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十篇

时间:2023-03-29 09:11:57

再别康桥篇1

夕阳的余晖缓缓洒入江中,那天空中的愁云也含情脉脉地凝望着我。我的手不由自主的在寂静的天空中划过,真想伸手摘下此刻的整个天空,将它拥在怀中,不让它溜走。

那河畔的金柳正孤独的对着江面梳洗打扮,就像是夕阳中艳丽的新娘,那么美丽,那么销魂。我想它此刻一定需要我的陪伴吧!

瞧那软泥上的青荇,在水中不停地招摇者。像那婀娜多姿的女郎,无拘无束,悠游自得。在那康河的柔波里,青荇散发着她特有的魅力,鱼儿释放着他无尽的活力。我只求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株无名的水草,不求在群芳中独具只眼,盛名远播。

在康河的柔波里,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所有的黑暗都会胆怯,所有的只卑都都将化为自信。

看那榆阴树下的那潭清泉,不,那不是清泉,而是绚丽多彩的天上虹,被揉碎在浮藻间,沉淀在康河的柔波里,散发着彩虹般的梦。大地都被这场雨所感动,所洗礼,到处都是寻梦的足迹。

为了一个梦,为了一个共同的梦,我撑着一只长篙,载着满船的星辉,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我还要在满船星辉的照耀下防声高歌,让我的歌声在康河中荡漾,让康河永远地铭记我,永远地以我为骄傲,让她也为我引亢高歌。

但是我又不能放歌。我不忍心打碎这镜子般的宁静,不忍心让爱我的康桥为我流泪。我想悄悄就是一首最动听的离别送歌吧。此刻,天空都为我冻结,为我沉默了。连那往日叽喳的夏虫也开始沉默了,大概沉默是对我的欢送吧!我偷偷地回头瞥了康桥一眼,我不敢正视它。因为我怕眼泪不听指控地冲破眼眶,我怕打破这美好的刹那。我希望此刻永远烙在我心上,永远珍藏,永远`永远。

再别康桥篇2

第一节诗解读:康桥母校,来而别,别而来,来又别,暗合诗题。“西天”可为实写,即诗人于船上所见;或为虚写,即康桥母校。“云彩”何等艳丽、美好,令人向往。

而叠音词“轻轻”的使用,极富音乐感,又有回环的美,营造出的淡淡的情绪弥满全诗。

第二节诗解读:用“那”领起回忆,极亲切直接,且音韵上响亮异常。谁人不知诗人在“那河畔”曾留身影?谁人不知诗人对“那河”的爱恋?“那河”并不孤单,有“金柳”。

柳树在诗人眼中为什么是“金”?此为实景。因为夕阳霞照,红彤彤,娇艳艳。柳本有情,自有倩影,何况在有情人眼中!

有情!情在神妙的比喻中。诗人竟将“金柳”喻成“新娘”!这是何等新奇的比喻,有人曾将什么东西喻成新娘吗?喻成未曾谋面渴盼见见的新娘吗?难怪倒映在波光里的树影是“艳影”!这“艳影”怎么能不在“心头荡漾”?

第三节诗解读:诗人的眼神并未停留,他还看到了“软泥”、“青荇”,你看它们在干什么?“油油地”、“招摇”。有情人眼中无物不情!诗人真真有情人!此情此景,诗人大受触动,说“我甘心做一条水草”!我也甘心!

第四节诗解读:诗人的眼神由俯视转而仰观远望,他看到了“那”“潭”!潭水在榆阴的遮蔽下表现出无限的美,变幻的美。诗人情感又起――不是清泉,是天上虹。虹,何等的美,所有的色彩,所有的美好,所有的人的念想,全在“虹”上,诗人将情感寄托在“虹”这个意象上,绚丽至极。

“揉碎在浮藻间”,实意是:潭水因浮藻动而有纹,纹碎而多之状,诗人竟说是一潭揉碎。揉碎了却更美,因为每一个碎片都“沉淀着彩虹似的梦”!作者的思绪由现实转而梦境。其实人在美景中不免做梦,做各种各样的梦,诗人之梦使诗如梦!

第五节诗解读:诗人,寻梦。

撑了一支长篙/向青草更深处/那平时不见的美/流连,忘返/有了星辉/和着星辉/在船里,放歌!

第六节诗解读:但我不能放歌!

“放歌”,又不能“放歌”,诗人情感在此有所纠结,是什么让诗人难以抉择?

原来有“悄悄”,有“沉默”。别离时的笙箫,怎会高歌,悄悄才是笙箫对诗人的体贴;夏虫也在体贴,康桥也在体贴!

此时诗人,怎能分清我是谁。我是谁?谁是我?我是康桥,我是金柳,我是青荇,我是水草,我是那潭,我还是……我与康桥,情浓得合一,情浓得不舍。

第七节诗解读:是的,再美不过康桥,但我要别离。

我要悄悄的来,更要悄悄的走。我还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再别康桥篇3

[关键词]背景 建构 反思

新诗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一直处于边缘化的地位,这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以《再别康桥》为例,我想从四个方面对如何设计好本课教学的核心内容提出自己的思考。首先,依据文体背景,诗歌和散文依然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占据着显赫的地位。可令人惊异的是,现代新诗和现代散文对中学生的影响则有显著差别。中学生都能写得几笔散文,却对新诗的写作望而却步。主要原因在于,新诗至一九一七年诞生以来,时间虽不足百年,却也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传统。新诗在意象与语词、自由与格律、情绪与节奏、纯诗化与大众化等诸多方面都有着自身的追求和规范。相较而言,古典诗歌在文体方面的形式和内容表达则为大多数中学生所了解并有一定程度的积累。新诗文体知识的缺失则给中学生对于新诗的学习增加了障碍。

其次从课改背景上看,课改虽然进行也有一些年头了,效果如何,恐怕也不能说是很乐观。课改在教材的设置上表现的很充分,知识结构设置较为系统。涉及到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新闻、演讲、科普文、文艺评论、自然科学小论文、文化常识和写作等多门类知识。在十多种选修课本中则包含电影、文化经典研读、民俗文化、传记作品、文章写作与修改等,知识面既有横向的扩展又有纵向的延伸。新诗在教材改革的体系中也占据着重要的一环。必修课本第一单元和选修本《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均是其确凿的体现。但教材只是课改在思维层面上的体现,它还需要广大语文教师的切实执行,最后才能落实于学生具体的学习中。

