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劝学篇十篇

时间:2023-04-03 11:48:05

荀子劝学篇篇1

2、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3、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5、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荀子·王制》

6、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

7、公生明,偏生暗。

8、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9、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10、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

11、以善先人者,谓之教。

12、尊严而惮,可以为师。

13、良医之门多病人。——《荀子·法行》

14、长幼有序。——《荀子·君子篇》

15、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过不肯悔,谗夫多进。——《荀子·成相》

16、怒不过夺,喜不过予。——《荀子·修身》

17、天不为人之器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之匈匈也,辍行。——《荀子·天论》

18、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19、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劝学》

20、学无止境。

21、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22、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23、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24、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

25、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

26、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篇》

27、人主不公,人臣不忠也。

28、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荀子·大略》

29、居必择乡,游必就士。——《荀子·劝学》

30、乐易者常寿长,忧险者常夭折。——《荀子·荣辱》

31、怠慢忘身,祸灾乃作。——《荀子·劝学》

32、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舜。

33、小人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

34、先义而后利者荣,先荣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

35、见其可欲也,则不虑其可恶也者,见其可利也,则不顾及可害也者。是以动则必陷,为则必辱,是偏伤之患也。

36、是谓是,非谓非,曰直。

37、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荀子·议兵》

38、恶之者众则危。——《荀子·正论》

39、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轻师而贱傅。——《荀子·大略》

40、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荀子·修身》

41、田野荒而仓廪实,百姓虚而府库满,夫是之谓国蹶。——《荀子·富国》

42、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荀子·非十二子》

43、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荀子·劝学》

44、务本节用财无极。——《荀子·成相篇》 —— 荀子

45、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不苟》

46、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荀子·荣辱》

47、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 《荀子·富国》

48、乱则国危,治则国安。——《荀子·王霸》

49、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荀子·儒效》

50、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荀子·非十二子》

51、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

52、礼者,人道之极也。 —— 荀子名言

53、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

54、君戒专欲,臣戒专利。

55、酒乱其神也。摘自:名人名言网

56、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

57、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58、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59、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 —— 荀子名言

60、礼,所以正身也;师,所以正礼也。

61、君子赠人以言,庶人赠人以财。

62、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63、积土而为山,乘之而后高,积水而为海,积之而后深。故圣者众之所积也。 —— 荀子经典语录

64、恭敬,礼也;谦和,乐也;谨慎,利也;斗怒,害也。

65、公生明,偏生暗。

66、夫师以身为正仪,而贵自安者也。

67、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

68、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载人,不能治人也。宇中万物,生人之属,待圣人然后分也。 《荀子·礼论》

69、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70、虽有戈矛之刺,不如恭俭之利也。——荀子

71、思索以通之。

72、士有妒友,则贤交不亲,君有妒臣,则贤臣不至。

73、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

74、圣可积而致,途之人可以为禹。——《荀子·性恶》

75、夫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辩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 —— 荀子名言

76、凡斗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

77、笃志而体,君子也。

78、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

79、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

80、不足于行者,说过;不足于信者,诚信。

81、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不让,然后为德。闻之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不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82、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

83、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 —— 荀子名言

84、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

85、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 《荀子·劝学》

86、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荀子劝学篇篇2

《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中提到:“要很好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深入挖掘和阐发其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 “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社会治理等还存在需要协调适应的地方。” “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固步自封,闭上眼睛不看世界。” 我们要认真学习借鉴传统文化,在不断汲取各种养分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 荀子是诸子百家文化的集大成者,荀子的思想因其批判地总结和吸收了各家思想而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在人性论、天人论、社会道德观、政治观、教育观等各方面都在儒家学派中独树一帜、别具特色。博大精深的《荀子》一书对当时乃至后世都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汉时,文学家刘向曾称赞“兰陵多学,盖以荀卿也”。谭嗣同也曾说过“两千年之政,乃秦政也;两千年之学,乃荀学也。”

《荀子》是荀卿的著作集,《荀子》三十二篇涉及了哲学、礼仪、政治、经济、教育、法律、伦理等,综合百家,又超越百家,是蕴蓄着丰富文化资源的巨峰高山,它是兰陵文化、中华传统文化的宝库典藏。《劝学》是《荀子》的开篇之作,讲述了他对学习的见解,是荀子晚年的代表作。《劝学》集中反映了荀子的教育思想,归纳起来,大致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不可以已

“学不可以已”,是《劝学》的中心观点,体现了学无止境的学习理念。荀子云:“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意思是说终生好学才能成其为人,否则与禽兽有何差别呢。荀子把终生好学视为人的必备素养,并与“为人”联系起来,足见他对学习的重视程度。

