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全文十篇

时间:2023-03-24 18:33:33

再别康桥全文篇1

“人是自然的产儿,就好比枝头的花与鸟是自然的产儿”,他在《我所知道的康桥》中这样说。作品是作家的孩子,我想,《再别康桥》应该遗传了一些诗人的气质吧。

徐志摩是一位真诗人,他的诗代表着那个时代的才气。“诗如新月,人如流星”是我读《再别康桥》时的印象。“诗如新月”,他的诗灵气外溢,光彩照人;“人如流星”,他英年早逝,带走了一树一树的花开。遥想他的绚烂人生,我觉得他简直就是一个充满欲望的婴儿,他的脐带连接的是欧美资产阶级文化的胎盘,他如饥似渴地吮吸着,像吮吸着母亲赐予的养料。

女人和诗是徐志摩生命的主题。他在《再别康桥》中对康桥的深情别曲演绎了他的爱。“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这是因为“悄悄是别离的笙箫”。他只身悄悄地来到康桥,又悄悄的告别康桥,缓步飘然而去,他唯恐惊醒了他爱的康桥。他爱康桥,仿佛康桥是他的魂,或者,如庄生晓梦迷蝴蝶般的,康桥是他的灵。那河畔夕阳中的柳条被镀上了一层富丽而又妩媚的金色,在微风里轻轻摇摆,婀娜多姿的影子倒映水中,仿佛一位艳美绝伦的新娘,他掀起了她的红盖头。中国女性的妩媚,那杨柳依依的身姿,那雨雪霏霏的感情,不正在夕阳金红色的视线里凸现么?志摩是偏爱陆小曼和林徽茵的,她们美丽如水,温柔如水。

再别康桥全文篇2

一、解读情感

毋容置疑,一个“别”字已经告诉读者这是一首送别诗。现在就让我们打开记忆之门,共同回忆曾经学过的送别诗歌:王维《送元二之安西》,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柳永《雨霖铃》,李叔同《送别》,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李商隐《无题》,杜甫《春望》,白居易《琵琶行》……回忆激发了兴趣,也强化了记忆,加深了理解,为学习《再别康桥》打下了基础。

二、解读风格

《再别康桥》虽为送别诗,但全诗中看不到一点感伤,一点眼泪,甚至一丝愤怒,一丝怨恨,而是飘逸豪放、淡如烟雾。她“乐而不淫、哀而不伤”,采用中正、平和、静穆方式抒情,你觉得跟我们学过的哪些古典诗歌相似?学生陷入沉思,但也很快在记忆的大海中找到了惊喜: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涯谁人不识君。”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欧阳修《玉楼春》“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学生的幸福在脸上,学生的收获在心底。不经意间,抽象的诗歌风格问题变得十分清晰而具体。用诗歌解读诗歌竟是如此愉快而有趣。

三、解读内容

1920-1921年徐志摩在英国康桥留学两年,期间遇到了一代才女林徽因,并且疯狂地爱上了她,度过了他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1922年回国前夕,曾作长诗《康桥再会吧》,在诗中称康桥“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难得的知己”“生命的源泉”。1928年他又来到英国,重拾康桥旧梦。他感慨万千,情动辞发,吟成了这传世名作。请同学们结合我的描述和诗歌的学习,用我们已经学过的诗歌对《再别康桥》的内容做一概括。学生很快喊出了:“烟水(康桥)数年魂梦,何(无)处可追寻?”肯定、鼓励学生后,笔者继续引导学生,诗人来到康桥,看到一幅幅的美景图画,他又想到了谁?你又想到了哪句诗?有人瞬间开悟:“画图省识春风面(徽因面)。”笔者接着启发,诗人留念康桥,最终与康桥挥手作别,康桥送他离开,我们用哪句诗概括好呢?“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学生几乎脱口而出。在此期间,学生也想到了很多诗句,虽不十分贴切,但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学生意外的收获已让笔者激动不已。

四、解读意象

意象是诗人情感的载体,这首诗中才子隐秘的情思就是深深隐藏在意象中的。解读意象,我们就能走进才子的内心世界。比如云彩就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意象,它常常被喻为心爱的女子和美好的感情。李白《宫中行乐词》“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和晏几道《临江仙》“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彩云”都喻为心爱的美人,纯洁的爱情。遗憾的是《再别康桥》中的彩云和白居易《简简吟》中的“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中的“彩云”一样难以坚守。下面我们就用诗歌解读其它的意象。笔者没有想到的是效果如此之好,简直是一场诗歌的盛会。笔者筛选整理如下:柳树,“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水草,“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青荇,“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d之”;水草,“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梦,“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潭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星辉,“南极星辉彩云边,律转黄钟一日前”;笙箫,“忽闻下界笙箫曲,斜倚红鸾笑不休”。

五、解读形式三美

接下来引用严羽《沧浪诗话》“诗者,咏性情也”,张舜民《跋百之诗画》“诗者,无形画也”,姜夔《白石道人诗说》“诗者,守法度也”对诗歌进行总结。重点解读“守法度”,解读“三美”。闻一多先生关于新诗创作的“三美”主张与古典格律诗的要求一脉相承。作为新诗中的格律诗,《再别康桥》体现了语言外壳上的古典美。一是注重音乐美,强调音韵和节奏。本诗一节一韵,首尾同韵,首节和未节又节奏相同,回环呼应。二是注重建筑美,强调节的整齐和句的匀称。本诗四行一节,每节诗行的排列错落有致,多用六七字句,夹杂着八字句,整齐中显出参差的变化。三是强调绘画美,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再别康桥》的每一小节,都是一幅画,并且是一幅流动的画。如“挥手作别云彩”“青荇水底招摇”“撑篙漫溯寻梦”“笙箫夏虫沉默”等等。

总之,笔者感觉用诗歌解读诗歌是必要的,也是有趣的,广大同仁不妨一试,相信师生都会体会到无穷的乐趣。

参考文献:

[1]王小华. 诗意的心灵――《再别康桥》解读[J]. 鸡西大学学报,2011,(7).

[2]王东殷.云彩的秘密――解读《再别康桥》[J]. 语文月刊,2015,(2).

[3]李金松. 穿越灵魂的三界,守望永远的家园――《再别康桥》的性灵解读[J].文教资料,2007,(1).

[4]邬建芳. 用诗情召唤诗情――《再别康桥》课例解析[J].中学语文教学,2006,(12).

[5]陈绪石. 多情自古伤离别――《再别康桥》解读[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4,(3).