再次从教师背景上看,课改的功效遇到最大的阻力在一定程度上说是来自于教师。正是教师对于新诗的隔膜和疏离,才造成了诗歌历史在教育上传承的人为断裂。很多教师缺乏对新诗的认知,甚或用一些片面之词否定新诗的整个成就。新诗继而成了语文教师知识结构上的短板,有了短处而不自知,那在新诗的教学中就会抓不住诗歌的本质情感,只能在所谓的意象和诗美上泛泛而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新诗的感受或许就只停留在表面上的诗的朦胧了。

最后从学情背景上考量,古典诗歌由于接触较早,又经过两千余年的淘洗,已构成一定的“经典性”,在学习中情感和意象就较为容易接受和把握。新诗虽然在初中学习过郑愁予的《雨说》和江河的《星星变奏曲》,但总体来说,中学生还缺少对新诗的整体感知,诗美的理解多止于形式。这些构成了新诗教学的现状,虽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但只要我们勤于思考,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上发挥优势,在教学中就能打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从文本入手进行细致的分析,会发现《再别康桥》采用了诸多明丽的意象。在朗诵的过程中,学生对云彩、金柳、新娘、夕阳、青荇、天上虹、彩虹似的梦、星辉、笙箫、夏虫等意象就能获得基本的感知。所以老师只选择其中关键的一两个意象进行赏析就可以了。比如以“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为例,把“金柳”“夕阳”“新娘”三个意象贯穿起来讲授,既见联系又见深度。我们可以这样讲:柳是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柳”与“留”同音,有送别、离别、祝福之意。“再别康桥”从标题上看是一首离别之诗,所以这里选用了这样一个意象。上一诗节“作别西天的云彩”,太阳东升西落,选择“西天的云彩”作为意象,暗示离别是在傍晚时分。柳条下垂,随风轻拂,有轻柔、娇媚之感。柳树在夕阳的柔和光线下,镀上了一层妩媚的金黄色。诗人借“金柳”表达了对康桥的依依不舍之情。“新娘”美丽而娇羞,妩媚而动人,诗人以“金柳”喻“新娘”自在情理之中了。另外,景为情生,以人喻物,诗人的情感自然便从眼前之景扩展到与之相关的美好记忆中去了。

再别康桥篇4

在胡适等人倡导写新诗、实践写新诗的时代,《再别康桥》臻于至美的外形使无数人倾倒,诗中吟唱着的是诗人理想中的生命,即对爱、自由和美的追求。“淡到几乎没有的内容”有时却是最生动的,爱、自由和美构成了徐志摩的全部生命,他爱得自由,爱得轰轰烈烈,这才是活在这个世界!说到“感伤的情绪”,诗人从小就有多愁善感的气质,仿佛从母体里继承下来某种对生命自身的悲剧预感,心里常常会无端地悲哀。他认为诗人中很少寻得出一个圆满快乐的人,有的甚至一生不得志。他平生最崇拜英国的雪莱,尤其奇怪的是他一天到晚羡慕雪莱覆舟的死况。他希望将来能得到雪莱那样刹那的解脱,让后世人说起来就寄以无限的同情与悲悯。因此,“不外乎感伤的情绪”可以理解为诗中寓有浓郁的悲剧情绪。

徐志摩在《吸烟与文化》中说,自己早想谈谈康桥,对它有无限的柔情,但又怕亵渎了它似的,始终不曾出口。1922年他突然决定回国时所写的诗歌《康桥再会罢》,也称康桥是他难得的知己。《再别康桥》内蕴丰富,从诗歌内容分析,诗人诵美康河的自然景物,既有对往昔求学时期康桥生活的留恋,也有对在康桥情感历程的回忆纪念,再联系诗人生平,还有对生命的热烈礼赞,有“吻火”似的视情如命,并为了这样的爱情即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的悲剧精神。

《再别康桥》写于徐志摩和陆小曼结婚以后。1926年10月3日,徐志摩与陆小曼在北海结婚,11月夫妇二人回到硖石,年底因兵乱回到上海。当初在北京,徐志摩和有夫之妇陆小曼相恋的事搞得沸沸扬扬。1923年1月2日,徐志摩的恩师梁启超曾写长信对他进行恳切的劝导:“恋爱神圣……可遇而不可求……所梦想之神圣境界恐终不可得,徒以烦恼终其身已耳。”徐志摩回信,承认爱情可遇而不可求,但自己却不得不去追求,并坚定地表白:“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2]以致梁启超在为他们证婚时所说的证婚词很不中听,称徐陆之结合为“恶例”,是“不足取法,更不值得鼓励”。这件婚事也遭到了徐志摩父亲徐申如的强烈反对。陆小曼会交际、会花钱、会唱戏,在徐父看来,这些都是不务正业。徐父震怒痛心之余,决定将幼仪收为寄女,仍在徐家理财持家,教养阿欢;儿子既然不尊重家庭和父母,可永不返家,从今起停止供给一切费用。

即便如此,徐志摩依然坚持自己追求爱、自由和美的人生观。诗篇《再别康桥》是“绣我理想生命的鲜花”,“散香柔韵节,增媚河上风流”(《康桥再会罢》),是爱、自由和美的颂歌。诗人将河畔的柳树称为“金柳”,因为它们沐浴在夕阳的光辉中,像一位“新娘”,而“新娘”是一个女子一生最光艳美丽的时刻,新郎拥有新娘,也就拥有了生命的锦绣年华。“新娘”投在“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诗人完全陶醉了。“软泥上的青荇”似乎在和诗人打招呼,“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康河的波纹也像充满了柔情蜜意,以至于诗人也“甘心做一条水草”与青荇为伴。“那榆荫下的一潭”泉水,应该就是有名的“拜伦潭”,倒映着天空的彩虹,掩映在浮藻间,如梦似幻。

徐志摩在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作于1927~1928年间)中对康桥也有描写:“桥的两端有斜倚的垂柳与灰窕ぷ K是澈底的清澄,深不足四尺,匀匀的长着长条的水草。这岸边的草坪又是我的爱宠,在清朝,在傍晚,我常去这天然的织锦上坐地,有时读书,有时看水;有时仰卧着看天空的行云,有时反仆着搂抱大地的温软。”“在康河边上过一个黄昏是一服灵魂的补剂。啊!我那时蜜甜的单独,那时蜜甜的闲暇。”他在这里享受生命,享受花季,享受孤独,享受爱情,他追求了,他将自己的理想付诸行动。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诗人是爱寻梦的,梦里是什么都有的。在此,诗人没有虚度春天,他的生活自然、愉快,虽然那时他也感受了人生痛苦,但他还是尽情享受闲暇、自由,驻足于星月、青草、花香和流水之间,听鸟语,迎朝阳,看星星,那个春天已然融入了他的生命。原来诗里描写的是鲜活生命、美好生活的再现,也是所寻的梦。开头的“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连用三个“轻轻的”,是唯恐惊扰了这一切,因为这里有他的生命和爱。

