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个家十篇

时间:2023-03-15 15:58:23

同一个家篇1

在生活中,人人对“洁净家园”这个词对人们来说是多们的熟悉呀!可是,人们却做不到这四个字。

原来的地球是多么的的美丽呀!可是,自从有了人类这种高级的动物,就破坏了这种和谐。小河不再是清澈见底,而是臭气熏天。这在也不是鱼儿的乐园。山上的树木被人类滥砍滥伐,只剩下了光秃秃的树桩。鸟儿也不再无忧无虑的飞翔,而是提心吊胆的躲避着人来的猎枪。动物的生命受到了严重的危害。是他们不能快乐的成长……

在我的身边也有这样的事:我家住在金星社区。走在马路上时,经常会闻到一阵一阵的臭气,刚开始我不太在意,可是到了后来臭气越来越浓,让人受不了。那一天,我走在路上,无意间看到一位叔叔正在边吃边乱扔垃圾。只见那位叔叔的手上拿着一包牛肉干和一杯可乐,他吃完了就随便一扔,扔在了马路上,可是,只要他在多走几步路,就能让垃圾回家了。可是,他却多走这么几步路都不愿意。

同一个家篇2

同一个家园

我们在同一片蓝天下生存,我们在同一个地球长大。绿地、山川、河流…… 是我们共同资源,如果家园被破坏,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

我们常听大人们说,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等这一类词,但是能说到做到的,真正行动起来的人却寥寥无几。

最近,全世界气侯变暖,南极冰山融化,空气里二氧化碳等含量过多。据有关专家报告今年温度比去年同期温度增长1.5℃-4℃,那是人类不断破环境造成的。

你可以看看宽阔的马路上,一辆辆汽车一个挨一个,汽车后面的排气管不断的排放出乌烟废气,不断的排放出二氧化碳,这对环境有很大的破坏。想一想,如果红绿灯堵车,那么当你打开车窗时,你会闻到一股难闻的气味,呛的你直咳嗽,你有何感想?

当一个工厂上冒着黑烟,把湛蓝的天空染成灰色,你又会何感想?

同一个家篇3

过去五年,是家电渠道结构颠覆性变化的五年。

家电连锁神话般崛起,分销商黯然萎缩,是近三年来市场变化的主题。事实上,家电连锁从一开始攻城掠地,到成为让厂家头疼无比的超级巨无霸,一直都是各厂家在“慷慨”贡献子弹:大品牌希望借家电连锁这把快刀,结束绝大多数中小品牌;中小品牌一方面逼不得已,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家电连锁侥幸翻身。

于是大家“各怀鬼胎”,改变自己的渠道结构,把大部分优势资源倾向连锁卖场。巨大的支持让“国美们”在3年内门店扩张了近10倍,占领了一、二级市场近80%的家电零售份额。

腥风血雨中,90%以上的家电品牌销声匿迹;而活下来的品牌发现,好日子并没有到来,分销链上的话语权和游戏规则制定权已经易手家电连锁终端。

家电渠道的前世今生

厂家和渠道商的合作之路走到现在,大概经过这样几个阶段:

大流通时代,钱货两讫,只有产品没有品牌,厂商有生意往来,无管理合作;

大时代,厂家有了渠道管理概念,开始追求市场的良性增长,商则由于市场操作、管理能力有限,基本依附于厂家;

渠道精耕时代,消费品领域基本实现完全竞争,利润日渐稀薄,厂家开始重点关注投入产出,强调渠道精耕。而部分渠道商苦心经营多年,完成了经验、资金的原始积累。厂商相互依存,相互博弈。

梳理下来,厂商关系由松散逐渐走向紧密,通过优势互换获取更多的市场优势。但就渠道合作模式来看,双方尽管越走越近,却始终保持距离;有共同利益,但都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当成最高目的。我的就是我的,你的还是你的,分得很清楚。

对其他消费品来说,由于产品特性和终端多元化等因素,上述几种渠道合作模式甚至最原始的钱货两讫模式都还有生存空间。但对家电来说,这种空间几乎没有了。单件价值较高、二次消费周期长(大家电基本在5年以上),这就让消费者跑上几公里去采购成为可能。这些特点决定了家电的销售终端必将趋向一定程度的集中化,终端的发展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利字当头,六亲不认的连锁终端不断向分销链上游递增压力:要求厂家直供,要求更低价格,要求更多特价机,要求更多通道费……

在赢利压力和巨大的销量诱惑面前,厂家只能回答yes或no,修改游戏规则的权力早被剥夺殆尽。是否再也没有可能夺回分销链上的话语权了?《销售与市场》渠道版今年第三期的封面专题文章《探究渠道联营体》非常及时,正好为前路茫然的家电厂家及渠道指了一条明路。找到一种更好的渠道合作模式来解决厂商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是当务之急。

反思家电厂商合作模式

在走访了无数客户,听到他们对卖场采购、厂家产品、厂家营销人员、厂家政策无数的抱怨后,我开始思考:厂商关系到底应是怎样的关系?

不管品牌大小,厂家和商一般都共同组织了一支营销队伍。这支队伍可能很有战斗力,也可能是各自为政的一盘散沙,甚至是沆瀣一气坑蒙企业费用的团伙。所以,同样是我们的商,有的运作得很好,有的却一塌糊涂。

总结经验时,我们总是发现,好区域一定是厂家在该地的营销管理者和商在操作思路、市场理念乃至价值取向上都比较一致。

传统的厂商关系是“我”和“你”的关系,即每一个成员都是一个独立的经营实体。独立的个体必然以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甚至不惜牺牲渠道和厂商的整体利益。而新生的厂商关系,倡导的是厂家与代销商由“你”和“我”的关系变为“我们”的关系――这就是“营销共同体”。

“共同体”这个概念并不新鲜,我们在论坛中、年会上,酒酣耳热时,都曾讲过这个话,但有多少厂家真正在心底认同了并做了呢?做了的又有多少坚持下来并有所成效呢?我们目前所能看到的,恐怕也只有娃哈哈和格力两家,其他都乏善可陈。

我们今年提出了要厂商一体的“营销共同体”渠道战略,不只是也决不能是说说而已,靠概念忽悠以实现“移库式”销售的时代已经过去。

“营销共同体” (或叫渠道联营体)要真正落到实处,一定绕不过一个核心问题:怎样实现厂商价值取向一致?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做好以下几方面一定是关键。

1.分工体系一定要基于各自优势,科学而明确。

营销共同体中,共同二字是核心,利益共享、风险同担、发展共图是主要内容。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发挥厂商各自优势,科学、明确确立各自分工,这样使双方既能发挥自身优势,同时又相融共生。

厂家的主要职能:

■打造强大的产品力。

商品的正向流向是从厂家流经渠道到终端,最后再到消费者;商品没有被消费者买走,就永远是分销链上的压力。压力反转传递,分销链上任何一个环节流通不畅,都会传递到厂家那里,如果还得不到解决,体系必然崩溃。

所以,厂家能否打造出强大的产品力,能否让自己的产品长销畅销,是营销共同体的核心所在。

■是否有足够的利益供“营销共同体”内各成员分配。

这里的利益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单品利润空间,一是产品群是否足以满足整个“营销共同体”的利润需求。天下熙熙,皆为利来,跟你合伙没肉吃,迟早得分家。

单品利润空间拷问厂家对生产成本、管理成本的控制能力;产品群丰富程度拷问着厂家在新品设计、开发、推广上的能力。

例如娃哈哈,在2003年也因为长期没有成功的新品推出,联销体内一度人心动荡。若非后来成功推出“营养快线”、 “咖啡可乐”救市,单凭“纯净水”和“非常可乐”两只单品支撑,娃哈哈联销体恐怕也前景堪虞。

■打造一个经验共享、学习交流的平台。

经销商的分工主要是政策执行、网络的开拓和维护、资金物流平台。这些工作拷问着经销商两条腿走路的能力:一是开发维护下游分销网络的能力,一是运作现代连锁终端的能力。很难想象,一个不懂现代连锁门店运作门道的经销商能把中心城市市场做好。除了经销商在实战中自己学结外,还需要保持与同行的沟通,向厂家的营销高手学习。

可别小看了销售一线员工传授知识的作用。一线的销售经理天天与经销商打交道,是厂家政策的传递者、监督者,也是厂家教育经销商的布道者。一名善于沟通、善于传递知识的销售经理,必能获得经销商的最大支持和忠诚。

目前各厂家都非常注重培训销售经理,企业内部培训、外部参加学习型论坛,每年花费也有上百万元,重视程度不可谓不高,只是方法还有待改进。

比如参加外部培训,一般都是一

大堆人受训,大家嘻嘻哈哈,不以为意,结果培训变成了商务旅行,耗费巨大却收效甚微。我们对此做了改进,原则上各部门只挑选一名受训者;听课者回来后要在企业内部给相关部门作演讲式内训,并接受听众提问。

这一方面是出于节约费用考虑,另一方面也是锻炼演讲者归纳总结、演讲等传授知识能力,同时还“逼”着这位出去受训的员工必须要认真听,回来才有东西讲。

2.考核体系变化。

你考核什么,下面就做什么,这永远是一个真理。不要期望大多数人会积极主动地去做那些开创性的工作,要用新的考核体系去激励他们,鞭策他们,给他们压力。 尽管目前各厂家都在改进考核体系,但基本上还是围绕着销量、回款指标来,顶多加上个利润指标。但对“营销共同体”而言,它最大的优势不在于短期的出货能力能暴增多少,而在于夯实市场基础,获得良性的增长。 因此,考核体系要随之而变。

我认为要在考核体系中降低销量指标的权重,加入市场建设及维护方面的指标。如网点(分销网络)开发数量、网点存活率、终端形象建设(龙的专区形象建设,由营销中心打分,高层实地抽查)等方面的指标,不仅对营销人员如此,对经销商也是如此,并与营销人员待遇及经销商的年返挂钩。

厂家要推动“营销共同体”,看看它的考核内容是否随之而变,就知道它是说说而已还是说到做到。大家谈

3.知己解己,让合作伙伴了解并支持你比什么都重要。

我们常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话未必准确。很多市场策略都是正确的,到头来却不是胎死腹中,就是执行走样;很多政策厂家想得很好, “我们这样做完全是双赢啊”,结果经销商却用脚投票。

执行走样,没有获得合作商支持的原因只有一个,解己工作做得不够。 所谓解己,就是“解剖自己”。如果你坚信你的策略正确,你就一定要让你的伙伴了解、理解并支持你。

在工作甚至生活中,解己做得不够的情况太多了。销售部门得不到后勤及时支持,厂家销售政策得不到经销商的支持,下属不理解上司为何下了如此愚蠢的命令,上司不明白为何下属执行总是变形,种种现象,都是因为对方不了解你。而这个责任,在于你没有做足工作让对方了解你。通俗点说,你追一个女孩子,你光是爱她是不够的,你得让她知道你有多爱她吧!

