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教案十篇

时间:2023-03-31 18:25:35

再别康桥教案

再别康桥教案篇1

《再别康桥》是20世纪中国最出色的一首别离诗,它犹如一首轻柔优美的小夜曲,诗人的自由天性、潇洒飘逸的风格与康桥宁静优美的自然风景融会成了别具一格诗境之美。一直吸引着无数的读者,让人感慨,引人沉思。本案例研究的主要问题有:

1.教学条件下的诗歌教学应该让学生得到什么?如何得到?

2.教师在学生学习体悟过程中起什么作用?运用教学策略的基本途径有哪些?教学策略对于学生自主学习具有何种意义?

3.如何让学生有效地学习知识?

【案例背景】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运用诗歌的意象和象征这一鉴赏诗歌的入门方法,研究、探讨现代诗歌,体会诗歌的意境之美。本课学习目标则定为:1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2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A通过教师的指导朗读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B通过教师的指导赏析,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诗歌。

优秀文学作品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宝贵结晶。文学欣赏活动是欣赏主客体相互呼唤、适应、契合的结果,一方面欣赏主体有某种精神需求,另一方面欣赏客体对主体具有吸引力。教学条件下的文学欣赏活动有其特殊性,首先是要认识学习者已有的学习基础及知识背景。高二学生已具备相当的鉴赏能力。读解文本的“语表层”几无困难。但正是由于对内容的“粗知”,而容易使他们产生满足感,失去进一步鉴赏的兴趣与动力。因此教学设计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强化并保持学生对鉴赏活动的需求。教学策略之一是使教学内容“陌生化”,即拉开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让学生产生少知感甚至未知感,生疑生惑,从而,让距离去调动学生。让学生在鉴赏过程中不断探究并发现文本的魅力。

据此,本案例设计以学生的自我鉴赏为起点,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组织教学内容。以诵读为主,以课件贯穿始终,集音乐、画面、相片、朗诵等视听手段为一体,充分感受诗歌的优美境界。让学生自主探索理解文本意义,建构知识,最终实现提高鉴赏能力并获得整体发展的目的。课时目标、内容如下:

一课时,以诵读领起,以课件贯穿始终,集音乐、画面、相片、朗诵等视听手段为一体,充分感受诗歌的优美境界。教会学生诗歌鉴赏方法,通过对意象、意境的具体分析来帮助学生解读作品。

【案例实录】

导入新课后,欣赏配乐朗读《再别康桥》,在此基础上提问:《再别康桥》在你的心里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它美在哪里?学生展开讨论,教师引导学生鉴赏诗歌的情感美、意境美、语言美。

片段一:

师:古人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无奈,又有“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还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那么现代人是如何理解离别的呢?

生:徐志摩笔下的离别像暮春里牧童的笛声,既让人欣喜又让人伤感。

师:能结合诗歌具体谈谈么?

生:诗歌的感情从惆怅到热烈,在第五节达到高潮,在第六节陡然低落,沉浸于寂然,只能带着无限的怅惘离去。这种感情的变化正是基于对康桥的不可遏制的爱,这种爱让人欢喜让人忧。

片段二:

师:这种感情是直接表达出来的吗?

生(1): 不是。

生(2):感情是蕴含在景物描写之中的。

师: 对,这些景物就是意象,是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

生(3):这些意象都是柔美而抒情的事物,浸透了作者对康河的永久的恋情。他甚至想永远留在这里“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全诗通过这些意象构筑了梦幻般的氛围,如一首小夜曲,让人如痴如醉。

师:意象的组合就是意境,请大家用散文诗般的语言描述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歌情感。

气氛非常活跃,想象异常丰富,大家沉浸在创造的欢乐和对意境的描述所产生的愉悦中。

这节课结束了,但学生们似乎还沉浸在诗歌优美的意境之中,诗歌像抛向湖面的石子,在每个学生的心中激起了圈圈涟漪。那纯美而又忧伤的旋律与情感感染了每一个人。

【案例后记】

《再别康桥》是说不尽的,尽管在短短的一节课中,学生领略了这一艺术精品的风采,但认识的只是冰山一角。案例的操作必须紧扣教学目标,突出教学主线,努力“删繁就简,避熟就新”,带着教材走向学生,使学生学得乐,学得深。要激发、调动学生思考,关键是要将一定的学习目标转化为问题,通过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将主体鉴赏活动始终置于“最近发展区”,以最终实现有所发现的预期结果。在动态的多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重视对学生思维行为的引导、点拨,进行有效的课堂调控,使鉴赏活动始终围绕一定的目标展开,通过“追问”实现“有效学习”是十分关键的。案例的有效实施,需要教师具有全新的理念,得当的方法和机敏的应变能力。

【案例分析】

本案例力图体现“重在自主,重在发现,重在探究”的教学理念。

首先,学生的鉴赏活动贯穿教学的始终,无论是对文本意义的读解,还是对意境的感悟,都不是(或很少是)由教师传递、告知的,而是由主体通过探究而发现的,在课堂上,鉴赏主体拥有比较充分的鉴赏权、思考权、发言权,这就为主体“发现“提供了保证,学生不再是名义上的、形式上的主体,而是实质性主体――成为学习过程的真正主人。

再别康桥教案篇2

多媒体运用要为学生的学习设计

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为主,这些都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不去想着学生的学,只是想着如何展示自己的多媒体技术,那么,这样的“教课件”就会回到“一言堂”的老路。教师在设计课件时应该从学生学习的需要来设计,不能从为了自己上课不慌乱、消除公开课的紧张的角度来安排。多媒体课件只是起一个辅助与展示作用,它不能完全代替我们的课堂教学。

案例一:

第一时段

PPT1:华丽的美图,英国剑桥大学外景。

PPT2:作者介绍,徐志摩诗人,有《花雨》、《志摩的诗》等。1918~1920年,他先后就读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1925年和1928年,他出国途经英格兰,两次重访母校。本诗是他1928年故地重游后在归国的轮船上写的。

