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美术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1 17:27:08

毕业美术论文

毕业美术论文范文篇1

1地方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类型解析

课程思政在高校教学当中的融入,成为近些年逐渐兴起的新课题,但在实施过程中不能面面俱到,要做到有主有次。因为课程思政内容极其广泛,当面对学生进行教学融入时,传统文化教育可以说作为各个专业通用的思政教学形式,同时,还要做到融入红色经典文化、地域文化、时代文化等文化类型。首先,以中国文化传统文化融入教学,需要把握教学内容育人的过程管理。如绘画专业书法和中国画都是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将其应用在室内设计和视觉传达设计中,对专业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通过学习和创作符合传统文化内涵的美术和设计类作品,重在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的艺术审美,以这种审美内涵去引领学生的创作实践,让学生无论在绘画,还是在设计相关领域,都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艺术深度和艺术高度,让学生们感受传统文化依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育人,我们还要努力让学生融入学校文化,吸收优秀文化,在融入学校文化中感受,在感受中感动,在感动中净化心灵;在学校文化中感悟,感悟社会,感悟人生,在感悟中提升自我,丰富自我,超越自我,成就自我”。[1]其次,将中国红色经典文化以课程思政的形式引入教学,成为课程思政教学中的重要环节。红色经典文化是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着中国人民进行可歌可泣的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这方面的知识学生在历史课程当中已经较为全面的了解,那么把它引入到绘画与设计类专业课程时,因学生实际的专业能力,不能让学生表现大的历史事件,而是要抽离出红色经典当中非常有意义有精神指向,并对于今天有诸多追思和回忆性质的经典片段,或者是生活记忆。红色经典文化不仅仅是以人物画进行体现,也可以运用山水画和静物画,甚至将具有代表性图像通过艺术设计概括性符号形式去体现当代设计意识。所以说,红色经典文化对大学生来讲,是必须要深刻领悟和能够进行创作应用的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第三,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还要考虑到地域文化的影响。学生就读高校所在的城市以及学生出生的城市,都会以地域文化在学生的成长阶段打下深刻烙印。如从学生记事起,他出生的这个城市所具有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属性就会对学生今后的成长给予深刻的影响,到了就读高校以后,高校所在的城市以及高校教育理念也会将该地域文化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这就形成了地域文化在学生学习过程当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的思政信息。例如,学生所处的高校在黑龙江省,那么龙江地域文化,其中包括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等等。以这样不同的精神内涵对学生实施影响,能够在教学当中进行有效引导,通过四年不断学习,将他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融入本科毕业论文和设计的总结当中去,对于其艺术认知和社会认知,以致对历史的认知,都会有着积极的意义。

2美术与设计类专业毕业论文融入课程思政的路径分析

课程思政在美术与设计类专业的教学中融入,也要考虑到整体的教学思路,避免工作当中形成无序,没有主次的凌乱局面。针对其教学路径,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针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教师教学思想要统一,引导教学要形成合力,这就需要教学管理者和教师要及时进行沟通,要对学生给予积极的引导。同时,论文指导老师也要如实掌握所辅导学生的素质能力,要对他们学习能力、文字表述能力、专业创作能力以及个人思想觉悟等方面都要进行逐一分析。指导教师对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也是对学生深入了解的过程,要做到一人一议、一人一案,不能全盘推进,要针对不同学生出现的问题逐一解决。所以,教师在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过程当中,其备课其实就是在备学生,虽然辅导的学生不多,但面对的却是艺术创作的个体,尤其要集中体现创作或设计成果的前提下,这方面更不能忽视。第二,教学管理者和教师要明晰,不能将平时学习与毕业设计分列开来,也就是说一定要重视平时作业完成情况,让课程思政在专业核心课程当中就要进行深度的教学研究,为将来学生的毕业论文和设计打基础,从而对平时作业与毕业创作形成一体化教学的因果关系,这样便于学生平时的学习积累,也便于毕业设计和论文出成果。第三,教师经过教学的前期实践,毕业设计和毕业创作成为学生毕业前夕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将其作为自己学业总结性的工作来对待。所以,美术与设计类学生本科专业学习要重在毕业设计和毕业创作成果展示,要对这项工作给予高度重视,不但教学管理者要重视,指导教师要重视,也要让学生也就是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直接创作者要引起高度重视,这样才能达成共识,有的放矢,有计划有目的的完成这项工作。当然,从管理层和教师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给予积极关注,并不仅是口头上的提示,而要对相关的文字表述、思路梳理、自我评价、创作过程等方面进行指导,便于学生对毕业设计文稿要求有认真的了解,保证能够及时完成相关的任务。

3美术与设计类专业毕业论文融入课程思政的创新实践

毕业美术论文范文篇2

关键词:美术学;毕业设计阶段;课题

美术学毕业创作需要呈现美术学专业特色,并区别于纯绘画艺术和应用类设计学。美术学所学课程一般涵盖中小学美术课程涉及的各种绘画类、设计类、雕塑媒材类、史论研究类等课程。毕业设计环节包含作品创作和毕业论文,作品部分公开展出。在毕业创作作品部分,学生通常会在平面视觉类中进行选择,大部分在绘画类中选择自己擅长的形式进行作品创作,少数学生会选择材料与工艺表现类。为凸显专业特色,避免与其他专业重复,院系指导重点建议放在传统美术绘画类。美术学毕业设计环节是学生本科四年能力水平呈现的阶段,是个人学习成效与艺术修养的综合展示。毕业设计阶段从下达任务到选题、开题再到最后的公开展览过程将持续一个学期,学生通过对这一阶段的合理规划、利用,将会获得前所未有的收获,在高质量完成毕业创作的同时,向各层次专家、学弟学妹和社会展现自己的专业风采,收获更多资源信息,为后续的工作、学习打开新天地。为此,合理选题、科学规划乃至落实呈现整个过程都非常重要。

一、绘画类毕业设计课题分析

美术学绘画类毕业设计选择方向有西画类、中国画类、版画类、装饰绘画类,还有插画、绘本等。西画类因使用工具不同包括油画、水粉画、水彩画、色粉画和丙烯画等;进一步细化,油画有人物、风景、静物、主题画、抽象画等,同样的油画材料因画法、题材的区别,难易度、耗时度差别较大。中国画类包含工笔画、写意画和兼工带写以及书法等。中国画类题材内容广泛,有人物、花鸟、山水和陈设等,由于作品尺幅或组成形式的不同,其难易度差异较大。版画类有木板、石板、铜板、丝网、纸板等,使用材料、选择题材与尺幅的不同也会对作品的难易度产生很大的影响。在绘画类课题的选择中,具体类别、兴趣偏好和个人能力是选题时的首要考虑因素,对难易度的选择则需要根据自身专业能力和效率最大化的时间安排确定。难易度涉及创作题材、作品尺幅、绘制方法以及与作品相关的论文撰写等方面。一般来说,无论是油画、中国画还是版画、装饰画、绘本插图,绘画人物的难度系数相比于风景、花鸟、静物而言更高;其中,画面人物的多少、所涉场景的大小和作品尺幅、描绘方式在绘制难度与工作量耗时方面有较大影响。如:以学生运动会为创作题材,可以是一张整开的工笔国画,包含约20名人物,呈现多种项目的课外运动;也可以是分成八张八开的组画,每一张上画3至4名人物,每张表现一种运动项目。八张八开合起来同样是一整开的工作量,但二者难度系数差别较大。一个整开的画面难度比八张八开的画面至少增加一倍,因为所有的人物在同一场景中出现,人物之间的互动、交错、叠压、穿插关系比八开画面要更为复杂,对整张画面整体构图、色彩和表现力方面的把控难度也较八张八开画面更大。因此,在确定创作题材之后,学生需要根据毕业设计阶段个人的能力、时间状况,确定画面尺幅。绘画类不同画种之间基本没有难易高下之分,无论是油画、中国画还是版画、装饰画、插图绘本,其类型本身都是不同形式平面绘画艺术的个体呈现。相对而言,尺幅较小的类型如插画、绘本或书法等灵活度较高,比较适合毕业设计阶段时间较为分散的状况;选择整幅大尺寸画面做毕业创作,则需要长时间连贯进行。

