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读后感十篇

时间:2023-03-18 22:36:26

我与地坛读后感

我与地坛读后感篇1

天色灰蒙蒙的一丝活气也没有,我有气无力的倒在沙发上看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不知为什么,我的心变得沉静了,仿佛把心交给了史铁生,与他一起在那个不热闹的地坛旁边一待就是十五个春夏秋冬。自己仿佛看穿了什么,渐渐的身子正了,人却变得既恍惚不定又庆幸着什么。他的故事占满我的脑子是不是的就会浮现出儿子与母亲的情感纠纷,我有些乱了,就靠在沙发上小寐。

我渐渐地被大脑支配仿佛自己就是史铁生,悄无声息地进入了那个废弃的古园,好像一切都是那么熟悉,我一次次的和死神对话,站在那棵大树下,望到了母亲找我脸上露出的焦急神色。我还是打败了自己的心想通了拒绝了死亡要好好活,对得起母亲。是她用爱唤醒了我沉睡的记忆,而后,一对老夫妇,一位唱歌的青年,一名女工程师,长跑运动员,弱智女孩和她的哥哥。无数次给我鼓励,给我生命的海洋,给了我重生的机会,坚强得走过来。

梦醒了我暗自庆幸自己没有像莫泊桑那样割喉自尽,没有像德国剧作家克莱斯特和妻子一起结束生命,这些死是对自己对生命的轻视与不负责任,对父母的不孝。留下的只有可怜罢了!

我想只对人来说,人生仅此一次,我们难道要随意的去玩弄么?还是要好好把握。人生难免多坎坷,但这不能顺理成章认为是逃避的理由,人生何来风平浪静?我们应该懂得热爱生命,重视生活磨练,学会心疼自己。尊重生命是最起码的责任,尊重生命是最基本感谢父母的方式。

我与地坛读后感450字(二)

《我与地坛》,这篇文章的题目对于我来说并不陌生,对于许多同龄人来说也亦是如此,因为这篇文章在小学初中课本里便有收录,但当我再重新读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却有着完全不同的感受,准确的来说应该是,以前小的时候看这篇文章,压根就没有产生任何的感受。

我与地坛读后感篇2

书是美景,读书是饱览美景。足不出户,你可以遍游于千山万水,徜详于长江黄河之间,看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春江胜景,感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雪景,更有那鱼水之乐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下面是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高中我与地坛读后感,请您阅读。

高中我与地坛读后感1在我看来,这篇文章是作者发给人生的一封感谢信,他试图通过这次写作来回顾自己以往的生活,尤其是双腿残废之后,那段艰难的岁月,陪伴他的人或物。作者是幸运的人,当时的情景很容易就可以联想到,二十出头的青年,意气风发,正是大展才华,挥洒青春的年纪,就这样瘫了,出行不方便那到是次要,而在内心的愤慨与寂寥是常人无法体会的,于是他暴戾,阴郁。

然而,他的头脑还是清醒的,他努力的克制自己,于是他遇到了地坛,也可以说是地坛找到了他,亘古不变的景象转化为内心的震撼,遍地的萧条,却让内心孤独的他找到了心灵的家园,于是他爱上了这里,这里的一切仿佛是专门为他设计的,宁静,空旷,没有人来打搅,他可以静静的坐在那,抑或看书抑或发呆,于是,先前的躁动便被地坛这宽宏的大气所吞噬,可以说,这使心灵的沉淀。

可叹的是,作者忘记了,他不是弃儿,在他痛苦的时候还有一个人比他更痛苦,那就是他的母亲,年轻却饱受苦难的儿子,行动不方便,内心暴动,烦躁,却偏偏一个人去了那荒芜的地坛,作为母亲,怎能不担心,但只能待在房间干等,内心的煎熬却在激烈的进行,她没有错,但此刻却在默默忍受儿子给自己的惩罚,母爱是宽容的,儿子的安全才是她现在最担心的。

回忆过往,当年那个自暴自弃的少年已经长大,于是他缅怀着那段时光,在那艰难岁月中对生命的理解,以及母亲给予的关爱与启发,地坛里他自省,弥漫着浓郁的人生况味,但那只说明过去,现在,作者有了自己的理解:幸福之路永远掌握在自己手中。

高中我与地坛读后感2《我与地坛》是一位身残者在一座废弃的古园中对自己所见到的人生百态所发出的感悟、思索。作者以地坛作为寄托自己情感与发泄情感的地方,同时也是思考人生的佳境。

