“起”“入”“屯”“救”四动词层层紧扣,一上来就给全诗笼罩上一层严峻紧张的气氛。接着四句,又以敌寇强大和天子震怒,进一步渲染形势的危急。“雁行”八句,都是描述征途环境之艰辛:“石径”崎岖,“飞梁”险峻,“箫鼓”悲壮,“胡霜”奇寒;疾风狂沙之下,马儿冻得蜷缩颤抖,角弓都无法拉开。选材典型,描绘生动,朱熹曰:“分明说出了边塞之状。”(P168)结尾四句表达了将士们誓死苦战的决心,同时寄寓着自己抑郁不平之气。李白这首诗无论在立意、语言,还是在用韵、章法、结构上,都学习鲍照,以纵横多变的笔调,从边地到朝廷,从天子到将士,从敌军到我军,从气候风物到人物心理,画面缤纷,气势雄壮,格调高昂。与鲍照相比,可谓春兰秋菊,难分高下。



(二)鲍照的生命意识和个体意识较之李白更强烈



在门阀制度盛行的刘宋时期,出自寒门的鲍照只有将满腔的悲愁苦闷之情与怨愤不平之气发而为诗,在诗歌中深刻反映了门阀制度中下层知识分子曲折复杂的心态及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充满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情绪与抗争精神,代表着寒士的强烈呼声。不仅如此,他对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和人情冷暖也作了深刻揭露,抓住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不合理现象,通过征人思乡之愁,怨女思夫之悲,孤门贫士之恨,传达了下层人士的思想情绪。感情沉郁悲愤,风格深沉浑厚,抒发了诗人对世道不平的无比愤慨和对人生多艰、命运多舛的深刻体验。以《拟行路难》十八首最具代表性,那一泻千里,娓娓而来的沉郁伤痛之情在笔端字间自然而然的迸发。感物伤怀、愤世惆怅之罢,离别仇恨、怀才不遇也罢,诗人将对生命的体悟坦率表露,不写他人只抒写个人情怀,可谓情真意切,情思动人。有时一泻而出,难以遏止;有时掩抑含蓄,一唱三叹。



鲍照对战争及个体生命脆弱易逝的感慨是深沉而悲凉的。在《拟行路难》其五中,他写道:



君不见河边草,冬时枯死春满道。君不见城上日,今暝没尽去,明朝复更出。今我何日当得然?一去永灭入黄泉。人生苦多欢乐少,意气敷腴在盛年。且愿得志数相就,床头恒有沽酒钱。功名竹帛非我事,存亡贵贱付皇天。



这首诗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对生命的感悟。“一去永灭入黄泉”,生命会轻易地消失在茫无垠际的时间与浩瀚的宇宙中。“人生苦多欢乐少”、“功多竹帛非我事”,含蓄地道出了诗人对有限生命的关注,这也许是诗人郁郁不得志的又一种感叹和宣泄吧!



面对贫穷与死亡,鲍照的态度是消极悲观的。在他的《代挽歌》中,叙事者对他自己躯体的毁灭丝毫没有感到任何精神的解脱。结尾的两句诗“壮士皆死尽,余人安在哉”,感叹人间豪杰皆沉埋黄土,使得整首诗染上了一层阴霾。凡是人,无论生前多么显赫一时,都将难逃一死——这个事实也许是叙事者惟一的安慰,与挽歌相比,鲍照的《松柏篇》更加充满了阴暗沮丧的色彩,“松柏受命独,历代长不衰。人生浮且脆,窎若晨风悲”,将人的脆弱短暂与松柏的长寿不衰对比,透露了诗人个人的生命体验。鲍照的自我哀悼采取了独白的形式,叙事者.独自倾吐自己痛苦的死亡过程及死后情况,引领读者进入他所处的孤独死亡的世界。以痛苦哀伤的号哭结尾,也渗透了诗人对人生的愤愤不平。



与鲍照不同,李白虽亦有愤世嫉俗的感慨,但仍积极追求人生,乐观自信。“天生我才必有用”的非凡自信正是其人格力量的表现。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那种个体人格意识受到正统思想压抑的文化传统中,李白狂放不受约束的纯真的个性风采,无疑有着巨大的魅力。李白性格磊落,自由通脱,敢爱敢恨,狂放不羁,反对传统对自我个性的束缚,故其诗感情表达直率、纯真、强烈,感人至深。在这不凡的浩大气势里,体现的是自信与进取的志向和傲视独立的人格力量。



鲍照处在那样一个异族间战火频繁,社会动荡纷乱,政治恐怖血腥的时代背景下,而李白则处在盛唐大气恢宏的时代环境之中。时代的不同,使鲍照对生命有着更为深刻的体验,个体意识也更为强烈,但这同时也决定了李白的诗比鲍照的诗格调高昂。以李白《行路难》其一和鲍照《拟行路难》其六为例,鲍照诗前已引述,不赘引。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其一



