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十篇

时间:2023-03-24 05:08:26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篇1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注释

①破山寺:即兴福寺,始建于南齐,在今江苏省常熟虞山北麓。禅院,即寺院,寺僧居住修行的地方。②禅房,僧侣们的住所。③万籁:指一切声响。籁,孔穴里发出的声音,泛指声音。④钟磬:寺院中诵经、斋供时的信号。发动用钟,止歇用磬。

常建是开元、天宝年间的著名诗人,他一生潦倒,仕途很不得意,仅仕为盱眙县尉。大约在安史之乱以后,失去官职,于是寄情琴酒,隐居作诗。《题破山寺后禅院》大约是常建任盱眙县尉时,游常熟虞山兴福寺后禅院时所作。兴福寺始建于南朝齐时,初建大殿,见一石隆起,左看似“兴”,右看似“福”,故取名兴福寺。唐代传说有黑白二龙交斗,冲破溪涧,而寺就在涧边,因此又称破山寺。

诗中着力描写后禅院的冷落、沉寂、幽静,从中也透露出作者寄情山水,以摆脱尘世纷扰,排遣内心苦闷的出世之情。诗题是“题破山寺后禅院”,而全诗直接描绘禅院的文字并不多,仅有“古寺”、“禅房”、“钟磬”寥寥数字而已。作者从描写环境入手,着重这里的山光水态,以呈现别样的风景。历代评论家对此诗都非常赞赏,因为它具有清秀、古淡朴素的特点。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篇2

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

但余钟磬音。

诗题中“破山”即今江苏常熟的虞山,破山寺本名兴福寺,始建于南齐,到常建赋诗之时,已有三百年左右的历史,可算是一处古迹了。

本篇是盛唐诗歌的名作。宋人洪刍作《洪驹父诗话》云:“丹阳殷撰《河岳英灵集》,首列常建诗,爱其‘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之句,以为警策。欧公又爱建‘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欲效建作数语,竟不能得,以为恨。予谓建此诗全篇皆工,不独此两联而已。”殷是与常建同时代的著名诗评家,他的赞扬表明此诗问世不久就受到人们的赏识和推崇;欧阳修则是北宋文坛的领袖,他的赞扬又表明此诗的荣誉没有因为时代的改变而衰减。

古诗中的杰作各有妙处,但常常有这样的共同特点:字面浅显明净,不用艰深的语词和生僻的典故,好像一读就能明白,但意蕴却丰富而微妙,反复吟咏,其味无穷。这要求语言精致而富于暗示性,能够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常建此诗在上述特点上表现得非常突出。

开头两句是平稳的交代,点明游览的时间、地点,并简约描述了古寺的环境与氛围。这种写法让人感觉到亲切和随意,好像跟随着诗人自然而然进入了游览的行程。但其实这两句又并不是漫不经心的。“古寺”在这里既是一个具体的地点,又是诗歌中常用的意象。通常古寺给人的印象是庄严而肃穆的,一般诗人喜欢将它与黄昏的景象相配合。而常建选择“初日照高林”的画面,此时旭日初升,光芒灿烂,照耀山林,古寺掩映于林木之中,静谧而明丽,这是一种动人的景象;而表示

时间意义的“古”和“初”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饶有趣味。

诗人“入古寺”,照例应该看到什么呢?山门、前殿、正殿、钟楼,以及这些建筑中的壁画、佛像,乃是寺庙中必有之物,但诗人一句也不曾提及。现在我们注意一下题目,原来诗人要写的不是“破山寺”,而是寺内的“后禅院”。

这里是有些讲究的。佛教在中国传播以后,变化很多,宗派林立。而特别中国化的也是中国士大夫格外亲近的一支是禅宗。禅宗的特点是不重偶像崇拜,甚至不重经义,而把内心的自我解脱放在首要地位,尤其注意从日常生活、从大自然中获得启示,寻求顿然超悟的契机。常建诗真正要写的是一种禅意,所以虽入古寺,却忽视寺庙的主体。

我们随着诗人的脚步,穿过竹林中曲折的小径,进入寺庙的后院,那里有僧人静修的禅房,有层层的花木环绕着这些照例是简朴的屋子。前面已经交代了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那些带露的花朵是如何鲜洁,可以想见。“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好像是单纯的叙述。但我们应该知道诗歌不能够依赖叙述,它必须构造意境,并以此暗示更丰富和不确定的内涵(这才能够唤起读者参与创造诗意的欲望)。从蜿蜒曲折的竹林小径走到花木扶疏的后院禅房,景物有幽明的变化,这不仅描写出环境之幽静美妙,也不仅写出禅院远离尘嚣、深藏不露的特点,这一行程本身,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发现内心、寻求精神归宿的过程。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与前一联均是脍炙人口的名句,但写法不一样。这一联在写景中更直接和明确地渗入了诗人的主观感受;或者说,这是一种充满哲理意味的写景,是“禅意”的浮现。山林景色优美,鸟儿自在啼鸣,这本是两项事物,但“山光悦鸟性”,强调美好的自然使小鸟的天性得到满足,因而喜悦,却包含了体悟和发现;而鸟之“悦”归根结底缘于人之“悦”,则又是不言自明的。至于“潭影”怎么能够“空人心”呢?这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山中的水潭是清澈而平静的,它引发人对类似的精神境界的向往;禅学认为世间诸相似为实有而终归虚幻,而潭水中浮动着的云光山影,那是一种虚幻的美景,它好像就在指证禅学的道理。

内心沉入一种虚静的状态,“万籁此俱寂”,这时一切声响都消失了,“但余钟磬音”,唯有寺庙中钟磬之声悠然远扬,散播到整个世界。当然,你可以说诗人在表达对佛旨的感悟和虔诚,而从诗的结构来说,这也是一种变换感觉、扩展诗境的方法。当我们在想象中感受着山中古寺的钟磬之声缓缓扩散时,会在诗的意绪中沉浸得更久更久。

对中学生来说,充分理解这首诗的全部内涵可能是困难的,但它的语言之美、意境之美,只要反复去读,就会不断有新的收获。你会惊叹:诗原来可以如此美妙!

【阿奔的话】

二战结束后,由于家境窘困,年仅8岁的昭广被母亲寄养到佐贺乡下的外婆家,没想到迎接昭广的却是一间破烂的茅草小屋。在那个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里,智慧自信、乐观通达的外婆却总能想出种种神奇的办法让日子过下去:她每日出门,腰间总会系上一条绑着磁铁的绳子,将路上的钉子和废铁回收卖掉,以贴补日常开销;她用木棒拦截顺水漂流下来的各种物品,小河上游就成了家里的“免费超市”……8年贫穷时光,外婆不仅让这间简陋的茅草屋里始终充满着笑声和温暖,也让昭广懂得了幸福的真正含义。

点点滴滴的生活片段被作者描绘得栩栩如生、真挚感人,尤其是外婆对生活的感悟和随口甩出的连珠妙语更留给我们种种思考和启示。

“真正的体贴是让人察觉不到的。”

“别抱怨‘冷啊’、‘热啊’的!夏天时要感谢冬天,冬天时要感谢夏天。”

“游泳不是靠泳裤,靠的是实力!”

“穷有两种:穷得消沉和穷得开朗。我们家是穷得开朗。”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篇3

关键词:少林武术;稠禅师;幼年;习武;邺下

中图分类号:G852.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7-0901-03

少林武术源于民间,由民间向寺内流传,又从寺内向民间传播,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少林武功。少林武术的开创和形成是对源远流长的中华武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早在建寺初期,嵩山少林寺就出现有邺下武僧活动。少林寺是北魏孝文帝太和19年(公元495年)由统治者亲自批准为西域传播佛教的高僧跋陀而兴建,我们通过历史文献与实物史料的考据认为,少林寺创立后最早的武僧是来自于邺下(今河南安阳一带)寺院“拳捷骁武"成为少林二祖的稠禅师。

1传播佛教的跋陀与少林武术的产生无关

少林寺的创建,目的就是传播佛教,而不是传播武术。一些公开出版的武术书刊传称少林寺初祖跋陀传授少林二祖稠禅师武功,认为稠禅师幼年习武是在少林寺。从《续高僧传》和《魏书・释老志》等重要典籍中,看不到跋陀在少林寺有相关习武的情况,从各种文献和少林寺内的碑文记载中,对“拳捷骁武”的邺下武僧稠禅师到少林寺前这一段时间内,没有任何一点少林寺僧人与习武有关系的记载。关于跋陀初到少林寺之际的前后情况,唐代《嵩岳少林寺碑》载:跋陀“缅自西域来游国都,孝文屈黄屋之尊,申缁林之敬,诏有司,于此寺处之,净供法衣,取给公府……跋陀息心兹地,乐静安居。”这些情况反映出,跋陀是一位喜爱宁静,清心平和的僧人,他的这一性格特征,很难与搏击打斗的武技相联系。佛教本身对武术的技术结构与拳法的内容并不能产生作用和影响。跋陀博通经法,翻译佛经,唐代的《嵩岳少林寺碑》载:跋陀“乃于寺西台造舍利塔,塔后造翻经堂,香水成涂,金绳为约,苦心精力,俾夜作昼。”可见跋陀在少林寺“苦心精力”的乃是全都在佛教上。即使是见到“拳捷骁武”的邺人稠禅师来投奔少林寺时,初祖跋陀讲的话也是说“自葱岭以东,禅学之最,汝其人也。”跋陀感兴趣的是稠禅师的禅学,稠禅师去少林寺是从跋陀习禅,而不是学武。佛教的与教义戒规,同武技武功价值思想上是一种相对立和相矛盾的两个方面。跋陀本人只是一个“精通佛法”的印度高僧,稠禅师到少林寺时,跋陀也是到了他的晚年,不久便离开了少林寺,后来由稠禅师主持这座少林大寺。初祖跋陀修心习禅,传播佛教,正是符合统治者为他设寺居住和弘扬佛法的需要。