二、工艺与材料制作类毕业课题分析

由于美术学专业就业方向面向中小学美术教育,其中有许多课程涉及工艺与材料制作方面。因此,部分学生在毕业设计阶段会选择与美术绘画有一定关联并侧重工艺材料制作的类型,如陶瓷版画、磨漆画、纤维艺术、纸艺、黏土画、原创插画形象的艺术延展等作为毕业创作。这类包含工艺特色的作品由于和材料工艺结合,不仅是画面创作,而且需要与工作坊、实验室或相关工厂取得联系,以实现一体化进程。工艺性较强的作品创作,前期需要对工艺制作过程和特性进行实践,确定生产制作的可行性以及所需要的工艺流程、具体时间。工艺类型的创作与绘画类最大的不同是其中存在一部分局限性、被动性。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工艺材料、加工技术带来的限制,这种限制往往体现出这种工艺的独特之处;被动性在于有些工艺需要借助厂家或师傅的技术,这意味着毕业创作环节中的有些部分不能完全按照学生的自主意愿进行,需要留出一定的机动或备用时间。工艺材料制作类创作难度一方面来自制作工艺的技术要求,另一方面在于将技术结合工艺特色、将创作作品的艺术个性结合工艺加工方式,以获取最佳效果。选择时,学生除了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熟悉工艺流程和材料性能外,还需要详细规划创作进程中的时间安排,并考虑到有可能出现的不确定因素。在工艺类创作中,瓷板画、磨漆画需要集中整段时间完成,纤维艺术、纸雕艺术、黏土画可以利用分散时间制作。材料工艺类创作各有特色,相互间不存在难度差异。工艺因受加工流程影响,作品完成需要的时间差异较大。如:在漆画制作方面,传统的漆画工艺较为复杂,天然大漆的自然风干受温度、湿度的影响,而现代漆画运用新材料工艺减少了许多不可控因素,缩短了创作完成时间;陶瓷画受窑温、窑变等因素影响;纤维编织受材料、制作工艺手法的影响;等等。这些因素都需要学生在设计与创作实践时进行精准化评估,以确保作品制作顺利完成。

三、毕业设计阶段时间分配对选题的影响

美术学学生在第八学期不再进行群体同步的学习方式,在毕业设计阶段也不能集中在教室上课。这个时段,学生往往有了不同的计划,学校也会按照学生的课题选择方向,安排其进入与创作专业方向一致的导师工作室完成毕业创作任务。这一时期,学生往往开始落实毕业后的规划:有进一步读研深造的;有出国留学的;有考编制和试用期实习的;等等。在不同情况下,学生对于时间的利用程度差距较大。毕业创作在呈现学生本人专业能力的同时,是其人生中又一个关键节点。这个节点是对本科四年学习的总结汇报,也是人生新阶段的起点。因此,合理甄选课题难度显得尤为重要。拥有整段时间的学生可以选择尺幅较大的作品,高质量完成大型作品能最大限度地展现个人能力。大幅作品在视觉感受上往往拥有更大的冲击力和气度,需要学生有相应的表现能力以获得理想的效果。毕业设计阶段时间分配比较分散的学生适合选择系列化小型作品,以套系形式呈现某一主题画面。这样选择有利于学生灵活运用碎片化时间,以最大化效用完成毕业创作。如果实际情况鉴于上述两者之间,则可以选择一、二幅较大作品协同若干幅小作品的形式。这样,学生既可以在较大幅作品中表现个人能力,又可以利用小幅作品细化主题,在确保毕业创作质量的同时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在作品规划实施过程中有利于及时调整。甚至在后期时间不够的情况下,省略某些小幅作品也不会对整体质量造成太大的影响。这种大小作品组合的主题创作不受内容题材、工具材料和难易度影响,灵活性强、机动性高,任何绘画类毕业创作都可选择。在毕业创作中,除了作品尺幅和时间规划外,难易度还体现在表现力与艺术性方面。表现力和艺术性与个人的感受、领悟、体会有关,学生往往会根据自身能力、日常积累和兴趣点选择毕业创作选题。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些内容、题材对创作难度和作品完成质量存在较大影响,如写意人物、书法中的大篆、大尺幅古典风格的西画等。对于这类题材,学生如果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支撑,在必须集体亮相展呈大众的毕业设计环节,以想挑战新高度、学习新难点的心态进行创作,还是必须三思的。工艺类创作难易度在于对工艺特性的掌握和工艺性能的发挥,娴熟的工艺制作能力有助于提升作品的品质。选择时,学生应客观评价自身和协助的工作方师傅。工艺材料类作品的工作量多少与作品数量可能并不一致,与绘画相比,工艺类中的陶瓷烧制一张或几张瓷板画,其烧制时间没有太多变化,但需要考虑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在时间规划方面设想到各种可能性。在选择工艺类作为毕业创作时,学生在前期构思成稿阶段就需要与工艺师沟通,明确制作过程中的可行性、难度状况和成品率,统筹考虑创作稿与成品效果。选择工艺类创作需要整段的时间,无论工艺制作难度如何,都必须保证创作阶段时间的自主、可控,过于碎片化的时间难以完成工艺材料制作作品。美术学毕业创作除作品之外,还需要完成相关论文的撰写。一般而言,在确保作品成稿过程中,学生从积累创作素材到构思再到作品整体完成的过程能够为后期论文的撰写提供实践依据。论文以真实的实践依据为论证依据,文章源自创作感悟,具有原创性,真实、可靠。论文撰写可以随着创作进程逐渐完成,也可以在创作结束后一气呵成。逐渐完成的论文有利于合理利用间隙时间;一气呵成的论文则需要在后期留出相应的时间确保论文成稿。论文需要的时间与学生个人的文字能力和对文章的要求有关,计划论文结合作品在刊物发表往往需要充足的时间。一般美术学本科对论文并不要求公开发表,撰写保持真实、原创、有理有据、论证合理即符合毕业要求,一般性论文的撰写在作品装裱时间段内即可完成,这样时间上会较为自由。

毕业美术论文范文篇3

几年来,在我们的专业扩招和专业升本的过程中,尤其是"迎评促建",给我们带来了各种良好的机遇,同时,各项开创性的基础工作,和更多繁杂的,事务性的工作也给我们带来了诸多挑战,由于个人能力的原因,在工作中有时难免产生急躁情绪,导致工作方法简单,工作出现疏漏。好在有系里领导和老师们的支持和帮助,各项教学工作总算没有出现大的错误。经过反思,我更深切的认识到,要想把工作做得更好,首先离不开大家的关心,支持与帮助,这是做好工作的基础。其次,要进一步树立服务意识。服务的实质是,更好的与老师和同学们沟通,为教师的教学排忧解难,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更好的条件。第三是工作要条理有序,区分轻重缓急,这样才能将工作安排的有条不紊。最后是各项教学工作要有措施,有部署,有落实,尤其是重落实,这样才能保证将工作做到位。下面分四个方面总结个人本年度的工作情况:

一、思想政治方面

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政治立场坚定,思想作风正派,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不断提高理论修养和自身素质。

二、教学管理工作

按照学校的工作部署,继续做好各项基础教学工作。认真学习了教育部关于开展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面的文件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学院2009年度教学工作会议的各项部署,做好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各项准备工作。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宣传,动员,加深和提高全系教职工对"本科教学工作评估"重要性的认识。按照"评估"的要求,在两个学期的期初和期中教学检查中,进一步规范常规教学。公务员之家

为了突出本科办学特色,加强实践教学,调整课程结构,先后修订了美术学和艺术设计两个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了课程设置。