两首诗在内容上颇为相似,承继关系也十分明显。下笔气势不凡,鲍照用两句,李白用四句,美酒佳肴不能饮用,拔剑叹息,直点主题,表达备受压抑的苦闷。接下去写出了怀才不遇的悲伤和理想得不到实现的愤慨,都用了比兴。写闲置无事时,鲍照用叙述,李白用典故,意旨相同。结尾从苦闷中解脱出来,把感情推向高潮。所不同的是,鲍照反思历史,以自古圣贤不幸命运自慰,力求解脱但实际上并未真正解脱,包含着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而李白却是从苦闷、彷徨中挣脱出来,勇往直前,实现人生价值。



(三)表情达意的方式不同:流行与古题



因为刘宋诸王喜爱当时的流行歌曲及音乐,身为宫廷诗人的鲍照,自然会以君主所喜欢的文学形式,即流行乐府,来表达他的心意。此类作品并不多,最明显的是他为始兴王刘濬所写的《代白纻舞歌辞》。在《代白纻舞歌辞》的第四首,即最后一首,鲍照直接向其君主殷殷致意:



池中赤鲤庖所捐,琴高乘去腾上天。命逢福世丁溢恩,簪金藉绮升曲筵,思君厚德委如山,洁诚洗志期暮年,乌白马角宁足言!



钱仲联指出诗的前两句:“此照以赤鲤自况,而寓其感恩之意,云将有以报之也。”(P220)鲍照谦称自己是被抛出厨房的池中鲤鱼,但却将始兴王比喻为仙人琴高。始兴王有能力提拔鲍照,就如仙人琴高能将鲤鱼化为龙一样,这个比喻既有自谦之意,又十分典雅,可以想象始兴王读来可能会感到飘飘欲仙。最后诗人明白地表达了对君主的感激与完全效忠之意。据《史记》索引所载,当年燕太子丹仰天长啸,使乌鸦白头,马生角,秦王才准他离开秦国。鲍照在这里运用了这一典故,来表达对君主的一片赤诚,可以说已将自己的心意写到了极致。



同鲍照一样,李白也有着积极进取、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他们都渴望得到君主的赏识,但都英雄失路、壮志难酬。李白为人独立不羁,不受任何约束,但也有向权贵屈服的时候。他的《清平调》三首不是向皇帝倾诉其志向,而是极尽其能势,借吹捧杨贵妃来讨好唐玄宗。



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其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其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沈香亭北倚阑干。



鲍照用的是南朝当时流行的歌曲来表达情意,向君主倾诉自己的赤诚之心。李白则不同,他用花比美人,夸张地描写杨贵妃的美丽,以此来攀龙附凤,一展其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的壮志,实现其“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政治理想,并且采用的还是古题乐府。



(四)现实与浪漫的碰撞



鲍照的诗歌,无论在意识上还是在体裁上,都与两汉“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相近,而与“荡悦淫志,喧丑之制”相去甚远。因此“汉乐府大作家”这一头衔,他是当之无愧的。



文学是时代的反映,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环境,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由于地理、政治、风尚、思想、制度等方面的原因,征歌逐舞,弄月吟风,成为南朝本色。在这种养尊处优、消沉颓废的社会中,摇荡心魄的情歌艳曲,更符合当时统治阶级的生活需求。而鲍照则不同,他的乐府犹如“黑夜孤星”,源自汉魏,显示出与整个南朝乐府格格不入的风格。南朝社会尤其是贵族阶层,最轻视劳动及劳动人民,因而南朝乐府,无论民间与文人,都很少描写社会疾苦。鲍照则不然,他位卑人微,生于混乱之时,又奔走于生死之间,其自身经历,即为一个悲壮激烈可歌可泣的绝好乐府题材,加之他又深感于人间疾苦,熟知下层人民的生活,因而可以很好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在诗歌中,鲍照也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在现实主义中融以浪漫主义成分。但总观他的乐府诗,可以发现绝大多数篇章都是以下层人物的生活和感情为题材,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因此他的诗偏向于现实主义。



萧涤非先生云:“盖乐府本含有普遍性与积极性二要素,以入世为宗,而不以高蹈为贵,以描写人情世故为本色,而不以咏叹自然为职志。”(P260)南朝任人,不计人才优劣,只论门第高卑,因而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政治局面。鲍照出身寒门,自然就会有“富贵不由人”(《拟行路难》其十一)的慨叹。正是由于这种出身,这样的感慨,才促使他积极投身于社会,较多运用现实主义的手法,把一腔有志不能伸的郁郁不平之气倾注于笔端,于诗中直抒胸臆,抒写个人情怀。他的作品思想内容深刻,以抨击黑暗现实为己任,毫不掩饰地揭露现实社会存在的丑恶,尽情倾吐下层士人被压抑、受歧视的不平之气,表现出强烈的反抗精神。这方面的作品前已论述,不再赘论。



