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的作用十篇

时间:2023-12-14 17:50:27

双减政策的作用

双减政策的作用篇1

我从事教学工作 20 多年来,对学生课业问题和校外培训问题深有体会,随着全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家长对“知识改变命运”的重视,学校对升学率的重视,种种重担都压在了孩子的身上,作业越来越多,学校周边被各种"托管班”、“培训班”包围,家长们不得不掏出高额的“补课费”,孩子们在放学后、节假日不情愿地走进这些培训班,我们的孩子越来越累。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这个意见的出台非常及时必要,对于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避免校外办学机构“喧宾夺主”、还学生快乐健康的童年,减少学生近视率、肥胖率、心理疾病都有积极的意义。我们一定不折不扣积极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做好课后服务等“五项管理”,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义务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中之重。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是党中央、国务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大决策部署,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一直以来对教育和对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关心关注,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集中体现。

“双减”政策的出台,让作为教师的我看到了国家对教育改革的决心和力度。政策的出台,将减轻家长的负担,让“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有了希望。同志也督促着教育者,要想更多办法去努力提升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希望加大力度将政策落地落实,切实取得实效。

今后,我们要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服从国家大局,努力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一份力量。

“双减”政策落地,师生、家长这样说……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在我区引起广泛热议和强烈反响,广大教师、家长、学生和校外培训机构负责人纷纷表示,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严格按照自治区党委的工作要求,积极做好相关工作,共同为营造和谐健康的教育环境贡献力量。

关于“双减”政策的认识和理解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 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主要指导思想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

作为一名在职教师,我认为“双减”政策坚持学生为本,遵循教育规律,着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保障学生休息权利,让学生的学习回归学校,整体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减轻家长负担,缓解家长焦虑情绪,回应社会关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是利好政策。“双减”政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学校的教学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科学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体育、阅读、文学、艺术等教育,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制定课后服务实施方案,提升学校课后服务质量,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作为一名普通教师,

就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按照自治区党委工作要求,时时刻刻把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放在心上,承担起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使命任务。

落实“双减”工作

提升育人品质

“双减”政策与“五项管理”均是以“小切口”撬动“大改革”。包钢实验一小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双减”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多措并举提升校内教育教学质量。

一是抓好课堂主阵地,教师上好每一节常态课。做到每节课准备充分、知识储备丰富、能力训练到位,打造充满“掌声、笑声、辩论声”的生命高效课堂,向课堂 40 分钟要效率,保证学生“吃饱”“吃好”。

二是加强课后服务,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学校发挥本校教师自身优势,丰富课后服务供给,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和科学实践,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帮助家长解决放学后接送学生的实际困难。

三是完善作业管理,深化评价改革。形成并完善学校作业系统,减少作业总量,提升作业质量。同时,探索探究性、实践性、综合性、跨学科作业。

看似一个点切入,实则是需要课前课中课后、学校家庭社会,全链条、全过程、全员的系统工程,根本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心实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扎实推进“双减”工作

构建良好教育生态

作为一名教育人,从事教育工作 30 年,深刻体会到此次“双减”工作是我党为人民服务的深刻体现。近年来国家和自治区大力推进减负工作,但由于社会现象和一些培训机构等的虚假宣传,造成家长焦虑,被裹挟给孩子报补习班,导致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现象非常严重。此次党中央关于“双减”工作的决策部署,就是要减轻学生校内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彻底治理“校内减负、校外增负”和部分校外培训机构借教育之名侵害人民利益的问题。体现了党中央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决心和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

“双减”政策后的我们

双减政策的作用篇2

关键词:双寡头市场;最优策略;政府补贴;减排投入

中图分类号:F2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148X(2017)06-0034-09

收稿日期:2017-01-25

作者简介:徐朗(1990-),男,湖北荆州人,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能源经济、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汪传旭(1967-),男,安徽安庆人,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工学博士,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71373157,71403120;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15ZDIXM039;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项目编号:2016ycx074;上海海事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培育项目,项目编号:2016BXLP005。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问题日益凸现。为了实现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许多国家开始制定并实施能源节约和降低碳排放计划,加快节能环保标准体系建设并逐步建立政府对绿色企业补贴制度[1-3]。企业在进行减排研发活动中承担了成本和风险,但往往无法享有研发的全部收益。如新能源汽车制造商,面对消费者使用习惯和新能源汽车市场不成熟等原因,不易通过现有市场机制实现快速推广。从横向维度来看,进行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是提高减排能力的根本途径,但由于研发行为存在外部性,竞争对手可能由于研发投入的溢出效应而受益,从而造成研发投入失灵;从纵向维度来看,政府将低碳化作为一种鞭策企业改进环境绩效的策略,研发投入具有公共利益特征和不确定性,新能源汽车制造商进行减排研发往往提高了社会总福利而自身收益甚微。因此,减排研发投入在无政府补贴下,会大大削弱企业减排研发的积极性。近年来,为了引导消费者的低碳理念,政府制定了相关补贴、减免措施,如发改委、工信部和财政部联合推动实施了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那么,选择何种补贴策略才能保证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如何选择最优的补贴政策以促进企业减排研发,并实现社会总福利最大化?技术外溢和产品差异情况对政府补贴和企业决策会产生什么影响?上述问题的回答,将对实现全面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为政府实施各种环境补贴策略以及制造商进行减排决策提供参考。

针对技术溢出效应下的企业研发行为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大多数根据Aspremont′s和Jacquemin[4]的文献分析双寡头决策。Femminis等[5]基于溢出效应下研究了企业研发策略,分析了企业在不同的研发方式下,吸收能力对企业R&D决策行为的影响。Veldman等[6]从研发投入出发,引入市场竞争因素,用动态博弈方法分别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进行分析,得到企业利润均衡解。Kamien等[7]基于多企业竞争情况,构建两阶段研发合作动态模型,并比较不同合作机制的效果,发现在溢出率较大时合作研发能够带来更大的技术进步。杨仕辉和魏守道[8]基于产品存在差异化竞争,建立了三阶段政府与企业的博弈模型,并求解得到最优企业研发水平、政府管制水平和社会总福利。Qiu等[9]比较了企业先进行完全竞争的过程R&D活动后在产品市场上竞争的两阶段博弈中当产品市场分别为价格和产量竞争时博弈的均衡解。可以发现,上述文献大多主要集中于双寡头市场下双方博弈策略,并未分析技术溢出和产品差异对其决策的影响程度。

目前,企I减排及政府补贴策略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富的成果。Clara和Jessica[10]研究了政府不同环境政策对企业技术投资行为的影响,并通过算例分析发现排污权交易条件下,技术投资水平仅取决于企业自身的技术特征和政府补贴率。Ben和Georges[11]假设寡头市场上企业进行产量竞争,但通过从事研发活动来控制污染排放,并将企业的研发努力分为原始研发努力和提高吸收能力研发努力,发现政府可以通过财税手段来实现社会总福利达到最优水平。宋之杰和孙其龙[12]在碳税和碳限额机制下,讨论了双寡头制造商的最优碳排放量和定价策略,为企业主动碳减排最优策略选择以及政府财税政策制定提供决策依据。Petrakis和Poyago[13]在碳排放权和碳税限制下,研究政府对减排投入的最优补贴问题,并比较分析采取补贴和鼓励合作两种技术政策后企业的研发水平和社会福利。Ana等[14]构建了寡头制造商与政府组成的博弈系统,研究企业在碳税和碳补贴机制下的决策行为,并且探究了政府如何通过财税政策使社会福利达到最优。简言之,企业在减排研发投入决策和与政府进行博弈的过程中,现有的研究文献仅将政府补贴策略作为一个外生变量进行讨论,且仅考虑生产产量和消费者环境偏好的影响,缺乏综合因素的分析。

鉴于此,本文系统地考虑了产品差异和消费者环境偏好等因素对双寡头制造商市场竞争的影响,假设两制造商对减排进行投入存在技术相互溢出,建立政府与双寡头制造商之间的三阶段博弈模型,在社会总福利最大化条件下,通过逆向求解法得到制造商最优决策和政府最优补贴率,并分析了技术溢出和产品差异对制造商最优决策和政府最优补贴率的影响。

二、模型构建与描述

本文在Aspremont′s和Jacquemin(1988)研究的基础上,考虑市场上存在双寡头制造商生产差异化产品的减排研发投入博弈问题。假设博弈双方均为理性的经济体,以自身利润最大化为前提进行决策。具体地:第一阶段,进行减排研发投入,随之增加消费者对产品的购买意愿;第二阶段,两制造商对产量进行决策。假设市场中存在两制造商,且生产产品具有一定的替代性。所以,消费者需求的效用函数可以表示为:

Uq1,q2=q1+q2-q21μ21-q22μ22-2σq1q2μ1μ2(1)

其中,q1、q2分别表示两制造商的产量,μ1、μ2分别表示两制造商减排研发投入对消费者碳减排偏好的影响。由于双寡头制造商生产产品是差异的,故假设σ∈0,1为产品差异性。当σ0时,表示两制造商生产的产品是相互不影响的;而当σ1时,表示两制造商生产的产品是完全替代的。可以发现,消费者需求的效用函数Uq1,q2是关于两制造商各自产量的函数,所以通过一阶偏导条件可以得到逆需求函数为:

piqi,qj=Uqi,qjqi=1-2qiμ2i-2σq3-iμiμ3-i,i=1,2(2)

假设双寡头制造商通过加大减排研发投入,以提升产品质量,刺激消费者市场需求。同时,消费者碳偏好程度与双寡头制造商减排研发投入是相关的[15],且存在:

μi=ε・I1/4i+ρ・I1/43-i(3)

其中,Ii表示制造商的减排研发投入;ρ∈0,1表示两制造商减排研发投入的正向溢出程度,且当ρ0时,表示两制造商研发投入没有相关性的,当ρ1时,表示两制造商研发投入具有完全互补性;ε表示研发投入对消费者碳偏好系数的影响程度。

制造商进行减排研发投入,在迎合消费者碳偏好的同时,也会降低单位产品的碳排放量,从而减少环境污染。环境效用函数ω表示制造商在一定的研发水平下对降低生产碳减排做出的贡献[16]。所以,环境效用函数可表示为:

ω=θ・I1/21+ρ・I1/22(4)

其中,θ表示两制造商减排研发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且θ>0。

三、无补贴下双寡头制造商决策

双寡头制造商之间的市场行为是完全对称信息的动态博弈模型,因此可以通过子博弈逆向归纳法求解。针对无政府补贴情况下的双寡头制造商决策,按照逆序归纳法的步骤求解,即第一阶段企业确定最优减排研发投入,以使得企业自身利润最大化;第二阶段企业进行古诺竞争选择最优产量,最终得到双寡头制造商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所以,两制造商的利润函数为:

maxπi=qi1-2qiμ2i-2σqjμiμj-Ii,i=1,2(5)

(一)双寡头产量竞争

第二阶段博弈过程中,双寡头制造商在既定减排研发投入的情况下,通过古诺竞争确定最优产量qi,以实现各自收益Ri最大化,所以双寡头制造商的收益函数分别表示为:

maxRi=qi1-2qiμ2i-2σqjμiμj,i=1,2(6)

由于2Riq2i=-4μ2i

(二)双寡头研发竞争

第一阶段,两制造商以自身利润最大化进行减排研发投入。由式(5),分别对两制造商利润函数求减排研发投入的一阶偏导条件,可得:

πiIi=RiμiμiIi+RiμjμjIi-1=ε2-ρσ2μi-σμj4I3/4i4-σ22-1=0,i=1,2(7)

由于两制造商是信息对称的,可以发现当μ1=μ2=μ时,两制造商利润函数关于减排研发投入的二阶偏导存在2πiI2i

假设政府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无政府补贴情况下的社会福利可以表示为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与减排研发投入所造成的环境效益之和,即:

SW=CS+PS+ES

=ε21+ρ2-ρσε21+ρ22+3ρ-σ1+σ+ρσ+4θ2-σ2+σ282-σ22+σ4(8)

引理1:两制造商的均衡利润、产量和减排投入均随着技术溢出率ρ增强而增大①。

由引理1可以发现,在两制造商进行博弈过程中,制造商的均衡利润、产量和减排投入随着溢出率的增强而增大。随着技术溢出率增强,制造商的减排投入所造成的社会福利大于自身利润,有利于制造商提高产量、增加减排投入,提升自身利润,这也充分说明溢出效应越强越有利于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引理2:两制造商的均衡利润、产量和减排投入随着产品差异性σ增强而减小②。

由引理2可以发现,在两制造商进行博弈过程中,制造商的均衡利润、产量和减排投入随着溢出率的增强而减少。随着产品差异性增强,制造商的减排投入所造成的社会福利小于自身利润,造成竞争逐渐激烈,制造商往往采取减少产量、降低减排投入,从而保证自身收益,这也充分说明产品差异越强越不利于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四、政府对制造商的补贴策略

在现有的双寡头制造商三阶段博弈模型中,并未考虑通过政府行为调控市场,往往这种情况所产生的均衡并非是最优的,市场易产生局部“失灵”状态,所以需要利用政府财税手段实现资源重新配置。而对政府部门而言,由于制造商进行减排研发投入的社会效应远远大于自身利润的增加,再加上环境效益的高风险性,会大力支持制造商的研发投入行为。政府对研发投入的支持主要表现是对制造商的补贴,在补贴方式上政府主要有两种选择:投入补贴和产量补贴。

