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诗词十篇

时间:2023-04-04 16:11:16

荷花诗词

荷花诗词篇1

关键词:产生;发展;荷花意象

一、意象的产生和发展                                                                 

意象是中国首创的一个审美概念,是诗学里的一个重要范畴。它最早可追溯到《周易·系辞》: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因此意象的古义是"表意之象"①  最早从文艺角度说到意象的是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到了唐代,"意象"已经较多地进入诗学理论中。"意象"一词在宋代得到广泛使用②。

二、荷花历来被文人所钟爱,是中国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                  

1、高洁  荷花的高洁最早可追溯到到屈原。到了唐代,白居易同样爱慕莲花的高洁,他在《感白莲花》中更欣赏莲花的遗世独立、孤清不群:"不与红者杂,色类自区分。"后有宋代董嗣杲的《荷花》:"天机雪锦织鲛绡,艳朵亭亭倚画桥。无垢自全君子洁,有姿谁想六郎娇。"诗人笔下的莲花,轻柔曼妙并且具有君子的高洁品质,着实令人钦佩。  

2、美丽   在崇尚花开富贵的唐代人那里,莲花出现在唐诗中,总是有一种别样的美,尤为在形容华美富丽的装饰纹样时。武则天的《游九龙潭》:"酒中浮竹叶,杯上写芙蓉。" 宋代王沂孙的《水龙吟·白莲》把莲花写成了洗尽铅华、冰肌玉骨的贵妃。其云:"翠云遥拥环妃,夜深按彻霓裳舞。铅华净洗,涓涓出浴,盈盈解语。太液荒寒,海山依约,断魂何许。甚人间、别有冰肌雪艳,娇无奈、频相顾。"清代纳兰性德《荷清》:" 出浴亭亭媚,凌波步步妍。"写的是荷花亭亭玉立,婀娜多姿,如踏着凌波步的美少女。 

3、爱情   在《子夜夏歌》中就有:"乘月采芙蓉,夜夜得莲子。"用"莲"字谐"怜"字音,暗指对情人的爱恋。借采莲一事来表达爱情。有一茎双花的被称作"并蒂莲",视为情人或夫妻的象征。如乐府诗《青阳渡》:"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宋人释仲殊在《荷花》中道:" 想是鸳鸯头白死,双魂化作好花来。"鸳鸯死后双魂化作并蒂莲,这就是真挚的爱情。元好问写《摸鱼儿》,词前有一词序,说的是有民家小儿女,为情双双投湖。此后,湖中荷花开无不并蒂...其词:"问莲根、有丝多少?莲心知为谁苦。双花脉脉娇相向,只是旧家儿女。天已许,甚不教、白头生死鸳鸯浦。夕阳无语。算谢客烟中,湘妃江上,未是断肠处。"莲根之丝的"丝"谐"思",这是他们的爱情之思。"莲心"即"人心"。"双花"就是这对情人殉情后所化的并蒂莲③。                                   结语:荷花在文学的长河中,以其婀娜多姿的身影点缀着中国的古典诗词。文人们以审美的眼光对荷花作诗意的感悟。使人们能够感受到诗人赋予荷花的审美意蕴、情感意蕴。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厚重与精深。                     

参考文献:                                                        

荷花诗词篇2

教学片段: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首诗,它是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写的《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自己读一读,它让你想到了什么?

生:荷花。

师:谁能介绍荷花的样子?

生:荷花,又名莲花、水华、芙蓉、玉环等,属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学生搜集资料介绍荷花)

师:让我们也来欣赏荷花(图片赏花),谁能用几个词或一段话形容你看到的荷花。

生:千姿百态、婀娜多姿、高雅脱俗……

情境是“纽带”,是架起学生与教师、学生之间情感交流的纽带,是建立学生与文本知识衔接的纽带。基于情境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教学中教师从文本的特点出发,引入古诗情境,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诗人笔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荷花美,然后赏荷花、说荷花。用古诗创设情境既解决了北方的学生因“荷花”离生活远而不了解荷花的问题,又激发了学生对荷花的兴趣,它似绵绵春雨启迪着学生的智慧,学生用丰富的词语形容荷花美,表达荷花美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之中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二、引用古诗语言,妙语生花

语言是一门科学,是一门艺术,富有启发的语言,能引起学生思考;充满激情的语言,能产生心灵共鸣;生动优美的语言,能陶冶学生情操;亲切温暖的语言能给予学生自信……

在教学中,教师巧妙地引用古诗,使学生一起分享古代文人墨客对荷花的赞誉,从而进一步感受作家叶圣陶笔下的一池清新美丽、各具姿态、色彩明艳的水中荷花。古诗的语言充满了感染力,充满魅力,使课堂融入在诗情画意中,使学生陶醉在画意诗情中。

在介绍荷花的不同姿态时,教师用了“小荷才露尖尖角”的诗句体现含苞未放的花;引用唐代李商隐的诗“世间花叶不相论,花入金盘叶作尘,唯有绿荷红菡萏,舒卷开合任天真,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红衰愁煞人”了解荷叶生命的绚烂;含满果实的莲蓬在秋风中载歌载舞的情景,引用了“叶圆花好千秋韵,玉洁冰清万世新”的佳句。

在引导学生理解荷花的品质时,教师用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名句,使学生感受到荷花自古备受人们青睐,这不仅因为她色香俱佳,更因她卓而不群的性格。荷花娇艳但不失清纯,雍容大度却不哗众取宠,清香中透着谦逊,柔弱里带着刚直……

千古岁月,悠悠诗情,就像片片花瓣带着沁人的芳香在课堂上流淌,在学生心中流淌。古诗的引用使语文课堂不仅仅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语感的教学,也成了学生感受古诗文化的课堂,课堂也因古诗的魅力而绽放异彩。

三、运用古诗拓展,情感升华

在《荷花》一课教学结束时,教师把字字珠玑、历来为人所传诵的《爱莲说》送给学生,伴着音乐让学生走进宋朝周敦颐的名篇佳作中,再一次感受荷花的品质、荷花的精神,激起学生情感的涟漪,也升华了学生情感,让学生在意境中留下无限的遐想。