要想做好“解己”工作,获得合作商的支持,要注意两点:

一是建立双向沟通机制。电话、开会、走访、网络什么都可以,一定要让政策的传递者真正理解你的想法,让他在传递过程中也做好“解己”工作,尽量使政策保真传递、执行下去;

二是放下架子,不断宣讲。比如我们建设“营销共同体”,就需要大区经理、销售经理不断向经销商宣讲新战略。不要以为是厂家的人就怎么样,在营销共同体内,经销商利益和厂家利益一样重要;不要只是简单地把政策给经销商传达一下就算了,还要和经销商反复沟通,仔细听取经销商反馈的意见,总结后呈报公司,作为落地策略调整的根据。

解决了以上问题,统一了厂商的价值取向和思路方法后,形式上是采取大区域还是小区域合作制,是松散型的合作体还是紧密型合资体的营销共同体模式,我觉得应因时因地因人而异。适合的就是最好的,过分强求形式上如何如何,反而会落入的窠臼,本文不再赘述。

同一个家篇4

吃过晚饭,又是一个家讨会。在这次讨论当中,弟弟不亦乐乎地说:“真棒!以后我们可以自己开车去周游各地,增广见闻,方便多了!”妈妈也赞同地说:“以后下雨天就不怕你们会淋雨拉!”当每个人都开心地讨论着这辆新车诞生带来的方便和惊喜的时候,我的心一沉,这时候的我想到的不再是如何迎接新车,而是它的诞生将给我们生活的环境多造成一份污染,一想到这里我便难以释怀!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物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但环境保护的意识却是越来越薄弱了。汽车给人们带来了交通的便捷,也迫使我们笼罩在废气和噪音之中。纵横交错的公路,越修越长,越来越宽,吞蚀着越来越多的农田。人们追求更大的生存空间,享受舒适宽大的房子,蚕蚀着周围的耕地。耕地锐减,在不远的将来,地球会供养不起人类。又因为环境遭到破坏,生态也失去了平衡,也出现了温室效应和许多新的疾病,它们正破坏着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而且正分秒必争的恶性循环着。

回想起童年的故乡,漫山遍野覆盖着蓊蓊郁郁的树木,清澈的小河随处可见。可是今天,那绿树红花,那美丽的小河却被夷为平地,筑起了一条条柏油大道或是一幢幢高大的厂房,更令人瞠目的是昨日我们东莞人引以为豪的大运河,今天却成了闻名的“臭水河”。此情此景,那购车的念头已经从我的脑子里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我的心中只有保护我们的生存的环境的念头!

同一个家篇5

同上一堂国家安全教育课个人心得一

安全,一向以来,我们关注的问题,在我们的生活,无论发生什么样的安全事故都会让我们胆战心惊,想到万一发生在我们的身上会是什么情景,尤其是出现安全问题的原因多种多样,简直让人防不胜防,我们也只能加强教育。

经过这次的学习让我明白就算是摆在人面前的数据还是会有人不会引起警惕,只要没有发生在自我身上或者是发生在身边亲人的身上就万事大吉,而学生尤为明显,他们的胆子大,对很多东西没有敬畏之心,所以在很多事情敢想敢做,并且不会研究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在这样的情景下我们只能制定一些措施,让他们了解到触碰一些危险自我会受到的惩罚。

在这次的学习中我了解到学校组织的大型集会,邀请拥有专业知识的人员来举办讲座,效果也不会太好,学生在听得过程入了耳,可是入不了心。还不图组织一些取其活动让人明白在遭遇危险时,我们能做的是什么,空谈还是比不了实际的操作方法吸引人。

举一个例子,在我们遇到发生火灾时,能够做什么,都能够说的出来,听从专业人员的指挥有序的逃离现场,还有一些紧急措施等等,可是真正做起来就有一点难度,人的行动是难以控制的,在遭遇危险人的恐慌感就不可抑制的冒出来,什么行动都会做的出来。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有幸参与一次学校的演习,不提前给予提示,各个班级的人员听从班主任的调派,可是在这样的演习过程中速度是极慢的,学生不听教师的话,一股脑的往下头的操场上头冲,如果不是还有人在楼梯间维护秩序,有很大的可能会发生踩踏事故。从这次的事情来看,学校对于安全教育上头还有很大的漏洞,尤其是在实际演习上头有很多不足之处。

在任何时候我们对于安全的警惕都不能放松,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细心一点,提前做好准备,很多时候就不会发生让人感到悲伤的事情,所以在学校中要抓紧对于安全的教育,尤其是不能就是简简单单的话语和理论的学习,还应当有实际的演习,防范于未然,让学生明白未知的危险并不可怕,我们有足够的本事去避免,遇到安全问题时要冷静应对,才会有解决问题的办法。

同上一堂国家安全教育课个人心得二

经过此次“_”安全警示日活动的开展,我深刻认识到:安全是最大的政治、最大的效益、最大的“尊严”,安全工作必须从讲政治、讲大局、讲稳定的高度,强化使命感、职责感和紧迫感,充分认识安全管理工作的艰巨性、长期性和紧迫性,认清在安全管理工作方面所肩负的神圣使命,深刻吸取这起事故教训,深刻反思,举一反三,对症下药,才能解决好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保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重点落实好以下管控举措:

一是安全工作要和工作效率一样真抓实干,不能只停留在形式上,但如何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到达真抓实干的效果,是工作的重点,一方面经过说教和传授学习,另一方面也要依靠管理和监督,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安全氛围,这样不安全因素很难成长。

二是经过完善安全管理各项制度,提高制度的严密性、科学性和制约力,并以制度的完善促进安全理念在员工头脑中的树立。

同时坚持严格考核,保证制度落实到位。在考核时坚决克服各种干扰,杜绝“人情”行为,让所有员工明白“有章必循、违章必究”的道理,有效遏制各类违章行为的发生。

三是进取推广“危险点分析”方法和安全性评价工作。

根据事故发生的特点,全面推广“危险点分析”方法,对所有检修、运行操作项目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危险等级,编制《安全手册》,在检修施工、运行操作中实施,从而有效地控制设备和人身事故。

四是扎实做好机组大小修和项目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

在各项检修工作中,切实抓好以“工作票、操作票”为中心资料的基础工作。施工前检查安全设施、安全措施落实情景,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交底,施工中严格执行双重安全监护制度,确保外包工程施工安全。

五是以运行管理为重点,加大技术监督力度。

强化运行管理是促进安全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性管理工作。我将从严格执行缺陷管理制度、“两票三制”、规范操作入手,加强对运行设备的维护、监督、检测,加大对运行人员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运行人员操作水平和事故处理本事。

作为基层单位负责人,在今后工作中,我将把安全生产管理作为本部门生存的“生命线”,全力把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做实、做好,使安全检查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坚决实现安全检查“无盲区、无死角、无漏点”的三无管理目标,及时将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保证机组安全稳定高效运转。

同上一堂国家安全教育课个人心得三

“幼儿安全”这是家长们最为重视的问题之一,也是孩子们在成长中最不能忽视的问题。在生活中安全隐患是无处不在的,所以与其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孩子做到远离危险。毕竟家长和老师都不可能时时刻刻照看着孩子,特别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活动范围越来越大,更应该让孩子们明白生活中哪些危险是一定要远离的。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快乐的成长,但更希望的一定是孩子的安全能有保障,这就需要家长和幼儿园配合起来时刻正确的教育孩子基本的安全知识。

1、关于火灾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让孩子记住玩火的危险性和如何安全逃离火场。

2、关于不要跟陌生人走可以在和孩子强调重要性,然后进行提问看孩子如何回答,最后进行“考试”。

3、关于和父母走失了怎么办可以经常考考孩子,让她记住父母的姓名、手机号、和详细的家庭地址等等。

4、关于用电、烫伤等等一要经常在生活中通过碰到的实例让孩子有深刻的印象。

5、考虑到孩子已经满3岁了,决定在今年夏天让她初步开始学习游泳,这也是自我保护的重要环节。

通过分析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我们可以发现如果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到位,学生具有基本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许多事故是可以避免的。这反映出我国当前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方面还存在一些急待加强的地方。另外,目前我国安全教育还存在急需规范的地方,如学校公共安全教育方面的课程设置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内容大多偏重于学生安全知识的传授和认知能力的发展,缺乏对安全意识的培养和对安全行为的训练;教育行政部门也缺乏对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工作的指导和规范,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与开展安全教育相适应的综合保障机制;部分学校对公共安全教育重视不够,实施不力、随意性强,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等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国家已经进一步加强对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工作的指导,切实提高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的实效性,确保中小学生的人身安全。

加强学校安全教育,是构建中小学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教育工作长效机制的需要。根据“科学预防,积极预防”的方针,要一直把中小学安全工作重心放在预防为主上,将加强安全教育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使学生在认知、技能和行为三个层面树立安全意识,获得安全知识,学会在生活实践中应用安全知识和技能,养成规范的安全行为习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安全教育越来越显现出其重要性。为了提高安全教育的质量,提高安全教育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非常有必要。均提出了要广泛宣传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增强公众应对突发事件的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在中小学生中普及安全知识和提高学生防范、处置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能力,巩固和健全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系统,减少灾害的发生,降低灾害损失,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学校安全工作无小事,必须加强管理,从严治教。我们要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观念,坚决把学生的安全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始终保持高度的警觉,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和片刻的放松,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学校安全教育工作的承担者是教师,主体是学生,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利用各种时间、场合;利用各种资源,各种形式和渠道进行安全教育。安全教育的内容要包括方方面面,大大小小,特别是那些容易被学生忽视不注意的方面,要经常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同时要教给学生一定的安全防范常识和自我保护知识,掌握一定生存避难技能和日常生活安全常识。只有学校安全,学生安全,才有社会稳定,家庭和谐,才有教师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最后,让我们常敲安全警钟,常绷安全警线,让我们的幼儿安全健康成长。

同上一堂国家安全教育课个人心得四

很多时候即便是我们已经开始重视交通规则并将其运用到生活之中,可是难以避免的还是会参与一些闯红绿灯之类的违规事件,生活中最常见的应当便是一群人横穿马路这类不重视交通规则的事件了,即便人比较少的时候能够较好地遵守这方面的交通规则,可是不可避免的是只要人多的时候便会出现一些有着侥幸心理的人带头违反规则,之后的场景也正如羊群效应一般全部都无视交通规则并直接横穿马路,能够留下的或许也仅有汽车的长鸣以及司机愤怒的叫喊声,可是能够肯定的是这类现象即便是难以得到有效的制止也不能够成为自我参与其中的借口。

酒驾问题也是造成交通安全事故频发的重要源头之一,在电视中我们往往能够发现酒驾对于交通安全的威胁性是十分巨大的,试问喝醉酒导致自我意识不清醒的司机在驾驶的时候又怎样能够保证不出现事故呢?对于我们来说必须要劝导自我身边的亲戚朋友不要因为酒后驾车出现事故,尤其是不要带有侥幸心理而觉得只喝一点酒不会出现问题,否则的话将会很难保证在以后不会因为酒驾而误事,除此之外就是要保证以后的我们绝对不要沾染上酒这种麻醉人意志的饮品。

