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赤壁原文十篇

时间:2023-03-15 03:13:08

火烧赤壁原文篇1

赤壁,我喜欢这个名字,是一种“语感”使然吧。汉语常常因音韵、色彩、形象的组合产生一种奇特的美感,我之欣赏“赤壁”,便由于此。

赤壁有二,一“文”一“武”,都在湖北境内。“文”赤壁在今黄冈县西门外,状如长鼻,悬为临江断崖,其色赤赭,是诗人苏轼在黄州时常游览的地方,因他前后两篇《赤壁赋》的广为流传,而为人所知。那“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的境界,让人无限感怀。“武”赤壁名气更大,由于《三国演义》的传诵,和京剧《群英会》的久演不衰,赤壁之战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了。经当代京剧重新改编,干脆易名《赤壁》,可算名副其实了。历史上赤壁之战的遗址为蒲圻县西北38公里的赤壁山,它对岸的鸟林便是曹操的遁兵之所。黄盖诈降,引一二十艘战船燃满船柴火向前,火势借风蔓延,可怜曹营梦中人马,便成了遍体烧焦的尸骸。有文字云:“曹军大败,石壁皆赤”。是夸张,抑或想象呢?到底是原来的崖壁便呈赤色,还是被这把火烧红的,不得而知了。

东坡先生江上遨游时,提到曹操的“横槊赋诗”,叹道:“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曹操在江上,见那鸦鹊旋飞,吟道:“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谁想他兵败逃亡时,竟也凄凄然“无枝可依”了呢?而周瑜、孔明、鲁肃三人对“火”定计,呵呵一笑,又是何等兴致,岂不知这把得意洋洋的“火”,烧死了江南江北多少无辜男儿。他们不过是为夺权争霸的政客屠夫们做了白白地牺牲而已。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也是堪称名篇的:“乱石堆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声如许,仿佛便是历史征战的重现。“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这一番慨叹,却显出诗人见识的局限了。周瑜孔明们的智慧固然高超,其作为不过是“各为其主”。成则为王败则寇,古今中外所有夺江山争霸权的内战,又有多少正义可言?“一将成名万骨枯”,所谓的“英雄”伟业,莫不是以成千上万战士和无辜平民们的生命做代价而取得的。“灰飞烟灭”者哪里是什么“强虏”?历史的赤壁不仅仅是罪恶的战火烧赤的,也是千千万万无辜士兵们的鲜血染红的吧。

火烧赤壁原文篇2

《卖花声·怀古》是元代散曲家张可久创作的咏史组曲,原文如下:

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不堪回首,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译文:阿房宫内罗袖翻飞,歌舞升平;金谷园里玉楼拔地,再添新景;隋堤上古柳葱郁,江中龙舟显威名。往事难回首,东风又起,暮春时候一片凄清。美人虞姬自尽在乌江岸边,战火也曾焚烧赤壁万条战船,将军班超徒然老死在玉门关。伤心秦汉的烽火,让百万生民

(来源:文章屋网 )

火烧赤壁原文篇3

关键词: 《赤壁赋》 苏轼思想 “悲”

黄州山水,尤其是黄州西北的山麓,横插江中,峭壁直立,山石赤红似火烧,它的对岸即是华容镇。人们传说,这儿就是当年“火烧赤壁”的古战场。宋神宗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被贬期间苏轼曾两次游览赤壁,先后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两篇精彩绝伦的散文和《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气势磅礴的千古绝唱。那么,苏轼是不是像旧时代大多数落魄文人那样,在遭到打击、饱经困厄时自甘沉沦、一蹶不振、自暴自弃、及时行乐、无所作为呢?人教社新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六单元选编了苏轼的《赤壁赋》,《后赤壁赋》亦选入第三册读本。我对苏轼此时期的思想做些探究,以求加深对《赤壁赋》这篇课文的理解。

一、乐景哀情显痛苦

苏轼所贬之地黄州,滨江带水,群山盘曲,翠木蓊郁,险峻壮伟。而且黄州还有当年吴王避暑的圆通阁;有伍子胥逃到昭关,以价值百金之剑酬赠渔父的解剑亭;有王F率晋军沿江东下灭吴,用烈火烧熔千寻铁链的西塞山。所有这些胜地,都足堪苏轼流连凭吊,这些胜景在他的作品中都有广泛的体现。特别是他第一次来到传说中带有神奇色彩的赤壁,睹物思人,触景生情,感慨良多。自己仕途遭挫,屡受打击,而且“戴着帽子”被贬黄州,此时此刻最吸引他的当然是美不胜收的自然风光了。因此,在《赤壁赋》中作者对赤壁的美好景色做了细腻的描写。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秋天的江面,微风吹拂,爽朗而澄静。“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从淡云写到江水,月亮在徘徊,雾气在升腾。茫茫的夜空,辽阔的江面,缥缈的雾气,经过月亮银辉的浸染,显得水天一色,浑然一体,浩瀚无边。这是多么空灵、多么旷远、多么美妙的景色啊。面对如此胜景,难怪作者要“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了;置身这样的情景之中,难怪乎作者具有“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感觉了。

二、主客对话解心结

面对如画江山,作者并没有“物我相忘,身心皆空”,超脱尘寰,而是想到了“一时多少豪杰”,“吾生之须臾”,华发之早生,功业之无成。作者借助“赋”的写法,去除汉赋板重、堆砌的毛病,更没有受骈赋、律赋形式束缚,而且巧妙运用主客对话形式,引出了存在于作者心中的“结”。于是在“饮酒乐甚”的情况下,客却吹出了凄切婉转“如怨如暮、如泣如诉”,“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悲凉幽怨的曲子,这自然引起了苏子的惊讶,从而完成文章由“乐”到“悲”的转换。

