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徐志摩十篇

时间:2023-03-28 06:35:32

再别康桥徐志摩篇1

一、意境美

品味《再别康桥》,最先使人感受到的是诗歌中优雅柔美的意境。整首诗歌以“轻轻的”“走”“来”“招手”“作别云彩”等起笔,接着用虚实相生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建构起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以及眼前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全诗给人描绘了一幅抒情的动态画面:在灿烂的夕阳、瑰丽的云彩映照下,一个深怀依恋之情的年轻学子,举手劳劳、别情依依地与母校道别。他难移寸步,久久地、静默地立在校园的小河边,从西天的云彩移目到河畔的柳枝,从河中的水波透视到河底的水草,心中生出无限的留恋与感慨。他时而移情于母校的一草一木,时而畅想学子时代的欢乐时光,面呈幸福与微笑,陶醉在昔日的自我之中。但现实的自我是那么无奈,他的神情一下子变得严肃凝重,在傍晚时分的静寂之中,凝视人生。在犹豫、徘徊、一步三回头后,抒情主人公终于再次举手,轻挥一下,与母校告别。画面中的抒情形象显得孤独、落寞而且心事重重,体现出怅惘、郁闷的情感。第四节在全诗居于核心地位,诗人的真情实感在本节中充溢:“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短短四句诗勾勒出一个宁静的夕阳晚照下的场景,为作别营造了恰如其分的氛围。诗人曾说:“那四五月间最渐缓、最艳丽的黄昏,那才真是寸寸黄金。在康河边上过一个黄昏是一服灵魂的补剂啊!”再如,诗的开头有意连用的三个“轻轻的”,一下子就表现出自己对康河的爱和依依惜别的情感,使读者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象一股清风一样飘来,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轻轻的来,轻轻的走,又轻轻的告别,即使那挥手的招呼,也那样优雅静谧,切合着康河的宁静之美,陷入了一片宁静和谐的意境之中。

二、意象美

作为一位富有浪漫气息的诗人,徐志摩对自然的偏爱比前人有过之而无不及。他的诗歌意象大都是一些轻盈、纤巧、空灵、飘逸的自然意象,如,风、云、月、星、雪、莲等。尤其是轻灵变化的“云”,在其诗中出现率极高,诗人的笔下有过“云彩”“白云”“黄云”“乌云”“云影”“紫云”“绯云”“褐云”“云涛”“云潮”等意象,可谓是在五彩斑斓的云海中云游,直至最终消失在生命的云端。

除“云”之外,《再别康桥》中还有“金柳”“青荇”和“榆阴下的一潭” 三个极具特色的意象。作者把岸边夕照下的柳树称之为“金柳”,它秀美婀娜,好像“新娘”。这一体现色彩的生动描绘,既喻出其形态的美好,又传达出诗人的无限欢喜和眷恋之情。谁能够舍得离开美丽的新娘呢?“艳影”“荡漾”在“我的心头”,物我合一,情景交融。第三节诗写了康河的水草“青荇”,绿油油的水草在水波中招摇,惬意而平静。“青荇”的招摇不仅没让人觉得做作,反而让诗人觉得这更惹人爱怜,他甚至愿意融入其中,做一条水草。物我合一,表达了诗人对康河的永久恋情,愿意永远留在这康河,“生于斯,长于斯”。那“榆阴下的一潭”被诗人比作是天上的彩虹,还沉淀着彩虹一样的梦。这五彩斑斓的潭之美,美到让作者坠入“梦”中,充满了梦幻的色彩。“梦”是作者作别康桥时选择的一种寄托:有树荫的存在,使潭水上呈现出并不整齐的影子,所以说是破碎的;它虽已破碎,却更让作者把对康桥的依依不舍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正是诗人通过借景抒情来贯彻新月派“理智节制情感”这一诗歌原则的体现,而且通过景物意象突出了画面感,也是对“绘画美”的成功实践,充分体现了新格律诗派的艺术主张与风格。

再别康桥徐志摩篇2

在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康桥边上的一块草地上,长着一棵郁郁葱葱的柳树,这本没什么大惊小怪,而就在艾伦・麦克法兰任教长后不久,却围绕着那棵柳树发生了一场大争论:有人以柳树年期已久为由,提出要砍掉它,以别的树种来替代;有人则持相反意见,认为那棵柳树已被赋予了一种特殊涵义,坚决不能砍?双方理由似乎都很充足,争论一时难分伯仲。

最终,在学校董事会的干预下,那棵柳树被保留了下来。艾伦・麦克法兰这才知道,有个中国诗人叫徐志摩,曾写过一首关于剑桥的诗――《再别康桥》,其中写道:“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而争论是否要砍掉的柳树,正是诗里写到的那棵。

这是艾伦・麦克法兰第一次听说徐志摩这个名字,他找来了英文译本的《再别康桥》,顿被这首诗的优美深深感染,随即做出去中国探寻徐志摩成长足迹的决定。

当时正值中国开放初期,当艾伦・麦克法兰来到中国长江边的一个小村庄时,村民见来了外国人,就好奇地问他从哪里来。他热情地回答说:“听说过英国的剑桥大学吗?我是那里的教授。”令他意外的是,周围人竟异口同声地说:“知道知道,就是徐志摩写《再别康桥》的地方!”这让老教授更觉得徐志摩很是了不起,“也就是从那时开始,他开始认真研究徐志摩了,将关于他的所有作品和评论文章全都找来,越读越觉得他是一位伟大的诗人。”

随着研究的深入,艾伦・麦克法兰迫切地感到,剑桥应该为徐志摩做点什么才对。经过深思熟虑,他于2008年向学校董事会提议,在剑桥为徐志摩立一块诗碑,以永久纪念这位伟大的文化使者。

