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解读十篇

时间:2023-03-31 13:24:35

双减政策解读

双减政策解读篇1

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1、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

2、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

3、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

4、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

5、线上培训要注重保护学生视力,每课时不超过30分钟,课程间隔不少于10分钟,培训结束时间不晚于21点。

6、对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重新审核登记,逐步大大压减,解决过多过滥问题。

7、不得开展面向学龄前儿童的线上培训,严禁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班、思维训练班等名义面向学龄前儿童开展线下学科类(含外语)培训。

8、不再审批新的面向学龄前儿童的校外培训机构和面向普通高中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

9、严禁超标超前培训,严禁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从事学科类培训,严禁提供境外教育课程。

10、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

11、线上培训机构不得提供和传播“拍照搜题”等惰化学生思维能力、影响学生独立思考、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不良学习方法。

12、严格控制资本过度涌入培训机构,培训机构融资及收费应主要用于培训业务经营。

13、将“双减”工作成效纳入县域和学校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把学生参加课后服务、校外培训及培训费用支出减少等情况作为重要评价内容。

14、课后服务不能满足部分学生发展兴趣特长等特殊需要的,可适当引进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参与课后服务,由教育部门负责组织遴选,供学校选择使用,并建立评估退出机制。

15、坚持校外培训公益属性,充分考虑其涉及重大民生的特点,将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纳入政府指导价管理。

7月25日晚,多家A股教育公司发公告回应,对“双减”政策可能带来的影响作出解释说明。

豆神教育、勤上股份表态称,“双减”政策将对公司营业收入、利润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具体来看,豆神教育公告称,本次“双减”政策对学科培训机构性质、营销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和规范,考虑到公司现有大语文学习服务业务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比例逐年增高,“双减”政策将对公司营业收入、利润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勤上股份则表示,公司全资子公司龙文教育主要业务是为国内K12阶段的学生进行学科类一对一课外辅导。“鉴于龙文教育占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比重已经超过50%,教育培训行业的巨大政策变化将对龙文教育和公司的整体经营情况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勤上股份进一步称,截至6月30日,因并购龙文教育形成的商誉余额4.43亿元,受此影响未来存在部分或全额减值的可能性。

学大教育表示,由于公司生源由义务教育阶段和普通高中阶段学生两部分组成,预计“双减”政策将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培训业务带来较大影响,公司在相关学科类教学网点开设、培训收费等方面预计也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对于“双减”政策,科德教育披露称,由于公司K12课外培训业务占比较小,因此“双减”政策对公司整体经营业绩影响较小。同时,公司表示将配合“双减”政策落地,进一步合规经营,把该部分业务的影响减至最低。

再看昂立教育。公司公告称,2020年,公司教育服务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5.21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约为84%。“目前整体经营情况稳定,并已主动响应规范办学的要求,整合优化已有校区。”公司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加大职业教育、国际与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领域业务的拓展力度。

双减政策解读篇2

关于“双减”政策的认识和理解

呼和浩特市第四中学教师 张永艳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 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主要指导思想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

作为一名在职教师,我认为“双减”政策坚持学生为本,遵循教育规律,着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保障学生休息权利,让学生的学习回归学校,整体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减轻家长负担,缓解家长焦虑情绪,回应社会关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是利好政策。“双减”政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学校的教学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科学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体育、阅读、文学、艺术等教育,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制定课后服务实施方案,提升学校课后服务质量,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就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按照自治区党委工作要求,时时刻刻把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放在心上,承担起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使命任务。

落实“双减”工作 提升育品质

包头市昆区包钢实验一小校长 王冬梅

“双减”政策与“五项管理”均是以“小切口”撬动“大改革”。包钢实验一小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双减”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多措并举提升校内教育教学质量。

一是抓好课堂主阵地,教师上好每一节常态课。做到每节课准备充分、知识储备丰富、能力训练到位,打造充满“掌声、笑声、辩论声”的生命高效课堂,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保证学生“吃饱”“吃好”。

二是加强课后服务,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学校发挥本校教师自身优势,丰富课后服务供给,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和科学实践,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帮助家长解决放学后接送学生的实际困难。

三是完善作业管理,深化评价改革。形成并完善学校作业系统,减少作业总量,提升作业质量。同时,探索探究性、实践性、综合性、跨学科作业。

看似一个点切入,实则是需要课前课中课后、学校家庭社会,全链条、全过程、全员的系统工程,根本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心实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扎实推进“双减”工作 构建良好教育生态

呼伦贝尔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 宋景民

作为一名教育人,从事教育工作30年,深刻体会到此次“双减”工作是我党为人民服务的深刻体现。近年来国家和自治区大力推进减负工作,但由于社会现象和一些培训机构等的虚假宣传,造成家长焦虑,被裹挟给孩子报补习班,导致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现象非常严重。此次党中央关于“双减”工作的决策部署,就是要减轻学生校内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彻底治理“校内减负、校外增负”和部分校外培训机构借教育之名侵害人民利益的问题。体现了党中央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决心和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

“双减”政策后的我们

兴安盟科右中旗巴彦呼舒第七小学家长 小萨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孩子们是“双减”政策最大的受益人。“双减”政策即保障了学生们正常的锻炼、休息、娱乐时间,也保护了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身心健康。以往过量的作业和校外培训,侵占了学生们大量的课余时间。由于学生们的精力有限,在课间时间无法保障的情况下,就会影响校内学习,如此一来,就形成了学习上的恶性循环。因此,“双减”政策的颁布,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保障充足的课余时间及合理开拓课外兴趣都有重要的意义,对孩子的未来有长远的好处。

“双减”政策落地后,可以充分发挥学校阵地的作用,在校内坚持做到应教尽教,着力提高教学质量、作业管理服务水平,不再让孩子们有写不完的作业。让孩子学好学好的同时,拥有了愉快的童年。其次,让校外的培训机构无法超前培训,让家长们教育成本显著下降,也有了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成长,让孩子们的情感和思想不再缺失。

我对“双减”的认识

通辽市实验中学初二(2)班学生 郭逸群

实施“双减”政策不但能减少我们的课业负担,还能提升学习效率。以前每到假期的时候都是忙着上各种补习班,因为其他同学都在上,在讲下学期的新课,大家都在学习,自己不参加补习总是担心新学期跟不上。于是就参加了各科的补习班,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其实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自学各科内容,这样就有更多更自由的时间去阅读、去发展兴趣爱好,更有利于提高我们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再有,学校进行作业考试化改革,每天固定时间完成各科作业,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也提高了学习成绩。国家的这些改革政策对我们这些中学生来说受益很多。

坚决贯彻“双减”政策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赤峰市希望之声学校负责人 关蕊

“一年内使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有效减轻,三年内使各项负担显著减轻”这两个带有时间节点的目标,明确阐述了“双减”对于整个教育工作的意义。我们必须认识到,校外培训机构 “野蛮发展”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国家对于校外培训机构的规范化管理,应该是预料之内的事情。

“双减”政策落地之后,学生们作为教育的直接参与者与受益者,将会有着更好的成长环境,在学科培训乱象得到整治之后,憧憬更多的孩子在艺术、体育、科技等方面展示自己的天赋,激发自己的潜能。

今后,我们要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服从国家大局,努力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一份力量。

“双减”政策之我见

锡林郭勒盟蒙古族中学教师 王芳芳

“双减”政策的出台,让作为教师的我看到了国家对教育改革的决心和力度。政策的出台,将减轻家长的负担,让“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有了希望。同志也督促着教育者,要想更多办法去努力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希望加大力度将政策落地落实,切实取得实效。

落实“双减”,还孩子们一片宁静的天空

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兴工路小学校长 刘海涛

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大举措。回应教育关切,缓解了社会教育焦虑、减轻了家庭教育负担。

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让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才能减少参加校外培训需求。全体教育工作者,应当务必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克服“唯分数”的评价方式,坚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校内教育教学质量、完善课后服务,当好“四有”好教师和“四个引路人”,为学生成长导航,撑起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宁静天空。

