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之死十篇

时间:2023-03-21 09:18:03

杜甫之死篇1

杜甫放眼一望,耸立在眼前的是正在开盘销售的“都市花园”楼盘。十几栋拔地而起的高楼,豪华,庄严,气派,漂亮。杜甫揉了揉眼睛,掐了掐大腿,看了看天空,证实眼前的一切不是梦。杜甫自言自语道:“我的梦想果真变成了现实?真的已得广厦千万间了?”

杜甫心中欢喜,看来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时候到了。他信步朝前走去,来到了楼盘销售中心。推开宽大的玻璃门,售楼小姐马上笑脸迎了上来:“先生您好!欢迎光临‘都市花园’,我们这儿的楼盘地段好,具有很大的升值空间,大中小户型都有。现在正在热销中,价格优惠。”

杜甫说:“小户型的得多少钱?”

售楼小姐倒了一杯水双手递给杜甫说:“最小户型九十平米,每平方米一万元。”

杜甫的手一颤,杯子一歪,水全洒到了身上。不用摸杜甫就知道自己口袋里只有几两碎银,连半平方米也买不起。

杜甫试着问了一句:“不买,就不能住吗?”

售楼小姐“哧”地一声笑了:“不买,当然就不能住啊。”

杜甫又问:“没人买宁可空着,也不让人住吗?”

售楼小姐说:“怎么会没人买呢?有钱的人多的是。”

杜甫在售楼小姐的冷眼中离开了售楼处。走在阳光明媚的大街上,他听到从身边走过的一对情侣说:“房价又涨了,看来我们今生是买不起房了哟。”杜甫摇摇头说:“没钱的人也多的是啊。”

杜甫回头望望那一座座“广厦”,他怎么也想不明白,已得广厦千万间,但为什么还是没有天下寒士住宿的地方。

杜甫越想越心气难平,越想越心中郁闷,看来大都市没有我杜甫的立足之地啊,还是回我的家乡去吧。于是杜甫乘火车回到了成都草堂。

杜甫来到草堂门前,正准备往里走,可是被人拦住不让进。杜甫以为走错了地方,他抬头看了看门楣上方,没错啊,上面四个黑色的大字:杜甫故居。杜甫回身又往里走,守门人又拦住他说:“参观杜甫故居,请先买门票。”

“笑话,我进自己的家还要买票?”杜甫愤愤不平。

守门人撇着嘴说:“开玩笑,这儿什么时候变成了你的家?”

杜甫理直气壮地说:“我就是杜甫。”

守门人用嘲讽的眼光望着杜甫说:“知道现在假冒伪劣的多,没想到竟然有人冒充杜甫,杜甫去世一千二百多年了,知道吗你?”守门人说完用力把杜甫推了出来。

杜甫踉踉跄跄地离开了草堂。

杜甫有家不能进,他仰望天空,一声长叹:“天啊……”

杜甫又累又饿,漫无目标地在街上走着。走着走着,他突然感觉到头晕,一下栽倒在地上。杜甫用微弱的声音呼喊“救命”,可是从他身边走过的人视若不见,听若不闻。杜甫听见有个小孩说:“妈妈,去救救老爷爷吧。”可是马上被他妈妈呵斥:“不要多管闲事,救不得,他的家人会赖上我们,说是我们撞倒的。”

杜甫之死篇2

人都说。读其诗。可以知其世。三十五岁前是诗人的读书和游历时期。当时正值开元盛世,他的经济状况也较好。二十岁起开始了为时十年的漫游,对这段游历,诗人晚年还很留恋,“放荡齐赵间,裘马颇轻狂。快意,酉归到咸阳。”于开元二十八年(740年)或二十九年,诗人留下了一首有名的咏物言志诗――《房兵曹胡马》。开始四句“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人四蹄轻。”诗人恰似一位丹青妙手。用传神之笔描画了神清骨峻的胡马:一“批”一“入”,马态之雄,马行之速跃然纸上,呼啸耳旁。接着“所向元空间,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四句由外形到品格的描写,由咏物转到了抒情。一个忠实的朋友、勇敢的将士、侠义的豪杰,一个血性男子呼之欲出。诗人是借马为说,期望房兵曹为国立功,更是传达自己想有所建树的志向。盛唐时代国力强盛,疆土的开拓,激发了民众的豪情,书生寒士都渴望建功立业,封侯万里。这首诗遒劲超迈。凛凛有生气,反映了青年杜甫锐于进取的精神。

另外,大概写于开元末年的《画鹰》一诗,同样托物喻怀,充分体现了青年杜甫富有幻想、奋发有为的热情和嫉恶如仇的性格,“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慷慨激昂地诉说着早年诗人的襟怀抱负。

杜甫是一位人民诗人,有着“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无限同情。杜甫走向人民。是从三十五岁到四十四岁,即十载的长安困守开始的。当时是安史之乱酝酿时期。当权的是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杜甫不仅不能实现他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而且开始过着“朝扣富儿儿,暮随肥马尘”的屈辱生活,以致经常挨饿受冻,诗人已经丧失了他的“裘马”了,在饥饿的煎熬下,也曾想到退隐,作一个“洒脱送日月”的巢父、许由,但他毕竟选择了另一条道路。十年困守使杜甫变成了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在这期间他曾借骢马来寄托自己的感叹,那就是《高都护骢马行》。

“安西都护胡青骢。声价炊然来向东。此马临阵久无敌,与人一心成大功。”骢马声价剧增,一心与人成大功,有品格有感情。“雄姿未受伏枥恩,猛气犹思战场利。”曹操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马援愿以马革裹尸,曹植不愿作“圈牢之养物”,杜甫虽然“涕泪受拾遗”。但作了拾遗,偏要管皇帝的“闲事”,既然管了,怎能不思“战场利”。“青丝络头为君老。何由却出横门道?”充分道出了这时诗人抱负远大而又沉沦不遇的焦灼苦闷和感慨愤懑。

前期题《画鹰》时意气风发,天宝末年《天育骠骑图歌》却完全是另一种格调。诗歌由马说到人,说到自己。说到社会。漫溢于诗表的郁结已久的愤懑与悲辛让人心酸。“毛为绿骠两耳黄,眼有紫焰双瞳方。矫矫龙性含变化。卓立天衰森开张。”这分明是伯乐眼千里马,而“年多物化空形影。呜呼健步无由骋。如今岂无腰衰与骅骝?时无王良伯乐死即休!”画马到底不及真马有用,画马再好也不能驰骋。那难道当今真的没有良马骏马了吗,还是少了相马的伯乐了呢。诗人借物寓情,因小明大,表面上是为马叫屈。其实是为自己喊冤,为奇士鸣不平。托物抒怀、淋漓酣畅、热肠忠裂让人扼腕。

从四十五岁到四十八岁,是杜甫生活中陷安史叛军中与为官时期。这是安史之乱最剧烈的时期,国家岌岌可危,人民灾难深重。诗人也历尽艰险。杜甫一方面勉励人民参战,一方面大力揭露兵役的黑暗。深切同情人民。诗人为华州掾时写下了“三吏”、“三别”、《洗兵马》等不朽篇章。当时还写了一首七古《瘦马行》。该诗歌作于乾元元年(758年1冬,当时杜甫贬官作华州司功。一则诗人极爱马。二则这是匹被遗弃的官马,和诗人当时处境有着相似之点,故诗人借马以寄托自己的身世之感。“东郊瘦马使我伤,骨骼碑兀如堵墙。绊之欲动转欹侧,此岂有意仍腾骧?”伤马耶?伤己也。“见人惨澹若哀诉,失主错莫无晶光。天寒远放雁为伴,日暮不收乌啄疮。”“失主”“远放”处处是诗人自己的影子,“日暮不收”明明是写自己的日暮途穷。内心的极度悲楚。前人多说这是杜甫“自伤贬官而作”,是可信的。但诗歌结尾说“谁家且养愿终惠,更试明年春草长。”就算在这样的处境下,他希望那马有人收养。明年草长马肥。更试其材,必有可观。杜甫总是积极的,虽然政治上受挫,内心极其苦闷。但是笔下的马还是一匹想立功的马。“身逢尧舜君,不论便永诀”,虽然有用世之心,可因羞于干谒,终于一直辛辛苦苦埋没风尘。怎能不顾马自怜。