当我们意识到一个人的力量有限的时候就应当要号召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其实随着时代的变化以及每个人的观念受到的影响都能够看出大家对这方面其实是有着一些了解的,可是与之相对应的便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以及侥幸心理的结合导致交通安全事故频发,如果说能够引起大家的重视并能够让更多人将遵守交通安全法规践行下去的话,我相信必须能够在帮忙我们养成良好习惯的同时创造出一个更加完美的明天。

在这次交通安全的学习结束以后令每个人感触良多的同时也学到了一些知识,其实在这方面的知识能够说每个人学习过并且从未遗忘其中的相关知识,可是此刻最为重要的是应当要将这种行为实践下去并且最好提倡更多的人进行实践,仅有将交通安全的理念贯彻实践下去才能够说明这次的学习是没有白费的。

同上一堂国家安全教育课个人心得五

在学习中,教师先给我们讲了国家公布的交通事故次数,那惊人的数据让我们触目惊心,鲜红的数字后面不明白是多少死伤者的血与泪。随后教师打开了一个视频,一桩桩惨烈的交通事故发生在我们的眼前,画面视频都似乎所以而蒙上了一层灰色,我们这些观看者的心里也逐渐沉重了下来。

有些画面只是监控摄像头下发生的惨案,也有一些是路人或者执法警察的拍摄,虽然监控摄像头下的景象更为清晰明了,可是由人们拍摄的视频却更加让我们揪心。

那抖动的视角,焦急而嘈杂的声音,无不牵挂着我们的心神。事后带着轮胎焦痕的地面,带着血迹的路面和车辆,明明只是一些小小的细节,不注意可能都不会被发现。却让了解事情起因的我们格外的刺痛。当画面转到医院,看着那些悲痛欲绝的死伤者家属绝望而痛苦的面孔,那些撕心裂肺的呼喊,我们每个人都不得不动容。

泪水,是为死难者而流的,他们有的是违反了交通规则,有的是意外降临,更有的是无辜被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司机所害。他们的人生本不该这样,本不该这样提前的画下句号,人的生命应当有着更多的完美,而不是在一场意外中枯萎夭折。

视频结束后,我们的心还是久久不能平静,脑中不断地思考着乱七八糟的东西,有对违反交通规则之人的痛恨,也有为死难者而惋惜的悲痛,更多的是对于交通安全的反思。

学习到那里,我已经对于这次交通安全学习有了自我的看法了。这是人们生活中必须要注意的地方,也是我们最容易忽视的地方。

在事故没有发生之前,我们都觉得自我是幸运的那个,对于周围的环境缺乏观察。但这其实是对自我生命的严重不负职责,将一切安全都寄托在别人和单纯的运气上而不是凭借着自我的观察来保证。

同一个家篇6

大自然赋予人类得天独厚的生存和生活条件;人类按照自己的意愿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人类对大自然的干预和破坏,只是在局部范围里的影响。开始,人们还沉浸在自己取得的辉煌成就里,大自然却向人类报复了!

多年前,曾养过金鱼,在小小的玻璃缸内,几条小鱼戏游。投食,鱼儿攒拥而至,争吮虫儿,食毕,又摇着枫叶般的尾巴,游曳散去。我暗忖,鱼们除了空间小点外,也没什么不好,居食无忧,怡然自得,玲珑可人。

后来知道,鱼不仅种类繁多,广布于江河湖海、池塘沟岔中,而且有极强的繁衍能力,当池塘干涸时,鱼虽死亡,但只要有鱼卵在,当某年某日,塘中再现碧波涟漪时,又会有生生不息的鱼儿孵出。

然而不幸的是,先祖之鱼正在经历一场空前的劫难。

鱼儿正在饱受污染与滥捕的双重之苦。我们土地上流淌的众多河流,由于没有得到应有的善待,绝大多数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污染严重的河段,甚至鱼虾绝迹。河流污染又殃及大海,有资料载,在我国沿海,近些年由于海水污染,出现了大块大块的海洋生物“死亡区”,加上过量地捕捞,致使渔业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质量和数量日益下降。

与污染相伴的是生态环境的退化,由于对自然资源过度开发利用,使森林、草地消失,从而导致一些池塘、湖泊干涸,江河断流,以水为生的鱼儿正在失去家园。

近似疯狂的捕捞,使鱼儿的处境更是雪上加霜。鱼网越来越大,而网眼却越来越小,可谓天网恢恢密而不漏,在如此扫荡之下,又有几多鱼儿能够幸免于难。我曾目睹过渤海湾狂捕海蛰一幕,留下了长久的震撼。每年捕海蛰的时刻一到,鱼港内千船竟发,一张张大网铺天盖地,一天,仅一天的工夫,经过一个生长期的海蛰就被捕捞殆尽。在人的强大力量之下,这一刻,我们看到了生物的无奈及生态的脆弱。

在自由市场的摊位上,远未成体的小鱼充斥鱼摊。这些越来越小的鱼子鱼孙们的冤魂,正在日夜哭泣┅┅

不仅如此。更有人用电击、投毒、炮轰的方法哺鱼,在此极端手段下,遭殃的不仅是鱼儿,而是水中所有生物。

在干旱断流,水体污染,各种手段的狂捕滥杀下,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鱼儿,自由、家园及生命的丧失,已变得无可抵御。

我们听到了一则则并非危言耸听的警告。

同一个家篇7

[关键词]国家认同;公民身份;文化认同;政治认同

中图分类号:D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10X(2014)04-0062-05

国家认同所要回答的是“我们是谁”这样一个任何国家都必然要面对和必须要解答的现实问题。国家认同也是政治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长期以来,国外许多学者对国家认同问题高度关注,并进行了深度思考和深入研究,产生了不少成果,如塞缪尔・亨廷顿的《我们是谁?》、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想象的共同体》、德里克・希特的《何谓公民身份》等。近年来,国家认同问题也进入了我国学者的视界,他们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和独特的研究视角出发,对国家认同的内涵界定、内容要素、价值功能、消解因素以及提升路径等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分析梳理这些成果,对于深化国家认同问题的理论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家认同的内涵界定

何谓国家认同?这是研究国家认同所要回答的首要问题。关于国家认同的内涵界定,根据学者们的论述,主要有四种代表性观点。

(一)政治效忠说。有的学者认为,国家认同就是公民“对公共形态上的制度和法律权威的效忠”[1]。那么,对于“公共权威”的效忠发展到极端是否会导致对公共权威的盲从呢?对于此,一些学者认为,政治效忠并非是对政府和政治领袖的盲从,而是一种“批判性忠诚”。并认为这种政治忠诚将是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重要手段之一,“当政治家们呼吁国民对国家忠诚时,其隐含的深层次含义就是国家认同,而其现实意义则是国家安全。”[2]

(二)公民身份说。有的学者认为,国家认同就是公民“对某一国家的身份感”[3](P177)。还有的学者从人出生时被赋予的国家身份为出发点,认为国家认同的本质就是指“一个国家的公民对自己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道德价值观、理想信念、国家等的认同,即国民认同”[4]。也就是说,公民只有确认了自己的公民身份,达成了对公民身份的认同,才能自觉地使自己归属于这个国家,并自觉地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才能真正地为国家负起应尽的责任。

(三)共同体认同说。有学者以政治共同体的认同为支点对国家认同有过简单的界定,认为国家认同可以初步界定为公民对国家政治共同体的主动认同,由之产生的凝聚情感使公民愿意积极地为公共生活效力,而且在共同体有危难时愿意牺牲自我[5](P132)。在政治共同体认同理论基础上,有的学者认为,国家认同并不是对国家某一方面的认同,而是“基于民族的认同进入到国家的空间而形成的对共同体本身的认同,它是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的有机统一,它的核心是基于意识形态作用而形成的对共同体价值的认同。”[6]

(四)“国家认异”说。有的学者指出,国家认同就是指国家“独特属性以及由此而来的保持该独特属性的权利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2]。有的学者也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认为国家认同的关键要素就是国家独特性的认同,认为这种独特性“可能是由族群或语言文化所构成的文化独特性,也可能是由社会意识形态与制度所构成的信条独特性,当某种独特性被大多数国民所认同,进而就构成了国家认同的关键要素。”[7]可见,从国家特性的视角看,国家认同实质上就是“国家认异”,即认同本国相对于其他国家的差异性。

二、国家认同的内容要素

(一)二要素说。有的学者认为,国家认同可以分为文化认同和政治认同两个方面。现代的民族国家是一个文化和政治的共同体,是在一个民族的基础上形成的国家共同体,这就需要有基于民族、国家历史及语言的文化认同,也要有基于政治制度和法律的政治认同[3](P176)。也有学者从公民身份的角度把国家认同要素分为两个方面:一种是基于特定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所产生的政治性认同;另一种是对国家领土、、人口于一体的国家共同体的认同,即归属性认同。归属性认同又细化分为对国家领土的认同,对国家、民族历史的认同,对国家、民族文化的认同,对祖国同胞的认同[8]。

(二)三要素说。有的学者认为,国家认同的内容要素应包括三个方面:国家的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9]。有学者则提出了另类的国家认同“三要素说”:一是基于族群血缘关系上的族群认同;二是基于历史文化传统上的文化认同;三是基于社会政治经济体制基础上的制度认同[10](P12)。

(三)四要素说。有的学者在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过程中将国家认同分为四个方面,即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全球化认同和国家能力认同。政治认同不仅包含对国家法律法规的认同,也包含着对政治符号、政治情感和政治实力的认同;文化认同包括历史认同、民族认同和宗教认同等;全球化认同是对之前国家认同的一个补充,在全球化时代,全球化的身份认同也是国家认同的重要方面;国家能力认同是对国家处理经济、社会事务,应付灾害、危机的能力的认同[7]。

三、国家认同的价值功能

国家认同有何价值功能,这也是探讨国家认同不能回避的问题。学者们主要有三种看法。

(一)国家认同对积极公民身份的提升作用。有的学者认为,公民身份是一种与权利和义务相联系的政治身份。国家规定公民权利,并保护这些权利,这是消极公民身份。公民自觉履行相应的义务,并维护国家安全,积极参与政治,这是一种积极身份。毋庸置疑,真正的公民身份是二者的统一。国家认同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公共事务的参与热情,有利于促进积极公民身份的建构。因此,只有提高了公民的国家认同感,使公民确认了自己积极的公民身份,自觉地将自己归属于这个国家,那么他们才会关心国家利益,在国家利益受到侵害时愿意挺身而出,在国家文化受到歧视时自己的情感也会受到伤害,从而才会对国家的发展负起责任[11]。

(二)国家认同对权力合法性的建构价值。有的学者认为,权力合法性的实现离不开人们对共同的文化、共同的疆域、共同的价值观和政治共同体的认同和拥护。以公民对国家的普遍认同为心理基础,权力的合法性才得以彰显。因此,国家认同是权力合法性的基础,是国家统一和稳定的底线,为国家维系自身的统一性、独特性和连续性提供保障[9]。