如果仅仅从“学无止境”意义上解读“学不可以已”之意涵,还不足以深入理解其学习本质观。荀子所以强调“学不可以已”,是源于他对学习本质的认识。荀子认为,学习是一个接触外部世界,掌握知识技能,见诸实践行动,美化自我身心的过程,并把学习过程具体化为闻、见、知、行四个环节。他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故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而困(《荀子・儒效》)”。荀子认为,学习活动是不可停止的,通过不断自觉的学习,深刻地反省自我,就会使自身恶的欲望得以去除而没有过错,他在《劝学》中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儒效》篇说:“人积耨耕而为农夫,积斫削而为工匠,积反货而为商贾,积礼义而为君子。”学习的重要性在于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学习的过程也就是不断修习积为的过程,二者是同步进行的,没有学习为其依据,积为就成为主观空想。一切都可以通过修习积渐而成:“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德,圣心备焉”。他告诫人们要“积善而不息”,尧禹之为圣人,也是修习积为的结果。

荀子《荣辱》篇说:“尧禹者非生而具者也,夫起于变故,成乎修为,待尽而后备者也。”荀子把自觉的修习积为当做养成教育的关键,无论怎样教化,养成教育依托的还是人自身。对现代养成教育来说,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握好人与自然、社会,尤其是人自身的和谐关系,充分调动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匡衡凿壁偷光读书,苏秦、张仪悬梁刺股读书,车胤、孙康囊萤映雪读书,朱买臣、李密负薪挂角读书。不必高灯明烛,不必广室净几。又有哪一个是在强迫下读书?都是自己积极主动的学习。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硅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为善学”。学子只有通过学习才可以实现远大的人生目标

二、学贵专心

荀子十分强调学习要用心专一。他说:“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他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说明“专一”的重要性,以此来劝说学习者要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学也者,固学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故君子结于一也”。学习需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他认为学一会,停一会,那是胸无大志的普通人的学习行为。君子学习应该凝神聚思,不骄不躁,步步为营,静下心来领悟体会,如此方能形成自己独特的认识。“伏术为学,专心一志”(《荀子・性恶》),“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钢事者,无赫赫之功”。没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学习精神,就不可能取得学业的成功。

为了阐释学贵专心的学习思想,荀子还提出“虚壹而静”(《荀子・解蔽》)的观点。“虚壹而静”又名虚一而静,意指虚心,专心,静心。“虚壹而静”整体的意思是说,由于人脑中已经储存了许多知识信息,这些知识信息对学习新知识既有积极作用,也有负面的干扰影响。因此,面对新知识要虚心以受,借此积累更多的知识;因虚心而不断积累了很多表述不一的知识,需要用心专一地加以梳理归纳;在没有形成理性判断之前,要去静静地揣摩思考,力求及时消化,融会贯通。荀子认为只有做到“虚壹而静”,方能学有长进,也即才能完全理解并掌握知识,使所学的东西融会贯通,只有静心客观理性地思考问题,才能明察各种事理,用真理去考察、践行事理,才能达到思想上的豁达。

三、学贵有恒

学习是从无知开始的。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成功的秘诀在于恒心和毅力。先秦的道家大师老子指出,“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六十三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荀子对此颇有同感,他在《劝学》中称:“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学习是一个由显而微、由粗到精、逐步深人的过程。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可以丰富人的思想,开阔人的视野,活跃人的思维,知识可以给人生插上智慧的双翼,让人的一生更精彩。然而,知识的获得却是一个艰难的日积月累的过程。没有付出就不会有收获,没有劳动就不会有丰收的喜悦。同样,知识的获得也是没有捷径可走,不可能一蹴而就。人贵有恒,天道酬勤,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日积月累,涓涓细流终将汇成知识的大海。从知识体系的建构过程来看,就是这样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知识、不断积累经验的过程。人类社会的灿烂文明,就是一个在不断学习、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开发,不断进取,周而复始的过程。而学习和继承的基本方法,基本都是通过阅读前人留下的文件、书籍,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可以说,如果前人的历史沉淀堆积成巨人的肩膀,那阅读就是我们通向巨人肩膀的阶梯。攀登阶梯靠的是一步一个台阶,而不是一步登上阶梯的顶端。

荀子的学习思想不仅指向知识的积累,而且倡导“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如果说知识的学习积累比较容易看到近期的成效,从中体验到知识习得的快乐,那么,“积善成德”就漫长得多,而且复杂得多。根据品德心理学理论,品德的形成过程一般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

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情况。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规范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理性认识与情感体验而跟随他人行为的现象。服从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服从可能出于自愿,也可能是被迫的。被迫的服从也叫顺从,即表面接受他人的意见或观点,在外显行为方面与他人相一致,而在认识和情感上与他人并不一致。

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向榜样看齐。

内化是指个人将社会的价值观或行为规范认同并作为自己心理素质的一部分,是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由此可见,积善成德更是一个渐进的修行过程,它需要时时从自我做起,处处严于律己,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四、隆师亲友

在师生关系上,荀子特别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他说:“学莫便乎近其人”,“好其人”,也就是说,学习最简捷有效的方法是寻找好的老师。因为书本知识毕竟是前人的认识成果,是间接经验,有些知识是很难自己读懂的,这就需要良师来指导。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走一条经济高效的认识路径,加快学习速度,提高学习效率,“故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君子要尊师敬长,亲近朋友,他甚至认为尊师重道关乎国家的兴衰存亡。他说:“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荀子・大略》)。“Y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荀子・修身》)。