再别康桥全文篇3

一、 以色彩心理学来分析诗歌情感, 帮助学生与诗人产生共鸣

从高中语文教师用书来看, “一种挥之不去的惆怅伤感情绪始终缭绕在心头” 已经成为了 《再别康桥》 的情感基调与共识。但值得注意的是, 在诗歌中的色彩词汇特别多, 透过这些词汇的分析来体验诗歌情感, 从而帮助学生与诗人产生共鸣, 使学生更快地进入诗歌是一种不错的方法。

《再别康桥》 中具有的色彩情感的词汇有 “金柳”“新娘” “艳影” “青荇” “天上虹” “浮藻” “彩虹” “青草”“星辉” “云彩” 等, 从表面上的色彩区分来看, 都是以亮色系为主的。从正常的色彩心理学角度来看, 这完全符合这首歌飘逸、 洒脱的告别情感, 惆怅伤感只是弥漫其间。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抛开诗的开头与结尾,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 在诗的第二节起首句中, 就用了极为矛盾色彩词汇: 把夕阳下金色的柳树比喻为即将告别的新娘, 这是一种何等深沉的离别之难、离别之苦与离别之痛, 与金柳、 新娘的艳丽完全形成鲜明的对比。因此, 从这个角度来分析诗歌情感, 我们不难发现, 诗人通过亮色系的色彩来压抑、 反衬内心中的沉重感, 这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惆怅伤感, 而是一种孤独的告别痛哭。只有这样, 才能解释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大音稀声般的告别形式。由此可见, 色彩心理学的介入, 可以快速引导学生体验诗人再别康桥时那种不得不压抑的深深眷恋之情。

二、 以色彩心理学来引导学生勾勒诗歌意境, 引发学生思考

《再别康桥》 作为徐志摩苦心经营的代表作, 其意境美的勾勒也体现了诗人娴熟的写作技巧。一方面诗歌通过首节 “轻轻的” 与尾节 “悄悄的” 刻意营造一种洒脱的告别之境。虽然从色彩心理学来看, 首尾两节没有任何色彩词汇, 但不管是轻轻还是悄悄, 其本质都是带来一种淡淡告别哀伤, 从而使其与其他几节的色彩形成对比。另一方面从色彩的表现来看, 通过亮色系色彩的压抑情感, 把离别之苦写得如此淡然既是反衬与烘托的写法表现, 又是色彩心理学上反其道行之的典型表现。

色彩心理学认为颜色既可以直接表现人的情绪也可以反面表现, 在 《再别康桥》 的意境勾勒上, 通过色彩心理学分析来揭示诗歌并非哀而不伤, 而是浓郁、 强烈的告别情绪, 就要从这种反面表现来入手。无论是比作与新娘告别式的 “新婚别” , 还是寻梦式星辉斑斓的沉默告别, 都要勾勒出传统诗学告别的最深仪式 — —“黯然销魂者, 唯别而已矣 (江淹 《别赋》 ) ” 。这种意境的表现直追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 意境的浑厚, 甚至可以借用 “独沧然而涕下” 来描绘徐志摩 “但我不能放歌”的悲怆离别。如此一来, 学生就会调动传统诗学积累对现代诗学意境进行思考, 并自主探究诗歌更深层的意蕴。

三、 以色彩心理学来介入诗歌节奏变化, 引导学生体味诗歌韵味

从笔者的教学经验来看, 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与体会是否深刻, 可以通过一个显著的特点来掌握, 即学生对诗歌节奏的把握。通俗来说, 就是通过学生朗诵诗歌来观察学生对诗歌整体的把握与体会。而在 《再别康桥》 中通过色彩的变化及其对心理的影响, 也是可以很好地体味诗歌韵味的。

从 《再别康桥》 第三节和第四节来看, 两节的色彩是有很大变化的。第三节主要体现在 “青荇” 上, 色彩心理学的暗示上往往会显得轻松柔和, 因此在节奏把握上则会明显放慢。这种放慢既是为了让读者有时间去思考第二节的色彩变化, 也是为了让读者酝酿情绪更好地进入第四节的色彩心理暗示中。第四节从表面的节奏来看, 也是轻快缓和, 但与第三节在色彩心理上有了明显变化, 即色彩词汇变多了, 这意味着诗人的情绪更复杂细微。只有通过色彩心理学的分析并介入到节奏变化中, 才可以引导学生体味 《再别康桥》 的音乐美, 从而更全面掌握并理解诗人的情感变化。

再别康桥全文篇4

【关键词】再别康桥;赏析;提出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4.3 【文献标识码】A

在研读大量的资料之后,我发现这首《再别康桥》的很多意象其实正是源自中国最古老的诗歌的源头《诗经》中的两首很有代表性的爱情诗歌《关雎》和《蒹葭》。而这两首诗歌又是学生在初中里学过的,那么我何不借中国古典诗歌的源头向学生解读现代诗歌呢?

我教读的第一步首先在教师范读和学生自读之后设计了如下三个问题:

1.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对康桥的依依不舍之情)

2.从哪些地方看出这种感情?这种感情是借助什么表现出来的?(借助意象抒情:云彩、青荇、星辉、彩虹等)

3.教师总结提问:明明是在异国他乡,为什么浮现在我们眼前的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美景?(体现了诗人对康桥的深情厚爱,潜意识里诗人把康桥当成了自己精神的故乡)

以上这些问题学生都很容易找到答案,同时学生对诗歌也有了一个总体的了解和把握了,接下来我就开始带着学生把诗人笔下的康桥美和两首古典诗歌中的意境融会在一起做起了比较性的研读,下面是研读的过程:

一、首先把诗歌的两节内容与《关雎》一些章节放在一起作比较赏析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关雎》

再来读《再别康桥》中的两节: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我设计了如下的问题让学生回答:

1.请找出两种诗歌中共同的意象:

2.这些意象在古典诗歌中它的象征含义是什么?

3.由这些意象我们又能感受到诗人的什么心态?

这些问题提出之后,学生们争相作答:环境,都有清澈的河流,河流中都有招摇的绿油油的荇菜,而且都同时出现了主人公钟情的理想的意中人“窈窕淑女”和“夕阳中的新娘”。此情此景,被撩拨起的也是同样的情态,在诗经那位无名的作者,是由于“求之不得”而“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在徐志摩,则是“甘心做一条水草”的惝恍沉醉。很明显地,我们看到了诗人对康桥无限的爱恋和不舍。

二、接着我又把诗歌的第五节内容与古诗《蒹葭》放在一起作共同赏析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再别康桥》

两节内容出示过后,我马上提问题:

1.有一个字是两首诗歌中都出现的,它的含义是什么?