(一)政府对制造商投入补贴

政府对两制造商的投入补贴是指对制造商研发投入进行直接补贴,刺激制造商增加研发投入,提高社会总福利。在投入补贴情况下,政府以社会总福利最大的目的,对两制造商减排研发投入按照s的比率进行补贴。所以,两制造商的利润函数为:

maxπi=qi1-2qiμ2i-2σqjμiμj-1-sIi,i=1,2

st0s1(9)

1.双寡头制造商的产量决策

如无政府补贴情况下,由制造两商减排研发投入与消费者碳偏好的关系,可得均衡减排投入为IISi=11-s2INSi。将其代入式(3),可得消费者碳偏好程度为μISi=11-s1/2μNSi。所以,双寡头制造商的均衡价格、产量和利润分别为pISi=pNSi、qISi=11-sqNSi、πISi=11-sπNSi。

2.政府的补贴政策选择

在政府投入补贴策略下,社会福利不仅要考虑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与碳减排的环境效益之和,还要减去政府对双寡头制造商减排投入补贴,即:

SW=CS+PS+ES-s・I1+I2

=ε21+ρ2-ρσε21+ρΔ1-σΔ2-σ2Δ3-4θ1-s2-σ2+σ281-s22-σ22+σ4(10)

其中,Δ1=21+3ρ-6s1+ρ,Δ2=-1-ρ+s1+ρ,Δ3=-1-s1+ρ。由社会福利函数SW关于两制造商投入补贴率s求一阶条件SWs=0,可得:

s*=ε21+ρ22+5ρ-3σ-σ21+ρ+4θ2-σ2+σ22-σε23+σ1+ρ2-σ3+2ρ-σ21+ρ+4θ2-σ2+σ2(11)

(二)政府对双寡头制造商碳减排产量补贴

政府对两制造商的产量补贴是指对制造商生产数量进行补贴,鼓励制造商增加产量,提高社会总福利。在产量补贴情况下,政府以社会总福利最大的目的,对双寡头制造商的单位产品价格按照每件g进行补贴。所以,两制造商的利润函数为:

maxπi=qi1-2qiμ2i-2σqjμiμj+g-Ii,i=1,2

st g0(12)

1.双寡头制造商的产量决策

如无政府补贴情况下,由制造两商减排研发投入与消费者碳偏好的关系,可得均衡减排投入为IQSi=1+g2INSi。将其代入式(3),可得消费者碳偏好程度为μQSi=1+g1/2μNSi。所以,双寡头制造商的均衡价格、产量和利润分别为pQSi=1-gpNSi、qQSi=1+gqNSi、πQSi=1+g2πNSi。

2.政府的补贴政策选择

在政府产量补贴策略下,社会福利不仅要考虑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与碳减排的环境效益之和,还要减去政府对双寡头制造商生产产量补贴,即:

SW=CS+PS+ES-s・q1+q2

=ε21+ρ1+g2-ρσε21+ρ

SymbolQC@ 1+σ

SymbolQC@ 2+σ2Δ3+4θ2-σ2+σ282-σ22+σ4(13)

其中,

SymbolQC@ 1=22-3ρ+g,

SymbolQC@ 2=-1+gρ,

SymbolQC@ 3=-1+ρ。由社福利函数SW关于两制造商投入补贴率g求一阶条件SWg=0,可得:

g*=2+σε21+ρ1+3ρ-ρσ-σ+4θ4-σ22ε21+ρ2-ρσ(14)

引理3:政府对投入进行补贴时,最优补贴率随减排研发对环境影响程度θ增强而降低,随碳减排对消费者偏好影响程度ε增强而增加;政府第产量进行补贴时,最优补贴率随减排研发对环境影响程度θ增强而增加,随碳减排对消费者偏好影响程度ε增强而降低③。

由引理3可以发现,政府基于社会总福利最大化的目的制定最优补贴率,技术溢出率和产品替代性是决定的关键性因素。随着技术溢出率的增强,两制造商减排研发行为对消费者的偏好提高,这时政府应降低补贴率;随着产品替代性的增强,两制造商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往往会选择减少研发投入,这时政府应提高补贴率。政府通过对制造商减排研发行为进行补贴,促进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引导市场达到最优的均衡状态。

通过对无政府补贴模型(NS)、投入补贴模型(IS)和产量补贴模型(QS)的均衡解进行比较,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两种政府补贴策略下两制造商的均衡产量均高于无政府补贴情况,即qIS>qNS、qQS>qNS;(2)投入补贴策略下两制造商单位产品的均衡价格与无政府补贴情况相同,而产量补贴策略下单位产品的均衡价格低于无政府补贴和投入补贴策略,即pIS=pNS、pQSINS、IQS>INS;(4)两种政府补贴策略下两制造商的均衡利润均高于无政府补贴情况,即πIS>πNS、πQS>πNS;(5)两种政府补贴策略下的社会总福利均高于无政府补贴情况,即SWIS>SWNS、SWQS>SWNS。

在自由市场竞争机制下两制造商作为利益主体,其决策目标往往是实现自身利润最大化,而这又与社会福利目标相违背。而两制造商进行减排投入的社会福利远远大于制造商自身利润,再加上投入行为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政府会通过补贴策略支持制造商进行研发投入行为。对制造商而言,获得补贴是为了平衡研发投入成本,达到利润最大化;对政府而言,进行补贴是为了达到社会福利最大化。无论是投入补贴还是产量补贴,都能有效地使两制造商加大投入,并增加其利润。同时,在补贴方式的选择上,通过分析技术溢出率和产品差异性,合理制定政府补贴率,选择更为有效的补贴方式,在保证制造商利润的同时,可以有效地提高社会福利,提高市场减排研发投入,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五、算例分析

为了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本文使用Matlab作为算例分析的工具,对加拿大境内的通用和福特两家汽车制造商进行调查分析,并通过数值仿真来求解不同补贴模式下的两汽车制造商的最优决策和政府的最优补贴率,分析技术溢出和产品差异的变化对决策变量和社会总福利的影响,并比较不同政府补贴策略下最优补贴率随技术溢出和产品差异的变化情况。根据调查发现,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偏好的比例大约为总数的1/3以上,且经过减排技术改进后的汽车排放所减少的COx、NOx约为1/20左右。鉴于此,假设ε=3、θ=005。具体分析主要集中于,技术溢出和产品差异的变化对双寡头制造商决策和政府最优补贴率的影响。为研究参数变化对决策的影响,根据技术溢出和产品差异程度分为高、中、低不同情况进行比较,所以取ρ=01、05、09,σ=01、05、09进行分析。

(一)技术溢出和产品差异对制造商产量和价格的影响

根据前文模型,可求解出不同政府补贴策略下制造商的均衡产量、产品价格,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1)在无政府补贴策略下,产品差异性与制造商的均衡产量和产品价格成负相关关系。这是因为,随着产品差异性增强,使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从而使得制造商不得不采取减少产量降低价格。而技术溢出率与制造商的均衡产量成正相关关系,与产品价格保持不相关。这是因为,随着技术溢出率增强,使得其他制造商减排投入对于在位制造商而言可以赢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但对产品价格无直接影响。(2)当产品差异性增强时,投入补贴策略下的制造商产量增加,单位产品价格均降低;而产量补贴下的制造商产量和单位产品价格均降低。当技术溢出率增强时,投入补贴策略下的制造商产量增加,单位产品价格不变;而产量补贴下的制造商产量增加,单位产品价格降低。同时,当产品差异性较弱技术溢出率较强时,投入补贴的产量低于产量补贴的产量;但产量补贴的单位产品价格始终低于投入补贴的价格。这是因为,政府进行投入补贴策略时,主要是刺激制造商的减排研发活动从而提高其积极性;而政府进行产量补贴策略时,主要集中于制造商生产产量。虽然不同的政府补贴策略对制造商都能带来好处,但产量补贴策略是对制造商生产行为的补贴策略,并未对制造商减排投入产生明显效果,而投入补贴是对制造商研发行为的补贴策略,主要将补贴转移到环境效用中。

(二)技术溢出和产品差异对制造商利润和社会总福利的影响

根据前文模型,可求解出政府不同补贴策略情形下制造商利润及社会总福利,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1)无论政府对制造商的减排投入补贴还是生产产量补贴,均能增加制造商利润并提高社会总福利。但是,产量补贴策略下的制造商利润总低于投入补贴策略下的制造商利润;同时,当技术外溢率和产品差异性均较小时,产量补贴策略下的社会总福利高于投入补贴策略下的社会总福利。这是因为,政府对产量补贴仅仅是改善制造商生产活动的补贴,不仅不利于制造商加大减排投入力度,甚至会出现制造商隐利提高,降低其减排研发的积极性。(2)在技术溢出率和产品差异性变化下,社会总福利的变化与制造商利润的变化趋势相似。因此,无论何种决策情况下,制造商利润和社会总福利依然是随着技术溢出率的增强而提高,随着产品差异性的增加而降低。同时,当技术外溢率较强产品差异性较弱,亦或是技术外溢率较弱产品差异性较强时,投入补贴策略相较于产量补贴策略更有效。这是因为,在强调技术溢出率和产品差异性条件下,政府对制造商产量补贴往往是次优策略,实际上相当于将消费者剩余通过产量补贴再分配给了生产者,从而导致局部资源错配。

对制造商进行产量补贴时,政府的补贴支出相对于减排投入补贴往往更多,同时还会造成消费者剩余转化为生产者剩余,从而导致企业得到更多的隐藏福利。

(三)技术溢出率和产品差异性对减排研发投入的影响

在两种政府补贴策略下,通过分析技术溢出率和产品差异性对两制造商减排研发投入的影响,如图1所示。制造商减排研发投入与技术溢出率呈正相关关系,与产品差异性呈负相关关系。同时,产量补贴策略下的研发投入最大,投入补贴策略下的研发投入次之,无政府补贴策略下的研发投入最低。随着技术溢出率的增强,制造商的减排研发投入增加,而减排研发投入作为社会公共品的特征就越强,政府作为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需要提供更高补贴率对制造商减排研发行为进行弥补,保证社会总福利实现最大化,从而反过来更加刺激制造商减排研发投入。而随着产品差异性的增强,两制造商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而减排研发投入并没有起到显著提高自身利润和社会福利的效果,政府需要通过其他财税手段调整市场,对双寡头制造商进行,引导带动更多的减排研发投入。

(四)技术溢出率和产品差异性对消费者偏好的影响

在两种政府补贴策略下,通过分析技术溢出率和产品差异性对消费者偏好的影响,如图2所示。消费者碳偏好与技术溢出率的变化趋势相似,与产品差异性的变化趋势相反,且技术溢出率对消费者碳偏好的影响强于产品差异性。也就是说,随着技术溢出率的增强,消费者碳偏好也同时增加;而随着产品差异性的增强,消费者碳偏好却降低。同时,当技术溢出率较小、产品差异性较大时,投入补贴策略对消费者碳偏好影响程度弱于产量补贴策略;而其他条件下,投入补贴策略对消费者碳偏好影响程度于产量补贴策略。这是因为,当技术溢出率较小、产品差异性较大时,两制造商都很难利用“搭便车”现象提高自身利润,而市场竞争程度很激烈,政府通过产量补贴能够更为直接地刺激两制造商加大研发投入,从而提高两制造商利润和社会福利。

(五)技术溢出率和产品差异性对政府补贴率的影响

在两种政府补贴策略下,通过分析技术溢出率和产品差异性对政府最优补贴率的影响,如图3和图4所示。两种政府补贴策略下的最优补贴率,与技术溢出率和产品差异性的变化是不同的。在投入补贴策略下,无论产品差异性如何变化均衡补贴率与投入溢出率呈正相关,随着投入溢出率的增强而提高;而当技术溢出率较低时均衡补贴率与产品差异性呈负相关,当技术溢出率较高时均衡补贴率与产品差异性呈正相关。在产量补贴策略下,均衡补贴率与技术溢出率呈“U”型,即随技术溢出率的增强先减少后增加;而均衡补贴率与产品差异性呈负相关,随着产品差异性的增强而降低。

六、结论

本文基于技术溢出率和产品差异性,构建三阶段政府与双寡头制造商的博弈模型,求解制造商最优生产产量和减排投入以及政府最优补贴率,并通过理论分析和模型推演对比三种补贴情景下的制造商利润和社会福利差异。算例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

第一,不论政府采取减排研发投入补贴还是生产产量补贴策略,在短期内均能刺激制造商加大减排研发投入,从而增加制造商利润以及社会总福利。所以,政府应该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通过对双寡头制造商制定切实可行的补贴策略,推动减排研发技术的进步,实现社会总福利的帕累托改进。

第二,在政府以最大化社会总福利的目的下,投入补贴策略的均衡补贴率与技术溢出率呈正相关性关系,而与产品差异性不确定;产量补贴策略的均衡补贴率与技术溢出率呈“U”型关系,在技术溢出率较小或较大时补贴率较高,而与产品差异性呈负相关关系。所以,在差异化产品市场竞争中,政府应加强对减排研发投入的保护。

