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牛高考作文十篇

时间:2023-03-17 15:04:22

史上最牛高考作文

史上最牛高考作文篇1

我与春瑜先生相识是经德高望重的杂文家曾彦修先生介绍的。春瑜先生的《牛屋杂文》就像名厨做的“牛腩煲”那样色、香、味俱全,让我爱不释口。我想九十二岁高龄的曾老亲自向东方出版社隆重推荐此书,且冒着酷暑吟诗《贺春瑜先生新书〈牛屋杂文〉出版》,就足以说明《牛屋杂文》的品位之高和份量之重。

我第一次拜访春瑜先生时,他没能容我落座就带我参观他的“ 牛屋”。他的“牛屋”确实“牛气冲天”――最引人注目的是客厅里高悬着王元化先生题写的“牛屋招牌”――“老牛堂”。“牛屋”的主人喜欢以牛为杂文“品牌”,除《牛屋杂文》之外,早前出版的杂文集《牛屋杂俎》、《老牛堂札记》等,皆“牛性十足”也。春瑜先生如此对牛情有独钟,我略知其寓意,一是他属牛,1937年出生于苏州尚义桥,如今堪称“老黄牛”;二是他在中由于“炮轰”而被戴上“ 现行反革命分子”的帽子被关进“牛棚”,当了七年“牛鬼蛇神”,对牛的感情可谓刻骨铭心。他在《风雨同舟的异类朋友》一文里,饱含深情地写了一只“有着特殊身世的牛”。这只牛的特殊在于有一段由家牛放逐为野牛再收养为家牛的经历,因此在“五七干校”劳动的春瑜先生一次赶它拉车时,它竟然“任凭鞭抽棒打,我自闲庭信步”。于是引起春瑜先生的感叹:它是否“用拒绝驾车的方式,在向人们抗议,还它以自由?看来,向往自由不仅是人类的本性,又何尝不是动物的本性?”

春瑜先生从“牛棚”里解放出来不久,就从上海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时值改革开放之际,“换了人间”,解开了“辔头”的牛,可以昂首奋蹄了。这期间(从1978年到1982年),他相继写出《“株连九族”考》、《语录考》、《烧书考》、《“万岁”考》、《说“天地君亲师”》等杂文名篇。他不愧为著名历史学家,他这些杂文,把谈古论今、借古讽今、借古喻今运用得恰到好处;他这些杂文,主旨宏大,立意深远;他这些杂文,一看题目就令人“触目惊心”, “反右”和“”中明明是封建主义祸国殃民,却偏偏把资本主义当作“假想敌”大批特批。他的“考”系列杂文,无论是在史学界还是杂文界,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严秀先生赋诗曰:“究史何须作主张,旧矩新规满殿堂。祖龙虽死魂犹在,劝君改颂秦始皇。”春瑜先生在《牛屋杂文・后记》中回应道:“老先生之‘劝君改颂秦始皇’诗句,可圈可点,妙不可言。我的回答是:非不为也,是不能也。”他“决心清算秦始皇流毒,至今痴心不改,而且只要我还能执笔,一定坚持到底。”

我每读春瑜先生这些文章,眼前就浮现出高莽先生给春瑜先生画的那幅漫画像:画面中的牛怒目而视,两角冲天,与春瑜先生“相映成趣”。牛的怒目而视和两角冲天意味着什么?我的解读是蔑视权威,秉笔直书。他几十年来在文史两界游走,如鱼得水。他在明史研究方面是屈指可数的权威专家,迄今已出版史学专著八种,主编文史丛书十余种;他编著的《中国反贪史》,在社会上影响很大,成为中国反贪的历史教科书,获得“中国图书奖”;他应邀给党和国家领导干部“传道解惑”,其《中国历代监察制度与权力牵制》,收入国家图书馆出版社主编出版的《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资政卷》。

去年金秋时节,我陪他去我的老家――湖北兴山县踏访闯王李自成的侄孙李来亨当年抗清的遗址。我小时候就听说我们老家大山里有座百羊寨,李自成兵败后,他的侄孙李来亨率领残余部队来此坚持抗清十几年,最后被清军包围战死于此。来京与春瑜先生相识后,他几次向我了解李来亨的情况,去年得以成行。可当我们到达百羊寨,不巧碰上连绵阴雨,寸步难行。已七十多岁的春瑜先生手脚并用爬着山路,顶风冒雨参观凭吊了圣帝行宫碑、望台、七步半台阶等遗址。终因雨势太大,还有几处遗址没能看成,我们只好返回北京。没过多久的一天晚上,我接到春瑜先生的电话。他说:“我在你的老家兴山!”这太出乎我的意料了,他怎么在一月之内两次不远几千里去兴山?他告诉我因为上次没有看完李来亨的遗址,心有不甘,用了两天时间把所有的遗址都看过了,又寻访了当地的一些知情人,掌握了一些难得的资料。他回京后写出《三百年流不尽的英雄血》,发表在《人民日报》上,我看了真是感慨万千:这篇不过两千余字的文章,他竟然付出如此辛劳,这种治学为文的精神,确实是我辈的楷模。

史上最牛高考作文篇2

[关键词] 《斗牛》;战争;小人物

2009年是国产影片高歌猛进的一年。在武侠片刀光剑影和献礼片烟花礼炮的掩映下,《斗牛》别具一格,近乎黑白的色泽,略显粗粝的质感,细腻接近“审丑”的表演,为年度缤纷的银幕添上一抹凝重的灰。影片获得金马多项大奖,在普通观众和专家评委处都有不错的口碑。将本片放在当代电影的坐标系,可多角度寻到互文本:有类似《活着》的反思品格;与《鬼子来了》同为非常规抗日题材电影;与《南京!南京!》在表现鬼子兵方面有共通之处;与《好大一只羊》有相似的令人啼笑皆非;即使从动物拟人化角度可联想到张以庆执导的获奖纪录片《英和白》和同年度的《走着瞧》。

作者以为,《斗牛》是一部表现苦难又超越苦难、有戏谑但笑中带泪、有用光影打造底层人史诗气象的作品。

一、苦难中的人性

苦难是《斗牛》凸显的主题。影片以四个特写开头,对准牛二的口、眼、牙、头,随着主角转身,镜头拉远成全景,由风声和满含恐惧的呼吸声混合的音响加剧了村庄的静寂,惨遭屠戮后的虚空荒芜奠定了全片悲怆的基调。

极境下方显人性本色。随着叙事进程的推进,触目惊心的苦难并未带来人性的恶之花,相反,萧瑟的景致下洋溢着人性美:牛二对男耕女织生活的向往、用生命守护承诺的信义;九儿倔强鲜活的生命热情;堡垒村民众对家园的誓死守护……战争的废墟上,人性美并未减弱,以至于在动物一号实际“女一号”奶牛身上,观众也看到兽性减弱,人性逐渐增厚。

《斗牛》故事发生在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山东沂蒙。影片在表现人性美的同时,也展示了儒家价值观的复杂性:与牛二对奶牛的全心付出相对照,是之前对养牛任务的极不情愿;对“八路牛”和自家黄牛下意识的区别对待,表现小农意识支配下的公私分明;老祖爷、十三叔等长辈将九儿许给牛二,意味着传统价值观下即使强悍的女人也无法把握自己命运的悲剧;与举刀护牛相对,是牛二试图阻止抗日战士和日本兵之间兵戎相见的模糊价值判断。这些场景既检验了人性,也一定程度涉及对传统价值观的反思:如何追究“仁、义、礼、智、信”?边界在哪里?站在当下立场,传统价值观和普世价值观并无大分歧,最基本的立场都是尊重人性和个体的人。

《斗牛》的少数几个场景自然主义地表现了极端环境下人的本能,如牛二和企图宰牛果腹的流民之间的战斗,近3分钟,在付出两条生命的代价下,流民最终打消了杀牛的念头,饥饿的煎熬和苟活的可能性的艰难抉择面前,人们选择了后者。

影片展示了苦难中人性的光辉,淡化了交战双方的对立。作为群体的日本兵围着奶牛唱歌,被留下的伤兵小分队在小村如惊弓之鸟,不同于《地道战》等片中残忍、恶魔般的经典日本兵形象。影片弱化了侵略行为的惨无人道,在有限的篇幅里,尽可能还原离乡远征作为人的日本兵的外强中干和乡愁。由于牛二戏份的实沉饱满,该片对鬼子兵的处理没有引发质问。日本兵黑木是影片着力塑造的人物,当村庄只剩下牛二和黑木两个活人而黑谷又带伤时,将黑木从满心复仇的牛二手中拯救出来的不是他的合家欢照,而是给奶牛治病的本事。在一个以生存为最高目标的封闭环境里,敌我、人畜的生命同等的低贱,同等的高贵。故事讲到这里,创作者的悲悯情怀跃然于银幕之上。

二、戏谑中的历史

《斗牛》部分改编自赵冬苓的小说《八路牛的故事》。小说只有近4千字,勾勒了1942到1959年一头奶牛在山东某村的光荣与宿命,如此篇幅自然少有细节描写。在强调细节和感观刺激的大环境下,梗概式的白描加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使原作不是很富吸引力。小说的空白给电影改编留下了大量空间。

新历史主义认为,历史是被话语组织的,这种历史的话语组织又被称为“历史叙事”。“如何组合一个历史境遇取决于历史学家如何把具体的情节结构和他所希望赋予某种意义的历史事件相结合。”①如今,抗日题材影视剧的历史叙事也呈现多元化取向,敌人形象已摆脱愚蠢或色厉内荏脸谱化单一模式,而我方也非总是智勇双全。

从历史叙事角度看,《斗牛》从历史中选取的具体情节不同于我们熟悉的经典抗战电影,一定程度消解了人们根深蒂固关于抗战历史严肃宏大的印象,代之以相当的戏谑精神,这应是有的广告称影片是“战争喜剧大片”的重要原因。作为故事背景重要标志的八路或只出现过三次:驻扎在村的八路军卫生队牵来奶牛;部队转移,签字画押托牛给村民;路过堡垒村,再次与牛二画押赠牛。以特写镜头表现牛二用望远镜看到中国人民的“人”字,在目不识丁的牛二眼里,“人”和“八”一回事,历史教科书浓墨重彩的从八路军到的转变,在贫民牛二眼中这段历史根本不存在。宏大历史和个人记忆之间的巨大失衡带来荒诞、戏谑的效果,也彰显创作者的态度:在可触摸的个人生存困境面前,宏大历史算不得什么。

刘小枫先生有过精彩的论述:与轰轰烈烈的历史叙事相比,个人叙事的呢喃微末无力,多年以后,却可能是最能开启读者想象力的部分,是珍贵的精神遗产。《斗牛》中牛倌牛二故事的分量远超出对牛二生活历史背景的描摹,抗日战争是属于背景资料的历史影片,前台主角是期间一个贫民的生存际遇。由此,《斗牛》是一部富于现代意味的电影,人民伦理的大叙事退居幕后,银幕重点是自由伦理的个体叙事。在历史洪流的裹挟中,牛二从对性(九儿)、家业(小黄牛)等事关肉身的渴求逐渐演变成将奶牛视为精神伴侣,将兑现承诺视为存活的重要动力,一定程度上完成了对“沉重肉身”的超越。然而,如果观众清醒地明了即使战争期间的奶牛也只是奶牛,那一纸承诺因为约定双方身份的不对等性,在签字画押的同时就注定了一纸空文,牛二的生命旅程呈现相当的荒诞色彩,被戏谑的不只是大历史,还有牛二个体生命的历史。

