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的危害十篇

时间:2023-03-27 03:26:27

网络的危害

网络的危害篇1

这个民主大众化的网络可不是轻而易举就得来的。它是由英国计算机科学家蒂姆・贝纳尔斯・李(Tim Berners-Lee)爵士于1989年发明的,他当时的设想是建造一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能以平等原则相互交流的平台。然而,他的这一设想正在受到来自电信和电缆公司以及其他网际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威胁,因为他们都想强制实行一套新的收费制度,造成各个网站之间高低贵贱、等级分明的体系。那些主流大公司所拥有的网站将付得起这些新的收费,可是平头百姓们的小人物网站则有可能被排挤在外。

一向为人低调的蒂姆爵士近来却开始大力支持“网络的中立性”(net neutrality), 呼吁所有网站继续保持网络上的人人平等原则。蒂姆爵士当年创造全球资讯网时,正是有心采取了一种分散的建构,使得任何拥有一台计算机的人都能够上网,并收发信息。

正是由于有了这一开放式结构,才使得利用互联网的商业交易和通讯活动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2005年,重组后的AT&T公司当时的总裁突然大发牢骚,说他搞不懂为什么那些网站可以 “白白使用我的通讯管道”,这一下可像炸了马蜂窝,一时间令虚拟空间再也无法风平浪静。网际网络服务的提供者们要求对网站收费,因为网站是靠网际网络才拥有了顾客群。那些付不起新费用的网站只能以更慢一些的速度上网了,甚至也许根本就上不了网。

一旦互联网成为一个等级社会的话,那就会在许多层面上造成危害。例如,网络服务提供者可以因为他们不喜欢某些网站的政治观点就关掉网站。即便网络服务提供者们不以网站的内容为由而有所歧视,网络使用费的收取必然会自动排挤、孤立那些比较小、比较穷的网站。

想象一下在线视频的情况就知道了,高速联结存在与否可是在线视频的生命线。现在,网络使用者可以在网上观看BBC全球台这样的频道,这些可是他们家里的有线电视都不提供的节目,而且,他们还可以打开像这样的视频论坛或站点,甚至可以把自己创作的视频上传到网站上去。一旦实行阶梯式收费政策的话,那么,网络使用者可能只好从几大主流频道获得视频了。

蒂姆爵士预计,未来还会出现不少重大的网络创新,其中许多都牵涉视频。他认为,有朝一日,人们将能够在突发事件的现场,或者在政治抗议活动的现场用自己的手机拍下照片,并把这些照片重组,创造出还原现场的三维影像。可是,这类的发明创造很可能会受到高速连通费用的阻碍,因为传送视频影像都必须要走这些高速连通。

反对网络中立的公司一直以来都企图误导大众,他们提出的口号是“给网络放开手脚”这种口号看起来很像是一种大众的需求,是要保护网络维持现状。可是实际上,他们所极力主张的却是叫政府松开手,不要再保护网络了,这样他们就可以亲自下手宰人了。

网络的危害篇2

【关键词】计算机病毒;气象业务网络;危害及;应对措施

传统的计算机病毒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光盘及软盘等存储介质实现的,随着现阶段计算机技术及网络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病毒通过网络的方式进行传播,扩散途径较大且范围较广,现代计算机病毒破坏及攻击对象已经不再是个人主机上的文件及内存资料等,网络服务器进行攻击的病毒,危害性较大。

1计算机病毒对气象业务网络的危害

1.1计算机病毒会影响气象业务网络的正常运行

由于气象业务网络对于信息的实时性要求较高,气象业务网络正常运行有着较高的要求,随着计算机病毒的蔓延,气象业务网络的运行受到了较大的威胁,大量计算机病毒的传播使得气象业务网络受到计算机病毒的侵害,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气象业务网络的正常运行几率,损害了气象业务网络的操作效率。

1.2计算机病毒危害了气象业务网络的信息安全

木马病毒属于计算机病毒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窃取信息的病毒,气象业务网络的信息搜集主要是通过较为精确的科学仪器对气象因素等进行侦测的方式获取数据,随着计算机病毒的蔓延气象业务信息受到了一定的威胁,在实际的气象业务网络的运行过程中有着较多的软件操作,对于防范计算机病毒的侵入具有一定的难度,导致计算机病毒侵入较为容易,影响了气象业务网络的信息安全。

2计算机病毒对气象业务网络危害的应对措施

随着科学技术及计算机水平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病毒也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变得复杂及高端起来,常规的防范方式很难应对这些多种类型的计算机病毒混合体。

2.1计算机系统的补漏操作

计算机系统的补漏操作属于计算机病毒防范的主要措施之一,在系统软件的设计过程中极易出现一些漏洞,计算机病毒就是通过这些漏洞进行传播的,这种传播途径属于当前计算机病毒扩散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预防这种计算机病毒的扩散显得尤为重要,相关的计算机系统软件设计商针对系统中存在的一些漏洞现象及安全隐患进行定期的系统补丁程序的,利用这些补丁程序进行能有效在计算机病毒的漏洞及安全隐患传播之前进行预防,在计算机内及时将系统补丁程序进行下载后,将系统的漏洞堵住,能有效阻碍计算机病毒的传播。

2.2加强气象业务网络计算机运行的保障措施

整个气象业务的正常运行依靠着气象业务网络正常运行而维持,在实际的气象业务网络运行过程中保障其网络的安全运行最为重要。因此,首先应该做的就是构建一个完善的气象业务网络运行体系,加强相关研究人员、资金及相关技术的投入力度,完善气象业务网络,将气象业务网络运行及安全防范能力提至最高,为气象业务网络运行引进先进的人才,完善较为先进的运行体系及管理体系,保障气象业务网络的安全运行。相关部门还应制定明确的制度及规范用于提高网络运行的安全性,减少网络安全犯罪行为,加大对于网络信息安全的惩罚力度,将这种计算机病毒的传播及网络诈骗行为扼杀在摇篮里。

2.3加强气象业务网络信息安全的防范力度

在整个气象业务网络安全中气象业务网络信息安全的防范属于重点内容,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应构建气象业务网络安全体系,整体提高气象业务网络安全的保护程度及力度。构建一个完善的气象业务网络信息安全体系,针对对气象业务网络直接接触的信息平台如软件及区域网等进行实施的监控,在源头上提高气象业务网络信息安全的安全程度,完善木马病毒专用防火墙,通过专业人员构建及完善相关的气象业务网络新型防火墙,提高木马病毒的防范安全性。还可以采用在服务器、客户机及网关等节点实施严格的防范的方式防止计算机病毒出现渗透现象,在网关处开始实施对计算机病毒的防范,能有效将计算机病毒防止在气象业务网络信息安全的门外。

3结语

在气象业务网络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出现计算机病毒将会给气象业务网络运行及发展带来一定的阻碍及困难,在实际的网络运行过程中要想加强气象业务网络的安全措施,为气象业务网络信息安全及运行进行保障就应加大气象业务网络对于计算机病毒的防范力度,有效地将计算机病毒的传播及扩散及时消灭或扼杀,保证气象业务网络信息的安全运行及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宁,吴秀娟,任丹等.浅析计算机病毒对气象业务网络的危害与防范[J].中国新通信,2016,18(21):67.

