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熊猫的影评十篇

时间:2023-04-08 11:37:08

功夫熊猫的影评

功夫熊猫的影评篇1

>> 玩具熊猫与功夫熊猫 电影《功夫熊猫》的中国元素与美国精神 《功夫熊猫》的真功夫 《功夫熊猫》与中国元素 《功夫熊猫》的成功 《功夫熊猫》里的外宣功夫 学习《功夫熊猫》的真功夫 功夫熊猫的成长'> 功夫熊猫的成长 《功夫熊猫》“点穴”中国动漫 《功夫熊猫2》反攻中国 职场里的“功夫熊猫” 这里的熊猫会“功夫” 《功夫熊猫》带来的思考 中国元素是《功夫熊猫Ⅱ》最给力的功夫 功夫熊猫:给中国的情书 《功夫熊猫》:映衬中国的雄起之声 《功夫熊猫》中的颠覆与重塑 美国电影《功夫熊猫》汉译评析 从《功夫熊猫》看奉献精神 从《功夫熊猫》看中国动画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百度百科。

ア 汪献平:《当代喜剧电影中的“戏仿”:表征与意义》,《当代电影》,2008年第10期。

ア[法]樊尚•阿米埃尔、帕斯卡尔•库泰:《美国电影的形式与观念》,徐晓媛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52-53页。

ア堍 转引自Arthur M.Schlesinger,Jr.The Disuniting of America (New York:W.W.Norton &Company,1992),第23页,第26页。

功夫熊猫的影评篇2

[关键词]创意文化产品;熊猫符号;文化价值;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20-0071-02

成都自古以来就和国宝大熊猫结下了不解之缘,作为“成都特产”之一,在成都的春熙、锦里和宽窄巷子,均能找到专门售卖熊猫玩具产品的专卖店。被当作旅游纪念品用于馈赠亲朋好友是这些熊猫玩偶产品被消费购买的理由,而当地消费者进店购买的却十分少见。与之相比,米老鼠或者芭比玩偶风靡全世界,在中国拥有一批广泛的爱好者,不管推出了什么系列新产品,尤其是贴上了“限量版”这类字眼的标签,总是会有人主动关注并且争先购买。由此看来,虽然熊猫憨态可掬的模样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但围绕它开发的国产玩偶并没有以大众消费品的形态被消费,熊猫玩偶这种产品并没有构筑进入到大众消费的意识形态之中。

一、国产熊猫与功夫熊猫

同样作为熊猫,美国制造的“功夫熊猫”却显得异常成功。好莱坞动画大片《功夫熊猫》票房收入有着惊人的表现,2008年的《功夫熊猫》北美票房收入达2.1亿美元,全球总票房收入6.3亿美元。时隔三年推出的《功夫熊猫2》也有着全球票房5.98亿美元的不俗表现。《功夫熊猫》不仅在全球票房上获得巨大丰收,而且还赢得了中国观众的认可。除了在中国票房收获佳绩之外,在中国一时之间也掀起了一阵“功夫熊猫”的热潮。国内各大媒体和网络评论纷纷对《功夫熊猫》表现出了极高关注度和赞美的评价,百度搜索关于“功夫熊猫”的相关结果达到了2000万余条。不仅如此,还出现了许多专门研究《功夫熊猫》的学术文章:在中国知网上对“功夫熊猫”进行关键词搜索,与之相关的论文搜索数量达2000余篇。

《功夫熊猫》取得如此高人气的成功离不开人们对动画片主人公“熊猫阿宝”的喜爱。所以换个角度思考,如果熊猫玩偶不仅仅是单纯贩卖可爱的产品,而是以一个胖乎乎会武功还十分搞笑的熊猫阿宝形象出现,消费者还愿意为其买单吗?

当然,中国并没有这样的“功夫熊猫”专卖店,试想一下,如果好莱坞高调进入中国市场开设专卖店出售美国制造的“熊猫”,估计会触碰到国人敏感的神经。加上电影的上映周期十分有限,等到宣传期一过,电影下映之后人们减少了对其讨论的热度,“功夫熊猫”就会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那么,美国人是怎么做到拉长“功夫熊猫”产品的生命线的呢?除了在电影动漫主题店铺用熊猫阿宝形象的周边产品混杂其中之外,美国走的另一条重要的销售路线是出售“功夫熊猫”版权。例如,将熊猫阿宝的形象版权出售给美特斯邦威、森马、真维斯这些中国休闲服饰企业,让中国人自己去制造“功夫熊猫”印花的T恤文化衫;以美国快餐业巨头麦当劳为载体,推出“功夫熊猫”主题餐厅,开展了“中国功Food”主题同乐会,并以买套餐送“功夫熊猫”主题玩具的捆绑销售形式出售给顾客。暨南大学营销学教授张计划认为:“功夫熊猫主题餐厅的推出,将卡通营销上升到消费者的体验营销。” ①还有一种方式就是与各大商家合作,让“功夫熊猫”担任武打明星代言人的角色,例如东风标致207上市活动的宣传网站就大量使用《功夫熊猫2》主题内容为设计背景,打造了“快乐功夫放胆炫”互动网络广告。用以上种种方式,制作《功夫熊猫》的梦工厂动画公司就可以站在这条产业链的金字塔尖,靠出售版权坐收整个产业链绝大部分的利润。“功夫熊猫”产业链路线的构建与美国苹果手机的产业链路线如出一辙。苹果公司提供创意设计和技术支持,负责商业融资和营销管理,产业链下游的手机制造工作则移交给发展中国家承担。

作为一种特色产品,熊猫玩具在全世界范围内走俏,凡是有熊猫的动物园都在售卖熊猫玩偶,这种售卖形式是不用支付给熊猫的故乡中国任何版权费的。可见,只有掌控了创意产业链的上游,创造出属于自身话语权的文化创意产品,才有可能立足于产业链的顶端。

二、功夫熊猫对熊猫符号的构建

产业链的成功打造和运行使得“功夫熊猫”成功地取得了熊猫符号的话语权。其表现为,不管是产自哪个国家,只要其出售的熊猫产品和“功夫”沾边,都有构成侵权的嫌疑,沦为盗版山寨的可能。论及熊猫的卡通形象,也会使人不自主地联想到功夫熊猫阿宝。那么,这种符号的话语权是如何构建起来的呢?

符号学开创者之一索绪尔指出,符号是社会所接受的、以集体习惯和约定俗成为基础的文化表达手段。符号分为两个层面:能指和所指。能指是指符号原本的物质性,比如图像、声音、颜色等;所指则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附着于符号上的所沉淀的各种象征意蕴。《功夫熊猫》在设定主人公熊猫阿宝这个人物角色时,在熊猫符号的能指方面保留了熊猫的基本特征,阿宝体型硕大肥胖,性格好吃懒做,与人们印象中体态笨拙、休闲安逸的熊猫如出一辙。随着故事剧情的推进,从完全没有功夫底子,到走上习武之路再到通过功夫打败黑暗势力,阿宝身上幽默、乐观、机智、富有正义感这些闪光点被不断挖掘出来,构成了熊猫阿宝符号的所指。通过故事情节的层层构筑,一个形象饱满的阿宝形象立体地展现在观众面前。所指层面的丰富构建使得阿宝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即便是忘记了《功夫熊猫》这部电影的剧情,“功夫熊猫”这个符号依然强烈地留存于观众的脑海中。

同样作为一种文化创意产品来看中国的熊猫设计,以熊猫为原型塑造的文化产品并不多。最有名的熊猫文化产品是韩美林设计的2008年奥运吉祥物——福娃熊猫晶晶。借助奥运,福娃熊猫晶晶玩偶卖得很火,但其生命线却很短暂,现在来看已经是“过气”产品了。晶晶形象的塑造只是让人觉得它是一只可爱、友善的熊猫,此外,我们很难说得出任何关于熊猫晶晶的性格特点以及经历事迹。因此,中国创造的熊猫文化产品由于符号所指层面的缺少而使其辨识度降低,难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造成话语权的缺失。这两种熊猫文化产品话语权的不对等归根结底来源于彼此核心竞争力的差异。

三、文化创意产品核心竞争力

文化创意产品的核心竞争力究竟是什么?鲍德里亚在其著作《消费社会》中有这样一段论述:“消费逻辑取消了艺术表现的传统崇高地位。严格地说,物品的本质或意义不再具有对形象的优先权了。它们两者再也不是互相忠实的了:它们的广延性共同存在于同一个逻辑空间中,在那里它们同样都是(在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转化相互补充的关系中)作为符号‘发挥作用’。” ②

文化创意产品的核心内涵亦如此,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早已不再停留在产品的本质及其属性上,其价值体现在把握其本质属性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的独特性价值延伸。正如“功夫熊猫”的创意核心并没有停留在“熊猫”这一属性上,而是把“功夫”这个概念和“熊猫”进行叠加之后,在熊猫的本质属性上延伸了熊猫的属性,赋予其符号的生命力,而不只是像国产熊猫玩具一样停留在对其本质属性的复制上。

在创意文化产品的价值开发中,本质属性延伸其特质属性需要历经检验,这种检验需要回到受众本位进行思考。从对国产熊猫玩具和“功夫熊猫”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特质属性嫁接本质属性需引发受众的情感共鸣,从而使受众对其留下强烈的符号印象。能够引感共鸣的东西并不神秘,它普遍存在于每个人的身上,它可以是人性美好的闪光点,亦或是人性中的小缺点,概括来说,它是真、善、美。国产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的成功也可以说明这一点。在人们的交际网络中,总有怕老婆的灰太狼、可爱无敌的小灰灰,我们自己就有可能是爱睡懒觉的懒羊羊或者爱打扮的美羊羊。所以,《喜羊羊和灰太狼》的市场走俏,甚至有通俗歌曲颂扬“嫁人要嫁灰太狼”,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人们在看这部动画片的同时找到了一种内心的共鸣,从而认可了它。

再回到关于熊猫符号的文化价值开发,在中国其实并不缺乏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四川大学的学生徐晶在第六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曾提出过“三国熊猫”的概念设想,这个创意最终帮助她们团队获得了全国金牌的好成绩,同时也获得了四家风投的合作研发意向,拿到3000万风投资金。她们分别以《三国演义》里的刘备、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为原型,创造了五只卡通熊猫形象,代表了仁、义、勇、信、智五种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围绕“三国熊猫”这个形象,他们将开设“三国熊猫”连锁专卖店,最后还可能开办“三国熊猫”乐园。其终极目标是形成由动画业、快速消费品产业、零售业、休闲业共同组成的“三国熊猫”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打造中国的迪斯尼。

这是一个很有前景的创意,但如何做到像《功夫熊猫》那样构建起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思想建立起无缝对接,使全世界人民都能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却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情。毕竟,《功夫熊猫》的导演约翰·史蒂芬森花了30年时间研究中国文化,并且在他背后拥有一支制作经验颇为成熟的制作团队。

如果有一天,全球也掀起一阵“中国创造”的熊猫热潮,出现了与米老鼠或者是芭比玩偶疯狂收藏者类似的国产熊猫爱好者,那时候我们才可以说,在熊猫符号的文化创意开发这条道路上,我们追上了全球化进程的步伐。

[注释]

功夫熊猫的影评篇3

阿宝又回来了?

没错!那只憨憨胖胖的熊猫阿宝,借着《功夫熊猫2》又回来了!

