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管理十篇

时间:2023-03-23 09:28:51

舆论管理

舆论管理篇1

关键词:舆论民族特性大众媒介

法国18世纪史学家及文艺评论家丹纳(Taine,H)在谈到一个地区人的精神面貌和舆论特征时,将种族(追溯历史)、时代(具体环境)和制度(包括风俗)视为考察的三个主要因素。依据这种考察方法,我们中华民族在这块古老的广袤无垠的土地上经历了五千年的风风雨雨,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赋予中国人独特的民族性格和舆论特性。民族是人们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形成的共同体。民族性格(亦称民族心理状态,心理素质),是一个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它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心理状态,是一个民族在社会经济、生产生活方式与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在民族精神面貌上的反映。它不是抽象的、不可捉摸的,往往通过语言文字、文化艺术、社会风尚、生活习俗、以及对祖国、人民的热爱与对乡土的眷恋等形式,表现出本民族的爱好、兴趣、性格、气质、传统、能力、情操和自豪感。因此,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是离不开民族文化而单独存在的。

舆论是“公众对其关心的人物、事件、现象、问题和观念的信念、态度和意见的总和,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并对有关事态的发展产生影响。”[1]在舆论的形成过程中,“绝大多数的舆论都是在一定的文化圈、民族圈和宗教圈的范围内形成的,不可避免地带有文化与道德传统的印记”。[2]所以我们首先必须承认舆论的民族特性,正如一个民族性格的形成一般,舆论的民族特性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传统习俗力量。李普曼在谈到固定的成见对人们意见表达的影响时也提出了“舆论基本上就是对一些事实从道德上加以解释和经过整理的一些看法”。[3]舆论作为一种价值判断,是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这种带有主观的精神形态,使舆论在传统文化与道德的深沉影响下,表现出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特性,且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稳定性。目前,我国正处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由此而带动的社会结构的变化,价值观的多元化等给人们造成强大的冲击,同时电子媒介的普及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使舆论的不断形成、发展、消失变得司空见惯。面对舆论的瞬息变化,以及舆论的自发性、盲目性,党和政府认识到对舆论进行正确引导的重要性,确保舆论向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发展。大众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和拟态公众的双重角色,承担着“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的职能。因此,研究我国舆论的民族特性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它有助于当代中国公共领域的建构,为媒体更好的实施舆论监督提供平台,最终推动民主政治的进程。

一、我国舆论的民族特性

1、至上而下的舆论传播速度快,渠道畅通。

中国几千年封建大一统的历史,强调皇权至上,等级制度的森严以及对万民的控制。皇权及其附属的王公贵族的特权对老百姓可以随意践踏,任意侵犯。这种皇权、特权对百姓私权的长久压迫,造成老百姓对个体权力的麻木,对皇权和特权或者说公权的畏惧,形成君言民顺的惯性。配合这种皇权制度的教育体制,对一般读书人施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奴性教育,在民间则是一种愚民教育、一种不尚武的教育。中央集权、极权专制、愚民政策、践踏天赋人权、不平等、非理性的种种愚妄,等等,成为两千年来国家管理的唯一定式或模式。到了现代,虽然封建王朝划上了句号,但新政权的制度设计,并不是从保证百姓的私权出发,依然是从统治万民、维护统治出发。中国没有民主传统,民间百姓没有对话欲望、对话权力、对话渠道。民国建立起来的民主制度由于历史、文化、军事等诸多因素很快瓦解了。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新闻媒体从一开始就被定为和思想文化宣传工具,成为一种与政治相连的意识形态。大众传媒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担当的不是舆论代言人的角色,不是社会的公器,而是作为国有资产,完全体现媒体拥有者的立场和意志。即使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大众媒体在“下情上达”功能的基础上主要还是担负“上情下达”的重要任务,特别是在大的原则和方针上。大众传媒为舆论进行议程设置时,会自觉的把国家、政府的指导方针放在第一位,为舆论提供反映主流意识的标准化意见,承担着以国家意志即意识形态教化民众的职责。而大众在几千年的皇权至上、个人权威及社会等级制度的影响下,其心理结构中的核心——信念系统对媒介提供的标准化意见普遍自发地形成定势,从而进一步影响其态度的形成和意见的表达。这种固定成见“其特点是它在运用理智之前就已存在;是观念的一种形式,在形成理智之前,它就对我们的意识施加了一定的影响”。[4]此固定成见形成的集体思维使大众习惯了时刻把自己的看法想法去同主流意识形态的舆论"对錶",即使有不同的意见也会在“沉默的螺旋”中消失或者湮没在主流舆论中。国家权力机关和民众个体向来从政治地位上就是上和下、尊和卑的关系,即使社会主义的中国通过法律的形式将两者等量齐观,平等待之,根深蒂固的传统思维仍在现实里像一只无形的手拔高一方压矮一方。

由我国民族心理特性导致的由上至下的舆论传播的快速及畅通易于形成舆论一律,而舆论一律是言论自由的大忌。《国语》中《诏公谏弭谤》一文就有记载:“厉王虐,国人谤王”。“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从中国的古老故事周厉王弭谤起,企图舆论一律的戏剧在历史上搬演了不知多少次。在“”期间,新闻媒体沦为的御用工具。相当一部分人认语录、认派别而不认亲人。人们不再信任直接经验,而是听命于那些享有话语霸权的集团。明明是暴行,却称之为"革命行动";明明是交通中断、停工停产、打、砸、抢、批斗、游街,全国一片混乱,却叫做"乱了敌人,锻炼了群众"。在那个缺乏言论自由的年代,人们对“以言治罪”的恐惧及特有的顺从惯性,使不少人对“说”或“说什么”多了一种骨子里的谨慎。而舆论是由声音和话语汇聚而成的,但只有经传播且具有一定规模效应的公众话语才能形成公众舆论。言论自由的主旨就是形成舆论多元的良性状态,舆论一律则是言论自由这一理念的天敌和大忌,万马齐喑式的“舆论一律”必然会窒息言论自由理念。

社会等级制度引发的严重后果之一就是意见价值的评判标准不是意见本身,而是意见发言人的社会地位。“名言”往往是沾了“名人”之光才“一鸣惊人”,带有明显的话语霸权色彩,其实不少“名言”都可以出自平民百姓之口,因而对所谓“名言”的迷信不过是对所谓“名人”的膜拜的表征而已。我国大众媒介对名人的关注,一方面固然是利益的趋使,另一方面就是传统习俗的力量。从党和政府的领导人,到社会各界的精英,他们的一言一行都被媒介无形的拔高。如果盲目地任由个人的社会地位作为意见的评判标准,而不是用客观、冷静、批判的态度来分析,那么李普曼提出要由“局内人”统治“局外人”的理论假设恐怕就会实现,最终在话语权上走向少数人的。目前,不少媒体提倡“平民视角”与“平民意识”,力图向创造历史的主体和生活主体回归,普通老百姓的事迹和言语也受到关注,但总体来说,大众媒体的宠儿仍然是在“名人”的身上。[page_break]2、人际舆论过剩导致针对市民的舆论容易勃兴,而有关国家大事以及涉及公共利益的舆论相对过弱。

中国人在历史上就是一个缺乏公共精神的民族。林语堂说得很直白:“中国是一个个人主义的民族,他们心系各自的家庭,而不知有社会。此种只顾效忠家族的心理实即为扩大的自私心理。”除了对公共的物质的东西漠不关心外,这种缺乏公共精神还表现在政治意识形态上,即对公共的政治意识不闻不问,显得异常冷漠。十九世纪,美国传教士明恩溥通过在中国二十多年的观察,也发现了几乎相似的现象。明恩溥在《中国人的素质》中还举了一个例子:1851年,道光皇帝死了,外国人很关心道光的三个儿子中由谁来继承皇位,继位后政策会有什么变化。在小酒馆里,几个外国人试图同酒馆里的中国人讨论这个问题。但中国人说,干嘛去费精神想那些无聊的推测呢?那是大臣们的事。咱们瞎琢磨政治,那才叫傻呢。平民百姓是如此,百姓中的精英——读书人也是如此,“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便说明了这点。

中国人为什么缺乏维护公共事物,关心公共事物的精神呢?“我们时常想到,中国政府在本质上是一个家长制的政府,要求臣民顺从听命。”[5]明恩溥的这个判断是准确的。自汉朝以来,历朝政府依据的文化基础都是由西汉确立的“王道”——儒家学说,儒教是一门“入世”学说,它提供的“入世”途径则是“古之欲明明得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大学》)。这种文化的核心是国如家,国只是家的外延和扩大,治国的才能是在治家的过程中学习到的。在共和之前的中国,政府就等于家族,家族就等于国家,三者之间浑然一体,很难区分,“朕即天下,天下即朕。”政府是家长制,最大的家长是“皇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家长制”的最大特点,正如林语堂所言,“只顾效忠家庭的心理”极其强烈。所以就是政府自己,所有政策的出发点也是“忙于照顾家长自己”,使自己的“江山”传于后世而不衰,而不是考虑公众的利益,兴办公益事业,为“臣民”提供一个平等、公正、自由、宽松的生存环境。当一个政府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基业万世”,当所有的“臣民”都在修炼“治家”的功夫时,可想而知,家族以外的公共精神也就所剩无几了。政府考虑的是他的江山能拥有多久,而“民众的态度则与政府的态度十分对应。所有的人都认为,只有自己的个人财产不受损失,就不必去关心或者没有责任去关心公共财产。”[6]中国人公共精神的缺乏,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孔子曾经在《论语》中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表达了人们对公共事物的态度: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在我们看来,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是结果,而在极大程度上是中国人对不属于自己责任的事情不感兴趣的原因。”[7]回想一下,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深受“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影响。在这种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又一代人,缺乏公共精神是丝毫也不奇怪的。

由此可见,中国人公共精神的丧失,是文化培养的结果。在一种缺乏公共精神的文化中,是长不出公共精神的。在当代中国,我们曾经试图来培养中国人的公共精神。但采用的是经济手段和文化的绝对化。在经济上施行的是“一大二公,甚至走到了“吃公社食堂”的极端。而在政治观念上,与这种绝对公共经济相伴,提出了“集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的观念,甚至造就出一批新的道德典型——为了捞取被洪水冲走的一根木头而”英勇“献身的英雄。事实证明,这种抹杀和无视民众个性的方法同无限扩大民众私心的做法,同样造就不出真正的公共精神来。真正的公共精神的培养,首先是要使民众树立起良好的公共环境下发展个性的意识,使民众“不在其位,也谋其政”。

与此相对的便是人际舆论的相对过剩,针对市民的舆论容易勃兴。舆论是社会的净化器,是终古不老的法律。在信息传播方式多元化的今天,“舆论不仅仅是人们对于公共事物的想象,它有时也侵入私人生活的领域”。[8]特别是当个人或集体的行为有悖于传统的价值观或道德时,更容易引起长期的舆论发生。中国是一个以德治国的社会,对人和事往往从伦理道德的层面上来判断是非。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传统的道德观念包括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道德观念在经济原则的冲击下受到强烈的震撼。所谓的“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便是道德与舆论的力量在金钱面前显得苍白无力的最恰当的描述。比如舆论长期以来对“看客文化”的谴责。当年鲁迅先生在那篇著名的小说《坟》里,深刻指出了民族劣根性中的“看客文化”:那些脖子伸长了像鸭一样的老百姓,漠然地看着革命者夏瑜为了民众争取自由和民主被砍头的场景,至今仍然不断的在现实生活中一次又一次的重演,英雄流血又流泪的事经常发生。归根到底,这仍是传统文化“熏陶”的结果。