PPT3:冰心的诗歌。

PPT4:梁启超的评价:中国新诗的基础。

PPT5:读准字音:荡漾( ) 青荇( ) 揉碎( ) 斑斓( ) 漫溯( ) 笙箫( )

初步分析及建议:这个观察的时段里一共出现了五张PPT,第一张对诗歌的背景介绍很有必要,毕竟学生对英国剑桥还是很陌生的,这一张以图为主的PPT给了学生直观的感受,便于理解诗题,作为导入很好。第五张PPT是字词的识记,也是很有必要的。另外的就值得讨论了:①“作者介绍”这张可以让学生在预习时上网搜索整理,培养学生整理信息材料的能力。②第三张和第四张的内容对初一学生来说太陌生了,短时间很难读懂,不如举例学生熟悉的诗歌来导读,如李白的送别诗《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等。③引用课外资料应该注意目的性,要为课堂教学目标服务,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多媒体运用要为教学的有效设计

多媒体课件在制作初期就应该考虑到自身的辅助地位,可以着重于教学重点和难点,做到举一反三。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依然担任着“搬运工”的角色,按部就班、原原本本地把教科书、教参上的内容搬到多媒体课件中,然后按照课件预设的程序走,课件完了一节课也结束了。没有启发学生,也没有给学生时间去思考。这样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教师很难有什么创造性,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也被繁乱的课件扼杀了,更谈不上语文课堂的有效生成。多媒体课件变成了问题加试卷的课件,这种课堂也变成了另一种“满堂灌”的传授式教学。

案例二:

第二时段

PPT6:整体感知。

默读诗歌,划分节奏,标出韵脚。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PPT7:诵读诗歌,了解大意,体味感情。

《再别康桥》写离情别绪,但全诗并不哀婉沮丧,如“河畔的金柳”像夕阳中的新娘,抒发了_____;“在康河的柔波里”诗人“甘心做一条水草”抒发了_____;“夏虫也为我沉默”交织着_____等复杂感情。

读《再别康桥》的感受像( )。

A.倾听岳飞高唱《满江红》

B.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C.静听肖邦的小夜曲

D.聆听阿炳的《二泉映月》

一句话概括《再别康桥》抒发诗人____________的感情。

PPT8:赏析揣摩。

研读诗歌,揣摩特色。

人们都说《再别康桥》在形式上具有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例如,全诗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句基本上六七字(间有八字句),参差变化中见整齐,具有建筑美。再如,每节押韵,逐节换韵,追求音节的波动和旋律感。“轻轻”、“悄悄”等叠词的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使诗歌具有音乐美。你能说说本诗的绘画美体现在哪里吗?为每一个画面起一个动人的名字?

品读诗歌,揣摩语言。

①说说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②《再别康桥中》我认为用得最好的词是_____,理由是_____;写得最好的句子是_____,理由是_____。

比读诗歌,背诵默写。

《再别康桥》中写诗人荡舟河上寻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初步分析及建议:本时段出现了3张PPT,虽然数字少内容却不少,15分钟内解决的几乎是全课最主要的内容,师生都有些忙碌,课堂环节就出现了过渡的问题,然而这不是多媒体课件所能解决的,需要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师往往为了消除忘词和紧张的情绪,怕空堂冷场的现象发生,就在课件里大容量地安排教学内容,都是预设的,完全不考虑学生的情况,这样的多媒体运用自然低效或无效甚至是负效了。

多媒体运用要为教学的动态生成设计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推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些意料之外而又有意义的信息材料,教师把握利用这些动态生成资源,注重课堂的动态生成,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价值取向。一堂课要完成它既定的教学任务,这就需要我们在多媒体设计时充分考虑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实际。

案例三:

第三时段

PPT9:探究质疑。

“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这“彩虹似的梦”究竟指的是什么?

PPT10:读写结合。

①再读全诗,作者情感是怎样变化的?

②当一个小诗人:选择与亲人团聚或分别时的场景,学写一首小诗。

初步分析及建议:这一观察时段,有2张PPT的展示,探究和读写,给予学生的时间还是比较充分的。开始练笔了,要求是6分钟之内,完成8句以上的小诗的练习。教师在教室里不停地巡视,观察学生的练笔情况。5分钟之后,教师提醒学生抓紧时间。6分钟之后,大约有一半多学生完成。教师要求:小组成员互相浏览,并以小组为单位推荐优秀习作。2分钟之后,教师实物投影学生的习作,并要求:能否用学到的方法充实习作内容。有一学生提出:可以运用修辞。又一学生提出:不妥当。但不知怎么修改。教师让学生坐下,没做进一步的评点与指导。

这节课选择的观察主题对教师的实际教学很有指导价值。但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①6分钟之内完成诗歌写作,对刚刚接触诗歌的初一学生来说,时间紧迫,学生并不能充分思考和练笔。②小组分工不明确,学生不知所措,导致所谓的小组交流并没有充分展开。

语文教学的多媒体课件设计还要避免以下几种情况:①填空式的问答,答案预设好,再做成课件,即便学生有不同的声音,也无法随机应变地更改,不利于学生的思考。②课件不能代替板书,课件一旦形成就是死的了,而板书可以根据教学实际灵活变化,更趋完善。③课件不能代替阅读,多媒体课件应该面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而变化,看课件、读课件永远不能替代学生的读教材。

再别康桥教案篇3

一、学习情境创设的四种常规做法

1.用老师的真实的经历创设真实的有吸引力的情境。比如《伶官传序》课里老师用了自己的滁州游记来引入课文。

2.选择和教学内容有关的影视作品、音乐片段,引入课堂,渲染课堂氛围,吸引学生注意力。例如《出师表》选用的电视剧《三国演义》片段引入。

3.从作家生平材料人手,知人论世,促进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进一步深化。这个类型使用非常普遍,几乎是所有的老师、所有的课文大多采用这种方式。比如《再别康桥》的徐志摩生平的介绍,《伶官传序》里欧阳修的生平。