提议被采纳后,艾伦・麦克法兰将诗碑地址选定在剑桥国王学院康桥边上那块草地上,这里距诗里写到的那棵柳树仅不到10米。经过精雕细作,2008年7月2日,一块白色大理石的诗碑立了起来,在它的两个平面上,分别镌刻着《再别康桥》的前两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和后两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2012年10月22日,艾伦・麦克法兰应邀做客徐志摩的中国母校――杭州高级中学。刚进校门,他就要求去看这所高中为校友徐志摩立的诗碑。诗碑就在教学楼前的草地上,碑上镌刻的诗句和剑桥大学的一模一样,就连碑的大小也相仿,像是双胞胎。老教授看后情不自禁道:“此次此刻,我想起了徐志摩曾满怀深情说过的一句话,‘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而我此生最自豪的事,就是促成了剑桥大学给徐志摩立诗碑。”

再别康桥徐志摩篇3

【关键词】 徐志摩;主题新探 离歌;赞歌;爱与苦的悲歌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以其色彩绚丽的绘画美、整齐而错落的结构美、回环复沓的音韵美,吸引着一代又一代读者。“轻轻的来”“悄悄的走”“挥一挥衣袖”“作别西天的云彩”,这清新而看似飘逸的文字,总会引发读者对诗人特立独行、洒脱不羁的秉性的联想,从而把《再别康桥》看作是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表现离愁别绪的、另类的别离诗。

其实,细读徐志摩短暂而丰富的一生,细品诗人生前还算不上丰厚的创作,深味诗人生前好友对诗人的评价,不难发现,《再别康桥》要表达的不仅仅是一般的离愁别绪,它是诗人感情煎熬的结晶,它是一首爱、美、自由的赞歌,更是一首告别爱、美、自由的悲歌,一首交织着诗人浓浓的爱与苦的悲歌。

我们知道,知人论世是赏析诗歌的一个重要方法,我们是不是可以从徐志摩的人生遭际中,品读出《再别康桥》的别样情味,而不仅仅是一般的离愁别绪呢?

诗人生前写过许多关于康桥的文字,如《康桥再会吧》《我所知道的康桥》《再别康桥》,康桥似乎已成为他创作中挥之难去的情结,他为何如此钟爱康桥?

笔者认为诗人钟爱康桥,首先源自康桥宁静、和谐、自由的自然之美。

诗人是大自然的崇拜者,他曾经说过:“有幸福是不离母亲抚育的孩子,有健康是永远接近自然的人们。”(《我所知道的康桥》)

可以说诗人在剑桥学习的两年,是他一生最轻松、自由、快乐的两年。因为他作为一个特别生,他有足够的时间,在康河边仰观悠悠白云,俯视柔柔水草; 黄昏中欣赏婀娜柳枝,星光下聆听潺潺水声。诗人在《我所知道的康桥》一文中说:“我要没有过康桥的日子,我就不会有这样的自信。我这一辈子就只那一春……”可以说,是康桥启迪了诗人的智慧,是康桥赋予了诗人灵性。

诗人被美丽、自由的康桥深深吸引、感染着,并渐渐地把它当成了自己“难得的知己”“生命的源泉”“精神的依恋之乡”。

诗人钟爱康桥,还因为康桥有他的爱:罗素以其广博的学识和毕生为人类的民主、自由而战,虽遭监禁也毫不退缩的勇敢而成为诗人心目中一个永恒的偶像;曼殊斐尔以其超凡脱俗的品貌和文笔,生命不息、写作不止的精神成为诗人心目中永远的英雄;还有诗人在剑桥所结识的一代才女、诗人后来的梦中情人——林徽因,是她让已婚的诗人第一次感受恋爱的快乐和痛苦。

可以说,是这些“英雄”萌发了诗人对美好社会、美好人生、美好爱情的憧憬,使诗人有了为此而不懈努力的动力。

所以,笔者认为,对于诗人来说,康桥不仅仅自然的康桥,也是他“爱、美、自由”之社会和人生的理想的象征。

诗人的理想美好,可现实呢?诗人的《人变兽》这样描述当时的中国现状:“城门洞里一阵阵的风起,跳舞着没有脑袋的英雄,那田畦里葱葱的豆苗,你信不信全是用鲜血浇!”诗人的描绘,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曹操《蒿里行》中“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战后的惨状。没有了康桥的宁静、和谐和美丽,有的只是战争的血腥。

社会动荡不安,诗人的个人生活又怎样呢?诗人的《生活》是这样描述的:“阴沉、黑暗、毒蛇似的蜿蜒,生活逼成了一条甬道……手扪着冷壁的粘潮,在妖魔的腑脏内挣扎,这魂魄,在恐怖的压迫下,除了消灭更有什么愿望?”

此诗写于《再别康桥》之前,发表于其后,没有了康桥的美丽、和谐、宁静、自由,只有阴沉、黑暗、恐怖,为何诗人有如此感受?

笔者认为,当然是社会环境使然,同时也是因诗人婚姻失意、事业不顺所致。

留学归国后,已离婚的诗人与一位已婚女子,靠着“任凭荆棘刺透脚心,任凭冰雹劈破头也要恢复自由”(徐志摩《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的执着走到了一起,他俩本该是幸福的,可惜,婚后,他的妻子由于渐渐在烟榻上沉沦,诗人经济压力越来越大,写诗、办刊、穿梭于上海、苏州之间教书,却往往为车费发愁。1928年6月至11月 ,靠着一路卖字画及外国友人的帮助,诗人才完成他生命中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欧洲之行。这次出行,与其说是考察观光,到不如说是陷入生活泥淖的诗人的一次出逃。

对一个男人来说,如果婚姻失意,他还有事业。此时的诗人,他的事业又如何呢?