跋陀在洛阳化缘的小和尚慧光与邺下武僧稠禅师相继到达少林寺,但慧光是否是一位“武功高超,身灵步捷”的武僧?值得商榷。我们熟知的《续高僧传・佛陀传》一段话说; 慧光“年立十二,在天街井栏上反踏蹀,一连五百,众人喧竟,异而观之,佛陀因见怪曰:此小儿世戏有工,道业亦应无味,意欲引度”。研究者常以此作为慧光是一位擅长武技的僧人,进而证明少林寺建寺之初即有僧人习武活动。我们认为,以此作为慧光是一位“身手不凡”的少林武僧似乎证据不足,这一问

投稿日期:2007-01-31

作者简介:何其霞,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文化、体育教学与训练。题,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就有专家研究指出:“《续高僧传》原只提到惠光(即慧光)在井栏踢毽,与习武无关,故不足论。”(谭华《北朝僧人习武与少林武源》,载1981年第3期《成都体育学院学报》)由此可见,慧光的这种技巧不能作为少林寺僧人开始出现了习武活动的可靠根据。按理推之,如跋陀曾向稠禅师传授武功,自应也要向年方12岁的弟子慧光传教武艺,慧光是跋陀最得意的弟子之一,在其它材料中找不到慧光精于武功的文献记载,相反大量的材料反映的为慧光在少林寺是专心佛事。少林寺从北魏太和19年建寺到隋唐之前,除了少林寺二祖邺下武僧稠禅师在历史文献中对其精湛的武功有明确记载外,我们遍查北朝石刻,碑文墓志,灯录禅史,均未有少林寺初祖跋陀和少林寺僧众习拳练武的任何历史文字记载,我们不能不怀疑所谓少林寺初祖跋陀传授稠禅师之武功完全是一种误会。 “少林寺是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 孝文帝为其赏识的印度僧人跋陀传教而修建的寺院,跋陀也称佛陀。当时, 这座寺院与其它寺院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它位于今河南省登封市西北13 公里处的嵩山西麓,从北魏太和十九年跋陀居少林寺开始, 到邺人稠禅师在少林寺的出现,在这一时期内均未有少林寺僧人习武的任何文献史料记载。……《续传》中也没有片言只语言及跋陀教其(稠禅师)习武,而只是说‘教其定业’,这与武术无关。故说稠禅师少年在少林寺学拳习武不足为信。 道宣《续传》中的这一段话被许多人认为此时的稠禅师也开始进入少林寺习武了,这是缺乏依据的,况且,稠禅师并非跋跎亲度, 而是由其弟子道房所度得”。(马爱民.论我国武术史上的稠禅师与嵩山少林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9.(1).)稠禅师在去少林寺之前,就已经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修练,并往返于河北等地, 才到嵩山谒拜跋陀而居于少林寺。其年龄按记载推算应在33 岁之后到的少林寺(即公元512年),而此时少林寺已建寺有17年之久。从稠禅师到少林寺时的年龄分析可证其少年时代并未在少林寺习武,而是他练就了一身武艺成年后才到了少林寺并继跋陀之后成为少林寺二祖。我们以稠禅师与跋陀作一浅显的比较,更能发现他们两人之间在武功上不存在丝毫的传流关系。稠禅师武功惊人,能“横踏壁行",“跃首至梁",“拳捷骁武"(《朝野佥载》卷2);跋陀则常是“静院居之",“拟谢人世",“学务静摄,博通经法"(《续高僧传》卷16)唐人张?《朝野佥载》记述稠禅师幼年习武是发生在邺下寺院。稠禅师的武功和他幼年所在的邺下寺院,是受邺地民间自古尚武之风的传习影响,产生与发展起来的寺院武功一个缩影。

2武功惊人的稠禅师在历史上的活动遗迹

稠禅师是少林寺最早的武僧,也是嵩山少林寺武术的开创者。“少林寺武术的发展渊源最早是来自北方地区邺下寺院僧人的尚武习俗传统。”少林寺二祖稠禅师精湛的武功和他幼年习武活动源自何方是一个长期令人迷惑不解的问题,据唐人张?《朝野佥载》卷2《稠禅师》载:“北齐稠禅师,邺人也,幼落发为沙弥,时辈甚众,每休暇,常角力腾赶为戏"。又说邺人稠禅师“拳捷骁武,先轻侮者俯伏流汗,莫敢仰视。(稠)禅师后正果,居于林虑山。"这是对北朝邺下寺院僧徒习武的真实记载,开首这段话并无半点玄虚之处,特别是反映了寺僧的搏击角力是一种“为戏"的练习活动尤为重要,他至少说明僧人习武的目的也不是仅仅为了保护寺院的安全,而是更注重健身愉悦的需要。可以这样说,武术活动在寺院的引入,改变和丰富了僧人的日常生活。现安阳西部林州的林虑山有稠禅师习武练功的天平山寺遗址尚存,位于林州城西13 km处的林虑山深处,林虑山是太行山在安阳西部最长的一段山脉。北宋重臣韩琦(相州安阳人)《游天平山记跋》:“林虑天平山者,天下绝胜之境也,山有僧院曰明教。"天平山寺又古称为“明教禅院"。“以天平寺在最高处,谷道陡绝,约须假道邻谷以上也,甫逾岭……约三里许至天平寺,故明教院也,在前朝为巨刹,多名僧。"(清.潘耒《游林虑山记》)少林二祖稠禅师,在嵩山一带有着重要的地位,唐代少林高僧圆寂,曾来到邺下天平山寺寻访稠禅师的历史活动遗迹。释圆寂“久居天平等山,稠禅师往迹,无不遍寻……。"从稠禅师幼年为沙弥习武,到他去少林寺之前的青少年时期,都是生活在邺下之地,张?《朝野佥载》称他在寺内武功超群,“先轻侮者,俯伏流汗,莫敢仰视"。反映出稠禅师武功过人及后世对他的崇拜和敬仰之情。

稠禅师影响卓著,有“高齐河北,独盛僧稠”(道宣《续高僧传》)的赞誉,自然他的武功极被后人所仰慕,而在有关历史文献中记述他的习武之事时,出现有拔高誉美现象也就不怪了。这从张?《朝野佥载》“稠禅师”一文中就可以看到,对稠禅师初入寺院和僧人习武活动的记述是客观可信的,而涉及到稠禅师的武功,就明显带有崇拜和夸张的色彩。由于作者所处的历史时代的思想认识不可能脱离当时的社会环境影响,书中出现一些对稠禅师武功玄秘的说法,不足为奇。著名体育史家唐豪先生曾对此评价说:“他的门弟子把稠禅师的发愤练武加以夸大化和神话化,这是古代僧传屡见不鲜的事。但其中描写稠禅师练得‘筋骨强劲,拳捷骁武’,并能高跃,却含有可信的成分在内。”(载《少林寺资料集》第29页,书目文献出版社,1982年7月版)据《新唐书・张荐传》:张?“性躁卡傥,荡无检罕",又“多口语讪,短时政贬"。由于他的笔记著述敢于“讥讽时弊",反映了社会的现实,而“大行一时,晚进(近)莫不传记。"张?《朝野佥载》记述的稠禅师幼年习武及书中反映的其它历史社会情况,就其思想意义或史料价值来说,都要比荒诞无稽的志怪小说高出一筹。

张?《朝野佥载》所述:“北齐稠禅师,邺人也,幼落发为沙弥”这段话,并非是指稠禅师在北齐时才入寺为沙弥,而是指卒于北齐时的稠禅师在他很小的时候“幼落发为沙弥”到寺院生活。张?《朝野佥载》与《续高僧传》都是我们考察寺院武僧的重要文献材料,张?《朝野佥载》“稠禅师”一文与道宣《续高僧传》“僧稠传”,前者偏重于写稠禅师在寺院中的武功遗事;后者则主要记述稠禅师在佛学方面的造诣。张?所记稠禅师武功技艺存有神异色彩,而道宣所写稠禅师佛学禅修也有夸张之词。邺下定晋禅院古碑又记稠禅师有伏虎之事,这既是形容他的“佛法厉害”,又说明了他的“武术厉害”。从碑刻和文献记载等资料都可证明稠禅师不仅会武术,而且他还是一位武术过人的著名武僧。