“双减”政策之我见

鄂尔多斯市教育体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 来伟

近年来,不符合教育规律的过量作业和校外培训已成为压在中小学生及家长肩上的沉重负担,对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双减”政策的出台,意在强化学校教育功能,增强教育的服务功能,引导教育回归教育本真,遵循教育规律,彰显公益属性,从根本上解决中小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促进教育健康发展。

下一步,应该抓好政策落实。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切实做到“强校内”,让学生在学校“吃饱、吃好”,得到充分而满足需求的校内课后服务,以缓解家长对于“教育内卷”的焦虑,从而减轻学生、家长的负担。

关于“双减”政策的体会

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四完小二年级六班学生家长 杜强

作为一个小学二年级孩子的家长,过去2年加之幼儿园3年,5年的时间无论是经济还是精力都让我们这个普通家庭的一家三口背负着沉重的负担。校外辅导从不应该成为孩子“成功”的通行证,给孩子批改作业更不应该成为家长“责任”的必修课,最多只能算是家长下场助力有限手段。但是各类校外培训机构铺天盖地的宣传,“没有最高只有更高”的培训收费,让本来已被“贩卖”得惊人的教育焦虑则更变本加厉。

“双减”政策的公布,为“超速”“超载”的教育乱象按下了暂停键。作为家长,希望教育部门能大力推进该项政策的执行,让孩子有更多时间拥抱自然,锻炼身体,提升艺术修养,结交良师益友,塑造健全的人格。教育改革,我们不但是旁观者更是亲历者,我们相信国家的政策,更应该给与这些政策以充足的时间与耐心,让我们拭目以待,检验其成果。

“双减”有利于我们的健康成长

乌海市第二中学学生 蔺子璇

近期我在电视上、网上都看到了有关于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一些新闻报道,了解到一些相关政策要求,这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是一个利好政策,一方面它真正把我们从繁重的作业负担、补课压力中解脱出来,从学校出发引导我们科学利用时间,在完成书面作业后还能有时间去参加一些文体、劳动、阅读等活动,既能帮助我们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又有助于我们身心健康成长,同时也会减少“小眼镜”“小胖墩”的存在。另一方面,极大的减轻家长给我们支付校外培训的负担。

我们一定贯彻好党中央关于“双减”的政策

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第六小学校长 李琼

义务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中之重。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是党中央、国务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大决策部署,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一直以来对教育和对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关心关注,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集中体现。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我们坚决拥护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将不折不扣落实好“双减”工作任务,立足学校实际,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抓好抓细作业管理,合理调控作业结构,分类明确作业总量,下功夫提升作业设计质量。同时,不断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及家长多样化需求,统筹学校、社会、家庭力量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实现让学生的学习回归校园,在校内“吃饱”“吃好”的目的,从而减少学生参加校外培训的需求,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构建教育良好生态。

“双减”政策学习心得

满洲里市第一小学教师 宋美华

我从事教学工作20多年来,对学生课业问题和校外培训问题深有体会,随着全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家长对“知识改变命运”的重视,学校对升学率的重视,种种重担都压在了孩子的身上,作业越来越多,学校周边被各种“托管班”、“培训班”包围,家长们不得不掏出高额的“补课费”,孩子们在放学后、节假日不情愿地走进这些培训班,我们的孩子越来越累。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作为一名教师和学校管理者,我认为这个意见的出台非常及时必要,对于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避免校外办学机构“喧宾夺主”、还学生快乐健康的童年,减少学生近视率、肥胖率、心理疾病都有积极的意义。我们一定不折不扣积极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做好课后服务等“五项管理”,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学习“双减”政策心得体会

二连浩特市市第二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萨日娜

看到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出台“双减”政策,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了更加坚定的信心。要将“双减”政策落实落地,首先,学校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率,以此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其次,教师们要精心备作业、布置分层作业,使学习能力水平不一的学生都能够“吃得饱”“吃得好”。再次,就是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使学生回归校园,从根本上解决“校内减负、校外加压”现象。

秉承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我坚信扎根中国大地的教育会越办越好,会培养出更多新时代社会主义人才,实现我国教育强国之梦。

落实“双减”政策,真正实现立德树人

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实践教学副主任 马红斐

“双减”工作的实施对推动我国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就小学而言,繁重的课业负担,校外机构的野蛮无序生长,学校教育服务外包的风险,家庭教育的巨大经济成本和心理成本都影响着教育的健康发展,严重制约了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落实“双减”工作是探索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良好契机,各方都需要沉潜下来,从立德树人的教育本真出发开展工作。作为师范类院校,我们也要为社会培养出能够适应新形势,具有综合育人能力的优秀人才。

让教育回归教育本身

双减政策解读篇3

周刊473期《政策传闻几多真假》一文谈了近期围绕着房产、股市中的真真假假的传闻,导致投资者摸不着头脑,处于迷茫状态。

关于市场被传闻牵着鼻子,传闻绑架投资者的现象,在投资市场上已长期存在,相信有经验的投资者都已经见怪不怪了。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个人以为,其原因在于管理部门与中小投资者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和机制。老百姓对股市、房市的看法,对政策的意见,甚至于对上市公司、黑庄、黑嘴的违规、违法的检举、揭发,找不到有效的渠道。同样,管理层对推出政策解释,对投资者建议的反馈,也无法做到及时快速。这样的双向沟通渠道的缺乏,导致了股民对后市的把握不定,对政策和管理层的怨言满天,从而造成了信心危机。

我觉得,无论是房市,还是资本市场,建立有效的上下沟通渠道,对于政策的制定和有效落实是十分有益的。建议相关部门,除了尽快落实新闻发言人制度之外,还可建立官方网站、有关报刊媒体等,定期传达信息。同时,在政府网站上,设立交流平台,通过解答问题、信息、政策解释等方法,让投资者了解管理层对股市的看法和意见,以及政策出台的目的。相信这种双向交流机制的存在,会使传闻大幅减少。

上海 徐晋方

不给不良中介留机会

在目前房市低迷的状况下,一部分中介关门是不可避免的。因此,《理财周刊》473期《四招防范中介关门后遗症》一文对我们读者来说,作用非常大。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买卖房产的人,很容易被中介牵着鼻子走。因而一旦中介破产关门,势必受到牵连导致财产损失。所以,对读者来说,掌握一点知识和化解招数,是避免损失的有效措施。

不过,防范中介关门造成损失,固然是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要做的分内之事,但我以为。只有依靠法律制度,才最有保障。房产中介服务行业膨大,人数众多,因此对这个行业进行约束和规范十分有必要。虽然现已出台了一些管理条例,但我觉得还不够,特别是对中介关门可能给买卖双方造成的损失,并没有制度性的保障。例如,文章中建议的有关资金交第三方监管问题,转变为有制度规范,对房产中介强制性的要求就更高了。又比如,针对房产中介关门倒闭产生的后遗症,如果实施了国家对房产中介保证金制度,或许能够将买卖双方的损失降到最低。

不给不良中介留机会,最好的办法唯有通过法律制度进行规范。

南京 程集

差别化信贷政策不能放松

近期,有关商业银行放松执行差别化信贷政策的传闻成为社会焦点。

民众之所以关注这个传闻,其主要原因在于目前正处于调控关键时期。如果商业银行在这个时候突然改变态度,甚至暗渡陈仓违规放贷,那么,楼市调控的预期效果到底能不能实现?就不得而知了。

银行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调控的效果。去年,房价之所以再次出现暴涨行情,除了刚性需求爆发这个主因之外,与银行在二套房政策执行力度减小有着直接关系,因为银行把关不严,以至于投机性购房比重大幅上升,炒作风行,房价不暴涨也难。

再说传闻出来之后,住建部、银监会、国资委等部门纷纷出来辟谣。北京、上海也出台了二套房标准的地方细则,以便于各商业银行在执行过程中实施操作。其实,制度早就有了,二套房政策自2007年三季度颁布之后,主管部门一直强调要求严格执行。但由于商业银行的不配合,使得政策效果大大削弱。

双减政策解读篇4

 

“双减”政策出台后家长们喜忧参半,既有缓解压力之感,又有莫名的不安。家长的担忧聚焦于几个问题:减少学科类校外培训,会不会造成阶层固化?市场需求仍在,会不会造成“私教”盛行?“双减”会不会造成孩子“放羊”?“双减”后,什么样的孩子会脱颖而出......