759年7月,杜甫弃官由华州经秦州同谷吃尽千辛万苦。于年底到达成都。开始他漂泊西南的生活。诗人客秦州同谷时也写了不少托物言志诗,其中有一首《病马》,抄录如下:

乘尔亦已久,天寒关塞深。尘中老尽力,岁晚病伤心。毛骨岂殊众?驯良犹至今。物微意不浅,感动一沉吟。

诗人当时生活极苦,“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空囊》)境况如此困苦,诗人还不忘幽默。病马,废弃之物也,患难相依的马,不正是自身的影子。在风尘之中,而且老了,还在为我尽力。岁已晚,天犹寒,况又病,哪得不使人伤心落泪。马之为马虽微。可对人的情分倒很深厚。使我不禁为之感动而沉吟。诗人既受到统治者的弃斥,又很少得到人们的关怀和同情,这也是他为什么往往把犬马――特别是马看成知己并感到它们给予他温暖的一个客观原因吧。申涵光说:“杜公每遇废弃之物,便说得性情相关,如病马、除架是也。”为马而感动,而又有谁感慨自己。同情自己呢。诗人的衰老感、不遇之感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杜甫总是念念不忘国家的灾难,哪怕是一些题画的诗也往往流露出爱国之情。如《题壁上韦偃画马歌》‘‘一匹龅草一匹嘶,坐看千里当霜啼。时危安得真致此?与人同生亦同死!,’千里之遥,眼看就要消失在它的霜啼之下,时世如此不安定,我怎能坐视不管。浦起龙说:“结联见公本色。”这不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情,而是“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的深深感慨了,整首诗充满着对国家衰落局势的深切忧患。

杜甫之死篇3

[关键词]杜甫文学创作文学史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们小学就会背,那么“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又是谁的诗句?对。是杜甫的。说起杜甫,我们会想起“诗圣”的美誉,人们也自然会想到他的诗,想到他忧国忱民的形象。可是仅凭这些,杜甫诗圣的称号才说对了一半。在诗作之外,还有很多人们不太知道的行为和品格。使后人推崇他为诗圣。

世人纷纷以各种形式去朝拜、瞻仰这位伟大的诗人,学习、研究杜甫诗作蕴藏的深厚内涵。作为杜甫人生中曾停留过的几个场所。如成都杜甫草堂、平江杜甫墓,人们都以不同的方式去朝拜。而作为孕育诗人出生、长大的故乡――河南巩义,我们身为家乡人,我想我们更应该走近他,了解这位诗人伟大而不平凡的一生,并用我们的真心来感受杜甫在文化史上的意义。

唐代诗人杜甫(公元712―770年)就诞生在位于巩义市区东10公里的站街镇南窑湾村的笔架山下的窑洞里,那是一个封建官宦家庭。他的远祖杜预,是西晋名将,世人对他有杜武库之称。祖父杜依宪曾任巩县县令。祖父杜审言做过县尉、县丞,是唐朝早期著名的诗人。父亲杜宪做过山东兖州司马、奉天令。桂甫祖籍长安杜陵,后随晋室南渡,迁至襄阳。到他曾祖父杜依宪做巩县令时,将家定居巩县南窑湾。

杜甫一生的经历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

杜甫幼年,母亲就去世了。他是在姑母身边长大的。杜甫小时候身体不是很好,然而非常爱好学习。他后来在《壮游》诗中写到:“七岁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长到十四五岁,杜甫不仅聪明好学而且爱好劳动。他在《百忧集行》中回忆:“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干回。”很快,杜甫就成为名播东都洛阳的少年才俊,人们称赞他的才华像两汉杨雄、班固。赞许声中的他变得心高志远和不同凡响。青年时代的杜甫,曾做过两次长期的漫游。10年之中,他游历了吴越齐赵,开阔了眼界,拓展了胸怀,也结识了一些朋友。他曾和李白、高适同游梁宋齐鲁。惺惺相惜。互相倾慕,诗歌酬唱,意气风发。

二、困居长安时期

杜甫虽然在诗中流露着对当时社会的不满,但同时他也向往当官,第一次到洛阳应试,未中。公元747年,唐玄宗昭令天下通一艺以上的读书人,可到京城应试。杜甫再次应试,又遇上李林甫以“野无遗贤”对所有应试者一个不取。杜甫大失所望,从此在长安一住就是10年,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困窘生活。在这期间,他写下了《丽人行》、《兵车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王朝面临着一场可怕的灾难。然而唐玄宗仍带着杨贵妃及王公大臣在骊山华清宫寻欢作乐。杜甫悲愤地写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的诗句。兵荒马乱中,杜甫目睹了人民颠沛流离水深火热的种种情状,写下了“三吏”“三别”等干古名篇。“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它真实地描写了特定环境下的县吏、关吏、老妇、老翁、新娘、征夫等人的思想感情和悲惨遭遇,生动地反映了那个时期的社会现实和广大劳动人民深重的灾难和痛苦,展示给人们一幕幕凄惨的人生悲剧。

四、西南漂泊时期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棒州、闽州。杜甫经过干辛万苦,人川后只过了短暂的几年安定生活,又不得不辗转流离荆湘。公元770年,杜甫在贫病交加中死于漂泊湘江的破船上,在这一时期,他写下了著名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也是他当时生活的真实写照。因此晚年的杜甫是孤独、凄凉的。杜甫死的时候,年仅59岁。因死后无力归葬,暂厝岳州。43年后,由其孙杜嗣业迁葬巩县北邙。

杜甫之死篇4

    关键词:杜甫 儒家思想 忧国忧民 忠君爱国 仁爱精神

    一 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渊源

    杜甫自始至终执着地关注现实是与他头脑中的指导思想有关的。杜甫是以什么思想为指导呢?杜甫常常自称“儒生”、“老儒”、“腐儒”,谈到自己的家世也说“奉儒守官”,所以历来批评家认为这是儒家的思想意识的体现,儒家的入世精神和仁政学说铸就了杜诗中的忧国忧民的主旋律。

    郭沫若先生的《李白与杜甫》一文中强调儒家思想对杜甫的影响,并认为这对杜甫的“阶级意识”“门阀观念”“功名欲望”起了决定性作用。但事实上决定他思想的,还是十载长安的“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屈辱和辛酸,是“三年饥走荒山道”和人民共同饱尝的战乱、饥饿之苦,是“田父要皆去,邻家问不违”和人民亲密无间的生活。这些,正是这些,是杜甫思想决定性的因素。

    中国古代诗人绝大多数也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然而这些难以计数的大批诗人中真正弘扬了儒家思想、应该在儒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惟有杜甫一人。这不仅是因为杜甫以“儒生”等自命,更重要的还在于他内心之中常常激荡着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精神。这种精神深入其骨髓、融化到其血液。它使得杜甫对孔孟所倡导的忧患意识、仁爱精神、恻隐之心、忠恕之道有深刻的理解,并用感情强烈的诗篇淋漓尽致表达出来,打动与感染读者。特别是作为儒家思想核心的“忠”“爱”精神,这几乎成为杜甫一生坚持不辍的创作主题。

    忧国忧民思想的表现之一

    ——忠君爱国

    传统的儒家观点认为,忠君即是爱国。如孔子强调“尊王攘夷”,即尊奉周天子,抵御外敌入侵中原地区。孟子则宣扬“大一统”,力主以“仁政”统一中国。即对百姓施以仁政,以体恤百姓。真正做到想民所想,忧民所忧。此为儒家忧国忧民的光辉典范。而且儒家关注群体意识的最高境界就体现在对国家、对天下(当时对儒家来说“天下”就是国家,国家就是“天下”)“一统”和安定的关注上。杜甫承继了儒家的对“天下”“一统”的思想片断,把它发展成为忠君爱国的强烈的意识、并成为古典诗歌创作中的永恒的主题。

    实现和维护天下一统是儒家群体意识的最高境界,能够达到这个境界的人,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时代是很少的。那时人的眼界极为狭小,大多只是局限在个体生命的自生自灭上。一生执着于“忠君爱国”,其道德、其胸襟都是那个时代很难达到的境界,这样的人是需要具有忘我的灵性的。在杜甫那里,“君”不是坐在皇帝高位上的独夫民贼,而是天下民众这一群体的代表。特别应该提到的是杜甫的忠君爱国不是作为臣工的职业性的奉献、更非泯灭了个性以后唯一的选择。杜甫是注重个体自我价值的人,他把个体自我价值的实现融入了对群体的关注之中。这些在他的诗歌中有长足的表现。

    流传到现在的杜诗绝大部分写于滞留长安以后,从长安诗开始,杜甫大多作品中表现了他的忧国忧民精神。从早年的志向:“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直到临终,仍在惦念着:“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杜甫的拳拳之心,永远是那样执着。杜甫不仅随时随地不忘君国,如苏轼所说“一饭不忘君”(当时的“君”就是“国”的代表);更令人感动的是,他把这种感情视为其生命的一部分。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开篇就描写忠君爱国之情,当时摆在杜甫面前有两条路,一是归隐田园,过“潇洒送日月”的浪漫生活;一是出仕做官,介入纷纭复杂的官场争斗。选择引起杜甫内心的激荡,诗人把自己的内心的矛盾如剥春笋似地一层一层地展示出来,最后,杜甫表明自己心迹:

    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葵藿向太阳,物性固难夺!

