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鲁迅十篇

时间:2023-04-03 12:59:57

走进鲁迅

走进鲁迅篇1

五猖会

文/鲁 迅

要到东关看五猖会去了。这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因为那会是全县中最盛的会,东关又是离我家很远的地方,出城还有六十多里水路,在那里有两座特别的庙。……其一便是五猖庙了,名目就奇特。据有考据癖的人说:这就是五通神。然而也并无确据。神像是五个男人,也不见有什么猖獗之状;后面列坐着五位太太,却并不“分坐”,远不及北京戏园里界限之谨严。其实呢,这也是殊与“礼教”有妨的,――但他们既然是五猖,便也无法可想,而且自然也就“又作别论”了。

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粤自,生于太荒,

首出御世,肇开混茫。

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粤自”就是“粤自”,读下去,记住它,“粤自”呵!“生于太荒”呵!……

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晴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

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

“不错。去吧。”父亲点着头,说。

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

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

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

(有删节)

【思考练习】

1.选文重点写了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勒令“我”背书,“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表达出“我”什么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读选文,在下面横线上填写表现“我”去看五猖会心情变化的词语。

高兴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

4.文中多处运用比喻修辞来表现人物心理,请找出一句并分析其作用。

例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末写大家高兴,而“我”却觉得“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这里用了怎样的手法?反映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作借鉴】

合理取舍,详略得当。本文题目为“五猖会”,但文中对赛会的内容写得极其简略,却详细地叙述了背书这件事。原因何在?因为材料的详略取舍,贵在突出中心。本文的中心不在赛会如何精彩、好看,而在含蓄地反映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写作文只有做到合理取舍,详略得当,才能突出重点,更好地表现中心,增强表达效果。

【美文二】

白光(节选)

文/鲁 迅

陈士成看过县考的榜,回到家里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他去得本很早,一见榜,便先在这上面寻陈字。陈字也不少,似乎也都争先恐后地跳进他眼睛里来,然而接着的却全不是士成这两个字。他于是重新再在十二张榜的圆图里细细地搜寻,看的人全已散尽了,而陈士成在榜上终于没有见,单站在试院的照壁的面前。

凉风虽然拂拂地吹动他斑白的短发,初冬的太阳却还是很温和地来晒他。但他似乎被太阳晒得头晕了,脸色越加变成灰白,从劳乏的红肿的两眼里,发出古怪的闪光。这时他其实早已不看什么墙上的榜文了,只见有许多乌黑的圆圈,在眼前泛泛地游走。

他刚到自己的房门口,陈士成还看见许多小头夹着黑圆圈在眼前跳舞,有时杂乱,有时也摆成异样的阵图,然而渐渐地减少了,模糊了。

“这回又完了!”

他大吃一惊,直跳起来,分明就在耳边的话,回过头去却并没有什么人,仿佛又听得嗡的敲了一声磬,自己的嘴也说道:

“这回又完了!”

他忽而举起一只手来,屈指计数着想,十一,十三回,连今年是十六回,竟没有一个考官懂得文章,有眼无珠,也是可怜的事,便不由嘻嘻地失了笑。然而他愤然了,蓦地从书包底下抽出誊真的制艺和试帖来,拿着往外走,刚近房门,却看见满眼都明亮,连一群鸡也正在笑他,便禁不住心头突突地狂跳,只好缩回里面了。

别家的炊烟早消歇了,独有月亮,缓缓地出现在寒夜的空中。

空中青碧到如一片海,略有些浮云,仿佛有谁将粉笔洗在笔洗里似的摇曳。月亮对着陈士成注下寒冷的光波来,当初也不过像是一面新磨的铁镜罢了,而这镜却诡秘地照透了陈士成的全身,就在他身上映出铁的月亮的影。

祖母说,陈氏的祖宗是巨富的,这屋子便是祖基,祖宗埋着无数的银子,有福气的子孙一定会得到的罢,然而至今还没有发现。至于处所,那是藏在一个谜语的中间:

“左弯右弯,前走后走,量金量银不论斗。”

白光如一柄白团扇,摇摇摆摆地闪起在他房里了。

“也终于在这里!”

他说着,狮子似的赶快走进那房里去,但跨进里面的时候,便不见了白光的影踪,只有莽苍苍的一间旧房,和几个破书桌都没在昏暗里。他爽然地站着,慢慢地再定睛,然而白光却分明又起来了,这回更广大,比硫磺火更白净,比朝雾更霏微,而且便在靠东墙的一张书桌下。

陈士成狮子似的奔到门后边,伸手去摸锄头,撞着一条黑影。他不知怎的有些怕了,张皇地点了灯,看锄头无非倚着。他移开桌子,用锄头一气掘起四块大方砖,蹲身一看,照例是黄澄澄的细沙,揎了袖扒开细沙,便露出下面的黑土来。他极小心地,幽静地,一锄一锄往下掘,然而深夜究竟太寂静了,尖铁触土的声音,总是钝重地不肯瞒人地发响。

土坑深到二尺多了,并不见有瓮口,陈士成正心焦,一声脆响,颇震得手腕痛,锄尖碰到什么坚硬的东西了;他急忙抛下锄头,摸索着看时,一块大方砖在下面。他的心抖得很厉害,聚精会神地挖起那方砖来,下面也满是先前一样的黑土,扒松了许多土,下面似乎还无穷。但忽而又触着坚硬的小东西了,圆的,大约是一个锈铜钱;此外也还有几片破碎的磁片。

陈士成心里仿佛觉得空虚了,浑身流汗,急躁地只扒搔;这其间,心在空中一抖动,又触着一种古怪的小东西了,这似乎约略有些马掌形的,但触手很松脆。他又聚精会神地挖起那东西来,谨慎地撮着,就灯光下仔细看时,那东西斑斑驳驳的像是烂骨头,上面还带着一排零落不全的牙齿。他已经悟到这许是下巴骨了,而那下巴骨也便在他手里索索地动弹起来,而且笑吟吟地显出笑影,终于听得他开口道:

“这回又完了!”