客之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悲,而是一种人生之悲;客之悲,在于触景伤怀,感叹人生苦短,功业无成。作者借着景物、地点的关合,用曹操这个历史英雄人物来感叹人生。景物还是当年的景物,地点还是当年的地点,可是当年“破荆州、下江陵、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而称为“一世之雄”的曹操,如今到哪里去了呢?这样的一世之雄况且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更何况我们“侣鱼虾而友麇鹿”的平庸之辈,连影子都不曾晃一下就消失了。客自己知道不可能“抱明月而长终”,所以,借着箫那悲凉的余声说出自己的心思。这里与其说是客“悲”,倒不如说是主悲,是受贬的苏子、过去的苏子心灵深处思想的再现。这和他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人生如梦”,反映出来的思想是一致的。

那么苏子又是如何回答客那人生虚无、消极悲观的思想的呢?“客亦知夫水与月乎?”作者拾取眼前景物,以朴素的辩证唯物论思想,从地面上的江水和天空里的月亮说起:“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江水不舍昼夜地滔滔流去,作为某段江水,似乎从这里消失,而作为整个江水,则长流不绝;月亮有时圆,有时缺,但它缺了之后又恢复圆,这样周而复始,终究无所增减。由此作者由自然现象归纳出一般的认识原理:“盖将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这就是说,变与不变,无论自然还是人生,都是相对的。

到这里,可以说,作者设置主客对话,目的是表现自己当时复杂矛盾心情,是过去的“我”(被贬以后的“我”)和现在的“我”(游赤壁之时的“我”)思想交流、情感交锋。难能可贵的是作者通过这种自我心理调节、自我释放重负的方式,完善了自己的思想和人格。作者虽屡遭厄运,身处逆境,却没有沉沦,这样的生活态度远比畏首畏尾、忧心忡忡而显得乐观豁达得多,有情趣得多。面对不能改变的事实,作者只能采取这样的方式,使心理得到暂时平衡。

三、借酒消愁愁更愁

文章通过主客对话,使存在于客心中的郁闷好像完全消失,心结好像完全被解开。所以客转悲为喜。“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从表面看,主客情绪得到了释放,心情完全得到了放松:酒尽情地饮,菜肴、果品尽情地享用,直到酩酊大醉,相互枕着睡着了,天已经亮了还不知道。这里主客畅饮,可谓亦真亦幻,虚实共存。古人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因而主客喝得酩酊大醉,这难道真的能去除心中的块垒?这里明显是不可能的。这里只能是借酒写乐,实为借酒写忧。酒无法去除心中的忧愁,只能是求得暂时的忘却,只会“借酒消愁愁更愁”。因为作者仍然放不下“人生须臾”、功业无成的悲伤。这里表面上写乐,实际上仍然在写悲。作者从酒中取乐,实为掩盖心中之大悲。为朝廷出力而像曹操、周瑜那样建功立业是他心中挥之不去的影子。所以,文章结尾只能是寄悲愤于旷达。而有参考书这样评价说:这一段是他做给政敌看的,你看我虽然被贬,仍活得很自在。这样的分析太表面化,太牵强附会了,没有深入分析苏轼当时的处境和他在文章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我实在不能苟同。

这种感情在《后赤壁赋》中亦有所表达。作者秋天刚写完《赤壁赋》,总觉得情犹未尽,所以在这年的初冬又写了《后赤壁赋》,结尾用了浪漫的梦境,结束全文。文中道士化鹤的故事出于“羽化”游仙思想,作者有此幻想,却又“开户视之,不见其无”。这正反映了他在出世、入世问题上的极度矛盾心理。由此《赤壁赋》中的客(过去的“我”),在结尾还不能算是真乐,只能是借酒消愁的乐,是借酒醉掩盖生活现实中的悲哀,是面对不可改变的现实,自我调节的一种方式。如果是真乐,他就会像先人陶渊明那样,弃官还乡,完全陶醉在无限美妙的田园风光之中。那才是一种真正的洒脱。可惜的是作者做不到这一点。因此,主客劝慰,只不过是作者心灵深处的碰撞;“相与枕藉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这只是面对无法改变的现实采取的一种积极回避的方法,只不过是求得暂时解脱而已。

火烧赤壁原文篇4

李真、徐德明《从“王派<水浒>”看扬州评话的艺术形态特征》一文认为,“扬州评话的艺术形态由说书人‘全面表白’的口头文学叙事、书场音韵效果和书台表演的形象塑造互动构成。口头文学叙事以其细腻周到与书面叙述的繁简详略方式有别,口头语言以其声音、节奏中包含更为丰富的情感容涵与书面语言的意义繁复不同,书台表演融通口、手、身、步、神诸艺术因素完成说、做、念、打的动作塑性,更有戏曲舞台表演不及处。”与同属扬州地区的扬州弹词及部分兄弟曲种的说白部分相比,扬州评话具有更为突出的节奏感,不仅说白富有“音韵效果”,其叙事结构也具有抑扬顿挫、跌宕起伏、舒缓有致、疏密相间的艺术特征,产生了强烈的节奏美。

详略得当、突出重点

王派《水浒》是扬州评话最具代表性的书目,它是根据《水浒》改编的,但说书人(改编者)对原书并非照本宣科,也非简单的扩充丰富,而是大胆增删,选择了武松、宋江、卢俊义、石秀等英雄人物作为主角,独立成篇(即四个十回)。这四个十回,说书人也并非平分秋色,而是对武松情有独钟,倾注了更多心血。老舍先生评价它“字数虽多,读起来却不吃力;处处引人入胜,不忍释手”。

同样,对于《三国演义》改编的情形也类似于此。窗体底端

“扬州评话《三国演义》故事发展中,全书故事逐渐被分解成三个部分,俗称前、中、后《三国》”,前、中、后并非按照时间简单划分,比如后《三国》从“三气周瑜”说到“六出祁山”,蜀、吴灭亡与西晋代魏则未进行演说。同光年间,以李国辉为代表的李门《三国》崛起,实际上李门《三国》就是中三国,主要说“火烧博望”、“火烧新野”、“火烧赤壁”三把火,李国辉的弟子中,康国华、吴国良成就最大,分别被称为康派《三国》与吴派《三国》,其中康派《三国》与王派《水浒》并称。而“康派《三国》评书之精华,无疑是《火烧赤壁》”,单行出版的《火烧赤壁》有9回32段51万字。在《火烧赤壁》中,又尤以舌战群儒、智激周瑜、群英大会、蒋干盗书、草船借箭等故事最为精彩传神。