到了唐代,门第阶级观念逐渐衰落,越来越多的士大夫起自田野。李白也曾以一介布衣受到唐玄宗的征召,做了翰林供奉,但好景不长,终未能干预国家的政治。对此,他同鲍照一样,也有作品揭露现实,抒发怀才不遇之情。但由于时代环境和生活体验的差异,生活在盛唐气象之下的李白更多采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来反映现实生活,通过抒情的笔法,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颇为壮观的写意画。此外,先天的性格也决定了他的诗歌偏向于浪漫主义。李白把自己浪漫的个性气质融入乐府诗的创作中,便形成了行云流水的抒情方式,有一种奔腾回旋的动感,这亦是他人无法模拟的。如《蜀道难》再三嗟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于一唱三叹中诗人那怀才不遇、功业未成的悲愤便一泻而出。李白诗歌感情跳跃,意象飞跃,造境奇特,衔接突兀,以主观想象的丰富见长,因此诗中充满了主观性与虚幻性。他以烂漫天真的诗笔来反映现实生活,从而给现实生活赋予了诗化的色彩,使之成为“诗化了的现实”。



作为中国乐府诗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先锋诗人,鲍照影响过众多诗人,连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李白也不例外。李白从鲍诗中汲取营养,并将自己的浪漫气质带进乐府,从而使古题乐府获得了新的生命,把乐府诗创作推向了无与伦比的高峰,使其具有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陈延杰.《诗品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行路难其一李白篇7

2、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3、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

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5、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上李邕》

6、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7、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戚继光《望阙台》

8、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汪洙《勤学》

9、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行路难其一李白篇8

论文关键词:诗仙李白向谁“留别”?

 

李白诗《梦游天姥吟留别》看似一首游仙诗,而实际上则是他人生失意时的“发奋之作”。“梦游”是欲通过一个离异变幻的极乐世界来表达诗人对自由乐土的向往和对理想社会的热烈追求。诗中对神仙般美境的描绘旨在鄙弃黑暗的现实世界。面对黑暗腐朽的世俗社会,面对仕道受到严重的受挫,面对命运遭到沉重的打击,深受“道”文化熏染的李白便滋生了“归去”之意。因此这首诗也是一份告别书,那么这时的李白是在向谁“留别”呢?我以为主要有:

一)别东鲁诸公。

本诗是李白离开长安后第二年,即天宝四年(745)所作的。他离开长安后寄家东鲁(今山东),带着种种复杂的心情,曾北上蓟门,南下吴越,长达近十年的漫游生活。梦游天姥山是他由东鲁南游吴越的其中一站,在出行之前写下这首诗以向东鲁诸位朋友告别,因此,本诗的题目又叫《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天姥山位于现在浙江省新昌东面。然而,如果仅仅只把李白将要“留别”的对象理解释义为东鲁诸公的话,那么就未免显得有些浅陋。根据李白的生平经历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我们并不难推断出还有别的。

二)别黑暗官场。

李白在奉诏入京,供奉翰林学士之前就看到了当时官场的黑暗腐败。“酒隐安陆,蹉跎十年”,开始了他的干谒生活与漫游生活。当干谒失败后,大约于开元二十四五年前后,再西入长安求仕人文历史论文,结果是令他大所失望。他在帝京看到的是官场的黑暗和腐朽,心中充满着惜慨和不平。如其诗歌《古风》第八及《行路难》:

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绿帻谁家子?卖珠轻薄儿。日暮醉酒归,白马骄且驰。意气人所仰,冶游方及时。子云不晓事,晚献《长杨》辞。赋达身已老,草《玄》鬓若丝。投阁良可叹。但为此辈嗤。(《古风》其八)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狗赌梨粟。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意。(《行路难》)

深受“道”文化影响的李白所独特的高尚清白的人格显然是容纳不下这种污垢和腐朽的,所以李白当时就有了远离黑暗官场的意愿。后来,当得诏进京并受到唐玄宗的宠爱时,尽管只让他做了一个闲职词臣,然而他却显得异常的积极主动,这凸显了他人生观中积极用世、“兼济天下”的一面。用他自己的话说“幸陪鵉驾出鸿都,身骑青龙天马驹。王公大人借颜色,金章紫绶来相趋。”是何其的威风啊!只是好景犹如昙花一现,仕途再造挫败。而且原因为奸邪谄媚的小人进谗言所致,于是他毅然下定决心永别奸佞,永别黑暗官场,回归山水。

三)别君王朝廷。

李白有着崇高的政治理想和伟大的事业抱负心,有着强烈的“济天下”“安社稷”的儒家用世思想,是一个功名心极强的人。只是他看不起儒生,又不愿意走科举入世之路,更不愿从军边塞,而希望“平交王侯”“一匡天下”而“立抵卿相”,在建立盖世功业之后归隐江湖。当他走干谒道路时,便上书裴长史,韩朝宗,以求荐用。在京城长安做玄宗词臣时,他便“置于金銮殿,出入翰林中,问以国政,潜草诏诰,人不知者”。可惜最终结果还是被朝中权贵所馋毁,并以“赐金放还”的名义被迫离开京都长安。值得以“玉不自言如桃李,鱼目笑之卞和耻。”而自我安慰。他认为:一方面,作为一国之君的玄宗皇帝,根本不真正具有辨别真假忠奸的能力,更不用说能够了解和满足他的心愿,不是一代明君。另一方面,朝廷中奸臣当道,陷害忠良,比如高力士等诸种货色,他们是瞒上欺下的“小人”臣相。李白和他这些小人们势不两立人文历史论文,水火不相容。再者,朝中正直的人也只是苟且偷生,没有能扛起维护正义的大旗。当李白受到陷害时也没有一个忠心耿耿的贤臣出来为之主持公道。李白算是看透了朝中的一切,朝廷容不下他的存在,他也并不适合于呆在朝中,朝廷令他大失所望。所以他选择了别离君王和朝廷,回归田园。