【写作借鉴】

走进鲁迅篇2

关键词:荒诞 黑暗 悖论 原罪 自我 中间物

一、序言

“我时常解剖他人,但更多的是面对我自己[1]”。这是进入鲁迅内心的一把钥匙,《野草》即可作如是观,《野草》是鲁迅写给自己的。据鲁迅的挚友许寿裳看来:《野草》是鲁迅个人的“哲学”――从切身体验得来关于生活总的看法[2]。鲁迅对这本小集子是极为珍视和喜爱的,他说,这本小集子“技术不算坏,只是那时的心境有点颓唐”。[3]并称这本小集子是“废弛的地狱沿边惨白的小花”[4]。鲁迅先生回忆写《野草》时的情景说:“后来《新青年》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隐退,有的前进,我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并且落了一个‘作家’的头衔。依然是在沙漠里走来走去,不过已经逃不出散漫刊物作文字,叫作随便谈谈,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夸大点,就是散文诗。以后印成一本,就是《野草》[5]”。“技术不算坏”和“心境的不太好”的作家在“沙漠里走来走去”。这就使《野草》更多的体现出一种幻灭感和虚无感,仅仅是由作家所说,心境不太好吗?我不是这样认为的。在鲁迅开始创作《秋夜》的第二天,就开始翻译日本文艺理论家厨川白村的文艺论著《苦闷的象征》,这本书翻译是和《野草》创作的几乎处一同一过程的。[6]没有理由不相信,《野草》的创作是有厨川的影响的。厨川的佛洛伊德的文艺观给鲁迅的印象很深。正如鲁迅在译序中所说:“生命力受了压抑而生苦闷、懊恼乃是文艺的根柢,而其表现手法乃是广义的象征主义。”[7]又在译作《苦闷的象征》说:“我们的生活愈不肤浅,愈深,便比照这深;生命力愈盛,这苦恼愈盛;这苦恼也不得不愈加其烈,在伏在心的内底生活,即无意识心底里,是蓄积着极痛烈而且深刻的许多伤害的[8]。”鲁迅的《野草》创作是周氏兄弟失和之后开始的,而这也是鲁迅先生一生中几乎是最大的心理打击。在谈其此类事情时,鲁迅是极为愤激的,他说“我先前何尝不是出于自愿,在生活的道路上,将血一滴一滴的滴过去,以伺别人,虽自觉瘦弱,也以为快活。而现在呢,人们笑我瘦弱了,连饮过我血的人,也来嘲笑我瘦弱了。”[9]这种加于鲁迅的伤害不仅仅使鲁迅感到是颓唐,更是对于自己对于原先所确立价值体系的怀疑直至绝望。从而这些都在写给自己的散文集中体现出来。但鲁迅并没有很直露的表白出来。而是采用了艺术的“伪装”。在译作《苦闷的象征中》如此说:艺术最大的要件,是在具象形,即或思想内容,经了具象的人物事件、风景之类的活的东西表现出来。换句话说,就是和梦的潜在内容改装打扮了而出现。这就使得鲁迅在《野草》出现了很多的意象。有“枣树”和“小红花”、有“死火”、有告别人于黑暗中的“影”、有举起投枪的“战士”。更让我们感到注目的还是那个“困顿、倔强、眼光阴沉、黑须乱发的过客”。这篇《过客》,据鲁迅说,他已经构思了十年之久。[10]这说明了这篇文章在《野草》中的重要地位,它隐藏着更为深广的历史内容。我试图以“过客”形象为主体并配合其他意象来探寻“过客”“走”的意义。

二、三个象征物的分析

《过客》里有三个人物,即老翁、小女孩和过客,老者在象征什么引起了很大的争论,但一般都认为老者的形象是颓唐的、消极的。是阻碍过客前进的障碍物。这种分析实际上也是很有见地的,但我要分析的是他在这篇文章中的位置,他和小女孩以及过客作为一个不可分隔的整体出现的。只有这样才可以清晰的体现作者的意图。

老者显示出对于世界悲观和绝望,都与鲁迅的体验极为相似,他的话语透视出作者最真实的底蕴。鲁迅对于黑暗和虚无的深刻体会,与老者的话语暗暗的叠和在一起。有理由认为老者实质上是鲁迅内心外放的一个主体。在鲁迅的世界,绝望始终是他的一个底色,在老者身上那种虚无感,让一切都失去了意义。俨然是鲁迅对于身外世界的体察。钱理群先生曾经说过:“只有为自己,鲁迅才发表一点属于自己的,极端黑暗的看法,但也只有一点。”[11]李欧梵先生也讲过类似的话:我认为鲁迅一生在公和私,社会和个人两方面存在相当程度的差异和矛盾,他在个人内心深处,甚至个人艺术爱好上,似乎不见得那么积极,那么入世,甚至有时还带有悲观和颓废的色彩。[12]鲁迅先生自己也讲过如下的看法:我所说的话,常与所想的不同,……,我为自己和别人的设想,是两样的,所以者何,就是因为我的思想太黑暗。[13]又说;“我自然不大想骗人,但也未尝想将心里的话说尽,只要看的可以交卷就算完,……,发表一点,酷爱的温暖的人物已经觉得够冷酷了,如果全露出我的血肉来,到那时还不唾弃我的,即使是枭蛇鬼怪,也是我的朋,这才是我真正的朋友[14]。”综观鲁迅和他研究者的言论,我们似乎看到鲁迅少为人所知的一面。有理由认为老者实在是鲁迅内心外放的另外一个主体。可以说,在老者身上鲁迅了自己对于世界最根本的、最符合自己内心的看法,这在很大程度上补充了过客内心表现上的空白。

那么过客那,他无异是鲁迅的化身,这在历来的《野草》研究中是没有多少异议的。他和老者的区别就在于他对命运的清楚洞察同时,也赋予自己一种怀疑精神,他“充分认识到自我的局限也即掌握了命运的有限,觉悟到这些,也就达到了大彻大悟,达到了超越。”[15]唯一不同的是他采取了反抗的方式:走。在《死火》中,烈火选择了烧完,而老者,选择了冻结,虽然老者对于世界的看法才更符合作者内心。

在本文中,小女孩则是另外一种情况,她于老者、过客全不同,他完全属于鲁迅身外的世界,是鲁迅“身外青春”寄予的对象。在 《野草》这个 黑暗、阴郁、荒凉、冷冰的世界里,小女孩是这里唯一的亮色,在过客和老者都认为是“坟”的地方,小女孩则在那里看到了“鲜花”,她还给予过客布施,尽管过客拒绝了这种布施,可是过客还是从她身上吸取了温暖和动力。在鲁迅和小女孩的关系上,体现出鲁迅和爱他者之间复杂的关系。小女孩尽管在表面上是作为一种障碍物存在的,实质上也是作为过客的一个参照座标而存在的,这也是鲁迅“反抗绝望”的一个人生指点,也是鲁迅与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先驱的区别点之一。他并未以自身的有限性而否认世界的无限性。而西方“存在主义哲学研究孤独的个体,研究个人存在和个人存在的基本状态,并认为孤独个体是世界唯一的实在”。[16]而鲁迅则更多的表达过以下的意思:我的作品太黑暗,因为我常常觉得唯“黑暗与虚无”乃为“实有”,我终于不能证实:唯黑暗和虚无乃为实有。所以,我想,在青年中,乃另有希望所存在。[17]