3少林二祖稠禅师与少林寺和少林武术辨惑

少林寺是我国历史上成千上万的佛寺中,能够与武术活动长期融合和发展在一起的寺院,声名卓著。宋人李撰《太平广记》卷91《异僧五》中载有“稠禅师"一文,并注有此文出自《朝野佥载》和《纪闻》。《纪闻》一书,据笔者查考,为唐代顺宗(公元805年)与宪宗(公元806-820年)年间人牛肃所撰,共有《纪闻》10卷,书中“稠禅师"一文与《朝野佥载》所载“稠禅师"一文内容相同。另见后晋刘等人所撰《旧唐书》卷46《经籍志》著录有书目《稠禅师传》1卷,宋代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59《艺文志》中也著录有书目《稠禅师传》1卷,以上各书没有片言只语谈及稠禅师幼年在少林寺习武之事,更没有说该文是对少林寺习武活动的记载。那么,为什么有些人都认为张?《朝野佥载》记述稠禅师幼年习武是在少林寺所为呢?或许有人会问跋陀剃度的小和尚僧稠,也就是《朝野佥载》中“拳捷骁武"的稠禅师,曾经拜少林寺初祖跋陀为师,自然稠禅师应在跋陀门下习武,其精湛的武功应为少林寺初祖跋陀所传授。佛教史上重要的文献道宣《续高僧传》中的《佛陀传》、《僧稠传》、《慧光传》等与少林寺有关的人物传记均未提到稠禅师幼年在少林寺习武之事,也没有任何关于他幼年在少林寺习武的蛛丝马迹可寻,遍查少林寺的石刻碑记也无这方面的记载。《续高僧传》与《朝野佥载》均不载有稠禅师在少林寺幼年习武之事,这一错综复杂的问题,长期困扰着我们,对张?《朝野佥载》记述的稠禅师幼年习武,被一些体育史和武术研究专著认为这是对少林寺中的武僧习武活动记载.由于历史久远,资料缺乏,再加上少林寺武名显赫,很容易使人进入这一误区。

唐初释道宣(公元596-667年)《续高僧传》卷第16载:跋陀“将度有缘沙门慧光,年立十二……意欲引度,权以杖打头,声响清澈,即善声论,知堪法器,乃问能出家不,光曰:固其本怀耳,遂度之解冠终古具如别传 。又令弟子道房度沙门僧稠,教其定业,自化行东夏,唯此两贤得道记之。" 稠禅师被道房代师度化前就已是沙门僧人了,他去的第一座寺院并非是嵩山少林寺,可见,说稠禅师幼年在少林寺而习武是没有根据的。也有人认为稠禅师的武功是从道房所学,对此,我们不敢苟同。稠禅师幼年习武是在邺下寺院,而他随从道房则是在28岁以后的事,并非幼年之时,稠禅师从道房之事《续高僧传》是这样记载的:稠禅师“性度纯懿,孝信知名,勤学世典,备通经史……一览佛经焕然神解,时年二十有八,投钜鹿景明寺僧法师而出家(受戒),落发甫尔便寻经论,悲庆交并识神历勇……常敬三宝,普福四恩,初从道房禅师受行止观,房即跋陀之神足也,既受禅法,北游定州嘉鱼山,敛念久之,全无摄证,便欲出山",可见稠禅师幼年习武既非在少林寺和景明寺,也不是道房所传。实际上,道房与稠禅师应为佛学上的师兄弟关系,道房化度稠禅师是奉跋陀之命代师而行,《续高僧传》等书中没有谈及稠禅师随跋陀及道房习武之事,故说稠师幼年习武在少林寺不足为凭。 笔者曾在“从稠禅师幼年习武及对邺下定晋禅院考察看少林寺武术发端"(见2002年第5期《体育学刊》)一文中指出:“稠禅师是28岁以后的若干年才到少林寺为僧,显然,稠禅师‘幼落发为沙弥’,苦练武功,成为一个‘拳捷骁武’的武僧,不会是在他去少林寺成年以后所为。事实上,稠禅师来到少林寺以后,跋陀不久就离开该寺。据道宣《绕高僧传.魏嵩岳少林寺天竺僧佛陀传》:跋陀‘年渐迟暮,不予僧论,委诸学徒自相业,躬移寺外,另处零房。’唐代开元16年裴嵩岳少林寺碑》载:‘稠禅师,探求证法,住(主)持塔庙。’跋陀之后,由拳捷骁武的邺下武僧稠禅师主持少林寺,从此开创少林寺僧人习武之先河。又据少林寺塔林西南处遗存的明代嘉靖2年(公元1523年)《嵩岳少林禅寺德心政公和尚灵塔记》载:‘钵?(跋陀)开基,稠禅继续,元朝雪庭,归于洞派。’作为少林寺二祖,稠禅师对形成少林寺僧人尚武风气起了重要作用"。 稠禅师幼年落发习武并非是在少林寺,更非印度高僧跋陀所传,少林武术源远流长,是对中华武术的继承与发展。

少林武术威扬四海,名传天下,在我国佛教寺院武功中影响极大,特别是明清以后少林寺武僧开始大量出现,许多武僧在保家卫国的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康熙皇帝亲赐山门上的“少林寺”匾额,乾隆皇帝驾幸少林,恩赐有加,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脍灸人口的颂扬少林和尚习拳练武的诗篇,明代著名的武术家、军事家戚继光的《纪效新书》、茅元仪的《武备志》等有重要影响的军事武术著作中,对少林武术(棍)大加赞扬,民间流传着大量少林和尚武功高超的故事,提到僧人学武就难免联系到嵩山少林寺,特别是“拳捷骁武”的稠禅师与少林寺又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故被人误以为张?《 朝野佥载》记述稠禅师幼年习武之事就发生在以武闻名的少林寺内,从而使这一问题长期隐藏于历史的迷雾之中。“研究少林寺最早产生的武僧活动,自然就会涉及到少林二祖稠禅师。” 从北朝创寺以后的稠禅师,一直到明清时期的少林寺都有许多出自寺外民间的武功高手来到嵩山脚下的这座著名大寺,为形成和发展少林武术(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很久以来,“少林武术源于少林寺”和“天下功夫出少林”成为一些人的口头禅,不断见诸于报端,似乎也是定论。从历史的角度看待这一问题,我们认为,“少林武术始于邺下, 来自民间,发展在少林",才是符合客观实际的科学态度,这就是“拳因寺而得名"的真实含义所指。显然,“天下功夫出少林"这句话,自应改为“少林功夫出天下"更为妥切合理。

4结束语

少林寺建寺初期的武功活动还没有形成一种成熟的武术流派,作为一个佛教圣地,能够使武术在寺院中流传宏扬,除了当时的政治背景、历史环境因素外,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分不开的,而最早将中国武术文化带入这一佛教寺院中的是既精武功、又通佛学的少林二祖“拳捷骁武”的邺下武僧稠禅师。研究少林武术史,我们不能忽视这些杰出武僧的个人作用,少林二祖稠禅师是少林寺最早出现的著名武僧,他起了直接的倡导作用。少林武术文化的源起与发展是同整个中华武术民族文化的发展史和社会历史发展史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稠禅师本人的习武经历,揭示了少林寺僧人尚武活动的传统和它久远的历史,并且有力地证明少林武术的起源与外来佛教高僧无关。

参考文献:

[1] 道宣. 续高僧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2] 马爱民.我国历史上的寺院尚武活动新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6):758-759.

[3] 赞宁,智轮.宋高僧传(唐邺都圆寂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4] 赵国庆,张克佥.张昌.中国武术史话[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5] 任海.中国古代武术[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6] 蔡宝忠.少林武术之谜的形成与破译[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3,23(3):114-116.

[7] 周伟良.中国武术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篇4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清晨,我漫步在一条小道上,太阳已经升起来了,远处,一座古寺在竹林中若隐若现。我很是惊讶,心想:这里居然有一所古寺,以前来散步时为何没有发现?我快步向前,寺院渐渐出现在我的眼前。我敲了敲门,没有人应答。我便推门走进这寺院中。朝阳射下来的点点光芒,映照着肃穆的高林,让人感到十分的庄重。

猛然,在寺院的竹林深处,我发现了一条小路。阳光透过竹叶在路上留下斑斑点点,一阵风吹来,竹子微微晃动,竹叶翩翩起舞,路上的斑点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我望着小路远处,却是一眼望不到头,花木掩映着的经房更显得分外幽静。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篇5

唐代寺庙建筑的基本特点是:(1)寺庙的屋顶平缓,而屋檐延伸深远,柱子比较粗壮,斗拱的比例大。寺庙使用板门、真棂窗的地方比较多。单体建筑呈现出来的是庄重朴实、美观大方的风格。(2)木质建筑是唐代佛教寺院艺术加工和结构统一的结果。唐代寺院木建筑的特点是气势宏大,规整而统一。(3)唐代佛教寺院的柱子、斗拱结构、梁木等构件,其承载压力的状态与构建存在内在联系,从而达到了力与美的高度融合。(4)寺庙的色调简洁明快,屋顶四角舒展、平远,门窗的设计效果朴实无华,整体呈现出来的是庄重大方的形象。