第三,消费者碳偏好与技术溢出率的变化趋势相似,与产品差异性的变化趋势相反,且技术溢出率对消费者碳偏好的影响强于产品差异性。随着技术溢出率的增强,消费者碳偏好也同时增加;而随着产品差异性的增强,消费者碳偏好却降低。同时,当技术溢出率较小、产品差异性较大时,投入补贴策略对消费者碳偏好影响程度弱于产量补贴策略;而其他条件下,投入补贴策略对消费者碳偏好影响程度强于产量补贴策略。

后续研究可以关注以下问题:第一,讨论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双寡头制造商的决策问题,分析政府应选择何种补贴方式;第二,基于技术溢出和产品差异,研究供应链的研发投入决策,分析供应链系统如何影响政府补贴策略。

注释:

①证明:对两制造商的均衡利润、减排投入和产量分别求技术溢出率ρ的一阶偏导,得πNSiρ=

ε41+ρ2-σ4-σ+2ρ2σ2-5σ+6-2ρ2σ4-σ82-σ22+σ4、qNSiρ=ε41+ρ26-σ-4ρσ82-σ2+σ3、INSiρ=ε41+ρ4-2σ1+3ρ+ρσ21+2ρ82-σ22+σ4。由于00,即均衡利润、产量和减排投入是技术溢出率的单调递增函数,随着ρ的增强而逐渐增加。证毕。

②证明:对两制造商的均衡利润、减排投入和产量分别求产品差异性σ的一阶偏导,得πNSiσ=ε41+ρ23+51-σ2+ρ41-σ3-2σ-σ21+2σ+2ρ21+1-σ34-2+σ32+σ5、qNSiσ=-ε41+ρ341-σ2+ρ+3ρ2σ82-σ22+σ4、INSiσ=-2-ρσ1+ρ21+ρ2-σ-σ1-ρσ42-σ32+σ5。由于0

③证明:对不同补贴策略下的政府最优投入补贴率和产量补贴率,分别求碳减排对θ和ε的一阶偏导,有s*θ=-16εθ1+ρ2-ρσ2+σ22-σε23+σ1+ρ2+4θ2+σ2、g*θ=22-σ2+σ2ε21+ρ2-ρσ、s*ε=8ε21+ρ2-ρσ2+σ22-σε23+σ1+ρ2+4θ2+σ2、g*ε=-4θ2-σ2+σ2ε21+ρ2-ρσ。根据假设条件可知,s*θ0、s*ε>0、g*ε

参考文献:

[1]Porter M. America′s green strategy[J].Scientific American, 1991,264(4): 1-5.

[2]Geffen C, Rothenberg S. Suppliers and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 Production Management, 2000, 20(1): 166-186.

[3]曹柬,吴晓波,周根贵. 基于产品效用异质性的绿色供应链协调策略[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1, 17(6): 1279-1286.

[4]Aspremont′s C, Jacquemin A. Cooperative and non-cooperative R&D in duopoly with spillover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8,78(5): 1133-1137.

[5]Gianluca F, Gianmaria M. Irreversible investment and R&D spillovers in a dynamic duopoly[J].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l, 2011,35: 1061-1090.

[6]Jasper V, Gerard G. Competitive investments in cost reducing process improvement: The role of managerial incentives and spillover learn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2015, 170(1): 701-709.

双减政策的作用篇3

所谓双减制度,就是针对中小学生的课程进行减负,在学生的家庭作业和校外辅导上进行双重限制,让学生在放学后能有更多的时间来丰富自己的生活。

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学生和家长的负担,可当“双减政策”刚刚实施两个月,很多家长和学生还在适应双减制度的节奏时,有关部门有出台了另一项重要政策——“双增政策”。

“双减”还没完,“双增”制度又来了,究竟啥是“双增政策”?

很多家长已经知道双减政策是为学生减负而出台的政策,让学生的学习节奏和生活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也让很多家长都在逐步适应学生在学习上的各种改变。可双减制度还没有完全适应的状态下,“双增”又称为家长的焦点。

其实“双增制度”,就是在“双减制度的”的前提下,让学生将更多的时间放在体育、美术等“美育”发展中,增加在学校中的“美育课程”,这是“第一增”。而“第二增”就是增加学生在校外补课机构的时间,而这部分的时间将尽可能的放在体育和美术的培训上。

正因为“双减制度”限制的是学科类补课时间,正好和“双增制度”相辅相成。目的就是为了能让学生的成长有更全面的发展。尤其是在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在全面下降的情况下,肥胖和近视的学生越来越多,只会学习的学生也越来越多。

这让有关部门不得不重视学生的素质角度,让更多的学生通过“美育”来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也能拓展自己的思维。

在双增制度公布后,很多家长不得不重新调整对学生的教育,但“双增政策”带来的影响远比想象中要大的多。在政策公布后,率先坐不住的还是各类学生的家长。

面对“双增政策”,家长心中都有哪些隐忧?

“美育”进入中考,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考高中,很多家长都知道,普职比的调整让中考的难度越来越大,学生想要考上好高中也越来越难。

在这样的情况下,“美育”进入中考和双增制度的实施是否会影响学生最终的中考成绩也是未知数,尤其身体素质先天就不好和本身就对艺术不敏感的学生,更成为家长担忧的对象。

鼓励“美育”辅导班,基层家长却有苦难言,在双增制度中,明确表示有关部门将鼓励非学科类辅导班的开展,尤其是“美育类”辅导班更将成为辅导机构中的香饽饽。

但在家长的认知中,非学科类的辅导班费用要比学科类的辅导班费用高得多,如果让一些美育成绩差的学生参加辅导机构,就会对很多父母在成巨大的经济负担,甚至还有很多基层家庭根本负担不起学生的补课费用。

在“美育”进入中考的情况下,“双增制度”的出现让很多家长开始担忧学生的中考分数,那么为了让学生能有更好的中考成绩,要不要报补课班成为很多家长的忧虑。

学生要不要报考“美育类”辅导班,成为家长关注的焦点

面对双增政策,很多家长都在担忧学生的美育成绩会在中考中吃亏,于是开始想着将学生送到辅导机构中补习,可一旦将学生送到补课班中不仅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大,同时也让家长的经济压力严重超标,于是要不要将孩子送到“美育班”补习也成为家长关注的焦点。

在美育考试中,最重要的很明显是在中考中有较高分值的体育,而想要在体育中有较好的成绩,最重要的是平时的体育锻炼,这就需要学生有较好的腰腹力量、四肢力量以及身体灵活度,这些力量都能从仰卧起坐、跑步这样的日常锻炼中得到,完全没有必要参与补课班。

如果家长能在周末节假日期间陪伴孩子一起锻炼身体,不仅能解决一定的经济负担,还能建立更好的亲子关系。而美术、音乐这样的课程也会遵循大多数学生的家庭背景,不会考有太难的考试标准,所以家长也不必太过担心。

双减政策的作用篇4

国家出台“双减”政策后,大量教育培训机构生存发展面临重重困难。

一、培训机构生存艰难。近年来,教育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XX街道目前已有XX家教培机构,行业竞争压力较大。近期国家出台了“双减”政策,再加上受到疫情影响,所有教培机构全部关闭,处于举步维艰的境地。XX教育培训机构负责人表示,“培训机构目前面临多种困难,主要是收入减少、场地租金压力和人工成本,现在收取的学费也按照比例退还了,但是房租依然要付,老师虽暂停工作,但是为了安定老师不流动,每月工资和社保还是正常支付,生存压力很大”。该负责人对未来的前景也不乐观,“国家政策出台后,学科类培训受到很大限制,一些老师都在观望,担心今后课时会锐减,收入也将大幅减少,有的已经开始考虑跳槽,想考进公办学校。而且疫情还在继续,后续的影响还很难预测”。

二、机构转型存在困难。随着国家“双减”政策的出台,所有学科类教育培训机构都面临转型的问题,但转型为非学科类教育培训或线上教育培训并非易事。XX培训机构负责人表示,“主要考虑转为艺术类培训或者进行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培训,这也不是容易的事情,涉及到新的领域原来的老师是否能胜任,而且大家都转型做非学科类教育培训,面临的竞争压力会更大。而且如果开设线上培训,之前老师没有接触过线上教育,不适应线上教学的环境和风格,原来的课程是不可能直接移植到线上环境的”。

双减政策的作用篇5

【关键词】 中欧合作 气候变化 多层治理 地方政府 城市气候伙伴关系

【作者简介】 康晓,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中图分类号】 P467/D8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1568-(2017)01-0090-19

【DOI编号】 10.13851/ki.gjzw.201701006

英国公投决定退出欧盟和苏格兰威胁退出英国以及更大范围的全球性逆全球化浪潮很大程度上证明,一股“再国家化”浪潮正在席卷全球;国家乃至更小的地方政府的能动性应该成为未来国际关系研究的重点,欧盟研究也不例外。目前,关于欧盟多层治理的研究多集中在欧盟内部。但欧盟本质上是一个国家联合体,不具有国家属性,尤其在国际合作领域;在成员国中,法国、德国等大国及其能力较强的地方政府在欧盟对外决策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应该同时关注欧盟内部多层治理体系在国际合作中如何运行及其面临的问题。有鉴于此,作为促进双方四大伙伴关系 建设的重要领域之一,中欧气候合作不能只从欧盟层面考察,必须深入欧盟与成员国的互动关系中,并继续向下延伸,将地方政府和社会主体纳入研究框架。中国是一个单一制国家,尽管内部存在发达、发展中和欠发达地区的不平衡性,但在国际合作中是以一个整体的发展中国家身份参与。相比之下,欧盟则是一个在发展程度上由现代、后现代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国家联合体,但其在气候政策领域则主要反映了积极减排成员国和社会主体的诉求。这导致作为单一国家行为体的中国与欧盟多层行为体气候合作之间的非对称性,并由此产生了在治理目标、能力和机制上的严重摩擦。要缩小甚至消除这种非对称性,中欧双方应当大力推进多层气候合作,特别是从地方政府合作层面探索应对这种非对称性的途径。

一、中欧气候合作困境与非对称性分析

在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欧盟就减排的量化指标和谈判机制问题持续向中国施压。 会后,时任英国气候变化大臣米利班德(Edward Miliband)更是指责中国阻碍了大会达成在2050年前将全球温室气体减排50%的目标。 需要指出的是,中欧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的矛盾只是双方气候合作总体矛盾的集中反映,其根源在于表面上宏大、全面、精巧,实际上却复杂、脆弱,且具有非对称性的中欧多层气候合作架构,而这种合作架构根本上是由欧盟的多层治理结构所形成的。

多层治理是欧洲一体化实践中国家行为体与非国家行为体在决策权博弈过程中形成的制度结果,本质上是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在国际层面的延伸。欧盟作为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国际组织,已经形成诸多超国家机构,这与各成员国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社会行为体形成了至少三个层次的多层治理结构。马克斯(Gary Marks)和胡格(Liesbet Hooghe)等学者认为,多层治理不同于国家中心的治理结构,而是在超国家机构、政府间机构、民族国家的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各种非政府组织在多个层次上形成了相互依赖、功能互补及能力重叠的独特决策机制。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决策能力被不同层次的行为体分享,而非被国家垄断;第二,集体决策使单个国家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对决策权的控制;第三,多层治理在政治领域是相互联系的,而非嵌套的。 这一结构是欧盟在一体化的同一性与各成员国多样性之间的平衡,目的是在获得一体化收益的同时,利用各种治理手段应对一体化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挑战。这些问题和挑战不是传统的政治统治方式可以解决的,必须在政府和社会行为体间建立一种协商机制,平等听取各方意见,特别是使某些领域具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行为体参与到治理过程中。

比如在欧盟气候治理过程中,技术专家始终是气候变化治理的权威来源。在欧盟气候决策机制中,“国际环境问题工作组―气候变化小组”(Working Party on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Issues, Climate Change, WPIEI-CC)就扮演了这样的角色,这个由成员国气候官员与专家组成的机构在欧盟对外气候决策中起到基础性的作用,并表现出一定的政治性。首先,成员国环境部长们将WPIEI-CC作为协调成员国利益的预热平台,避免直接在部长理事会上的正面冲突。其次,WPIEI-CC本质上是一个在欧盟内部凝聚气候政策共识的机构,参与其中的官员和专家都具有使欧盟成为国际气候谈判领导者的共同意愿,因此是欧盟共同气候政策制定的主要推动者。 WPIEI-CC的意见最终将交由欧盟环境部长理事会进行决策,这一机制起到连接成员国与超国家机构的作用,将成员国利益诉求反映到欧盟理事会的决策中。根据自由政府间主义理论,欧盟决策基于成员国的国家偏好,它是成员国内部各利益集团博弈的结果,具有确定性和动态性, 即利益集团通过国家平台间接影响欧盟决策。穆拉弗切克(Andrew Moravcsik)认为,这一过程中单边选择能力、建立替代联盟能力、议程联系能力更强的国家将更可能影响欧盟决策方向。 因此,欧盟对外气候政策首先是成员国内部各利益集团在成员国政府层面的利益整合,然后由WPIEI-CC反映到欧盟层面,实现各成员国利益的第二次整合。但欧盟层面的最终决策是由在气候问题上较为积极且影响决策力量较强的国家主导。