三、小人物的传奇:兼与《活着》比较

将牛二与影片《活着》中的富贵放在一起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农民牛二。两人的履历都打上浓厚的历史印迹。富贵的身份是从富家子弟沦落为贫民的城市底层人;无论抗战前后还是解放战争期间,牛二的贫民身份一以贯之。富贵从出场时有家有老婆但嗜赌贪玩的少爷,到街头艺人,到随军艺人,到新社会的宣传艺人;牛二是个家徒四壁的光棍,每天的生活行程和牛的行程一样,饮食、游荡。在生活的实质形态上,富贵和牛二都是浪子,但又有所不同。富贵的流浪是从一种政治或意识形态过渡到另一种政治或意识形态,从到共产党军队,从新中国成立前到内战、、等;牛二的流浪就在本乡本土,从渴望家的光棍汉,到家的梦想被战争打碎,到彻底接受将一生交与天、地、物(牛)。

同样与特定时代相连,两片带给观众不同的感受:《活着》平实地叙述富贵复杂的经历,并无多少插科打诨的细节,最终却带来喜剧、轻松之感;《斗牛》由大量闪回组成,有精心设置的幽默细节,然而很多观众却看得双目噙泪,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主创人员的情感诉求不同。尽管葛优将富贵演得极好,是当代银幕不可多得的人物,但很多人认为电影醉翁之意不在人,而在史,反讽、揶揄、否定……各色态度掺杂于片中。富贵是一类人的代表,他们在历史的漩涡里挣扎或苟且偷生。《活着》在海外经历过从那一时代走过来的观众眼里尤为亲切,他们从富贵身上看到了那个时代的荒诞,也看到了自己。

《斗牛》的故事发生于抗战,对多数观众而言已经久远的时期,使得观者能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与《活着》通过人物表现对政治、历史的看法不同,《斗牛》对政治、历史的看法极其隐晦,凸显了主角牛二。相比多数国产电影即便如《活着》,《斗牛》拥有更宽广的眼界和更深刻的人文关怀,牛二成为一个即使走出中国语境也能被认同的人物。他的天真、向往幸福、坚守信念等美好品格能引发观众的共鸣。一个外表寒碜得委琐却有赤子之心的男子,反差的审美效果让人联想到《巴黎圣母院》的钟楼怪人。战争差点带给牛二一切但又悉数拿走。苏联名片《一个人的遭遇》表现了一个人的生活遭遇,控诉战争的灾难本质。《斗牛》虽然没有如此经典,但在表现超越国界和阶级立场的人性关怀方面,在同类题材国产电影中是佼佼者。

恩格斯认为典型是一个“这个”,而且应当如此。以人物诠释政治,在文艺中屡见不鲜,富贵就是这样的典型。相比富贵,牛二是银幕上的陌生人,他是战争的直接参与者和受害者,却又远离政治甚至不懂政治为何。富贵在流转中变得油滑、犬儒,牛二自始至终都是善良憨厚偶尔有点小滑头的本色农民,《斗牛》为当代电影奉献了一个全新的小人物。

《斗牛》可谓以光影书写小人物的传奇。牛二的传奇一刻也离不开牛搭档,有一个段落:日本兵黑木和抗日战士相遇,牛二阻止无效只好任由他们互射,枪声息,牛二暂时性耳目失聪,接下来:

(远,移)牛二拉着牛尾,牛带着牛二行走(幽怨的音乐响起);

(特)牛二的手拽着牛;

(近)牛二闭着眼随牛前行;

(远)牛拉着牛二走近;

(近)牛拉着牛二走近;

(近)牛拉着牛二走远;

六个镜头表现了牛二和牛之间关系的转换,一段患难与共的经历将牛二在两者间的绝对主宰、施救者地位演变成人和牛之间的互相支持、同为对方生命支柱,细细响起幽怨的音乐加强了诉说效果:这是一个人和牛的传说。

抗日已是影视创作的常规题材,多数都十分关注正面战场和敌后游击两方面甚至有过分执著之嫌。《斗牛》聚焦于一个人在战争中的生存。这样的选题在其他国家很多,包括日本电影,而我国由于国情和传统文化原因,一直鲜有。偶尔如《鬼子来了》《南京!南京!》这样的电影,总引发各种讨论。就抗日题材而言,《斗牛》有新的视点,却没有引发各方讨论,可推测以导演为主的创作团队考虑到各方受众的需求先期进行一定的取舍和均衡。“战争与人”是全世界艺术创作的经典选题,能引发一定的争议未尝不是好事,事实证明,这样的作品往往会在历史上留下重要印迹。我们期望,《斗牛》之后会有更多不同角度审视六十多年前那场战争和所有战争的优秀电影出现。

写作本文时,《阿凡达》正在全球热映,也在中国刮起了一股强劲的旋风,并引发观众和专家对国产片的自省,关于国产电影的想象力、制作能力等再被揪出来,似乎国产片又一次到了危机边缘。其实,若不是人们杞人忧天就是过分急于求成。2009年国产电影票房自然不能成为沾沾自喜的理由,但也要看到国产电影的成长,《斗牛》就是一个范例。曾经,电影界叹息我们的特技不如人,但《斗牛》的特技很少;感慨明星身价太高,《斗牛》的主角并非一线明星,遑论国际大腕;争辩题材不国际化,《斗牛》故事一点也不国际化,但它成功了,一部在内容深度和表演方面都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电影。因此,与其研究好莱坞为何征服全球,不如先分析近在咫尺《斗牛》这样的电影:没有多少宣传噱头、明星阵容和高端特效,《斗牛》何以制胜?

注释:

① 海登•怀特:《作为文学虚构的历史文本》,张京媛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65页。

[参考文献]

[1]刘小枫.沉重的肉身[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史上最牛高考作文篇3

牛津剑桥不能同时报考是因为通常这两所学校会选择相同的笔试与面试时间,也只能参加其中一个,没有必要同时报考。

牛津大学(UniversityofOxford),简称牛津,是一所位于英国牛津市的世界顶级公立大学,建校于1167年,为英语世界中最古老的大学,也是世界上现存第二古老的高等教育机构,被公认为是当今世界最顶尖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牛津大学是一所在世界上享有顶尖大学声誉、巨大影响力的知名学府。

剑桥大学(英文:UniversityofCambridge;勋衔:Cantab)为一所坐落于英国剑桥市的研究型书院联邦制大学,是英国也是全世界最顶尖的大学之一。剑桥为英语世界中历史第二悠久的大学,前身是一个于1209年成立的学者协会。这些学者本为牛津大学的一员,但后因与牛津镇民发生冲突而移居至此。这两所古老的大学在办学模式等多方面都非常相似,并经常获合称为“牛桥”。除了两所大学在文化和现实上的协作已成为英国社会史的一部分外,两所大学长久以来一直存在竞争,并经常和牛津大学争夺全英最佳学府的声誉。

(来源:文章屋网 )

史上最牛高考作文篇4

美国戏剧“托尼奖”最佳剧作《历史系男生》是英国著名作家阿兰?本内特于2004年创作的一部校园轻喜剧,充满了令人捧腹大笑的幽默和让人茅塞顿开的提点,讲述的是20世纪80年代,英国北部一所男子文法中学里,校长为了提高自己学校的名誉和地位,把学校最优秀的八名学生组织起来,在进入大学前加码补习一个学期,以冲刺剑桥、牛津大学的历史学奖学金。在备考阶段,老师们和学生一起努力拼搏,最终所有学生都如愿以偿,进入了自己理想的学校。戏剧中所展现的男生之间的友谊、师生之间的互动沟通和对爱情的追求,尤其是他们对哲学、对历史、对人生的追问让观者在充满睿智与火花的唇枪舌剑中思考;同时,其中所展示出的教育理念对我国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也有很大的启迪。

剧中的八名备考男生,一个基督徒,一个黑人,一个穆斯林,一个犹太人,一个体育生和三个标准的英国男孩,达肯傲慢自大,自视颇高,是个真正的万人迷;拉齐性格粗暴、曾在模拟面试时对历史破口大骂,说话也吐字不清,但最终他还是成功地通过了考试;波斯纳的性格缅腆,心思细腻敏感,但却敢于在课堂上用心吟唱爱情诗歌的同时向老师和朋友表白自己对达肯的同性之爱。他们性格各异,对知识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对牛津和剑桥的向往使他们走到了一起。

戏剧的矛盾冲突主要围绕两名老师展开,他们分别是教“公共课”的胖老头赫克托和校方特地雇来的年轻老师欧文。赫克托教学方式独特,他经常敲打学生们的膝盖,讽刺他们一定不会有什么好前途,但他学富五车,对历史、诗歌、典故和谚语都信手拈来。课堂上他常常以学生喜欢的情景虚拟方式来锻炼他们的能力,鼓励学生自编自演戏剧,通过这种方式让他们掌握虚拟式、条件从句等语法现象。赫克托还时常向学生灌输不要单纯为了升学而读书的观念,主张学生通过课本获得情感上的共鸣和享受,他对波斯纳讲的一段话最能体现他教学理念,“阅读最美妙的时刻是当你读到某种你以为仅有自己才能体会到的思想、感受、思维方式时,发现与某人产生了共鸣,一个你与之素昧平生,也可能早已过世的人,……这就像一只手从书中伸出,与你紧紧相握。” ①

与赫克托不同,“牛津毕业生”欧文争强好胜,是校方特地雇来帮助男生们考上牛津或剑桥大学的,虽然实际上他只是个来自布里斯托的冒牌货。他看起来似乎更加功利,一切以考试为目的,关注的焦点就是学生的成绩,但他的“应试教学”强调的是让学生了解牛津和剑桥的游戏规则,遵守并充分利用规则达到进入名校的目的。欧文擅长教授学生们考试策略,该如何写论文、如何应付面试,如何从相反的角度论述习以为常的历史事件,他引导着学生从创新的角度而不是拘泥于众所周知的结论去思考和诠释社会及历史。以下是欧文和学生之间的一次讨论,也许有助于了解这位老师的观点。

欧文:“让我们总结一下一战的要点”

学生:“壕沟里的战争,不计其数的死亡,愚蠢的将军,休战,德国名誉遭到破坏”

欧文:“继续说”

学生:“大量失业,通货膨胀……,希特勒的上台”

欧文:“所以,我们的结论是二战的起源在于对一战结局的不满意”

学生:“是的”

欧文:“最佳答案?布里斯托大学张开双臂欢迎你们,曼彻斯特大学会很想得到你们,你们可以直接走进利兹大学......我看了70篇论文,都说的是一样的,我都看睡着了”

学生:“但这都是史实”

欧文:“史实和这有什么关系?在考试中史实并不重要”①

显然,在欧文心目中,背诵史实对进入名校毫无用处,即使能从大量史实中提炼出其所反映的某些事件的本质也不能让学生脱颖而出,想要得到名校青睐,只有具有逆向思维的考生才能成功。因此,他教给学生的“应试”方法就是“说出不同的观点,对立的观点。就以斯大林为例,他通常被认为是魔鬼,这样说也对,但你们要否决这样的看法,找出各种理由为他辩护。” ①

赫克托和欧文代表了截然不同的两种老师的形象,孰优孰劣,莫衷一是,难于给出一个明确答案。关于他们的教育理念,赫克托强调“乐学”,寓教于乐的。他在课堂上天马行空地教授的那些看似与考试无关的东西――文学、艺术、诗歌、戏剧、电影,信手拈来的各种引用、典故、文法,潜移默化地给学生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学生琅琅上口的诗歌背诵和宽广的知识面都是他的功劳。他的课程自由、活泼,更具有人文气息,可以说,赫克托奠定了男孩们的学业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他们浪漫的人文性格,提升了他们的素质,为其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更广泛的可能性。

欧文的教学则是严谨而不拘泥于传统教育的,富有启迪性,强调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他深信新颖独特的观点就是名校的“敲门砖”。虽然他的教学工作是以功利为目的,目标明确精于计算并投其所好,但谁又能说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一种方法呢?尤其在一个以考试为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的社会,如果没有施展才华的机会,空谈知识的乐趣恰如空中楼阁般不现实。

史上最牛高考作文篇5

艺术首先是为人类所用才有其生存发展的价值,艺术的艺术性只有更成功、更恰切地表达其本身的功用目的才真正是一种成功。这种功用一是精神感受上的,一是实际应用上的,不论前者或后者,都实际上促发了人类艺术的诞生和发展。我不反对和否认艺术的品格与个性,但我强调的是,艺术的品格和个性除了凸现了艺术门类作为人类活动的一种形式的存在以外,仍然是附着于实际功用上。