荀子劝学篇篇3

荀子的养生思想贯穿了他的“人定胜天”、“制天命而用之”的唯物辩证法。荀子并非一般泛泛地论养生常理。荀子论述养生之道,是具有系列性特点,如“治气养心”与“虚一而静”,“阴阳大化”与“万物以生”,“宜与时通”与“修身自强”等深邃的养生之道。《荀子・劝学篇》专门论述了养生修道应有“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坚强意志与毅力。荀子是一个治学和教化并重的儒家代表,他在养生修道中提出了师承理论。

纵观历史,中国儒家自孔子到孟子再到荀子,他们在不同历史时期均有论述养生之道,孔子提出“仁者寿”,孟子提出“养浩然之气”,荀子讲求“治气养心”、“修身自强”等一系列养生之道。荀子所论养生之道比孔孟更具多元深层,简练玄邃。要理解荀子的养生思想,非得要对荀子著作做深入的研究,再出乎其外,旁征博引,才能得其要领。

荀子所论养生之道面很广,兹侧重从三个方面展开。一家之言难免偏颇,只求抛砖引玉。

“治气养心”与“虚一而静”

荀子在《修身篇》中讲:“治气养心”。对这个“心”字,一般炼家不一定能知其更深的玄妙。2500多年前老子著《道德经》云:“心使气强”。“使气”的“使”字可以当动词讲,可以理解为运用心调动气。“心”即是指心意、念力。运用“心”调气的炼家才是强者。这个“强”可以是对炼家的赞颂,也可以理解为对“炼气”高层功夫境界的示意。“炼心”,中国儒家、道家、佛家均有共识,儒家讲:“格物正心”;道家讲:“炼心养气”;佛家讲:“明心见性”。唐代著名道家八仙之一的吕纯阳有云:千言万语只不过发现了炼心。丹经《唱道真言》云:炼心两字,乃入圣成仙之一贯之学。中国历史上早于孔子的管仲专门著有《心术篇》,讲心在人体处于君主地位,心的活动保持正道,九窍就可以按照常规工作,能进入到和静之境界。天在于正,地在于平,人在于安静,能正能静,然后才能安下心来,身心安而能耳目聪明,四肢坚固,就能留住精气。精乃是气中最精粹的东西,气通连开来就是生命,有了生命就有了思想,有了思想,就有了知道……。管子《心术篇》所论对诠释荀子的“治气养心”学说是很有启迪的。

荀子论“治气养心”后,接着又论述“虚一而静”。这四个字是很深奥的,不太好理解,不过大道总是至简的。我认为要理解荀子“虚一而静”可以参考老子的思想。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中有入木三分的诠释。他说:“万物得一以生”,“致虚极,守静笃”。《中国道家养生・内丹修炼学》讲得更明白:“宇宙和人的生命都是在一动一静中生化,生化的尽头必然是死亡。”没有空灵的极点,人也不可能炼成纯阳之体。“虚一而静”是指人通过修炼进入空灵大法的通明境界。养生修炼就是人高于动物的自我调控修心养性、怡情养气的能动性。

荀子论“治气养心”的“心”字深藏玄妙。再观“治气养心”的“治”,这里不妨辑一段道家经典《通玄经》来参悟:“人有顺逆之气生于心,心治则气顺,心乱则气逆。……得道者心治,失道者心乱”,“一团正气,一片丹心”,“心正气顺”,“心月孤圆朗中天”,“万缘脱去心无事,惟有空来性坦然”。另外《性天正鹄》讲得好:“欲求学道,先讲炼心”。由此可见荀子所论“虚一而静”理论之深邃。

“阴阳大化”与“万物以生”

荀子在《天论》中说:“列星随旋,日月递,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养以成。”荀子所讲“阴阳大化”就是指宇宙中阴阳二气。阴阳大化才能产生万物。据阴阳气化以养生修道方得真道。《易经》云:“一阴一阳之谓道”。宋朝丹家泥丸真人著《大道歌》云:“真阴真阳是真道”。道教炼气经典《黄庭经》有云:“通利华精调阴阳”,讲了一个“调”字。吕纯阳在《指玄篇》中讲:“玄篇种种说阴阳,二字名为万法王”。众多丹家共识“不识阴阳莫乱为”。庄子讲“人气聚则生,气散则死”。“阴阳大化”与“万物以生”就是讲了宇宙以及人的气机变化的作用。

“宜与时通”与“修身自强”

荀子在《修身篇》中讲:“以治气养生,则身后彭祖,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宜与时通,利以处穷,礼信是也。凡用血气、志章、知虑,则礼由治通,不由礼则勃乱提;食饮、衣服、居处、动静,由礼则和气,不由礼则触陷生疾。”意思是讲人的血气要通畅,饮食、衣服、居处、运动要有节地进行。还讲在养生修炼中“宜于时通”与“修身自强”,这是体现出“我命在我不在天”的唯物主义养生思想。

荀子劝学篇篇4

现在比较通行的说法是:第一自然段用“青与蓝”“冰与水”二组比喻,来喻证学习的提升作用;用“直木与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的比喻来喻证学习的改变作用。第二自然段用五组比喻来喻证学习的弥补作用。

笔者认为,关于学习的提升、改变和弥补作用的概括是恰当的。但荀子为何要把提升和改变放在一起,又为何把弥补单列出来论证呢?