二、两座仅存的唐朝寺院建筑文化分析

佛教历经规模庞大的灭法运动,多达四次,此后,中国的佛教艺术和金碧辉煌的寺院建筑也因此走向没落。在悠远的历史遗留下来的古建筑里,人们很难再看到唐朝以前的地面建筑了,也许是自然灾害、灭法、战乱和木建筑寿命短等原因,导致唐代异常辉煌的佛教建筑永远消失。然而,就在1937年的一个夏日,清末建筑学家、思想家梁思成抵达五台县城,他没有去台怀镇参观五台山寺庙集中的地方,而是北上,潜入那些偏僻的荒山野岭,在达豆村镇附近发现了佛光寺。这里就是梁思成曾经考察过的敦煌石窟第61窟图中呈现出来的唐代五台山“大佛光之寺”。过了若干年以后,梁思成在回忆起这次经历时,讲到自己在黄昏的时候来到豆村,在附近见到佛光寺时,他惊喜若狂,他说“:我们一向所抱着的国内殿宇还必有唐构的信念,在此得到一个证实了。”[3]1.五台山遗迹佛光寺的建筑文化。佛光寺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也即471年至499年间。位于五台县豆村镇东北的佛光山中。在隋、唐时期,佛光寺的游客很多,香火兴旺,长安、敦煌等地的人慕名而来。佛光寺在日本、东南亚等地区的影响力也颇大。唐武宗曾下令消灭佛法,佛光寺因此遭到了极大的破坏。此后,唐宣宗于大中十一年重新建造东大殿,现存的殿内壁画、塑像、石刻,以及殿外的经幢、墓塔均为唐代遗留下来的建筑。此外,佛光寺内还有唐代壁画、石幢、塑像、墓塔、汉白玉雕像等建筑物流传后世。两座石幢为平面八角形,一座位于东大殿前,是唐大中十一年前重造的;另一座石幢的位置在东大殿的前院中,却是唐乾符四年(877)重新建造的。佛光寺在寺内坐东面西,东、南、北三面则是群山环绕,松柏苍翠,景色秀丽。佛光寺最大的特点是因势造寺,寺院的西面开阔,一走进寺院,展眼望去,能观望到层层升高的屋檐,13米高的台基上是东大殿。大殿有七间房那么大,里面的深度占据四间的距离,环境清幽。单檐,无廊顶。前檐的五间设有板门,两间安置了直棂窗,另外的三间以厚壁围起来,错落有致,和谐而不单调。大殿内设置檐柱和内柱各一周,柱础为宝装莲瓣的石雕,十分精美,且罕见。后檐柱和后槽金柱因地制宜,巧妙地设置在了所开凿的山崖位置上。内外柱头上和柱与柱中间设置了硕大的斗拱以支撑梁枋在柱头上的压力,且承载屋檐的重力。大殿的柱头斗拱分担着大梁上面的负荷,后尾压在四袱椽两端的下面,作用不小。大殿内供着“华严三圣”等37尊形象生动的彩塑,大殿内的拱眼壁上和佛座背面还有少量精美唐代壁画,壁画、板门和立颊背面的唐人题记,被后人称作“唐代四绝”。佛光寺的东大殿占据七间大小,东大殿内部的结构布局显得比较精巧,但从外看去,则是稳健壮观。大殿内的塑像、壁画有不少是唐代时期所作,这些塑像、壁画与建筑设计结合,浑然一体了。唐代的佛塔不在寺院中心,而在院外,但佛塔仍是寺院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佛光寺外形呈现出来的是朴实的特点,比如寺庙的柱子、门窗、斗拱、墙壁等,并没有什么艳丽的色彩,而是涂成了土红色,符合佛教自身不张扬的特征。佛光寺的大殿不高大,貌似平常,但却被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称为“中国第一国宝”。佛光寺出色的设计,打破了日本学者“在中国大地上没有唐朝及其以前的木结构建筑”的断言,给后世留下一道建筑的风景。2.五台山遗迹南禅寺的建筑文化。南禅寺位于五台县李家庄西侧,名气颇大,寺院却不大,由东、西两院组成。就位置而言,东院给僧人居住,安静深旷;西院则是由菩萨殿、观音殿、十王殿和大佛殿这四座院舍组成的四合院落。大佛殿重建于唐建中三年,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之一,又是历经千年烽火而保存下来的一座罕见古寺。从结构上看,大佛殿的面较宽,深三间。大殿建在了一米来高的台基上,殿前有近似方形的月台,这种建法是我国古代建筑中较为罕见的形制。大佛殿为标准的唐代寺院建筑,有单檐歇山式屋顶,前檐明间设板门两扇,两次间安破子棂窗。大殿由12根檐柱撑起屋顶,墙其实不受力,只是起了阻隔防护的作用。西山墙有三根抹楞方柱,其余为九根轮廓秀丽的圆柱。大殿古老的方柱为创建时的原物,圆柱却是后来重建时的替代物。檐柱上面的斗拱使殿堂的空间显得开阔、疏朗。斗拱硕大、雄壮,这也是唐代寺庙建筑风格的一大特色。大殿内的17尊佛像,秀眉善目,体态丰满,仪态端庄,很有亲切自然的风范。尤其是色彩的搭配,和谐自然。顶梁架的转角处,大角梁通内外,檐头翼角微微挑起,不是很明显,给人感觉平缓古雅,大气和谐,这是古代遗留下的建筑方法。南禅寺大佛殿距今1200余年,历史悠久,它是古代遗留下来的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之一,为我们研究唐代建筑的结构、形制等,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三、大唐佛教寺院建筑的研究价值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篇6

8月的一场“天山武林大会”,让少林、武当、青城、崆峒、峨眉、昆仑……这些武侠小说里如雷贯耳的名字聚会在乌鲁木齐特克斯县这个偏僻小城。当十一大门派齐聚天山,围绕“武林大会”的种种争议也此起彼伏。就比如,谁才能代表少林?

武林大会上露面的释德朝禅师头戴斗笠,身披袈裟,脖颈上挂着硕大的佛珠,仪容威严,颇有怒目金刚之风,据称禅师上去虎虎有神地打了几套拳,并大叫了几声,颇让底下的众生景仰。释德朝口诵佛号,祝福众生“阿弥陀佛,佛祖保佑你们。”但就在同时,他本人的身份却屡受质疑,乃至少林寺外联部门的负责人一再宣称少林寺根本没有接受武林大会的邀请,释德朝也不是少林寺本寺的僧人。

本次武林大会执行召集人、北京大学特聘教授龚鹏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给出的回答是,释德朝虽不在少林寺,但少林派的概念远大于少林寺。少林寺不能来,少林派的功夫仍须有人代表。

一场身份之争似乎只是偶然事件,但近些年,围绕少林、少林寺的争论却屡屡见诸媒体。

少室山上 武林至尊

据说,少林寺永信方丈对种种争议颇为无奈。诸如包养情妇、等负面信息,少林寺回应称,报道内容系谣言,方丈释永信因得罪权贵,遭造谣诽谤——这样的回应一般来说都出自少林寺外联办,而今佛门圣地也必须要有专业的外宣系统打理。

当年少林武功独霸武林,在小说家的笔下,和尚们习武参禅,棍下生风,将阳刚之气发挥得淋漓尽致。在无数影视剧中,少林方丈在武侠情节中一般都会作为压场子的主人公,正所谓方丈出场、万夫莫挡。

但后世少林却经历了很长一段的凋敝期,不过近些年少林寺的发展可谓一日千里。

但围绕少林寺的诸多争议始终不绝于耳。

在嵩山尚有一处名唤三皇寨的寺院,相传自古为少林寺下院(在目前少林寺公开的资料中,少林寺下院并无三皇寨的名号),少林僧人释德建即隐修于此。释德建,少林寺永化堂第十九代传人,近二十年的时光里,他深深地隐居在距离少林寺十里之外的三皇寨,枯研少林禅武医绝学,这个操着一口东北腔的男人以禅修行,以武养身,以医调病。他被称作是少林绝学的正宗传人。

在释德建的眼中,少林拳以搏人为主,关键是练手眼身法步。德建说,真正的武术不是表演,而是身体对抗的技术,除了练功,释德建还经常带领徒弟们采集中草药,送给周围看不起病的百姓。这个十九岁离开黑龙江克山老家的男人,在少林寺一待就是三十年。2009年,释德建回到东北老家,见到九十岁的老父亲,泪流满面。

临走之际,德建说,自己离家这么多年,就给大家练一套拳吧。渐沉下的夜色里,释德建在东北农村的小院子里为家人练了一套拳。

德建身上的功夫,名唤少林心意把——这是少林绝学。三皇寨嵩山禅院公开信息称,1994年,前少林寺住持素喜老和尚命释德建禅师──即少林禅武医学的得意传人,筹资修复三皇寨即将倒塌的佛殿及禅堂,并筹建禅武医研究院,以弘扬少林寺禅武医传统文化。德建禅师为遵师命,从此隐居三皇寨,一边把破旧不堪的禅院修复,一边潜心修练少林禅武医绝学,为的是对恩师的一个承诺。

至于少林寺僧人释德扬,此前曾为少林武僧队总教头,但“我现在正式身份是少林寺的僧人,其他身份都没有了。”面对采访,释德扬只是对记者强调,1500多年来少林武术少林文化始终秉承为大众造福的精神,“少林武术在民众中不承担任何角色与成分,只承担丰富民众文化生活、强身健体的功能。”