让我们从考古研究证明了的人类原始早期艺术活动开始这个论证。通篇全部《世界美术史话》也都将是不断举证和复述、延伸艺术功用观点的过程。

一、冰原上萌生的生存艺术

大约在二万五千年前,克罗马侬人经历了武姆冰河期中最后一次冰期,生活在冰原的边缘地带的一部史前人集居到今法国南部和西班牙北部的岩洞里以避寒。他们学会用陷阱来捕获野牛,用打制的石斧石矛去刺杀山羊和驯鹿。在终年拼捕的狩猎生活中,刺激了他们创造艺术的才能。他们的审美意识也就在这种长期劳动实践中产生和成熟。西班牙阿尔塔米拉山洞顶上和洞穴四壁的动物壁画,正是这种史前艺术的最好物证。

1875年,一位名马塞利诺·德·梭杜乌尔(M·D·Sautuoal)的西班牙工程师,来到距桑坦德(Santander)约30公里的阿尔塔米拉洞穴附近收集化石,发现那里有一些动物的骨胳和燧石工具,初步断定是史前人活动频繁的地方。四年以后,他再度来到这里,并把他四岁的小女儿玛丽亚也带在身边。这个女孩离开父亲自己去寻找可玩的地方,偶然爬进了一个低矮的洞口。洞内一片漆黑,她点燃了蜡烛。当她抬起头时,突然发现一只直瞪着的公牛眼睛,她吓的大叫起来,于是,举世闻名的史前洞穴壁画被发现了。但梭杜乌尔对旧石器时代艺术的这一大发现,并没有引起西班牙有关方面的重视。有人认为它至多是古罗马时代的过路的士兵随便涂上去的;还有人竟反诬梭杜乌尔,说他雇用了马德里画家画上去的,指控他为了沽名钓誉而弄虚作假。

这幅画蒙冤了二十年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壁画上野牛画得太生动了,人们认为史前人类不可能有如此熟练的造型能力。直到1902年,经过法国教士布吕叶审定以后才逐渐为人们所承认。后经同位素碳十四测定法,确信这个深达三百多米的阿尔塔米拉大洞穴,"储存"了二十多只旧石器时代的动物形象,包括十五头野牛、三只野猪、三只母鹿、两匹马和一只狼。人们这里欣赏到的,即是其中的一头野牛形象,也是最早被发现的一头,它被画在主洞的窟顶上。

这头野牛显然是先勾线后涂色的,色彩以赭红与黑为主,还带有黄和紫,有的是天然矿物颜料。在绘制前,颜料是用动物的脂肪和血调和过的。当时所用的"画笔"可能是苔鲜类植物,或者是兽毛。这些野牛形象充分显示出史前猎人对于动物所具有的精熟的解剖学知识。这幅画从简单的轮廓到多种色调的运用,在绘画技巧上是一大进步(据考古发现,那时的"画家"已学会用鸟的骨管把颜料粉末吹到岩壁上去的吹画法)。这幅《野牛》的制作时间,距今至少有二万年以上了,它属于旧石器时代的晚期阶段,即马格德林文化期的中期。

史前考古学家们经过长期考察,发现史前洞穴壁画大多集中在法国南部和西班牙北部,一少部分邻近意大利。1940年发现的拉斯科洞穴壁画,也是出于一次偶然事件:四个来自蒙蒂尼(Montignec)的法国少年外出郊游时,想去探求三十多年前因一棵大树连根拔起而遗留下来的洞穴的秘密。这个洞穴的通道把他们引向拉斯科山坡附近的另一个洞穴。孩子们的好奇心,终于使他们发现了洞穴内从洞顶到洞壁四周布满的绚丽的绘画。西方学者们风趣地说这是"史前的西斯庭教堂"。就其史前艺术的考古价值来看,可以认为是又一次的"地理大发现"。

拉斯科洞穴壁画里还有一些非人非兽和似人似兽的形象,有些动物身上带着箭伤。这个洞穴的历史年代属于奥瑞纳文化期。

拉斯科洞穴壁画的动物形象大多被画在洞顶和主要洞道两侧,在洞顶上的动物形象,往往没有固定的方位。这一幅《野牛》,描绘的是它正在逃跑的情景。牡牛的奔跑姿势栩栩如生,多层次的色彩,勾勒出野牛的体积感。你若稍加注意,还会发现图象上有着重叠的影子,好像各种动物被画了几次,或者是一前一后,有好几只。看来,史前狩猎者并不注重构图的效果,这一定是和他们特定的功利目的有关系。这头野牛除了表现力极强的柔和轮廓线外,还曾运用"喷色法"。

拉斯科动物壁画之丰富,超过了同一时期任何其他洞穴的壁画,因而被判定为旧石器时代艺术的顶峰。

为什么人类这些原始的艺术品几乎共有同一类题材内容?为什么这些题材又几乎都在复述和再现着人类生存的活动?为什么画中的动物身带箭伤?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都可以从人类表现生存状态、生存劳动、征服对象和征服活动等等由精神意念到物质获取的实际功用目的上找到最合理的解释。 二、劳动创造了艺术

地球上的人类,迄今已知至少有四、五百万年的历史了。那么,人类创造的艺术,起源于何时呢?艺术又是在什么动因下产生的呢?对这个问题,近一百年来,经各国艺术史家的考察和研究,证明人类的艺术,至少也有三万年的历史。产生艺术,首先得有两个前题:一是人类应能克服生存的困难,为自己的存在创造稳定的生活条件;二是人类的智慧必须发展到一定水平。这样,作为社会现象的艺术,才有可能从他们手中产生。

据史前考古学的研究,在欧洲旧石器时代的晚期,已经出现了许多艺术品。西方学者根据放射性同位素碳的测定,把这个时期文化的分期,划分成莫斯特期(约公元前46000-前27000年)、帕里果特期(约公元前43000-前30000年)、格拉维特期(约公元前25000-前20000)、奥瑞纳期(约公元前35000-前17000年)、马格德林期(约公元前18000-前11000年)、梭鲁特累期(约公元前20000-前15000年)。这些分期的名称,是以第一次发现这一时期的美术文物的地址或洞窟名称命名的。"威冷道夫的维纳斯"即属于奥瑞纳时期的作品。它被发现于奥地利摩拉维亚的威冷道夫洞中,距今已有三万多年的时间了。

这尊小圆雕是以软质石灰石刻成的,她的头部与四肢雕凿得十分笼统,脸部特征没有刻出来,但头发却被均匀地成卷状地排列在整个头部。雕像高约10厘米,宽5厘米。胸部突出,腹部宽大,腰腿粗壮,女性特征被强调得极其夸张。它正是旧石器时代母权制社会观念的反映。在那个时期,妇女是领导着集体生活的。另一方面,这种小雕像或许与当时的巫术活动有一定关系。西方美术考古家风趣地把这尊妇女小圆雕称之为"威冷道夫的维纳斯"。

考古学家们认为,人类最早的艺术痕迹是雕塑,这种艺术的出现甚至比洞穴壁画还要早些。“威冷道夫的维纳斯”以及后篇将要列举的“持角杯的女巫”浮雕像,都说明了制作女子雕像是原始艺术的发端。这些雕像,有的很小,可以随身携带,通常没有脚,下肢呈一锥形。据美国考古学家判断,这样制作雕像,是为了便于往地上插;又一说,这样做还具有一种巫术意义,乃是为了怕她们从自己身边跑掉。

法国上加罗纳的莱斯皮格(Lespuque)裸体女像就是一例。它高约15厘米,属于帕里果特文化,但也有人考证它应属于奥瑞纳文化期。质地为象牙,雕像的乳房与臀部比"威冷道夫"的更加肥大,头部呈现出一个小圆球形,虽有鼻子和眉弓,但很不清楚。细弱的手臂搭在胸前。一双大腿却很粗,至小腿部位则合并在一起,变成了一个尖尖的楔子,没有刻出足来,可以插在地上或搁在一种底座上。 关于这些可随身带的小型女雕像的制作意图,现在仍然众说纷纭。有的学者曾断定它是一种爱情的副产品;但另一些学者在对这些最早的艺术品的研究中,则认为几乎没有发现有性爱的倾向。

从19世纪末起,西方有些学者对艺术起源的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看法,认为巫术是诞生艺术的最初动机,而对起源于摹仿生活的理论,许多研究者采取了否定的态度。事实上,在史前洞穴壁画未发现以前,已经有人注意到巫术信仰与艺术活动的关系。

当史前艺术品被大量发现之后,这种"巫术论"就更为人们所注意,他们肯定史前洞穴壁画创作的动因是来源于巫术,其论据是:一、许多洞穴壁画总是被画在洞穴的最深部,选择这样黑暗的地方作画,很难说是为了供人欣赏,即便在不稳定的油脂灯或火把照明下,也难以看清;二、在某些发掘地见到的岩壁画,往往一画再画,似乎不管形象的轮廓已被重叠,这可能是第一幅画被认为已发生了预期效果,于是在同一地方再画一次,以期达到巫术的灵验;三、不少动物形象身上有长矛或棍棒戳刺的痕迹,证明了"画家"的功利目的。

在法国劳塞尔岩廊里,集中着好几个形状不同的裸体浮雕人像,大约有四个女像,一个男像。“持角杯的女巫”上面刻的是一位右手托着一只牛角、左手搭在稍微隆起的腹部的女人形象。披肩的长发绕在她的左肩,乳房与臀部被刻得很肥大,面部没有刻出来,足部也含混不清。按照上述艺术起源论的解释,她显然是在主持一种巫术仪式,也许在祈祷本族人狩猎满载而归,或在祝愿氏族昌盛。但从其余几个类似的雕像上来判断,又象与巫术活动无关,可能还有更深一层的观念,或者表现一个早已被历史遗忘掉的某种更古老的传说。这件浮雕是属于奥瑞纳文化期的作品,距今约有二至三年万年了。

不管考古学家们对史前艺术的起源问题持何种不同的看法,但艺术活动与人类生存斗争的功利性相联系这一点,是无可怀疑的。

建筑,作为满足原始人抵抗严酷的自然力的一种最好屏障,早就属于艺术的范畴了。对于原始人来说,把自己与广阔的自然空间隔开,以避免不断遭到的潜在威胁,有利于生存发展,首先要利用建筑来为自己服务。

最新考古学认为,人类最古老的建筑物,是1960年在坦桑尼亚奥杜韦峡谷发现的,属于旧石器时代最低文化层的一个"围墙",距今可能有175万年。旧石器时代建屋,除了用树木、草和石块外,以巨石作"石屋"也是一种建筑样式。但这种"石屋"最初恐怕与原始人对巨石的崇拜有密切关系。欧洲所谓"史前巨石"(学名为Menhir),即被认为是人类最早的一种纪念性艺术。它往往以数块以至数十块,排成十几行。如法国布列塔尼的卡尔纳克地区的"巨石群",每块巨石有24米多高,排列的长度达三公里以上。英国南部威尔特群的索尔兹伯里发现的一种称之为"石桌"(Dolmen)的、圆形排列的巨石艺术,占地约十一公顷。所?quot;石桌",是在两块直立的粗石块的上面,呈水平地放上一块楣石板。这种形式也称三石塔(Trilith),大石台呈连续环状放置,距今至少也有五千多年。问题是建筑这种大石台,迄今没有人弄清它的真正目的。要把这么大的石块竖立起来,是需要运用杠杆原理的。对在史前生产力尚处于原始状态的条件下的原始人的能力,考古学家只能作许多不可思议的猜想。然而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些巨石艺术与史前的巨石崇拜有一定关系。非洲尼日利亚农村的居民至今还在崇拜巨石,他们给神石供献食物以求治病。富有幻想能力的原始人利用巨石进行巫术活动却是十分可能的。类似这种呈环状的巨石台,在斯堪的纳维亚地区、德国,以及近来在意大利等地都有发现。 三、原始艺术是原始文化的策源地