四)别世俗社会。

李白出生川蜀,这是“道”文化氛围十分浓郁的地方,环境对他的神仙道教信仰影响至大。他说: “家本紫云山,道风未沦落”“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他正式入道,“名在方士格”。他炼丹服食,是非常认真的,充满着对于神仙境界的幻想。当仕途失意的时候,便进一步走向道教。“道”信仰给了他极强的自我解脱的能力,其不少诗歌都表现出了人生如梦,及时行乐的思想,而其实是渴望任意自然,融入自然,内心深处藏着对人生自由的向往。在他的人格里,有一种不受约束的逍遥的人生境界。在李白思想中,根底就有受“道”文化影响的归隐的倾向,“道”应该才是他归去的根源。而当时李白仕途又极为不顺畅,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因此他想立即远离世俗社会,走进理想化的仙境。

行路难其一李白篇9

关键词:李白;儒学思想;出仕思想

李白无论是他的政治活动与非政治活动,还是他的文学创作,都渗透着各种复杂的思想,儒学思想是其主导,道释思想与儒统一于李白的整体思想之中。因此,我们探究李白思想的内核,应注重把握其思想之根――儒家思想并因此旁及其他。

一、儒学思想的核心

积极从政的出仕思想是其儒学思想的核心。陈贻欣认为,其志向虽有如此之多,而且前后又有所改变,然而其中最大最主要,为他长期所追求而始终不渝的则只有一个――想做宰相。李白身处盛唐,而大唐士人积极入世、进取的人生态度,在李白身上被理想化了。李白是个功名心很强的人,有着强烈的“济苍生”“安社稷”的儒家入世思想。正如他自己说的,“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李白《代寿山答梦少府移文书》),但他既看不起白首死章句的儒生,不愿走科举入仕之路,又不愿从军边塞;而是寄希望于风云际会,始终幻想着“平交王侯”(李白《送烟子元演隐仙城山序》)、 “立抵卿相”(李白《与韩荆州书》)。我们分明体味到了一位儒者的“治国、平天下”的愿望。

二、儒家的理想抱负与社会现实和个人能力之间的差距

李白有“想做宰相”的理想,想建立盖世功业之后功成身退,归隐江湖。他仰慕传说中作过小贩、屠夫的吕望;仰慕筑过墙,后来建立伟大功勋的傅说;仰慕隐于高阳酒肆的郦食其。而事实上他所面对的现实与他所仰慕的这些带着传奇色彩的人物所处的环境已经完全不同。他过于理想化的人生设计,在现实人生中当然会不断遭致失败。这使他常常陷于悲愤、不平、失望之中。“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李白《赠蔡山人》),三年的翰林供奉,使天真的诗人认识到统治集团与社会现实的黑暗,在他的笔下,也随之出现了一些抒发愤懑,抨击现实的诗篇,“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就是当时的心理写照。

三、儒与道释的统一

1.唐的政治时代风气与李白思想

唐代的统治者,儒、道、释三教并用,随着唐朝历代皇帝的需要和爱好不同,虽三教地位各有起落,互有消长,但三教并存是基本国策。唐高祖为李氏利益抬高道教;唐太宗根据统治的需要抬高儒教;武则天为了篡唐而大兴佛教,而唐玄宗则儒、道、释并举,且三教摆得很平。李白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儒、道、释思想与唐的政治、时代风气密切相关。

2.儒道释思想的集中体现与统一

“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湖州司马何须问,金粟如来是后身。”(李白《答湖州司马迦叶问白是何人》)总觉得他既自称为“谪仙人”,又称自己为“青莲居士”,同时既想当“仙人”又想成“佛”,岂非自相矛盾?其实对于李白来讲,儒、释、道三家思想均对他有深刻影响,故他的思想比起杜甫、王维来,显然较为复杂。他自幼熟读诸子百家,接触道教较早,性格旷达,恃才傲物,不拘小节,因此,他的道家思想特别突出。又因他不拘礼教,不事科举,嘲弄俗儒,走的是终南捷径,又被人误认为是非儒叛道之士,这其实是更大的误解。其实,李白最根本的指导思想,还是济世报国事君荣亲的儒家思想。儒道思想本不相容,但纵观李白的一生,支配他的主导思想是“功成身退”,即“功成拂衣去,摇曳沧州旁”(李白《赠卫尉张卿》其二),这既合于老子“功遂身退”和全身远祸的思想,又符合扶危济弱,不图报答的仗义行为准则;既能施展他的才能抱负,实现他的自身价值,又能保持他人格的独立和个性的自由;既基于历史的经验:“君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行路难》其三),又鉴于现实的教训:“君不见李北海,英风豪气今何在?”所以他一再申述自己“愿一佐明主,功成还旧林”(李白《留别王司马嵩》)而主观的理想又不等于现实。在黑暗的现实面前,李白的人生理想始终未能实现,愤懑、狂放之情便都产生,于是各种思想统一于李白的一身便成为可能。

