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人物十篇

时间:2023-04-03 01:05:26

励志人物

励志人物篇1

1.适逢改革开放无意中发了横财,家里经济宽裕,父母文化浅薄,影响到子女不认真读书。

2.父母贪官受贿,金钱来得容易,对读书不感兴趣。

3.父母离异,无人看管,无拘无束,对读书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且经常旷课甚至在社会上打架斗殴。

对于以上缺乏励志,而尤其是没有上进心、厌学的中学生来说,倘若不对他们在精神上加以深入教育,长此以往,必将大面积影响到那些爱好读书之人。作为一个人民教师,我有义务、有责任将这些缺乏励志的中学生的教育工作重担肩挑起来。结合自己所教中学语文学科,除了教好自己的学科之外,借助八年级上册课文中的《陋室铭》《爱莲说》两篇短文,以自己的几种教育模式,对阻碍当今中学生的励志消退起到了一些小小的作用。

一、以短文精髓为“底蕴”,促进学生好学行为增长

《陋室铭》《爱莲说》两篇短文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文字优美,意味深长。学习时反复诵读、用心品味,可以从中慢慢领会作者的人生观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不同之处,从而了解两位作者志趣高远、博学力行,有古人之风的内在灵魂。刘禹锡、周敦颐虽然不是同一代人,但是文章所表现的思想境界却是相同的。两位古人共有的文人气质尽管我们不能去相继模仿,那种以狭小陋室为乐、以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成为做人的圭臬,与我们当今部分人们追求豪华享受、贪图腐败等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首先,我点名那些学生朗读这两篇短文。虽然他们极不情愿,但我还是反复鼓励:“同学们,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这些同学朗读这两篇课文!”教室里报以经久不息的掌声。在这种压力之下,几位同学再也不好意思拒绝,其中一位同学主动要求由他起头,我欣然答应。朗读正式开始了。虽然不算铿锵有力,但也比他们平时懒得张嘴好得多。朗读结束了,我又向这些同学其中一位提出问题:“王××同学,读了这两篇短文以后,你心里有什么感想?是否能给我们分享?”说句心里话,以前我提问总习惯偏向那些成绩好的,今天我专门指向那些不愿读书的学生。当然,我的这一“新举措”他们自然也心中有数,看来今天老师要拿我们“开刀”了!停顿了大约十秒钟,那位同学开口了:“读了两篇短文,我的感想是两位作者有着比一般人不一样的思想境界。”听到这一回答,我非常高兴,紧接着我又将问题深入一步:“好的,请问王××同学,你能否将这不一样的思想境界说得更具体点?”我的声调明显比平时温柔了许多。又大约停顿了五秒钟:“这不一样的思想境界就是他俩以德至上,看待问题和一般人不一样,托物言志,体现了他们的志向和情操。”

二、以当今名人事例为范,提高学生励志情怀

励志人物篇2

1、朱婷:顽强拼搏,斗志昂扬。因为身形高挑,初中毕业后,朱婷被推荐到体校进行训练。出于身体原因,她选择了不必进行强烈对抗的排球运动,但排球竞技同样需要强大的弹跳能力和扣球的爆发力,这是瘦弱的朱婷难以实现的。在最初的一年半时间里,墙是她的队友,她日夜对着墙面练习垫球、传球。为了增加弹跳高度和扣球力度,她刻苦训练,将体脂含量控制在百分之十。省队詹海根说是天赋和刻苦成就了如今的朱婷,她热爱这项竞技,用心、肯练。2013年是朱婷全面爆发的一年,她在瑞士女排精英赛中一战成名。世界知名排球专业媒体Volleywood为朱婷创造了一个新词,将“super” 改成“Zhuper”,以赞誉她的杰出表现。而后,朱婷被郎平选入国家队,成为主力队员,带领中国女排顽强拼搏、无所畏惧,连夺桂冠。即使在落后两局、临至赛点的劣势下,女排队员们也能顶着压力,连扳三局,实现惊天逆转。曾有人问朱婷如何成为一个伟大运动员?她直言:“要有奉献精神,在支撑着自己的身体和精力,不管你是在任何的时间,或者在任何的位置上,我觉得你既然喜欢这个事情,就一直把它做下去,自始至终,不要有任何的间断性。”

2、徐卓:三代守护,不忘初心。徐卓来自黑龙江的一个养鹤世家,爷爷徐铁林是齐齐哈尔扎龙部级自然保护区的第一代养鹤人。《一个真实的故事》曾讲述徐卓姑姑徐秀娟的故事。1987年,23岁的徐秀娟为了救护走失的丹顶鹤不幸溺亡,成为自然保护区第一位因公殉职的烈士。徐卓的父亲徐建峰,也就是“鹤姑娘”徐秀娟的弟弟,接过了守护丹顶鹤的使命。2014年,他像往常一样只身前往湿地里丹顶鹤的巢区,却在途中遭遇意外。家族里先后两位亲人因守鹤事业而丧生,其悲痛可想而知,但这依然无法动摇徐卓守鹤的信念。她曾翻阅父亲的日记,找寻答案:“只有在这里,我才能找到内心的安宁。”2016年8月,为了完成父亲未竟的事业,徐卓从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毕业,回到齐齐哈尔扎龙,从事野生动物保护工作。面对外界的不解和质疑,她从不动摇,坦言:“我希望活成自己期待的样子,而不是别人期待的样子。”

(来源:文章屋网 )

励志人物篇3

摘要:本文以志愿者的激励为研究方向,结合有关的激励过程理论,在吸收国外成功的志愿者激励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志愿者激励的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志愿者激励管理志愿者管理

志愿者(volunteer)一词原意是指古代战争中的义勇军、志愿军。《中国青年志愿者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对志愿者的定义则是:志愿者是指不为物质报酬,基于良知、信念和责任,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①据新华网报道我国目前已有3.82亿多人次的青年和社会公众为社会提供了超过78亿小时的志愿服务。截止到2008年12月5日第23个国际志愿者日止,中国注册志愿者人数更是达到2946万名。②

随着志愿者规模的扩大,如何对志愿者进行有效管理成为研究的热点。激励更是管理的重要环节。因为志愿者的特点之一即自愿性,他们选择参加志愿活动的自由度,相对来说是较大的。在这种情况下,要调动志愿者的工作积极性,就需要依靠各种激励措施。本文从有关的激励过程理论的角度出发,结合国外经验,对完善志愿者激励管理进行研究与探讨。

1激励的过程

在管理心理学中,激励就是激发、鼓励、调动人的热情和积极性的意思。③激励的作用是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其更主动、自觉地完成工作,取得理想的绩效。关于激励的理论研究非常丰富,以下的行为周期模型是一种从激励过程的角度来研究的激励模式。见图1。

从图中可以看出,人的需要是激励的起点,激励形成动机,动机进一步激发人的行为,这种行为是具有目标导向性的。当目标实现后,人会产生满足的感受,并产生新的需要;若目标没有实现,则产生不满足的感受,在外界刺激下,这种需要可能再次形成动机。为了能够对志愿者进行有效的激励,首先要了解他们需要和动机,其次将志愿者的需要和志愿服务的目标结合,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激励方式,促使他们做出导向目标的行为,再通过适当的奖惩,使志愿者的需要得到满足,而活动的总体目标也得到实现。

2国外志愿者激励的成功经验

志愿者的激励是志愿者保持高度工作热情的必要条件,也是吸引各阶层人士广泛参与到志愿者队伍中来的必要条件。我国的志愿者激励管理,可以参考一下志愿服务发展较为完善的国家的成功做法。这些国家通过政府和社会各组织共同对志愿者进行激励,形成一套全社会共同执行的完整的志愿者激励措施。