暑期前和暑期中分别组织了三次全系教师的公开教学活动,开展听课,评课活动,明显的改善了教学效果,在下半年学校组织的公开教学评比中,美术系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组织做好2009届毕业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组织了毕业设计的成绩评定和毕业论文的答辩工作以及有关的档案保存工作。组织"美术系学术委员会"研究论证,进一步完善了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的开展和指导方案,制定了《美术系2009届毕业论文工作流程》,目前,学生选择导师和论文开题已经顺利展开。

本着完成学期教学任务,人尽其材,并尽量平衡大家的工作量的原则,排出了两个学期的专业课程表。继续组织举办了《**学院美术系第二届学生美术作品年展》

三、个人业务及社会工作

继续进行《**风景油画的表现与审美价值研究》的科研课题;论文《试述在美术学专业中创造性教学的改革尝试》在《新校园》发表;油画作品《造化钟神秀》参加《经验?实验——2009山东油画展》。承担了美术学2004级学生的毕业创作及美术学2004级和2005级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2009年12月分三批为毕业生开设了《毕业论文》讲座。还担任了美术学2005级,2006,2008级级的油画静物,油画风景与油画人像等学科基础与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2008-2009学年被评为美术系师德优秀。

四、廉洁自律方面

毕业美术论文范文篇4

一、研究方法

本文选取了2012到2016年间华东地区设有艺术教育硕士点的几大高校的200名研究生的毕业论文,采用归纳分析法,分析这些论文的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一)研究样本本文在高校中随机选取了适合研究的200个样本。艺术教育硕士主要分为四大学科门类:音乐、美术、舞蹈、广电传媒(表1)。虽然选择美术方向的研究生几乎是其他方向的2倍,但是总体来说,样本的选取还是比较均匀的。(二)研究过程本文想要解决如下问题:第一,艺术教育专业的研究生一般选取哪些问题进行研究?第二,他们在毕业论文中选择了哪些研究方法?第三,研究方法选择的趋势。首先,列出四大艺术学科门类;其次,将这些门类进行对比,挖掘内在关系;最后,揭示研究的总趋势。

二、研究结果

本文按200篇毕业论文的关键词和主要研究内容,将研究生选择研究的艺术教育问题分成9个通用类别,再将其细化为几个子类别(表2)。9个通用类别包括对待艺术活动的态度、参加艺术活动的动力、学校的艺术教育、成年人艺术教育、有特殊需求的人的艺术教育、艺术教师、艺术集体活动、专业教育、艺术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它们是艺术教育研究中的典型问题。对美术、音乐、舞蹈、广电传媒四大方面教育问题的比较性分析,揭示了通用类别和子类别之间的特定关系。美术教育方面研究生感兴趣的6个类别分别是:学校的美术教育、非正规的美术教育、有特殊需求的人的美术教育、美术的专业化和集体化教育,以及美术作为一种教育的方式。学校的美术教育分为青少年和更高年级的教学方法两个子类别,非正规美术教育分为写意画和写实画两个子类别。艺术整合和博物馆教育只存在于美术教育中。华东地区经常举办一些画展以提高年轻人的审美水平。美术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在民间和文化教育背景下得到广泛发展。音乐教育方面研究生感兴趣的类别分别是:创作音乐的动力、学校的音乐教育、成人音乐教育、有特殊需求的人的音乐教育、专业音乐教育、音乐作为一种教育手段。音乐教育类别在学校是使用最广泛的,它包含了很多子类别,如从教学方法到教科书、学习形式、音乐偏好和音乐技能评估。研究显示,艺术教育专业的研究生还对精神疾病患者的音乐教育感兴趣。对于精神障碍患者的音乐教育涉及民族音乐、音乐游戏和乐团。音乐作为文化教育手段的问题,是从合唱团和音乐学校的视角来考察的。舞蹈教育的研究中涉及7个类别,分别是:舞蹈的态度和舞蹈的动力、成年人舞蹈教育和特定需求的舞蹈教育、专业舞蹈教育、舞蹈教师群体、舞蹈作为教育的一种方式。学校的舞蹈教育问题主要包括学生在各个教育阶段的教学方法和创造力发展。有特殊需求的人群的艺术教育分为两类,一类体残疾,一类是精神障碍。身体残疾的群体主要研究排排舞、民间舞蹈;精神障碍的群体主要研究民族舞蹈和创造性舞蹈。研究生对舞蹈教师教育和当代舞蹈,以及芭蕾的专业化教育同样感兴趣。还有一些调查是关于江苏当地的民间舞蹈群体及其艺术性活动的。广电传媒教育方面研究生感兴趣的主要是学前、小学、中学开展艺术教育所使用的方法和技巧。值得关注的是,学生青春期阶段在创造力发展和动力增长方面有很大提高。专业教育的质量包括播音主持、脱口秀等表现。广电传媒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是被普遍认同的。这类艺术教育被列为考查学生艺术天分的标准之一。研究生选择的研究方法相当广泛,包括问卷调查、采访、案例分析、行动研究、教学实验、创造性写作、内容分析等(表3)。根据艺术教育专业研究生的毕业要求,硕士毕业生在毕业论文的研究过程中必须采用至少两种研究方法,因此通常学生会把定性和定量的方法结合起来,如问卷调查和采访。结果显示,从2012到2016年,问卷调查的使用次数从25降到13,采访的使用次数从12升到21。另一组研究方法有实地考察、案例分析、行动研究、教学实验,这些方法使用的次数相对平稳。创造性写作的方法在最后两年没有人使用。从2014年开始才有人使用内容分析的方法。从定量方法到定性方法转变的原因,是由于学校不断地把定性教学引入到研究生教育中。

三、结论与建议

本文主要揭示了艺术教育专业研究生毕业论文研究的特点,尽管所属的具体学科不同(音乐、舞蹈、美术、广电传媒),但是毕业论文的研究内容大体相同,都是有关艺术教育的问题。研究发现,研究生之所以不约而同地研究9大类问题是基于三点原因:第一,艺术教育活动与学生的创造力发展有关,青春期和成年时期的艺术活动有不同倾向。第二,学校艺术教育的制度影响了艺术教育的走向。第三,民间文化和民族发展认同的社会文化丰富了艺术教育的内涵。研究方法的趋势是从定量到定性转变,或者将两者结合起来。问卷调查引导研究生通过定量研究看待艺术教育问题,而采访、实地考察、行动研究、内容分析引导研究生通过定性研究分析问题。研究生大多数采用问卷调查和采访的方法,在其他方法运用上还不够灵活。调查显示,艺术教育专业研究生的研究创新能力有待提高,无论是在方法层面,还是对象、内容方面都比较单一。为解决这一问题,政府要加大对科研的投入,为高校创造更好的科研环境。高校自身要高度重视艺术教育活动,发展多学科交叉学习,比如把艺术教育的思维与理工科的思维结合起来。同时,给学生提供更多艺术实践和学术交流的机会。教师要增强指导研究生科研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碰撞出更多的思维火花。

作者:张太海 王秋凤 单位:南京财经大学营销与物流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史大鹏.对外艺术教育研究浅谈师资的培养要求[J].艺术教育,2016(3).

[2]汪旭晖.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保障机制优化[J].高等教育研究,2009(1).

[3]李晓菁.高校青年教师培养实践与质量保障体系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4).

[4]陆万昌.浅析师范生教师技能的培养[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7).

[5]高丹.艺术类教师如何提升综合素质[J].艺术时尚,2013(12).