人类最初的原始艺术蕴含着人类的原始哲学思想、科技认识甚至文字文化的创造意念。可以说,人类原始的艺术在不断创作蕴蓄中孕育和诱发了后来的文字、美术等等文化。

两河流域作为古代文明的摇篮,它的文化也波及到中央亚细亚一带,使那里的文化受到新的刺激,产生了中央亚细亚极其丰富的民间传统工艺。这里有两件工艺品给我们提供了这种文化渊源的证明。

一是出土于亚美尼亚地区奥克苏斯宝库(今阿富汗境内)的一件工艺技巧无比精致的史前角状杯。它属于皇宫内享用的金银器物。

这只银制兽形杯上的动物形象是野羊首、羚羊角、鹰的嘴、兔的腿,它是一种想象的怪兽。古代人善于以多种动物形象作综合性创造,这或许与史前期的图腾观念有关。在这一件银器上,动物的后半截,借用兔尾的造型,夸张成上面装饰着轮纹的羊角型口杯,它高25.4厘米。从杯口造型与动物变形的姿态来鉴赏,可以想象古代中亚艺术家在金银器工艺上,已有相当高超水平了。这件银器现被收藏于英国伦敦大不列颠博物馆内。

一是一件原始彩绘陶器,由法国考古学家们从两河流域文化的其他影响地(今伊朗境内)发掘出的。中国也多次发掘出这种彩陶,譬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氏族文化和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遗址彩陶。经考证,中国的原始彩绘陶器早于或晚于法国考古学家们的发现,可以肯定与法国考古学家们的发现处于同一时期。

史上最牛高考作文篇6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6)21-0019-06

爱默生说:“作伟大的人,就是被误解的人。”伟大的牛顿更是如此,在任何一部世界上的人物史册上,牛顿都毫无意外地名列前茅。然而如何解读像牛顿这样创造奇迹的伟人,却是一件复杂且极富争议的事。牛顿逝世后,研究他的史料不断丰富,有关的新证据,在1936年伦敦索斯比公司拍卖的牛顿的数千件未发表的手稿中浮现。牛顿的面目似乎日益模糊,爱他的人视之为神,恨他的人又极尽毁谤之能事。如何才能揭开他的神秘面纱呢?一切历史事物都包含两个层面:本体论意义上的“客观的历史”和认识论意义上的“记录的历史”。任何“记录的历史”在本质上都隐含了历史解释,即建立在对史事的掌握、理解、解释的基础上,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既包含了记录者对史事描述的整理与组合,又体现了记录者的历史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以历史解释的视角和方法来回望历史也可以帮助人们在面对现实问题时以全面、客观、辩证和发展的眼光加以看待和评判,真正发挥历史“资治通鉴”之功。

基于历史解释的牛顿再认识,一定要解决好以下的三个问题:

一、视角:解释还是评价?

今人要以怎样的姿态,才能跨入历史认识的门槛?解释者还是评判者?以往在需要表达自己对历史的解读时,西方史学家多用“诠释”和“解释”,而中国史家更多地使用“评价”一词。其实“解释”和“评价”在本质上反映了不同的历史价值取向。解释“采取一种平等的姿态,力图深入到解释对象的世界中去,以了解和说明他们的思想与行为”。①而评价“需要标准,而标准通常是由评价者单方面制定的”。②总之,“解释”更关注历史情景、过程和联系,而“评价”侧重的是标准、结果和话语权。“解释更能体现史学的要求和特征,因为史家只是过去的诠释者,而不是裁判官或辩护人。”③当然,解释也不能回避评价,只是这种评价不是裁决,而是在理解基础上与现实的平等对话,历史学的本质就是今天和昨天永无休止的对话。所以,要客观解读牛顿应首先立足于解释者,以历史的前视角关注他的时代和经历,还要在从现实的后视角思考他的历史定位。

首先,穿越历史时空,论世知人是历史解释的重要路径。“二战”后,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把牛顿这位科学伟人放回当时历史背景之中。不出所料,在广角的社会透镜之下,他看起来与以往大不相同了。当然“走入17世纪英国去发现伟大科学天才生活过的社会景况,是相当艰苦的历程……若想了解1642年出生的人,就免不了要往巴洛克时期的形而上学和宗教的宗派主义里头走一遭”。①讨论“科学”的牛顿史之前,必须具备某些一般的历史知识,像“物质理论”“自然神论”“清教徒”“国教徒”“平等派”“掘地派”等概念是研究的基本门槛。

仅从宗教来说,近代以降,欧洲的宗教统治者在中世纪至高无上的地位已彻底崩塌,但宗教依然是个人和社会生活中至关重要的存在。在牛顿的时代,整个欧洲大陆处于宗教迫害之中。英国在亨利八世与罗马天主教会决裂后,英国国教成了维护国王统治的工具,教会内部仍然腐朽不堪。16世纪后半期主张勤俭进取的清教产生,清教包括许多不同集团和派别,牛顿秘密信仰的阿里乌斯教也是其中一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袖均为清教徒,光荣革命后,议会通过《宽容法》,允许不信奉国教的新教徒建立自己的教会,但对清教徒担任公职仍有所限制。“当时英国皇家学会内部对宗教的容忍度很低,伟大的英国哲学家霍布斯,就因为曾经公开承认物质主义者的观点而从未被邀请入会。另外,使牛顿的《原理》成书,并使它受到科学圈重视的天文学家哈雷,也只是收起无神论的主张,保持沉默才得以加入皇家学会。”②

牛顿信仰的阿里乌斯教教义反对正统的圣父、圣子、圣灵同尊荣、同权能的三位一体论,坚持耶稣是由神的第一个创造行为产生,是被造万物之中最荣耀辉煌的,但他自己本身不是也不属神。这也许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牛顿的世界观,牛顿从来都没有把物质世界完全的与上帝分开,他也从来没有把玄妙、神秘的色彩从他对自然的认识中完全肃清,他毕生都在找寻并信仰上帝的秩序和理性。此外牛顿还是自然神论的重要代表。自然神论谴责宗教中的非理性因素,认为上帝是一位理性神,他创造了宇宙及其规则,在此之后上帝不再对这个世界的发展产生影响而让世界按照它本身的规律存在和发展下去。这个新形式的神学一定程度上把牛顿从对宗教的信仰引向了对理性的尊崇,使他的思想从传统意义上的宗教束缚中解脱出来,对他的科学研究起到了促进作用。由此可见宗教与科学并不总是冲突和排斥的,有时宗教发展也会促进科学的进步,而科学的不断进步又会使人类更加清楚地认识宗教的本质。牛顿一生行走于科学和神学两座殿堂,一边研究万物的力学规律,一边花更多的时间钻研《圣经》,回到牛顿时代深入了解当时的宗教情况,也许就不会感到两者相悖而无所适从了。

其次,历史解释完全抛开现实是不现实也不可能的。历史解释不仅要走进历史现场,还要超脱于历史境遇之外,以一定的时空距离来俯瞰历史。“每一个时代都必须按照它自己的方式来理解历史流传下来的文本,因为这文本是属于整个传统的一部分,而每一时代则是对这整个传统有一种实际的兴趣,并试图在这传统中理解自身。”③任何一个社会中的个人必然受制于现实社会、文化传统及个人因素。“我们对历史的看法实际上就是我们对自己时代看法的某种延伸。我们在传统中观察自己,我们又通过自己的眼睛反观历史。”④

德国物理学家厄恩斯特・马赫认为:“自从牛顿时代以来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牛顿力学在演绎上、形式上和数学上的进展。”这也许道出了牛顿成为近代科学之父的关键所在:虽然伽利略、笛卡尔、培根等科学家的突破性学术成果早于牛顿,但牛顿在数学、天文学、光学尤其是力学成就,使科学不再是一些杂乱孤立的事实和定律,他为我们留下了一个统一的科学体系,这个体系能解释大量的自然现象,也能用来做准确的预测。不仅如此,受到牛顿理论的启发,人们逐渐认识到人类理性的伟大,相信只要像研究自然科学那样运用理性主义的方法,同样可以揭示社会进步的规律。这种理性主义的思想不仅在科学中彰显威力,而且影响了整个文明进程,正如艾塞亚・柏林所说:“牛顿思想的冲击是巨大的;无论对它们的理解正确与否,启蒙运动的整个纲领,尤其是在法国,是有意识地以牛顿的原理和方法为基础的,同时,它从他那惊人的成果中获得了信心并由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这在一定时期内,使现代西方文化的一些中心概念和发展方向发生了确实是极富创造性的转变,道德的、政治的、技术的、历史的、社会的等等思想领域和生活领域,没有哪个能避免这场文化变革的影响”。①不得不承认,牛顿这位科学巨人,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不可估量。

综上可见,放弃习惯的仰视视角和以讹传讹的谬见,带着解释者而非评判者的姿态是解读牛顿的基本视角。既以“温情与敬意”去回望历史,又以鲜活清晰的历史叙述关照现实,构建包容古今的开放视野是历史解释的基础和前提。

二、关键:解释还是割裂?

坡游庐山时曾留下了脍炙人口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研究历史亦是如此,人们“往往因昧于历史变化的深度,以至于只能从静态方面去刻画思想与时代风尚间平行的关系”,②缺乏对历史通透的观察和解析。现在许多教师都强调以多元视角看待历史人物,这确实避免了对历史的单一、片面的认识。但随之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很多学生未能对历史人物各因素横向联系和深入分析,历史人物变成了“横看成岭侧成峰”的人格分裂的多面体甚至矛盾体。真正的历史解释应注意“融会”时代与个人的各个复杂因素,动态地分析其内在的联动,实现对历史人物的“贯通”解读。

1936年,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在拍卖会上购得一箱子牛顿的文件,他吃惊地发现“那些材料绝大部分与光学或行星运动没有任何关系,而是写有关他潜心探索把低贱金属变成贵重金属的资料。20世纪70年代,人们通过分析牛顿的一绺头发发现,里面含有汞……其浓度大约是常人的40倍。他早晨有想不到起床的毛病,这也许是不足为怪的”。③从凯恩斯收藏的牛顿手稿和越来越多流传于世的史料中,令人难以置信的真相日益清楚地显示出来,牛顿大约于1667年开始钟情于炼金术,此后30 年的时间中,炼金术一直是牛顿生活中很重要的部分,“他常常彻夜不眠地守着熊熊炉火,对被视为‘第一物质’的水银进行各种处理……后来牛顿将剑桥大学三一学院之后E-4号公寓改建为自己的实验室, 摆满了熔炉和放药品的柜子。在研究过程中,他曾多次去伦敦购买实验材料和实验设施, 并且被介绍认识一些炼金术士和书商,加入当时的炼金术士群体中”。④伟大的科学家居然用大半生的时间秘密钻研炼金术,着实令人费解。其实炼金术与牛顿的时代、经历个性、和学术研究等有着错综复杂的内在联系,这些因素不是孤立无关的,而是彼此交融、互相影响的。

其一,炼金术与牛顿的时代

“2500年的岁月中,各种各样的人花了许多功夫,企图把点金石找出来。估计约有10万册书在不断讨论着这个题材,大量的传说在社会各阶层流通。”⑤从当时留下的诸多手稿、信札、笔记和文学作品中,可以轻松地找到炼金术的痕迹,当然大多数故事中,炼金术士的下场都很凄惨。牛顿当代的人把炼金术士、占星术士,以及一般方术和世纪中期革命期间活跃的激进政治运动联系起来。整个17世纪,炼金术都被看成极具威胁的活动。但是牛顿为何还要冒天下之大不韪知难而上呢?这恐怕要联系其他因素来分析。