网络的危害篇3

[关键字]网络病毒 防治方法

中图分类号:TN711 文献标识码:A

我校的校园网起步于90年代末,随着信息技术的和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校园网作为数字化校园的基础平台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网络病毒也利用校园网大肆传播,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学工作。如何保障校园网的正常运行,保障用户计算机不受病毒的侵扰,一直是各校网络管理人员的工作重点。本文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简单探讨基于校园网的网络病毒的防范方法。

一、什么是网络病毒

计算机病毒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被明确定义,病毒指“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它传播的途径多!速度快!范围广,危害信息安全,防范代价较高。网络病毒一般分为有害和无害的病毒,其传播主要通过电子邮件,网页代码,文件下载,漏洞攻击等方式。

二、网络病毒的危害

校园网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学生机房和教师机房,教师办公室和寝室,有固定用户的电脑也有公共使用的电脑,使用情况非常复杂。一旦网络病毒在校园网内大肆传播,将造成用户文件丢失,网络阻塞,甚至计算机无法启动等严重后果。例如:冲击波病毒、震荡波病毒、熊猫烧香病毒等曾在校园网内大规模传播流行,感染病毒机器反复重启,严重影响了用户的使用。最多的是arp病毒引起局部网络时断时续,网络访问非常困难。总之网络病毒严重危害了校园网的正常运行,所以在校园网内必须建立起对网络病毒全方位的防范措施。

三、校园网的病毒防治的一些方法

根据网络病毒的特点,在采取防治措施时应多方面考虑。只有将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相结合,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1.学校网络管理员应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章制度,并保证制度的落实。加强师生的防范意识,使校园网师生深刻了解网络病毒的危害,自觉地采取防范措施,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根据近几年网络病毒流行和发作的态势可以看出,对于网络病毒,防范比整治更重要。

2.学校网络管理员应该合理的规划校园网和实行主机实名制。学校应该实行实名上网,有效的管理是防治网络病毒的基础。合理规划校园网,方便计算机的划分和管理,从而使计算机只能在相应的位置范围内使用;对入网计算机的命名实行实名制统一管理,发现有问题的计算机及时隔离,借助这两项措施,网络管理人员将很方便的定位到问题计算机。

3.学校网络管理员应该及时更新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官方补丁,使用正版的系统和软件,不用盗版。许多传播性极强的网络病毒利用了操作系统漏洞或常用应用软件的缺陷,存在这种漏洞或缺陷的计算机极易受到病毒的感染,进而成为病毒传播的帮凶。如震荡波病毒流行时感染率极高,破坏力极大,我校校园网内大多数用户的计算机都被感染,几乎造成校园网的瘫痪。只有及时更新系统补丁,才可能防范这一类的网络病毒。所以,要求校园网用户打开操作系统的自动更新功能,及时下载和安装系统补丁非常必要。

4. 学校网络管理员应该建立FTP服务器,校园网的服务器是信息交汇的平台,面向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重要的存储服务。FTP使用的人非常多,可能有少部分用户利用这些公共网络服务恶意散播网络病毒,一旦病毒侵入这些服务器,就会利用它们在网络中的重要地位进行传播。因此必须加强校园网服务器的防病毒配置。首先,网络服务器必须安装正版的操作系统并及时更新补丁,合理配置网络服务程序,禁用不必要的系统服务,从而减少受病毒攻击的可能。其次,必须在网络服务器上安装防病毒软件,并打开实时监控,一旦有用户恶意上传病毒,系统也能够自行清除。再次,利用监控软件对系统关键目录和文件进行监控。这样,只要病毒以文件形式存储在计算机关键目录和文件中,管理员也能及时发现。

5.学校网络管理员还应做好系统备份工作,提高计算机恢复能力。FTP服务器上有大量的重要数据,应该经常做好备份工作。另外一些办公室的电脑上也有大量数据,比如教务处有大量的学生信息和成绩等等,也应该定期做备份。

6.学校网络管理员应该加强机房的防病毒措施。学校的计算机机房往往拥有近百台机器,使用频繁,又是公共使用的计算机,很容易大规模感染病毒,对校园网影响极大,必须实施有针对性的防病毒措施。机房一般统一安装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并且使用了保护还原卡,在开机后对系统盘自动还原。在这种情况下,所安装的最新系统补丁和杀毒软件病毒库就会被还原卡清除。一旦有病毒利用新的系统漏洞传播,计算机极易反复感染,并成为校园网上的毒源。因此,机房管理员应关注病毒动态,安装最新的系统补丁和杀毒软件病毒库。

网络的危害篇4

关键词:雷电;医院;网络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6-271-01

我院地处河北省雷电高发区,易受到感应雷击的影响,从网络组建以来,我院网络多次遭受雷击,使各种网络设备,如交换机、电脑主板、网卡、电源等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使得部分工作站无法使用,造成很大影响。现根据我院的具体情况,谈谈雷电所造成的危害 。

雷电的产生是由天空中云层间的相互高速运动,剧烈摩擦,使高端云层和低端云层带上相反电荷。此时,低端云层在其下面的大地上也感应出大量的异种电荷,形成一个极大的电容,当其场强达到一定强度时,就会产生对地放电,这就是雷电现象。

雷电及浪涌灾害是一种低概率、高危害性的事故。雷电流的时间虽然短暂,但它巨大的破坏性,人类目前还无法控制、主动化解,现阶段我们只能通过努力被动地将雷击的能量给予阻挡并将它释放入大地,以避免所带来的灾害。雷击和线路过电压会出现多种有害的效应,基本上会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直击雷击、感应雷击、电磁脉冲辐射、雷电过电压侵入和反击。

计算机网络属于弱电系统,采用了大量的大规模集成电路于网络设备中,而这些设备对于高电压、高电流的防护能力大大低于普通的电气设备,电路集成度越高、功能越强,一般来说耐压和耐流的水平就直线下降,因而对浪涌电压(SURGE)的防护要求也越来越高了。

1.1雷电对设备的损害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直击雷,是指带电云层与大地上某一点之间发生迅猛的放电现象。直击雷威力巨大,雷电压可达几万伏至几百万伏,瞬间电流可达十几万安,在瞬间产生了巨大的热量、机械应力、电动力和电磁辐射。导致人员伤亡、建筑物损坏、设备结构分解、电路及金属构件熔化、微电子电路损坏等事故,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此外,直接雷击的部分电流将沿着与被击中物体相连接的金属管道、线路传递到很远的地方,从而使被破坏的区域扩大。在雷电通路上,物体会被高温烧伤甚至融化。

另一种是感应雷,是指当直击雷发生以后,云层所带电荷迅速消失,而地面上某些范围于散流电阻大,感应电荷无法立即消失,以致出现局部高电位;或者由于直击雷放电过程中,强大的脉冲电流对周围的导线或金属物因电磁感应而产生高电压以致发生闪击的现象。由感应雷引起的事故约占雷害事故的80%~90%。尽管这种放电产生的能量较小,但对于脆弱的电子设备来说,往往造成灾难性的损害。此外,由对地电流产生的磁场辐射会在邻近金属环路上感应出很高的电压,如果环路存在断点,有可能会在断开处产生放电而对周围物品造成伤害。

直接雷击或感应雷击都有可能产生浪涌电压电流,浪涌可以沿着各种导体传播数十公里仍具有破坏能力,对连接在该线路上的设备造成伤害,这种形式被称为远端雷击或浪涌放电形式。浪涌放电往往发生在非雷电放电现场,容易被忽略,使人猝不及防造成损失。通信网络线路附近往往平行敷设有动力设备电力电缆,如果线路间距不够或缺乏良好的屏蔽,在动力设备操作期间会在通信网络线路中感应出浪涌电压电流,如果这种浪涌电压的幅值或变化速率超出电子设备所能承受的水平,将会对电子设备造成永久性的损伤。

雷电放电期间,由于接地电阻不可能完全消失,在雷电放电电流较大时,会引起地线系统电位急剧上升,从而在设备内部产生电位差破环设备的电气绝缘结构造成损害,这种现象被称为雷电反击。

雷电及浪涌冲击对通信网络的影响还表现在干扰正常通信内容,增加误码乱码几率,甚至使通信网络陷于瘫痪状态。

1.2雷电引起的网络设备故障主要原因 感应雷对设备和电子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危害最大, 据资料显示,微电子设备遭雷击损坏,80%以上是由感应雷引起的。

由于电源线和双绞线,DDN专线及电话备份线都很容易对雷电产生感应,从而引起设备的损害。

广域网的雷害主要来自感应雷击,通常不受直击雷的破坏,因广域网线遭受高压雷电袭击时,其自身首先溶断。所以防护感应雷是广域网的防雷重点。

局域网虽然都在室内,但由于设备接口耐压很低,加之线路屏蔽、布线距离、布线方式等因素,感应雷击浪涌过压都可以通过网络对设备造成破坏,局域网的RJ45头因信号是一收一发,其保护应按两对线来对待。

网络的危害篇5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游戏危害性

一、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原因

1.1网络游戏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网络游戏生动、刺激又有一定的知识性和不可预测性,满足了大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网络游戏的互动性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沟通、交流的渠道,满足了大学生结交朋友的需求;其虚拟性、可重复性、游戏规则和秘岌的设计使大学生能够摆脱现实世界的束缚,完成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体验到一种成就感;其平等性给大学生创造了一个平等交流的平台,满足大学生渴望得到尊重的需求。