毕业美术论文范文篇5

[论文关键词]高师美术教育培养目标教师教育教学过程

近年来,高师美术教育在“艺考热”、扩招热及火爆的艺术品市场推动下,其办学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多数高师院校打破了单一培养教师的传统,面向市场设置应用型艺术设计专业,形成一种办学模式多元化的强劲态势。同时,在基础教育新课改和以数字化为特征的信息技术推动下,教师教育专业化、教学过程数字化两种趋势也十分明显给高师美术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一、培养目标趋于多元化

(一)设计艺术成为高师美术教育新的生长点

传统上,我国美术教育大体延续着美术学院工艺美院和高师美术教育三大类型并存的格局。其中,美术学院设置国、油、版、雕、史论等传统专业,培养专业美术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工艺美院以实用设计门类划分专业,培养应用型专业设计人才;高师美术教育大体沿袭了美术学院的专业设置,以培养各级各类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为专业培养目标。但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这种格局开始发生变化。社会对纯艺术类人才需求量不断缩小,中小学美术教师在大中城市也渐趋饱和,而设计类实用型人才需求量逐年递增。至90年代,设计类专业成了中国美术教育的热点。全国各大美术院校都争相开办设计类专业,而高师美术院校也不甘落后,相继增设了“平面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以教育部属六所师范大学为例,华东师范大学设有综合绘画、美术教育和环境艺术设计三大学科,并按“综合绘画和美术教育”、“环境艺术设计”两个方向招生;东北师范大学设有美术教育、油画、水彩画、中国画、雕塑、环境艺术与服装艺术设计、装潢艺术与电脑美术设计等7个系,其中只有美术教育系为师范类专业;陕西师范大学设油画、国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四个系,并按照美术教育、绘画、装潢设计三个专业培养人才;北京师范大学下设美术学、艺术设计两个专业,专门培养从事美术、书法、艺术设计教学、创作、研究等工作的高级人才;西南大学设有美术学、艺术设计、绘画及雕塑四个本科专业,只有美术学为师范类专业;华中师范大学设有美术学、艺术设计两个本科专业,其中艺术设计为非师范类专业;华南师范大学现有美术学、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等三个本科专业,设有美术教育、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新媒体艺术等系,多数为近年来新兴的非师范类应用型专业。

高师美术教育培养目标的多元化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而是席卷全国的大学综合化总趋势的一部分。从高师美术教育的角度看,这种综合化趋势是从两个层面展开的:一是美术教育的综合化。在以往,美术学专业有师范类与非师范类之分在2005年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中,“师范类”被“教师教育”所代替。这不仅仅是名称的变化,而是为培养主体多元化开辟了道路。当前,不少艺术学院都开设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其在师资、科研、教学基础等方面的优势立刻显现出来,并对师范院校的美术教育形成了强劲的挑战。二是教师教育综合化。近年来,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国际趋势。1991年,在欧洲教师联合会上,由欧共体12个成员国60位专家共同提出了“教师教育大学化”的口号,认为“大学应该在教师培养和培训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我国,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工作,在有条件的综合高等学校中试办教育学院。

2003年11月,全国一百多所非师范类院校召开会议,共同《非师范院校积极参与教师教育的行动宣言》,明确指出:“中国教师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从数量满足向质量提高转变的历史新时期。实现这种转变,鼓励师范院校综合化和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实践证明,综合性大学办教师教育,能够充分发挥其办学经费充足、硬件设施先进、学校认同感较好等优势,他们的毕业生后劲足、适应性强,更加受到中小学校和同行的好评,这也成为高师院校实现培养目标多元化的原因之一。

(二)培养目标多元化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专业的多元化根源于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科专业的综合化。但在现有的高师本科教学模式下,学科专业化和教师专业化二者间存在着不可协调的矛盾,因而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也是大势所趋。主要途径有:一是形成“大美术”的理念。今天,美术在人们的观念中除了传统的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外,还有建筑设计、工业造型、服装设计、家具设计、环境设计、广告设计、染织设计、装潢艺术、多媒体网页设计等等,在这些专业中还可以分出多个分支,它们都是美术的范畴。二是实行按院招生制度。当前,多数高等师范院校都撤系建院,并实行按院招生制度。学生入学后不分专业,统一进行基础教学,在充分了解各专业的具体情况及就业形势之后,再由学生选择专业或专业方向。三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不少高师院校,已经开始试行弹性学制和灵活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1)“2+2”的小学师资、“3+1”的中学师资培养模式。小学师资前两年学习基础公共课和主修专业,后两年进行辅修专业和教育理论的学习与教学实践;中学师资前三年进行基础公共课、主修课程和综合课程的学习,最后一年学习教育理论并进行教学实践。(2)辅修及双专业、双学位模式。许多高校都允许学有余力、并对教师工作感兴趣的学生选择辅修教育类课程,修读双专业并获得双学位,为其以后取得教师资格证打基础。(3)“4+X”的教师教育模式。其中,实行“4+0”模式者,学生毕业即就业;实行“4+2”模式者,学生本科毕业后再读两年硕士学位,培养目标是重点中学的骨干美术教师;实行“4+3”教师教育模式者,采取本硕连读的办法获取硕士学位,学生毕业后可以到美术类高校担任专业课教师。公务员之家

二、教师教育趋于专业化

(一)“教师专业化”已经从理论走向现实

我国传统的美术教育注重技能训练,因而培养出来的学生其职业意识更倾向于是一个画家而非美术教师。这种状况随着教师地位的提高,尤其是随着“教师专业化”理论的提出而有所改变。教师专业化理论最早是由社会学家卡尔·桑德斯(CarrSaunders,A.M.)于1933年提出来的。1986年,卡耐基公司和霍姆斯小组相继发表的《国家为21世纪准备教师》两份报告,指出公共教育质量只有当学校教育发展为一门成熟的“专业”时才能得到改善。在我国,1993年颁布的《教师法》明确提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2000年,《职业分类大典》也将教师归人“专业技术人员”。

从2001年4月1日起,国家首次全面开展教师资格认定工作。这些都从法律和制度层面奠定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础。教师专业化是针对其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性不突出,以至于产生较大的职业可替代性提出来的,意在提高教师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和专业地位。尽管与“画家”的名头相比,美术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仍比较低。但随着教师专业化程度的逐步加深,美术教育必将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职业而获得普遍的尊重。

(二)促进专业发展是高师美术教育的义务

在我国,高师美术教育从本质上看仍属于职业教育,其课体系基本上是参照美术学院绘画专业设置的,教师专业化程度很低。为此,我国高师美术教育从三个层面来提高未来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一是加强专业课教学。教育部于2005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明确指出,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具备初步美术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合格的基础教育美术教师和社会美术教育工作者”。根据这一目标,《课程方案》从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人文素养、专业基础、专业技能以及身心素质等方面提出了五条规格要求并从课程体系中辟出一个专门领域——“美术教育理论与实践”,其中“中小学美术教学论”与“美术教育实习”为必修课,“中国美术教育史”、“教学多媒体设计与制作”、“外国美术教育史”、“教育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为选修课,其目的就在于体现课程的师范性。二是增强人文内涵。多年来,我国的高师美术专业一直以培养画家、雕塑家和设计师为取向,注重专业技能课训练,忽视美术史论课学习,这种知识结构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新颁布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也指出:“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这在美术课程观上是一个重大突破。在新课程方案中,美术欣赏课被放在突出位置。它不仅需要教师对美术实践有亲身体会,更需要教师具备全面的文化素养,因而需要在美学、美术理论、艺术概论、中外美术史乃至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有较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和掌握,还应在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有一定的修养,成为一个具有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的人。三是要注重实践能力的提高。一般说来,教师的知识可分成两类,即“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其中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在教师的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师美术《课程方案》中的实践性课程达20—22周之多,其中包括社会实践(军训、社会调查、就业指导、劳动等)、毕业创作、毕业论文答辩、艺术实践、艺术考察等,这些都有利于推动学生的专业发展。