其二,炼金术与牛顿的性格

凯恩斯在牛顿诞辰300周年纪念会上的著名演说中指出:牛顿把宇宙看成是全能之神设下的密码。“从牛顿的许多笔记中可以清楚看出,他确信古人曾经一度掌握了所有知识之钥。只是它消散于诸多神秘的哲学中。他担心别人会在这看似不可能的工作里获得成就,比他早先一步找到点金石,他的自大心理当然不能允许此事发生,除非他已竭尽所能,尝试过所有的方法后被迫放弃,不然他只有发狂地不断追求。”①特殊的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造成牛顿对权威有着无法实现的期盼和抗拒现实的双重态度”。②牛顿在学术上的傲睨一世、唯我独尊和对真理不倦追求终于使牛顿身陷炼金术的泥沼而不能自拔。

其三,炼金术与牛顿的宗教

牛顿是一位虔诚的教徒。“对牛顿而言,炼金术的实验可以证明全能造物主的看不见的力量确实在其中起作用。牛顿不论是在研究太空星球或是微量化学物质,目的都是要证实上帝的创造力与永续威力。”③牛顿由于渴望上帝更大的荣耀,反而身陷炼金术泥淖,他相信自己必定能从那儿重新发现自然的伟大秘密。可见对于宗教的狂热,是牛顿研习炼金术的主要动力之一。

其四,炼金术与牛顿的科研

炼金术是一门非常神秘而复杂的研究,涉及多个领域,要给它下定义并不容易。有人把它定义为一种以把贱金属转变为黄金或制造长生不老为目的的技艺。这很容易让人们把炼金术士和具有超能力的魔法师或巫师等同看待,认为他们属于某种神秘而邪恶的团体,极具危险性。其实,炼金术是探索物质形态的化工技术的早期形式,也隐含着人类文明早期宇宙论。牛顿的时代,炼金术与化学等科学并没有十分严格的界限。“把化学确立为科学”的波义耳,当时亦是狂热的炼金术士。17世纪80年代,被炼金术称之为“发气原理”的观念使牛顿对重力是如何作用的想法重新大胆评估,这种思维上的转变也许是牛顿迈向万有引力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一位研究牛顿的学者甚至说,假若牛顿没有从事炼金术,他很可能不会想到物体间能有超距引力。”④

历史因素不是互不相关的混合物,各要素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反应。所以,理解者和解释者的视域不应是封闭和孤立的,“理解者和解释者的任务就是扩大自己的视域,使它与其他视域相交融……在视域融合中,历史和现在、客体和主体、自我和他者构成了一个无限的统一整体”,⑤对历史进行多视域的观察和融合是全面客观地解释历史的关键条件。历史解释必须善于整合历史的碎片,融会各个历史侧面,全面动态地分析和解读。

三、意义:解释还是创建?

所有的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一种对过去事情的解释,但历史解释也有层次分别。从浅层次来说:任何对历史的回顾和再认识都是一种历史解释。从深层次来说:只有以历史经验为基础,对新史料进行认识、编码和价值诠释,才能建构自己的历史解释,创建独一无二的历史意义。历史的意义是史家的认识和史实相互作用的产物,是史实投射在史家思想世界中的影像。“雅斯贝斯说‘就精神而论,我们只能通过对意义的理解来领悟事实……理解虽然在经验上依赖于各个独立论据的积累,可是单单通过这些论据绝对产生不出历史解释。’史家对史事的了解,需要通过把握它的意义才能完成;在理解众多相关史事的意义之后,他就能看清更大的历史过程的明晰画面。”⑥任何历史解释之标的均是历史意义的建构。

基于历史解释重新认识牛顿,笔者最大的感悟是:崇拜英雄,需要相当智识。“英国有句名言说:‘没有一个人在他仆人眼里是英雄的。’依照黑格尔的解释:‘这并不是因为英雄不是英雄,乃是由于仆人只是仆人。’”①仆人由于缺少智慧和视野,在精神上与英雄缺乏交流的契机。“必有智识,方能认识英雄,因此也方能够崇拜英雄。智识不仅不是崇拜英雄的障碍,反而是崇拜英雄所不可少的条件。”②崇拜英雄,确实需要相当智识,缺少理性和同情,崇拜极有可能流于盲目或偏激。基于历史解释的视角,将牛顿的思想和成就纳入特定历史情境中,贴近而又动态地分析,或许才能将铁板一块完美的牛顿标本敲开一些裂缝,向里注入些许历史反思的生命力,牛顿与胡克关于万有引力发现权的争论就是解读牛顿的“裂缝”之一。

牛顿在许多世人眼里是谦虚、宽容的学术大师。然而牛顿在给宿敌、竞争对手胡克的信中,写下了常被后世引证却一直被大部分人误解的话:“笛卡尔踏出了很好的一步,而你则推进了许多方面的发展,特别是将薄片间的色彩也引入哲学的考虑范围。假如我看得比较远,那是因为我是站在你们这些巨人的肩膀上。”③最后那句话真正显露出牛顿高超的骂人本领,完全是双重意义的反讽,不仅嘲讽胡克是欺名盗世的学术骗子,还对他进行恶毒的人身攻击――因为胡克是个驼背的矮子,牛顿的话犹如匕首般的锋利,字字见血。其实根据许多史料分析牛顿成名前是一个怯懦、谨慎且善于内省的人。在他的笔记本上发现了许多的自我反省和对上帝的忏悔,他经常拖延发表自己的学术成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本划时代的巨著,也是在哈雷一再劝说下才发表的。后来长期的学术争论和受到的人身攻击极大地刺激了牛顿,从牛顿中年的画像上来看“权力和尊崇的积累也从他脸上的表情察觉出来,特别是那只黑而幽深的眼睛所发射出来的严峻光芒”。④学术上的成功也使他渐渐变得专横起来甚至不择手段。虽然胡克的天赋比不上牛顿,但也相当了不起:首次用显微镜看到并命名细胞,首次观察到火星和木星的自转,发现双星,首次测量恒星的视差,发明了轮形气压计、钟表的游丝等,还是优秀的建筑设计师,如此多才多艺,难怪后来有人称之为“英国的达・芬奇”。但是在胡克逝后两百多年间,他几乎被人遗忘了,直到20世纪他的科学地位才被确认。有人认为这主要是由于他惹恼了一个最不该去惹的人――牛顿。

其实这两个天才的矛盾有学术和性格上的双重原因。胡克喜欢热闹,喜欢泡在咖啡馆,开一瓶甜酒和朋友随意聊天,还经常带一个情妇相伴。牛顿则躲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围墙后面,过着严谨自律的清教徒生活。在做学问的态度方面,牛顿轻视浅尝辄止的学习态度,不屑那些轻易发表作品,博而不专的人;胡克则视牛顿一个满腹偏见、自我陶醉的人。“这样的两个人无可避免地会在工作上和性格方面发生冲突,而个人自己的强大自我意识,更夸大了彼此之间的差异。他们都无意识地维护自己的研究方法,并且完全不承认对方的成就。他们一直相互仇视,直到1703年胡克去世为止。”⑤牛顿不会轻易把功劳归于他人,而且一旦冒犯了他,他会记恨一辈子永不原谅。胡克逝世后,牛顿接替胡克担任皇家学会会长。1710年学会搬迁中,胡克的许多收藏和仪器都意外丢失了,胡克的画像也离奇地失踪了。据说胡克驼背且其貌不扬,因此不喜欢画像,而学会里的画像是他唯一的画像,它的丢失意味着后人再也无法一睹胡克的真容。于是有人难免要怀疑是牛顿利用职权从中作梗,故意将胡克画像销毁。在牛顿的时代,学术规范还未完善,难免经常出现优先权的争执。“由于牛顿后半生曾与许多人发生争吵(与布莱尼兹争夺微积分的发明权等),而且牛顿在争吵中使用的手段很难让人钦佩,因此一些科学家史专家认为,苹果落地的故事很可能是牛顿亲属(或牛顿本人)编出来的,提早他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时间,用来保护他对该定律的发现权。”①现在我们知道,虽然牛顿自己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但是胡克比他更早发表了有关论文,基于牛顿与胡克不断升级的仇恨,牛顿在后来发表的论文中并未提及胡克的成果。30多年后牛顿仍然无法释怀,他指出最初描绘物体自塔顶下坠的螺旋路径是一个“不小心的笔误”,可是他心里明白他应该感谢胡克的穷追不舍的挑战激发了他的灵感,从而终于解决了万有引力的相关问题。“若干年后牛顿在给哈雷的信中承认:‘胡克纠正我的螺旋路径,引发我重新探讨椭圆形,才能使我发现这个理论。’”②

从某种角度来看,牛顿那令人费解的性格比正统史家愿意让后人得知的更复杂。然而“历史研究的真正任务并不是理解历史所涉及人物的主观意向、计划和经历。相反,必须理解的是历史意义的巨大策源地,它要求历史学家做出解释的努力”。③孤独是牛顿心灵的底色,童年缺少父爱与母爱、青年时期遁世求索、中年学术上卓尔不群、成名后犹如神礻氏的万人追捧、长期隐藏炼金术士和异教徒的身份,孤独使他孤僻、不善交际,也成为一个在任何方面决不向人低头的人。那么牛顿在任造币场总监时追查制造伪币罪犯的种种行为也就不难理解了。“这位老道学先生,当年对同学的喧哗、酗酒、和追逐女人感到不齿,如今却出现在首都最污浊的酒店里,在自由区的中心追查线索,到娼妓馆与线民秘密会晤……在1698年至1699年圣诞节之间,他一共与嫌犯、线民和证人交差质询不下200回。”④牛顿有能力在孤寂中锲而不舍地抓住一个问题,并且集中全部力量来突破它直到彻底澄清为止,任何人都知道这是成就一切事业的关键。牛顿不仅是伟大的科学家,还是资深的神学家、组织有方的皇家学会会长、造币厂负责人。他卓绝的学术成就、强烈的事业心与唯我独尊、热衷权势是孤独秉性在两个方向上的延伸。

史上最牛高考作文篇7

中国第一位杰出的商人是王亥。零星的小商小贩自古就有,而第一位商业巨头到王亥才诞生。王亥是商部落的最高首领,是官商,通过卖东西卖出个王朝――商。后来历朝历代的大商人,和官的关系都是扯不断的。

因牛兴?因马兴?

追本溯源,商朝的始祖为契,跟随大禹治水,因功被舜封在商丘,形成商族。从契至汤共十四代,王亥就是第七世。王国维在《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中,通过卜辞研究,“乃知王亥为殷之先公”,并与文献《世本》、《楚辞・天问》、《吕氏春秋》、《史记・殷本纪》、《三代世表》及《汉书・古今人表》所记载的胲、核、该、王冰、振和垓,“实系一人”,确证王亥是商自契以后的第七位先公。

当然,如果不是他们的后代汤建立商朝,一统天下,这些祖先就会默默无闻;但如果不是这些祖先积累的财富,汤也很难建立商朝。王朝的基业,其实都是祖先和后人互相成就的。

十四代人中,王亥最牛,只有他一人称王。王者,君也,乃天下所归往。甲骨卜辞中,王亥的亥字,起源于山东曲阜的商人以鸟为图腾,说明王亥成为图腾。该部落的后人求雨告秋之时,往往祭祀王亥,牺牲最高达五十牛,有时竟和祭天没什么两样,连他的配偶也极为罕见地一起被祭祀。原因就是王亥让族人富裕起来了。王国维说:“然则王亥祀典之隆,亦以其为制作之圣人,非徒以其为先祖。”

财富起源于服牛。《管子・轻重戊》说:“殷人之王,立皂牢,服牛马,以为民利。”郭沫若考证说,皂是喂牛马的槽,牢是养牛羊用的圈,服就是驯服。现在,四千年后的牛还是很倔强,王亥当初服牛很不容易。当时有很多部落,就是他第一个想去做这件事,找到牵牛要牵牛鼻子的诀窍,可以驾车负重远行。

千万不要小看畜牲,在当时,牛可是第一生产力,是大规模经商必不可少的运载工具,它使得长途运输进行大批量的部落交易成为可能,走得越远,利润越高,克服地域的限制,让牛拉车不折不扣是个大发明,应该说王亥是靠技术起的家。

马的速度快,但在中原不好养,数量少,牛的速度虽然比不上马,但力气、耐力比马好得多。王亥服牛是一种战略,驯服了牛,他就用牛车载着物资到远的部落做贸易,《周书・酒诰》记载,他们“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那时,一个部落的人到另一部落做生意是破天荒的事,只有商部落的人开发了牛做到了这一点,等于垄断了交通,于是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商国房屋成片、人口众多,《诗经・商颂・玄鸟》如此饱含深情地描述:“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茫茫。”

别的部落尚不会驯牛,贸易之人都来自商部落,所以称作商人,交易活动就是商业,作为早期进行贸易的王亥,被有的人称为后代商人的始祖。原来,不是因为做生意就叫商人,而是因为做生意的人是商族人,才把他们叫商人。不会赶牛车的部落,只能看着肥水外流。

牛车带来的滚滚财富,成为商人的专利。

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出现手工业者或商业,文明才开始进化。王亥比福特早几千年就让商成为车轮上的国家,有功于华夏文明的开启。

为色亡?为财亡?