由于作者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龄忽地残废了双腿”,他体验到了更多的人生的痛苦,但他依然在命运中挣扎时,找到了一片古园,在这里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的轮回,深刻地感受每一个季节的特点,体会每种人生的价值。

他思考了死与生。死是必然的归宿,当我们感到累了,上帝会自然安排我们休息。而活着,是我们一生都需想的问题,即使活着是饱经苍桑的,世界仍然在运转,古园依旧是古园,我们不能逃避,只能欣然接受,改变现在的自己。当我们能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净地了,应理去心中的一丝杂绪,认识真实的自我,进行自我完善。思考人生是每个人的必备之路,不同的人,思索的结果、内容不一。

史铁生不仅思考着自己的逆境,他还在思考自己的亲人所受的痛。“时间能证明一切”,作者始初并没考虑到母亲所感到的痛苦,只沉浸在自己的忧伤中,经时间的酝酿,他感知到母亲的忐忑与无奈。与此同时,也鸣响了我心中的警钟,母亲对孩子的爱意志坚韧、毫不张扬,而我妈妈正顽强地与病魔抵抗,同时还要承受不成器的我给她带来的巨大痛苦。我应庆幸我母亲还在,我有机会能让妈妈摆脱苦恼,并且除去我那一丝倔强与羞涩,不至于到时后悔莫及。因此,我感谢史铁生的经历警醒了我。

在课本未节选的部分中,还有作者从各个方面诠释所感受到的春夏秋冬;在园中曾经出现的人们及对他们人生的思索;对逆境人生的理解,差距是必然的;作者对自己的生涯理解;许多美好的事物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人生是如此复杂但却纯真、质朴,以至于我们要用一生的时间去思考,作者在十五年的思考中,逐渐成熟,认识更清晰,从失落、烦躁转变为稳重、深情 。

如此大千世界,还需一片净地,细细地品味人生。

高中我与地坛读后感3作者在写这篇作品前在双腿残废的沉重打击下,在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也没有的时候走进了地坛,从此与地坛结下了不解之缘,15年后,执笔写下了这篇文章。

文章节选二部分,第一部分写自己在地坛中得到的生命启迪和人生感悟。

在史铁生笔下的地坛——荒凉但并不衰败,看第5段小虫的描写,小虫虽小,而且身处荒芜之地,但它们都以自己的方式而活着,在眼前霎时出现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小虫们顽强的生命力。史铁生观察之仔细令人难以想象,纸上的昆虫,在他的笔下都赋予了生命,我想这也是作者对生命思考的一种体现吧。

在第一部分中,地坛似乎和作者很有缘分,不仅生活在地坛附近而且它是作者病后理想的倾诉对象。“它像是等我而来”,作者说,发出了命运不由己的感慨,结合上下文,地坛已经成为作者的精神家园和灵魂依托。

作者在地坛中,想着生、死,最后终于得出解答:“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日子,”“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是的生命不过就是如此变更交替,生是希望的复燃;智者只会把人生之死当作最大的冒险。我们应该怎样的活下去?为什么要抱怨上帝的不公平?谁能帮助我们改变命运呢?我们只能靠自己。当一个人能够豁达的面对死亡的时候,能够以平静的心态看待和谈论死亡的时候,他当然就获得了坚强活下去的自信。

文章第二部分是对已故母亲的缅怀,第二部分的文字描写细腻,字里行间却都透露着淡淡的忧伤,自责。

在第二部分的第三段,作者描写道:“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了一件什么事又反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这是多么令人心碎的场面!母亲在想什么?安慰?祷告?担忧?……?母亲为儿子想了这么多,可惜儿子却浑然不觉。由此不觉联想到以前语文老师问我们,当我们的母亲为我们端来一杯牛奶或一盘水果时,谁会想到这就是伟大的母爱,谁会深情地道一声谢谢呢?很遗憾,没有人做到,我也惭愧万分,因此在往后都倍加注意了。

第二部分4、5段写以小说发表回报母亲,有哪一位母亲不为自己子女的成功而骄傲?这是人之常情,天经地义。而当一个本能为你自豪的最亲亲人不在了,心里是何等的失落?史铁生这时才真正理解了母亲的苦难与伟大。

在整个第二部分中,都贯穿强烈的痛悔和自责,这个由于男孩子的羞涩与倔强,在深深自责的同时告戒年轻人。

“多少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圆中不单是处处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这句话与前文呼应,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我”在母亲生命中的重要性,这就是对“母爱”最好的诠释。

高中我与地坛读后感4每次都想提笔来描写母爱,但是却不知如何下笔。《我与地坛》这篇文章告诉了我:“母爱是无法描写,只能用心去感受。”