2.1美国:从小开始培养志愿服务意识

1831年,法国学者托克维尔在《美国民主》一书中所说的:“美国,一个充满义工的国家”。④在美国,当志愿者已成为普遍现象。政府和各种社会组织都采取了很多措施,鼓励年轻人参与到志愿服务中,从小培养公众的志愿服务意识。如1993年当时的总统克林顿签署了“全国与社区服务法案”,鼓励青年学生进入社会提供志愿服务。法案规定,服务满1400个小时的青年,政府将提供4725美元的奖学金。另外,许多学校规定高中生在学习期间必须当义工,为社会服务满一定时间,才能获得义工学分,这也是得到毕业证书的必要条件之一。报考大学时,义工活动情况也成为大学考察申请学生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些得力的措施使美国人从小就了解和重视志愿服务,也使年轻人愿意积极地参与到志愿服务中去。

2.2新加坡:完善的激励配套措施

新加坡的志愿服务有完善的配套管理措施,在志愿者激励上也是如此。每年新加坡的国庆日,得到最高的等级奖励的志愿者将由总统亲自颁发公共服务勋章(PBM)和公共服务星条勋章(BBM,BBML)。这是一荣誉是全体新加坡公民都十分想往的。除了精神上的奖励外,新加坡还为这些杰出的志愿者们提供了物质上的奖励。如这些志愿者在其所服务的选区内享有免费停车的权力,其子女可获得进入最好学校的优先选择权,其在政府部门或机构中的职务还可得到提升。这些措施覆盖面广、方式丰富,对志愿者给予了精神和物质上的双重奖励,吸引了大量的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到志愿者的队伍中来。

2.3英国:引导全社会的重视与参与

英国的志愿服务开展十分活跃,据统计,英国约半数国民参与过志愿服务,尤以50岁以上人士和16至24岁青少年为最大志愿者服务群体。⑤英国的志愿者管理已形成一套完整的运作机制。在志愿者的激励上,英国为确立志愿服务的广泛的群众基础,将志愿服务活动与公民的成才就业、公司的利益等方面挂起钩来,如规定企业的公益捐款部分可免税等等。这些措施使志愿服务活动得到社会公众的全面响应。甚至许多企业也鼓励员工定期当志愿者,因为这样既可以加强员工与社会的联系,促进其身心健康,也有利于树立公司的良好社会形象。

3完善我国志愿者激励的措施

依照激励的过程理论可知,要有效进行志愿者激励应找到志愿者的动机和需要,再采取针对性的方式来满足志愿者的需要,促使其行为符合志愿服务的目标。因此完善志愿者激励,在吸收国外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还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3.1了解志愿者多样化的动机

在采取激励措施前,必须了解志愿者们的动机。志愿者是不计报酬、为社会无偿提供服务的人。他们为什么愿意在无报酬的前提下参加公益活动呢?他们的动机是什么?参与志愿活动的是否都只是为了“学雷锋”呢?可以参考以下这份调查的数据。

根据四川大学所做的《“西部志愿者生存状况”研究报告——基于对200名西部志愿者的调查分析》一文中,对志愿的动机调查中发现,64.4%的志愿者认为参加西部计划是为了锻炼能力,增加工作经验;有59.4%的认为参加西部计划是为了自我发展和实现;47.5%的认为参加西部计划是为了响应国家号召、支援西部;38.6%的认为参加西部计划是为了体验农村生活,丰富阅历;有23.8%的志愿者认为选择西部计划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也有志愿者是为了以后能享受到公务员加到分政策及其他优惠政策而参加西部计划。⑥

这组调查数据表明,志愿者的动机是多样化的。虽然志愿者们不在意物质上的回报,但他们也不仅只是为了“学雷锋”。每个志愿者来自不同的环境,其个体所受教育、所具有的经历不同,他们的需求不可能是单一的。要实现有效的激励,就要正视志愿者们的多样化的需要和动机。否则志愿者在组织中不能感受到需要得到满足,可能会渐渐失去工作热情,甚至终止进行志愿活动。

3.2建立规范的考核与激励机制

在了解志愿者的需要和动机后,在正式施行激励措施之前,应该建立完善的机制,从制度上来规范激励过程的运作。包括对激励的对象、激励的标准、激励的内容、不同激励方式的搭配、执行的时间等等进行详细的安排与规定。

3.3丰富激励的方式

按照激励的媒介物的不同,可以将激励的方式分为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在志愿者激励中较常使用。如政府和一些社会组织给予志愿者的各种荣誉和表扬。这些荣誉通过各种新闻媒体的广泛宣传,除了对受表彰的志愿者是一种鼓舞外,也起到宣传志愿精神、吸引公众参与志愿活动的作用。

其次,对志愿者的激励还可包括为志愿者提供物质上的保障。不要因为志愿活动的公益性,对志愿者的激励就仅限于精神奖励。志愿者是不以物质利益为目的的。但作为一项社会活动,志愿服务同样需要消耗一定的成本,包括志愿活动中的组织宣传费用、志愿者的路费、餐费等基本生活费用、志愿者放弃工作和休息的机会成本等等,甚至志愿者在活动中可能遭受的精神和身体上的伤害。若能为志愿者提供这些方面的保障,使志愿者承担的成本和风险能够降低,解决志愿者的后顾之忧,将会更好地促进志愿者的服务热情。另外,志愿者激励还可从志愿服务本身入手。1959年美国行为科学家赫兹伯格首次提出了著名的“激励——保健”理论,该理论认为使员工真正感到满意的因素与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有关,称为“激励因素”,而与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有关的因素是使员工感到不满意的保健因素。⑦由此可见,要有效地激励一个人应该注重激励因素,也就是与工作本身有关的因素。对志愿者来说,让他们感到志愿服务所带来的成就感、个人的自我成长、工作能力的提高都能够满足他们参加活动的需要,激发他们对工作的热情。

3.4完善的法律保障也是激励

从法律上确定志愿者的地位,保障志愿者的合法利益和志愿服务的有序进行,也是倡导和激励公众加入志愿者的队伍中的必要条件。但目前我国还没有全国性的相关法律,只有部分省市出台了地区性法规。为了我国公益事业的顺利发展,必须加快志愿者的相关立法的进度,通过相关立法来保护志愿者和志愿服务。

另外,在相关立法未颁布的情况下,若有条件,活动组织者可考虑为志愿者购买人身意外保险,以确保志愿者在服务期间发生意外,导致财物损失及人身伤害时,可获一定的赔偿。

3.5注意奖励与惩罚的运用

严格来说,激励是包括奖励与惩罚的,但对于不求回报的志愿者进行惩罚、批评,似乎在情理上不易被接受。因此在实际的操作中,要求管理者需注意结合活动的具体情况设计激励措施,如果有惩罚性的措施也应从帮助志愿者自我改进和成长的角度出发,否则可能适得其反。

励志人物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 图书馆 志愿者 激励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9.195

志愿者在联合国定义为不以利益、金钱、扬名为目的,而是为了近邻乃至世界进行贡献活动者,前提是不计报酬,能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人。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者都是90后大学生,是一群充满朝气、敢于创新和拼搏奉献的群体,高职院校图书馆都会有自己的志愿者团体组织,从精神层面和自身内心来讲,他们能自愿加入,就说明他们不在乎物质回报,志愿奉献个人的时间参加图书馆的义务工作,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高职院校图书馆在招募和管理志愿者队伍时,对于志愿者在图书馆工作所发挥的作用和所处重要地位并没有明确阐述,而当今社会不良的价值取向,致使大学生志愿者在工作过程中,对工作持一种马马虎虎,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致使读者对其工作满意程度不高,对图书馆的管理水平提出很大的疑问。为了有效开展志愿者服务工作,图书馆管理者应从激励机制着手,利用好图书馆志愿者这块宝贵资源,让他们认识到志愿精神不仅传承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传统美德,又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又要让他们感觉到图书馆对志愿服务者的重视和有严格的管理机制,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一、图书馆志愿者激励机制的引入