王亥最后一次经商是到今河北的易水,惨死于此。据《竹书纪年》记载,公元前1810年,居住在易水的有易氏部落的首领绵臣,杀害了王亥并碎尸,头、手、脚、胸腹都被切开扔到不同的地方去。

后人很想知道,绵臣杀王亥的动机是什么?如果只是杀人越货,不可能那么残忍地碎尸,王亥是殷的首领,杀而且是残杀必会引来复仇之祸,绵臣不可能不知道后果。知道后果也要做,可见是深仇大恨。多年以后,晋代郭璞注释道:“《竹书》曰:‘殷王亥宾于有易而淫焉,有易之君绵臣杀而放之。’”就是说王亥在有易氏部落里有淫行,才被绵臣怒杀肢解。今人游国恩先生经过考证,认为王亥确因淫行而丧生。

奉这么一个色鬼做千千万万经商之人的始祖,真的有点我到坟前愧姓秦的意思了。如果父亲该死,儿子为父亲报仇岂不错上加错?后代供之如神岂不谬以千里?

好在还另有一说。说是,王亥的大批牲畜引起了有易氏部落的贪欲,有易氏之君绵臣夺走了王亥的牛羊,并杀死了王亥。《周易》中所说的“丧羊于易”、“丧牛于易”以及《山海经・大荒东经》中记载的“有易杀王亥,取仆牛”就是指这件事。

后人是无法校正历史发展的方向的,但无论前因如何,后果都一样。王亥被杀之后,王亥之子上甲微为父报仇,借河伯之师起兵灭了有易氏部落,杀死了绵臣,夺回了牛羊和其它财物,并把商部落的势力扩展到黄河以北的易水流域。王亥的血算是没有白流,他的后代站在他的肩膀上建立了商朝。

因为有牛,方便远行,可以为发展畜牧业,随时迁徙。张衡《西京赋》称:“殷人屡迁,前八后五。”也就是自契至汤八迁、自汤至盘庚五迁。据考,前八次迁徙,四次均为复归于商丘,商丘古称睢阳。当今海内外商人或飘洋过海,或千里迢迢,纷纷来商丘祭祀商祖王亥。

历史上十大暴利贸易

10.洋布贸易

英国:机器织布――印度:棉花

资本主义开拓封建国家市场的典型,因为机器织布成本低廉,导致印度土布失去市场,而洋布则一举打开局面。这个贸易利润相对较低,但十分稳定,是英国印度公司的一大财源。

9.刀剑贸易

近东:大马士革剑――西欧、阿拉伯世界

大马士革剑是古代西方最优秀的武器,在战乱的岁月,武器的销量大增,军火商也大发其财,这是一些阿拉伯商人的致富之路。

8.染料贸易

腓尼基推罗港:染料――地中海各地

腓尼基人是古代著名的商人,腓尼基的得名正是他们出产的一种紫红色燃料的名称。腓尼基地处今黎巴嫩,也正是他们教会了犹太人贸易之道。

7.私盐贸易

中国各大产盐区:食盐――中国各不产盐地区

自打盐铁会议之后,走私食盐就成为暴富的途径,其利润之高、参与人数之广,令人乍舌。自汉到清,许多大户都凭借贩私盐富甲一方。

6.黄金航路

拉美韦拉克鲁斯:黄金――伊比利亚、西北欧

印加帝国的常用金属正是殖民者疯狂敛夺的宝藏,金矿山的开采到了疯狂的地步。可惜此项贸易大多是官营,而且封建意味很浓。

5.海上瓷器之路

中国泉州、广州:瓷器、茶叶等――南洋、波斯湾、东北非

唐宋以来造船业的发展成全了海上的大量贸易,也成就了阿拉伯人的转口贸易,更成就了意大利人的再转口贸易。明清中国势力衰弱之后,这一贸易仍旧缔造了大量南洋富商。

4.香料航路

摩路加群岛:丁香、胡椒、豆蔻、肉桂等香料――印度:白檀香――波斯湾:麝香、乳香等――欧洲

瓦斯科・达迦玛的骄傲,葡萄牙最自豪的贸易,曾经为葡萄牙的扩张提供了大量财富,后来相继被荷兰、英国经营,比黄金航路来说一直默默无闻,但实质其暴利甚于前者。

3.丝绸之路

中国长安:丝绸制品――拜占廷:君士坦丁堡

古代最为艰险的航路,但是利润也最大,促进了商路途经国的贸易繁荣,但时常被战乱影响,后逐渐被航运代替。

2.三角贸易

西欧:玻璃球、廉价玩具――东非:奴隶――北美:烟草、蔗糖、咖啡、甘椒――欧洲

大航海时代最赚钱的航路,带有残酷的原始积累性,为西方诸强以后的扩张奠定了经济基础。

1.鸦片贸易

史上最牛高考作文篇8

牛津大学(Oxford University)和剑桥大学(Combridge University),是不列颠高等教育的双子星。即使是在全球范围内,这两所大学也毫不逊色于其他任何大学。

两所大学有着密不可分的瓜葛

牛津与剑桥,无论是从历史上,或是在现实中,都有着密不可分的瓜葛。

早在1096年,在牛津就开始有学者从事学术和教学活动,但这种学术活动时断时续,公元1167年后才迅速发展起来。是年,国王亨利二世同法国国王发生争吵,便把英国学者从巴黎大学召回,并禁止英国学者和学生去巴黎大学讲学或求学。一些著名学者就来到牛津,从此牛津便逐渐发展成为中世纪的大学。

到了12世纪末和13世纪初,牛津大学的教学活动涉及文科、罗马法和教会法、神学和医学,成为一所探索当时普遍学问的场所。也就是在这个时期,牛津大学有了由大主教任命的牛津学长,管理大学事务。公元1213年,牛津从罗马教皇的使节那里得到第一张特许状。大约在1214年间,杰弗瑞・卢西被任命为牛津大学校长。

在中世纪,那些思想活跃、生活不羁、赊欠债务和酗酒闹事的青年学生,常常不可避免地与当地居民发生冲突。公元1209年爆发的一次骚乱最为惨烈,牛津一名学生在练习射箭时,失手误杀了镇上一名妇女。愤怒的居民抓获了多名师生,严刑拷打,其中3名学生被残忍地吊死,数以百计牛津师生被追逐殴打,牛津学堂也被劫掠一空。在这次大规模骚乱中,为了躲避凶险,有12名牛津师生流落到剑桥,被当地的伊利主教收容,进而从事讲学活动,其他地方的一些学者随之慕名而来或讲学、或授业,于是,一所新的大学逐渐建立起来,这就是剑桥大学。

800年精英辈出

在牛津与剑桥800年建校历史上,两所名校为英国乃至世界培养了大批社会精英。

在牛津的学子中,已经先后出现了4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英国历史上的41位首相中,有30位毕业于牛津大学。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在世界上以“铁娘子”著称的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是牛津大学瑟蒙威尔学院的高材生,现任首相托尼・布莱尔也是从牛津大学走出来的。此外,麦克米伦、威尔逊、希思以及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和已故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夫人,也都毕业于牛津大学。

而在剑桥的学子中,也是群星璀璨,从剑桥校园走出的毕业生中先后有63人成为诺贝尔奖获得者。近现代物理学创立者和近现代科学奠基者牛顿、进化论的创立者达尔文、伟大诗人拜伦、著名思想家和科学家佛兰西斯・培根、著名哲学家和数学家罗素、著名经济学家马尔萨斯和凯恩斯、著名哲学家怀海德、英国著名政治家克伦威尔、有“新加坡国父”之称的著名政治家李光耀、DNA之父克里克和瓦特森、著名物理学家和《时间简史》的作者霍金等等都毕业于剑桥大学。

牛津与剑桥的辉煌成就,毫无疑问地成为不列颠民族的巨大荣耀。试想,如果没有了牛津与剑桥这些哲学大师、科学巨匠、伟大作家,人们就很难想象不列颠在世界民族之林里将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因而,如今有人甚至这样诘问:“如果没有了牛津与剑桥,大英帝国还能剩下什么?”

在英国社会,牛津、剑桥就是通向权力和荣耀的捷径,许多牛津与剑桥的学子就是踏着这条捷径,登上了英国社会政治权力的高峰。上个世纪60年代,英国执政的工党内阁,几乎清一色牛津毕业生,人们戏称每天的内阁会议俨然成了牛津校友的聚会。有人统计,英国1979年这一届国会中339名保守党议员,就有94名来自牛津、75名来自剑桥。

牛津与剑桥毕业的学子“精英”一旦步入社会,往往组成俱乐部、校友会,如此父一辈子一辈地代代传承,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社会人际关系网络。而且,他们相互之间又十分注意相互攀援、提携,自然形成了一种强大的社会势力。因此,对于英国的青年才俊来说,能够进入牛津与剑桥读书,便是一条跻身于上流社会的光明之途。当然,牛津与剑桥也就成为他们梦寐以求的目标。

多年来,牛津与剑桥这种独步青云的状况,引起了英国社会的强烈反响,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英国《金融时报》社长、伦敦经济学院院长罗宾斯提出了《罗宾斯报告》,指责牛津、剑桥的垄断地位和默守成规所带来的严重弊端。报告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当时的英国政府深以为然,在48小时内就批准了这份报告。英国政府决定创办更多的大学以冲淡牛津、剑桥的影响,很快,有8所大学开工修建。但是人们惊诧地发现,这8所大学几乎和牛津、剑桥没有什么两样,从校园的建筑格局,到校舍的建筑风格,以至到教学内容的设置和教学方式的选择,仿佛就是从牛津、剑桥临摹而来。更有意思的是,这8所大学,都分别由一位来自牛津或剑桥的副校长担任校长。

由“父子关系”到“冤家对手”

牛津与剑桥是不列颠高等教育比肩并峙的双峰,当年的“父子关系”也一变而为相互激烈竞争的“冤家对手”。两所名校无论是在教育资源的占有、优秀生源的争夺、科学研究领域的拓展,还是在社会公职和社会声誉的拥有等方面,都展开了全方位的激烈竞争。甚至于这两所大学的政治界限也很分明,牛津倾向于支持托利党(保守派),剑桥则倾向于支持辉格党(激进派)。两校学子,互不称臣,都将对方叫作“那另一个地方”。

在剑桥的国王学院教堂唱诗班席位上方的挑棚上,分别画有牛津与剑桥的徽章,但在这两个徽章中都增加了一本书的图案,牛津徽章中的书本打开着,而剑桥徽章中的书本闭合着。于是,牛津人说:剑桥人无知,因为他们的书本总是合上的;剑桥人则反唇相讥:牛津人太懒,因为他们的书本从来都不合。

始于1829年的牛津与剑桥的划艇比赛,两校都心照不宣地视之为判别强弱的“战场”,现场观众往往多达数十万。由于比赛异常激烈,以至于这两所大学一年一度普普通通的校际比赛,竟然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比赛每年都在泰晤士河上进行,截止2005年,牛津代表队已经赢得72次胜利,剑桥队则赢得了77次胜利。其中,在2002年的划艇比赛中,牛津代表队仅以领先2秒的优势击败剑桥代表队,成为有赛事年以来最为激烈的一次。