荷花诗词篇3

古诗教学的目标显然不能满足于儿童大体理解诗意,会读会背这个层面。儿童在诗意理解层面已经没什么难度的古诗,怎样进行教学设计,才能达到古诗教学的理想境界呢?笔者认真钻研教材《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尝试着对教学问题进行梯度设计,不断引领儿童登攀思维和情感之山,让儿童体验古诗学习的真趣味。

梯度一:聚焦画面,体验古诗意境美

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学生经过适度预习,对理解古诗的意思不是难事。教学中,我放手让他们自己读诗、说诗意。在此基础之上,我启发他们思考:诗人杨万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色彩怎样?给人怎样的感受?我们知道,古诗教学中,引导儿童凭借诗中熟悉的意象进行再造想象是很有必要的。显然,这个问题,比起要求学生说说诗句表面意思要更加有挑战性。他们一开始只能比较笼统地说出西湖的清晨,荷叶碧绿,荷花盛开,很美丽。

学生们并不能一下子就在脑海中构成西湖的鲜明形象,我也并不急于给出答案,而是启发他们进入情境,进一步想象:现在,我们就站在西湖边上,举着相机,不想拍摄一两张特写画面吗?靠你最近的那朵荷花什么姿态?稍微远一些的那几片荷叶大小、绿的程度有怎样的不同?这次,学生们纷纷积极调取记忆中的荷叶、荷花、湖面的意象,并且根据诗中对这些意象的描绘,形成了更具体的形象,从而想象出了诗中描绘的意境――

呀,离我不远处的那朵荷花多娇艳!粉色的花瓣水润润的,在西湖的朝阳中,显得格外迷人。再细细欣赏,竟然看到娇嫩欲滴的荷花花瓣上还沾着些晶莹的小露珠,又给了这荷花不少活力。衬着这朵花的碧玉盘呢,默默地立着,心甘情愿保护着荷花,并不想争功……不时,飞来一只蜻蜓,纤细而美丽。――韩豫凡

我看到的是一朵洁白的荷花。此时,在清晨的阳光中,它已经完全绽放,片片花瓣那么舒展,那么通透。一阵阵沁人心脾的清香慢慢在空气中飘荡。再看那花瓣中间已经挺立的花蕊,嫩黄嫩黄的,小小的莲蓬已经长出来了,真让人喜悦!靠近的几片荷叶,有的圆圆的,绿得油亮;有的荷叶边还有些卷曲,还有些黄绿色,显然是新荷……――巢申睿

显然,这一过程中,教师引导儿童聚焦于古诗中描绘的景物,启发儿童愉快地“再造想象”,于是,诗中清新、鲜艳的西湖莲荷图在他们的小脑瓜中鲜明地活动起来。在接下来的配乐朗读中,学生们对诗美妙的意境感悟也就更深一步了。

梯度二:比较阅读,体会古诗用词美

当学生们进入诗歌意境,主动品读之后,我并没有满足于此。接着,我自然地挑起课堂学习的矛盾点:古诗题目分明告诉我们这是首送别诗,回顾我们以前积累的送别诗,你有什么新发现?或者有什么问题?一时间,学生们的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他们在经典送别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回味诗人那旷达的情怀;他们在“劝君更尽一杯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中,体会诗人深挚的送别情意……

课堂中,我不留痕迹地引导儿童进行“比较阅读”,继续引领他们攀登学习古诗的精神之山。充分比较、思考之后,我提出这个问题:杨万里既是林子方的上级,更是林子方的好朋友,两个人经常在一起切磋诗词,畅谈保卫国家、抗金建议。林子方现在要离开当时的都城临安,杨万里一点都不留恋吗?挽留朋友的意思表现在哪里了?

古诗中最为丰富的美育因素就是诗人的情感了。可以说,情感是诗歌的生命。教学中的第二梯度问题的抛出,激起了儿童不断探索、体验的热情。他们在课堂上讨论得热火朝天――

我认为杨万里对好朋友林子方的送别之情有的,只是这种感情被藏在诗句中了。请大家留意一下古诗的第一句和第二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此时,杨万里实际上想说的话是:林子方啊林子方,你看看,西湖已经到一年中最美的时候啦,你还是不要离开这里,留下来吧!――周山岳

我也在诗句中找到了送别情,它的确是深深藏在诗句中,这也是杨万里写诗的巧妙吧!跟他不同的是,我在最后两句中找到了这种感情的流露。诗人表面上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实际上想说,林子方的事情就像这莲叶和荷花一样,纯洁又动人……――刘晔

与其他送别诗进行比较阅读,学生们的思维再次被激活。课堂上,他们侃侃而谈,各抒己见,令人欣喜!在这个基础之上的古诗朗读较先前第一个板块,多了不少离别的不舍与愁绪。诗歌的意境与内涵,与儿童的情感世界自然链接,诗歌学习的趣味也就悄然而至了。

梯度三:文献阅读,品味古诗情意美

古诗流露的情感往往更加含蓄。让今天的儿童真正品味其中千年的馨香,那将会是多么的诗意和浪漫。课堂中的第三梯度教学设计,我引入了关于这首古诗的文献阅读――

这首诗背后藏着一个巨大的隐喻,也可以说,作者的巨大深意,隐藏在了描写西湖美景的绝妙诗句背后。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请你好好读读古诗中一些关键词语的隐喻之意:“毕竟”一词表现出杨万里的急切心情;“西湖”则是指西湖所在地南宋首都临安;“六月中”指朝廷;“天”指皇帝;“日”也指皇帝;“接”有“挨着”的意思;“映”映衬,在太阳下,靠近皇帝的意思;“莲叶”“荷花”都指林子方;“无穷碧”“别样红”是说前途大好,一片光明。

同学们,林子方年轻有为,皇帝很欣赏他,将他边连升三级外放福州任职,职位知福州。对此,林子方甚是高兴,自以为是仕途升迁。然而,杨万里则不这么想,但又不好明说,在送林子方赴福州时,写下此诗。

聪明的你,这首诗的隐喻之意到底是什么呢?