    忠君爱国之心已经成为了诗人的天性(如葵藿之向阳),想纠正也不可能了。正是这样的“物性”,当事关国家之时,他不仅能够这样要求自己:“济时敢爱死”(《岁暮》),而且对于朋友他也能说出:“公若登台辅,临危莫爱身”(《奉送严公入朝》)。后者看来更难。所谓“严公”就是杜甫落难成都时全身心依靠的顶头上司严武。严武入朝有可能出任宰相,为这样有光辉前程的人物送行,帮忙或帮闲们大约要说尽人间的祝福话语的。我想聪明的今人更会如此。而杜甫本着儒家的“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的精神却讲了这样不吉利的话,而且讲得如此富于激情、掷地有声!

    杜甫的忠君爱国又不是后世儒家倡导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式的“愚忠”。杜甫是着眼于民众群体的,当他感到皇帝这个独特的个体在违反他本应该代表的老百姓的利益时,便把批评的矛头指向皇帝。杜甫的“忠君”主要就表现在对皇帝的批评讽刺上(这也是原始儒家所主张的为臣之道),杜甫敢于写作这类作品。孔孟这些儒家的创始者们谈到君臣关系时,多是从相对关系着眼的。所谓“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孟子说的更情绪化一些,“君之视臣如土芥,臣视君如寇仇”。强调臣子要绝对忠顺是法家。杜甫对“君”的批评的情绪化是不让于孟子的:“边庭流血成海水,我皇开边意未已”(《兵车行》);“唐尧真自圣,野老复何知”(《秦州杂诗》);“关中小儿坏纪纲,张后不乐上位忙”(《忆昔二首》):“贵人岂不仁,视汝如莠蒿”(《遣遇》)!这些诗句在“怨”之外,还有愤怒,然而它与忠君爱国之心并不矛盾。

    忧国忧民思想的表现之二

    ——仁爱精神

    杜诗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其中所体现的仁爱精神,杜甫的仁爱渗透其作品的各个方面,而且表达得十分完美,能给读者以长久的感动。给读者留的印象最深的人物形象可能是他的“老妻”。杜甫的仁爱精神应该说是始发于妻子的,因而其作品中涉及到妻子的篇章就格外动人。无论是“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咏怀五百字》)那不能稍去于怀的惦念;还是“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月夜》)对团圆的期待,读者都可以从中体会诗人的一往情深。杜甫一生逆境多、顺境少,特别是四十岁以后,穷困、衰病、奔走、逃难,接踵而至,几乎没有过几天好日子。他的妻子杨夫人在饥寒交迫中担负起抚育儿女的重担:“世乱怜渠小,家贫仰母慈”(《遣兴》);晚年又时刻关心着疾病缠身的丈夫:“老妻忧坐痹,幼女问头风”(《遣闷奉呈严公》);丈夫漂泊在外,她没有埋怨,只有理解:“老妻书数纸,应悉未归情”(《客夜》)。杜甫笔下的妻子是那么可亲可近、可爱可敬、是那么具有奉献精神,这里的“敬”不是出于某种功利的考虑,更不是令人产生冷冰冰之感的“相敬如宾”,而是表达了杜甫对妻子歉疚之感。“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竿”(《江村》),从这样的诗句中,读者可以想象,坐在一旁的杜甫看到“老妻”“稚子”居处稍稍稳定、生活又有些兴味时的喜悦之情。读者从中感受到的是诗人对妻子的爱。

    然而杜甫的仁爱精神绝不仅限于此,他还将对妻子的爱推及他人,甚至是一些与己无关但和自己有同样命运和遭遇的人,杜甫也是本着儒家所倡导的仁爱精神处理与偶然相逢的人们的关系的。晚年,他逃避战乱、漂泊湖湘,深感“乱世少恩惠”(《宿凿石浦》);然而,杜甫仍然是:“减米散同舟,路难思共济”(《解忧》),并没有因为个人的苦难而减少对他人的同情。

    孔子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忘“爱人”之心,并付诸实践,这是很难的。读杜诗会感到最难得的是,杜甫时时刻刻关注着弱者的不幸,并用他宽广的心胸去温暖这冰冷的世界。例如杜甫一生中最困难的时期就是他由秦州到同谷和由同谷到成都期间。此时,正如他所写的“岁拾橡栗随狙公,日暮天寒山谷里”(《寓同谷县作歌七首》),过的像原始人的日子。然而,在这个时期写的二十首纪行诗中处处可见诗人对其他不幸者的关怀。在路过绝险之地石龛时是“天寒昏无日,山远道路迷”,就在这种环境下,他看到在山峦高处的伐竹者:“伐竹者谁子,悲歌上云梯。为官采美箭,五岁供梁齐”(《石龛》),杜甫把他们的悲歌传达给千百斯年之后的读者。诗人在过嘉陵江经水会渡时,船夫的勇敢和撑船的技术的高超引起他赞叹:“篙师暗理楫,歌啸轻波澜。”但此时他也关切着他们的艰辛:“霜浓木石滑,风急手足寒。”(《水会渡》)这种精神贯穿他的后半生的所有作品之中。许多人当自己处于不幸时,变得谁都恨,仿佛整个世界都欠他的,甚至要向所有的人报复(其中最极端的就是发生在四、五年前一个留美学生卢某的在校园开枪杀人事件)。杜甫为人正与此相反,他在遭遇苦难时往往能想到比自己更不幸的人。

    再如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有句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在实践家看来这种“空论”有什么用?郭沫若更说“如果那么多的‘广厦’真正象蘑菇那样在一夜之间涌现了,诗人岂不早就住了进去,哪里会冻死呢?”(《李白与杜甫》)这种批评是很可笑的。杜甫不是住房部长,他要表现的也不是一种许诺及其实现,而是在困难之中自己的情感和想法。有人说这种想法可能很多人都会有。是啊,这就是人的善根之所在,然而,即使古往今来的亿万人都有这种想法,但是有谁把它表现了出来了呢?正因为这种推己及人的想法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诗句才能激起一切善良人的体验与共鸣、才能感动人。更重要的是,杜甫把人人皆有、但又不被人们关注的善念——仁爱精神用充满感情的诗句揭示出来、把它固化下来,并传达后世的读者,用以培植人的善根,使人灵魂得到升华,这是诗不同其他一些揭露性文字意义之所在。因此,杜甫的伟大和杜诗的震撼的力量不单纯在于他对世上苦难的揭露和对苦难制造者的抨击;更在于他歌颂了人性中的善良、美好的一面,并满怀善意地描写它,希望它能发扬光大。

    这种仁爱精神使得他与邻里乡人多能和睦相处。《又呈吴郎》是一首写得很通俗、很平淡的诗。我们从中可以看到杜甫对那位“无儿无食”的老妇人的同情和关爱。而且诗中所表达的不仅是一般的恤老怜贫,更感人的是杜甫对老妇人格的尊重:“不为穷困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只有深入其心,才能有这样深刻的理解。我们从杜诗中还看到,无论住到哪里,邻人对杜甫都是非常友好的。《羌村三首》中的:

杜甫之死篇5

但,杜甫不醉,哪怕是暂时的烂醉如泥,放浪形骸,他都不能。即使“百壶且试开怀抱”(《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即使杜甫下决心要大醉一场:“谁能更拘束?烂醉是生涯。”(《杜位宅守岁》),但杜甫始终“众宾皆醉我独醒”(《醉歌行》)。为何?难道是因为杜甫酒量惊人吗?当然不是。只因杜甫内心有着深重的悲哀和愁情,杜甫无法超脱,他也不允许自己超脱。现实让杜甫的忧愁一天天加深,难以排遣,他也求助于酒,祈求以酒消愁。杜甫甚至不惜“厚着脸皮”向别人“时时乞酒钱”(《戏简郑广文兼呈苏司业》),也曾典衣买酒,也曾因为“耽酒需微禄”(《官定后戏赠》)而接受了一个与他的理想落差很大的管理兵器的“贱职”,在依赖和嗜好的背后,是杜甫想以醉消愁,哪怕是暂时的减轻愁情的曲折心理。

但杜甫始终还是醉不了,他是那么清醒地感受到内心的痛和悲。“谁能更拘束?烂醉是生涯”这句话正折射出杜甫悲凉无奈的心情,表现出杜甫想醉而醉不了的痛苦。现实常常压得杜甫喘不过气来,他不能像李白那样潇洒地醉个痛快,也不能像李白那样傲视权贵,“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事实上,为了生活,为了仕途,杜甫不得不时常向权贵献诗作赋,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杜甫有更多的无奈。此外,李白还有一个仙道的超现实的世界作为他的精神支柱,但杜甫没有。所以,李白可以一醉方休,可以披发弄扁舟,而杜甫只能清醒地痛苦着,清醒地喝着一杯又一杯浊酒。

酒不但不能消除杜甫的愁情,反而更令他悲伤,更令他愁上加愁。酒的这种“反作用”在杜甫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此身饮罢无归处,独立苍茫自咏诗。”(《乐游园歌》)有时,杜甫喝了酒之后,悲情上涌,百感交集:“乃知贫贱别更苦,吞声踯躅涕泪零。”(《醉歌行》)让人不禁唏嘘。既然酒解不了杜甫的悲愁,不喝不行吗?不行,“如何不饮令心哀”(《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有酒哪能不饮呢?不饮,还是照样哀伤悲痛,酒,至少可以分散一下诗人的注意力,不致一心反复咀嚼心头的悲愁。

对杜甫而言,愁来不离酒,有酒吐悲愁,反而愁更愁。酒,是杜甫内心悲愁的一个影子,通过它,我们可以感受杜甫内心的沉重。“急觞为缓忧心挫”,我们仿佛看到一个受伤的人在伤口不断流血的时候无计可施,只好胡乱抓一把身边的草药,嚼碎了敷上去,血仍然流出来,草叶变红了,再抓一把,再敷;再变红,再敷……杜甫的悲愁就像伤口的血,而酒就像是那草药,酒流入肠,悲愁流出来……

这就是杜甫在诗中的饮酒形象,饮而不醉,始终清醒地承受着各种悲愁和痛苦,就是这个形象突出的特点。认识到这一点,你就不得不惊叹杜甫处境之艰和内心承受能力之大了。杜甫的伟大之处,也许就有其中的因素吧!

(选自《古典文学知识》)

【应用点拨】

杜甫无论是在“裘马轻狂”的早年,还是在“老大意转拙”的晚年,都有百折不挠投身政治的人生态度,都有济世安民的人文情怀。正是这种生命情怀造就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动乱的时代,个人的坎坷遭遇,一有感触,则悲慨满怀,因而他的诗有一种深沉的忧思,无论是写生民疾苦、怀友思乡,还是写自己的穷愁潦倒,感情都是深沉阔大的。他的诗,蕴含着一种厚积的感情力量,每欲喷薄而出时,他的仁者之心、他的儒家涵养所形成的处世的心态,便把这喷薄欲出的悲怆抑制住了,使它变得缓慢、深沉,变得低回起伏。杜甫的人格魅力不仅照亮了我们的心灵,也为我们写作提供了诸如爱国、情怀、执著、幸运、境界、呵护、偶像、心灵的选择、精神支柱、理想与现实、承受能力等话题的丰富素材。下面请看以其为素材的中考优秀作文片段(括号中为话题或题目):

1.《我很幸运》(我很幸运)(2009江西卷)

残雪如血,落叶飘飞,百鸟归巢。

记者:杜甫先生,你虽有“诗圣”的美誉,但仕途坎坷,一生贫困潦倒,对此,你有何想法?

杜甫:我认为我很幸运。虽然我济世安民的理想无法实现,但我可以用手中的笔,记下平民百姓的真实生活,写出他们真正的心声,给后世以启迪。这虽与科举一途背道而驰,但却比加官晋爵更有意义,所以我一直无悔!虽然我一生贫困,甚至要靠他人接济,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甘愿忍受,所以我是幸运的,我选择了一条更有意义的路。

【点评】构思巧妙,观点明确,见解独到,底蕴深厚。

2.《呵护》(呵护)(2009江苏扬州卷)

秋天夕阳将落了一地的枫叶染得金黄,一个衣着寒酸的书生牵着一匹瘦驴走在这与其格格不入的长安大街上。“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啊,你何苦这么执著?世风日下,你无力改变,可是,忧国忧民的你依旧倔犟地吟诵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用其一生呵护着天下寒士,因而受到无数人的景仰!

【点评】意境深远,情文并茂,立意鲜明,论证严密。

3.《幸福从何而来》(幸福)(2011甘肃白银卷)

站在历史的长河上眺望,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广阔胸怀令人赞叹,他不畏死亡,在贬谪途中立下了如此伟大的誓言,他不为现实的境况所窘迫,把自己的名字留在了史册上,这就是幸福。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旷达胸襟令人羡慕,他以天下百姓的快乐为快乐,在他人幸福之后自己才幸福,这就是幸福。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恤民情怀令人击节,他“忘我为人”,这就是幸福。

【点评】气势磅礴,论点鲜明,论据充分,令人折服。

4.《恶搞之风堪忧》(恶搞)(2012黑龙江肇东卷)

众所周知,一个国家、一种文化对恶搞有一个底线,如同印度人就不会恶搞泰戈尔,希腊人不会恶搞柏拉图一样,当下的我们是否也该自醒和借鉴,将这股恶搞风刹刹车?不由想起了杜甫《登高》一诗,诗人秋日登高,孤苦愁闷,忧国忧民的悲郁之情尽现。网友在涂鸦过程中,有没有体会到诗人的高尚情操和诗中蕴藏的伟大的爱国精神,又是否愿意真正走近他、了解他,继而了解整个中国传统文化?

对传统文化的淡漠之情,足以让人扼腕叹息。每一个民族都有属于自身特有的文化积淀,我们如果不能做到汲取这些文化传统所带给我们的精神养分,那么至少应该对文化经典保持一颗敬畏之心,这是对先贤的尊重,对民族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点评】思维辩证,视角独特,切题自然,耐人深思。

5.《让人深思的举措》(深思)(2012山西大同卷)

今年是大诗人杜甫1300年的诞辰!他一生著诗逾千首,写过著名的“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这些忧国忧民的诗句曾经让学生们皱着眉背诵,如今几幅戏谑调侃的图片却备受欢迎。两相对比,让人深思。

【点评】破题直接,用语简约,语言犀利,引入下文。

【著名诗句】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2.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四首(其三)》)

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

4.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

6.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

7.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

8.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

9.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10.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秋兴八首》)

11.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1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绝句四首(其三)》)

13.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4.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戏为六绝句》)

15.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

16.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之死篇6

杜甫的一生是十分坎坷的。从三十五岁开始,他到长安谋求政治上的出路。在参加进士考试时,时相李林甫以“野无遗贤”为幌子,一个也不录取。他在长安城中,追随达官贵人,希望进入仁途。整整十年,毫无希望。最后,改变办法,直接向唐玄宗进献(三大礼赋),才引起注意。几经周折,终于得了个 “左卫率府兵曹参军(管理军械)”的小官。这时已是、安史之乱”的前夜了。

“安史之乱”爆发后,先被安禄山俘获,后只身逃出,才被肃宗李亨任命为左拾遗。由于营救房琯而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从此,他永远地离开了朝廷。公元七五九年,关中大旱,他随灾民流亡。随后,杜甫和家人一起,经由秦州(今甘肃省天水市)进入四川,在成都暂时安居下来。由于得到严武、高适等人的资助,在四川前后生活了共九个年头。

大历三年(公元768年)正月,杜甫离开四川,先后在湖北的江陵,公安和湖南的岳阳、长沙、衡阳流浪。公元七七0年,这位天才的诗人,终因贫病交加,死在汀江的一条破船上。