具体来看,欧盟成员国关于气候问题的态度基本可分成三类:第一类包括丹麦、荷兰、德国、芬兰和瑞典等,这些国家都倡导积极的环保政策,国内绿党和环保利益集团强大,并且经济结构上已经具备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良好基础;第二类包括爱尔兰、比利时、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和希腊,这些国家在气候政策的制定上较为被动,国内缺少应对气候变化的能源和环境立法,大多被动接受欧盟层面的相关政策和立法;第三类国家以法国为代表,对以核能等新能源应对气候变化表现积极,但本质上属于现代国家,相对于接近后现展水平的北欧等国在低碳转型的态度和经济社会结构上都显得逊色,因此居于上述两类国家之间。 可见,法国、德国是应对气候变化较为积极的成员国。同时,按照穆拉弗切克影响欧盟决策能力的单边选择、建立替代联盟、议程联系三个变量,这两国由于人口、经济总量位居欧盟前两位,所以不依赖联盟单边行动的能力、建立符合自身偏好的替代联盟的能力和联系其他议程讨价还价的能力都较强,因此也是影响欧盟决策能力较强的成员国,这使得欧盟最终的气候政策更容易反映这两国的偏好。

除成员国层面以外,欧盟多层气候治理机制还直接将绿党、环境利益集团等非国家行为体的利益诉求直接纳入欧盟决策程序的参考中。比如,1989年绿党所做的欧盟晴雨表调查在议会中得到前所未有的支持,并成为第四大党。长期以来,欧盟还特别注重引导利益集团和非政府环境组织参与气候治理。比如,欧洲环境局、世界自然基金、交通与环境、国际鸟类保护组织、绿色和平组织、欧洲地球之友、欧洲气候网络等影响力较大的环境组织,常常通过倡议、聚焦公众注意力、游说与抗议等方式培育并传播生态价值与规范,逐步成为地方民众实现环境治理的一股黏合剂。 同时,欧盟内部多样化的环境组织还可以通过参与专家委员会的方式直接影响欧盟决策。 在这一治理结构下,丹麦、荷兰、芬兰和瑞典等北欧国家虽然人口和经济总量在欧盟成员国中并不靠前,但由于绿党和环境组织势力强大,同样可以直接影响欧盟气候政策的制定。最后,欧盟层面的气候政策必然主要反映这些要求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同时又能够且愿意承担应对成本的国家的偏好,表现在国际气候谈判领域就是过于超前的减排目标。

中国与欧盟多层气候合作的非对称性,表现在中国参与国际合作时是作为一个单一制国家的整体参与,而且仍然是发展中国家,能源结构中煤炭占据绝对优势。而欧盟是一个多层治理结构,决策的主导权主要依赖成员国博弈。因此欧盟内部虽然也有发展中成员国,但作为一个整体,其气候政策却更多代表了经济水平接近或者已经进入后现代阶段的成员国利益,这些国家无论是能源结构、消费习惯,还是低碳经济转型的条件都远远优于中国。从能源结构看,2014年,欧盟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成员国的煤炭消费量占世界消费量的比重都低于2%,而中国则占到50.6%。从目标看,根据《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是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为15%,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 而欧盟制定的2020年应对气候变化目标是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20%,单位GDP能效提升20%,温室气体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20%。在此背景下,欧盟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主要成员国的可再生能源占比在20%上下浮动,除荷兰外其他国家都高于中国(见表1)。在2014年《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中国公布的2030年应对目标是在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且将努力早日达峰,并计划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提高到20%左右。 而2015年欧盟制定的2030年目标是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40%,可再生能源占总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27%。 可见,无论是碳减排目标,还是可再生能源目标,中国都远低于欧盟,更低于欧盟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成员国。

尽管如此,中国仍为实现能源体系转型付出了不小代价。例如,在中国整体经济增长减速的背景下,以煤炭产业为主的山西省经济增速连续两年处于全国各省区市的最后几位。2015年,山西省五大煤炭集团负债率达到81.79%,全省煤炭行业亏损94.25亿元。与煤炭紧密相关的焦炭、冶金、电力工业增速明显回落,进而导致山西省工业经济增长疲软,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2.8%。 由此可见,中国由于后发国家的性质,需要在短期内实现经济总量的快速扩大,必须保持较高增长速度,因而以煤炭为代表的廉价能源就占据了能源消费结构的主体。这一客观条件决定的发展方式长期存在,一方面带来了煤炭生产大省的短期富裕,但另一方面也导致中国对煤炭产业的高度路径依赖。山西目前的经济状况正是中国经济在向低碳经济艰难转型过程中的一个缩影。一方面,中国从整体上需要尽快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这就必须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但另一方面,低碳化的过程又必须淘汰高污染和高排放的落后产能,这又必然降低某些行业和省份的经济增速。更重要的是,培育一个新产业的难度远远大于维持一个旧产业的难度。后者在人才、需求、市场主体的培育等各个方面都需要一个漫长过程。如果在此过程中无法保持淘汰落后产业与保持必要增速之间的平衡,那么中国有可能陷入新老产业更替青黄不接的困境。

表1 欧盟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主要成员国与中国能源结构比较

行为体 煤炭消费占世界比重(2014年) 可再生能源占总能源比例的目标(2020年)

丹麦 0.1% 30%

芬兰 0.1% 38%

法国 0.2% 23%

德国 2.0% 18%

荷兰 0.2% 14%

瑞典 0.1% 50%

中国 50.6% 15%

资料来源:《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5年6月,http:/// content/dam/bp-country/zhcn/Publications/2015SR/Statistical%20Review%20of%20World%20Energy%202015%20CN%20Final%2020150617.pdf, 第32-33页;European Commission, “EU Climate Action, National Action Plans,” http://ec.europa.eu/energy/node/71。

山西在能源产业转型和保持经济增速方面的两难困境,进一步反映出中欧双方在减排目标和能源结构调整目标上的差异,也是中欧多层气候合作非对称性的写照。如果不能有效应对这种非对称性,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的严重分歧还会出现在未来的中欧气候合作中。比如,在2015年6月中欧领导人峰会上达成的《中欧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再次强调了中国和欧盟及其成员国各自在减排方面的自主贡献,以及这些贡献对全球低碳和绿色发展的重要意义。 这实际上是对双方根据自身情况独立设置减排目标的共识,体现了中欧对各自发展的尊重,将减排目标和政策的制定权交还给减排主体,避免了国际机制强制性为其设定目标的模式,因此将从根本上激发中国和欧盟进一步减排的动力。但也是在这次会议上,欧盟仍然不满足对于中国来说已经非常高的减排目标,还希望中国进一步提高目标。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就明确表示,“我们的减排目标是比1990年减少40%,我非常欢迎中国能够对同样的目标承担起责任。” 从根本上看,这是在用欧盟内部已经进入后现代经济发展水平的成员国标准来要求中国这样一个正在高速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

二、中欧多层气候合作的进展

中欧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和能力的非对称性,根本上源于中欧制度的非对称性,即欧盟以多层结构与中国的单层结构合作。因此,中国应促进中欧气候变化合作向多层次合作方向发展,特别是将气候合作的主体充分向下延伸,提升地方政府在中欧气候合作中的地位。需要指出的是,这一多层次合作已经具备了相当扎实的现实基础,中欧气候合作早已超越了中国与欧盟的单一层次合作。具体而言,中欧多层气候合作主要在中国与欧盟、中国与欧盟成员国及双方社会层面三个层次展开。

第一,中国与欧盟气候合作。这一层面的气候合作主要体现在几份重要的双边文件中。2005年的《中欧气候变化联合宣言》确立了中国与欧盟气候伙伴关系,标志着气候变化成为中欧关系的重要内容,“双方合作也逐渐突破单向援助,演变为环境、能源、低碳经济等多领域的双向合作”。 因此,该宣言可以被认为是中国与欧盟气候合作的正式开端。2010年的《中欧气候变化对话与合作联合声明》建立了中欧气候变化部长级对话以推进务实合作并交流意见, 意味着中国与欧盟气候合作进入机制化阶段,为合作提供了制度保障。2013年的《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是中欧面向未来战略合作规划的重要文件,其中在“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部分指出,中欧要“合作建立绿色低碳发展的战略政策框架,以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改善环境质量和促进绿色产业合作。通过开展中欧碳排放交易能力建设合作项目,推动中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运用市场机制应对气候变化”。 可见,中国与欧盟气候伙伴关系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气候变化议题已被纳入中欧长期关系的战略规划之中,成为双方战略层面合作的重要内容。2015年正值中欧建立气候伙伴关系十周年,双方又发表了《中欧气候变化联合声明》,这既是对双方十年气候合作的总结,也是面向未来气候合作的新规划。声明中不仅提出要提升气候变化在中欧关系中的地位,而且在保持传统合作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建立低碳城市伙伴关系,并在二十国集团(G20)、经济大国能源与气候论坛、《蒙特利尔议定书》、国际民航组织、国际海事组织等相关机制方面协调气候立场,加强双方国内气候政策协调等新内容, 由此使得中国与欧盟层面的气候合作内容更加充实。

总体来看,中国与欧盟层面的气候合作开始较早,在发展过程中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制度框架,合作领域也不断拓展,这得益于双方在冷战后建立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但在多层治理结构下,推进中国与欧盟的气候治理合作,最终还必须依靠欧盟成员国。

第二,中国与欧盟主要成员国的气候合作。在中欧气候合作框架下,中国与法国、德国两个欧盟主要成员国也开展了积极的双边气候合作。总体来看,虽然已建立起中法、中德双边气候合作机制,但是在合作初期,由于气候与能源体系转型特别是发展方式转型等重大战略议题是相分离的,气候合作只是环境合作的一部分,尚未上升到双边合作的战略层面。以2015年联合国巴黎气候大会为标志,气候合作在中国与法、德的双边关系中的地位大幅提升。中国与法、德先后发表最高级别的气候变化联合声明或宣言,就推动巴黎气候大会取得成果并最终落实表达了坚定的政治决心。由此,气候合作已经进入中国与法、德双边关系的战略层面。

双减政策的作用篇6

关键词:环境税;环境改善;社会福利;环境补贴;财政收入

中图分类号:F810.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11)04-0046-09

从环境税在各国的实施情况来看,欧盟各国实施环境税的现象较为普遍。此外,由于经合组织(OECD)对环境税制的大力推广,环境税制度在OECD国家也受到重视。随着OECD向别国推销环境税制度,意欲制定环境税的国家越来越多。环境税之所以受到各国的青睐,是因为人们认为经济规制手段是保护环境的最佳方法。但是,正如美国大法官史格里亚(Scalia)所说:“事实上,几乎所有的经济规制都会使得社会中的一部分人受益,而另外一部分人的利益受到损失。”环境税也不能例外。比如,环境税通常会导致环境税负难以在富人和穷人之间实现公平负担。

正是由于环境税所具有的弊端,导致环境税的理论和实践出现一定程度的背离。与环境税在理论上受人青睐不同,环境税在实践中的表现并不理想。经济学家试图用“双重红利”理论来缓和环境税理论与环境税实践的背离,期待用它来增加政策制定者采用环境税制度的信心。在我国制定环境税的过程中,学者也经常将“双重红利”作为主张我国制定环境税的理论基础。但是,环境税的“双重红利”理论在国外早已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质疑。相比之下,我国学界对环境税“双重红利”理论鲜有质疑之声,本文希望对此有所贡献。当然,本文的目的不是纯粹为了质疑而质疑,而是希望借此激起更多的有关环境税的理性探讨。比如,从促使全民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推动我国环保产业的迅速发展来看,环境税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不同的环境税“双重红利”理论对环境税的制定所要求的要素不同,如在环境税的“双重红利”并不存在的情况下,制定环境税所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要远远多于环境税的“双重红利”确实存在的情况。因此,对环境税的“双重红利”理论进行理性探讨,或许更加有助于环境税制的建构。

一、“双重红利”理论的沿革及其内涵

环境税的“双重红利”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的德国,当时德国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和失业问题。环境和就业对每个社会来说都至关重要,有人认为环境税可以同时解决这两个问题。这就是环境税的“双重红利”理论的雏形。1983年,宾斯温格等人在其著作《无环境破坏的就业》中第一次提出了这种理论,并且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较为准确的阐述。按照“双重红利”理论,针对环境破坏行为(如资源浪费、污染和交通拥堵)的税收不仅不会扭曲经济决策,而且可以纠正现有的经济扭曲。针对导致环境污染的行为进行征税,不仅比针对生产增值(value added)或收入征税更有效率,而且可以创设一个能够支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财政体制,同时改善环境品质和提高人们的生活标准。虽然“双重红利”理论最早起源于德国,但是,大卫・皮尔斯(David Pearce)或许是使用“双重红利”术语的第一人。大卫・皮尔斯认为:“政府应该采用财政中性的碳税,并用这些财政收入去减轻那些扭曲性税收,比如所得税或者公司税。有关遵守‘碳协定’实施措施的政治辩论应该充分考虑污染税所具有的‘双重红利’(double dividend)特征。”