4.选择和作品相关的图片,让学生把抽象的文学语言转化为视觉形象。比如《再别康桥》里精美的康桥的图片。这些做法都有一个共同的追求,激发兴趣,渲染氛围,实际上这个做法确实有比较好的效果。但如果从学习情境设计的有效性来分析的话,可能就会发现有很多方面可以进一步改善。

二、案例存在问题分析

我们可以从三点来分析《五代史伶官传序》。第一点:从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看,本课学习情境设计是教师的真实活动,老师的游历文章,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和榜样作用,能很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第二点:目标达成方面,本课的学习情境对学生领悟创作动机,体会作者在本篇史论中渗透的思想感情的关联性不强,对学习目标的达成帮助不大。第三点:从适合教学内容与否这一点看,对欧阳修的评价内容要适当修改。不是注重对欧阳修人生情味的欣赏,而是对欧阳修的历史观、儒者的家国情怀——“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共情。

第二课课例《出师表》。学习情境是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的“出师表”片段。学习目标是两点。1、品析语句体会作者忠君爱国的深情。2、结合自己阅读感受,在品读中体会诸葛亮忧国忘身、知恩图报、勇担重任、鞠躬尽瘁的精神。这两个目标都指明了达成目标的途径是结合自己的阅读体会品析语句。尽管播放影视片段的时候学生、听课教师都很有兴趣,但播完之后进入文本的阅读反倒产生读文章不如看电视有趣的感慨。影视片段的作用没有和授课的目标联系,自然也就对目标的达成意义不大。

第三个课例《再别康桥》。学习情境是徐志摩的复杂的感情生活、康桥的美丽图片。学习目标是鉴赏诗歌的语言美、绘画美、建筑美。学习情境的设计里最吸引学生的徐志摩的感情生活实际上不仅没有起到促进学习目标达成的作用反倒把学生引入学习主题的旁支,浪费了时间。康桥的精美图片可以给学生理解文章的意境提供形象化的帮助,可同时也混淆了图画和文学语言的最大差别,文学语言比绘画更抽象,是一种需要生命体验和想象力的一种艺术形式。所以文学作品的鉴赏是一种审美的活动,需要想像。“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那种含羞带怯的柔情,有什么样的图片能表达这样的风韵呢?而且提供了图片反倒妨害了学生想象的自由,不利于想象力的培养。

三、有效的学习情境的设计三大特性

再别康桥教案篇4

那年,做了一辈子小学教师的爸爸退休了。惨案就发生在他任教的小学门口,一辆飞驰而过的汽车,将两名小学生瞬间撞飞。

“我亲眼看见的啊,转眼就没气儿了。”爸爸说这话时,已然是男版祥林嫂。他是特级教师,学校原本打算为他办一个退休欢送会,因为这场惨案,他没同意,说“欢”不起来。起初,他和学生家长四处找人告状寻求赔偿,可我知道他们是白折腾,因为主要责任不在司机,而是那两个乱穿马路的小学生。这件事很是沸沸扬扬了一阵子,还上了市电视台。

两个月后,风波终于平息了,爸爸终于彻底“退休”了。可他不但经常失眠,而且每次过马路都瞻前顾后,见了小孩更是不由自主地像老母鸡一样将他们护在身后。

一天深夜,爸爸突然拍拍大腿,猛地坐起来,兴奋地说:“我觉得应当在我们学校门口,修一座过街天桥。”

我和妈妈都被他吵醒了,妈妈顺口说,对对,是应当修,赶紧睡吧。爸爸却并没有睡下,而是连夜奋笔疾书,他说要给市长写信,论述在他们学校门口建过街天桥的必要性。

一个星期过去了,两个星期过去了,爸爸一直没有收到市长的回信。这是意料中的事,我们的小城离省会有几十公里,路上的车虽然越来越多了,但还不至于拥堵,最起码,我看不出修建天桥的必要性。我们安慰他,你已经尽力了,不要太强求了。

爸爸却很固执,非要去市政府打听情况。我让妈妈劝他,妈妈说:“他估计是刚退休闲得心慌,过了这阵儿就好了。”

可是,“这阵儿”好像永远过不去似的,爸爸每天往市政府门口跑,有时还拉个条幅,上边用毛笔字写着“强烈要求在我市所有中小学校门口修建过街天桥”。市政府8点上班,他8:50左右去报到,日复一日,风雨无阻。

很多人知道了他的事,都建议我“劝劝”他,说做了一辈子人民教师,意思传达到就成了,别那么较真成不?

我对爸爸说,您看大好的退休时光,去做点有意义的事多好,比如,去健健身,或者学学国画?爸爸说,我觉得这事就很有意义啊,有什么比让孩子们安心上学放学更有意义吗?

我头都大了,只好放弃。凭我对他的了解,除非修建过街天桥的批文下来,否则他不会罢休。为了转移他的注意力,我给他买了一部智能手机,教他上网玩微博,他果真玩得不亦乐乎,还有点上瘾,我安慰自己,只要他健健康康的就行。

再别康桥教案篇5

一般说来,一千位教师就有一千种讲课设计。宽泛地说,这些同文本的个案设计都算作是同课异构。但是我们并不能说同课异构是随心所欲地构造教学。无论怎样创造性地开展教学,也都离不开对文本内容、文本特征和教学手段最优化的考虑。

一、把文本特征作为同课异构教学设计的出发点

同课异构必须要考虑文本的题材和体裁特点。教师常常会依据文体特征设计课堂,因为这样最便于学生直观、感性地了解、体验学习的内容。比如,诗歌是用来诵读、吟唱的,剧本是提供表演的,像这样文体特征鲜明的文本,在异构上也是可以做文章的。比如,讲授《雷雨》这样的剧本,就可以尝试以下两种同课异构设计思路。