激励是指组织通过设计适当的外部奖酬形式和工作环境,以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惩罚性措施,借助信息沟通来激发、引导、保持和规划组织成员的行为,以有效地实现组及其成员个人目标的系统性活动,被认为是最伟大的管理原理[1]。图书馆建立志愿者激励机制,不仅促进图书馆志愿者管理规范化,激发更多大学生参与图书馆志愿者活动,实现其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提高其自身综合素质,培养大学生的志愿者服务精神,消除社会不良风气对大学生物质意识的影响,因此对于图书馆志愿者引入激励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在高职院校图书馆志愿者激励机制的应用

图书馆志愿者团队的良性发展,不仅需要大学生志愿者们的支持,而且图书馆管理者更应该懂得对志愿者团队的管理,要清楚地认识到志愿者不是简单的工作协作者,要从内心肯定志愿者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将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出来,就必须对志愿者进行激励。要了解其参加志愿活动动机和需要,以及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不断总结激励经验,提高图书馆志愿者团队建设。

(一)适当给予物质激励机制

它是对图书馆志愿者提供一些与志愿服务相关的物质补偿或福利待遇,图书馆志愿者服务的本质是不以物质需求为目的,参自愿参加图书馆志愿者的大学生,说明他们很愿意在在没有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读者提供志愿服务。但不是所有的活动都是无偿的,甚至不能让志愿者受到经济损失,那样会极大挫伤志愿者们的积极性和服务热情,图书馆管理人员应该考虑到志愿者基本的物质保障,比如提供基本的交通费、通话费、工作餐,纪念品等,让他们感受到图书馆不仅是处处书香,也是很人性化的部门。

(二)制定短长期工作目标激励机制

志愿者个人和图书馆部门都应该有自己的目标,无论是长期的还是短期目标,图书馆管理者应结合志愿者工作岗位实际情况,制定出短工作目标,并对岗位目标的可行性、价值大小,挑战性进行现实评估,保证目标激励切实可行。图书馆更要制定出岗位长期发展规划和加大宣传力度,能虚心听取志愿者内心的建设和意见,让大学生志愿者看到图书馆提供的工作岗位对自身发展重要性,满足志愿者实现自我价值的欲望。

(三)应用轮岗激励机制

轮岗激励指用更新志愿服务工作内容作为动力来对志愿者进行激励。事实表明,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工作厌倦症,在一个岗位重复枯燥工作,必将降低工作热情,也不能满足学习新的知识的渴望。所以对于图书馆志愿者通过轮岗激励,可以提高志愿者工作热情,满足他们对不同岗位的求知欲。轮岗激励的方式可以采用定期轮岗,让志愿者到不同的岗位,接受新的工作内容,激发志愿服务积极性。这是一种消极被动的轮岗方式,作为现代化图书馆的未来发展,理应根据志愿者的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安排合适的工作岗位,充分发挥志愿者的专业知识,使志愿者在工作中获得满足和工作乐趣。

(四)鼓励和认定志愿者奉献的尊重激励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类有五个层次的需要,从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尊重是第四级的需求。对于图书馆志愿者来说,更加希望自己的工作得到认可和尊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要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的尊重一个人。”在高职院校图书馆中,作为管理者的图书馆来说,尊重志愿者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追求的态度是必须要有的。不要站在管理者角度只维护自己的权利,而忽视志愿者的利益。因为图书馆工作人员学历和职位再高,也需要团队共同协作开展工作。高职院校志愿者都是90后,要多给鼓励和肯定,少一些埋怨和否定,尊重志愿者工作对图书馆的贡献。

(五)依据服务评估给予荣誉激励

图书馆可以根据志愿者服务目标、服务内容、服务质量等进行评比和奖励。如图书馆评选“志愿者之星”和“优秀志愿者”等奖项并颁布了荣誉证书,对于获得者图书馆给予优先借阅图书、增加图书借阅量、免费使用图书馆各种文献资源、对于图书馆收费项目上减免等奖励。这本身就是对志愿者肯定,也能激发志愿者工作热情。图书馆还可以与学校相关部门协商,给予优秀志愿者增加学分或评奖助学金加分,吸引志愿者投入到志愿服务行列中来。

参考文献

[1]赵琼,戴良铁.积分福利制度及其应用[J].经济论坛.2005(16):40-41

[2]范超.浅谈人力资源激励机制[J].改革与开放.2009(9):52

[3]田旭龙.西北地区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激励机制研究――以兰州大学为例[D].兰州大学.2009:18-19

励志人物篇5

一、志愿者参与博物馆工作的重要意义

在博物馆工作中引入志愿者,是博物馆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强博物馆志愿者工作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现在很多博物馆都有志愿者,志愿者参与博物馆工作,有利于提高博物馆的社会化服务水平。志愿者参与到博物馆的宣传讲解、参观导览、社会服务、资料整理甚至一些日常管理工作中,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服务水平。有利于博物馆与社会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志愿者公众参与博物馆的一种重要方式。志愿者既向社会一般公众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又是服务的接受者。通过志愿者,我们可以及时了解社会对博物馆服务的需求,从而增强博物馆服务的系统性和针对性,提高博物馆服务的质量,同时博物馆的情况也能及时传递到社会,促进博物馆与社会的了解和沟通,从而促进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博物馆志愿者队伍活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不重视志愿者培训

博物馆招募志愿者的标准比较宽泛,凡是对文博事业感兴趣并具备一定文化基础,普通话标准的人都可以,由于没有对志愿者专业做出硬性限制,就给志愿讲解工作带来一定“隐患”。一些志愿者在讲解过程中不自觉会说错一些知识,大大降低了讲解质量;一些志愿者认为只要熟记讲解稿就行,讲解中很少掺入自我感受,讲解效果不够理想。

部分博物馆缺乏志愿者培训理念,认为对志愿者培训,要投入资金和时间,而目不能够即刻见效,不如招募选拔完全符合要求的志愿者,直接上岗服务或者认为志愿者就是博物馆观众中的一部分,只重视其数量的增长,不重视其质量的提高。还有一种观念认为,博物馆只是向志愿者提供一个志愿服务的平台,志愿者利用白己已有的知识技能通过此平台进行公益服务,博物馆不需要对志愿者培训。这些都是不对的。大部分博物馆对志愿者的培训一般是在指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集中听讲座,缺乏互动,缺乏体验,导致志愿者积极性不高,甚至倦怠,既达不到培训的预期,又浪费了博物馆的培训资源。

(二)对志愿者激励不够

志愿者大多是为了心灵的一种满足,采用物质激励的手段显然不太合适。但是,不需要物质激励并不等于没有费用,如志愿服务中产生的电话费、车旅费、餐费等,这些费用是志愿者的基本保障。志愿者的精神需求增加了博物馆的激励难度,往往博物馆与志愿者之间沟通不利,怠慢了他们的精神需求。博物馆志愿者激励机制尚不完善。容易忽视志愿者的回报。

三、完善培训,建立有效激励机制

博物馆要想提高志愿者讲解水平,扩大志愿讲解影响力,就必须将培训的整个流程明确化,形成固定的模式,按照博物馆的标准对招募的志愿者进行统一的专业培训。根据“博物馆志愿者”上岗需要,进行的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涉及博物馆知识、志愿者知识、讲解词内容、讲解技巧、讲解礼仪、示范讲解等。长期培训还包括志愿者可以参加馆内的学习和专家讲堂,参与座谈会交流,参与其他兄弟博物馆的参观学习,在不断地实践和自我完善中,开阔眼界,提升整体水平。

励志人物篇6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服务;需求;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G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0-0197-02