(三)国家认同的激励、规范和整合功能。有的学者认为,国家认同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纽带,表现为三种功能:激励功能、规范功能和整合功能。激励功能即是在国家认同的建构过程中,使公民产生对自己国家的归属感和使命感,在国民潜意识中形成向心力,激励各成员为国家富强而奋斗。规范功能即是国家认同可以通过道德的手段去约束利益群体的行为,弥补制度和法律上的不足,起到规范作用。整合功能即是使不同的民族、集团和阶层的人们在国家认同之上,形成高度的一致,提高国家的凝聚力[12]。

四、国家认同的消解因素

国家认同对于公民意识成长和国家良性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但在当今时代,一些因素正消解着国家认同。学者们将这些因素概括为四个方面。

(一)“媒介帝国主义”。有的学者认为,全球化时代的传播媒介会在后发展中国家造成“媒介帝国主义”的现象,使人们在某种程度上忽视自己的身份特征,淡化国家传统文化和意识形态,产生国家认同危机。传播媒介革命和消费主义――国际传媒能言善辩、无孔不入以至侵蚀了各民族文化和传统价值观念,少数几个国家制作节目不断向世界各地播送,电视广播具有的提倡消费主义和侵蚀传统文化的潜在作用已经在许多国家引起了强烈的反对[13]。

(二)“全球网络共和国”。有的学者认为,互联网会超越国家的界限,构筑一个“全球网络共和国”,“全球网络共和国”的存在,“模糊了民族国家的地域概念,国家的文化边界正在消除,使网民对自身归属产生了迷失,国家感、集体感无从体验”[14]。还有的学者认为,在西方大国的主导下,互联网会使人们产生多元文化认同、多元价值认同,多元政治认同和多元身份认同,从而消解国家认同[15]。

(三)后现代主义思潮。有的学者认为,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公民身份的形成都是现代性的产物,在现代性的语境下,公民的身份认同表现为对国家的忠诚和公民之间的共识。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公民国家认同的提升带来极大的挑战,这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后现代主义思潮打破了单一的国家公民身份,走向多元公民,形成多元认同,表现在除国家认同外,还存在族群认同、环境认同、全球认同等;其二,后现代主义思潮打破了具有排斥性和同质性的国家公民身份,承认不同种族、阶级、性别及生活方式的所有人的文化差异,强调差异性认同,使公民认同融入“差异公民”的思想[9]。

(四)不成熟的国家建构机制。有的学者认为,国家建构是指一个国家运用多种手段或方式建立起一个高效率的国家统治核心。国家建构机制不成熟就使得国家建设的重要性被无视或忽视,因而经济问题、政治问题、文化问题、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等滋生,导致国家治理功能的紊乱。这样,不断积累的国家治理困境就会迅疾转变成对国家认同的严峻威胁,使得国家认同急剧下降[16]。还有的学者指出,一个不成熟的国家建构机制可能会采取强制性国家认同的建构方式,在族群地区采取种族清洗、种族强制同化、强行移民等政策,这些都会给国家认同带来致命的伤害[17]。

五、国家认同的提升路径

国家认同应该如何提升,这是学者们探讨国家认同问题的最终落脚点。梳理学者们的论述,国家认同的提升路径主要有五种。

(一)体认“记忆的共同体”与形成“想象的共同体”。有的学者认为,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之下,提高国家认同就应该把握好保守与开放之间的动态平衡,不可偏废其一。所谓的保守就是基于传统的国家认同感的培养路径,即体认“记忆的共同体”。这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继续加强课堂上的基本知识教学,包括学习国家的历史地理、民族语文、民族艺术等;二是通过学校和社会的各种活动融入学生的情感体验,包括各种仪式庆典活动等;三是重视传统美德教育。所谓的开放就是面向世界和未来的国家认同感培养路径,即形成“想象的共同体”。在对传统国家认同进行批判和创新的同时,也要吸收其他国家的普遍价值观,整合本国的价值观,培养新型的价值观、新型的中国人、新型的国家形象、新型的国家认同[18]。

(二)在多民族国家中实现“多元一体”格局。在多民族国家中,往往存在着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矛盾与冲突,甚至有时会出现此消彼长的关系。面对多民族国家的“多元关系”问题,很多学者提出要实现“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一体化的路径。一是实现区域经济的和谐发展。“为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我们必须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公平发展”[19]。二是推进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包容。对于民族的差异性态度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民族――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所以,效仿多元文化主义的包容心态,承认差异、彼此尊重,才能增进民族理解,实现文化繁荣[20]。三是加强民族地区的制度建设。“经济发展并不能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如果不继续深化社会、政治领域的改革,转向制度建设,国家认同将会受到严重影响”[7]。

(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的学者认为,增强国家认同的首要一点就是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能够增进各族群众的价值认同、促进社会共识。而社会成员在观念和价值观方面的凝聚力一经形成,就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软实力”,从而内化为国家和民族继续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因[21]。有的学者还认为,促进公民对国家核心价值的认同,这是建构和提升公民国家认同的核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在长期共同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居核心地位、起主导和统领作用的,就是核心价值或共同价值。核心价值体系是统领国家的精神之魂,是国家团结与统一的价值基础,也是国家认同的重要支柱[11]。

(四)构造共同的文化基础和重建文化象征符号。有的学者认为,应该通过对形成中华民族文化共同的文化基础和文化象征符号的重建,来强化我国公民的国家认同。为了构造共同的文化基础,我们必须在历史的绵延中不断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密切交往和文化融合,以时间拉近各民族之间的空间距离。同时应该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特性,保护多元文化历史遗产。文化象征符号系统涉及历史记忆与国家认同感的培养,包括文化符号、典礼仪式、传统节日等。如果我们更多地把少数民族的认同符号纳入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系统中,那么我们共同的文化基础就会更加宽泛和厚实[19]。

(五)加强公民身份的认同教育。要提升公民的国家认同,应加强公民身份的认同教育,“公民的身份认同及由此获得的国家归属感构成了公民国家认同的前提和基础”[11]。有的学者指出,加强公民身份认同必须要立足于积极公民的立场。“积极公民”既强调“个体人”的权利,又强调公民作为“社会人”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和义务。通过公民教育形成“积极公民”,对于提升国家认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2]。

六、总结与展望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网络化的现实境遇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环境的新变化等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我国民众的国家认同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国内学术界对此问题积极关注,关于国家认同的研究不断升温,使之成为近年来的热点问题。国内学术界关于国家认同问题的研究,一方面丰富和深化了国家认同的原有理论框架,另一方面对于提升中国民众的国家认同感也有重要价值。为了推动国家认同问题研究的深入,今后学术界应在四个方面加大力度。

一是加强国家认同的实证研究。目前,国内学术界关于国家认同的研究大部分仍处于理论分析层面,主要聚焦于国家认同的概念、内容、价值、消解因素及提升路径等几个方面,相关的实证研究还相对较少。而就现有的很少的实证研究来看,也都是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虽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是要真正合理解释和有效解答我国国家认同遭遇的现实问题,就应扩大到社会各个阶层和各个领域。总之,应当将国家认同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结合起来,这样,国家认同的研究成果才更具准确性和说服力。

二是加强国家认同的比较研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家认同并非某一个国家所面临的问题,而是所有国家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国外关于国家认同建设的经验对于我国国家认同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目前,我国学者在国家认同的比较研究方面仍然有待拓展。因此,今后我国学术界应加强国家认同的比较研究,在与其他国家的比较和对照中,积极吸收和借鉴其国家认同的建构思路,并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为我所用。

三是加强国家认同的历史文化研究。国家认同的强弱并非产生于一朝一夕,而有其深刻的历史根基和文化渊源。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其中不乏关于国家认同建设的有益经验和可贵财富。积极吸收和开掘我国国家认同的历史智慧和文化宝藏,是国家认同建设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今后学术界应有纵向的历史眼光和深邃的文化视界,加强对国家认同的历史基础和文化土壤的研究。加强国家认同的历史和文化研究,能够有针对性地找到我国国家认同的特殊根源,从而有利于国家认同研究的理论深化和国家认同建设的实践突破。

四是加强国家认同的思想史研究。当前学术界对于国家认同的研究主要立足于经验事实的维度,关于国家认同的思想史研究还比较薄弱。今后学术界应围绕中国传统的国家认同思想、西方社会的国家认同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认同思想三个维度,深入挖掘重要思想家关于国家认同理论的相关论述,形成关于国家认同的思想谱系,这也是对国家认同理论认识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

参考文献:

[1]朱 锋.爱国:中国人的骄傲与忧思[J].中国与世界观察,2005,(1).

[2]左高山.政治忠诚与国家认同[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2).

[3]黄 岩.国家认同――民族发展政治的目标建构[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

[4]贺金瑞,燕继荣.论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5]江宜桦,李 强.华人世界的现代国家结构[M].台北:商周出版,2003.

[6]王海峰.塑造国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战略使命[J].求索,2010,(8).

[7]吕 芳.北京部分高校大学生国家认同的调查与分析[J].政治学研究,2010,(4).

[8]肖 滨.两种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的双元结构[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9]冯建军.公民身份的国家认同:时代挑战与教育应答[J].社会科学战线,2012,(7).

[10]江宜桦.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M].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

[11]顾成敏.公民教育与国家认同[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

[12]刘淑萍.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国家的伦理认同与伦理困境[J].学海,2012,(5).

[13]刘国强.以传统符号建构国家认同的悖论[J].浙江学刊,2009,(6).

[14]涂浩然,卢丽刚.全球化时代文化认同建构中的中国国家文化安全[J].前沿,2011,(7).

[15]陈茂荣.全球化背景下多民族国家的国家认同危机[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

[16]刘作奎.国家构建的欧洲方式――欧盟对波黑政策的实证分析[J].欧洲研究,2009,(4).

[17]欧阳景根.社会主义多民族国家制度性国家认同的实现机制[J].浙江社会科学,2011,(5).

[18]郑富兴,高潇怡.经济全球化与国家认同感的培养[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3).

[19]韩 震.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一种基于历史哲学的分析与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20]陈茂荣.“民族国家”与“国家民族”――“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紧张关系何以消解[J].青海民族研究,2011,(4).