老者和小女孩的存在是和过客紧紧的结合在一起的,这反映出过客心中的挣扎和反抗,对于自己生命历程的把握显然并非一潭死水,而始终存在着选择的困惑。

三、西西佛斯神话

在主客问答中,显示出过客存在的荒诞性,过客“不知从那里来,也不知向哪去,以至于也不知道怎么称呼自己。”[18]他被抛入这个荒诞世界里,抛到无法自主的道路上,只能沿此走下去,这也成为他存在的象征。一停顿,过客就不存在了。当老翁建议让过客回转时,过客以激烈的言辞陈述他所经历的。“没一处没名目,没一处没有驱逐和牢笼,没有一处没有眶外的眼泪,我憎恶他们,我不回转去。”[19]事实上,这恰恰表明过客与过去隔不断的联系。并且,这种联系让他有一种负罪感。这种负罪感让他强烈的否定过去。同时也把自己一起否定了。请看:“倘使我得了谁的布施,祝愿她早日灭亡,或者诅咒她以外的一起都灭亡,连我自己,因为我就应该诅咒[20]。”过客笼罩在黑暗、阴郁世界的影子里。在《在影的告别中》,影祝愿“我独自远行,不但没有你,而且再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只有我被黑暗吞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21]这种否定黑暗也把自己包括在内认识让过客呈现出一种原罪感,这种原罪感使过客以走的方式回绝过去,去寻找生命的意义。结果,过客不得不走下去,但前面那,前面是“坟”,这一目标的虚无让我们强烈的震惊。过客对于未来是有清醒的、深刻的体察的。鲁迅在《过客》中设计的终极目标的虚无性也在《影的告别》中体现出来:“在我所不愿的天堂里,我不愿去;在我所不愿去的地狱里,我不愿去;在我不愿意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22]这样,过客自身的荒诞性到了极点,他失去了一切依托,所有的关系不确定。“一种找不到立足点而漂浮于空中的惶惑心态。”[23]他只有不停的走下去,拒绝布施,拒绝休息,拒绝回转。那个前面的声音的在催促他,叫唤他,使他息不下。这个声音无异是剥去了一切外衣的自我,是一种理性的确认,是社会责任和义务承担者的确认,他不得不走下去。两极的对立也就这样产生了。无论他怎样努力,他的结局(坟)否定他行为(走)的意义。至此,鲁迅对生存的体验达到了一种深刻的无以复加的程度。终极与追寻过程两极的对立产生了。

在希腊神话中,有一个西西佛斯的神话,传说这个神由于触怒了主神宙斯,而被他罚去山脚下推石头,只要他能把石头推到山顶,那么他的惩罚就可以解除,但是,西西佛斯将要把石头推到山顶的时候,这个石头就会自动滚落下来。就这样,周而复始,西西佛斯永远在推他的石头。

当目的成为虚无之后,过程成了一切,对于现在的把握成了过客唯一的存在。鲁迅说:“我看一切理想家,不是怀念过去,就是希望将来,而对于现在这一题目都交了白卷。”[24]对于“现在”的珍重包含了对于“过去”的否定,也凝聚着对于将来的理解,因为“将来”这回事虽然不知道情形怎样,但是一定会到来的。所虑者到了那时,就成为那时的“现在”。无数个现在就形成了“过程”。这个过程包含了对于希望的否定,当过客否定希望的同时,也否定了绝望。“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等同。”在过客不断走的过程中,就消解了绝望与希望的绝对性。

过客“走”的过程就是反抗绝望的过程,这个过程突现了个体面对世界时自身的体察,也体现出个体与世界紧张的对立关系。这种对立关系伴随着鲁迅一生。这个影子徘徊与明与暗之间的状态用“走”的方式表现出来,影子与过客形象重叠起来。

当鲁迅与西西佛斯得到同样的命运时,西西佛斯的神话就这样产生了,这个痛苦的巨人承担着看透虚无目的后的痛苦,却又不得不继续走下去,西西佛斯与过客永远前进,在绝望的反抗中创造生命的意义。

四、绝望的抗战

较之其他篇章,《过客》也是带着极强烈的情绪来写的,但我更倾向认为作者是在展示对于生命思考,更准确的说,是自我生命状态描述与定位,是一种思想轨迹的自我确认,过客与终极目标的对立关系使过客产生的的虚妄感与幻灭感,这是让鲁迅极为痛苦的。这也是鲁迅自我返观和内心审视后的结果,在《这样的战士》中,“他终于在无物之阵中老衰,寿终,他终于不是战士,但无物之阵是胜者。”在《秋夜》里,小红花瑟缩地做梦,梦见了“春的到来”,而“枣树”却知道,“秋后要有春”,他更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在《希望》中,“用这希望的盾,来抗拒那空虚中暗夜的袭来,虽然盾后面是空虚的暗夜”。这种返观和审视给予过客的,只能是虚无感和幻灭感,但这并没有使过客停顿下来,反而使他息不下,“我还是走的好”。在文章结尾,过客向野地里踉伧地闯进去,而战士明知陷于“无物之物”,却“依然举起了投枪”。这些意向叠加更让我们体味到鲁迅内心的困境,他的感受不是来自于理性的思索,而是来自于内心的体验,鲁迅先生说“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的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的很了。”[25]这种失望与颓唐更多是内心的体验,换句话说,是非理性的,然而,鲁迅也象过客一样,进行了反抗。他自觉“虽然思想太黑暗,但究竟是否正确,又不得而知,所以只能在自身体验,不敢邀请别人[26]。”这种绝望在鲁迅看来,始终是个体的绝望,他清醒的认识到,这个世界不仅仅是他自己,如《影的告别》中,“我愿意这样,朋友,我独自远行,不但没有你,并且再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只有我被黑暗吞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27]他自愿“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扛住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光明的地方去而自己却只能葬身于‘黑夜的闸门’之下。”[28]给鲁迅以虚无和幻灭感,也使鲁迅先生产生了“中间物”意识。他说;“一切事物,在转变中,也总有多少中间物的,……. ,或者简直可以说,在进化的链子上,一切都是中间物…….,至多不过是桥梁中的一木一石,并非什么前途的目标范本。”[29]这就使鲁迅更多的是关注“现在”,惟有无数个“现在”连结成的“过程”才是真实的。至此,我们明白鲁迅对于“天堂”和“黄金世界”的拒绝。他提醒世人,不要过分在意这些预言的虚幻性,从而自我麻醉,自我欺骗。鲁迅对此反问,这样的世界存在吗?他一针见血的指出:“我疑心在黄金世界里,也会有叛徒被处死刑。”[30]究其实质,如果什么事物达到“圆满”和“极致”,就不会再有发展了,换而言之,那就是死亡。而正因为“中间物”意识的获得,才使自身的获得无限的活力和开放性。

过客“走”的行为,鲁迅中间物意识的产生,是因为鲁迅先生战斗的急迫性和改良中国的热情面对中国现实的滞后而产生的。这也决定了鲁迅不得不永远孤独的“走”下去。

参考文献

[1] 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第356页,以下如引自《鲁迅全集》的,出版地及出版社和出版时间均同,不再注明.

[2] 许寿裳:《我所知道的鲁迅》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第42页.

[3] 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第249页.

[4] 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第356页.

[5] 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第456页.

[6] 《鲁迅年谱》第二卷,鲁迅译此书1924年9月22日至10月10日,并与1924年11月22日作序言.

[7] 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鲁迅译见《鲁迅全集》1973年版,第13卷,第43-44页

[8] 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第249页.

[9] 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 鲁迅译,见《鲁迅全集》1973年版,第13卷,第51页.

[10]荆有麟:《鲁迅回忆》 上海 上海杂志公司,1947,第63页.

[11]钱理群:《走进当代鲁迅》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第24页.

[12]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岳麓书社 1999,第235页.

[13]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第3页.

[14]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第356页.

[15]钱理群:同[11], 第271页.

[16]汪晖:《反抗绝望》,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第285页.

[17]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第20页.

[18][19]选自《野草》.

[20][21] [22]选自《野草》.

[23]汪晖:《反抗绝望》同[16] 第239页.

[24]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第20页.

[25]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第45页.

[26]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第10页.

[28]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第14页.