近来年新创作的扬州评话《王少堂》获得了牡丹奖的文学。这部书并没有讲述王少堂从生到死的故事,而是“真实、生动、形象地再现了王少堂由一代扬州评话世家子弟成长为一代宗师的成才之路。”(8)作者将大量笔墨用在了王少堂学书、从艺、入书等方面,对其中的过“铁门槛”、教场打擂、智求命单等,更是用尽心血,着力打磨,这几段书都成为其中的代表段落,经常单独演说。

快慢有致、松紧适宜

扬州评话在结构上的第二个特点是快慢有致。该快的地方,三言两语就此交代,该慢的地方则磨碎了讲。出于全书完整性的考虑,这种快慢有致是建立在松紧适宜的基础上的。观众的审美情绪跟着说书人的节奏,一会紧张,一会松弛,一会高兴,一会忧愁……

《武松斗杀西门庆》一段,从杀了潘金莲讲起,到杀掉西门庆结束。从武家到狮子楼,武松满腔仇恨,表现得心急火燎,所以“蹦纵蹿跳。奔向狮子楼”,不但武松跑得快,说书人讲的也快,因为听众急着想知道如何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对西门庆在不在狮子楼充满了期待,对后面的打斗充满了期待。到了狮子楼,武松的动作慢了下来,一是他不认识西门庆,需要辨认;二是他不知道西门庆的实力底细,需要观察。说书人讲的也细,一是情节交代的需要,要将有关人物,有关背景一一介绍,而不要夹杂到打斗的情节中,造成拖沓;二是情势的需要,要将斗杀到来之前那种紧张的气氛造足;三是观众审美的需要,观众越是紧张,说书人越是悠着说,将观众的胃口吊足。说书人还插了两段闲话,一是一个满瓶不动半瓶摇的打手的吹牛;二是掌柜与店小二的纠缠,用以调节气氛与对比出武松的冷静、坚毅。《扬州说书选》选了“斗杀”,一共30页,而这一段就从第2页到13页,占了三分之一强。而核心的斗杀部分则从14页一直到30页,每个招式,每个回合都交代得清清楚楚,其中还不忘对那些打手的丑恶嘴脸顺带一笔,观众自然也就听得津津有味了。

情节跌宕、细节入微

《草船借箭》是康派《三国》的代表选段,也是“火烧赤壁”的核心故事之一。故事一开始就交代,周瑜“意图借军令”杀害诸葛亮,因此要诸葛亮督工造箭。诸葛亮不但坦然接下任务,还主动要求限定数目、限定时日,这让周瑜心中得意,鲁肃暗暗着急。周瑜将期限从10天说到15天、20天,40天、50天、两个月,诸葛亮只是摇头,周瑜以为诸葛亮要故意推脱,鲁肃则觉得诸葛亮变得“聪明”起来,学会讨价还价了,观众则在疑问,究竟需要多少天?结果诸葛亮“自定三天完缴十万支箭”,这让鲁肃浑身一凉,周瑜怀疑是戏言,于是立下军令状。诸葛亮下面的举动更是让鲁肃摸不着头脑:诸葛亮不紧不慢,下了两天棋,第三天诸葛亮睡了一个懒觉,还是要鲁肃陪着下棋,期间只是交代鲁肃的听差去办一件事情,但什么事,却一字也未泄露。一直到了二更十分,诸葛亮才带着鲁肃上船,上船到哪里去,干什么,依然没有交代,更让鲁肃满腹疑窦。却见诸葛亮将船直向曹营开去,不但开去,还让手下擂鼓。这下不仅鲁肃吓得魂不守舍,连曹操阵营也乱了阵脚,曹操本欲派兵出阵,却因大本文转自dylw.net雾不辨对方底细,最后连发令箭,调弓箭队保护水军。故事在这里发展到了高潮。到了天色微亮,箭数已有盈余,诸葛亮派人高呼,向曹营谢箭。整个故事一环套一环,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而在细节上,这段书的处理也很精彩。如所限时日,故意不断加码,最后诸葛亮却提出只要三天,让人大惊失色,表现了诸葛亮的气定神闲。而诸葛亮通过江面水暖与定风旗,判定近日有雾,因此接下军令,为后面借箭埋下伏笔,表现了诸葛亮的善于思考。诸葛亮暗中吩咐鲁肃的听差做准备,并声明“泄露者斩”,将准备工作都做在了幕后,这弥补了《三国演义》原书中周瑜知道诸葛亮的准备百思不得其解的漏洞。这段书再配以演员表演,绘声绘色,一丝不乱,将诸葛亮的机智、冷静都刻画的 极为传神,凸显了扬州评话细节塑造的魅力与特色。

扬州评话的说话艺人不仅是演说者,更是创作者,他们具有作家敏锐的感觉与驾驭语言的能力,因此在书目的谋篇布局中才能驾轻就熟,让观众得到艺术的享受。

参考文献:

火烧赤壁原文篇5

关键词:质疑 多媒体 朗读 综合性学习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中国古典名著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中有多篇文章出自《三国演义》,如《草船借箭》、《赤壁之战》、《孔明智退司马懿》、《三顾茅庐》等。在具体的教学建议中,编者提出了“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通过体会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达到感受名著的魅力、激发阅读名著兴趣的目的”的具体要求。一般说来,长文短教一直是教材处理中的一个难题,而这些文章通常都有着非常宏大的背景,如果不能准确的把握故事背景,将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那么如何才能开展好“三国故事”的教学呢?本文试图以案例的方式来谈谈如何进行“三国故事”的有效教学。

一.紧密联系原著,引导学生质疑和问难。

语文教材中每个三国小故事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包含着人物形象、情节结构、时代背景等诸多因素,但因为是改编或节选,小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会显得比较单一,缺少人物发展的轨迹,模糊人物形象的分析,因此教学时要紧密联系原著,引导学生质疑和问难。

在教授《草船借箭》一课时,学生提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明明周瑜让鲁肃探听诸葛亮的动静,鲁肃也已经得到了一些消息,如诸葛亮向他借船之类的,他为何不向周瑜汇报,反而私自帮助诸葛亮实现了借箭的计划?”