行路难其一李白篇10

古人认为梦是灵魂的行走与出游,通过梦能达到沟通天人、获得启示、预言未来的目的。梦可以以预言的形式告知人们未来可能发生的种种灾难,一旦这些灾难在日后得到应验,人们对梦的预示作用就更加深信不疑。为了抓住这条通往神秘世界的便捷之路,早在殷商,人们就已有了成系统的占梦活动,比如如何致梦、如何占梦、占梦结果的记载,等等。殷商之后,各朝统治者都重视占梦这项活动,上行下效,民间的占梦行为很多,并渐成习气,代代流传。

有唐一代,关于占卜的记载,数量最多的是梦占,并且有“众占非一,唯梦为大”[1](5)的说法。据新旧唐志载,唐代占梦书共有三部,分别是不著撰者二卷本《占梦书》、周宣撰三卷本《占梦书》、卢重玄撰四卷本《梦书》。梦占之所以兴盛,和其易于操作的特点是分不开的,梦“向智者解之,恶梦即吉,向愚人说之,好梦见变为凶”[2](1),不管占梦人水平高低,都自有一套解梦说辞,并能够自圆其说。据《因话录》所载:“柳员外宗元,自永州司马征至京,意望录用。”[3](41)一日,遇一卜者,向其问梦曰:“余柳姓也,昨梦柳树仆地,其不吉乎?”[3](41)卜者答曰:“无苦,但忧为远官耳。”[3](41)后柳宗元果赴柳州出任刺史,如占者所言。由此可知,占梦这一行为不仅广泛存在于市井平民之中,而且为地位较尊、知识水平较高的士族阶层所接受。由于受众较多,占梦者的队伍逐步庞大,依照黄正建先生的研究,唐代的占梦者可分为三类,即挂牌营业的专业占者、善占者和周边的熟人。唐人积极进取,大多对官职十分向往,希望在为官之路上有所作为,他们占梦大多是用来卜测仕途状况的。唐人坚信梦可以反映自己的仕途状况,依梦兆行事就可以禳灾除祸、仕途顺利。如豆卢署少年旅于衢州,梦老者言其二十年后必牧此州,后果为衢州牧,豆氏便将当年休憩的亭子改为梦徵亭,此故事表明的正是唐人对梦预言仕途作用的深信不疑。

李白于天宝元年(742)至长安,与太子宾客相遇,贺知章以“谪仙人”称之,吴筠推荐于朝廷,得玄宗优待,命为翰林院供奉。天宝二年(743),李白逐渐厌倦了御用文人的生活,纵酒以自昏秽,天子呼之不朝,举足令力士脱靴,宫中之人多嫉恨之,毁谤李白于玄宗前,玄宗疏之。天宝三载(744),李白被赐金放还,离长安而去。第二年,他在鲁东(今山东)准备南游吴越,写下《梦游天姥吟留别》,把它送给在鲁东的朋友。李白本来就有占梦的习惯,有一个广为人知的小故事,记于《开元天寶遗事》。“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5](8),问于师,其师认为他的文章将闻名天下,后果“天才赡逸,闻名天下”[5](8)。他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不仅仅应当作为一首游仙诗,更应当是一首记载梦徵的诗。诗中所选的意象,并不是随意为之,而是李白精挑细选出的、具有固定象征意义的梦象。李白用这些梦象构建了一个奇雄瑰丽、五彩缤纷、离奇变换的梦境,这梦境与其长安三年的经历,以及心中理想的、神仙似的生活状态相符。李白选梦象入诗,不仅委婉地表明了长安三年的生活状况并非自己所想所求,而且与自己理想的神仙差距甚远,也表现出了唐人重视梦象解释的习俗。