细究“君子”之意,再细细品味一、二两个自然段的结尾收束句,笔者觉得两段围绕“君子”的要素,各有侧重地分析了学习的作用。

何为“君子”?原义是西周、春秋时对贵族的通称,后指统治阶级中有道德、有才干、或有学问、有修养的人。第一自然段“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强调如若广泛地学习,每日检验反省自己,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错了。“知明”也有解释为“明白道理”的(《白话荀子》,岳麓书社,1991),但无论是“明达”还是“明白、懂得”,说的都是品德修养方面,所以,荀子才会用性质发生变化的五个比喻。这与荀子的“性恶论”有关,他认为人性本恶,学习能改变人的不良天性。

荀子劝学篇篇5

两千多年前,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教育家荀况作《劝学篇》,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论说了有关学习的问题。他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提出了要顺应自然规律,“善假于物”的学习方法,揭示了学习的内部规律是知识的积累,提倡虚心求教、学无止境、循序渐进、坚持不懈、专心致志等为学之道,并指出只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坚持不懈、专心致志地进行学习,就能取得成效。“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些深刻隽永,充满哲理的话语启迪、滋养着一代又一代有志于学者。

南北朝时北齐著名学者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专门撰述《勉学》篇,开宗明义:“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即,任何一个人都需要不断学习。“学之所知,施无不达”,只有通过学习,才能使自身的发展成为可能。“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在他看来,学习的目的在于加强道德修养、不断进取向上,在于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为社会创造财富。

宋真宗赵恒御笔亲作《劝学篇》,传布天下。曰:“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与荀况、颜之推的论说相比,这首短诗文意浅显,但它迷醉天下士子几近千年。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信息是读书考取功名是当时人生的一条绝佳出路。若拂去其字面上的功利色彩,就其积极意义而言,读书就是接受教育,就是实现教育的社会功能。

到了近代,张之洞于1898年发表《劝学篇》。他系统论述教育首先要传授中国传统的经史之学,这是一切学问的基础,要放在率先的地位,然后再学习西学中有用的东西,以补中学的不足。张之洞把中学的内容概括为经、史、子、集,尤其强调“明纲”,认为三纲五常是中学之本原,以此反对维新派的君主立宪。他把西学概括为西史、西艺、西政三部分。这部《劝学篇》集中体现了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核心思想,体现了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终结,中国近代教育思想的开启。

值得一提的还有日本人福泽谕吉的《劝学篇》,共17篇,陆续发表于1872~1876年,即明治维新时期。作者立足于人权思想,提倡自由平等。他认为在文明发展中,学习第一重要,而且,学习不止是读书和空谈,必须是有用之学。他勉励肩负重任的学者们不要独善其身,而要兴办事业,为世人造福,做世人的榜样。依作者所言,《劝学篇》是以提供民众读本和小学课本为目的而写作的,所以用语通俗易懂,说理也多辅以鲜明例子,深入浅出。

荀子劝学篇篇6

荀子是先秦儒家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总结出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他的这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不仅在我国古代教育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且对我们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一、荀子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理论基础

荀子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以他的人性论为理论基础的。在人性论方面荀子主张人性恶。人天生具有趋利避害的本能,荀子直面普罗大众的生活现实,承认人在吃、穿、住、用、行方面的自利性本能的合理合法性,建议君王努力解决这些基本问题。

既然人性为恶,现实是如此残酷,那又怎么可能创造出理想的社会生活环境呢?荀子的办法是从外在强制方面下功夫,对人性的利益冲动严加限制。

二、荀子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

1.明于天人之分的世界观教育。荀子的世界观教育主要要求人们“明于天人之分”。荀子通过对“天人”之辩的总结和批判,提出了唯物主义的“明于天人之分”的世界观。这一世界观对世界的认识是:自然界和人各有不同的职分;人的职责就在于建立合理的社会秩序,利用规律以控制自然,获得自由。进行这种“明于天人之分”的世界观教育,目的在于培养为统治阶级的政治服务的至人。

2.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教育。荀子反对“天命”,主张人应该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积极进取。在论述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荀子认为人不仅不靠天,而且可以“制天命而用之”。他认为“天”不会满足人,人应该相信自己的力量,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积极地利用自然规律和各种自然条件,去控制、改造自然。荀子认为人应当有积极进取的精神,要不断地学习,锲而不舍地追求知识的积累和人格的完善。

3.义利结合、义先利后的义利观教育。荀子在继承儒家重义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义利结合”、“义先利后”的义利观。在荀子看来,只有做到“天下皆合于义”,王道理想才能实现。综观先秦儒家的义利观,可以发现:他们更多的是基于“人是一个道德的存在者”而做出的论断;当然,他们也十分关注人的物质需求。