荷花诗词篇4

春天的岳麓山更是美丽,繁花盛开,岳麓山周围有天马、凤凰、绿蛾、金牛等峰岭拱数十公里,山中石骨港秀,树木葱茏,如一翡翠玉屏,横丛在湘江两岸,人们称它”碧嶂屏开,秀如琢玉”,有岳麓之胜,甲于楚湘”的美誉。所以,自古有无数名人称赞岳麓山的春景,古代诗人杜牧的《山行》其中的一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其诗句就是赞美的岳麓山春天的爱晚亭。

岳麓山的荷,是夏天特有的景色,洁白或者粉红的荷花,和翠绿的荷花,充满着夏的气息。初夏的荷,盛夏的荷,静态的荷,动态的荷,各有千秋。历代的文人墨客有许多赞美荷的文章、诗词,诗词中一些流传千古的名句,更是把荷描写得淋漓尽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是南宋诗人杨万里《小池》中的名句。

“兮兮惜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岳麓山的秋更是美丽。描写秋景的诗句更多,有战国楚。宋玉《九辩》、汉朝刘彻《秋风辞》、三国魏曹丕《燕歌行》、晋国、陶渊明《酬刘柴桑》等。

荷花诗词篇5

文/海 涛

小吃风味

烤羊肉串是新疆维吾尔族的民间传统风味小吃,既能做街头风味快餐,又能上台面,做席上待客的美味佳肴。

其实正宗的烤羊肉串和烤全羊差不多,关键的差别在于烤制规模和具体方法。烤羊肉串色泽焦黄油亮,肉质鲜嫩,味咸辣鲜香,孜然的香味浓郁,不腻不膻。

来历传说

根据我国专业研究人员对古文献的研究发现,烤羊肉串用的烤炉、铁扦和扇子,早在一千八九百年前,在我国内地就已经存在。在《汉代画像全集》中,就有烤羊肉串的两帧石刻图像,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还出土了烤肉用的扇子。这也说明,最起码比这更早的时间里,我国地处西域的少数民族人民已经吃烤羊肉串了。

在寒冷的冬天,大家围在烤肉的火槽前,既可以靠火槽里的炭火取暖,又有喷香的肉串解馋,真是人生一大乐事。吃完烤串,把空扦子交给老板,然后按照扦子数目付账。

如今在新疆墨玉、库车和乌鲁木齐等地,烤羊肉串有了一种新形式,当地人叫它“米特尔喀瓦普”,意思是“1米长的烤肉串”。

这种烤串确实名副其实,扦子大约有七八十厘米,肉块儿大,立着在馕坑里烘烤,一次能烤出十几串。味道也不错,而且这样吃更过瘾,因为这一串足有那种小串的七八倍之多。

另外,还有一种“肚子烤肉”,非常难得。所谓的“肚子烤肉”,就是把羊肚洗干净,然后把剔下来的羊肉塞进去,再倒点盐水进去,搅拌均匀,最后把口系牢,埋进已经烧热的沙子里烤。

这样烧烤,这羊肚就相当于锅。

这种烤肉更香,因为只有这种肉,才有羊肉特有的、天然的鲜嫩,而且其独特滋味是其他烹饪方法所无法取代的。

酒之诗词――《念奴娇》

“余客武陵,湖北宪治在焉。古城野水,乔木参天。余与二三友,日荡舟其间,薄荷花而饮。意象幽闲,不类人境。秋水且涸,荷叶出地寻丈。因列坐其下。上不见日,清风徐来,绿云自动。间于疏处,窥见游人画船,亦一乐也。来吴兴,数得相羊荷花中。又夜泛西湖,光景奇绝,故以此句写之。”

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三十六陂人未到,水风裳无数。翠叶吹凉,玉容消酒,更洒菰蒲雨。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江南美丽风景总不断地出现在文人的笔下,许多骚人墨客对江南风光都赞誉有加。姜夔这阕《念奴娇》亦是,我们由这阕词之前的小序便可得知姜夔对此地的喜爱,“意象幽闲,不类人境”,足见诗人觉得江南荷塘景色十分迷人,仿若仙境般,于是情感融于景色之中,透过文字来盛赞此地。

荷花诗词篇6

关键词:王昌龄;女性题材诗;微电影;素材

一、诗词改编微电影的创作空间

中国现代影视作品,往往是由小说、剧本文学、报告文学乃至网络小说改编而成的,如《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以及2012年热播剧《甄嬛传》等就属于这类作品,这类作品繁多,笔者在此不一一列举。而同样作为文学最重要组成部分的诗词,在影视作品中的运用往往是以人物台词的形式呈现出来,如《红楼梦》、《甄嬛传》就有众多诗词穿插在影视人物的台词中。中国诗词向来重视意象的运用和意境的塑造,通俗点讲,意境往往就是我们只能在脑海中所能意想到的画面。影视是以其独特的声画艺术向观众呈现画面的现代媒介,所以我们不妨把诗词中的意象和意境与现代影视技术相结合,把诗词中所描绘的意境和故事以影视作品的形式呈现给读者。因此笔者有一个设想,就是把诗词改编为影视作品,以期能为影视作品的改编与创作提供更加广阔的源材料。其实在中国的影视作品中,诗词以声画艺术的方式呈现在荧幕上已经有一些例子。如小说《红楼梦》中的《葬花吟》,在电视剧《红楼梦》中,就以一种非常唯美的画面诠释了这首诗的整体内容和意境,新版《红楼梦》除了切合诗意的画面以外,还配上了音乐。电影《花木兰》除了结合人物故事外,与《木兰辞》的内容也是有很大关联的。另外,如果现代音乐MV也可以称作影视作品的话,那么这一系列作品也可以称作由诗词改编而成的。