1.2网络游戏可以帮助一些大学生缓解和释放压力

大学生面临学习压力、就业压力、情感压力、人际交往压力等多种压力,这些压力是大学生必须面对的挑战,由于大学生的自身能力、抗压能力和排解压力的能力有差异,一部分大学生在竞争中失败后,尤其是那些性格内向,不善于排解压力的大学生,选择逃避现实,追求网络游戏带给他们的满足感,在游戏中他们可以彻底摆脱现实世界中的压力,尽情地表达自我,使受挫心理得到安慰,渐渐地网络游戏成了他们排解孤独、抑郁的场所,成为他们的依赖。

1.3中学时期家庭和学校教育不得当

许多学生在中学时受到家长和老师的严格管教,没有行成良好的自制力和主动学习的习惯,部分学生还被灌输了“进了大学就是进了天堂”的错误思想。大学的学习、生活自主性较强,那些自制力差的学生就会迷失方向,容易陷人网络游戏的漩涡。同时,一些家长平时与学生缺少沟通或沟通的方式、方法不恰当,对学生不能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使学生对网络游戏的依赖性更强。

1.4学校未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网络改变着大学生,使得新时期的大学生眼界更宽阔,思维更活跃,他们不喜欢传统的教学方式和陈旧的教学内容。而许多教师没有很好的跟上时展的步伐,没有及时地转变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仍然习惯于传统的教学。使得很多大学生认为老师上课太呆板、太乏味,从而产生厌学情绪,造成旷课现象增多。另外大学课程设置陈旧,许多课程大纲甚至十几年都没变过,已与市场需求完全脱节。市场需要的人才,高校培养不出来;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市场却不需要。这进一步导致大学生的厌学情绪。部分大学生在这种境遇中变得焦虑和迷茫,甚至选择逃避现实,网络游戏便是逃避现实的一种理想方式。

1.5高校周围网吧众多、校园网络的监管力度不够

现在每一所大学周围都有很多家网吧,商家们为了盈利,推出吃、住、上网一条龙服务,这给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大学生无节制地打游戏提供了很大方便。此外,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富有和数码产品的降价,很大学生都拥有自己的电脑,再加上目前大学校园网络非常普及,学生可以非常方便地在宿舍上网打游戏。而校园网络管理制度不完善或执行不到位,自制力较差的学生经常旷课,甚至熬夜通宵玩网络游戏。这一定程度上为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创造了条件。

二、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带来的危害

2.1严重影响大学生的身体健康

长时间无节制的玩网络游戏对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是一种严重的摧残。长时间看着电脑屏幕,视力会受到极大的破坏,会感到眼花、眼干、眼涩、眼胀,严重的还会导致角膜炎和视网膜脱落。长时间保持坐姿,会引发颈椎和腰椎病,破坏身体的运动能力和协调性。长时间玩网游,大脑处于高度亢奋状态,又得不到休息,可能出现神经衰弱,体内激素水平失衡,使免疫力下降。更极端的可能导致碎死,近年来,在校大学生因长时间上网玩游戏导致碎死的事件已经很多,触目惊心。

2.2影响大学生正常的学习

大学应该是大学生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黄金时期,但有些大学生一旦沉迷于网络游戏之后,网络游戏便耗费了他们大量本应用于学习、休息和课余活动的时间,严重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严重分心,学习兴趣下降,学习目标丧失,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厌学,导致迟到、早退、旷课现象频频发生,造成学习成绩下降、多门课程不及格、毕业时拿不到学位,甚至无法毕业。

2.3造成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下降,法律意识淡薄

在网络游戏的虚拟世界里,没有国家,没有政府,没有法律和道德的约束,大学生可以以虚拟的身份在这个世界中自由发挥、任意行为,而不需要负责任。这很容易淡化大学生的责任和诚信意识,事实上大学生的责任和诚信意识已经有日益淡薄的趋势。网络游戏中充斥着严重的暴力情节,甚至是色情的内容,长期浸淫于这种环境之中,对于他们的法律意识有着严重的影响。在网络游戏中,大学生们可以组成行会、帮派,为了争夺宝物、换取积分,他们可以在游戏中随意地杀掉其他人。长期以往,大学生看到的都是一些残酷无情、自私、冷漠的个性,可能造成道德缺失、法律意识淡薄、人性扭曲,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2.4容易造成大学生人格异常和心理障碍

首先,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大学生整天面对机器,缺少真实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容易形成孤僻、冷漠的性格。其次,网络游戏中大学生都隐匿自己的真实身份,以虚拟身份进人游戏,从而把自我分裂为虚拟的和现实的。而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大学生常常陶醉于虚拟自我的那种自由、畅快与洒脱中,不愿意面对现实的自我。因此,他们往往会不断地放大虚拟的自我,而回避现实的自我,形成双重自我经常错位的人格。当现实的自我遭遇挫折,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大学生就容易产生心理焦虑和浮躁,情况严重者甚至引发各种心理疾病。

网络的危害篇6

关键词:青少年;农村;网络弊端;网络游戏

一、网络的利弊

青少年与网络之间存在众多的契合点,正是这些契合点使青少年对互联网“一网情深”。青少年在网络的影响下虽然向社会展示了其众多绚丽之处,令人倍感惊喜;但不少青少年网民的失色表现却不能给社会增辉,不能让人高枕无忧。

1.网络的正面影响

由于网络信息的传播具有实时性和交互性的特点,青少年可以同时和多个教育者或教育信息保持快速互动,从而提高思想互动的频率,提高教育效果;由于网络信息具有可下载性、可储存性等延时性特点,可延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思想互动的时间,为青少年提供“全天候”的思想引导和教育。

(1)提供了求知学习的新渠道。目前在我国教育资源不能满足全民需求的情况下,网络提供了求知学习的广阔校园。学习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接受高等教育。这对于处在应试教育体制下的青少年来说无疑是一种最好的解脱,它不但有利于其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且有利于家庭乃至于社会的稳定。

(2)开拓青少年的全球视野,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青少年可以通过上网培养与人的交流能力,通过在网上阅览各类有益图书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2.网络的负面影响

网上游戏、网上聊天和网上色情是网络的“三个魔爪”,是使青少年堕落的三大杀手。有些学生热衷于网上聊天、网上交友,殊不知由于不了解对方不慎掉进对方设计的陷阱,失物失财甚至丧失性命的例子在全国各地屡屡发生,严重破坏家庭的安宁幸福和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网上“三魔爪”又被称为“电子海洛因”,是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学生沉迷网络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摧残身体。如果长时间上网,对一个人眼睛的伤害非常严重。有些学生对游戏的痴迷,达到了可以不吃饭、不睡觉的疯狂地步。由于玩游戏时精力高度集中,伴随着血液加速、心跳加快,人的体力、精力消耗很大,再加上网吧空气浑浊、人口密度大,烟味食物味汗臭味五味俱全,机器声打闹声声声刺耳,卫生环境条件极差,严重影响着身体健康。青少年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如果不知饥渴、不分昼夜地上网,对身体的伤害不会亚于。

(2)心理受损。由于网迷对上网有着很强的心理依赖,轻者影响身体学习,严重者致使心理变态、心态扭曲。许多中学生一旦上网,便无法把握好自己,将太多的精力花费在网吧里,致使学业受影响,老师批评,家长生气,加重心理负担。

(3)滋生是非。中学生没有收入,为了能弄到进网吧的钱,有的结伙敲诈,有的偷盗抢劫。还有一类人进出网吧,他们纯粹是为了敲诈中小学生,所以网吧里经常有打架斗殴的事件发生。有的网吧经营者唯利是图,向过夜未成年人提供食宿,孩子夜不归宿,家长自然心急如焚,亲戚朋友、学校老师一起出动,到处找人,确实给社会带来了不安定因素。

(4)影响学业。学生痴迷网络,成绩直线下降。我校多数学生,尤其是男生,刚进学校时成绩在班上甚至年级上名列前茅,但最终因为沉迷于网络而荒废学业。

(5)安全隐患。大多数网吧都未请专业人员安装设备,电脑安放的密度、电脑走线、安全出口等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而且大多数网吧进出仅一扇门,无安全通道和疏导标志,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

二、如何避免网络对学生的危害

面对无孔不入的网络游戏,我们要如何趋利避害呢?