三、教学过程趋于数字化

(一)数字化改变了人们关于美术的感知方式

一般认为,美术是一种造型艺术或视觉艺术,它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纸、布、木板、粘土、大理石、塑料等,通过造型手段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和审美价值的视觉艺术形象。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人们关于美术作品的感知方式越来越技术化了。上世纪90年代后,数字化的印刷、摄影技术高度成熟,大幅广告、精美照片、时尚杂志、网络世界、数码影像等,凡是能够吸引眼球的功能都被商家广为采用,以致导致人们普遍的审美疲劳。而关于美术创作的经典手法,也被数字化时代颠覆了。以前,从设计到完成一幅作品需要花费很长时间,而且对手绘技术要求很高。现在,人们用电脑进行美术创作,摆脱了铅笔纸张、直尺圆规、颜料调色盒等绘画工具限制。即使是一个没有受过专业美术训练的人,只要使用Photshop等普通绘图软件,也可以制作出令人满意的图片来。不仅如此,数字时代还促生了以美术学为基础的创意产业,尤其是广播、电视、动漫、环境、设计、广告等新兴产业的迅速成长,对高校美术教育形成了强大的拉动。为适应这一需求,许多高师类院校都开设了基于信息技术的艺术设计专业。比较典型的有;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主要培养能在电影、电视等媒体的制作岗位上从事三维动画创意及制作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图形图像制作专业,主要培养能在电影、电视、广告、新传媒等媒体的制作岗位上从事后期合成、电脑剪辑、特效制作以及影视作品技术处理的专业技能型人才;游戏动画设计专业,主要培养能够在游戏制作领域胜任原型设计、模型制作、纹理制作、动画调试等岗位的工作,并进行创作和理论研究的技能型人才,等等。这些人才的知识与技能结构与传统美术人才相比有很大的区别,他们所从事的美术活动很难以传统的美术概念来界定与归类,但往往又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因而也引领高师美术教育不断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毕业美术论文范文篇6

关键词:艺术设计;毕业设计;人才培养计划;毕业论文

1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不管是就业情况还是学生的招生情况,都很容易看出,艺术设计专业是越来越吃香,只是每年随着大量毕业生涌入市场也发现了很多问题,尤其是毕业生的整体设计能力不能达到市场的需求,很多学生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在学校期间也会尝试一些社会工作,但是目的并不明确,有的甚至仅仅了为了贴补些许家用,根本无法解决问题,反而引起了很多校企合作单位的不满。本文就从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环节——毕业设计入手,来进一步研究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2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意义及现状问题

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不是简单的艺术创作,而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实战”,需要学生对大学四年的知识整合在一起,对选定的课题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才能完成的一副“作品”。可以说,毕业设计是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最核心的部分,然而,目前很多高校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并没有很好的按要求执行毕业设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艺术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视度不够。毕业设计一般被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学生因为面临着考研,就业,出国,考公务员等各种人生规划中,精力也就被消耗掉了很多,自然对于毕业设计就“简而化之”。与此同时,很多学生错误的以为毕业设计就是一门平常的课程,随便做做,能过就行了,对于毕业设计就是消极应对,自然出不来好的作品,也就严重影响了艺术生毕业设计的能力的提高。其实换个角度想想,毕业设计一生中能有几次?为什么不用所学的知识为大学生活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2)毕业设计资源缺乏。其实,随便看看近几年艺术生的毕业设计就可以发现,大家的毕业设计题目甚至是内容是如此的相似!不是学生恶意抄袭,而是不管是自己定的题目,还是导师选定的题目,在网络上一搜,就会出来很多类似课题的研究,不自觉的一翻阅查看,就会在心里留下印象,后期论文阐述观点的时候也就自然而然的“沿用”了之前的论点论据,成了“雷同文”;若有人发现了这样的问题,想不在网络找资源,又不知道在哪里寻求借鉴,因为图书馆的书也很陈旧了,无法为快速发展的艺术行业提供有效的借鉴内容,久而久之,毕业设计也就失去了其意义,也违背了艺术生该有的创造性教学理念。3)指导教师使得毕业设计落实不到位。一方面,很多高校都面临着教师不足的问题,尤其是发展迅速的设计行业,使得师生比明显不均衡。在毕业设计中,很多不是对应专业的老师也被安排担任指导教师,自然不能对毕业设计的专业问题进行解决;另一方面,毕业设计周期较长,指导教师需要对每位学生进行专业指导,从开题到调研,从方案到解决问题,从设计到论文,每个环节都需要指导老师进行一对一对指导,工作量也较大,而一般高校教师的工作量本身就比较大,无法实现对毕业设计专业细致的指导,肯定也影响了毕业设计的创作质量;再一方面,有的指导教师缺乏对市场的熟悉,毕业设计虽然与实际项目接轨了,但是施工图或者结构图并没有市场的实用性与规范性,理论与实践脱离,大部分设计作品都是“虚拟”设计。

3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改进措施

1)合理统筹安排毕业设计。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是一个阶段的任务,通常可以分为四部分:调研——创意——设计——展示。高校需要构建完整的教学体系,成立专业的管理部门,一方面,对毕业设计过程起到监督作用,保证毕业设计这一教学任务有序的进行;另一方面,对学生在毕业设计每个阶段的表现进行评估,使艺术生能够交出高质量的毕业设计。2)丰富毕业设计的研究课题。一般情况下,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的课题分为研究型和应用型。研究型通常是指虚拟的概念设计,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学术能力和思维能力,而这些设计很多都参考了国外的先进想法或者案例,对于概念设计仅仅是提出一种方案,实施度倒不是很高,所以内容会相对比较空洞,缺乏一定的实际意义;相比之下,应用型设计就更加符合我们的社会发展,艺术生的个性且独特,这就需要指导教师对每位学生的特点进行挖掘,并结合学生的兴趣“量身定做”一个课题,虽然工作量和难度会比较大,但是将这一点体现在毕业设计中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3)明确指导教师的责任并加强管。学院对毕业设计是起到了宏观组织和管理的作用,毕业设计的直接管理者和教学者为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必须是相关专业的,且对市场把握比较准确的教师担任,既然担任了指导教师,就要对学生的毕业设计从头到尾的负责,并建立一定的奖惩制度来管理督促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开题之际,指导教师应带领学生进行市场调研,收集相关现状资料,对本专业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进行学习了解,综合考虑目的意义等基础理论之后,对研究的内容进行方向性的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多从前人少有的观点进行研究,看看是否可行,通过手绘的方式画出若干草图方案,对初步方案进行对比筛选,确定最终方案,借助计算机辅助方式完成配套效果图的绘制,搭配色彩材料等完成进一步的工作。

4毕业设计的细节讨论

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整个流程涉及到开题报告,中期检查和作品展示三个大大部分,每个部分都决定了毕业设计能否优质的展现。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参考。4.1毕业设计模式探析。毕业设计是从课题的选择开始,不同的课题,后期工作的开展方式也不同,可以归纳为表1。在以往的毕业设计都是统一的模式,没有考虑到教师和学生到实际情况,最后结果虽说是一样的能完成毕业设计,但是并没有做到因材施教,在充分走访调研的基础上,询问了很多导师和学生的意愿后,提出了此新模块,分别是:与项目课题结合,与专业竞赛结合,与实习单位结合三种不同的模式,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毕业设计需求,每一步的流程及特点在表中均具有体现4.2不同类型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一般情况下教师也分为科研型、教学型和实践型,不同类型的专业教师侧重方向也不一样。科研型的教师主要负责与项目课题结合的毕业设计模式,教学型的教师主要负责与专业竞赛结合的毕业设计模式,实践型教师主要负责与企业单位结合的毕业设计模式。这样的毕业设计安排一定能使教师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也能提升毕业设计的整体质量。4.3从毕业设计到毕业论文。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包含的有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两部分,毕业论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其严谨的作风,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然而,目前很多艺术生对待毕业设计还勉强算是认真,但是对待毕业论文的态度就可以说是敷衍了。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艺术生本来就是文化底子弱,在大学里也对论文的写作接触太少,不了解论文写作的流程;误认为毕业设计是“重头戏”,论文随便写写就可以了;毕业设计答辩在即,论文没有足够时间,只能抄袭网络等等。综上所述,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论文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1)端正写作态度,提高对论文的重视度。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有认真的态度,不怕做不好。毕业论文对于艺术生来说,相对就比较困难,就更应该提前做好动员准备,在新生入学的时候就提高这方面的认识,让写作这个艺术生“固定的弱项”不复存在。2)平时课程作业加强写作方面的训练。写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是需要长时间的练习积累,除了个别有写作兴趣的同学偶尔写写之外,在教学中也应该结合实际适当安排一些写作类的课程,如《艺术概论》、《设计美学》等,不仅加深了文化知识基础,也开阔了视野,更从早从严的提高了写作水平。3)提高毕业论文的成绩占比。目前很多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成绩是以毕业设计来定夺,完全不考虑毕业论文的质量,这必然严重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只有从源头上规范毕业设计制度,提高毕业论文的标准,不合格、不规范的论文取消其答辩资格,这样的话,论文的质量一定会得到提升。4)导师适合适当的参与。毕业论文的写作主要是毕业设计的详细说明,毕业设计完成了,毕业论文也就是时间的问题了。此时,导师就应该发挥其作用了,在写作之前,除了强调论文的重要性之外,更要摒弃学术不端的恶劣行为,不能抄袭别人的研究成果。在论文写作的后期,学生对自己的论文进行修改定初稿之后,导师一定要再进行确认,防止出现不规范的论文。

