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工作岗位职责十篇

时间:2023-03-28 13:22:11

会计工作岗位职责

会计工作岗位职责篇1

会计需要定期对相关部门的费用数据进行收集和预提,并于每年末统计已付款未收发票情况,进行费用预提的统计,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会计各岗位职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会计各岗位职责11.参与公司预算、预测编制,跟踪预算执行,分析;

2.深入了解业务,完成跨部门沟通,对数据,业务敏感;

3.完成促销费管理以及其他各类费用预算进度控制与预警;

4.参加市场走访并编制走访报告;

5.了解业务逻辑,参与编制财务管理报表,经营分析报告并反馈业务部门,并提出合理建议。

会计各岗位职责2协助组织会计核算,保证会计核算的真实、及时、完整;协助落实和检查集团和公司相关制度。负责组织安排完成结账工作,完成对外、对内报表的收集、生成。

负责配合财务审计,监管部门检查、资料准备及报送、备案等工作。负责统计工作.

全面负责公司税务工作;包括税款计算、复核、统计。

负责办理公司税务申报工作;所有申报表需经本部门经理审核后再盖章申报;及时填制公司上缴税情况表。负责对公司纳税情况进行分析评估,控制税务风险.

负责公司相关经营数据的定期收集、汇总和统计工作并在此基础上负责月度滚动预测,跟踪预算目标完成情况,分析反馈预算执行情况,从盈利能力、运营效率等各个方面进行分析,提供分析报告。

会计各岗位职责31.负责公司成本、预算的工作;

2.负责部分薪酬核算;

3.财务的其他相关工作

会计各岗位职责41.能够独立做账,审核原始单据,完成多家帐套应收应付账务处理;

2.月底按时完成各家账套的现金、银行存款账面数据与出纳现金、银行对账单核对无误;

3.3家小规模公司税务申报及其他相关税务事宜;

4.领导安排的其他工作。

会计各岗位职责51,负责公司日常财务业务及会计核算工作(包括费用核算、账务处理、会计凭证登记、根据公司制度编写会计凭证,做到凭证合法、手续完备、数字准确、摘要清晰)

2,按要求及时限申报纳税情况,配合上级各项工作,加强财务知识的学习和流程的熟悉,结合工作实际向上级提出合理化建议

3,每月应付款项的编制、船舶结算表的及时编制,每月各项台账的及时更新及归档。

4,严守公司财务机密,不泄露公司财务数据

5,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日常工作

会计各岗位职责61、每月按时按质完成金蝶K3所负责事业部的凭证录入及财务报表编制,保证公司财务核算的及时性、完整性;

2、根据公司发展及管理要求,协助财务经理搭建及完善公司预算管理体系、财务分析体系;

3、协助上级开展公司年度及月度预算、评估、分析与预算考核管理工作,每月编制预算管理报表并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反馈;

4、负责事业部相关业务数据及资金收支情况的统计、分析及管理,准确核算事业部的经营业绩及资金使用情况并进行相应的分析,提出存在问题及相应建议;

5、协助上级搭建库存管理系统,准确核算产品成本,并监控各环节的库存情况,针对库龄确定库存风险等级;

6、完成上级安排的其他各项工作。

会计各岗位职责71、负责发票开具、邮寄;

2、公司账务处理,纳税申报;

3、审核原始凭证,保证报销手续及原始单据的合法性、准确性;

会计工作岗位职责篇2

企业财务部门内部岗位设置与职责划分原则

(一)会计核算工作的岗位设置与职责划分

会计核算工作是财务部门的基础部门,会计核算工作提供的财务信息为后续的财务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会计核算工作的岗位设置是企业财务部门岗位设置的关键和基础。会计核算岗位包含的内容比较多且繁杂,会计核算人员应当尽职尽责的审核各种原始凭证,及时登记会计账簿等。会计核算工作的最终成果是财务信息资料,会计核算成果不仅仅能够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也有利于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正确决策。

(二)财务预算工作的岗位设置与职责划分

目前,财务预算已经成为企业财务部门当中不可缺少的内容。科学的财务预算有助于激励员工积极开展业务工作,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通过企业财务部门预算的实施,企业财务人员能够及时地发现现有业务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而对发展计划做出合适的调整。因此,财务预算岗位是财务部门岗位设置必须考虑的组成部分,企业应当重视财务预算工作人员的职责内容,保证财务预算岗位发挥应有的预算效果。

(三)资金管理工作的岗位设置与职责划分

资金管理岗位是财务部门的重要部门,资金管理不仅仅是对资金运动进行有效管控,更涉及资金管理中的整个过程,包括筹集资金的来源、资金预算编制,资金使用状况的考核。有效的资金管理有助于企业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保障企业运营的充足的资金使用,从而为企业的资金及时使用做好坚实基础。因此,财务部门的岗位设置必须考虑资金管理的相关内容,从而确保资金管理的岗位职责足够明确清晰,保障资金管理工作的顺利完成。

(四)审计监督工作的岗位设置与职责划分

企业财务部门中的内部审计监督模块负责财务工作的过程监督与审核。有些企业的审计监督职能归属于财务部门,但是有些审计监督职能是由独立的审计部门掌控。因此,在设置审计监督工作的职能时,要确保审计监督职能的独立性,进而保证审计职能能够发挥应有的效果,实现对财务工作的客观性和主动性的时刻监督,进而弥补内部控制工作中的不足。

企业财务部门内部岗位设置与职责划分对策

(一)准确定位内部岗位与职责

企业要准确定位内部岗位与职责,保证财务岗位设置合理,职责划分正确。财务岗位的设置不仅要满足职责划分合理和定位准确以外,还应该满足财务工作的实际需求,遵守财务工作的内在规律。财务岗位的设置应当包括合理的设置原则以及岗位工作内容要求。企业财务部门的岗位责任制度具有整体性、科学性和合理性,至少应当包含职责分工、部门协调以及考核与奖惩机制。不同的财务岗位所拥有的权限应当详细阐述,明确责任以便发现问题时,及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例如,会计预算工作的相关职责内容,会计预算人员应当根据企业的发展现状、外部环境、资金状况以及对市场的预期做出合理时段内的财务预算,对于执行预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地向上级反馈,及时查找预算偏离实际的原因,对于相关岗位应当落实责任,确保预算质量。

(二)重视内部岗位之间的相互协调

企业构建财务岗位设置制度时一定要重视岗位之间的协调,财务岗位责任制度的制定要严格按照相关的会计法律法规要求,避免财务违法行为引发的法律风险的发生。财务部门的内部岗位设置应当结合企业实际经营状况,科学的确定岗位的职责,使得岗位的设置与职责划分既不能逃避责任,也不能超出权限扩大操作权力。企业财务部门的内部岗位的设置要严格按照不相容职位相分离的制度,根据企业人员的数量,按照一岗多人、一人多岗等岗位设置方式实现不相容岗位之间的相互制约。财务岗位职责要明确财务部门、具体岗位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其内容既要有财务部门的职责范围,还要有岗位分工后的主要职责、具体要求。财务工作协调是财务岗位责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明确工作协调的范围和负责人,明确工作协调的内容和要求。

(三)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和内部监管机制

企业财务部门内部岗位设置与职责划分工作离不开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工作的实施必须有正确严谨的内部控制制度作为依据。有些企业不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则导致内部控制度的实施无法可依。在建立了完善的内部监督体制的情况下,才有利于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内部控制的构建中,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优势,综合考虑有效性、整体性以及成本等因素,集思广益听取各个员工的意见,努力构建一套适合自身的内部控制体系。除了内部控制制度以外,企业的内部监管机制同样重要,内部监管机制构建涉及的方面比较广泛。在企业可以构建审计部门或者是会计监督小组,同时也可以动员内部员工时刻监督经济业务往来。企业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监管制度环境中,财务部门的内部岗位才能按照规则发挥职能效果,进而保障财务信息的质量。