3、较重视舆论的一致性,敌视标新立异、独树一帜的意见。

我国传统上是一个国家权力大于社会权力、地方权力的国家。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担当起社会资源的所有者和管理者的全能角色,长期以来国家与社会不分,市场经济不发达,未孕育一个相对独立于国家的市民社会,没有形成成熟的制约国家权力的社会权力。尽管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力图重塑自身的职能形象,逐步转换为社会规则的制定者和监督者,避免其职能的“越位”、“错位”和“缺位”,但目前的现状仍然是国家权力过强,社会权力、地方权力相对而弱,社会权力和地方权力还不能对国家权力进行有效监督。在舆论宣传上国家要求社会和地方要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特别是在大的指导原则和方针上更是亦步亦趋。独特的国情,再加上长期以来受封建专制主义思想和思维模式影响太严重,对不同意见和声音,特别是标新立异、独树一帜的意见较为敌视。舆论的一致性被看作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团结的必要因素。

但我们也要认识到,伴随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舆论一律的局面已经一去不复还了。在国家主义和集体主义意识形态诉求仍然占主流话语系统的同时,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呈现多元化格局,各种生活观念和方式得到追求和认可。“主旋律”之外的舆论是不一的,但舆论不一律的存在并不代表对各种意见本身的肯定。比如文艺界近几年先后出现的倍受争议的美女作家卫慧和“宁当‘作家’也不当‘美女作家’”的九丹,她们的作品和以及观点,受到人们的普遍批评和唾骂,陆文夫先生在苏州举行的“吴文化和现代化”研讨会上,针对目前有关文化热点话题发表言论时说道“九丹——道德沦丧,是一种文化倒退”。这种对新生事物和意见的敌视是在非主流意识形态上对舆论不一致的表现。[page_break]二、我国舆论民族特性的形成因素

1、传统思维方式的缺陷。

舆论自身是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信念在个人的心理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这里的信念是指人们在接触外界之前,头脑里已经存在的关于现实世界的图像、信条、价值观,在李普曼那里称为“固定成见”。他写道:“不管我们认识什么熟悉的东西,我们都会借助于我们脑子里已经有的形象”,“我们的一些信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们将看到什么”。[9]所以一种特定的舆论环境,总是同一定的思维方式相联系。“如果说公众的信念系统是舆论环境相对稳定的内核,那么思维方式是形成这一内核的形成机制。”[10]思维方式总是带着鲜明的时代和民族特征。因此分析我国国民思维方式的民族特征,有助于对我国舆论特性的认识。

我国民族思维方式的缺陷表现为非批判的思维方式以及缺乏实证分析的精神。非批判的思维方式即唯书唯上,“只言片语的最高指示,人们竟能以洋洋万言对它作传教般的阐述,寥寥数言的经典引据,人们却连篇累牍地注释它和论证它,而不考察其本身的前提如何”。[11]这种缺陷是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小农依附心理以及道德本位的思维方式的集中反映。它导致人们对皇权及偶像的盲目崇拜和逆来顺受,引发“”中对的个人崇拜。即使在今天,这种思维方式仍占主导地位。无论是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还是公众舆论的“把关人”,大众媒体普遍缺乏一种批判的态度和实证的精神。公众在对大众媒体进行的议程设置上依然缺乏冷静思考的姿态。在舆论形成的过程中,大众意见的汇集与趋同受媒体的影响严重,舆论的多元化受到阻碍,不利于我国民主进程的建设。

2、中国民众(包括新闻工作者)公民意识的欠缺。

公民意识,是在西方公民社会学说的主要话语,指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意识,其核心是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即公民关注公共事务、监督权力运作、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在封建社会中,传统的小农经济、封建统治者的“愚民”政策、“言禁”、“报禁”制度,人民的权利意识和政治参与意识被无情剥夺和压制;在近现代中国,由于军阀专制统治和社会动乱频繁,民主化进程屡遭中断,致使公民社会资源十分匮乏,不仅没有产生系统的公民社会理论,公民社会的实践更是举步维艰,公民意识更是无从谈起。公民意识的缺乏使现代中国公共领域的建构走上一条极为艰难曲折的路。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开始有了“当家作主”的意识,但是封建遗毒的长期浸染,加之极不正常的社会政治生活和权力运作的高度集中化,公民意识始终没有扎下根来。著名学者李慎之指出,“缺乏公民意识,是中国与先进国家最大的差距”。改革开放的公民意识尽管从总体上有可显著的增长,但从社会发展提出的客观要求相比,中国民众的公民意识仍然处于很不发达和很不自觉的阶段。

公民意识的缺乏大大的妨碍了我国公共领域的建设和质量的提升。公共领域这一概念最初起源于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在论及城邦制时提出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所谓的公共领域就是指社会意见和思想观念自由表达和交流的公共空间,借助这一空间,民意和民智得以汇聚,道德信仰得以建立,文化传统得以继承,也借助这一空间,公民表达了他们的利益诉求和权利诉求,实施对政府和其他一切权力机构的监督。哈贝马斯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指出,公共领域尤其是大众传媒构建的公共领域的最重要的功能是提供一种对话机制,——通过对话,社会公众对公共决策进行质询和批评,监督权利部门的运行,并借此达成国家利益和公众利益之间的平衡。而我国由于公民意识的历史性缺乏,使由大众媒介构成的公共领域无法有效的以公众舆论的形式与代表国家的官方进行沟通和对话,进而实现公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之间的良性互动。

3、政治体制改革的严重滞后和社会监督体系的不完善

由于种种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现阶段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没有跟上经济制度的发展,严重制约了公共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和法治化。我国权力运作的现行体制和机制还是高度集权机制,党和政府的职能过大,权力运行过程封闭和不透明,缺乏内部制约和监督机制。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监督体系无法真正建立,公共权力的运作体制的民主化和法制化受到阻碍。新闻媒体在没有独立的政治地位的前提下,“社会公器”的权利和义务不能充分履行,新闻媒体在报道什么、如何报道等方面仍旧没有完全自主的权利,实质上剥夺了媒体开辟公共领域的主体性和主体资格。大众媒体对行政的依附特点,决定了大众媒体对公众舆论的把关原则,导致弱势舆论与非主流舆论的疏忽与流失,不利于舆论的多元化。[page_break]三、研究我国舆论的民族特性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形成健全的舆论,推进我国民主政治的进程。梁启超指出,舆论是政治、政体之基础,他在1910年2月20日发表的《国风报序列》中写道,“立治者,质言之则舆论政治而已。地方自治诸机关以及谘议局、资政院,乃至将来安全独立之国会,凡其所讨论设施,无一非舆论之返照。”[12]他同时指出,舆论若要对民主政治有所贡献,必须将自身转变和成长为健全的舆论,而健全舆论之形成,则有赖于向导者和民众之诸种心理条件。可见,研究我国国民的心理特征,探究舆论的民族特性,有目的的引导健全舆论的形成,可推动我国民主政治的进程。

2、有利于舆论监督的有效进行。这里指的舆论监督的是一个扩大化概念,是“舆论监督(马克思称之为‘广泛而无名的’)、媒介监督和某种程度的媒介履行公共政治权力被混淆起来的统称”。[13]从1987年党的十三大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舆论监督”的概念连续四次出现在党的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中,表明我国政府和国家对舆论作为第四种权力的重视。反思形成我国舆论民族特性的因素,增强公众和新闻工作者的公民意识与批判精神,使我国的舆论既是公民社会监督公权和遏制权力腐败的“利剑”,又堪称保障和庇护公民私权不受非法侵蚀、限制和侵犯进而维系公民社会自身高度的独立性和自治性的“盾牌”。

3、有利于大众媒介与舆论的互动。首先是大众媒介对舆论的导向问题。“报纸或许不能直接告诉人们怎样想,却能告诉人们想什么”,[14]大众媒介的“议程设置”理论在一定范围内是有效的。陈力丹在《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一书中分析了舆论作为一种自在的社会信息形态的不同表现及相应的舆论引导,这是从微观层次上对不同的舆论进行不同的引导。在宏观上,舆论作为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精神状态,除了自身的自发性、盲目性带来的缺陷,还有不同于其他民族的优势和劣势。大众媒介如果能针对其特性进行引导,有利于舆论的理性化、多元化。舆论一方面通过大众媒介合理表达自己的声音,一方面克服国民的惯性思维,多一点冷静,少一些冲动;多一点理智,少一些盲目。这样,舆论与大众媒介才能形成良性互动,构建一个成熟的公共领域。

自从有了人类社会,便有了舆论活动,但舆论学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在我国还有待研究和发展。对于我国的特殊国情而言,研究舆论不但要在学理的层面进行深入探讨,还应结合具体社会结构与环境,在实践层面上推动舆论学的发展,达成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因此研究我国舆论的民族特性,无论是在学理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具有现实意义。由于舆论的发展受制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形态的发展具体样式、政治经济架构等制度性资源以及民众的民主意识,不同阶段的舆论有不同的形态。研究我国舆论的特性,不仅仅只停留在民族的角度,还应有多层次、多方面的视野,使舆论学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同样欣欣向荣。[page_break]注释:

[1]《揭示公共关系的奥秘——舆论学》,孟小平,中国新闻出版社,1989年版,P.36.

[2]《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陈力丹,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P.56.

[3]《舆论学》,李普曼,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P.82.

[4]《舆论学》,李普曼,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P.63.

[5][6][7]《中国人的性格》,明恩溥。

[8]《揭示公共关系的奥秘——舆论学》,孟小平,中国新闻出版社,1989年版,P.34

[9]《舆论学》,李普曼,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P.77.

[10][11]《揭示公共关系的奥秘——舆论学》,孟小平,中国新闻出版社,1989年版,P.86.

[12]《梁启超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P.559.

[13]《关于舆论监督的几个认识问题》,陈力丹,网站名:力丹做学问

[14]《传播学的起源、研究与应用》,赛弗林、坦卡特,福建人民出版社译本,P.262.

参考书目与网页:

1、《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陈力丹,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

2、《揭示公共关系的奥秘——舆论学》,孟小平,中国新闻出版社,1989年版。

3、《舆论学》,李普曼,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4、《新闻舆论研究》,王雄,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5、《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哈贝马斯,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6、《新闻舆论与新闻文化》,秦志希,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7、《艺术哲学》,丹纳,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8、《吾国与吾民》,林语堂,宝文堂书店,1988年版。

9、《中国伦理思想史研究》,张岱年,上海出版社,1989年版。

10、《中国人的性格》,明恩溥。

11、《关于舆论监督的几个认识问题》,陈力丹网站名:力丹做学问

舆论管理篇2

[关键词] 网络;社会管理创新;舆论引导 

1.网络舆论管理概述

网络空间具有虚拟性、流动性、隐匿性、去中心化、可共享性等特征。当民众对现实社会中的各种问题所表达的想法和意见集中的发表在网络上,且具有强烈的一致性和持续性时,网络舆论随之形成。网络舆论可以理解为公众对社会热点事件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可俗称为网民的社会政治态度。[1-2]

随着智能手机等移动互联网终端的普及,以微博,微信,豆瓣,百度贴吧,各类论坛和直播平台为代表的互联网平台上拥有越来越多的活跃用户,并且各类平台上的“舆论领袖”们具有庞大的粉丝数目。信息经过“舆论领袖”们的转发后,会迅速传播,并影响普通网友对事件的态度,形成巨大的舆论压力。这种舆论压力甚至会影响到有关部门的决策和施政行为,例如影视明星孙俪在微博抱怨下榻酒店附近施工噪音大,当地政府主管部门的官方微博迅速作出回应并且解决了噪音问题。除了“舆论领袖”们之外,由于互联网信息的迅速传播,很多大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经过多次转发也会影响到有关部门的决策,例如复旦大学投毒案,南京彭宇案等。除了影响有关部门的决策,网络舆论也会影响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和风气,例如“网红脸”引发了普通大众整容的新浪潮;“上海姑娘逃离江西农村假新闻”则掀起了对媒体过于功利、盲目跟风报道假新闻的探讨,以及该事件衍生出的对婚恋观、贫富差距、城乡差距等问题的讨论;“‘帝吧’网民境外社交媒体表情包大战”则表现了我国年轻一代对于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的坚定信心。