这种两所大学双峰并峙、激烈竞争的情形,人们在世界不少国家和地区都可以发现,如美国的哈佛与耶鲁、中国的北大与清华等。在一个国家和地区,同时存在两所或更多实力相当、构成激烈竞争的高等院校,实际上,这对于促进这个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优秀人才的培养,往往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因此,英国一位著名学者如此评价牛津与剑桥的竞争:“牛津教你无中之有,剑桥则教你有中之无。”然而,中国在这方面是走过很长一段弯路的。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中国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所谓“院系调整”,盲目照搬前苏联的高等教育模式,将综合性大学都按照文、理、工、农、医等分科,拆并为单一学科的高等院校。因而,北京大学变为单纯的文科大学,而清华大学则变为单纯的理科大学。如此一来,不仅校际之间的竞争不复存在,而且,文理分割也给高等院校内部的教学科研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造成了巨大损害。这一状况延续了近半个世纪,直到十年前才得以逐步纠正。

牛剑(Oxbridge)之异同

长久以来,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一直是被人们联在一起的。在英文里,人们还创造了一个专有名词:牛桥(或者说“牛剑”)――Oxbridge。其实两校差别并不大,从学校组织架构,到校园的建筑格式等许多方面都非常类似。当然,不同之处也是不需刻意寻访就可以找到的。

有人对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做了分析,例如,牛津的师生会问:“What do you think?”而剑桥的师生会问:“What do you know?”看来,牛津大学更注重思想,而剑桥大学更注重求知。从学科优势方面看,人们一般的看法是牛津大学的人文科学更强一些,而剑桥大学的工程技术更有优势。因此,在人们的印象中,牛津往往出政治家,而剑桥则往往出科学家。有人还专门就此作了一个“妙解”:牛津的爱西斯河连接泰晤士河,所以,能够一帆远扬,直通英国政治权力的中枢――伦敦的国会大厦;然而,剑桥的剑河,游走于乡野之间,带着闲云野鹤、云淡风轻的旷达,通向的是永恒大自然的神奇与奥秘。

有人指出,牛津是“城市中的大学”,剑桥则是“大学中的城市”;还有人指出,牛津是一个“大学城”,剑桥则是一个“大学镇”。甚至有人精细入微地发现牛津与剑桥的比较差异:牛津的河中撑船者站在船舱里,剑桥的河中撑船者则站在船头的甲板上。

然而,在我看来,那些大而化之的比较差异,就如同一些中国人热中的所谓“海派”与“京派”比较等等,可以聊备一说,但是,切切不可当真。因为,现实社会的每个人都是“具体的人”,如果要想正确地认识“他”,都不得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此,如此一类的“比较”,或者仅可视为人们机锋和睿智的表现,或者仅可当作人们相互之间的一种谈资,姑且听之足矣。

牛剑与汉学研究

长期以来,牛津与剑桥与中国就有着密切的联系,两所大学都开展了中国学的研究,都成为欧洲中国学研究的重镇之一,也取得了一些有着广泛影响的研究成果。

牛津的汉学研究代代相袭

牛津大学早在1604年(明朝万历三十二年),其博德林图书馆便开始收藏中国书籍,17世纪三四十年代,当时的坎特伯雷大主教、牛津大学校长威廉・兰德前后4次向该馆捐赠中文抄本,共计1151册。19世纪和20世纪初叶,又有威利和巴克豪斯两次大规模捐赠中国图书,总数达5万余册。公元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创建的牛津大学阿士莫尼博物馆,则搜集和收藏了许多从石器时代到清代的珍贵中国文物和艺术品,并设有艺术考古的附属图书馆。这就为牛津大学中国学术研究的展开,奠定了图书文物资料基础。公元1876年(光绪二年),牛津大学开始设立汉学讲座,并开始了对中国学的研究与探讨。最初的讲座基金,都是由一些对华贸易的英国商人捐献的。

英国早期著名汉学家里雅各被聘为首任讲座教授,他1886年(光绪十二年)翻译出版的28卷《中国经典》,奠定了英国研究中国传统学术的基础,至今仍为西方学界视为介绍中国儒家经典和其他古文献的权威译本和正统的参考书。布勒克于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接任牛津大学汉学讲座教授。他曾在英国驻中国领事机构中供职28年,从驻上海领事任上退休后,来到牛津任教。第三任讲座教授是苏慧廉,于1920年到牛津大学任职。他在中国传教、办学25年,著有《中西交通史大纲》、《中国史》和《中国与英国》等著作。

牛津大学以上早期的三位汉学讲座教授,都有英国对华宗教和殖民扩张的背景。由于牛津大学坚持学术独立的传统,以及入学考试严格、学费昂贵等因素,长期只有少数学生的非正规听课,教师的主要精力是做研究工作,这就形成牛津早期汉学具有经院式的纯学术研究的特点。著名的中亚探险家斯坦因,在我国新疆和敦煌取走的大量文书、文物,运回英国后,曾于1884年和1886年在牛津大学默顿学院里进行整理和研究。

1938年,牛津大学聘请中国学贯中西的史学家陈寅恪出任第四位汉学讲座教授,但他迟至1946年才到牛津履职。1939年,在汉学讲座教授空悬的情况下,由时任中国哲学和宗教讲师的修中诚主持,进行了牛津大学汉学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创立了汉学科,确定本科4年制的课程内容和考试方法,设置正式学位。从此,牛津大学汉学讲座的重心从经院式研究转到开放式教育上来。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到1949年仅有5人学成毕业。陈寅恪到职后,因双目失明,治疗无效后,遂于1947年辞归。牛津大学乃另聘德和美为讲座教授。德和美在1947-1959年间主持牛津大学汉学科。继德和美之后,霍克斯于1960-1971年担任牛津大学汉学讲座教授。他以专研楚辞、杜诗著名,同时,还是英文本《石头记》3卷即《红楼梦》前八十回的译者。

1961年,牛津大学成立东方研究所,集合各学院的东方学研究学者,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1972-1988年,龙彼得担任牛津大学汉学讲座教授,他主要研究中国戏曲和道教,搜有大量罕见的版本和孤本。

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牛津大学的汉学科培养了一大批本科生和研究生,他们大多在国内外从事大学教育、图书馆和博物馆的工作,有的供职于英国议会、香港政府及外交、商务、新闻传播等部门。

1994年,牛津大学组建中国学研究所,专门为该所拨出了办公、教学和科研的场所,将研究中国的传统汉学扩展到现代中国。

剑桥汉学“一枝独秀”

如果说牛津大学的中国学研究是代代相袭,形成了一个集体。一个个汉学家的研究成果并无惊人之功,然而,累积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确实取得了不起的成就。相对而言,剑桥大学的中国学研究则是“一枝独秀”。而这个“参天大树”就是李约瑟博士(1900-1995)和他领导的李约瑟研究所。

李约瑟博士是英国著名科学家、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英国学术院院士、中国科技史大师。他早年以生物化学研究而著称,在国际生化界享有盛誉。1937年,在鲁桂珍等3名中国留学生的影响下,皈依于中国古代文明,转而研究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医学,从此一发而不可收。

1942年秋,受英国皇家学会之命,他前来中国援助战时科学与教育机构,在陪都重庆建立中英科学合作馆,结识大批的中国科学家与学者,并结下深厚的友谊。在华4年里,李约瑟广泛考察和研究中国历代的文化遗迹与典籍,为他日后撰写《中国科学技术史》作了准备。1946年春,李约瑟离任,赴巴黎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然科学部主任。两年后,返回剑桥,先后在中国助手王铃博士和鲁桂珍博士的协助下,开始编写系列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新中国成立后,李约瑟亲自发起并分别就任英中友好协会会长、英中了解协会会长,八度来华考察旅行,大规模搜集中国科技史资料,实地了解新中国的政治、经济、科学和文化的发展情况。

1954年李约瑟出版了《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轰动西方汉学界。这部计有34个分册的系列巨著,以浩瀚的史料、确凿的证据向世界表明,“中国文明在科学技术史上曾起过从来没有被认识到的巨大作用”,“在现代科学技术登场前十多个世纪,中国在科技和知识方面的积累远胜于西方”。李约瑟一生著作等身,被誉为“20世纪的伟大学者”、“百科全书式的人物”。

1995年3月24日,李约瑟逝世。遵照其生前遗愿,他的骨灰安放在研究所院子里的菩提树下。李约瑟临终前曾经预言:“中国作为一个拥有如此伟大文化的国家,作为一个拥有如此伟大人民的国家,一定能够再度崛起,一定能够对世界文明再次做出伟大贡献。”

李约瑟在对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研究过程中,产生了一个疑问,即:古代中国技术很发达,但发达的技术并未导致科学的出现,其原因是什么?这就是著名的“李约瑟问题”。“李约瑟问题”在世界上引起了广泛的反响。

“什么是大学?”7月里的一个夜晚,我在临着剑河上密尔池塘岸边一个名叫“Bala Italy”的酒吧里,一边品啜着爱尔兰黑啤“Quiness”,一边在脑海里翻滚着这个问题。西方人认为,大学是“University”,它的词根是“universus”,也就是“普遍性”、“世界性”、“宇宙性”的意思。夜深了,剑河上的微风徐来,给剑桥的夏夜带来丝丝寒意,隔岸的酒吧将明晃晃的灯火,肆意地洒在宁静的剑河里。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关于“大学”的解读,浮现在我的脑海里:“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史上最牛高考作文篇9

[关键词]小人物 人文关怀 自我实现

[DOI] 10.3969/j.issn.1002-6916.2011.02.005

战争是中外电影最爱关注的创作主题之一。近年来的华语商业电影中,出现了几部较为另类的以战争为背景的影片,如《麦田》、《大兵小将》、《斗牛》等[1],这些影片中的主人公不是将领统帅、政治精英或文化名流,而是不知名的小人物。戏剧家亚瑟•米勒曾说:“我相信普通人像帝王一样,适合于作为最高意义的悲剧题材。”[2]在这些作品中,小人物以自己的命运悲剧,揭示了战争中最为深刻复杂的人性主题,观众所接受的不再是正襟危坐的说教,而是笑中带泪、喜中含悲的艺术感悟。

一、对独立个体的人文关怀

首先,这些影片中的小人物形象体现了创作者们对人作为独立个体所具有的个人价值的人文关怀。虽然中国的传统史观侧重为帝王将相等“大人物”书传,但许多文学大家却对“小人物”持有深厚的悲悯之情,如老舍笔下的“老北京”众生相,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和“阿Q”等等,这些鲜活的艺术形象寄托了作者对于人性的深刻反思。本文所列的几部作品通过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体现了创作者对人生价值的关注。如在叙事结构上,《麦田》借助具有象征意义的五行符号,《大兵小将》借助历险故事的经典叙事模式和精神分析的梦境隐喻,《斗牛》则借助黑白与彩色交错的时空穿插;又如,在象征手法上,片名起到了隐喻主旨的作用:“麦田”所象征的家园和守望,“小将”和“大兵”所指代的“尊卑”,斗牛之“斗”所喻指的顽强抗争。再如,影片主要人物之间的互动关系,也起到了隐喻和深化主题的作用:《麦田》里等待中的战国女人和获救的秦国逃兵,他们之间既是敌对关系也是潜意识里的心理幻想对象,《大兵小将》中,贵为王储的“小将”最终接纳了平民“大兵”的那份质朴的民生情怀,《斗牛》中牛二孤身一人与命运进行着实力悬殊的抗争,他与奶牛之间也由排斥、融洽到最后相濡以沫。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尽管大时代的洪流会影响甚至决定着小人物的命运,但这种影响绝不是单向的,也不是简单的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小人物并不都是被动地接受精英文化,完全没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自主的创造力。[3]如果从历史逻辑和人文角度来解释个人与时代之间的联系,我们可以看到:宏大的叙事背景提供了合理性基础,影片通过具体情境阐释了个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命价值,从而使得现代人能更为真实地理解生活和生命的本质,彰显了这个多元复杂而又喧嚣浮躁的时代所渴望的那份庄严朴素而深沉博大的人文关怀。