二、《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梦”的解析

范德机评太白诗云:“‘梦吴越’以下,梦之源也。以次诸节,梦之波澜也。其间显而晦,晦而显,至‘失向来之烟霞’,梦极而与人接矣。”[7](708)其间之所以“显而晦,晦而显”,是因为作者由得知征召写起,心中满是喜悦;可是入宫后的生活却并不十分如意,处处小心,时有惊惧,直至赐金放还;之后不禁使作者想到内心所期盼的神仙生活,想到这里,作者又心生欢喜。由“显”入“晦”,由“晦”入“显”,作者的梦境徐徐为我们打开。综上所述,我们将《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梦境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从“湖月照我影”到“空中闻天鸡”。这一部分写的是得知征召,内心喜悦,渴望建立功业、获得功名。第二部分是由“千岩万转路不定”至“丘峦崩摧”。这一部分写的是居于长安的生活,诗人处处小心,时有惊惧的生活。第三部分自“洞天石扉”起,至“仙之人兮列如麻”终,描述的是作者心中理想的神仙生活,这种生活是不存在于现实世界的。下面我们对这几部分分别进行分析,以厘清李白的写作思路。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敦煌残本《周公解梦书》:“梦见日月照人者,富贵。”(P.3281、S2222号天事章)[2](332)《解梦书一卷》:“梦见日月照,富贵。”(P.2829、S2222号背)[2](332)梦到明月照人是富贵吉利的象征,这一部分诗歌与李白在天宝元年(472)初次被征召时的情景对应。天宝元年四月,李白游历泰山、会稽,后与道士吴筠一同隐居在剡中。时隔不久,吴筠应召入京,向玄宗举荐了李白,玄宗三次下诏,征召李白,于是李白踏上了前往长安的旅途。诗中“剡溪”就是剡中附近的水名,“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句与李白在应召前隐居剡中的生活经历相符,“月照”暗示作者即将被召入宫。“渌水”象征李白此次被召的顺利。“梦见清水,吉”(S.620号水篇)[2](339),不管前面受了多少挫折,看了多少白眼,作者所期待的那一天终于还是到来了。他希望能够得到朝廷的重用,实现远大的政治抱负,“济苍生”、“安社稷”。这一天终于来临了,这样的来临是那么的出乎意料,却让作者觉得顺利,可敏锐的判断力使他隐隐感觉到,此次长安之行可能会有波折,李白接着用梦表达这种不安,也为后面梦境的展开埋下了伏笔。“梦见猿猴”“事难成”(S.620号野禽兽篇)[2](365),可尽管心中有这样的疑问,还是没有挡住喜悦的脚步,“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作者希望自己平步青云,获得功名,实现心中的理想。“梦见青云,富”(P.3105号天部)[2](331),李白觉得自己会“扬眉吐气,激昂青云”,受到皇帝宠爱,成为长安名人。能够长久地“见海日”,获得富贵荣耀;也能够时时“闻天鸡”,被天子征召。敦煌残本《占梦书》:“梦见鸡,必有征召事。”(S.620号飞鸟篇)[2](366)这一部分,李白以上升、飞跃的自己的所见所闻为主导意象,结合敦煌梦书等相关民俗资料进行参读,我们不难发现他因征召而喜悦、希冀吉祥、祷祝顺利的潜愿。这种喜悦之情也出现在他同时期的另一首诗中: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南陵别儿童入京》

内心的激动和兴奋难以抑制,只苦机会没能够早早来到,一旦机会来到便迫不及待地“著鞭跨马涉远道”。他希望此次入秦是一切顺利的,以证明自己并非“蓬蒿人”。他在《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中曾表明自己的理想,即“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事君之道成,荣亲之义毕,然后与陶朱、留侯,浮五湖,戏沧州,不足为难矣”。他一定要为国家、为苍生建立一番轰轰烈烈的功业后,才泛舟五湖,隐居学道,安心地过自由自在的日子。诗歌的这一部分是李白征召后准备建立一番功业,并为获得机会而喜悦不已的真实写照。

第二部分由“千岩万转路不定”到“丘峦崩摧”。这一部分写的是李白长安三年做翰林院供奉时的生活,这个阶段的李白并不快乐,他不得不小心谨慎,即便如此,也不能保证龙颜愉悦。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千岩万转路不定”表明身在长安的作者已经迷路,寻找不到合适的道路,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敦煌残本《占梦书》:“梦见迷路,所求不成。”(S.620桥道门户篇)[2](379)李白到达长安之后,由于有吴筠的推荐在先,又有贺知章、玄宗妹妹玉真公主的称誉在后,玄宗很看重喜爱李白,玄宗到哪里,总有李白的陪侍。因为帝王的看重,李白很快成了长安的名人,许多王公贵族争相与之结交。李白对玄宗的礼遇十分感激,也对当时眼前的生活比较满意。可李白毕竟与那些只会粉饰太平、对国家毫无建树的御用文人不同,他并没有沉溺于安逸的生活而无法自拔,为国家人民建立功业的理想并未抛诸脑后。慢慢地,他对“但假其名而无所职”[8](712)的翰林院供奉身份有所不满,他觉得自己是在长安虚掷光阴,内心无比苦闷。正如诗中所说的那样,“千岩万转路不定”,他找不到方向,不知道未来的生活会怎样,不知道这样荒度年华的日子还有多久,更不知道用什么样的途径能够实现心中的理想。“迷花倚石忽已暝”,长安的生活五彩缤纷、繁花似锦,不知不觉时间已逝,岁月已晚,不由使作者发出“忽已暝”的感叹。李白不愿意再等下去,于是他利用一切机会接近玄宗,向玄宗反复说明自己关于国家大政的主张。可是此时的玄宗早已不是年轻时那个励精图治的帝王了,他任用李白、给李白尊荣,只不过是想让李白为宫廷增添一点乐趣,为当时太平盛世的景象点缀一下。很快,他便对李白失去了兴趣,就像孩子玩腻了一个玩具,当然这也与李白狂放不羁、热爱自由的性格有关。李白让高力士为他脱靴,蔑视居于长安的一切权贵;他追求自由、傲岸放旷,在生活上表现得十分放纵。这些遭到了宫中许多人的嫉恨,于是有人开始在玄宗面前毁谤李白,时间久了,玄宗也不耐烦了,不想再见到李白。“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熊咆龙吟”暗指玄宗对李白的态度,他逐渐开始厌倦和疏远李白。“栗深林”、“惊层巅”表现的是作者发觉玄宗对自己不满后内心惊恐的状态,天子的厌倦和疏远让诗人时时感到惊惧,龙颜不悦让诗人无所适从。“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句写的是身处长安的诗人有随时有可能遭遇祸患的情形。敦煌本残卷《别解梦书》载:“梦见天阴雨,身有患。”(P.3105号)[2](331),诗人梦到了即将下雨的情形,预示着自己即将遭遇祸患。“澹澹”意为“水波荡漾的样子”,水波荡漾、波浪不断的梦象象征着不祥。敦煌残本《占梦书》:“梦见大水波浪起伏者,不安。”(S.620号水篇)[2](338)梦到波浪起伏、水波的荡漾的景象很可能遇到不祥的事情,诗人此处用这两句表明自己即将遇到不如人意之事。那么究竟是什么事情呢?作者用后两句为我们揭晓了答案。敦煌本《解梦书》:“梦见震雷,忧迁徙。”(P.3281号天事章)[2](331)敦煌残卷《周公解梦书》:“梦见地动,忧移徙。”(P.3281、S.2222号地理章)[2](333)梦中“列缺霹雳”、“丘峦崩摧”的梦象暗示的就是李白被迫离开长安、回归山林的结局,是他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天宝三年(744),李白被迫上疏请求出京,出京前,他的心情极为沉痛,“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行路难·其一》)他的长安之行失败了,他的政治理想落空了,他长安三年的生活告一段落,这一部分的梦也结束了。