根据“双重红利”理论,环境税可以控制污染行为,从而实现改善环境的目的。这就是所谓的环境税第一红利(first dividend)。其次,环境税通常能够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政府可以将这些财政收入用来改善环境品质或者政府的财政收入结构。因此,有人认为环境税是比传统财政收入来源更好的财政收入来源方式。当环境税收入被投入到改善环境品质之外的领域时,即将环境税收入用来减少现行经济体制中存在的制度扭曲时可以带来更多的好处,从而使得社会获得所谓的第二红利(seconddividend)。除了环境税被认为是最有效的环境污染控制方式之外,它还被认为是比传统的财政收入方式更好的财政取得方式。所以,人们通常认为“双重红利”理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按照“双重红利”理论,环境税制度不仅使得整个税收体系变绿,而且在解决环境问题不会与其他社会政策相冲突,如不会与有关安全、就业水平的政策相冲突。从最佳征税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向“不良行为”(bads)征税,而不是向“良好行为”(goods)征税。诸如环境污染之类的行为当然属于“不良行为”之列,而人们的劳动显然属于“良好行为”之列。但是,现行的税制不仅忽视了“不良行为”,而且有惩罚“良好行为”的现象。比如,向劳动力征税会导致资源的过分使用,会导致失业。正是由于针对资本和劳动力的税收太高,医疗和教育的成本才如此之高。相反,环境税制度不仅能够惩罚“不良行为”,即增加环境污染者的财政负担,而且可以激励“良好行为”,即通过减少所得税和资本税的方式,增加工作机会和提高工资。

高尔达(Goulder)将现有的“双重红利”理论分为三种:一是弱性的“双重红利”理论;二是中性的“双重红利”理论;三是强性的“双重红利”理论。弱性的“双重红利”理论认为,将环境税的收入用来削减扭曲性税收比随意地使用环境税更佳。中性的“双重红利”理论认为,现行的税制体系被扭曲的程度如此严重,以致从现行税制向环境税制过渡,将会极大地降低税收的额外负担。强性“双重红利”理论认为,环境税替代一定类型的现行税制会降低现行税制的额外负担。弱性的“双重红利”理论主张环境税的专用,即用于削减诸如所得税之类的扭曲性税收;中性的“双重红利”理论主张改革现行的税制体系,将环境税制度引入现行的税收体系之中;强性的“双重红利”理论则主张用环境税替代现行的税收体系,从而将税收的额外负担降低到最低水平。

环境税“双重红利”理论同时得到了其他研究成果的支持。比如,哈佛大学戴利・乔根森(DaleJorgenson)教授的研究表明,税收收入中每一美元的成本不仅包括私人进行一美元投资或一美元消费的成本,而且包括损失了18美分经济增长的成本。他将这些损失视为“平均额外负担”,如果改变扭曲性税制,就可以避免这些负担。一般而言,如果要改变现行税收体制,那么首先需要考虑的是边际额外负担,即税收收入中的最后一美元所导致的经济损失。戴利・乔根森(Dale Jorgenson)认为,从资本所得中每获得一美元的边际额外负担为1.02美元,而针对销售税或者消费税所产生的边际额外负担仅仅只有0.26美元。基于此,戴利・乔根森认为,从资本税的征收向消费税征收的转移会给美国经济带来巨大的经济好处。一般来说,环境税比消费税对整个社会导致更高的边际额外负担。比如,

就能源税而言,由于能源税的税基较窄,因此,能源税比消费税给社会带来的边际额外负担更高。但是,由于能源税的边际额外负担低于资本税,因此,征收能源税之类的环境税更加有利于社会的经济发展。

此外,根据“双重红利”理论,环境税不仅能够提高环境品质,而且政府也可用环境税的收入来削减具有扭曲性的所得税,因为所得税常常具有扭曲劳动力供给和储蓄决定的效果。根据税收的一般理论,所得税所带来的扭曲一般会减少市场经济的效率。比如,现有的研究表明,从所得税中多获1美元的税收会给私人造成的经济负担大约为1.35美元,其中的35美分是所得税带来的“额外负担”。但是,环境税所导致的“额外负担”通常低于35美分。所以,我们如果不针对所得进行征税,而是针对导致环境污染的行为进行征税,这会改善私人部门的效率。首先,环境税使得污染者承担其所实施的环境污染行为所造成的社会成本。其次,环境税可以减轻税收带来的“额外负担”。可见,通过引进环境税制度,我们可以对现行的税收体系进行改革,从而使其更加具有效率。

二、“双重红利”理论的质疑

根据前述的“双重红利”理论,环境税制度的优势看似非常明显。通过环境税制度,我们既可以保护环境,也可以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率。在“双重红利”理论下,需要我们所做的就是确定哪些污染问题适宜用税收措施来规制,哪些具有额外负担的税收可以用环境税的收入来抵消。但是,“双重红利”理论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质疑,鲍温伯格(A.Lans Bovenberg)和茂壹(Rund A.deMooij)两人第一次对“双重红利”理论提出了挑战。他们的研究证明,环境税对劳动力的供给同样有扭曲效果,因此,环境税如同所得税一样会导致额外负担。鲍温伯格和茂壹通过一个简单的包含相互竞争关系的模型证明,环境税不仅没有缓和现有的税收扭曲,反而加剧了现有的税收扭曲。即使将环境税带来的税收收入用以削减那些现有的扭曲性税收,情况也是如此。环境税之所以会加剧现有的税收扭曲,是因为政府征收环境税通常会使得产品的价格提高,而产品价格的提高必然会加剧存在于商品税和工资税等税种之上的现有的税收扭曲。

在鲍温伯格和茂壹看来,从个人福利角度来看,政府从个人收入中征收一半税收的做法和政府针对产品征税从而使得消费品价格翻倍的做法对于个人的影响是一样的,因为这两种方式都使得个人的实际消费购买力下降了一半。就环境税而言,环境税的征收会提高产品的生产成本,产品生产成本的提高会导致产品最终价格的提高,这无疑会减少个人的净工资,它与通过使用环境税收人来减少所得税进而提高净工资的做法相互抵消。此外,即使将环境税收入用来降低针对劳动力的所得税收,个人真正的净工资也会下降。税后名义工资的增加无法弥补由于环境税的增加而导致的产品价格的提高,因为当消费者不去消费污染产品时,环境税的税基就会明显减少。为了维持低所得税水平,就必须保持一定水平的环境税收入,但是,环境税税基的减少必将减少环境税的收入水平。此时,只有提高被减少的环境税的税率水平,才能维持总体的环境税收入,而环境税税率水平的提高必将使得产品的价格提高。

对于鲍温伯格和茂壹的研究结论,斯坦福大学高尔达通过能源税的研究得出了相同的结论。高尔达认为,能源税的征收不仅会提高石油、煤炭等原材料的价格,而且会提高汽车、食物等消费产品的价格。从短期来看,能源税的征收几乎会使得每种消费品的价格都会上升。高尔达发现不同的税收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同,征收能源税将比提高所得税会导致更大的社会福利损失。此外,高尔达认为,在产品的消费阶段征税比在产品的生产阶段征税节省更多的社会成本。所以,高尔达认为,能源税制度的倡导者需要先对征收能源税所产生的经济和分配影响作出冷静的判断。按照一般的福利经济学理论,政府在征收能源税时如果不降低其他税种的税负,那么能源税会对个人的生产行为和消费行为造成负面的影响。但是,根据高尔达的实证研究,政府在征收能源税的同时即使降低诸如所得税之类的税收,全社会的经济状况也会变得更加糟糕。所以,为了使得能源税能够在政治上具有可行性,政策制定者必须证明能源税带来的环境收益可以抵消能源税对经济福利的损害。否则,能源税难以在实际中获得成功。

三、“双重红利”理论的实证分析

根据前述有关“双重红利”理论的质疑,“双重红利”理论的争议涉及两个核心的问题:一是环境税对环境的改善到底有多大作用,将环境税收入用来降低所得税等税收对社会福利造成的负面影响到底有多大。二是环境税对环境的积极改善和环境税对社会福利的消极影响是否相配,即环境税对环境的改善是否能够足以补偿负面的社会福利。下面,我们用三个实例来验证环境税的“双重红利”是否可能?

(一)环境税与社会福利

环境税制度是否具有改善环境品质的能力,这取决于两个重要的条件。一是环境税制度的出发点在哪里?这一问题主要涉及到如何评估现行的环境规制体系,即环境税制度与现行的命令控制型规制措施到底存在怎样的关系。二是环境税制度改革的方向在哪里?这一问题主要涉及如何改革现行的环境规制体系,即我们是应该用环境税代替现行的命令控制型规制措施,还是应该用环境税补充现行的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措施,两者具有截然不同的制度效果。

环境税的制定通常会使得产品的价格提高,产品价格的提高通常基于两种不同的原因:一是产品的价格由于必要的环境保护技术投资而提高。比如,将产品的生产安排在排污率较低但成本高昂的工厂进行,通常会提高相应产品的价格。由此导致的成本通常并不低,这些相关的成本显然会抵消环境改善带来的好处。二是产品价格的提高可能是对“稀缺租”(scarcity rents)的回应。“稀缺租”通常是指排放每一单元污染物的权利的价值。比如,在排污权交易制度中,每一个排污权许可证的价格便是“稀缺租”的反映。“稀缺租”一般会提高产品的价格,产品价格的提高会抵消环境改善带来的诸多好处。如果环境税制度导致的这两种成本超过了环境税制度对环境品质的改善这一收益,那么此时环境税制度整体上处于净损失状态。

与环境税制度可以创造“稀缺租”一样,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措施也能够创造“稀缺租”,虽然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措施创造的排污权不得进行市场交易。比如,基于环境保护的需要,政府所规定的产品生产技术通常会要求每一单位产品产出中的污染量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通常不得高于某一数值。此外,政府要求每一生产主体的污染量必须在前一年的基础上削减90%,那么,此时生产主体除了需要遵守污染物排放的一般标准之外,还必须在上一年的基础上削减90%的产品产出。显然,由于政府采取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措施,生产者会减少产品的生产数量,产品数量的减少会使产品的价格提高,因此,每个产品的生产成本并未变化。此时,较好的产品价格就是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措施所创造的“稀缺租”,这种以超额利润为表现形式的“稀缺租”被生产者所获得。

但是,当政府采取不同于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措施的环境税制度时,我们可以说政府获得了由于

控制污染而带来的“稀缺租”。与传统的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措施相比,环境税制度使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因为政府不仅要求生产主体安装必要的清洁生产设备或从事成本高昂的污染削减行为,而且要求生产主体就剩余的污染物支付一定的环境税收。通过征收环境税的方式,政府可以增加财政收入,政府获得的这种财政收入就是所谓的“稀缺租”。与生产者获得“稀缺租”不同,政府可以使用这些环境税收人。比如,政府可以通过削减其他现行的针对生产的税收来抵消生产者所需要承担的递增的生产成本。

针对环境污染行为是采取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措施,还是采取环境税措施,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谁能够获得“稀缺租”。在传统的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措施下,私人可以获得污染控制带来的“稀缺租”,所以,这使得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措施通常容易被商业主体所接受。布坎南(James M.Buchanan)和图洛克(Tullock)的研究有力地证实了这一点。他们通过研究发现,工业部门比较喜欢污染命令控制型规制措施,但是,对环境税制度抱有一定的敌意,因为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措施使得生产主体获得了规制带来的“稀缺租”,而环境税制度会使得“稀缺租”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来源。可见,不管是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措施,还是环境税规制方式,它们都会增加生产者的生产成本,从而增加产品的价格,并导致净工资的减少。但是,环境税制度使得政府获得“稀缺租”,政府可以将这些收入用于降低个人所承担的所得税税率,借此抵消产品价格上涨对个人净工资构成的负面影响。环境税不能完全消除劳动力扭曲,但可以缓解劳动力扭曲的程度。所以,环境税一方面可以改善环境品质,拐一方面可以抵消扭曲性税收对社会福利构成的负面影响,社会总的福利水平由此得以提高,环境税实现了“双重红利”。

上述有关环境税的探讨是基于假定环境问题并未受到政府的任何规制,但是,针对现有的环境问题已存在诸多环境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对于污染物的排放一般都会做出具体的总量限制。在环境法律法规对污染物的排放有总量限制的情况下,征收环境税无法保证获得改善环境这第一重红利,但可以确保获得财政收入这一红利。因为,在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已受到法律法规限制的情况下,环境税制度不会对环境品质的改善产生任何影响,但是,实施环境税制度却可以为政府带来一定的财政收入,政府可以将这些财政收入用来抵消所得税等具有扭曲性的税收。

总之,如果针对未受规制的环境问题,环境税制度不仅可以改善环境品质,而且可以带来财政收入,用环境税收入可以抵消扭曲性税收,此时的环境税制度实现了“双重红利”。针对污染总量已受到规制的环境问题,环境税制度无法改善环境的品质,但却可以为政府带来财政收入,政府可以将这些财政收入用来抵消扭曲性税收,从而实现“第二重红利”。从福利经济学来看,由于环境税提高了产品的价格,产品价格的提高可能会导致个人净工资的减少。如果环境税带来的环境收益低于个人净工资的减少,那么环境税无法促进社会总福利的增加。