(四)提升财务部门人员的综合素质

企业财务部门内部岗位工作离不开合格的财务人员。为了保证企业财务部门岗位职责能够顺利履行,加强财务部门人员的素质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财务部门人员不仅仅是会计核算人员,财务部门人员还包含其他会计预算、管理会计、资金管理人员。因此,总体上,财务部门人员应当具备更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准。随着外部经济环境的瞬息万变,企业的财务部门工作对财务部门人员要求更高。首先,企业的财务部门应当是具备核算能力、管理能力和经营能力的综合型人才,也就是财务部门人员应当具备扎实的财务专业知识以及工作技能,同时也应当了解计算机基本知识以及财务管理理论的相关内容,另外财务部门人员也应该知道组织的战略目标以及市场定位并及时关注组织的经营状况。财务部门人员只有具备综合性的技能,才能更有利于实行财务部门工作,全方位监督和管理经济业务的整个过程。因此,企业不断提高财务部门人员的职业素质是履行岗位职责的重要基础。企业应当定期组织人员学习最新的财经政策以及会计和财务管理理论知识,及时交流学习经验和培训心得,监督会计人员认真学习岗位管理制度,提高其业务工作能力,同时也要注重对财务部门人员职业道德的培养,宣传道德楷模事迹,形成榜样力量,从而不断地提升财务部门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保障岗位设置的存在意义。

企业财务部门的指标

变现能力比率

变现能力是企业产生现金的能力。它取决于可以在近期转变为现金的流动资产的多少 。

流动比率

公式:流动比率=流动资产合计 / 流动负债合计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 2

意义:体现企业的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流动资产越多,短期债务越少,则流动比率越大,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分析提示:低于正常值,企业的短期偿债风险较大。一般情况下,营业周期、流动资产中的应收账款数额和存货的周转速度是影响流动比率的主要因素。

速动比率

公式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合计-存货)/ 流动负债合计

保守速动比率=0.8(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净额)/ 流动负债

标准值意义:比流动比率更能体现企业的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因为流动资产中,尚包括变现速度较慢且可能已贬值的存货,因此将流动资产扣除存货再与流动负债对比,以衡量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分析提示:低于1 的速动比率通常被认为是短期偿债能力偏低。影响速动比率的可信性的重要因素是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账面上的应收账款不一定都能变现,也不一定非常可靠。

变现能力分析总提示

(1)增加变现能力的因素:可以动用的银行贷款指标;准备很快变现的长期资产;偿债能力的声誉。

(2)减弱变现能力的因素:未作记录的或有负债;担保责任引起的或有负债。

猜你喜欢:

1.财务管理部门的职责

2.财务管理部岗位职责

3.财务部门负责人工作责任制度

会计工作岗位职责篇3

关键词:会计课程模块;会计职业层次;会计职能;培养目标;递进关系;衔接

会计是实践性很强的职业。并且是供需量较大的职业之一。会计职业发展是会计教育发展的直接动因。本文讨论了会计教育中针对会计实务人才培养的课程模块设置,认为会计课程应在考虑会计职业层次的基础上进行模块化设置。

一、会计课程模块化及会计职业层次概念

(一)会计课程模块化概念

模块是具有内在联系又相互补充的要素的集合,且这一集合整体能反映完整的内容或实现固有的目标。会计课程模块化指将各门会计课程按反映内容完整性或目标实现要求进行分层或分类汇集,以产生一组会计课程模块群的方法。不同的会计课程模块及其合理组合能实现针对不同层次会计预从业人员进行会计教育的目标。会计课程模块化应用,基于会计专业岗位目标细化而生成,是目前会计教育领域开展会计课程改革的一种探索。

(二)如何理解会计职业层次

任何拥有专业技术含量的职业都可能形成职业层次,像会计这样具有专门的会计理论、技术方法、需要遵从严格的会计法规、需要大量的职业判断的职业必然有其职业层次。会计职业层次是指由于会计岗位技能要求水平不同、专业水准不同、判断授权性质、职责范围及会计业务处理主从关系不同而产生的由高到低的层次划分。

二、会计课程模块化与会计职业层次衔接的意义

(一)目前会计教育中突出的几个问题

1 会计教育子目标散乱。对各层次会计人才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表述得不够明确具体,因此会计课程的设置不尽如人意,所培养的毕业生不能很好地满足会计实践的需要。换言之,由于会计职业层次模糊不清、其所隐含的会计能力与会计岗位的错位、会计教育目标与会计人才素质要求的脱节等,均严重制约着企业的会计工作水平。

2 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从结果来看,会计毕业生普遍难以就业于会计岗位,或就业后短时间内很难适岗。这说明其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很大差异。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是由于高校会计教育“应试教育”特质明显。重理论,轻实践。对于会计实务中的各个具体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很少加以强调,会计岗位意识灌输不强造成的。毕业生在进入岗位时对要做些什么、如何做等都有个重新学习和认识的过程。绝大多数会计从业者的共同感受是“学校学的和实际做的差别太大”。

3 职业道德教育问题。现行会计教育中过于重视专业教育,缺少素质教育,有着较重的功利导向,缺乏与之相适应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和会计法规教育课程,职业道德和法律知识严重缺乏。

(二)会计课程模块化与会计职业层次衔接的意义

现代企业对会计岗位分工层次化、细化及科学化,符合现代企业制度及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同时层次化、细化的会计岗位对会计人才能力的需求有差异。这对会计教育有效输出适岗的专业人才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绝大多数高校并没有做过系统的分析和调研,也没有真正分析和了解会计岗位对会计人员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引致了上述几方面的严重问题。这说明目前会计教育的效率不高,呈现出一种隐性的会计教育资源浪费。

本课题正是基于这一考虑而探讨岗位需求导向的会计课程模块化设置,认为会计课程模块化对于会计人才能力的培养是注重实践性的,加大了操作性和感性认识,避免了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理论和实践脱节的状况,能由此提升学习效率,加快会计专业人员岗位适应和胜任速度。同时,由于在学习过程中能加深了解会计岗位肩负的职责和意义,对于会计专业人员职业道德的提升打下良好基础。

由此看出,会计课程模块化的意义就在于其能够突出会计教育目标及其子目标,使会计教育的结果能较好地与会计岗位的需求相衔接和吻合。从而为提高会计教育效率打下前期基础。

三、会计职业层次的理论分析

既然会计课程模块化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会计教育目标,则分析会计职业层次就是模块化的第一步。本文认为,会计职能的分析是会计职业层次分析的前提。

(一)会计职业层次划分的基础是会计职能即以会计职能框定会计职业总职责。

会计职能是通过会计职业活动实现的。分工合理的会计岗位职业活动有助于体现和发挥全部的会计功能。会计岗位无论怎样设置,会计职业层次无论如何划定,会计岗位整体应履行全部的会计职能。

在本课题前期研究成果中,笔者认为会计具有表象职能和衍生职能。会计职能的科学定位应是表象职能与衍生职能的联结体。其中,表象职能认为,会计是以货币记录、分类、汇总企业的经济业务和财务事项,从而说明其经营成果的一种技术。这其实是最早的一种会计概念,以反映或核算作为会计的基本职能;衍生职能则体现了会计监督、控制、分析、评价等内容。

要说明的是。有一部分工作,其本身和会计岗位有比较紧密的联系,如材料物资保管岗位、销售开票员岗位、劳动工资岗位、财务管理岗位、内部审计岗位等,有的直接为会计岗位工作服务,是会计工作得以进行的基础。没有这些岗位,会计职能不能实现。有的利用会计资料从事相关活动,如财务管理岗位,必须通过会计生成的信息来进行资金规划和决策。因此,把直接为会计岗位工作服务的工作职能称为“会计前边缘职能”,把利用会计信息或资料来从事相关活动的工作职能称为“会计后边缘职能”,其都不属于会计职能的范畴。因此,这部分工作岗位也不能划归会计岗位。

(二)会计职业层次划分的依据

会计职业判断授权性质、职责范围及会计业务处理主从关系。

职业层次是指在同一种职业或职业类型内部,由于工作活动及其对人员要求的不同而造成的区别。会计职业层次指人为的会计岗位职责层级。以此为分类标准,本文认为,会计职业可以分为如下三个层次:

1 会计项目层次。是会计职业活动的基础层次,以技能性工作为主,简单重复劳动,具备熟练的技能、专门知识和判断力,能完成所分配的工作。

2 会计综合层次。是会计职业活动的中坚层次,以技术性工作为主,享受相对自由和创造性的工作,指要求有一定的专门知识或判断力的脑力工作,对他人有低程度的责任。

3 会计管理层次。是会计职业活动的最高层次,通常由企业的总会计师岗位、会计机构负责人岗位和会计主管岗位组成。他们拥有明确的授权,能在其管辖范围内组织和领导其他会计岗位的工作,处于领导的、主导的地位,要求具有高水平的知识、智力和自主性,承担更多的决策和监督他人的责任。

会计工作岗位职责篇4

关键词:分岗位教学 职业岗位能力 会计电算化实训

一、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进行分岗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符合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时代要求

随着信息技术在国内的飞速发展和企业管理的需要,实现电算化甚至实施ERP系统管理已经成为现代会计工作一个必然的趋势,培养能胜任会计电算化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是非常必要的。为了有利于学生就业后更快地适应工作,会计专业安排的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应进行改革,把会计分岗实训从手工阶段发展到计算机阶段,以适应如今网络经济时代对网络财务人才的需求。

(二)传统独立的实训模式存在弊端

目前不少高职院校在实施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教学时往往采用一个学生独立完成企业一个会计周期(月)的所有会计账务处理的方式,这种方式可能帮助学生认识企业内部整个会计核算的流程,但与企业的实际会计业务处理有较大的区别,企业会计核算是分岗位进行的,这种学习方式有悖于企业工作实际的组织,无法使学生认识到企业内部岗位分工与内部控制是如何开展的,也不能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

(三)分岗实训教材有待改进

在现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中,比较多的学校注重手工会计实训的的分岗位模式,对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分岗位教学的探索却较少。目前,多数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所采用的教材都是用友、金蝶等软件公司技术人员出版的实践性教材,这类教材都是以一个一个操作流程为主线设计,没有设计好相应的岗位能力培养的实践内容,学生学习后只会其中的操作,而很难将其与实际工作很好的衔接。分岗位教学模式的改革必然促进实训教材的改革。

二、会计电算化分岗位实训教学模式

笔者通过相关课题实施,结合学生的反馈,对在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中实施分岗教学有了一定的体会,并经过对企业会计岗位设置及会计工作过程的调研,笔者认为良好的分岗位实训教学模式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职业岗位分工和任务分解

根据我国会计制度、法规相关规定对企业会计岗位设置要求,会计电算化后的工作岗位可分为基本会计岗位和电算化会计岗位。基本会计岗位可分为:会计主管、出纳、会计核算各个岗、稽核、会计档案管理等工作岗位。电算化会计岗位主要有电算主管、软件操作、审核记账、电算维护、电算审查、数据分析、会计档案资料保管员、软件开发。中小企业一般对上述会计工作岗位实行一人多岗。根据实际调研在分岗位实训中主要设置四个岗位组:会计主管兼总账会计岗位、出纳岗位、往来会计岗位、成本会计岗位。实训开始前,根据教师的指导意见结合学生的意愿分组,指定会计机构负责人;合理分解每个工作岗位的工作负担,尽可能使得每人的工作量均衡。根据企业实际核算情况,具体岗位职责如下:

1、会计主管兼总账会计岗位(组长)职责:承担小组的领导组织工作;负责会计软件的初始建账工作;负责各种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和会计报表审核;负责财务分析工作,并保管一枚财务专用章;负责总账的登记,编制科目汇总表;负责编制资产负债表。

2、出纳岗位职责:按规定办理货币资金收付手续,填写银行结算凭证;负责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的查询工作。负责保管库存现金、负责空白票据及支票的管理,并保管一枚法人代表专用章;负责企业薪资核算。

3、往来会计岗位职责: 正确确认、计算各项收入,负责往来辅助核算管理;负责各种往来业务的记录工作,填制往来业务记账凭证;负责登记往来账、收入明细账。

4、成本会计岗位职责:负责财产物资的收发、增减计算;负责成本费用计算;负责财产物资清查工作;负责固定资产子系统的操作;负责登记物资、成本、费用明细账簿工作。

(二)实训环境及人员分组

建立会计分岗位模拟实训室,使学生置身于高度仿真的会计职业环境中,独立完成企业的会计

核算工作。主要实训设备包括:一个试验台、一套办公用品和印章、四台电脑和会计软件、共用装订机和打印机、岗位座牌、模拟企业原始资料和空白凭证、账页、报表等。每组选出组长一名,总体负责小组工作。具体实训过程中,根据实习要求分岗位,每个学生扮演一个企业会计角色,按照实习教材里面业务的发生履行自己的职责进行业务处理。

(三)主要实训项目

按企业会计工作的内容进行一定的分解与整合,目的是尽可能的使学生实训内容与岗位工作内容达到基本致,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模块:

会计主管岗位实训项目:系统管理、基础档案设置、总账初始化、凭证审核、期末账务处理、报表审核、会计档案管理。

出纳岗位实训项目:票据管理、银行结算、银行对账、凭证出纳签字、库存现金日记账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登记、企业薪资管理。

往来会计实训项目:应收款管理、应付款管理、收入确认与核算、会计凭证的填制、税务会计核算。

成本会计实训项目:直接人工核算、直接材料核算、制造费用核算、固定资产核算、产品成本归集与分配。

(四)实训考核

建立科学的实训考核评价机制,根据学生就业中各工作岗位的具体要求,采用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其中过程考核包括学生操作的独立性及学习态度,组内成员互相评价等;结果考核包括提交会计档案资料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个人的实训报告以及小组汇报情况等),对学生进行全面而有效的考核,来综合评价每位学生的实训成绩。

三、分岗位实训教改特色与创新

(一)改变了传统的实训教学模式

教学组织形式以小组为单位,运用环境仿真和角色模拟设计学习过程,实施分工轮岗制,让每个学生在对经济业务资料的加工处理过程中都有机会担当不同角色(如会计主管(兼总账)、出纳、往来核算、成本管理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培养学生运用会计信息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且实训内容来源于实际,为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好坚实的基础,也能缓解决学生从员工转变的难题。

(二)培养了学生的岗位角色意识和分工协作意识

通过分岗位实训过程的协作,学生在完成自己职责的同时,要和别人共同完成实训任务,并从会计岗位的角度认识企业会计核算的过程,了解各岗位职责、业务范围及岗位之间的联系和协作,熟悉企业会计核算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

(三)促进了分岗位实训教材的建设

实训教材中所使用的经济业务资料由企业聘请来的能工巧匠与教师合作,取自于企业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经过教师的加工,剔除代表性较差及企业发生的特殊经济业务,确保数据前后的勾稽关系正确无误,才能作为实训资料,确保会计实训教材内容具有实用性、针对性和仿真性。同时,实训过程中使用的各种凭证、账簿和报表也尽可能与企业实际以及所选择的经济业务相吻合,便于学生的实训操作。促进了工学结合教材的建设。

通过以会计电算化核算岗位能力要求为目标、借助分岗位教学模式在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中的运用。使本课程目标定位更加准确、教学内容趋于完善、学生学习激情更加高涨、教学评价更为科学、教学效果已经突现。当然在实践过程还应特别注重企业对会计人才技能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袁雪飞.关于加强高职会计岗位实训教学改革的思考[J].会计之友,2009;11

[2]张文福.分岗位能力培养在《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中的运用[J].中国外资2009.9月

会计工作岗位职责篇5

关键词:单位;内部;会计管理

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是各单位根据国家会计 法律 、法规、规章、制度的规定,结合本单位经营管理和业务管理的特点及要求而制定的规范单位内部会计管理活动的制度和方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完善,会计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建立并严格执行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1、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是在财政部1994年4月的《会计人员工作规则》基础上重新修订的,它全面 总结 了《会计人员工作规则》实施以来的基本经验,结合市场经济的新形势对会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并对会计基础工作方面的有关内容,作出了比较系统的修改和规定。会计内控制度是对会计信息产生过程的控制,不仅是单位内部的管理事务,更牵涉到国家及投资者、债权人等社会公众的利益,必须由国家统一程序来保证,为规范各单位内部会计管理活动的制度和办法,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五章第八十四条中又明确规定各单位要建立内部会计管理制度,这就要求各单位要按照《会计法》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结合实际建立相应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第八十六条 各单位应当建立内部会计管理体系。建立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是贯彻执行国家会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保证会计工作有序进行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强会计工作的重要措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两大方面加强内部会计管理