这是徐志摩第三次来到康桥了。现在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于是,诗人诗笔陡然一转:“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不能放歌也就罢了,诗人是沉默的,康桥是沉默的,竟连夏虫也是沉默的!此时诗人已非彼时的诗人,他已是身心疲惫,满心创痛。“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挥别自己年轻的生命,年轻的爱情,让它们永留此间。“此后清风明月夜,当照见我情热狂溢的旧痕,尚留草底桥边,明年燕子归来,当记我幽叹音节,歌吟声息,缦烂的云纹霞彩,应反映我的思想情感,此日撤向天空的恋意诗心,赞颂穆静腾辉的晚景,清晨富丽的温柔。”“我今去了,记好明春新杨梅上市时节,盼望我含笑归来,再见罢,我爱的康桥。”(《康桥再会罢》)

徐志摩对历尽艰辛、奋斗得来的爱情誓死呵护,然而现实中的爱情和理想中的相比是那么遥远。徐志摩得到了自己心爱的小曼,按说是实现了自己的爱、自由和美的理想,应该幸福了,可是好景没有几天。小曼是个病美人、交际花,回到上海后,作息时间更是黑白颠倒,使得志摩吃饭休息都受到影响。下面这段话可以让我们了解徐志摩婚后生活的缺憾:“我是个痴子,你素来知道的。你真的不知道我曾经怎样渴望和你两人并肩散一次步,或同出去吃一餐饭,或同看一次电影,也叫别人看了羡慕。但说也奇怪,我守了几年,竟然守不着一单个的机会,你没有一天不是engaged的,我们从没有privacy过。到最近,我已然部分麻木,也不想望那种世俗幸福。即如我行前,我过生日,你也不知道。我本想和你吃一餐饭,玩玩。临别前,我又说了几次,想要实行至(少)一次的约会,但结果我还是脱然远走,一单次的约会都不得实现。”[3]鉴于徐志摩婚后生活的苦恼,朋友恩厚之夫妇愿意资助他和小曼出国,可是又被小曼以体弱不适于长途旅行婉拒。在此之前,忘年交林长民死于战乱;1925年赴欧洲旅行经狄更生介绍见到了他仰慕的老哈代,回国后翻译哈代那些厌世悲观的诗句时,那个硕果仅存的文坛巨星也坠落了;不期一年后,梁启超去世。这使徐志摩变得很忧郁,再加上经济不能独立,使得他感觉受了不少闷气。为了生计,他分别在上海光华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担任教职,并兼任中华书局编辑。1930年底光华大学发生,他被迫离去。1931年2月,他应胡适之邀赴北平,任北京大学英文系教授,由温源宁介绍,兼任北平女子大学教授,住在胡适家,直到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去世。

一向超俗于人间烟火的徐志摩不得不屈服于生计的分文运筹,为钱而焚膏继晷地工作,而对自己的生活却十分苛刻。徐志摩在给小曼的信中提到,在热天,他只有一件白大褂,做一件又无钱。不得已,在蒋百里买房子和孙大雨卖地皮的生意中,徐志摩一再介入,做了“纤手”,从中收取佣金以度家用。此外,从徐志摩的信中还看出,他还通过翁瑞午在做生意。一个诗道中的天才屡屡甘于落入俗道,和平时最厌恶的金钱频频交往,徐志摩只觉得自己形同尸肉,只是苟活而已。他曾一再要求小曼前往北平与他同住,小曼总是不肯,以致他回沪的来回路费都成问题,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举步维艰。好在有朋友送他免费飞机票;可谁又能想到,乘坐免费飞机让诗人送了命。“志摩乘飞机回沪,为探小曼之病,匆促返平,为要听徽音在协和学校之讲演。其南下最真实之原因,则陈小蝶欲购百里叔在上海国富门路之房屋。志摩想赚点佣金以济家用,诚可怜也!”[4]

徐志摩以三十六岁的英年过早地离开了他所挚爱的世界、亲人、朋友,大家撰文写诗纪念他。温源宁说:“死为诗人,生为赤子,天之厚人还有过于此的么?”[5]刘海粟说:“他又像崇高的山峰,狂风暴雨要摧击他,乌烟瘴气要笼罩他,侵蚀他的心灵,阻碍他的发展,这是人生最大的悲剧。世间哪有完美的事情?他全部的天才,顺流顺势地尽量开着花结着果,可这不是太完全了吗?虽然志摩已经从不完全的现实中挣扎到他独有的完全了,他如雪莱、格列柯一样,是一个伟大的未成品:本来,宇宙就是一个伟大的未成品……他们给予后人的印象,同是个永远伟大的青年。”[6]

徐志摩《哀曼殊斐儿》最后两句是:“我洒泪向风中遥送,问何时能戡破生死之门?”至此,是否可以说:诗人已戡破了生死之门?

参考文献

[1]宋益乔.徐志摩的女性情感世界[M].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01:53.

[2]晓春,凡尼.徐志摩:人和诗[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96.

[3]徐志摩.徐志摩自传[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331.

[4]蒋复璁.徐志摩先生轶事[A].韩石山.难忘徐志摩[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1:16.