诗人留学归来,驰骋文坛,光芒四射,也许锋芒太露,也许民主自由的思想使然,常遭同行非议,加上他的离婚、恋爱、再婚,在当时轰动一时,在与其它派别文学论战时,诗人不时会受到人身攻击。他在《我的彼得》一文中说:“在这道上遭受的,还不止是难,不止是苦,最难堪的是逐步相追的嘲讽,身影似的不可解脱。”

他的好友——画家刘海粟这样描述诗人当时的境况:“他有时雄浑倜傥,飘然物外;有时几乎无路可走,苦闷万分……他又像是崇高的山峰,狂风暴雨要摧击他,乌烟瘴气要笼罩他,侵蚀他的心灵,阻碍他的发展,这是人生的最大悲剧。”

社会动荡、婚姻失意、事业不顺,现实把他的理想击得粉碎,于是他第三次、也是生平最后一次到剑桥寻求慰藉,康桥依然美丽,金柳依然娇艳,青荇依然多情,可那些“英雄”呢?罗素早已移居一个小村落卖文为生,曼殊斐尔早已长眠地下,林徽因已随丈夫留学美国……事过境迁,物是人非,这一切怎不让诗人忧伤、苦涩。就是这次出行的归国途中,他满怀苦涩写下《再别康桥》。

《徐志摩传》的作者韩石山这样评价《再别康桥》:“读此诗而读不出其中的忧伤与苦涩,只能说对诗人和他的这首诗还是不太理解。夕阳的余辉里,诗人作别的不是西天的云彩,乃是他一生的豪情与梦想。剑河的柔波里流淌的,不光河水,也有诗人辛酸的清泪。不知诗人此番出游的心境,仅知此诗的优美,可以谅解。知道诗人此番出游的悲苦,读此诗而不鼻酸欲泪者,不能算是真爱徐志摩其人,不管你是白发老翁还是翩翩少年。”

的确,《再别康桥》是诗人回国六年来感情煎熬的结晶。整首诗,语意似简实丰,笔调似轻实重,情感似淡实浓。它是一首爱、美、自由的赞歌,更是一首告别爱、美、自由的理想的悲歌——一首交织着诗人浓浓的爱与苦的悲歌。

参考文献:

[1]韩石山著《徐志摩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傅光明著《吻火夜莺——徐志摩》(安徽文艺出版社)

[3]刘小波著《徐志摩画传》(现代出版社)

[4]文木、郁华著《万种风情无地着》(四川文艺出版社)

再别康桥徐志摩篇4

关键词 徐志摩 《再别康桥》 桃花源 浪漫主义

徐志摩诗歌的艺术成就是在性灵、意象、音律三方面,也可以说,他的诗作在艺术上具有这三大特色。而且,这三者在他诗中实际上是不可分割地统一在一起的:性灵的,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意象来体现,意象,也需要通过音乐美这个重要的方面去完成。它们共同构成了徐志摩诗歌艺术的整体,使他的诗不仅在艺术上享有较高的地位,而且给中国新诗的发展带来了某些有普遍艺术的经验,作出了其他一些诗人未能作出的贡献!

而《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经典之作。它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宛如一曲优雅动听的轻音乐。全诗以”轻轻的”“走”“来”“招手”“作别云彩”起笔,接着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 这首诗充分表现出了诗人高度的艺术技巧。下面我们就通过《再别康桥》来分析一下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点。

一、徐志摩诗的浪漫主义色彩

代表徐志摩艺术成就的,就是以《再别康桥》为代表的抒情诗。如诗人自己说,它们是“从性灵暖处来的诗句”。陆小曼在《云游》序言中说:“有些神仙似的句子看了真叫人神往,叫人忘却人间有烟火味。”这些神仙似的句子正是来源于他的浪漫情怀。

徐志摩出身富裕商人家庭,早年留学美国后又到英国,深受西方浪漫主义的影响,要“诗化生活”。表现在作诗中就是想象丰富,比喻生动。在《再别康桥》中,诗人把自己对母校的深情,溶化进了悄然别离时刻那些富有特色的形象和想象中的“夕阳金柳,波光艳影,潭映彩虹,恰似旧梦”,因此诗人要在“康河”的柔波里,“甘愿做一条水草”。正是诗人真挚热烈的浪漫主义个性,形成了全诗轻柔、明丽而又俊逸的格调。

(一)造境中充分体现了诗人的理想主义浪漫情怀

近代美学家王国维说文学作品“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这里所说的“造境”,实际上就是指浪漫主义创作,也就是说,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着重表现理想。尽管现实主义创作也表现理想,但现实主义的理想主要是通过对客观现实的描绘流露出来,而浪漫主义的理想则是作为描写对象而存在,就象诗人的《去吧》那首诗,它的浪漫主义的理想就是做为描写对象存在。

(二)一首《再别康桥》,把徐志摩热烈、真挚、轻柔、细腻又略带飘逸的浪漫主义个性,作了充分显示,给后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只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徐志摩就是这样用含羞草般的触觉和婴儿般的情感去感知爱情的,是他的单纯的爱情观给他的诗作注入了浪漫的气息。虽然这种浪漫不能成为现实,但是徐志摩那炽热与细腻的情感,在诗行中随着康河静静地流淌。

(三)对诗歌意象的苦心经营和有些带有刻意性质的追求

他实擅长于在生活中捕捉形象,而且善于在生活中发掘诗趣,并使生活的形象与诗歌的意趣融会到他的作品里,从而构成较高的美学境界。

二、《再别康桥》体现出的新月派的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歌是社会生活高度集中的形象反映,又是作者丰富感情的结晶,因此,它必须以高度精炼而又形象的语言来表达深广的思想内容。徐志摩在诗歌理论上同闻一多、朱湘等人一起倡导新格律诗,努力探求“新格式与新音节”的发现。新诗格律化提出新诗应具备“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徐志摩的诗最大限度地挖掘并利用白话本身的节奏感,创造出音乐的旋律。所谓“节奏”,即相当于音乐中的节拍。在诗词中, 语音的起伏、高低和升降等特点,决定着音节的疾徐和长短;而把平仄不同的声音有组织地排列起来,使之具有间歇,显示强弱,这就是“节奏”。徐志摩的这种有节奏的诗读起来的确有诗的美感。

(一)绘画的美

所谓绘画的美,是指诉诸视觉形象的“词藻”的选择和使用,能充分体现我国象形文字在状形绘色上的特点,富于色彩感。

(二)音乐的美

所谓音乐的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指音节朗朗上口,错落有致,具有诉诸听觉形象的那种音节美和旋律美。