第一类设计,当然可以是语文课通常使用的教学方式―讲读。即便是讲读,也可以有不同的课堂学习角度,比如戏剧文本,可以从戏剧人物、戏剧冲突、戏剧语言入手,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当然,从文本的特殊性上考虑,戏剧冲突和戏剧语言最能体现剧本的独特性,所以,完全可以从这里入手,带领学生赏读剧本。

比如《雷雨》中“周鲁相认”这场戏中,鲁侍萍来到周公馆,认出周朴园,时隔30年,似乎完全没必要相认,可她偏偏鬼使神差地留了下来,这就给了周朴园“怀念”的机会。周朴园回忆鲁侍萍,本来已经欲言又止了,偏偏又被鲁妈诱导着扯出许多谎话来,这些谎话又给了鲁妈认清周朴园冷酷、自私的机会,促使了她的“觉醒”。这一场景,从戏剧语言上推敲,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就是充满“动作性”,它不断推动着戏剧冲突向前发展。上课时我们可以用下面一段文字为例:

周朴园:梅家有一个年轻的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突然投水死了。后来,后来―你知道吗?

鲁侍萍:不敢说。

……

鲁侍萍:我倒认识一个年轻的姑娘姓梅的。

……

鲁侍萍: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慧,而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

周朴园:也许,也许你弄错了,不过你不妨说说看。

……

周朴园:(汗涔涔地)哦。

鲁侍萍:她不是小姐,她是无锡周公馆梅妈的女儿,她叫侍萍。

周朴园:(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的“动作性”,比如周朴园说,“梅家有一个年轻的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这样的话对侍萍是一种思想情感上的推动。美化身份这一举动暗示着周朴园内心有算盘,有隐情,它激活了鲁侍萍。此时鲁侍萍已从对周朴园的心理期待慢慢变成与周朴园的心理交锋。所以她说了一些冷话,“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慧,而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这些话立刻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推动了周朴园内心的起伏和变化。被揭短的周朴园汗涔涔的,当侍萍的身份在不知情的人前被揭示出来时,周朴园心惊肉跳地说:“你姓什么?”

在剧本《雷雨》中,这样的“动作性”语言比比皆是。教师在设计中完全可以突出“动作性语言”这一最重要的元素,不仅要让学生体会到人物语言“言为心声”的作用,还要让学生看到你来我往的语言其实也是一种动力,不断把戏剧冲突推向高潮。所以,对这篇文章的同课异构的方法之一就是以戏剧语言作为切入点,讲好戏剧冲突和人物性格。

设计之二是从戏剧实践出发,让学生扮演最能反映人物性格的戏剧片断。先展示给全班同学看,然后由老师挑出最有特点的台词,请学生现场解读表演,并分析、分享自己是如何把戏剧人物的语言变成不同语音、语调、表情、动作的。并通过自己的表演,总结出自己体会出的人物性格特征。

以上这两种同课异构,就是考虑了文本的文体特征和内容特点。类似于这样的同课异构还可以应用于诗歌篇目的教学,可以进行讲读与朗诵异构;散文篇目教学,可以进行讲读与写作异构等。

二、让优化教学成为同课异构追求的终极目标

同课异构不是为了异构而异构。这需要我们在设计每一个教学课例时都要有目的和依据。即使教师在采用传统的讲读方式时,也要为自己的设计找到合理的依据。这样,我们就可以打破一些思维定势,实现同课异构。比如,讲《再别康桥》,一般说来,我们比较愿意按照文本的自然顺序展开,就是按照诗节的自然顺序逐段讲下去,先讲“夕阳中的新娘”,然后说“软泥中的青荇”,然后说“榆荫一潭”和“彩虹似的梦”,再说“寻梦”,最后说诗人洒脱的作别。教师可能会把这节课讲授得很精彩,但是我们忽略了一点,教师讲课的前提是已经占有了大量的背景资料,这些东西被我们玩味了很多遍,并且被有机地整合过了。可是我们的教授对象和我们的知识信息不对称,如果学生对徐志摩和康桥一无所知,他们会感到莫名其妙,这些意象为什么是这样的寓意,感情由何而来?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学生的学情,然后作出一个新的同课异构。课堂上至少要为学生准备3份资料,第一,徐志摩简介;第二,徐志摩关于康桥的另两篇作品,《再会吧,康桥》与《我所知道的康桥》;第三,徐志摩到剑桥读书的原因。这一节课可以先从资料入手,了解徐志摩其人,然后再了解其诗《再别康桥》,很多问题也许就会迎刃而解了,教师就没有必要再按照自然节的顺序讲诗了。那么从哪里入手呢?学生不是教学的行家,但老师是长于教学设计的。我们不妨把全诗读一下,先寻找一下它在结构上的特点。全诗共有7个自然节,首尾采用复沓结构,看似回环反复,变化无多,实则波澜起伏,意味隽永。而且更妙的是,这首诗在结构、情感上都以中间第四自然节为核心,第一、第七自然节显而易见,不用多说。第二、三自然节是旧地重游唤醒的对爱与美的仰慕与痴恋,而第五、六自然节却是因再寻旧欢的痴想而涌起的失落与惆怅。要想理解诗人的情感为什么会经历这样一次不寻常的漫溯,第四自然节就是一个关键。

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这一节诗很美。主要讲梦,康桥之于徐志摩为何是梦?学生通过资料阅读应该理解诗人一生曾有过的深深的康桥情结,康桥对徐志摩的影响至少有三点。其一,在这里他接受了欧洲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为自己的诗歌创作找到了源头活水。其二,他接受了英国式资产阶级民主教育,人生观里烙上了几个大字,“爱”“自由”“美”。其三,邂逅了一段美丽的爱情,遇上了才女林徽因。康桥,培养了徐志摩的学识、理想和情操,被他视为“难得的知己”“生命的泉源”“精神依恋之乡”。所以,康桥对徐志摩而言,是梦酝酿、萌生的地方。当然,这是1921年的往事。到1928年时,诗人所有的梦早已阑珊,为生活奔波,被情感牵累的徐志摩早已找不到过往的激情。1928年的那一次短暂的旧地重游,在短暂的瞬间再次唤醒了诗人的梦,就是那些多年以前交织的并且永远沉淀下来的“彩虹似的梦”。