 

想弄明白这些问题,我们首先需要分析“双减”政策的底层逻辑:针对学科教育,要把学科教育回归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减轻家庭负担。

 

由此可见,“双减”政策将进一步推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回归各自的角色。“双减”政策出台前,家庭与学校出现同质化趋势。学校像考场,家里还是像考场。

 

受市场宣传的影响,家长们大都别无选择又极其负责地将孩子送进培训班或在家给孩子布置额外作业。当校外辅导被政策性叫停,家长们失去了方向。停下来,分析一下政策,找到家长可以尝试的角度。

 

家长要怎样

 

把时间还给孩子呢?

 

文件第二项第5条规定:“分类明确作业总量。学校要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可在校内适当安排巩固练习;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

 

第三项第9条规定:“保证课后服务时间。学校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有效实施各种课后育人活动,在校内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引导学生自愿参加课后服务。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学校应提供延时托管服务;初中学校工作日晚上可开设自习班。学校可统筹安排教师实行‘弹性上下班制’。”

 

根据这两条可以推断:孩子的作业和在校完成作业的时间都会有所调整,那么回家后的自由时间肯定增多,取消校外培训会进一步增加空余时间。那么家长要怎么做,才把时间给孩子呢?

 

一是密切家校联系。积极参加家长会、家长学校,主动与教师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和身心状况,制订有针对性的家校联动教育方案,构建和谐家校关系。

 

二是更新育儿观念。了解孩子的身心成长规律,提升自身育人素质和能力,理性规划孩子未来发展方向,不盲目送孩子参加校外培训。

 

三是融洽家庭氛围。细心关注孩子思想情绪变化,倾听孩子心声,做孩子的朋友,形成良好沟通互动模式,帮助孩子排忧解难。

 

四是要指导学生合理用好在家时间。督促孩子按时就寝,确保充足睡眠。适度安排家务劳动,加强体育锻炼,开展亲子阅读等。加强孩子网络行为监管,及时发现、制止。

 

五是不妨将重心转移到培养孩子习惯上来。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日积月累、水滴石穿,这个过程离不开外力的推动,经历从被动到主动、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阅读的习惯能有效促进思维的发展;运动的习惯能有效促进注意力和专注力的提高;劳动的习惯能帮助孩子确立正确价值观、责任感,提升独立能力;参与家庭生活的习惯有助于孩子公民意识的培养;兴趣爱好的习惯有助于塑造培养健全人格,全面发展,建立自信,积极健康。好习惯成就好未来,孩子就更容易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内驱力也会更足。

 

哪些学习习惯很重要

 

这里列表供大家参考

 

没了校外辅导

 

怎么办?

 

文件第四项第14条规定:“规范培训服务行为。建立培训内容备案与监督制度,制定出台校外培训机构培训材料管理办法。严禁超标超前培训,严禁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从事学科类培训,严禁提供境外教育课程。”

 

家长对这条规定会本能的出现紧张。没了辅导,考试怎么办?

 

此时,家长不妨问自己三个问题:

 

1.孩子通过校外辅导获得了稳定而持久的分数增长吗?2.分数的提高等同于学业水平和能力的提升吗?3.孩子在接受辅导后,学习习惯和方法有积极、长效的变化吗?

 

想清楚这三个问题,就可以客观地评估校外培训对自己孩子的价值。真正的教育,不在于校外培训机构,而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双结合。好的成绩,不是靠刷题刷出来的,教育肥沃的土壤,还包括家庭和睦、自我驱动等。

 

再看文件第五项第18条“深化高中招生改革......坚持以学定考,进一步提升中考命题质量,防止偏题、怪题、超过课程标准的难题。逐步提高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比例......”

 

这里有两个重要信息:命题趋势和招生指标分配。

 

先看命题。防止偏题、怪题、超标题,那什么题最重要?当然是课堂上老师讲解的题。这就形成了一个系统:课堂--作业--考试--评价。再看招生。文件强调了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比例,其本质是突出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均衡趋势。

 

家长还应对户籍所在区域的公办学校有所关注和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师资情况、校园文化、课程建设、学生活动等一系列因素都会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针对这一变化

 

家长可以怎么办呢

 

这里列表供家长参考

 

此外,教育部积极推进课后服务工作,不断健全完善课后服务有关管理制度和保障机制,家长应予以积极配合。学校开展课后服务,可以有效解决家长接送难、孩子没地方去的问题;可以充分利用课后时间,提供丰富多彩的服务内容,为学生提供学习和发展空间;还有助于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随着教育均衡化、区域化的发展,学校间也会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我们常和家长强调:孩子的身上有家长的影子。

 

家长改变,孩子改变。

 

“双减”政策后,家长角色回归。

双减政策解读篇5

一、中职学校开展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1.中职生在社会中的重视程度不够

中等职业教育是以的培养实用性技术人才为教学目标,培养出的技术人才属于蓝领阶级,工作累、待遇低,是人们意识中的“打工仔”。在这种扭曲的观念下,部分家长认为读中职的孩子没前途,再者社会对高学历的追求愈演愈烈,家长重视学历,把上大学作为孩子读书的第一选择,从而制约了中等职业教育更好的发展。即使有读中职的孩子,绝大多数家庭经济较差、自身文化水平不高、考不上高中的孩子,造成在中等职业教育中优质生源匮乏,就读的生源文化课成绩差,对合作培养的技术人才数量与质量造成了影响。

2.企业合作的积极性不高

经济发展的越快,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就越激烈,在竞争中企业自顾不暇,抽不出人力物力财力和学校一起培养技术人才。部分企业负责人没有长远的打算,对投资周期性较长的技术人才培养计划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树立校企双方合作中培养技术人才的教育理念与责任感,再加上经济利润是企业最终追求目标,所以在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时,企业就把培训学生当成不愿负担的累赘。由于企业目光短浅看不到人才培养对企业技术进步与经济效益提高所带来的长远利益,所以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宁可将资金生产创造更大的利益中去,也不愿投资到双方合作中,整体上是中职学习积极性高,企业的积极性低。

3.校企合作中未能处理好“工”与“学”的关系

校企合作双方在合作过程中总会出现“工”与“学”之间矛盾。对于学校来说:在安排学生培训实习、顶岗实习时,没有充分考虑企业是否避开了生产的淡旺季,时间上是不是处于学生培训的最佳时间的因素,影响了“工”与“学”的开展;在学生实习分配上,学校有些部门为省时间图方便,不了解学生在专业技能能力方面的个体差异,就把学生集中分配到工作岗位,造成了学生在实习期间没有学习到实践生产经验,没有到达实习地目的;对于企业来说:毕竟不是学校,对学校采用何种教学方法与规律培养学生缺乏了解,在对学生培训实习期间的指导中理论少、实践多、做的多、讲的少,造成学生在企业实习中与学校理论知识链接出现了问题,直接影响培养学生的效果。

二、解决中职学校校企合作问题的策略

1.以优惠的政策鼓励校企合作

调查结果表明,目前的中等职业学校与企业开展合作中,都是学校的积极性非常高,企业的热情度明显不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合作中企业会都对学校进行财力与人力的投资,但这种投资又得不到政府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合理的回报。所以首先政府在法律条款中明确校企合作在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明确校企双方在职业教育中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其次还应该对参与合作的企业给予鼓励与优惠政策,可以从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实行倾斜,进一步推动校企合作。例如:学生在企业实训实习,或者企业专门为学生建立培训基地,都必须投入一些经费或者生产资料,而政府可以通过对企业减免税收或者财政补贴等方式进行补贴;对学校开办的用于学生参加实践的工厂、公司、商店等给予优惠政策;对学生实习中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企业给予优惠政策,以鼓励学校与企业更好的开展合作。

2.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调查中,学校与企业双方都希望在开展合作中政府能给予一定的支持。从开展校企合作比较好的国家来说,政府在职业教育中对校企合作的双方都给予了优惠政策。如英国规定,企业和学校采用“三明治”式的校企合作,可根据企业录用学生的多少来减免教育税。有些国家,中等职业学校与开展合作的企业可以向政府的相关部门申请合作基金,有的国家则由政府全额为职业学校建立了多个实训基地。在我国,虽然政府也投资为部分学校建立了实训基地,但由于面较窄力度小,而且以高职院校为主。国家财政对中职学校则投入较少,使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困难重重。因此,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我国政府应该借鉴其他先进国家的经验,对中职学校的校企合作加大投入,在设施、器材、实训基地等方面给予财政补贴,为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给予优惠的政策,提高校企合作双方的积极性。