(三)建筑的美

“建筑的美”也属于视觉形象,它主要指的是诗的形体结构,强调“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造成有规律的匀整或参差。

参考文献:

[1]孙小兵.文学作品赏析—中国现代文学[J].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4,3:19

[2]宋炳析.徐志摩作品赏析[M].海南出版社,1997,9:11-12

[3]吴奔星.徐荣街.现代抒情诗讲选[M].江苏教育出版社, 1985:100

[4]王迅.论徐志摩诗歌意境的空灵[J].美丽水学院报,2006,2

[5]葛玮华.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3)

再别康桥徐志摩篇5

关键词:徐志摩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修辞手法

徐志摩是以诗歌闻名于世的一代才子,他的散文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独特风格,梁实秋在《谈徐志摩的散文》中说“徐志摩的散文真是跑野马”,“是属于下笔不能自休之类的”。徐志摩散文的这些特点和其自由洒脱、情感充沛的诗人性情密不可分,更离不开他深厚的文学素养。以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为例,正是由于对多种修辞手法游刃有余的大量运用,造就了这篇散文色彩浓丽、清逸奇美的艺术风格,读来令人心神沉醉,流连忘返。

一、辞格的魅力——令人沉醉

徐志摩的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在修辞上的一大特色便是大量修辞格的运用,形成了诗歌一样瑰丽优美的意境,读来令人心神沉醉。

徐志摩把“桥上栉比的小穿阑与阑节顶上双双的白石球”比作“村姑子头上不夸张的香草与野花一类的装饰”,亲切而又新奇。“村舍与树林是这地盘上的棋子”,而这周遭的美景又何尝不是绚丽的图景?“一层轻纱似的金粉糁上了这草,这树,这通道,这庄舍。”构成了一幅令人神往的奇异美景。“那是临着一大片望不到头的草原,满开着艳红的罂粟,在青草里亭亭像是万盏的金灯。”谁又见过如此瑰丽神奇的图景?徐志摩在《我所知道的康桥》里对比喻辞格的运用仿佛信手拈来却又贴切生动,康桥的美景画卷一般铺展在我们面前,如此美丽,令人心驰神往。

“啊,那是新来的画眉在那边凋不尽的青枝上试它的新声!啊,这是第一朵小雪球花挣出了半冻的地面!啊,这不是新来的潮润沾上了寂寞的柳条?”自然界的一切都在呼唤着你,如此美妙,如此清新。“我哪里肯听话,长篙子一点就把船撑了开去,结果还是把河身一段段的腰斩了去!”河流仿佛也具有生命,读来轻松愉悦,想到那被“腰斩”了的河流,让人不禁莞尔。“怯伶伶的小雪球是探春信的小使。铃兰与香草是欢喜的初声。窈窕的莲馨,玲珑的石水仙,爱热闹的克罗克斯,耐辛苦的蒲公英与雏菊。”春日百花的娇艳虽是使用了拟人的手法,却使人感到那是降落在人间的花的精灵,是飘洒到尘世的天使。康桥的风光岂止是静止的画卷,在徐志摩的笔下,康桥的一切都充满了灵性,我们仿佛感觉不到徐志摩是在有意识地使用拟人辞格,只觉得这周遭的花草鸟鸣和河流都充满性灵,不由自主地陶醉在这灵动瑰丽的鲜活之中。

“康桥是美丽的,康桥更是神奇的,在它的面前你不禁睁大了眼睛痴望,更迫不及待地想要凝神细听,而你的灵魂和思想更是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在《我所知道的康桥》中,通感的使用也不胜枚举。“它那脱尽尘埃气的一种清澈秀逸的意境可说是超出了画图而化生了音乐的神味。”“论画,可比的许只有柯罗的田野;论音乐,可比的许只有肖班的夜曲。”视觉的美丽化生为听觉的陶醉。“槐花香在水面上漂浮,鱼群的唼喋声在你的耳边。”嗅觉的陶醉更像是亲眼所见。“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地淹入了你的性灵。”“在康河边上过一个黄昏是一服灵魂的补剂”,康桥的美已经渗入了你灵魂的深处。只听得“‘春!’这胜利的晴空仿佛在你的耳边私语。‘春!’你那快活的灵魂也仿佛在那里回响”。

“你如爱鸟,这里多的是巧啭的鸣禽。你如爱儿童,这乡间到处是可亲的稚子。你如爱人情,这里多的是不嫌远客的乡人,你到处可以‘挂单’借宿,有酪浆与嫩薯供你饱餐,有夺目的果鲜恣你尝新。你如爱酒,这乡间的每‘望’都为你储有上好的新酿,黑啤如太浓,苹果酒、姜酒都是供你解渴润肺的。”长长的一段排比句让你感觉康桥是如此迷人可爱。“徒步是一个愉快,但骑自行车是一个更大的愉快”,层递的使用更增添了你对康桥的向往。徐志摩如数家珍的描绘让我们触摸到他对康桥如痴如醉的眷恋之情。

此外,顶针的使用,如“我倚暖了石阑的青苔,青苔凉透了我的心坎”,回文的使用,如“有村舍处有佳荫,有佳荫处有村舍”,构思奇巧,精妙新颖,更增添了康桥的雅致工丽之美。

二、人称的转换——如临其境

徐志摩在写作写景散文时,不是冷静客观地站在第三者的立场向你介绍康桥的美景。而是把读者当做面对面的朋友,亲切地和你絮语,把自己最爱的康桥向你和盘托出,让你仿佛和他一样重新置身于康桥的美景之中。

在徐志摩深情的叙述中,你会发现他自己的身影无处不在,要么是“躺在累累的桃李树荫下吃茶”,要么是在康河中笨拙地撑船,要么是在清晨的林子里漫步,要么是骑着自行车愉快地在乡间遨游,甚或是凝神痴看神异的美景,要情不自禁地跪下双膝。而他在叙述的时候却巧妙地转换了人称,明明是自己的体会,却让你感到自己仿佛也身临其境,在康桥的美景中徜徉。“有一个老村子叫格兰骞斯德,有一个果园子,你可以躺在累累的桃李树下吃茶,花果会掉入你的杯子,小雀子会到你桌上来啄食,那真是别有一番天地。”“你凝神地看着,更凝神地看着,你再反省你的心境,看还有一丝屑的俗念黏滞不?”“逢着连绵的雾盲天你一定不迟疑地甘愿进地狱本身去试试。”第二人称的使用拉近了作者和读者的距离,不经意间完成了角色的替换,仿佛在美景中恣意赏玩的是我们自己。