走进鲁迅篇3

当我踏出师范大学的大门,走上讲台,第一次接触鲁迅的作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我非常激动,因为在所有作家中,我最崇拜的就是鲁迅。这篇文章无论在写作手法、语言运用,还是主题思想等方面,都有很多东西可以去挖掘。但当我看了教案,我傻眼了,只有两个课时的时间来讲这篇文章,所以这导致的结果就是草草地开始,匆匆地结束,学生听得一知半解,而我讲得异常痛苦。

去年,我去文澜中学听课,听的恰好是鲁迅的《社戏》,那位老师真是有魄力,带领她的学生“细细地去分析”“慢慢地去品味”,让她的学生真切地感受到鲁迅确实是一位大师,并发自内心地去喜欢他,去欣赏他,从而走“进”他。这样的课,我想对于学生来说是终生受益的。这一堂课,我听得很有收获。

郁达夫曾说:“如问中国自有新文学运动以来,谁最伟大?谁最能代表这个时代?我将毫不踌躇地回答:鲁迅。”鲁迅作品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对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所以细细地去品味鲁迅先生的作品,显得尤为重要。

二、还原真实,拉“近”与鲁迅的距离

提到鲁迅,我们老师总要告诉学生,“他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文学常识,考试经常涉及到,但有时,这样的介绍反而让学生疏远鲁迅,觉得他是高高在上的,不利于后面文本的研读。

我们在教学中就应该尽可能地让学生去了解一个真实的鲁迅。所以我常在介绍相关的文学常识的时候,讲一些关于他的小故事。

【案例1】“这不就是我们的爸爸吗?”

鲁迅其实是个拥有明朗笑容的人。“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这样短短的介绍,却颠覆了学生印象中那个永远板着脸、冷峻异常的形象。笑容容易让人亲近。

鲁迅是一个经常帮助、关心进步青年成长的人。萧红从东北孤身前来,鲁迅像对待女儿那样,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给予她关爱。正是由于鲁迅先生的帮助,萧红才进入上海文坛,从而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影响的青年女作家。

鲁迅还是一个平凡的父亲。我常把在鲁迅书信中关于儿子海婴的部分内容,声情并茂地朗读给学生听:“我们的孩子也很淘气,也是要吃饭的时候就来了,达到目的以后就出去玩,还发牢骚说‘没有弟弟,太寂寞’,是个颇伟大的不平家。”“海婴这家伙非常调皮,两三日前竟发表了颇为反动的宣言说:‘这种爸爸,什么爸爸!’真难办。”

往往听到这里,学生就会露出笑容,心里肯定在想:这不就是我们的爸爸吗?

这些故事的介绍容易让学生感知一个真实的鲁迅,他不是神秘的,更不是高高在上的,他也和我们一样有各种各样的情感。还原真实的鲁迅,并不会使鲁迅的地位下降,反而能拉“近”与鲁迅的距离,从而能更好地走“进”鲁迅。

三、细嚼慢赏,走“进”鲁迅的世界

钱理群教授曾说:“世界上每个国家总是以本民族的经典作家教育后代,比如莎士比亚、普希金、托尔斯泰、雨果、惠特曼等,都是英国人、俄国人、法国人、美国人家喻户晓,从小耳熟能详的。我们也应该通过中小学教育和其他手段,让屈原、杜甫、李白、曹雪芹、鲁迅……这样的民族文化精神遗产代代相传,成为年轻一代精神成长的‘底子’,这对于他们的一生发展乃至整个民族文化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这大概就是中学生要读点鲁迅的主要意义所在吧。”

鲁迅的文章比较深奥,鲁迅自己也说:“我的文章,未有阅历的人实在不见得看得懂。”但初中课文所选的几篇文章,七年级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雪》《社戏》,八年级的《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风筝》,九年级的《孔乙己》《中国人失掉自信了吗》《故乡》,都是比较切合中学生的欣赏水平的。

孔庆东说:“鲁迅是中学语文教育的灵丹妙药……我的观点也是受钱理群先生的启发,我们一致认为鲁迅是现代语文第一高手,把鲁迅读好了,大部分语文问题都会得到帮助。中学的时候如果把鲁迅全集读一遍,不用上中文系就已经成为中文高材生了。”我觉得,初中阶段鲁迅的文章就应该细嚼慢赏,不必拘泥于课时规定。

在一年的探索中,我主要从下面几个角度切入鲁迅的作品,带领学生走“进”鲁迅。

(一)站得高点,“易见”全脉

讲鲁迅作品的第一堂课,我总是会引导学生尽量站得高点,看看鲁迅先生是如何谋篇布局的。

【案例2】鲜活的“长妈妈”形象

在学习《阿长与〈山海经〉》时,第一课时我主要设计两个问题:

1.课文围绕长妈妈写了几件事情?重点写的是哪件?为什么这样安排?

2.从这些事情中,能看出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有怎样的变化?

学生很快就能把事件归纳出来:“切切察察”的毛病,摆成大字的睡相,令人厌恶的种种规矩,关于“长毛”的故事,给我买《山海经》。重点描写的是给我买《山海经》一事。因为这件事最能透出作者对长妈妈的敬意和怀念,所以重点描写。

从事件当中概括作者对长妈妈的情感时,我们可以发现,前面的事件大多是作者对长妈妈的“憎恶”“讨厌”,这应该怎样理解呢?学生很容易就明白这种写法是欲扬先抑,是在为写买《山海经》一事作铺垫,更好地突出了重点。在作者眼里,长妈妈多事,不拘小节,麻烦多礼,但同时又心地善良、仁慈,乐于助人。人物形象非常饱满,作者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真实地再现了长妈妈的形象,使我们了解了长妈妈这个鲜活的人物。

通过这样的“站高”,既能提高学生对信息概括的能力,又能让学生在第一节课中对文本的脉络了然于胸,明白鲁迅先生是如何谋篇布局的,如何去处理材料的,从而增强了他们深入学习的信心。

(二)走进文句,“深入”挖掘

鲁迅是驾驭语言的天才,他的语言高度凝练、含蓄、形象和鲜明,经得起推敲、分析、咀嚼。

【案例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对百草园风景的描写:“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肥胖”“轻捷”等形容词和“吟”“伏”“窜”等动词的运用,把鸣蝉、黄蜂和叫天子这三种小动物描写得栩栩如生。为了表现百草园的春天,作者抓住“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葚等亮色描写,从而充分显示出作者对百草园的喜爱之情。

【案例4】《孔乙己》中对人物的描写:“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穿长衫”说明他是个读书人,和“短衣帮”相区别,但“站着喝酒”说明他根本就没有资格像那些身穿长衫的阔绰者一样,坐下来慢慢喝酒,点出了他的尴尬身份。寥寥几笔,就把这个固守和痴迷于读书人身份,在社会底层苦苦挣扎,沦为别人笑料的形象塑造得生动形象,读完让人可叹又可气!