首先,学生应该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通过了解和宣传因沉迷网络游戏而引发的悲剧,提高自控能力。同时,还要多多寻找其他健康的娱乐活动,使自己在学习之余能真正劳逸结合。

其次,家长不但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而且应该极力配合学校教育。据调查,在中学生网络成瘾的社会原因中,父母对孩子关心少、陪伴时间少、亲子关系不佳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父母要高度重视中学生的网络成瘾问题,积极营造和谐、美满、平等的家庭氛围。对网络成瘾的中学生,家长应尽量减少责备,尽可能与其进行交流,共同制订上网的行为契约、计划,形成良好的监督氛围,并适时给予孩子鼓励和鞭策,这都有利于他们戒除网瘾。

第三,学校应加强管理。多数学生之所以常常出入网吧,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教师多数时候只是在学校进行教育,这对沉迷于网络的学生是没多大作用的。因此,校领导应经常组织教师到网吧去寻找上网的学生以减少学生去网吧的几率。

网络的危害篇7

9月11日,三鹿等国内多家奶制品企业生产的奶粉导致多例婴幼儿食用后出现结石病变的“奶粉事件”被主流媒体曝光后,民情激愤,全国上下要求严惩肇事企业的舆论高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在做好患儿救治的同时,抓捕了多名包括企业高管在内的涉案当事人。同时,多名高官引咎辞职。与近年来频发的其他食品安全事件不同的是,这次,同该事件一同浮出水面的,还有无良网络公关的暗流。

9月12日,网络上出现了一份落款为“北京涛澜通略国际广告有限公司三鹿服务小组”于2008年8月11日呈报给三鹿集团领导的“三鹿集团危机公关建议”。该文件建议“与百度搜索引擎媒体合作,拿到新闻话语权”,尽快与百度签订年度300万元广告投放的框架协议,享受到百度删除三鹿有关负面信息的“公关保护政策”。百度一时受到舆论指责。

对此,百度广告部一位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流传的危机公关信的确是三鹿公关公司给三鹿提交的危机公关提案,但百度不能确认该公关公司是否涛澜通略。他同时表示,百度虽不能确定三鹿是否采纳了其中建议,但百度并未如信中所说与三鹿有任何形式的合作。①9月13日下午,百度正式发表声明称,三鹿集团确实于9月9日、12日两次表示希望百度屏蔽三鹿的负面新闻,但遭百度拒绝。②

由于阿里巴巴商人社区和淘宝社区首页使用了“三鹿奶粉危机扯出百度原是最大网上黑社会”、“网友爆三鹿300万罩百度”等标题,9月16日下午百度发言人又对媒体表态,“严厉谴责在最近的三鹿事件中,阿里巴巴集团有目的地针对百度进行谣言传播的行径”,并表示“保留对其进行下一步法律诉讼的权利”。随后,针对百度表态,阿里巴巴集团发表声明称,“作为中国互联网企业的重要一员,阿里巴巴的责任在于让用户和社会公众了解真实的信息”。③但不久,不知何故,阿里巴巴删除了相关文章。

尽管在此事件中百度是否有偿屏蔽了三鹿负面信息还有待最后查证(与绝大多数网友一样,笔者希望国家有关部门介入调查此事,给公众一个权威的结论),但随后一些媒体的跟进报道,却使得近年来逐渐蔓延开来的无良网络公关的暗流,露出了“狐狸的尾巴”。逐渐被揭秘的这个所谓“新兴行业”,不得不使我国热情、善良的网民们接受这样一些事实:在我们一直认为是“自由表达”的网络论坛里,已经掺杂了太多无良网络公关的“帖”;我们一直认为是“反映真实民意”的网络舆论,却很可能是被不良网络公关机构和不良网站合谋操控后的结果;我们曾热情赞誉为“庶民的胜利”的互联网世界,在不断壮大的同时,也正被一些利益集团逐步腐蚀与控制着。

客观而言,“网络公关”(Public Relations On Net)这种在上世纪末兴起于美国、在新世纪初传入我国公关界,并受到追捧的公关行为,其实是公关业顺应网络时代特点和公关规律的与时俱进之举,本来无可厚非。

但由于缺乏监管等诸种原因,综观近年来我国不少网络公关机构的具体作为,在诸如“网络事件策划”、“网络舆论引导”、“网络危机公关”、“企业网络舆情监控”、“网络口碑公关”、“论坛营销”、“博客营销”、“搜索引擎营销”、“网络整合营销”等名义下,其实大都在暴利的趋势下背弃了公关业真实、诚信的基本准则,

逐渐滑向了无良网络公关的歪道上。

近年来,流氓燕、芙蓉姐姐、小天女、天仙妹妹、二月丫头、“最美乡村女教师”、“最美女清洁工美眉”等“网络红人”可谓层出不穷。随着一些推动她们成名的“网络推手”、“网络炒家”的主动现身④或媒体揭秘,公众对这种通过“推人”而谋求商业利益的网络公关手段也有所耳闻。而经过几年来的“经验积累”,“推人”已然形成一个“新兴行业”。这个行业的运作方式,已从单纯的论坛发帖,发展到综合运用论坛发帖、网络软文、博客、网站专题、社区网站议题设置、搜索引擎竞价排名、删帖、搜索屏蔽等多种方式,乃至吸引传统主流媒体参与报道。其谋利方式,除“推人”(有偿赞誉、吹捧个人或企业)外,还增加了“打人”(有偿为企业在网络上贬损攻击竞争对手)、“了难”(在网络上有偿帮一些出现舆论危机的企业化解危机,有评论者形象地比喻为“你闯祸,我摆平,只要你愿意埋单”的“丑闻消音器”⑤)等业务。

歪曲真相、杜撰口碑、操控舆论:无良网络公关“三宗罪”

通过一些媒体的报道及一些网络公关机构的网站对自己业务的介绍,我们能够基本明了一些网络公关机构开展业务的流程。当网络公关机构接受某项委托后,便会将工作目标及请“资深炒家”拟订的发帖纲要乃至“通稿”,传达到其几百人乃至数千人不等的兼职“辅助炒作团队”(这是某网络公关机构负责人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所使用的提法,网民们则习惯称这些人为“网托儿”、“网络推手”、“网络炒家”、“水民”/“水军”/“水鬼”⑥、“”⑦等),通过网络公关机构注册掌握的大量论坛或博客用户名,或者直接使用效率更高的自动“发帖机”,在各大论坛、社区或博客开始有针对性地发帖,造成群体效应。所以,看似“众多网民”自由的意见表达,实则为早已策划好的符合委托者意愿的“虚假言论”。而一些不明真相的,热情参与的真正网民,则在误导中不自觉地成为网络公关公司的棋子。而且,多数时候,网络公关机构都会在与其保持长期合作关系的论坛、社区中同时行动,并使得炒作帖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被置顶或加精,成为网络舆论的热点。

进一步分析近年来多起无良网络公关的案例不难发现,在无良网络公关机构开展所谓“公关服务”的全过程中,不管是“推人”,还是“打人”、“了难”,他们都采取了歪曲真相、杜撰口碑、操控舆论这三大方法。在笔者看来,将这三者称为无良网络公关的“三宗罪”并无夸张。

1.歪曲真相

在无良网络公关中,隐瞒乃至歪曲事实真相成为一种常见方法。如仅公布对委托机构有利的部分事实,而隐瞒不利的事实;甚至根据委托机构的需要,直接杜撰一些虚假的“事实”,或策划一些“媒介事件”,这尤其表现在一些危机网络公关中。一些不顾社会责任的企业在因为产品质量等问题出现舆论危机后,往往在权衡利益得失后采取歪曲真相、拖延诡辩的对策,试图控制负面舆论。