微电影是一个完全“中国化”的概念。目前业内公认的第一部微电影是凯迪拉克公司与著名影星吴彦祖在2010年合作的广告片《一触即发》。本片由戛纳广告金狮奖得主法国导演Frank Vroegop执导,开启了商业定制微电影的先河。那么究竟什么是“微电影”,微电影专门指那些专门主要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下观看的、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时放映(30秒—300秒,时间长的一般也在10分钟以内)、“微”周期制作(1—7天)、和“微”规模投资(几千到几万之间)的视频(或“类电影”)的短片。现代微电影内容大多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都主题,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如《凋落的花样年华》、《购房风波》以及《爱,在四川》系列。学术界则认为“可把把微电影视为一种文化文本”,中国艺术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所长丁亚平认为微电影是除影院电影、电影短片之外的“第三电影”。现代微电影主题多取材于现世的现实,涉及环保、家庭、生活、人文、地理等多个方面,而取材于我国诗词的则微乎甚微。

我国的诗词内容博大精深,是作者情感、生活经历及当时社会情景的集结,它不但展现了我国丰富的文化渊源,也为后世人民及当世人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此,把这些文字以影视作品或微电影的方式呈现给国人,不但可以展现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可以丰富人们的审美对象。微电影一般可以取材于较短的同一首诗词的意境或故事内容,我国古典诗词中用典较多,所用的典故也可以成为微电影的选材视点。据作者目前的研究来看,抒情诗因其篇幅短小精悍,故事相对独立,因此把抒情诗改编成微电影的空间相对较大。

二、王昌龄的女性题材诗

近几年来,以女性为主要塑造对象的影视作品较多,其中尤以后宫戏居多。如《宫·锁心玉》、《宫·锁珠帘》、《后宫》,一部《甄嬛传》更是把后宫戏捧高到极点,播出、收视率直逼83版《西游记》,2013年则是湖南卫视新近播出的《陆贞传奇》等。这类影视作品带给笔者一个联想,在我国古代,乃至现当代,描写女性题材诗歌的也较为常见,结合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我们也可以把这些女性题材诗制作成微电影,下面以王昌龄女性题材诗为例,谈一下王昌龄女性题材诗可以为微电影的创作提供哪些素材。

王昌龄笔下的女子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民间女子,另一类则是宫中女性。其中民间女子又包括无忧无虑的少女、思妇和青楼女子,宫中女性大多是后宫争斗下的牺牲品。

1.民间少女

描写民间少女,常以淳朴自然、天真烂漫、美丽纯洁为关键词。如果需要拍一部展现中国民间少女美的微电影,则当以《采莲曲》为首选。

《采莲曲》尤以第二首为佳。呈现的画面是:首句采莲少女,置身莲池,荷叶与罗裙一色。罗裙呈翠绿色,仿佛就是用荷叶裁成的。这里暗用了屈原《离骚》句意:“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兮。”但是本诗句却把屈原的句子用活了。这句诗既含有少女的罗裙是用荷叶裁成的,也含有池中的荷叶并不是天然生长出来的,而是用漂亮的丝织品裁剪出来的意思。次句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景: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中间,看上去仿佛鲜艳的荷花正对着少女的脸庞开放。把这两句联成一体,读者仿佛看到,在那一片绿荷红莲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入田田荷叶之中,几乎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而少女的脸庞也与鲜艳的荷花相互映照,人花难辨。让人感到,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说竟是荷花的精灵。三、四两句荷叶罗裙、芙蓉人面。这一句所写的正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莫辨,亦真亦幻的感觉,一种变幻莫测的惊奇与怅惘。唐汝询曰:采莲之女,与莲同色,闻歌始觉其有人,极赞其貌也。(《唐诗解》卷二十六)。瞿佑曰:贡有初,泰父尚书侄也,刻意于诗。尝谓予曰:“‘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王昌龄《采莲词》也。诗意谓叶与裙同色,花与脸同色,故乱入花间不能辨,及闻歌声,方知有人来也。……。”(《归田诗话》卷上)。黄牧邨曰:梁元帝《碧玉诗》“莲花乱脸色,荷叶杂衣香”,意所本。向脸字却妙,似花亦有情。乱入不见,闻歌始觉,极清丽。(《唐诗笺注》卷八)

2.思妇

古人描写思妇,或多或少总参杂了一些“怨”的因素在里面,思久必生怨。远在汉代的《古诗十九首》的大部分作品就是这类诗的代表作,一直到唐代还未间断,这与当时的社会形态是分不开的。当时的中下层士子为了谋求前程,只得奔走交游。他们离乡背井,辞别父母,“亲戚隔绝,闺门分离,无罪无辜,而亡命是效”。然而往往一事无成,落得满腹牢骚和乡愁。王昌龄的《闺怨》描写了一个不知忧愁的,在春天里打扮得齐齐整整上楼去眺望。忽然看到路边的杨柳已经抽青,才后悔不该让丈夫离家远去,追求封侯做大官。诗歌的“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从当前的感受引起往事,以矛盾的心情表达怨思。唐汝询曰:伤离者莫甚于从军,故唐人闺怨,大抵皆征妇之词也。知愁,则不复能“凝妆”矣;“凝妆”上楼。明其“不知愁”也。然一见柳色而生悔心,功名之望遥、离索之情亟也。(《唐诗解》卷二十六)。在该诗中,诗人先用“不曾愁”埋下一个伏笔,又用“春日凝妆上翠楼”一句七言诗把古诗中的“盈盈楼上女”四句二十个字给大大缩写,接着用一个“忽”字和一个“悔”字,把心理上的急剧变化写得洞若观火,入木三分。陌上春光无限,却独独缺了一个与自己可以共赏的人,夫婿何时归还,无可而知,不禁悲从心来;杨柳依依,牵牵念念,悔随悲来。春光的无限美好与女主人公的心情的不断变化,便构成了一幅思妇的画面。