4.以礼为本、隆礼重法的政治观教育。荀子认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抓住以礼为本、隆礼重法的政治观的教育。“礼”在人们的政治生活中起到约束人的欲望和规范人的行为的作用。荀子在以礼为本的基础上提出了隆礼重法政治观教育。荀子从根本上认识了“礼”是治国安民之本。

5.注重修身的道德观教育。荀子十分重视修身的重要性,他在《荀子·修身》篇开头就写到:“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在道德观教育上荀子强调礼与师在修身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君子的良好品德可以感召世人,可以在任何环境下做普通人做不到的事情。荀子认为,君子是淡泊名利、深谋远虑、珍惜名誉、勇于为理想献身的人。

三、荀子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及启示

1.“积善成德”的养成教育方法及启示。“积善成德”语出《荀子·劝学》篇:“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圣心备焉。”“荀子认为,人性本是恶的,但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学习可以转化为善。这个转化的过程是逐步完成的,是自觉学习优良品德并不断积累的过程。”这一方法给我们的启示有以下两点:一是要持之以恒、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二是要防微杜渐,“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注错习俗”的环境熏陶方法及启示。“注错习俗”语出《荀子·儒效》篇:“注错习俗,所以化性也;并一而不二,所以成积也。习俗移志,安久移志。并一而不二,则通于神明,参天地也”。习惯风俗能改变人的志向,安心长久地接受风俗习惯的影响,就能改变人的本质。

3.“仪正而影正”的身教示范方法及启示。“仪正而影正”出自《荀子·君道》篇:“请问为国?曰:闻修身,未尝闻为国也。君者,仪也;民者,影也;仪正而影正”。“所谓‘仪正而影正’的身教示范法,是指教育者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通过身教来体现教育,使教育对象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感染和熏陶的方法。”这一方法给我们的启示有以下两点:一是要发挥杰出榜样的示范作用。二是要注重父母和教师的身教示范。

4.“贫穷而志广”的意志磨练方法及启示。“贫穷而志广”出自《荀子·修身》篇:“君子贫穷而志广,富贵而体恭,安燕而血气不惰,劳倦而容貌不枯,怒不过夸,喜不过予。君子贫穷而志广,隆仁也”。“荀子在这里讲的‘贫穷而志广’就是要人们在艰苦环境中磨练自己,增强人们对德育的感受,加强人们的道德意识,培养人们的优良品质,依赖意志的力量来控制人们的欲望。”这一方法给我们的启示有以下两点:一是人要树立远大的志向并为之奋斗。二是要知难而进。

5.“慎其独者”的自我修身方法。“慎其独者”出自《荀子·不苟》篇:“君子至德,嘿然而喻,未施而亲,不怒而威。夫此顺命以慎其独者也。”“‘慎其独者’是一种自我修身方式,受教育者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道德自觉性是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优劣的关键,修身是建立在道德自觉的基础之上的。

荀子劝学篇篇7

一、《荀子•劝学篇》――磨炼意志、坚持积累

高中数学不同于初中数学,它有完整的学科体系,严谨的知识结构。要学好高中数学,学生必须掌握丰富的运算技巧,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创新实践能力。要达到这样的成效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获得的。不少高一新生学习高中数学,穿新鞋走老路,畏难怕苦,陷入了初、高中数学衔接学习的危机。我清楚,要想帮他们摆脱这个危机,不仅要培养他们学习的策略,而且要改变他们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学习的意义在于改变自己,可我如何能让他们改变学习态度呢?

一天清晨,我在校园里散步,突然从高三教学楼的某个教室里传来琅琅的读书声。我放慢脚步,仔细一听,原来是《荀子•劝学篇》。

学不可以已。……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真是句句金玉良言!我心头一亮:何不在数学课堂上先劝劝学呢?当天,我就在数学课上让学生们读了《荀子•劝学篇》,并鼓励他们:“阻碍你们学好数学的最大困难并不是学习内容本身,而是你们心头的‘怕’字。要想去掉这个‘怕’字,你们就要坚持。数学学习贵在坚持,切不可三心二意、一曝十寒。只要你们能够按照正确的方法坚持不懈,数学成绩还怕不能提高吗?”这一次劝学还真起到了鼓舞作用,一些学生有了学习的动力,开始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动机也是一个坚持不懈的过程。为了帮助学生在遇到解题困难和考试挫折时能及时进行自我调节,潜心钻研,我要求学生长期诵读《荀子•劝学篇》,让他们从中持续获得数学学习的动力,锻炼顽强的意志力。这已成我的一个习惯,凡有新接手的学生,一定先借这篇古文“劝学”:学好数学,就要宁当驽马终不舍,持之以恒镂金石。

随着学习态度的转变,学生增强了学习动力,有了动力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是改变学生数学学习状况的内因。当然,外因也不可忽视。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方面。我借用《荀子•劝学篇》告诉学生:正如集腋成裘,学习要从点滴积累开始,积累就是一种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