再别康桥篇5

巴尔扎克说:“真正懂得诗的人,会把作者诗句中只透露一星半点的东西拿到自己心中去发展。”

董仲舒说:“诗无达诂。”

我说:“善于“发现”,懂得“拿到自己心中去发展”,更知道诗永远没有“达诂”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大胆谈诗了。”

那么,今天且拿徐志摩《再别康桥》的三个意象,试谈一谈。

(一)金柳

读出了柳树在夕阳下金灿灿的,就像新娘一样美丽,还仅仅是读到了七八分。何以是新娘,而不是姑娘或是女郎?想象一下迎新的场面吧,新郎见到穿着新嫁衣的新娘,是何等新异惊喜!诗人此番虽是再别,却睹旧如新,心中有一种初见乍逢的甜蜜的感觉,这一层感受,多半很快就能读得出来。但是,这一诗节的重点是在三四两句,诗的意象,准确地说,不是金柳,而是金柳在“波光里的艳影”,她已经不是实物,不是客体,而是投影,是幻象,或者不如说,是时光流逝后遗留在诗人心头的旧影。然而她依旧美丽、浓艳,似幻亦真,往往复复,抹之不去。波光,既是康河的水,又是时间的流,时光带不走的,值得忆念的,何止是一草一木?新娘的艳影,也许更容易联想到人事,人物。比如,有一个曾在康桥和诗人几乎朝夕相伴的人,此时已经离去,而且远嫁了;也许还有无数的离去、逝去、失去的,……那么,在睹无思旧,触景伤怀时,在康河的波光里,就不会叠印出她、他、它的影子吗?“波光”二字,融进了岁月流迁的无限怀想,“荡漾”一词,又是何等的柔情婉转、温馨缠绵啊!

是的,在七个诗节里,写到水的就有四个诗节,这就不能不使人想起一个常见的比喻:“柔情似水”。那么,朗读这一首诗就一定要“柔读”,要读得很温情,很轻柔,很浪漫才是。

(二)彩虹

课堂上,不知为什么,竟很少听到师生一起品味那个“彩虹似的梦”。多半是平平带过,仅只说到这是诗人昔日美好理想和对康桥美好回忆的比喻或象征,却没有注意到这个“梦”是如何呈现在诗人笔下的。“梦”原是“天上虹”,是“天上虹”的“沉淀”。“虹”是美丽的,然而短暂,虽然短暂,却也能幻化为永久,因为她会在“潭”(融入清泉)中“沉淀”。在潭水中沉淀,也就是在时光中永存,哪怕已经“揉碎”。为什么会“揉碎”?大概因为有“浮藻”,但我们最好不要把诗当作科学说明文来读,宁可多往“揉碎的梦”方面去联想想象。那么,这样碎了的“梦”,该不该去重温?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因为在“寻梦”的后面,很意外出现一个“?”,不是逗号或冒号,是问号。这是很值得寻味的,可惜很多人视而不见,滑过去了。显然,诗人这回再别康桥,原是寻梦而来,到了就要重温旧梦时,他却似乎犹豫了。美丽的梦,为什么不能或不敢去重温?有学生说,就如同诗人轻轻地来,生怕破坏校园的宁静一般,这时是不愿破坏美好的梦境。这个感觉比较贴近诗心。但似乎还可以进一步再问:“重拾或重温旧梦”是不是一定很愉快?记得鲁迅曾经说过,如果梦,也就是回忆,使得“精神的丝缕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那又有什么意味呢?”从诗人决定“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看来,那是一趟让人心动的精神之旅,多少往事,仿佛就在昨天,多少师友,仿佛就在眼前,所以他觉得满天星辉都落到了船上,禁不住兴奋得要放歌。读到这里,我们可以想象诗人已沉醉于旧梦之中,可是他竟又忽然警觉:“但我不能放歌”。为什么不能放歌?一个学生说得好:是怕惊醒了那个美梦。“惊醒”两个字比“破坏”好!因为“醒”了之后,就要面对现实。这么说,前面的要不要“寻梦”,该不该再去重拾重温昔日那美丽(也可能已经破碎却依然美丽)的梦,诗人是有过短暂的犹疑不决的,这也许是他心中的一段隐秘,是只有他――徐志摩才会遇到和处理的一个情感难题,我们当然不妨进行多元的“解密”,不过却未必要强求出个明确的答案。关键是,下面的诗节,已经告诉我们,诗人已找到了最好的办法:悄悄的离别。此时心中最美的音乐(笙箫),不是放歌,是无语。我们仿佛听到诗人在和自己的心灵对话:就要走了,总是要走的,还是和昔日的梦静静地多呆一会儿吧。一切的一切,都让它无声地留下,完好地封存吧。他甚至能感受到今夜的整个时空,都认可了他的沉默无语。在这里,诗人用诗的形式,又一次生动表明他所喜欢的是“甜蜜的单独”(《我所知道的康桥》),如果说,过去,在康河边上度过一个黄昏,“是一服灵魂的补剂”,今天又何尝不是这样?在康河单独度过最后一个夜晚,再一次让“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你的心灵”,不正是诗人在此时此刻对此情此景的最好的体验么?

如果不是早已思维定势,总是习惯性地被诸如“依依惜别”、“离愁别恨”之类装满一脑子,我们还能从诗中的哪些字句,读出哪怕一点的哀伤、落寞与惆怅?

在读一首诗之前,清空一下脑子,确实很必要。

(三)云彩

云彩,恐怕是这一首诗里最难把握的意象了。欲破译,必须紧密联系两个“轻轻”和“悄悄”。云的特点就是一轻二悄――当然像高尔基写的那样“愤怒的乌云”应该除外。这是一。

其二,云彩并不是独属于康桥校园里的景物,假如把这一首诗简单地看做是诗人前来与母校道别,就应该写“我轻轻地招手,告别园中的楼台”之类的句子,可他偏偏选择了“云彩”,为什么?除了黄昏时的西天,有夕阳与彩霞,随手拈来,可以入诗,我们似乎更应该把云彩看做是一种象征。象征什么?前面说过,诗人是为寻梦而来,别梦而去,说“云彩”象征着“梦”,象征着一段美好的回忆,大概是可以接受的吧。可见诗人一开始就暗示读者,我这回轻轻地来了又去,就是想默默无声地告别,是独自深藏于心中的一次私密的回首与重温。如果套用一句歌词“月亮代表我的心”,这里可以说是“云彩代表我的梦”。

其三,诗的最后一节说“不带走一片云彩”,当然也就是不想把“梦”带走。我们通常喜欢说,把什么什么永远留在记忆中,也就是把过去的一切都装在心中带走,其实在记忆中留下太多,很可能成为不能承受之“重”或不能承受之“轻”。时时都带着记忆走路,人生未必轻松。有这么一则俄罗斯谚语:“谁记得一切,谁就感到沉重。”“梦”既然已经“沉淀”,那就让她永远留在康桥吧。也因此,我总是把诗的题目读成《康桥遗梦》。从“寻梦而来”再到“遗梦而去”,是何等的从容、优雅与洒脱!当然其中也带有一些“决绝”,从前面要不要“寻梦”就已经多少透露出感情的波澜,可这时完全平复了,澹定了,这才是徐志摩,才是“新月”诗人徐志摩!这样解读,可以叫做“貌其神韵,探得心源”吧。

其四,以上的解读如果稍嫌“理性”,那么让我们再回到诗的美妙的意境中吧。西天黄昏的云彩是轻盈的,正如诗人的步履,招手也是轻轻的,心情一点不沉重,似有意也似无意,无意也就是并不在意什么,仰首西天,偶见云彩,不是“云无心以出岫”吗?那就和他道个别吧,――这又多么像我们读到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一份悠闲自在!这么说来,“云彩”是不是也可看做是诗人轻松心情的一种意象?无论是“招手”还是“挥手”,都是与自己对话的“手语”呀。这么说,“云彩”即“梦”的化身,也是“心”影象,是“情”的精灵,可以吗?