还记得《功夫熊猫》中,阿宝的超强表现吗?――他阴差阳错成了“神龙大侠”,打败了残豹,维护了“和平谷”的和平。

至于刚刚上映的续集《功夫熊猫2》,则很像是一个寻找自我、确认自我的故事。除了要解答阿宝的父亲为什么是一只鸭子――这个折磨了全世界影迷三年的问题,熊猫阿宝还要在行侠仗义的同时,思索和寻找自己的身份――自己到底是谁,从哪里来,将要去向何方。通过这些寻找,阿宝也实现了自己的功夫梦。

或许,让中国影迷觉得亲切的是,在影片一系列 “寻找”中,有个脱不开的关键词――成都。

《功夫熊猫2》中,师傅告诉阿宝打败白孔雀需要以柔克刚,获得“Inner Peace”(内心平静)的力量。而迟迟无法领悟的阿宝正是回到家乡成都,回忆起了自己的童年。百感交集之际,他在竹林掩映的川西平原,吸收天地之精华,突然领悟,参透了实现内心平静的秘诀。

《功夫熊猫2》中融入了不少成都元素,包括其极具特色的美食、药材和著名景点,甚至“阿宝”的身世之谜就藏在这座中国城市之中。

在电影的植入广告无孔不入的今天,冯小刚的《非诚勿扰2》植入广告总收入超过6000万人民币,《变形金刚》的植入广告收入高达4000万美元。而经过成都市政府官方确认,《功夫熊猫2》中城市元素的植入费用是――“0”!

《功夫熊猫2》――一部好莱坞用巨资打造的动画电影为什么会与成都产生联系,其中究竟存在着怎样的故事和逻辑?成都给这部电影究竟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这是隐藏在电影故事背后,更值得玩味的故事。

大地震后,一次迫在眉睫的危机公关

故事要从2008年说起。5月12日,四川发生了史无前例的汶川大地震。震中距离中国西南重镇成都不足100公里。地震导致该市都江堰、崇州、彭州三地遭受重创。

当成都人从救灾的疲惫中缓过气来,开始评价地震损失的时候,一个问题凸显出来――当年确定在成都举行的若干经贸活动被取消;入境人数锐减;服务业遭受重创……“星级饭店只有30%多的入住率;从北京飞成都,即使两个航班合并,上座率也只有60%……”时任成都市旅游局局长的邓工力这样描述震后成都的萧条。

事实上,成都的绝大多数区域在震后一周就已全面恢复了平静。

“成都是安全的”,从城市发展角度,这样的声音需要用最快的速度传播出去,否则,成都的城市形象将遭受巨大打击。那个时候最悲观的预计是,这场地震对城市形象,特别是安全形象带来的影响将超过20年。对于一个正在快速发展的城市,一旦被外界认定为不安全,其影响无法估量。在当时可以预见的范围内:城市投资、旅游和居住三个领域受到的损害首当其冲。

于是,由成都市最高决策层出面,一个全新的机构紧急成立――“成都城市形象提升协调小组”。这个小组集聚了成都市政府旅游、房产、投资等多个职能部门的人员,并从当地新闻机构和公关公司抽调了人员,小组人数最多时达100多人。直到今天,这个创造了“大外宣机制”的机构在成都市委宣传部依然存在。事实上,这个小组所承担的最迫切使命就是城市形象的危机公关。

当成都寻求世界目光之时,全世界正在为一只名为阿宝的大熊猫疯狂。就在地震发生后三天,5月15日,法国戛纳,《功夫熊猫》在第61届戛纳电影节全球首映。在随后的新闻会上,以往习惯八卦的娱乐媒体都在向大牌明星追问一个严肃问题:“你们知道大熊猫的故乡正遭遇地震灾难吗?”梦工场动画首席执行官杰弗瑞・卡森伯格说,自己很关心这个发生在熊猫故乡的灾难,希望有机会能亲自来四川看看大熊猫,希望这部电影至少能给灾区的孩子们带去一些笑容。

一部充满娱乐元素的商业大片与“抗震救灾”主题结合到了一起。2008年6月18日《功夫熊猫》在中国首映,首映票房全部捐赠给四川灾区,为大熊猫的灾后生活重建献爱心。作为一部商业大片,《功夫熊猫》为在地震之后登陆中国也进行了一次危机公关。

当会中国功夫的阿宝迅速成为影迷热议的话题时,成都市委宣传部也在反复观看研究该片。影片中对中国元素、大熊猫元素的运用让人折服,尤其是杰弗瑞・卡森伯格在戛纳电影节上的深情表白受到了成都重视。“如果这些国际大牌明星都来成都了,成都还不安全吗?”

2008年9月初,成都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向《功夫熊猫》的出品方美国梦工场动画公司发出邀请函,邀请梦工场动画首席执行官杰弗瑞・卡森伯格带领《功夫熊猫》续集的创作团队来成都,感受成都文化,亲密接触大熊猫。

梦工场与成都开启“跨国婚姻”

好莱坞怎么会千里迢迢赶到成都,主动融入成都元素?成都城市形象提升协调小组负责人谢文透露,其实两个理由足以打动美国人:第一向杰弗瑞发出邀请,带领创作团队来成都看大熊猫;第二,“阿宝的爸爸为什么会是只鸭子?成都会给你一个答案。”

鲜为人知的是,虽然《功夫熊猫》使“阿宝”的形象风靡全球,但电影的创作团队却从来没有亲眼见过真正的大熊猫。而更为重要的是,“阿宝的爸爸为什么会是只鸭子?”势必是续集必须向全球观众回答的问题。遥远而神秘的成都此时发出邀请,仿佛冥冥之中为正在为续集故事发愁的创作团队指引了方向。

2008年10月21日,杰弗瑞・卡森伯格带队的梦工场动画公司高层乘坐私人专机飞抵成都,同行的还包括《功夫熊猫》续集导演詹妮弗・尼尔森率领的庞大创作团队。两天时间里,梦工场动画创作团队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青城山和金沙遗址等地采风,收获颇丰。

梦工场对成都一见钟情,离别前杰弗瑞兴奋地向中国记者宣布:“来成都就是希望解开阿宝的传奇身世之谜,我们会在三年后向全世界公布答案!”梦工场动画与成都的合作由此开始。

韩裔美籍女导演詹妮弗则感慨:如果2008年没有去成都,真不知道阿宝的身世会是什么样。“在我们去了成都之后,我们才发现成都人是那么热爱熊猫。电影很大一部分情节是在去了成都之后加上的,我们要把这些原汁原味地告诉全世界观众。”詹妮弗说。

在《功夫熊猫2》中,担担面、火锅、麻婆豆腐、宽窄巷子、锦里、青城山……成都元素遍布影片。创作团队让阿宝到大熊猫的故乡成都“寻根认祖”。

令梦工场团队印象最深刻的是成都美食。抵蓉当天,成都市领导在宽窄巷子宴请美国客人。此后两年多时间里,杰弗瑞多次向朋友津津乐道,提起夜宴上的成都美食。当晚,杰弗瑞一次次举杯,豪饮白酒。在酒酣耳热之际,杰弗瑞主动向何华章提出了在影片中运用成都元素的想法。自此,《功夫熊猫2》创作团队来蓉采风,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吸引媒体眼球的新闻事件,更为中美双方深度合作埋下了伏笔。

随着杰弗瑞・卡森伯格抱着大熊猫合影、创作团队登上青城山的照片经国内外媒体报道,网络广为传播,地震之后 “成都依然美丽”的危机公关初见成效。

好莱坞打开中国市场,成都赢得国际影响

2009年,成都市提出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长远目标。成都城市形象提升协调小组的工作也从“去地震化营销”转向传播城市美誉度。

“成都要把自己放在和世界城市同一起跑线,成为世界公民。”提升小组负责人谢文对《小康》记者说。

成都已不满足于国内津津乐道的“休闲安逸”形象,但在国际上树立宜居宜游宜商的城市形象,成都还缺少“识别度”。

成都在哪里?这是成都必须要向全世界回答的一个问题。

于是,成都市再次向杰弗瑞・卡森伯格发出邀请――当年,杰弗瑞抱着大熊猫露出孩子般笑容的形象,让太多人记忆深刻。

其实早前,好莱坞已经借着《功夫熊猫》和中国进入了“蜜月期”。中国元素借着该片成为全球热门话题,被纳入好莱坞商业大片的全球攻略。

种种契机下,着眼于《功夫熊猫》续集的,成都所打出的“熊猫牌”和梦工场打出的“中国牌”,就像是诸葛亮和周瑜在商量破曹之策时,各自在手心写下“火攻”二字,不谋而合。成都市表示,一部好莱坞大片要拍大熊猫,自然会到大熊猫的故乡成都取景,这是水到渠成的事。双方拿出各自不可或缺的资源在合作,合作的目标是双赢:好莱坞打开中国市场,成都赢得国际影响。

这段东西方跨国婚姻要能长久,还需要经历柴米油盐过日子的检验。此后两年多,成都市与美国派拉蒙、梦工场动画进行数次对接沟通,杰弗瑞的私人飞机再次降落在成都双流机场,成都也派出代表飞赴洛杉矶,在数次的视频会议、考察中不断沟通、磨合。

为促成成都元素在影片中巧妙展现,成都市专门组建了《功夫熊猫2》中方工作团队,负责协调沟通、成都元素创意设计等工作。成都不仅仅提供“原材料”,甚至拿出了很多动漫作品和动画效果图。这些由成都自行创意设计的元素方案,很快摆上了大洋彼岸美方创作团队的案头。由此,青城山、太阳神鸟图案、麻婆豆腐、担担面这些成都人耳熟能详的元素植根于好莱坞大片中。成都直接与好莱坞梦工场的合作,开创了中国城市国际营销的先例。

其实,早在2008年《功夫熊猫》全球热映时,有广告公司就给成都市做了一个详细方案,希望花钱邀请《功夫熊猫》剧组的创作班子到成都考察,“当时的预算费用是300万元左右。成都元素植入《功夫熊猫》续集的经费另算。”

成都市分管宣传的领导肯定了这一思路,但明确表示:宣传是为拉动内需促进经济。这种效果也许不像旅游,直接体现在吸引了多少人来,但宣传是可以创造具体价值的。以成都的财力条件,我们不应该花钱做植入,而是需要专业对接,精细植入。

有专业机构曾评估,成都市成功邀请《功夫熊猫2》剧组来蓉采风,达到的灾后成都依然美丽的全球传播效果就价值3000万。而融入大量成都元素的《功夫熊猫2》在全球热映后,其广告价值更难以估量。

功夫熊猫的影评篇4

[关键词] 跨文化传播;《功夫熊猫》;文化侵略;传统文化

2011年5月,《功夫熊猫2》在中国内地首映,这只延续了以往风格的可爱熊猫在上映前两日就在中国内地狂揽1.2亿元(约合1 850万美元)的票房,[1]这一令人惊愕的票房高度使得2010年的巨制《阿凡达》都相形见绌,足见其非同凡响的受欢迎度。然而从另一角度来看,熊猫、功夫、烟花、宫殿等这些具有典型中国风格的一系列文化符号出现在这样一部由好莱坞出产、在中国放映的影片之中,不免有些讥讽的意味。这一跨文化传播的主动权或许本来应该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然而吊诡的是却被好莱坞先发制人,让一只外国熊猫披上中国外衣,结结实实地把我们“反跨”了一把。