经过讨论,一些学生认为,鲁肃为人忠厚老实,不忍心看诸葛亮计谋失败而获罪。一些学生认为他比较守信用,因为他答应了诸葛亮不告诉周瑜真相,他不能言而无信。一些学生说,鲁肃不赞同周瑜这种做法,而比较同情诸葛亮的遭遇。一些学生认为,鲁肃和诸葛亮是私底下的好朋友。

这些观点体现学生对鲁肃这个人物形象的认识。不可否认,《三国演义》中刻画的鲁肃形象的确是忠厚老实、慷慨大方、有“长者风范”。那么是否认为这个问题就可以到此为止,下结论了呢?

仔细一想,似乎还有发掘的空间。比如鲁肃是否一贯都是忠厚老实呢?《单刀赴会》不是他为除去关羽而亲手导演的吗?只不过最后失败了,反而成全了关羽的美名。鲁肃是否真的是诸葛亮的朋友呢?是否就仅仅是以上原因,才让他选择了帮助诸葛亮?

要解开这个结,要看看当时的天下大势,要从《三国演义》原著中找答案。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在平定北方后挥师南下,不战而降荆州,一时气势极盛。在刘备奔逃于江陵之际,曹操的“会猎于荆襄”的檄文也传到了孙权手中。江东人心浮动,孙权害怕曹操消灭了刘备后,又跨江而来,毁了自己三世基业。却又不敢现在就翻脸,公开对抗曹操。紧要关头,主战的鲁肃请命出使荆州,游说刘备,带回诸葛亮,制定了“联刘抗曹”的战略计划。在这样的背景下,诸葛亮到了周瑜军中担任军师,诸葛亮也就成了刘备的全权代表。试想,如果让周瑜定了诸葛亮的罪,乃至军法从事,杀害了诸葛亮,那么“孙刘”联盟将不复存在,先前定下的国家战略也就落空,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对东吴极为不利。鲁肃正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屡次劝谏周瑜不要对诸葛亮动手。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鲁肃还是个深谋远虑的政治家。

又如,学习《赤壁之战》一文时,学生提出曹操是个多疑的人,为什么这么相信黄盖的话,还欢喜得了不得。他难道就不怀疑吗?是啊,这也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让学生再次回读课文,学生讲到黄盖在信中投曹操所好,用自不量力,用鸡蛋碰石头来比喻两军的形势,使曹操心花怒放。其次,这也正击中了曹操的弱点,用兵士和粮草做诱饵,引曹操上当。至此,学生能充分挖掘文本信息,作出自己的思考判断。但是,仅仅是这些远远不够的,不能打消曹操的疑心的。因而,引进与赤壁之战相关的故事情节是必要的。此时,引入苦肉计,周瑜打黄盖的故事,以及学生谈到曹操派蒋干到周营刺探军情,周瑜将计就计的故事,不但拓展了故事的内容,完善了情节的逻辑性和系统性,也对曹操周瑜以及黄盖这些人物形象有了深刻的认识。

要让学生准确认识三国人物形象,应该说,离不开对原著的分析。

二.巧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解读文本。

1.音乐导入,创设情境。

教学三国故事,导入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用音乐方式来导入就是其中一种比较好的方法了。由气势恢宏的《三国演义》电视剧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也是名著《三国演义》的开篇词导入,能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感受三国豪情。

2.观看视频,如临其境。

在教学中,适时地插入视频剪辑来教学,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真切感受战争场面,把握人物形象。如在学习《草船借箭》一文时,可以组织学生观看视频剪辑来体会借箭时“曹营万箭齐发,诸葛亮谈笑自若”的场面,引导学生更好的体会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如诸葛亮的“运筹帷幄”“镇静自若”;曹操的“疑心重重”“追悔莫及”;周瑜的“嫉贤妒能”“自叹弗如”。学习《孔明智退司马懿》一文,可以视频播放“空城计”片断,感受“智者”形象。教《火烧赤壁》一文,可以播放“火烧赤壁”片断。学生通过影视作品的观看,对火烧赤壁的宏大场面有了具体形象的感知,火光通天,浓烟滚滚,喊杀声连成一片,曹操的人马被烧死的、淹死的不计其数,其惨烈、壮观的场面震撼人心,加上音乐的渲染,使学生如临其境。

三.优化朗读教学方法,深入感受人物形象。

叶圣陶说:“教学语文课本和文学课本,几个重要项目里头有一个项目,就是好好地读,读得好,就可以深切地传出课文的思想感情,同时就是领会它的思想感情。”“读得好”,实际上就是读与想结合得好,吟咏与推敲结合得好。要理解三国小故事,分析三国人物形象,悟出深刻的道理,就必须好好地读。

1.感知人物形象,读出角色。

三国故事的文本中,往往会出现较多的人物对话,充分抓住这些对话片段进行分角色朗读,对感知人物形象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草船借箭》一文,对话段落比较多,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在教学第二段时,执教者可以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分角色朗读第二自然段,给周瑜和诸葛亮两人加上他们说话时的动作、语气、神情。并想想为什么这样加?他们在说话时想些什么?”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研读与合作探究交流,体会周瑜的妒才阴险与诸葛亮的机智、胸有成竹。学生在充分地朗读与交流过程中,感知了人物形象。