5结语

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是个很多学者研究过的课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逐步趋于成熟,本论文从毕业设计的各个方面入手进行详细的研究讲解,提出很多细节的讨论,旨在为此类型的课题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袁心平.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与管理方法的探索[J].科技创业,2012,2.

[2]程超.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模式的创新策略探索[J].设计教育,2015,12.

[3]李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模式改革与实践—以西京学院毕业设计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4,15.

毕业美术论文范文篇7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内容设置有以绘画基础为着眼点的素描、色彩和简笔画培训,以美工技巧为学科应用的综合材料和手工制作,以美学素养和现代教学能力为教学目标的油画、国画和电脑美术等,全面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美术学科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二、毕业设计现状与问题

其一,美术技能展示形式单一化。美术毕业设计内容与形式的呈现较为单一化,没有多维度展示本专业学生的能力。因为美术毕业设计的评价标准偏向于学生对视觉审美规律的掌握程度,所以学生较少进行美术知识如何在幼儿教学层面转化的实践探索,忽略了对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知识的跨学科应用,未能体现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其二,活动组织能力不足。毕业设计展示仅呈现学生的美术学识远远不够,也应注重彰显学生的组织能力。幼儿园教学不仅包含课堂教育部分,还涉及室内外环境创设、游戏、文艺表演、校内外展览等组织活动。这就要求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具备对色彩、造型与空间关系的协调能力、人员工作的分配能力和活动现场的驾驭能力。其三,学业任务与毕业创作衔接不充分。学前教育专业学业任务中安排了半年的幼儿教学实习,通常未考虑其与毕业设计实践充分衔接。这导致一方面学生没有将毕业设计中的创作方法和思路进行幼儿教学转换,理论与实践未能及时得到相互修正;另一方面,学生因工作压力而无暇顾及创作探索,被迫中断相应研究。其四,交流氛围不浓。毕业设计作品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美术技能和知识的结果,而最终验收者只有少数几位评委教师,验收场地也仅限于答辩教室等封闭性室内空间,交流氛围偏弱,不能促进全校师生的交流、学生就业或展开现代幼儿美育的学术讨论。其五,就业应用延续性弱。因幼儿的身心结构特点,有些美术创作形式在幼儿园中无法有效开展。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没有经过将复杂的美术创作方式进行创新改变以适合幼儿年龄结构特征方面的实践,所以难以将学校所学知识予以应用。

三、改革方案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毕业设计方案的重心应围绕如何整合四年所学知识,平衡美术与其他学科教学内容,综合制订成套的毕业设计方案。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毕业设计指导不能完全照搬专业美术院系的毕业设计培养模式,也不能完全脱离实践技能而撰写美术教育研究方面的论文。因此,学生的美术教育理念和方法与美术基本功一样举足轻重,在毕业设计中均应得到体现。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设计应结合“套餐”与“自助餐”设置,自主选择个性化创作方式。毕业设计“套餐”,即毕业设计创作+幼儿教学实践+展览组织策划+毕业设计答辩。美术毕业设计创作“自助餐”,即学生在毕业设计创作中可选择平时最擅长的创作门类,如绘画创作(手绘本、油画、水彩、国画、景泰蓝、综合材料或彩铅画等)或设计创作(定格动画和手工装置等);幼儿教学实践要求运用与所选毕业设计门类相对应的创作材料和方法实施于幼儿美术实习教学课堂中,并拍摄现场教学录像,整体展示幼儿美术教学情况;展览组织策划促使学生积极进行视觉展示效果的思考和操作;毕业设计答辩邀请在校专业教师和实习单位的教师一起对该学生的毕业设计与幼儿教学进行提问,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综合讨论。此套毕业设计改革方案系统地实现了以绘画与手工并置为主体、教学实践为载体、多样化展示为体现、理论总结为补充。学生可在硬性规定下和自主选择范围中,以最适合自己的创作方式进行毕业设计,将四年所学的美术教育知识和创作技能发挥得淋漓尽致。毕业设计增设多层面的考核内容,实现立体化展览效应,使美术类毕业设计形式和内容更具开放性与多元化。

四、结语

毕业美术论文范文篇8

1993年就读于怀化师专美术专业专课(函授),1996年毕业。

1994年8月因工作需要调入县代远学校,任教过美术、语文、数学、音乐、政治等科目,并连任班主任工作。工作出色,曾经多次参加县里的赛课等活动。班级管理工作得到领导的一致好评,也深受学生和家长的爱戴。所教科目多次获得全镇前三名。

1999年8月因家庭原因调入县落潮井中学,从事过美术、语文、历史、地理等教学,也曾经以出色的课堂表现得到领导的高度评价。尤其是2001年全县的艺术教学公开课比赛中,本人以最后一名选手的排序夺得第二名的成绩。

2002年再次考入省师大美术专业本科(函授),2005年毕业。

2004年8月因工作需要调入县第二中学,担任美术专职教师。

回顾这么多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倾肝胆,做奉献

牢记着母校师范学校门前的那块碑文:“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当很多人受不了教师的平凡与辛劳而改行或放弃时,我没有。因为我始终认为自己能做人类的灵魂工程师而感到骄傲与自豪。也许没有谁会相信我曾经打算过工作在最偏远的最需要教育的地方。现在每当看到那些在偏远地区默默奉献的教师感到无比敬慕。所以,面对工作中的辛劳、误会、病痛等外在原因我都能调节。我始终相信舍得吃亏的老师才会有高素质的学生,品德高尚教师才会得到学生的敬佩与爱戴。不想说很多的空话,我只想说学生的爱戴与真诚让我的人生充满着温暖与幸福。我真诚地爱着教育,教育也回报我以快乐,我真诚地爱着学生,学生回报我以幸福。

二、勤思考,出特色

我深知作为一名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才是最值得学生景仰的根本。我也牢记着师范语文老师陈振华对我们实习后的总结:“教学的水平还不能给你们定论,因为还有很长的教学之路等你们去实践。”是啊,永远不要停留在已有的成绩上面踏步。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教育理念也要不断更新。所以无论我取得如何可喜的成绩,也从不骄傲自满。我知道,还有很多未知的东西在等我去发现,去思考,去总结,去更新。所以我的课堂是新颖的,我能感觉学生的眼睛里对我言语的期盼,他们轻松,快乐,热烈,还充满着美好与希望。能够始终燃烧学生的求知欲望是我最值得高兴的。当然这需要我平时私底下多少的学习与积累呀!以点带线,以线带面,以面带体是我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手段。抓住尖子,培养后备力量,然后推动学校的教学工作是我能出色完成教学工作的最根本的原因。