同一个家篇8

[摘要]国家认同直接关涉着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同时又对民族地区的共同繁荣和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鉴于中国国家认同面临的地理困境、历史困境、制度整合困境的挑战,必须改变以往大众传媒对民族地区政治认同的单一的宣传手段,利用政治传播的互动途径来更好地实现国家认同。

[关键词]国家认同;长效机制;政治传播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2 ― 0008 ― 02

一、问题的提出:国家认同概念的界定

国家认同是指一个国家的公民对自己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道德价值观、理想信念、国家主权的认同。就公民个体而言,国家认同指的是个体在主观思想上认为自己属于国家这样的政治共同体之内,从心理上认同自己具有该国一员的身份资格。从国家层面而言,国家认同是政治客体塑造、维持和保障国家主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政治价值观和主流意识形态,是增强政治合法性的重要载体和手段。从功能维度来看,国家认同就是指自己属于哪一个国家以及这个国家究竟是怎样一个国家的心理活动。从内容维度看,国家认同是一种主观信仰,表现为政治主张或政治立场。它可分为偏重公民的认同和偏重民族国家的认同两种。〔1〕以加拿大、澳大利亚为代表的“文化多元主义”是公民文化认同的典型。而苏联将国家认同高度的制度化、政治化,是民族国家认同的典型。国家认同是维护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纽带,随着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引发的第三次民族主义浪潮的冲击,国家认同在政治发展中的重要性日趋明显。

概括来讲,民族国家的构建都包括两个重要的方面,一方面是民族国家制度建构,另一方面是社会成员对国家的认同。由于每一个人从身份上来讲首先是属于某一个民族,所以,民族认同是自然的,是国家认同的基础和前提,民族认同从理论和现实生活上都先于国家认同。但另一方面,主权国家又是保护民族认同的最佳共同体,民族的生存安全、利益发展、价值、理想等都需要国家的保障,离开了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最终也会成为空中楼阁。

二、实践困境:中国国家认同建构历程及其现实挑战

1.地理困境: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的历史文化、国情基础和现实条件都清楚地表明:中国从历史上看一直是一个疆域辽阔的“超大规模社会”,中国国情非常复杂,既是一个人口大国、文明古国,又是一个人均资源小国、人均收入穷国;既是一个历史穷国,又是一个近代弱国。中国在建设国家认同方面面临多民族整合、多元文化并存等诸多挑战。人口基数大、疆域范围广、民族数量多等使得国家认同面临地理及地域挑战。“因此,国家必须重视边疆地区的认同问题,加强认同整合的研究,探索在新形势下实现认同整合的有效路径,妥善地解决国家尤其是边疆地区面临的认同问题,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2〕

2.历史困境:首先,从历史发展来看,中国的国家认同是近代中国面临列强侵略而曲折发展的一个产物。帝国主义的入侵侵犯了国家的主权和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同时也唤醒了中国民族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认同感。郑永年认为:中国自秦始皇以来表现为帝国体制。尽管具有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官僚体系,但这一官僚体系仅仅用来维持王朝的生存,国家权力渗透社会的能力极其低下。老百姓则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形成了一种政治冷漠心态。老百姓没有任何近代意义上的国家认同感。〔3〕最典型的要算是白鲁洵(LucianPye),他认为中国只是一个“伪民族国家”的文明共同体。可以说,传统上中国人没有国家认同感,老百姓认同的是皇帝个人,而非国家。中国更像一个缺乏国家认同意识的“文化共同体”。可见,中国的国家认同建设起步较晚、基础较弱,又是面临入侵和压迫下的被动行为,长期的封建专制帝国的统治、广大公民的政治素养低下等构成了历史认同基础薄弱的挑战。

3.一国两制下的政治制度整合困境:在香港,尽管回归已经有十多年,但国家认同感的培养仍面临挑战。在台湾,问题更为严重。近年来,民进党大力推行“去中国化”运动,企图从各层面割断台湾和大陆的血肉关系。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已经具有现代民族的形态,但海峡两岸民族间的融合程度是非常有限的,它们仍然具有相当的独立性。所以现代国家需要不断引导民族认同上升和达到国家认同,使得国内少数民族成员在其原有民族认同的基础上形成并维持超民族的国家认同,是现代国家寻求统一和发展的必由之路。美国政治学家白鲁恂在对中国国家认同进行深入研究后发现:中国的国家认同与政治整合面临五种危机:认同危机、合法性危机、参与危机、行政贯彻危机、分配危机。〔4〕

可见,中国要顺利进行现代化建设是离不开各民族对国家的政治认同这一根本前提的。可见,国家认同不仅仅是一个政治问题还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国家认同关乎中国的政治稳定与民族团结、关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顺利进行、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前途命运。因此,必须从思想上认识其必要性、从制度建设上增强其有效性,采取各种措施,积极推进国家认同的实效性建设。

三、新路径:政治传播视域下国家认同的长效机制

随着全球化与信息社会建设进程加快,我党建立在以政治动员和政治宣传手段上的意识形态传播方式变得“效果失灵”;党报党刊等权威“平面媒体”在与新媒体的竞争中也有被“弱化”的趋势;新媒体的出现也使得政府控制、垄断和封杀某些消息变得更加困难。“政治学与政治传播学认为,在民主社会,大众传媒是实现政治互动的主要机构,它既是沟通通道,又承担着传播政治信息的任务。”〔5〕因此,它在国家认同意识的培育方面可以发挥较大的作用,也非常适合于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的多民族进行低成本、高效率的“双向沟通”。这种传播方式对于新型民族关系的建立和巩固,对于提高多民族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对于增强多元市场主体形势下的国家认同感而言,都可以发挥直观的、互动的、富有实效的传播效果。“政治传播研究为政治活动提供方向、原则、技巧和手段,之所以这么讲,是因为在广义上,任何一种政治活动都是政治传播活动,都是表达和传递某个政治信息。”〔6〕那么如何利用现代传媒手段更好地实现民族地区的国家认同呢?

第一,借助现代的传播手段,激发起民族地区政治参与热情。通过问题讨论、对话交流、发表群众来信、民意测验等传媒给公民以表达自己政治见解和思想的机会,是现代社会政治沟通、政治中参与和信息传播的普遍手段。“政治新闻传达党派或国家的宣言,告诉人们政治动向,激发人民的政治觉醒,使其卷入政治生活。”〔7〕当重大政策措施出台时,应尽可能让人民知道决策的过程,应采取种种积极的措施,增强人民群众对决策的认同感与执行的自觉性。这样,既传播了国家观念,又强化了公民身份和政治参与效度。塑造公民人格,提高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意识,增强政治责任感和认同感。

第二,完善和细化民族地区的政治制度,为促进少数民族成员国家认同意识创造体制保障。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虽然顺利运行多年,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这要求政府及时完善这项制度,并从法律法规方面加以巩固和落实,使少数民族代表不仅仅只具有少数民族的族别身份特征,而真正是少数民族群体利益和意见的代表。正如毛泽东所说:“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管理体制和财政体制,究竟怎样才合适,要好好研究一下。我们要诚心诚意地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和文化建设。”〔8〕

第三,通过对各民族利益诉求的回应来增强国家认同。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各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利益不平等所产生的心理极易诱发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冲突,这种心理往往出现在那些民族地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民族地区逐渐从原来封闭的状态中走出来,进入一种开放状态。面对这种复杂的关系格局,如果依然采取缺乏柔性和变通的行政处理方式,易带来冲突。客观上容易使少数民族产生剥夺感,从而导致国家认同的弱化。“苏联解体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其境内不同民族对苏联这个国家行为体的不认同、不合作……因此国家认同意识的欠缺,是国家解体的主要思想及政治根源。”因此,必须要通过合理措施调整民族间的利益关系,有意识地强化少数民族对国家的依存关系。

第四,要在宣传和管理中淡化民族身份,强化国民身份或公民身份。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尤其是少数民族的地位和身份都应该受到承认和尊重,少数民族的利益应该得到保护。然而这并不等于说在政治宣传、社会管理中,总是要强调社会成员的民族身份。而应通过政治社会化过程传播国家观念,强调少数民族的国民身份或公民身份。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中的“多元”,讲的就是民族平等;“一体”则是作为公民的同一性的“中国人”认同。国民身份和国民身份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基础。因此应通过政治传播的各种媒介,强化民族地区居民的国民意识和公民意识。如果国民意识和公民意识牢固地树立起来,国家意识和国家认同就会得得到巩固。

总之,随着公民主体意识的增强和社会价值观的日趋多元化,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面临诸多挑战,主流意识形态的形式化、边缘化、教条化、书本化、符号化等倾向严重,主流意识形态受损,必然会影响到政策认同、政党认同乃至国家认同。对国家的认同往往成为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前提,而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则是对国家认同的政治保障,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实现国家认同就必须更新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机制,走政治传播学的路径,实现二者的“完美对接”。

〔参考文献〕

〔1〕吴鲁平,等.公民国家认同的特点及其与对外接纳度的关系研究(人大复印资料)〔J〕.政治学,2011,(05):48―49.

〔2〕周平.边疆治理视野中的国家认同〔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01):15.

〔3〕郑永年.中国要建设国家认同〔N〕.环球时报,2004-08-16.

〔4〕Lucian W.pye.Aspects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Boston,Little Brown,1966:62.

〔5〕谢岳.大众传媒与民主政治〔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156.

〔6〕宁骚.政治体系中的信息沟通〔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430.

〔7〕刘建明.被忽视的传媒深度功能〔EB/OL〕.人民网,2006-06-14.

同一个家篇9

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反对思辨抽象的形而上学,以现实的人作为逻辑起点和历史起点来考察国家问题,认为由现实的人及其社会内在的矛盾运动(社会分工、阶级斗争)产生了关于国家的三个悖论(本应是社会公仆的国家却变成社会主人,与共同利益相对立的特殊利益决定了国家只能成为虚幻的共同体形式,作为整个社会正式代表的国家却并非整个社会的真正代表),而民主制、普遍人权本身就可以揭开国家悖论的哑谜。马克思、恩格斯从国家悖论的深度有力地揭示了国家本质,为无产阶级共产主义革命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武器,从而最后真正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

马克思、恩格斯针对黑格尔思辨的、神秘主义的、形而上学的政治哲学(国家哲学和法哲学),对国家本质和国家内在悖论进行了揭示。在他们看来,国家的本质、活动、职能或使命要从社会经济关系发展的客观需要去把握,而不是如同黑格尔那样把国家当成了绝对理念的化身。

一、考察国家问题的科学方法论——以现实的人作为逻辑起点和历史起点

马克思、恩格斯反对抽象地考察人及其所结成的社会、国家。“事情是这样的: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经验的观察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当根据经验来揭示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同生产的联系,而不应当带有任何神秘和思辨的色彩。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但是,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_]J71-72“国家的各种职能和活动同个人发生联系(国家只有通过各个人才能发生作用),但不同作为肉体的个人,而是同作为政治的个人发生联系,同个人的政治特质发生联系。因此,黑格尔说它们‘是以外在的和偶然的方式同这种特殊的人格本身联结在一起’,这是可笑的。相反,它们通过实质性的联系,通过个人的基本特质而同个人联结在一起。它们是个人的基本特质的自然行动。之所以会有这些谬论,是因为黑格尔抽象地、孤立地考察国家的各种职能和活动,而把特殊的个体性看作与它们对立的东西;但是,他忘记了特赦的个体性是人的个体性,国家的各种职能和活动是人的职能;他忘记了‘特殊的人格’的本质不是它的胡子、它的血液、它的抽象的肉体,而是它的社会特质,而国家的职能等等只不过是人的社会特质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因此不言而喻,个人既然是国家各种职能和权力的承担者,那就应该按照他们的社会特质,而不应该按照他们的私人特质来考察他们。”“从传统的观点看来(这种观点也是黑格尔所尊崇的),国家是决定的因素,市民社会是被国家决定的因素。表面现象是同这种看法相符合的。……这是问题的形式方面,这方面是不言而喻的;不过要问一下,这个仅仅是形式上的意志(不论是单个人的或国家的)有什么内容呢?这一内容是从哪里来的呢?为什么人们所期望的正是这个而不是别的呢?在寻求这个问题的答案时,我们就发现,在现代历史中,国家的意志总的说来是由市民社会的不断变化的需要,是由某个阶级的优势地位,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和交换关系的发展决定的。”“国家决不是从外部强加于社会的一种力量。国家也不像黑格尔所断言的是‘伦理观念的现实’,‘理性的形象和现实’。”