一开始,有很多学生抱以怀疑的态度。他们认为,语文、英语、历史、地理等文科课程才需要背诵和积累,数学学习只要做题方法灵就行。于是,我在教学时做了个实验,把全班分为两组,学生自愿报名加入:一组除了正常上课和做作业外,每天课后还要像记单词一样背诵、积累一些数学常用数据和结论;另一组则不必背诵、积累,只须多说解题方法。两周后的检测发现,“积累组”的成绩明显高于对比组。从此,每日积累便成为学生们普遍认可的学习习惯了。

期中考试到了,令我欣慰的是,学生们的成绩有了提高。中考数学成绩只有57分的学生于洋,在我的不断的鼓励下,每日坚持多问、多记、多积累,居然考出了95分的优异成绩。

二、《庖丁解牛》――遵循规律、“游刃有余”

刚讲完三角函数,几个学生先后来到办公室找我,说三角函数实在让人受不了,不知道究竟该怎么学。有两个女生还哭红了眼睛。他们说那么多公式让人头痛,公式相近没有规律,根本记不牢,解题时不知道该选用哪个公式。我当时并没有立即给他们讲三角函数的内容,而是推荐了《庖丁解牛》,要他们精读并争取能背诵。他们问:“这能行吗?”我说:“读完你们再来找我。”

几天后的一个下午,他们相约来到我的办公室。我先让每人都背诵一段原文并谈谈各自的阅读感受。大家背诵得十分完整、准确,看来他们确实下了一番工夫。郭思佳同学概括得很到位,他说:“这篇文章说的是,厨师给梁惠王宰牛时展现了高超的解牛技术,揭示了规律的重要性。‘庖丁’按规律‘解牛’,才能做到‘游刃有余’,我们要是能像他一样抓住规律去学习数学就好了。”他的观点马上得到了在场同学的认同,他们都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在三角函数中蕴含着什么规律。于是,我微笑着问他们:“三角函数的定义还记得吗?”他们说记得。我说:“好,这就够了。”接下来,我用了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帮助他们重新推导了一次全套的三角函数公式,并通过例题帮他们概括了“三角函数学习规律”――从角开始,注重结构,名称转换……不知不觉中天色渐晚,几个学生才心满意足地离开了办公室。

《庖丁解牛》竟有如此奇效吗?其实并不神奇,这完全缘于高中数学知识比起其他学科知识更有规律性。比如,几何里的点、线、面、体的本质是点集,所以思考问题时应从点的研究出发。再如,集合语言在很多数学领域都能得到应用,是高中数学的基础。代数中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单调区间、不等式的解集、随机事件的结果等都是集合形式。要想用好集合语言,学生就必须对集合知识有透彻的理解,力求做到概念清楚、关系明确、运算熟练,并且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的集合思想:研究集合从元素入手(空集除外),试用集合观点解释与之相关联的内容,利用集合语言表述数学现象。

数学解题也有规律可循。学生每解一道题之前,必须先认真读题,明确题目的条件和问题,获取解题信息;然后审题,在条件与问题之间建立联系,寻求解题方法和思路;最后整合解题知识和方法,为解题打好基础。如果经过以上步骤仍无思路,那么应尽快回到相关概念和定义中去。另外,题目审好后,解题要趁热打铁、一气呵成;书写要规范、完整,注意在计算中树立防错意识,计算结果要准确。

好东西要共享,我立即将这篇蕴含深刻道理的古文介绍给全班学生,要求他们熟读全文,深悟其理,分享其利。这篇《庖丁解牛》让学生悟到:在数学学习中要建立和完善“规律意识”,不仅要顺应数学逻辑规律,探索数学学习规律,还要按规律审题,形成规律性解题思路,完善规律性解题程序,按规律准确计算和规范答题。一段时间后,这一做法不但深受学生欢迎,还得到了其他同行的认可与响应。

三、《卖油翁》――技能训练,“但手熟尔”

有一次大型考试结束以后,我组织学生召开“考试复盘报告会”,让学生发现、反思、总结试卷中的种种问题,共同寻求解决之道。会上,学生们纷纷将自己在复习中的困惑和考试中的感受一股脑儿地说了出来。不少学生说:“这一知识模块,我们考试前都认真复习了,题也会做了,但时间一久就忘了。考试时手忙脚乱,做题很慢,错误漏洞百出,考试成绩一塌糊涂。”还有学生说:“考试时间太不够用了,会做的题目都做不完,假如再给些时间就能全做对了。”

我将他们的问题详细记录并归类整理,通过与其他教师交流,终于发现了问题的症结:学生的数学复习仅停留在“会”的层面,未能将基础知识点复习“熟”!他们平时感觉不到“会而不熟”的危机,考试中才发觉陷于知识运用欠熟练的困境。

怎样让他们明白数学技能训练中熟练的重要性?怎样让他们在复习时对自己的熟练要求不止步于“想当然的会”?我想到了古文《卖油翁》,“无他,但手熟尔”几个字像一只巨手拂去了漫天的乌云,很多同学通过反复诵读,一下子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认同了我所说的“手熟”标准。

