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体育教育全面育人实施路径

时间:2022-07-28 11:25:14

双减背景体育教育全面育人实施路径

摘要:“双减”具有实施素质教育,落实全面育人的重要里程碑意义。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访谈法,归纳分析“双减”背景下体育教育实施路径。发现,“双减”背景下体育评价缺乏政策导向,实践与理论相悖,体育师资不足,课程趣味性和多样性欠缺,培训规范化亟待提升等现象。据此提出在政策引领下践行体育理念,优化中小学体育课程并提供课后延时服务,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可通过设置产业学院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规范大学体育课程方面实现体育教育的全面育人。

关键词:双减;体育教育;全面育人

1引言

青年今日之体魄,国家明日之未来。长期“重智育、轻体育”之观念,课业繁重、学校体育课程被占用和体育课程缺乏趣味性及多样性之现状,升学竞争压力之氛围等诸因素导致我国青少年体质连年下降,肥胖率和近视率逐年升高。“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等理念在实践贯彻中仍有待深化。加强青少年体质,夯实国家未来基石之措施已刻不容缓。2021年7月国家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有着多方深层的引导意义。就体育教育而言,成为促进青年健康成长,贯彻素质教育,实现全面育人的绝佳机遇。

2“双减”背景下体育教育全面育人实施路径

2.1政策引领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尚智轻力的观念由来已久,同时也受其他多因素影响,教育中智育的地位往往更得以重视,而体育则处在边缘地带,表现为更倾向于通过智育获得上升。落实全面育人长远规划,提高体育教育权重,需发挥政策的鼓励和引导作用。适当减少各级教育综合评价中智育的权重比例,提高体育评价比重,鼓励和引导青年重视并参与体育实践的教育氛围。切实以政策引导健康第一、素质教育、终身体育,达到全面育人。如提高中高考及研究生入学考试体育成绩考量。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体体育工作的意见》中将体育纳入强基计划,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空大学等高校已开辟对入围考生组织体育测试,体育测试优秀者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的先河。

2.2践行理念

如前所述,学界已凝炼出较为先进的体育教育理念,国民对体育之于全人教育的重要性也有新的认识。但具体实践中却体育教育理念和认知有待深入。德国运动与健康专家David于首届国际心肺康复论坛提及体育教育时曾谈到:“Iseebirdfly,fishswim,butdon’tseepeoplerun.”。科学的体育教育理念已呼吁多时,但执行却收效甚微。“双减”意见的出台为践行体育教育理念创造了良好时机。发挥体育真正的教育作用,培养兼具文明精神和野蛮体魄,内心充实,精于协作,尊重友爱的“全人”,看齐全面育人;塑造人格,磨励毅力,发展能力,勇于担当,契合素质教育;储备技能,娱乐身心,关注健康,保持劳动力,达到终身体育。