杜甫的诗惯以生动逼真的细节、精雕细刻的语言、铿锵流畅的音律、一唱三叹的韵味和博大精深的思想反映时代的呼声、人民的苦难和他自己的种种感慨,使他自己成为唐代诗坛的伟大诗人,在中国诗歌史上放射着不灭的光辉。

杜甫和泰山关系密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杜甫的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到山东,是省亲的必楠。其次,唐人诗人率皆重视旅游,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是他们共同遵循的准则。杜甫青年时期先游吴越,次游齐赵,可以认为是增加阅历、开扩眼界的必不可少的行动。其三,友情所系。天宝三年秋,杜甫和李白、高适在河南洛阳相识,随后,结到河南东部和山东游历,并与李、高二人同宴于北海太守李邕家。此外,杜甫的另一好友苏源明亦在泰山读书(相传苏源明读书处在泰山山顶)。其四,山东文化的吸引。山东是孔孟的故乡,是我国古代文化的摇蓝,源远流长的文化,给杜甫以强烈的吸引。我们知道,杜甫曾多次游山东。其中,开元二十七年,杜甫在山东时,正是唐王朝追谥孔子为文宣王,改变孔子配享周公的位置,使孔子南向坐,与周公并列,大大提高孔地拉的时候,不会是偶然的巧合。据我们简略统计,从开元二十四年到二十八年,从天宝三年至四年,杜甫前后共有七年的时间在山东一带游历,山东风物对他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

杜甫关于泰山的诗,首先和他到兖州看望父亲有关。他的《登兖州城楼》诗写道:

我到兖州来接受父亲教训的时候,

才第一次登上兖州城上的南楼。

远望天上的浮云连接着泰山和东海,

一望无际的平川连接着青州和徐州。

孤单矮小的周峄山上秦人的碑刻还在,

荒凉的城中鲁人的灵光殿依旧存留。

齐鲁在寺上演出过多少历史的活剧,

我凭眺历史的遗迹有无限感慨和忧愁。

这首诗的第一句原诗是:“东郡趋庭日”。东郡,指兖州,趋庭,是用典。据《论语·季氏》记载。有一次,孔子一人站在庭院中,他的儿子孔鲤疾走而过。孔子问孔鲤:“你学习‘诗’了吗?”孔鲤回答说:“没有。”孔子教训儿子说:“不学‘诗’,是无法把话说好的。”孔鲤就遵教学“诗”。又一日,孔子一人站在庭院里,孔鲤又疾走而过。孔子问孔鲤说:、你学习‘礼’了吗?”孔鲤回答说:“没有。”孔子又教训儿子说:“不学习‘礼’,你怎么会处世呢?”孔鲤就遵教学习‘礼’。因此,后来,“趋庭”一词就成为父教训儿子,儿子接受教训的代名词。由此可见,杜甫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当是青年时代来山东省亲时的作品。其次,在这首诗里,杜甫对山东有良好的印象。山东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文化以及壮伟的风物在他的心灵中增添了感慨的情思。

在山东的游历,使杜甫对山东风士人情的认识逐渐深入,对山东的感情也逐渐加深,他在诗中称赞“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方位的历下人物;描绘“泰山雄地理,巨壑眇云庄”的泰山形胜。特别是号称五岳之首的泰山,时进在他的诗中出现。《对雨书怀走邀许主簿》诗说:

巍峨的泰山上浓云四起,

泼墨乌云在满天空翻腾。

轰轰的雷声使人心胆颤,

濠沱大雨吓得鱼下沉。

座中陈列的是贤人白酒,

门外传来的是长者车声。

相邀时恰值雨后的泥泞,

骑马到您的阶下来相迎。

前人以为,许主簿是任城(今山东省济宁市)的主簿(掌管文书印鉴),杜甫和他屡有交往。这首诗写泰山云雨雷鸣,十分有气势。我们知道,高山易聚云兴雨,所以《公羊传》上有“泰山的云彩,遇石崖而兴起,在极短暂的时间里连合成大片云团,不一会儿就可台布雨于天下”的记载。泰山云雨,清人叶燮在他的《原诗》中,借以形容写诗作文,别具风味。兹转译如下,以博一粲:

天和地表现出来的文章,就是风、云、雨、雷。大自然中的风、云、雨、雷变纪莫测,无边无际,是天地的神巧,也是极好的文章。试以一例为论:

泰山上的云彩,刚地极少极少,但不一会儿就遍布天下。我曾约有半年的时间住在泰山之下,熟悉泰山云彩变纪的情状;有时云兴起时只是极少极少,转眼之间,便充塞天地;有时候呼个山峰同时云出,气势甚大,但升至峰顶即自行消散;有时候浓云密布,连阴数月不散;有时候一顿饭的功夫,便云散天睛;有时云如黑漆;有时候云如白雪;有时候云大如鹏鸟(这当然是《庄子·消遥游》中的水击三千里,翘如天边之云的大鹏)的翅膀;有时候云丝散乱,状如人头上的乱发;有的庞然大块飘浮天际,别无相继;有的纤细连绵络绎不绝;忽而黑云大作,当地人以占卜预测说,将要下雨,然而终于不雨;忽而睛云展现,当地人又以占卜预测说,将要天睛,忽而终于下雨。云的形状动态,千变万化,没有一次是相同的。至于云的色彩、云的性情,也没有一次是相同的。泰山兴起的云有的归山,有的竞一去不返,有的全部归山,有的一半散去,一半归山,也没有是次是相同的。这就是天地自然的文章,也是极妙极工的文章。

假如以作文的法则去约束天地自然的文章,那就等于说,泰山将要出云的时候,一定要把各种云召集在一起商量,说:我将要出云使云成为天地自然的文章;因此云出要有规则,先出某一云,再出某一云,用某云为起始,以某云为伏线,以某云作为全篇的照应,以某云为波澜转折,以某云为插入,以某云为虚笔,以某云推开一层,以某云为收勒一笔,以某云为结尾。按照这个规定“放出”,再按照这个规定“回归”。一一不能所错失,这样,天地自然之文章就完成了。这岂不是说,天地自然之文是依靠泰山,泰山之文是依靠云彩,而云彩的出入就一定没完没了。苏轼曾经说过“我的文章好象水质丰富的泉水一样,随地形而流的。”

此话可以和上述比喻互相说明。

叶燮的文学观点之一便是:文无定法,要在自然。但是,他以在泰山居住半年的时间,细心观察泰山云气变化,描述准确,形象生动,由云气变纪而形容文章之道,出神入化,颇得诗家之真谤。游泰山者,不可不留意于泰山之云,亦不可不由云而联想社会人生诸事,游而有得,目遇自然之景而神思飘逸,浮想连翩,是为真游者;足涉山川而神游哲理,飘飘欲仙,其乐何如哉!

当然,杜甫的泰山诗最着名的还是那首脍炙人口的《望岳》:

声震遐迩的泰山是什么形象呢?

踏上齐鲁大地就饮餐她的秀色。

她是天地自然钟爱的神奇尤物,

她高大巍峨把阴阳昏晓来分割。

浩荡的白云在她胸前奔腾翻卷,

自由小鸟从四方向她皈依拜谒。

我一定振奋精神登上高高绝顶,

看众山涉小才使人有无限快乐!

这首诗几科是尽人皆知。但是,因这第七句的“会当凌绝顶”中的“会”字,使铨释家们发生了一点小小的争议,或以为“会”字是“未然”之词,因而推断杜甫并未登上泰山;或以为“会”字是“必然”之词;因而推断杜甫一定登上了泰山。杜甫到底登上泰山没有呢?研究泰山和关心泰山的人都十分重视这个问题。研究杜甫的学者指出:杜甫确实登上了泰山。他晚年写的《又上后园山脚》中说:

早年我曾漫游山东,

欣赏嬉戏泰山之南。

深秋中我站在日观峰,

抬头眺望遥远的八方。

日观峰,即今之泰山山顶东侧的山峰。因为看日出最为壮观,故名。杜甫自己说他于“穷秋立日观”,可见登上确凿无疑。此外,尚可补充一条:杜甫的好友苏源明在泰山读书,确要的地点,据有关记载,是在泰山顶上天街附近。为了访友,杜甫登山也是十分近情的。

杜甫之死篇7

“杜甫 ? 你难道是杜甫 ?是能和李白相提并论的诗圣杜甫 ?”我诧异道。

“ 正是不才, 我怎敢与诗仙李白相提并论呢 ?又怎敢玷污诗圣的名号? ” 他连连摇手。

我随杜甫来到山顶 , 杜甫面对高山下:“天生我才必有用, 我一定要闯出一番事业来。” 这时我想到曾经听老师讲过关于杜甫的事 ,可是朝廷奸臣甚多,到头来他什么也没得到 ,尽管他写诗 ,考科举 , 献上三大礼赋 ,可还是被那个宰相给害了,我劝他 : “ 杜甫求官之路极为险峻 ,请你三思啊 ! 到不如写写诗 ,过过田园生活不很好么 ?”