3.宫中怨女

王昌龄的宫怨诗深沉凝重,唱出了宫女们心灵深处无告的幽怨,所着意表现的是宫女所无处可话的凄凉。如:《西宫春怨》这首诗以一个“春色恼人眠不得”的花月良宵为背景,描写一个被幽闭在深宫里的少女的一连串动作和意态,运思深婉,刻画入微,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并看到了她的曲折复杂的内心活动。再如《长信秋词》。众所周知,唐代诗人常借汉言唐。此诗借汉成帝时班婕妤、赵飞燕故事,并用《怨歌行》诗意,代后宫女性一抒孤寂之情怀。《长信秋词》共有五首,五首诗的题材都是讲汉成帝两个妃子的故事。王昌龄运用这个历史故事,作《长信秋词》,描写班婕妤在长信宫中秋天里的思想感情。这类宫怨诗则可以为拍摄后宫的微电影提供一定的素材。同时他的艺术创作手法,也可以为微电影的拍摄技巧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综观王昌龄的宫怨诗,全诗不着一个“怨”字,却处处透露着无尽的怨意。首先,作者在诗中采用华丽的意象来烘托反衬,珠帘玉枕、熏笼银灯、金殿珠翠、锦袍罗帐、云和团扇、芙蓉细草等意象频繁摄入诗中,组成了华美、瑰丽的意象群落,并使这浓丽华贵的宫中景物与孤独悲怨的宫女心境烘托出巨大的反差,从而收到哀乐反衬之效。诸如“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金井悟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 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 等莫不如此。而在这富丽堂皇的环境中生活着的正是凄凉寂寞、孤独悲苦、心灵倍受煎熬的宫殡。以乐景写哀情。其次,通过对宫嫔细腻的心理刻画,来揭示她们悲怨的内心世界。诗中失宠的宫嫔由哀叹、沉思到入梦“ 承欢”,再到醒后疑虑,最后触景忆昔,这就十分细腻地刻画出了寂处冷宫的的情感意绪和心理流程,深刻地揭示了她们悲怨的内心世界。再次,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动作。王昌龄的宫怨诗又能通过刻画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典型动作,来表现她们痛苦复杂的思想情感。比如《西宫春怨》一诗中“ 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她本欲以音乐打发时间、消愁解恨,然而最终她又并未弹奏乐器,而是欲弹又止,将云和斜抱胸前,凝望夜月。这里的一“抱”一“ 望” ,十分细腻,栩栩如生,极形象地写出了这个宫女百无聊赖的举动和情态,表现了她极其微妙、也极其痛苦而复杂的心情。最后,对比的艺术手法。一类是人与物的类比。如:《长信秋词》(其一)“且将团扇共徘徊”,“团扇”在这里暗用了班婕妤的《怨歌行》诗意。秋天一到,团扇则即被人抛弃了,恰好象征妇女的失宠。“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那姣好的容颜还不如空中飞过的寒鸦幸运,因为它们尚能从昭阳殿上飞过,君恩如日,它们的翅膀尚有机会沐浴一点光泽。以无情之物比之,团扇、寒鸦极不足道,用于此处,则令人惊心动魄。另一类则是物与物的对比:如《长信秋词》(其五)“白露堂中细草迹,红罗帐里不胜情”两句,写出了失宠与得宠迥然不同的差距。白露堂中细草迹是指失宠嫔妃的宫闱冷清,杂草丛生,一片荒凉凄清,使得人物也显得十分幽怨。红罗帐里不胜情是指得宠的嫔妃寝宫里红帐高挂,与君王软语温存,不胜惬意,说不完的情意绵绵话。因此,对比手法也是诗人深化失宠宫女幽怨的常用技法。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诗词对影视创作除了可编入人物台词外,还有另外有两种作用,一个是诗歌的艺术手法为影视作品的制作与拍摄可以提供一定的辅助,诗歌是由一个个意象组成,这就如同影视中常用的蒙太奇,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利用这种蒙太奇的手法,借用诗中的意象,把诗词的意境搬到荧幕,成为流动的、可视、可听的画面。另一个则是诗词的内容与意象则可以成为微电影的创作素材,甚至无须台词,只需要人物姿态与环境的巧妙变换和蒙太奇镜头的对接,以及恰当背景音乐的选用,就可以为我们讲述一个故事,展现一段人生。

三、诗词与影视创作结合的意义

(一)诗词对影视形式的意义

1.诗歌可以在影视作品中构成人物台词,成为突显人物个性的一个良好工具,同时也增强了剧作的文艺性。

2.诗歌的创作艺术手法,还可以成为影视拍摄艺术的互补,比如影视中的蒙太奇与诗歌的艺术手法极为相像。甚至还有导演以诗歌的叙事手段和艺术手法来拍摄电影。2005年12月,泰伦斯·马利克导演的《 New World》上映,电影讲述的是西方人熟悉的英国人John Smith和印第安人某种族的公主Pocahontas的故事,导演想像他俩处于一个洁净世界里超越朋友的爱人关系。电影里有大量的第一人称叙述,大量的“突然”片段,像是一个人在回忆或想像什么东西,而且这个第一人称的角色也经常在男女主角之间穿插。虽然没有取得较好的效果,但这是一个较为大胆的尝试。

(二)诗词对影视内容的意义

经过以上的例证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一些抒情诗可以改编成微电影,而一些叙事诗则可以改编成影视剧,诗词的加入,进一步丰富了影视作品的素材,扩大了影视作品选材的范围,使影视作品的选材不再仅仅局限于小说、剧本文学、报告文学乃至散文(赵本山电视剧《樱桃》)取材自散文《疯娘》)。根据诗词内容所改编的微电影或影视剧,实际上是在以影响的方式,结合一定的声画艺术和电子技术,将作者所描绘的世界展现给读者,我们在了解诗歌内容的同时,也得到了切实的视听感受,使诗歌的世界显得不再那么遥远与空幻。另外,“读诗诗人聪慧”但是并非所有的人都喜欢读诗,尤其是现代社会,各种各样的压力与追逐已经使人很少能耐心去赏析诗词,尤其是正处在生活奋斗阶段的80后、90后,快餐文化已经成为他们最主要的阅读方式,如若把诗词改变成微电影或影视剧,一方面容易使他们接受这种新颖的阅读方式,另一方面则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快捷而美妙的传播。中国诗词尤其古典诗词所包含的丰美的文化意蕴与厚重的文化历史,不但使电影作品具有气质独特的古典美学风韵,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制作者、欣赏者的文化品位,而且电影作品也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以及对历史的再现。

【注:本文系广州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成果。】

参考文献:

[1]何少杰.朱青微电影:命名、分类及本体论初探[J].电影新作,2013(2).