如这次“三鹿事件”中,早在2008年3月,南京就出现了全国首例肾结石婴儿病例,三鹿集团也早就接到过消费者投诉;5月,三鹿集团就曾以补偿投诉者几箱奶粉的方式,“解决”了消费者的投诉;而据网友曝料的“三鹿内部邮件”显示,8月1日,三鹿就获得了送检的16个婴幼儿奶粉样品中有15个样品都检出了三聚氰胺成份的检测结果,并于8月2日下午分别将有关情况报告给了其注册所在地石家庄市政府和新华区政府,同时开始回收市场上有问题的三鹿婴幼儿奶粉。也就是说,三鹿其实早就知道其婴幼儿奶粉中存在三聚氰胺的事实真相。但在9月11日上午,三鹿集团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还公然对媒体撒谎,称“无证据显示这些婴儿是因为吃了三鹿奶粉而致病;委托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对三鹿奶粉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各项指标符合国家的质量标准”。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次日便召开新闻会,声明该局从未接受过三鹿集团的委托检验。

2.杜撰口碑

近年来,“网络口碑”被一些网络公关机构夸大成为促进企业市场营销、品牌塑造的利器。一些企业经受不住其诱惑,纷纷委托不良网络公关机构开展网络口碑营销或公关。所以,在近年来的网络论坛上,不时可见到一些对某些企业产品或服务“好评如潮”的发帖及跟帖。但深入考察后便不难发现,这些“网络口碑”根本不是众多网民的消费体验和对企业意见的真实表达,而是由网络公关机构策划、杜撰出来的,是一群无业的“宅男”、“宅女”,按照网络公关机构的“统一指示”而编的故事⑧。

从理论上说,在人际间传播的对一些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口碑”,确实比普通广告宣传有着更好的效果。但其效果好的实质,是因为“口碑”的产生和传播,直接来源于众多消费者之间口口相传的消费体验的真实表达,正是因为其值得信赖,所以才有效。也就是说,没有了熟人之间口口相传的信赖基础,自然就没有了所谓的“口碑”,更没有了“口碑”在促销和品牌塑造上的良好效果。一些网络公关机构声称其在网络论坛中策划、杜撰出来的所谓“口碑”能获得奇效,无非是打着时髦口号的敛财手段而已。不可否认,众多“好评如潮”的发帖及跟帖积累下来,难免会对网民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效果。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网民的智商也不是可以被低估的,当众多网民日益明白杜撰口碑的把戏后,恐怕这种潜移默化的效果在还没有达到时,就被网民的反感情绪所淹没了。

3.操控舆论

舆论的本质是自由、公开、真实表达的公众意见的集合体,网络舆论本应该是众多网民真实意见的自由、公开地表达。但对不良网络公关机构而言,它根本不关心网民的真实意见是否能自由、公开地表达,而是关心表达出来的网民意见能否符合其公关目标。因此,通过种种方式谋求符合其公关目标、对委托企业有利的网络舆论氛围,既是公关的最终目的,也是一种需要随时采用的手段,这不是一件很容易完成的事。如果说不良网络公关机构在歪曲真相、杜撰口碑时还并非一定要与网站合作的话,要操控舆论则必须与相关网站“合作”乃至“结盟”了。

因为,从理论上讲,要成功操控网络舆论无非有两大途径:一是在网络上传播的不是网民真实意见,即冒充普通网民在网络上有利于实现公关目标的消息或意见。这主要是通过BBS发帖、网络软文、博客、网站专题、社区网站议题设置、搜索引擎竞价排名等方式,以营造有利于委托企业的网络舆论氛围;二是不让网民真实意见完全自由、公开地表达,即只让符合公关目标的网民意见出现在网络上。这主要是通过删帖、搜索屏蔽等方式,避免负面消息或意见的自由、公开传播。显然,这两大途径都需要网络公关机构与或删帖、屏蔽的网站“精诚合作”才行。这恐怕也是不少网络公关机构在宣传自己的业务优势时,往往都把与众多网站的“友好合作关系”或“战略合作关系”突出介绍的主要原因。

在这次“奶粉事件”中,被消费者视为罪魁祸首的三鹿集团8月2日向石家庄市政府报告此事件时,还“恳请市政府帮助解决两个问题”,第二条就是“请政府加强媒体的管控和协调,给企业召回存在问题产品创造一个良好环境,避免炒作此事给社会造成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显然,三鹿集团在出事后想的不是尽快将实情公之于众,以迅速制止婴幼儿继续食用的危险。而是想让政府对媒体进行“管控和协调”,把自己的损失降至最低。但令人扼腕的是,如此无良要求,竟然得到了石家庄市政府的支持,致使此事又被瞒报了一个多月。⑨这无疑帮助了三鹿集团事发后委托网络公关机构“了难”、进行负面信息搜索屏蔽等措施⑩。

同时,在国家质检总局9月17日通报《22家婴幼儿奶粉生产企业产品检出含有三聚氰胺》后,一些门户网站也被曝很可能收取过一些问题奶粉企业的“封口费”。如包括新浪在内的多家主流网站转载该通报时,名单中“伊利”公司的关键词“伊利”二字中间多了一个空格,这意味着涉及“伊利”的负面报道,将很难检索到。当这个猫腻被一些网友揭穿后,部分网站很快调整了页面显示的内容,去掉了“伊利”中间的空格。但网友却发现,负面报道页面的源文件中,“伊利”的源代码变为了“伊!利”,通过搜索“伊利”关键词仍然不能搜索到这些负面新闻。这再次成为网友们质疑这些网站被伊利公关的证据。

亡羊补牢刻不容缓:尽快整治无良网络公关

通过前文对无良网络公关“三宗罪”的论述,可以明白,本来无可厚非的“网络公关”在我国却滑向不良网络公关歪道上的恶果。但令人备感担忧的是,这个本质上称得上是“社会良知的杀手”、“每一个毛孔都沾着血”的无良网络公关业,目前在我国不但没有被社会和公众认清其危害,却反而日渐大行其道。

据报道,由于该行业较强的赢利能力,短短几年,新注册的,或由公关公司、广告公司、媒体公司转型而来的该行业经营机构不断增多。据知情人士估计,这类公司仅北京便不下1000家,一天至少产生三四百万的垃圾帖;而该行业年营业收入,仅北京地区就可能多达数亿元,其中一家公司2008年上半年的这类收入便超过了3000万元。同时,该行业繁忙的业务还促使其“发明”了一批“特色技术”,大大提高了操控舆论的效率。如能自动快速登陆设定论坛并发帖的“注册机”和“发帖机”,能提高特定网页点击量的网站“优化”技术,能提升网站在搜索引擎排名的搜索引擎作弊技术等。此外,无良网络公关业对企业的影响越来越大,在该行业暗流涌动的大趋势下,越来越多的企业为了维护自己在网络世界中的正面形象,不得不耗资开展这类所谓的“新型公关”,这反过来又繁荣了无良网络公关业务。

无良网络公关业日渐大行其道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政府监管机构和行业管理组织对其的高度容忍,这无疑纵容了其肆无忌惮的快速扩张。近年来,无良网络公关业从悄然滋生到逐步蔓延开来,乃至低俗炒作、谩骂攻击、公然造假等成为我国现在网络世界中的“毒瘤”,这一切似乎都还没有引起我国社会、相关监管机构和行业管理组织的警惕。它就在众目睽睽之下,日益“茁壮”地快速扩张着。

可以想见,如果我们继续任由无良网络公关业如此快速地蔓延下去,越来越多被歪曲的事实、杜撰的网络口碑、控的虚假言辞,将愈发填充在我们本已不算净土的网络世界里,网络舆论环境将更加浑浊;如果我们继续放纵无良网络公关业肆无忌惮地操控我们的网络舆论,总有一天,曾被我们引以为豪的网络自由,终将沦为利益集团的附庸。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网络的危害篇8

[关键词]高校;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危害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22.171

[中图分类号]F832.4;F7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22-0-0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自2007年国外网络借贷平台模式引入我国以来,国内P2P网络借贷平台发展迅速。随着网络借贷的快速发展,一些P2P网络借贷平台不断向高校拓展业务,由此产生了校园网络借贷行为。一方面,为满足大学生对资金的需求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部分不良网络借贷平台为了谋取高额利润,通过采取虚假宣传等方式诱导学生过度消费,致使大学生陷入“高利贷”陷阱,侵犯了学生的合法权益,造成了不良影响。近几年来,因校园网贷引发的纠纷愈来愈多,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1 校园网络借贷及其危害