“ 谢谢你 , 姑娘 , 如今朝廷腐败 , 国家有难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我一定要为国家献一点绵薄之力 。”

“ 既然你执意如此我也不好阻拦 , 只劝你官场之争 , 敌暗我明 , 每一步都要三思而后行啊!我先告辞了,再会!”

与杜甫再次相遇是在一个天地肃穆,日昏月暗的世界,这次我看见满脸忧愁的杜甫,不禁叹息道:“杜甫,可否记得我?”他看见我点点头说:“姑娘,好久不见!”

我再看了他一眼,摇摇头说:“:你当初为什么没听我的劝告呢?要不,你怎落得如此下场?”

他昔日炯炯有神的眼睛写满忧愁,昔日英俊白净的脸布满皱纹并黑黝黝的,昔日的黑发仿佛是一夜之间变白了,他望向天空说:“姑娘,你有所不知。杜某为了唐朝能像昔日那样繁荣,拼死拼活的辅助皇帝,却落得皇帝的不信任。你说我该咋办?该不该写信给家人呢?”

我记得“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句话是自安史叛乱以来 ,直到如今春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杜甫始终关心著国家的兴衰,人民的安危,他深深体会到人民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我便说:“如今的你怎敢见乡亲父老?你应当游览各国,感受人民的苦难,并写一些诗,记录安史之乱的事。可能这样做,能把人们从苦难中走出。”

“多谢姑娘的忠言,杜某会把人们从苦难中走出,告辞!”看着他的眼睛又炯炯有神,我不禁为他的旅程担忧。不过他这一游,却成了今后有名的‘诗史’。望着他的背影,我说:“下一次再见,我只能默默看着你了。”

最后一次看见他是经过嘶杀拼搏后的战场,在一弯凄清的寒月映照下,那累累白骨,正在诉说著一幕幕让人心痛的悲剧,控诉著安史之乱带给人民不尽的灾难。只听见他说:“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他抬头看寒月,又说:“姑娘,你不用躲藏了。”

杜甫之死篇8

2、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 [1-2]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3、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官场不得志,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杜甫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名作。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4、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杜甫之死篇9

关键词:杜甫诗歌,《河岳英灵集》,客观原因,主观原因,诗学理论的矛盾

 

《河岳英灵集》被公认为是盛唐时期最优秀的诗歌选本,作者殷璠遴选了盛唐时期二十四位代表性的诗人,几乎囊括了盛唐诗学界精英,唯独“诗圣”杜甫,虽诗名显赫,却未被录取,历代研究者对此给予了高度关注。《河岳英灵集》为何不收杜诗,学界大致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是客观原因,杜甫在《河岳英灵集》的选录时间内尚无名气,几乎没有佳作问世;另外,由于当时交通不便,短时间内杜甫诗作的传播范围有限,偏居丹阳的殷璠无法接触到杜甫的诗歌。另一种观点认为是主观原因,杜甫的诗歌风格与《河岳英灵集》的选录标准大相径庭,选本选录诗歌风格与杜甫诗歌风格迥异。

持第一种观点的诸多学者认为杜甫的诗歌未入选《河岳英灵集》的原因是客观的,如明代胡应麟在《诗薮·外编》中阐述了对此的看法:“《河岳英灵》不拾杜遗,《间气》、《极玄》兼遗供奉,宋人未必有意,非也。《英灵》集于天宝,杜诗或为盛行。”[①]【164】李珍华与傅璇琮的《河岳英灵集研究》是近代研究《河岳英灵集》最权威的本子,认为是受客观条件的制约才造成了杜诗未入选的遗憾:“一是由于杜甫刚入诗坛不久,二是由于当时交通条件,使僻居丹阳的殷璠,不能及时得到困居长安的杜甫的诗歌创作。”[②][p31]

诗人杜甫生活在公元712年至公元770年,殷璠《河岳英灵集》所收录诗歌的时间段主观原因,一般认为是公元714年到公元753年,两个时间段有重叠。但是杜甫是大器晚成的诗人,直至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后才创作出大量的优秀诗篇,杜甫诗歌创作的鼎盛时期出现在《河岳英灵集》的选录终止时间以后。从杜甫的创作年表来看,他的创作在天宝十年(751)年左右发生了深刻变化,写出《兵车行》(751)、《丽人行》(753)等不朽名篇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的警世之句。可见杜甫的优秀诗歌是从天宝十年(751)开始的,是《河岳英灵集》收录诗歌终止时间的前两年,因此不少学者认为是这一客观原因造成了《河岳英灵集》不收杜诗的遗憾。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与杜甫几乎同时期的诗人岑参(715—770),《河岳英灵集》却收录了其7首诗,其中《终南双峰草堂作》一首,写于天宝十载由安西归后隐居终南之两三年内[③][p202],另一首《终南云际精舍寻法澄上人归高冠东潭石淙秦岭微雨作遗友人》也是诗人归隐以后的作品,《观钓翁》与《戎葵花歌》创作于天宝十二载之前。[④][p207-p209]这些诗歌与杜甫的上述佳作的创作时间几乎相同。另外杜甫优秀诗篇的创作虽略早于《河岳英灵集》收录诗歌的终止时间,但《河岳英灵集》的收录终止时间并非编者殷璠接触诗歌的最终时间,殷璠是在天宝十二载(753)后的若干年才编录此书的,例如《河岳英灵集》收录的高适的诗歌《见薛大臂鹰作》,作于至德二载(757)[⑤][p187],因此殷璠编录此书的时可以推后,那时的杜甫的诗歌创作可能已经佳作频出,因而无法据此肯定地判断殷璠没有收录杜诗是由于时间上的客观原因所致。

杜诗未被收录的另一客观原因是盛唐时期诗坛尚未认同杜甫当时的创作,也是许多学者所说的殷璠在编选《河岳英灵集》时杜甫未蜚声诗坛期刊网。杜诗在当时直至晚唐都不被社会理解和提倡,这点可以解释,唐人选唐诗现存的十三个本子中除晚唐《又玄集》收录了杜甫七首诗歌之外,其他本子均未收录杜诗。《河岳英灵集》反映了盛唐时期诗歌的整体风貌,既然杜诗与唐代整体创作风貌相冲突,那么《河岳英灵集》不收录杜诗便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如前所述,杜甫早年过着游历的浪漫生活,与其他著名诗人交往唱和,曾先后结识高适、李白、王维、岑参等,但在其他诗人的作品中鲜有对杜甫的评价,这说明杜诗在此时没有受到推崇。杜甫在盛唐时期甚至在中唐时期都未得到应有的名誉和地位,直到死后四十年,杜诗才受到韩愈、元稹等人的大力揄扬,由此说明杜诗是在杜甫死后多年才得到认可,他在天宝十载左右写的诗篇也是在他死后才得到应有的评价和推崇的,可见胡应麟、李珍华、傅璇琮等学者的说法似乎也是可以成立的。至于李珍华、傅璇琮所说的交通不便,僻居丹阳的殷璠未能接触困居长安的杜甫的诗歌,这种观点似乎有些牵强。长安是唐朝最繁荣的城市,文化、经济和政治的中心,殷璠虽生平事迹不详,但也做过官,应该对长安有所关注。其次在《河岳英灵集》收录的二十四位诗人中多有仕途不顺,历经坎坷者。他们游历边关,不少为边塞诗人,如高适、岑参;或被贬官、隐居在僻静之地,信息闭塞主观原因,如岑参就隐居在终南山,但他们的诗作都有收录,可见李珍华和傅璇琮先生的这一说法很难成立。

综上所述,可见杜诗未被殷璠收录很可能不是客观原因造成的。实际上,《河岳英灵集》编录的终止时间(757)前,杜甫具有影响力的诗作已经开始出现。杜甫的生活年段与《河岳英灵集》的收录年段有三十九年的重叠,杜甫虽大器晚成,但早有诗名,早期也有佳作问世,在当时殷璠没有接触到杜诗的可能性非常小。