这一诗节的确是全诗的一处关键,它承上启下。如果学生了解了徐志摩的康桥情结,就会明白他为什么把康桥看作是自己的新娘。那第二诗节的解读就可以很顺利地进行。夕阳中的金柳可能是诗人对康河风物的一种偏爱,而对“新娘”的那种感情却是一种对康桥完整的深情仰慕与热烈赞美。现在,诗人将要作别自己美丽的新娘,会不会流露出无尽的不舍与依恋呢?有了这样的基础,第三小节的理解也很简单了。康桥是“我”的新娘,它永远属于诗人,那“我”又是康桥的什么呢?“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也许初读诗的学生并不理解这是为什么。那软泥上的青荇,丰腴、饱满、滋润,它们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生长,这也好像是诗人过去康桥求学自由逍遥的生活写照,这是一段多么自在、逍遥并且灵性的生活啊!而如今即将告别精神家园,就连梦想做一条水草也枉成一桩令人艳羡的美事。所以,不要小看这一条水草,诗人对一条水草的羡慕恰恰是在怀念感恩康桥曾经赐予了万物无尽的灵性,当然也包括诗人在内。从这一点看来,诗人对康桥不仅仅是仰慕与依恋,还有折服与崇拜。

现在,我们基本上帮助学生理解了徐志摩是如何用诗歌意象来传达他的“康桥情结”的。这个过程完全基于我们对第四节诗段的预先理解,而理解之后的两节诗也不再有什么困扰了。在这个设计里,唯一改变的是讲诗的顺序。我们不是按照诗行的自然顺序在讲,而是考虑了诗歌的情感逻辑,考虑了“源”和“流”的关系。

再别康桥教案篇6

一、依据文本,设计导学问题

兴趣使得学生更加专注于语文学习,当学生对高中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后便会自主学习语文,主动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对教育的投资力度越来越大。多媒体网络技术走入了高中语文课堂,多媒体网络技术集图片音频视频文字等为一身,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网络学习资源。教师在讲解小说、唐诗宋词等时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给学生更生动地展示语文的魅力,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电影,给学生带来更丰富的视觉盛宴。教师辅助多媒体技术讲解将知识更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使得学生对语文学习更感兴趣。例如:高中语文必修一的《再别康桥》:《再别康桥》是一首离别诗,它的格调就像夜曲一样悠扬轻柔,在诗中作者追求浪漫以及喜欢自由的性情与康桥悠然恬静的风光浑然一体。本课的教学大纲要求便是让学生感受作者的真心情和康桥的美。针对这个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1.想象诗歌中有哪些景?

2.作者在康桥上的心情是怎样的?

3.诗歌如何巧妙地将景与人有机融为一体的?

根据这三个问题,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给学生放映康桥的图片并配上音乐,让学生在音乐的感染下尽情地想象康桥的风光和作者的内心情感,充分感受诗歌的优美情感。

二、依据差异,设计导思问题

问题教学法必须考虑到各种学习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需要在进行问题设计时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智力水平以及学生的理解力等,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设计适合大多数学生的问题才可以达到最大的教学效果。例如:对于语文学习兴趣不强的学生,教师可以从游戏的角度提问题,游戏的娱乐性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对于语文学习水平一般的学生,教师先要了解他们学习语文存在的问题,然后对症下药,设计具体方案来提问题,引导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积极参与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主动思考。例如:有些语文学习水平一般的学生也希望提高自己的语文成绩,他们一直很努力但成绩一直不理想,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改善自己的思维方式,并多给他们一些机会阐述自己的解题思路,及时纠正他们解题思路的错误,这样便可以完善学生的语文思维方式,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语文学习水平高的学生,那些基础的问题往往满足不了这些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师可以给他们设计一些难度系数高的问题,以实现更高层次的提高。总之,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从多个层次、多个角度设计问题。设计的问题要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学会如何思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发散思维,问题教学法的关键

语文是一门包罗万象、内容丰富的学科,通过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可以激发学生更多的思考,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例如:在学习必修五《罗密欧与朱丽叶》时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应先介绍这篇文章的故事背景:例如两家门第相当,私下勾心斗角累世的宿怨使得他们在一起充满了坎坷。通过介绍故事背景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深入。另外,教师也可以给学生分析人物形象,例如:剧中的女主人公朱丽叶是一位名门闺秀。她热爱生活,天真纯洁,罗密欧的出现彻底颠覆了她循规蹈矩、唯命是从的贤淑少女。她对罗密欧的爱让她变得勇敢,当心上人突然出现在眼前的时候,她抛弃了少女的矜持,勇敢地冲破封建束缚,彻底抛弃了封建家族观念,是一个追求自由,勇敢地冲破封建礼教束缚的新时代资产阶级女性。在对故事背景和人物形象有了基本了解后教师便可以提出设计的问题:如何理解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表白?学生在故事背景和人物形象后便会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有更深刻的思考和更独特的见解。

再别康桥教案篇7

一、为何补白

(一)有“白”可补

笔者通过对人教版、苏教版7―9年级“国标本”语文教科书进行统计时发现,可供补白的页面数量可观。以每页不少于13行为统计标准,人教版可补页面11页,加上已补的68页,补白总页数达到79页,占选文总数的46.7%;苏教版可补页面61页,占选文总数的39.1%。(统计结果见文末表1、2)

(二)补白有益

1 丰富语文教科书的内容

语文教科书补白内容选材范围广泛。古今中外、天文地理、宏观宇宙、微观粒子、山川草木、花鸟鱼虫、诗词曲赋、琴棋书画、名人伟业、凡人趣事、读写知识……凡此种种,皆可用来补白。补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语文教科书的内容,拓宽了语文学习的领域。