《我与地坛》这篇文章是作者在他人生最失落时,彷徨时所做的,他那时腿残废了,而地坛则是作者逃避现实的风港,而他那时却忽略一直为他沉默的母亲的感受。

我觉得全文的情感线索是围绕母亲对“我”深沉的爱。是把地坛、母亲与“我”三者联系起来,作者的母亲是位平凡的母亲,但平凡中又显示着她的伟大。

她的平凡在于她与所有的母亲一样都那么疼爱自己的子女,但是她选择的爱的方式不同,当自己子女因受到重大的打击,以致心灰意冷时,常常会选择一个宁静而荒芜的地方逃避现实,来抚慰自己心灵上的伤口,而大多数母亲会说你不要想不开,别忘了你还有母亲,别丢下我。而作者的母亲却没有像其他母亲一样劝解自己的儿子,而是由着自己的儿子做任何决定,难道她不爱自己儿子。不,她爱。当她为儿子帮忙准备的时候,她多想问儿子你去那干什么,能不能让我陪你一起去,但是她没有,她从未求要过,她知道儿子做任何决定都会经过一番考虑,也得给儿子独处的时间,不想增重他的压力。

但是,她也会去地坛寻找儿子的身影。但是在她找到之后,却又悄悄的走了。在她母亲逝世了之后,作者才反省,最终醒悟了到底自己追寻着怎样的幸福之路。地坛很大,从而可想而知,有过儿子的车辙地方,必定有母亲的足迹。

当你真正悟懂一切的时候,往往会等到一切来不及补救的时候。有人会说:“作者的母亲伟大的超过了许多的母亲”。但是我认为不是这样的,我们了解我们的母亲吗?去问过她想要的是什么吗?有多少个人携过母亲的手上街,为母亲唱歌,记住母亲的生日,给她一个惊喜,我相信大多数人会因为难为情,羞涩而不敢。这么简单的事,我们都做不到,听不到母亲的真心话,连自己母亲都不理解的人是没有资格去评论自己的母亲。母爱没有大小之分,只是爱的方式不一样罢了。

趁我们还年轻,母亲还身体硬朗,让母亲的人生路程里,并不是她一个人的足迹,而是有我与她共同走过的脚印。

高中我与地坛读后感5夜了,煮上沸开水,泡一杯香茗,淡淡的清香扑鼻,温润了我干涩的心,走到窗前,依窗远望,黑帷紧紧裹着我的视线。于是轻嗫一口,倍感温馨,母亲的心是我的世界,活在母爱的气息里,我感奋至及。那淡淡的景与缕缕清香交织重叠,再添上史铁生先生巧夺天工之作—《我与地坛》,读来颇有隽永深邃之气。

夜,愈见沉郁而朦胧,不知什么向我招手,带着我打开内心最柔软的情感之门。于是我想哭,可我没有,在这环境之下,只有淡淡如流水般的忧伤,像江南少女缠绵不断,跌宕起伏的情感化作音符在微风中飘散,飘散到内心最深的低谷……

曾记老师说过:世间最伟大的是爱,尤其是母爱。在得知史铁生少量背景资料后,我试着去按照老师要求赏析这篇文章,我怎么开始有能力来体会一个大作家的感情?是共同的感情,将我与作者拉得更近,原来还是感情成为我成熟的催化剂。

在《我与地坛》中,作者向我展露了一份沉郁与厚重的思想感情,深邃而透辟,文笔优美而坦诚,丝毫不乏一个作家的独特视角认识事物的共性。

作者在文中与地坛的关系渗透着看似简单实则极为丰富的感情,地坛中的风风物物,在作者感情的重染下仿佛变得灵气十足的感情,这里有人物与自然的对话;人的感情、思想间的相互碰撞,在第二部分作者贯穿的始终是对母亲诚挚的热爱,对往事的追忆,交织着作者对母亲的理解与对往事的悔恨,对亲情的感悟。

我只能用我乏缺的言语来描述作者复杂的心绪以及深刻的人生启迪。

杯中茶水早尽,唯留苦涩后沁人心脾的甘甜,还有杯子的余温。我静静地驻立在那里,如张爱玲一般的享受清风,还去享受扩大的爱。

我与地坛读后感篇3

课堂上,听着声音动听,情感表达到位,极富感染力的课文朗读录音,曾几次,文到深情处,朗读者几度哽咽。可笔者偷窥学生,有面无表情地嚼口香糖者,也有面露哀伤之色的,却没有预想中的泪盈于眶的人。是学生面对他人的生命太冷漠还是引导有问题?我痛苦地思索着,重新审视教学设计,豁然间发现我是何等的武断与独裁,笔者将自己的情感体验武断地强加在学生的身上,忽略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情感体验的规律,自以为是地设计学生情感体验的步骤,设计学生情感发展的方向。