二、由现实的人及其社会内在的矛盾运动产生了关于国家的三个悖论

(一)国家悖论I:作为社会分工产物(即社会公仆)的国家却变成了社会主人

国家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在社会发展某个很早的阶段,产生了这样一种需要:把每天重复着的产品生产、分配和交换用一个共同规则约束起来,借以使个人服从生产和交换的共同条件。这个规则首先表现为习惯,不久便成了法律。随着法律的产生,就必然产生出以维护法律为职责的机关——公共权力,即国家。”“从分工的观点来看问题最容易理解。社会产生它不能缺少的某些共同职能。被指定执行这种职能的人,形成社会内部分工的一个新部门。这样,他们也获得了同授权给他们的人相对立的特殊利益,他们同这些人相对立而独立起来,于是就出现了国家。……总的说来,经济运动会为自己开辟道路,但是它也必定要经受它自己所确立的并且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政治运动的反作用,即国家权力的以及和它同时产生的反对派的运动的反作用。”

但是,“国家作为第一个支配人的意识形态力量出现在我们面前。社会创立一个机关来保护自己的共同利益,免遭内部和外部的侵犯。这种机关就是国家政权。它刚一产生,对社会来说就是独立的,而且它越是成为某个阶级的机关,越是直接地实现这一阶级的统治,它就越独立”。“公社一开始想必就认识到,工人阶级一旦取得统治权,就不能继续运用旧的国家机器来进行管理;工人阶级为了不致失去刚刚争得的统治,一方面应当铲除全部旧的、一直被利用来反对工人阶级的压迫机器,另一方面还应当保证本身能够防范自己的代表和官吏,即宣布他们毫无例外地可以随时撤换。以往国家的特征是什么呢?社会为了维护共同的利益,最初通过简单的分工建立了一些特殊的机关。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机关——为首的是国家政权——为了追求自己的特殊利益,从社会的公仆变成了社会的主人。这样的例子不但在世袭君主国内可以看到,而且在民主共和国内也同样可以看到。”

(二)国家悖论Ⅱ:解决特殊利益与共同利益的矛盾决定了国家是虚幻的共同体形式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随着分工的发展也产生了单个人的利益或单个家庭的利益与所有互相交往的个人的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而且这种共同利益不是仅仅作为一种‘普遍的东西’存在于观念之中,而首先是作为彼此有了分工的个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存在于现实之中。正是由于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的这种矛盾,共同利益才采取国家这种与实际的单个利益和全体利益相脱离的独立形式,同时采取虚幻的共同体的形式,……正因为各个人所追求的仅仅是自己的特殊的、对他们来说是同他们的共同利益不相符合的利益,所以他们认为,这种共同利益是‘异己的’和‘不依赖’于他们的,即仍旧是一种特殊的独特的‘普遍’利益,或者说,他们本身必须在这种不一致的状况下活动,就像在民主制中一样。另一方面,这些始终真正地同共同利益和虚幻的共同利益相对抗的特殊利益所进行的实际斗争,使得通过国家这种虚幻的‘普遍’利益来进行实际的干涉和约束成为必要。”

同理,现代国家是与现代私有制相适应的:“由于所有制摆脱了共同体,国家获得了和市民社会并列并且在市民社会之外的独立存在;实际上国家不外是资产者为了在国内外相互保障各自的财产和利益所必然要采取的一种组织形式。目前国家的独立性只有在这样的国家里才存在:在那里,等级还没有完全发展成为阶级,在那里,比较先进的国家中已被消灭的等级还起着某种作用,并且那里存在某种混合体,因此在这样的国家里居民的任何一部分也不可能对居民的其他部分进行统治。德国的情况就正是这样。现代国家的最完善的例子就是北美。法国、英国和美国的一些近代作家都一致认为,国家只是为了私有制才存在的,可见,这种思想也渗入日常的意识了。因为国家是统治阶级的各个人借以实现其共同利益的形式,是该时代的整个市民社会获得集中表现的形式,所以可以得出结论:一切共同的规章都是以国家为中介的,都获得了政治形式。由此便产生了一种错觉,好像法律是以意志为基础的,而且是以脱离其现实基础的意志即自由意志为基础的。同样,法随后也被归结为法律。”

(三)国家悖论Ⅲ:控制阶级对立的客观需要使得国家成为整个社会的正式代表,但并非整个社会的真正代表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到目前为止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着的社会,都需要有国家,即需要一个剥削阶级的组织,以便维持它的外部的生产条件,特别是用暴力把被剥削阶级控制在当时的生产方式所决定的那些压迫条件下(奴隶制、农奴制或依附农制、雇佣劳动制)。国家是整个社会的正式代表,是社会在一个有形的组织中的集中表现,但是,说国家是这样的,这仅仅是说,它是当时独自代表整个社会的那个阶级的国家……当国家终于真正成为整个社会的代表时,它就使自己成为多余的了。当不再有需要加以镇压的社会阶级的时候,当阶级统治和根源于至今的生产无政府状态的个体生存斗争已被消除,而由此产生的冲突和极端行动也随着被消除了的时候,就不再有什么需要镇压了,也就不再需要国家这种特殊的镇压力量了。国家真正作为整个社会的代表所采取的第一个行动,即以社会的名义占有生产资料,同时也是它作为国家所采取的最后一个独立行动。那时,国家政权对社会关系的干预在各个领域中将先后成为多余的事情而自行停止下来。那时,对人的统治将由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所代替。国家不是‘被废除’的,它是自行消亡的”。

三、“民主制”、“普遍人权”本身揭开了国家悖论的哑谜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现代政治解放形式(即资产阶级理性王国尤其是其中的“民主制”、“普遍人权”)的考察而认为:第一,“在君主制中,整体,即人民,从属于他们的一种存在方式,即政治制度。在民主制中,国家制度本身只表现为一种规定,即人民的自我规定。在君主制中是国家制度的人民;在民主制中则是人民的国家制度。民主制是一切形式的国家制度的已经解开的谜。在这里,国家制度不仅自在地,不仅就其本质来说,而且就其存在、就其现实性来说,也在不断地被引回到自己的现实的基础、现实的人、现实的人民,并被设定为人民自己的作品。国家制度在这里表现出它的本来面目,即人的自由产物。也许有人会说,在某种意义上,这对于立宪君主制也是适用的。然而民主制独有的特点是:国家制度在这里毕竟只是人民的一个定在环节,政治制度本身并不构成国家。”第二,“现代国家承认人权同古代国家承认奴隶制是一个意思。就是说,正如古代国家的自然基础是奴隶制一样,现代国家的自然基础是市民社会以及市民社会中的人,即仅仅通过私人利益和无意识的自然的必要性这一纽带同别人发生关系的独立的人,即自己营业的奴隶,自己以及别人的私欲的奴隶。现代国家就是通过普遍人权承认了自己的这种自然基础。而它并没有创立这个基础。现代国家既然是由于自身的发展而不得不挣脱旧的政治桎梏的市民社会的产物,所以,它就用宣布人权的办法从自己的方面来承认自己的出生地和自己的基础。可见,犹太人的政治解放以及赋予犹太人以‘人权’,这是一种双方厩相互制约的行为。

四、革命结论:只有被压迫阶级的共产主义运动、未来的社会革命才能解放国家,使国家回复为真正的公仆、真正的共同体、整个社会的真正代表,国家悖论得到根本解决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由“现实的人”而经过“社会分工(阶级’、“生产力矛盾运动(阶级矛盾斗争)”、“国家悖论”而深刻地揭示了国家本质这一总是被剥削阶级思想家混淆不堪的问题,而得出了政治革命乃至社会革命的结论:“只有为了社会的普遍权利,特殊阶级才能要求普遍统治。”…”“所有的社会主义者都认为,政治国家以及政治权威将由于未来的社会革命而消失,这就是说,公共职能将失去其政治性质,而变为维护真正社会利益的简单的管理职能。……革命就是一部分人用枪杆、刺刀、大炮,即用非常权威的手段强迫另一部分人接受自己的意志。获得胜利的政党如果不愿意失去自己努力争得的成果,就必须凭借它以武器对反动派造成的恐惧,来维持自己的统治。”“劳动阶级在发展进程中将创造一个消除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联合体来代替旧的市民社会;从此再不会有原来意义的政权了。因为政权正是市民社会内部阶级对立的正式表现。”“个人力量(关系)由于分工而转化为物的力量这一现象,不能靠人们从头脑里抛开关于这一现象的一般观念的办法来消灭,而是只能靠个人重新驾驭这些物的力量,靠消灭分工的办法来消灭。没有共同体,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在过去的种种冒充的共同体中,如在国家等等中,个人自由只是对那些在统治阶级范围内发展的个人来说是存在的,他们之所以有个人自由,只是因为他们是这一阶级的个人。从前各个人联合而成的虚假的共同体,总是相对于各个人而独立的;由于这种共同体是一个阶级反对另一个阶级的联合,因此对于被统治的阶级来说,它不仅是完全虚幻的共同体,而且是新的桎梏。在真正的共同体的条件下,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看来,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从实质上说,就是要把国家政府的本来面目、首要本质真正地加以真正回归、落实、实现,彻底否定、排除打着普遍性幌子或采取普遍性理论形式的特殊性利益(占整个社会一小部分的剥削阶级利益,包括其中官僚阶层利益)继续冒充普遍性利益,而实现绝大多数人的普遍利益、共同利益、公共利益(由虚假地代表绝大多数人的普遍利益、共同利益、公共利益而转为真正地代表绝大多数人的普遍利益、共同利益、公共利益),使国家、政府真正地回归到社会公仆的本然地位、应然地位,通过解放国家、政府等上层建筑,来解决经济基础公有化、社会化问题,以便促进社会化大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科学判断与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道德判断有机地统一起来,使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都最后集中地指向国家及其革命问题(即最后都落实到政治学问题),从而最后使社会主义真正地从空想发展为科学。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同一个家篇10