目前中国正处在重要的战略发展和社会转型期,社会贫富差距较大,社会保障体制不完善、社会福利水平低下,就业形势严峻,物价指数上涨态势明显,人们难免会有一定的情绪,公众社会心理需要有一定的途径进行调节。网络社会并不虚拟,网络舆论关注的问题大多来自现实社会。网络舆论的形成自有其背后深层次原因。因此管理者要着眼于现实,把对网络的管理和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结合在一起,提高虚拟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3-6]

现实生活中的政府与公众沟通的机制不是很健全,政府仍然处在强势地位,公众没有平等的对话权力,公众很少能走进政府大院面对面的与主管领导探讨解决问题。网络为人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和沟通渠道,也可以和政府平等地对话协商,普通群众有机会介入到决策过程中去。

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网络中出现了一系列社会管理中的问题,加强网络舆论管理对于社会管理格局的完善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网络舆论管理可以杜绝网络虚假信息,侵权、不良信息泛滥的现象,保障网民健康的言论环境。(2)网络舆论管理肩负着正确舆论向导和社会稳定的重任。(3)网络舆论管理的好坏关系着国家人民的凝聚力。加强和创新网络舆论管理,可以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发展,维护社会正常的网络公共秩序,保持社会运行的公平正义,从而最大限度地维护人民的基本权益。[7-10]

 

2.网络舆论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生原因

互联网的管理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新难题,由此带来的影响和后果,世界各国都在设法认识并把握。任何国家都面临着“两难选择”:一方面互联网是信息化技术发展的结果,难以拒绝,难以回避;另一方面,如何应对网络社交化对社会稳定带来的影响和冲击,涉及到法制、政府干预、公众参与等各个层面,没有现成经验。目前我国网络舆论管理主要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管理体制不合理:长期以来,我国在互联网管理方面一直存在“九龙治水”的现象。管理部门过多,很容易造成职责权限混乱,使管理效果大打折扣。[8]

(2)管理方式过于简单落后:政府和网络管理方的宣传手段以说教为主。对网络舆论存在的问题,经常采用“把消息扼杀在摇篮”的方式进行封锁,谣言的产生提供滋养的土壤。对于重大网络舆论时间和网络突发事件的紧急应急机制尚不完善,网上信访办理效率偏低。

(3)相关的政策法规不健全:目前我国的法律法规关于网络违法犯罪的认定非常地笼统,缺乏实际可操作性,有些法律法规规定只有违法情况导致“严重后果”时予以处罚,使网络犯罪的标准缺乏有效的评估机制。[9]

网络舆论管理中出现问题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其改进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网络本身的虚拟性与匿名性,缺乏舆论引导机制,“把关人”作用减弱,政府的主流新闻网站作用发挥有限等因素增加了我国网络舆论管理的难度。

 

3.网络舆论管理方法和策略的探讨

网络舆论的管理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技术层面的问题,而是一个非常复杂关系到多方利益的系统工程。在崇尚自由的社会里,政府不能再仅仅通过简单生硬的行政措施控制网络舆论,而应从社会全体利益的角度出发,根据现实情况,通过政策法规、政府部门的职能转变机制体制改革、技术手段、新的舆论引导工具等方式进行间接规制。网络舆论管理过程中,既要尊重网络社会的客观规律,又要注重引导教育,发挥主体能动性,不断建立和完善网络舆论管理体制,充分营造网络舆论发展的良好环境。

(1)健全网络舆论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作用,促进各地互联网协会的发展。

(2)完善网络舆论管理机制:坚持从源头抓起,对网站论坛建立进行严格的审核,鼓励管理到位的网站做大做强,明确网络舆论的直接责任主体,对提供网络服务的运营商服务器等加强日常监管。第一时间引导网络舆论,重点追踪“舆论领袖”,关注潜在的活跃的关键人物,及时真实信息。建立健全舆情收集机制,加大对网络舆情的搜索力度,及时发现网络问题,将舆情上报相关领导并将指导意见及时反馈给网络媒体,正确引导和监测网络舆论的发展。[10-11]

(3)完善相关立法,将网络舆论管理全面纳入法治轨道。

(4)充分发挥网络政务官方账号在网络舆论管理中的作用:目前政府机构开设官方微博已经基本普及,在及时公布政情、资讯等方面成绩显著,对于应对突发事件或群体性事件部分机构表现突出,但是仍然有很多机构的应对能力需要提高。

(5)加强地方政府网站建设:目前部级的政府网站建设成效显著,但是很多地方政府网站却形同虚设。应该引进相关人才,将地方政府门户网站建成政府与公众沟通的重要平台, 充分发挥网站信息沟通的优势,发挥舆论引导作用。[12]

(6)塑造网络道德氛围:政府网络主管部门要时刻监督网络媒体的运行动态,加强道德环境的监管。呼吁广大网民遵守网络管理规定和社会道德规范,文明上网,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7)加强技术层面的控制和管理:运用互联网访问权限管理技术,信息识别过滤技术,发帖权限技术,责任定位技术等加强对网络舆论的管理和引导。[13-14]

 

4.结语

网络舆论管理体系建设关乎政府、各社会人群的切实利益,其建设过程也是一个各主体共同协作的过程。当前社会管理及其创新理论的提出,为网络舆论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了非常不错的发展机遇。网络舆论管理已经成为社会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一环。政府部门通过加强网络舆论管理,也可以切实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怡君,马宁,王红兵. 创新社会管理中的网络舆论引导研究[J].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2,01:9-16.

[2]唐双. 社会管理视域下我国微博舆情引导研究[D]. 湖南大学, 2012.

[3]唐丕跃. 提升舆论引导能力,推动社会管理创新[J].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2,01:30-32.

[4]朱西林,彭媛. 论社会管理创新视域下推进网络虚拟社会善治[J].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01:91-95.

[5]甘日栋,龙凤. 牢牢把握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主动权[J]. 传承,2012,09:53.

[6]张桥星. 网络舆论视角下对创新社会管理的几点思考[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05:128-130.

[7]周琳琳. 论网络舆情与社会管理创新[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109-112.

[8]张剑利. 社会管理创新视角下对网络舆情的思考[J].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4:15-17+38.

[9]李栓久,郭立琼.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视阈下自媒体的社会舆论场分析[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4:163-166.

[10]李钢. 虚拟社会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行政管理改革,2011,04:77-80.

[11]杨军. 社会管理创新视角下对网络舆论问题的思考[J]. 青海社会科学,2011,04:135-138.

[12]辜胜阻. 虚拟社会管理与网络舆论危机应对[J]. 电子政务,2011,09:2-3.

舆论管理篇3

[关键词]新媒体 网络媒体 舆论管理

一、新媒体发展使得每个人都能成为传播者

1.新媒体的概念

所谓新媒体,亦称数字化媒体,指的是一个相对概念,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媒体等。上个世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新媒体的定义非常简单,即:“新媒体就是网络媒体”。与此一脉相承地有“数字媒体”等说法,都是基于对新媒体使用技术的层面给予定义。

根据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互联网等新媒体对社会舆论影响与利用研究》成果,新媒体至少要从如下方面进行解释:

一是新媒体的根本特征是“技术数字化”和“传播互动化”。如诸多专家研究的那样,新媒体传播是非线性的,传播与接收既可同时同地,也可异时异地。

二是新媒体的“新”是一个相对概念。针对当时的媒体状况而定,且要放在世界媒体环境中去考虑。

三是新媒体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形态。其中,手机媒体被认为是网络媒体在移动终端上的延伸。此外还有数字电视等,也是新媒体。

2.新媒体的特性

业界公认,新媒体是未来媒体发展的重点,是媒体传播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方向。

如上所述,数字化和互动化是新媒体的本质特性,其他特性还有:即时性、开放性、参与性、低成本等。

新媒体将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融为一体,创造了全新的传播类型,而且这一融合趋势无法避免。这一融合基于如下几点:数字技术提供了同意传输、交换和分配编码;光通信技术提供了低成本的传输条件;电脑和软件则为融合提供支持。

新媒体改变了之前的单向传播形式,改变了只有专业人士才可以传播的情况,使得普通民众在新媒体上享受到了真实有效的“发声权”。如果说,论坛上的发帖、转帖是普通民众典型的网络媒体传播行为,那么以博客为代表的WEB2.0则是更高级的个人传播行为。“Web2.0特别强调用户创造内容。网民不仅仅成为了信息的制造者、者,同时也是舆论形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传统传播理论和新媒体

经典传播理论“把关人”在新媒体中表现的并不明显。比如,人与人之间通过手机短信形式发生的传播行为,基本不存在“把关人”。但如果深究,移动运营商在部分意义上依靠“关键字”可能会过滤掉一部分短信,但是这对海量的短信来说,显的微乎其微。

另一个经典传播理论“议程设置”,在一个多元化,人人都是传播者的新媒体舆论场中,已经失去了其原有的意义。

但同样是经典传播理论“意见领袖”的作用似乎正在得到加强。如2005年在中国各地发生的反日游行,2007年厦门PX项目引发的风波,虽然我们找不到其中一个具体的意见领袖,但是不得不承认,整个舆论按照民众愿景向前行驶。改变了持续数百年的舆论引领民意的情况,而真正让民意成为“意见领袖”。

二、新媒体传播的舆论化趋势及问题

1.新媒体舆论场

新华社原总编辑南振中提出,目前社会上存在两个舆论场,一个是传统媒体舆论场,一个是网络媒体,也就是新媒体舆论场。

传统媒体舆论场中,谁控制了媒介,谁就能决定“say what”和“to whom”。但是在新媒体舆论场中,则完全不同。“网络舆论是公众对于公共事务通过信息网络公开表达的具有影响力的意见。”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认为,新媒体舆论场一方面是传统媒体舆论场的延伸,只是舆论载体发生了变化,在探讨原有舆论内容的同时,增加了许多“被把关”的新内容。另一方面,新媒体舆论场由于传播的零门槛,而增加了社会弱势群体、边缘群体的话语权表达。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系主任展江指出,网络媒体可以很好地反映公众舆论,但如果这两个舆论场各说各话,就证明传统媒体起的作用出了问题。据调查显示,88%的社会大众支持和关注网络舆论监督。99%以上的大众认为在遇到社会不良现象时,首选网络曝光。

2.新媒体舆论场的问题

首先,新媒体或者说网络媒体时代,带来了海量信息,但这些信息是大量重复且良莠不齐。正是因为在网络上任何人都可以几乎无成本地自由发表意见。每个人不仅仅是传播者,更是信息提供者和创造者,且是全球性的信息制造者。

其次,海量的信息流给人们带来的是无所适从,无可辨别。如何在海量信息中准确而迅速地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成为难题。“绝对的信息传播自由也造成绝对的信息泛滥。”和传统舆论场因为强大的信息钳制造成信息选择无自由同样,网络舆论场中因为绝对自由的信息传播导致信息爆炸,造成有用信息的缺乏,也成就了一种信息选择不自由。

3.新媒体舆论场的两重性

一是真实与虚假并存。新媒体中,人们无法分辨提供信息的人的身份。这种匿名方式一方面为人们说真话提供了宽松的环境,使得人们可以畅所欲言;一方面也造成了虚假信息和侵权事件频发,而无法追责。

二是理性与非理性并存。新媒体中,“把关人”弱化导致舆论的主导并不由提供谈论场所的网站控制,而是由参与话题的网民决定。网站通过删除留言等方式引导舆论,既与互联网的开放精神想背,更重要的是从技术上无法做到。而社会上存在的种种不公现状,与焦躁无信仰的精神状态,则加大了网络舆论的非理性风险。

三、对新媒体舆论传播进行有序管理

1.高层与社会共识

虽然新媒体传播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必须明确这并未由新媒体自身带来的。作为一种单纯的技术工具,新媒体本身并没有舆论倾向。而正是由于社会现实众缺乏反映民意的真实有效的话语渠道,或者说现有传统媒体和信访等渠道无法满足反映民意的需求,使得并不掌握任何媒体资源和行政资源的社会大众被迫从网络、手机等新媒体中获得话语权。新媒体舆论中反映的不过是社会现实的投影,要想解决舆论问题,首先要解决的是社会问题。