最后一部分由“洞天石扉”到“仙之人兮列如麻”。这一部分描写的是神仙洞府生活,是李白真正向往的生活,也是在现实世界中永远找寻不到的生活。诗中是这样描述的: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李白生于长安元年(701),在他十三岁那年,玄宗当朝。玄宗当朝后,道教很快在其倡导下获得了“国教”的地位。他亲赴泰山祭拜,经常召见道士并赐予他们官爵,将老子追封为“大圣祖玄元皇帝”,把《道德经》列为诸经之首并要求百姓每家必备一本。这些举措对少年时期的李白影响很大,在这个举国尊崇道教的国家,李白不受道教的影响是不可能的。稍长,李白离家出游,在四川岷山和一位侠客兼道士的人一同隐居,论道学剑。“家本紫云山,道风未沦落。”(《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感兴》八首之五)这些表明,李白年轻时就已经和神仙道教结缘,其游仙思想也萌芽于他的青年时代。李白一生清高自许,睥睨万物,笑傲江湖,“虽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致韩荆州书》)因为这一性格,他在长安三年屡屡碰壁、仕途蹭蹬,这使他万分痛苦,内心的痛苦使他转向山水,希求在山水神游中寻找到安慰。李白之前就和司马承祯、吴筠有过不同寻常的交往和友谊,他们都对李白游仙思想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司马承祯曾称赞李白:“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于八极之表。”(《大鹏赋》)当在长安政治失意之后,李白孤高自许、傲岸自负的性格受到了冲击,因此,这个阶段的诗歌主要表达的是作者飘然退隐、隐逸修道的思想。他看不惯世间的庸俗生活,就要以仙境为寄托,表达对现实社会的批判,《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这一部分诗歌描述的正是作者心中理想的神仙生活,是现实世界不存在的生活。