仅仅让学生们概括、提炼文章的主要信息, 归纳作者的情感, 知道史铁生在“人生最狂妄的时候”忽然断了双腿, 后来在母爱的鼓舞下战胜自我, 成为一名优秀作家这一事实,从中看到一个伟大的母亲,就想让学生留下感动的泪水,珍爱生命,热爱母亲,是多么的霸道呀!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必须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使其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鉴赏文学作品时,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

可是笔者的教学设计却忽略了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忽略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而以自己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鉴赏课文文本,没有引起他们的情感的体验与共鸣,无怪乎学生面无表情。

笔者决定从学生的人生经验和阅读体验出发, 立足于学生这个阅读主体来引导学生解读此文。改进的课堂教学设计如下:

一、引导学生审视自己的生命历程

其实, 和所有有思想的年轻人一样, 我们的很多学生尤其是青年学生都思考过生命和生死的问题;也和所有人一样, 当生命不是以一种最接近死亡、最残酷惨烈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 我们往往就忽视了生命的残酷性, 也就顺理成章地忽视了生命的宝贵性。我们没有史铁生的在最狂妄的年纪忽然残废了双腿的经历,但《我与地坛》却创设了一种特定的真实情景, 把主人公摆在了必须作出生死抉择的两难境界———活下去的理由是什么?苟且偷生还是干脆就死?对于一个内心丰盈的年轻人来说, 这种选择是如此真实又是如此沉重, 以至给学生也会带来一次严肃的心灵拷问。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感同身受,感受作者双腿残疾后的苦闷孤独又悲愤无奈的心情。

为了让学生能够清晰地体会作者的情绪,笔者让学生把双腿绑起来,体验:如果此刻地震发生……学生经过这一体验之后,面露惊慌之色。

趁机延伸阅读史铁生《秋天的怀念》片段: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学生感叹残疾的作者多么痛苦。

紧接着品读文本: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 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 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这样从学生的自身体验入手,学生很快进入文本,对作者的情感感同身受。

二、趁势引导,走进地坛,感悟地坛里的生命之美

痛苦的作者来到地坛:

“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

引导学生阅读欣赏:看到怎样的一幅幅地坛的景色?

学生充分调动阅读感受,体验: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譬如秋风忽至, 再有一场早霜, 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 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生如夏花之灿烂, 死如秋叶之静美。这是生命过程呈现的优雅形态。

感同身受,若你是作者,此景此情,如何体验:

地坛的草木昆虫等生命平凡、卑微且处在荒芜之中,但它们都按自己的方式生存着、活跃着,向人们展示着缤纷的生命世界,无声地诉说着在此发现了生命的本真状态,从中体验到了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创造过程的美丽和精彩。“一个人,出生了,……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读到这样饱含生命哲理的语句学生情不自禁地吟诵出声来:我们不妨眷恋生命,珍爱人生!生命对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命是神圣的,也是脆弱的,热爱生命,是最起码的责任。这是学生发自内心的情感体验,而不是课文分析的结果。

三、珍爱生命,善待亲人

双腿残废的史铁生走出了自杀的阴影成了享誉文坛的作家。但是他并不觉得幸福,因为他的母亲不在了。这是一个怎样的母亲,她的身上有你的母亲的身影吗?引导学生朗读文本,划下感受深刻的语段,学生交流品读:

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是恳求与嘱咐。

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 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在那些空落的白天后的黑夜,在那不眠的黑夜后的白天,……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

苦难、忍韧、独自奉献无私的爱的作者的母亲强烈引起了学生的生活情感共鸣:我们的母亲也是无私的爱着我们的,无怨无悔。这时的学生已经走进了作者的情感世界,感同身受。很多感受深刻的作者的话也是提醒自己的,在品读交流的时候学生不禁留下感动自责的泪水:不仅仅自己很重要,家中的父母、周围的每一个人也都是一个重要的,我们更应该善待父母、善待身边每一个人!不要有作者“子欲养而亲不待”的苦痛。

播放朗诵录音《秋天的怀念》:

双腿瘫痪后……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此刻学生有的已经热泪盈眶了。笔者趁机问:同学们你此刻最想做的事是什么?其实目的已经达到了:让学生学会感恩,从感谢父母开始,感谢一切给予过自己帮助的人感谢社会,才会更加热爱生命,关爱他人。

