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石壕吏十篇

时间:2023-04-05 11:03:44

杜甫石壕吏篇1

千古诗心忧

万般难眠愁

v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诗歌,把握节奏和感情,感知诗意。

2.通过品读诗歌,涵泳字词句内涵,体悟情感。

3.通过悟读诗歌,了解叙事诗特点,赏析手法。

v

教学重点:

1.通过品读诗歌,涵泳字词句内涵,体悟情感。

2.通过悟读诗歌,了解叙事诗特点,赏析手法。

v

教学难点:

赏析叙事诗的材料裁剪、形象塑造、留白手法。

v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曾学习过杜甫的名篇《望岳》,对杜甫有一定了解。但学生对其作品认识,大多停留在《望岳》所呈现的青年杜甫的积极向上和雄心壮志;或是对杜甫及作品有模糊的了解,对杜诗现实主义风格认识尚浅,对杜甫忧国忧民的感情理解不深,无法独立品味诗中精炼的语言。另外,在朗读方面,学生能力有限,有待于老师引导和点拨。

v

文本解读:

《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叙事诗,作者将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化在客观的事实里面,融化在具体的形象里面,尽量让事实本身说话,在事实的诉说中寄予了作者对安史之乱的控诉和对百姓的无限同情。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单刀直入,直叙其事。暮色即傍晚时分,百姓此刻躲无可躲,诗人也是辗转很久才到了石壕村,这个时间官吏才来捉人,说明其狡猾、狠毒。用“捉人”而不是“征兵”,说明百姓是被强迫带走的,“捉”字仿佛让我们看到,百姓在前面跑,官吏在追,追到了,抓了就走,更点出了百姓惧怕战争。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对比之下,石壕吏凶恶、暴虐,更显出百姓的卑微可怜、生活困苦。“听妇前致词”领起对家中景况的叙述,突出战争的频繁惨烈,带给百姓和普通家庭的巨大伤痛,蕴含了对百姓的深切同情。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一方面表现了儿媳泣不成声的伤痛,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诗人以关切的心情倾耳细听,通夜未能入睡。“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两句,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无限深情。

全篇句句叙事,无抒情语,亦无议论语;但实际上,作者却巧妙地通过叙事抒了情,发了议论,爱憎十分强烈,倾向性十分鲜明。寓褒贬于叙事,既节省了很多笔墨,又丝毫没有给读者概念化的感觉。诗中还运用了藏问于答的表现手法。“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概括了双方的矛盾之后,便集中写“妇”,不复写“吏”,而“吏”的蛮悍、横暴,却于老妇“致词”的转折和事件的结局中暗示出来。诗人又十分善于剪裁,叙事中藏有不尽之意。一开头,只用一句写投宿,立刻转入“有吏夜捉人”的主题。又如,只写了“老翁逾墙走”,未写他何时归来;只写了“如闻泣幽咽”,未写泣者是谁;只写老妇“请从吏夜归”,未写她是否被带走。诗歌用“独与老翁别”一句照应开头、结束全篇,既是叙事又是抒情地告诉读者:老翁已经归家,老妇已被捉走;那么,那位吞声饮泣、不敢放声痛哭的,就是给孩子喂奶的年轻寡妇了。正由于诗人笔墨简洁、洗炼,所以才用了较短的篇幅,在惊人的广度与深度上反映了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

引领学生研读诗歌,再现岁月沧桑,涵泳圣人诗语,感悟圣人情怀,乃课堂价值所在。

v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夜晚有百般情态,世人有万般境遇,而在诗歌长河中,诗人也在那些漫漫长夜,写下了悠悠情思,请齐读:

【投影】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唐】李商隐《夜雨寄北》

思亲念家让李商隐在巴山之夜难眠。

【投影】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宋】范仲淹《渔家傲》

战事不绝让边塞将士在孤城夜不成寐。

【投影】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唐】杜甫《石壕吏》

石壕村的夜晚又为什么让杜甫辗转难眠?今天我们就和杜甫一起走进那个“泣幽咽”的晚上。

二、读诗入情

1.请同学们先看屏幕,将屏幕上每个词语齐读两遍。现在请大家把这些词语在自己书上相应的位置标注出来。(板书:题目,作者)