对语言的探讨,我主要通过学生自我赏析和老师补充提问的方式进行,在赏析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智慧,去“挖掘”鲁迅使用该词的用意,进一步走“近”鲁迅。

(三)延伸拓展,“整合”阅读

讲初中的鲁迅作品,不能单独教学,应该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连续性地来解读,这样有利于从作品走“进”作者,理解先生那“呐喊”“彷徨”的心情。

【案例5】“思乡情结”

我会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和《故乡》放在一起探究,从中理解鲁迅的“故乡情结”,把握鲁迅的精神世界。

“思乡”是一个千百年来文人墨客经常涉略的话题。游子在外漂泊,只要一想起“故乡”,就会使人潸然泪下。鲁迅也不例外,他长期漂泊在异乡,又屡有不如意之事,故乡,正是他抵御苦闷、孤独的精神慰藉。

在鲁迅先生的内心深处,故乡是美的,充满温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介绍百草园的景色:“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一个普通的菜园,在少年鲁迅的眼里是美的,充满无限乐趣的。

在《社戏》中,作者也勾勒了一幅故乡美丽和谐的生活画面:在一个离海不远的偏僻宁静的小村庄里,全村人都同姓,他们有的种田,有的打渔,安居乐业,彼此之间互助友爱,热情好客;特别是夜晚和小伙伴的看戏经历,更是让作者心驰神往。

《故乡》中,作者也勾勒了一幅瑰丽的故乡画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这三篇文章都对故乡进行了描绘,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在幼年鲁迅的记忆里,故乡是美好的,犹如世外桃源,那里的景色是梦幻迷人的,那里的人是友爱互助、淳朴善良的,那里还有童年的伙伴。这一切深藏在记忆的深处,而当苦闷徘徊时,想起这些,无疑会给人以动力。这一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消失,其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对人性的摧残,从而导致人情的丧失。

这样的“拓展”,无疑有益于学生对鲁迅深层次的理解,对他们以后的学习无疑是受益匪浅的。

四、总结反思

通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我发现这样一步一步走下来,学生不再像以前那样“惧怕”鲁迅,每次遇到鲁迅的文章,绝大部分同学都愿意一点一点地挖掘,到精彩之处,往往会会心一笑,我知道他们是真的体会到了其中的乐趣,甚至还有些同学课外也看起了鲁迅的文章。

附学生的周记体会:

官芷微:如果有人问我:“鲁迅先生的文章怎么样?”在一年之前,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繁琐、深奥、难懂。”但现在,我发现我错了。经过石老师仔细上过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后,从上课时一段话的概括,到一句话的赏析,再到一个字的讨论,我深深体会到了鲁迅文章的语言的精炼、奇妙。就像郁达夫所评价的那样:“鲁迅的文章简练地像一把匕首,能以寸铁杀人,一刀见血,重要之点,抓住之后,不消三言两语就可以把主题点破……”

祁锦圣:鲁迅,曾以为他是那么的高高在上,曾以为他是一个梦一样的人物,那么的遥不可及。但是,经过石老师的讲解,我仿佛踏上了通往梦境的天梯,一步,一步,慢慢地靠近他。他也像我们一样渴望去海边拾贝,他也像我们一样喜欢收集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东西,他也曾像一个亲切的长辈,无奈地谈论海婴的顽皮……

金至柔:以前总觉得鲁迅的文章看不懂,但经过课堂上老师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的细致分析和对要点的层层深入的挖掘,一幅幅鲜活的画面出现在了我眼前:无知善良、关心爱护孩子的长妈妈,在百草园中探险的“我”,一群孩子撑船去看社戏的热闹场面……原来,鲁迅冷峻的外表下面深藏着一颗细腻真挚的心。

陈娅欣:我学鲁迅文章的一年多中,让我对鲁迅的书产生了莫大的兴趣,我再次打开《朝花夕拾》。那篇《狗・猫・鼠》让我读出了不同的蕴味。我从中看出了鲁迅对弱小者的同情和暴虐者的憎恶……

走进鲁迅篇4

后来上了六年级我才开始真正了解鲁迅,读了他的文章作品才发现他嫉恶如仇又爱憎分明,他粗犷刚烈又胆大心细。他生就一副傲骨,秉承先哲才气,鹤立鸡群,独往独行。

趁这个寒假,我迫不及待的拉着全家来到鲁迅故居,想在生活中更多的去了解这位有个性的学者。

阴冷的冬季刚好与景区的白墙黑瓦房屋,黑灰色的屋檐,浅灰色的路面,还有乌篷船上那些穿这白上衣和灰长裤的船夫相呼应。我忽略了周围服装鲜艳的人们,来到这里,只感受到那浓浓的文化气息。

远远地我望见了一张鲁迅的脸,刻在墙上。这里“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正抽着香烟,神情十分专注,仿佛正琢磨着人生的苦难。随后走近了才发现下面有几个铜人十分有趣,其中有一个和课文中的闰土十分相像,他正坐在板凳上咧着嘴笑呢。

沿着窄窄的小路走进三味书屋,这就是鲁迅小时候读书的地方。我们顺着小路走,跨过了许许多多的门槛,走过了许许多多用石头铺成的小路,看见了他们吃饭的地方。里面有一张黑色的小圆桌,这跟现代形状没什么区别,但上面刻着花纹是真的别致。我妈妈说自己小时候看过这样的家具,可对我来说,这就像是另一个时空的事。想象着鲁迅在这里上学,在桌上刻“早”,好像书中的故事一下子跃入到眼前来了,既熟悉又陌生。

出了三味书屋,接着,我们又参观了鲁迅故居和故居中在鲁迅笔下生动有趣的“百草园”。刚开始我以为只是景区里面工作人员种的蔬菜园呢,普普通通,但是看到了一棵参天古树,我才醒悟到这个“特殊”的菜园。它给予了鲁迅小时候的快乐童年,我想,鲁迅笔下的那些快乐,就是童年,是故乡的家吧。

接着,我们又参观了鲁迅纪念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几个潇洒的金字写在了铜像旁边的墙壁上,是鲁迅一生的写照。在里面我们新奇的体验了“拓印”,带了几张鲁迅的画像流连忘返,依依不舍的离开了。

走进鲁迅篇5

这不是谢师傅首次主厨鲁迅家宴,却是他第一次为印度客人做菜。印度人饮食有一定禁忌,且多为素食主义者。这次为远道而来的印度客人设计菜谱,谢师傅着实动了一番脑筋。正值立夏,鞭笋是当季生长在泥土中的嫩杈头,滋味鲜美,无论炒、炖还是焖、煨,皆成美味。有了时令蔬菜提鲜,谢师傅还想到了自己的拿手好菜――红烧冬瓜。这道菜以南乳汁和绍兴黄酒做作料,成品红润晶莹。想到印度客人能吃到自己的全素版“红烧肉”,谢师傅乐了。

绍三鲜,绍兴人的一道发明,虽说是“三鲜”,但食材远不止三样。这菜须先将火腿片下锅炒香,再放入西兰花、笋片、黑木耳翻炒,然后倒入已经制熟的肉皮、肉丸、鱼圆、虾仁以及蛋皮稍作拌合并勾芡,即可出锅装盘。食材的荤素搭配,激发味觉的鲜香交融,更有视觉上的赏心悦目。

这一天晚上,萨拉宁德拉・纳特・泰戈尔先生一行再次来到鲁迅纪念馆。和前一天来此参加座谈交流不同,这次他们是专程来赴鲁迅家宴的。一道烤土豆刚从厨房端走不到一刻钟,助手就匆匆跑回厨房,笑着对谢师傅说:“小泰戈尔先生说咱们的烤土豆‘Very good’,翻译问我们还有没有,能不能再上一份?”