关于少林寺挂牌上市、开拓寺院等外界关注甚多的话题,释德扬称,少林文化可以整合,但不可以上市,少林文化是属于全人类的,不是属于某一个单位某一个公司,整合寺院显示了佛教博爱精神,帮助当地寺院发展。而关于其他的议论,他顿了顿说,“很荣幸少林寺是练武术的一个地方,仅此而已。”

在北京,少林武术学校总校长傅彪看起来并不是一个非常威猛的汉子,冷眼看上去,少有人会想到他曾经是少林寺现任方丈释永信的俗家弟子。1990年,傅彪总想着自己出来“闯荡”,恰逢“方丈带着两个师兄弟去日本,当时我练得很好,就不让我去,我生气了。”

于是他“反出少林”。

没想到,偷着跑下山的傅彪被管理局局长拦回去。

第二天早晨,傅彪把皮箱扔出院墙,再次“逃出少林寺”。离开少林寺的他一门心思要办学校,而今他是中国武术协会副主席,北京少林文武学校的总校长兼总教练。谈及关于少林寺的一些争议,他说,“都是媒体在搞,都是骗人的。”关于少林寺的诸多话题,傅彪说,“这其实都是一些炒作,要不然怎么能上市?就是想把它弄得更加活跃,让经济活跃,让更多人去关注,让更多人去少林寺,产生经济效益。”

谈起武林的林林总总,他称自己“对神秘的东西已经早就看透了。”“越是神秘的东西越虚假,越经不住考验——无论名山大川还是所谓的名人。”“看透了神秘东西”的傅彪来到北京办起了武校,“少林寺当时那些学校文化课一般都不行,那个年代不太重视文化,我觉得我就应该下山到北京来办一所文武双修的学校。”他同样不认可少林功夫属于少林寺,“少林是一个是公众文化遗产,少林功夫是天下功夫,是中国人民的,甚至是全世界人民的。”

坐在椅子上的他不时点击着他的网站,在他递过来的名片上,除了北京少林武术学校总校长兼总教练的职务,还有“联合国友好使者、国际功夫联合会主席、全球电视传媒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全球创业网董事局主席、全球功夫网专家委员会主席、全球功夫杂志社社长兼总编”的头衔,他觉得他对媒体太熟了。

与傅彪相比,少林武僧们对媒体显得多少没有那么游刃有余。

德扬称,“世界上任何一门一派武术,谁锻炼,谁健康,谁运动,谁快乐。”德扬之后,少林寺武僧团现由释延鲁接掌,释延鲁对本刊记者称,少林功夫最大的特点是禅武合一,以禅为武,目前他担任少林寺武僧总教头,他任教的“少林寺武僧团培训基地教育集团”,是以培养少林寺后继人才为目的的面向社会招生的学校。关于教育集团与少林寺的关系问题,释延鲁称“这个不便多说。”他说培训基地主要教授一些“少林功夫、心法、禅中的基本思想理念以及佛教常识”。学生培训毕业后,“有这个信仰,愿意留下来的,可以输送到(少林寺)武僧团。”但要进入武僧团还要靠缘分,“信仰都是靠缘分,出家人要有坚定的信仰,再一个就是有师傅愿意收他。”

从传承辈分上来看,德扬应该是与德建同一辈分。

但是有师傅收了他,就意味着此身入了少林,要常伴佛祖了么?

未必,武侠世界里的张君宝(即后来的张三丰)还曾经是少林寺和尚呢。

武当不出 谁与争锋

想当年张君宝下山闯荡,径自开创了武当派,并于江湖上名头日渐响亮,自此少林与武当两派也就有了门第之争,相当一部分少林弟子坚持武当功夫出自少林,但这个说法并不被广泛认可。

话说现在的武当山上,道观云集,世人大多知晓武当派武功,但少有人知晓是先有了武当道教的文化,才衍生出后来的武当武功,况且,在武当山上,并没有一个一统天下的“武当派”。

但武当功夫是存在的,公开资料称,元末明初武当道士张三丰集其大成,被尊为武当武术的开山祖师。中华武林素有“北宗少林,南尊武当”之称。在金庸先生的诸多作品中,武当派功夫以柔克刚,变幻多端,成为武林中与少林功夫同执牛耳者。

传说中武当轻功冠绝天下,在《倚天屠龙记》中,张三丰弟子张翠山曾凭借“梯云纵”技惊四座,瞬间不断借力使力跃上峭壁。而在现实中的武当山道观,武当三丰派道长陈师行助跑几步,飞身一跃,跳离地面,继而迅速交替步法,攀至山墙之上,这就是传说中的武当轻功。曾经有外国人千里迢迢想来中国学习传说中的轻功,来到武当仙山,得见武当道人陈师行,但陈师行只是安排对方每天负责把道观里的大水缸打满水。如此往复,他从洗衣服的过程领悟上善若水的内涵,在“跳坑”的过程中训练自己的基本功,最终慢慢获取了道长的信任与青睐。

作为武当三丰派第十五代传人的陈师行,有师父唤作钟云龙,在公开信息中,钟云龙为武当三丰派第十四代掌门大弟子,19岁入山门的他,于1988年接任“武当山道教协会武术总教练”之职。此后便开始了武术教学、出访等活动。“从1994年开始,我在庙里面搞管理,那时候我是庙里面太极武术的总教练,天天带大家一起练功,我说话他们都信,所以叫我去管理。”

本以为就做一段时间的“管理”,结果钟云龙一直管到2000年,“不让我下来”。

1995年,钟云龙开始负责对外接待工作,并担任武当山道教协会对外接待办公室主任、武当山紫霄宫执客、武当山紫霄宫管理委员会主任等职。

但钟云龙并不喜欢搞管理。2000年,“我就强行辞职了。”他觉得自己再管下去,就把功夫与修行耽误了——那样“我出家一点儿意义都没有了。”

次年钟云龙辞去了武当道教协会的一切管理职务,并离开了紫霄宫,隐居修行。他对记者说,“我不适合搞行政管理那一套。庙里的很多俗务让我感到非常疲劳,而且我喜欢道教文化的研究学习,喜欢武术锻炼。”

2009年,当地政府邀请钟云龙下山传授武当内家拳。“有很多的武馆不会武当武术,鱼龙混杂,引起我们地方政府重视。”而“我也有点儿担心这些武馆把武当山的名声搞坏了。”

至此,钟云龙再度出山。

武当武术主要以太极为核心,糅以道教思想和相关教义,“大量的道家自然科学,包括人体科学和生命科学都融入到拳法里面。”以太极拳为例,太极拳讲求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道家不是以破坏、伤害为目的,讲究不战屈人之兵。”钟云龙说。

自称武当三丰派第十四代传人的钟云龙并不是十分认可一些人所谓“掌门”的称呼,“按照我很浅薄的了解,现在的一些门派不是这样的情况。”若谈掌门,那就是小说里的武林了,“而且道教和佛教没有掌门这个职务。”

2010年,钟云龙建起了自己的武术场馆,“免费培养二十多个教练,我们收贫困地区很能吃苦的小孩。五年后他们出来应该都是比较好的教练。”不过,没有武术基本功的他不收,“不然浪费很多时间。”而且他一再强调“内外兼修”,他的学员除了强身习武,都要强调内在的修为。

但他并不接受他的武馆被过度商业运作,“我觉得要顺其自然,用传统的思想和方法来传承传统文化。”他自信地说,自己现在的方法还是非常有效的。

不过市场的大潮已然不可避免侵袭着他的世界,一些徒弟“为了宣传自己,把一些套路改一改,就觉得他与众不同。”这让钟云龙非常反感,于是他发了一个通告,“传统的套路任何人不准给我修改,修改了之后我要在网上给你曝光——你把它改了,变成自己新编的东西蒙别人,你会成为一个罪人(误导别人)。”

钟云龙承认,“这其实也是我们比较忧虑的事情。”

南武当与北武当

但游玄德貌似坦然了许多,自称南武当掌门人的他,面对采访,一般来说,其弟子都会告知记者,师傅正在打坐,希望记者稍候片刻。

关于武当派的武术传承,游玄德称,由张三丰祖师开创的武当派主导儒家、道家、佛家三教合一。“这有利于民族团结,也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传承。”游玄德称,武当派祖庭在南武当的武圣宫,“南武当比北武当要高出一百米。”

游玄德并没有告知记者他的入门时间,只是对记者强调其家族世代信仰道教。但他称目前很多没有信仰的人、别有用心的人、比较世俗的人以及沽名钓誉的人混到武当派,也打着武当派的旗号去做事,对社会造成危害,“所以武当道派到目前为止,依然要对入室弟子考验三年。”

谈起武当武术的历史,游玄德对十年浩劫时期显得尤为痛心,“那个时候政治运动太多,所以很多时候练拳必须秘密练习,道教书籍也是夜深人静的时候才能去看,不能公开。”

好在后来拨乱反正了,“所以我们还是要感谢邓小平。”

他称现在武当派不会再有失传的危险,“我们用了三十年,武当弟子遍及大江南北、世界各地。”

不过谈起武当武术的传承,游玄德有些愤愤不平,“不是有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嘛,找一些所谓的权威来认定你是不是武当武术,认定你是不是传人。你不送点礼、不去请客吃吃喝喝,有可能通过?这是一个腐败环节。”