一、引言

志愿服务(volunteer service)又叫“志愿行为”、“志愿活动”,是指任何组织或个人自愿贡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的服务[1]。中国的志愿服务思想源远流长,并深深植根于传统文化之中,形成了仁者爱人、乐善好施、扶危济困、尊老爱幼等优良传统。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发展。其中,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发展尤为迅速。近年来,大学生志愿者数量不断增加,作为青年志愿者的主体,他们在环境保护、社区建设、教育扶贫、文化宣传、大型活动赛事举办等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但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普遍存在动力不足、缺乏发展后劲的问题,如何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机制,来调动志愿者参与服务的热情和积极性,推动志愿服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是需要我们探讨的问题。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的意义

“激励”一词源于拉丁文“Movere”,含有激发动机、鼓励行为、形成动力的意思。志愿服务激励是指通过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激励方法或措施,来刺激、促进和引导志愿者的志愿服务动机和服务热情,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2]。激励被认为是“最伟大的管理原则”,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激发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和积极性

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有自身的需求,在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的同时,也希望自我需求得到满足。对志愿者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志愿者会对志愿服务更感兴趣,这有利于维持他们的服务热情,调动他们参与志愿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促进志愿服务事业持续发展

对志愿者进行必要的激励,能够有效避免志愿者人才流失,同时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服务的队伍中,在全社会范围内更好地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有利于推动志愿者组织发展壮大,促进志愿服务事业的持续发展。

(三)提高志愿服务的工作效率和提升志愿服务品质

合理的激励能够使志愿者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有利于志愿者提高工作效率,积极主动地去完成工作任务,促进工作目标的实现。同时激励会强化志愿者的服务精神,进一步提升志愿服务的质量和品质。

三、大学生志愿者的需求分析

激励的起点是人的需求,人的需求会支配动机,动机又进一步激发人的行为。因此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有效的激励,要以满足他们的需求为出发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求大致分为五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友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3]。马斯洛认为,只有低层次的需求得到部分满足,高层次的需求才能成为影响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相对于生理、安全等低层次需要来说,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高层次需要更有价值。

根据中央民族大学党秀云教授对于北京市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需求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时具有多种需求,主要有“服务社会,帮助他人,实现自身价值”的需求、“挖掘潜能,锻炼能力”的需求、“积累经验,增加社会阅历”的需求、“结交朋友,扩大社会网络”的需求等。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具有双重性,既有利他动机,也有利己动机。虽然很多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的动机是利己的,但并不具有功利的性质,这是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较高层次的精神满足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满足,如组织的认可和赞赏、志愿服务的成就感和荣誉感等。因此在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激励时,要充分考虑他们的需求和动机,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四、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的构建

(一)、激励应坚持的原则

1、差别性原则

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有内在的需求,需求因人而异。一种激励方式可能对某个志愿者有效但对另一个志愿者却不合适。因此,应针对不同志愿者不同的需求,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差别化的激励方式能够满足志愿者多样性需求,有助于激励目标的实现。

2、时效性原则

一般而言,激励措施越及时,越接近于志愿服务出现的时间段,激励效果会越好。因此除了传统的在志愿服务结束后进行成果激励外,还应该重视过程激励。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及时对志愿者激励,即使是口头的感谢和表扬,都会使志愿者的成就感得到满足并获得更大的工作动力。

3、持续性原则

志愿服务是一项持续性工作,对志愿者的激励也应该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志愿者可能会因为每次单调、重复的工作而降低工作热情,也可能会因为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而挫伤工作积极性。要想始终保持志愿者高度的工作热情,就必须采取持续性的激励行为。

4、公平性原则

激励必须公平合理,因为任何不公平的奖励都会极大损伤志愿者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所以要秉承公平之心,一视同仁,不偏不倚。激励标准要统一,应根据志愿者实际贡献的多少进行合理激励,避免“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搭便车”现象。

(二)构建多元化的激励体系

1、奖励激励

奖励激励是把奖励作为激励的一种重要手段,应坚持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为志愿者颁发证书、授予荣誉称号、开表彰大会、口头表扬和赞许等精神奖励的形式,志愿者会产生一种成就感和荣誉感。同时应当予以他们适当的物质奖励,如发放纪念品等形式来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

2、情感激励

情感的力量是其他物质奖励所不能比拟的。志愿组织管理者应多关心志愿者的生活工作状况,经常与志愿者沟通交流,征求他们的意见等,在组织中形成一种互相关心、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良好氛围。情感上的满足会使志愿者形成一种凝聚力,更加认同组织宣传的志愿精神,积极地参与志愿服务。

3、授权激励

大学生志愿者在志愿服务活动中,不应该是被动的接受者,而应该是主动的参与者,这就需要组织授权。除了重大问题决策权外,志愿者组织可以将一定的权力下放给志愿者,授予他们一定的工作自,同时赋予相关的职责,志愿者会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完成工作任务。

4、培训激励

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系统化、规范化的培训,可以将个人发展目标和组织发展目标结合起来,不仅能够满足他们学习的需要,也能够提高志愿服务的质量。志愿组织可以采用讲座、经验交流会、实地参观等多种方式,对志愿者进行基础入门知识、工作流程、规范要求等专业技能培训,同时还要注重志愿者人际交往能力、礼仪文化、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训[4]。

5、保障激励

志愿者在志愿服务过程中享有受尊重的权利、人身安全保障的权利、物质保障的权利等基本权益以及知情权、监督权、获得教育和培训权等特殊权益。对志愿者权益保障要做好以下两方面:第一,要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大学生志愿者、志愿组织、服务对象之间的法律责任和各方的权利义务关系。确保处于弱势地位的志愿者在志愿服务过程中自身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法律保障[5]。第二,要实行必要的物质保障。志愿组织应充分考虑志愿者在志愿服务过程中付出的经济成本(如交通费、餐饮费等),对志愿者实施合理的经济补助,同时对有一定危险系数的服务项目,应主动为志愿者购买保险。

五、结语

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我们相信,通过分析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需求和动机,采取多种激励方式,调动他们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和积极性,必定会促进大学生志愿者成长以及推动志愿服务事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丁元竹,江汛清,谭建光.中国志愿服务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 党秀云.志愿服务制度化:北京经验与反思[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3.

[3] 蔡继红.马斯洛需要层次学说述评[J].理论界,2011(05).

励志人物篇7

DOI:10.3969/j.issn.1674-7739.2012.02.005

Key Words:社会管理 公民志愿服务 制度建设 兼容并包

公民志愿服务是我国社会建设、尤其是城市社会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对于环境保护事业、慈善事业、养老事业以及社区建设事业等诸多事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为了在城市社会建设中更好地推动公民志愿服务,笔者认为当前不能忽视制度建设问题,制度建设是公民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试结合实际,就当前公民志愿服务的制度建设问题加以探讨。

一、城市社会管理中公民志愿服务制度化的作用

在我国公民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中,当前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重中之重,原因如下:

(一)能够节省各种成本

按照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制度本身就是节省成本的产物。有效率的与好的制度可以使相关主体的权利与义务明确而不是含糊的,让人们明白什么样的行为应受到奖励,什么样的行为要受到惩罚以及受到什么样的惩罚,从而省去很多磨合成本。志愿服务事业是个系统工程,其中的环节与层次错综复杂。面对这样的一个系统工程,只有依靠明晰的制度,才能提高效率、节省成本,从而推动其持续发展。例如在我国目前的养老志愿服务中,经常出现一个养老机构一天有数组志愿者上门服务,老人不胜其扰,而另一个养老机构却是数天无人光顾,造成资源的极大错位与浪费。这种局面的出现,与缺乏明晰的制度不无关系。为了扭转这种不利局面,节省成本与合理利用资源,加强制度建设势在必行。

(二)能够减少不确定性

制度经济学告诉我们,制度有减少不确定性的功能,即制度向人们提供一个日常生活的结构以减少不确定性。①在志愿服务事业中,不确定性随处可见,例如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可能出现意外受伤,志愿者与服务对象之间可能发生纠纷,志愿者在参与服务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用人单位欺骗,志愿者也可能遭受被服务对象的误解与攻击。当然甚至还有极端情况的出现,如有的志愿者为了志愿事业付出了生命。这些问题的避免与解决,都离不开完善而明晰的制度。只有相关主体的责、权、利比较明确,更多公民才敢于投入到这项事业之中。缺乏明晰的制度,无疑将影响人们参与的积极性。