再别康桥篇6

关键词:徐志摩 《再别康桥》 多重情感内涵解读

《再别康桥》是现代诗人徐志摩最著名的诗篇之一。它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诗歌意境柔美悠远,风格清新飘逸,宛如一曲优雅动听的轻音乐。正因为它那柔美飘逸的意境和欲别不能的缠绵情谊,多少年来一直深受读者的喜爱与钟情。高中语文教材几度更易,也从未把它删除在外。由此可见,《再别康桥》一诗地位之非同寻常。

一个纯粹的中国诗人,缘何会对一座异国他乡的康桥如此依恋,如此挂肚牵肠、萦萦于怀呢?笔者认为,那是因为康桥承载了作者一生的理想,亦即《再别康桥》诗中所说的,康桥有他“彩虹似的梦”。“彩虹”是色彩丰富的,诗人在康桥的“梦”也是丰富多彩的。

胡适尝言:“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

我想以“彩虹似的梦”和胡适的这句话来引领我的这篇文章,浅析徐志摩的康桥情节,解读《再别康桥》一诗中情感的多重内涵。

一、爱情梦——爱

1920年,徐志摩来到英国剑桥大学学习,其间邂逅了在当时称为"中国第一才女"的林徽因,从此他便堕入了一场不能自拔、刻骨铭心的爱恋中。他爱上了像精灵一般的林徽因,为她写下了无数情真意切的诗句。应该说,对林徽因的爱,是徐志摩第一次真正的恋爱,也是他人生中迟到的初恋。

然而,他与林徽因的爱情无果而终。 他不无留恋而又遗憾地写道“我这辈子就只那一春”。从此林徽因成为徐志摩梦中可望而不可及的一个完美身影,他只得自我安慰似地说道:“我将于茫茫人海中寻访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至美如金的康桥,对徐志摩来说,留下了太多初恋的美好回忆,是他一生刻骨铭心的爱的圣地。康桥的记忆,是为了那个叫林徽因的女子,倘若没有她,康桥也不过是一座桥,一种存在的风景。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说,徐志摩对康桥的赞美,包含着他没有明说的言外之意——对爱情的歌颂。也就是说,康桥成了徐志摩对林徽因爱的一个象征、一个载体,这构成了他所寻之“梦”的内核和真正的秘密。

二、政治梦——自由

在剑桥学习期间,徐志摩确立了他的政治理想和社会理想——在中国建立英国似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他认为德国人太蠢,干事机械;法国人太阴,干事过分;南欧人太乱,头脑混乱;美国人浅薄,文化历史不长。所以比较像样的是英国。他曾说过“英国人是自由的,但不机械;是保守的,但不顽固”。所以他满怀英国康桥式的人生理想,期望在中国实现他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

但是归国后,内忧外患、战火连连的中国在“五四”后掀起了如火如荼的革命浪潮,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在中国这片土壤里找不到生根发芽的沃野。徐志摩的单纯信仰在中国缺乏实现的社会基础,它注定是要破灭的。诗人曾经无比向往的政治梦想还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外辱内患、民不聊生的残酷现实中夭折了。

三、文学梦——美

徐志摩是一个热情地拥抱、深情地爱恋英国文化的人。留学欧美期间,他喜与名士交往,广泛涉猎世界名家名作,也接触了各种思潮流派。这个时期,孕育了他的政治理想,胚胎了他的自我意识,同时也拨动了他的求知欲,触发了他的创作意念。欧洲的文明,名流的思想,雪莱、拜伦的风流与浪漫,如同一道道洪流,不时冲击着徐志摩,他崇拜的偶像也由美国的汉密尔顿转向了英国的雪莱和拜伦,他弃政从文,走入了诗人的行列。

然而,彩虹绚丽,终归虚幻;“梦”虽绝美,终归成空。这一华美的诗句下,掩饰不住的是诗人曾经热情万种却背后无奈的凄凉,而“揉碎”一词更是暗含破碎幻灭的无言悲苦。

狂飙突进的“五四”,已经昭示了时代所呼唤的精神力量,这时的徐志摩却还在一边吟唱着康桥的微波、向往着雪花的快乐,就显得太不合时宜了。这种浪漫飘逸的文学理想在时代大潮的冲击下,都统统化作了空中飞沫。诗人曾经一度狂恋的美政理想和文学梦幻都如肥皂泡一样破灭了,这“彩虹似的梦”最后终归是被“揉碎”在了现实的“浮藻间”。

故地重游,再一次回到这个曾让他热情燃烧的母校,满是忧伤失落的他怎能不感慨万端?

刻骨的爱情,炫美的理想,别样的人生,徐志摩演绎的是一曲性灵的舞蹈,华美绝伦,但身处灰色的年代,终究摆脱不了灰色的落幕。他宛如云中那一只闲云野鹤,轻轻的飞走,将那华美空影留给日落和黄昏。此乃诗人之不幸,更是时代之大不幸,但能借助《再别康桥》一诗感受到绝美的自然、纯美的人生、华美的梦想却是我们无数读者的幸运。

参考文献

再别康桥篇7

《再别康桥》抒发了诗人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浸透了诗人无限眷恋的情感。诗中的云彩、金柳、柔波、青草、星辉、沉默等意象的选择独具特色,既传统又有创新,营造了一种唯美的离别氛围。