三、善总结,苦修炼

所有的苦不是白吃的,所有的累也不是白受的。没有这十九年来的勤勤恳恳的劳作,就不会有如今我这“口若悬河”,不是我喜欢吹嘘,而是不小心也会很精辟。说点事实证明一下,就说说近五年的吧:

1、优质课:2007年在全县中小学音乐、美术优秀课比赛中,我的《清晨》荣获二等奖;2010年在学校的教学比武中,荣获一等奖。

2、教学论文与教研管理:2006年在全州中小学教师艺术教育论文评选活动中,本人的《浅谈中学静物色彩写生》荣获三等奖;在2009年全州的中小学艺术教育论文评选活动中,以《民族特色美术创作教学随笔》获得一等奖;2010年以《如何运用艺术教育引导学生戒除网瘾》发表在州级刊物《民族教育与文化》;2011年以《浅谈民族特色美术创作教学》发表于部级刊物《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年第9期。在州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城镇薄弱学校预防青少年网瘾对策研究》参与活动,并尽了该尽的责任。在2010年下学期班级管理工作中,成绩显著,被评为”优秀班主任“。在2010至2011学年度中,在县的”千名优秀教师”评比活动中,被评为其中的”优秀辅导教师“荣誉称号。

3、基本功:在2005年的全县中小学艺术教师“五项全能”比赛中,获得三等奖。

4、继续教育:在2009年度全州中小学教师非学历远程培训中,成绩突出,被评为优秀学员。在2010年参加全州的“英特尔未来教育“学习中,作品获得”优秀作品“称号。

四、勤劳作,获喜果

在2007年首届全国中小学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大赛中,辅导的学生中获奖如下:唐(102班)和田(100班)获一等奖,张(101班)和龙(103班)获二等奖,陈(97班)、刘(103班)和龙(102班)获三等奖。

在2004年,辅导的84班学生刘获得省中小学美术书法摄影比赛二等奖;2009年辅导的118班学生龙海以两幅作品分别获得省第三届中小学艺术展演获得艺术作品类中学组二等奖和三等奖。

从2004年到2010年在全州的每年中小学幼儿园美术书法摄影比赛中,辅导的学生作品年年有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多得不再计算。本人每年都被评为州优秀辅导教师。

在2010年的首届“彰名城风采.塑未来之星”千人现场绘画比赛中,本人与同事田梅华辅导的学生以团体总分超越凤凰一中,获得团体第一,为凤凰二中挣得荣誉。本人也因此而获得本学年度县学科带头人的荣誉称号。

在2010年学生和老师互动演讲中,本人以全校第一个出场,以最热烈的场面,以最高的分数获得演讲中的一等奖。大大鼓舞了学生们的学习勇气。那次演讲获得了教育局领导以及全校师生的交口称赞。那不是我的骄傲,那只是我的幸福回忆。

毕业美术论文范文篇9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也有了日新月异的进步,随之而来的是人民对民生、教育的日益迫切需求。这样以来,我国的高校美术教学自然也飞速发展了起来。现阶段我国高校美术专业有了相当的拓展,从以往传统的美术教学种类又增加了很多新的专业和学科。举个例子来说吧,就像是传媒专业、艺术设计专业、动漫专业等等。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进入高校美术专业的人数逐年递增,学生的基础性能力以及对学校各项专业设施和教学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新问题、新状况的出现为我们现代化高校美术教育事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现阶段,如何满足越来越多的学生需求,努力为培养现代化有用人才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二、当前我国高校美术教学中的问题所在

(一)现阶段,我国高校美术教学质量评估体系还不是十分健全

不同于其他教育类学科,美术教育有其自身独特的教学特点。因此,美术教育在进行教学考核或是评估的时候也要与其他学科有所区别,不能照搬同一套考核体系。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会因为教师在现场而失去自己独立的绘画精神。他们在确立自我风格之前就先学会了察言观色,往往去观察教师的判断,有的只是去模仿教师的绘画模式和绘画思维。这样的美术教学无疑是失败的。首先,各高校的美术教育体系教学质量评估措施落后或不完善。美术教育是种有别与其他教育门类的教育体系,必须借助相对全面具体的评估措施来进行教学评估。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会因为老师在场而不能真正的将自己投入到绘画实践中,很多学生在完成其绘画操作的时候,往往去观察老师的判断,在大学学习的过程中只是按照教师的绘画模式和绘画思维走。这样就造成美术教学失去了真正的含义。

(二)忽略了高校美术教学的本质所在,无法真实的对学生水平进行检测

我们在实际进行美术教学过程当中,常常会发现这种情况。举个例子来说吧,就像是进行美术的人体结构教学过程当中,很多高校的做法是只采用理论考试来监测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这显然是毫无养分和营养的。人体结构课程开设的初衷是教导学生掌握人体的各种结构组织,这是美术人体素描的基础所在。而我们在实际考核中,根本没有一套完善的检测方法,这使得高校对于该项课程的投入可以说是全然白费。

(三)关于高校美术教学的毕业方法也完全不适合以实践为核心的美术教学理念

到目前为止,我国大部分高校的美术教学都以毕业论文为终极测试。我们可以这么理解,高校中关于美术教学无论是做科研还是毕业检测都只是凭借着一纸论文。这显然是与美术教学的核心相违背的。要知道美术教学实质性目的是对艺术作品的创造而理论创造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如果我们教导出来的学生没有艺术创造思维,只是单纯具有理论素养,这样的教育无疑也是失败的。

三、新时期高校美术教学完善性策略分析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美术教学理念

现如今教育提倡能力本位说,这种观点下学生成为了教学活动的核心和主体所在,而教师只是起到辅助作用,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咨询并解决实际生活所出现的方方面面的问题。我们可以这么理解,“以学生为主体”观点的提出符合现代人本理论观点,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也要求了我们彻底颠覆以往传统的教学观点和教学方法。真正实际的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教学方法推到到底。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主管能动性,加强现阶段课堂互动教学。

(二)从实际出发,创新高校美术教学体系

新的美术教学体系的创建应从充分考虑本专业的教学特点来出发。具体到高校美术教学,我们首先要从对美术教学的要求和实际出发,进一步系统的调整并有选择性的开设各项美术相关课程。重新设计新的高校美术教学大纲和具体目标要求,深化调整高校美术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之间的比例,既要满足学生的理论学习要求,又要将美术实践性强的特点充分发挥出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要为高校美术专业学生重新选配一条符合时代气息和特征的配套教材。我们在进行选择的时候要注意三个原则权威性、专业性、实用性。辅助性教材也应当尽量做到配套性选择,一般来讲,拥有大量习题、参考资料等方面的资料为好。

(三)高校美术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创造性思维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后天培养与训练的结果。

1、在美术教学中,可以用素描的结构训练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比如要实现所画线条的轻重、浓淡、宽窄在透视的过程中实现空间的丰富变化,激发学生想象空间变化的细节美、节奏美、层次美。

2、积极训练和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在高校美术教学中,因势利导地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是十分必要的,这对于摆脱习惯性思维的束缚很有好处。

(四)加强高校美术教学实践性

高校美术教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美术学习过程之中,如果不能够勤思考、勤动脑、勤动手,则很难把握美术学习的基本规律。同时,在高校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之中,如果仍然像传统教育那样,教师不停的演示操作,学生单纯的进行枯燥模仿,则会使得高校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日益降低。反之,如果在教师科学理论地细心指导下,让学生成为高校美术教学的主体,在此过程之中,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学生的思想表达、个性的抒发,在沟通之得以升华,进而可以更好的促成我国高校美术教学实效性的提升,提高我国高校学生身心素质的和谐发展,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合格的主力军,这也正是我国高校美术课堂教学改革所要达到的目标。