三、句式的选择——独具匠心

感叹句和设问句相对于陈述句来说能增强语势,增强语言的感染力,作为一个精力充沛,感情丰富的诗人,徐志摩在大多数时候不是平心静气地向我们描述康桥的旖旎风光,感叹句和设问句的使用让我们感受到他浓烈热情的诗人性情和气质特点。

“那不可信的玲珑的方庭,谁说这不是圣克莱亚的化身,哪一块石上不闪耀着她当年圣洁的精神?”“你见过西湖白堤上的西泠断桥不是?你忘不了那桥上斑驳的苍苔,木栅的古色,与那桥拱下泄露的湖光与山色不是?”这些“质问”的背后,徐志摩率真洒脱,真挚热烈的性情展露无遗。

“啊,那些清晨,那些黄昏,我一个人发痴似的在在康桥!”“再没有比这一群建筑更调谐更匀称的了!”“只要你审美的本能不曾汩灭时,这是你的机会实现纯粹美感的神奇!”“一别二年多了,康桥,谁知我这思乡的隐忧?也不想别的,我只要那晚钟撼动的黄昏,没遮拦的田野,独自斜倚在软草里,看第一个大星在天边出现!”“就只这一春,我的生活是自然的,是真愉快的!”直抒胸臆的热烈慨叹源于徐志摩对康桥的一颗滚烫与赤诚的心。

相对于短句来说,长句更适合于抒发浓烈的深情,而且读来深婉曲折。《我所知道的康桥》中徐志摩使用了很多的长句用来抒发自己胸中对康桥浓得化不开的深情。如,“曾经有多少个清晨我独自冒着冷去薄霜铺地的林子里闲步——为听鸟语,为盼朝阳,为寻泥土里渐次苏醒的花草,为体会最微细最神妙的春信。”“远近的炊烟,成丝的,成缕的,成卷的,轻快的,迟重的,浓灰的,淡青的,惨白的,在静定的朝气里渐渐地上腾,渐渐地不见,仿佛是朝来的人们的祈祷,参差的翳入了天厅。”

此外,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用词华丽,色彩斑斓,使用了很多的叠词和自创的形象的词语,如“雾盲天”等,也是构成此文富丽雍容的文风的重要因素。

正是由于多种修辞手法的频繁使用,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笔墨浓烈,繁复铺张,呈现出华丽夸张的艺术风格。而这所有的修辞手法在徐志摩轻逸流动、飞扬轻灵的妙笔之下又看不出一丝雕琢的痕迹,因为徐志摩“天生就是一个感情性的人”[1],“是跳着溅着不舍昼夜的一道生命水”[1],他的浓烈的抒情因为真挚反而让你更觉可爱率性,也使徐志摩成为了现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作家。

再别康桥徐志摩篇6

一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足以让人感受到康桥的静谧和安宁,念到这里,仿佛自己也如诗人一样,轻轻的迈动着双脚,轻轻地走在康桥上,生怕吵醒了熟睡的虫子和鸟儿,破坏了康桥的静谧和宁静。

太阳就快落山,我站在康桥上,可以看到西边天上的五彩云霞,余辉反射四周,河畔的柳树仿佛穿上了金色的嫁衣,就像一位夕阳下的新娘一样,美丽婀娜,风儿吹起她的衣角,她就这样在微风中向我走来,我陶醉着不自觉伸开双臂,朝她走近,走近,甚至就连她倒映在水中的影子也是如此迷人,一直在我的心头荡漾、荡漾,陶醉了我的心智。

你看河中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柔波中它随着流动的河水飘荡,自由自在忘情地舞蹈。这时,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水底的小草,只要让我静静呆在康河水中,我便心甘情愿地只做一棵无名的水草。

云彩和霞光的余辉倒映在水中,一阵风吹来,仿佛是被打碎的七彩石一般,撒碎在海藻间,像是彩虹的梦境。

我多么想“撑起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用小船载满一船的星辉,在星辉斑斓的河上放歌,但是我怕打破了今晚沉静的夜色,我悄悄的划着小船,在稀稀疏疏的月色中寻找着志摩当时划过的地方,听风儿轻轻在我耳边哼唱!

再美好的梦也有苏醒的时候,“轻轻的来”“轻轻的走”,康桥沉默了,夏虫也为我沉默,“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再见了,康桥!

我就这样沉醉在康桥上,我就醉在《再别康桥》的意境之中,久久不能自已。徐志摩的浪漫情愫实在令人折服,简简单单的词藻却能勾绘出如此生动静谧的画面,令人神之神往,欲罢不能。

再别康桥徐志摩篇7

关键词: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中图分类号:I20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4-0000-01

徐志摩是我国现代浪漫主义诗人,在我国新诗的发展历史上具有一定的影响,他的诗歌具有鲜明独特的风格和深厚的艺术气息。《再别康桥》是徐志摩在1928年秋欧游归途中的作品,这也成为了他的代表著作,是中国20世纪中最出色的诗篇之一。诗篇凭借对康河动人景致的描写和对泛舟在河上的想象,表达了徐志摩对剑桥大学和康河依恋不舍的情怀。作品所显现出的艺术之美,可以说是文坛中的精品之作。徐志摩作为新月诗派的创历人,在诗篇的创作标准上一直遵循着“三美”理论。他的作品通常以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的三美特色为主张。