在诗歌的第二节,诗人写道“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诗人把柳树比作夕阳中的新娘,形象逼真地写出了夕阳下的柳树的美好姿态,也写出了诗人对康桥浓烈而温柔的爱。在这里,诗人选取“柳”意象并不是偶然的,这是中国古诗中的传统意象,被赋予了“离别”的特定含义。《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便是士卒回忆当初离家时,庭院、村落细柳飘飞的景象:当征人与亲人都沉浸在离别之中时,路边的杨柳似乎也变得善解人意起来,那随风摇曳婀娜多姿的柔枝,仿佛正张开温情的翅膀,想再与征人握手或拥抱,希望他能再多停留一会,杨柳依依正寓含征人不忍与亲友分别的依恋之情。自此,这一含有依恋、留别内涵的“杨柳”意象,遂成为后代文学作品中描写亲友离别时常用的专有名词。甚至到了唐代,还发展成为一种“折柳赠别”的习俗,“柳”因与“留”谐音,所以,亲人、朋友离别常攀折杨柳,以“折柳”来表达祈求吉祥平安、生命常在、早归故里的情感和愿望,通过攀折杨柳来抒发离别之痛,诉相思之苦,道平安之情,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这样的例子在古诗中比比皆是,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通过夜中听《折杨柳》曲,抒发了对故园的思念之情;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其中的灞桥柳色是年年送别的见证人;无名氏的《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烟柳织成愁”写出了离别的轻愁;而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更是千古伤别名句……可见,在古诗中,“柳”是书写离愁别绪必不可少的“背景”或“道具”。

《再别康桥》中的“金柳”就承袭了这一传统意象的含义,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对康桥的惜别之情。但诗人又有创造,一个“金”字把夕阳照耀着柳树所形成的特有色彩传神地表达了出来,这就抹去了传统离别中的凄凉意味,而给全诗涂上了一层温暖的色调,温润感人。

接着,诗人写到了第二个意象“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情愿做一条水草”中的青荇,即一种水草,“青草”这一意象在古诗中也和离愁别绪紧密相连的。绵延无际的青草,如扯不断的情丝,寄托了诗人绵延无尽的思念和离愁。古诗中就有“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的句子。秦观《八六子》“倚危亭,恨如春草,萋萋尽还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都是用青草写离情的句子。青草之一望无际,象征离愁之绵绵而远;青草之细碎浓密,象征离愁之盘曲郁结;青草之随处而生,象征离愁之浩渺无垠;崔颢《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里繁盛无边的萋萋芳草,更让远在异乡的游子充满思乡之情。

在本诗中,诗人选用水草意象好似随手拈来,既符合写作时的具体语境,但在不经意间,又暗含了“青草”这一意象的离别意义,真可谓是妙手偶得,令人惊叹。不仅如此,水草的轻柔也为全诗笼上了一层柔美的意境。

在下一节,诗人说“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这与柳永“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情感表达一脉相承,在悄悄、默默中蕴含着几许不舍和依恋。

其实,通观全篇,承载着诗人情感的康河本身也正暗含了古典诗歌中水意象的特点。水的轻柔深渺、连绵不断,恰如离愁挥之不去,古诗中此类诗句比比皆是如,“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水流无限,离情无限,一条康河,满载诗人的柔情和别情,恰到好处的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留恋。

再别康桥篇8

关键词:郑逸农;“非指示性”教学;“二不”;“四自”

“非指示性”教学是郑逸农老师一直在研究的一个教学方法,它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很大的不同,以一种全新的理念和视角引起了语文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它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对学生自我发展的要求,都明显的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这与新课标所倡导的“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不谋而合。“非指示性”教学无论从理念还是实践上都对语文教学有着值得借鉴的价值。

一、“非指示性”教学理念

“非指示性”教学是在新课程背景下提出的,是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的一次改革,从提出后一直在不断地充实和发展。但无论怎样发展,都一直坚持着 “二不”、“四自”原则。

“二不”,即“不指示学习目标,不指示问题答案”。教师在教学之前不主观的限定一个或几个教学目标,而是在课堂的教学中产生,学生根据文本的内容和特征,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生成学习目标。教师“不指示问题答案”,教师的讲授不是唯一的标准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每个同学都有对文学作品的不同理解和感受,强调学生对文本的体验性和多元性。

“四自”,即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既不以教师为中心,也不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不会对学生产生“先入为主”的影响,而是由学生围绕自己确定的学目标进行讨论、判断。在讨论的过程中,发散思维,自主表达对文本的理解,并在学习结束后,进行反思和评价,自主生成语文素养。

二、在“非指示性”中欣赏康桥的宁静之美

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学生需要根据自身的认知和情感的体验去确定学习目标,问题的答案也不是由老师公布,而是学生思考讨论之后得出。郑老师让学生在备用纸上记录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学生边读边思边写,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为了更好的从实践中理解“非指示性”教学的理念,将结合《再别康桥》的课堂实录进行简要的评析。

1.细读研读

郑老师在对《再别康桥》的背景作介绍之后向同学提出要求:“初读诗歌,并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小组交流后,学生畅所欲言,把对诗的初步理解用真挚的情感表达出来。而郑老师却没有立即作出回应,而是让学生再读一遍,在读的过程中思考“本文你最想学习的是什么?并把想法写在备用纸上,作为自己的学习目标。”学生围绕诗的“语言”、“意境”、“情感”等角度确立学习主题。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当然需要教,而尤其致力于‘导’。”在“非指示性”教学中,郑老师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诗篇,并自主确立学习主题,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通过研读,学生有了自己的真实看法,并能够做出相应的判断。

2.欣赏交流

郑老师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围绕学习主题,以研究性阅读的方式,边读边写,及时捕捉闪现的灵感,通过小组的学习和老师的引导,学生对《再别康桥》有着新颖个性的见解。有的同学指出学习的主题是语言。诗中运用了大量华美的辞藻,给读者很大的吸引力。全诗还运用了拟人、比喻的手法,使人读后有种魂牵梦绕的感觉;而有的同学则从整体把握全诗,认为全诗的结构美。“金柳、青荇、一潭”按着从高到底、从远到近的方式进行描写。第四段末尾一字是“梦”,第六段开头紧接着就说“寻梦?撑一支长篙。”……郑逸农老师把课堂交给学生,把欣赏、感悟的过程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其中尽情的发挥,从而更好的领悟出《再别康桥》中所蕴含的深刻内涵。

3.探究讨论

郑逸农老师在课堂中的讨论是随处可见的,学生的一些问题也是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产生的,在交流之后,把学生的阅读理解引向深处,选出具有典型代表的例子,小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再全班讨论,充分激发了学生的研讨兴趣,更加强调了对学生的引导作用,从而可以看出郑老师注重学生阅读理解的多元化,并始终遵循“非指示性”教学中的“二不”原则。