《我与地坛》的教授过程,让笔者深刻体会到尊重学生主体感受的重要性,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感受,让学生感同身受,才能让文本焕发无穷的情感魅力,才能上好语文课。

参考文献:

[1]刘次林.幸福教育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钟启泉等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我与地坛读后感篇4

[关键词]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比较式阅读

一、前言

比较是人们将新事物与旧事物互相联系并加以区分的主要手段,只有通过比较,人们才能对新事物提出见解,迅速认识新事物的内、外在本质。以学习为例,学生只有将已学知识与新知识互相比较、整合、融合,并加之不断更新,才能获取高效的学习质量,如若将比较纳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则出现了比较式阅读。本文旨在探讨比较式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为教师开展阅读教学提供参考。

二、比较式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1、横向比较

横向比较要求教师根据以不同作家的不同作品为研究对象,宜对比片段或通篇资料,亦或仅从字词、写作意境与气势及风格中进行对比。经比较,总结作品的共性与个性,判断并划分优、劣作品,从而探讨它们效果各异的主要原因。

其一,从美国作家海伦?凯勒自传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与史铁生自传的《我与地坛》中寻找两作品中的对比点。第一,两者共性之初均肯定了生命的坚韧与顽强,叙写自己的逆境及从不幸中感悟生命(两位主人公均为残障人),最终以乐观的态度对生命给予崇高敬仰。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讲述自己对生命的渴望,作者第一天光明给予能让她生命变得有价值的人;第二天则是自己用于看看光的变幻莫测及日出;第三天光明用于看日出与探索及研究。作者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通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该珍惜宝贵的生命,珍惜造物者赐予有关于生命行程中出现的人或事。源自史铁生自传的《我与地坛》是作者对自己早年突遭不幸双腿瘫痪后对生死的思考、悔恨在母亲过早离世后才理解母爱的无私及伟大,该作品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述说领悟生命。第二,两者个性之处在于《我与地坛》全然阐述了自己的逆境观,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则着重于表达作者“一颗乐观的心”,例如作者规划三天光明中每天自己最想做的事情,以向往生活美好、憧憬三天光明的乐观心态诠释对生命的敬仰。

其二,从两作品说理特点上选取对比点。两作品具有浓郁的哲理意味及思辨色彩,且文中阐述的观点较为明显,但两者却在说理特点上有所不同。例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讲述作者对三天光明的规划及这三天所期待、所憧憬并最想做的事情,表达出一颗无比乐观的心。而《我与地坛》则是以“地坛”为写作背景,文章的前两部分逐一描写作者与地坛的故事、与母亲的故事,后部分则是母亲离世后作者以地坛作为精神支柱乐观、豁达的对待死亡。总而言之,前者意在对三天光明的规划,以完成人生中的心愿为主,后者则是人与地坛间的故事及对生命的感悟。

其三,从两作品的艺术手法上选其对比点。《我与地坛》传达出地坛在作者生命旅程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母亲离世后,地坛成为作者的精神支柱,被拟人化为作者的朋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则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逐一叙写对三天光明的安排及做自己最想完成的心愿,体现作者尤为珍惜时光,对生命的敬仰。

2、纵向比较

纵向比较通常是对同一题材不同作家的作品进行对比,主要分析作品的时代背景、内容的思想历程及主题。其次,则是从政治、历史、经济及文化等方面进行辨析,总结作品主题,从而提高对作品的理解度,能较为客观而全面的认识作品。

其一,两作品的时代背景不同。首先,两位作者具有国域差异,其次,作品的写作时间不同,因此,具有差异性的文化背景促使他们在写作中运用的艺术手法有所不同。

其二,思想历程不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首先叙写作者对生活的失望,后从生命中领悟生活的价值,努力实现自己的心愿,并告诫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活。《我与地坛》则是作者从与地坛、母亲间的故事感悟生命的真谛,加之母亲离世后,作者将地坛视为陪伴自己生命旅程的朋友,是作者的精神支柱。从综合角度分析,《我与地坛》首先是从人与特定场所间的故事入手,后从故事中对生命的宝贵及生活的美好加以论述,由此,体现作者的内心由起初对生活的失望转化为正视逆境。

三、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利于比较式阅读法,学生能从中领会《我与地坛》集中于人与地坛间的故事所传达出对生命的敬仰之情,可确切理解为在特定的空间内领会生命的真谛,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则是作者从小范围到大范围对生命的本质进行阐述,通过自己努力实现心中心愿向读者传达出对生命的所想所思。因此,两篇文章虽属于同题材作品,但思想历程、表达手法截然不同。

参考文献:

[1]黄淑熙.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教学探索[J].语文学刊.2011(10).