四、结束语

毕业美术论文范文篇10

【关键词】产品设计专业;项目式;实践教学

教学模式是教学结构和具体教学活动的总称。项目式实践教学模式,集设计创作过程、节点评价管理机制为一体,注重设计实践与管理相融合,注重过程节点的监控与考核。课程通过课堂辅导、课下网络跟踪辅导,保证教师对学生辅导的连贯性、持续性,有利于教师掌握每个学生的动态、特点,进而因材施教。常规的实践教学课程大多是一个班级由一位专业教师指导,这种教学以课堂和教师为中心,学生是一种被动学习的状态。而项目式实践教学,强调设计工作的科学性、时间的计划性,通过分阶段工作、阶段考核、阶段量化评分,便于教师进行指导,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及课程质量。

一、毕业设计实践教学概述

毕业设计实践课程,是大学本科四年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实践课,是对学生的综合专业训练,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理论与设计实践的能力,毕业设计项目式实践课程强调教学过程与设计过程相结合。与毕业设计同时进行的毕业论文撰写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科学研究能力,包括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理论表达能力,是学生对大学四年所学知识、专业技能、科学研究能力和学术创新精神的直接反映,也是学生完成本科学业、获得学士学位的重要检验依据。毕业论文写作应具有全面性、科学性和客观辩证逻辑性。写作与思考应该是理性而全面的,多方位、多视角,不应以偏概全;尊重客观事实规律性,不带有主观偏见,以充分确凿的知识理论作为依据进行论证;运用科学的方法论,客观辩证地分析与解决问题。

二、毕业设计实践教学模式

项目式实践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自学及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一)项目准备阶段。该阶段重点是项目主题的明确及分析调研准备。项目主题可以根据最新的设计潮流动态、行业就业方向需求、科研项目、社会项目等,明确各自主攻的课题方向。毕业设计主题与学生个人关注的兴趣点、今后的工作方向、创业方向三个方面一致协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毕业设计的热情。因此,导师在主题内容的整体选择、把控与引导上,要综合考虑学生兴趣、择业需求和市场需要,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了解毕业设计的目的和意义,了解导师主题方向的特色与要求,再根据自身的兴趣点、择业需求等因素自主选题。这种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毕业设计的积极性,提高专业热情与投入度。明确项目主题后,制定详细任务及时间计划,通过设计程序方法等基本专业技能展开设计规划。规划任务内容要体现几个方面:主题分析、问题描述分析,功能结构工艺、材料、使用方式、外观审美品位特性的分析调研;人机关系等创新可行性的探索;外观、结构、形态等审美品质特征的寓意表达,以及工艺材料试验、样机制作与检验等整个设计过程;设计项目时间计划任务书,包括完成项目的时间期限、不同时间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内容。对导师的监管、学生的工作进展,均要以此为监督依据严格执行,整体把控完成进度,并及时发现问题。论文的开题报告及大纲撰写。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一样,是学生四年本科专业学习和实践的总结性展示。毕业论文的撰写不同于其他文学写作,首先要具备学科的专业性。论文题目应是学科专业领域具有学术价值或实际意义的课题,与毕业设计课题研究方向一致。课题分析与解决的理论知识与方法应具备学科专业性和严谨性,体现专业思想。毕业论文应对大量事实、材料进行分析研究,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得出让人信服的结论或独到的见解。阶段工作内容包括明确设计项目时间总体安排、制作时间计划表;课题选定与分析;调研内容分析、制作框架表。该阶段考核与评价包括相关课题准备与主题分析的可视化展示;论文题目的理论价值或现实意义、是否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二)项目调研分析阶段。该阶段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设计主题,规划设计调研的内容,运用合适的信息数据采集和调研分析方法,要注意市场调研方法的多样性、客观性、全面系统性。常用的调研方法有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研法、实验法、实地考察等。重点是进行调研分析与归纳的可视化表达。对主题相关的市场产品进行调研,包括对现有产品各方面属性的系统分析。如技术方面的可行性、使用方式、操作性能、人机关系、耐用性、维护性能等;现有产品的品牌定位、产品消费者的经济承受能力;外观造型方面的风格、特征、色彩、肌理、表面处理等;经济方面的内容包括产品的销售价格、制造和维护成本等。要注意的是,面对不同产品在进行产品调研时,内容是有所差别的,应视产品的设计情况而定,包括使用环境、市场竞争,使用者的购买动机、欲求、价值观、审美观,还有设计功能、设计机械装置原理、设计材料等,通过图片、文字、图表、动态视频等视觉展示形式进行分析、归纳与整理。该阶段教学难点是学生的调研结果以表格、图表分析等方式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并得出设计定位。阶段考核与评价包括调研分析归纳过程的可视化表现、调研目的是否明确、调研方法的科学性、过程分析的完整性、结论是否清晰;论文是否运用相关所学知识分析问题、主题是否突出、相关概念的准确性、文献引用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评价过程应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理论的分析,激发学生的设计灵感,尊重并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创新。(三)项目设计制作阶段。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勇于实践探索。开展教学的场所除了教室、学校工作室外,可组织学生进行相关制作工艺的实地考察,如与设计制作工艺有关的手工作坊、工厂等,或与学校系部有合作关系的企业实训基地、教学实践基地等单位,以及相关手工艺博览会等社会行业活动。做到教学与社会实践基地考察相结合,有利于促进校企合作,使设计服务于社会。该阶段要注重设计思维理论与设计实践相结合,内容包括设计手绘等方案的可视化表现、材料试验与选择、草模型制作、样机模型制作。绘制构思草图是一种寻求设计方案可行性的有效方法,应该在大量收集资料和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按照设计定位的要求,解决一些在设计中必须解决的问题,这是设计师在产品设计中思维过程的再现,可以帮助其迅速捕捉头脑中的设计灵感,并转化为具体形态记录下来。电脑制图表现可以完成设计方案从平面到立体的转化,使学生更加直观地分析、验证设计方案,从而对设计进行深入和完善。该阶段考核与评价包括设计方案的创新性、设计表达的清晰性和完整性、设计分析的科学性、产品模型表达的完整性与精确性;论文文献引用的科学性、恰当性,论证的逻辑性、严谨性与科学性。(四)项目完成阶段。该阶段内容是毕业设计作品的展览展销会以及毕业设计论文答辩会。毕业设计作品的展览活动,可以体现近期学校本科教学成果及学术动态,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对外界的个人展示平台,是学生四年专业知识积累与沉淀的成果展示,同时也是学生自身专业优势特点、就业意向、创新设计理念等方面有机的整合与呈现。其可以为学生的考研深造、就业、创业等提供一个有利的契机。该阶段考核与评价包括展销会、竞赛、投入市场等项目产品结果的反馈情况,将其作为教学效果的评测依据;论文研究方法的科学性、结构的完整性和清晰性、层次是否分明、主题是否突出、语言表达流畅性及结果的明确性、论文格式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口头表达的流畅性,以及学习态度与作风的严谨性。

通过多年的设计实践教学经验,笔者认为,项目式实践教学适合作为毕业设计及其他设计主题实践教学课程的主要培养模式。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学习热情,使设计实践过程的管理监督工作更加具有科学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毕业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关乎高校向社会输送设计人才的质量,其具有重要意义。为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对毕业设计教学改革及研究是一项长期的教学工作任务。

参考文献:

[1]皮道坚.美术创作与论文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2]李银兴.产品设计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包装世界,2014(4).

[3]杜海滨,胡海权.“真题实做、学以致用”——工业设计项目式教学新模式探索[J].美苑,2014(1).

[4]陈国盈,郭立.产品设计专业在学科竞赛机制下创新人才培养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14).

[5]顾贤能.基于项目制的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7(12).

[6]娄岳海,龚辉,李国强,等.基于能力本位的学年项目制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现代职业教育,2018(6)

.[7]朱思文.“项目制”实践教学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探索[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