(二)环境税与环境补贴比较

按照福利经济学理论,环境税可以通过两个途径来削减污染。第一,可以通过“替代效应”来控制环境污染行为,即激励生产者用清洁的原材料来代替污染的原材料,这无疑会减少每一单位产出中的污染物总量。第二,可以通过“产品效应”来控制环境污染行为。由于环境税的征收可以增加污染产品的生产成本,产品生产成本的提高会使产品的价格提高,污染产品较高的价格将会不利于污染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但是,环境补贴只能通过第一种途径来削减污染,而无法通过第二种途径来削减污染。不仅如此,政府的环境补贴会导致污染产品的生产成本降低,从而鼓励污染产品的产出逐渐增大,进而不利于环境保护。从福利经济学角度来看,由于环境税带来的财政收入可以用来抵消所得税等扭曲性税收,因此,环境税制度可以增进社会福利。但是,由于政府实施环境补贴的费用主要通过提高所得税等扭曲性税收来获得,因此,环境补贴强化了原有的扭曲性税收。既然环境税制度不仅可以改善环境,而且可以提高社会福利,但环境补贴在改善环境的同时却加剧了扭曲性税收。所以,环境税制度比环境补贴制度看似更有助于社会福利的改善。

如果政府所实施的环境补贴制度既补贴控制环境污染的行为,也补贴环境友好产品的消费行为,那么补贴制度一方面会导致产品价格的降低,另一方面因补贴制度需要提高所得税水平,所得税的提高会导致个人净工资水平的降低,而产品价格的降低和个人净工资的降低会相互抵消。从个人社会福利增加的角度来看,环境补贴制度和环境税制度对个人社会福利的影响同等。可见,不管是环境税制度还是环境补贴,都有助于环境的保护,但是,两者都无法促进社会总福利的增加。因此,不管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还是从改善社会福利的效果来看,那些能带来财政收入并将其用于削减其他环境扭曲性税收的环境政策与那些花费财政收入或者完全没有获得财政收入(如技术规制)的环境政策具有一样的效果。

此外,有学者认为,只有当污染产品与闲暇产品具有较弱的替代性时,环境税获得的收入才有可能大于劳动力供给减少带来的社会损失。因为,当污染产品和闲暇产品具有较强的替代性时,针对污染产品征税会使得人们转向闲暇产品的消费;当污染产品和闲暇产品之间具有较弱的替代性时,针对污染产品的征税或许不会激励人们转向闲暇产品的消费。当人们转向闲暇产品的消费时,用于生产的整体劳动力供给就会减少。只有政府的税收同时不利于污染行为和休闲行为时,社会整体的劳动力供给才会增加。因此,只有当污染产品与闲暇产品具有较弱的替代性时,环境税带来的社会收益才会大于劳动力供给减少带来的社会损失,环境税制度的社会成本才会减少。

总之,从福利经济学视角来看,环境补贴制度具有跟环境税制度一样的功效,两者都能够改善环境品质,但都无法保证社会总福利的增加。不管是环境税制度还是环境补贴制度,都可能导致个人福利的减少。此时,只有环境改善的福利增幅大于个人福利减少的幅度,环境税制度和环境补贴制度才算真正增加社会的总福利水平。相对于环境税制度很难获得政治支持相比,环境补贴制度容易获得民众的支持,因为不管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不会拒绝政府实施的财政补贴政策。此外,从国内外的环境政策来看,具有环境补贴导向的税收政策在实践中被广泛采用。环境税理论上所具有的特点和实践中更易采用的特点,无疑对环境税“双重红利”构成了挑战。

(三)环境税与财政收入

从环境税的现有文献来看,环境税是否能够带来财政收入这一重“红利”受到学者们的关注。也许环境税不但能够改善环境,而且可以带来财政收入的特点,这是环境税制度吸引政策制定者的最好理由。图洛克通常被视为是第一个主张环境税收入能够成为潜在财政收入来源的学者。他和其他经济学家一样,曾忽视了环境税中的一个重要事实,即“政府需要财政收入,而针对环境外部性的收费可以作为政府财政收入的来源”。在图洛克看来,“如果与环境外部性相关的社会成本非常大,那么政府征收环境税的方式有可能是‘无偿’的,即私人部门的经济规模在政府征收环境税之后仍有可能会

像先前一样大或者甚至更大。”图洛克认为,合理设计的环境税制度不仅不会对生产主体构成额外的财政负担,而且还会对生产部门带来额外的收益。在图洛克的研究基础上,特拉(David Terkla)对环境税制度可能增加财政收入进行了估算。但是,特拉认为的环境税改革应该保持税收中性和收入中性,即环境税既不能改善环境,也不能对税收体系构成扭曲。

自图洛克的研究成果发表之后,环境税制度能够增加财政收入可以说是学者们倡导环境税改革的一个重要理由。所以,环境税制度能否增加财政收入在环境税的改革议程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一个设计良好的环境税改革可能会带来环境的改善,也可能会减少其他税收扭曲。但是,这些结果完全与环境税能否增加财政收入无关。因为,一种无法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的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措施产生的社会福利效果可能与能够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和削减所得税税收扭曲的环境税制度具有一样的社会福利效果,一种能够减少财政收入的环境管理措施(如通过增加所得税的方式而实施的环境补贴制度)可能会与能够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的环境税制度(如将环境税带来的财政收入用于削减所得税等扭曲性税收)具有同等的社会福利效果。可见,如果它们的目的都是为了以同样的方式来影响社会主体的行为方式,那么这两者具有同等的社会福利效果。所以,如何在两者之间选择所考虑的主要因素,这就不是财政收入的问题了,而是哪项政策更容易被制定、监督和执行。为什么说财政收入问题不应成为制度选择的关键呢?虽然说环境税能够为政府带来财政收入,但是,政府以环境税形式获取财政收入必须针对具体的社会主体。这样,环境税制度无疑会对有些社会主体施加一定的成本,但社会主体所承担的这些成本并不是免费的个人开支。所以,环境税制度改革的关键不在于环境税制度能否为政府带来财政收入,而在于环境税制度能否对污染性和非污染性生产行为分别进行有效的限制和鼓励,环境税的改革应该能够改变污染性和非污染性生产行为的相对价格。㈣环境税制度只有有效地改变污染性和非污染性生产行为之间的相对价格,才有可能激励生产者朝着环境友好型生产方式转变。

此外,从政治角度来看,强调环境税的财政收入功能,会使环境税制度处于一种政治困境之中。一方面正是由于环境税的财政收入功能,从而使环境税制度获得环境政策制定者政治上的好感。但是,过分强调环境税的财政收入功能,却使环境税制度很难获得民众对其给予政治支持,民众素来对政府征收环境税的财政动机持怀疑态度。其原因有:第一,长期以来,民众在支持基于市场激励机制的环境规制措施的同时,也支持传统的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措施。基于经济激励机制的环境规制措施往往被视为“奖赏好孩子”,但是,这样的规制策略同时被认为没有像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措施那样,可以有效地促使民众认真地遵守相应的环境法律法规。因为,公众常常认为传统的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措施比基于市场激励机制的环境规制措施更加有利于执行和监督,也许这正是由公众所组成的民间组织极力反对采用环境税制度的主要原因。第二,虽然环境税改革能够促进良性的财政改革在理论上具有吸引力,但是,公众一般不会相信政府会在增加环境税的同时,减少其他具有扭曲性的税收。相反,公众一般会认为,政府实施环境税是一种获得财政收入的策略。当公众对政府和工业部门存在信任危机时,他们显然会希望政府所实施的环境保护措施能够更加集权化、透明化和容易监督。可见,基于公众的立场,环境税和其他基于经济激励机制的环境规制措施应该是传统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措施的有益补充,但却无法完全替代传统的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措施。

环境税制度除了遇到上述政治上的困境之外,有学者甚至认为,环境税完全是一种政府欺骗公众的行为。比如,针对近年来学者们讨论最多的能源税,有学者认为政府不应该欺骗公众,使其认为能源税具有“双重红利”的特性,即能源税不仅可以通过减少能源的使用从而改善环境品质,而且政府可以将能源税收入用来削减现有的诸如所得税等扭曲性税收,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虽然有些国家在采用能源税的同时,会削减个人所得税等税种的税率,以实现税制的优化。但是,毋庸置疑,很多国家之所以采取环境税,是因为政府将其视为政府增加财政收入的手段,政府很少通过立法削减其他具有扭曲性的税收。政府即使通过立法削减扭曲性的税收,也很少对这样的税收立法进行实际的跟踪研究。因为,政府一旦要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就需要收集相关的信息。由于政府往往避免承担这样的责任,因此,能源税制度是否实现了预期的“双重红利”目标便存在疑问。正是疑问所导致的不确定性,使公众对政府采用能源税的动机存在怀疑,这无疑阻碍了制定能源税制度的进程。

四、结语

税收虽然非常世俗,但是,税收又是迷人的。税收之所以迷人,是因为税收是关于生活的故事。“如果你能够知道一个人在税收中的位置,那么你就可以诉说他所有的人生哲理。这是因为税法包含了生活的核心要素:贪婪、政治、权力、慈善和善良。在税收法律中我们看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由于生活本不简单,所以,税法势必较为复杂。税制的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设计合理,则能促进经济发展;相反,则可能阻碍经济发展”。正是由于税制所具有的复杂性,因此,环境税的设计除了需要体现环境保护这一目标之外,还需要与社会政策保持一致。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认为环境税具有“双重红利”功效,即一方面实现环境保护的社会目标,另一方面实现充分就业的社会目标。但是,从公众社会福利增减的角度来看,环境税相对于其他环境规制措施所具有的“双重红利”便荡然无存。当然,即使环境税的“双重红利”理论并不存在,为了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和推动环保产业发展,我们也有探索环境税作为环境保护手段的必要。在探索环境税作为环保手段的过程中,我们或许应该谨慎对待环境税的“双重红利”理论。否则,环境税在现实中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挫败。

参考文献:

[1]兰相洁,环境税“双重红利”论及其启示[J],当代财经,2010,(9):29-33.

[2]王慧,环境税如何实践?――环境税类型、功能和结构的考察[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0,(3):111-116.

[3]Scalia,City of Columbia V.Omni Outdoor Advertising[R].499 U.S.365,377(1991).

[4]王慧,为什么差强人意:环境税理论与实践背离的解释[J],现代经济探讨,2010,(7):72-76.

[5]周全林,我国开征污染税研究[J],当代财经,1998,(7):19-22.

[6]王慧,环境税合法性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7]Roger C.Dower,Robert Repetto.Green Fees and the Need for Fiseal Restructuring: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J].Pace Environmental Law Review,1994,(12):161-165.

[8]David Pearce.The Role of Carbon Taxes in Adjusting to Global Warming[J].The Economic Journal,1991,(10):938-943.

[9]Dale W.Jorgenson,Kun―Young Yun.Harvard Institute of Economic Research,The Excess Burden of Taxation in theUroted States[J].Journal of Accounting,Auditing and Finance,199l,(6):487―495.

[10]Don Fullerton,Clibert E.Metcalf.Environmental Taxes and The Double-Dividend Hypothesis:Did You Really Ex-pect Something For Nothing?[J].Chicago―Kent Law Review,1998,(1):221―245.

[11]Lawrence H.Goulder.Environmental Taxation and the Double Dividend:A Reader’s Guid[J].International Tax andPublic Finance,1995,(2):157―167.

[12]Rund A.de Mooij.Environmental Taxation and The Double Dividend[M].Amsterdam:Elsevier,2000.

[13]Henry Lee.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Energy Taxes:An Assessment of the Opportunities and Obstacles[J].PaceEnvironmental Law Review,1994,(12):77―85.

[14]James M.Bucharian,Gordon Tullock.Polluters’Profits and Political Response;Derect Control Versus Taxe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5,(1):139-145.

[15]Ian W.H.Parry.Pollution Taxes and Revenue Recycling[J].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1995,(2):64―77.

[16]王慧,环境税收与环境补贴――比较研究与政策选择[J],财会研究,2010,(13):18―32.

[17]David Terkla.The Efficieney Value of Effluent Tax Revenues[J].The Joournal of EnvironmentaI Econamics andManagemen,1984,(11):107―115.

[18]邓宇鹏,我国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制度分析[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1).

[19]Ole Kristian Fauchald.Envrionmental Taxes and Trade Discrimination[M].Hague:Kluwer Law International,1998.

[20]Marie A.Kirk,Christine L Wade.A Taxing Problem for Environmental JuSice:The Tax Money from HazardousWaste Facilities,Where it Goes,and What it Means[J].Stanford Environmental Law Jounal,1997,(2):201-244.