2.1完善各项制度

2.1.1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会计管理体系。单位内部会计管理体系主要是指一个单位的会计工作组织体系。内容包括:按照《会计法》和《规范》规定的原则,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设置本单位的会计机构及会计机构负责人(或会计主管人员)的职责。单位领导人应当对会计工作全面负责,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和单位其他人员应当认真执行会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督促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贯彻实施,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明确会计机构与其他职能部门的分工与协作关系,会计部门与单位内部其他各部门如统计部门、内部审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等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明确它们之间的职责、分工,有利于明确责任、加强协作,也有利于管理者的监督、考核。

2.1.2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

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是对单位内部会计人员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对会计人员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的规定。制定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时,应主要明确会计人员工作岗位的设置、岗位职责和标准、岗位轮换计划、岗位考核办法等方面的规定。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是对一个单位会计工作进行具体分工而设置的各个职能岗位。会计工作岗位上般可分为:会计机构负责人或者会计主管人员,出纳,财产物资核算,工资核算,成本费用核算;财务成果核算,资金核算,往来结算,总帐报表,稽核,档案管理等。由于各个单位所属行业的性质、自身的规模、业务内容和数量以及会计核算与管理的要求不同,在设置会计工作岗位时,必须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各单位应当根据会计业务需要设置会计工作岗位。有的分设、有的合并、有的不设,以满足会计业务需要为原则。会计工作岗位,可以一人一岗、一人多岗或者一岗多人。但出纳人员不得兼管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帐目的登记工作。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应当有计划地进行轮换。会计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加会计业务的培训。各单位应当合理安排会计人员的培训,保证会计人员每年有一定时间用于学习和参加培训。对会计岗位进行有计划的轮换是对会计工作的一个新要求,也是十分必要的。 对会计人员进行岗位轮换,既可以使接替人员对前任的工作进行检验,纠错防弊,防止违法乱纪,又可以激励会计人员积极提高业务技术水平,按时完成份内工作,使每个会计人员熟悉本单位。

2.1.3会计账务的处理程序制度

账务处理程序主要是对会计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会计报表等会计核算流程和基本方法的规定。内容主要包括根据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确定本单位的会计科目及明细科目的设置和使用范围;根据《规范》的规定和单位会计核算的要求,确定本单位的会计凭证、格式、填制要求、审核要求、传递程序、保管要求等;根据《规范》的规定和单位会计核算的要求,确定本单位总账、明细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等的设置、格式、登记、对账、结账、更正错误等要求;根据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要求确定本单位内部会计指标体系考核要求。

2.1.4原始记录管理制度

原始记录是会计核算工作的基础环节。对原始凭证要从凭证是否真实、齐全,手续是否完备,数字是否准确等方面进行认真核实,加强对原始记录的审核与监督,这是有关会计人员的责任。

2.1.5内部牵制制度

建立内部牵制制度。主是为了加强会计人员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相互核对,以提高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防止会计事务处理中发生的失误和差错以及营私舞弊等行为。内部牵制制度是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制定该项制度时,应当与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结合起来考虑。其主要内容包括:内部牵制制度的原则,包括机构分离、职务分离、钱账分离、账物分离等;对出纳等岗位的职责和限制的规定;有关部门或领导对限制性岗位的定期检查办法等。

2.1.6 财务收支审批制度

建立财务收支审批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是指确定财务收支审批范围、审批人员、审批权限、审批程序及其责任的制度。是财务会计工作的关键环节,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确定财务收支审批人员和审批权限,也就是明确单位领导人、总会计师、会计机构负责人,其他有关机构负责人审批财务收支的范围和最高限额,超过规定限额应当报批的程序。第二,确定财务收支的审批程序,包括经办人、审核人、批准人等应当履行的手续及承担责任等。第三,明确对财务收支中违反规定的责任人和领导人的处理

2.1.7财产清查制度

各单位应当建立财产清查制度,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以保证账、实相符,建立财产清查制度是保证 会计 核算正常进行和会计核算质量的重要措施,主要包括:财产清查的组织领导;财产清查的范围;财产清查的期限和程序、方法、要求;财产清查中发现的问题的处理程序,对财产管理人员的奖惩制度等。

2.1.8稽核制度

稽核人员要对有关的会计账、证进行复核;对各项收支计划及财务收支进行复核;对各项 经济 合同、经济协议的合法及合理性进行复核;对于大型开支要进行全过程。

2.1.9建立定期财务会计分析制度

定期财务会计分析制度主要是规定财务会计分析的时间、召集形式,参加的部门和人员;财务会计分析的内容和分析方法;财务会计分析报告的编写要求等项目。监督。对于稽核中发现的问题要分析情况进行更正、补救重新取证。

2.2从职业道德方面约束会计行为

职业道德是人们在从事某种职业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一种职业赖以生存和 发展 的基石,每种职业因其服务的内容和对象的不同对职业道德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会计职业道德是指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在长期的职业活动中逐步形成和 总结 出来的,调整会计人员与社会之间、会计人员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的职业道德主观意识和客观行为的统一。会计职业道德要求会计人员应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强化服务。为实现以诚信为目标的会计职业道德目标,必须多管齐下,开展全方位、多形式、多渠道的会计职业 教育 ,逐步培养会计人员的会计职业道德情感,树立会计职业道德观念。会计工作既涉及金钱又与国家和群众的利益紧密相关,因此会计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笔者认为重点应把握以下三点:

2.2.1强自我修养,提高技能及个人素质。在努力学习本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积极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人民财政为人民的原则,行岗位职责,从帮国家用好每一分钱做起。在办理经济事务中必须严于律己,忠于职守,严防私心杂念的产生,坚持原则,在金钱面前不动摇,按 法律 法规办事,严防违法乱纪的事件发生,坚决同不良现象作斗争。

2.2.2会计职责是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核心,也是评价会计行为的主要标准。会计整天与数字、报表等打交道,核算的数字必须真实、准确、完整。如实反映、正确核算是《会计法》对会计工作最起码的要求,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对每一项任务,总要认真行事,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不怕数字繁多,条目戎乱,认真核对、汇总。做到字字准确,事事放心。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金钱与物质的激流很容易吞噬人们的道德和原则。不能在金钱的诱惑或受外界的压力而随便改变立场,从而利用职务之便,弄虚作假,伪造账目。以损害国家的利益来谋求部分人的不正当利益。都是有违这一基本的职业道德的。

加强单位内部会计管理,要求会计人员应当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熟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在法律、法规等强制性规范和职业道德非强制性软规范约束下,遵守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提倡爱岗敬业、恪尽职守、诚实守信。怀着高度的责任心,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工作态度,做好会计工作。

参考 文献 :

[1] 党宇红:对会计内部控制的探讨[j],时代经贸,2007.3

会计工作岗位职责篇6

关键词:单位;内部;会计管理

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是各单位根据国家会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规定,结合本单位经营管理和业务管理的特点及要求而制定的规范单位内部会计管理活动的制度和方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完善,会计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建立并严格执行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1、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是在财政部1994年4月的《会计人员工作规则》基础上重新修订的,它全面总结了《会计人员工作规则》实施以来的基本经验,结合市场经济的新形势对会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并对会计基础工作方面的有关内容,作出了比较系统的修改和规定。会计内控制度是对会计信息产生过程的控制,不仅是单位内部的管理事务,更牵涉到国家及投资者、债权人等社会公众的利益,必须由国家统一程序来保证,为规范各单位内部会计管理活动的制度和办法,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五章第八十四条中又明确规定各单位要建立内部会计管理制度,这就要求各单位要按照《会计法》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结合实际建立相应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第八十六条各单位应当建立内部会计管理体系。建立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是贯彻执行国家会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保证会计工作有序进行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强会计工作的重要措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两大方面加强内部会计管理