由鲁迅文化基金会发起的“大师对话”文化交流活动,继前年“鲁迅对话雨果”、去年“鲁迅对话托尔斯泰”,今年开启了鲁迅与泰戈尔“跨时空对话”。6月13日晚,泰戈尔后裔萨拉宁德拉・纳特・泰戈尔先生、泰戈尔研究专家英德拉・纳特・乔杜里先生和夫人乌莎・乔杜里、印度国际大学中国学院院长阿维吉特・班纳吉先生以及印度文化部英迪拉甘地国家艺术中心出版部部长萨恩科密德拉・巴苏女士,来到了鲁迅的故乡绍兴。

6月14日一早,活动双方在绍兴鲁迅纪念馆首次会面。作为东道主的绍兴送上了一份礼物――一幅由画家刘春杰连夜绘制的鲁迅画像。“Wonderful!”画卷打开的一刹那,泰戈尔研究专家乔杜里先生忍不住连声赞叹。这幅画中除鲁迅头像外,还写有两句话,一句是鲁迅的“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另一句则是泰戈尔的“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奏出世间的绝唱”。“这份礼物太好了,我们肯定好好收藏在泰戈尔纪念馆中。”萨拉宁德拉・纳特・泰戈尔先生说,目光一直停留在画上欣赏。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曾三次来访中国,在当时掀起了一阵“泰戈尔热”。1924年,鲁迅先生参加了北大为泰戈尔举办的64岁生日庆祝大会,并观看了泰戈尔的话剧《齐德拉》,两位不同国度的文化巨人得以见面。鲁迅长孙、鲁迅文化基金会秘书长周令飞先生说,祖父鲁迅虽然早就开始关注泰戈尔,但当泰戈尔来到中国、被人们簇拥着的时候,鲁迅并没有去扮演“追星族”,而是默默地思考着泰戈尔作品的意义;当别人感受到泰戈尔的诗歌之美时,鲁迅却看到了内在的深刻。在鲁迅的观念里,当时的中国、越南、朝鲜都是无声的,没能发出民族真实的声音,而泰戈尔则是当时印度唯一发出民族真正呼声的人。

“今天,我们与大师对话,不仅是走进两位大师内心的尝试,同时也是对他们文化遗产在当下意义的一次思考。”绍兴文理学院教授陈浩先生表示,重温大师的精神并融入时代的文化中,是对他们最好的纪念。“我想谈一谈两位大师著作、思想中对未来有哪些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萨拉宁德拉・纳特・泰戈尔先生认为,印度现在需要开阔的思维;他说,这需要让有共同信仰的个体聚集在一起,特别是让邻近的人有机会进行人文接触。14日下午,在绍兴文理学院的“跨时空对话”学术报告会上,泰戈尔和鲁迅的后裔以及中印文化学者,以东方文化视野下鲁迅与泰戈尔的文化遗产为聚焦点,就后辈眼中的文豪形象、鲁迅与泰戈尔的当代遗产等话题进行对话交流。

15日下午,在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举行的“大师对话――城市与民众”座谈会上,印度国际大学中国学院院长班纳吉先生坚持用一口流利的中文发言。他说,印度人十分喜欢中国的杂技、音乐和书法,而中国人喜欢印度的歌舞、电影。他认为,中印文化交流应该从政府和专家学者走向民间和年轻人;今天,印度的加尔各答每年有中国的杂技节,中印文化交流活动应该走进更多的城市。

当天现场,梵文博士巴苏女士身着一套黄蓝相间的传统服饰纱丽,伴着屋外轻打窗台的小雨,在座谈会现场清唱了一首和泰戈尔相关的歌谣,歌词大意是:“今天我的心情就和天上的云一样,我的思绪伴随着淅淅沥沥的雨声,我的思维就像山上的水一样漂流下来……”巴苏女士来自泰戈尔的家乡加尔各答,她曾用九年时间学习泰戈尔的歌剧。泰戈尔不仅是诗人,也是剧作家,并创作歌曲。巴苏女士说,孟加拉歌曲的神奇在于,人的每一种心情,无论是喜是悲,甚至没有感情,都可以在其中找到寄托,尤其是在泰戈尔的歌中。泰戈尔的作品倡导、强调人和自然生命的亲近:喜马拉雅山麓奔驰的火车两侧,一排排绿树镶嵌在广阔原野上,葱郁树木掩映着一座座村落;在博尔普尔,诗人坐在花园旁边一株幼小的椰子树下,伸直腿,在纸上写着诗句……

“这次‘鲁迅对话泰戈尔’是上两次鲁迅对话雨果、对话托尔斯泰的延续,我们主要利用两个国家的著名文学代表人物进行对话,从而增进两个国家间的文化交流。”周令飞先生说,这些跨国界的文化交流活动,是让文化走出去并且走到民间去的活动,也是两个对话国家通过文化交流,延伸和拓展到政治、经济、生活方方面面的尝试。谈及这次邀请泰戈尔后裔来中国的经历,周令飞先生说,前期的准备和联系工作耗时达七八个月之久。“我们这次邀请泰戈尔的后裔,本想邀请的‘小泰戈尔’是现在这位‘泰戈尔’的上一辈人,更年长一些,但‘小泰戈尔’临时受了伤来不了。”周令飞表示了遗憾。

走进鲁迅篇6

到了!到了!鲁迅故里到了!洋溢着浓郁水乡风情的大幅浮雕上,“鲁迅故里”四个大字苍劲有力,那气宇轩昂的一代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的形象,在我眼前渐渐清晰起来……

迎着人流,我们来到了鲁迅故居。跨过高高的门槛,从侧门进去,穿过年代已久的长廊,就到了“桂花明堂”。“明堂”俗称“天井”,这里原种这两株茂盛的金桂,“桂花明堂”因此而得名。闭上眼睛,小时候的鲁迅赫然就在眼前,夏夜,他躺在桂树下小饭桌上乘凉,我耳边似乎还有继祖母蒋氏让他猜迷,讲故事的声音……鲁迅的卧室书房百草园……都一一呈现在我们眼前,每到一个地方,就感觉离这位一代宗师又近了一步。

我最想去的地方还是“三味书屋”,于是又迫不及待的循着鲁迅的描述,探寻他当年读书的气氛。“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间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清朝著名书法家梁同书所题。走进去,我们看到了一张陈旧的两屉硬木书桌。这书桌极其普通,但却蕴涵着特别的含义,因为这是鲁迅因故迟到后,受到塾师的严厉后,刻下“早”字,用以自勉的书桌,我眼前不由的浮现出鲁迅一笔一画的刻字与勤逸学习的画面。我深深地呼了一口气,贪婪的搜索着鲁迅的气息,这里毕竟是鲁迅生长的摇篮啊!