如此看来,《河岳英灵集》未选录杜诗的原因极有可能是主观的。杜甫的诗歌风格与殷璠的选录标准相悖,也就是与整个盛唐时期的诗坛创作倾向相悖。通过对杜甫诗歌风格与《河岳英灵集》选录标准之间的比较,可以大致解析殷璠为何不收录杜诗。

殷璠在《集论》中说“璠今所集,颇异诸家:既闲新声,复晓古体。文质半取,风骚两挟。言气骨则建安为俦,论宫商则太康不逮。”[⑥][p4]殷璠提倡“建安风骨”,是诗歌的一种俊爽刚健的风格;声律方面则汲取南朝诗人的研究成果。殷璠名为“文质半取”,实则重质轻文,他注重诗歌的内容表达,胡震亨道“殷璠酷以声病拘,独取风骨。”[⑦]【p322】罗根泽也同样认为“殷璠选诗虽‘文质半取’,然实鄙薄声律。谓‘理则不足,言常有余,都无兴象,但贵轻艳’的诗歌,‘虽满箧笥,将何用之’,可见,他虽然“不轻视诗之美,但尤重视诗之用;固不轻视诗的艺术价值,但尤重视诗的人生价值。”[⑧][p59]殷璠选诗首推“风骨”。

杜甫的诗歌成就最高的是律诗,其诗炼字精到、对仗工整,格律的存在限制了诗歌风骨的体现。元稹说“律切则骨骼不存,闲暇则纤秾莫备”[⑨]杜甫诗歌多顾声律,少风骨。杜甫创作的古体诗歌不多,这说明杜甫的诗歌整体在内容上不属于“风骨”类的诗歌,杨胜宽据此认为《河岳英灵集》不录杜诗的原因是:《河岳英灵集》收录诗歌多为古体诗歌,尤重五古[⑩]。但是杜甫这段时间的古体诗歌不少,《丽人行》、《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其次《河岳英灵集》收录的孟浩然的诗歌则以五律居多。可见简单的以此作为原因来进行分析是不充分的期刊网。

天宝十载,诗人开始了大量的写实主义诗歌的创作,这些诗歌初具杜甫“沉郁顿挫”的风格,内容上贴近写实,形式上格律严谨,感情上,平实淡雅。这与盛唐蒸蒸日上的社会气象大相径庭,闻一多先生也曾说过“奇怪的是盛唐诗几种诗歌选本没有一本选过杜甫的诗,可见他的作风在当时就跟《箧中集》相近主观原因,只因那只是太平时代,这种社会描写不太被人重视。如果杜甫不长于各种诗体的话,他的诗很有可能被淹没”[11]。这才可能是杜诗未被录取的深层原因之一。

殷璠的选录标准在《序论》和集论以及具体诗评中有明确的体现:重“风骨”,同时重“兴象”,殷璠追求“新”、“奇”、“僻”的诗境。杜甫的诗歌属于现实主义诗歌,在新意上很难有所作为,其诗刻画入微,他的诗歌就像是“叙事诗”、“诗史”。他的诗歌与殷璠的喜好也颇不同道。殷璠注重诗人内在的气质,推重人品,杜甫在困居长安十年的时候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生活,这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李白相比,可能不被殷璠所接受。

杜甫的诗歌创作走出了诗人对自己和内心的关注,开始关注社会、人生,用叙事性的语言为我们描写了一个诗人关注的世界。但是盛唐时期的繁荣发展,诗人内心的强大以及文人的秉性,使得诗歌创作的主流是关注并抒发内心,殷璠所提倡的“风骨”,也是强调诗人内在的一种骨气,所倡“兴象”是指诗歌内容的有现实的根据,并且有诗人强烈的主观感受。“神来、气来、情来”也是强调诗人创作时的状态。不难得出,殷璠的诗学理论处处是围绕着诗人的内心的,这与殷璠的个人生活经历和遭遇有关,殷璠的这种理论又符合了盛唐的主流观点。由此可见,杜甫未入选《河岳英灵集》的原因更主要是因为与《河岳英灵集》诗学理论的矛盾。

参考文献:

[①]胡应麟.诗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②]李珍华、傅璇琮.河岳英灵集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92.

[③]王克让.河岳英灵集注.[M]四川:巴蜀书社出版社 ,2006.

[④]刘开扬.岑参诗集编年笺注·岑参年谱.[M] 四川:巴蜀书社出版社,1995.

[⑤]王克让.河岳英灵集注.[M] 四川:巴蜀书社出版社,2006.

[⑥]王克让.河岳英灵集注.[M] 四川:巴蜀书社出版社,2006.

[⑦]胡震亨.唐音癸签[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

[⑧]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2.

[⑨]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

[⑩][⑩]杨胜宽.从<河岳英灵集>不选杜诗说到殷璠的选诗标准〔J〕.《杜甫研究学刊》1994年第一期.

杜甫之死篇10

关键词:杜甫 儒家思想 忧国忧民 忠君爱国 仁爱精神

一 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渊源

杜甫自始至终执著地关注现实是与他头脑中的指导思想有关的。杜甫是以什么思想为指导呢?杜甫常常自称“儒生”、“老儒”、“腐儒”,谈到自己的家世也说“奉儒守官”,所以历来批评家认为这是儒家的思想意识的体现,儒家的入世精神和仁政学说铸就了杜诗中的忧国忧民的主旋律。

郭沫若先生的《李白与杜甫》一文中强调儒家思想对杜甫的影响,并认为这对杜甫的“阶级意识”“门阀观念”“功名欲望”起了决定性作用。但事实上决定他思想的,还是十载长安的“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屈辱和辛酸,是“三年饥走荒山道”和人民共同饱尝的战乱、饥饿之苦,是“田父要皆去,邻家问不违”和人民亲密无间的生活。这些,正是这些,是杜甫思想决定性的因素。

中国古代诗人绝大多数也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然而这些难以计数的大批诗人中真正弘扬了儒家思想、应该在儒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惟有杜甫一人。这不仅是因为杜甫以“儒生”等自命,更重要的还在于他内心之中常常激荡着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精神。这种精神深入其骨髓、融化到其血液。它使得杜甫对孔孟所倡导的忧患意识、仁爱精神、恻隐之心、忠恕之道有深刻的理解,并用感情强烈的诗篇淋漓尽致表达出来,打动与感染读者。特别是作为儒家思想核心的“忠”“爱”精神,这几乎成为杜甫一生坚持不辍的创作主题。

忧国忧民思想的表现之一

——忠君爱国

传统的儒家观点认为,忠君即是爱国。如孔子强调“尊王攘夷”,即尊奉周天子,抵御外敌入侵中原地区。孟子则宣扬“大一统”,力主以“仁政”统一中国。即对百姓施以仁政,以体恤百姓。真正做到想民所想,忧民所忧。此为儒家忧国忧民的光辉典范。而且儒家关注群体意识的最高境界就体现在对国家、对天下(当时对儒家来说“天下”就是国家,国家就是“天下”)“一统”和安定的关注上。杜甫承继了儒家的对“天下”“一统”的思想片断,把它发展成为忠君爱国的强烈的意识、并成为古典诗歌创作中的永恒的主题。

实现和维护天下一统是儒家群体意识的最高境界,能够达到这个境界的人,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时代是很少的。那时人的眼界极为狭小,大多只是局限在个体生命的自生自灭上。一生执着于“忠君爱国”,其道德、其胸襟都是那个时代很难达到的境界,这样的人是需要具有忘我的灵性的。在杜甫那里,“君”不是坐在皇帝高位上的,而是天下民众这一群体的代表。特别应该提到的是杜甫的忠君爱国不是作为臣工的职业性的奉献、更非泯灭了个性以后唯一的选择。杜甫是注重个体自我价值的人,他把个体自我价值的实现融入了对群体的关注之中。这些在他的诗歌中有长足的表现。

流传到现在的杜诗绝大部分写于滞留长安以后,从长安诗开始,杜甫大多作品中表现了他的忧国忧民精神。从早年的志向:“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直到临终,仍在惦念着:“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杜甫的拳拳之心,永远是那样执着。杜甫不仅随时随地不忘君国,如苏轼所说“一饭不忘君”(当时的“君”就是“国”的代表);更令人感动的是,他把这种感情视为其生命的一部分。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开篇就描写忠君爱国之情,当时摆在杜甫面前有两条路,一是归隐田园,过“潇洒送日月”的浪漫生活;一是出仕做官,介入纷纭复杂的官场争斗。选择引起杜甫内心的激荡,诗人把自己的内心的矛盾如剥春笋似地一层一层地展示出来,最后,杜甫表明自己心迹:

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葵藿向太阳,物性固难夺!