【投影】

石壕(háo)

逾墙

(yú)

邺(yè)城戍

(shù)

老妪

(yù)

幽咽(yè)

河阳役(yì)

现在我们来齐读诗歌,要求读准确,读流畅。

2.范读诗歌:大家读得非常准确,但语气和节奏还需要加强。现在,我们来听一遍录音的范读。请同学们边听边领会,并给诗句标上重音和停顿。

3.齐读诗歌:(投影出示划分好节奏和重音的诗歌)请同学们根据标好的重音和节奏,模仿刚刚范读的语气语调,自由朗读。现在,我们一起再诵读一遍诗歌。

三、读诗悟意

1.

这一遍大家读得很好,老师听出了一种故事感。那么今夜,杜甫走进石壕村,究竟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呢?能用诗中的一句话进行概括么?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2.

请同学们将这个句子勾画出来。诗歌开头第一句就交代了事件,我们来齐读这个句子。那么以叙述事件为主的诗歌,我们称它为——叙事诗。

在读的过程中,老师注意到了同学们将红字部分进行了重读处理。哪位同学来分析下,为什么我们特别关注到了这几个字?

夜晚捉人,百姓无处可躲,官吏的狡猾凶恶。

用“捉人”而不是“征兵”,说明百姓是被强迫带走的,“捉”字仿佛让我们看到,百姓在前面跑,官吏在追,追到了,抓了就走,更能点出百姓惧怕战争。

3.官吏为什么要捉人呢?往往与战争有关系。杜甫是在记录一段历史,这段历史叫——安史之乱

【投影】(请一位男生读一下)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为平息安史之乱,郭子仪等九位节度使,率兵20万围攻邺郡,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形势发生逆转,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退守河阳,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乾元二年(759)春,杜甫离开洛阳,历经新安、石壕、潼关,赶往华州。他在新安县西行途中,投宿石壕村,遇到吏卒深夜捉人,于是就其所见所闻,写成这首诗。

4.那么在这场战争中,百姓的生活是怎样的呢?在这首诗中,有没有哪一个字可以概括百姓的生活?

我们来齐读一下这个句子:妇啼一何苦!

5.诗歌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出“苦”?

丧子之苦:三男去两;存者且偷生。分析“且”“长”“矣”。

生活之苦:更无人;无完裙

应征之苦:自请随去。分析“急应”“犹得”

6.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感受到了百姓切实的痛楚和悲伤。请同学们有感情的读一读这个句子。

【投影】妇啼一何苦!

7.面对百姓的苦,官吏是什么反应呢?(吏呼一何怒!)

我们来齐读这两个句子,读出双方的感情来。

【投影】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四、读诗得法

1.

是啊,百姓是多么的苦,而官吏却是多么的怒!通过分析,我们能切身的体会到了妇人的“苦”,那么“吏呼一何怒”又表现在哪里呢?——没有直接能看出来的地方。

也就是说,官吏所“呼”的内容应该是隐藏在了老妇的致词中了。小组讨论,请同学们尽量使用符合原文语言风格的词句来补全对话。前两句已经填好了。

【投影】

石壕吏:_①_家中何人在!_______

老妪: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石壕吏:

_②尚有他人否?________

老妪:室中更无人。

石壕吏:______③______

老妪:惟有乳下孙。

石壕吏:____④_

______

老妪: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石壕吏:

_____⑤_______

老妪: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讨论之后,出示

【投影】石壕吏:

①家中何人在!

老妪: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石壕吏:

②尚有他人否?

老妪:室中更无人。

石壕吏:

③何故有啼哭?

老妪:惟有乳下孙。

石壕吏:

④孙母在何处!

老妪: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石壕吏:

⑤必带一人去!

老妪: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2.

请男生读石壕吏,女生读老妇人,想象他们对话的语气和神态,我们来模拟当时的对话。谁来评价下自己读得怎么样?