网络借贷指在网上实现借贷,借入者和借出者均可利用这个网络平台,实现借贷的“在线交易”。而校园网络借贷是网络借贷在校园里的延伸,它主要是指在校园环境下借入者和借出者依托网络平台进行的资金“交易”。目前,校园网络借贷更多的是社会网络借贷平台面向高校大学生开展的借贷现象。由于大学生思想相对单纯,在金融方面的识别能力和风险意识较弱,往往会受到校园不良网络借贷的危害。其危害首先表现在,校园不良网贷会利用部分大学生缺乏金融知识这一特点,引诱大学生过度消费;其次,校园不良网贷往往采取“高利贷”“诱导贷款”等不良方式引诱大学生陷入“连环贷”的陷阱;再次,一些校园不良网贷平台还存在冒用、盗用学生身份信息开展违法行为,导致大学生被动欠债甚至被动违法的不良后果;最后,校园网贷平台还会通过“校园”等模式扰乱大学校园秩序,影响学生学习生活。因大学生缺乏独立的资金来源,抗压力、抗风险的能力较弱,其一旦受到校园不良网贷的危害,往往不能很好地处理,甚至可能造成悲剧。为防止校园不良网贷对大学生、对校园的消极影响,从高校教育管理者的角度来讲,采取有效措施防范校园不良网贷风险,对大学生开展教育引导,十分必要。

2 校园不良网贷风险的防范和教育对策

2.1 高校要高度重视,加强工作指导

对于网络借贷平台在校园的不良行为,高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并组织相关部门成立专门的工作组,采取有效措施统筹解决相关问题。对于校园不良网贷风险的防范和学生教育工作,学生工作部门、宣传部门可负责组织有关金融信贷和网络安全的宣传活动,在校园内营造杜绝不良网络借贷的氛围。保卫部T可负责与公安机关联系,处理在校园内开展不良网贷的平台和个人。财务部门可负责和金融监管部门等联系,密切关注网络借贷业务在校园内的拓展情况。网络信息部门可负责加强对校园网络的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网贷业务在网上的传播情况。各院系负责密切关注学生的异常消费行为,及时做好预防、监控及教育工作。

2.2 加强校内排查,掌握校园不良网络借贷现状

对于校园不良网贷在学校的开展情况,高校及时有效地掌握现状十分重要。为彻底掌握学生参与不良网络借贷的情况,各院系可专门组织人员,对学生开展调查摸排,及时发现校园不良网络借贷苗头性、普遍性的问题,分析潜在风险,并定期将摸底情况以书面报告的形式报送学校学生工作部门和保卫部门。学生工作部门将调查分析结论上报上级领导,保卫部门针对已掌握的不良网络借贷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

2.3 解决问题与教育引导并举,做好校园不良网络借贷相关工作

2.3.1 妥善解决已存在网络借贷学生的问题

针对高校内已存在网络借贷的学生,各院系可专门开展谈话,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首先稳定学生情绪,防止学生因权益受损引发次生伤害。学生工作部门、保卫部门、各院系积极与公安机关沟通,协助处理好网络借贷学生的相关问题。校内有关学生法律援助、学生资助、学生心理咨询等部门要积极为学生提供相关帮助,妥善解决网络借贷学生面临的相关问题。

2.3.2 加强学生消费观教育

高校的各院系可通过开展“勤俭节约、理性消费”等主题的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养成文明、健康的消费习惯。同时,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督促学生家长要经常采取电话、微信等方式同孩子进行沟通,了解学生身心成长状况,及时帮助其解决成长中遇到的烦恼和问题。同时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勤工俭学,创造合法财富,培养勤劳节俭的意识。

2.3.3 加大网络安全、金融安全知识普及力度

保卫部门可通过邀请专家开展讲座等形式,帮助学生了解网贷动态,掌握合同、违约金等基本金融与法律常识;宣传部门和学生工作部门可利用校园网站、微信平台、校园宣传栏、校园广播等渠道向学生推送校园不良网贷知识,帮助学生增强金融与网络安全意识;各院系还可专门开展相关的主题班会,使学生了解不良网络借贷的危害及防范措施。

2.3.4 做好学生资助工作

缺乏资金是大学生参与校园网贷的主要原因。因此,高校的学生资助部门应加强相关工作。第一,学校资助服务部门要切实做好对学生的资助工作,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费、生活费等保障性需求。第二,对于学生的就业创业、拓展学习等发展性需求,学校要通过项目资助、与金融机构合作等方式探索有效途径,为学生提供便捷、合法的金融借贷服务,满足学生的发展性需求。

网络的危害篇9

【关键词】网络游戏;网瘾大学生;危害

【Abstract】the Internet addiction is the common problem of the society,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serious. Our future socialist construction to become the pillars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twork world wasted time so influence not only our this generation of people. So I designed to network tour harm to the contemporary student writing this thesis theme. Let the public understand the seriousness of the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with internet addiction and the phenomenon make solutions.

【Key words】Network game addiction; College students; Harm

0 引言

网络上瘾已经是这个社会的通病,当代大学生们的情况日益严重。我们未来社会主义建设中要成为栋梁之才的大学生们在网络世界中虚度光阴那么影响的不是仅仅我们这一代人。举例我自己亲眼目睹的身边的事情来说,我所在的内蒙古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的12级物理蒙班因网络成瘾而严重影响到各位学生们的毕业问题。所以 网络成瘾已经是需要全社会关注的大问题。

本人首先会从网络游戏的特点及吸引能力方面讲起,试着解释为什么网络游戏能够让心智发育成熟的大学生们上瘾呢?然后再讲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和时代背景。本文重点是剖析当代大学生为什么会网络上瘾,解释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受到的网络成瘾产生的危害和严重性。最后为了让大学生更加健康成长提了一些个人的防范意见,这个防范工作是需要全社会的关注与协作的。

1 正文

1.1 网络游戏的概述

1.1.1 网络游戏的定义

顾名思义就是多名玩家以互联网为传输媒介,通过计算机在网络虚拟环境下按照一定的规则操作人物角色达到娱乐互动的目的。

1.1.2 网络游戏的特点

1)真实性

现如今的网络游戏有各大游戏制作厂商完成的。而且制作游戏的成本非常之高,不过从而打造出可以以假乱真的画面效果。游戏迷们都是看中这种效果的。

2)超现实性

游戏背景有很多位知名编剧合力完成。就比如说“魔兽世界”这款以西方魔幻为主的游戏有一个非常宏达的背景故事,其背景故事借鉴了“指环王”“龙与地下城”等知名魔幻故事。再比如说“星际争霸”这款游戏以未来人类在宇宙中的战争为背景,编剧们想象出了除人族以外还有虫族,神族等。而这种超越现实生活的游戏一直是游戏玩家们所追求的,满足他们幻想需求。

3)对抗性

网络游戏中最吸引人的是它的对抗性。玩家在游戏中要对抗的有其他玩家和由程序员所创造的Ai。玩家会沉浸在弱肉强食的虚拟世界中,挑战自我寻求刺激。

1.1.3 国网络游戏的主要人群

1)男性成为主流人群

网络游戏在设计之初就以竞技,对抗为主的。这也正好符合男性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竞技性格。所以男性成为主流人群。

2)超过半数的玩家集中在18~35岁

根本原因是这一年龄段的人们拥有丰富的可以自己调配的时间和经济能力。大多数家庭已经进入小康阶段,所以电脑已经是每个家庭的日常用品,所以未成年人更加容易更加提前接触网络游戏。因此网络游戏玩家的低龄化而且日益明显。已经变成一种社会风气。

3)四成以上用户受到高等教育

综上述而言当代大学生是网络玩家的最主要人群。

1.1.4 网络游戏流行原因

由于现代经济发展非常快、因此有不少家庭有电脑,而青少年在家中的主要娱乐方式就是玩电脑。玩网络游戏的居多,沉迷于网络游戏中。

1.2 当代大学生的状况

1.2.1 大学生人群结构

80后已经大学毕业,00后称霸了初中。所以90后是大学高校中的主体。

1.2.2 90后大学生

天性叛逆、追求自由、热爱生活是社会给90后的标签。90后从出生起他们就面对着互联网,他们比70、80后更早地接触网络信息,因此网络游戏已经成为90后的主要娱乐方式之一。