【关键词】民族国家;政治整合;国家认同;国族建设;民主

【中图分类号】D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3)03-0035-008

西欧资产阶级高举代表“全民族”利益的大旗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王朝国家被民族国家①最终取而代之。最早建立民族国家的西欧国家可以称之为原生性民族国家②,由于它们建立时间较为久远,制度架构比较成熟和完备,它们已经进入民族国家发展时期。然而,众多发展中国家,它们中的大多数要么是在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解放和实现国家独立的民族主义运动中逐渐建立民族国家的,要么是在冷战后随着第三次民族主义浪潮的兴起纷纷建立民族国家的。它们是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构建民族国家的,由于建立民族国家的历史较为短暂,其中大部分的民族国家制度并不十分稳固,其中还有一些国家只是具备民族国家的外壳形态,缺乏民族国家的真正内涵,民族国家的制度架构的根基总体比较脆弱。

对此,塞缪尔·亨廷顿有一段精彩的描述:“这些现代化中的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政治演变状况具有下述基本特征:种族冲突与阶级冲突日益加剧,暴力事件迭起,军人政权频繁,反复无常的领导人物掌权并常常推行灾难性的经济改革和社会政策,内阁大臣与文职人员普遍而公开地贪污营私,任意侵犯公民的权利和自由,行政效率和效能日渐低下,都市政治集团的疏离感极为普遍,立法机构和法院皆丧失了自己的权威,社会基础庞杂的各政党发生分裂甚或完全解体。”这些问题都是当今世界很多民族国家面临的普遍性问题,它们严重威胁着民族国家的稳定和统一。因此,民族国家建设是众多模仿性民族国家面临的基础性安全工程,“这些国家的政治发展、政治建设或政治现代化,都是围绕着民族国家建设这个主题展开的”。可以说,民族国家建设是模仿性民族国家治理内部政治问题的必由之路,民族国家制度的存续和巩固要靠民族国家建设来实现,民族国家的统一和稳定也要靠民族国家建设来维护。政治整合与政治统一、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整合、国族整合与国族建设、民主建设和建设等方面构成了民族国家建设的最为重要的多维向度,同时它们也支撑着民族国家制度的存续和运作。

一、政治整合与政治统一

民族国家建立后,政治整合和政治统一就成为了民族国家政治的核心命题之一。政治整合成功和政治统一实现,民族国家制度根基就会稳定而牢靠,民族国家的制度优势就会不断得到彰显。如果政治整合失败或政治统一幻灭,民族国家就会面临着分裂的危险,甚至会走向解体。特别是民族成分复杂的多民族国家,①政治整合和政治统一的意义更加重大。政治整合与政治统一构成了民族国家建设的根本性政治问题。

政治整合的目标就是要把民族国家内涌现的各种社会和政治力量,整合在同一个政治共同体中,从而维护民族国家的统一和稳定。政治统一的根本任务是强化中央政府权力,增强中央权威,削弱地方性、民族性等各种政治势力。政治整合与政治统一是维护民族国家政治安全的横向与纵向维度,这两种维度存在交叉和重叠现象,一者体现在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的横向整合,一者体现在中央政治权威的纵向垂直贯通。

模仿性民族国家的演进路径不像西欧原生性国家从王朝国家顺承演变而来,而是在外力的作用下做出权变选择的。这些模仿性民族国家构建的历史起点、演变路径及目标形态与西欧原生性民族国家有很大不同。一些民族国家构建的历史背景相当复杂,特别是那些民族成分繁多的国家,它们是在族际纷争、族群矛盾、政治冲突的背景下构建民族国家的,各种势力,甚至与殖民统治,交织糅杂在一起,难解难分。民族国家建立伊始,各种多元政治和社会力量开始涌现,各种社会力量呈现出分散、分裂或分离的态势。一些部落势力、宗教势力、民族势力和地方势力甚至挑战中央权威,与中央政权分庭抗礼,这显然成为多民族国家统一和稳定的消解性和解构性力量,对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稳定和发展构成了实质性的威胁。亨廷顿指出,“在一个复杂性和异质性都较高的社会中,如果不建立独立于使其产生的社会势力的政治制度,任何一种社会势力就都不能单独进行统治,更无法建立一个共同体。”在一个异质性极大的多极社会,把各种多元势力整合在统一的国家政治共同体中是有相当难度的,但这直接关系到民族国家制度框架的稳定和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而且,“各种政治力量、政治上层分子和更自主的社会形式——一方面是‘国家’,另一方面是‘社会’——之间不断地进行斗争,力图在民族国家的文化和政治中心的形成过程中占据相对重要的地位,争夺制定有关规定的决定权。”特别是全球化时代的来临,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很多民族国家的社会基本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社会政治问题日益凸显,如社会快速分化,利益冲突加剧,各种社会与政治势力迅速崛起,分散、分裂或分离态势进一步加剧,整合危机更加凸显。因此,在政治整合与政治统一的视野中,“整合”和“统一”就是对“分散”、“分裂”或“分离”的根本性否定,是对民族国家制度框架的有力支撑,更是对民族国家统一和稳定的有效维护。

事实上,民族国家在构建的历史进程中,其本身就蕴含着政治整合和政治统一的功能。资产阶级高举“全民族”利益的大旗向王朝利益发起了冲击,在这一过程中,资产阶级把各种社会和政治力量统统整合到“全民族”的手中,于是,资产阶级才汇聚了摧毁王朝国家建立民族国家的巨大力量。诚然,时下正处于发展中的民族国家,它们构建民族国家的历程与西欧原生性民族国家大不相同,但是民族国家的政治整合和政治统一的功能仍然被延续了下来,而且政治整合和政治统一的基础更加坚实。面对涌现的各种政治和社会力量,以及各种民族性和地方性政治势力,民族国家必须重视政治横向整合和中央政权的纵向垂直贯通。惟其如此,才能使各种社会和政治力量消解于民族国家的制度框架中,才能使中央政府与地方性或民族性政府之间能够保持政治上的统一与协调,树立中央政府的政治权威,改变中央政权力量在地方性或民族性政治权力体系前面鞭长莫及的窘境。当然,这一目标的实现无法一蹴而就,需要长时间的努力才能取得成效,需要长期的坚持才能实现。

二、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整合

民族国家的国家认同是一种特殊的政治文化现象,而且往往以问题的形式凸显出来。由于多民族国家的国族存在构成复杂多样、民族意识取向旺盛、民族政策失当等问题,国家认同常常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国家认同问题的产生源于多民族国家政治共同体的民族群体之中,它是一种“集体忠诚冲突”。这种“集体忠诚冲突”其实是“各个民族群体对自身的认同与对国家的认同之间的矛盾”。因此,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整合是民族国家时代又一个普遍性的问题,自然也成为了民族国家建设的另一重要维度。

民族国家内部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整合,就是实现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统一,其实质是进行国家认同建设。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整合的价值取向在于“国家主义”,而非“民族主义”。最终目标和根本任务是要确立民族对国家的认同。回顾民族国家构建的历史不难发现,只有多民族国家才会产生民族群体是否认同国家的问题,单一民族国家并不存在国家认同问题。①换言之,只有多民族国家才会产生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矛盾的问题,单一民族国家并不存在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矛盾的问题。模仿性民族国家建立后,社会成员对民族国家政治体系的认知比较模糊,而他们对所属的民族却表现出强烈的认同意识,这种状况对于民族国家的存续来说无疑是一个潜在的威胁。因此,有效整合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实现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统一,是民族国家建设的重大问题,多民族国家必须给予高度关注和审慎对待。

事实上,民族国家本身就是一种为调适民族与国家的二元关系而创造的国家制度框架,根本目的就是要确保民族对国家的认同。从这个意义上看,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存在着某种天然的共性和一致,比如拥有相同的历史、人民、文化和土地,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些因素奠定了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讲,一个国家只有同时包含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才能称之为民族国家,缺其一则无法取得民族国家的形式。换言之,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共同构成了民族国家的认同基石,这一点从民族国家的民族性特征即可窥见一斑。所以,在多民族国家,国家认同兼容了与处于同一个政治共同体中的各民族的民族认同,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民族认同融合于国家认同之中。当然,值得指出的是,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但却并非相得益彰、相互促进的正相关系,而是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如果只看见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某种重叠性和一致性,忽视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冲突和矛盾,那么就难于跳出把民族国家视为单一民族国家的藩篱,如此也就没有真正把握民族国家的丰富内涵和本质特征。

纵观民族国家发展的演变史,每当多民族国家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不能实现有效的整合之时,那么民族国家就会面临解构性的威胁,甚至走向解体和消亡。作为独霸世界一方四十年之久的苏联,在没有战争和外来侵略的情况下自行崩溃了,给世界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尽管对于苏联解体的原因,学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是民族因素对苏联解体所起的关键性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原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尼古拉·伊万诺维奇·雷日科夫认为:“民族关系,成了摧毁苏联的攻城槌。”

事实上,苏联解体的过程也是苏联各民族对国家认同危机日益恶化的过程。一旦民族对国家产生认同危机并继续恶化,民族国家就会面临解体的威胁。这引发了意味深长的警示:如果民族对国家认同弱化,甚至产生国家认同危机,民族国家就会难逃解体的厄运。至于南斯拉夫解体的根源,也曾一度引起学界的激烈争论,但是南共联盟民族政策失误和各种民族主义的泛滥所导致的各民族对南联盟的认同危机,不能不说是南斯拉夫解体的重要根源。由此可见,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矛盾和冲突一旦无法调和,民族国家的制度框架就会崩溃。

发展中国家建立民族国家的浪潮有两次,①一次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在争取民族解放、实现国家独立的民族主义运动中建立了民族国家;一次是在美苏两极对抗结束后,随着帝国霸权的衰落和冷战的结束,第三次民族主义浪潮迅速高涨,民族主义催生了几十个民族国家。这些民族国家构建的历史背景相当复杂,在民族国家建立后,由于民族矛盾层出不穷,族际纷争此起彼伏,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二元关系常常呈现十分紧张的态势。由于民族对国家的认同程度不高,民族国家往往徒有其表,缺乏内涵。这些民族国家的建立,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矛盾,但国家认同问题依然是这些民族国家建设中亟待解决的严峻问题。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一体化与离散化呈并存态势,而“民族认同问题无疑是多民族国家内部离散化的重要因素”,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更加复杂化了,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冲突和矛盾呈愈发凸显的趋势。

在一些民族成分和民族结构比较复杂的多民族国家,由于尚未形成一个有较强凝聚力的强健国族,所以,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往往处于某种非平衡状态,民族认同强烈制约着国家认同的发展。近些年来,很多发展中民族国家内部存在族群或族裔群体的民族意识有增强和高涨的趋势,从而导致了民族主义的兴起。虽然民族主义“那种呼风唤雨的神效”已不复存在了,但是在推动民族认同的膨胀方面却仍然发挥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于是,民族主义与国家主义就会呈现失衡的态势,民族认同对国家认同产生强大的消解性影响也成为常态,从而造成了严重的国家认同危机。因此,对于民族认同的膨胀不能置若罔闻,更不能任其发展,稳妥的治理路径是秉承“国家主义”取向,对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进行有效整合,使二者协调均衡发展。