(三)能够创造社会资本

对于我国目前的社会建设而言,志愿服务不仅具有“显功能”——补充人力资源与完善各种社会事业,而且具有“潜功能”——培育社会资本。笔者认为,当前在我国,相比“显功能”,志愿服务的“潜功能”可能更为重要,因为培育社会资本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公民社会的基础。利用志愿服务培育社会资本,离不开制度建设。制度是个框架,在这个框架内,制度资本可以孵化社会资本。例如学校就是一个制度资本孵化社会资本的例子。在学校这个正式制度的框架内,同学之间衍生了大量的社会资本。而在商业领域内,制度资本也可以孵化社会资本。尽管商业以利润为主,但在一个好的制度框架内,由于制度造成了良好的心理预期,人们通过多次打交道博弈,普遍信任可以发展成特殊信任,非人格互动可以转化为人格互动,从而诱发社会资本。我国目前社区建设也是依赖制度资本孵化成社会资本的。在我国,不少城市社区由于社会结构变迁与地域重组,居民呈“原子化”倾向。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建设与运动,促进社会资本增长。如社区居民之间开始熟悉,社会资本日益雄厚,最终居民逐渐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可以“自我组织”与“自我管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区自治。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人们之间的社会资本淡化。加强志愿服务的制度建设,可以一举两得:一方面,可以促进志愿服务更好地开展;另一方面,在科学的制度下,志愿者之间、志愿者与服务对象之间可以生成大量社会资本,这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收获。

(四)能够增强志愿服务的凝聚力

志愿服务不是个体的“散兵游勇”行为,而是一种有组织、成体系的社会事业,与其他社会事业一样,离不开凝聚力。即使人们参加志愿活动的动机各异,完善的制度也可以保证这种凝聚力,这就是制度的魅力所在。因为有效率的制度并不否认与遏止人们对自身利益的追求,而是通过激励机制的存在,把人们对私利的追求引导到维护公共利益上来。目前在我国社会建设中,公民志愿服务才刚刚起步,凝聚力对于这项事业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因此通过制度建设推进公民参与志愿服务事业的凝聚力,显得十分有必要。

二、城市社会管理中公民志愿服务制度建设的体系化

在城市社会管理中,公民志愿服务不仅需要制度,而且需要制度的体系化。一个完善的制度体系至少应包含准入与培训制度、档案管理制度、激励制度、保障制度、服务评价制度以及一些具体的运行制度(每个具体志愿活动的操作规则)等。而且我们应当看到,这些制度之间是有机联系、环环相扣的,必须以系统论的视角进行建设。按照“木桶理论”,决定木桶容量的多少不是取决于最高的一块板,而是取决于最低的一块板。志愿服务制度建设也是如此,决定志愿服务效果的不是最好的制度环节,而是最弱的制度环节。例如我们可能完善了准入与培训制度、档案管理制度、服务评价制度等,但仅仅保障制度滞后,同样就可能使整个工作功亏一篑。总而言之,在城市社会管理中,公民志愿服务制度建设需要体系化,任何制度环节都是不可或缺的。

(一)准入与培训制度

这是志愿服务开展好坏的基础问题。为了提高服务质量以及实现科学管理,必须建立健全准入与培训制度。当前在我国,最好以城市为单位建立统一的数据库,实施志愿者登记注册,进行资格确认,这样一方面可以统一调配资源,另一方面也可以进行科学的跟踪管理。当然,仅仅建立健全准入制度还是不够的,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克服“志愿失灵”现象,防止“外行帮忙、越帮越忙”,必须加强对志愿者的培训,使其熟练掌握志愿服务相关政策、熟练掌握相关服务技能、熟练掌握交流与沟通技巧等。为此应健全志愿者初次培训、阶段性培训和临时性技能培训机制,使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志愿者的服务技能和服务水平。

我国目前志愿者准入与培训制度建设才刚刚起步,在注册认定环节还存在比较多的问题,影响了志愿者参与的积极性。同时在志愿者培训方面存在的问题更多,志愿服务的专业性、规范性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些都需要不断完善与强化。

(二)档案管理制度

良好的档案管理制度是建立志愿者长效志愿服务机制的前提,也是推动志愿服务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建立志愿者电子档案,共享志愿者资源,这是目前发达国家志愿服务的普遍做法。日本有很多“志愿者人才库”,一些志愿组织专门收集各项大型活动的志愿者信息,在政府需要招募大量志愿者时,他们就向政府提供人员,免去了重新征集的时间和精力,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志愿者的服务质量。我国目前还缺乏完善的档案管理,以至于志愿服务往往处于“各自为战”的状况,不利于资源整合。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结合准入登记环节,需要逐步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准入登记可以为档案管理提供“雏形”,但更重要的是后期管理与数据更新。在当今网络发达的情况下,这方面已经不存在任何技术障碍。

(三)激励制度

激励制度为志愿者服务注入动力,对于志愿服务不可或缺。我国目前已经出台了不少相关激励制度,对于志愿服务采取了物质与精神奖励,例如对部分志愿者在升学、晋升方面给予一些优惠,对部分志愿者给予一些物质上的补助。但是必须看到的是,我们的激励制度也有比较大的缺陷:

首先,针对性不足。根据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从事志愿服务的人动机各异:有的人是纯粹的利他主义;有的人为锻炼自己;有的人为谋求更好的升学与就业;有的人则是受他人影响比较大,处于从众心理。对于不同的动机、不同的激励措施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对于纯粹利他主义的志愿者,物质方面奖励所起的作用比精神方面奖励作用要小得多,而对于一些在校学生而言,升学与就业方面的优惠激励作用更大。我国目前激励制度还缺乏分类机制,这样在调动志愿者积极性方面会大打折扣。笔者认为,当前应当建立分类机制,对于部分人群,如高校学生可以标准更高一些。对于高校学生,在必要时可以实施“强迫志愿”,因为作为一个高素质人群,高校学生自身需要锻炼,同时他们的行为对社会有一种示范效应。因此,高校学生参与志愿活动于己于社会,都是必须的。一些发达国家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如美国高校的志愿者参与制度,把高校学生必须志愿做义工达到一定时数,作为必修学分,不完成者不能毕业。还有一些国家实行奖学金制度,即完成一定数量的志愿服务可以获得一定数量的奖学金,以此推动高校学生参加志愿活动。我国国情与西方不同,但推动高校志愿活动也势在必行。当前可以把志愿服务作为高校选修科目,学生完成后换取一定的学分,也可以作为学生道德考核标准。其他人群的激励制度标准可以相对低一些,根据人群特点科学地制订。

其次,缺乏细化的激励制度。我们的奖励制度基本上是“粗线条的”,缺乏细化。国外的一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一些奖励制度甚至达到十分精细的程度,类似于购物的积分制度,服务的质与量达到什么程度可以享受什么待遇,一目了然。在这样的制度下,很多公民不断“超越”自我,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四)保障制度

完善的保障制度对于志愿服务而言是不可缺少的,可以解除志愿者的后顾之忧,调动其积极性。完善的保障制度至少应当包括:志愿服务风险告知制度与保险制度。志愿开展服务过程中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特别是在周期较长、涉及志愿者数量较多的大型赛会志愿服务活动中,一旦发生自然灾害、人为事故或者因为志愿服务项目本身原因引发的事故,将可能导致志愿者人身权益与财产权益的损害。因此在志愿服务开始时,相关部门就要告知志愿者相关的风险,防患于未然。同时还要给志愿者提供保险,在经济上应对风险。我国目前缺乏完善的保障制度,难以应对志愿服务中出现的风险,造成志愿服务的逆向激励,影响了志愿服务的数量与质量,这也是目前志愿服务事业难以大发展的制约“瓶颈”,这方面的法规制度建设势在必行。