例如:在郑逸农《再别康桥》的课堂实录中,当讨论“诗中为何写‘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这一问题时,学生们积极表达了自己的感受:有的同学认为,“沉淀”是指难溶解的物质沉到溶液底层。说明水很清。有的同学则认为,体现出作者原本有很美好的愿望,而现在却因为理想没实现,感到很失落。更有的同学提出了不一样的看法:“‘沉淀着彩虹似的梦’是否有消极意义?”……

在整个教学案例中,同学们的交流和研讨都没有标准的答案,会因每个人知识、经验和能力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理解。郑逸农老师重视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平等对话,重视学生之间的相互启发和探讨。课堂中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成长。一个有平等观念的老师,才能更加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

三、“非指示性”教学对语文教学发展的意义

新课改的目标中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态度;”“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其目的在于释放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转变学习方式。“非指示性”教学的创新理念,对于语文教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在“非指示性”教学中,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去看问题,更新教师观念,要根据学生的学情和具体的课堂教学情况来进行课程安排,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这就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沟通和组织的能力,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因此教师要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积累语文素养,及时进行教学反思,使教师的专业技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非指示性”教学强调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确定学习目标、探究问题答案。学生在学习中,教师不占用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真正在边读边想中发现了疑难并主动寻求解决”。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者,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培养了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自主成长。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下册)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718.

[2]郑逸农.《再别康桥》“非指示性”教学案例[J].语文学习2004(3).

[3]刘淼.当代语文教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0.

[4]郑逸农.“非指示性”语文教育初探[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

[5]郑逸农 .“非指示性”教学模式初探[J].语文学习,2000(7).

[6]郑逸农.“非指示性”教学重视的是学生的个性选择[J].中学语文教学,2003.5.

[7]王涛.“非指示性”教学的研究现状及发展策略探讨[J].文教资料,2005(30).

[8]王荣生.听王荣生老师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

[9]朱莉萍. 郑逸农“非指示性”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J].扬州大学,2014-04-01.

[10]沈逵. 语文非指示性教学理念的生成、发展及理论建构[J].杭州师范学院,2005.

再别康桥篇9

关键词:《一首桃花》;《再别康桥》;创作特点;艺术表现

歌曲《一首桃花》选自中国歌剧《再别康桥》,这是中国第一部小剧场歌剧,这部由水儿(陈蔚)编剧,周雪石作曲的小型歌剧于2001年2月在北京文艺小剧场公演,当年获得业界的一致好评。该剧音乐创作技法带有近代中国艺术歌曲创作手法的元素,其风格包含特定的历史因素和人文特色。

一、《一首桃花》的诗作特点

《一首桃花》是林徽因在香山疗养时所作,是一首典型的借物于情诗。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朴素真挚,细腻纯净的情感,还抒发了自身对大自然对生命无尽的想象,同时这情感与想象中透露着很多哲理的思考。在诗人林徽因的眼里,大自然似乎就是上天创作的美画,她喜欢毫无保留地去吟颂赞美它,所以在她笔下桃红柳绿湖光山色都是那么充满灵性。虽然我们不能绝对地将林徽因归于“新月诗人”,但她很多作品确实带有“新月派”所提出的“三美”(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特点,像《一首桃花》就是如此:“桃花,那一树的嫣红、像是春说的一句话、朵朵露凝的娇艳、是一些玲珑的字眼、一瓣瓣的光致、又是些、柔的匀的吐息、含着笑、在有意无意间、生姿的顾盼、看、那一颤动在微风里、它又留下淡淡的、在三月的薄唇边、一瞥、一瞥多情的痕迹”当我们看到这些清丽的文字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是一幅生动的自然风景画,普普通通的桃花在诗人笔下瞬间变得那么灵动和飘逸,充满着清新脱俗的美,尤其是诗中“那一树的嫣红”“露凝的娇艳”“一瓣瓣的光致”……这桃花似乎就像是画中静溢而多情娇美的少女,她笑盈盈栖息于春风拂动的桃花枝头,温柔地掠动耳际的碎发,惬意地绽放着她的美丽,肆无忌惮地牵动着她内心的思绪。“露凝的”“玲珑的”“柔的”“匀的”“淡淡的”这些形容词的运用似乎给这幅美丽的画作增添了无限的风采,让人感觉那么晶莹剔透,精致唯美。《一首桃花》中林徽因选择了很多生动悦耳的词汇,例如“朵朵”“一瓣瓣”“一瞥”等,让人读来就像音乐般轻盈流畅动听,富有节奏感,又如:“花”“话”“艳”“眼”“息”“里”

“迹”等韵脚字押得恰到好处,读起来玻玻上口,这无一不体现了作品的音乐美。在诗人的笔下那静态的桃花与“春说的一句话”“柔的匀的吐息”这些动态的描述相融相通,共同展现了和谐而轻盈的音色,让人心矿神怡。林徽因既是诗人又是赫赫有名的建筑学家,自然她的诗作会带有一种独特的建筑美,像《一首桃花》虽然篇幅不长,但全诗长短句排列错落有致,是以感情的跌宕起伏与音节的和谐来构成诗歌的形式:首先它以基本规整的四句“桃花那一树的嫣红、像是春说的一句话、朵朵露凝的的娇艳、是一些玲珑的字眼”来表现眼前的实物,晕染了淡淡的情愫,而后它又以自由的五小句“又是些、柔的匀的吐息、含着笑、在有意无意间、生姿的顾盼”来凸显动态的画面感同时行发内心急切的情绪,最后它又以规整的“它又留下淡淡的、在三月的薄唇边、一瞥多情的痕迹”来表现内心复杂的情感,这字里行间充分显现出了一种建筑的美感。总之林徽因笔下的《一首桃花》唯美精致的文字,和谐轻盈富于节奏感的音节和错落有致又不失色彩的建筑诗行将新月派中的“三美”主张体现得淋璃尽致。