令人鼓舞的是,新媒体传播舆论化和作用已经得到了社会共识和高层的重视和认可。

2008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在考察《人民日报》时前往“人民网强国论坛”与网友在线聊天并回答提问。他强调:“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

2009年12月,在中国网络电视台开播仪式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指出,在信息传播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谁占领了新兴媒体阵地,谁的传播手段就更先进、传播能力就更强大。

2007年11月,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刘云山同志在新华网成立10周年座谈会上阐述了新闻网站的重要作用。我们从中也可以得到一些宣传管理部门对网络媒体的看法。他说,重点新闻网站作为党和国家的重要宣传阵地,作为参与国际舆论竞争的重要力量,在这方面肩负着光荣使命,承担着重要责任。

前几天刚刚召开的2010年全国宣传部长会议要求各级宣传管理部门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和国际传播能力,要适应时展要求,努力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切实做到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管媒体,充分发挥媒体凝聚力量、推动工作的积极作用。

2.新媒体传播舆论管理的原则

新媒体传播舆论化是时展和社会进步的表现,这就决定了对待新媒体绝不能采用“一关了之”的粗暴方法。

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网强国论坛做客时明确表示,“要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管理,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促进人们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这给我们有效引导和管理网络等新媒体指明了方向。

一是要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强势,积极主动地引导网上热点,特别是事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二是要加强网络阵地建设,打造具有广泛影响的网上思想文化平台。特别是要发挥传统媒体的优势,帮助他们积极通过网络平台发挥原有传统优势。

三是要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形成共建共享的精神家园。

3.新媒体传播舆论管理的手段

可分为两种,“硬手段”和“软手段”。

所谓“硬手段”,一是加强法制建设、依法治网;二是采用技术手段,屏蔽某些信息。“硬手段”主要针对的是新媒体舆论的原则问题和方向问题。但需要强调的是,新媒体是新生事物,而法律天然具有滞后性。

所谓“软手段”主要是通过加大宣传和教育,提升新媒体使用者和运营者素质,自觉去抵制虚假的、非理性的,乃至违法的信息。

总之,发挥新媒体的积极作用,抵消消极作用,是对新媒体进行有效引导和管理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无论是鸵鸟政策,还是放任政策;无论是制造舆论,还是绑架舆论,都背离了上述初衷,都不可取,也不会成功。

四、新媒体自身应该加强社会责任建设

1.新媒体的社会责任

法律责任是遵守法律和行业规章制度;道德责任是遵循利益关系人评判的可接受行为标准,还含有回报社会的慈善责任;经济责任是最大化利益关系人的财富和价值。

第一,新媒体追逐经济效益无可厚非,这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是逐利必须是履行社会责任的前提下合法获得。鉴于媒体在社会生活中的巨大影响力,新媒体必须对其的信息生产和传播行为尽到责任,必须杜绝影响国家安全、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杜绝色情、暴力和影响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不良信息。

第二,社会主义国家的媒体具有更强的政治特性。在社会主义国家,媒体作为党的喉舌,被视作维护统治的宣传工具,经济效益必须服从统治需要。

第三,社会效益第一原则是媒体功能自身所决定的。西方认为,媒体权力称为与传统的立法、行政、司法权并立的“第四种权力”,“以其特有的方式广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于潜移默化中达到对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有效控制,从而成为现代社会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新媒体履行社会责任的重大意义

“承担社会责任可以增强手机媒体的正外部性。”所谓外部性,是指媒体经营活动所产生的成本和收益超出了自身的边界而向外部“溢出”。如果新媒体把本应由承担的责任向外转嫁的时候,就产生了负的外部性,将会引发上述一系列问题。如果新媒体健康发展,将会提高社会工作效率,为企业带来的合法经济效益,即正的外部性。

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显然也有利于推动包括新媒体自身在内的各方的发展。作为具有社会控制能力的新媒体,必须跳出传统的“独善其身”思维定势的束缚,而“兼济天下”回报社会。通过这种负责任地激励相容行为,可以取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发展。

3.新媒体履行社会责任的途径

一是要实现新媒体和传统大众传媒的联合。当前社会现实下,尽管新媒体越来与强大,但是其在社会公信力方面,如前言所述,仍比不过传统媒体。公众在进行信息来源选择和真伪辨认时,更加重视权威的传统大众传媒。因而要加强传统媒体的网络化进行,依托传统媒体强大的信息提供和筛选功能,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广泛传播,但要避免由于长期优势地位而造成的“居高临下”,脱离群众。

二是新媒体切实加强信息来源的管理。在当前体制下,商业网站并不具有新闻采编权,其从业人员也并未接受过新闻出版总署的新闻采编培训,因而要杜绝非正规的新闻采编行为,在转载时也要进行认真核对,避免由于失误造成的虚假不实信息传播。

三是新媒体要建立公共危机事件应急机制。当前,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在危机事件传播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这种作用是在临时性、突发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发生,如何保证新媒体舆论引导方向的正确和内容的准确,是一个新的难题。因此,新媒体必须建立公共危机事件的应急传播机制,“从信息的收集、对信息涉及事实的真实性和安全性进行分析探讨、对社会或特定领域的人群以及接受公众反馈这四个关键点组成的一个环状结构,要使这个环状结构充分发挥作用,必须将其系统化、规范化,并且使其具有一定时期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施拉姆.传播学概论.新华出版社.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匡文波.论新媒体传播中的“蝴蝶效应”及其对策.国际新闻界,2009.8.

[4]王菲.媒介大融合.南方日报出版社.

[5]肖兵艳,周象贤.简论网络舆论的监控.新闻爱好者,2009,7(下半月).

[6]何晋文.手机媒体与融合监管.东南传播,2009.1.

[7]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新华通讯社,2008.6.20.

[8]李长春.积极拓展互联网传播新领域,不断扩大主流媒体覆盖面和影响力.新华通讯社,2009.12.28.

[9]章辉美.大众传媒与社会控制——论大众传媒的社会控制功能.社会科学战线,2005,(3).

舆论管理篇4

[关键词]新媒体 网络 媒体 舆论管理

一、新媒体发展使得每个人都能成为传播者

1.新媒体的概念

所谓新媒体,亦称数字化媒体,指的是一个相对概念,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媒体等。上个世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新媒体的定义非常简单,即:“新媒体就是网络媒体”。与此一脉相承地有“数字媒体”等说法,都是基于对新媒体使用技术的层面给予定义。

根据 教育 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互联网等新媒体对社会舆论影响与利用研究》成果,新媒体至少要从如下方面进行解释:

一是新媒体的根本特征是“技术数字化”和“传播互动化”。如诸多专家研究的那样,新媒体传播是非线性的,传播与接收既可同时同地,也可异时异地。

二是新媒体的“新”是一个相对概念。针对当时的媒体状况而定,且要放在世界媒体环境中去考虑。

三是新媒体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形态。其中,手机媒体被认为是网络媒体在移动终端上的延伸。此外还有数字电视等,也是新媒体。

2.新媒体的特性

业界公认,新媒体是未来媒体发展的重点,是媒体传播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方向。

如上所述,数字化和互动化是新媒体的本质特性,其他特性还有:即时性、开放性、参与性、低成本等。

新媒体将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融为一体,创造了全新的传播类型,而且这一融合趋势无法避免。这一融合基于如下几点:数字技术提供了同意传输、交换和分配编码;光通信技术提供了低成本的传输条件;电脑和软件则为融合提供支持。

新媒体改变了之前的单向传播形式,改变了只有专业人士才可以传播的情况,使得普通民众在新媒体上享受到了真实有效的“发声权”。如果说, 论坛 上的发帖、转帖是普通民众典型的网络媒体传播行为,那么以博客为代表的web2.0则是更高级的个人传播行为。“web2.0特别强调用户创造内容。网民不仅仅成为了信息的制造者、者,同时也是舆论形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传统传播理论和新媒体

经典传播理论“把关人”在新媒体中表现的并不明显。比如,人与人之间通过手机短信形式发生的传播行为,基本不存在“把关人”。但如果深究,移动运营商在部分意义上依靠“关键字”可能会过滤掉一部分短信,但是这对海量的短信来说,显的微乎其微。

另一个经典传播理论“议程设置”,在一个多元化,人人都是传播者的新媒体舆论场中,已经失去了其原有的意义。

但同样是经典传播理论“意见领袖”的作用似乎正在得到加强。如2005年在

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网强国 论坛 做客时明确表示,“要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管理,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促进人们精神生活健康 发展 的广阔空间。”这给我们有效引导和管理 网络 等新媒体指明了方向。

一是要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强势,积极主动地引导网上热点,特别是事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二是要加强网络阵地建设,打造具有广泛影响的网上思想文化平台。特别是要发挥传统媒体的优势,帮助他们积极通过网络平台发挥原有传统优势。

三是要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形成共建共享的精神家园。

3.新媒体传播舆论管理的手段

可分为两种,“硬手段”和“软手段”。

所谓“硬手段”,一是加强法制建设、依法治网;二是采用技术手段,屏蔽某些信息。“硬手段”主要针对的是新媒体舆论的原则问题和方向问题。但需要强调的是,新媒体是新生事物,而 法律 天然具有滞后性。

所谓“软手段”主要是通过加大宣传和 教育 ,提升新媒体使用者和运营者素质,自觉去抵制虚假的、非理性的,乃至违法的信息。

总之,发挥新媒体的积极作用,抵消消极作用,是对新媒体进行有效引导和管理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无论是鸵鸟政策,还是放任政策;无论是制造舆论,还是绑架舆论,都背离了上述初衷,都不可取,也不会成功。

四、新媒体自身应该加强社会责任建设

1.新媒体的社会责任

法律责任是遵守法律和行业规章制度;道德责任是遵循利益关系人评判的可接受行为标准,还含有回报社会的慈善责任; 经济 责任是最大化利益关系人的财富和价值。

第一,新媒体追逐经济效益无可厚非,这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是逐利必须是履行社会责任的前提下合法获得。鉴于媒体在社会生活中的巨大影响力,新媒体必须对其的信息生产和传播行为尽到责任,必须杜绝影响国家安全、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杜绝色情、暴力和影响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不良信息。

第二,社会主义国家的媒体具有更强的 政治 特性。在社会主义国家,媒体作为党的喉舌,被视作维护统治的宣传工具,经济效益必须服从统治需要。

第三,社会效益第一原则是媒体功能自身所决定的。西方认为,媒体权力称为与传统的立法、行政、司法权并立的“第四种权力”,“以其特有的方式广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于潜移默化中达到对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有效控制,从而成为 现代 社会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新媒体履行社会责任的重大意义

“承担社会责任可以增强手机媒体的正外部性。”所谓外部性,是指媒体经营活动所产生的成本和收益超出了自身的边界而向外部“溢出”。如果新媒体把本应由承担的责任向外转嫁的时候,就产生了负的外部性,将会引发上述一系列问题。如果新媒体健康发展,将会提高社会工作效率,为 企业 带来的合法经济效益,即正的外部性。

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显然也有利于推动包括新媒体自身在内的各方的发展。作为具有社会控制能力的新媒体,必须跳出传统的“独善其身”思维定势的束缚,而“兼济天下”回报社会。通过这种负责任地激励相容行为,可以取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发展。

3.新媒体履行社会责任的途径

一是要实现新媒体和传统大众传媒的联合。当前社会现实下,尽管新媒体越来与强大,但是其在社会公信力方面,如前言所述,仍比不过传统媒体。公众在进行信息来源选择和真伪辨认时,更加重视权威的传统大众传媒。因而要加强传统媒体的网络化进行,依托传统媒体强大的信息提供和筛选功能,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广泛传播,但要避免由于长期优势地位而造成的“居高临下”,脱离群众。

二是新媒体切实加强信息来源的管理。在当前体制下,商业网站并不具有新闻采编权,其从业人员也并未接受过新闻出版总署的新闻采编培训,因而要杜绝非正规的新闻采编行为,在转载时也要进行认真核对,避免由于失误造成的虚假不实信息传播。