2.《诗经》的主人公实现自己的愿望了吗?

3.诗人很明显在借诗经隐喻什么?

前两个问题学生都很容易就找到了答案:一个“溯”字,让我们看到了诗经中无名主人公追寻自己意中人的艰辛,一个“宛在水中央”让我们看到了由于河水阻隔而与意中人可望而不可及,可求而不可得的凄美心境,而这种心境又何尝不是诗人此刻的心境,第三个问题的答案也就迎刃而解了,诗人也想寻求自己的梦想,而他却终究要回到梦醒后的清醒与惆怅。

诗人无奈地吟出诗歌的下一节: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再别康桥 》

此情此景似乎让我们联想到了唐代诗人的诗句: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三、两次比较过后,我适时地提出了问题

1.诗人为什么会对康桥这么地不舍和眷恋?

2.诗人又重回故地康桥想要追寻什么?

3.此时此刻,诗人又为什么要沉默了?

这两个问题对这节课可以说是一个总结,我及时地插入了诗人当时的一些生活背景,总结了两点:

1.诗人重回康桥是对自己曾经有过的理想之梦的祭奠;

徐志摩是纯理想主义者,追求“爱、美、自由”,在剑桥留学期间,积极追求个性解放的人生理想,追求在中国建立英国似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理想。但当时的中国,列强割据,军阀混战,百姓涂炭,社会现实残酷,不可能实现他的理想,他苦闷彷徨。

2.诗人重回康桥是对自己曾经的一段刻骨铭心情感的祭奠。(诗人和才女林徽因的一段感情)

再别康桥全文篇5

关键词:徐志摩;康桥;轻轻;悄悄

中国分类号:1207.2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8]09-076-02

作者:昊秀芳,陕西师范大学2007级硕士,吉首大学师范学院讲师;湖南,吉首,416000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代表作,它写于1928年11月徐志摩再次游历欧洲的归途中。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1920年10月至1922年8月,徐志摩曾在此留学。

诗的起笔轻快自然,诗人连用三个“轻轻的”,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像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三个“轻轻的’,看似重复,然而正是在这种回环往复的韵律中,表露出难以割舍依恋不尽的细腻。这是某种近乎圣洁的心情,不是在告别地理上的康桥,而是在告别他理想中的那一方净土。三个“轻轻的”巧妙运用,还渲染出日暮黄昏之时的康桥宁静的氛围,颇有几分“近乡情怯”的味道。诗的结尾,诗人只将第一节的诗句稍稍变动几个字“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悄悄的”重复使用,使其既与第一小节遥相呼应,形成诗歌旋律的整体美感,也写出了环境的寂静与优美,诗人依依惜别之中的惆怅与潇洒,造成一种灵动的艺术美。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轻轻的”,来康桥,“轻轻的”离开康桥,诗人反复地吟诵着,这种反复吟诵使诗作首尾呼应,形式成熟精致。但这“轻来“轻去”之间其实就是诗人情感思想隐喻性表现。“轻轻的来,轻轻的走”,“悄悄的走,悄悄的来”,不只是诗人外部行为动作,更主要指内部感受――精神、灵魂和感情。

第一,精神家园的回归。康桥,是徐志摩深深依恋的精神故乡,在徐志摩的诗文中是一个包含了丰富而独特意蕴的心理情结意象。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1920年徐志摩违背父亲让他做个银行家的人生设计,离开美国到英国留学,寻找他自己的人生梦想。他在剑桥大学以一个特别生的资格,随意选课听课,在康桥渡过了他“深深迷恋”的岁月。

他笃信自然,是一个地道的自然崇拜者,他信服性灵是所有事物的,康桥是有灵性的。他说:“我要的是筋骨里进出来的,血液里激出来,性灵里跳出来,生命里震荡出来的真纯的思想。”他的性灵之舟,思想之桨始终没划出“康桥”下的那条河流,康桥永远是他的精神家园。他爱康桥,是爱在心灵深处的,其内在的炽热并未外狂。康桥让他远离了喧嚣,康桥让他尽享了大自然的温暖和奥秘。

离开康桥六年后,他再次欧游,怎能遏制不住去康桥“寻梦”呢?但是,当徐志摩再次置身康桥的天光水色之时,却已是“物是人非事事休”了。他已由一位当年青春怒放、激情洋溢的年轻学子变成了一个颇有建树但又满身伤痕的诗人。“深刻的忧郁占定了我,这忧郁,我信,竟于渐渐潜化了我的气质。”“我决意去外国时是我最难受的表示。”

然而时过境迁,此时的诗人已经经历了“康桥理想”破灭的现实,他那彩虹般的梦已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他的理想萎成灰,碎成断片,烂成泥;他以极大勇气与魄力建立起来的与陆小曼的两人世界已显露出深重的危机:爱之舟既已驶出河岔,又该向何方扬帆。与康桥再次相会带来的却是夙愿未酬后的满腔愁绪,万端感慨。诗人伤痕累累的来到康桥寻求藉慰,很是惆怅,但在诗人眼中,在康桥,美丽的自然是一片富有灵性的生命体,它净化了一切世俗的欲望和灵魂的躁动,这是他的精神家园,诗人是无限虔敬的,所以他“轻轻的来了”。康桥即在眼前,可诗人的心却不免担心,“近乡情怯”让诗人只有“轻轻的来了”。虽有所顾虑,但再会康桥却是诗人冷静思考后的决定,所以此时的“轻轻的来”又是轻松、洒脱、对前途充满希望的。在康桥世界里,诗人想象“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就连那夏虫也为多情而忘情的诗人沉默,诗人与康桥世界达到了一种超乎寻常的和谐,诗人即便是来也要“轻轻地来”,走也要“轻轻地走”,面对康桥世界,诗人欲说还休,欲走还留,对康桥的神往眷恋之情绵绵无尽,因此,可以说一首《再别康桥》就是一首诗人写给自己精神家园的恋歌。

可是等待他的却是别离的笙箫,夏虫和康桥的沉默、沉默。夏虫鸣蝉是中国传统文学中典型意境,笙箫洞吹是中国文人雅士惯用的对内心孤独悲情的宣泄方式。一个在中国看来已经完全西化了的知识者,却在自己作别的西方精神家园中点染出东方抒彩。这幻化了的比兴手法十分真切地表现出诗人一个形象化的自我:一个站立于东方与西方、历史与未来、理想与现实、感情与理智的交汇点上的中国知识分子于“再别康桥”时的孤寂。诗人意识到自己依然是一个孤独的寻梦不得的寻梦者,他不得不离开了。他不愿惊醒这一切,不想让自己的肆意妄为破坏了它的美好,它的宁静,他要让这一片美好的景色保持原貌,把一切留在自己的记忆之中,所以他轻轻的来了,又轻轻的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轻轻”是诗人的不忍。

第二,信仰重生。再次回到康桥的诗人经历了政治理想的破灭,他千方百计,历经万苦追求的爱情也离他渐远,失败,矛盾,孤独,无奈。诗人“单纯信仰的因素之一――美已离开了他”,“爱情,像白天里的星星,她早就回避,早没了影。天黑里它们也不得回来,半空里永远没有乌云盖。”(《秋虫》)然而诗人始终“是一个生命的信徒”。他以“不断肯定”为座右铭,向他憎恶的一切挑战。他想“过天太阳羞得遮了脸,月亮残缺了再不肯圆,到那天人真灭了种,我再来――打革命的钟!”