2.分析人物心理,读出语气。

学习《草船借箭》一文中,在学生汇报到通过三天之后的漫天大雾,体会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时,我设置了几个问题:⑴.诸葛亮和鲁肃看到这场大雾时,他们的心情会不会一样?为什么?⑵“假如你是鲁肃,怎么读这个句子?”(引导学生读出害怕,吃惊的语气。)⑶“假如你是诸葛亮,怎么读这个句子?”(引导学生读出暗喜,得意的语气。)从而进一步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与鲁肃的老实忠厚。《赤壁之战》一文中,我在引导学生如何读出“周瑜自不量力,硬拿鸡蛋去跟石头碰,哪有不失败的!”这句话的语气时,分析了此时曹操的心理。赤壁之战的关键之处,在于黄盖的两大计谋:一是火攻,二是诈降。特别是这封诈降信,起到很关键的作用。因此读此句应当是带着藐视的、贬低的语气读。这样才能使曹操深信黄盖的投降是真的。

3.珍视学生体验,读出多元。以读为本,课堂中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多读书,要重视孩子的内心体验。由于孩子个体知识、生活经历不同,对课文理解和感受也不一样,所以朗读的技巧也不同。如教学《赤壁之战》一文,在学生朗读“黄盖没有失信,果然来投降”这句话时,有学生将“果然”一词读得高昂,还在后面加上“哈哈哈”。他说曹操在笑自己非常强大,没有出兵就吓得黄盖前来投降了,可以不战而胜了。有一个学生在读这句前加了“呵呵呵”,用不屑一顾的语气读。他说曹操这时在笑周瑜,连跟了他这么久的良将都投降了,根本就不可能获得战斗的胜利……又如:学到“火光冲天,烟雾锁住了江面……曹军死伤不计其数”那种悲壮的场面时,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看待这个场面,你会怎么读?学生纷纷练读,随后的个别朗读中,有的自豪,得意,那是取得胜利的周瑜部队,有的唉声叹气,精神萎靡,那是吃了败仗的曹军,有的读出了慷慨激昂,那是为战斗悲壮的感慨,有的出于对死难者同情而读出了低沉。精彩朗读的出现,正是因为执教者在教学中珍视学生独特的理解、感受、体验,才使学生对文本有了多元解读的结果。

四.开展《走进三国》综合性学习活动,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语文教材中的三国小故事有着非常精彩的故事情节,学生学习起来特别感兴趣,因此,在开放性的课程理念指导下,教师要以 《赤壁之战》、《草船借箭》等课文的课内阅读教学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对《三国演义》进行研究性的课外阅读,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语文综合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读书习惯,是对语文课本学习的提升和拓展,是为学生自主探究创设问题情境的学习空间。

曾有教师对《走进三国》综合性学习活动从五个方面进行了创新设计。它们分别是:三国词语竞猜、精彩录像回放、研究成果汇报、生成激烈辩论、开放课外阅读。三国词语竞猜:通过词语竞猜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动学生的阅读积累,既是对学生研读《三国演义》情况的检查,也是对《三国演义》阅读兴趣的激发。精彩录像回放:播放《赤壁之战》、《草船借箭》精彩录像,激活学生的阅读体验,激发学生《走进三国》汇报交流的兴趣。研究成果汇报:学生对《三国演义》中感兴趣的问题,采用感兴趣的方式进行了一个多月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之后,教师引导学生选取重点处、精彩处进行汇报,丰富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感受,进行学习方法的提升、指导,使汇报交流成为牵动学生深入研读《三国演义》的一个点。生成激烈辩论:曹操、刘备是《三国演义》中的两个重要人物,谁更堪称英雄历来见仁见智,让学生就此问题展开激烈论辩,有利于调动学生对《三国演义》的阅读积累,加深对人物的认识。开放课外阅读:将研读 《三国演义》的方法、经验迁移到对其他名著的阅读中,使学生在不间断的课外阅读中积淀、提高语文综合素养。这种设计充分体现了语文内容的丰富性,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学习目标的综合性和多向性。这样的教学,把听说与读写,理解与运用有机地结合了起来,让学生掌握了更多的信息,使他们的思维有了更大的纵横驰骋的天地,使学生的鉴赏能力得到了培养。

参考文献:

[1]于永正,《语文教学实录荟萃》,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

[2]金介梅,《浅谈小学语文教材中“中国古典名著”节选部分解读方法》,courses.省略,2011年6月。

[3]《走进三国》,bbs.省略/showtopic-229477.aspx ,2009年5月。

[4]谢新敏,《〈赤壁之战〉教学反思》,blog.省略,2010年12月。

火烧赤壁原文篇6

我听爸爸讲过,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就是在那儿拍摄的。这时,导游在车上对我们说:“ 三国城坐落在葱茏苍翠的军嶂山麓、风景秀丽的太湖之滨,是中央电视台为拍摄八十四集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而兴建的大型影视文化景区,‘刘备招亲’、‘火烧赤壁’、‘横槊赋诗’、‘草船借箭’、‘借东风’、‘诸葛吊孝’、‘舌战群儒’等十多集的重场戏均在此拍摄。根据剧情的需要,三国景点内建造了具有影视文化特色和具有浓郁汉代风格的‘吴王宫’、‘甘露寺’、‘曹营水旱寨 ’‘吴营’、‘七星坛’、‘跑马场’、‘点将台’等几十处大型景点,建筑面积达8.5万平方米。后因发展需要,又陆续添置了‘桃园’、‘九宫八卦阵’、‘火烧赤壁特技场’、‘竞技场’、‘赤壁古栈道’等景点,丰富、充实了景区文化内容,弘扬了民族传统文化......”