1、音乐美

音乐美是对整首诗中的音节所说的,一首优秀的诗歌要有和谐的音节以及较强的节奏感,使人读诵起来朗朗上口。在创作中徐志摩对诗歌的音乐美是非常重视的。徐志摩说过:“一首诗的秘密也就是它内含音节的匀整与流动,就像一个人身体的秘密是他的血管的流通。”这首诗篇中所表现出的音乐美在于“回环往复”,在作品首尾呼应的结构中得到了完整的体现。

1、1 节奏美

本诗的整体节奏和谐动人,在全诗共七节,诗人反复运用了叠字的手法:“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轻”和“悄”不但给人以柔和温婉的感觉,再加之多次重叠使后更显得轻柔缠绵。在诗篇中作者大量使用了声母、韵母相同的词语,例如“艳影、榆荫、荡漾、班斓”这类的连绵词,使人读诵起来具有一定的音乐美感,也充分表现出了诗篇中和谐、柔美的温润之感。

诗篇中整体的节奏虽然是温和、柔美的,但也体现了许多的轻快之处。作品的开始和结尾处的节奏表现的较为明朗轻快;作者在寻梦放歌的时候节奏稍加急促,这种快慢节奏的相互对应也反映了作者波动的情绪,使音乐美在节奏变化上充分的体现。

1、2 韵律美

押韵是文章中,在每句话的末尾放相同“韵”的字,让其在声音上产生一种和谐的回环感。一首诗篇中的音乐和它的韵感是息息相关的,诗篇在韵律上采取了每两句押韵,每节都随情换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全诗音节平仄交替、匀称整齐,声调回环往复,使人读诵起来抑扬顿挫、节奏和谐鲜明,极具婉转悠扬的旋律磁。

1、3 结构美

诗篇在描绘手法上运用了首节和尾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的结构。在映衬离愁气氛的同时,把诗篇中的节奏感和旋律美巧妙的组合在一起。作者通过对节奏的正确把握,使诗篇中回环往复的音乐之美表现的淋漓尽致。

2、绘画美

绘画美是指诗篇通过优美动人、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的走到作品的意境里。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诗画同源的说法,诗歌也一直都讲求绘画之美,诗与画也一直都是默契相同的。许多古代的文人在诗词创作的同时也非常热爱绘画,所以常常会把诗词和绘画合为一体,便有了“书画同源”说法。而徐志摩也是其中之一,他热爱自然、崇拜山水,在诗篇的意境和词藻的的运用上更是专注,在他创作过程中一直都不遗余力地追寻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

2、1 绘画外表

《再别康桥》运用简练的语句,为读者们展显出了行云流水般动人的景象。全诗中选取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这类简洁却极具艺术色彩的词语,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视觉想象空间。诗篇共分为七节,而每一小节都会为读者营造出不同的迷人画面,第一节是诗人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第二节是河畔上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第三节是康河水底的水草向诗人招摇似乎有话要对诗人讲;第四节是浮着水草的水中倒映着霞光,波澜荡漾。这时的诗篇中又为读者描绘出了一副康河晚景图的景色。整幅画面如霞光斜照般迷人,云彩、垂柳、柔波、水草、清潭在夕阳的映照下也变得班斓绚丽。

2、2 内在写意

写意画通常运用散点透视的方法,一幅作品可以用不同的视觉角度去欣赏,对事物的内在精神情感的表达往往大过于外在的写实。这便是人们常说的“不求形似,贵在神似”《再别康桥》正是通过唯美迷人的画面,抒写了诗人情感失意后复杂感伤的心情和康河梦幻般的意境之美。

在夕阳的映照下,河边的青柳也被染成了金黄色,在绚烂耀眼的同时,也让人突增淡淡的伤愁,“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也正符合诗心当时内心的情境。诗人多年来一直把康桥当作自己的“精神家园”。再次故地重游自然让诗人满心欢喜,但此次行程匆忙,而这一次的康桥之行也可能是此生的最后一次,这让徐志摩心有不舍,难免伤感。“金柳”的“金”也表达了作者内心中复杂交错的情感。

3、建筑美

建筑美是指将文字通过使用正确的排列手法,例如匀称的小节、整齐的句子使文章呈现出美感。

闻一多根据中国汉字的特点提出了三美理论,他认为中国使用的文字都是象形文字,而中国人的在鉴赏文艺的过程中,大概有一半是通过视觉神精来传递的,所以我们要让文字充分发挥它的艺术空间,根据汉字的形体特点,让读者在诗歌的视觉空间中拥有直观的感受。

3、1 格式错落有秩

诗篇是以每四行为一节,一三行稍短,大概六个字,二四行稍长,大概八个字,诗行呈现出长短错落有秩的形式美,如下: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3、2 整体结构匀整

诗篇虽然显现了错落的变化美,但其中也是有规可循的,其实从整体上看,无论是节式、章法、句法、韵脚上虽然各有变化,但还是非常严谨匀整的,整体表现出了规整之美,如下: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彩,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通篇欣赏诗歌之后,不禁让人心起涟漪,这正如诗篇用变化的旋律表达了作者内心情感的起伏。诗歌以轻快、舒缓相融合的节奏以及轻柔起伏的旋律,表达了诗人内心如水波般变化的情感。

再别康桥徐志摩篇8

随心一首《再别康桥》,让我认识了才华横溢自由随性的徐志摩,淡漠的拂去浮世留在衣上的尘埃;心动一首《偶然》,让我认识了以退为进勇敢追爱的徐志摩,心思千转诉说着自己那深情爱恋;情思一首《翡冷翠的一夜》,让我认识了内心细腻思念成灾的徐志摩,爱怨交织地挥洒着自己的抑郁情怀;浓情一首《爱眉小札》,让我认识了敢爱敢恨缠绵浪漫的徐志摩,心甘情愿地为爱人四处奔波辛劳。志摩把一生都熔进了爱与自由的火炉,超越了百年的时空,又有谁懂他的浴火涅盘。

徐志摩曾说:“不要因为寂寞而错爱,不要因为错爱而寂寞一生。”虽对爱情的执着等待令人感叹,但对张幼仪的残忍无情却让人唏嘘。幼仪曾言:“坏婚姻是所好学校。”也许正因志摩的伤害,才有了一个伟大的女银行家。她不求回报的爱,献祭了灵魂,收获了残忍,这位青瓷如水的女子,在痛苦中破茧重生,背负了太多,也成就了很多,但从始至终,她都不曾抱怨过什么,一直沉默地深爱着这个不肯在她世界停留的四月天。