一、《功夫熊猫》系列:跨文化传播的经典案例剖析

跨文化传播学者古迪孔斯特(William Gudykunst)认为,跨文化传播涉及有关文化与传播研究的各个方面。于是有学者认为,跨文化传播就是“不同文化之间以及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之间的交往与活动,设计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之间发生的信息传播与人际交往活动,以及各种文化要素在全球社会中流动、共享、渗透和迁徙的过程”[2]。由此观之,《功夫熊猫》系实可以看做跨文化传播的一个经典案例。在这部影片之中,受众感受到的满眼都是中国传统的文化元素符号,如熊猫、中国功夫(虎拳、鹤掌、蛇拳、螳螂拳、蛇形刁手)、传统中国服饰(阿宝的布鞋、父亲鸭子的长袍马褂)、中国食品(面条、包子)、中国建筑(宫殿、寺庙、小院)、中国的哲学思想(尊重客观规律、心静如水),等等。然而在这层中国传统包装的外衣下,我们看到的阿宝却是另外一副模样,幽默的语言、大大咧咧的性格、夸张的肢体动作、丰富的表情……这完全不是一个我们所了解的东方人的性情。具备这副模样的阿宝俨然就是一个“西方人”,或者更准确地说它是一只美国熊猫,这是我们经常可以在好莱坞影片中所熟知的人物形象。也就是在这种中国文化外衣的包裹之下,这只熊猫带着它的美式风格和美国文化席卷而来。受众可能会意识不到美国文化的侵袭,然而这的确实实在在地发生了。

在这部影片中,好莱坞的制片人用他们所理解的中国文化来向中国人讲述其美国文化的种种精神。比如阿宝面对强敌时的乐观精神、总是能够在最后力挽狂澜的个人英雄主义精神、众生平等的普世价值观等,这些无疑都是中国文化中少有表现的。尽管受众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些美国精神的传播,然而这正恰恰说明了这种跨文化传播的潜移默化。当受众从电影院里出来,心满意足且饶有兴趣地回忆起电影情节甚至推荐亲朋好友也来观看时,他们已经对这部影片建立了心理认同,《功夫熊猫》系列的跨文化传播也就得以成功完成。

之所以说《功夫熊猫》系列是跨文化传播的一个经典案例,是因为它有着与其他好莱坞电影的一个不同之处,这个不同之处可以叫做“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从2004年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都首尔挂牌至今,我国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三百多所孔子学院,这无疑为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教育开辟了新途径。因为文化意味着国家的软实力,文化输出是比物质产品输出更重要的层面,这是全世界都认同的话题。所以挖掘我国的传统文化,以恰当的方式传播我国特有的中华文化,不仅能够消除国家之间的偏见和误解,还能达成文化的认同,提升我国的软实力。当然,不只是我们意识到文化巨大的影响力,作为美国电影最重要的根据地,好莱坞早已成为美国进行跨文化传播的大本营。

在《功夫熊猫》系列中,好莱坞创造性地将我们输出给他们的中华文化进行了包装,然后又以此为卖点将包含众多中国文化元素的电影卖到了中国,不仅赚得盆满钵盈,而且还达到了将美国文化进行传播的目的,可谓一箭双雕。当我们试图输出中华文化来进行跨文化传播的时候,美国人这招“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跨文化传播策略着实令人惊叹。

二、跨文化传播并不等同于文化侵略与文化殖民

《功夫熊猫》系列上映伊始就引发了关于文化侵略与文化殖民的讨论,这或许也正是上述好莱坞“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所带来的不可避免的“文化效应”。毕竟这部影片中有着太多我们所熟悉的文化元素,然而这竟然是一部用我们的文化赚我们的票房的好莱坞之作!这一系列影片带给国人的心理落差在所难免。但是如果将其看作严重的文化侵略和文化殖民,又似乎就有些草木皆兵了。

从文字表面来看,“侵略”与“殖民”的原始含义都是指在违背对方意愿的情形下采取的强制措施。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功夫熊猫》系列影片并不存在所谓的文化侵略与文化殖民,它给观众带来的影响严格说来也只能归为文化传播。因为在该系列影片取得极高票房的背后,没有人遭到了梦工厂的强迫,也没有人受到派拉蒙的威胁,观众对其发自内心的喜爱和有口皆碑的评价都源于影片本身的精彩。

对于《功夫熊猫》系列文化侵略与文化殖民的恐惧的产生,恰恰说明了传媒与权力的极大关系。蒋原伦教授在《媒介文化十二讲》中指出,统治阶级的话语霸权“即意识形态的领导权,是通过诸如家庭、教育制度、教会、传媒和其他文化形式这类机制而得以运行”。其中,传媒作为一个结构有序的意识形态领域,作为一个复杂的统一体,是建立在传媒与作为整体的社会分享的指意语汇之上的。由于这一分享,“观众感到他们是在以自己的方式解码,故而是认可了作为系统的传媒”[3]。掌握了传媒,就很有可能掌握话语权,这在当代社会无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认为《功夫熊猫》系列会产生文化侵略与文化殖民的学者或许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会害怕有一天美国文化会搭乘好莱坞大片长驱直入我们的文化国土,消亡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

当然,我们并非认为这种情况绝对不会发生,任何一种情况都是有可能性的。但是,文化层面是整个社会系统中最为稳定的,并非轻易就能被消亡,何况中华文化历经五千年而长盛不衰,其稳定性更是超出想象。反过来说,对于像《功夫熊猫》系列的好莱坞作品的跨文化传播,我们要采取的并非是抵制这种低级的做法,而应该用更为精彩漂亮的作品将观众拉回来,甚至更高一层次地“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让他们也见识一下我们的文化传播。

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影视创作上的吸引力和市场前景 当我们一面想看《功夫熊猫》系列影片一面却又害怕被文化殖民时,我们缺少的正是在影视产品(如电视剧、电影、动漫等)创作上的自信,这种自信的缺乏是由国产作品的长期劣质所累积起来的。《功夫熊猫》系列影片可以说是用中国文化完美地制作了一件精致的外衣,套上这件外衣,这两部好莱坞大片就能迅速获得票房和口碑上的双丰收,美国文化的普世精神也就自然获得了观众的心理认同。

在跨文化传播中,心理认同是一个重要的隘口。拉里•萨默瓦曾经说道:“文化最为重要的责任之一,就是帮助其成员建立他们的认同。”[4]唯有建立了这种认同,受众才能心甘情愿地接受作品中所包含的文化元素和文化内涵,才能真正达到跨文化传播的终极目的。然而,我国目前在影视作品制作上,与国外还存在这较大的差距。以近几年荧屏热播的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为例,虽然这部作品的收视率很高,以此为基础制作的电影版动画片票房也让人满意,但是从专业角度来看,其与《功夫熊猫》系列影片的差距仍然极大。甚至相比于20世纪40年代上映的《猫和老鼠》,《喜羊羊与灰太狼》无论在制作还是在创意上都难以望其项背,这不能不说是当今中国动画的悲哀。倘若以这种作品来进行中国文化的跨文化传播乃至与各国的动画电影去竞争,其结果可想而知。

实际上,《功夫熊猫》系列动画影片在击败了国产动画电影的同时,也为国产动画指明了出路。暂且不说《功夫熊猫》系列在制作技术上遥遥领先的程度,国产动画首先要考虑的是对于受众需求的把握和自身创新意识的觉醒。如今的受众欣赏水平提高,对于新鲜创意的需求也就越来越强烈,一部制作简单且缺乏创意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终究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所以国产动画电影一定要做好对于受众需求的市场调查,并以此为基点来进行创作。

作为一个五千年的泱泱大国,我们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有数不清的神话故事,有不胜枚举的传奇形象,还有众多具有强烈吸引力和神秘色彩的文化元素与符号,这些都是可以利用的资源,而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倘若能够以这些为基础,迎合当今电影市场的流行趋势,再加上新奇的创意和精良的制作,相信中国动画影片的崛起指日可待。或许到时候我们自己制作的《功夫熊猫》能在美国的院线广受好评,我们所希望的跨文化传播也就顺理成章地实现了。

罗伯特•舒特曾经指出,跨文化的目标是不断增加对每个社会及其传播道德的复杂性的深刻理解。传播者需要了解和感受一个社会的道德价值和道德规范,以及规范人类言行的深层的文化信仰和传播期望。真正的内文化旅行是具有挑战性的,它让旅行者置身于陌生的道德和传播系统之中。传播者只有通过多样的内文化旅行,才能获得跨文化道德的觉悟――它是一种个人意识,即人们对不同于己的道德系统能多大程度的接受。[5]诚然,好莱坞的确为我们提供了两部极为好看的动画电影,然而当我们看到属于自己的传统文化元素被运用在外国电影之中来进行文化传播,并且比我们自己的电影还要受欢迎时,我们的心中自然会泛起一丝酸楚,这种感觉正是跨文化传播的效果体现。体会到这一点,我们才能明晰自己在影视跨文化传播领域的责任和担当。因此,在跨文化传播的道路上,除了作出自己的《功夫熊猫》,我们别无他路。今天我们是如何通过《功夫熊猫》系列接受了其中内含的文化因子,明天就会如何让其他文化系统主动地接受我们的文化元素。

[参考文献]

[1] 搜狐娱乐.《功夫熊猫2》内地两天1.2亿破纪录 北美欲反弹[EB/OL].2011-05-30,yule.省略/20110530/n308884821.shtml.

[2] 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4.

[3] 蒋原伦.媒介文化十二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0-21.

[4] 拉里•萨默瓦,理查德•波特.跨文化传播[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84.

功夫熊猫的影评篇5

[关键词] 色彩;叙事;《功夫熊猫》

动漫电影属于电影文本形式,从电影模式角度来看多数为叙事模式,但因面向视觉群体不同,其叙事功能又区别于普通的电影。并且在电影表意、观众需求、功能定位等方面都有自身特点。高科技的不断发展,加速了视听联动模式的推进,从而为动漫电影的想象与叙事空间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并且使得电影在人物内心活动与情绪波动方面表现得更为逼真,故事情节更具活力,电影的审美效果得到增强,给观众带来一幅超乎想象而又与现实相联系的动画场景。

一、电影《功夫熊猫》赏析

(一)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随着电影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国际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电影中逐渐显现出各国的文化特点。接下来我们将以一部家喻户晓的动漫电影《功夫熊猫》为例,分析电影中包含的中国元素及民族文化,并总结中外文化存在的差异。第一,环境因素。众所周知文化源于生活和自然,因此不同的区域环境、生活环境成就了不同的文化差异。人们受到大自然的影响与厚爱,在生产和生活中流传下来的民俗习惯及人文历史,随着历史的沉淀形成了一种区域和民族文化,具有很强的历史性、稳定性、延续性。中国地大物博,拥有五十多个民族,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各民族情同手足,在这种人文背景下创作出来的电影更加注重于人物镜头及环境画面,以表达人物性格为主,因此,电影中常见的为历史人物或者英雄人物。故事情节多是为了国家、民族或朋友及家人挺身而出的故事内容。相比之下,西方电影中所呈现的环境画面则更为广阔。通常为在一定的大环境下展开故事情节,在对英雄人物的叙述上,多数是为了拯救全球而奋斗的世界级功臣。动漫电影《功夫熊猫》中,我们很清楚看到其中蕴涵了丰富的中国式环境。电影中塑造的熊猫阿宝为一名勇士,为保卫领土而战,村民与队友的鼎力相助营造出一种团结、和睦的人文环境,与其他西方电影中呈现的文化环境相比,《功夫熊猫》中的英雄形象更为谦虚平和。第二,价值观因素。不同文化环境影响着人们价值观的形成,并且表现出不同的言行举止,并对另一种文化环境下产生的价值观很难做到理解与接受。中西文化的不同导致人们价值观的不同,在西方人的价值观世界里,个人主义色彩较为浓厚,我们解释为以实现自我为中心的独立价值观。西方文化注重人身与权力的自由,人们渴望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来实现梦想,在西方世界里民主与平等是备受关注的。区别于西方,中国推崇的是以集体利益为主的价值观,个人主义色彩相对较轻。电影《功夫熊猫》中,熊猫阿宝具有典型的中国式价值观念,在他的精神世界里队友及村庄的集体利益是不可侵犯的,而泰狼作为反势力代表,则表现为另一种不同的文化价值观,泰狼言行独断,一切以自身利益为中心,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了动物的本性。影片中中西文化交叉演绎,反映了不同文化对价值观及行为的影响。