(五)服务评价制度

随着志愿服务的不断发展,构建科学完善的志愿服务评价制度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只有建立科学完善的志愿服务评价制度,激励制度才能发挥功效,志愿服务事业才能走上正轨。目前,我国志愿服务的评价制度仍然十分薄弱,尚未实现制度化与体制化。借鉴国外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当前可以建立星级评估制度,把志愿服务划分为不同的等级,根据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时间、志愿工作的完成程度以及社会影响力来给志愿者评定等级,志愿服务时间越长或者在志愿工作中获得的成就越大,评定的等级就越高,并以此作为政府支持和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

(六)具体的制度

以上准入与培训等五个方面制度都是从宏观角度而言,具体的制度则是从微观角度而言的。具体的制度就是在具体志愿服务中,根据服务对象与服务任务不同而具体推出的规定。如在养老服务中推出的“养老储蓄制度”,志愿献血中推出的“未来血液无偿使用制度”等。这些制度要依据具体工作的开展予以建立。

三、城市社会管理中公民志愿服务制度建设的路径

在当前公民志愿服务事业发展中,我们可以采取自上而下的路径,也可以采取自下而上的路径,来建构相关制度(尤其是具体的制度)。无论哪种路径,都应根据实际因地制宜地予以选择。

(一)自上而下的路径

我国目前很多志愿服务制度建设沿袭的是自上而下的路径。在目前的国情下,自上而下的路径有着一定的合理性,例如可以保障服务更好地开展,可以短时间内调动公民投入志愿服务之中的积极性。但自上而下的路径也有一定的问题,就是容易脱离实际。归根结底是一个制度“嵌入”的问题,这个问题是一个世界范围内普遍性问题。制度学中的“嵌入”理论告诉我们:一个制度的好坏,不能抽象谈论,要看其能否“嵌入”到所在的社会环境之中,契合社会环境。制度“嵌入”跟器官移植一个道理,匹配机体,器官移植就能成功,反之则失效。一些西方国家非常先进的制度,被发展中国家“移植”,运行一段时间之后有的效果很差,究其原因在于“嵌入”失败,难以契合所在社会环境。例如社区矫正制度在西方是一个非常好的制度,引入到一些发展中国家后,效果大打折扣。症结在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环境比较糟糕,司法腐败比较严重,社区矫正制度反倒成为了司法腐败的一种“变通”,违背了该制度的初衷。

自上而下路径建构的志愿服务制度也是如此,必须“嵌入”到社会环境之中,与社会有机体契合,否则效果将大打折扣。在实践中,我国不少自上而下路径的制度往往不是在社会环境中培育出来的,缺乏与实际环境的磨合。例如我国很多志愿服务制度中都有服务时间的规定,以此作为奖励的基础。但在有些情境中,这种时间规定意义不大。其一,很多志愿服务源于志愿者的爱心,在这种志愿服务中时间计量意义不大。况且在一些爱心亲情化的志愿服务中,志愿服务者与被服务对象也都不会刻意计算时间。其二,在很多情况下,即使刻意计算时间,也存在一个精确性的问题。辛勤工作1小时与“磨洋工”工作1小时,工作效绩是不同的。我国目前还没有科学的量化手段,仅仅依据时间,激励效果是远远不足的。笔者认为,对于一些特殊种类的志愿服务(如精神慰藉等)以及一些特殊情境下的志愿服务(如熟人社会中的志愿服务),用时间计量并不是最好的办法,用效果测量或者效果辅以时间测量,可能会更科学一些,更契合所在环境。为此,以自上而下路径建构志愿服务制度时,在制度实施前,要进行充分的调研,在制度运行一个阶段后,也要及时调研与总结,出现问题及时修正,以免脱离实际。

(二)自下而上的路径

志愿服务制度建设不能忽略自下而上的路径,自下而上的路径由于从“社会土壤”中培育,往往在因地制宜性方面有所保证。事实上,我国很多制度的出台,都是沿袭自下而上的路径,例如联产承包责任制,最早也是农民自发组织进行的,政府调研其作法,抽炼其经验,最终上升到正式制度层面,予以推进。还有土地流转制度,最早也是农民自发进行的,政府总结农民经验后,上升到制度层面,最终形成了多种模式。

对于一些自下而上路径建构起来的制度(不仅仅志愿服务制度),政府应当进行深入调研,将其推入正式制度层面,使其合法性有所保障。如果没有政府的合法性保证,一部分人就会以其“非法性”而借口拒绝,久而久之,制度就会面临危机,从而难以持续。这是民间自下而上路径自发生成制度的脆弱性之所在。在《公共事务治理之道》中,美国著名学者奥斯特罗姆就曾论述过这个问题,她认为“政府对组织权最低限度的认可是成功的自组织活动的重要设计原则”。②

笔者曾亲身经历过这样的事例。某医院著名专家定期坐诊,能够挂到专家号成了“稀缺资源”,甚至出现几天前就接力排队的极端情况。为了缓解竞争压力,维护排队秩序,一些志愿者(本身也是受益者)自主制定了规则:用纸张记录排队次序,每隔1小时有两个人接力值班。这个制度省去了大家通宵等待的辛苦,在效率与公平两端都有所保证。如果院方能够肯定这一做法,以条文形式予以确立,并通过保安给予一定的支持(纸张和身份证复印件让保安见证),这一有效率的制度可能会得以确立。但比较遗憾的是,由于长期合法性得不到保证,中间起了数次纠纷,最终“加塞”的人不断增多,该制度逐渐失去了约束力,人们又逐渐回归了无秩序状态。

四、城市社会管理中公民志愿服务制度建设的问题探讨

目前在我国志愿服务制度建设中,还存在着几个重点问题,有的甚至引发争议。这些重点问题关系到志愿服务的本源性,为此笔者谈论一下自己的见解。

(一)激励制度应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有机结合

关于志愿服务激励制度,目前还存在着争议。一种观点认为志愿服务是当事人出于奉献社会的本旨,因此不需要额外的物质报酬,在精神方面激励就可以了,否则就混淆了志愿服务与有偿服务的界限,使志愿服务蒙上了功利的色彩。③另一种观点认为志愿服务不仅需要精神激励,也需要物质激励,二者不可偏颇。笔者赞同第二种观点,我国目前的国情决定了志愿服务必须物质与精神激励二者并重。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志愿服务的发展极为薄弱,在日本,有50%的国民参加过志愿服务活动;在美国,参与过志愿工作的成年人和退休的老年人占相当大比例,许多志愿者终生从事志愿服务,且志愿服务的科技含量高。我国目前绝大多数人都缺乏志愿服务的意愿与实践,“小悦悦事件”等一系列事件的发生,与之不无关联。可以说我国总体来讲正处于志愿精神不太丰富、志愿服务并不普遍、人们的志愿服务意识并不十分“纯粹”的阶段。在这种情况下,物质激励是必须的。纵览发达国家的实践,也可以看出端倪。国外的志愿服务激励手段非常多,也非常具体化,其中包括学习培训的机会、附近商业购物的优惠、小区活动的优惠等等。

发达国家志愿者参与要远远强于我国,尚且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并重,我国在公众参与并不理想的情况下,应当二者并重。当然,社会在不断发展。如果未来我国公民志愿服务意愿与能力都有所提高,公民社会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也可以逐渐加大精神激励力度或者以精神激励为主,这需要一个过程,但是没有必要取消物质激励。从社会建设角度而言,志愿服务既是一个结果,也是一个过程。说志愿服务是结果是就志愿服务本身而言的,说志愿服务是过程是就整个社会建设而言的,通过志愿服务增厚社会资本、建构公民社会、促进社会建设是志愿服务更为重要的目标。而为达到这一目标,无论采用物质手段还是精神手段,都是殊途同归。