“轻轻的来”是为空虚的精神、飘游的灵魂、破灭的理想和苦涩的情感寻求皈依、安顿和慰藉而来的,然而,这又是绝不可能的,逝去的美、爱与理想是绝不能溯回的,因此,这“寻梦”注定是没有结果的。“走”正如“来”一样,所以诗人才是“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不带走一片云彩。”“‘梦’,虽然没有寻到,但诗人此时的心境已归于宁溢。热情推向极致之后反而转为平静,来时带着憧憬与向往,走时遗憾中带着满足,在洒脱中与康桥再别。旧梦没有寻到,但诗人在寻梦的旅途之中却得到一个心灵复活的机会“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他的美好信仰在康桥的缅怀与性灵之中获得了重生。这是凤凰涅粲后的浴血重生。于是诗人“悄悄的”走,了,天空依旧,康桥依旧,美丽的风景永恒静谧,清明的心性永远映现在湖光之间。

再别康桥全文篇6

《再别康桥》的“再别”告诉了我们,作者是第二次和康桥作别,显然是用了拟人的手法。可是,诗歌开头写道,“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这里,徐志摩应该不是想和康桥告别,而是要和“西天的云彩”“作别”。“云彩”在人们的心目中是一个美丽而又虚幻的东西,诗人则把它用作了诗歌的意象。“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轻轻的”表明诗人似乎不想张扬,这明显与诗人的个性相悖,似乎满怀着一个秘密。是什么秘密呢?他当然不想直白地告诉别人,甚至是见证诗人心中秘密的没有生命的康桥,诗人也不想和它倾诉分享。那秘密也许有些苦涩,也许在苦涩中还带着一丝温馨的甜蜜。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多么潇洒的基调,哪有离愁的伤感。和云彩告别只是作者为诗歌抒情而确立的一个意象,通过这个意象来为自己回味内心珍藏的秘密创造一种特殊的气氛。果然第二节诗歌“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就在隐晦地讲述这个内心不想让人知道的秘密了。“那河畔的金柳”勾起了作者对往昔的美好的记忆,在文字里,在诗句中,浸透着诗人甜蜜的眷恋和无限的喜欢。是什么样的一种情感呢?诗人没有明白地告诉读者。但从“金柳”“新娘”“艳影”这几个字看,似乎或多或少都和女性有关。

诗人说“在康河的柔波里……/沉淀着彩虹似的梦”,“沉淀”表明这梦是过去的,是留在诗人记忆深处,而且存在的时间已经很久了;“彩虹似的”说明这是一个美好的但又是无法再实现的梦,诗人也许执著而徒劳地一直在追寻,也许诗人一直在自欺欺人,把梦当成了可以实现的理想追求,但现在这个梦终于该醒了。梦虽然破碎了,但诗人今天就是来这里执著地寻梦的。“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漫溯”在诗人放歌的“今天”,这只是诗人的想像,不是诗人的一个实际的行动,那么诗人还要“漫溯”什么呢?所以另一层意思就是诗人的“漫溯”,其实就是对如“青草更青处”的“沉淀着彩虹似的梦”的追忆。诗人在这天想“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终因要“悄悄是别离”内心的秘密而“但我不能放歌”。如果没有了心中独享的美好的秘密,这条叫康河的窄窄的水道,风景再美也便缺少了一种诗意的灵动。诗人曾经在康桥上康河边吹奏起“悄悄是别离的笙箫”,有许多人认为“笙箫”吹奏出的一定是离别的伤感,实际上,笙箫也可以是为恋情为爱情而奏响。这样的风俗至今尚存于我国许多西南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中。所以我们就由此可以猜想诗人是来康桥上康河边告别他心中的爱情梦想。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多么洒脱轻松。为什么一定要把自己所爱的据为己有,才算美好?真爱是只讲付出不求回报的,所以诗人虽然没有在今晚带走什么东西,但他带走了甜蜜而美好的回忆,尽管没有回报的爱有些苦涩和心痛,但那是甜蜜的心痛,值得永生回味的枯涩。也许在诗人心中,那样更为潇洒和美丽。记忆虽已成为往事,但往昔的美好却永存心中,永远值得诗人独自一人默默地自我回味,自我陶醉,自我欣赏。蓝棣之先生在分析这首诗歌时就精辟地指出:“‘不带走一片云彩’一方面是说诗人洒脱,他不是见美好的东西就要据为己有的人,另一方面是说一片云彩也不要带走,让康桥这个梦绕魂牵的感情世界以最完整的面貌保存下来,让昔日的梦,昔日的感情完好无缺。”①可惜我们很少关注和鉴别这更为合理的读解。我们如果把诗人徐志摩的初别康桥即《康桥再会吧》拿出来作一个对比,就会发现,蓝棣之先生的解读是多么接近《再别康桥》这首诗歌思想情感的真谛。

那么,诗人徐志摩在这首诗里梦绕魂牵的究竟是什么样的情感世界呢?人们在赏析这首诗歌时,总爱引用徐志摩《吸烟与文化》一文中的一句话:“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并据此说“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②。这也许是对的,但没有深究其中隐藏着的更深的意义。只有新颖的思想和炽热的情感才会具有这样的魔力。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自己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为什么是在24岁那年,为什么偏偏是对诗歌来了兴味?是什么让他诗情勃发的呢?是炽热燃烧的爱情!也只有爱情,才能让人成就为真正的诗人。