他比较欣赏韩国的做法,“政府对武术传承保护,你所有的吃穿用,包括你举办活动的传播环节都是由政府提供,传承人身体有病或生活上有问题,都有经济保障。”他也忧虑现在的小孩子大多去跆拳道馆练武健身,“那是韩国传过来的啊。”

“在武当派,两目有神,面如桃花、声如洪钟、气入丹田——这些练内功的基本东西必须要具备。”游玄德说。

他倡导所有的弟子讲求“文武之道、琴棋书画。”“我们不但研究武当文化,我们还要研究佛教,研究世界优秀文化,你只有博学才能够做一个真正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随着武当弟子越来越多,他还希望在国外“建立一百个会馆”,“我每年还要写两本道教文化或者武当功夫的书籍,出版社差不多每年都要给我出一本到两本书,目前在武当山也只有我们做这些事情。”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篇7

1、《横塘》(宋)范成大: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2、《枫桥夜泊》(唐) 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3、《题破山寺后禅院》(唐) 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

(来源:文章屋网 )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篇8

已除贯者,徒一年;及度之者,亦徒一年。本贯主司,谓私入道之所属州、县官司,及所住官寺三纲知情者,各与入道及家长同罪。若犯法还俗,合出观寺,官人断讫,牒观寺知,仍不还俗者,徒私度法。断后陈诉须著俗衣,仍披法服者,从私度法,科杖一百。即监临之官,不依官法,私辄度人者,一人杖一百,二人加一等,罪止流三千里。若州、县官司所度人,免课役多者,当条虽有罪名,所为重者自从重论,并依上条【妄增减出入课役】科之。其官司私度人,被度者知私度情,而受度者为从坐;若不知为私度情者,而受度人无罪。佛教习惯法中有剃度规范,也有关于剃度年龄限制、自由限制等,世俗法律将度僧的制度掌握在官府手中,严厉打击“私入道”的现象,除了处罚家长之外,还处罚寺院的三纲,相当于世俗法律中的连带责任制度。《唐律疏议》和《宋刑统》关于“私入道”的规范是历代的典范,三纲的连坐制度也大体相同。

二、僧官制度

佛教传入中国之初只是宗教性的信仰者的集合,随着佛教的发展宣扬壮大,僧众人数增多,寺院经济也逐渐繁荣,佛教寺院逐渐变成了一个融文化、宗教、行政、经济于一体的社会组织,除了内部佛教法的规范之外,世俗政权还制定了若干的行政管理职务来实现政府控制和监督佛教的效果,僧官制度便应运而生了。“僧官制度是佛教规制与封建官制相结合的产物,是封建监督和控制佛教事务的主要手段。它主要是指在中央政权的管辖之下,从僧伽内部遴选任命僧官,建立上下有序的管理系统,以办理僧伽内部事务的制度。僧官的主要职责是:编制僧尼户籍,制定寺院建制、僧尼定额、发放度牒,任命下属僧官以及寺庙住持,主持重要的建寺、塑像与译经活动,管理僧尼日常生活及处理违法事件等。”僧官制度中的僧官一般是遴选僧侣来充当,且处理的是僧侣之间的案件,享有一定的立法权、司法权、人事权。然而有一个朝代僧官的选任原则是“僧俗并用”,执掌权限是“军民通摄”,这便是元代。本来管理寺院僧侣的僧官制度也管理世俗事务甚至是案件的审判,也是佛家寺院行政法与世俗法律相勾连的适例。元代的僧官管理机构主要是宣政院,它僧俗通管,权力极重。着重提到的是元代僧官包揽诉讼。在《通制条格》卷二十九《僧道·词讼》中有详细的论述:首先,看元代僧官的弊端“乾净的好和尚每在寺里住着念经,与咱每祝寿也者,不乾净的歹和尚每要做僧官有。在前我栲栳山回来时到潞州呵,平阳的僧录腊月八日就潞州我的陆水寺里杀羊唤歹妇女每吃酒,又和尚每告他则潞州里要了玖拾余定钞来,胆八八哈赤也曾说来,好和尚那里肯做僧官。”其次,元代僧官的诉讼权限之大,军民通摄:“皇庆二年六月十七日,钦奉圣旨节该:今后管民休管和尚每者。依着在先圣旨体例,奸盗诈伪,致伤人命,但犯重罪过的,管民官问者。除这的之外,和尚每自其间不拣什么相告的勾当有呵,各寺院里住持的和尚头目结绝了者。僧俗相争田土的勾当有呵,管民官与各寺院里住持的和尚头目一同问了断者。合问的勾当有呵,管民衙门里聚会断者。和尚头目约会不到呵,管民官依体例断者。”僧人除了犯奸、杀、盗之外的犯罪都由僧司管理,僧侣与民众发生争田等财产纠葛,由僧司同民官共同审理。因此,元代僧官统管宗教事务,又管民众事务,还审判案件,因此权力极大。元朝僧官制度权限之大是历代之首,以此可以看出佛教行政管理法与佛教寺院习惯法相通性。

三、三层等级制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篇9

关键词:石窟寺 保护与维修

中图分类号:K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0-0306-01

石窟寺,是指开凿于山畔石崖间的佛教寺院。石窟寺渊源于印度。石窟寺在中国数量多、分布广,现存的石窟寺是研究中国封建社会中晚期社会经济、政治、宗教、美术、建筑工程诸方面极其重要的实物遗存。石窟寺为研究中国古代佛教艺术,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由于自然环境、地质条件和规模大小的不同,各地开凿不同窟形的石窟以保持其坚固,并增设了附属建筑进行保护。石窟开凿后,各个时期都进行了增建、改建与修缮,采取了防崩塌、防风化、防水、防盗等保护措施,目的多是为了保护石窟的安全。

延安是中国北方地区中晚期石窟寺较为集中的地区,也是陕西省石窟寺(含摩崖造像)保存最多的地区。经过三次文物普查,全市共发现石窟寺(含摩崖造像)达到432处。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

本文以万安禅院石窟为个案,对石窟寺的保护与维修进行初步的探讨。

万安禅院石窟,也名石空寺石窟,双龙千佛洞石窟,位于陕西省黄陵县城西47公里处的双龙镇峪村。此窟开凿于北宋绍圣二年(公元1095年),竣工于北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历时22年。明、清两代有增凿。石窟为单石窟,现存造像1100余尊。洞窟坐西向东,面阔9.5米、进深8.4米、高5.3米。造像题材有佛、菩萨、弟子、罗汉、供养人等。石窟雕刻艺术精湛,是宋代石窟艺术中的杰出代表,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各种人为破坏及自然因素的影响,窟内不仅部分造像被损坏,而且部分窟壁造像风化严重。

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石窟寺的保护工程是从开窟时就已开始

从我国石窟寺中心柱窟形所处的地质条件和延续情况(北魏至宋历代均有)可以判断出,中心柱和穹窿顶均具有石窟保护的性质,可以起到保证洞窟开凿后不致因应力变化造成崩塌作用,仅把它们看作是一定历史时期的风格或样式,而当作石窟断代的依据,显然是片面的。

万安禅院石窟平面呈“凸”字型,分为甬道与主室两部分。甬道长3.75米,宽2.75米。甬道的设计与开凿,对石窟前壁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主室中央凿石成基坛,宽4.73米,面阔5.9米。基坛后侧及左右两侧凿石成倒“凹”字形背屏,连接窟顶。这一结构为两晋南北朝以来石窟中央塔柱的进步与演变,客观上为石窟窟顶的稳固发挥了支撑作用,同时也使主室自然而然地分为前后两室。

我国石窟群中的防风雨设施分布较普遍,形式上有排水沟和防水雨篷,很好地保护了窟内及窟外壁上的雕刻。另一种形式是大型木构窟檐。万安禅院石窟窟口处凿成三开间的仿木构窟檐。窟檐通面阔5.04米,其中明间(即正门)阔2.02米。檐柱为八角形,下为宝装覆莲柱础,柱头之间以阑额相连。施四铺斗拱,拱头出单抄。令拱上施替木,上承檐坊。仿木构窟檐符合宋代《营造法式》所记载的木结构窟檐的规范,为研究宋代建筑提供了重要的弥足珍贵的实物佐证。这种大型木构窟檐,它既保护了雕刻,又有雄伟壮观的气势,从文物保护的原则上讲,应予以保护和保持;从功能上讲,也是值得我们当今予以借鉴的。在科学发展的今天,还可以在保持原有外观的前提下,对其加以一定的改进,使其效果变得更好。

二、开窟后历代的增建、改建工程

石窟开凿后,历代都以不同的形式,对其进行保护,实施增建改建工程,有的是考虑到佛教徒居住或坐禅的方便,也有的是为了保护供奉的佛教造像或借以许愿。

窟檐建筑:在窟形上具备了防雨、防山洪冲刷设施,又有防风化涂料的保护。

窟门:自唐代以后,一些佛教徒为保护石窟或为居住,对一些洞窟凿槽装门或砌筑砖券门洞。这种方法对窟壁雕刻造成了损坏,还造成洞内光线不足,通风条件不好,凝结水积聚,使石窟窟壁雕刻溶蚀严重。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前,由于人们认识上的不足,石窟寺保护仍多采取加门券洞的方法。本来通风很好的洞窟,因门券太小或砌筑封闭房屋式窟檐,造成洞内通风不畅及潮湿严重。