2.1完善各项制度

2.1.1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会计管理体系。单位内部会计管理体系主要是指一个单位的会计工作组织体系。内容包括:按照《会计法》和《规范》规定的原则,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设置本单位的会计机构及会计机构负责人(或会计主管人员)的职责。单位领导人应当对会计工作全面负责,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和单位其他人员应当认真执行会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督促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贯彻实施,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明确会计机构与其他职能部门的分工与协作关系,会计部门与单位内部其他各部门如统计部门、内部审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等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明确它们之间的职责、分工,有利于明确责任、加强协作,也有利于管理者的监督、考核。

2.1.2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

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是对单位内部会计人员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对会计人员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的规定。制定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时,应主要明确会计人员工作岗位的设置、岗位职责和标准、岗位轮换计划、岗位考核办法等方面的规定。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是对一个单位会计工作进行具体分工而设置的各个职能岗位。会计工作岗位上般可分为:会计机构负责人或者会计主管人员,出纳,财产物资核算,工资核算,成本费用核算;财务成果核算,资金核算,往来结算,总帐报表,稽核,档案管理等。由于各个单位所属行业的性质、自身的规模、业务内容和数量以及会计核算与管理的要求不同,在设置会计工作岗位时,必须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各单位应当根据会计业务需要设置会计工作岗位。有的分设、有的合并、有的不设,以满足会计业务需要为原则。会计工作岗位,可以一人一岗、一人多岗或者一岗多人。但出纳人员不得兼管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帐目的登记工作。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应当有计划地进行轮换。会计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加会计业务的培训。各单位应当合理安排会计人员的培训,保证会计人员每年有一定时间用于学习和参加培训。对会计岗位进行有计划的轮换是对会计工作的一个新要求,也是十分必要的。对会计人员进行岗位轮换,既可以使接替人员对前任的工作进行检验,纠错防弊,防止违法乱纪,又可以激励会计人员积极提高业务技术水平,按时完成份内工作,使每个会计人员熟悉本单位。

2.1.3会计账务的处理程序制度

账务处理程序主要是对会计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会计报表等会计核算流程和基本方法的规定。内容主要包括根据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确定本单位的会计科目及明细科目的设置和使用范围;根据《规范》的规定和单位会计核算的要求,确定本单位的会计凭证、格式、填制要求、审核要求、传递程序、保管要求等;根据《规范》的规定和单位会计核算的要求,确定本单位总账、明细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等的设置、格式、登记、对账、结账、更正错误等要求;根据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要求确定本单位内部会计指标体系考核要求。

2.1.4原始记录管理制度

原始记录是会计核算工作的基础环节。对原始凭证要从凭证是否真实、齐全,手续是否完备,数字是否准确等方面进行认真核实,加强对原始记录的审核与监督,这是有关会计人员的责任。

2.1.5内部牵制制度

建立内部牵制制度。主是为了加强会计人员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相互核对,以提高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防止会计事务处理中发生的失误和差错以及营私舞弊等行为。内部牵制制度是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制定该项制度时,应当与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结合起来考虑。其主要内容包括:内部牵制制度的原则,包括机构分离、职务分离、钱账分离、账物分离等;对出纳等岗位的职责和限制的规定;有关部门或领导对限制性岗位的定期检查办法等。

2.1.6财务收支审批制度

建立财务收支审批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是指确定财务收支审批范围、审批人员、审批权限、审批程序及其责任的制度。是财务会计工作的关键环节,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确定财务收支审批人员和审批权限,也就是明确单位领导人、总会计师、会计机构负责人,其他有关机构负责人审批财务收支的范围和最高限额,超过规定限额应当报批的程序。第二,确定财务收支的审批程序,包括经办人、审核人、批准人等应当履行的手续及承担责任等。第三,明确对财务收支中违反规定的责任人和领导人的处理转2.1.7财产清查制度

各单位应当建立财产清查制度,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以保证账、实相符,建立财产清查制度是保证会计核算正常进行和会计核算质量的重要措施,主要包括:财产清查的组织领导;财产清查的范围;财产清查的期限和程序、方法、要求;财产清查中发现的问题的处理程序,对财产管理人员的奖惩制度等。

2.1.8稽核制度

稽核人员要对有关的会计账、证进行复核;对各项收支计划及财务收支进行复核;对各项经济合同、经济协议的合法及合理性进行复核;对于大型开支要进行全过程。

2.1.9建立定期财务会计分析制度

定期财务会计分析制度主要是规定财务会计分析的时间、召集形式,参加的部门和人员;财务会计分析的内容和分析方法;财务会计分析报告的编写要求等项目。监督。对于稽核中发现的问题要分析情况进行更正、补救重新取证。

2.2从职业道德方面约束会计行为

职业道德是人们在从事某种职业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一种职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每种职业因其服务的内容和对象的不同对职业道德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会计职业道德是指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在长期的职业活动中逐步形成和总结出来的,调整会计人员与社会之间、会计人员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的职业道德主观意识和客观行为的统一。会计职业道德要求会计人员应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强化服务。为实现以诚信为目标的会计职业道德目标,必须多管齐下,开展全方位、多形式、多渠道的会计职业教育,逐步培养会计人员的会计职业道德情感,树立会计职业道德观念。会计工作既涉及金钱又与国家和群众的利益紧密相关,因此会计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笔者认为重点应把握以下三点:

2.2.1强自我修养,提高技能及个人素质。在努力学习本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积极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人民财政为人民的原则,行岗位职责,从帮国家用好每一分钱做起。在办理经济事务中必须严于律己,忠于职守,严防私心杂念的产生,坚持原则,在金钱面前不动摇,按法律法规办事,严防违法乱纪的事件发生,坚决同不良现象作斗争。

2.2.2会计职责是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核心,也是评价会计行为的主要标准。会计整天与数字、报表等打交道,核算的数字必须真实、准确、完整。如实反映、正确核算是《会计法》对会计工作最起码的要求,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对每一项任务,总要认真行事,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不怕数字繁多,条目戎乱,认真核对、汇总。做到字字准确,事事放心。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金钱与物质的激流很容易吞噬人们的道德和原则。不能在金钱的诱惑或受外界的压力而随便改变立场,从而利用职务之便,弄虚作假,伪造账目。以损害国家的利益来谋求部分人的不正当利益。都是有违这一基本的职业道德的。

加强单位内部会计管理,要求会计人员应当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熟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在法律、法规等强制性规范和职业道德非强制性软规范约束下,遵守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提倡爱岗敬业、恪尽职守、诚实守信。怀着高度的责任心,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工作态度,做好会计工作。

参考文献:

[1]党宇红:对会计内部控制的探讨[J],时代经贸,2007.3

会计工作岗位职责篇7

1、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是在财政部1994年4月的《会计人员工作规则》基础上重新修订的,它全面总结了《会计人员工作规则》实施以来的基本经验,结合市场经济的新形势对会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并对会计基础工作方面的有关内容,作出了比较系统的修改和规定。会计内控制度是对会计信息产生过程的控制,不仅是单位内部的管理事务,更牵涉到国家及投资者、债权人等社会公众的利益,必须由国家统一程序来保证,为规范各单位内部会计管理活动的制度和办法,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五章第八十四条中又明确规定各单位要建立内部会计管理制度,这就要求各单位要按照《会计法》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结合实际建立相应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第八十六条 各单位应当建立内部会计管理体系。建立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是贯彻执行国家会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保证会计工作有序进行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强会计工作的重要措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两大方面加强内部会计管理

2.1完善各项制度

2.1.1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会计管理体系。单位内部会计管理体系主要是指一个单位的会计工作组织体系。内容包括:按照《会计法》和《规范》规定的原则,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设置本单位的会计机构及会计机构负责人(或会计主管人员)的职责。单位领导人应当对会计工作全面负责,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和单位其他人员应当认真执行会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督促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贯彻实施,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明确会计机构与其他职能部门的分工与协作关系,会计部门与单位内部其他各部门如统计部门、内部审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等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明确它们之间的职责、分工,有利于明确责任、加强协作,也有利于管理者的监督、考核。