1.2.3 当代大学生的教育背景

1)高中时期

当代大学生都是经历过在老师们严厉监督下早上6点起床、晚上11点下课、埋身题海之内等等刻骨铭心的高考复习。总复习期间老师们经常会说“坚持三年,等你们到大学后你们可以随便玩、随便休息有的是时间”。而学生们都相信这句话,因为学生心里暗示到大学可以随便所以给日后的大学生活买下了伏笔。

2)大学时期

大学生活是提倡以身作则、自主学习的,老师们不会太过监督。有些不会放纵自己,但大多数的学生都会自甘堕落、迟到早退、旷课之类的。其根本原因是到了大学之后就没有了高中老师似的唠叨和监督,所以刚刚踏入大学校门的大学生们会很迷茫不知道该干什么了。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了。

1.3 网络游戏和大学生之间的共鸣

1.3.1 网络游戏积极作用

1)缓和压力

对进入大学的大学生而言他们半只脚已经进入社会了,所以对他们迎面而来的有就业、家庭、男女关系、经济方面等等各种压力。每个人释放压力的方法各不相同。有些人进行体育锻炼、静心学习或者玩电子游戏进入虚拟世界逃避现实世界里的各种压力。

2)提前进入社会

相对于现实世界的大社会、网络游戏的世界也有它的小社会。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它和现实世界的社会一样,有着形形的人群。在网络世界接触各类人,可能会提高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这对没有世俗经验而且半只脚踏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提前接触这小社会会对他日后进入大社会时起到实践与积累经验的作用。

3)培养顽强好胜的精神

如果想要在网络世界中走向巅峰是需要积累非常多的经验以外还需要无数次的练习。练习是枯燥乏味的,不过人们能从中锻炼出顽强拼搏、永不气馁的精神。这种精神会对日后的找工作、创业时起到积极作用,永远不会因为失败而气馁。

4)丰富课余生活

丰富的是大学生们的精神世界,可是在现实世界中还是保留在那狭窄阴暗的宿舍角落或者烟雾妖娆的网吧中[1]。

1.3.2 大学生迷恋网络游戏的原因

1)游戏原因

大学生是年青一代的代名词。那是象征着热情、创新、探索、敢于挑战自我一群人。游戏设计师指导年轻人所需求得,所以设计出能满足年轻人需求的游戏平台。所以这一类人明知道这是一个陷阱可还是义无反顾的跳了进去。

2)自身原因

(1)据统计15.9%网瘾大学生是因为高考的胜利而冲昏头脑、高考失利而逃避事实或者经历高考后没有了自己奋斗目标。好的习惯很难培养,换习惯说来就来。就因为高考过后没有坚持自我原则放纵自己而换来了依赖网络的坏习惯。

(2)据统计58.1%网瘾大学生是对现实生活产生不满或者逃避压力。发现大学生活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或者对来自家庭或者学业的压力感到无力时自甘堕落进入虚拟世界逃避现实。

(3)据统计51.6%的网瘾大学生是被网络游戏的某一特点吸引而玩乐[2]。

3)环境影响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你的你的宿舍里每天有人讨论游戏,就算你不会时间长了耳濡目染当然学会了。久而久之深陷网瘾的泥潭中。再加上网络游戏的广告投入很多,广告词中总会有一段话打动你,所以你不想玩都很难。

4)管理松懈

(1)学校管理

相对于中学,大学管理是十分松懈的。逃课、旷课、迟到、早退等现象基本不会有处分。所以这也加剧了学生放纵自己的情况。这也和学校风气息息相关的,如果校风是严谨、积极向上的话沉迷网络的情形也会大大缓解。因为自甘堕落的人在这一环境中找不到自己的归属感,迟早会改邪归正。

(2)网络游戏监管松懈

网络泛滥的时代充斥着各种诱人的广告。那些心智尚未完全的学生很容易被诱惑,所以网络监管部门对网络游戏广告泛滥不加理会,导致大学生网瘾人数加剧。而且没有对网络游戏有时间进行限制,对那些没有自制能力的大学生极为不利[3]。

(3)对自身管理松懈

经历了高考后没有了自己奋斗目标。应当给自己正确的奋斗目标,勉励自己奋斗。如果有一个正确的奋斗目标会有时间进行网络依赖么?我认为不会的。90%以上的当代大学生应当加强自身监督,以盎然的斗志为未来奋斗。

1.4 网络游戏对大学生的危害

1.4.1 身体素质下降

高中时期男生英姿飒爽、女生亭亭玉立,可以什么经过大学校门的洗礼会变成臃肿的身材?爬几层楼都会气喘吁吁。引起的根本原因是进入大学以后很少参加体育运动等课外锻炼活动了。更可怕的是那些喜爱网络的网瘾族基本上不喜爱运动,每天晚上待在网络游戏厅里,花费所有的身心经历,他们的身体状况令人担忧。大家和我一起想想一下他们玩游戏的场所吧。

在宿舍玩游戏的人长期吃外卖、长期待在电脑面前、长期不清理宿舍、长期不运动…等等这些到自己了肠胃疾病、眼部疾病、皮肤疾病、肌肉萎缩等等状况。

网吧状况这更加恐怖,网吧为了盈利基本不会清理座椅、键盘鼠标等。上面布满了细菌螨虫间接导致皮肤疾病或者疮疾。网吧中明确禁止吸烟,但是吸烟的还是很多,在这烟雾缥缈的环境中使人肺部机能直线下滑严重危害身体健康。还有通宵的情况,通宵是明明禁止的,可是网吧为了盈利任意妄为,监管部门也不加监管更是让网吧这一情况更加猖獗。夜晚本来是休息的最好的时段,如果这段时间里通宵玩游戏会人体带来严重的危害,更可怕连续通宵玩好几天会对生命也带来危机!新闻里面有很多长期通宵而猝死的人,可是人们还是不以为然,认为这种事儿不会在自己身上降临。真悲哀啊!

1.4.2 法律道德意识下降

网络游戏中是没有直接的法律的,只有规则。长期玩游戏的人群会把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淡薄下来。因为他们已经无法区分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继而做出违法的事情来。虚拟世界中本来就是弱肉强食、正否不休的世界。如果我想要某件东西就会想强别人的据为己有,这种思维也会带到现实世界中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4]。

起初是为了追求刺激而玩游戏的人发现玩游戏已经满足不了他们,所以他们想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刺激。满足他们邪恶的欲望。

没有了经济来源,他们回想偷盗或者抢劫他人的财物。

1.4.3 人际关系恶化

人们认为网络世界是一片纯净的乐土。只有在这里才会交集到善良、纯真的人,不像现实生活那样以从他人身上获取利益而交友。间接导致这一类人放弃了现实生活中的交友。

网络是有负面情绪的。你可以发泄,他人也可以发泄。说不定他人就发泄在你身上,然而你有可能会把这负面情绪带给现实生活中好友们。从而导致好友之间的关系恶化。

1.4.4 学业荒废

玩网络游戏是需要大量时间的。升级、练习、刷装备等等活动,可时间是有限的白天需要学习上课。那要怎么办?对网络游戏上瘾者玩网络游戏比上课学习的诱惑更大所以他们会旷课、逃课继而荒废学业。轻者挂科,严重的不能毕业[5]。

1.4.5 丧失人生目标

人生目标是需要体验生活、感悟生活中得到的,不是玩游戏得到的。网络上瘾者的目标只有变得更强,可在现实生活中你还是一个没有人生目标的失败者。

1.5 解决当代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现状的几种建议

1.5.1 加强网络游戏的监管,营造健康网络游戏观

如果是想根本觉解决大学生网络沉迷的现状那还是需要从网络游戏入手。就像那句老话治标需治本。因此,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预防,必须从网络游戏的产品设计、开发做起、宣传、产品设计、开发中树立行业规范。起到网络游戏的道德规范,也就是说网络游戏运营商应本着对游戏玩家的身心健康负责的态度来进行产品设计与开发。

1.5.2 培养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奋斗目标

根据观察,这些网络游戏上瘾者大多数都没有良好的人生观或者奋斗目标。在经历一次挫折时就会气馁、逃避现实。所以就需要校方在大学校园内多多开展这一类心理辅导。不要让当代大学生们把青春浪费在虚拟世界中。