(二)志愿服务制度建设应对官方组织与草根组织兼容并包

当前,我国志愿服务的推动大多还依赖政府,与一些发达国家区别很大。部分发达国家公民社会已经建成,非政府组织较为活跃,很多公共事务由非政府组织与社区操作,公民志愿服务“草根性质”较为明显。而我国目前公民社会尚在建设中,很多非政府组织具有官方背景,社区建设也有赖于政府推动,这使得公民志愿服务更多被打上了官方的“烙印”。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目前制度建设以及立法的适用性基本上是针对体制内的志愿服务。“草根性质”的志愿服务组织,可能面临沦为“体制外”的危险,这使得我国的志愿服务可能走上二元的路径:官方背景与草根性质。这对于本来就薄弱的民间志愿者组织的发展非常不利。例如当前政府可能以购买服务或者项目激励的形式推动志愿服务,很显然,在这种背景下,具有官方色彩的志愿服务组织更有可能“近水楼台先得月”,造成事实上的不公平。

基于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当前应当消除这种二元性,把“草根性质”的志愿服务组织纳入体制内,在政策上一视同仁。纳入体制内并不是意味着对这些志愿服务组织“同化”,那样不利于我国公民社会的发育与发展。纳入体制的一个前提是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合理分工以及政府与社会边界的合理理顺。政府要做好监督与引导工作,推进社会事业的发展,而不是越俎代庖,挤占社会边界与空间,这才是核心问题。

注释:

①柏维春:《制度与腐败、反腐败的相关性分析》,《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②(美)埃利诺·奥斯特罗姆著、余逊达等译:《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59页。

励志人物篇8

关键词: 家庭教育 励志教育 误区 措施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一样是社会主义国家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在“四有人才”的培养教育中有突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家庭教育是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的重要一环。当前,家庭教育中的励志教育还是个薄弱环节,由于传统因素的束缚,家长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家庭教育,远远不能适应四有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进一步突出家庭教育中励志教育的地位,加速家庭教育科学化已势在必行。

一、励志教育的内涵和本质

追溯“励志”一词的本源,“励”即激励、鼓励之意,“志”,一指志向,抱负,亦即理想,励志,指集中心智致力于某种事业。新时代的“励志教育”,是指运用心理学、成功学原理和自我效能理论,通过系统、科学的教育,激发青少年的自主意识和成就动机,培养青少年自我规划和自我管理能力,较为系统地培养青少年的成功品质,激发青少年潜能的教育。励志教育的本质,是帮助青少年树立志向,激发青少年的动力,磨砺青少年的意志,并帮助青少年形成良好的品质修养,从而走向人生成功。

二、传统思想教育下的家庭励志教育

古时候,励志传统教育理念提倡精神层面上的成功,不管是做大事还是做小事,只要实现了原先的既定目标,就是一种成功。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世人对成功的理解发生了曲解,对于目前各方面压力的增大,家庭励志教育引起了普遍重视。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带着能够提高自身素养及综合竞争力的初衷接受励志教育,这无可指责。家长往往要求孩子们阅读各类励志图书,参加各种励志类的培训班,这已经成为一种培训模式,很多人都对此趋之若鹜。但是,这种不正确的家庭励志模式,让孩子只是盲目地参加所谓培训班,而忽视了励志教育的真正内涵。很明显,这种做法是本末倒置的。真正的家庭励志教育是家长要通过言传身教和积极引导,激发孩子在困境中的潜力,使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能不畏艰难,为了理想努力奋斗拼搏。家长能够在对孩子的励志教育中真正认识这一点,并且努力改变现状,是家庭励志教育走出成功的第一步。

三、家庭教育中的励志教育

励志教育是家庭教育中的薄弱环节,为实现家庭教育科学化必须更新家庭教育的观念,家长要做好这几个方面的努力。

1.家长首先要正确的理解励志教育

(1)励志教育不等于吃苦教育。教育界有一种误读,很多家长单纯地把励志教育等同于吃苦教育。家喻户晓的“卧薪尝胆”的故事就是一个近乎残忍的励志,勾践固然是复国成功了,但这是以扭曲人性、变态人格为代价的。不可否认,在极端艰苦的环境,鼓励能够使人改变现状。但是,过于艰苦的环境,又容易使人产生自卑心理,损害人的人格健康,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

(2)励志教育不等于挫折教育。无论是励志教育,还是挫折教育,都是为了激发青少年成功的志向和成功的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二者相辅相成。但是,这不是二者相等的原因。青少年的励志教育,从通俗意义上讲,就是勉励青少年树立志向,并为孩子积极创造条件实现志向的教育。挫折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提高青少年的挫折认知能力,学会正确使用心理防卫机制和心理调节机制,增强对挫折的排解能力。所以,挫折教育是励志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挫折能力的增强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

2.家长要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己。励志教育不仅是口头上的励志,也不只是口头上的鼓励,它应该表现出实实在在的励志行为。励志的首要前提是自知。家长要帮助孩子正确地认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青少年有了自知之明后,就是设立最适合自己的奋斗目标。一代名臣苏颂在他的教育专著《魏公谈训》中也提到了家庭教育应该注重远大志向的培养,这是人生的精神支柱,也是青少年前进的动力。有了奋斗目标就必须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把人生的终极目标切割成若干小目标。要让孩子明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道理,必须落实在一点一滴的行为上。只有踏踏实实地行动,才能达到励志的效果,走向人生的辉煌。

3.将赏识教育和挫折教育相结合。当代青少年面临各种压力,家长也要注重对孩子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加强挫折教育,引导青少年化压力为动力。首先,教育孩子确立合理的期望目标。其次,运用良好的心理防御机制,如补偿法、精神宣泄法,善于自我调节。再次,培养“压弹”能力。“压弹”原是物理学上的概念,泛指物体受压时的反弹,在心理学上,则指个人面对生活逆境、创伤、威胁及重大压力下的良好适应。赏识教育以赏识为先导,通过鼓励表扬,肯定孩子的优点,激励不断追求成功,是家长与孩子相互激发与鼓励的过程。这要求家长有较高的素养,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与实施教育的突破口,创设情境进行教育。家庭励志教育中,家长必须学会寻找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坚持赏识教育。在赏识教育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教育者本身所具有的优良品质。

4.重视榜样的力量。家长要帮助孩子寻找生活学习中榜样,榜样的力量往往是超乎想象的。它既是感性的刺激,又是理性的教育。说它感性,因为这样的示范作用直观、生动、鲜明,榜样的事迹是鲜活而真实的,对人的教育作用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也具有很强的持续性,甚至是终身的。说它理性,因为孩子可以通过审视榜样任务的历程,获得更多清醒的、客观的认识,这让孩子获得更多信赖感。对孩子而言,榜样可以是一些著名人物,也可以是高年级学生等。孩子通过观察模仿榜样学习、生活方面的典型案例,可以获得最直观、生动和持久的激励,燃起自信、自强的火苗。家长在对子女进行励志教育时,要以言传身教给孩子做好榜样示范,例如,家长要求孩子遵守固定的作息时间,家长首先就要有规律的生活习惯;要求孩子高效率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家长交代的任务,家长平时做事情就要雷厉风行,不拖拖拉拉;要求孩子遇到困难、挫折不灰心沮丧,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就要积极乐观地处理问题。总之,家长事事必须以身作则,塑造良好的自身形象,给孩子树立起良好的榜样,把正直、有责任心、言行一致、守时惜时的形象留在孩子心目中,当好孩子的“启蒙教师”。只有既重视言传,又注意身教,把二者有机结合统一起来,励志教育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李阿盈.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M].江南大学硕士论文,2008.