3.这真是“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杜甫为什么要省略他们的问话而突出老妇人的致词呢?要知道题目是《石壕吏》而不是《石壕妇》啊。

总结来看,诗歌要精于裁剪,用藏问于答可以高度精炼,用妇人可怜可以衬托官吏凶残。而这些都达到了留白的艺术效果。请齐读:

【投影】

(1)妇人可怜衬托官吏凶暴更见其妙。

(2)藏问于答高度精炼多有想象空间。

(3)叙事诗歌精于剪裁使之留白丰富。

5.其实,这首诗歌的留白还有很多处,大家不妨试着找到一处,想象这个地方可能还会出现怎样的情景。

【如:(1)“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想象逃走前老翁和老妇的对话。

(2)“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想象临行前老妇对孙媳的叮嘱。】

6.你看这些内容,诗人都没有直接写出来,但是我们却可以通过诗人文字的缝隙,用想象来填补诗歌,从而能更深刻的理解诗歌。

五、读诗识人

1.从对诗歌的细节想象和情景还原,我们更加深刻的理解到了百姓的痛楚和官吏的凶暴,那么在诗歌中,你能看到一个怎样的杜甫呢?请同学们从诗歌中找找看,这一夜,杜甫做了些什么?

听妇前致词

如闻泣幽咽

独与老翁别

2.老妇的致词,这家人的深夜幽咽都一字一句,一点一滴的滴在了诗人的心头。面对战争,面对征兵,杜甫虽然无能为力,但他选择成为这个苦难时代的记录者。他始终将双眼看向底层,用双耳倾听民声,他以一只笔,以一首首诗,写尽了普通百姓的生存艰难,以悲悯之心记录下那一段段“哀沁心脾”的人间悲剧。请齐读:

【投影】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在自己屋漏床湿的境遇里,他想的是天下寒士的温饱)

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垂老别》

(在战乱频发的年代,他看到的是百姓的水深火热)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兵车行》

(在抽丁征兵的现场,他听到的是亲人死别的撕心裂肺)

这便是杜甫,每一个时代,都有值得尽情歌颂的荣光,也有需要深刻凝视的苦痛。而唯有常怀悲悯之心,方能写出像《石壕吏》这样的忧民之作。

所以,有一首赋这样赞美他:

【投影】

伟哉杜甫,流芳千古;忧民尧舜,漂泊孤鹜;

饥肠辘辘,哀歌处处;壮志难酬,行吟野赋;

讴云颂月,吐尽疾苦;诗韵天成,难抒痛楚;

世上疮痍,天寒日暮;山河破碎,涕泪湿褥;

颠沛一生,德音卓著;伟哉杜甫,流芳千古!

五、课堂小结

结语:这节课我们和杜甫一起走进了石壕村的夜晚,感受了石壕村民的痛苦,石壕吏的凶恶,体会了留白艺术的高妙,领略了杜甫的悲悯情怀,最后,我们齐读课堂小结。

【投影】

解读叙事诗,先从事入手。

情理在事外,形象有美丑。

留白大手段,细读莫遗漏。

千古诗心忧,万般难眠愁。

杜甫善歌吟,诗坛称不朽。

给同学们一点时间,把这首诗歌背下来。

下来后,如果想对诗人有更多的了解,可以读读冯至写的《杜甫传》;愿意读点古文的话,还可以读读《新唐书·杜甫传》。谢谢同学们,下课!

六、板书设计

石壕吏

杜甫

杜甫石壕吏篇2

1、这句话意思是:要我们无法弥补的遗憾,弥补在生者身上。简单点就是,假如斯人还活着,你会怎么去爱他,照顾她,关心她,就同样的去爱现在的生者。

2、这句话出自于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石壕吏》。《石壕吏》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著名的“三吏三别”之一。这首五言古诗通过作者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来源:文章屋网 )

杜甫石壕吏篇3

1、杜甫是诗圣。

2、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3、杜甫的代表诗作有:《望岳》、《登高》、《春望》、《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等。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杜甫石壕吏篇4