2.3学校体育

2.3.1中小学体育“双减”赋予体育教育更高的作为和使命,对体育教育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表现在:体育教师与学生师生比,学校体育项目储备和体育课程多样性和趣味性。中小学体育现存主要困境集中于师资数量、课程内容和教学趣味性不足。(1)师资完善。师资可从“引进”和“自培”两方面着手完善。引进有四种方式:一、招聘。招聘具有不同项目背景的教师满足体育教师配比和学校体育项目储备。二、合作。与校外资质正规的体育培训机构合作,纳入学校教学管理,规定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标准,亦可满足校内需要。三、融合。中小学可与高校联合,构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实训基地,由高校教师建立由不同项目背景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组成的教学团队进驻校园,既可解决校内体育师资和体育项目多样性刚需,又可实现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体育教师皆有主项和副项技能,经费和编制相对紧缺的学校可通过自培的方式发展本校教师“第二专项”满足体育教学需要。(2)优化课程。社会和学界对中小学“放羊式”粗放型体育教育形式多有关注,“双减”教育氛围促使体育课程教学必须要符合学生兴趣,丰富项目储备,实现课程项目多样性和趣味性。避免枯燥、过早的专业训练,遵循学生年龄特点,趣味化课程组织形式。依据教育层级,达成学生体育能力递进,杜绝各级体育教育内容低效重复,实现技能从初级到高级无缝对接,学生能力螺旋上升,达到课程一体化的纵向衔接。通过学校、家庭、社区、社会体育教育联动,实现学校体育课程、家庭亲子体育、社区体育活动、社会体育氛围的横向开放。2.3.2课外延时“双减”的实施使初等教育阶段学生课余时间变得丰富,增加学校课余体育新活力的同时,也形成了学校时间与社会劳动时间无法同步的矛盾,无法按时接送孩子成为困扰上班族父母的一大难题。高等院校体育师资相对雄厚,因此高等院校附属幼儿园、中小学可申请组建高校体育教师课后延时服务团队进驻校园。以课余体育活动填充时间矛盾空白地带,既实现学生体质和身心锻炼,又解决父母的接送难题。2.3.3高校体育(1)产业学院。产业学院注重实践,可促进教育、人才和需要求的有机衔接,其主体可由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分别或共同组成。高校体育教育属师范类专业,在过去的人才培养中以教学技能为主。但当下没有将现代体育前沿态势引入培养体系之中,与科技脱节,与时俱进程度不足。产业学院为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融入新模式,使人才培养更契合行业岗位需求,实现培养就业和人才需要之间的平衡。体育教育专业组建产业学院,可打造“体育+医学”“运动+科技”“运动+健康”新型特色模式,满足产业主体人才需求,达到学校、学生、产业主体共赢。(2)1+X证书。“1+X证书”即“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的简称,由《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最早提出,主要针对职业教育。对于高校体育教育而言,除学历证书外与专业相关的证书有各级教师资格证、社会指导员证、教练员证、裁判员证,各体育项目资格证、段位证等。1+X证书制度不仅适用于职业教育,对于普通本科层次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同样适用。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取,是“以考促学”和“以考评学”的重要途径。通过证书考取,既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理论和实践能力,同时也为今后的持证上岗和规范从业奠定基础。(3)大学体育。大学体育为高校公共基础必修课,基本由田径和其他各类体育项目组成,是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田径为普修,其他各类运动项目为选修。通过田径的走、跑、跳、投使人体基本动作得以发展,同时,促进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五大素质的提高。通过其他各类运动项目选修,满足兴趣,掌握运动技能,从而达到普及体育卫生科学知识,进行科学锻炼,发展兴趣和提高运动技能,铸造顽强拼搏、团结协作、敢于竞争的优良品质。近年高校《大学体育》课程也诸种因素而急需要改进:首先,由于扩招,师生比加大,各类运动项目大班上课已属常态,导致体育教育精细化程度不足。部分项目甚至出现选课困难,学生无法选到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第二,课程注重技术教学而忽视该项目起源、文化、规则、竞赛法,对身体的生理和心理影响,国际现状和未来走向等理论相关知识教育。无法使学生从总体上完整认知该项目。第三,存在《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无序化现象,课堂“干货”不足,自由练习时间过长,课程有效密度不足。

3校外培训

人民网曾论,“‘双减’让教育返璞归真”。“双减”后国家对培训机构实行了严格管理。取缔学科培训,并停止政府管理部门对此类培训机构的审批。体育类教培机构由于契合素质教育和促进全面发展的作用得以保留。体育教育是教育重要形式,体育教育机构及个人必须首先具有教育学相关理论和知识,掌握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特点;其次,遵循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和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开展体育教育。2019年教育部等联合启动了“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高等院校应积极引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以利于今后学生就业及未来校外体育培训市场规范化的培育。

4结语

伴随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中国迈出“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步伐,体育与科技、体育与教育融合更加紧密,体育知识愈加普及,国人体育认知逐年提升,体育教育之于人的幸福和全面发展作用更加突显。但囿于政策的引领效力,体育理念在实践中的践行程度,学校体育现状,体育培训市场规范化建制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因此需在政策、理念、幼儿至高校体育、课外延时服务方面齐头并进。“双减”机遇下,青少年从智育氛围中获得更多时间接受体育教育,实现全面发展,对提高整体国民素质,增强民族影响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伍天花.学生体质下降与学校体育目标达成的辩证思考[J].体育与科学,201(4):97-100.

[2]段健芝,梁晔,安福秀.中国学校体育改革路向思考——卢元镇教授访谈录[J].体育学刊,2007(8):1-4.

[3]朱益明.“双减”:认知更新、制度创新与改革行动[J].南京社会科学,2021(11):141-148.

[4]专家组.“双减”政策与学校体育发展[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1(11):1-15.

[5]李启迪,李朦,邵伟德.我国学校体育“家校社共育”价值阐析、问题检视与实践策略[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1(9):135-144.

作者:王利春 覃明路 单位: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运动与健康学院 广西民族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