2 化解语文教学难点

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一文分别人选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版八年级下册。对“余强饮三大白”句中“白”所做的注释分别为“[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指酒杯。”“[大白]大酒杯”,学生对“白”与“酒杯”之间的联系不甚了了。为帮助学生有效理解这一文化常识,不妨补白作“古代喝酒的器具(酒杯)叫作‘爵’。有一种罚酒用的杯子,俯视杯口,形状酷似甲骨文中的‘白’字,叫作‘白’,后来转称满满地饮一大杯酒为‘浮白’或‘浮一大白”’。同时配以插图,以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 提高语文学习兴趣

文艺则最好是写谁都知道的事,这才是本事。例如我的家在北方沦陷区,正盼着家书,到晚上想家时一定念出杜甫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句子,就因这种句子所含的感情为人人所具有。我们写报告,因为这事只有自己知道,乃是轻看了人家的感情思念。其实在文艺上越感奇怪的事越不感动人,如在一次空难中,日本轰炸机不投炸弹,投下了许多豆沙包子,或者有一天在都邮街天空忽然投下一辆汽车,这种事固然新奇,可是我们报告出来,终不过新奇而已!我们描写空袭,是要道出每一人民内心的愤恨,这才是真正有价值。①

这则幽默风趣、妙趣横生的补白,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树立正确的写作观。

4 拓展语文课程资源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补白也是一种重要的语文课程资源,它可以拓宽语文学习领域,开阔学生视野。下面是徐志摩《再别康桥》的补白示例:

徐志摩的一首《再别康桥》不仅属于中国读者,而且属于世界。1920年10月到1922年8月,诗人游学于剑桥大学。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11月在回国的轮船上写下著名诗作《再别康桥》。在《再别康桥》诞生80周年之际,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在剑河畔为徐志摩立下了大理石诗碑。徐志摩是在国王学院的后园创作这首《再别康桥》的,而且诗中“河畔的金柳”被认为抒写的正是国王学院康桥边上的柳树。“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再别康桥》中这两句著名的诗句,镌刻在这块白色大理石碑上。据国王学院的相关消息,这块白色大理石的质地与北京紫禁城内大理石完全一样,放在这里寓意为连接中国和剑桥的纽带。国王学院还表示,徐志摩正是在剑桥大学国王学院游学期间读到了济慈和雪莱的诗歌,才开始写诗的,“许多中国留学生都知道这首诗(《再别康桥》)并被深深打动,它架起了中国和剑桥之间的桥梁。”诗碑上没有英文,诗碑似乎专为懂中文的人们而立。

5 丰富文本解读视角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先生的经典散文之作。本文不仅情真意切,语言特色鲜明,而且结构方式匠心独运――善用总结性语句。为引导学生多角度解读文本,可将作家的经验之谈进行补白:

叙述一事一景,须知其全貌。心中无数,便写不下去。知其全貌,便写几句之后即能总结一下,使人极清楚地看到事物的本质。比如说我们叙述北京春天的大风,在写了几句如何刮法之后,便说出:北京的春风似乎不是把春天送来,而是狂暴地要把春天吹跑。这个小的总结便容易使人记住,知道了北京的春风的特点。这样的句子是知其全貌才能写出来的。若无此种的结论式的句子,则说的很多,而不着边际,使人厌烦。

尽管我写的是散文,我也要写出有总结性的句子来,一针见血,像诗那样一说就说到家。所谓总结性的句子就是像“山高月小,水落石出”那样用八个字就画出一幅山水来,像“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那样用字不多,而道出要立得高,看得远的愿望来。这样的句子不是泛泛的叙述,而是叫大家以最少的代价,得到最珍贵的和最多的享受。

二、补白内容

1 补知识

中华文化洋洋大观,历久弥新。学习文言文,学生对中国古代服装配饰、饮食器用、宫室起居、车马交通、称谓官职、天文历法、文史典籍、学术流派等内容比较陌生,有必要在语文教科书中补白。此外,文字知识、文章知识、文学知识、文体知识、修辞知识、读写知识等也是补白的重要内容。如老舍先生关于比拟辞格的一番见解不无启发意义:

比拟是足以给人以鲜明印象的。普通的比拟,可是足以惹人讨厌,还不如简单的直说。要用比拟,便须惊人;不然,就干脆不用。空洞的修辞是最要不得的。在这里,我们应当提出“观察”这个字,加以解释。一般的总以为观察便是要写山就去观山,要写海便去看海。这自然是该有的事,可是这还不够,我们须更进一步,时时刻刻的留心,对什么也感到趣味;然后到写作的时候,才能把不相干的东西联想到一处,而创造出顶好的比喻。夜间火山的一明一灭,与吕宋烟的燃烧,毫无关系。可是以烟头的燃烧,比拟夜间火山口的明灭,便非常的出色。吕宋烟头之小,火山之大,都在我们心中,才能到时候发生妙用。所谓观察便是无时无地不在留心,而到描写的时候,随时的有美妙的联想,把一切东西都写得活泼泼的,就像一个健壮的人,全身的血脉都那么鲜净流畅。小说家的本事就在这里。

2 补方法

文章不厌百回读,阅读与人生阅历息息相关,诚如古人所言:“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前人总结出大量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此为弥足珍贵的补白素材。以《论语》阅读为例,程子的一段话耐人寻味:

读《论语》,有读了全然无事者;有读了之后,其中得一两句喜者;有读了后,知好之者;有读了后,直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

令人不会读书。如读《论语》,

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

再如,《作文之要》《自评作文》《与二郎侄》《南行前集叙》《与谢民师推官书》(苏轼)、《AB与C》(老舍)、《为什么这么写》(鲁迅)等文中均有大量创作经验可资后学借鉴。将这些内容以恰当的补白方式呈现给学生,可消除学生对作文产生的神秘感,回归作文的本真,提高写作能力。

3 补作者

安徒生是举世闻名的童话作家,但是鲜为人知的是安徒生并不认可自己的童话仅仅是写给孩子读的。1875年,丹麦人民捐款为安徒生建造纪念碑,雕塑家送来草图请安徒生过目,那上面是他被一大堆孩子簇拥着,安徒生否定了这个设计,他说:

我的童话与其说是为孩子写的,不如说是为成年人写的!后来,每当我朗读我的童话的时候,孩子们都趴在我的肩膀上,我简直无法忍受。为什么要把本来没有的东西画出来呢?