杜甫,字子美。他跟李白一样,是唐代最著名的大诗人之一。在文学史上,把他们合称“李杜”。杜甫原是河南巩县人,生长在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从小就下苦功读书,也游历了许多名山大川,写了不少优秀的诗歌。三十几岁的时候,他在洛阳,遇见了李白。杜甫比李白小十一岁。两个人性格不一样,但是,共同的志趣和爱好使他们成为亲密的好友。

后来,他到长安参加进士考试,那时候正是奸相李林甫掌权的时候,李林甫最忌恨读书人,怕这些来自下层的读书人当了官,议论起朝政来,对他不利,于是勾结考官,欺骗玄宗说这次应考的人考得很糟,没有一个够格的。唐玄宗正在奇怪,李林甫又上了一道祝贺的奏章,说这件事正说明皇帝圣明,有才能的人都已经得到任用,民间再没有遗留的贤才了。

那时候的读书人都把科举作为谋出路的途径,杜甫受到这样的挫折,懊丧的心情就不用说了。他在长安过着贫穷愁苦的生活,亲眼看到权贵的豪华奢侈和穷人受冻挨饿的凄惨情景,按捺不住心里的愤慨 ,就用诗歌控诉这种不平的现象。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他写下的不朽诗句。

杜甫在长安呆了十年,唐玄宗刚刚封他一个官职,安史之乱爆发了。长安一带的百姓纷纷逃难。杜甫的一家,也挤在难民的行列里,吃尽了千辛万苦,好容易找到一个农村,把家安顿下来。正在这时候,他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就离开家投奔肃宗,哪想到在半路上碰到叛军,被抓到长安。

长安已经陷落在叛军手里,叛军到处烧杀抢掠,宫殿和民房在大火中熊熊燃烧。唐王朝的官员,有的投降了,有的被叛军解送到洛阳去。杜甫被抓到长安以后 ,叛军的头目看他不像什么大官,就把他放了。

第二年,杜甫从长安逃了出来,打听到唐肃宗已经到凤翔(今陕西凤翔),就赶到凤翔去见肃宗。那个时候,杜甫已经穷得连一套像样的衣服都没有了,身上披的是一件露出手肘的破大褂,脚上穿的是一双旧麻鞋。唐肃宗对杜甫长途跋涉投奔朝廷,表示赞赏,派他一个左拾遗的官职。

左拾遗是个谏官。唐肃宗虽然给杜甫这个官职,可并没重用他的意思。杜甫却认真地办起事来,过了不久,宰相房琯(音guǎn)被唐肃宗撤了,杜甫认为房琯很有才能,不该把他罢免,就上了奏章向肃宗进谏。这一来,得罪了肃宗,亏得有人在唐肃宗面前说了好话,才把他放回家去。

唐军收复长安以后,杜甫也跟着许多官员一起回到长安。唐肃宗把他派到华州(今陕西华县)做个管理祭祀、学校工作的小官。杜甫带着失意的心情,来到华州。那时候,长安、洛阳虽然被官军收复了,但是安史叛军还没消灭 ,战争还很激烈。唐军到处拉壮丁补充兵力,把百姓折腾得没法过活。有一天,杜甫经过石壕村(在今河南陕县东南),时间已经很晚了。他到一家穷苦人家去借宿,接待他的是老农夫妻俩。半夜里,他正翻来覆去睡不着觉的时候,忽然响起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杜甫在房里静静听着,只听到隔壁那个老人翻过后墙逃了,老婆婆一面答应,一面去开门。

进屋的是官府派来抓壮丁的差役,他们厉声吆喝着,问老婆婆说:“你家男人到哪里去了?”

老婆婆带着哭声说:“我的三个孩子都上邺城打仗去了,前两天刚接着一个儿子来信,说两个兄弟都已经死在战场上。

家里只有一个儿媳和吃奶的孙儿。你还要什么人?”