“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林徽因一袭白衣,一身才气,便让一代才子沉沦。她的微笑,便是他灵感的源泉。她的冷静果断,让他既爱又怨。四年之别,心念之人已为他人作嫁,志摩无奈叹道:“这个你不要的我,今后只远远的看着你,将不会再扰动你的生命。”才子佳人,缘分叵测,徽因也许是希望把志摩想象中自己那美好的形象永远留在彼此梦意阑珊的康桥。志摩去世后,那块悬在徽因床头伴其余生的失事飞机的木头残骸,已足以证明他们在最美好的年华里相爱过。

“轻吟一句情话,执笔一副情画。”志摩与小曼,浪漫与绚丽的倾城之恋,跨越了一个世纪的爱,汇成一本跳动着爱情的文字,谁能不动容?面对世人的批判,两人执手微微一笑。志摩飞机失事,谩骂如洪水般向这个骄傲的女子涌来,华丽美艳如小曼,不曾解释,不再红妆,只静静在时光中默默守护着心中的那场梦幻之恋。

再别康桥徐志摩篇9

读徐志摩的诗,扑面而来的是浪漫的激情和优美的旋律,他的诗句就是从他心灵深处流淌出的音符。因此,一般人总将徐志摩看作一个浪漫主义诗人。其实,徐志摩不仅是一个浪漫主义者还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胡适曾经这样评价他:“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在他的笔下,“云彩”、“金柳”、“艳影”、“青荇”、“水草”、“虹”、“梦”、 “长蒿”、“星辉”、“笙箫”、“夏虫”、“康桥”、“衣袖”这些看似寻常的事物仿佛都具有了灵性,仿佛都成了他情感和理想的依托,细读之下,不由得心驰神往。读着这首诗,你甚至能感觉到诗人徐志摩那细腻却又炽热的情感在诗行中就像源源不绝的康河水般静静地流淌。

同样的康河、同样的康桥,同样的云彩、同样的金柳,同样的青荇、同样的水草,在一般人眼里至多不过美景一片,为什么在诗人的眼里却有着如此的不同?再读《再别康桥》,我终于领悟:诗人之所以能够留下这首绝唱,是因为他不仅有着浪漫的情怀还有着理想的信念呀。而这一切都源于他那与众不同的单纯的信仰,虽然这信仰曾经给他短暂的生命带来过太多的磨难。然而他并没有向磨难低头,并没有因自己的遭遇而颓废,在艰难中他依然前行,毫不放弃自己的理想,最终使他的诗不仅在艺术上享有较高的地位,而且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作出了其他诗人未能作出的贡献。

当我蒙受育红小学的恩惠,去到英语的源头英国学习,有机会去到诗人曾经流连过的地方,站在也许曾经就是诗人站立过的河岸,望着那轻波缓流的康河水、夕阳下河畔那婀娜的金柳,感受着诗人当年曾经感受过的宁静与美景,心灵深处仿佛有一根最纤、最柔的弦被轻轻地拨动了。

再别康桥徐志摩篇10

【关键词】小剧场歌剧 《再别康桥》 演唱分析

小剧场歌剧是在传统歌剧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的歌剧形式。其特点就在于一个“小”字,一般来说,其演唱场地都在音乐厅、小剧院等室内,演员一般在8到10人左右,题材多样、音乐凝练、舞美新颖,并在表演过程中注重与观众的互动,是一种有着旺盛生命力的新型歌剧形式。《再别康桥》是近年来小剧场中的优秀代表,取材于广为人知的徐志摩、陆小曼、林徽因和梁思成之间的爱情故事,由陈蔚、周雪石等创作而成。全剧分为墓地游吟、天坛同台、再别康桥、沉沦上海、双清重逢、挣脱泥沼、白日飞升和人鬼情未了8个小节。并在此基础上安排了泰戈尔、胡适和金岳霖三个人物进行旁白,巧妙贯穿了整个剧情的发展。作品一经上映后,立刻受到了普遍的好评,先后获得了多个奖项,堪称是中国小剧场歌剧中的经典之作。

一、《再别康桥》中的唱段分析及演唱

(一)《再别康桥》的分析和演唱

该唱段和整个歌剧以及歌剧的原型诗歌重名,可以说是作品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唱段。表现的是徐志摩向林徽因表白,希望与其旧情复燃,而遭到林徽因拒绝的情形。无奈之下的徐志摩十分愁苦,继而与林徽因唱出了该唱段。整个作品分为A、B、C三个部分,A部分由徐志摩演唱,B部分由林徽因演唱,而C部分则由二人合唱。作品为F大调,慢板,歌词即徐志摩的原诗。A部分中有两个乐句,开头的“轻轻的”,采用了弱起节奏,旋律建立起在自然音阶上,像是真的“轻轻的”诉说,仿佛一大声就会惊醒这美好的美梦一般。而且还对中间的“轻”字使用了切分节奏,更加突出了一种略带忐忑的心情。“我走了”三个字,采用了三连音和自然音阶下行的形式,情绪上略显激动。最后一句“作别西天的云彩”中,“彩”字的力度由弱到强,并且时值较长,用了一个八分音符和加连音线的二分音符。这种速度和时值上的变化,体现出了徐志摩的一种无奈之情。B部分是林徽因的演唱,是对A部分歌词的重复,好像是对徐志摩的一种呼应。演唱中要带着一种回忆的感觉,把那种想爱却不能爱的矛盾心情表现出来。C部分是徐志摩和林徽因的合唱,其中最大的特点就在于一种矛盾的心情的表现。与A、B两个部分不同,在A、B两段中,音乐表现和文字含义是一致的,比如文字是“轻轻的”,那么音乐的力度也较弱,速度也较为缓慢。但是在C段中却截然相反,想要“悄悄的”,却分明唱的很重,想要说“我走了”,却是欲言又止。正是这种矛盾之情,迎来了全曲的最高潮。最后一句“不带走一片云彩”中,节奏逐渐缓慢,在“云”字上有个短暂的小三度和声,并在最后两个小节持续音上结束,力度逐渐减弱直至消失。可以看出,整个作品的音乐表现是与两人的心情变化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需要演唱者以细致和深入的情感体验为基础,才能获得恰如其分的演唱效果。