3.严格落实就业准入制度

调查中表明,影响校企双方合作开展的原因主要是难以落实的职业准入制度。发达国家里学校与企业合作健康发展的重要原因是有着严格的职业准入制度。公司在招聘员工的时后,员工必须提供职业学校的学历证书、职业资格的证书等职业培训证书。我国政府早在2005就为了进一步规范劳动市场,提高公司职业的素质,在《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做出了规定,同时教育部也规定,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毕业时,必须具备“双证”,职业教育的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等“双证”齐全后,所在学校才能为其推荐工作。但事与愿违,由于未经正规培训的劳动力与经过培训的劳动力之间存在用工价格差异过大,许多企业与公司并没有地执行该职业准入制度,聘用无证上岗的员工现象十分严重。对职业教育发展,产生了不良的影响,也阻碍了企业提高的员工素质。只有育人与用人相结合,严格执行职业准入制度,才可以充分的保护与扩大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就业机会,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才可以持续发展。

4.建立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

双减政策解读篇6

对于实体书店的生存与发展,简单来说就是降低成本和提高利润。通过建立现代体制的公司机制节省流动成本,依靠政策支持减少的房租成本。业内专家认为民营书店需要变为“不以赚钱为目标”的行业,让书店成为城市的符号或者文化地标甚至在政府的帮助下,逐渐从行业转为事业。第一,实体书店多元化经营必须建立在“书”这一大宗旨之下。相对网络书店来说,实体书店的最大优势在于错位经营、专业经营、特色经营。第二,结合网络书店与实体书店。一方面,传统的书店设立售书网站,积极实现实体书店与虚拟网上书店的结合;另一方面,新兴的网上书店也与实体书店结合。

2应用巴诺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2.1外部商业环境分析

一是政策。实体书店的生存与发展与政府政策的支持有关,政策支持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实体书店的成本压力。在国外,许多国家对实体书店都有减免税务的政策,不少还有财政扶持。美国的书店政策也较为宽松,减免税务的政策也较多。我国书店连锁经营的政策下放不久,减免税务的具体政策还尚在酝酿当中。在当下这种政策环境中,大规模的书店投资还应当稳健进行,不宜操之过急,一步就位。二是经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美两国的经济基础不同。因此,两国的图书市场的发展和消费者的购买能力都不同,在超级书店发展上必然有区别。与美国相比我国的读者购买力有限,城市经济发展不够,连锁经营经验不足,经营者要克服的困难很多。三是竞争者。亚马逊的线上销售与电子阅读器业务在不折不扣的抢占巴诺现有的市场份额,当当、亚马逊、卓越,这些图书销售网站也在我国蓬勃发展。数字化的大潮差点拖垮了整个实体书店业,在这个问题没有合理的办法达到双赢之前,投资连锁书店应该慎之又慎。

2.2内部巴诺超级书店模式分析

双减政策解读篇7

民主政治的目的是凝聚共识解决问题。而在本轮两党争锋的大多数时候,观念分歧似乎取代了政治协商。在共和党眼里,减税才是解决赤字危机的王道;在眼里,增加针对富裕阶层的税收才是维系社会公正、巩固福利社会进而重建内需的有效工具。怀着对各自理念的笃信,争锋中的两党代表均理直气壮,不愿退让,这种分歧公开化,是多党政体议题公共化的一个必然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自上世纪60年代反战及民权运动兴起以来,美国政治中就出现了越来越明显的意识形态化倾向,要求整个社会站队选边的议题日益增多。整个社会因之而出现裂痕,并产生极化现象。这种对立反过来又常常阻碍整个社会在一些重要议题上达成共识,而日益将之媒体议题化。

此外,在以选举获取权力的民主政治中,两党议员在媒体议题上采取偏激立场有其现实意义:在近年来美国政坛上,两党温和派胜选的可能性明显小于立场偏激的候选人,这是民主政治的弹性所在。

两党此次围绕着债务危机展开的口水战也充分反映了美国政治中的极化现象,不少人因此将之视为美国民主政治危机的一次爆发。这显然属于过度解读。

应当承认,两党跌跌撞撞达成的协议,既满足了总统要求一次性大幅提升债务上限,避免政府陷入困境的要求,也包含了共和党议员要求大幅削减赤字的条款。妥协虽然使双方都饱受各自支持者的批评,但这一协议无疑比任何空洞的友好承诺更有可操作性,这大约就是民主政治看似过程混乱实则结果次优的逻辑。

具体到美国这个多党政体的国家,其独特的法治传统和相对完善的框架,是维持美国社会稳定运作的关键保障。8月2日,奥巴马正式签署经两院批准通过的提高债务上限议案。这样,双方的政治妥协就获得了制度化落实的保证,能有效地解决其承诺解决的问题。无论是增减穷人的福利,还是腾挪富人的蛋糕,所涉均为千亿万亿计,如此真金白银所系,若非有民主政体护航,利益对立方口诛笔伐之外,动刀动枪亦不罕见,因此美国两党政治的口水战实则堪为外界借鉴。

事实上,虽然两党在七八月间吵得不可开交,似乎想要提前在2012年总统选举前,宣示自己的主张,但在公民社会的大框架下,两党也都不敢在美债危机中做得过火,这是一种微妙而有效的政治大平衡。

这一点在共和党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此次,阻碍两党迅速达成妥协的一大障碍是,持民粹主义观点、对国际问题知之甚少的茶党。后者在2010年中选中,协助共和党取得大胜,众议院内新晋的茶党议员,由此绑架了整个共和党的政策取向。然而,美债违约终究不符合美国民众利益,共和党不可能为了安抚其内部的右翼茶党分子,而冒险让美国民众在明年的大选中用选票加以回应。

其实,就在美国政治开始在媒体议题上越来越意识形态化,越来越容易形成对立的同时,民主、共和两党在许多重大议题上的基本立场,越来越愿意选择居中的政策路线,越来越变得难分你我,所谓“和而不同”是也。

许多外界观察者,对美债危机还有着另外的解读抑或误读,比如将其视为“二战”后西方福利国家的危机,这是不够完整的理解。美国国债在今年8月2近上限,确实和奥巴马政府重视社会公平的福利政策有一定关系。因为国民的医疗保障支出,本就是美国联邦政府的开支大头,奥巴马政府大力推动的医疗保障改革,也将加重相应的财政负担。

但福利国家理念并非平衡财政的天然障碍,对美国更是如此。比如,美国近年来的军费和因反恐而激增的公共安全投入,是其联邦政府支出的另一个大头。

与欧洲国家相比,美国并非典型的福利国家。其现阶段福利体系遭遇的挑战,与其资本全球布局导致国内制造业岗位流失、国民实质收入减少不无关系。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深,中国或早或晚也将面临类似的挑战。我们不能因为美国现在入不敷出,而否定其构建国民福利体系建设的意义。

美债危机是否标志着美国经济实力的衰落,也需要进一步观察。的确,债务协议限制了政府用扩展性财政政策刺激经济的余地。在干预手段受限的前提下,美国短时间内也看不到突破性的产业技术革命,美国经济也可能数年低迷。

双减政策解读篇8

高考结束后,部分学生有意出国留学。相关人士表示,国外大学对高考成绩的看法各不相同。高考后直接出国并不适合所有学生,高考生要慎思慢行。

一本成绩加上雅思可申请直接录取,但雅思成绩一般要达6.5分以上

国外院校对申请直接录取的学生要求很高。学生不仅要有一本线上的高考成绩,还要有不错的在校成绩和较高的语言成绩。对勤学苦读的学生来讲,成绩达到当地高考一本分数线并不算太难,难的是在短时间内取得雅思6.5分以上的成绩,毕竟雅思和高中英语有很大差异。很多学生因此被学校拒之门外。