三、国族整合与国族建设

国族构建与民族国家构建相伴相生,国族构建贯穿于民族国家构建的整个历史进程中,二者是一个问题的两个面,是一种互为条件、相生相伴关系。一个国家要建立民族国家,就必须把国内各个民族整合成为统一的民族共同体,这就是国族构建。一些民族成分较为复杂的国家,在民族国家建立后,各民族还保持着较大的独立性和特殊性,它们对国族认同的程度不一。各民族虽然共处于一个统一的国家共同体中,但由于民族国家的制度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它们在国家政治共同体中的地位不尽相同。一些多民族国家内部,由于族际差异明显、族际关系复杂,必然存在民族与民族、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博弈现象。当民族精英为谋取自身利益,从而挑起族际间的紧张关系时,就会造成民族对国族认同的弱化。而且,国外势力为了获得地缘政治利益或抑制竞争对手,他们往往会煽动和挑起多民族国家的民族分裂现象,由此也会造成国族认同弱化。一旦这种博弈现象与这些挑拨因素交织在一起的时候,多民族国家的国族认同就会产生严重的危机。

综观世界,不论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美国和加拿大,还是已经解体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和南斯拉夫,或是正为族际纷争而苦恼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国族的整体性(认同)程度高的国家,就不存在民族分裂主义或发生民族分裂主义的可能性很小,国家统一和稳定的基础就牢固。相反,国族涣散、衰弱的国家,常常发生民族分裂主义运动。”因此,民族国家必须要进行国族建设,通过国族建设来保障民族国家的制度架构,从而有效避免民族分裂主义的发生,至少可以大大降低民族分裂主义运动发生的概率。很显然,国族建设是民族国家建设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维度,是一项关乎民族国家政治安全根基是否稳固的基础性工程,民族国家必须给予相当的重视。

国族建设的过程,就是民族国家内部的各个历史文化共同体凝聚为一体的过程。把民族国家内部的各个文化民族锻造成统一的、具有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也就构成了国族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方向。作为民族国家各民族凝聚而成的民族共同体,国族不但含有历史文化的印痕,而且还含有国家特性或政治特性的深深烙印。所以,要打造一个强健的国族,就要从文化、国家或政治两个层面苦下功夫。丹尼尔·帕特里克·莫伊尼汉指出:“保守地说,真理的中心在于,对一个社会的成功起决定作用的,是文化,而不是政治。开明地说,真理的中心在于,政治可以改变文化,使文化免于沉沦。”在这里,丹尼尔强调文化功能,但也不否认政治的重大作用。国族建设与此有着某种天然的相似性,既要重视文化层面的建设,更要重视政治层面的建设,既要运用文化力量,也要运用政治力量。

在多民族国家内部,主体民族与国族、少数民族与国族、各主体民族之间、主体民族与少数民族之间往往存在结构性张力,甚至主体民族主义与国族建设之间还存在某种“悖论现象”,这是民族国家无法回避的问题。面对这些棘手的现实问题,民族国家必须增强国族的同质性,并使之成为国族建设的基本价值取向。而构建国族文化、增强国族意识、筑牢国族认同则是塑造民族国家强健国族的具体实现路径。

构建国族文化,就是要构建具有同质性的国民文化,这是国族建设的有力支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当中,每个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民族文化。事实上,民族本身就是以共同的文化为纽带联结在一起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民族之间的差异归根结底是文化的差异。在一个多民族国家,有多少个民族,就有多少种民族文化。由于每一种民族文化的价值偏好、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生活方式都不尽相同,每个民族都打上了特有的民族文化的深深烙印。当然,每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也会对民族的每一位成员产生深刻的影响。在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处于一个统一的国家政治共同体之中,文化差异往往会造成族际冲突,一旦与其他因素交织一起,族际冲突常常会导致恶化。因此,民族国家必然要进行族际文化整合,建立具有同质性的社会文化和政治文化,这对于铸就国族的聚合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增强国族意识,就是要塑造独特的“国族性格”,这是国族建设的重中之重。民族意识是民族的必然属性,是民族成员对所属民族的自我意识和对民族关系的意识。国族意识是作为人们共同体的各个民族持有一种超越自身民族、但又不超越国家范畴的“认识”,是一种特有的“国族性格”。在民族国家构建的历史进程中,国族就开始形成,各个民族就开始有了国族意识。增强国族意识,能够增强民族国家的各民族对国族的认同意识、命运意识和归属感,从而增强了国族认同。国族意识与国族民族主义具有紧密的联系,国族意识的增强“集中体现于国族的民族主义之中”。国族民族主义是建立在民族共同体对国族的热爱和对国族利益深切关怀基础之上的关于国族的生存、发展、权利的思想观念。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中国各民族面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危机,团结一致,共同抗日,充分体现了中国的国族民族主义。因此,要增强国族意识,就要努力塑造“国族性格”,适当淡化各民族的民族意识和民族主义,提倡“我们都是一家人”的国族理念。

筑牢国族认同,就是要整合民族认同,使民族认同融合于到国族认同之中。前已论及,在多民族国家,主体民族与国族、少数民族与国族、各主体民族之间、主体民族与少数民族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张力,甚至主体民族主义与国族民族主义之间还存在某种“悖论现象”。究其根源,就是没有实现对各民族的民族认同的有效整合。构建同质性国民身份,推动民族的融合,有助于增强对各民族的民族认同的有效整合。当然,如果各个民族“愿意将自我的原有特质,投射到另一新身份的象征符号,以塑造一个更符合国家利益的新兴民族(这里所指的新兴民族其实就是国族)”,这无疑对国族认同建设大有裨益。可见,构建同质性国民身份,可以有效地维护国族文化和促进国族意识。因此,这种为了超越民族,但又不超越国家范畴的“共识”,可以促使民族认同上升到国族认同。

四、民主建设与建设

民族国家是人民的国家,国家和国家政权属于民族国家内部的全体人民。在民是国家合法性的基础,这是世界民族国家长期历史发展的证明。人民性是现代民族国家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即充分体现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民族国家的根本要求。在民不仅是一句口号,它还关系到一个民族国家的根基是否牢固。离开了人民对国家政治共同体的权力授予,民族国家的维持就缺乏合法性基础,“政治体系的崩溃或过渡时期,常常以暴力向合法性挑战为标志的”。如果民族国家的合法性出了问题,就会直接导致民族国家的分裂或解体。长期以来,一些国家在面临合法性问题的时候,不得不通过提高它们发展经济的能力来寻求合法化,但当经济增长或滑坡时,合法性便消失了,就出现了动乱,苏哈托统治下的印度尼西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事实上,靠发展经济来获取政权的合法性的方式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要筑牢民族国家的合法性基础,主要依赖民主建设的推进和制度的建设。民族国家的民主建设和建设,是民族国家制度框架稳定的根基。

民主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最重要内容体现在民主政治建设和公民社会建设两个方面。罗伯特·达尔曾对民主作过精彩的论述,他认为民主的标准体现在:有效的参与、选票的平等、充分知情权、对议程的最终控制、成年人的公民权。罗伯特·达尔关于民主标准的论述完全适用于大规模体系的政府,具体而言就是民族国家政府的民主程序。可见,在民族国家形态下,民主建设不仅要进行民主政治建设,还要进行公民社会建设,它们共同构成了民主建设最重要的两个维度。

民主政治是现代民族国家的一个重要标志。有些学者认为西方民族国家的“民主面临着挑战和危机”,但对处于发展中的民族国家而言,民主政治的欠缺或民主机制的不完善才是最大的挑战和危机,因而民主政治建设是这些民族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鲁恂·派伊指出:“政治发展是民族国家的运转”,认为“民主政治的制度与实践的建立与政治发展是同一的”。在民族国家,进行民主政治建设就要推进政治发展,不仅要促进政治结构的合理化,提升政府的能力水平,而且还发展政治文化。政治结构、政府能力和政治文化这三个指标“指示了政治发展的价值取向”。在一些民族国家,由于民族国家建设起步较晚,政治结构的分化和专门化水平较低,造成低效率、不科学和不合理的现象比比皆是,“反复无常的领导人物掌权并常常推行的灾难性经济改革和社会政策”造成的严重后果令人堪忧,甚至还有一些国家没有政治文化的基础——公民文化,造成参与型政治文化的缺失,这些都是民主机制不健全不成熟的体现。在此意义上说,权力的行使者必须受制于一套程序,使他人有权质询,从而保证决策的科学化和合理化。因此,民主政治建设就是要大力推动民族国家的政治发展,使其政治结构不断优化,政府能力不断提升,政治文化不断发展。

公民社会是现代民族国家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在民族国家建设的框架下,之所以把公民社会建设作为民主建设的一个重要向度,这是由民族国家人民性的本质特征的内在要求所决定的。在欧洲民族国家构建的历史进程中,人与人之间的自由契约关系取代了封建人身依附关系,个人首次成为自由和理性的主体,这与早期资产阶级理论家们所倡导的自然权利、在民等现代民主政治理念一起,成为反对封建王朝、推动民族国家建立的强大动力源。作为现代民族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独立主体,公民则视政府为自己的政府,而不是他们的政府,这是现代民族国家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公民具有“民主人”的性格,有一种开放包容的气度和多元的价值取向,而且会以一种理性的态度参与政治生活。因此,在一个成熟的公民社会,人民与政府、社会与国家、民族与国家的张力都可以得到有效的消解。一个公民社会越成熟,那么民族国家制度结构越完备,公民社会可以使民族国家确保公民权利得以实现。很多模仿性民族国家,由于大多处于发展中阶段,公民社会发育程度低,因此公民社会建设必然成为民族国家建设大框架下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与民主政治建设相辅相成。

在民是民族国家本质特征之一,宪法至上源于在民的思想。实现是现代民族国家政治的根本标志和常规形态,是民族国家制度框架得以有效维持和巩固的根本保证。回顾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制度的出现是紧密相连的,可以说,没有国家政权的化,民族国家是不可能建立的。在原生性民族国家构建的历史进程中,资产阶级高举民族主义的大旗与封建专制主义作了殊死斗争,民族对国家的认同逐渐形成。当“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尤其是对国家政权进行了化改造以后,就基本上解决了民族与国家之间的矛盾,实现了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统一,并将国家建立在民族认同的基础之上,从而建立了民族国家”。没有对国家政权实行化改造,民族国家的根本性问题,即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矛盾问题就无法解决,民族国家的建立就无从谈起。

经过长期的演变和发展,较早建立民族国家的那些国家制度比较完善,大都处于民族国家发展时期,而那些处于发展中的国家却仍然处于任重而道远的民族国家建设时期,建设依然是民族国家建设的重大而迫切的任务。这是因为,一些处于民族国家建设时期的国家,虽然采用了制度,但是由于历史和客观原因,制度并不完善,制度的本质和原则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具体而言,有些民族国家的国民观念比较薄弱,公民权利意识和政府守法意识不强,宪法的权威没有得到彰显。因此,这些民族国家就必须进行建设,用制度来约束民族国家政治权力,界定公民权利,使政治权力纳入到宪法的轨道并受其制约,维护宪法的权威,真正体现宪法的至高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