老婆婆讲了许多哀求的话,差役还是不肯罢休。老婆婆没有法子,只好自己被差役带走,到军营去给兵士做苦役。

天亮了,杜甫离开那家的时候,送别的只有老农一个人了。

杜甫亲眼看到这种凄惨情景,心里很不平静,就把这件事写成诗歌,叫《石壕吏》。他在华州的时候,前后一共写过六首这样的诗,合起来叫做“三吏三别”(《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由于杜甫的诗歌大多是写安史之乱中人民的苦难,反映了唐王朝从兴盛到衰落的过程,所以,人们把他的诗篇称作“诗史”。

杜甫石壕吏篇5

1、作者夜投宿在石壕村的一个家里,到半夜差役来抓人出冲军,老头翻墙跑了,老妇人被迫去河阳服役,早晨作者要走了,只和老头告别。

2、《石壕吏》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为“三吏三别”之一。这首诗通过作者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来源:文章屋网 )

杜甫石壕吏篇6

一个学生回答:“是老妇的儿媳妇在哭泣,她孤儿寡母的在兵荒马乱中如何度日呢?本来有个婆婆还可以照顾她们母子的生活,现在她也不知怎么办了,男人没了,只剩下一个老公公,还有一个吃奶的孩子,而且‘出入无完裙’,这日子怎么过呀,是走是留哇。”其实这个答案也是我预期的答案,老翁逾墙走,这一夜可能不回来了。“乳下孙”只是个会哇哇哭泣的婴儿,这个家当然只剩下老妇的儿媳在“泣幽咽”。但我想学生的言语权不能禁止,我要听听其他学生的想法。于是我肯定地说:“说得很有道理,大家同意他的说法吗?”没想到,就是我这一问却掀起了课堂讨论的高潮。以下是发生在课堂上的一个讨论片段:

生1:老师,我认为不对,应该是老翁在哭,夜深了,他知道危险已经过去了,回家一看,老伴为了他为了这个家,自请应役,老了老了,伴没了,也不知他的老伴还能不能回来。“男儿有泪不轻弹”,但战争让这个老人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老翁的流泪更能说明作者希望百姓安居乐业,所以我认为是老翁在哭。

生2:我认为是诗人杜甫在哭,杜甫感慨战乱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灾难,他同情人民,但对官吏的嚣张又无可奈何。

生3:你说得不对,如果是作者在哭的话,就不能用“如闻”这两个字了。他是在隔壁偷听来的。

生4:我也同意是作者在哭,这是作者泣不成声的一种体现,是极度的悲伤,还记得我们学过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吗?那里的“我”在山涯上下不来时,天黑了又没有人来找“我”的时候,“我”听见有人在哭,后来才发觉是自己在哭,所以我认为是作者在哭完全成立。

师:说作者在哭泣也有一定的道理。《石壕吏》这首诗写出了杜甫当时矛盾的心理,一方面,诗人歌颂老妇勇于承担苦难的精神,诗人支持唐王朝进行的这场平叛的战争,希望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另一方面,诗人也非常同情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而深感悲痛。诗人的这一矛盾心理在《三吏》《三别》的其他五首诗中也有所反映,同学们在课后可以认真研读一下。

生5:老师,我想,也可能是老妇人在哭。

师:说说看。

生5:老妇人为了不让家人受伤害,她决定去应河阳役,可她在离家的时候是那样的依依不舍,想到牺牲自己而幸福大家是值得的,可这次的离开,是不是永别呢?她走一步退两步,边走边哭。

生6:不可能是老妇人在哭,她不是主动要去的吗?文中不是说“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吗?

生5:她不去不行啊,那官吏的气焰能放过她家吗?今晚她家必须得出人,不去也得去。老妇人想到自己一家人为国已经做了这么大的牺牲,但国家现在还需要人,她还是应该去,可战争什么时候才能停止呀?她走了,明天能不能还来她家捉人呢?所以她哭了。

生7:我认为是官吏在哭……(话未说完就被打断了)

生8:怎么可能呢?你看文章是怎么写的,“有吏夜捉人”可见官吏的凶狠。白天不来夜里来,是捉人来了,而不是征兵,“吏呼一何怒”可以看出他们根本不管人民的死活。

生7:我还是认为是官吏在哭,他如果不凶,完不成任务,他可能就丢了脑袋。这次任务虽然完成了,可官吏听老妇人这么一说,这家人也够可怜的了,想帮他们也帮不上,这个村子里怎么都是这样一种情况呀,“当官要为民做主”,可他只是个小官吏,他也无能为力呀,他心里的矛盾痛苦又向谁说呢?