[2]肖美香.如何构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生态课堂[J].中学语文.2009(33).

我与地坛读后感篇5

关键词:高中语文;新课改;体验式阅读教学

一、前言

传统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主要以教师作为课堂教学主体,导致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较为被动,不仅使学生未能体验课文情感及主题思想,同时未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严重影响到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水平。而随着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教师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及感受,并积极引导学生体验课文情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从而掌握课文主题思想。

二、高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方法

1.积极引导,增强主体意识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转变角色,积极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有效解读和思考,并将自己的阅读体验及感想表达出来。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使学生掌握作者的写作情感,同时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吸收课文知识。如在《我与地坛》这一课时学习中,教师可通过问题引导方式,引发学生思考,并让学生深深体会到课文内涵与情感。作者对地坛景观的感受是怎样的?经过自身阅读和思考后,有的学生认为作者眼中的地坛景观是荒芜的,是衰败的;而有的学生认为作者眼中的地坛景观虽然是荒芜的,但是毫无衰败感。在教师积极引导下,学生能够将自身阅读感受及体验表述出来,但学生们所表述的观点不一,这时教师应再次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反复阅读和思考。通过对课文进行认真阅读和思考后,想象着作者所描绘的地坛情境,以切实体会到地坛景观虽然荒芜,但无衰败感。通过这种阅读体验方式,能够增强学生的阅读意识,同时使其领会课文主旨。

2.课堂体验,加深阅读理解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组织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阅读体验活动中,即通过对课文进行调查、分析、探究及考查,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在体验生活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通过亲身的体验,能够让学生更加真切地体验到课文的内涵,掌握课文中的知识。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一课时学习中,海伦・凯勒身有残疾,眼睛失明,耳朵失聪,不能说话,因此她渴望光明。即使在这样的状况下,她依然能够掌握多种语言,并创造了很多优秀的作品。为了让学生们能够体会到海伦・凯勒勇敢、坚韧的精神,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宽阔的操场,然后紧闭眼睛,掩住耳朵,静静地待着。经过亲身体验后,学生们表示在眼睛看不见,耳朵也听不见的情况下,内心的孤独感和无助感非常强烈,同时也领会到海伦・凯勒的勇敢精神。

3.合作学习,注重体验交流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必须注重学生之间的体验交流,使学生能够将自身阅读感想与体验表达出来,同时从他人阅读体验中获得启发,从而丰富自己的阅读经验,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如在《祖国山川颂》这一课时学习中,为了使学生们能够体会到课文中的优美语言,领悟到作者的情感,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两段话进行认真阅读和体会,并选出最喜欢的那段话,并讲述理由。第一段话“往远处一望那利比沙漠,笼着月色,雾茫茫的,好静啊,听不见一星半点动静,只有三两点夜火,隐隐约约闪着亮光”。第二段话“那利比沙漠非常静谧,只有远处有三两点夜火”。这时学生经过亲身阅读后,有的学生认为第二段的描绘语言较为平时,而第一段的描绘语言较为生动形象,符合散文语言特点。通过这样的阅读体验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间分享阅读体验与观念,同时能够增进学生间的沟通与交流,并使其不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

4.反复朗读,品味课文语言

通过反复朗读能够唤起学生的内心感受和体验,同时让学生在朗读课文中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朗读和体验课文,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感,同时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让课文深入学生心境,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思想。如在《我的空中楼阁》这一课时学习中,为了让学生能够体验到课文中的丰富情感与优美景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朗读,并在反复朗读过程中感受到“山如眉黛,而小屋似痣”表现出来的自然与清新,体会到小屋若隐若现给人带来的自由感与轻灵感,领悟到小屋被群山怀抱时的曼妙姿态。

5.创设情境,营造情感氛围

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能够使学生在情境中得到审美体验。教师必须依据语文教学内容及情感思想创立相应的教学情境,以将学生审美体验及情感有效激发出来。通过这种体验式教学模式,能够使课文中景象及人物形象有效呈现出来,并传达课文情感,以触动学生心灵。例如,在讲《沁园春・长沙》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春天的景象,体会到春天的勃勃生机,教师可以利用古代诗词来描绘和歌颂春天。杜甫曾描绘的春色是“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王安石描绘的春天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苏舜卿严重的春景是“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这时学生们满怀情绪,纷纷回忆与春天有关的诗词。

三、结语

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打破了传统被动式教学模式,同时能够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同时,体验课文情感思想,并提高自身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及解题能力,提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许书明,邓君.体验式阅读教学的特征及其步骤和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1(04).