(二)《一首桃花》的分析及演唱

《一首桃花》是林徽因的独唱唱段,采用了宣叙调和咏叹调相结合的方式。整个歌曲分为A、B两大部分,主要采用钢琴和小提琴伴奏。A段主要是对桃花的吟咏,借桃花而喻人,以此来塑造出一个年轻、貌美、知性的女性形象。主要采用了宣叙调的形式,g自然小调,节奏以四四拍为主。特别是附点下行音型的连续使用,让整个旋律听起来十分自然和亲切,将桃花那种顾盼生姿表现得淋漓尽致。一开始的“桃花,桃花”一句,“桃”字从小字二组的d唱起,意在获得一种轻柔、唯美的音乐效果。“朵朵露凝的娇艳”一句中,“朵朵”二字要求在演唱上要有一种展开的感觉,但是又要在音量上有所控制,音色要柔美和含蓄。B段是对桃花动态的展现,也是全曲的高潮部分。曲调由之前的g小调直接转为了降B自然大调,给人以豁然开朗之感,虽然发生了转调,但是旋律的链接却是不露痕迹,自然而流畅。在节奏上使用了四三拍和四四拍的交替,特别是在最后,再次出现了三连音节奏,把林徽因的内心活动变化描摹得十分逼真。因为在歌词上呈现出了反复的特点,所以尤其要注重速度、力度以及情感表现在衔接上的紧密,换气要深和快,体现出一种画面感。

二、从《再别康桥》看小剧场歌剧的演唱

从对《再别康桥》两个唱段的分析可以看出,小剧场歌剧的演唱,既与一般的歌剧演唱有共同之处,也有着自身的独到之处,需要演唱者予以深刻而灵活的把握,方能获得恰如其分的音乐表现效果。具体来说,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深对作品的情感体验

与传统歌剧相比,小剧场歌剧在题材选择、情节设置以及舞台设计等方面,都体现出了一种简约的特点,这种形式上的简约,恰恰是为了内容方面的突出,也就是情感表现。由《再别康桥》就可以看出,其故事情节较为简单和直接,反而是情感表现贯穿于作品的始终,所有情节的发展、人物形象的塑造,都是和情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对于演唱者来说,要尤其注重对作品的情感表现。而如何获得良好的情感表现效果呢?关键就是加深对作品的情感体验。以《再别康桥》为例,徐志摩、林徽因、陆小曼等人,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知名人士,要想演唱好这些唱段,就必须对其进行全面的了解,然后以此为基础,再结合作品进行情感体验。在这个体验过程中,要将自己完全置身于作品所营造的环境中,将自己想象为主人公,每一句歌声都是自己内心的独白,都是自己真情实感的流露,只有形成和主人公一致的情感体验,才能获得情真意切的演唱效果。

(二)注重对作品的细节刻画

小剧场歌剧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较为简约,所以每一个唱段都堪称是精华,而唱段中的每一个乐句,甚至每一个音符,都是创作者构思和情感的凝结。演唱者尤其要注重对作品的细节刻画,或者说要追求一种细致的演唱效果。比如在《再别康桥》这个唱段中,创作者为了更好地表现出徐志摩和林徽因的矛盾心情,采用了逆向思维的方式,故意让音乐表现和文本含义相反。“悄悄的”要求加重演唱,而“我走了”则是欲言又止,这就是创作中的一个细节表现,对整个唱段的情感表达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如果演唱者没有认识到这个细节,或者表现得不充分,那么演唱效果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又如《一首桃花》中,两个“一瞥,一瞥”中,第一个“一瞥”要求唱的轻巧而灵动,而第二个“一瞥”则要求更加轻盈和柔和,意在用弱声的形式将观众带入到一个安静、柔美的梦幻世界中。正所谓细节决定品质。一方面,演唱者要对乐谱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了解创作者的真实意图;另一方面,则要结合个人的技术特点,以最合适的形式表现好这些细节,这将使整个演唱质量获得质的提升。

(三)注重和观众的互动

传统的歌剧表演中,因为表演者和道具众多,所以对舞台的面积有着较高的要求,虽然大舞台能够获得令人震撼的视觉效果,但是也从客观上拉远了观众和舞台的距离,影响演员和观众的互动。而小剧场却正好相反,其舞台面积较小,演员和观众的距离更近,使两者能够更好的进行互动,这也对演唱者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是演唱者对自己音色的把握。小剧场带来演员和观众之间的距离变化,使演唱者不能再使用大嗓门或扩音设备,要求演唱者能够有机掌握自己的音色,力求获得一种对话般的效果,给观众以自然和真实的感觉。其次,是要注重对肢体动作的运用,观众和演员近在咫尺,所以演员的一举一动都被观众看在眼里,要求演唱者能够对肢体动作予以合理的运用,如眼神、手势等,从而使整个表演更加真实和生动。

综上所述,小剧场歌剧自诞生以来,便得到了业内外的普遍好评与认可,表现出了旺盛的艺术生命力。因在题材、音乐、舞美等多个方面的创新,使其在演唱方面也有了特殊的标准和要求,需要演唱者在遵循一般歌唱规律的前提下,通过多方面的调整,适应小剧场歌剧的演唱需要,真正从表演环节为小剧场歌剧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祖德.形式、意蕴与音乐性――《再别康桥》音乐性新探[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3).

[2]彭志敏.探索・选择・思考――关于小剧场歌剧《再别康桥》的音乐创作[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3(1).

[3]钱仁平.让诗情与爱意在复调中起伏――周雪石和他的小剧场歌剧《再别康桥》[J].音乐爱好者, 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