三是新媒体要建立公共危机事件应急机制。当前,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在危机事件传播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这种作用是在临时性、突发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发生,如何保证新媒体舆论引导方向的正确和内容的准确,是一个新的难题。因此,新媒体必须建立公共危机事件的应急传播机制,“从信息的收集、对信息涉及事实的真实性和安全性进行分析探讨、对社会或特定领域的人群以及接受公众反馈这四个关键点组成的一个环状结构,要使这个环状结构充分发挥作用,必须将其系统化、规范化,并且使其具有一定时期的稳定性。”

参考 文献 :

舆论管理篇5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网络舆情 管理策略

1.引言

随着互联网络的高速发展,信息传播渠道多元化,网络已经越来越多地渗入高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当中,他们通过互联网络了解国内外大事、讨论公共事物、关注并评论与切身利益相关的热点问题。高职学生作为网民中最活泼、最积极、最为敏感的重要群体,主要通过网络针对热点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果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不被重视,则个体不满情绪可能传染到整个群体,其观点、意见扩散开来,且不断深入,就可能在网上获得巨大反响,演变为整个群体的不满情绪,激化矛盾,形成网络舆情,由此出现的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行也会使网络舆论出现偏差,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如何发挥网络舆情的正面作用,如何正确引导高职院校网络舆情,建立健全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机制,建设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促进高职学生的成长成才和校园的安定和谐,是值得我们思考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管理策略

2.1正面引导策略

为了避免网络不良信息对高职学生的负面影响,高职院校必须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加强网络舆情的正面引导,以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价值为导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构建网络主流意识形态,对高职学生开展网络舆情教育。通过组织开展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一些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引导高职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

第一,高职院校管理者应对高职学生重点关注的社会焦点和时事政治问题发表客观公正的言论,勇于批评错误和偏激的言论。正确解读国家和学校的相关政策和制度,密切关注高职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和时事政治问题,遇到学生舆情不当或错误信息要及时纠正,把网络负面信息对高职学生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将学校网络舆情引入正确轨道,形成积极的网络舆情势力。在对学校网络舆情进行引导时,一定要以理服人,保证引导言论的严密性和逻辑性。对于学校网络舆情的引导,不能急于求成,盛气凌人,对于高职学生带有个人情绪的意见和观点,保持平和心态,采用高职学生所了解和熟悉的网络语言,客观公正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如学生意见和学院观点出发点是一致的,但只是立场或者角度不同,而导致不同理解,必须从对方的想法出发,认真分析,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

第二,高职院校管理者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处理网络舆论。对有利于国家、社会、学校的网络舆情大力宣扬;对难以在短时间内把握的网络舆情信息,先认真思考,待真正了解其实质后,再做出相应回答;对带有个人情绪的网络舆情,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想法,尊重学生的言行,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解释和反驳,以达到以理服人的目的。

第三,高职院校管理者应巧借“他山之石”处理网络舆情。借鉴国内外其他高校网络舆情控制及引导的成功做法和经验,从宏观着眼,微观入手,积极有效地对网络舆情进行引导。

2.2精准针对策略

面对社会和学校的热点难点问题、时事政治问题及突发事件,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针对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的控制及引导内容,精准把握事实,采用灵活的应对策略,不要装“聋”做“哑”,对舆情不理不睬。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热点主要集中在与学生息息相关的问题上,比如学校管理、奖学金评比、贫困助学金评定、实习就业、学校收费、后勤服务及配套设施管理等问题及少量国内外热点新闻事件。在对这些问题的讨论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带有个人情绪、富有挑衅和煽动性的过激言论。

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管理人员首先要公正、客观、冷静地调查分析言论所涉及事件的真相,及时给予关注、引导,必要的时候以发帖、跟帖等方式做出合理解释、说明和澄清,引领舆论朝着正面的方向发展;对网络舆情言论中反映的普遍存在的问题,但因制度、政策不能立刻解决的,以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同时向学校的相关职能部门提出建议,尽快采取有效办法解决;对网络舆情言论中反映的问题确实存在的,应立即协调予以解决,并第一时间跟帖答复处理;对歪曲、曲解的事实的言论要通过官方途径澄清事实真相,教育引导非理性的偏激言论;对发现的反动思想或传播色情、暴力、恐怖的言论,应当立即予以删除,并给予警告,对严重扰乱教学秩序、言行过激的学生进行惩戒。

2.3积极主动参与性策略

积极主动参与是网络舆情引导的最有效途径。BBS、百度贴吧和QQ群已经成为高职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一部分,在此倾吐心声,宣泄情绪,集中展现他们对当前社会和校园内热点问题的看法和见解。由于网上互动方式具有隐匿性,师生交流的主题可涉及学习、生活、就业、恋爱等各方面,通过主动参与学生的讨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障碍,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有利于学校了解高职学生的真实生活状态,方便教师的日常管理工作。

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管理者应当组织专人主动收集、整理和分析师生网络舆情信息。学校管理者应当高度重视校园网论坛上师生的言论,倾听高职学生的心声,找出问题的症结,总结出该网络舆情的成因,主动公布自己的电子邮箱,及时在校园BBS上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困惑,与学生直接沟通和交流,努力解决高职学生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困难,并对事态发展和对高职学生的影响做出预测,有效化解冲突和危机,拉近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为营造和谐校园环境,保证校园安全稳定与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管理者要关注和培养自己的“意见领袖”,通过他们的声音,引导学校网络舆论走向,使学校网络舆论走向符合当今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一是关注目前网上的“意见领袖”,以争取一些网上“意见领袖”,要注意发现和团结那些关心社会热点和时事政治问题及校园事件、立场鲜明、观点正确、有一定影响力和号召力的网民为我所用,发挥其积极正面的影响。二是努力培养自己的网上“意见领袖”,通过“意见领袖”对学校网络舆论进行正确引导,用网民自己的声音去感染和引导网民,实现网民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引导。只有学校管理者积极主动参与到网络舆情当中,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的控制及引导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2.4疏导策略

高职院校网络舆情控制及引导要循序渐进,以理服人,以提高高职学生的认识为出发点,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一是讲道理,明思想。网络的虚拟性使得很多高职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发泄他们在现实中无法发泄的情绪,很多学校的BBS上常常有很多带有个人情绪的非理性言论。因此,高职院校的网络舆情管理人员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这些过激言论,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及时发现学生群体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一步明确学生的思想,将问题和矛盾扼杀在萌芽状态,从源头上杜绝突发性和破坏性事件的发生。

二是以人为本,循循善诱。高职学生富有朝气,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有着强烈的表现欲望。因此,高职院校舆情管理者在网络舆情的控制及引导过程中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的个性和特点,循循善诱,注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尤其是要发挥“意见领袖”的强大作用,引领网络舆情向着有利于构建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方向发展。

三是以表扬鼓励为主,强调正面教育。在对高职学生进行教育时,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管理者应当秉承正面教育,用积极向上和先进的事例引导教育高职学生,提高学生对社会现象的判断能力,提高学生的网络思想道德素质,使网络舆论朝正确的方向发展,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

四是通过政务微博等新媒体发声。高职院校管理部门要顺应新时期的要求建立自己的即时发声渠道,在最流行的网络媒体微博上设立官方微博、微信,用于、转载、澄清或评论一些与学校日常工作或直接相关或间接联系的信息,以官方的姿态占领网络舆论的主导地位,从而引导学生正确地思考、讨论舆情事件。

3.结语

本文分析研究了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管理策略,目的在于明确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管理的发展方向,以期为高职院校网络健康稳定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陈超.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其对策[J].成都工业学院学报,2013(3).

[2]尤吴晶.网络舆情诱发大学生集群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师,2013(1).

[3]王群.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初探[J].高教研究,2013(6).

[4]方然.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现状与治理模式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4).

[5]何万莉.高校网络舆情分析与管理对策[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2).

[6]陈少平.高校网络典情危机的研究及处置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12(3).

舆论管理篇6

在进行网络新闻传播舆论引导和管理时,应该进行“度”的把握。因为,一旦新闻舆论引导的强化效果超出了应有界限,就会导致引导效果被逆反效果抵消。但就目前来看,相关单位显然难以把握舆论引导的“度”。在进行舆论引导的过程中,很多新闻传播者为了进行引导效果的提升,一味地进行信息量的增加。而利用这种手段导致了新闻舆论引导有了过强的刺激性,继而引起了受众的怀疑,并引发了受众对新闻舆论引导的抵制。[1]所以,过度的舆论引导,还可能使受众产生偏离行为。一直以来,网络媒体都是以快速、海量的优势进行受众的吸引,继而使关注网络新闻的人数迅速增加。但是,作为一个开放平台,网络媒介存在着信息失控的现象。就目前来看,经常有不实信息或恶意信息通过网络渠道传播。而由于传统媒体信息的缺失,人们则开始利用网络媒体进行这些信息的获取,继而导致了社会的混乱。所以,现在的网络媒体的公信力已经逐渐下降,并且已经难以获得公众的信任。

二、加强网络新闻传播舆论引导与管理的对策

(1)提升主流网络媒体舆论引导水平。为了加强对网络新闻传播舆论的引导和管理,相关部门可以进行主流网络媒体舆论引导水平的提升。首先,应该进行网上专业新闻机构的建立,并发挥其在舆论引导方面的优势。其次,在网络新闻传播的过程中,专业新闻媒介机构应该做好新闻质量的把关,并利用一些网络新闻编辑手段影响人们对事件的关注度。再者,相关部门应该认识到受众地位的变化问题,并利用网络进行有效的交互式反馈机制的建立,以便进行舆论的引导和反映。[2]此外,网络媒介需要有选择地进行事件的报道,以便进行网络媒体形象的提升。(2)掌握网上舆论主动权。掌握网上舆论主动权,也是加强网络新闻传播舆论引导的重要手段。首先,政府部门作为权威部门,在及时进行全面咨询的获取的同时,也需要进行权威信息的及时,以便进行网上发言主动权和主导权的占领。其次,为了进行网络舆论的引导,相关部门应该进行重大主题的策划和宣传。具体来讲,就是需要将网民关注的话题与政府需要宣传的话题结合起来,以便提升主题宣传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再者,政府部门应该进行部门网站的完善,以便利用部门网站加强对网络新闻传播舆论的管理。(3)提高传播主体道德素养。就目前来看,提高网络新闻传播主体的道德素养是较为紧迫的工作。因为,网络新闻从业人员应该与传统新闻媒体工作者一样,不仅具有一定的新闻传播的能力,还要具有一定的政治素养、业务素养和社会责任感。[3]首先,网络新闻工作者应该遵循真实性原则进行新闻的传播,并尽量采取权威新闻媒体信息进行网络新闻的传播。其次,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网络新闻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使其拒绝进行色情、暴力等不健康内容的传播。此外,政府应该健全法律,以便使新闻工作者的知识产权和版权意识得到增强。(4)做好新闻传播技术控制。作为对技术有着较强依赖性的媒介,网络媒体的发展离不开网络技术。所以,采用技术手段进行网络媒体的控制,也可以有效进行网络新闻传播舆论的引导和管理。一方面,可以进行智能化安全系统的建立,从而将不良信息和舆论排除在网络防火墙外;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网络技术进行“网络警察”的设立,以便利用网络警察专门进行网络的管理,继而增强网络的安全性,并对网络新闻传播舆论进行有效控制。

三、结论

舆论管理篇7

论文摘要:当前,网络正在深刻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伦理观念、道德素养、理想信念和行为规范。高校教育工作者要重视校园网络建设,加强校园网络舆论管理,提供畅通的交流渠道,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网络舆论环境。

当前,网络正在深刻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伦理观念、道德素养、理想信念和行为规范。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新渠道,拓展了新空间,注入了新活力,提供了新机遇。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校园网络建设是时代赋予高校的一项新的重要任务,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维护高校和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