其一,对于概念定义的学习,不能只求皮毛,应对其内涵及外延透彻理解,要将离散的概念、定义联系起来学习,为下一步的熟练掌握奠定基础。其二,对于公式、定理、性质等知识,理解上不仅要做到“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要通过一定数量的题目训练达到熟练应用的程度。其三,对于数学运算,不能只求一时对错,应在大量的运算中搞清楚运算的依据、途径、程序和注意事项等,追求运算精准和简化,提高运算速度及准确率。其四,对于审题答题,不能盲目操作,一切皆应有序展开,驶入稳定、安全、快捷的“动车式”解题轨道。

荀子劝学篇篇8

然而,对于当今社会锲而舍之,始乱终弃的人与锲而不舍,坚持信念的人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究竟两者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渊源?究竟两者又是怎样的落幕?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荀子·劝学》篇中,荀子写道:如果镂刻而不能坚持下去,就连朽木也不会被折断。比喻做事要持之以恒,善始善终。然而,古往今来,违背这个道理,与这个道理背道而行的人都不得善终,终究沉沦于万丈迷茫的深渊,演绎着峥嵘岁月坎坷的落寞悲剧。在远古时代,春秋战国时期的吴越战争中,吴王夫差为了替夫阖闾报仇,起初树立宏远,心系国家,为了追逐自己的夙愿,他励精图治,促进了国家的发展,推动了国家的进程,让国家的迈向鼎盛的巅峰,迎来繁荣富强的蓝天,播种大地的春芳。结果,吴越一战后,经过吴王夫差一系列实施的政策改革,吴王夫差大胜越王勾践。然而,吴王夫差却满足于现状,并没有把昔日大治的雄风延续和弘扬下去,而是半途而废,不把精力倾注于内政,固步自封,一直沉沦和陶醉于美酒佳人,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治理内政,致使吴国的国力一直堕落,最终陷入迷茫的深渊。而被放虎归山的越王勾践方面,卧薪尝胆,坚持不懈,让昔日即将沦陷的国家焕发出生机的曙光,播种太平的春芳。最终,越王勾践以逆转式战胜吴王夫差。纵观吴王夫差的一生,由树立宏远,坚持不懈的发展趋势堕落到后来的半途而废,锲而舍之,结果一生就演绎着沉沦堕落的殒命悲剧下场。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篇中,荀子写道:“只要坚持不停的用刀刻,金属石头也可以雕成花饰。”比喻做人要拥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然而,古往今来,顺从这个道理的人最终会成就一番事业,让自己的人生闪耀璀璨,闪烁着灿烂的光辉。在近代的历史风云中,诞生了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爱迪生伟大的创举,并非一朝一夕造就的,也并非神圣的智慧结晶铸就的,爱迪生能拥有灿烂的辉煌,都是由坚持不懈的努力流下汗水铸造而成的。爱迪生曾经说过一句名言:“天才是由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努力铸就成的。”纵观观爱迪生的一生,经历过无数次的挫败,但是坚持信念,锲而不舍,才偶尔迎来久违的希望曙光,诞生伟大的创举,足以见证爱迪生名言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他伟大的创举和灿烂的辉煌都是由坚持信念的汗水铸就和沉淀而成的。

荀子劝学篇篇9

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

2、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关汉卿

3、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4、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5、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劝学》

6、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7、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8、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经途经好其人爱戴教授自己的人虚心向他们求教。隆礼尊崇礼义。——《荀子劝学》

9、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晋葛洪《勤求》

10、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大略》

1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12、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

13、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政论集在浙之演说》

14、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李觏《广潜书》

15、您多像那默默无闻的树根,使小树茁壮长大,又使树枝上挂满丰富的果实,却并不要求任何报酬。

16、您给了我们一杆生活的尺,让我们自己天天往丈量;您给了我们一面模范行为的镜子,让我们处处有学习的榜样。

17、您的教师生涯,有无数骄傲和幸福的回忆,但您把它们收躲在心底,而只是注视着一待开拓的园地。

18、假如我是诗人,我将以满腔的热情写下诗篇,赞美大海的辽阔和深远。并把它献给您--我的胸怀博大,知识精深的老师。

19、教师是火种,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教师是石级,承受着学生一步步踏实地向上攀登。

20、您像一支烛炬,固然细弱,但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照亮了别人,耗尽了自己。这无私的奉献,令人永志不忘。

21、春蚕一生没说过自诩的话,那吐出的银丝就是丈量生命价值的尺子。敬爱的老师,您从未在别人眼前炫耀过,但那盛开的桃李,就是对您最高的评价。

22、您的爱,太阳一般热和,东风一般和煦,清泉一般甘甜。您的爱,比父爱更严重,比母爱更细腻,比友爱更纯洁。您--老师的爱,天下最伟大,最高洁。

23、萤火虫的可贵,在于用那盏挂在后尾的灯,专照别人;您的可敬,则在于总是给别人提供方便。

24、是谁把雨露撒遍大地?是谁把幼苗辛勤哺育?是您,老师,您是一位伟大的园丁!看这遍地怒放的鲜花,哪一朵上没有您的心血,哪一朵上没有您的笑影!