[2]贺新辉主编.全唐诗鉴赏辞典( 第二卷)[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4.

[3]袁行霈.中国古代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荷花诗词篇7

【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六月荷花香满湖

读一首诗,犹如赴一场精神的华宴。由于每个人的阅历、学识、爱好、心境,皆不同,面对同一首诗,会产生迥然相异的理解。

有人说,《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一首纯粹的写景诗。“晓”,早晨。“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诗题的意思是:早晨从净慈寺出来,送别好朋友林子方。

六月,正是西湖荷花开得最旺的季节。一片片小雨伞似的荷叶紧密相依,把湖面撑得满满的。层层叠叠的荷叶,一直铺到天边。一朵朵鲜嫩粉红的荷花,点缀在重叠错落的荷叶之间,或举或藏,或开或闭,仿佛一个个倾国倾城的绝色佳人,美得动人心魄。

这六月的西湖胜景,是其他季节所不曾拥有的。在阳光的映照下,整个荷塘光影重叠,交错生辉。你看那青绿的荷叶,愈发葱翠;你看那粉嫩的荷花,愈发娇艳。驻足湖边,荷香袅袅,醉人心扉。

有人说,《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不是一首单纯的写景诗。诗人言在此,而意在彼。他想要表达的真正意思是:西湖在杭州,是南宋的都城。六月的西湖,是最热的时节。林子方当时是直阁秘书,专门负责给皇帝草拟诏书,也就是在最炙手可热的岗位上任职。后来,朝廷把林子方调到外地做知府。作为他的上级和好友,杨万里认为留在京城,留在皇帝身边才能有更大发展,这是在其他地方做官所不能相比的。结果林子方愣是没听出好友的弦外之音,喜滋滋地赴任去了。从此,消失在茫茫的历史中,我们再也找不到这个人了。

于有限的几行文字,给予读者无垠的想象空间。这便是诗歌的动人之处。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印象西湖雨

苏轼,号“东坡居士”,是中国文化史上罕见的全才。他的诗与黄庭坚并称宋诗“苏黄”;他的词与辛弃疾并称宋词“苏辛”;他的书法,并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流派之首;他又是个著名的画家,开创了自成一统的湖州画派……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苏轼在杭州为官时所作。原为组诗,共五首,这是其一。诗人抓住夏天天气瞬息万变的特点,浓墨重彩,描绘出这样一幅清新活泼的“西湖骤雨图”。

俗话说:六月天,孩儿脸,说变就变。诗的前两句简直就是一幅云翻雨骤、夏雨初来的泼墨画:像打翻了的墨汁似的黑云还没有把山头遮满,白色的雨点就像珍珠一样跳动着纷纷蹦上船头。从“跳”和“入”这两个动词,我们仿佛看到乱雨入船的动态,仿佛听到雨点打在船头木板上那清脆的音响。

此外,诗人把“黑云”比作流动的墨汁;把“白色的雨点”比作跳动的珍珠,这些看似漫不经心、脱口而出的妙喻,一经读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这种天才式的用词和比喻,很容易引起人的共鸣,却又是别人怎么也想不到的。只能感叹一句:“亏苏轼想得出!”

据说,苏轼一生既爱饮茶,又擅书法。在他看来,茶越白越好,墨越黑越好。所以把“黑云”比作“翻墨”,不仅写出了乌云滚滚的动态之美,还表达出诗人对此景的喜爱之情。

诗的后两句,诗人笔锋一转,写出了暴雨骤停,境界大开的景象。“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意思是:忽然而至的大风吹散了乌云,杭州搪门外西湖边的望湖楼下,水映着天,天照着水,碧波如镜。

骤雨来时的惊心动魄,雨过天晴后的恬静淡远,既是诗人对自然景致的客观描摹,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映照。

坡一生起起落落,历经坎坷,却豪情不减。

拂袖一笑,云淡风清。

【诗评】

“漫读古诗”栏目中选登的一首首古诗和着长辫子老师充满童趣而又感性的解读,是那样的悠远曼妙,仿佛绵绵春雨,无声地浸润着童心。让作为读者的我,也好像成了长大的儿童,被柔情似水的文字所感染,深深地沉浸在诗韵之中。《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说:“诵读优秀诗文,要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郭学萍老师正是用唯美温馨的文字带着同学们去体悟、去想象、去品味古诗的画面美、意境美和哲理美,慢慢引领他们步入诗的殿堂。

荷花诗词篇8

一、兴趣是开启研究性阅读之门的金钥匙

培根说过: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只有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学习才可能是主动的。

叠字总是脱口而出。人们的称呼就多用叠字,如“爸爸”“妈妈”“姐姐”“弟弟”等,尤其是孩子的叠音名特有味道。试想孩子的名字“婷婷”这反复的音韵美感比单一的“婷”或是“小婷”之类的名字要显得悦耳动听、富有音乐性,并且更富有亲昵的情味。

叠字更是历代文人笔下的珍珠。早在《诗经》中,叠字就已被广泛运用。比较著名的有《小雅·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中的叠字技巧对后代的影响深远,叠字在诗歌中的应用显得很普遍,如《古诗十九首》、崔颢的《黄鹤楼》、李清照的《声声慢》、现代诗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等。

在生活中,在文学作品里,叠字的使用是如此的普遍,那么,使用叠字究竟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二、悟道是研究性阅读的灵魂

坚持两条腿走路、自主学习是研读的基础,合作探究是研读的有效途径。在研究性阅读中应让学生充分地合作,自主地探究,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研究性阅读重在悟道,悟道是研究性阅读的灵魂。

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列举了《诗经》中运用叠字来描写景物的语句:“故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漉漉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草虫之韵……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这段话不仅饱含作者对神奇美妙的叠字的欣赏、赞叹之情,还归纳概括了叠字所具有的描摹作用:通过绘景状物,使景物的情态形状完全显露出来。