双减政策的作用篇7

关键词:“5·12”地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市发上了历史上罕见的8.0 级大地震。在美国经济可能出现衰退的国际经济背景下以及近期国内发生的严重雪灾,这次地震的发上无疑是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又一个严峻的考验。在去年防通胀、防过热“双防”背景下确立的从紧货币政策和稳健财政政策,现在显露微调的可能。如何打好“稳健财政从紧货币”这张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如何配合的问题成为影响今年我国经济走势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关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的理论综述

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理论基础

凯恩斯主义认为,经济经常处于非充分就业状态,不时出现膨胀或紧缩缺口,只有采取权衡性政策,才能使之接近物价稳定或充分就业水平。在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时期,财政政策的作用不明显,要通过紧缩性货币政策,如公开市场业务卖出债券、提高再贴现率或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等来抑制投资,降低总需求,从而消除膨胀缺口;在严重的通货紧缩和经济衰退时,货币政策的作用不明显,要通过扩大支出、支持公共工程建设、降低税收等来拉动经济复苏。这就是着名的凯恩斯需求管理理论。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宏观经济政策应该是相机抉择性质的,这种模式对于当前的中国经济有更大的借鉴作用。而正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效的协调配合,采取不同的协调模式,才构成了宏观经济调控相机选择的主要内容。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常见的配合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即“双松”政策。当社会总需求严重不足,生产资源大量闲置,解决失业和刺激经济增长成为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时,适宜采取以财政政策为主的“双松”政策配合模式。

(2)紧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即“双紧”政策。当社会总需求极度膨胀,社会总供给严重不足和物价大幅度攀升,抑制通货膨胀成为首要调控目标时,适宜采取“双紧”政策。

(3)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当政府开支过大,物价基本稳定,经济结构合理,但企业投资并不十分旺盛,经济也非过度繁荣,促进经济较快增长成为经济运行的主要目标时,适宜采用此政策配合模式。

(4)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当社会运行表现为通货膨胀与经济停滞并存,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失衡,治理“滞胀”、刺激经济成长成为政府调节经济的首要目标时,适宜采用此政策配合模式。

除紧缩和扩张这两种情况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还可以呈现中性状态。若将中性(稳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分别与上述松紧状况搭配,又可产生多种不同配合[1]。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两大政策协调的历史考察

我国理论界学者关于两大政策协调方式的历史演变阶段划分方式很多,但大致都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是从1979年到1984年。这一阶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更多着眼于影响总供给,并且以“松”为主的扩张性政策搭配出现更多。二是从1985年到1997年。该阶段财政货币政策一直采取“双紧”配合,政策协调目标就是通过紧缩性政策来控制赤字、减少发债、压缩政府开支、控制货币总投放量等。三是从1998年到2004年。1997年以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由适度从紧快速转为“双松”配合,此间两大政策协调的一个重点,是集中在为建设项目和企业共同提供流动性和信用支持方面,试图通过刺激微观主体的活力,来带动有效需求的提高。四是从2004年至今。2004年开始,中国经济形势再次发生变化,出现了通货膨胀压力加大、信贷和投资增长过快、外资流入偏多等问题。在这一背景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开始出现向“双紧”过渡的趋势。两大政策协调的一个新特点,是除了共同作用于传统的经济总量目标之外,在更多的领域有了配合的创新和实践[2]。

三、“5·12”地震对于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目前来看,此次地震不会对国民经济造成太大冲击,但据官方数据显示此次地震灾区总人口在5 000万左右,受灾面积超过10万平方公里。地震波及的范围如此之大,在短期内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从宏观层面来看,首先主要是对我国控制物价不利,此次大灾将推高粮食与生猪供应紧张和价格的预期。地震可能会使通货膨胀压力加大。中国今年前四个月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较上年同期上升8.2%,其中4月份CPI较上年同期上升8.5%,徘徊于12年高点附近。4月份食品价格上涨22.1%,增速快于3月份的21.4%[3]。而四川是中国第一大猪肉生产省份和第五大粮食生产省份。地震的发生,或许会使已经很高的粮食价格水平再度向上推动,从而对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将造成进一步压力。其次,可能对我国今年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造成影响。虽然目前还没有获得影响国民经济的准确数字,具体的测算还需要一段时间,但是西部是我国的产粮区,这次地震对局部的影响又相当大,因此对当地的生产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四、灾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协调配合中的角色侧重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此次地震对于我国宏观经济主要在对于物价水平的影响。在抗震救灾是当前第一要务的大背景下,防止CPI出现“普涨”关系到经济的平稳运行的意义更显突出。而流动性管理、维护物价稳定、稳定人民币升值趋势等多重调控目标已对货币政策形成一定牵制,因此抗震救灾、稳定物价的重心应主要落在财政政策身上。财政政策应发挥更大作用:一方面加大财政支出,加快救灾和灾后恢复,将地震灾害的损失降低到最小;另一方面在保持财力的前提下,对部分区域或行业实行适当的税收减免,为维持物价和经济稳定买单,这样才能把缓解货币政策的压力走出目前的瓶颈,有效控制过剩流动性等总量问题。

首先,抗震救灾是当前财政政策最需发力的领域。只有迅速调拨财力、保障物资供应和人员调配才能完成要求。在救灾过程中,必须大力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加大财政支出,及时制定和部署灾后重建的一些税收优惠等。其次,四川拥有电力、天然气等优势资源,但这些相关企业的总部并不在本省,导致本地税收收入流向总部所在地政府。企业所得税政策应立即进行调整,将灾区企业分支机构的所得税全部留给当地政府,以增强其自救和重建的能力。再次,防止物价上涨,特别是在防止价格上涨趋势由食品向非食品的传导中,财政政策也能起到积极作用。四川向外输出的猪肉约占全国消费的4%,地震短期内可能导致调出猪肉减少,物价水平可能会因部分商品供给的减少而抬头。如果出现这样的问题,可以考虑在受灾地区实行区域税

收优惠,这样,既可以鼓励当地企业生产自救,又可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达到抑制物价上涨的目的。最后,对中国经济增长未来可能出现的波动,财税政策也应未雨绸缪。南方雪灾和“5·12”大地震,基础设施损毁严重,灾区重建需投入大量资金,这为增值税转型在全国推开提供了良机。增值税转型的一个重要意义,是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供政策支持。增值税转型将大大降低企业更新设备和技术升级的投入成本。

五、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控结合部重点领域的合理协调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过程中虽然覆盖不同领域,使用不同的政策工具,但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又在某些领域存在天然的结合点,例如国债。国债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一个最基本的结合部。首先国债可作为弥补财政赤字的重要手段,筹集财政资金[6]。因此,针对目前举国全力抗震救灾的形势,目前可行的政策措施,就是中央财政增发国债,用于地震灾区灾民安置和重建。近几年,中央财政收入高速增长的同时,中央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持续下降。2007年末中央政府债务余额占GDP比重为20.9%。2008年,中央财政减少了赤字规模,赤字率将下降至0.7%[4]。中央财政第一季度收入实际增长远高出年度预算增长,目前赤字率和债务率保持在较低水平,表明中央政府财政状况良好,不仅可动用财力充裕,而且有较大的减税和发债空间。其次,从另一个角度看,国债规模的扩大或者缩小,正是财政政策实现扩张或紧缩效果的一个重要工具,而国债进入二级市场之后,由于其低风险和高流动性,则成为中央银行通过回购或逆回购方式以回收或投放基础货币的重要载体,作为公开市场操作的工具。按照凯恩斯的观点: 公开市场业务交易不仅可以改变货币数量,而且还可以改变人们对于金融当局未来政策之预期,故可以双管齐下,影响利率[5]。所以,央行可以将利率作为公开市场业务的调控目标。并且自2003年之后,央行为避免通货膨胀,已经大规模发行央行票据并对基础货币投放量进行对冲,央行票据已成为货币市场的主体交易品种,成为中央银行回收流动性的主要手段。

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另一个方面,中央财政与央行相关政策相配合,应为救灾和灾后重建贷款提供利息补贴,分担灾区金融机构风险,鼓励灾区金融机构放贷。可以选择的一项政策是降低灾区金融机构营业税税率。中国现行税收政策,对金融机构征收5%的营业税,和国际水平相比,中国金融机构税负明显偏重[7]。给与地震灾区金融机构降低营业税税收优惠政策,不仅支持灾区融机构积极参与救灾和重建,也为下一步营业税改革提供经验。

参考文献:

[1] 邓子基.财政与宏观调控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54.

[2] 邓子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J].当代财经,2006,(1).

[3] 新华网.震灾引发经济运行三大焦点问题强震难撼从紧政策[EB/OL]./fortune/2008-05/15/content_

8174242.htm.

[4] 财经网.“经济震波”加大财税政策力度支持救灾[EB/OL]..cn/20080519/63589.shtml.

[5] 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M].中译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69.

双减政策的作用篇8

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今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下称“双减”),引发社会强烈反响。

教育部也同样将“双减”工作列为今年部党组的“一号工程”和教育督导的“一号工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采取积极稳妥有效措施,狠抓工作落实。

在9月23日教育部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负责人在会上对“双减”工作的下一步工作进行了部署。

该负责人指出,将继续完善配套政策。具体来看,要求在督促各地落实好已经出台的配套文件基础上,加快预收费监管、加强培训机构党建等其他配套政策法规的制订进度。研究修订竞赛管理办法,治理打着“国际”旗号的各类竞赛。

同时,对各类培训机构完善“营改非”流程,进一步明确过程中的公示期限、资产确权等政策。研究起草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标准,在组织机构、从业人员、培训场所、培训内容等方面对学科类和非学科类机构同步作出规定。

值得注意的是,该负责人指出,未来将进一步加快校外培训管理条例立法进度,对非学科类机构管理一并纳入。

双减政策的作用篇9

关键词:LNG双燃料动力船;发展现状;山东航运;船舶改造

中图分类号:U67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6)11-0027-03

国际海事组织(IMO)所颁布的《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国际公约》(MARPOL)附则VI,将对全球及排放控制区逐步实施更加严格的NOx和SOx排放要求。传统的船舶采用柴油作为主要燃料,限制NOx和SOx排放成本较高且成效有限,LNG燃料具有清洁环保、经济高效的优势,对节能减排、优化能源结构、改善空气质量和保护水域污染意义重大。

船舶LNG发动机分为两种,即LNG单燃料和柴油-LNG双燃料。单燃料发动机使用天然气完全代替柴油,双燃料发动机是在现有柴油机的基础上,增加LNG供气系统及双燃料电控喷射系统,从而实现发动机的纯柴油和柴油-LNG混燃两种工作模式。由于国内船舶LNG加气站等配套设备不健全,现阶段LNG单燃料船较少。柴油-LNG双燃料发动机可以实现柴油和柴油-LNG两种工作模式,在现阶段被广泛使用。据报道,某双燃料动力船工作于双燃料模式时,SOx减排100%,CO2减排17%,NOx减排88%,可吸入物及噪声等也相应减小。如果在全国内河、沿海推广应用,将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1 LNG燃料动力船发展现状

1.1 国外LNG燃料动力船

国外对LNG动力船舶的研究与建造较国内早很多,主要以挪威为代表,其LNG动力技术、理论方面都走在世界前列。2001年,当时的挪威船级社(DNV)已经制定出液化天然气动力燃料船规范,目前,国际上的LNG单燃料或双燃料船舶大多入DNV级。截止到2012年,全球入籍DNV且正常运营的LNG燃料船舶已超过20艘(不含LNG运输船)。

截止到2013年11月,北欧以客渡船、平台供应船为主的两大类共60艘LNG燃料动力船舶正在运营;美国有24艘LNG动力和预备动力船舶待建,总造价约30亿美元;日本、韩国等也开展了各种LNG动力船舶的设计和研究工作,如NK与三菱重工开展的“推进天然气燃料动力船综合性研究”课题,韩国于2012年建造了首艘LNG燃料动力客滚渡轮“Eco-nuri”号。

1.2 国内柴油-LNG双燃料动力船

我国2010年左右开始将LNG作为船用燃料,LNG动力船舶的起步较晚,且多为双燃料动力船,由旧船改造而成,技术水平相对落后。近两年国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推进LNG动力船舶,相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也积极投入到LNG动力船舶研究中,使其得以快速发展。近年来建造或改造的部分柴油-LNG双燃料动力船如表1所示。

与此同时,我国也在大力推进配套设施的建设工作。据不完全统计,至2014年7月,我国正在规划的LNG加注趸船有30多艘,除加注趸船外,多座岸基式加注站也在规划建设。同时数艘LNG加注船也在规划设计中。

随着配套设施的健全,国内内河纯LNG动力船也在悄然兴起。2015年3月18日,“绿动6002”轮试航成功,该船的成功交付标志着国内首艘内河纯LNG动力干货船投入营运。同日,我国首批纯LNG动力示范船在盐城市江苏勤丰船业有限公司开工建造,该批船共三艘,其中53m一艘、58m两艘。

2 山东省LNG双燃料动力船发展现状

2.1 行业发展趋势

2015年11月23日,《山东省京杭运河航运污染防治办法》审议通过,自2016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办法》实施对京杭运河船舶升级改造、运力结构调整带来积极影响,鼓励京杭运河船舶使用LNG燃料动力。随着我国调整能源结构、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内河船舶采用LNG燃料动力正成为新的行业发展方向,“畅通、高效、平安、绿色”渐渐成为航运的主题与趋势。