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国的名校都对中国学生开放了“高考直录”政策。澳大利亚的名校一般要求高考成绩在当地一本分数线以上,同时英语要满足相当于雅思至少6.5分的成绩。比较热门的商科专业会要求雅思成绩达到7.0分。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新加坡等国也认可高考成绩。学生可凭高考成绩申请留学。

澳洲留学顾问介绍,通过“高考直录”政策,学生可免掉1年的国外大学预科学习,用3年完成本科学位学习,节省了时间和费用。

不过,选择“高考直录”这条捷径的家长和学生要认真思考和权衡。申请直接入读大一,也意味着入学难度的提升。推出“高考直录”政策的澳方大学对学生的雅思成绩都有较高要求。不达标的学生虽可以学学的语言课程,但主课的开始时间将会受到影响。绝大部分高中生忙于高考复习,很难同时兼顾雅思备考。而英语是进入国外大学学习的重要工具。英语不过关,学生在就读大学初期会非常吃力。如果不能确保取得较高的高考成绩,学生最好提早按常规程序申请,做到两手准备,以免耽误最佳入学时间。

据悉,澳、新的大学传统入学模式为预科+本科。学生可根据将要就读的大学选择相应的预科课程。在预科阶段,学生会学习对应本科专业的一些准备课程以及相应的学习方法。大学预科接收学生的最小年龄为国内高中二年级完成,对应的语言成绩要求一般为雅思5.5分。

二本成绩可申请双录取,但选择名校受限多

高考成绩达到二本线的学生,若还没来得及考托福或雅思,可通过国外院校双录取方式实现留学。

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很多院校都有双录取方式。双录取即学生同时收到校语言中心录取通知书和校本科有条件录取通知书。学生入学后,先进入语言中心学习英语,语言过关后进入本科学习。美国大学双录取项目既让符合条件的申请人能获得学习机会,又要让学校的正常教学不会因为学生昕不懂课程而被延误。语言学习时间长短视个人能力不同而不同,一般3至6个月不等。双录取不仅能弥补学生的语言劣势,还有利于学生提前适应国外教学和生活方式,不会给本科阶段的学业造成过大压力。

留学顾问提醒,双录取有优势也有不足。优势是没有语言成绩的学生可通过这种方式尽快实现留学。但就加拿大的大学而言,排名前10位的学校只有个别专业有双录取方式,有双录取方式的大学排名多在10位以后。对想入读排名靠前院校的学生而言,这种方式在学校选择上有限制。

日本及以下成绩可申请预科

高考成绩在三本线或以下的学生如想出国留学,可先读预禾斗,或通过申请国外排名较靠后学校的双录取方式实现留学。

国外有双录取方式的院校层次不同,既有排名靠前的名校,也有普通学院。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也有机会实现留学,如果学习能力强,可在学院读两年后升入综合大学继续学习后两年课程,毕业时获大学学位。

预科对雅思成绩要求不高,大部分学校的预科有多次开学机会,入学灵活。如澳大利亚高校除了2月、7月外,还有10月或8月的强化或延长课程。

澳洲和新西兰大学的预科一般为期1年,也有8个月或者1年半的课程供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选择。大学本科一般为3年(一些特殊专业除外),总体算下来至少需要4年。

预科学生不用急于确定具体专业,只要把握好大方向,通过1年学习,感受课程难度及兴趣,在升入大一前选好具体专业即可。期间,老师会介绍专业内容以及未来的研究和就业方向。学生也可咨询辅导老师。预科期间学生可以换专业或换到其他大学,甚至可以转到其他国家。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大学间的预科互认度非常高。

留学顾问介绍,预科即加拿大高中十二年级,学生要用1年修满6个学分。一般的高中毕业生在预科学校读1年语言和预科课程,在读期间考托福或雅思,然后根据预科成绩采申请公立大学。学生通过努力可申请到自己喜欢的公立大学。一些私立学院和大学有联盟关系,如哥伦比亚国际学院和加拿大、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的数所学校有联盟关系。学生申请联盟内大学可减免或降低语言成绩要求。

专家看法:提前规划专业,要留学先自立

有关人士认为,选择高考直录的学生要有一定的想法,对未来的职业规划要有一定的目标和判断。虽然澳洲和新西兰的本科教育相比国内灵活,但学生确定了方向之后,在校内换专业需要科系间的再次评审,跨度太大的话也会浪费学习精力。

通过高考直录的学生在选择专业时要认真规划,因为换专业对时间和精力都是不小的损失。预科用1年时间来进行铺垫和规划,对年龄较小的学生更适合。

高考直录更适合有一定学习能力和自立能力、对未来规划比较清晰的学生。这些学生能快速适应国外大学的教学模式和全英语环境,尽快融入当地的生活和社交。

考官看法:考托福还是雅思,看学校和签证要求

留学顾问介绍,目前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的院校对雅思、托福成绩的认可程度不完全相同。学生该考托福还是雅思,要看申请学校的要求。

加拿大的大学认可雅思和托福成绩。雅思一般要求6.5分,一般会有小分不低于6.0分的要求;托福一般要求90分,

般会有小分不低于20至22分的要求。想达到这个标准,学生要有良好的英语基础。以高考英语150分为例,成绩为90分的学生通常需要6个月的强化甚至脱产学习,才可达到雅思5.0至5.5分的水平;而高考英语成绩在130分以上的学生通过3至6个月备考,有可能冲击雅思5.5至6.0分。由此不难看出,如果想获得加拿大大学的直接录取,在中学阶段打好语言基础,刻苦学习英语,对申请十分重要。

从申请签证的角度考虑,加拿大近两年出台了很多有利于优秀学子留学加拿大的计划。这些计划都对学生的雅思成绩而不是托福成绩提出了要求。因此对想通过这些计划就读加拿大院校的学生来说,雅思成绩更关键。

相关人士认为,中国高考的公平性和严格性正受到越来越多海外院校的认可,在某种程度上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机会。(马海丽)

韩国2013年留学所需费用大盘点

随着韩国社会经济发展快速,社会稳定性高,学历含金量高,韩国各大学为留学生设有不同的奖学金学费减免额度,韩国政府为了鼓励中国学生赴韩国留学,公布了许多有利于中国学生的奖学金制度,奖学金以减免部分学费的方式进行补助,一般来说为学费的30%-50%。

韩国留学网介绍,专业课第一年即可申请奖学金学费减免,与此同时,韩国多个政府部门和财团均推出了多种多样的丰厚奖学金政策。除了韩国政府奖学金、韩国政府邀请奖学金、IT奖学金、IT政策及技术专家课程奖学金等10多个政府奖学金项目外,很多韩国大学也有各种奖学项目,大部分大学根据成绩,对外国留学生学费的30%~100%提供支援。

韩国留学其留学费用相比欧美等国要低廉好多,但韩国的留学费用也会根据学生选择的学校有所不同。韩国大学分为国立、私立两种。国立大学的费用比私立的费用要便宜一些。

韩国国立大学的办学经费来自国家财政或地方财政支持。一般来说,国立大学本科生一年学费30000元人民币左右,研究生一年学费大约35000元人民币。国立大学宿舍费用也很便宜,一年食宿费20000元人民币左右。国立大学为外国留学生提供减免学费30%-75%,甚至100%的奖学金。

私立大学一般本科生一年学费大约是40000元人民币左右,研究生一年学费大约是50000元人民币。私立大学也为外国留学生提供减免学费30%-75%,甚至100%的奖学金。如果能得到50%或以上的奖学金,学费与国立大学学费相差不大。无论就读私立大学还是国立大学,由于专业性强等原因,韩国的医科和艺术类专业学费都是各专业中最高的,学费要比一般专业高出20%左右。

韩国有10所大学目前开设了英文授课GSIS研究生课程,就读该课程一年学费大约是80000-100000元人民币,但一般在申请时学校均会根据申请者个人综合条件发放入学奖学金,以减免第一学期25%-75%学费的形式发放给新生。(木槿)

申请留学,学术造假零容忍

从去年开始,不少美国高校的入学流程多了成绩单公证和面试环节。

“在国外,学术造假肯定是不能容忍的。比如在美国,造假一旦被发现,学生轻则开除,拒录取,重则通报外事部门,要求造假看再也不能进入美国国境。”启德教育厂州公司美国资深顾问黄晓钧说,如果对于论文的参与度没有那么高,或者没有参与,是不可以洼名的。但如果有参与,挂第三、第四作者也是可以的。