1.5.3 完善高校管理体制,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据本人观察各大高校都严重存在逃课、旷课现象。而且学校也默许这一现象,这已经让学生潜意识里认为逃课、旷课不是很严重。所以各大高校的这一现象日益严重。为了给学生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必须给学生们一定的惩戒。让学生们知道这一情况的严重性。

试想一下在学校学习的吸引力没有去玩吧打游戏的吸引力大,那么就意味着我们教育体系的失败。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一种情况,所以我们应当以营造优良、健康、积极向上的校风或者是校园文化。离开家庭来探索未知社会的当代大学生的大多数时间是在学校环境里度过的,所以校园文化的加强是必须的,来校园文化来丰富大学生活是很有潜力解决当今大学生的喜爱网络的恶习。

1.5.4 用家庭的关怀摒弃恶习

上面我们已经说过除了在校期间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家里面都过。放假回家之后呢?这一情况日益严重根本不会参加集体活动,一直蜗居在自己的卧室里、沉迷在网络的世界里。这样就减少了和家人之间的联系,渐渐疏远导致当代大学们更加依赖网络游戏。所以倡议各位家长们,赚钱必然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家庭约束力。应当让生长的家庭起到家庭应尽的控制职责,营造一种温暖、和谐、友爱的家庭氛围是很关键的。唤醒他们对家庭的责任心,使其体会到身为家庭一个成员的责任、父母的艰辛。让家庭来帮助当代大学生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规划与人生目标并为之奋斗[6]。

2 总结

有句话说的好:对一个人最大的不公平不是惩罚而是置之不理。当代大学生网络游戏沉迷已经很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了,但是还没有引起多大的社会各界的大力的关注。如果我们放任这一现状会日益严重,可怕的后果不可想象。这是由社会、家庭、学校、个人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需要社会、家庭、学校、个人对网络游戏成瘾者进行干预,认识危害,控制这种不良恶习的进一步恶化是很重要的。让社会各界用关怀和爱来引导网络游戏成瘾者走出依赖虚拟世界的怪圈,给他们创造出美好的校园文化,并多方面发展提供较好的教学平台是很关键的。网络游戏是“双刃剑”,如何加强网络游戏的有益方面,减少其带来的负面影响,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7]。

【参考文献】

[1]余强.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现状调查分析[D].四川: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2010.

[2]徐红.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现象的调查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1.

[3]方正.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因素研究[D].北京:中国科技技术大学,2009.

[4]边丽丹.大学生网络游戏的现状及原因分析[D].辽宁:辽东学院社会科学部,2009.

[5]刘瑞光.高校预防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关键阶段[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9.

网络的危害篇10

论文摘要:随着电脑的普及应用网络在改变人们生存的地缘空间的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及思维方式,尤其对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的影响更为明显。本文在分析网络特点及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的基拙之上,从认知过程、行为特征、情绪情感等几个方面论述网络对青少年的心理危害,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20世纪,人类最大的科技成就莫过于计算机发明及互联网的诞生。互联网作为全球信息化革命的最新体现,给人类社会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消极作用。特别对青少年而言,在为其知识获取、技能掌握、心理沟通提供便利条件的同时,也使其心理发展面临一系列问题,如网络依赖等。这一方面是由于青少年特定的心理特点决定的,但另一方面也是受网络特点的影响。

一、网络对青少年心理社会行为的影响

随着电脑的普及与应用,青少年有更多的机会来接触和使用电脑,并成为网络的主要受益者。但作为具有特定发展特点的青少年,在使用具有特定特点的网络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消极问题。目前的研究结论认为,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心理社会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认知、情绪情感、行为以及自我意识等方面。

(一)互联网对青少年认知过程的影响。

格拉尼克和拉梅研究发现互联网的自组织的特性可能导致使用者的思维模式出现5个方面的变化:要素主义思维转向虚幻感;情境化的批判思维技能的发展;体现自我同一性的元认知的出现;思维流畅性增加;效能感的发展(Granic&Iam-ey.2000)。更为具体地说,由于互联网的使用,以线性的要素主义为特征的现代人的思想模式可能转化为后现代主义的非线性的思维模式。奥尔森认为,这种转变可能类似于那些在中学阶段由于大量知识的学习而导致的认知过程出现的大量的变化,如抽象思维的发展、普遍道理的学习(Olson,1994)‑也有的研究者发现,互联网的时间感、空间感、现实的知觉(peioeptionofreality)、自我感(senseofself)会在互联网中发生改变。

(二)互联网对青少年行为过程的影响。

对大多数人来说,他们会从互联网的使用中受益;但对一部分人而言,当使用变成滥用的时候.他们的生活就可能会出现病理性的行为问题,如互联网成瘾、互联网依赖等(Hess,1999)。

互联网对人的社会交往方式和社会交往技能可能产生影响。有人发现互联网成瘾者主要使用互联网进行社会交往,而不存在与互联网相关问题的人则使用互联网来保持已有的人际关系(Tong,1996)。也有的研究表明,网上聊天与发送电子邮件正成为人们认识新朋友的一种非常平常的方式

而在我国也有不少上网成瘾的报道,尤其中学生由上网所引起的自杀、出走、碎死事件值得引起关注。

(三)互联网对青少年情绪情感、自我意识的影响。

互联网使用不仅对人的认知、行为过程有影响,它同时对人的情绪情感以及自我意识有影响作用。

首先,互联网可能会给青少年带来积极的心理体验。斯普劳尔认为互联网这种社会性技术可以给用户以归属感和人性支持(Sproull&Faraj,1995)。其他的研究发现,互联网的使用会使社会联系增加,让用户感觉舒服与力量感。但是,互联网的使用也会给用户的情绪情感带来消极影响。特克勒发现一些被试因为上网交友而导致社会孤立和社会焦虑的产生(Turkle,1996)。也有的研究发现,过多使用互联网会导致孤独和抑郁的增加,具体地说,他们的研究发现互联网的过多使用,即使是因为交流而使用互联网,也会导致社会卷入的减少与幸福感降低。

其次,互联网使用存在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即大多数的互联网使用者独自使用互联网,“电子化的个体”正在逐步增加。因此,互联网较可能对自我意识的发展与人格的倾向性产生影响。

最后,某些网上活动可能会给具有较好计算机技巧的人赢得尊重与地位,可能对一个人的自我评价产生影响。

二、应对青少年网络问题的措施

(一)重视网络对青少年的学习、生活的作用与影响。

随着电脑的普及与推广,由于特定发展阶段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青少年与网络的关系日益密切,并逐渐成为互联网的主要使用者。由于其双刃剑性,网络在促进青少年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一方面,青少年可利用其下载有用信息,完善自己的知识技能;另一方面,青少年可能利用其浏览一些非法网站,借以满足其特定的好奇心和心理需求。因此,要重视网络对青少年的学习与生活的影响的同时,要客观地把握、评价网络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不要把网络媒体的影响估计过高,也不能估计过低。

(二)开展网络道德教育。

网络社会是人类开拓的一个新的生存空间,由于其短暂性,基本上还没有法律规范,没有道德规范,人们只是按照自己在现实社会中的体验来约束自己,这种情况在我国尤为严重。面对新的网络领域,又一时没有形成新的道德规范,从而大量网上行为处于既不受旧规范制约,又无新法可依的真空状态。目前网上的道德规范是非强制性的,只能靠个人的内心信念来维持,这样网上人是否遵从道德规范,也不易觉察和监督,而不象现实社会中的道德要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内心信念三者来维持。目前出现的一些网络犯罪问题,就是利用了网络规范的不完善性。

目前我国也认识到了加强网络规范和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其中规定了青少年在上网过程中的要求: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三)积极建设教育网络。

从某种程度上说,网络的健康发展是育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今天我们为青少年创设什么样的网络环境,就决定了明天的青少年的成长状态。因此,借助于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建立青少年教育工作网络就显得尤为重要。建立青少年教育工作网站,就是根据青少年发展的特点,调动有关部门的积极性,使综合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目前青少年网站建设严重滞后,对青少年影响不大,吸引力不强。互联网被称为“争夺眼球的战争”,如何吸引青少年的眼球,满足青少年的需求,应该成为建立青少年网站的首要考虑因素。要根据青少年的特点,通过学习、交友、网上调查、心理咨询、网上竞赛等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服务青少年、凝聚青少年,从而建立吸引青少年的强势网站,更好地发挥自主阵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