(二)《功夫熊猫》的文化传播战略

1.奇观化战略

“奇观”化战略是指随着全球文化交流的不断推进以及电影技术的迅猛发展,呈现给观众的一种崭新的、不同于以往的独特视听效果的叙事方法。奇观化战略的推行,弥补了以往传统叙事方法中的不足,给制作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创新空间,从而实现了制作方式与方法的与时俱进。影片《功夫熊猫》给观众呈现出了精彩绝伦的视听效果,让人们记忆犹新。据了解,影片《功夫熊猫》的美术总监历时八年时间研究中国的文化、艺术及民间建筑。影片中的中国山水画背景让人们眼前一亮:穿梭于高山云雾的殿堂,风清月明的夜色、山水缠绵、人与花香美轮美奂的景色让观众向往不已。此外,影片中主打色调为红色与黄色,鲜亮的色彩奠定了影片的喜剧氛围,让观众以一种愉悦、轻快的心情来欣赏影片。

2.“陌生化”手法

“陌生化”手法运用于影视领域主要是以观众的逆反性心理为核心进行制片创作。通过不断变化影片表现方式来改变观众对影片的接受意识,主要目的是为了打破观众乐意接受的传统接受意识,对影片有一种陌生感和新鲜感,从而激发观看兴趣和热情。“陌生化”手法的使用,更容易引起观众对电影的注意力,并产生与创作者的共鸣。熊猫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通常为行为笨重、憨态可掬、形象可爱,而影片中呈现的熊猫形象,因与“功夫”挂钩,则呈现得干净利落、刚柔并济。让观众耳目一新,印象深刻。因此,影片《功夫熊猫》的形象塑造通过“陌生化”创作手法,将一个全新的熊猫形象展现于观众面前――机智、幽默、憨态而又调皮,在学习武艺时呈现出的矫健身姿,更令人惊撼不已。在与敌手奋力作战时表现的坚毅而果敢彻底颠覆人们传统意识中的熊猫形象。

3.快乐机制

通常,人们选择媒介内容时都是基于主观能动意识的需求,对娱乐方式的选择则主要是按照自己的人际关系处理方式以及为了缓解心理压力或转换内心情绪需要,娱乐化媒体之所以很受欢迎原因也正在于此。影片《功夫熊猫》在幽默化、戏剧化的编排上下了不少工夫,看得出来导演在为观众营造惊险刺激性心理体验上还是费了不少心思。单从主人公的形象设计上便可以看出来,熊猫阿宝双腿短小,肚皮圆圆的,有些许臃肿,将这样一个夸张、调皮的主人公形象放入夸张的场景中,穿梭于云霄的高殿、类似巴士底狱的监狱,使影片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吸引着观众前来观看。

二、色彩在叙事中的应用

(一)黑白与圆圈

影片的创作人员巧妙地运用颜色这样一种直观的方式合情合理地将熊猫与太极联系在一起(黑白相间的武士)。影片预言中的描述在整部戏的内外都产生了丰富的联想。在戏里,沈公子觉得预言中所描述的便是熊猫,于是开始了对熊猫村的大屠杀,这也恰巧使得孤儿熊猫顺理成章在和平谷长大并成为一名功夫侠客。戏外,观众很自然将熊猫和太极联想在一起。不单单是颜色上的相似,在外形上也颇一致,太极为黑白合成的圆形,而熊猫体型偏胖,肚皮圆圆的,使得观众在潜意识中与影片达成一致。太极讲究以柔克刚,影片主人公熊猫阿宝身材圆乎乎的更是直观地展现太极的精髓。原本无任何优势的身材与太极相联系在一起却成了熊猫的优势,正是由于这样的身材才使得熊猫具有其他武侠所不具备的优势,因为熊猫体型圆而皮厚,很难被点中穴位。

(二)美式英雄的形象色彩

导演将功夫熊猫阿宝赋予了美式的英雄形象。阿宝为平民出身,但是却有着远大的志向,那就是成为武侠高手,拯救村庄和队友。阿宝性格乐观、幽默,勇敢、机智而充满自信,从来不会因为困难和挫折放弃自己的梦想。为了实现梦想,他刻苦训练,奋发向上。影片《功夫熊猫》将理想主义与英雄主义相结合,共同表现主题,即美国价值观要素。换句话说,这部电影想要呈献给观众的就是一部励志“美国梦”,告诉人们“只要肯付出努力,就会实现梦想”。熊猫阿宝靠着自信、勇敢的个性终究实现了自己的“美国梦”。阿宝出身平民,父辈们都是靠着做面条维持家庭开销,而他自幼便喜爱武术,梦想着长大后能够成为一名武林高手。体型肥胖,也没有任何特殊资质,这在师父浣熊眼里,阿宝并非是一块习武的好材料。然而阿宝对自己充满信心,练武时,他勇敢、刻苦。一听到和平谷有盗贼闯入时,便不假思索赶往那里,凭借自己的机智和勇敢战胜了敌人。影片中,熊猫阿宝在与敌人交战时都是充满自信,没有丝毫畏惧。即使是面对沈王爷的火炮时,阿宝依旧表现出一副镇静自如的神态,临阵不惊,与沈王爷斗智斗勇。也正是这样自信与勇敢使得阿宝一次次战胜恶人,取得成功。而这种性格特点也正是好莱坞电影中所展现出来的英雄性格。例如西部影片中的牛仔们,单枪匹马,骁勇善战。在师父眼中没有资质的面馆伙计阿宝,经过几年的历练成长为一名可以打败孔雀王的“救世英雄”,而这一段艰辛的成长历程对于观众而言是最具亲和力的。阿宝这一英雄形象,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甚至身材臃肿,动作缓慢,但通过艰苦的磨炼,终于练成一名武功高手,实现了自己的英雄梦想。影片将主人公的形象塑造一改中国武侠片中英雄神化式的塑造方法,而是偏向凡俗化,从而让观众更加耳目一新,这也是影片的成功创作之一。

(三)虚幻色彩

从某种角度而言,电影中的虚幻现实更好地解释了存在主义对现实生活的观点。现实生活中并不会存在武断的话语权威,所呈现的也无非是存在主义的哲学性观念。而电影叙事则可以将虚幻与现实间巧妙地联系在一起。众所周知,文化与人的存在关系密切,均表现为一种符号,一种指意。然而文化并非是政治的口号,它只是讨论一些关于人们生存的基本理论。人们的内心情感往往是带有些许遗憾或伤痛的,在生活的表象中常常被掩饰。影片《功夫熊猫》中将很多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深刻反映了出来。例如梦想与现实的冲撞,地位、身份与权力的联系等,从这些角度来看,影片已经不单单是孩子们的专利,更多的是反映当下社会的生存之道。影片结尾,向人们展现了一幅美好的和平画面:宁静的村庄、广阔的原野、绿色的田地、人们欢快的劳作场景……这才是真正的和平谷,停止了争斗和杀戮。动画电影给观众内心带来一种需要付出牺牲后才能过上理想生活的情感体验。符号背后的现实意义深远。

三、结 语

中西方文化因区域性和历史性特点浓厚而各具独特之处。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中西文化间的差异将更加显著。伴随着影视媒体的国际化发展道路不断迈向新的台阶,目前人们更愿意将电影作为一种新视角去审视中西文化的不同,显然中西文化差异也将成为影视界的新挑战。无论是展现西方的个人主义色彩,还是颇具中国集体价值观的文化元素,都是反映了不同国家的认知与发展历史。本文以《功夫熊猫》为例,阐述了电影色彩在叙事中的应用,以提高影视作品叙事效果,为观众呈现更多优秀影片。

[参考文献]

[1] 陈化宇.多元视角下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定位――评电影《功夫熊猫》中的中国文化元素[J].电影文学,2009(03).

[2] 马伟莲,赵翠玲.中国元素在动画电影《功夫熊猫》中的运用[J].电影文学,2012(04).

功夫熊猫的影评篇6

[关键词] 《功夫熊猫》;美国梦;文化背景;美国思想价值观

2008年6月,好莱坞梦工厂动画力作《功夫熊猫》在全球上映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笔者认为影片成功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它从各个角度向观众成功展示了中国文化的神奇魅力,如水墨画的桂林山水、中国式的宫殿建筑、传统的手推车、四人轿、鞭炮、针灸、麻将、面馆、包子、喝面汤、中国书法、卷轴、灯笼、斗笠、兵刃、牌坊、二胡、笛子、鼓等等,卡通人物中的神龙勇士熊猫,长寿睿智的化身乌龟、象形拳的代表虎、鹤、猴、蛇、螳螂等等都是中国文化里特有的。二是这所有一切中国元素无一不是靠美国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念美国梦联系起来的,而价值观是文化中最深层的部分,它支配着人们的信念、态度、看法和行动,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可以说,无论影片《功夫熊猫》的中国元素表现得如何精妙绝伦,它依然是制作人的文化价值观即美国文化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一、何谓美国梦

“美国梦”的说法最早见于美国作家詹姆斯•特拉斯罗•亚当斯于1931年发表的历史著作《美国史诗》。他在书中写道,“美国梦就是‘对这样一个国度的憧憬,在那里每个人都可以生活得更好、更富足、更充实,每个人都有依照自己的能力实现目标的机会’。”有些人认为,美国的《独立宣言》最先对美国梦做出了解释。《独立宣言》说,所有的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享有生活、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维基百科的定义是:“美国梦(American Dream),是指任何人在美国都可以经过不懈的努力奋斗获得更好生活的理想,亦即人们必须透过自己的勤奋工作、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而非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典型的美国梦的代表有印刷学徒出身的国父本杰明•富兰克林,小木屋里走出来的总统亚伯拉罕•林肯,牧师家庭出身的人权领袖马丁•路德•金等等,他们皆出身贫贱,却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力排万难,最终走向成功。从上可以看出,美国梦的具体内容有自信、独立自主的艰苦奋斗精神、个人英雄主义、人人平等四个方面。下面我们将分四个方面,从两个美国梦的实现讨论影片中的美国价值观。