诚信已经成为中国留学能否走下去一个重要的关键。据黄晓钧介绍,从去年开始,美国高校的入学流程多了几个环节:首先是成绩单一定要经由第三方公证。其次是很多学校增加了面试环节。比如,中山大学的毕业成绩单,要拿到教育部去核实,然后再寄到美国去公证,公证后才寄到美国高校。而面试,也是针对中国学生的个人简历造假。“你自己说自己有很多能力,是不是真实的?要面试判断真假。”她说。不过,多数前往国外攻读博士学位的中国学生还是很诚实的,“毕竟学校会面试,很难造假。”黄晓钧补充道。当然,也存在有人捏造事实恶意检举,这种情况下,受害学生可以和对方学校认真解释,以求得到理解。(美加)

留学用好金融工具 学生省钱家长省心

2012年中国留学生人数达到41.36万,并且每年以超过20%的速度增长,出国留学对很多家庭来说已非遥不可及的梦。每年的5月至7月是传统的留学高峰,对于一个留学家庭来说,留学经费是首要考虑的问题。如何用好金融工具、让留学计划实施得更为从容?记者近日采访了部分金融专家、教培顾问。

留学保证金可办贷款

接到外国大学录取通知书后,学子们接下来的一件事情便是办理签证,其中重要一条是提供存款证明。艾迪国际教育公司资深顾问赵伟建议,应尽量避免一次性存入大额资金,“大使馆那边会查看存款记录,看是分批存进来的还是一次性存入的。如果一次性存入大额资金,可能被怀疑资金来源,对办理签证不利”。

中国银行济南分行营业部经理王清介绍,存款证明开具的期限之内,存款资金是被冻结的,因此要考虑到资金周转问题,按照签证办理的时间确定存款证明的最佳期限。比如现在是5月,要7月办签证,那么存款证明的期限只要两三个月就够了。

为了更好地帮助家长解决资金周转问题,部分银行还提供留学保证金贷款服务。“采用保证金贷款可以占用少量的自有资金,一年以内的话,要占保证金总额10%的自有资金。”据了解,保证金贷款利率执行基准利率或根据市场情况稍有上浮,到时需要提供学生的录取通知书,流程跟普通贷款基本一致。

但王清提醒,几乎所有国家都认可保证金贷款,加拿大就只认存款。

购汇渠道多 宜早作准备

购汇的高峰期同留学高峰期一致,出现在第三季度。

王清建议通过ATM机、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多渠道购汇,因为传统柜台办理排队不但耽误时间,还可能面临汇率风险。汇率实时波动,可能在排队等候的时间内汇率就超出其心理价位。而通过电子银行,以及时锁定一个牌价购买。

记者查询了今年汇率的变化情况,部分外币汇率波动较为明显。5月17日,澳元对人民币汇率最高达6.63,最低6.08,意味着如果同样购买1万澳元,差距将达到5500元人民币。王清建议家长可以提前几个月关注汇率波动,提前做好准备。

除了银行,近年来货币兑换公司也为市民兑换外币增添了新途径。一家货币兑换公司的员工介绍,与银行汇率实时波动不同,该公司每天一个牌价,

“与银行相比我们有一定优惠,具体优惠政策会依据当日汇率情况而定,也没有手续费”。

汇款方式视需要而定

学生到了国外后,家长可通过电汇、汇票等方式向国外汇款。电汇不牵涉票据和现金,比较安全,到账时间也快,一般2-7个工作日。汇票到账速度不及电汇,但手续费低廉,适合不急用资金的情况,但汇票如果遗失,则略显麻烦,需及时到银行办理挂失。以中国银行为例,汇票汇款的手续费按汇款总金额的1/1000收取,最低50元,最高260元,而采用电汇方式则需要另外多收取150元的邮电费。

还有一些家长会采用西联汇款和速汇金等比较迅捷的汇款方式,西联汇款是最快的一种方式,一般一小时之内就可以到账,比较适合急用钱的时候。但额度不宜过大,否则费用较高。西联汇款手续费取决于汇款数额,15-80美元不等。这类汇款方式还涉及到覆盖面的问题,只有收款人所在地银行这项业务,才能采用这种方式,而电汇业务一般都可办理。

银行卡配置有学问

在英国留学的小毕采用了“一张国内信用卡+一张国外visa借记卡”的配置。她说:“周围同学差不多也都是这样的配置。国外消费习惯跟国内很不一样,一般都刷卡消费。在日常生活中借记卡使用也比较多,在转账、取现方面很方便,而且没有月费年费。”她认为不必在国内办借记卡,国内借记卡在国外消费手续费高,出国后在当地办一张借记卡即可。

双减政策解读篇9

换位思考:服务需求精准把握

青海国税换位思考少数民族纳税人越来越高的服务期望值,坚持政策执行到位、办税服务到位。一是双语沟通“零障碍”。通过开设藏汉、蒙汉“双语”服务窗口,方便少数民族纳税人办理涉税事宜。推出“双语”电话服务套餐,使90%以上的少数民族纳税人享受到“动态电话提醒”服务,准期申报率达到98%。二是上门办税“零距离”。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地广人稀,企业分布较为分散的特点,推出上门辅导办税业务、开展政策宣传等服务举措,实现由“窗口服务”到“上门服务”的转变。三是权益保障“零风险”。密切关注少数民族纳税人的“关心事”,对政策新规定、税负新变化等,及时进行政策解读;积极改进少数民族纳税人的“难心事”,时时关注纳税人在窗口办税、申报纳税、政策培训过程中的不满,第一现场了解情况,第一时间解决问题。

不折不扣:政策服务精准对接

青海国税千方百计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让税收政策成为“真金白银”,助推民族企业爬坡过坎、成长壮大,增强民族凝聚力。一是护航“一带一路”。针对全省所有“走出去”企业开展“私人定制”服务,为企业抵免境外所得税7600万元。建立起常态化、多元化、个性化的宣传辅导工作机制,引导帮助企业应对境外投资风险,使青海民族企业更加积极地投入“一带一路”建设大潮。二是撬动“绿色开发”。在生态立省大战略下,充分发挥税收在涵养扶持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等新兴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中的政策导向性作用。淘汰水泥、铁合金落后产能27万吨,提前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三是助推“大众创业”。通过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特别是扶持小微企业相关政策,加速释放改革红利,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今年以来已为近10万户次纳税人发放1.6亿元的优惠政策“红包”,助力产业调整、结构升级。

马上就办:服务质效精准改进

青海国税从纳税人需求和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入手,进一步简政放权、优化服务。一是涉税审批精简到位。全面落实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仅保留7项行政许可和23项其他权力事项,锁定审批项目的“底数”,权力的有效“瘦身”赢得了纳税人好评。二是办税效率提上去。推广应用纳税服务规范化管理平台,倾力建设集网上办税、大厅服务和线上咨询“三位一体”的现代化办税服务体系,打造贴心专业的“互联网+税务”服务,让纳税人多跑网路、少跑马路。三是办税负担减下来。针对民族纳税人办税需求,青海国税连续推出税银互动“贷易通”等“易通”服务,最大限度便利民族企业。提速退税审批,实现新办出口企业认定等八项业务的即时受理、即出单证和当天归档,有力地支持藏毯、民族服饰等民族企业的发展。

双减政策解读篇10

【关键词】首届免费师范生;免费师范政策;看法;意见;建议

一、研究背景

免费师范政策自2007年5月份出台以来,其内容、意义、实际效果等都备受关注和争论。围绕免费师范政策和免费师范生的话题不断,尤其是教育部直属各师范高校,参与了免费师范政策培养计划的大学生以及各地中小学对此项政策更是相当的关注。免费师范政策作为国家对发展基础教育事业的重大策略,其内容是否合理、意义是否深远、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考虑和研究。2011年7月首届免费师范生按照政策的规定结束了他们的学业并参加了工作,至2012年9月首届免费师范生已工作一年有余。通过他们的亲身经历和实践,他们对免费师范政策有了相对于其他人更为清晰的认识。他们对免费师范政策的认识是考量该项政策的重要标准,对研究免费师范政策很有帮助。根据政策的内容,本文将从就业、待遇、教育硕士、工作年限等几个方面来阐述和分析首届免费师范生对免费师范政策认识的情况。