生9:我认为也可能是村人在哭泣,你看“夜久语声绝”一句,说明官吏逼问的时间长,可能是到了半夜,他们一怒一啼,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邻居听见了,想到自己家里比老妇人家里还要悲惨,所以泣不成声。

…………

杜甫石壕吏篇7

又是一个无比黑暗的夜,好像和昨晚一样黑,杜甫独自一人站在小河旁望着看似平静的河面,眼睛里写满了忧伤。一阵冷风吹过,把他送入了昨晚的回忆中。

那晚,杜甫借宿在石壕村中一个贫穷的农家,晚饭时,杜甫与老翁一边喝酒一边谈论着前线的战况,两人不禁摇着头,叹着气,正在做饭的老妇瞅了瞅,尽量露出笑容,道;“呵呵,老头子啊,家中来客人了,就别提那伤心的事了。”老翁脸上显出了不服气,说:“你个老婆子,你懂什么啊,去去去,做你的饭去。”三个人不约而同的笑了起来。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吼叫,并伴随着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快开门,快开门。”老翁好像知道些什么似的,脸色大变,刚才的快乐消失得无影无踪,丢下手中的酒杯,翻墙走了。杜甫好像也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叹了口气,感叹这个乱世。老妇急急忙忙去开门,故意装作吃惊的样子,道:“原来是两位官爷啊!不知今夜诶到访所为何事?”官吏瞟了她一眼,轻蔑地说;“你家中还有什么人?”老妇轻轻的叹了一口气,,道:“老妇我有三个儿子,全部都去服役了,前几天,有一个儿子在信中说,其他两个都战死了。”说罢,便用衣袖擦去脸上的泪水。而那些官吏似乎有些不耐烦了,吼道:“少废话,让我们进去搜查一下。”官吏推开老妇,便要进屋搜查,老妇颤巍巍地走到官吏面前,哀道:“官爷啊,老妇家中还有一个正在吃奶的孙子,和他的母亲,因衣衫褴褛实在不宜见人啊。”老妇几乎快要哭出声音了,两个魔鬼的面目变得狰狞,道:“今天我非要带走一个人不可。”这一声怒吼让老妇面如土色,她无奈的摇摇头,说:“既然如此,那就把我带走吧,这样还可以为你们做饭。”魔鬼冷笑道:“算你识相,走。”老妇转过身望了望那个曾经温暖过的家。

一阵风吹过,把杜甫从回忆中叫醒了,望了望四周,满是黑暗。

初二:琉璃殇13

杜甫石壕吏篇8

忧国,是杜甫诗中的灵魂主干,他的所有诗作中,多数都透露出对祖国山河破碎的感叹和愁苦。面对日益衰败的唐朝,面对支离破碎的大唐国土,他含泪提笔写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昨日祖国繁荣,而今日却破亡了,面对依旧的山河,试想,是否人人都像杜甫一般流下“感时泪”、怀着“恨别心”?杜甫就是这样一位爱国的诗人,他因“国破而忧,因国盛而乐”。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他“初闻涕泪满衣裳”、“漫卷诗书喜欲狂”。他快乐,因收复“河南”、“河北”而快乐。他的快乐,不仅仅是自己的,更是属于祖国的。这种纯粹的快乐,只是真心爱国的人才配拥有。生活亦是如此,不需要游遍山水,更不需要荣华利禄,杜甫快乐的根源,只是祖国的繁盛。

在杜甫生活的时代,是最黑暗的时期。尤其是在安史之乱时,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各地官吏,残暴无情地压迫、剥削百姓。在这水生火热的时候,杜甫毅然选择站出来,用慧笔揭露出一桩桩事件,将同情、理解的思想灌输到每一句诗句中。《三吏》、《三别》正是他思想的表述。《石壕吏》中“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官吏的冷酷让杜甫愤怒却无奈,自己无能为力,只能愁苦地“独与老翁别”。他也曾通过仕途改变现状,无奈,官场污浊,导致他屡遭贬谪。最终,他选择回到百姓中去,以笔作枪,抒发他对人民真挚的同情。他亲民,他愿意与百姓“同甘苦,共患难”,似乎他并不是一位诗人,更不是一位本可以升官发财的“诗圣”。