二、神龙勇士阿宝和浣熊师父的美国梦历程

阿宝出身于面条世家,笨的弯腰够不到自己脚趾(功夫五侠的嘲笑),居然梦想成为武艺超群的侠客。一天机会来了,乌龟祖师在玉皇宫(Jade Palace)召开功夫大会招募神龙勇士。由于体态过于笨重,行动缓慢,没能及时赶到会场的阿宝,发挥聪明才智,最终依靠树的反作用力越墙而过,落在为会议庆祝准备的烟花堆旁。它急中生智,把烟花绑在自己的椅子上,点燃烟花,随着椅子腾空而起落在乌龟祖师的面前,被点为神龙勇士。然而这时他又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浣熊师父和他的弟子们都认为乌龟祖师做出了错误的决策即不该指定这个不会任何武功,且没有任何资质的笨熊猫为神龙勇士。在浣熊师父和弟子的排挤和嘲笑下,阿宝十分郁闷,贪吃的他拿桃子来发泄,乌龟祖师的一席话:昨天是历史,明天是还是个谜,只有今天才是天赐的礼物(Yesterday is History,Tomorrow a Mystery,Today is a Gift,Thats why its called the Present)打动了阿宝,他下定决心把握住今天,绝不退缩,好好习练武艺。这时消息传来,邪恶的太郎从监狱中越狱而逃,正向和平谷袭来。浣熊师父无奈之下,只得向乌龟祖师寻求帮助。乌龟祖师告诉他自己老了,不能再次担负阻止太郎的重任,并告诉浣熊师父只有神龙武士才能拯救和平谷。在乌龟祖师的训导之下浣熊师父终于明白一切事情绝不是偶然(there is no accident),成功与否取决于自己有没有信心把阿宝训练成天下无敌的神龙勇士。接下来浣熊师父就展开了对阿宝的刻苦训练,由于事情迫在眉睫,他没有循规蹈矩。训练时,他充分利用了阿宝的潜力和贪吃的特点最终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自己毕生所学全部传授给了阿宝,并带领阿宝去揭开神龙秘卷的秘密。令人失望的是,神龙秘卷里没有任何武功秘籍。无奈之下,师父只能要弟子们带领和平谷的百姓离开,自己一人留下来,承担自己失误造成的后果。因为当初是他收留了太郎,并把他朝神龙勇士的目标训练,不幸的是太郎走上邪路,这也断送了师父的梦想。阿宝回到家中,鹅爸爸向他道出了平凡的“真理”:“我私家汤的绝密食材,就是什么都没有,想让一件东西特别,你只要相信那是特别的就够了”,你要做的就是相信,完全相信。阿宝这时豁然开朗,明白了神龙秘卷缘何空白,世界上最强的武功秘笈是自信,只有相信自己,才能潜能无限,随后他奔赴战场。在阿宝要去和太郎决斗之时,浣熊师父充满自信的一句鼓励“you can defeat him (你有别人没有的东西)”,更是强化了阿宝战胜太郎的信心。至此,阿宝成为功夫大师的梦想得以实现,而师父想教出一个神龙勇士的人生理想也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三、美国梦实现的条件

1.自信

自信是人们事业成功和梦想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从影片可以看出,熊猫阿宝和浣熊大师不同的梦想的实现都经历了两次思想转变。这一转变的根本就是自信心的确立。第一次转变发生在熊猫在乌龟祖师被点为神龙勇士后,浣熊师父和功夫五侠的嘲笑和围攻,对自己的梦想彻底失去信心。而同时,浣熊师父的认为此事是个偶然,坚信是乌龟祖师弄错了,对熊猫阿宝成为神龙勇士不报任何希望。后来二者先后在乌龟祖师的点拨之下确立了信心。第二次转变是揭开神龙秘卷的秘密的瞬间,师徒二人的信心同时降到了最低点,后来阿宝在父亲对祖传汤面配方的解密时茅塞顿开,重新拾回信心,这也给师父带来了希望。师父对阿宝的信心鼓舞了阿宝,使阿宝的自信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接着在面对太郎的讥讽话语:“我以为神龙勇士是什么样的,竟然是一只又肥又笨的熊猫”,阿宝的回答令人回味悠长,他说:“Im not a big fat panda; Im the big fat panda”.这里对不定冠词和定冠词的恰当使用,更突出了阿宝对这场对决必胜的信心,因为不定冠词a 在英语中表示“随意一个”,而the 表示“惟一一个”。可以说整个影片要告诉我们的就是,想成功就要相信自己,只有相信自己有过人之处,才能有过人之处(believe yourself,believe you are special,then you are special)。可以说熊猫阿宝和浣熊师父的成功都是来自于对此箴言的坚信。

2.独立自主的奋斗精神

独立自主的奋斗精神在美国被称之为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它是美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美国早期边疆开拓精神的一种延续,指的是一个人要取得成功必须依靠坚忍不拔的个人努力、个人奋斗。这一点颇似我国的古训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所不同的是国人的成功大多依赖他人帮助,如国内流行的:“生得好,不如长得好,长得好,不如嫁得好。”熊猫阿宝和浣熊师父的成功无不取决于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如熊猫阿宝在浣熊师父对它没有信心时,自己一人独练劈叉而不幸被卡住的场面,及后来师父对阿宝有信心后师父的因材施教式的耐心指导和阿宝的勤学苦练,无不体现了自立自强,不怕吃苦克服困难的奋斗精神。最终使一个只有零级功力的“废材”变成真正的英雄,独自一人拯救了和平谷的老少。此外,浣熊师父向乌龟祖师请教如何训练阿宝使其成为真正能够阻挡太郎神龙勇士遭到了祖师的拒绝后,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结合阿宝的贪吃和潜能创造性地研究出了一套很有针对性的独特训练方法也是这种独立自主的奋斗精神的具体表现。

3.个人英雄主义

不幸的是,这一依赖个人努力取得成功的思想,却有些个人英雄主义倾向。和诸多美国动画电影的经典之作如《狮子王》《花木兰》《海底总动员》《怪物公司》等一样《功夫熊猫》也没能走出美国式英雄主义的藩篱。英雄主义情结所表现的其实是以个人存在为基本前提的美国文化和价值观念核心,不同于中国传统的家天下集体主义观念。《功夫熊猫》也正是宣扬了这种思想,如在太郎逃脱牢笼之后,师父无可奈何,功夫五侠的联手在太郎面前不堪一击,就连浣熊师父也被太郎打倒在地,动弹不得。最后倒是熊猫阿宝使出了自己悟出来的无需拈指大法彻底解决了太郎,拯救了和平谷的父老乡亲。同其他好莱坞大片一样,能够拯救人类、拯救地球的都是英雄,而非某个群体,影片突出的都是个体,即“我”的成就。我们认为《功夫熊猫》最终成就的是阿宝的梦这一情节正是宣扬个人英雄主义的最好例子。另外,五侠的失败也隐喻了影片对集体主义的贬抑。

4.人人平等

这是美国独立宣言的民主思想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其基本精神是强调人具有与生俱来的权利,这些权利绝不应该被剥夺。它继承并发展了洛克的天赋人权学说,认为人人生而平等,这些权利是大自然所赋予的,不可剥夺,这些权利包括“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与我国的君臣、父子和师徒如父子的思想截然不同。影片中阿宝对师父的指责如“你自己都不信,你一直不相信我是神龙勇士,甚至从我来的第一天起,你就想赶我走”。此外浣熊师父和乌龟祖师的最后一次对话也表明了人人平等的思想。如在桃花树下乌龟祖师通过和浣熊师父的争论最终让浣熊师父明白:万事自有其自然成长周期,我们不能改变其本质,却可经过精心、耐心的栽培和呵护,使其变得更加优质,切勿“揠苗助长”,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神龙勇士。可以看出,我国父辈师长的权威性和不可冒犯性在这些指责和争论中没有丝毫的体现,然而这一切正是美国价值观的人人平等观念的具体体现。

四、结 语

综上所述,《功夫熊猫》是一部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结合的经典巨著。更重要的是,制作人的文化观念即主流的美国文化如美国梦、自信、独立自主的奋斗精神、个人英雄主义和人人平等观念等,从始至终都得到了很好的贯彻。我们认为电影作为一门视听艺术,它深刻地体现了影片制作人的文化背景。因此要深刻理解电影所传递给我们的真正意义,仅依靠表面的分析是远远不够的。同时,理解了影视背后深刻文化背景可以大大加强我们的鉴赏能力,使我们在评析一部电影时不至于“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参考文献]

[1] 胡文仲.超越文化的屏障[A].胡文仲比较文化论集[C].北京:外语教育研究出版社,2002.

[2] 朱永涛.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5.

[3] 付.一部宣扬美国思想价值观的巨型广告片作品透视――《功夫熊猫》的认知同构解读[J].电影文学,2009(07).

[4] 梁捷,赵达,王逸吟.“《功夫熊猫》热”引发的文化思考[N].光明日报,2008-07-31(第5版).

功夫熊猫的影评篇7

[关键词]《功夫熊猫》;场景音乐;特点;特色

2008年由好莱坞打造的中国功夫题材动画电影《功夫熊猫》一经问世即获得巨大的成功,影片中对中国元素的巧妙运用和武侠精髓的神奇融入是整个影片的一大亮点。从故事背景到角色设计,从美术设计到音乐创作,每个领域都是一次成功的尝试。影片中的配乐中西合璧且独一无二,给广大观众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这股熊猫旋风一直持续到2011年,当《功夫熊猫2》问世后,影片再掀中国功夫和武侠梦的狂潮,第二部中的熊猫大侠为了天下苍生和正义而战,中国式的音乐元素和西方交响乐的完美融合,带给观众们听觉上的盛宴。①两部影片的配乐由著名作曲家汉斯·季默和约翰·鲍威尔操刀制作,两位影视作曲家都紧扣片中中国功夫的武打场景设计,运用熟练的影视配乐作曲技法,并大胆的吸收与借鉴了中国戏曲元素和中国民族音乐元素。同时,在这两部作品的电影配乐的创作中,作曲家针对片中主人公——笨拙的熊猫阿宝形象,采用了中西方弦乐交互的电影音乐作曲变奏手法,生动地刻画出一个动感十足、憨态可爱的熊猫大侠形象。影片的中的场景音乐既融入了中国古典艺术哲学的写意之境,又融入了西方古典艺术哲学的写实之境。东西方古典艺术哲学思想在作曲家的笔下可谓是珠联璧合。因此,本文将以《功夫熊猫》系列电影中经典场面中的经典乐章为例,分析影片配乐的独到之处。

一、中西方弦乐交互的变奏手法

凸显影片配乐的主要特点《功夫熊猫》系列影片中不乏一些正邪交锋的宏大场面,这些交锋场面的代表是《功夫熊猫2》中阿宝和沈王爷邪恶集团的对决。这段描写了当阿宝和盖世武侠洞悉了沈王爷的争霸中国的企图之后,在一行人为阻止沈王爷的火炮出海港路途中,小伙伴们合理分工,以最快的速度赶到港口的场景中,中西方弦乐交互的变奏手法巧妙运用。场景配乐中的乐章一开始用了仅仅十多秒钟来渲染了反派力量的反扑。随后,主人公阿宝的音乐主题以乐队弦乐组中采用拨奏的技法进行表现,主旋律在不同的音区上进行演奏,主旋律高低起伏、时段时续,管乐组长号的呼啸加入,突然之间又压倒了弦乐组的主旋律,主旋律又在关键时刻争锋而上。电影配乐将影片中敌我之间激烈斗争,你追我赶的场景表现得淋漓尽致。当乐曲进行到四五十秒的时候,随着剧情的发展,配乐的速度开始减慢下来。但是,打击乐器组的突然加入,弦乐组的强度亦跟随增强许多。此刻,中国大鼓之声与阿宝音乐主题和盖世武侠音乐主题分别呈现出来,气势恢宏的交响乐队与合唱相互映衬和交织,这种交响电影音乐交互的写法突出了剧情,将影片中敌我之间紧张关系刻画得入木三分。随着剧情的发展,交响乐中的主题音乐逐渐缓和下来,在短暂的休憩之后,迎来了阿宝和沈王爷的巅峰对决。在千钧一发的时刻,阿宝领悟到了乌龟大师的“静中取动、天人合一”的极致境界,用太极功夫中的四两拨千斤,打败了威力强大的热兵器,完美地完成了神龙大侠的使命。