2.1.2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

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是对单位内部会计人员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对会计人员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的规定。制定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时,应主要明确会计人员工作岗位的设置、岗位职责和标准、岗位轮换计划、岗位考核办法等方面的规定。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是对一个单位会计工作进行具体分工而设置的各个职能岗位。会计工作岗位上般可分为:会计机构负责人或者会计主管人员,出纳,财产物资核算,工资核算,成本费用核算;财务成果核算,资金核算,往来结算,总帐报表,稽核,档案管理等。由于各个单位所属行业的性质、自身的规模、业务内容和数量以及会计核算与管理的要求不同,在设置会计工作岗位时,必须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各单位应当根据会计业务需要设置会计工作岗位。有的分设、有的合并、有的不设,以满足会计业务需要为原则。会计工作岗位,可以一人一岗、一人多岗或者一岗多人。但出纳人员不得兼管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帐目的登记工作。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应当有计划地进行轮换。会计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加会计业务的培训。各单位应当合理安排会计人员的培训,保证会计人员每年有一定时间用于学习和参加培训。对会计岗位进行有计划的轮换是对会计工作的一个新要求,也是十分必要的。 对会计人员进行岗位轮换,既可以使接替人员对前任的工作进行检验,纠错防弊,防止违法乱纪,又可以激励会计人员积极提高业务技术水平,按时完成份内工作,使每个会计人员熟悉本单位。

2.1.3会计账务的处理程序制度账务处理程序主要是对会计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会计报表等会计核算流程和基本方法的规定。内容主要包括根据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确定本单位的会计科目及明细科目的设置和使用范围;根据《规范》的规定和单位会计核算的要求,确定本单位的会计凭证、格式、填制要求、审核要求、传递程序、保管要求等;根据《规范》的规定和单位会计核算的要求,确定本单位总账、明细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等的设置、格式、登记、对账、结账、更正错误等要求;根据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要求确定本单位内部会计指标体系考核要求。

2.1.4原始记录管理制度

原始记录是会计核算工作的基础环节。对原始凭证要从凭证是否真实、齐全,手续是否完备,数字是否准确等方面进行认真核实,加强对原始记录的审核与监督,这是有关会计人员的责任。

2.1.5内部牵制制度

建立内部牵制制度。主是为了加强会计人员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相互核对,以提高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防止会计事务处理中发生的失误和差错以及营私舞弊等行为。内部牵制制度是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制定该项制度时,应当与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结合起来考虑。其主要内容包括:内部牵制制度的原则,包括机构分离、职务分离、钱账分离、账物分离等;对出纳等岗位的职责和限制的规定;有关部门或领导对限制性岗位的定期检查办法等。

2.1.6 财务收支审批制度

建立财务收支审批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是指确定财务收支审批范围、审批人员、审批权限、审批程序及其责任的制度。是财务会计工作的关键环节,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确定财务收支审批人员和审批权限,也就是明确单位领导人、总会计师、会计机构负责人,其他有关机构负责人审批财务收支的范围和最高限额,超过规定限额应当报批的程序。第二,确定财务收支的审批程序,包括经办人、审核人、批准人等应当履行的手续及承担责任等。第三,明确对财务收支中违反规定的责任人和领导人的处理 2.1.7财产清查制度

各单位应当建立财产清查制度,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以保证账、实相符,建立财产清查制度是保证会计核算正常进行和会计核算质量的重要措施,主要包括:财产清查的组织领导;财产清查的范围;财产清查的期限和程序、方法、要求;财产清查中发现的问题的处理程序,对财产管理人员的奖惩制度等。

2.1.8稽核制度

稽核人员要对有关的会计账、证进行复核;对各项收支计划及财务收支进行复核;对各项经济合同、经济协议的合法及合理性进行复核;对于大型开支要进行全过程。

2.1.9建立定期财务会计分析制度

定期财务会计分析制度主要是规定财务会计分析的时间、召集形式,参加的部门和人员;财务会计分析的内容和分析方法;财务会计分析报告的编写要求等项目。监督。对于稽核中发现的问题要分析情况进行更正、补救重新取证。

2.2从职业道德方面约束会计行为

职业道德是人们在从事某种职业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一种职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每种职业因其服务的内容和对象的不同对职业道德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会计职业道德是指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在长期的职业活动中逐步形成和总结出来的,调整会计人员与社会之间、会计人员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的职业道德主观意识和客观行为的统一。会计职业道德要求会计人员应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强化服务。为实现以诚信为目标的会计职业道德目标,必须多管齐下,开展全方位、多形式、多渠道的会计职业教育,逐步培养会计人员的会计职业道德情感,树立会计职业道德观念。会计工作既涉及金钱又与国家和群众的利益紧密相关,因此会计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笔者认为重点应把握以下三点:

2.2.1强自我修养,提高技能及个人素质。在努力学习本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积极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人民财政为人民的原则,行岗位职责,从帮国家用好每一分钱做起。在办理经济事务中必须严于律己,忠于职守,严防私心杂念的产生,坚持原则,在金钱面前不动摇,按法律法规办事,严防违法乱纪的事件发生,坚决同不良现象作斗争。

会计工作岗位职责篇8

关键词 总会计师 岗位 工作 思想政治

文章编号 1008-5807(2011)03-026-01

20世纪60年代,我国总会计师制度初步形成,8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总会计师制度有了较大发展,目前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内容。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总会计师队伍对加强财务管理,防范金融风险,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以陕西省为例,企业和事业单位总会计师状况不容乐观,财务管理成为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弱项,严重影响了公司的治理,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进而影响了陕西省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在此,中国工作标准研究院以编制总会计师岗位工作标准为途径,力求解决我国总会计师制度存在的不足和盲点,达到传承总会计师岗位经验的目的。为此,本文选取总会计师岗位若干工作进行标准研究,通过对陕西省总会计师工作队伍的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对各个工作事项的工作经验进行汇总编制,完成了中国总会计师岗位工作标准的编制,以求更好的推广总会计师工作标准化研究成果,更大范围宣传、应用总会计师工作标准化研究成果,更科学指导总会计师学习会计工作标准。

一、总会计师在企业中的地位说明

总会计师作为一个光鲜耀眼的职业群体,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企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提高财会管理水平而设立的总会计师岗位,其地位经过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端的发展过程。在我国总会计师制度体系建设过程中,总会计师始终处在企业的核心地位。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一个企业的成功与否一定程度上表现在财务管理的成功与否,而总会计师恰恰负责企业的资金安全和财务,负责财务预算以实现企业控制风险的目的,同时还负责从内部控制和利用自身才能指导企业创造、提升企业价值,加强与利益者的沟通,最终达到增强企业竞争力的目的。因此,总会计师在企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总会计师岗位对企业工作质量、财务管理效率、企业价值创造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总会计师的职业将会影响一个企业的命运。

通过《会计法》、《总会计师条例》等法律法规可以看出,总会计师是从企业主要领导层提名,由政府或企业自主任命,是企业的行政领导,代表企业管理层实施工作,代表企业管理者的利益,协助企业最高领导层工作,并对企业最高领导层负责。在企业治理中,总会计师只属于最高执行层,而不属于最高决策层,只对企业最高行政领导层负责,而不对企业董事会负责。

二、总会计师在企业中的职责说明

总会计师岗位负责企业的资金安全和财务,负责财务预算以实现企业控制风险的目的,同时还负责从内部控制和利用自身才能指导企业创造、提升企业价值,加强与利益者的沟通,最终达到增强企业竞争力的目的。

根据我国《会计法》、《总会计师条例》等法律法规可以看出,总会计师的职责主要侧重于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总会计师条例》中对总会计师的职责作了明确的规定“总会计师的主要职责集中在预算管理、成本管理、经济活动分析、财务报告、财务制度和财务人员管理等方面”。从《总会计师条例》中规定的职责来看,总会计师岗位对企业发展战略、科学技术、会计管理等涉及较少,其职责类似于西方的主计长。

三、总会计师在企业中的权限说明

尽管现代国有企业对总会计师岗位工作的定位与计划经济时代有很大的区别,但目前最主要的定位还是对总经理负责。这种定位显然不利于企业的财务监督与财务约束,不利于加强企业的会计监管,也是不符合现代企业中的治理原则的。