2.龙卫红.浅论体验式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2010(02).

3.张.语文教学要重视体验式阅读[J].文学教育(上),2007(09).

我与地坛读后感篇6

关键词:文学作品 意象 美学价值

文学作品所具有的美学价值是其之所以会被永久保存的主要原因,从古至今,人们对文学作品的重视与研究从未间断过,文学作品的魅力与价值使其成为众多读者和学者的眼中瑰宝。意象是文学作品中经常会应用到的一种描法,它的存在给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增色不少。意象是我国古代美学思想中独有的特征之一,它的产生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形成的审美体验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意象的概述

在文学作品鉴赏中,我们常常会提到意象这个词语,尤其是在鉴赏古诗词时,我们发现多数诗人对意象这一描法的采用更是频繁,如:孟浩然的《春晓》中的“啼鸟、风雨、落花”;贺知章的《咏柳》中的“柳”;杜甫的《登高》里面的“秋风、苍天、猿、清渚、白沙、飞鸟”等等诗词中都应用了意象这一手法,利用自然环境中具体存在的事物现象来表达作者想要抒发的感情。所谓意象,即是表意之象,文学作品中的意象主要是指作者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形象的描写,引发出读者丰富的联想,借以让读者体会到熔铸在客观事物上的作者的主观感情。意象入诗,是喻示,抒发感情;意象入文,是象征,深刻形象。

二、意象的美学价值的概述

1、意象与意境的区别

一般认为,意象一词是起源于我国的,它是我国古代艺术形象的一个基本特征。意象与意境的区别在于,前者的侧重点在于“意”,所描写的物象虽然是客观存在、可以感知的,但只是为了作者“意”的抒发而借助的一种手段;后者的侧重点是整个情境,意境的概念是需要读者自行联想、领悟的,它没有可实体借助的物象来进行情感的表达,它所强调的是一种境界和情调。意象是形成意境的基础,如果借助数学中计算方法,我们可以对其进行这样的形容:意象+意象+……=意境。

2、意象美的概念

意象理论在我国的起源很早,最早时候的应用是在周易卦象上,属于哲学的统筹范围,后来被借用并引申到诗学中,利用对自然事物的描写来抒发作者的感情,“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从美学角度来讲,这句话说的意思便是:最理想、最极致的美丽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与表达的。文学作品中,意象的“言不不尽意”,“立象以尽意”说的便同此理。

三、以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为例,具体分析意象及美学价值

史铁生是我国著名的小说家以及文学家,他所创作的散文《我的地坛》感动与鼓励的无数的读者。本文主要以《我的地坛》为实例,从意象的角度对史铁生熔铸在文中的感情与灵魂作主要分析,并围绕其意象与作者的心路历程的关系对意象的美学价值进行探讨。

1、残疾和终极关怀

史铁生在21岁时突然间双腿瘫痪遭遇了残疾,病残之躯下的心灵经历了一场更为殊死的搏斗。他没有听天由命,残疾带来的缺憾、不幸、苦闷、压抑使他产生强烈的补偿欲求,化为扬起生命风帆的动力。命运的偶然改变了他的一生,他因残疾而走上了创作之路。残疾写作的审美经验是独特的,作为一个双腿残疾比一般人更痛切体验人类困境的作家,史铁生的全部文字都有其生命存根。他的作品充满了对于人生苦难的冷静思索,对于命运的探询理解,对于生命存在、生命意义、生命价值的关心垂问,厚重的哲学意味显然与他的残疾有关。

当史铁生的目光由对残疾人遭遇的伤痛转向对整个人类境遇的思索时,他作品中的主角由残疾人特别是腿有残疾的人扩大到整个人类。差异带来的痛苦只是表层显示的背景在更为深层的终极关怀的纬度上,残疾人和健康人的差异得以消解。史铁生选择“存在”作为心灵记录的主体,对生命作不同层次的探索和叩问。在生命意义的追寻之中求索灵魂对信仰的慰藉。他为自己的信仰、为存在、为更多人的精神觉醒,为生命留下点痕迹。

2、意象的美学价值

史铁生为什么爱用意象去表现人生感悟?这与他的经历个性、艺术追求以及意象的基本特点有关。残疾促使史铁生走上写作道路。刚开始是生存自救,走着走着才明白自己追求的是一份价值感。他由个体生存进一步关注人类的存在。对人的价值关怀使他钟情于意象,文学意象是审美性的意象造型。苏珊?朗格认为,审美意象起于由感知得来的表象,表象诉之于想象,经过再造,成为“浸透着情感的表象”是谓意象。文学作品是符号化了的审美意象。这种符号是审美体验化了的结果,它不具有严密的语法规则和逻辑规则,但是有浓烈的意象色彩及其情绪性,因此具有生命力,可以用来表现那些真实的生命感觉。