根据张清平的《林徽因》一文记述,1920年10月上旬,徐志摩(刚好24岁)在英国伦敦结识了林长民、林徽因父女俩。徐志摩和林徽因两人曾多次“结伴在剑桥漫步”。“当时林徽因十七岁,在伦敦一所女子中学读书。她长得像花一般娇艳,文学修养又好。她既有中国传统闺秀的遗韵,又有西方女子落落大方的风度。加上林徽因之父林长民没有阻止他们的交往,使得林徽因和徐志摩之间的感情迅速发展。更有甚者,林长民与徐志摩也‘热恋’起。就在此时,徐志摩的原配夫人张幼仪从中国来到了英国。她来英国是徐志摩自己的主意,希望能让她开开眼界。但她来的时候徐志摩和林徽因正在热恋当中。张幼仪受不了一个人孤单生活的日子,就独自一人到德国柏林留学去了。她走后,林徽因也从初恋的狂热中冷静下来,理智终于撞破了情网,要她做出明快的决断,要么中止恋爱,保持真诚的友情;若要论及婚嫁,则必须先要徐张离婚。”③作为一个出名的才女,林徽因对于徐志摩的“你是我波心一点光”的爱最终遗弃,究竟是因为她的明智,还是因为她的胆怯,我们就不得而知了;或者是她有着文学和艺术上的天生的聪明,因此有着对于诗人的热情不可信任的直觉了解。所以,于1921年9月,林徽因结束在英国的留学生活,随父回国。最后在1928年3月和她父亲的好朋友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结了婚。婚后,夫妇俩用6个月时间游历欧亚诸国,于8月归国。徐志摩则在同年6月赴美国、英国和印度畅游。到英国时,诗人又去了剑桥,重游故地。11月6日,在归途的南中国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名作。据此,可以推断,徐志摩写此诗同他和林徽因曾经双双“漫步”剑桥有关联,是徐志摩对这段难忘恋情的甜蜜追忆。

另外,我们还可以从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中去发现这个梦绕魂牵的感情世界:

“单独”是一个耐寻味的现象。我有时想它是任何发见的第一个条件。你要发见你的朋友的“真”,你得有与他单独的机会。你要发见你自己的真,你得给你自己一个单独的机会。你要发见一个地方(地方一样有灵性),你也得有单独玩的机会。我们这一辈子,认真说,能认识几个人?能认识几个地方?我们都是太匆忙,太没有单独的机会。说实话,我连我的本乡都没有什么了解。康桥我要算是有相当交情的,再次许只有新认识的翡冷翠了。啊,那些清晨,那些黄昏,我一个人发痴似的在康桥!绝对的单独。

……

在康河连过一个黄昏也是一服灵魂的补济。呵!我那时的甜蜜的单独,甜蜜的闲暇。

请留意作者的用词――“单独”,在“单独”上加了引号,后文又说这是“甜蜜的单独”,这正是《再别康桥》里“轻轻”“悄悄”的情感基调。“单独”是解脱了婚姻家庭之累的“单独”,还有后文提及的“自由”,也是心中已经准备解脱家庭之累的自由:

我那时有的是闲暇,有的是自由,有的是绝对的单独的机会。说也奇怪,竟像是第一次,我辨认了星月的光明,草的青花的香,流水的殷勤。

在诗歌里诗人不能明言的真正的甜蜜的秘密在《我所知道的康桥》里终于露出情感轨迹的蛛丝马迹。后来,徐志摩最终发生的意外,也是为了要赶赴北京亲自聆听一场林徽因的演讲而搭机撞山葬送了生命。与此同时,即使过去许多年后,从林徽因方面而言,她和徐志摩之间的那段感情,也仍然藕断丝连。连她的丈夫梁思成对她感情的了解及缄默也成为另一个谜:梁思成亲自捡了一块志摩坠机的残骸,带回北京让徽因一直摆在案头直到她病逝。由此,徐志摩与林徽因的这段走了一生却未完的感情,也成为后世一直不解的悬谜。在她临终前,她要求并第一次见到张幼仪,但依然什么话也没说出。不过,张幼仪却明白了她对徐志摩的爱。

“徽徽,许我一个未来吧……。”林徽因,这个徐志摩穷其一生追求的奇女子,终究没有许给徐志摩一个未来。或许,只有两个人爱到极致,才会达到徐志摩对林徽因那般的境界。爱,可以是这样的!不要说我明智,也不要疑虑我胆怯,爱,根本无须世俗婚姻的承诺。这正是《再别康桥》奔放洒脱的真谛所在。只有当我们把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作为一首情诗来读的时候,关于这首诗歌的一切疑团才豁然而解,真相大白。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树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让我们在这些诗句中和诗人一起重温破碎了但却是美好甜蜜的旧梦。“虹”和“梦”终究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但又有什么关系呢?“甘心”“揉碎”“沉淀”,这就是徐志摩诗歌要表达的感情基调的真实写照。

①林志浩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讲》(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P57

再别康桥全文篇7

由此,他的文艺观开始形成。这时的徐志摩常常独自一个人痴痴地游走于康桥之上,聆听近村的晚钟声,河畔倦牛的反刍声。大自然的优美、宁静、和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契合中不期然给予他灵感。他曾经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康桥的金柳与柔波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蛰于其内心的天命,让他与它们相生相伴,完美融合,进而使他的作品具有醉心自然的浪漫情结。而这种情结,在其诗作《再别康桥》中表现得尤为浓烈。

一、物物和谐

大自然是文学的一个永恒母题,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因道而生、因道而成,但对于宇宙间的各种事物来说又并非是完全一样的,它们除了具有道的共性之外还有其道的个性。所以对每个具体特殊的事物来说,它一方面是在天地之大道中产生存在,另一方面又通过其特殊的小道来体现独特的个性。事实上,也只有既遵循事物普遍的大道,又体现其特殊的小道的事物,才能在世界上正常生存、顺利发展,宇宙世界也才能和谐共存。故天有天道,地有地道,人有人道,如能各由其道,各顺其理,各则其法,则天地万物能因之而生,因之而成,浑然一体,和谐共存。《再别康桥》中所描绘的每一景物,都各遵其道,与周围的他物互相辉映,和谐融洽。

首先看色泽。西天云彩之洁白,河畔柳叶之金黄,水底荇草之青碧,榆荫下拜伦潭水之色彩斑斓……诗人所选取的每一意象,均汇集天地之灵气,采集万物之精华,每一意象的颜色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映成趣,和谐统一。这些颜色,既有浓烈,又有淡雅,反差大的颜色在黄昏中康桥的自然环境中浑然一体,光与影谱写出和谐的音律。