一下车,首先进入眼帘的是三国城门楼。高大的三国景点城门楼上,旗幡招展,两尊汉代神兽:天禄和辟邪矗立于广场,城门楼原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智设空城计,退了司马懿几十万大军的拍摄地。城内中心广场,鲜花簇拥处,一座巨大的汉鼎赫然耸立,滚滚浓烟从鼎内升腾而起,为三国景点平添了硝烟弥漫的烽火气息。前行不远,就看到北边的山坡上站立着几组塑像,形态各异,气势非凡。四周旌旗飘扬,仿佛听到战马的嘶鸣声,武士们的冲杀声,他们是魏、蜀、吴三国的将士们,在为自己的江山社稷而征战。

我们首先观看了气势磅礴、扣人心弦的“三英战吕布”场面宏大,惊心动魄,三、四十匹骏马也都是训练有素的战马表演完后,人们还纷纷骑上马与表演者合影呢!之后,我们乘古船游太湖,古船缓缓启动,我看到无锡影视基地依山傍湖而建,尽享太湖之灵气、秀气,水面浩翰如海,雄奇壮阔。太湖的景色可真美啊,朝远处眺望,水天一线,分不清哪个是天哪个是水。这次乘古船游太湖,可以说是览尽太湖美景神韵,体味尽江南水乡雅致。之后,我们又观看了古典华丽的“华夏古韵”表演,“桃园三结义”,还参观了吴王宫及后宫,真是美不胜收啊!

火烧赤壁原文篇7

今天,我怀着沉重的心情又一次品读了《赤壁之战》这篇课文,有了更多的感伤。

这篇课文选自罗贯中的著名小说《三国演义》,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话说曹操豪情满怀,挥师南下,想要夺取江南,吞并东吴,消灭孙权?刘备统一中原。孙权与刘备联合,率军在赤壁与其相抗。黄盖献上火攻之计,周瑜?黄盖又连施苦肉计,再使阚泽去送诈降书。后来火烧赤壁,曹军损伤无数,只得丢盔弃甲,狼狈而逃。

曹操呀,你为什么会输得如此惨烈呢?是兵力不够吗?难道你八十万大军还胜不过孙权的三万人马,顷刻间就灰飞烟灭了吗?是军队士气不振吗?想你曾破袁绍?斩吕布,一路高歌,势如破竹。

也许是你轻易信人,先是中了庞统的连环计,再是信了阚泽的诈降书。曹操啊,曹操,任你生性多疑,也逃不过庞统的连环计;也许因为你们是远来之师,一路跋涉,筋疲力尽,周瑜完全是以逸待劳;也许是你们人生地不熟,而周瑜拥有长江天险,才会牵着你们的鼻子走;也许是你太轻敌,仗着自己人多,周瑜人少,就一定会获胜;也许是你的士兵都是北方人,不识水性,别看在陆地是精锐之师,所向披靡,无战不胜,可一到像长江这样的大江?大河之上,就成了一群乌合之众了;也许是诸葛亮太聪明,东风有意周郎便呀;也许……

曹操呀,你的败给现代人留下了不少疑问,至今仍有许多人在争论,你的败到底是必然的,还是天意呢?

火烧赤壁原文篇8

关键词: 赤壁 周瑜 褒扬 贬损 心态透视

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里用一句“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就将赤壁归了周瑜。袁行霈先生赞之曰:“赤壁就是赤壁,原不属于哪一个人所有。苏轼用这个带有亲切意味的美称——‘周郎’明示了后人:赤壁因周郎而著称,周郎亦借赤壁而扬名,一场确立了三分局面的大战,把周郎与赤壁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念奴娇》鉴赏))的确如此,从李白、杜甫延至宋代词人、元散曲大家,大多赤壁怀古类诗词曲,刻意突出抑或无法回避的都是周瑜在赤壁之战中作为最高统帅的形象。无论是赞其锐意进取、指挥若定也好,还是叹其侥幸借得东风、可惜只忠于东吴也罢,都无法抹杀周瑜的赫赫战功。而这一褒一贬之间,折射出的恰恰是诗词作者当时的特殊心态以及汉民族深层的文化心理需求。

一、契合以褒扬:“文武筹略”、“万人之英”。

首先需要肯定的是,苏轼高歌周瑜“雄姿英发、羽扇纶巾”是与史实相符的。因为周瑜征服后人的就是他的将略之才。陈寿的《三国志》对此是津津乐道,认为周瑜先是慧眼识孙策,“独相友善”,并大方地“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后又“将兵迎策”,“使策大喜曰:‘吾得卿,谐也’,遂从攻横江、当利,皆拔之。”周瑜最后看穿了袁术的胸无大志,弃其而去,“假涂东归”,孙策亲自迎接,并授其为建威中郎将,时年二十四,风流倜傥,故吴中皆呼为周郎。至孙权统事,周瑜左征右讨,可谓是东吴开拓天下的得力膀臂。故孙权谓公卿曰:“孤非周公瑾,不帝矣。”而刘备也是顾虑于此才挑拨孙权云:“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

周瑜的将才在赤壁之战中发挥得淋漓尽致。他力主抗曹,指出“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将吞并与反吞并之争定位为“正义之战”,激起孙权的斗志;然后分析战况,剖析东吴的优势,破解曹军号称八十万之虚实,以坚定孙权的抗敌之心;最后又主动请战,进行战略部署,并先后采用黄盖、吕蒙之策,自己更是“身当矢石,尽节用命,视死如归”,终于“飞埃绝烂,烧尽北船”,“摧曹操于乌林”,闻名天下。此战此功,孙权给予了高度评价:“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邈焉难继。”这样一个英雄形象,在古人凭吊赤壁时,怎能不逐步高大起来: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李白《赤壁歌》)

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今如许。(戴复古《满江红·赤壁怀古》)

周郎二十四年少,盖世功名随一燎。亲提三万走曹瞒,不以敌勍恨兵少。(岳珂《赤壁》)