“洞天”指的是仙人所居住的洞府,道教中人毕生所求的理想之地就是福地洞天,此处的一切尽善尽美、毫无瑕疵。杜光庭《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将“洞天福地”描述为:“灵宫盟府,玉宇金台,或结气所成,凝云虚构,或瑶池翠沼,流注于四隅,或珠树琼林,扶疏于其上,神凤飞虬之所产,天鳞泽马之所栖。”[9](384)当现实之门向他关闭时,仙府之门却向他打开了。青冥深邃,日月照耀,李白竟来到了传说中神仙的居处,即金银台。郭璞《游仙诗》:“神仙排云出,但見金银台。”[10](483)李长之先生曾说:“道教非常现世,非常功利,有浓厚的人间味,有浓厚的原始味。”[11](66)在唐代,整个道教都趋向于世俗化,与此同时,神仙观念也逐步脱离了超然物外、崇高神圣而走向了世俗。自抱朴子发展了“地仙”的观念之后,“仙”已下降到人间,与人相同,“仙”不过是“人”的另一种存在方式和生存境界,所以,像金银台这种人间富贵的象征就自然而然地成为道教众仙的居住地。李白的其他诗中也出现过“金银台”的意象,如“登高望蓬瀛,想象金银台”(《登泰山六首·其一》)。李白以“谪仙”自居,也可以像其他众仙人一样,居于金银台。“霓衣”指的是神仙的衣裳,相传神仙以云、霓为裳,道教的神仙术士大多着此,极言神仙装束的神秘。六朝刘孝标《东阳金华山栖志》:“志饵星髓,吸流霞,将乃云衣霓裳,乘龙驭鹤。”[12](44)黑格尔在论及艺术美时曾说:“形象要这样经过纯洁化,才能表现适合于它的内容;另一方面如果意蕴与形象的符合应该是完满的,作为内容的心灵性的意蕴也就必须能把自己完全表现于人的自然形状,不越出这种用感性的人体形状来表现的范围。”[13](97)服饰是人类自然形象纯净化的方式,它蕴含着个体对美的理解,即黑格尔所说的“心灵性的意蕴”。这种意蕴以服饰作为物质外壳,它对美的表达应符合个体外在形象,而且要把外在形象更好地凸显。李白的诗歌特别喜欢使用云、霓做衣,如“霓衣不湿雨,特异阳台云”(《江上送女道士褚三清游南岳》),又如“云想衣裳花想容”(《清平调·其一》)。以云、霓为衣,能够更好地表现诗歌主人公飘飘如仙、自由自在的形象。日本学者小川环树认为,风与云是中国伤感文学的起源,如汉高祖的《大风歌》。汉高祖因“仰视漂浮不定的云彩,对自己或子孙的命运感到困惑,于是引发出积郁依旧的忧虑”[14](50),在高祖笔下,浮云是饱含悲情的。云彩的漂浮不定、变幻莫测会给人带来悲情,同时也激发了人的想象,如果有人能如同浮云一样想来便来、想去便去,那么这些人一定与众不同,可以谓之“仙”。仙人不同于凡人,可以把浮云做成衣裳,可以像浮云一样来去自由,他们可以像浮云一样变幻莫测,他们的生命无限,永远没有“白云苍狗”的感叹。云一方面是短暂的、变幻莫测的,从另一个角度看,它也是永恒的,因为它不像人一样有着有限的生命,它尽管变化多端,却可以看尽沧海桑田。人生而有涯,不会看尽世上的每一片云彩,可仙人就不是这样的,他们可以尽观云起云落。霓也是如此。所以,李白的诗歌喜爱用云、霓做给仙人们做衣裳,这是李白对追求永恒、向往自由的表现。“风为马”,把风作为马。形象地反映了神仙来去迅速、御风而行的轻盈。“云之君”可能即《楚辞》中的“云中君”。学界对“云中君”的解释不一,姜亮夫先生、苏雪林先生认为是月神,丁山先生认为是雷神,从药汀先生认为是“虹神”,王从仁先生认为是落霞之神。若以《梦游天姥吟留别》佐之,所谓“云中君”,实际上就是“申”,也就是“雷电之神”。雷电来临时,首先天空出现闪电,随后才有雷传来。古人将这两种现象合二为一,认为是一位神祇,又曰“丰隆”、“屏翳”。洪兴祖《楚辞补注》:《九歌·云中君》注云:

云神丰隆。五臣曰:云神屏翳。按丰隆或曰云师,或曰雷师。屏翳或曰云师,或曰雨师,或曰风师。《归藏》云:丰隆,筮云气而告之,则云师也。《穆天子传》云:天子升昆仑,封丰隆之葬。郭璞云:丰隆筮师,御云得大壮卦,遂为雷师。《淮南子》曰:季春三月,丰隆乃出,以将其雨。张衡《思玄赋》云:軯丰隆其震霆,云师霮以交集。则丰隆,雷也。云师,屏翳也。《天问》曰:萍号起雨。则屏翳,雨师也。《洛神赋》云:屏翳收风。则风师也。又《周官》有飌师、雨师。《淮南子》云:雨师洒道,风伯扫尘。说者以为箕、毕二星。《列仙传》云:赤松子,神农时为雨师。《风俗通》云:玄冥为雨师。其说不同。据《楚辞》,则以丰隆为云师,飞廉为风伯,屏翳为雨师耳[20](29)。

雷电为雨之先声,可引出降雨,顺便掌管风与云。由诗歌前部的“洞天石扉,訇然中开”,也可以推知“云之君”所指应为雷电之神,因为只有雷电之神才能劈开云雾见青冥,才可以御风而行、以风为马。在“云之君”的带领下,众仙纷纷降临,来到作者的梦境之中,“仙之人兮列如麻”,开始了欢乐的聚会。“虎鼓瑟”,敦煌本《新集周公解梦书一卷》:“梦见琴瑟者,主大喜。”(P.3908号佛道音乐章)[2](348)梦到“虎”象征着好事将近,吉祥顺利。研究表明,在汉画中,升仙这个活动主要凭借的是龙、凤凰、虎、鹿等动物的拉载,正如《焦氏易林》所云:“驾龙骑虎,周遍天下。为神人使,西见王母,不忧不殆。”[21](280)“虎鼓瑟兮鸾回车”实际上就是众神升仙飞天时的画面,可是作者并没有与之同行,只剩作者一人在梦中,此时,梦也应该醒了,“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三、《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嵌套式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