其次看质感。金柳位处河畔,临近潭水,常年水润无比。而其影子倒映水里,夕阳里,金光点点,碎波荡漾,更显其娇艳柔美。盈润的身与娇美的影完美和谐,使得诗人不禁以“新娘”喻之。而软泥上的青荇,随着水流摇摇摆摆的姿态,宛若纤腰素束的女子翩跹而行,那份柔软又与康河之波的水柔互关互合,相映成趣,柔美至极。

最后看层次。西天的流云,在落日流金中高悬于浩渺天际;河畔的柳树,在落日余晖里沐浴熔金;柳树下的拜伦潭,波光粼粼,随风荡漾;拜伦潭中的荇草,色泽青翠,随波起舞……诗中的景物,自上而下,由远及近,铺洒开来,宛若一幅层次分明的油画,层次分明,立体感极强。

二、物人合一

在自然环境问题或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处理上,需要顺应自然之道以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顺自然之道就是要按照自然界各种事物产生存在的客观规律办事,避免人为主观地行事,尤其是要有一种谦卑的心态,认识到人自身的局限、不足和缺陷,以自然为师,向自然学习,避免在自然面前的狂妄自大,坚决制止对自然的妄作妄为。

作为一位浪漫主义诗人,徐志摩习惯在描摹自然景物的同时,将人置于天地风物之中,让万象与人类平等自由、和谐为一。他在《再别康桥》中所描绘的欧洲自然图画,既有“西天的云彩、河畔的金柳”,也有置身于康河天地中的“自己”。而每一风物均与自己和谐并存,相洽相容。

从黄昏至暗夜,他如痴如醉地留恋于西天的流云,娇羞的金柳,多情的荇草,斑斓的拜伦潭之中。这满眼的碎金青翠让它无比享受,陶醉不已。泛舟潭上,抬头仰望,满眼星辉,斑斓璀璨,让他心生放歌抒怀之念。然面对着康桥如此温婉低徊的景致,若真放歌,必定会破坏夜的静谧,星的安详,水的柔美,岁月的静好。他对康桥尽管无限依恋,但却百般珍惜,不愿自己的歌声去损坏这一派风平浪静。所以,他选择沉默,以自己的沉默回报康桥以沉默。

试想一下,长夜沉沉,风轻云静,康河之上,一叶扁舟向青草丛中漫溯,唯有水波声与夏虫的鸣啼相伴相和,人置身于自然之中,又将心灵放逐于自然之中,人成为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景物与自己的生命相生相伴,合而为一,这是一种多么和谐的完美境界。

面对宁静纯美自然风物,他在离去时,依旧选择沉默。他挥挥衣袖,与西天的云彩作别,与康河的一切一切作别。悄悄离去,正如他轻轻而至。此时此刻,他对康桥的痴对康桥的恋对康桥的满腔缱绻,澎湃心内,跃然字里,流动于诗行之上。

再别康桥全文篇8

徐志摩于1897年生于浙江海宁县硖石镇,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青年时曾在国内外众多知名学府就读,深受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的影响,这就促使他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对诗歌给予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和发挥,为其以后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新月社的发起人及成员之一,他在早期深受闻一多等人的创作影响,大体遵循了格律的体式进行创作,但是徐志摩并没有囿于格律的束缚。他热切追求“爱”、“自由”和“美”,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与他那活泼好动、潇洒空灵的个性及不受羁绊的才华和谐地统一起来,形成了徐志摩诗歌特有的飞动飘逸的艺术风格。徐志摩在诗歌中真挚地抒发着性灵,追求着个性解放,他的诗歌特别是其中影响最大的抒情诗,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突出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构思精巧,意象新颖

《再别康桥》中,面对康桥周围的诸多美景,徐志摩却着力描写了康河中的青荇、柔波及河畔的金柳。这本是一首别母校的诗歌,但是却通过描写其他事物来侧面表达自己对母校的依依惜别之情,这不仅不是欠缺对母校的爱与不舍的表现,恰恰相反,正是因为爱得太深,才不忍正面面对这一现实:面对即将别离的母校,依依惜别的心绪溢满心胸,导致诗人不愿正视这一现实,更不愿正面描写本不愿远离却又不得不挥手别离的母校,于是选择了用一一状写与母校相关的事物的方法一方面表达着对母校的爱恋,而另一方面则用来平缓内心的不舍与痛苦。在《她是睡着了》中,诗人以丰富的想象,临摹意中人的睡态,用“白莲”、“琴弦”等富有诗意的物象,营造出美妙的意境。《沙扬娜拉》中的意象则是一朵不胜娇羞的水莲,用以状写日本女郎温柔多情的神态,贴切传神。《婴儿》用产妇对婴儿的企望象征地表现了作者对资产阶级理想的向往。而在《先生!先生!》中用“一个单布褂的女孩”追赶飞车乞讨的画面,刻画出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痛苦。《雪花的快乐》一诗,诗人以“雪花”自称,用飞扬的雪花的意象,巧妙地传达了执着追求真挚爱情和美好理想的心声。《翡冷翠的夜》中将两人之间的关系想成“残红”,迎风飘落,宁愿是“叫人踩”后“变泥”,而不希望维持这“半死不活”的状态。其中包含了反对封建伦理道德,要求个性解放的积极因素在其中。

二、韵律和谐,富于音乐美

徐志摩在诗歌创作中常常使用重叠、反复、排比的手法。《再别康桥》在开始的短短四行中,三次反复使用“轻轻的”,造成缠绵中不乏轻快的韵律,在节奏感之外给诗增添了一种音乐上的旋律。《雪花的快乐》在每一节的最后一行都对“飞扬”或“消溶”进行反复,增添了悠扬、轻柔的韵律。而在音节运用方面,徐志摩借用了西洋押韵的方法:“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再别康桥》)与“草上的露珠儿,颗颗是透明的水晶球,新归来的燕儿,在旧巢里呢喃个不休”(《草上的露珠儿》)运用的是交韵。而“青布棉袄,黑布棉套,头毛半秃,齿牙半耗;肩挨肩的坐落在阳光暖暖的窗前,畏葸的,呢喃的,像一对寒天的老燕;”(《古怪的世界》)使用的是随韵。“女郎,散发的女郎,你为什么彷徨,在这冷清的海上?女郎,回家吧,女郎!”(《海韵》)则运用了抱韵。