再次走在窄窄的青石板上,雨依然在下,一样的细,一样的小,为这一趟鲁迅故里之游染上了别样的情绪。一条清澈的小河,从故居门前潺潺流过,雨点轻轻落上去,裂开了以道道细微的缝,一圈儿一圈儿地荡漾开来……

我掏出一把茴香豆,坐上了晃晃悠悠的乌篷船,在头戴毡帽,手持青蒿的船家带领下,离开了这座文化古镇,但那一圈儿一圈儿的鲁迅情却久久在我心中荡漾。

走进鲁迅篇7

原本打算此文写来作为参考而附录在《再论鲁迅》一文之尾的,以便阅文时可据之而明白鲁迅当时所处的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环境和氛围。但由于两文都完成后,却发现放在一起似乎篇幅又过于长了,因此只得再分开重新修改后单独立篇,另外源于开初撰写时就已经采用了条文的方式,修改之际想过换体,可又觉得尽管以条文方式单独立篇似乎太直截了当——没有了鲁迅式杂文的转弯抹角“迷彩”层,但相对于时代间的对比分析来说,却又是显得格外简单明了且清楚,故此,就决定暂且保持原格式。

(1)鲁迅时代,左翼人士处在一个民不堪命、水深火热的环境和氛围中,当时的中国在外国人的眼里也仅是没有国界的一块可肆意蹂躏之猎逐场地而已。因此,人民已经由于苦难深重所致的痛极而开始挣扎,自发地寻求着现状的改变与解放,而此就使得人文自然呈了上坡之势,故而先进的、进步的东西很容易被接受,甚至在没有言论自由的情况下,连媒体也敢于放宽尺度容纳鲁迅式的杂文。

时下的中国,正处于争先恐后地或明火执杖巧取豪夺,或偷偷摸摸趁火打劫,瓜分、群食着原本属于人民所共同拥有的共和国之一切,且其态势更颇有不抢至民穷财尽、寸草不留之地步决不会善罢干休,仅有极少的人由于目光远大和觉悟,才可看清并明白结局将会如何。故而,人文正急速坠滑于下坡途中,先进的、进步的东西根本与社会格格不入,更就别说是有什么言论自由可言了。

(2)由于鲁迅时代还没有过中国的强国富民时期,仅可借鉴于苏联,因此,其时的左翼人士对究竟怎样才是真正的强国富民状态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自然,前进和努力的方向终究少了可直接参照的标志,而其方法上又由此多了些摸索难度。

现在的中国,已然有过灿烂鼎盛的强国富民时代,虽然害国走资派极力诋毁、抹煞强国富民时代的成就,但仅需观察力和思想就足以把强盛与羸弱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因此,前进和努力的方向与方法都是一目了然的。

(3)鲁迅时代的左翼人士非常聪明,懂得如何来同反动派作斗争,因此他们尽力高举自己的大旗,变被动为主动,并充分利用最具杀伤力的鲁迅思想,出书、办报,使得反动派由于在道理上一直窘迫于鲁迅的令他们无法作答、无法招架的批判文章,致而令靠“美言”欺骗过日子的反动派在人民群众面前始终原形毕露而失去民心,置于处处被动的状态中。

如今的左翼人士中,很有些人都低估了害国走资派的实力,错以为凭一己之力也可斗翻走资派,殊不知真是因为此才导致了实战中不能围绕并掀起左翼自己确立的话题,却始终在跟着别人的话题跑,以致被走资派耍得手忙脚乱团团转,从而表面上看似小胜利不断但走资派却丝毫无损。而且,至今尚不知倘使左翼团结起来又走群众路线,并使用了最有利的斗争方法、运用了最有力武器、竖起了自己的大旗,必定将使走资派脸上挂不住,致而令局势自然转成左翼掌握主动权,而原本靠“美言”欺骗过日子的害国走资派由于无法向人民群众交代——难以再红紫乱朱、粉饰太平,而置于处处被动的状态中。

文原名《为爱国文人所作的时代对比分析》,其所着重分析的是:鲁迅时代与当今时代间的相对于爱国人士——也称:左翼人士——而言的环境及人文上的差异和不同处,以及两个时代的左翼人士本身的差别。而关于两个时代间的相同之处,亦即:共同点,比如:剥削压迫、社会弊病之类的,在此就不再重复提及。

原本打算此文写来作为参考而附录在《再论鲁迅》一文之尾的,以便阅文时可据之而明白鲁迅当时所处的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环境和氛围。但由于两文都完成后,却发现放在一起似乎篇幅又过于长了,因此只得再分开重新修改后单独立篇,另外源于开初撰写时就已经采用了条文的方式,修改之际想过换体,可又觉得尽管以条文方式单独立篇似乎太直截了当——没有了鲁迅式杂文的转弯抹角“迷彩”层,但相对于时代间的对比分析来说,却又是显得格外简单明了且清楚,故此,就决定暂且保持原格式。

(1)鲁迅时代,左翼人士处在一个民不堪命、水深火热的环境和氛围中,当时的中国在外国人的眼里也仅是没有国界的一块可肆意蹂躏之猎逐场地而已。因此,人民已经由于苦难深重所致的痛极而开始挣扎,自发地寻求着现状的改变与解放,而此就使得人文自然呈了上坡之势,故而先进的、进步的东西很容易被接受,甚至在没有言论自由的情况下,连媒体也敢于放宽尺度容纳鲁迅式的杂文。

时下的中国,正处于争先恐后地或明火执杖巧取豪夺,或偷偷摸摸趁火打劫,瓜分、群食着原本属于人民所共同拥有的共和国之一切,且其态势更颇有不抢至民穷财尽、寸草不留之地步决不会善罢干休,仅有极少的人由于目光远大和觉悟,才可看清并明白结局将会如何。故而,人文正急速坠滑于下坡途中,先进的、进步的东西根本与社会格格不入,更就别说是有什么言论自由可言了。

(2)由于鲁迅时代还没有过中国的强国富民时期,仅可借鉴于苏联,因此,其时的左翼人士对究竟怎样才是真正的强国富民状态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自然,前进和努力的方向终究少了可直接参照的标志,而其方法上又由此多了些摸索难度。

现在的中国,已然有过灿烂鼎盛的强国富民时代,虽然害国走资派极力诋毁、抹煞强国富民时代的成就,但仅需观察力和思想就足以把强盛与羸弱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因此,前进和努力的方向与方法都是一目了然的。

走进鲁迅篇8

【教学片段】

师:细读课文,了解哪一自然段描写了梅花的“早”。

生:第一到第五自然段。

师:仔细品读第五自然段,说说你感受最深的句子。

生:我对“迈进后园,腊梅开得正盛,几乎满树都是花”感受最深,说明梅花开得很多。

师:怪不得文中的开头写到“迎面先扑来一阵清香”了。你觉得这句话中哪个字让你感受最深?

生:我觉得“盛”字用得很好,把梅花开得旺盛的气势给描写出来了。

师:说得真好!同学们还对哪一句感受最深?

……

生:我觉得梅花不仅外形很美,内在的品质也美,在寒冬傲雪开放,韵致冰清玉洁。

师:文中为什么说“梅花飘香而送暖”?

生:因为梅是二十四花之首,开得最早,梅花开放也就意味着春天快到了。

师:来“三味书屋”参观的人,都知道鲁迅的书桌上有个“早”字。你想知道“早”字的来历吗?谁来给大家说说?(学生介绍“早”的来历)

师:我们仔细品读这段话:鲁迅听了没有说什么,默默地回到座位上。他在书桌上轻轻地刻了一个小小的字:“早”。鲁迅没说什么,但我们知道鲁迅的迟到是有原因的,完全可以和老师进行解释,可是他没有,而是默默地回到座位上,此时的他会想些什么呢?