相对于金戈铁马的激战,周瑜的睿智谋略、儒雅风流更占上风,而后者更为可贵。因为出身于儒学世家的周瑜,思想中有浓厚的儒学成分,加上他“长壮有姿貌”,因而总是流露出一种闲雅恢弘的气度。他自言竭诚尽忠孙氏只因“遇知己之主”,愿“祸福共之”。此率性而为的名士风范让企图游说其归曹的蒋干无法开口,只得承认:“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间。”一代名将程普也被其胸襟气度折服:“与周公瑾交,如饮醇醪,不觉自醉。”《三国志》还特地提到民谣“曲有误,周郎顾”的来历:“瑜少时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这锦上添花的一笔更是令文人士大夫们对这位翩翩儒将心生向往,对其艺术形象的塑造也就更加趋于了完美:

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胡曾《赤壁》)

水绕苍山固护来,当时盘踞实雄才。周郎计策清宵定,曹氏楼船白昼灰。(陆龟蒙《算山》)

千载周公瑾,如其在目前,英风挥羽扇,烈火破楼船。(戴复古《赤壁》)

正是在无数羡慕其气度的文人的想象中,周瑜锐意进取的个性得以张扬,从容淡定的才情得以释放。故杨巨源喜用其赞他人云:“幕中邀谢鉴,麾下得周郎”(《上刘侍中》)。刘长卿更是羡其少年得志:“仲华遇主年犹少,公瑾论功位已酬”(《送崔使君赴寿州》)。历朝历代的文人雅士对这位名将的英雄风采的呼唤亦是绵延不绝。

二、游离而贬损:“侥悻数帆风”、“肯容擅江东”。

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周瑜的正面形象在赤壁之作中有了微妙的变化,且被人为地疏离在了赤壁之外。首当其冲的做法当然是要掩盖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功劳,故诗词作者们将战斗的天气因素——东风推至台前,以证明周瑜是徒有虚名,其胜利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如:

峭壁穷峙江流东,当年鏖战乘东风。百万北走无曹公,鼎立已成烟焰中。大书石上莓苔封,千年不泯周郎功。(朱桢《赤壁石刻》)

踣吕摧袁虎视耽,阿瞒气势展江南。矶头一霎东风转,天下江山自此三。(龙仁夫《赤壁山》)

这两首作品至少还婉转地承认周郎在赤壁出现过,更有甚者干脆抹杀他在此战中的重要地位。其间最著名的莫过于杜牧的《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东风不便”就将赤壁的首功给了借东风的诸葛孔明,并将周瑜的尽忠卫国变成了保家护妻、假公济私,其形象大打折扣,名将就此让位给了名相。更为直白的是:

先生羽扇独从容,百万魔消一剑风。欲识英雄真手段,杯中白水望溶溶。(任乔年《拜风台》)

火烧赤壁原文篇9

歇后语是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一部分是“俏皮话”,也可以看成是汉语的文字游戏。最初的歇后语与现在我们看到的歇后语的表现形式并不相同,是对当时通用的成语、成句的省略。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称之为“藏词”。例如用“倚伏”代替“祸福”(出自《道德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种歇后语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其使用范围受到了限制。后来的歇后语在结构上是“比喻——说明”式的俏皮话。使用的人往往只说出比喻部分,后面的解释部分则让对方自己领悟。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典故】说的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该书第四十六回写道:在赤壁之战中,为了帮助周瑜早日打败大兵压境的曹操八十万大军,周瑜的部下黄盖自告奋勇,使用了“苦肉计”,骗过了曹操派来的奸细蒋干,并诱使曹操上当。最后使用诈降之计火烧曹营,打败曹军,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从而奠定了三足鼎立的基础。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典故】刘备在新野时,徐庶化名单福,投效与刘备,被拜为军师。所写,他在没去曹营的时候已经让刘备去请诸葛亮,而且已经请到。曹操南下攻刘备的时候,刘备弃新野,奔樊城,走当阳,收夏口的时候,庶于其母走散,其母为操所获,逼庶投操,庶无奈,为其母,奔了曹操,当阳长坂坡的时候,赵云杀了个七进七出,为什么没有挂,原因是徐庶出了很大的力,当时曹操看赵云如此厉害,就想生擒赵云,但是杀了很久没擒到,谋士就说用弓箭射杀,徐庶说:丞相如果能生擒此人,庶定能将他说服,归丞相所用,曹操当时下了一令箭:只要活赵云,不要死子龙。所以赵云和阿斗才能冲出长坂坡,要不是徐庶,10个赵云也离不开长坂坡。这是他给曹操出的第一策。第二:赤壁鏊兵之时,庞统献连环计,出来后被徐庶抓住了手,说:黄盖用苦肉计,XX下诈降书,你有用连环计,你们是唯恐曹营烧不尽啊?庞统把徐庶拉到一边说,君当真要说破我计?庶曰:如果我说破你计我就不会来找你了。反正曹营要烧了,你教我一个脱身之计?庞统就告诉徐庶,你在军中散布流言,说西凉马腾,韩遂要发兵取长安。于是主动请命去散关防守马腾、韩遂,逃过赤壁大火。好像终生就给曹操出这两个计策,后来演绎里面就没在写到他了。

周瑜谋荆州——赔了夫人又折兵

【典故】孙权想要回借给刘备的荆州,周瑜为孙权献计,以娶亲为名将刘备诱到东吴。但是诸葛亮早有安排,使刘备娶到了孙权的妹妹,并打败了周瑜的水军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典故】司马昭是三国时魏国人,他父亲名叫司马懿,是魏国的大将。魏文帝曹丕死后,魏国的大权实际上落到司马懿手里。司马懿死后,大儿子司马师辅助十三岁的皇帝曹髦,权势比司马懿更大,但没有多久,就病死了。司马师在病重的时候,便把一切权力交给了弟弟司马昭。司马昭总揽大权后,野心更大,总想取代曹髦。他不断铲除异己,打击政敌。年轻的曹髦知道自己即便做"傀儡"皇帝也休想当长,迟早会被司马昭除掉,就打算铤而走险,用突然袭击的办法,干掉司马昭。一天,曹髦把跟随自己的心腹大臣找来,对他们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我不能白白忍受被推翻的耻辱,我要你们同我一道去讨伐他。"几位大臣知道这样做等于是飞蛾投火,都劝他暂时忍耐。在场的一个叫王经的对曹髦说:"当今大权落在司马昭手里,满朝文武都是他的人;君王您力量软弱,莽撞行动,后果不堪设想,应该慎重考虑。" 曹髦不接受劝告,亲自率领左右仆从、侍卫数百人去袭击司马昭。谁知大臣中早有人把这消息报告了司马昭。司马昭立即派兵阻截,把曹髦杀掉了。后来,人们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来说明阴谋家的野心非常明显,已为人所共知