三、章法整饬,同时又灵活多样

在徐志摩的诗中,有一类是比较整饬的方块形,讲求句式、字数的整齐划一,如《云游》、《康桥再会吧》,这些诗中每一行的字数大体都相同,比较整齐,而还有一类则是运用退格,造成一种参差错落的美感,章法上变得灵活多样,例如《再别康桥》、《偶然》。他的诗虽是以四行一节式居多,但从整体上看,节式、章法、句法等都各有变化,能够做到既讲究诗形而又能不为其束缚,整饬中有变化,使诗歌呈现出灵活多样的体式。在《雪花的快乐》中,每节前4行都很整齐,大抵每行均为9个字,而第5行则使用了重叠反复。《再别康桥》中每节4行,隔行押韵;一、三行稍短,大抵6个字,二、四行稍长,大抵8个字;诗行呈现出有规律地长短错落,而从整体上看又是大段整齐、匀称的样貌。相较于《爱的灵感》长达96句的长篇巨制,《翡冷翠的一夜》共74行,而《沙扬娜拉》只有5行,《火车擒住轨》一节更是仅2行。这些诗足见其句法、章法的变化多端。

四、文辞丰富,富于想象力。

再别康桥全文篇9

《再别康桥》第二节中出现的“柳”是第一个重要意象,柳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常作为承载留别之情的物象出现,恰与《再别康桥》要表达的对故地的留恋之情相符,作为长读中国古诗的读者,我们很容易被这第一个意象俘虏,在柳枝缠绵的美景中陷入留恋不舍的情绪中。而徐志摩在这个意象上的心思远远超过柳本身的寓意,他将柳比作新娘,顿时赋予了本身婀娜多姿的柳树更多的娇艳柔美,在夕阳的金光灿烂之下,柳树的身姿同波光里的倒影交相辉映,犹如梳妆镜前盛装的新娘,这个光彩夺目的场景作为回忆中的第一个画面,令人沉醉。除此以外,“新娘”这个喻体还有更值得玩味的地方,若是为了表现娇艳柔美,比作“美人”不可以吗?为什么偏偏是新娘?这里面有更为强烈的爱恋,诗人对剑桥大学的深情,恐怕唯有以新郎对新娘的爱,方可比拟吧。

与第一个场景中灿烂妩媚的形象不同,第二个场景着意突显的是水草的油润舒展,不为惊艳夺目,只求逍遥自在,“软泥上的”“油油的”“柔波里”这些修饰语加重了水底青荇柔软的特质,除了在视觉效果上令人感到舒适愉悦之外,自由飘动的水草也容易令人理解诗人身处母校,犹如孩子在母亲的怀中一般恣意快乐,因此“青荇”这个意象与“柳”一样,兼有美化视觉效果和抒情两方面的作用。

诗歌的第四五节可以合为一个场景,诗人撑着长篙,在榆阴下的潭水中漫溯,由彩霞满天的黄昏时分,直到夜幕上张满了星辉。潭水是揉碎了彩虹,倒映着满天的斑斓星辉,人似乎是在宝玉珠翠中前行,天上地下,都透着晶莹的清光,更加如梦如幻。这两节是视觉效果最美的,也是抒情最强烈的,诗人已有起先的轻轻招手,禁不住开始放声高歌。

《再别康桥》的绘画美,主要体现在第二节到第五节,意象特征由温暖妩媚到清凉璀璨,视角由河畔到水底,再将天上地下合二为一,抒情特点由含蓄缠绵到纵情高亢,可以说这四节是本诗的精华部分。但是,无论是中文专业出身的还是非中文专业出身的,大家最熟悉的并不是这核心的四节诗,而是开头的“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以及结尾的“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为什么会这样?这就牵扯到我们要讲的三美诗论中的第二点:音乐美。

第一节的前三句采用复沓的修辞手法,通过连续使用“轻轻的”这个状语,为诗歌开篇奠定了一种反复演唱般的音乐效果,最后一节的两个“悄悄的”也是一样的效果,并且“轻”和“悄”声母一样,从发音上讲,首尾形成呼应,从内容上讲,都突出道别时动作的轻柔,表现对康桥的珍爱和不忍惊动,意思上也构成了回环。这便是首尾两节令人印象深刻的原因。

我们再来看看整首诗的音乐特点。第一二三六七节中,各自的偶数句韵脚是一致的,比如第一节的偶数句末字韵母都是ai,第二节偶数句末字韵母都是ang,而且第一节和第七节的韵脚都是ai,第三节和第六节的韵脚都是ao,诗歌内部形成了不规范的对应回环。而且这五节诗的偶数句末字韵母都是以元音a作为韵头的,各节诗在押韵方面既有内部的统一,又有整体上的关联,同时各节还有区别,读起来既能令人感受到舒畅爽朗的音乐美,不会觉察到其间有刻意的押韵讲究,藏高超的作诗技巧于不动声色中,确实证明了闻一多所说的“越有魄力的作家,越是要戴着脚镣跳舞才跳得痛快,跳得好”。

再别康桥全文篇10

徐志摩的康桥,不是一座桥。剑桥(cambridge),旧时音译为康桥,是位于英格兰东部的一座自治城镇。剑桥的得名,据说是来自于穿城而过的剑河(Cam River)。公元前43年,驻扎在剑河旁的古罗马士兵在河上建起一座大桥。于是将河名里的Cam和桥的单字Bridge连在一起,组成Cambridge这个名字。然而真正赋予剑桥灵魂的,则是与之融为一体,互为依托的剑桥大学。不同于一般的大学都有大门赫然阻绝校园与城市,剑桥大学的31多个学院零星分布在城中各处。这些欧洲中世纪风格的古建筑沿着主要街道依次排开,构成了剑桥的中心布局。

剑桥大学,学术豪门

公元1209年,一批学者为躲避牛津的暴乱,从牛津大学逃离到剑桥继续学术研究。剑桥大学自此发源,至今已成长为全世界最顶尖的高等学府之一。800年间,剑桥大学为世界贡献了73位诺贝尔奖得主,诞生了牛顿、达尔文、斯蒂芬・霍金等推动人类发展的伟大科学家。文学大师华兹华斯、弥尔顿,以及哲学家培根和经济学家凯恩斯等都曾在剑桥负笈求学。

800年的风物和文明,绝非走马观花能够体会。徐志摩曾写:“我的眼睛是康桥叫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的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他仅是到国王学院旁听一年,但不论时间还是空间上的剑桥,都成为他一生难舍的旧梦。不妨循着先生当年足迹,沿着学院路,逐一拜访几个著名的学院。无法到此求学,到此一游也算一次精神的朝圣。