中西方协约变奏交互的经典场面还出现在第一部的浣熊师傅和阿宝在桃树下分享包子的情景中,此时的配乐充满了浓郁的中国风和农耕社会典型的自给自足式的欢欣愉悦,其中又夹杂着西方管弦乐创造出的温馨和感人落泪的感官刺激。在配乐的初始部分,中国传统乐器扬琴在高声部奏出了鲜明的、欢快的、轻快放松五声调式旋律,在生动地刻画了主人公分享包子的欢乐和喜悦同时,低声部中的弦乐旋律在高声部扬琴的引领下,这种的配乐仿佛又将观众回到了那个祥和美丽的——和平谷地。伴随着西洋打击乐器马林巴的加入,第二次主旋律在跳跃的扬琴之中,好像如小河流水一般,使观众感受到了无限的生机和希望。在此处,作曲家画龙点睛之举还在于采用了典型的中国民歌中的山歌作曲手法。扬琴与交响乐犹如片中师徒二人在对话与交流,一问一答,相互呼应。弦乐进行到中间,此时的旋律中西交替,互为烘托。梆笛在打击乐敲击出中国戏曲节奏中间吹奏将主人公阿宝俏皮和幽默刻画得惟妙惟肖,此时的大鼓和马林巴将奋发向上的武术精神进行了渲染与刻画。当弦乐接近尾声之时,旋律开始了回旋,优美的弦乐组代替了高声部的扬琴,音域由低到高,这种搭配的好处是既突出了主题又配合了其他民族乐器的声音。最后,配乐在弦乐组的拨奏中逐渐停止。此时的乐曲带给观众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就好像刚刚听完看似平凡却有蕴涵着无限真理的故事一样。最终银幕留下那一株小桃树苗,这一株小树苗还是当年乌龟大师点化浣熊师傅的时候种下的,如今却破土初立,带给人们意犹未尽的无限遐想。值得一提的是,这个乐章在创作时采用了中国音乐典型的旋律创作手法——“鱼咬尾”。鱼咬尾,是一个非常中国民族民歌的旋律创作手法,观其字面意思可知,就是用前一乐句的最后一个音作为后一乐句的第一个音来写作旋律的一种旋律写作手法,在音乐语言的使用上讲究前后紧密衔接,节奏流畅多变,配器巧妙细腻,演奏丝丝入扣,音乐乐句之间整齐匀称,环环相接,连绵不绝。就好像是一条条的鱼儿头尾互咬串在一起,因而,民间给它起了一个既生动又形象的名字“鱼咬尾”。 这种头尾衔接的思维特质不仅在音乐创作中得以体现,还出现在古典的诗歌里,例如五言绝句“明月照千里,千里寄相思。相思成痴梦,梦里两依依”,这种创作手法也正是音乐与诗歌相通相同的印证。

影片中还有一些搞笑打趣的场面,也体现出中西放音乐的相互交融和相互借鉴。阿宝的插科打诨是令人捧腹的经典,这些场面有很多,例如阿宝想坐火箭进翡翠宫参选神龙大侠,结果被墙挤歪了脸的场面;初被乌龟大师选中做了神龙大侠却不被众人承认,跌打碰撞被师父踢下山坡时的场面;发狠练功却被练功房折磨得鼻青脸肿的场面;被螳螂针灸到面瘫的场面;在宫门监狱里自导自演劝说两位前辈站出来联手抗敌的场面;在狭窄的巷子里歪歪扭扭横冲直撞的场面等。这些场面的配乐要么加入蓝调和桑巴的元素,要么使用中国传统戏曲里德打击乐器敲打出滑稽的场面锣鼓点,要么采用了交相呼应的上滑音和下滑音,要么就模拟出好莱坞间谍片似的音乐效果,要么是几种音乐元素的混搭使用。但是,无论当时的处境如何令人捧腹,眼前的形式是如何的严峻,神龙大侠阿宝都锲而不舍、异常乐观、勇敢执著。

二、中国戏曲音乐元素的大量运用

使影片配乐独具特色《功夫熊猫》的影片开头是一段名为《英雄》的招牌旋律,在开场音乐中,被作曲家非常的地道采用了中国传统戏曲的开场。配乐的旋律采用五声调式,以中国的笛子、二胡、铜锣为起声,与影片中中国山水画写意之境相配合,犹如一位中国老人在给观众讲述一个意味深长的中国故事。随着民族乐器琵琶和二胡的加入,在透着中国大侠特有的孤寂意蕴中,大锣敲响了整个电影的序幕。 但从乐曲的第41秒开始,音乐进入了神龙大侠的主题,此时的影片画面描写的正是在阿宝梦中神龙大侠挥洒武功惩恶扬善的场景,在这段乐曲的配器上作曲家采用了中西合璧式的写法,其中选用了非常典型的美国爵士音乐,架子鼓的鼓点和铜管乐器的滑音配合着上行的中国传统五声调式的弦乐,渲染出整段音乐中西合璧的特点。在一片强劲的爵士鼓点和武打音效中,武打场面被演绎得淋漓尽致。音乐带给人的感觉仿佛影片不是在讲述一场快意恩仇的江湖厮杀,而是在描写一部轻松快乐的武林笑谈,观众的感官被这种新奇的体验牢牢地抓住,并迅速产生强烈的参与感和代入感。

戏曲元素的精彩运用还出现在浣熊师傅教授阿宝习武的“试图抢包子”片段中。刚上山的阿宝又懒又馋,浣熊师傅在偶然间发现美食对于阿宝的诱惑是异常巨大的,面对美食的诱惑阿宝什么都可以舍弃,于是浣熊师傅就精心设计出“抢包子”这一另类传授武功的训练科目,这样的设计是可以激发阿宝习武潜能的。也正是通过这个关键性的发现和实践,使得阿宝得武艺大大增强,而且借此找寻到了自己强大的内在潜能。这样的结果也印证了乌龟大师对于浣熊师傅的教诲,那就是“相信自己,因材施教”。作曲家在为这段情节编曲的时候,借鉴了中国传统戏曲曲目《龙虎斗》。当阿宝在食物的引诱下,奋不顾身又不得要领地翻滚、跳跃、瞠目、弄舌,肥胖的身材做着一些前所未有的剧烈腾跃动作,为了自己的包子哪怕是短暂的失败也不能退却,反而愈挫愈勇、屡败屡战,其中巨大的反差往往能逗得观众们捧腹大笑欲罢不能。而此时的浣熊师傅更加出彩,一双竹筷教棒上下翻动、虎虎生风,笨拙的阿宝一点便宜都占不到,浣熊师傅的“包子计”吸取了中国民间传统戏法“仙人摘豆”,它将包子藏在三个碗中并快速地调换以训练阿宝捕捉目标的眼疾手快,整段设计不仅巧妙并富于中国民间特色,而且节奏明快一气呵成。为了配合画面动作的快速交替和纵横切换,凸显出整个情节设计中的独具匠心,将独特的习武韵味和师徒心灵相通的精神畅发挥得淋漓尽致,这段情节的配乐使用了精彩的打击乐组,打击乐器利用中国戏曲中的急板以及本身乐器的特有音色,在强弱有序之间,将阿宝师徒你来我往的抢包子场面刻画得妙趣横生。当这个桥段结束的时候,妙趣横生的配乐却戛然而止了,剧里画面中师徒二人那无限欣慰和心悦诚服的情感,通过交互的眼神。不但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美好的遐想,而且也为影片之中师徒二人那亦师亦友、互敬互惜的真情而感动。

三、结语

电影艺术往往是通过画面的流转、场景的切换和故事情节的内涵来打动人心的,而那些贴合剧情又精妙绝伦的影片配乐更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功夫熊猫》系列影片的场景配乐既不失中国传统民间音乐特色也不失汉斯·季默式的场景音乐的创作精髓,将中国的民乐和电子曲风融为一体,给观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这种电影配乐的创作手法,值得深入研究并进行发扬和继承。

注释:

① 赵云:《〈功夫熊猫〉系列电影音乐评析》,《电影文学》,2012年第4期。

[参考文献]

[1] 曾田力.影视剧音乐艺术[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3.

[2] 张建翔.影视动画音乐概论[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0.

[3] 赵云.《功夫熊猫》系列电影音乐评析[J].电影文学,2012(04).

功夫熊猫的影评篇8

[关键词] 电影《功夫熊猫》;中西方文化差异;内容;构成;结合

近年来,随着电影事业的蓬勃发展,分析电影逐渐成为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表达方式和文化差异的有效途径。中西方文化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着一些差异,如价值观、集体感、隐私权等,这些差异越来越多地体现在国际荧屏上,好莱坞拍摄的动画片《功夫熊猫》成为国际舞台上的又一佳作,其中以中国题材作为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在国际电影行业中得到了很高的评价,同时也引起了国人对于中西方传统文化差异的思考和反思。因此,在当今国际化的大趋势下,分析电影中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可以让我们在丰富传统文化内容的同时,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升华,并吸收国际上的新理念和新思维,使我国永驻于国际舞台之上。

一、介绍中西方文化的主要差异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迅速前进,当今国际最为突出的特征之一便是全球化趋势蔓延,继而广泛地对政治、经济乃至文化的各个方面进行渗透,不同的国家和社会环境导致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的繁衍。一个国家的文化象征着其历史、政治甚至国民的整体发展和历程,具有不可磨灭的价值意义。事实上,无论是中国文化还是西方的文化,其本身都存在自身的精华和糟粕,而中西方文化的显著差异是通过对自然环境、思维模式、民俗风情、等多方面来予以实现的。矛盾又统一的中西方文化或是针锋相对,或是结合相容,都可以从另一种文化的保护下得以理解。在多元化的国际大潮中,只有正视和接受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才能在国际的洪流中取其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使我国的电影事业不断完善和吸收国外的先进理念,以实现自身的本质飞跃。

正是因为中西方文化建立在各自的环境和土地上,自称体系迥然不同,导致两种文化背景也大相径庭,使得中西方文化在对价值的追求观念上和伦理的取向上别有一番不同的味道,而中西方现实人格的差异也在长期的文化背景下大异其趣。总而言之,中西方文化的主要差异存在于不同国家的价值观基础上,在不同的环境下,不同的价值观影响人们的行为和思想,树立人们的文化系统和文化价值,从当今电影文化中浅析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可以更好地对中西方文化理解和解释,也会对我国的电影事业起到推进的现实作用。

二、分析电影《功夫熊猫》及主要内容

美国梦工厂在2008年创作的电影《功夫熊猫》,是以西方的电影模式为载体,以中国元素和思维理念为主题核心,通过对中西方文化的比较和领悟,展示出当代国际多元化的文化特征,成为全球化时代中西方文化碰撞的典型例证。在电影《功夫熊猫》一片中,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真实面貌,体现出动画独立制作的优势。它是梦工厂在制作周期长达5年之后出品的一部佳片,其内容和剧情都体现出中国文化,具有深远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功夫熊猫》一片主要是讲述一个发生在很久以前中国古代的故事,面条店的熊猫阿波不甘愿只做一名小学徒,之后阴差阳错地进入到学功夫保卫家园的特殊行列。宗寺中的几位身怀绝技的师父对阿波持不同的怀疑态度,最后直到阿波打败泰狼才得以保护住村庄,才使所有人钦佩和接受。故事主要以各种不同的中国动物角色作为人物主线,熊猫成为故事的胜利者和英雄,片中无处不体现着中国元素的审美味道,从中也可以看出西方国家对于中国文化的融入和传扬。