一、我国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现状

引导正确的校园网络舆论导向,牢牢把握舆论控制权,是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网络文化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目前,校园BBS及校园贴吧等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讨论各类焦点问题、交流思想观点的重要场所,也是校园网络舆论传播的主要源头。以往只有少数人拥有话语权,网络则使普通公众,包括弱势群体、边缘群体,也拥有了某种话语权。但是,尽管网络媒体的兴起使得学生有了自由发表意见的平台,可这类网络言论多是随意发言,目的性不强、主题分散、导向不明,这样难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由此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如随意散布谣言、谩骂或攻击他人、盲从某种不理智的民族情绪等。在这个时候,高校管理者就要进行适当、合理的教育和引导。然而,有些管理部门的干涉方式过于简单粗暴,很容易招致学生的反感,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如当校园网络及贴吧上出现一些负面言论,尤其是学生对学校管理方面的负面评价时,相关管理部门往往是让网管员删帖甚至封用户的IP地址。帖子删了、IP地址封了,看似问题得到解决了,但这种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却使学生的情绪得不到正当的宣泄,有时反而会引发他们的抵触情绪。

二、我国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特点及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利影响

1.校园网络舆论的主体相对固定

舆论主体是“那些以某种公共事务为公共话题、参与社会言论过程的个人、群体和组织”。校园网络舆论主体就是以校园公共事务(也包括反映在校园网上的社会公共事务)为公共话题,参与校园网络舆论的人。他们主要是由那些对于特定的社会现象和问题具有相近看法、情绪、意见、观点的大学生组成的。他们通过校园网络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在校园网络上形成针对某一现象或问题的舆论。

2.校园网络舆论的客体相对广泛

由于校园网络舆论主体的特定性、范围的限定性,使得校园生活成为舆论关注的核心。学校的日常管理、各项改革决策等事关师生的核心利益,往往受到广大师生的高度重视,很容易形成舆论中心。作为其主体受众的大学生具有思维敏捷、求知欲强等特点,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阶段,并面临学业、经济、就业、情感与心理的压力与冲突,急需得到外界的帮助与支持以及有关政策的咨询或心理导航,他们上网主要是为搜取信息、拓展新的学习渠道、促进专业学习,这些都决定了他们会将距离自己生活最近的校园网络作为首选。

3.校园网络舆论观点多元化

网络身份的隐匿性使得大学生在言论方面拥有极大的自由度,他们在发表言论的时候顾虑很少,无论是理性的表达,还是另类的言论,甚至对现实不满的声音,都可以被容纳,都有被尊重被理解的机会。而且,网络舆论一般是自发性的,没有经过精心的组织,是无数个网友个人观点的汇集。因此,网络舆论中的观点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

4.校园网络舆论传播快捷、互动性强

校园网络的显著特征就是传播信息资源丰富,传播快捷,具有交互性、互动性和开放性,能随时为当代大学生提供包罗万象的信息,如新闻、学术、文化、经济等方面的信息与知识。其交互性、互动性和开放性在校园网络媒体信息的传播上表现得更为突出,它与大学生的求新、求快、寻求交流的认知方式、阅读方式和心理需求无论是在传播内容上还是在传播方式上都达到了高度的吻合。  三、我国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利影响

1.校园网络舆论鱼龙混杂,极易混淆视听

网络传播的个人化和隐蔽性,使网上言论缺乏责任感,这无疑给政治谣言、恶意诽谤等有害信息的迅速传播提供了便利。一方面,别有用心的人可以在网络上发表混淆视听的假新闻,危害社会健康和政治稳定;另一方面,网络传播的无国界化使得西方大国经常利用其在互联网信息传播中的支配权对其他国家进行文化渗透,向他国人民尤其是青少年宣扬西方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等,实施文化渗透。

2.虚假信息导致校园网络舆论公信力的下降

在传统媒体的传播过程中,传播者是“把关人”。他们以所代表的社会组织的规范、编辑部以及把关人个人的意见为依据,对传播的内容进行筛选和过滤,从而保证向社会传递的是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而在新型的网络传播机制中,“以传播者为中心”的传播模式正在被解构和颠覆,把关人的作用在多维传播模式和及时交互作用下逐渐被削弱,网络媒体几乎成了不设防的信息通道,虚假信息可以毫无阻拦地借助网络媒体向社会传播。这样势必造成整个媒体公信力的下降,进而影响公众对媒体的信任。

3.多维传播模式和匿名传播导致舆论的非控制性

网络的这种沟通模式解构了长期以来存在的社会控制模式和组织关系,开辟了新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建立了全球性的社会结构,在时间和空间上使交往的主体脱离了原位,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公共空间。但由于信息源的多元化,加上传播主体的非权威性,虚假报道和危言耸听的信息也可以以新闻的形式被传播,甚至还有网络言论里普遍存在的随意谩骂和恣肆放纵。究其原因,除了网络的信息缺少像传统媒体那样的监管体系外,最主要的就是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给信息传播者带来的自由空间和安全感。

四、我国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引导策略

1.重视和加强校园网络建设,积极占领网上思想阵地

校园网拓展了传统舆论空间,为广大师生提供了参与校园生活、沟通信息的网络平台。校园网络舆论由此成为影响校园生活和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和谐的校园网络文化,首先是人的和谐。高校要建设和谐的校园网络文化,就应该重视校园网络舆论,建立起信息沟通的有效渠道和思想言论的平台,引导正确的舆论方向。

2.加强校园网络舆论管理,共同构建校园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平台

高校要加强对校园网络舆论这个阵地的管理,制定较为完善的管理办法,并由专门的指导教师加以把关和引导,从而保证这些宣传媒体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发挥正面宣传和繁荣校园文化的双重作用,充分利用校园网阵地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在具体做法上,注意“力疏而慎堵”,对扭曲事实、煽动舆论的以事实真相进行揭露,对不明真相、发泄情绪的进行疏导,有效地将网络舆论可能带来的不稳定因素转化、消除于萌芽状态。

3.建设校务信箱制度,提供畅通的交流渠道

网络不良舆论的形成在很大层面上源于信息的不对称。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借鉴一些高校设立校务信箱制度的做法,即充分利用校园网,在网上定期就校内重大事务、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敏感话题,给予官方的、正式的、合情合理的说法,增加学校事务(尤其是与学生密切相关的事务)的透明度,扩大学生的知情权,解答学生的疑惑,避免他们以猜想代替事实、以传言代替真相,达到净化网络环境、统领网络舆论的目的,从而促进健康、积极的主流舆论的形成。

参考文献

[1]曾维伦,徐强.全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会议综述[J].中国德育,2007,(6).

舆论管理篇8

【关键词】公共决策;舆论;积极作用;消极影响;建议

一、公共决策面临的挑战

1.群众民主意识增强

随着时代的进步,国家越来越开放,我国人民群众的自由意识越来越强烈,群众不满足于没有参与决策的地位,而且我国奉行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人民的当家作主意识也随之越来越强烈,他们希望自己有参与公共决策的权力,要求公共决策公开透明,以便能够对公共决策实行有效的监督,直接行使国家主人翁的民力,要求自己能够更多地参与到公共决策的监督中去,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人民强烈要求民主决策,公共决策面临着提高决策民主化的挑战。

2.难以避免的决策失误

公共决策是要将独立的甚至是对立的个人利益综合为共同利益,在这过程之中是复杂且又困难的,由于公共决策过程本身的复杂性,公共决策难以避免的会出现决策失误的情况。即使出现大家利益相一致的决策情况,由于目前的体制的不完善以及存在的缺陷,做出完美的决策也是十分困难的。信息的不完整性也会使决策失误,虽然目前处于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但是还没有办法达到信息迅速传递并且完整的阶段,许多决策是在信息不完整的情况下做出的,决策失误的概率也就增加了。因此,公共决策面临着减少决策失误率的挑战。

3.决策形式单一

在公共决策的过程中形式过于单一,许多决策都是通过政府行政部门包揽一切,缺少了人民群众的参与,政府部门没有将决策的权力下放给人民群众,或者只是让人民代表参与,但是人民代表并不能完全的将群众的意见反映出来,只能反映少数人民的意愿,无法做到科学民主决策。因此,我国公共决策面临着转变决策形式、开放决策参与度建立多元化决策形式的挑战。

二、舆论对公共决策的积极作用

1.促进公共决策的高效化

舆论对公共决策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目前,我国越来越重视舆论的影响力,舆论是由广大人民群众产生的,代表着广大人民的心声以及愿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舆论可以由多种形式呈现出来,例如:报纸、杂志、电视以及网络等的媒体形式,是现代人类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和发表言论的重要渠道,较之于传统舆论工具拥有更加快速、敏捷的特点。现代舆论工具的特点让舆论在公共决策中凸显了自身的优越性,以舆论来快速获取更多的决策信息,减少了信息迟缓所带来的决策失误,缩短了决策时间,提高群众的决策参与度,增强执行决策的公信力,促进了公共决策的高效性。

2.提高公共决策的科学化

舆论提高了公共决策的科学化,舆论来自于全国广大人民群众的集思广益,代表着不同的声音与意见,集中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在面临困难的时候可以通过舆论探讨,选择舆论中呼声最高且最有效的方法做出快捷、科学的决策。例如,2008年汶川地震,政府第一时间了地震信息,人民群众在第一时间收到了地震危机,全国人民以及全球各国打响了众志成城、八方救援的口号,号召了各界人士的响应,通过舆论的方式,汇集了群众的智慧,政府决策参考了人民的意见,提高了决策的科学化水平以及缩短了决策过程耗费的时间,争分夺秒的对汶川开展紧急救援。舆论使政府部门能够更加全面充分地了解民意,并且对不合理的决策做出校正,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3.加强公共决策的民主化

舆论可以加强公共决策的民主化。政府无法阻止舆论的产生,政府也必须正确看待舆论产生影响,舆论是无法依靠人力制止的,所以政府必须满足公众的需求,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多地参与公共决策当中去,体现公共决策的民主化进程,加强了公共决策的民主化。政府的各类信息通过传媒传播给人民群众,人民群众通过互联网发表自己的言论,表达自己的愿望与要求,通过舆论来影响政府的决策,使政府将人民群众的呼声也融入到对决策的影响因素之中,将舆论转变为决策的参考变量,体现出决策的民主化,弥补政府决策垄断性的缺陷,提高人民群众对政府决策的认同感。所以,舆论加强了公共决策的民主化。

4.增进公共决策的法制化

舆论可以对公共决策进行实时的监督,政府决策完全暴露在人民群众当中,增强了决策的公众性与透明度,是对政府决策的有力监督。在舆论的监督下,政府更加重视公共决策的法制化,建立科学合理的决策程序以及相关的法规条文,在公共决策上政府依据法制规定对自身进行监督,加之有舆论的监督,政府部门稍有不慎违反法制规定便会深陷舆论的漩涡当中无法逃脱。目前,我国自从上任以来,反腐工作进行得十分彻底,众多违纪官员受到了处分,同时也增加了政府部门的透明度,在公共决策方面也完善了法制规定,并且提高了人民参与监督的力度,增进了公共决策的法制化,政府部门的主观意愿也得到了有效的减少,降低了决策失误率。

三、舆论对公共决策的消极作用

1.过分情绪化

舆论对公共决策有着许多的积极作用,但舆论的局限性、情绪化、无责任性也带来了负面效应,存在着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舆论是相对开放与自由的,人民群众可以一定程度地在互联网上发表自己的言论,表达自己看待的事物的价值观,但是人类是一种情绪化动物,想法会随着自己的情绪而做出改变,暴躁的情绪使人民群众发表不得体的言论以及做出不理性的行为,在一系列情绪化的舆论当中,政府部门无法做出正确的公共决策,如果不响应人民群众的呼声可能会引起一定程度地混乱和愤怒的民声,但如果顺应了大众的意愿,则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决策。

2.跟风现象

舆论会使人失去辨别能力,由舆论导致的跟风也层出不穷,许多人民群众没有主见,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盲目跟风,别人说什么就认为是什么,随着大流波动,导致参与公共决策时盲目参与决策,盲目偏向某一方意见,最后导致决策缺乏正确性。目前,跟风现象愈演愈烈很大一部分原因与信息化时代有关联,网络的开放性和自由性,让群众的言行得到了一定的释放,一些容易盲目跟风的群众认为别人的想法与意见不错,就紧跟其上,所以最后经常会出现两极分化的观点,不利于公共决策过程中采集群众多元化建议。