二、对另类英雄观的多元文化关照

其次,影片中的小人物形象呈现了多元文化背景下,以“非英雄”形象为代表的另类英雄观。影片的人物造型、语言举止、人物之间的互动关系,均体现出鲜明活泼的喜剧甚至是黑色幽默色彩,如《麦田》中的两个衣不蔽体的男主人公无奈地成为了一群泼辣热情的女人们的俘虏,《大兵小将》中,小将自视甚高的想法总是受到大兵朴素的“生存哲学”的挑战,《斗牛》中牛二外表粗鄙猥琐,却像对待心上人一样呵护奶牛。这些小人物以“非英雄”[4]形象的面目呈现在观众面前,主创们通过“非英雄”这种不完美的人物形象来表达对理想的渴望,揭示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思考,具有创作理念上的创新意义和艺术表现上的全新震撼效果。有历史学家指出:“如何组合一个历史境遇,取决于历史学家如何把具体的情节结构和他所希望赋予某种意义的历史事件相结合。”[5]因此,无论在影片中呈现的人物形象看起来有多么接近历史的真实,创作者一定在有意识地遗漏了一些什么的同时,又植入了另外的一些内容,在这取舍之间,作者的创作意图尽显。[6]通过《麦田》、《大兵小将》和《斗牛》对历史背景的交代,我们发现导演故意避开了战争的完整过程和战场全貌,导演所关注的是不为正史所记载的“野史”,恰恰是主创有意的忽略和“无从考证”的人物设置,制造了一种陌生化的艺术效果,将观众从以往熟悉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思维套路中脱离开,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所预设的情境。这鲜明地体现了当下新历史主义对中国影视的普遍影响。正如文艺评论家王德胜所言,新历史主义把历史交还给大众的感官的直觉活动及其娱乐性满足,[7]以满足观众通过白日梦实现社会认同感的内在心理需求。另一方面,新历史主义也不完全等同于,它是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重构理想主义、英雄主义的探索性途径之一。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在反思战争意义上,如果说以前的电影作品多为表达价值判断,那么今后则应注意凸现人的命运,对战争意义的揭示。[8]新历史主义背景下的战争电影,将对人性进行更为个性化和反传统的审美表达,在颠覆传统与全新演绎中,彰显出主创者们独特的审美个性和对战争及生死终极主题的思考。

三、对大众心理需求的文化反射

最后,影片所塑造的小人物形象印证了大众文化繁荣、多媒体时代的文化背景下,受众渴望自我观照和自我欣赏的心理需求。有学者指出:小人物形象在影视作品中的盛行这一文化现象的深层推手是大众文化时代大众自我选择的结果。这里的“自我”不是指某一个具体个人,而是“小人物”群体的代指。通过观看以表现“自我”为核心的影视作品,大众获得了多重心理需求的满足。[9]这三部影片中,主创以一种平和平等的创作视角去揭示这些小人物的命运,战争只是一件外套,其裹挟的精神实质是小人物内在的心理驱动。但主创的主旨不仅停留于通过自然主义的手法揭示主人公的生理需求,而是通过小人物奋力抗争和执着追寻,昭示“要怀着理想努力活下去”这一朴素而深刻的人生主题,正因为观众从影片的惨烈背景、人物的乖舛命运中看到主人公“坚守理想而活着”的不易,才可能在影片结束后,生发出对于自身现实的那份满足和释然。值得一提的是,战争电影中的小人物形象,除了满足受众的“自我实现”需求外,还起到了一定的“心理补偿”作用,影片中的主人公虽然是命运的小人物,却是道义的真英雄,观众们在看到他们为了尊严和道义拼死一搏的同时,内心也获得了一份激荡的道德升华,这种获得心灵共鸣与升华却不需要付出风险和代价的心理过程,正是艺术带给人的“补偿”效应。“自我实现”和“心理补偿”这两种心理需求,使得观赏者暂时脱离了现实生活的枯燥乏味、单调平庸,在幻想得到满足的同时获得一份精神和情感的升华。

有学者曾言:“与所谓大历史相伴的一直有一条民间的历史,也许只有这条个人体验的历史才是真正有意义的。”[10]战争中的小人物虽然无法阻挡命运割草机的碾压,[11]但是他们在残酷的战争中所闪现的人性之光,能激发起每个人内心的悲悯之情。在感叹小人物命运的同时,我们也是在感叹自己,我们在对残酷命运的戏谑和对人类自身有限性的自嘲中,发现了现代人彼此隔离中的那份心灵相通的联系,我们从小人物身上发现了自己埋藏在卑微下的尊贵,人类脆弱生命中的坚强和绝望中的希望。

注释

[1]《麦田》(2009年)导演:何平,主演:范冰冰、黄觉、杜家毅、王学圻、王姬等。讲述了战国末期秦赵长平之战后,赵国潞邑城五天四夜里发生的故事。《大兵小将》(2010年)导演:丁晟,主演:成龙、王力宏等。讲述了战国末期,梁卫两国交战,一名幸存的梁国老兵在押解一名卫国将军回国讨赏途中所经历的冒险。《斗牛》(2009年)导演:管虎,主演:黄渤、闫妮等。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华北一个偏远山村中,为了保护荷兰支持中国抗日送给八路军的一头纯种奶牛,村民牛二面对日军扫荡、土匪和流民劫掠等多重考验,奋力保护奶牛并与之相依为命的曲折经历。

[2]张薇:《论周星驰电影中的小人物与悲剧性》,《文学教育》,2009年第1期,第117页。

[3]李霞:《小人物和大时代》,《读书》,2001年第6期,第37页。

[4] “非英雄”思想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文学主张建立一个普通人的人学整体观,其在文学上的映照即是大量文学作品中的非英雄化人物。“非英雄”不是“反面人物”或“反面角色”,而是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形象。

[5]海登•怀特:《作为文学虚构的历史文本》,张京媛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65页。

[6]王志敏:《发现与植入的指向――电影与历史人物》,《艺术评论》,2009年第4期,第24页。

[7]曾耀农:《新历史主义对新时期影视的影响》,《青海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第77页。

[8]范藻:《中国战争电影:在反思中前瞻》,《当代文坛》,2001年第4期,第77页。

[9]李琳:《大众的“自我”选择――影视小人物盛行现象的文化解析》,《当代电影》,2009年第7期,第124页。

[10]汪方华:《鬼子来了――黑白滤色镜中的草根情结》,《电影评介》,2003年第8期,第37页。

[11]这个比喻取自英国诗人菲利普•拉金的诗歌《割草机》。拉金的诗作中有相当数量的作品以小动物形象为主角,这些动物界的中的“小字辈”隐喻了人类社会的种种小人物形象,他们寄托了作者对芸芸众生的同情、关注与理解。

史上最牛高考作文篇10

从伦敦出发,沿着高速公路向西北方向行驶,走过约120公里的路程,便到了牛津大学城。一走进牛津城,扑面而来的是美不胜收的传统的英国古镇风貌,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毗邻而居,有沙岩土砖砌成的带着雕花阳台栏杆的乔治式建筑,有一楼挑高三到四米的维多利亚时期的红砖建筑,还有尖塔拱门的哥特式建筑,仅仅通过这些建筑便可领略牛津城的丰厚底蕴和贵族气息。难怪有人在感慨中想起英国人常说的那句话“穿过牛津城,犹如穿越历史”。

和伦敦不一样,远离都城的牛津远离了喧闹,街上的行人脚步悠然,表情从容,不时有骑着自行车的年轻人从身边一闪而过,沧桑淳朴的建筑、清幽静谧的街道、悠然淡雅的书香,使整个城镇呈现出一幅历史和现代文明相互交融的宁静景色。牛津人便在这种似乎跟不上时代节奏的慢生活中守住了古朴的宁静,也守住了一份浸润在书香里的儒雅和淡定。

牛津是中古世纪时期泰晤士河上的重要渡口。所谓津者,渡口之意也,传说是古代牛群涉水而过的地方,小城因此而得名。在十二世纪之前,英国没有高等学府,学子们都被送到法国或其他欧陆国家求学深造。后来英法关系恶化,英王亨利二世于1167年下令禁止英国学生在巴黎大学学习,从那时开始,第一个学校公寓在牛津建立,之后逐渐成为学院,随后,不同的学院陆续成立,最终发展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所大学――牛津大学,这座大学,也成为英语世界中最古老的大学。

在我国的大学一直为是否开放争议不休时,天生没有大门、没有围墙的牛津大学却毫不隐藏地向世人敞开胸怀。牛津大学是由35所学院及由教会设立的5所永久私人学院合组而成。学生们在学院里食宿,从事各类体育、团体社交活动,大学则统一安排全校课堂讲授及讨论会,以及统一颁发毕业文凭等。因此,在牛津城里,我们找不到一个大学校园的固定地界,城市与大学融为一体。一个个紧簇的学院如星星点点般散落在城内,每个学院都有一个独立的院墙。门墙内,清幽静谧,庭院深深,斑驳的石墙上爬满老藤,使人仿佛回到遥远的中古世纪。学生们从学院里走出,在街头巷尾漫步,享受着居民一样的市井生活。因此,牛津大学又被誉为“城市中的大学”。

牛津古城的中心是雷德克利夫广场,这里是大学举行庆典及各项文艺活动的中心。在广场西边,则是著名的大学图书馆。早于大英图书馆150年建立的图书馆原是建于十五世纪的神学院,现在改为大学图书馆,馆内藏书达400多万册,馆藏数量仅次于大英图书馆,位居全英第二位,有许多名家文章、乐曲的珍贵手稿。这些手稿存置在精致的玻璃柜中供人参观,据说每当参观者看完后,管理人员立刻用黑色的绒布覆盖起来,真假不得而知,却也透出牛津人对古物的珍惜保藏之情。

在牛津古城中,想找一个至高点俯瞰全城,当属位于雷德克利夫广场南边的圣玛丽教堂,教堂内装饰古老陈旧却不失庄重,彩色的玻璃窗反射着七彩的光芒。我们从教堂内的一个小门进去,先登木梯,而后铁梯,再沿着螺旋上升的狭小的石梯,攀到了教堂的塔顶。由这里极目望去,牛津城的学院尽收眼底。错落有致的教堂顶上,一个个塔尖如一座座神像挺立云端,布满了牛津的天际,牛津城好似一座万神聚会的天城。难怪英国19世纪的大诗人马修安诺德在赞美他的母校时唱出:“那座甜蜜的都城,她的无数的梦样的塔尖。”

漫步在牛津城里,走过哈雷故居、考试院、大学教务处,寻觅古老智慧和人文精神的愿望一直萦绕心底。于是,我走进牛津城的一家书店,找到了童话故事《爱丽丝梦游仙境》。据说,这部以牛津城为背景的戏谑人生的童话让当年的维多利亚女王爱不释手,女王要求身边的人把这位作者的书全部找给她看,没料想,送到她手上的作者的第二本书却是《行列式――计算数值的简易方法》,一本纯数学专著。不管维多利亚女王如何吃惊,两本书的作者为同一个人却是事实,即牛津大学的数学教师查尔斯-道奇森。据说,这位严谨的数学教师给自己朋友的女儿随口编撰了一个童话故事,又用刘易斯・卡罗尔的笔名写下来,一不留神便成了一部世界名著。逻辑严谨和顽皮童真重叠在一个人身上,在神秘的数学王国探索寻觅的查尔斯・道奇森,又以创作童话的形式站在了文学创作的世界之巅,也让人领悟了牛津人的人文情怀和大师风范。我买下一本《爱丽丝梦游仙境》捧在手上,想象着维多利亚女王拿着《行列式一一计算数值的简易方法》一脸吃惊的表情,会心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