在电影《功夫熊猫》一片中,很多影片片断一改传统西方影片模样,加入了很多中国元素的手法,如抢包子、太极、飞檐走壁等都融入了中国电影的情节和动作,此外,影片中大多数背景是以传统的中国水墨山水为主要题材。同时在建筑结构上和服装表现上也充满了中国元素的内涵,甚至由配乐大师汉斯・基末为影片的乐效配置也添加了大手笔的中国技巧,笛子、二胡等传统乐器的融入给西方影片增加了耳目一新的听觉盛宴。宗教传统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文明素质,电影还通过角色的宣扬展现出东方特有的哲学思想和宗教理念,中国倡导的忠、孝、礼、仪、仁被表现得淋漓尽致。特别是对主角的选择,熊猫的憨厚勇敢较之以前好莱坞影片中聪明邪恶的负面形象更给观众增添了新的视觉感受。这部影片无论是在传统的中国文化精神基础上,还是在西方的价值取向和人物塑造上都体现出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之处。电影《功夫熊猫》中对中国文化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很好的推进作用,也是中国文化成为西方文化的发展产物,因此,认清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就要改变以往的保守理念,使电影作为媒体行业的一种文化传播形式,让西方领域更好地领略到中国的传统文化魅力。

三、从电影《功夫熊猫》中具体研究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随着电影事业的发展和中国国际化地位的提升,使得当今很多电影中都渗透出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下面以电影《功夫熊猫》为例,从几个方面谈谈影片中体现出的中国情结和中国元素,从而分析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之处。

首先,环境因素。不同的生活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文化差异,自然环境会使人不自觉地受到某种文化的熏陶和影响,这使得不同国家的文化始终保持一种特有的稳定性和历史延续性。一般来说,中国由于地域广、民族多的特点,人与人和睦共处并且注重情义,使得中国电影中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侧重于展现画面感和镜头感,而从这种环境走出的人都是民族内倾型的人格特征,因此,中国电影中常常出现英雄人物和历史人物,而大多数都是救国救人的故事内容。与之相比,西方的环境较为开阔,一般是大环境下衬托出故事的主要背景,而电影中的英雄受到西方大环境影响往往是拯救世界的功臣。从电影《功夫熊猫》一片中,我们可以看出其运用了中国式的环境因素,把熊猫阿波设置为一个保卫领土的勇士,再加上周围团结和睦的人文环境,村民的支持和队友的帮助,使得片中体现不出西方国家特有的文化韵味,与西方国家环境突出的大范围进行对比,使熊猫英雄变得很谦虚平和。

其次,价值观因素。一种文化下的价值观引导者的言行举止的活动,很难得到另一种文化下价值观的理解与接收,严重影响着该地域文化发展的方向。西方的价值观夹杂着浓厚的个人主义色彩,通常被理解为独立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在西方的文化中一直倡导的是人身和权力的自由,主张通过个人的努力来实现梦想,同时也更加重视民主性和平等性。而对于中国的价值观来说,一般理解为集体利益最为崇高,个人色彩相对较轻,在《功夫熊猫》影片中,主人公熊猫阿波是具有中国价值观念的角色,它具有为队友和村庄奉献牺牲的精神,而作为反势力的泰狼则代表着另一种不同的价值观,它以自身的利益为中心,独断独行,虽然作为影片中的邪恶力量,但在某一个角度反映出这个角色拥有的本性和觉醒。在这部影片中,不同角色的演绎有中国文化体现,也有西方文化的不同,从两个方面使中西方文化得到交叉和对比,突出不同国家的不同价值体验。

再次,中西方文化的显著差异还有对家庭伦理观念的不同理解。《功夫熊猫》一片不仅体现出西方基督教的神韵思想,而且糅合了中国文化中传统的道德理念。自古以来,中国的孝道文化根深蒂固地影响着每一代国人的思想,因为各代中国人对它的深刻理解,因而一直起到融合各代之间关系的作用。此外,中国的家庭伦理道德观念也不同于西方的文化,中国人对家庭更为抱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互助感,而相比之下的西方则更注重个人的感受和意愿,在家庭中享受着更多的自由权利,生活更加自主化,较少约束和纪律。在电影《功夫熊猫》一片中,主人公熊猫阿波尽显中国文化传统的孝道精神,虽然知道自己的身世,但是依旧对父亲分外尽孝,不免让观众由衷地为之感动,同时对师父和队友也是尊重和敬爱,比如亲切的语言、温柔的眼神,都体现出主人公一颗善良的内心。而儒家的仁义思想在浣熊师父和盖世五侠的身上得以充分完美的体现,为了保护和平谷的安宁,他们在举国危难之际,迎难而上,这种仁义之举便是中国文化的根源所在。在这部影片中,也尽显中国家庭的和谐,片中的师父和几位徒弟貌似一个家庭,在对抗泰狼的过程中,互相配合,相互帮助,最终战胜敌人捍卫自己的家园。为了共同进退它们翻山越岭,不畏艰险和疲倦,互相鼓励,虽然是动画片的剧情,却更多地让人联想到人与人之间的奇妙关系,使观众产生共鸣。

最后,在《功夫熊猫》中可以体现出人物形象与文化的融合和集体主义的精神。熊猫的原型来自于中国,影片中阿波的造型集中国元素为一身,他的憨态和动作让人忍俊不禁,虽然一直受到鸭爸爸的东方式熏陶,但是他的梦想却使他拥有不平凡的生活。为了这一梦想它不畏艰难终于成为惩恶扬善的功夫大侠,这个人物的塑造体现出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而片中的浣熊师父却与熊猫阿波不同,他的原型来自于美洲,喜欢安静的环境,但是这样一个西方式的造型却洋溢着中国的文化特点,穿长袍、长胡须、用筷子的动作都显示出它的中式气息。还有一位主角便是乌龟大师,影片中的乌龟大师被刻画成一位领悟天人之道的智慧长者,具有超高的智慧和广阔的襟怀,神态自若的他不仅是西方文化的先知化身,而且也符合中国文化中对于乌龟的象征蕴意。

四、结 语

总而言之,中西方文化都有自身不同于其他文化的独特之处,随着社会的日益改革和发展,两种差异悬殊、截然不同的文化形式所存在的问题也随之日益凸显出来,面对越加严峻的挑战。而通过电影这一存在的方式可以从另一种角度审视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之处,不管是个人主义色彩浓重的西方文化,还是集体价值观和责任感的中国传统文化,其思想都是反映出不同国家的认知状态和发展历程。本文通过电影《功夫熊猫》中所展示的中西方文化特征,告诉我们要共同发展中西方文化就要使其相互取长补短,这是中西方文化不断发展和传承的惟一途径,也是加快两种文化发展的必然手段。

[参考文献]

[1] 浦妮.从电影《功夫熊猫》看中西方文化差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5).

[2] 贾楠.从《功夫熊猫》反观中美文化的差异[J].电影文学,2011(10).

[3] 王国峰.从影视作品看中西文化差异[D].济南:山东大学,2008.

功夫熊猫的影评篇9

关键词:文化全球化;《功夫熊猫2》;启示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174-02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繁盛的当今社会,文化全球化也是大势所趋,不同地域间的文化交流与融正推动者全人类文化的多元化发展。电影作为大众文化传播的载体,是文化全球化影响下最直观的文化符号。在2011年,美国梦工厂继08年的《功夫熊猫》之后又推出了《功夫熊猫2》3D版,熊猫阿宝又在全世界掀起了观影热潮。这只让国人既熟悉又陌生的“功夫熊猫”卷土重来,给大家带来的不仅是好莱坞的豪华视觉冲击,也是中国文化的盛宴。影片讲述“神龙大侠”阿宝和朋友们一起保卫中原、捍卫功夫的地位并完成心灵的自我追寻的故事。梦工厂借鉴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合美式英雄主义价值观,加工出了有跨文化意义的有世界认同的文化产品。

一、文化全球化

文化全球化是“各民族文化通过交流、融合、互渗和互补,不断突破本民族文化的地域和模式的局限性而走向世界,不断超越本民族文化的国界并在人类评价和取舍中获得文化认同,不断将本民族文化区域的资源转变为人类共享、共有的资源。”(高永晨,1999)在文化全球化过程中,虽然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超越国界实现资源共享,但并不是意味着本族文化的消失,而是衍生出某种共通的全球性文化。得益于科技进步和经济全球化,各国人可以及时共享新鲜资讯,自由体验不同文化风情,不同地域间的文化边界日渐瓦解。文化全球化的影响在生活中可见一斑。不同国家的人可以在网络上为电影《功夫熊猫2》评分,追念迈克尔?杰克逊的粉丝遍布全球,还有遍地开花的麦当劳、星巴克……由于欧美经济的发达,其文化的影响力也在全世界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

好莱坞发达的电影产业作为美国文化输出的一支生力军,将美国人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传播到世界各地,各地区的本民族传统价值观受到冲击,本土文化符号在全球化大潮中风雨飘摇。西方主流文化大量扩散影响着全球之时,保护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生生不息是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刻不容缓的历史使命。

二、文化全球化与《功夫熊猫2》

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人打破文化边界,交流、共享文化资源。美国电影人大胆创新,在影片中既加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又融合美式价值观,将《功夫熊猫2》制作成了优秀的跨文化产品。

(一)影片中的中国元素

整部影片真诚地引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画面中处处充满着中国元素,在故事情节上体现出中华民族保家卫国的精神。其中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更是引起观众的共鸣。电影一开场的皮影艺术交代了大反派孔雀沈王爷的来龙去脉,并为阿宝的身世之谜埋下伏笔。阿宝与敌人打斗时的配乐是都是中国传统乐器的精彩和鸣,为武打场面增色不少。凤凰城的建筑风格有着平遥古镇和四川青城山的影子。在阿宝和众豺狼追逐打斗的过程中,出现了搞怪的舞狮技艺、四川鸡公车和宽窄巷子。影片中的最后一战是沈公子的火炮对阵阿宝的太极功夫……这种种的中国传统意象成功地给影片赢得了中国影迷的青睐。

当然,除了视觉上的中国元素的铺设之外,故事人物的思想上也显露出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浣熊师傅在阿宝临行前,教诲他功夫的最高境界是“静下心来”(Inner Peace)。阿宝始终难以参透其中之义直到劫后余生之时。”静下心来”是中国古代禅学中的经典教义。强调修行之时保持内心平静,才能获得智慧,获得功德,获得解脱。在纷扰的现实生活中,只有当一个人内心平和,宠辱不惊时,他才能认清自己,明确方向。“静下心来”是每个人都需要的自我调整方式,影片将这一思想融入其中,呈现出震撼的生命力,似乎在告诉我们,真正的强大不是枪炮,而是在禅定之中找回自己的位置,“静下心来”把握住自己与世界的真实联系。

(二)影片中的美式价值观

好莱坞运用中国元素的外壳巧妙地阐释了西方成功学的精要之义,阿宝在第一部中实现了自己的“美国梦”,成为万人敬仰的神龙大侠;在第二部中,阿宝开始了对心灵的自我追寻并成长为真正的英雄。影片中他得知自己是被遗弃的孤儿,便不断问自己“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这样的追问我们在西方哲学史中可以找到源头。二十世纪文学史中,西方小说人物所表现的对自我的追寻正印证出阿宝的心灵的成长历程,从最初的自我迷恋到自我确认,最后自我消解,解开心结,勇敢乐观面对人生。影片的台词也充满了美国式的励志至理。阿宝劫后余生,羊仙姑鼓励他:“也许你的故事并不是从快乐开始,可这并不能决定你的一生,你想要变成什么样子,全看你自己的选择……”美国人不相信天命。认为,事在人为,没有不可能的事。美国人最瞧不起不思进取、对前途失去信心或哀叹“命该如此”的人。自己是自己命运的主人。面对童年的遭遇,阿宝选择勇敢拾忆,坦然面对自己的过去;面对仇恨,阿宝选择宽恕,想给沈王爷一个选择命运的机会……他领悟到了“静下心来”的真意,完成了对心灵的自我追寻。由此可见,影片深深嵌入了西方式的故事内核与精神内核