今日,又一次翻看杜甫句句沉郁顿挫的诗句,对他的敬仰油然而生。敬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更敬仰他敢于揭露和批判黑暗、腐朽的无畏和正义。

杜甫石壕吏篇9

【论文摘要】公共关系是一个社会组织为了扩大自身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对其内部扣外部公众进行 “内求团结、外求发展”的一系列努力和行动。为使公共关系在组织中发挥 巨大作用,首先应当树立良好的公共关系观念系统。在关于公共关系主体的观念中,真诚是组织公关人员的基本信条。本文简要介绍公共关系中的真诚观念的涵义、奉行真诚观念的原因以及真诚观念的要求等。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是盛唐一颗光焰万丈的巨星。这位一生忧国忧民、恪守儒家传统的诗人,以他最为自觉最为深沉的社会意识,把个体人格化入广阔的社会人生,以他出自至性至灵的呼喊,把对 自家命运的自叹自怜、对社会人生的大悲大痛融为一体;从以凝重的诗笔,血泪的歌唱,描绘了盛唐由盛而衰、万方多难的时代社会画卷,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各种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和广大人民灾难深重的生活,以及自己悲天悯人、爱国爱家的博大情怀,熔铸成了一部具有众多社会内容、鲜明时代特色、强烈政治倾向和兼擅众长、沉郁顿挫风格的 “诗史”,彪炳青史,流芳千古。其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具有深远的价值。

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体现来自于他高度成熟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这主要体现在杜甫诗歌为数众多、质量很高的叙事诗上面。

第一,杜甫善于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加以艺术的概括,塑造众多的人物形象,描写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逾墙而逃的老翁,应急河阳役的老妪,新安被征的男子,暮婚晨别的新娘,无家可归的独身汉,夔州负薪的老处女,鞠躬尽瘁的诸葛亮,殷勤劝饮的田父,昏庸无能的大臣……组成一个人物形象画廊。栩栩如生,刻画淋漓尽致,如此众多的、真实、鲜明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形象,是杜甫诗歌的杰出贡献。

第二,杜甫善于把主观的思想感情融化于客观事实的描述中,让人物和事实本身说话,自然感人。就象我现在所从事的新闻宣传工作一样,在新闻稿件中讲述客观事实,让作者的倾向性从作品中流露,而不是在作品中强调作者的主观意识。例如杜甫诗歌《丽人行》写到 “三月三 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 肉匀。绣罗新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紫驼之峰出翠釜,水晶之盘行素鳞。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杨花雪落覆 白萍,青鸟飞去衔红巾。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臣相嗔 !”

这首诗讽刺了杨氏兄妹的骄奢荒淫,曲折地反映了君主的昏庸和时政的腐败,妙在从头到尾,都用精工细腻的笔触,鲜明富丽的色彩,严肃认真的态度,来描写场面和情节,让诗人自己的倾向和感情从场面、情节中流露出来。正如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所说: “无一字讥语,描摹处语语刺讥;无一声感叹,点逗处声声感叹。”从而有了比一般轻松的讽刺更为强烈的艺术批判力量。另外,如《石壕吏》、《兵车行》、《垂老别》等著名诗篇,都出色地运用了这种手法,让倾向从事物本身流露 出。