剑河旁的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是剑桥大学最古老的学院之一,历史已近五百年。学院内的礼拜堂(King’sCollege Church)是英国唯一的非国有教堂。这座后哥特式建筑拥有壮观的拱形穹顶,25扇彩色玻璃窗绘着圣经故事,美轮美奂。周末时教堂会开放游客参加弥撒,如果在学期间,游客还可欣赏到唱诗班天籁的歌声。国王学院向南走就来到王后学院(Queen’s Coilege)。著名的数学桥(MathematicalBridge)连接河两岸的学院。据说牛顿爵士(isaac Newton)利用力学原理,建造这座桥没用一颗钉子。后来学生把桥拆开却无法重组,只得将桥钉上了钉子。传说的真假虽无从考证,故事里学生的求知精神却印证了剑桥那句隽永的校训:此地乃启蒙之所,智识之源(拉丁语:Hinc lucern et pocula sacra)。

圣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与国王学院并排而立。它拥有众多声名显赫的毕业生,其学术成就在剑桥众学院中堪称翘楚。学院教堂前厅摆放着六位“三一之子”的玉石雕像,包括了牛顿、培根、巴罗、麦考莱、魏伟尔和丁尼生。圣三一学院图书馆是剑桥的另一地标,由17世纪建筑大师ChristopherWren设计。图书馆屋顶上伫立着四座石像,代表了神学、法学、物理学和数学四门最古老的学科。学院门前的草坪上,一颗小苹果树醒目的长在庭院里。这就是当年砸到牛顿那颗苹果树的后代。

剑河,蜿蜒的柔波

如果说剑桥大学赋予剑桥庄严厚重与崇高精神,那么剑桥的灵动,则来自流经此地的剑河。从罗马统治时期开始,剑桥便是一座重镇。剑河蜿蜒流淌的柔波,哺育了这座小城的繁荣和富庶。春末夏初是剑河最美的时节。两岸绿草茵茵,成群的水鸟在河边嬉戏,船夫划着小船,往来不息。一定要租一条小船,泛舟河上,才能尽情欣赏剑河独有的美景。操着道地英国腔的船夫,有讲不完的历史和典故。你或者可以自己撑蒿,这又是另一番趣味。小舟摇曳着悠然而行,真的会看到徐志摩笔下,河畔的金柳,在夕阳中娇媚如新娘,软泥上的青荇,油油在水底招摇。《再别康桥》里华美的诗句没有丝毫夸张。

划船不仅是剑桥人特有的休闲活动,也是剑桥一项历史悠久的体育项目。剑桥每年都会举行各种各样的划船比赛。其中最著名就是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的划船比赛,已经延续了180年之久。

剑河上有非常多桥,许多人都忙着寻找徐志摩笔下的康桥到底是哪一座。这情形真像极了中国一句古诗,不识康桥真面目,只缘身在康桥中,不是吗?其实剑河上的桥,每一座都有自己的故事。圣约翰学院的叹息桥(The Bridge of Sigh)传说最多造型也最为精美。一说是通不过严格考试的剑桥学生,常常到桥上叹息流泪,因而得名叹息桥;一说是有学生情场失意,常选择这里轻生,学院还因此将桥的四周都封了起来,改成了廊桥。实际这座桥翻版自意大利威尼斯圣马可广场附近的叹息桥,这座巴洛克风格石桥本来就是密封式拱桥的设计。

小城的闲情逸致

剑桥温情脉脉的街头巷尾,也是不得不去探访一番的。街道非常安静,游人不多,偶尔有学生骑牟经过。大部分时间,都是两旁古色古香的建筑物静静矗立。在剑桥的街上行走,很容易就被这古朴而浓郁的学术气息度化,变得与世无争。最好要有一辆脚踏车,骑车探索小城,这才是原汁原味的剑桥生活。剑桥地势平坦,加上学生众多,脚踏车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生活的步调慢下来,一切就变得单纯且更有意思了。骑着车穿梭在大街小巷,总是让人怀念起纯真的学生时代。

城中心有个传统市集。里面的小摊什么都有卖,非常有趣。从新鲜水果,腌制肉品,美味的南瓜馅饼,到服装唱片手工制品,应有尽有。甚至还有小摊售卖宝石和古董。游客一定要看好荷包,也许你只是去逛逛,情不自禁就会买走一大堆。Benet街有个老鹰酒吧(The Eagle Pub),是剑桥学生常去的地方。这里邻近国王学院,客人总是络绎不绝。别看酒吧小小不起眼,它可是1728年就在这里了。这个历届剑桥骄子最青睐的社交场所,见证了不少知名事件的发生。酒吧有块大招牌专门记录历史,其中记载着1953年华生和克里克在这里宣布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

来了剑桥,还要闻了书香,才算不虚此行。这座小城竟有几百家书店,哪怕住上半年也难逛遍。国王学院对面的弄堂里有一家戴维书店,已经营百余年。老书店藏书丰富,有大量难觅的珍品善本。它的原主人戴维是剑桥许多学者的莫逆之交。

距离市中心五英里的格兰彻斯特村,还有一处美景,那便是果园(Orchard Tea Gardens)。沿剑河河谷上行,约莫半小时就能到,游人还可一边欣赏如画的田园风光。果园因诗人布鲁克的耶句“教堂的钟指向了差十分三点,果园里是否还有喝茶的蜜糖”而闻名遐迩。阳光明媚,草长莺飞,你可以在果树下席地而坐,享用一杯正宗的英式下午茶,或者做一个闲情逸致的梦。

TIPS旅行贴士

住宿:剑桥酒店宾馆种类齐全,可根据不同预算选择预订。B&B(Bed~Breakfast,提供早餐和床位的旅店)和位于Tenison大街的国际青年旅舍最便宜,分别约15镑/人和10镑/人。需注意圣诞期间许多B&B旅店不营业。

租船租车:游客可在银街附近的Scudamoresand或MagdeleneBridge旁的Tyrells雇船,租金约7磅/小时。城里有商店提供租借脚踏车服务,请注意车外观的保护,还车时店主对此要求非常严格。

消费:游客可在旅游咨询中心(Tourist InformationOffice)花2.5英镑购买一张旅行卡(Visitor Card),吃喝玩乐均可享受折扣。

时差:格林威冶标准时间,较北京时间慢8小时。

气候:潮湿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夏季5月开始,平均温度为摄氏15至20度,几乎没有高温酷热的时候。冬天气温偏低,夏季是旅行最佳时间。剑桥时不时会下小雨,记得带上雨伞。

其他推荐景点:圣约翰学院(st John's College),彼得学院(Peterhouse,Cambridge),克莱尔桥(Clare Bridge),费茨威廉姆博物馆(Fitzwilliam Muse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