一些抵制者认为好莱坞是在利用中国元素传播美国文化,是一种文化侵略。阿宝的价值观是美式英雄主义,而这种拿来主义的杂糅会误导观众,导致中国文化的丧失。另外,《功夫熊猫2》中对“静下心来”这一思想的升华也有些生搬硬套、隔靴搔痒,充当了美式英雄主义的配角。但是网络调查中,大多数人并不认同抵制行为。有网友质疑这样的抵制言论在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外表下影射了中国文化人的自卑。

的确,好莱坞如此用心地将中国元素借鉴并加工,试图从文化的探寻对中国文化的理解,难免会出现偏差,引来非议。影片在吸收了许多中国传统审美、功夫及哲学方式的特点的同时也深深打上了西方理解的烙印。而作为本土文化的传承者,盲目地排斥外来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是极其不理智的。

三、影片带来的启示

《功夫熊猫》系列动画电影在中国的大热让中国本土电影业陷入尴尬境地。人们会问:“为什么中国拍不出这样有传统文化色彩的影片?为什么国宝大熊猫在美国就能摇身一变成为世界明星?”人们在震撼于美国电影的发达之余更多是对本国电影产业和本国传统文化传承现状的深思。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缺少动力,人们对本族文化的文化自觉程度较低。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不是要“复归”,也不是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的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费孝通,1998)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做到“自知之明”,首先要“知”。遗憾的是,在实用主义思想泛滥的当今社会,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片面又肤浅,甚至以古代哲学思想不合时宜为由怠于发扬。许多人被功夫熊猫制作团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真诚态度多触动,愧于身为中国人却没有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之美。因此,当务之急就是端正人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积极提高人们的传统文化修养,将瑰丽的中华文化传承发扬于全世界。其次,文化自觉的另一方面是“变”。文化交流本是无国界的,文化应该跟随时代的脚步,具备转型能力。这就要求人们在坚定自己本族民族文化认同的同时,打破文化边界,借鉴并吸纳外来优秀文化,发展更具民族特色并且适应时展的本土文化。在这一点上,抵制外来文化进入中国的呼吁者们就显得不够豁达,文化已经变得没有国界,任何国家的文化想要求得发展就必须承认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之间的对话交流,避免狭隘的民族主义心态,积极应对文化全球化的冲击,寻找本土文化健康灵活开放的发展道路。

此外,相比于好莱坞电影产业的发达,中国电影产业缺乏创新精神和想象力。电影市场的商业化气息浓重,置身其中的电影人难以静下心来深层挖掘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制作具有民族特点、时代特色的优秀电影。归根到底还是人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不再虔诚。快节奏的生活,模式化的思维让中国的文化产业失去活力。中国这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更大程度上处于文化接受端,成为本土文化处于弱势地位的文化影响小国了。

四、结语

文化全球化是全球文化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正如陈韬文所说:“异质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传播史文化发展的动力。”(陈韬文,2000)在文化的全球化进程中,每个民族都要思考如何更好地坚定本民族特色的基础之上顺应时代潮流。《功夫熊猫》系列电影是好莱坞奉献给世界的优秀文化产品,它借力于文化全球化之势,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升华了美式英雄主义价值观,赋予了影片深刻的跨文化交际意义。而对于影片是否是文化侵略上的争议,我们应该静下心来理智面对。不应该一味追捧西方价值观,也不该盲目拒绝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渗透。文化是共通的,不同文化间有共享的普世价值观,不同文化间的文化认同也是普遍存在的。因此,提高对本土文化的文化自觉性迫在眉睫。只有深入了解,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真谛,才能更好的继承弘扬,并且通过合理地交流借鉴外来文化的先进要素来发展完善本土文化,才能使本土文化在文化全球化中坚持自己的特色,顺应时代潮流,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Albrow,Martin.“Traveling beyond Local Cultures”[A].from john Eade(ed.),Living the GlobalCity:Globalization as A Local Process[M].London:Routledge,1997.

[2]Malcolm waters.Globalization[M].London:Routledge,1995.

[3]Martin,Judith N.& Nakyama,Thomas,K.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Contexts[M].London:Mayfield publishing company,2000.

[4]陈刚,李林河.对文化全球化与文化本土化的辩证思考[M].江淮论坛,2000,(5).

[5]陈洁.从《功夫熊猫》看中国形象的构建[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6]陈韬文.文化转换:中国花木兰传说的迪斯尼化与全球化[A].传播学论文选粹(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7]陈爽.从花木兰到功夫熊猫-解析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转换现象[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0,(9).

[8]高永晨.文化全球化与跨文化交际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1999,(4).

[9]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功夫熊猫的影评篇10

3年前的某天,《功夫熊猫》第一部在上海某影城举行首映,放映厅里座无虚席,正片尚未结束,观众已纷纷起立鼓掌,片尾字幕都放完了,掌声还在继续……那一年,“熊猫”在中国内地拿下了1.8亿人民币,在全球获得6亿美元票房,并且打破了好莱坞中国题材电影的票房纪录。影片上映一周后,续集就启动了。

熊猫的老爸居然是只鹅?!第一集丢下了这么一个谜。面对全球观众的疑问,“梦工厂动画”的首席执行官卡森伯格当时表示:“我想我们会在成都找到答案。”2011年5月底,“熊猫阿宝”回来了,他告诉我们好莱坞到底怎么自圆其说。

一个身世之谜、一次心灵之旅

就算3岁小孩儿也知道,熊猫怎么可能有个鹅爸爸?而参与第一部制作的人们,其实跟全球影迷一样,也有一肚子的问号。不过,他们认为这些疑问正是第一部最棒的地方。

事实上,制作团队在设计第一部的故事情节时,最初并没有给阿宝安排父母。不过,编剧觉得“父母”对于故事的发展是必要的。尽管阿宝有一个熊猫爸爸会比较合理,但编剧乔纳森・艾伯尔等人却希望阿宝是片中唯一的熊猫。

于是,编剧格伦・伯杰等人跑去问动画师手上有什么角色。当他们看到兔子、鹅的时候,突然灵感乍现:“让那只鹅当阿宝的爸爸如何?”可是转念又觉得,这怎么可能?想来想去,最后他们决定,就这么办吧!“也许阿宝压根儿不知道这只鹅是不是他的亲生父亲,又或者他其实知道,但不管怎么样,这会让影片变得有趣。”而且,“当阿宝习惯了‘神龙大侠’的身份,习惯了做‘盖世五侠’的首领,之后的故事发展就会很自然地引导他问自己一个他从来没问过的问题――我从哪儿来?我怎么会成为现在的我?而他的鹅爸爸显然给不了答案,所以在第二部中,阿宝就在寻找答案,而且他的发现将永远改变他们的父子关系。”

在第二集中担纲导演的詹妮弗・于・尼尔森,曾经是第一部的故事、动作场面以及梦境场面的总监。尼尔森说,当阿宝终于知道自己是谁的时候,他才能面对沈王爷的挑战。如果说,第一部告诉人们的是,任何人都能当英雄,胖阿宝也可以成为“神龙大侠”;那么在第二部里,人们则会发现命运会带领我们完成使命,让更多人进入我们的人生,不管他们是来保护我们还是挑战我们,这一切都能让我们发挥出自己的潜力。

回想起当初制作《功夫熊猫》的目的,制片人梅丽莎・库柏坦言,是希望全家人能一起看,一起开心,也希望在忠于功夫片电影类型的基础上,讲一个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故事。拍完第一部后,整个团队发现,他们塑造的角色阿宝,“仍有很多尚未探索的背景故事和深度”。于是,第二部的故事就要展示一个英雄的演化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时间的磨炼,“所以阿宝就必须经历一场心灵之旅”。

一个全新的坏蛋

鉴于观众对阿宝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导演尼尔森认为,必须在第二部乃至其余的续集里,深度开掘阿宝的个性。她说自己是看香港功夫片长大的,而功夫片的传统之一,就是“英雄必须查出他过去的秘密,并且一定会有全新的坏蛋来挑战他。因此,阿宝必须进一步地认识自己,探索自己能力的极限,当然也要冒很大的风险”。

身为女性,库柏对第一部里的雪豹太郎的评价是“太过粗暴”,因为这个角色“会直接走过去打人的脸”。而这一次,他们理想中的坏人应该是要能在心理上对阿宝构成威胁的。什么样的角色才能胜任呢?制作团队一直在找这个不同于第一集的“坏人”。既然想不出一个武功更强的反派,最后他们决定,不如塑造一个阴险狡诈的坏蛋来。

他们想到了孔雀。画面上的孔雀,虽然外形不够强壮,但却非常狡猾,非常灵活,他把自己的锋芒藏在罩袍下,出手既快如闪电又出其不意。孔雀正打算用无人能敌的秘密武器征服中原并毁灭功夫,而阿宝必须先解开自己的身世之谜,然后才能打败敌人。

动画总监鲁道夫・关诺登,同时也是武术指导和分镜图画家。他认为,孔雀应该动作优雅,但又非常可怕,甚至致命。2008年他在观看北京奥运会的韵律体操比赛项目时,发现那些年轻女选手的动作非常有弹性,而且非常流畅,于是就想把这些融入真正的武打动作中,再加上这是一只孔雀,所以特别设计了超大的尾巴,既可以当做扇子去攻击,又可以作为屏风来防守。

此外,片中又加进了一些新的角色,包括能预知未来的羊仙姑,还有鳄鱼、独狼。在库柏看来,这些角色,每一个都具有独特魅力。

3D世界里的古代中国

新元素,对于所有的电影续集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

制作第一部的时候,核心制作人员都没有到过中国,因此他们主要是参考有关中国古代艺术、建筑、图腾、服饰、食物、风景方面的书籍(很多场景都是Google来的),以及请来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学者当顾问。所以,那时候阿宝基本都是待在和平谷。虽然都是些“二手数据”,但影片还是得到了中国观众的肯定,美术指导雷蒙・季巴赫把这当成是对他们工作的最大赞美。

这一次,场景从和平谷延伸到宫门城,视野更广阔,场面也更浩大。这些都是《功夫熊猫》团队各部门的主管亲自造访中国大陆,亲眼看到了风景、古代建筑以及各种细节,从真正的环境中得到灵感的结果。在大陆期间,美术部门一直在画画或者拍照,希望能把那些既真实又美丽的风景搬到影片中。为了得到视觉上的灵感,创作团队走访了北京、平遥古城、少林寺,但是他们待得最久的地方还是四川成都。在那里,他们花了很多时间待在熊猫保护区,还有位于神秘山区的那些寺庙。雷蒙・季巴赫说,这些地方决定了整部电影的视觉风格。他和艺术总监唐亨拍摄了许多古老的、长满青苔的红砖建筑物,精致的布料,然后通过计算机虚拟技术,将这些场景和细节“真实”地呈现出来。能亲手触摸书里描述的实景,能感受光线照射在建筑物或者砖瓦上的效果,导演尼尔森说,影片要靠这些细节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