尽管《会计法》《总会计师条例》等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总会计师是企业负责人,是企业领导班子成员,但实际上总会计师在企业中并没有重大决策的参与权,反而总会计师在企业中的地位边缘化了。因而企业领导层在进行重大决策时,总会计师无法从财经的专业角度为企业做出决策;决策执行时也无法及时对企业经济运行状况进行监督。企业制度上和观念上的滞后难以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

很多人认为,总会计师只不过是企业的记帐员,认为会计师工作就是简单的记账、报账,而忽视会计师的管理职能。认识不到会计管理的重要性,自然也不会重视总会计师的地位了。还有一种认识,总会计师代表国家监督国有企业遵守财经法律、法规,设置总会计师岗位不利于企业的自由发展和灵活运作,因此企业会为了回避总会计师的监督而阻碍总会计师岗位的设置。一些企业将总会计师的地位排到销售和科研工作之后。总之,现实经济社会对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认识不足,对总会计师在预测、决策、控制等方面的作用视而不见,传统落后的观念影响着总会计师作用的发挥。

总会计师在企业中的职责只局限在经济核算、财务会计、成本管理,财务收支审批、预决算、重大业务计划、重大经济合同、重大经济协议等的签署,财经法规的维护,会计人员、财务机构负责人的考核、任免等方面。在企业中,总会计师一般排在领导层的最低层次,成为党组成员的可能性很小,这样就使得其权限没有实际规定的那么多。若企业设置的岗位级别是副总会计师,那么其职责权限就更加大打折扣了。

四、总会计师在企业中实际岗位工作说明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市场经济也逐渐实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根据现代公司财务分层管理理论,企业财务应分为出资者财务、经营者财务、和公司经理财务三个层次并有不同的管理者进行管理。总会计师是企业负责人,是企业领导班子成员之一,其主要工作内容是协助企业主要领导人工作,直接对企业主要行政领导人负责。

总会计师岗位本身是行政岗位,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是一种行政制度的安排。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总会计师在企业中治理结构中的地位将会逐渐提升,法律法规赋予总会计师的权利职责将会逐渐落到实处。加强总会计师行业建设力度,鼓励总会计师参与企业治理的全过程,并且鼓励其更多的参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等方面是我国总会计师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会计工作岗位职责篇9

关键词:企业;内部;会计管理

本文认为,加强内部会计管理的措施和途径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加强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建设

要想谈企业内部会计管理,首先要了解有关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根据国家会计法律、规章、法规、制度的规定,为了规范单位内部会计管理活动,必须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在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结合一方面要遵守国家会计法律、规章、法规、制度的规定,所指定的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不得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相违背,另一方面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还要依据本单位经营管理和企业管理的特点而制定。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对会计基础工作方面的内容非常详细,作出了比较系统的修改和规定,并且结合市场经济的新形势对会计工作提出了更新的要求。

1、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管理体系

企业的会计管理工作涉及到企业的各个部门的协调和合作,所涉及的要素非常多,为了将这些部门和要素结合成一个整体,我们需要将企业中有关会计管理的方方面面统一成一个企业的会计工作组织体系,这称之为企业内部会计管理体系。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管理体系需要按照《会计法》规定的原则,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设置本单位的会计机构。其中,企业领导人应当对会计工作全面负责,要详细制定会计机构负责人或会计主管人员的职能。会计工作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取决于会计人员对会计内部管理制度的贯彻实施。

2、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

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是对一个单位会计工作进行具体分工而设置的各个职能岗位。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是对单位内部会计人员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对会计人员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的规定。会计人员分工不同,有的是会计机构负责人或者会计主管人员,有的负责出纳,工资核算,财产物资核算,成本费用核算;还有的负责资金核算,财务成果核算,总帐报表,往来结算,稽核,档案管理等等。对每一个不同的会计人员应该有不同的岗位职责,规范的岗位职责是会计进行科学合法工作的制度保障。制定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时,应主要明确会计人员岗位职责和标准、工作岗位的设置、岗位轮换计划、岗位考核办法等方面的规定。在设置会计工作岗位时,必须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因为各个企业自身的规模、所属行业的性质、业务内容和数量以及会计核算与管理的要求有所不同,各单位应当根据会计业务需要合理设置会计工作岗位。有的合并、有的分设、有的不设,不应走形式主义,一切以满足本单位会计业务需要为原则。

3、会计工作流程的制度建设

会计工作是一项规范性和科学性非常强的工作,任何会计工作比如会计记账凭证、原始凭证、会计报表、账簿等会计核算流程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其工作程序必须遵守规定的方法。账务处理程序主要是对和基本方法的规定。内容主要包括根据《会计工作规范》的规定以及单位会计核算的要求,确定本单位总账、现金日记账、明细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等的设置、登记、格式、结账、对账、更正错误等要求;根据《会计工作规范》的规定和单位会计核算的要求,确定本单位的会计凭证、格式、填制要求、审核要求、传递程序、保管要求等;确定本单位的会计科目及明细科目的设置和使用范围,根据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根据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要求确定本单位内部会计指标体系考核要求。

4、原始记录管理制度和内部监督制度的建设

会计核算工作的最为基础的环节就是原始记录。会计人员的重要责任就是要加强对原始记录的审核与检查,对原始凭证要从凭证是否真实、齐全,手续是否完备,数字是否全面准确等方面进行非常认真的核实。

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另外一个重要内容是内部监督制度。为了防止会计事务处理中发生的失误以及营私舞弊等行为,加强会计人员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相互核对,以提高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企业必须建立内部监督制度。制订内部监督制度时应当与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结合起来考虑。

二、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

会计工作岗位职责篇10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中国共产程》规定的党员权利、义务为依据,以形成党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教育管理长效机制为目标,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合理设岗,科学定责,为农村、社区无职党员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搭建平台,激发他们服务群众、模范践行宗旨的热情,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特长,努力提高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号召力。岗位设置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按需设岗、因事设岗"的原则;定人上岗坚持"群众信任、本人乐意、能履行职责、方便就近"的原则,尊重无职党员的意愿,正确引导,不强求无职党员选择或不选择某个岗位,努力做到既充分体现党员意愿,又充分调动党员积极性,上岗党员比例控制在50%-70%。

农村、社区无职党员指不是村和街道社区领导班子成员、没有承担公共职务的农民或居民党员。凡身体健康、能够正常参加党的活动、没有外出流动的无职党员都应该积极报名参加设岗定岗活动,竞争各类职位。以下四种类型党员不参加设岗定责:年度民主评议不合格的党员,本人不乐意参加设岗定责活动的党员,年纪太大的党员,健康状况差的党员。

二、岗位类型和工作职责

岗位主要围绕思想政治、经济发展、公共事务、社会监督四项重点进行设置,所设置的岗位力求符合实际,可多人一岗或一人多岗。

(一)农村无职党员岗位

根据农村特点,设置思想政治、公共事务、经济发展、社会监督四大类25种岗位。乡村党组织可结合实际增减岗位。

1、思想政治类岗位。包括政策法律宣传岗、村情民意调查岗、文明新风倡导岗、后备力量培养岗等4个岗位。

――政策法律宣传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各项法律法规,为群众提供政策、法律咨询服务。

――村情民意调查岗:注意收集群众对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的意见、建议,及时向村、社区党组织反馈,为乡村两级制定发展思路提供依据。

――文明新风倡导岗:带头解放思想,移风易俗,积极协助村党组织引导群众反对封建迷信,破除陈规陋习,帮助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倡导文明新风。

――后备力量培养岗:主动联系离校、返乡青年,开展谈心交流,灌输党的知识,帮助其政治上不断进步,努力扩大农村申请入党人员队伍。

2、经济发展类岗位。包括项目建设服务岗、信息咨询服务岗、扶贫帮困服务岗、科技推广服务岗、劳务输转帮带岗、勤劳致富示范岗、生态建设示范岗、制种产业发展示范岗、草畜产业发展示范岗、蔬菜产业发展示范岗、林果产业发展示范岗、二、三产业发展示范岗等12种岗位。

--项目建设服务岗:挖掘本村资源优势,注意收集项目建设方面的信息,为发展经济谏言献策,并协助村党组织做好相关服务工作。

――信息咨询服务岗:注意收集和掌握农产品流通、市场动态、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有价值的信息并及时向党组织和群众反馈,帮助群众规避生产和经营的市场风险。