二、研究设计

1、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对象是毕业于2011年的青海籍首届免费师范生共72人(陕西师范大学60人、北京师范大学3人、东北师范大学4人、华中师范大学3人、西南大学2人),由于地域关系他们大多数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目前就业于青海省省级、市级、县级等不同层次的中小学,他们的就业经历、工作环境、工作经历及学习过程各有特色,在首届免费师范生群体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研究问题

本课题将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展开调查研究:就业情况、工资待遇、教育学硕士、工作年限。从这几个方面着手来分析研究首届免费师范生对免费师范政策的认识,发现免费师范生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给相关教育部门、学校及个人提供一些信息并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3、研究工具

(1)量化研究: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可分为就业情况、工资待遇、教育学硕士、工作年限和总体评价五个方面,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72份,回收率为72%。内容有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和问答题。

(2)质化研究:访谈和实地考察

实地进入首届免费师范生工作的中学,与校领导和学生进行交流,以获得有用、有效的信息。与此同时免费师范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通过访谈主要了解他们形成这些认识的原因。

三、研究结果

(一)就业情况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试行)的通知》的规定,免费师范毕业生一般回生源所在省份中小学任教。有关省级政府要统筹规划,做好接收免费师范毕业生的各项工作,确保每一位到中小学校任教的免费师范毕业生有编有岗;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组织用人学校与毕业生在需求岗位范围内进行双向选择,切实为每一位毕业生安排落实任教学校。[1]我们对首届免费师范生分别从双选政策和跨省政策的实施态度做了调查,根据调查我们得出以下几点结果。

1.双向选择政策

(1)大部分人对双选政策总体评价较好,但也有部分人认为其一般或较差。

图1 免费师范生对就业中双向选择政策的评价

由图1可以看出,大多数人对于国家的双向选择政策表示认同,只有少部分人对这项政策持有怀疑和不赞同的态度。其中9%的免费师范生认为这是一项很好的政策,49%的免费师范生认为双选政策比较好,35%的人认为政策一般,剩下的7%的免费师范生认为政策不好或者很不好。

(2)由于地域等因素,部分地区双选政策实行效果和力度不佳。

图2 免费师范生对就业中双向选择政策实施情况的评价

由图2可以看出,多数人认为本省的双向选择政策的实施情况一般,少部分人认为本省的实施情况不好或者很不好,在调查的免费师范生中有24%的免费师范生认为本省的的双选政策实施较好,同样也有24%的免费师范生认为实施情况不好,42%的免费师范生认为情况一般,只有1%免费师范生认为本省实施情况很好,而9%的免费师范生则认为本省实施情况不好。

根据以上两项调查可以看出,多数免费师范生认同国家实行免费师范生毕业后与用人单位进行双向选择的政策,但是由于地域等一些客观问题,不同地区的教育部门对于实行这项政策的力度和效果也不同,大部分地区对于这项政策的实施情况较好,部分地区的实施效果一般,还有少部分地区对于这项政策的实施情况不好。

2.回生源地任教政策

(1)大多数免费师范生认为该项政策合理,但部分免费师范生不赞同此项政策。

图3 免费师范生回生源地任教政策的评价

根据调查显示免费师范生大多数认为回生源地任教是合理的,但也有部分人认为这项政策是不合理的,但总体来说免费师范生还是认同这项政策的。

图4 免费师范生是否愿意跨省就业调查结果

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人愿意跨省就业,这其中有11%人非常愿意跨省就业,少部分人不愿意跨省就业,其中3%的人非常不愿意跨省就业。可以看出大多数人对于跨省就业的意愿还是很高的。

(2)为有更多就业会、更好就业前景及高生活水平等原因,部分免费师范生不愿回本省就业。

我们对一些属于跨省就业的免费师范生进行了跨省就业原因调查,以下是跨省就业原因调查表,由表中可以看出,多数人选择跨省就业的原因是就业前景和机遇,还有部分人是由于对于高生活水平的向往以及男女朋友的地域问题,少部分人是家人的鼓励和为提高自己的专业学术水平,还有一部分人是其他一些原因。

表1 免费师范生跨省就业的原因调查结果

根据以上调查可以看出,免费师范生对于回生源地任教这项政策还是比较认同的,并且对跨省就业还是持有一种积极向往的态度,但也有一些其他客观因素制约或者推进他们跨省就业,其次一些主观意愿也是他们选择跨省就业的原因。国家出台免费师范生政策的主要目的是鼓励学生回生源地从教,致力于当地的教育事业,提高当地的基础教育。而免费师范生之所以提出扩大从教地域限制或希望跨省从教,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受所学专业影响,有些免费师范生回本省从教将面临尴尬处境,如特教专业、心理学专业、教育技术专业等在中部欠发达地区的需求量相对较低,很多地区对此类专业的重视程度也不够,如果回生源地从教,势必会影响一些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2]因此越来越多的免费师范生由于一些客观因素的制约希望能够跨省就业,增加就业机会。

在对一些免费师范生的访谈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免费师范生跨省就业的原因是生源地该专业师资饱和,不得不跨省选择其他的用人单位,还有一些免费师生生源地省份不允许跨省就业,但又没有适合本专业的教师职位,这就使得部分教师本科所学专业与工作教学科目不符,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国家应当适当的放宽回生源地任教这些政策的限制,在确保免费师范生毕业后就有编有岗的同时,根据需求进一步提高偏远地区教育水平。国家的这方面规定看似没有自主性,毕业后回生源所在省份的中小学或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任教,但是有包含着自由选择的部分,[3]但是在调查中发现部分免费师范生仍然对于双向选择跨省就业等政策不是很明确,自由选择的限度不是很明朗。

(二)首届免费师范生教师的工资待遇情况

1.目前,免费师范生教师及其他教师共同存在的问题是工资待遇较低,距离他们认为合理的收入有一定的差距。

当问及首届免费师范生教师的工资待遇的问题时,大部分人月收入集中在2000-2999元,占被调查者总数的62.50%,小部分在1000-1999元或3000-3999元,分别占被调查总数的15.28%和15.28%,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和4000元以上的人甚少。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又发现大部分希望自己月收入在60.81%3000-3999元,占大了数据甚至有希望自己的月收入在29.73%4000以上,如图5所示。

图表5 首届免费师范生教师希望目前月收入和希望月收入的比较情况

图表5及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人对自己目前的月收入情况偏低,我们有进一步了解,发现仅仅有12.50%的被调查者表示满意或比较满意,有36.11%认为自己目前的月收入情况一般,而人36.11%表示不满意,15.28%甚至有表示很不满意,如图表6所示。

图6 首届免费师范生教师工资待遇满意度情况

华东师范大学刘霄等在《现代教育科学》中发表《免费师范生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的论文中提到,西部地区大部分教师对目前的工资待遇、福利水平感到不满意。初中教师的月收入集中在1000-1400元,高中教师的月收入集中在1400-2000元,代课教师的收入更低。不同地区经济状况不同,教师的工资水平也不同。即使同一地区,城乡间的差异也较大。随着物价的上涨,广大教师迫切要求提高工资和福利保障。[4]这与我们调查的首届免费师范生教师现在面临的问题是一致的。

(三)考研及教育硕士

根据免费师范生政策规定,免费师范生毕业经考核符合要求的,可录取为教育硕士研究生,任教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的,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免费师范生毕业前及在协议规定服务期内,一般不得报考脱产研究生。

1.部分免费师范生对考研及教育学硕士的政策了解程度不高。

图7对考研政策的了解程度

通过调查可以了解到目前首届免费师范生对考研及教育学硕士的相关政策非常了解的占总调查人数的6.58%,比较了解的占63.16%,可以看出大多数人对考研问题和教育硕士问题是十分关注的,但同时有分别有22.37%和7.89%的人对政策是一般了解和不了解,这部分免费师范生对考研及教育学硕士的关注度明显不足。