二、音乐的旋律特点分析

歌剧《再别康桥》的音乐是由作曲家周雪石先生所作.,他为这个小剧场歌剧特意量身定做了一个小型的室内乐队以突出他所写的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音乐旋律。这部歌剧在音乐旋律上最大的特点就是:既没有采用一般中国歌剧惯用的民歌小调作为音乐背景,也没有沿用西洋歌剧中为突出人物性格所写的曲调,而是吸取我国二十世纪初黄自,青主,赵元任等作曲家笔下的艺术歌曲的营养,不断创新,打造了一条既符合高雅音乐的特点又符合大众通俗审美的不寻常道路。周雪石先生曾经说过:“音乐要好听,要人心,靠什么?靠的是优美的旋律,完备的技术和真挚的情感,我在创作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醒自己注意,不要玩技巧,不要故作高深,不要怕人家说你简单。”(引自钱仁平《让诗情与爱意在复调中起伏――周雪石和他的小剧场歌剧《再别康桥》》)确实,他笔下的旋律虽然简单但不乏雅致,虽然清淡但不乏深刻的寓意,它始终带给观众的是内心的共鸣,还有无时无刻都存在的真挚的感动,就像歌曲《一首桃花》:首先作曲家从诗歌本身出发,让诗意自由地在音乐旋律中流淌,它的音乐线索是以林徽因为主题的,这个主题除了在歌剧的开始部分出现过外,再次出现就是这第五幕的双清重逢林徽因的咏叹调《一首桃花》了,在剧中它以徽因的原型出现。

三、《一首桃花》在歌剧中的艺术表现力

《一首桃花》是歌剧《再别康桥》第五幕双清重逢中林徽因的咏叹调,编剧巧妙地运用了林徽因的同名诗作,使得这首作品的创作极好地体现了诗与歌的相融。歌剧《再别康桥》是一部去掉了繁复,抛弃了浮躁,潜心追求纯净之美的小剧场歌剧,它无需华丽的渲染,只是用一个个简单的场景和精致的细节来表述那份隽永真挚的情愫。而第五幕场景中的《一首桃花》似乎就是用女主角林徽因深情的吟诵来挖掘她内心的那份纯净。此刻我们听到的不仅仅是诗人对情境的感叹更是一种对生命的追求与人生的期盼,她摒弃了雕琢,刻意和夸张,只是以一种朴素,含蓄,内敛的表达呈现出了新的艺术意蕴。细细地品味《一首桃花》的意蕴,发现它的特殊之处在于用简单的诗行来表达作者细腻真实的情感从而在歌剧中塑造一个立体而知性的女性形象。准确地说就是女主人公富有诗意性的情感表达渲染了整部歌剧,使得歌剧的人物色彩更加明朗而生动。我们知道歌剧使文学作品从简单的文字表达形式蜕变到由多种艺术门类综合形成的特殊形式,如当我们只读到林徽因这首简单的小诗时或许我们关心的是这首诗所阐述的景象和表达的字面内容,然而对于欣赏歌剧的观众来讲, 观众的审美情趣一定会集中在主人公所演唱的歌曲中,通常主人公在演唱咏叹调时最善于表达的就是内心的情感,而承载这种表达方式的就是主人公的咏叹调了,人物内心活动越丰富情感表达也就越生动,歌剧作为一门以唱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艺术,最擅长的就是人物情感的表达,所以咏叹调不仅能很好地把握住人物的性格还能带来生动鲜明的情绪色彩。

【参考文献】

[1]金湘.困惑与求索[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2]郑娟.充满诗意的人生一试论林徽因和她的诗歌[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1999(03).

[3]于笃刚.声乐语言艺术[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2.

再别康桥篇10

读《再别康桥》,许多人只将其当一首体现“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特征的经典离别诗来读,主题指向诗人对促使其精神觉醒、确立其人生取向的母校的依恋之情,这是不够完整的。

如果绕到诗歌文本的背后,看看写作的背景和作者的情感经历,我们会发现,这首诗中其实隐藏着一个秘密。要读懂诗中绚丽、哀婉而缠绵的意象,理解诗人挣扎在梦想和现实之间眷恋、不舍而惆怅的情感,诗中的“梦”是一个重要的抓手。诗人再临康桥,触景生情,文字背后究竟深藏着什么,玄机就在那“彩虹似的梦”里。康桥,是诗人梦开始的地方,“向青草更青处”是“寻梦”的方向,诗人要作别的也是曾经的梦幻。解读这首诗,如果能找到解梦的密码,也就能发掘隐匿于母校情背后的秘密,走进诗人真实的情感世界。

那么,牵系着徐志摩情感的梦是什么呢?我以为首先是诗人的爱情之梦。

1920年,徐志摩违背父亲的意愿离开哥伦比亚大学来到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当了特别进修生。在这里,他接受了文学的洗礼,开始步入文学殿堂;也正是在这里,他遇见了在当时被称为“中国第一才女”的林徽因。

对徐志摩来说,至美的康桥给他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回忆。“河畔的金柳”“波光里的艳影”“软泥上的青荇”“康河的柔波”等,这些清新优美的意象营造了浪漫温馨的意境;“那河畔的金柳”和阴榆下都曾留下过徐志摩和林徽因恋爱的足迹。林徽因的确是徐志摩“康桥情结”的一个梦。倘若没有她,康桥也不过是母校平凡的风景。因此,与其说《再别康桥》是对康桥的赞美,倒不如说是对爱情的歌颂。康桥是徐志摩对林徽因爱的象征、爱的载体,这就是他所寻之“梦”的内核和隐匿于诗中的真正的秘密。

梦是美好的,但现实又是残酷的。1922年底徐志摩离开剑桥回国,他写《再会吧康桥》一诗相约:“我今去了,记好明春新杨梅/上市时节,盼望我含笑归来。”然而,“明春”徐志摩并没有回康桥。因为回国之后的林徽因斩断了这段恋情,与梁思成远赴北美求学。徐志摩理想中的爱破灭了,他一个人再回到康桥,依然“寻梦”,只是已“不能放歌”。

徐志摩注定是康桥的匆匆过客,也是才情女子林徽因爱情生活中的匆匆过客。康桥的这段情感生活是一段曼妙的插曲,让诗人难忘。他生命中的那抹“彩虹”“揉碎”在了现实的“浮藻间”,也“沉淀”在了梦里。

一直以为,“梦”是留存在徐志摩心中的母校的印象,是他曾追求的政治理想和人生观;其实“梦”更应该是徐志摩一段往昔生活的甜蜜记忆。我们解开了梦的密码,发现了诗人隐藏于诗歌背后的那段刻骨的爱情故事,不禁再次轻吟起这首内涵丰富而情感复杂的孤独的情歌。

悄悄地,诗人走了。没有带走一片云彩,当然,也没能带走那个“彩虹似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