《迢迢牵牛星》全诗以叠音词入诗,以描写为主,情景交融,声情并茂。“迢迢”,写距离之远,同时也极尽写二人相思之苦;“皎皎”,写星光之亮,使人产生一种夜空广大、星光灿烂的视觉感受。然后,诗人将视线移到织女星上。由远而近,先人后物。“纤纤”状素手之修美,“札札”状织布之繁忙,一状形,一摹声。“纤纤”和“札札”,形声生情。“盈盈”写水之物貌;“脉脉”写人之情貌,水貌和情貌都很美。可是一水之隔,却“不得语”,只能含情脉脉,隔河相望,一个满腹离愁的形象跃然纸上。

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运用叠字写景抒情,也真可谓“情貌无遗”。

第四段着力写月下荷塘。开首一句“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的“曲曲折折”是第二段“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的“曲折”的重叠。为什么到这里才重叠呢?因为文章是写荷塘,不是写小煤屑路,更重要的是这里一重叠就为写荷叶、写荷花、写香气、写微风铺开了场面。“田田”的叶子像“亭亭”的的裙,这出自古乐府《江南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田田”是就荷塘的广度看,与“曲曲折折”相承。荷叶茂密的程度则用“层层”。“层层”的荷叶中间,有像“一粒粒”明珠、如碧天里“星星”的荷花。“一粒粒”这是接在数词“一”后的物量重叠,有相当多的意思;“星星”是活跃于口语的单音名词的重叠,正好是对“一粒粒”明珠的进一步描写。写荷叶、荷花,还要写出荷花的香味:微风送来“缕缕”的清香。“缕缕”近于“一丝丝”,给人以飘渺的感受,恰与渺茫的歌声吻合,形成了本体与喻体。视觉、嗅觉、听觉交织成心头的感受。作者还从写微风,深入到“密密”的荷叶底下的“脉脉”流水,怜惜“不能见一些颜色”。《古诗十九首》“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作者不是也好像在叹息“盈盈一叶间,脉脉不得语”嘛!

叠字准确生动地描绘了实景,具有撞击心扉的艺术感染力。而叠字的最大魅力在于它的音韵美。重叠的音节,反复作用于人们的听觉,能增强人们对语音的感受,使听觉能得到一种回环往复的语音美感,能适应演唱和吟诵的需要。

元曲也有许多叠字用得好的范例,如《西厢记》中的《长亭送别》中有一支《叨叨令》:“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只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揾做重重叠叠的泪。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凄凄惶惶的寄。”清代文学评论家金圣叹对这段文字给予了高度评价,连批了十个“妙”字,当然主要“妙”在叠字的运用,既集中表现了崔莺莺生离的痛苦,又适合曲词演唱的要求。

荷花诗词篇9

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就要求教师不能满足于“教教材”,而应当是“用教材来教”。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习的智慧出在学生的指尖上。”所以语文课堂理应让学生手脑并用,听说读写并举。而教材本身就是很好的课堂教学资源,里面的课文语言精炼,文质兼美,是引导学生进行表达的蓝本。

1 巧用教材,指导仿写

顾名思义,“习作”即“习得作文”。学生初学写作,只有在不断的模仿中才能逐渐提高水平。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教材中很多课文具有鲜明的写作特色,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在教学时,教师应该精心设计小练笔,让文本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这样,学生有内容可写,有榜样可仿。

如《秋天的雨》一文,作者融入大自然,写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触到的,并展开丰富的联想。学生在学这篇课文的时候,被琅琅上口的语言和优美的意境所吸引,表现出很高的学习热情。笔者便趁热打铁,引导学生体会表达方法,并运用相应方法进行练写。笔者要求学生写自己喜欢的一种水果,在动笔之前,看一看它的形状,摸一摸它的外表,闻一闻它的气味,尝一尝它的味道。让学生动用视觉、触觉、嗅觉、味觉来进行观察体验,并展开丰富的想象。一位学生在写“荔枝”时这样表述:“……这一串荔枝,又多又饱满,像颗颗红心。拿在手里摸一摸,粗糙的外皮扎得我手心痒痒的!剥开红色的皮就露出了晶莹的果肉。塞进嘴里咬上一口,甜甜的汁水溅了出来,还带着特有的果香,真叫人越吃越爱吃……”在这里,学生不但应用准确的比喻写了荔枝的外形,还写下了吃荔枝的独特感受。

2 激活教材,引导改写

改写,就是通过合理想象,改变原有古诗词的体裁特点,进行二次创造。古典诗词语言洗练、内涵丰富,常常是“话已说完而意犹未尽”。古诗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一步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感同身受地体会诗人的感情,从而让学生站在诗人的角度,用现代文的题材再现诗歌所描绘的场景。

把古诗改写成记叙文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形式。如将《秋思》(张籍)一诗改成记叙文的教学中,在学生通读全诗,借助注释和画面插图理解诗意后,教师引导学生把《秋思》改写成一个场景。古诗词的改写并非诗意的简单扩展。就这首诗的改写来说,要注意原诗中的关键词“意万重”“又开封”,大胆想象诗人想写些什么?诗人想补写些什么?学生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不但描写了诗人的所牵所挂,还刻画了诗人写信时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不但再现了诗人两次写信的内容,还描绘了诗人本身的形象。学生从改写中既真正领略了古诗词的语言美、意境美,也将领悟了的诗人的感情融入自己的笔尖。

3 挖掘教材,展开续写

教材中常有这样一些文章,写至高潮,便急锋收笔,看似结尾,却隽永无穷。这就为读者创造了一个遐想驰骋的空间,也为练笔提供了一块难得的宝地。教学中就可以让学生以原文的终点为续写的起点,联系文本和自己的生活经验,放飞思绪,续编故事,在无拘无束的想象中发挥潜能,培养创造性思维。

如《风筝》一课结尾: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文章以省略号结束了。课堂上,有的学生觉得能找到“幸福鸟”,有的则认为不能。笔者抓住这个空白点,请学生续写故事结局。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学生时而沉思,时而动笔,不一会儿就有了各种各样的精彩——

有学生这样写道:“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大家抱着最后一线希望,在水磨坊的各个角落找啊找,连‘幸福鸟’的影子都没看见。我们一个个像泄了气的皮球瘫坐在地上,红红耷拉着脑袋,呜呜地哭着说:‘我们亲手做的幸福鸟就这么走了……’听到红红的哭泣声,大家鼻子一酸,也情不自禁地哭了起来。”