火烧赤壁原文篇10

【举案说法】

《赤壁》是九年级教材中的传统佳篇,以此为例具体说明。

赤 壁①

[唐]杜 牧

折戟②沉沙铁未销③,自将磨洗认前朝④。

东风不与周郎便⑤,铜雀⑥春深锁二乔⑦。

[注释]①赤壁:地名,在今湖北省。这是一首即物兴感的咏史诗。一把深埋在泥沙里的断戟,虽然历时久远,但并未完全锈蚀。我把它捡起来磨洗干净,还能认出是三国赤壁之战的遗物。如果不是东风帮助周瑜获得火烧曹军的胜利,恐怕吴国的国色大乔、小乔就要被幽禁在曹操的铜雀台上了。②折戟:指残破的戟(兵器)。③销:锈蚀。④前朝:以前的时代。⑤周郎:吴国的年青将领周瑜。⑥铜雀:即铜雀台。⑦二乔:乔公二女,大乔嫁孙策,小乔嫁周瑜。

第一个环节是借助注释,初明诗意。学读注释,十分重要。细读此诗的注释,就知道这是诗人从亲自拾到的前朝遗物——一把深埋在地下的尚未销蚀的折断的戟,而联想到三国时的赤壁之战,当时周瑜巧趁东南风,妙用“火攻”,烧毁了曹操的战舰,曹军因此大败。假如不是东南风被周瑜巧妙利用,那么孙吴就会被曹操所剿灭,“二乔”也必将被俘虏到铜雀台(曹操晚年享乐的地方,他的姬妾歌姬均在此台中)去了。借助注释,弄清词义和典故,初步作字面上的理解,这还只是表面肤浅的认知。

第二个环节是弄清背景,深入剖析。古诗词一般常含“伤古怀今”之意。因此,要真正读懂一首诗,不但要弄清楚诗中的词义和典故,有时还要了解作者所生活的年代、生平以及写作背景。杜牧为什么要作“东风不与周郎便”的假设呢?这恐怕与其熟知兵法,自负能文善武,直叹自己没有兵权的现实大有关系,作者在此是借古代之事来宣泄自己心中的不平,以此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

第三个环节是研习修辞,品味赏析。诗歌,贵在形象思维,美在含蓄委婉。它往往采取比喻、象征……等艺术手法来表情达意。因此,在弄懂了诗歌情意的基础上,还要赏析它的表现特色。《赤壁》的末尾一句就是通过典型的人物“二乔”来形象地比喻“吴亡”,这就是一种象征的手法,极富有含蓄委婉之美。除此之外,一些古典诗歌还常运用一些修辞手法,比如夸张,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对偶,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拟人,杜牧《赠别》“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双关,刘禹锡《竹枝词》“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情)却有晴(情)”等。

另外,还要注重储备知识,合理鉴赏。古诗词鉴赏必须具备相关的知识储备,一定要说“行话”。比如“意象”就是诗歌鉴赏中尤为重要的概念。什么是意象呢?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客观事物经过诗人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是一种赋予更多的主观色彩,迥异于生活原生态而又能为人所感知的艺术形象。比如“月亮”,极易引发诗人的离愁别恨和思乡之愁,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则是借“明月”表达思乡之情,李煜《虞美人》“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表达出作者亡国之痛,白居易《望月有感》“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描绘出一幅五地望月共生乡愁的图景。再如“柳”,古人常借“留”之谐音,以折柳表惜别,以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送别》:“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言尽而意无穷。明了一些意象知识,鉴赏意象类问题自然也就游刃有余了。

【考案解析】

请看四川成都市2011年中考诗歌鉴赏题:

[唐]郑 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①高。

[注释]①瓦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能开花吐叶,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没有什么用处。

(1)这首诗用“露湿秋香满池岸”来描写在秋天早晨开放的景象,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发挥想象,把该诗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2)结合全诗,对“由来不羡瓦松高”一句进行简要赏析。

[解析]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咏菊,通篇不着一菊字,但句句均未离开菊,从菊的貌不惊人,写到人们爱菊,进而写的高尚品格,点出咏菊的主旨。这首咏菊诗托物言志,用象征手法写出了菊的高洁气质和高尚品格。

[译文]公子王孙啊莫要把菊同蓬蒿相提并论,重阳节人们采撷枝枝插戴于鬓上。秋晨饱含露水湿润晶莹,缕缕幽香飘满池岸,虽生长在沼泽低洼之地,却高洁、清幽,把它的芳香毫不吝惜地献给人们,从不羡慕虽踞高位却毫无用处的瓦松。

[答案](1)沾满晨露的丛丛秀菊湿润晶莹,含露绽放,散发出缕缕幽香,飘满了水池岸边。(想象合理,描写形象,能再现诗句所描写的画面即可计分,否则酌情扣分)(2)示例l:诗人采用对比手法,将与瓦松作比,突出表现了虽生长在低洼之处却高洁、清幽,把它的芳香毫不吝惜地献给了人们的品质。示例2:诗人采用拟人的手法,将人格化,用“不羡”更形象地表现出不慕高位、不慕荣利的品质。

【考案练兵】

(浙江杭州市2011年中考题)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2)两题:

春山夜月

[唐]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 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 楼台深翠微。

(1)“欲去惜芳菲”中的“惜”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这两句诗妙趣横生,为后人传诵,请作简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