2.2 山东省LNG双燃料动力船取得成就

2.2.1 船用LNG发动机

山东省的潍柴公司从2008年开始LNG船用天然气发动机的研发,目前已完成WP12C、X6170等机型的整体设计,并完成了WP12C、8200等机型的实验。其中WP12C350NG船用天然气发动机是国内首个通过中国船级社认证的纯天然气船用发动机。潍柴170系列双燃料发动机是以X170系列柴油机为母型的新一代节能环保型发动机,该型发动机排放可达到IMO第II阶段要求,常用负荷点燃油替代率达到80%以上,综合燃油替代率高于70%。

2.2.2 LNG双燃料动力船

山东省LNG双燃料动力船主要有2013年改造的“鲁济宁货2535”号及2015年由江苏科技大学、江苏现代造船技术有限公司主持设计的“鲁枣庄货2662”和“鲁枣庄货3666”号。其中“鲁枣庄货2662”和“鲁枣庄货3666”号为山东省第一批新建LNG双燃料动力船,于2015年3月23日在枣庄成功下水试航,填补了山东省LNG应用于内河新建船舶领域的空白。相较于传统的燃油船舶,所建LNG动力船舶燃油替代率可达70%,机油消耗及发动机噪音降低20%,硫氧化合物可减排70%,氮氧化合物减排85%,二氧化碳减排20%,具有显著的环保性。

“鲁枣庄货2662”和“鲁枣庄货3666”设计过程中,对LNG双燃料动力船型合理性、安全性、经济性等要素进行了大量调研,同时对船用LNG储气罐、气罐连接处所、热交换器及结构形式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LNG双燃料动力船进行了船体强度分析,优化了气体管路、通风管道以及监测报警系统等。其成功建造完成了对内河船舶LNG双燃料货船关键技术的突破,并为以后LNG双燃料动力船的设计、建造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3 LNG双燃料动力船发展遇到的问题

LNG双燃料动力船的良好发展态势的背后仍存在诸多问题,多种因素制约着国内LNG双燃料动力船的发展。根据国内学者分析,当前LNG动力船发展存在如下几个突出问题。

3.1 资金问题

资金是制约LNG船舶发展的最直接因素。在LNG双燃料动力船发展初期,政策所给予的资金补贴,加之LNG相对于柴油的价格优势是推动LNG动力船舶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根据2014年财政部和交通部联合的《内河船型标准化补贴资金管理办法》,新建LNG动力示范船单船补贴85-140万(约占新建差价成本80%)。然而,近几年随着政府补贴的相应减少,新建LNG动力船的经济优势减弱。LNG双燃料动力船前期投资较大,加上近年来国际油价的下跌、LNG价格的攀升,其相对于柴油的运营成本优势正逐步丧失。

3.2 基础、配套设施问题

配套设施不健全是造成LNG双燃料动力船这一过渡船型出现的原因之一,同时也制约着LNG动力船的发展。水上加气站的配备不足使得船舶加气十分不便,燃料供给受到制约。LNG加注设施建设也存在诸多政策与管理的不协调,使其布点困难重重。虽然现阶段已有部分水上加气站建设完成,但距供气网络的形成差距大。

3.3 规范与认证问题

我国船舶使用LNG尚处起步阶段,相关技术标准不够健全,技术、法规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完善,且产品认证要求高。如已在陆地上广泛使用的LNG储存罐,如应用到船上,涉及到设计、安全、审图、检验等应满足不同的要求。对于双燃料发动机,柴油机和供气系统的控制、安全监控及中央控制单元(ECU)可靠性等方面也需要进一步验证。

4 对山东省LNG双燃料动力船发展的建议

结合国内LNG燃料动力船目前遇到的问题,对山东省以后LNG动力船舶的发展提出如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4.1 提高补贴力度、拓宽筹资渠道

按照《内河船型标准化补贴资金管理办法》规定的补贴政策,自2015年3月31日起,对LNG燃料动力船舶的补贴逐渐减少。在此背景下,山东省需加大补贴力度、拓展融资渠道,以解决船东的资金问题。

(1)加大地方政策补贴力度。《办法》中规定的补贴由中央财政承担,在此之外可对LNG双燃料动力船给与地方性财政补贴。补贴对象可不限于新建LNG动力船舶,同时可对LNG双燃料动力船的改造进行专项补贴、减税或其他补贴方式的资金支持。

(2)拓宽船东筹集资金渠道。山东省内河船舶多为家庭船,船东资金力量较为薄弱,在政策补贴之外,可为其与银行、融资租赁企业等企业搭建桥梁,扩展更新改造资金的渠道。同时可鼓励银行部门为船东开展授信业务,帮助实现水运企业转型升级。

4.2 加大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1)加快山东省水上LNG加注站建设。近年来,随着相关标准的出台及各大能源公司的涌入,水上加气站将进入快速建设期,但山东省目前仍未建成LNG水上加注站。为促进LNG船舶的在山东省的推广,应与相关能源公司加强合作,加快推进LNG水上加气站建设,为LNG动力船舶及时补充燃料提供保障。

(2)充分利用山东省船用动力研发优势。现阶段船用LNG双燃料发动机产品型号较少,发动机LNG燃料利用效率仍有提升的空间。应利用山东省相关企业在船用发动机上的优势,进一步提高LNG发动机研发能力,为LNG燃料动力船的推广打好基础。

(3)构建LNG动力船舶产业链。山东省LNG动力船舶产业产品相对孤立,可鼓励企业间交流及企业与政府间互动。构建包含发动机、水上加注站等在内的LNG动力船舶核心配件、能源供给、航运服务、特殊部件维修等完整的产业链。

4.3 缩短认证周期

加强跨部门、跨行业的协调工作,对于LNG动力船舶及相关产品涉及的审批、认证、燃料供应、动力配套等一系列环节应互相配合以求更迅速的解决,缩短其从设计到投入运营周期与使用传统燃料船舶的差距。

4.4 其他相关措施

(1)增加宣传教育。使用LNG作为船舶能源对于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应加大舆论宣传力度,转变观念,加深对LNG的认识,提高船舶使用LNG动力的积极性。

(2)其他政策性支持。为扶持LNG动力船运营,可对LNG动力船施行优先过闸,以缩短其运营周期,提高LNG船舶运营优势。同时可鼓励相关企业优先使用LNG动力船作为运输工具,为LNG动力船舶带来业务竞争优势。

5 结束语

船舶使用LNG作为能源具有巨大的环保优势,世界各国已纷纷开始建造LNG动力船舶,我国的LNG动力船舶也渐渐起步。山东省航运业繁荣,水上运输频繁,推广LNG双燃料动力船是减少污染、改善环境质量的有效举措。现阶段山东省内河LNG动力船舶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资金、基础和配套设置、规范法规尚不健全等问题仍亟待解决。但随着我国船舶LNG动力技术的发展以及法规的不断完善,相信不久的将来,山东省LNG动力船舶将会步入快速发展,为山东省内河航运带来新的纪元。

参考文献:

[1] 欧向波, 陈锦芳, 梁晓敏. 船用LNG发展的研究与探讨[C]// 2015中国燃气运营与安全研讨会论文集. 2015.

[2] 谭月静, 黄学武. 内河柴油/LNG双燃料动力船舶发展现状及建议[J]. 水运管理, 2013, 35(2):39-42.

[3] 王卫琳, 林权. 采用LNG作为船用燃料的探讨[J]. 煤气与热力, 2013, 33(3):10-14.

[4] 秦琦, 杨军. 世界LNG燃料船发展现状[J]. 2011.

[5] 叶耀川, 白德刚, 张少亮,等. LNG燃料动力船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J]. 造船技术, 2015(4):7-10.

[6] 吴孟君, 管义锋, 李岳洋,等. 内河双燃料动力货船储气罐支撑结构强度分析[J]. 价值工程, 2015, 34(33):114-117.

[7] 王世荣. 我国内河柴油-LNG双燃料动力船舶的现状分析与建议[J]. 中国水运月刊, 2011, 11(7).

双减政策的作用篇10

[关键词] 新劳动合同法 财政政策

2008年中央经济会议文件显示,目前中国实行的是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对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是相当巨大的,财政政策是一个国家政府对经济工作的指导,从中可以看出国家经济的走向。财政政策主要分为政府支出和政府收入两部分,政府支出包括政府购买,转移支付等,政府收入包括税收政策等。

新劳动合同法于2008年年初开始实施,其对经济层面的影响可以说是众说纷纭,本文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即将新劳动合同法作为一项财政政策进行论述,并对其政策效果进行分析。

一、新劳动合同法的是财政政策吗

根据财政政策的定义,财政政策是一种政府计划。内容包括:商品和服务的购买及转移支付等支出;税收的数量和种类。从定义上来看。一部关于劳动者的法律很难和政府购买,转移支付和税收相关。然而,笔者认为,如果政府直接采取的一项非金融类政策对宏观经济层面存在一定积极和消极的影响时,那么这项政策就可以被称为财政政策。因为,它与书面意义上的财政政策有同样的政策效果。

税收被公认为是一种财政政策,税收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影响市场交易的数量,并表现为将私人的一部分货币转移给政府或相关部门。同样,一项旨在影响劳动力市场的法律我们同样可以认为是一项财政政策,只是这里的货币转移较为隐蔽而已,这些将在后文进行叙述。

二、新劳动合同法为什么是紧缩的财政政策

在明确了新劳动合同法是财政政策之后,下文将论述新劳动合同法是紧缩的财政政策的原因。

首先,一项法律或管制,无论是处于什么原因,一定会减少市场的作用。用最基本的经济学例证,最低工资减少了就业的数量,租金限制降低了出租房屋的质量。因此,仅从政策性质来说,一项作为管制和具有强制力的政策一定会减少市场的交易,即紧缩的财政政策。

其次,从新劳动合同法的内容来说。这里仅以无限期合同和须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为例。新劳动合同法引入了无限期劳动合同这个“时髦”的名词,然而其效果并不“时髦”,反而引发比较“时髦”的事情――华为用工门事件,企业以用脚投票的方式表示对新劳动合同法的不满。华为为什么从上到下都要重新签订合同,就是因为无限期合同给企业带来的成本太高,企业无法承担。世界上有采取终身雇佣制度的国家――日本,然而,日本不是人人都是终身职工,只有雇员人数超过999人的大企业才会采取终身雇佣制,且终身职工的数量还在不断下降。中国的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这在世界上都是绝无仅有的。一般劳动合同的形式,有书面形式和口头形式两种。口头形式适用于一些灵活的,临时的用工场所。根据合同的定义,只要是当事双方自愿平等达成的协议都应该被当作合同履行。因此,书面合同的规定会不会减少对这种用工的需求呢,至少可以说它降低了劳动的灵活性。

从上述可以得知,新劳动合同法无论从本质还是其内容均体现了和税收类似的紧缩特征。新劳动合同法的种种规定很有可能以增加就业成本的代价减少劳动力市场就业的数量,增加企业的用工成本。并且,通过比较各国在劳动立法上的成败经验,凡是有过多的立法来干预劳动力市场的国家,比如德国、印度,尽管立法者的初衷都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福利,最后都事与愿违,出现了长期持续失业和劳动者福利下降的情况,国民经济长期不景气。因此,新劳动合同法是紧缩的财政政策。

三、新劳动合同法作为紧缩的财政政策的效果分析

作为一项紧缩的财政政策,新劳动合同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劳动合同的不公平现象。但是如果一个社会大量劳工都是在比较低工资的条件下工作,这说明社会经济是相当不发达的,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是提高经济效率,促使经济的发展。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和市场上其他产品的价格是一样的,本质上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一个蓬勃发展的经济,形成对劳动力的旺盛需求,工资就会节节上升。一个落后的经济,就业机会非常稀有,劳动供给大量过剩,工资水平就会非常低,无论政府做什么,工资水平都高不了。过度的管制只能增加劳动力的雇佣成本,使劳动力市场萎缩,进而造成失业的增加。

同时,面对增加的失业人群,政府将提供更多的救济金(最低生活保障)来维持其基本生活。也就是说,政府的转移支付有一部分是因为不当的劳动合同法规所造成的,这也就是前文所提到的“隐蔽”的货币转移。并且,新劳动合同法不同于税收,税收政府在扭曲市场交易的条件下还可以获得一部分收入,而新劳动合同法在政府扭曲劳动力市场后还要提供更多的转移支付来维持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所以新劳动合同法不仅是一项紧缩的财政政策,还是一项政府、民众两边都得不到好处的政策,这样的政策有使用的必要吗?

四、关于新劳动合同法作为财政政策的使用问题

有人也许会问,难道政府不应该维护劳动者的公平和合法权利了吗?是的,政府应当维护,但政府管的不应过多。政府应管的是两件事:一是保证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避免劳动时间过长、强度过大、劳动场所的不安全性等。其次,政府要帮助维护劳资双方合同的严肃性,帮助劳资双方认真地执行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而不该过多干预合同里应该包含什么内容,比如工资、福利、劳动时间等。在不损害劳动者健康的前提下,劳资双方可以根据供求关系、工作内容,以及工作需要来决定劳动时间的长短。

因此,笔者认为,新劳动合同法是一项对国民经济有着一定负面影响的财政政策,对其实施应抱有谨慎态度。对于当年的中国,如何增加企业的效率,增加就业的数量和经济发展的质量才是关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