2.少部分免费师范生认为教育学硕士的录取方式有些不太合理,影响他们继续深造学习。

图8 对教育学硕士录取方式的评价

对于“免费师范毕业生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采取在职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3年,实行学分制。课程学习主要通过远程教育和寒暑假集中面授方式进行”录取方式,有61.64%的免费师范生认为是比较合理的,同时有占6.85%的表示此项政策非常合理,这表明多数人对此种录取方式是比较认同的。然而也有一部分人不赞同这样的录取方式,如有2.74%的人对此方式的评价不太确定,15.07%的认为不太合理,13.70%的人认为非常不合理。从上述数据可以分析得目前的教育学硕士录取办法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合理和适应的,但少部分免费师范生对此项录取方式还不太满意。

根据调查了解到对于教育学硕士的录取方式存在异议的方面便是其对部分人来说门槛较高,很多立志于教育事业想继续深造学习的免费师范生因无法达到教育学硕士的录取要求而无法继续深造。

3.对于在职教育学硕士培养方式大多数人是赞同的,但有少部分人倾向于普通硕士培养方式。

图9 对教育硕士教学方式的评价

对于教育硕士这个特殊的硕士群体,目前采用的教学方式为“免费师范毕业生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采取在职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3年,实行学分制。课程学习主要通过远程教育和寒暑假集中面授方式进行”。这种特殊的教育方式对于教师来说是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绝佳方案,然而只有1.43%的首届免费师范生觉得非常合理,54.29%表示比较合理,却有17.14%认为有点不合理和5.71%认为非常不合理。对于这样的情况可以说不是很乐观,这主要是由于实践教育过程没有得到很好地执行,对于部分师范生这种教育方式不是很适合及他们认为教育学硕士也应该按照正常的硕士教育方式。

4.免费师范生读研读研动机各有不同,但主要以深入学习和工作发展的需要为主,也有一少部分读研没有任何的方向和目标。

图10关于读教育学硕士动机的调查情况

免费师范政策采取免试让免费师范生攻读在职教育学硕士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优秀教师甚至是优秀的教育家,希望通过培养这些奋斗在基础教育战线上的优秀工作者实现发展基础教育的目的。通过对于目前在职读研的首届免费师范生的调查,对于此项政策的认识和作用大部分在职硕士们认识还是非常准确的,有31,39%的在职硕士认为读研是深入学习的需要,57.45%觉得是工作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有3.19%为支持政策而读研。在读研首届免费师范生中有部分人是无目的的攻读教育学硕士,如在被调查的在职硕士中有6.38%的人是跟随大众潮流而读教育学硕士,这是不应该的,这种无目的的读研是对政策和读研的作用和意义没有清楚的认识,这必将影响读研的效果和作用。

(四)对十年从教年限政策条款的认同度

国家要求,免费师范生入学前与学校和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签订协议,承诺毕业后从事中小学教育10年以上。国家鼓励免费师范毕业生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对这项政策的认同情况,我们在首届免费师范毕业生中进行了调查。

1.在心理态度上,免费师范毕业生对该条款的认同度不太高

在被调查者中,仅有2.63%的免费师范生非常乐意接受该条款,26.32%的比较乐意接受,27.63%的表示可以接受,而有25.00%的师范生只能勉强接受,甚至有18.42%的表示不能接受。另外,当被问及该条款的合理性时,有55.26%的师范生认为合理,刚过半数,还有44.74%的人认为该条款不合理。

表2 免费师范毕业生对从教10年年限的接受程度(单位:百分比)

表3 免费师范毕业生对10年工作年限合理性的看法(单位:百分比)

由上述结果可知,大部分首届免费师范生对10年从教年限条款有不同程度的抵制情绪,是由于免费师范生认为现今社会发展太快,当前的工作也不是十分稳定和令人满意,所以10年的从教年限限制了他们发展的自由。

2.结合一年的工作经历考虑到未来时,大部分免费师范毕业生对接下来的十年和十年以后的生活还没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

当被问及“您是否可以坚持完成10年的从教年限”时,仅有6.76%的师范生表示一定可以,还有44.59%的认为应该可以,而有39.19%的师范生表示不知道,剩下9.46%的表示勉强可以甚至不可以。

当我们提出完成10年的从教承诺后会不会转行的问题时,有8.70%的师范生表示一定不会,13.04%的师范生表示应该会,(下转第208页) (上接第206页) 而有59.42%的认为10年里变数太多,不知道会否转行,还有18.84%的师范生表示很可能会或一定会转行。

由以上两个问题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免费师范生还没有树立坚定的终身从教尤其是中小学从教信念,而且他们不同程度的对自己的未来发展规划没有清晰的认识。免费师范生们需要提高对国家政策的认识,培养教师责任感和荣誉感,对未来做出清晰的规划。

(五)总体认识及意见建议

1.放宽就业渠道,提升政策执行力度,保护免费师范生相关权益。

首先应明确就业机制,在双向选择的基础上完善国家分配的效力,放宽就业的局限性,在跨地域就业的问题上,应该保证免费师范生就业稳定性,特别是在跨省就业,应确定编制和调配手续的简化、明晰,并放宽跨省就业的条件。实施分配就业过程中,在工作调换之后的编制问题上,应有相应的调济程序。未能编制的的人应给以政策保护,而对于有些免费师范生来说,他们的权益受损时,无人问津,这就有关于免费师范生工作后权益保障的机构或政策的设置和出台的完善与补充,而这方面似乎国家的投入并不是很到位,导致出现了地区效应。所以,应该建立、健全保障免费师范生权益的法规以保障免费师范生的权益,使双向选择就业等免费师范生政策得到很好地实行。

2.提高工资待遇,保障免费师范生教师安心工作、更好工作。

一直以来国家在相关政策中规定教师工资不低于国家公务员工资,并在努力执行和实现这项政策,但到目前为止教师工资仍然偏低。因此,在免费师范生就业后的工资待遇等问题上应有较高关注,提高其工资待遇,完善其福利和保险制度。同时加强相关政策的执行力度。如此可保证教师基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使他们更好地奋斗在教育一线。

3.放宽攻读教育学硕士的限制,加大对教育学硕士政策及培养目标的宣传和阐释,允许部分人考取普通硕士学位。

为了给更多愿意奋斗在教育一线的免费师范生继续学习的机会,应该放宽攻读教育学硕士的限制,若考虑到教育资源不足等问题,可以让个地方师范院校(如青海师范大学)代为培养。加大对教育学硕士政策及培养目标的宣传和阐释,以便使免费师范生清楚了解攻读教育学硕士的相关政策、方式等,同时让其拥有攻读学位的正确方向和目标。允许部分人考取攻读普通硕士学位,让他们向更适合发展自己,能更好地体现自己价值的方向发展自己。

4.放宽“2+8”就业年限。

对于免费师范生的“2+8”就业年限方式上,因部分同学思想上可能存在毁约的倾向,而诚信公开及违约金问题的牵制,使大多数同学并没有真正地完成自身发展,而有些同学提出:违约金应同服务年限挂钩,考虑服务5年再违约的话,不应赔偿相同的违约金,而应该是减半,同时不应公开诚信记录,以在个人诚信的基础上要具有灵活配合社会需要和个人完善的双向规制,达到教育的平衡与协调。

5. 加大免费师范生政策的宣传力度,灵活处理免费师范生准入和退出机制。

加大免费师范生政策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明晰免费师范生的政策要求和内容。并提高免费师范生的社会影响力,使免费师范生成为与普通教师一样受到社会认可和尊重的人。除此之外,灵活处理免费师范生准入和退出机制,并针对社会与个人不同的要求和情况解决免费师范生的身份问题,在确定了的免费师范生身份之后,增加扶持力度,在校期间可获得国家扶助奖学金,并增加比例。让免费师范政策成为中国(特别是西部地区)缺教师状况的一种改善政策,从社会和个人发展双向并进,利益兼顾,在完成到大的社会要求(教育)的满足上,尽量照顾到免费师范生的自身利益,以确保教育的公平、公正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办公厅. 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 试行) 的通知,[2007]34 号.

[2] 张秀,张晓辉.免费师范生对免费教育政策和教师教育培养意见的调查研究[J].高教发展研究,2012(2):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