生1:以后不能再迟到了,一天之计在于晨。

生2:我也不和老师解释了,说了也没有意义,因为我的确是迟到了。

师:鲁迅在书桌上刻了一个小小的“早”字。这个“早”字仅仅是刻在书桌上吗?

生:我觉得鲁迅更是把一种坚定的信念刻在了心灵的深处。

……

【案例透视】

听课后笔者曾与执教此课的老师进行交流。她觉得,虽然学生对文中“早”字的含义理解很到位,但总觉得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浮于文本的表层,对文本的深层内涵缺乏理解。学生解读文本的问题在哪里?如何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她也感到很困惑。

事实上,仔细阅读上述案例就会发现:这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细读文本,比如启发学生紧扣“盛”字来理解梅花开得很旺,结合“冰清玉洁的韵致”来发现梅花的内在品质等。但是,细细品味,就发现这是一种“貌似深入,实则肤浅”的解读,教师并没有能真正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深入文本,感悟文本的内在意蕴。

【教学思考】

如何让文本解读由表及里,走出“浅读”乃至“误读”的误区,引领学生在文本解读中走向深入?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教师深入品味文本,准确把握文本内涵

在阅读教学中,只有教师深入文本,学生方有可能走进文本。品味文本是语文教师的真功夫,表现在能够读出文本的味道来,准确地把握文本内涵。如果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本身就不深入,那么以其昏昏,何以使人昭昭?可以说,教师对教材文本的理解、体验和解读,往往决定着一堂课的品位和深度。因此,教师在解读文本时,需要凭借自己对文本的品味和细读形成自己独到、深入的解读。如上述案例中,教师看似引领学生进行文本细读,但教师抓住的仍然只是文本表层的理解,学生所解读的文本内涵也始终局限于一个“早”字。如果教师深入品味文本,则会发现,文中梅花的“早”和鲁迅的“早”紧密相连,梅花的品格也暗喻着鲁迅的品格,蕴含着作者对鲁迅先生高尚品格的褒扬与赞叹。以“梅”喻“早”、以物喻人,这才是作者的深刻用意。

二、引领学生“沉入”语言,深入解读文本意蕴

事实上,引领学生深入解读文本,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沉入” 文本语言,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音,细细品读、慢慢领悟,更为深刻地理解文本意蕴。教师可以紧扣梅花的“外形美”引导学生思考:梅花仅仅是“外形美”吗?你还读出了什么?意在寻找梅花的内在品质,为挖掘鲁迅的高尚品质做铺垫。在解读“早”字的来历时,可以紧扣“鲁迅一面上书塾,一面要帮做家务,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中的“奔走”二字,让学生体验到面对家庭的困窘,年幼的鲁迅已经用稚弱的肩膀担负起家庭的生活重担,偶尔的迟到,其背后也定有足以让人谅解的缘由。此时,再让学生细读“鲁迅听了没有说什么,默默地回到座位上”,学生对鲁迅的坚强、高尚的人格的理解就会更到位、更深入。

三、引导学生延伸阅读,丰厚自身知识储备

走进鲁迅篇9

那天,我们去了鲁迅故居——绍兴城。

之前对绍兴城早有所了解,所以在去的路上有一丝丝按耐不住的兴奋。到了后,让我感觉仿佛来到了一个文人墨客聚集之地。著名小吃臭豆腐的味道飘散在空中,与桂花糕的十万飘香毫不逊色。走进去,我们最先参观的是鲁迅的家。鲁迅的家很大,要是不跟着导游走,估计就得迷路了。院子里飘散着阵阵的花香。鲁迅的家仿佛也像一个文人的聚集之地,华美而不失清秀。

接着就是要去参观鲁迅的学院了,也就是三味书屋。在三味书屋里,所有的学生必须都得自带学习用品,当然也包括书桌。据说鲁迅上学的时候,家里花了不小的一笔钱去给鲁迅做了一件红木书桌。“这就是我们大文豪鲁迅在桌上刻的早字!”导游姐姐和我们介绍道。三味书屋也就这样了。最令我期待的地方其实还没有到达——那就是鲁迅在《从三味书屋到百草园》这篇文章中提到的百草园。

可是却让我失望了,百草园并没有鲁迅先生描述的那样那么的有趣。许多游人在那里照相,仿佛百草园也没有了往日的彩色外衣,现在只是一个旅游景点了。但是,这也让我们看到了鲁迅先生的写作水平,能把不美的东西写得不平凡。

啊!鲁迅先生!感谢您,带领着新中华!

走进鲁迅篇10

在历史的银河中,闪耀着许多光彩熠熠的星辰。一颗明星,就是一座照亮后人前进的灯塔。于是我穿过时间的隧道,在历史的太空,去寻找那一颗星。

我四处寻找着,忽然,我隐隐约约看见一位穿黑色长袍的先生正在桌上埋头写作。我走过去,他似乎也被我惊觉了,慢慢地抬起头来。他的脸好瘦,黄里带白,头发一根一根地直竖着,那胡须十分引人注目,像隶体“一”字,竹枝似的左手指夹着一根纸烟。噢,没错,就是他——鲁迅先生。鲁迅先生也看见了我,微笑着招我走近他,我此刻感觉到他真的是那样慈祥和蔼。

我们在烛光依稀的房间对起话来:

“鲁迅先生,我是21世纪的,虽然我与您相隔近百年了,但是我非常关注您,这次非常荣幸能与您交谈,希望您能给我讲讲您是如何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鲁迅和蔼可亲地对我说:“嗯,孩子,新一代是祖国的命运,是祖国的灵魂,能培养新一代是我们上一辈荣幸。”

鲁迅先生的话里使我感受到了一份亲人般的关怀,这使原有一丝害怕的我变得稳定自若。我细心地倾听鲁迅先生给我讲的“成功秘诀”。

“我的成功在于珍惜时间,因为我相信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有的。如果你松松散散地过日子,当你回首过去你会发现你过去犹如行尸走肉,没有前进的目标,更不用说有前进的动力。我在我的一生中,时时刻刻我都在和时间赛跑,我不容因自己的松散而在这场比赛中落后,我坚信,只有自己做好了才是胜利的唯一途径,所以我一直都坚持不懈。正如每当别人去喝下午茶,我就独自一人坐在角落看书,又如当别人找我聊天或闲扯时,即使是最要好的朋友我也毫不客气地对他说:“唉,你又来了,就没有别的事好做吗?” ……在这些生活的点点滴滴里,我可以说我是问心无愧了。”

听了鲁迅先生的话,我仿佛有所感悟,但内心仍有疑问:我曾经都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做过,但为什么我没成功呢?

鲁迅先生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便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可能是珍惜过时间,但你坚持的时间又是多久呢?成功不是一朝一日的事,是要经过岁月的见证,永恒的日认可。而我的成功也不是我一天两天去珍惜时间所得到的结果,我的成功是我付出了我一生的代价才得到的。在我的一生中,我没有放弃过任何能抓住的时间。你是21世纪的孩子,我想你会知道,在我临终前三天我还替别人翻译了一本苏联小说的序言,这你应该领悟到了成功的要诀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