3.社会道德滑坡

在群众舆论四起的时候,群众争论过激便会导致群众反应过于激烈,言行不当甚至出现语言暴力,互相进行人身攻击,造成社会道德滑坡。不健康的舆论影响人民民主决策的健康发展,群众不负责任的言行很可能引发人们恐慌,造成社会混乱。由于完善的道德体系并未建立起来,舆论监督公共决策的形式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言行不当的现象,但是有关部门必须要制定相关法规,严加控制影响社会安定的舆论,严格控制社会道德滑坡现象。

四、发挥舆论监督积极作用的建议

1.提高群众自身素质

发挥舆论监督的积极作用需要提高群众的自身素质,避免出现情绪化、责任性缺失的言行,培养群众的独立思考能力、拥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发挥自身的经验才智为公共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提高群众自身素质要从小培养,各个单位做好道德行为规范培训,让群众意识到良好的素质的重要性。提高群众自身素质并且能够起到维护舆论环境秩序的作用,减少有失道德行为的现象产生,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积极作用。

2.完善民主环境

民主环境在发挥舆论积极作用中也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完善的民主环境可以让舆论更加开放与自由,但是并不是盲目的开放与自由,是相对的,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们发表言行松弛有度,让人民群众敢于说话、敢于质问,对公共决策的积极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建议,发挥舆论监督的民主性,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民主环境,发挥舆论监督的积极作用。

3.加强立法

舆论监督可以发挥积极的监督作用,同时也能产生消极的负面影响,所以需要加强立法,对舆论监督实行有效的控制与引导,只有通过强制的手段才能够对舆论的正常监督实行有效的规范。以法制法规控制散播引起社会混乱的谣言,并对其做出一定的惩戒,正确使用舆论监督手段起到对公共决策的监督作用。

4.舆论监督调控

发挥舆论监督对公共决策的积极作用必须要先对舆论监督进行调控,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正面引导的原则,坚持开放性原则,坚持综合调控原则,坚持兴利除弊原则,根据以上五个舆论监督调控的基本原则,对舆论监督公共决策做好监督调控工作。

五、结语

我国正处于新兴发展的时代,在目前的新形势下,舆论发挥了重要的影响力度,为公共决策提供了参考价值以及监督能力,调控好舆论的监督原则,使舆论发挥积极作用,减少舆论的消极影响,促进公共决策的高效性,使人民群众有序地通过舆论参与公共决策,促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法制化。

作者:杨丽媛 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陈剑锋.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的引导与应对[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10(02)

[2]屠荣根.论网络舆论对新闻真实性的“双面放大”效应[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11)

[3]姚尚建.论网络行政行为[J].连云港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04)

舆论管理篇9

我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经历了10年,截止目前,媒体的发展已到第4代———网络媒体,也被称为“立体媒体”。网络的迅速发展成就了面对面、面对点的新传播方式,已逐渐成为社会各阶层利益表达的重要舆论场所。以互联网媒体为依托的新的舆论场所已经形成,但对于网络舆论的定义繁多而复杂,至今也没有一个公认的明确定义。网络来源于现实,网络舆论的产生是现实舆论的延续,而就互联网具备的匿名性、公开性、公正性、高效性、传播性及交互性等特点来看,网络舆论的发展有着广阔的空间。随着近年来博客、微博、视频网站的高速发展,一方面,人们更愿意通过网络来传达自己的情感、心得、观点和意见,另一方面,也为一些负面新闻的传播提供了滋生的“温床”。现实中产生的社会矛盾传播到网络,就成为网络舆论的导火索,随后对矛盾的讨论成为网络舆论的热点,进而形成讨论群体,甚至是对立矛盾观点的辩论团体,随着讨论群体的不断扩大,映射出舆论的最基本形式。

二、我国网络舆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2009年1月初,新华网与人民网联合进行网上调查,87.9%的网民非常关注网络监督,当遇到社会不良现象时,93.3%的网民选择网络曝光。网络监督已经成为畅达民意、维护权益、鞭挞腐败的重要手段。但是“立体媒体”的发展,也出现了相关的问题,笔者就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点分析并提出了的意见和建议。

(一)缺少相关的法律、法规,没有制定统一的法律规范

对于网络舆论没有定义其边界,对刊发虚假舆论者应承担的相应风险没有准确的界定。而邻国日本对于互联网法律的研究和制定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至2010年日本的家庭互联网普及率为78.2%,一直保持着全球互联网普及率前五名的地位。自2000年日本政府认识到互联网管理的重要性后,在立法模式上,既在原有法律条文中修改、增加互联网管理的内容,也根据互联网业务特点制定出新的法律法规,如“禁止非法链接法”、“特定电子商务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而当前我国对于规范互联网方面的专门性法律文件只有一部,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2000年12月8日颁布),其后各相关部委、省区和直辖市出台了一系列法律规定,但伴随网络的发展,对于网络舆论论点的界定始终是一个难题,以至于出现了上位法律滞后、下位法律庞杂的局面。当前我国应该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从根本上对网络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必要的打击。

(二)缺少政府的系统管理

电子政务的发展较为迟缓,提供的诉求渠道较少,而门槛较高,缺少对相关信息的宣传。在我国,互联网起步阶段就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很多人认为电子政务就是单纯的无纸化办公,提高的仅仅是政府运作的效率,降低的是政府办公的成本,然而却忽略了其具备的另外一个作用,即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服务,以及更多的诉求渠道,从而倾听更多的民生、民意,电子政务也应该成为“鱼”与“水”之间的渠道,也为“服务型政府”、“阳光型政府”的建设起到推动和监督的作用。

(三)网络媒体的发展存在行业自律、恶性竞争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许多网络媒体还只是传统报刊的网络翻版,存在信息实用性较差,服务对象不明确等问题,很多网络媒体通过对个别舆论的炒作形成热点,进而提高点击率,丧失了作为网络媒体的基本“良知”,更有甚者为了一些不可告人的目的,利用广大网民的力量作为自己宣传的“推手”。我国的很多网络媒体还处在发展阶段,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为广大网民提供更好的信息交互平台和网络服务上,从而进一步满足广大网民的需要,而不应停留在当前阶段,仅注重利益的瓜分和市场的博弈。前一段时间,腾讯与360之争严重的侵害到了广大互联网用户的利益,角逐的两方都形成了利益集团。网络媒体应该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宽广的交互平台,开通更加流畅的诉求渠道,多与政府沟通,加强合作,及时、准确、高效地把形成的民意传达给政府,政府机关根据舆论的信息,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政策和法规。

(四)公众监督的力量大但还不强,其方式、方法缺少合法性和合理性

舆论管理篇10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令人鼓舞,相信有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全力倡导和正确领导,随着会议精神的真正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在党的领导下倡导和践行的依宪治国、依法治国,必将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

权力清单管理以其具体、明确和实操性强等特点,已经成为国际上普遍流行的管理模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指出:“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坚决消除权力设租寻租空间。”权力清单制度是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前提。党的重大决策性文件中庄重提出“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的制度安排,“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是让政府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制度保证。“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这是一个全新的具有重要意义的理念,全党上下、各行各业应该联系各自的工作实际,深入学习贯彻《决定》精神,深刻领会践行这一理念,积极有效地开展工作。

联系新闻事业和新闻媒体工作的实践,新闻事业和新闻媒体工作涉及清单管理的一个重要工作是新闻舆论监督。开展舆论监督是我国《宪法》、党和人民赋予媒体的神圣职责,是媒体依法开展批评和监督的应有权力和义务,不开展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失职和渎职。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对我们的启发以及应该切实加以贯彻落实的是,对新闻管理部门和新闻媒体在管理、实施舆论监督的过程中,应该建立并推行清单管理制度。

清单管理制度涉及权力管理的正面权力清单和负面权力清单。所谓正面权力清单是指对政府及政府部门行使的职能、权限,以清单方式进行列举;行政机关履行职能、行使权力,应当按照依法律、法规确立的清单进行,不属于清单列举范围内的职能和权限,行政机关不得为之。正面权力清单制度是规范和约束权力的一种制度,是指政府及其部门或其他主体在对其所行使的公共权力进行全面梳理基础上,将职权目录、实施主体、相关法律依据、具体办理流程等以清单方式进行列举和图解,并公之于众;行政机关行使职权,依法律、法规、规章及其清单进行,实行“法无授权不可为”。正面权力清单制度是政府及其部门以“清权、确权、配权、晒权和制权”为核心内容的权力革命,其实质是给行政职权打造一个透明的制度笼子,为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提供基本依据,也为企业、公民提供便利条件。与正面清单相对的概念是负面权力清单。负面权力清单又称为“否定清单”、“负面列表”、“否定列表”,它是指仅列举法律法规禁止的事项,对于列举以外的事项,法律法规不会进行干预,权力行为主体有行为的自由。负面清单符合“法不禁止即自由”、“法无禁止即可为”的法治理念。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结合新闻工作和新闻舆论监督工作的实际允许特点和规律,笔者认为应该依据行政机关权力清单管理的法理和精神,制定切实可行的舆论监督权力清单,在舆论监督中推行清单管理制度。结合新闻工作的实际,新闻管理部门和新闻媒体在管理、实施舆论监督也就是在行使新闻舆论监督时,在对舆论监督的具体权力和权利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将舆论监督的职权范围、方式方法、监督对象、监督流程等以清单方式进行列举,并公之于众,新闻管理部门行使职权,依法律、法规、规章及其清单进行,实行“法无授权不可为”。新闻管理部门和新闻媒体做到依法监督、依法管理,需要清权、确权、晒权和制权,新闻管理部门和新闻媒体在管理和实施舆论监督的同时,也应该接受社会的监督,也要将管理和开展舆论监督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确保舆论监督依法开展。

媒体开展舆论监督的权力和权利

所谓权力是指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或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所谓权利是指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参见《现代汉语词典》)权利包含权力和利益,权利赋予或伴生权力。可见舆论监督既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权力。舆论监督的权力是新闻媒体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舆论监督权包含舆论监督权力和舆论监督权利,是新闻媒体拥有运用舆论的独特力量,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并促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公共准则的方向运作的一种社会行为的权利。新闻媒体开展舆论监督是《宪法》赋予新闻媒体的责任、权利和权力。我国《宪法》中有多处对公民的舆论监督权利和权力进行了规定,第二十七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也即人民有权利对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进行监督。人民可以通过发表意见和建议的方式,来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或者行为过程进行舆论监督。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该法条明确规定公民享有言论自由的权利。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该法条和《宪法》第二十七条类似,是对其的进一步细化,明确指出公民有权利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进行批评、建议、控告以及检举等。

虽然上述法条没有直接定义什么是公民的舆论监督权,但是法条中规定的言论出版自由、批评建议权利以及控告检举权利等都是舆论监督权的重要内容,是公民行使舆论监督权的具体方式。因此,我国《宪法》赋予并且保障了公民的舆论监督权利和权力。

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体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监督评议的重要途径,它可以是针砭时弊、扶正祛邪、预防失察、惩治腐败的有力武器,是发现问题、纠正错误、改进工作的有效途径;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对社会承担的政治责任和政治义务,也是新闻机构提高工作质量、增强竞争能力的重要条件。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和记者的神圣职责和权利,应该依法积极开展,以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新闻媒体必须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

建立和推行舆论监督权力清单管理制度,确保舆论监督依宪依法积极有效开展

建立并推行舆论监督权力清单管理制度,是确保舆论监督依宪依法有效开展的制度保障和有效措施,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