支护:对石窟崩塌残留部分进行支顶,保证了石窟的稳定性和完整性。这一类砌补属抢险工程。

三、选择合理的保护方法,制定有效的保护措施

1.对石窟进行洞窟病害调查,制定一套适合于万安禅院石窟的现状和病害调查描述的体系和方法。进而对万安禅院石窟开展全面的调查,建立完整的洞窟档案体系和病害风险评价体系,明确不同病害的形成机理和控制因素,从而合理地调配科研和保护的力量,选择更为有效和细致的保护方法和材料,制定出将来较长一个时期保护和修复的计划

2.万安禅院石窟窟壁下部严重侵蚀,有的地方洞壁岩体脱落严重,甚至用手轻轻碰触,就有大量的砂砾掉落。这是由于陕北所处位置的气候特点是冬春季风沙较大而造成的。洞窟窟壁下部在毛细水的作用下长期潮湿,又由于风力作用发生干湿交替的过程是造石窟壁面下部严重侵蚀的主要原因。为此,最为有效的治理方法应该是降低毛细水作用的高度,而砂岩的毛细水上升高度是砂岩的一个基本性质。所以,最有效的解决方法只有降低窟内的地面和地下水位,并对石窟山顶进行防渗排水。

3.石雕防风化综合治理

3.1探测石雕风化层和岩石含水量,酸性气体和煤尘对石雕风化的影响研究,万安禅院石窟位于黄陵县双龙镇,紧邻的店头镇是陕西省的产煤重镇。位于石窟前面的国道上的运煤车辆川流不息,造成窟区大气环境指标严重超标。研究表明,煤尘沉积在石雕表面与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水作用,会加速石雕的风化。

3.2对石窟山顶进行防渗排水;

3.3降低并硬化窟前地面;

3.4修建保护性围墙;改善石窟周边环境。

四、维修保护现行技术手段

1.万安禅院石窟的维修保护应严格遵守“不改变原状”即尽最大可能保存文化遗产的真实性的原则,采用传统手法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在窟龛岩体加固中,主要采取支护、铆杆加固等工程方法,对裂隙进行化学灌浆粘接处理。在水害治理方面,主要采取堵截、引导、铺设防水层、大规模改善周边环境等方法。在污染治理方面,主要采取环境绿化、修建窟檐、消除主要污染源的方法进行综合治理,以期解决万安禅院石窟石雕表面防风化的问题。

由于人为和自然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大多数石窟寺均遭受了一定的破坏,我们如果不再加以保护,石窟寺将会消失,我们中国古代文化的一枝奇葩将会凋落。

2.采用高科技手段保护石窟造像。碑刻、壁画。及时探测危害窟内文物的病灶、内伤,加以修复。

3.加强基础性保护研究投入,提高文物保护科技手段的适用范围。

石窟的漏水、风化等病害依然突出,保护研究的广度、深度仍亟待进一步的拓展。在新的历史阶段,更加系统化、科学化地开展万安禅院石窟的保护工作。要围绕石窟渗水、风化等主要病害,采取灵活、务实、开放的方针,切实抓好石窟的保护工作,使万安禅院石窟以及更多的石窟寺得到有效保护。

4.加强日常维护,做好基础工作

日常维护是石窟保护的基础工作。要加大日常维护力度,及时疏通石窟顶部排水沟,保证雨水排水畅通,有效减少雨水对石窟的冲刷与渗漏

5.健全监测体系、加强石窟监测,为石窟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监测是石窟日常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是对遗产地进行科学保护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应建立较为完善的监测体系,主要包括石窟环境监测,石窟病害监测,森林防火监测,防洪监测,石窟安全监测等几个方面。

石窟寺是灿烂的文化瑰宝,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的优秀文化遗产,我们在石窟寺的保护与维修方面,尽管已经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和长足的发展,但与石窟寺保护的现状相比较,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进一步科学有效的开展石窟寺的保护与维修,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崇高责任,是实现物质文化遗产完整性、真实性与延续性的必然要求。只有把石窟寺保护与维修工作搞好,才能使石窟寺这一人类文明的瑰宝得以永远保存。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篇10

五台山的导游词一

女士们、先生们:

非常欢迎大家来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旅游观光,现在我们正行进在忻州至五台山的公路上,利用行车时间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五台山概况。

五台山是第一批部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山西省忻州地区东北部,风景区绝大部分坐落在以台怀镇为中心的五台县境内,有小部分跨繁峙、代县和河北阜平,周边达500余里。五台山的壮美风景在于它的东西南北中五座高峰和奔流不息的清水河,五台山的名胜精华则是它那众多佛教寺庙。

五台山这一名称是对五座山峰的共同特点的形象概况。东西南北中五座高峰的山巅都是高大的缓坡平台,所以叫五台山。五台的海拔高度多在2700米以上,最高的北台海拔达到3058米,为华北第一高峰,素有华北屋脊之称。地处黄土高原的山西,绝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而五台山例外。这里山高林深,气候凉爽,降雨较多,植被覆盖率很高,风光秀丽,景色壮观,有清凉山之称,是旅游避暑的胜地。五台山虽然山高谷深,但交通比较方便,有四关一门与外部相通。北部有华严岭鸿门岩关,通往繁峙县境,西部有峨岭关通往代县,东部有龙泉关通向河北阜平,东南有牛道岭关可通盂县、阳泉,南部有大关连通定襄、忻州和太原。

五台山主要是以佛教圣地而名扬天下的。那么五台山是如何成为佛教圣地的呢?东汉明帝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印度两位高僧摄摩腾、竺法兰在中国传播佛教,当他们来到五台山,见五座台顶拱围台怀腹地,其山形地貌与释迦牟尼佛的修行地灵鹫山几乎相同,返回洛阳后就奏请汉明帝去五台山修建寺院,明帝准奏颁旨,在五台山修建了大孚灵鹫寺,即今天显通寺的前身,成为与洛阳白马寺齐名的我国最早的佛寺之一,五台山也就成为佛教圣地。从此五台山的佛寺越来越多,香火日盛一日。到南北朝时,五台山已有寺庙200多处,唐代更达到360多处,有僧尼3000余人。但由于唐武宗、周世宗两次大规模灭法,全山佛寺几乎全部被毁。宋、元、明、清,五台山的佛寺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明朝时寺庙已近104处。清朝的康熙、乾隆、嘉庆诸帝均对五台山佛寺极为重视,不断投入巨资予以修建,到清末,五台山共有寺庙122处,其中青庙97处,黄庙15处,僧尼1000多人。

五台山现有寺庙50余座,尽管与历史上不能相比,但在四大佛教名山中仍然是寺庙最为集中,香火最为旺盛的。而且五台山的佛寺,唐、宋、辽、金、元、明、清各代以及民国均有遗存,建筑宏伟,式样繁多,精细严整,手法典型,连续性强,本身就是一部唐代以来中国建筑史,是研究和欣赏中国古建筑的难得场所。另外,寺内佛教造像手法多样,技艺高超,泥塑、木雕、铜铸、玉雕应有尽有,同样是欣赏我国佛教造像艺术发展演变的最佳场所。

前面这个小城叫东冶,东冶镇西北10余里便是我们这次五台之行的第一个游览点南禅寺。

南禅寺:南禅寺到了。我们从南路上五台山,首先游览这座古刹,事实上已经登上了五台山文物的最高峰。因为南禅寺内有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大佛殿。大家可能知道,山西素有地上文物博物馆的美誉,现存古建筑,其数量之多、价值之高都居全国之首。部级重点保护的文物单位有35处,省级重点保护的文物单位有284处。宋金以前的木构建筑有106处,占全国同期建筑物的70%以上。山西的古建筑以五台山地区最为集中,而五台山的古建筑又以南禅寺最为古老。

南禅寺位于五台县阳白乡李家村附近小银河一侧的河岸土崖上,庙宇坐北朝南,迎面和背面各有一道山梁,寺旁渠水环绕,林木繁茂,红墙绿树,溪水青山,极为幽静。南禅寺就是在如此美丽的环境中已经存在了1200多年。寺院并不大,占地约3000多平方米,南北长印米,东西宽51米,分两个院落,共有殿堂六座,即大佛殿、东西配殿及南过门殿等。

大佛殿为寺院主体建筑,面宽和进深都是三间,而内里却是一大间,是单檐歇山顶建筑,共用十二根据柱支撑殿顶,墙身并不负重,只起间隔内外和防御风雨侵袭的作用。四周檐柱柱头微微内倾,四个角柱稍高,使得层层伸出的斗拱翘起。这样,大殿既稳固又俏丽,是典型的唐代建筑风格。据大殿横梁上题记可知,此殿重建于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距今已有1217年,是中国现存所有木构古建筑的老大哥。这也是南禅寺海内外闻名的主要原因。殿内的塑像都是唐代作品,以释迦牟尼佛为中心,两旁是文殊、普贤二位菩萨,其余为大弟子阿难和迎叶及护法天王等群像,主次分明,错落有致,营造出佛界肃穆而和谐的良好氛围,不论是结跏趺坐于正中的佛主,或者是骑狮的文殊菩萨和乘象的普贤菩萨,抑或是凝神肃立的阿难和迎叶,还是威猛雄壮的护法天王,个个神态自若,表情逼真,若动若静,栩栩如生,都是艺术精品,其风格与敦煌莫高窟彩塑如出一辙。佛坛四周嵌有砖雕70幅,是唐代砖面浮雕艺术杰作,同样颇具艺术价值。置身大佛殿内,犹如进入一座唐代艺术殿堂,不论建筑,还是塑像、砖雕均是稀世国宝。