有学生这样写道:“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还有人边找边大声喊:‘幸福鸟’,你在哪呀,快回来啊!正在苦苦寻找之际,明明兴奋地叫着:‘找到了——找到了——’大家听到喊声,兴高采烈地飞奔而去,看着完好无损的‘幸福鸟’静静地平躺在地面上,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我们都咧着嘴笑了,嘴巴像弯弯的小船,一双双眼睛眯成了一条缝,灿烂的脸蛋像一朵朵盛开的玫瑰花。”

这样的练笔,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在思维的天地里自由自在地飞翔。课堂往往能擦燃智慧的火花,闪烁别样的精彩。一个世界,多种声音——我们需要的就是这份多姿多彩。

4 放大教材,进行扩写

不少课文往往匿藏着许许多多的“空白”,留白的背后,蕴含的却是极为丰富的思想感情和语言技巧。语文教学要善于利用这些空白,引导学生从空白处进入,领略言语背后的境界,用自身的感受去填补空白,丰富形象。

如《荷花》一课中,有这么一句话:“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这看似普通的话,给读者留下了扩展的空间。教学时,引导学生进行扩写,重点通过写荷花的“姿势”来体现“美”。此时学生联系平时看到的景、引用积淀的语言,把荷花描绘得惟妙惟肖——

有学生写道:“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白皙的脸上,绽开了灿烂的笑容;再看看那一朵,白里透着淡粉,在水上翩翩起舞。太美了!一池的荷花,有的像一个披着轻纱在湖上沐浴的仙女;有的像个刚要出嫁的新娘,穿着白婚纱,时而含笑,时而娇羞,时而在阳光下翩翩起舞;有的耷拉着脑袋,好像正在接受批评似的……清香阵阵,沁人心脾,清晨的荷花池,景色多么迷人。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还有学生写道:“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有的弯下细腰,侧耳倾听着小鱼小虾的低语;有的仰着笑脸,分享蜻蜓、蜜蜂飞行的快乐;有的撑起一把绿雨伞,躲在伞下,好像害怕火辣辣的太阳晒伤了她那白皙娇嫩的皮肤;有的挺直腰杆,亭亭玉立,好像正在与同伴们比美……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总之,语文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写作资源,语文教师要有资源发现意识和资源开发意识,拓展教材使用的空间。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课文,更重要的是要让课文成为学生表达的依托和载体。唯有如此,学生才会真正学会学习语文,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参考文献

荷花诗词篇10

这是离退休老同志从岗位上退下来后,以更加淡泊悠长的心态,潜心读书学习,用自己的生活资源和生命体验,捕捉情思、熔铸意象,献给读者的一份真情实感、一份时代的体悟和心血的结晶。它集中展示了老同志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不懈追求和美好向往。诗词中涉及了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生活琐事等诸多方面。面对作者众多,风格又各不相同的优秀作品,令人眼花缭乱,心旷神怡,仿佛置身繁花似锦的百花园。反复品读,爱不释手。我认为这些诗词的内容有以下特点:

一、歌颂或反映了党和国家历史事件。例如“雷传盛会将开幕,推举贤良处处同。”(《欢呼党的十七大即将开幕》);“悬壶济世医风颂,救死扶伤天使讴。”(《卫生部抗“非典”报告有感》);“神六今圆千载梦,九州昂首举金杯。”(《贺神舟六号航天成功》);“耻辱百年除,两制功殊,邓公算出良谟。十载腾飞新日月,大展宏图。”(《浪淘沙・贺香港回归十周年》)。从这些热情奔放的诗作中,你可以感受到离退休老同志的脉搏与时代的脉搏一同跳动。

二、讴歌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新气象、新变化。例如:“绿树丛中高速路,崭新楼宇遍山乡。”(《福厦高速公路所见》);“新楼叠起乔迁喜,公路四通车成行。”(《重游罗川》);“全面小康吹绿地,九州无处不葱茏。”(《莎雨多情》)。改革开放的30年,是祖国发生巨大变化的年代,作者们站在时代的潮头,面对激情奋进的岁月,写下了自己的心得,留下了真实感受。

三、描绘祖国山河风光、名胜古迹等。例如:“万安古渡仰长虹,碑记君谟济众功。”(《步洛阳桥》);“层峦叠翠出云霓,漫步城南十八溪。”(《游十八重溪》);“丹霞灿灿千山赤,玉女婷婷百态妍。”(《登七重溪》)。我们伟大的祖国疆土辽阔,无山不美、无水不秀,将壮丽秀美的山河描绘笔端,熔铸新辞。人们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泠泠悦耳,犹如跟随一个妙语如珠的导游去遨游世界,又像打开风光相册――一幅幅美丽的风景画扑面而来。

这些优秀的诗词将情感美、意境美和文辞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辞切切而意未尽,清丽缠绵,耐人寻味。现以一首以摄影、绘画荷花为题材的诗为例,供大家欣赏:

艳靥缁裳雨后馨,聚焦远韵嫁丹青。

豪吟劲翰添双美,共濯清涟诉性灵。

首句“艳靥缁裳”已把摄影莲花、墨汇荷叶相融合的成功之处隐约点出,第二句进而挑明以足其意。三四句则把诗书与影画相得益彰的合作,推向一个共同的立足点:学习荷花的品格,一起来一次心灵的洗礼。历代文人作莲花诗的不计其数,所以作莲花诗难,难在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已为古人写绝了,要出新意极难。此诗独到之见――“共濯清涟诉性灵”,一般人很少想到莲花濯于清涟,除了“纯洁”“清白”之外,还有通人性灵之品质,此为新意所在。另外,“豪吟”“劲翰”“丹青”“聚焦”也并非废话,是各有所指。上届作品展览,有人提出将诗词、书法、绘画、摄影等璧合在一起,共同创作一幅完整的作品,上述四项就是指“诗、书、画、影”,可见作者的文笔功底非同一般。当我看此诗时,不禁步韵写下七绝以寄感慨,不知诸君有同感否:

墨叶丹葩雨后馨,荷塘漾影化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