我给孩子们写童话时,我永远记得他们的父亲和母亲也在旁边听。因此我也得给他们写点东西,让他们想想。

4 补作品

郭沫若《石榴》一文入选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课后“探究・练习”第三题是“为浪花、信鸽、松柏、螺丝钉等事物(也可以自己选定一些事物),写一段咏物寓理的话。”郭沫若《人所豢畜者》一文的精彩内容可做补白之用:

骆驼:昂头天外,意则深矣远矣而忘浅近矣。可惜不能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牛:你的力量大,我佩服你。你替老百姓服务,我赞美你。但你的肉为什么要那样好吃?我等待你的回答。

象:是一位极端主义者。一切极端的东西都集中在自己的身上。太长,太大,太厚,太粗,太小,太细,太猛,太驯,太笨,太灵,太不调和而又太调和。万象一如,是大宇宙,象哉,象哉。

蚕子:说我“作茧自缚”吗?笑话!我是作茧来束缚你们。――蚕蛹在锅里这样说。

5补评注

优秀作品意蕴丰富,评注不胜枚举。以王翰的《凉州词》为例,豪放旷达、乐而忘忧为一说;故作豪饮、悲感已极亦为一说。

[清]沈德潜:故作豪饮之辞,然悲感已极。(《唐诗别裁集》卷十九)

[清]施补华:“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在学人领悟。”(《岘佣说诗》)

赵其钧:“‘醉卧沙场’,表现出来的不仅是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而且还有着视死如归的勇气,这和豪华的筵席所显示的热烈气氛是一致的。”

将各家之说以补白的形式加以呈现,有助于培养学生树立信息意识,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三、如何补门

1 主体多元

毋庸置疑,语文教科书编者是补白的中坚力量。此外,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广大语文教师与学牛也应在教科书补白中发挥重要作用。教材编者要善于倾听、采纳专家学者的建设性意见,在教科书中适当留白由师生补充,也可精选师生补白的案例,并署补者之名以资鼓励。

2 形式多样

就形式而言,补白既可实录,也可节选;既可改编,也可自编。可供补白的版而一般是固定的,为防止出现喧宾夺主、削足适履式的补白,改编和自编尤为重要:如老舍先生《A、B与C》一文,作为补白内容嫌长,恰到好处的改编,效果更佳。就篇幅而言,补白长可数百言、短则三五句。就风格而言亦庄亦谐、多姿多彩。

3 更新及时

与教科书内容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同,补白内容具有一定的时代性。语文教科书补白不应一劳永逸,理论新成果、研究新发现、日常新事物,均可适时补白。

4 文短意丰

补白虽受制于版面限制,但应见缝插针,充分利用边角余地,文短意不短,在有限的空间传递丰富的信息,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四两拔千斤的妙用。

总之,编写语文教科书应坚持“有白必补”、“补则必精”“补则有用”的原则,方寸纸上也能呈现出万千气象。

注释:

①舒乙主编、老舍著:《我怎样写小说》,文汇出版社,2009年版,第459页。

②《再别康桥80年国王学院为徐志摩树碑》,《深圳晚报》2008年7月24日。

③舒乙主编、老舍著:《我怎样写小说》,文汇出版社,2009年版,第440页。

④舒乙主编、老舍著:《我怎样写小说》,文汇出版社,2009年版,第421页。

再别康桥教案篇8

这两年,“真假语文之争”,隔三差五就成为新闻事件。从顶层设计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到语文教育对常识规律的重申,都是可圈可点的进步。不过,指鹿为马、胡乱引申,这在语文教育中似乎是常见又难免的事情。说常见,是因为语言文字本就是感性学科,既要安身立命,还要安放灵魂,没法子用游标卡尺测量出其长短深浅;说难免,是因为在“文以载道”的漫长历史中,情感与价值、思想与意识,都可能曾经左右真相与事实,而社会走向理性的标志,则是回归本真,回归常识。

真语文究竟是个什么意思,可能专家学者有系统的逻辑认知。不过,从《再别康桥》的例子来看,对文体背景交代的正误,恐怕也扣不上“假语文”的大帽子。或者说,告诉学生这是诗人徐志摩对友人和情人的怀念,就算是真语文?去伪存真、接近真相,说白了,这是还原语文工具理性的过程。宋代禅宗有个著名的公案:修为者从“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到“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再到“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三种境界括其一生。语文也是这么个过程,从基础工具到承载丰盈内涵,再到熟练掌控游刃有余,这是教育的主旨――因此,语文教育要抵达理性层面的“纯粹而干净”,既不科学,更不现实。

2012年11月23日,在福建省泉州市的聚龙外国语学校,来自全国14个省份32所学校的教师代表联合发表《聚龙宣言》,从6个方面倡议语文教育应该回归本真。这样的努力,当然值得点赞,尤其是在中国语文教育承载了过重的意识形态与道德教化责任的语境下,语文轻盈一点、简洁一点,少了虚浮的枝繁叶茂,多了人性的适度留白,把时间与空间交给学生自己去体悟,洗尽铅华后的返璞归真,比强硬灌输的条条框框,更直抵人心。不过,这些年,当语言文字成为“显学”,过度工具化的倾向也不能不防。

一则,中国自古有言,“文以载道”。即便是现在每年的高考,作文题也是热得一塌糊涂的社会议题。加之《汉字听写》《汉字英雄》等电视节目的大热,不少人觉得中国语文教育的春天已到。不过,事实未必如此。据了解,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我国语文课时数1955年占43%左右,最高是在1963年,占到47.1%。此后逐年下降,一直到目前的21.4%。二则,语文要回归本真,但将人解构成动物、将人性解构为物性,在语文教学中把花朵解构为种子和泥土――这样的操作法,不过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罢了。譬如,《再别康桥》的背景需要厘清,但其间氤氲的一些规律性的美与价值,恐怕也不是不能总结、不可言说。不然,语文教育就陷入了混沌的不可知论。