走出大佛殿,大家可能产生这样的疑问,这样一座唐代建筑为何能够完好地保存下来?答案应从三方面去找。从地势和气候上说,这里高而背风,较为干燥,有利于木构建筑物的完好保存;从所处地理位置上讲,南禅寺远离寺庙最集中的台怀闹区,藏于偏僻山乡之中,不太引人注意,所以能够躲过唐代以后历次大规模灭法和刀兵之劫;最后还要归功于当地人民群众的精心保护,免去了可能发生的其他人为破坏。正是这几方面的原因,从而使南禅寺这座千年古刹得到完善的保存。解放后,国家对古刹极为珍视,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拨专款进行维修,进而使南禅寺得到了更好的保护。

我们的南禅寺之行暂且到此,下面我带大家去欣赏与南禅寺齐名的另一处唐代古建筑佛光寺。

佛光寺:这就是在佛刹中被誉为中华瑰宝的佛光寺,它是一座历史悠久、规模宏伟的佛教寺院。佛光寺东、南、北三面环山,惟西向开阔,寺因山势而建,坐东朝西,整个寺区松柏苍翠,殿宇巍峨,环境清雅;寺院布局疏朗,排列有序。寺内有北魏以来的建筑和许多文物古迹,这在全国都是比较少见的。1961年,佛光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讲到它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我们不能不提起它的发现者我国古建筑专家梁思成(近代思想家梁启超之子)先生。

1937年的夏天,梁思成先生等四位教授,兴匆匆地来到五台,在这之前,他们曾去了敦煌,在绚丽多彩的众多壁画中,有一幅五台山图,特别引起他们的注意:画面上,古刹林立,游人不绝,还有一座不曾见到过的宝塔……

在佛光寺,梁思成教授找到了这座塔,与画上的一模一样,1400年的风风雨雨,依然健在!它是北魏遗物,双层六角,上实下空,绳纹切砖,有印度的束莲柱。它不仅是我国古建筑的珍品,也是中国和印度古代文化交流的纪念碑。大大出乎梁思成所料的,就是除了这祖师塔,整个佛光寺都是一个古代艺术的新大陆。通过精心研察,测量绘图,写出了论文《记五台山佛光寺的建筑荟萃一寺的魏齐唐宋四个孤例;荟萃一殿的唐代四种艺术》。文章发表以后,轰动了中外建筑学界。佛光寺从此不只是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有的外国学者公开称呼佛光寺为亚洲佛光。

佛光寺始建于北魏,后来被毁。现在佛光寺的正殿为唐代所建。因其在寺内东部的制高点上,是佛光寺的大雄宝殿,故名东大殿。在五台山是首屈一指的。大殿正中的大佛坛上面有三佛和菩萨胁侍等像三十五尊。佛坛的正中间是降魔释迦像,左边是弥勒佛,右边是阿弥陀佛。释迦、弥勒都有螺发,阿弥陀佛是直发。这三尊塑像,都面颊丰满,眉毛弧弯,嘴唇端正,具有极为显著的唐风。弥勒佛和阿弥陀佛的胸部、腹部的衣裙与结带,和释迦与阿弥陀佛垂在佛座上部的衣招都非常一致,这是唐代的固定形式。菩萨立像均向前倾,腰部微微弯曲,腹部略突起,这是唐代中叶以后菩萨塑像的特性,与甘肃敦煌的塑像同出一范。

另外,供养菩萨均为一足蹲一足跪在高耸的莲座上。这种塑像除了甘肃敦煌石窟和山西大同华严寺以外,在国内还不多见。

佛坛的左梢间又有普贤菩萨骑像,两个菩萨胁侍,獠蛮牵着象,普贤像前有起陀和一个童子像。佛坛的右梢间是文殊菩萨骑狮像,拂林牵着狮子,两个菩萨胁侍。这和通常文殊居左,普贤居右的配置是不相同的。

殿内两梢间的极端前角,都立有护法金刚,形体魁伟,遥对而立;身披甲胄,手持宝剑,怒目而视。与我们在博物馆里看到的唐墓出土的武俑十分相似,只是比出土的武俑高大得多。

佛坛左端金刚的右侧,有一面颊丰满,袖手趺坐,大约40多岁的中年妇女塑像,形态亦宛然如生,……

此外,沿着佛殿两山墙砌台上还排列着五百罗汉塑像。据东大殿前明代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十月二十三日重修佛光寺补塑罗汉碑记云,确系明代遗物。

东大殿内柱额上的几幅拱眼壁画,亦为唐代遗物。其中最为珍贵的是右次间内柱前额上的横幅。横分三组:中间一组以佛为中心,七菩萨胁侍。左右两组以菩萨为中心,其旁边又各有菩萨、天王、飞天等。壁之两端有僧俗供养人像,北面一排是披袈裟的僧徒,南面一列是袍服大冠的文官。内有一人,好像是在权衡长短,那嘴边上的胡须飘然若动,与敦煌画中的人物几乎没有两样。壁画颜色除石绿以外,都是深暗铁青色。各画像的衣纹姿态都极其流畅,具有唐代风韵,而画脸和胡须的笔法,还含有汉画的遗风。

东大殿左右四梁下还有唐人题字,如:敕河东节度观察个置等使检校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郑、助造佛殿泽州功曹参军张公长、功德主上都送供女弟子密公遇、执笔人李行儒等字迹,清晰劲沉,实属不易多得的庸人墨迹。

我们刚才介绍的东大殿的建筑,塑像、壁画和墨迹四种艺术,萃聚在此,就是被梁思成先生称为孤例的四绝艺术。

金阁寺:我们从南路进五台山,过收费处牌楼,前行不远,这座立于路北山坡金碧辉煌的庙宇,便是台怀腹地第一大寺金阁寺。这金阁寺位于南台之北、中台之南的金阁岭上,海拔高度达到1900多米,除台顶寺庙外,金阁寺所处地势最高。该寺距台怀镇约十五公里。

金阁寺创建于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是由印度来的大法师不空,根据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江南高僧道义来五台山礼佛,梦幻中看见这里金阁浮空的传说,主持建造的。当时铸铜为瓦,瓦上涂金,以合金阁之圣名,整个寺庙金光灿烂,无比辉煌,从敦煌壁画中至今仍可看到当时金阁寺的盛景。而且,不空大师作为密宗的主要创立者在金阁寺开办道场,译讲密宗仪轨,所以金阁寺在国内外很有声誉,也是古代中国和印度佛教文化交流的实证。

金阁寺现存的寺庙建筑及塑像均为明、清两代和民国年间复修和添补后形成的。整个寺院占地面积21000多平方米,共有殿堂楼房160余间。天王殿里面这前后两重大院,中间用下窑上楼的二层建筑隔开。前院最主要的建筑就是这座二层大阁。阁内所供为观音菩萨,这尊观音铜像高达17.7米,是五台山最高最大的圣像,胸部以上伸人二层阁内,我们必须抬头仰望才能看到观音的容颜。铜像铸于明嘉靖四年(1525年),后人重修时在铜像外贴泥,金妆,另加48臂,号曰千手观音。观音两旁这两尊高大的胁侍像,一男一女,是所谓的观音父母妙庄王夫妇。这是根据元代书法家赵孟畹姆蛉斯苤偌妗豆凼酪羝腥浴返乃捣ǎ垡羰敲钭醯娜鳎忻钌疲杂壮黾摇6捶鹁霞窃兀垡羰枪糯《纫桓龉醯奶樱胁槐r,后来出家修成菩萨。但观音来到中国后,一般塑像和图像多作女相。观音阁两壁这24尊塑像,称为二十四诸天,即24位护法神。原本在印度佛教里只有20位护法神,传人中国后又将道教里的4位神加了进去,这样就有了二十四诸天。观音站坛的西南壁角,还塑有下沼建造金阁寺的唐代宗李豫像,观音菩萨两侧是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

后院主体建筑为大雄金殿,内供三佛是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两旁为十八罗汉。

五台山的导游词二

五台山因有五座顶如平台的山峰而得名。五座台顶巍峨高峻,各有各的特点,但都如诗如画,风光秀丽。境内山环水绕,雨量充沛,植被良好,气候凉爽,从古迄今一直为;理想的游览与避暑圣地。

五台山佛教起源于东汉,为中国佛教发祥地之一。北齐、盛唐、清代为五台山佛教史上的三个鼎盛时期。自改革开放以来,佛国圣地又迎来了它的第四个辉煌时代。

根据最新统计,五台山现有寺院124座,较为完好地保留着唐、宋、元、明、清等八个朝代的寺庙建筑及各种佛像、佛塔、壁画等珍贵文物,酷似一座蕴籍精深、浩瀚博大的自然生态园暨佛教文化艺术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