忠君爱国之心已经成为了诗人的天性(如葵藿之向阳),想纠正也不可能了。正是这样的“物性”,当事关国家之时,他不仅能够这样要求自己:“济时敢爱死”(《岁暮》),而且对于朋友他也能说出:“公若登台辅,临危莫爱身”(《奉送严公入朝》)。后者看来更难。所谓“严公”就是杜甫落难成都时全身心依靠的顶头上司严武。严武入朝有可能出任宰相,为这样有光辉前程的人物送行,帮忙或帮闲们大约要说尽人间的祝福话语的。我想聪明的今人更会如此。而杜甫本着儒家的“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的精神却讲了这样不吉利的话,而且讲得如此富于激情、掷地有声!

杜甫的忠君爱国又不是后世儒家倡导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式的“愚忠”。杜甫是着眼于民众群体的,当他感到皇帝这个独特的个体在违反他本应该代表的老百姓的利益时,便把批评的矛头指向皇帝。杜甫的“忠君”主要就表现在对皇帝的批评讽刺上(这也是原始儒家所主张的为臣之道),杜甫敢于写作这类作品。孔孟这些儒家的创始者们谈到君臣关系时,多是从相对关系着眼的。所谓“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孟子说的更情绪化一些,“君之视臣如土芥,臣视君如寇仇”。强调臣子要绝对忠顺是法家。杜甫对“君”的批评的情绪化是不让于孟子的:“边庭流血成海水,我皇开边意未已”(《兵车行》);“唐尧真自圣,野老复何知”(《秦州杂诗》);“关中小儿坏纪纲,张后不乐上位忙”(《忆昔二首》):“贵人岂不仁,视汝如莠蒿”(《遣遇》)!这些诗句在“怨”之外,还有愤怒,然而它与忠君爱国之心并不矛盾。

忧国忧民思想的表现之二

——仁爱精神

杜诗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其中所体现的仁爱精神,杜甫的仁爱渗透其作品的各个方面,而且表达得十分完美,能给读者以长久的感动。给读者留的印象最深的人物形象可能是他的“老妻”。杜甫的仁爱精神应该说是始发于妻子的,因而其作品中涉及到妻子的篇章就格外动人。无论是“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咏怀五百字》)那不能稍去于怀的惦念;还是“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月夜》)对团圆的期待,读者都可以从中体会诗人的一往情深。杜甫一生逆境多、顺境少,特别是四十岁以后,穷困、衰病、奔走、逃难,接踵而至,几乎没有过几天好日子。他的妻子杨夫人在饥寒交迫中担负起抚育儿女的重担:“世乱怜渠小,家贫仰母慈”(《遣兴》);晚年又时刻关心着疾病缠身的丈夫:“老妻忧坐痹,问头风”(《遣闷奉呈严公》);丈夫漂泊在外,她没有埋怨,只有理解:“老妻书数纸,应悉未归情”(《客夜》)。杜甫笔下的妻子是那么可亲可近、可爱可敬、是那么具有奉献精神,这里的“敬”不是出于某种功利的考虑,更不是令人产生冷冰冰之感的“相敬如宾”,而是表达了杜甫对妻子歉疚之感。“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竿”(《江村》),从这样的诗句中,读者可以想象,坐在一旁的杜甫看到“老妻”“稚子”居处稍稍稳定、生活又有些兴味时的喜悦之情。读者从中感受到的是诗人对妻子的爱。

然而杜甫的仁爱精神绝不仅限于此,他还将对妻子的爱推及他人,甚至是一些与己无关但和自己有同样命运和遭遇的人,杜甫也是本着儒家所倡导的仁爱精神处理与偶然相逢的人们的关系的。晚年,他逃避战乱、漂泊湖湘,深感“乱世少恩惠”(《宿凿石浦》);然而,杜甫仍然是:“减米散同舟,路难思共济”(《解忧》),并没有因为个人的苦难而减少对他人的同情。 孔子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忘“爱人”之心,并付诸实践,这是很难的。读杜诗会感到最难得的是,杜甫时时刻刻关注着弱者的不幸,并用他宽广的心胸去温暖这冰冷的世界。例如杜甫一生中最困难的时期就是他由秦州到同谷和由同谷到成都期间。此时,正如他所写的“岁拾橡栗随狙公,日暮天寒山谷里”(《寓同谷县作歌七首》),过的像原始人的日子。然而,在这个时期写的二十首纪行诗中处处可见诗人对其他不幸者的关怀。在路过绝险之地石龛时是“天寒昏无日,山远道路迷”,就在这种环境下,他看到在山峦高处的伐竹者:“伐竹者谁子,悲歌上云梯。为官采美箭,五岁供梁齐”(《石龛》),杜甫把他们的悲歌传达给千百斯年之后的读者。诗人在过嘉陵江经水会渡时,船夫的勇敢和撑船的技术的高超引起他赞叹:“篙师暗理楫,歌啸轻波澜。”但此时他也关切着他们的艰辛:“霜浓木石滑,风急手足寒。”(《水会渡》)这种精神贯穿他的后半生的所有作品之中。许多人当自己处于不幸时,变得谁都恨,仿佛整个世界都欠他的,甚至要向所有的人报复(其中最极端的就是发生在四、五年前一个留美学生卢某的在校园开枪杀人事件)。杜甫为人正与此相反,他在遭遇苦难时往往能想到比自己更不幸的人。

再如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有句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在实践家看来这种“空论”有什么用?郭沫若更说“如果那么多的‘广厦’真正象蘑菇那样在一夜之间涌现了,诗人岂不早就住了进去,哪里会冻死呢?”(《李白与杜甫》)这种批评是很可笑的。杜甫不是住房部长,他要表现的也不是一种许诺及其实现,而是在困难之中自己的情感和想法。有人说这种想法可能很多人都会有。是啊,这就是人的善根之所在,然而,即使古往今来的亿万人都有这种想法,但是有谁把它表现了出来了呢?正因为这种推己及人的想法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诗句才能激起一切善良人的体验与共鸣、才能感动人。更重要的是,杜甫把人人皆有、但又不被人们关注的善念——仁爱精神用充满感情的诗句揭示出来、把它固化下来,并传达后世的读者,用以培植人的善根,使人灵魂得到升华,这是诗不同其他一些揭露性文字意义之所在。因此,杜甫的伟大和杜诗的震撼的力量不单纯在于他对世上苦难的揭露和对苦难制造者的抨击;更在于他歌颂了人性中的善良、美好的一面,并满怀善意地描写它,希望它能发扬光大。

这种仁爱精神使得他与邻里乡人多能和睦相处。《又呈吴郎》是一首写得很通俗、很平淡的诗。我们从中可以看到杜甫对那位“无儿无食”的老妇人的同情和关爱。而且诗中所表达的不仅是一般的恤老怜贫,更感人的是杜甫对老妇人格的尊重:“不为穷困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只有深入其心,才能有这样深刻的理解。我们从杜诗中还看到,无论住到哪里,邻人对杜甫都是非常友好的。《羌村三首》中的:

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手中各有携,倾?}浊复清。苦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这里邻人简直与乡党宗亲差不多了。中国古代社会基层关系是由宗法家族构成的。杜甫后半生没有生活在宗法家族之中。但他把偶然居住在一起的邻里视作宗法亲族,建立了亲密的关系,对他们倾注了爱,所以我们才能看到邻人父老对杜甫的热忱。

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与他生活的时代和自身曲折的经历,以及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是分不开的。杜甫生活和创作的时代正是唐王朝由极盛走向衰落的转变时期,他在困居长安的十年中,由于失意和贫困,以深深感受到唐王朝的腐朽及其危机,并在不少诗中反映了当时人民生活的痛苦。安史之乱之后,由于他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写下了不少反映当时现实的诗篇,无不流露出其忧国忧民的思想。

参考书目:

《李杜诗学》 杨义 北京出版社 2002年11月第2版

《杜甫诗选注》 萧涤非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年1月第1版

《唐诗二十讲》 张爱华 新世界出版社 2004年10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