――扶贫帮困服务岗:个人有固定的增收致富项目,自愿选择1-2户贫困户交朋友、结对子,给予资金、项目、技术等方面的扶持,支持他们在一定时期内脱贫致富。

――科技推广服务岗:宣传、示范和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帮助农户解决有关技术难题,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带领群众依靠科技致富。

――劳务输转帮带岗:收集劳务输转和用工信息,并进行筛选后,向村党组织提供,配合用工信息,组织本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增收。

――勤劳致富示范岗:掌握2-3门实用技术,适应市场选准发展项目,带头致富,帮助群众脱贫致富。

――生态建设示范岗:带头植树种草,及时向党组织或者直接向相关部门举报破坏生态环境的事件;开展调查研究,向所在党组织或相关主管部门提出生态治理及环境建设的合理化建议。

――制种产业发展示范岗:带头发展高效制种,积极示范和推广制种新技术、新品种,并开展结对帮扶和技术指导,提高制种户经济效益。

――草畜产业发展示范岗:带头发展草畜产业,积极示范和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开展技术指导活动,带领周围农户发展种养示范小区,帮助群众依托草畜产业增收致富。

――蔬菜产业发展示范岗:带头应用蔬菜生产技术,种植新品种,捕捉新信息,带动蔬菜种植户依靠科技提高经济效益。

――林果技术示范岗:带头应用林果栽培技术和新品种,及时向党组织或林业技术部门反馈林果病虫害情况,帮助果农积极应对市场,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二、三产业发展示范岗:通过经商和创办企业致富,诚信守法、文明经营,积极向党组织就二、三产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3、公共事务类岗位。包括社会治安维护岗、民事纠纷调解岗、基础设施维护岗、环境卫生维护岗等4个岗位。

――社会治安维护岗:协助村党组织开展群众性法制宣传教育、民事调解、治安联防和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民事纠纷调解岗:协助村级组织调处化解邻里纠纷、家庭矛盾,排查不稳定因素。

――公共设施维护岗:积极参与村内道路、水电、林带、绿地等公共设施巡查、看护工作,协助村委会保护公共设施。

――环境卫生维护岗:协助村党组织加强对辖区环境卫生的监管,积级参与并组织开展群众性环境卫生整治活动。

4、社会监督类岗位。包括党务工作监督岗、村务工作监督岗、计划生育监督岗、村规民约监督岗、土地管理监督岗等5个岗位。

――党务工作监督岗:重视党务工作程序和党的各项规章制度的学习,对规范村党支部民主议事、村两委联合议事等提出意见建议。

――村务工作监督岗:配合村民主理财小组和村民代表议事会对村财务收支情况进行监督,参与审查各项开支的合理性、真实性,注意掌握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向村党组织提出规范村务财务工作的意见建议。

――计划生育监督岗:积极宣传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协助计生专干监督育龄妇女、流动人口遵守相关政策法规的情况,及时向党组织或直接向管理部门反映违犯计划生育事件。

――村规民约监督岗:带头维护村民自治工作,向党组织或上级党组织反映违犯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行为,向村民代表反馈村委会依法履行职责情况。

――土地管理监督岗:对村委会贯彻落实《土地法》情况进行监督,制止乱占滥用耕地行为,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并向村党组织或直接向主管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

(二)社区无职党员岗位

根据社区特点,设置思想政治、公共事务、社会监督三大类10种岗位。街道社区党组织可结合实际增减岗位。

1、思想政治类岗位。包括政策法律宣传岗、社情民意调查岗、文明新风倡导岗、积极分子培养岗等4个岗位。

――政策法律宣传岗:配合社区党组织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各项法律法规,向居民宣传政策法律和开展法律政策咨询。

――社情民意调查岗:经常性开展民意调查,收集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及时向社区党组织反馈,帮助社区党组织及时掌握社情民意,为确定社区工作重点和思路提供依据。

――文明新风倡导岗:协助社区党组织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积极倡导文明新风,带头解放思想,移风易俗,引导社区居民反对封建迷信,崇尚科学,破除陈规陋习。

――积极分子培养岗:主动联系社区居民中的先进分子,进行思想交流,掌握思想动态,宣传党的政策,促使其向党组织靠拢。

2、公共事务类岗位。包括社会治安维护岗、民事纠纷调解岗、基础设施维护岗、环境卫生维护岗等4个岗位。

――社会治安维护岗:协助社区党组织开展群众性法制宣传教育、民事调解、治安联防和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民事纠纷调解岗:协助社区党组织调处化解邻里纠纷、家庭矛盾,排查不稳定因素,带头营造遵纪守法、尊老爱幼、团结互助的良好氛围。

――公共设施维护岗:承担社区内道路、水电、绿地等公共设施的巡查、看护任务,协助相关部门保护社区内公用设施。

――环境卫生维护岗:协助社区对辖区环境卫生进行监督管理,积极建议和配合社区党组织开展群众性环境卫生整治活动。

3、社会监督类岗位。包括政务工作监督岗、计划生育监督岗2个岗位。

――政务工作监督岗:对社区事务、财务公开工作进行监督,掌握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向社区政务公开领导小组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提高政务公开工作的针对性。

――计划生育监督岗:宣传计划生育政策法规,监督育龄妇女、流动人口遵守相关政策法规的情况,及时向党组织或直接向管理部门反映违犯计划生育的事件。

三、设岗定责活动的主要环节

在农村、社区无职党员中全面推行设岗定责,工作量大,涉及面广,必须从实际出发,严格以下六个环节,有计划、有步骤、积极稳妥地推进。

(1)调查摸底。以村、社区党组织为单位,对每个党员的基本情况、特长进行认真摸底,综合分析,分类登记造册,并对当地自然状况、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梳理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找出需要党员发挥作用的关键点,为合理设岗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要广泛深入宣传动员,通过召开会议、张贴标语、开辟专栏等多种形式,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引导广大无职党员积极参与到设岗定责活动中来。

(2)因事设岗。党组织要结合各村、各社区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设置岗位,详细研究每个岗位的具体职责。在确定岗位职责时,要以激发无职党员的政治热情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为总目标,与村、社区干部的工作职责区分开来,上岗党员不能代替村、社区干部行使职权,也不能把村、社区干部的工作责任全部推给上岗党员。

(3)公示报岗。岗位确定后,村、社区党组织要在党员大会上将岗位设置名称、职数、职责以及考核奖惩办法向党员公开,党员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能力特长,自主、自愿选择申报岗位。

(4)科学定岗。在党员个人自选申报工作结束后,党组织按照"岗位所需、党员所长"的原则,根据岗位申报人选情况和民主推荐意见,从政治责任感、事业心、群众基础、履职能力等方面对申报人员逐个进行讨论审查,初步确定上岗党员和相应岗位,然后召开党员大会,介绍每名申报岗位党员的基本情况,申报的初步岗位以及党组织审查情况,提交党员大会表决通过,通过后统一颁发《**区农村和社区党员岗位证》,并在醒目位置进行公示。

(5)培训上岗。党员上岗前,由党组织集中对上岗党员进行一次系统性培训,并通过村务公开栏、黑板报或召开会议等多种形式向党员和群众公布无职党员上岗情况及职责要求。要采取干部联系上岗党员和开展岗位竞赛、岗位评比等方法,鼓励支持无职党员在各自的岗位上建功立业,培养无职党员政治上的荣誉感、经济上的富裕感和精神上的充实感。

(6)考核评岗。加强党员设岗定责的考核评比,上岗党员要围绕岗位职责履行情况,每半年向全体党员和群众代表进行述职;党支部每年要结合党员民主评议活动,对党员岗位职责履行情况进行综合考核和评比,评比采取"个人述职自评、群众民意测评、党组织综合考评"的方式进行;要科学应用考核评比结果,对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作用发挥好的党员,要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奖励,并把工作能力强、业绩突出的上岗党员列为村、社区后备干部人选重点培养;作用发挥一般甚至不发挥作用的上岗党员,要抓好教育引导,提高其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上岗不发挥作用或作用发挥不好、年终评议较差的上岗党员,由党组织进行重点帮助或谈话,并重新调整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