我国一些新闻媒体作为舆论宣传的工具,明确的政治需要和长期的宣传工作使媒体形成了一些固化的运作理念和特有的运作机制,往往忽视有效的信息沟通和民意表达渠道的建立与疏导,对于人民群众的诉求和意见缺乏足够重视,这导致当人民群众主动向媒体提供新闻批评或舆论监督线索时,经常会遭到阻碍。某些单位和个人无视媒体在实施舆论监督方面的职能和权利,对正常、正当的舆论监督任意进行干扰,或拒之门外,或拒不提供相关信息、资料;说情现象盛行导致监督稿件夭折率高,一些被监督单位和个人在了解到媒体的具体行动后,往往会通过采取各种手段如请客、送礼等,对即将要登出的批评或监督稿件实施撤除。一些已发表的稿件也无后续报道再被组织编发,即使挣脱干扰发出的舆论监督报道也呈现层次低、力度小、效果差的特征。

除了舆论监督权受到损害外,新闻敲诈和媒体审判也是目前新闻事业中较为常见的违法现象。“新闻敲诈”是某些新闻工作者以舆论监督或新闻批评的名义,对一些违背国家政策和社会道德的行为主体进行敲诈勒索的行为和现象。

而新闻媒体开展舆论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导致出现新闻媒体履行舆论监督职责失职缺位不作为、别有用心选择性作为和行为错位乱作为等现象。为了鼓励和促进舆论监督的有效开展,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正能量和积极作用,同时避免上述现象,必须建立和推行舆论监督权力清单管理制度。一旦建立舆论监督权力清单管理制度,舆论监督做到有法可依,有据(清单)可查,有责可追,就可以规范舆论监督活动和行为,使舆论监督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规范开展。

舆论监督不作为主要表现为时间上的不作为和内容上的不作为,新闻媒体和记者缺乏主观能动性和强烈的责任感,在一般情况下虽然没有明显的违法表现,但其本质就是一种渎职;而其乱作为却具有明显违法性,其主要是“法律法规未予授权”,没有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履行舆论监督的职责。

新闻媒体一方面要积极依法开展舆论监督,这是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的职责和神圣的使命,不能面对需要舆论监督时不作为,舆论监督不作为,如果说轻点是失职,如果说重点则是渎职。另一方面,舆论监督的开展如果没有相应的监督和制约、乱作为也会出现新闻腐败。舆论监督的乱象是乱作为、不作为,靠关系等不正当手段“摆平”舆论监督。新闻媒体在行业自律与记者职责履行到位的情况下,一些报道通过调查提示真相,发挥了媒体的舆论监督职能,推进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然而,一些记者缺乏基本的专业素养,道听途说,先入为主、以偏概全,更有甚者,利用舆论监督谋取私利,进行敲诈勒索,以及在实施舆论监督过程中造成的新闻侵权现象和违法乱纪问题。比如采访中新闻媒体和记者预设立场,对新闻事件进行主观臆测,或是写作时带有替弱者维权、替司法审判的口气,必然打破客观报道要求的平衡与中立,影响事实的呈现,甚至导致公众作出不正确的判断,这也是对新闻监督权力的滥用。出现舆论监督不作为、选择性作为、乱作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舆论监督权力清单管理所致。

在舆论监督的管理上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各地主管部门对舆论监督一直存在清单管理,只是没有从权力清单管理制度的规范要求出发来使权力清单化、制度化。比如200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把握当前舆论监督的重点:加强对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督,揭露和批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贪赃枉法等问题,推进依法治国。加强对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反映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工作的希望和建议,揭露和批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阳奉阴违、各行其是等行为,维护中央权威,保证政令畅通。加强对党纪政纪执行情况的监督,揭露和批评失职渎职、滥用权力、消极腐败等行为,促进干部队伍廉政建设。加强对侵害群众利益行为的监督,揭露和批评以各种手段和方式侵害群众利益的现象和行为,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加强对社会丑恶现象、不道德行为和不良风气的揭露和批评,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弘扬社会正气。这些规定和要求就可以视作舆论监督权力清单管理制度的“正面清单”。《意见》提出广大新闻工作者要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注重舆论监督的社会效果。对报道的内容,必须进行认真核实,做到真实、准确、可靠,不得编发互联网上的信息,不得刊播未经核实的来稿,不得徇私隐匿应报道的新闻事实。要通过合法和正当的途径获取新闻,不得采取非法和不道德的手段进行采访报道。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严禁借舆论监督进行敲诈勒索。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不得干扰和妨碍政法机关依法办案。尊重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严格执行有关保密规定,严防在报道中泄露党和国家秘密。如上所列的“不得”等就可以视作舆论监督权力清单管理制度的“负面清单”。

一些地方施行的舆论监督权力“清单”和“负面清单”没有从促进舆论监督开展的角度考虑问题,单纯考虑对舆论监督实行控制和限制。制定的正面清单过于笼统、原则,媒体无法操作;制定的负面清单,太多、限制太多,压缩了舆论监督的空间,束缚了媒体开展舆论监督的手脚,不利于激发和调动媒体和记者开展舆论监督的积极性。就准许批评监督的正面清单而言,只准媒体批评揭露国内外敌对、反动的言行和社会生活中的不良倾向、违法乱纪行为,只准批评低级权力组织和个人的问题,且暗箱操作,不公开、不公示,操作随意性大。有的成了潜规则,如节庆日之前对负面报道、特别是舆论监督报道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而实际对舆论监督管理负面清单限制更多更死,限制太多,太多,出现不得监督的泛化,有一定级别的权力主体都不允许批评。在对舆论监督的具体管理中,有时随时、随意、突然,有时通过电话口头传达,有些则是被批评监督对象摆平,利用权力限制、压制、阻挠媒体的批评监督,使媒体无法操作,导致舆论监督出现十分尴尬的局面。加之舆论监督本身的困难和压力,新闻媒体本身也没把舆论监督当成硬任务,没用舆论监督的权力清单管理制度约束自己,久而久之,媒体失去舆论监督的积极性,当地的舆论监督虚化、弱化,舆论监督的功能被。

所以,笔者认为,确保舆论监督依宪依法积极有效开展,避免舆论监督的乱象,应根据新闻媒体和舆论监督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舆论监督权力清单管理制度。

建立并推行舆论监督权力清单管理制度的现实意义

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只要是权力就应该将其放进“制度的笼子”里,就应该接受监督,让其在阳光下运行。行政管理是个大范畴,行政管理权力包括执政党行使的各项权力,包括各级党委行使的媒体管理权、舆论监督管理权。如上所述,舆论监督的管理和行使具有权力特征,将舆论监督的管理权、行使权清单化,有利于权力主体科学用权、管权,也有利于上下级监督和公众监督。

为什么管理和行使舆论监督需要建立规范科学的权力清单管理制度?一是因为舆论监督的管理权、使用权是一种行政管理权,党管媒体、管舆论、管舆论监督,就是在施政,就需要依法依宪管理和开展舆论监督。二是原本就在有意无意地实施一种不尽规范的清单管理制度,需要设立规范科学的舆论监督权力清单管理制度。原有的舆论监督管理和运作手段、方式不规范、不公开、不透明,存在运作的随意性和暗箱化。暗箱运作便于管理部门和媒体运作、便于随机控制,媒体开展舆论监督由于没有清单管理意识,监督的随意性也大,很容易出现不监督、选择性监督、乱监督问题,各地的舆论监督差异和出入也很大。不能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应有的功能和作用。设立规范科学的舆论监督权力清单管理制度后,将暗箱操作变为公开运作,规范运作,在阳光下和制度的笼子里运作。

建立并推行舆论监督权力清单管理制度可能有两种认识误区,一是认为舆论监督的“笔杆子”和“枪杆子”一样,有党管控、听党指挥,是上层建筑,是意识形态,领域特殊,存在诸多机密环节,不便公开,怎么设立清单管理制度,公之于众?难道军事管理权也要公开,也要设立负面清单?笔者认为,这是革命党思维的一种表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依宪治国、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历史性演进,现代社会应该有现代社会对各种事务的科学规范管理,应该与时俱进,用执政党思维、依法执政理念和法治思维管理各项事务和处理、解决问题。话说回来,在行政管理和政务公开的原则下,军事管理权也应该公开,即使不向全社会公开,也可以在一定领域、范围内公开,便于那个领域和范围的操作和监督。

依宪依法开展舆论监督,推行舆论监督权力清单管理制度的目的,一是可以使新闻媒体对拥有权力的任何权力主体(包括权力机构、组织及其个人),依据宪法和法律进行监督和批评,这既是《宪法》精神的体现,也是党和人民群众历来对新闻媒体的要求,同时也是新闻媒体的神圣职责所在。二是可以较大程度上消除新闻媒体的地方保护主义现象,解决一些新闻媒体对本地区本行业的监督不力或不监督的问题。一些新闻媒体对涉及与自己有政治、经济利益关系的部门和单位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避而不谈、选择性监督;有时即便对一些问题开展舆论监督关注,往往是事后监督、被动开展。三是可以克服和消除舆论监督的违法作为和乱作为问题,包括媒体审判、新闻敲诈等违背法律和新闻职业道德的现象,从而使舆论监督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健康有序和有效地开展。

建立并推行舆论监督权力清单管理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

一是划定舆论监督的权力边界,推进我国舆论监督的制度和规范建设。在舆论监督的实践中由于舆论监督存在权力边界模糊不清的问题,新闻媒体在舆论监督权力行使过程中可能出现随意性,比如别有用心选择性作为和行为错位乱作为等现象,舆论监督清单形式对舆论监督权力的边界进行明确规定,能减少和制约舆论监督乱作为,维护舆论监督的权威性和新闻媒体的公信力。

二是可以对新闻主管部门和新闻媒体管理和开展舆论监督的职权与责任进行明确的界定,从而提高舆论监督的管理水平和舆论监督的质量,消除舆论监督的不作为和乱作为现象。建立并推行舆论监督权力清单管理制度,就是对新闻主管部门和新闻媒体管理和开展舆论监督的职权与责任进行明确的界定,规定权力究竟应该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到底怎么干等权力运行边界。

三是强化舆论监督的制度性授权,提高舆论监督效率,真正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授权是组织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现代管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授权不稳定、不明确,是现代社会组织管理的大忌。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格局已经发生深刻的变化,传统媒体遇到巨大挑战,亟需对舆论监督进行明确而且稳定的制度性授权,以便充分调动新闻媒体及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意识和创造精神,从而更好地发挥新闻媒体开展舆论监督的作用。

四是加强社会监督,遏制新闻媒体滥用舆论监督的权力和权利,监督新闻媒体和舆论监督的管理部门的管理。舆论监督是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重要保证,而社会监督是社会主体对新闻管理部门和新闻媒体实施舆论监督的“监督”,是让其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重要手段。新闻管理部门和新闻媒体将舆论监督的权力列出清单,公之于众,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可以提高社会对新闻媒体的监督效力,可以遏制新闻媒体寻租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可以限制管理部门对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干预和压制。就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监督而言,既要警惕不作为,更重要的是警惕和防止、处罚惩治舆论监督乱作为。在2008年9月山西临汾市洪洞县霍宝干河煤矿矿难中,有近百个真假记者前去领取矿方发放的“封口费”。这个被国外媒体称为社会公众利益和国家利益“可怕的媒体豁口”的“封口费”事件,被广大网友视为“新闻界最耻辱的一幕”,它提出的尖锐问题是谁来监督新闻舆论监督,或者进一步讲,我们该如何防止监督力量的膨胀和异化。舆论监督清单制度的制约环节不仅仅是对舆论监督乱用权、乱作为进行监督和制约,对其不作为也是一种监督。

总之,建立和推行舆论监督清单管理制度的现实意义在于,可以明确舆论监督的对象和范围,可以限制“党报不得批评同级党委”的泛化、弱化和异化,使新闻批评和舆论监督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有规可依。可以极大地调动新闻媒体和记者开展舆论监督的积极性,有利于规范舆论监督的行为,依法有效监督,把媒体的舆论监督权关进“制度的笼子”,接受社会监督,大大激励促进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积极开展新闻舆论监督,改变舆论监督软弱无力和乱作为的现状,同时对管理部门瞎指挥、乱指挥,对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不作为、乱作为也是一种约束,所以要有权力清单管理。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