第三、杜甫在描写人物时还善于用人物个性化的语言来刻画心理、塑造形象。无论是对话还是独白,都精彩传神。比如 《新婚别》一诗,完全用新娘的口吻写出:“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结发为妻子,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妾身未分明,何时拜姑嫜。父母养我时,日夜将我藏。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誓欲随君去,形势反仓皇。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自嗟贫家女,久致罗儒裳。罗儒不复施,对君洗红妆。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这首诗很好地体现出杜甫爱国与爱民的思想,对人民苦难的同情。诗将新娘送别丈夫的无奈、愤恨、抱怨、忧虑、沉痛、勉励、期待的复杂心理展示无疑,从而塑造出一位感情丰富、深明大义的劳动妇女形象。因为在当时只有先平定战乱,才能得到最起码的休养生息的环境。显然是新妇的呼声,也体现了杜甫的思想。它如《无家别》、《潼关吏》均采用对话方式;这些人物的话语,通俗朴素,各各符合性格、身份、年龄特征,显示出现实主义的特色。因为人物的语言传神,使我们在阅读时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有着真实、亲切的感觉。

杜甫还善于捕捉富于表现力的,能够显示人物本质和精神面貌的细节。例如《兵车行》中所写: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郎妻子各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腰哭,哭声直上千云萧。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吾皇开边意未 已。君不闻汉家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尤得嫁比邻 ,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这是杜甫写的一首新题乐府,讽刺唐玄宗不断发动对外的不义战争。之前,杨国忠等人又连续发动侵略战争,死伤数万。同时又在西北一带发动对吐蕃的战争。此诗便是对这些战争的艺术表现。作者以 “道旁过者”的身份亲 自目睹了抓丁的惨状,并通过 “行人”之口,哭诉了士兵的不幸。在此基础上又指出连年战争给经济生产带来的巨大破坏,明确批评了当局 “开边意未己”的错误政策 ,表现了杜甫同情人民,敢于批判时政的大无畏精神。

杜甫石壕吏篇10

一、提问语言的艺术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

对学生的学习起主导作用。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创设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思维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巧妙的诱导之言,能够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思维擦出火花。在讲《石壕吏》这一课快结束时,笔者故意节外生枝地置疑:“有人认为,《石壕吏》不是一首好诗,因为诗人杜甫在诗中始终是一个冷漠的旁观者。你们同意这一观点吗?”这问题一提出,处于教学尾声的课堂气氛又活跃起来,学生各抒己见,争论不休,最后在争论中统一了认识:“杜甫在诗中是通过对人物的刻画和情景的描写来表达感情的,诗人虽然没有直接出来讲话,但同情谁、憎恨谁态度鲜明,因而上述观点是没有根据的。”这样,学生对诗的理解有一定的深度,也对诗的创作要用形象思维的艺术创作法有一点认识。然而,笔者并不就此“收场”而是再起波澜:“你们知道你们不同意的观点是谁提出来的吗?是郭沫若在他的著作《李白与杜甫》中提出来的!”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师的话又一次激起学生的兴趣:对于权威的意见,我们学生也能评长论短。如此“收场”,既强化了学生已有的认识,更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释疑语言的艺术

1. 一“石”二鸟

一位在全国智力竞赛中获奖的学生曾说:“我认为人的知识结构有如下三种:一种是珍珠型的,尽管颗颗闪光,但缺一条线使它们成为一个整体。一种是牌楼型的,雕梁画栋、精细绝妙,但只靠几根木柱撑,经不起大的冲击。一种是金字塔型的,有雄厚的基础,有严密的结构,有突出的尖端。我力求达到这种知识结构。”你看如今的学生对于自己知识要求如此高,作为他的老师,要想hlod住你的学生,那么教学语言要尽可能的做到一“石”二鸟,甚至更多“鸟”,能带给学生更多的知识。如讲到莫泊桑树的《我的叔叔于勒》时,笔者不但给学生讲莫泊桑的《羊脂球》、《项链》、《漂亮朋友》的故事,还跟学生讲跟莫泊桑并称的三大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的契柯夫和欧·亨利,讲他们三人的代表作品里面的故事。当讲到沙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时,我跟他们讲沙翁四大悲剧及经典悲剧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讲到《威尼斯商人》里面视财如命的夏洛克时,我还会给学生讲世界文学史上的其它三个吝啬鬼:阿巴贡、葛朗台、泼留希金,还有中国文学史上的吝啬鬼——严监生这些人物的经典情节。学生的学习兴趣马上给调动起来了,而且还激发了他们课后阅读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