25、老师,大家都说您培养着祖国的栋梁;我却要说,您就是祖国的栋梁。正是您,支撑起我们一代人的脊梁!

26、您像一支红烛,为子弟献出了所有的热和光!您的品格和精神,可以用两个字就是--燃烧!不停的燃烧!

27、不计辛勤一砚冷,桃熟流丹,李熟技残,种花轻易树人难。深谷飞香不一般,诗满人间,画满人间,英才济济笑开颜。

28、老师,您用人类最崇高的感情--爱,播种春天,播种理想,播种气力……

29、用语言播种,用彩笔耕耘,用汗水浇灌,专心血滋润,这就是我们敬爱的老师崇高的劳动。

30、您工作在今朝,却建设着祖国的明天;您教学在课堂,成就却在祖国的四面八方。

荀子劝学篇篇10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3)。以为轮(4),其曲中规(5)。虽有槁暴(6),不复挺(7)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8),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9)。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10);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11)。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12);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1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1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15),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16)。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17);积水成渊,蛟龙生焉(18);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19)。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20);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2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22);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3)。

注释

(1)君子: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已:停止。(2)青于蓝:比蓼蓝(更)深。于:比。(3)中绳:(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4):通“А保用火烤使木条弯曲。以:把。为:当作。(5)规:圆规,测圆的工具。(6)虽:即使。有,通“又”。槁,枯。暴,同“曝”,晒干。(7)挺:直。(8)受绳:用墨线量过。金:指金属制的刀剑等。就砺:拿到磨刀石上去磨。(9)参省乎己:对自己检查、省察。日:每天。知:通“智”,智慧。明:明达。行无过:行动没有过错。(10)须臾:片刻,一会儿。(11):踮起脚后跟站着。博见:见得广。(12)而见者远:远处的人也能看见。(13)疾:快,速,这里引申为“洪亮”,指声音宏大。彰:清楚。(14)假:借助。舆:车。利足:脚步快。致:达到。(15)水:指游泳。绝:横渡。(16)生非异: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假:借。(17)兴:起。(18)渊:深水。(19)神明:通明的思想。备:具备。(20)跬:古代的半步。(21)骐骥:骏马。驽马,劣马。驾,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叫“一驾”。功在不舍:成功在于不停止。(22)锲:用刀雕刻。(23)镂:雕刻。

解析

劝学,即鼓励学习之意。本文大意是: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它的颜色比蓝草更青;冰是水凝成的,但它比水更冷。一块木材很直,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线,假如用火烤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弯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即使又晒干了,也不再能挺直,这是由于人力加工使它变成这样的。所以木材经墨线划过,斧锯加工就直了,金属刀剑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就能聪慧明达,且行为没有过错。我曾每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的收获大;我曾踮起脚跟远望,不如登上高处能够见得广。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增长,但是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有增强,但是听的人却听得特别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但是能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会游泳,但是能横渡长江黄河。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什么差别,但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进行学习。积土成为山,风雨就会从那里兴起;积水成为深潭,蛟龙就会在那里生长;积累善行,养成良好的品德,就能达到很高的精神境界,智慧能得到发展,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所以不积累小步,就没有借以远达千里的办法;不汇聚细流,就没有借以成为江海的办法。骏马跳跃一次,不能有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走个不停。雕刻一下就放下,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如果雕刻不停的话,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感言

荀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在人性问题上,他不赞同孟子的“性善论”,提出“性恶论”,主张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矫正人性中的“恶”,故而荀子很重视后天教育的作用。《劝学》是《荀子》一书的首篇,也是历代传颂的名篇。全文篇幅过长,本文节选了其中的三段。这部分内容围绕“学不可以已”即学无止境这个中心论点,从学习的意义、作用、态度三方面进行阐释。文章结构严谨,说理透彻,且善用比喻,深入浅出,引人深思。文中的“青出于蓝”“锲而不舍”等词成为后世妇孺皆知的成语。

文章开篇便提出“青出于蓝”。任何人通过发奋学习,都可以取得进步,今日之我可胜过昨日之我,学生也可以超过老师。如果要使人性弃恶从善,则更需要学习。荀子随后以“中绳”的“直木”比喻人的才能、品性,以“”比喻外在的学习,将“轮”比喻为有用之才。他通过这个比喻告诉人们,即使原本的“不善”之人,也可以通过学习变成合乎道德规范的人。在荀子看来,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道德操守,涵育君子人格。故而在学习之初,要树立精诚专一、持之以恒的人格取向。学习的意义在于培养人格而令其日趋完美,其终极目的则是成为“圣人”。

在阐明了学习的重要性后,文章开始论述发挥学习者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即创造性地提出了“君子善假于物”的观点,这里的“假”,是“借”的意思。要提高学习的效率,需善于借鉴前人、他人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成功的经验,这好比借助骏马驰骋千里,使用舟楫横渡江河,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习态度上,荀子强调锲而不舍的精神。如同“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一样,读书是一个长期的辛劳过程,不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只有循序渐进、水滴石穿,不间断地积累品德、修养、学识,才能达到“积善成德”、完全纯粹、超远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