再别康桥教案篇9

一、开头悬念

清代文人李渔说过:“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文章开头应讲究落笔艺术,在新课的导入中也应如此。结合多年的教学,我认为开头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设置悬念:

1.背景悬念:比如上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英国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后园立了一块白色大理石的石碑,上面刻录了《再别康桥》中“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中这两句著名的诗句,并称之为这就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我们可以向学生寻问:为什么徐志摩的诗能刻在剑桥大学的石碑上?徐志摩是否能称为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再别康桥》到底有何魅力?通过多角度设疑,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引发学生对这首诗的感悟和赏析,引发学生对徐志摩的诗及其人的兴趣,诱使学生课外的主动学习,主动探究。

2.诗文悬念:学习《鸿门宴》时,课前我们可以导入和李清照的诗,如:“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和“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评论的是哪一个人?项羽是一个英雄还是一个沽名钓誉之辈?说他是沽名钓誉,理由是什么?李清照认为他是一个英雄的理由又是什么?司马迁为何又把也归入到本纪中?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对比分析项羽形象,进而引导学生阅读《鸿门宴》,结合史例谈自己的认知,借助项羽这一形像贯穿全文。从而达到“窥一斑而知全豹”的目的。

3.图片悬念: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图片如上《神奇极光》可以让学生浏览太空美丽的极光,从而激发他们对太空的遐想,进而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探究极光形成的原因;学习《断臂的维纳斯》,教师可以把不同形象的维纳斯画像展示给学生看,激发学生对维纳斯的美的认识,并通过比较分析让学生自己感悟“到底是断臂的维纳斯美还是不断臂的维纳斯美?”答案不一定统一,但一定要让学生有自己的认知,目的是激起学生的探究意识,审美意识。

二、内容悬念

内容是文章的血肉成分,文章的生命是有鲜活的内容组成,因此,教师要在深入领悟内容的基础上提出提纲挈领的问题:

1.问题悬念:比如分析《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语言艺术,我们可先抽出三拳的细节描写。从味觉写,从视觉写,从听觉写,作了一大串形容,若是单从字面上求简,这三拳只须说“打得鲜血迸流,乌珠迸出,两耳轰鸣”,便足够了。作者为什么要不厌其烦地进行如此的描写?这样的描写让我们感悟到鲁智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教师要能通过这样的提问,引领学生去学会鉴赏作家的语言艺术,学会理解运用“详写和略写”。

2.情节悬念:比如《项链》中项链的遗失难觅的悲剧原因,我们可以让学生阅读感悟玛蒂尔德逃离舞会的场景“他在她的肩头上披上了那些为了上街而带来的衣裳……她感到了这一层,于是为了避免另外那些裹着珍贵皮衣的太太们注意,她竟想逃遁了……不过她绝不听从他,匆匆忙忙下了台阶儿。等到他俩走到街上竟找不着车了;于是他俩开始去寻觅,追着那些他们远远地望得见的车子。他俩向着塞纳河的河沿走下去,两个人感到失望,浑身冷得发抖。末了,他俩在河沿上竟找着了一辆像是夜游病者一样的旧式轿车――这样的车子白天在巴黎如同感到自惭形秽,所以要到天黑以后才看得见它们。”这个情节的设计,致使项链的丢失难觅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三、结尾悬念

常言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但是设计巧妙的课堂总结,不仅可以再次激起学生思维的高潮,还可以激发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不仅能巩固知识,检验效果,强化兴趣,还能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开拓学生的思路,发挥创造力,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把一堂好课的教学推向高潮,达到“课结束,趣犹存”的良好效果。

再别康桥教案篇10

一、我们的创想,拓宽教学资源

一张合家欢的照片,可以回忆起浓浓的亲情;解读自己的名字,可以体会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一段真实的体验,给人以心灵的促动,更可以成为品德教育的桥梁。

案例一:学生的一段对话,带给了我许多的思考,孩子们的消费经历中,并不一定都是快乐的。浮华、奢侈的追求,不应该成为一种流行。

结合《逛商场》探究式留白:买东西时有哪些学问?我开展“周末小当家——超市购物”活动,随个别同学进行现场拍摄,将他们购物时有趣的典型的场景展现在了全班同学面前,以此作为贯穿本课的教材。相似的体验活动,真实地再现。这一课时的教学,我仅围绕一个探究性的留白,“课前体验 ——课上体验——课后践行”,将孩子们的购物经验系统化、条理化,发掘出了孩子巨大的潜力。

利用教材留白,我们可以有重点地将孩子的现实生活作为品德课堂的素材,并成为课堂活动的主题,架起沟通桥梁。

二、袒露心声,孩子们也能创造教材

留白,有利于对话,它能让儿童表现而不再是倾听,成为对话参与者;留白处又是儿童对话的文本,它能引导儿童自己去选择,自己作出判断,自己去操作、创造教材。

案例二:《我想要 我能要》,一个容易沉沦为说教的话题,然而,由孩子们创编的教材,却以生活剧的方式,改变了这一切。同学们讨论的,不是应不应该的问题,而是自己对于购买板鞋的看法。重复消费、理性消费、体谅父母等问题好似春雨,“润物细无声”中体现教育的真谛。

孩子们创编的教材,教育了他人,更点醒了自己,架起了沟通心灵的桥梁。

三、家校合力,在小队活动中收获喜悦

创设心灵沟通和碰撞的平台,使心与心在这里得以

相遇。

案例三:《我们的合作》 ,为了让孩子们体验合作的快乐,假期中,我将班级学生分为各小队,充分挖掘家校资源,组织了丰富多彩的小队活动。孩子们一次次的活动中,学会了策划、懂得了各展所长,更在争吵中慢慢学会了谦让与理解,懂得了合作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