励志人物篇9

峨山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王晓芸

班级管理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形式,是教育的社会功能的具体体现,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人才的必经途径。班级管理的实质是对学生人格的培养,而励志教育就像一盏明灯,可以照亮学生前行的道路,避免学生误入歧途,陪伴学生成长和成才,将励志教育渗透到班级管理中,可以显著提高班级管理效果。特别是面对特长类班级,励志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 特长类班级的特点

当今社会,我们评价学生的标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原本单纯强调文化成绩变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现,并且随着社会对音、体、美等各方面人才的需求,高中特长班的队伍正不断在壮大。特长班学生是高中生中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中的大多数热爱交往,初步形成了一个个的小集体;自我意识较强,个性心理特征也比较明显;喜欢新鲜的事物,也比较容易接受新新思想;内心世界日益丰富,思想上带有片面性和不稳定性。行为习惯较差,自我约束能力较弱,因此行为习惯改变的周期较其他学生也较长。思想呈现多元化、想法成人化、性格个性化的特征,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过上了娱乐化倾向的生活方式,比如追星族、粉丝群类型等。因为这些特征的存在,若是没有明确的志向,对学生加以引导,他们会处于一种没有目标与志向的混沌状态。高中生作为社会大家庭的一部分,思维想法不可避免会受到社会各方面或好或坏的影响,但由于学生心智不成熟,不能分辨正确的价值取向,所以励志教育的开展,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增强班级凝聚力,让学生逐步养成拼搏进取的人生态度。

二.励志教育的内容及其重要性

励志教育是指运用教育心理学、成功学原理和自我效能理论,通过系统的、科学的教育,唤起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成就动机,培养自我规划和自我管理能力,较为系统、全面地培养成功品质,激发学生潜能的教育。在通俗意义上讲就是勉励学生树立志向,并积极创造条件实现志向。励志教育能够有效的提高班级的凝聚力,提升班风,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热情,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有针对性的励志教育活动,能够积极引导班级学生从认识误区中走出来,明确人生的志向,珍爱生命,学会自我激励,正确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与挫折,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增强对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

三.励志教育渗透到班级管理中的具体措施

(一)一人一句励志名言

在教育的过程中,励志名言是进行励志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关键点。所以在每个学期伊始,我都会让学生制定出班级励志名言,悬挂于黑板正上方,同时每个同学还要写一句自己的励志语张贴于励志墙上,并写上每个同学的目标大学,让同学相互监督,同时通过《你凭什么上北大》等文章,让学生知道,尽管我们离目标有一定距离,但只要付出努力,目标终有实现的一天。让学生要敢想,并付诸行动,这样他们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二)通过主题班会等形式有效励志

从开学伊始,我就利用班会时间让学生观看励志视频和电影。当学生学习怠慢、悲观失望、对学习麻木的时候,我就会组织召开励志类主题班会,通过观看励志视频,让学生重拾学习的动力。同时,我还鼓励并指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轮流召开励志主题班会,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学生能够想到的题材和形式也远远要多余教师,所以在励志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勇于放手,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其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多维度、多角度打造班级励志文化氛围

励志教育不是鼓励进行的,只有渗透于校规班级中,相辅相成,才能拥有持久的生命力。励志教育要以学校相关的纪律要求为蓝本,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让学生向标准看齐,不断自省其身,进行定性与定量的评价。同时,励志教育需要结合实际,让学生推荐并贡献出自己喜欢的励志书籍,设立班级励志书架,让学生推荐自己喜欢的励志歌曲、电影、电视剧,班级多媒体每天以一个同学的励志名言和目标为背景,让学生时刻铭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同时,教师还可以在班级中寻找励志楷模,多角度、多维度打造班级励志文化氛围。

(四)通过家长、毕业学生等参与,延伸励志教育

励志人物篇10

关键词:志愿者 志愿服务 自我管理 激励机制

一、志愿服务现状

截止至2009年底我国按照《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进行规范注册的志愿者人数已达到3047万。志愿者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志愿者这一重要的社会资源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各个高校纷纷采取措施对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予以扶持和鼓励,取得了不少令人欣喜的成绩。但由于忽视长效机制与激励机制的建设,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现状并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志愿服务参与度不高、志愿服务“运动化”、不能进行民主管理、志愿服务活动推广和持续深入难、单纯倡导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得到实践锻炼,收获精神食粮的理念已经使志愿服务活动捉襟见肘等问题。

二、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

1、制度建设。目前,国内大学生志愿服务立法处于校级立法缺失、区域性立法尝试、全国性立法呼吁阶段。通过志愿服务全国立法,有助于确立志愿服务的基本原则,解决志愿服务的领导协调、宣传发动、规划立项、招募培训、资金保障、激励表彰和权益维护等制度性问题。这些是志愿者组织有效运作、发展壮大,志愿服务活动可持续、健康开展的前提条件,也是高校有法可依、依法办事,放手发动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的前提条件。

2、进行高校与社会以及非政府组织的合作。目前,高校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主要是在共青团组织的领导下具体实施,由于受到人力、物力和平台的影响,高校志愿活动往往内容单一、可选择面小、学生能力得不到锻炼,参与积极性不高,很难形成长效机制。高校在新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与非政府组织进行持续的、有规划的合作是保障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取得“多赢”局面的必然趋势。我们可以以团支部为载体,探索大学生志愿服务市场化运营机制。以社区为例:在社区开展内容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实行项目化运作,规范化管理,品牌化服务,与社区各个单位、家庭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使志愿活动成为社区生活的重要内容,形成社区志愿服务品牌名片;公开拍卖服务品牌,一是向社会公开拍卖服务品牌,寻找志愿服务协作单位,主要是以志愿服务为平台,为中标协作单位做好宣传推介,二是向社区各单位、家庭拍卖品牌,在志愿服务的基础上完成与志愿服务相近但又无法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完成的工作内容,中标单位要对志愿活动给予经济上的扶持,在实现志愿服务市场化的基础上,探索大学生自主创业与志愿服务相结合的运行模式。

3、注重对志愿志愿者本身的培养

仅仅为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提供良好的物质支持及制度环境还不够,志愿活动要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注重对志愿志愿者本身的培养。相比其它社会群体,大学生有年龄优势及一定的知识和思维优势,但由于对志愿服务的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如果单凭热情,很难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必须提高基本素质来适应志愿服务的需要。“青少年在参与不同类型的志愿服务时,能认识和理解不同人生追求的积极意义”,从而“超越单纯的自我利益、自私观念,培养人类互助发展的观念”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大学生了解国情、认识社会,丰富了自己的人生阅历和人生经验,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客观理性地认识和分析问题,树立在平凡的生活中实现自我价值和理想的信念。志愿服务活动对大学生志愿者的个人成长和意志品质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许多大学生志愿者毕业后,仍在工作之余热心志愿服务和慈善公益事业,说明志愿服务活动对其影响至深。希望当代大学生都能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为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4、扩大志愿者自我管理空间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多元、需求多样、参与自主的特质使得他们乐于接受新事物,关心社会发展,对社会舆论愿意独立思考,有强烈的平等意识和权利观念,热心公益事业和环保活动,喜欢直率的情感表露,厌恶形式主义。所以,从管理者角度来看,既然大学志愿服务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就应考虑他们这一代的特点,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和意愿。为此,可以考虑建立这样的志愿服务体系:学校团委和院系团委抽调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青年志愿者协会,同时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咨询中心或培训基地,由学校主要领导分管,团委只是作协调、沟通和指导工作。鼓励成立多种形式的学生志愿社团,由其动员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与学生社团组织共同管理志愿者,形成志愿服务活动丰富多样的格局。不仅如此,还应通过互动活动、平等交流等方式创造出这样一种志愿组织的管理机制和文化氛围,激发出每个人内在的精神需求和潜能,保护每个志愿者的参与热情,给每个大学生志愿者提供展示自我能力和才华、责任感和创新思维的机会,并通过民主、公平和透明的组织和制度的形式来保证这一组织文化目标的实现。只有志愿服务成为大学生自愿参加、富有乐趣的活动,才能产生长久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