地坛,明清皇帝祭地之坛,在民间是带有神物的意象。在钟鼓弦歌的热烈氛围中,寄寓着对神力、祖先的崇拜和突破现世时空的要求。祭坛象征着坟墓,又象征着复活之地-----死亡转化为永恒生命之地。

地坛从历史中走来,历尽沧桑四百多年,淡褪了神秘的光芒,以其荒芜和沉静等待着史铁生的到来。十五年来,日升月落,史铁生与地坛默默地交流,溶为一体,完成生命的对话。地坛给了他无限冥想的时空和心灵的自由。对他来说,有三个问题至关重要:要不要去死?为什么活?干嘛要写作?他想清楚了死是必然到来的节日,于是决定活下来试试,而写作是为了活着。虽然每一步都是走在回去的路上,然而,“宇宙以其不熄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我与地坛》)

地坛不仅此凝聚着史铁生的生命之思,更有母亲那意志坚忍,毫不张扬的爱。母亲凝视的目光总在身后。灵魂的理解为他撑起精神的家园。史铁生为宿命寻找精神上的支撑和说明。“地坛”包容了史铁生博大的生命之思,启示他要接受苦难。

史铁生通过创造意象表达生命的感觉,把对生命的感悟赋予意象,努力寻找跟自然,人生的相通之处,使意象成为生命的象征,共同承担人类的命运。意象是史铁生把握其世界的一种审美方式,是他建造精神家园的一砖一石一草一木,是他精神上的栖息地乃至生存理由。他在意象中寻找精神家园,体验生命,领悟存在。意象中笼罩着宿命的色彩和影子,贯穿着他对宿命的独特思考和生命的演绎。

我与地坛读后感篇7

近年来,在新教材改编之际,社会上有一些人觉得反对鲁迅作品好像就是一种时髦,鲁迅作品将从教材中大撤退的传闻尘嚣世上,各种争论层出不穷。虽然这场争论一时还无法平息,但争论背后――对鲁迅作品的教学现状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和研究吗?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变迁,有很多东西在悄悄改变着。这个曾在20世纪深刻影响中国文坛的巨人,在21世纪的今天,他的文化价值、思想价值正遭遇着怎样的尴尬?

一、逼上神坛的鲁迅

语文名师于漪曾说:“鲁迅是我们的民族魂,这经典的评述应该深深地铭刻在我们每一个现代中国人的心碑上。”既然是魂,他就是不朽的,神圣的,不食人间烟火的。我们教师本身也是读鲁迅的作品走过中学、大学的。在以往我们接受到的鲁迅解读也是意识形态上的比较多,甚至是把鲁迅看作一面旗帜,一个方向。鲁迅是被神话了的作家,他高高站在神坛上,眉宇间总是透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愤怒。在那个时代,鲁迅是一切反动派、黑暗势力,走狗文人的克星,他成了阶级斗争中的旗手。他是那个时代所需要的鲁迅,鲁迅被时代化了。到了题词,给予鲁迅“三家(伟大的文学家、伟大的思想家、伟大的革命家)五最(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最高政治定位时,鲁迅先生显然已被逼上了神坛。我们在教学鲁迅的作品时,无形中也有很多程序化的既定的模子,好像我们不按官方论调就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鲁迅经典作品的解读在无数的光环下成为建国后语文教学中的“中心思想”,也成为钦定的研究鲁迅的“中心思想”,鲁迅文章和思想的价值得到广泛认可,但,是谁把鲁迅肢解得面目全非?为什么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鲁迅成为意识形态的投枪与匕首?于是,鲁迅被定为一尊神,比这更可怕、影响更深远的是,有关鲁迅的教学与研究的方式,也以神坛上的鲁迅作为视角的。正是这种神化解读,让鲁迅远离了人间烟火,偏离了我们的正常视线。

二、走向祭坛的鲁迅

位于神坛上的鲁迅是被人仰视的,我们似乎离他很近,触手可及;但又似乎离他很远,只能遥望他的脊背。长期仰视鲁迅,我们的视线就会逐渐模糊,我们的认识也在无形中扭曲。林贤治先生在《也谈鲁迅研究之谜》中提到“这个人已经被权利者连同知识者双方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弄得简直面目全非。当人们把鲁迅推向神坛的时候,也把鲁迅推向了祭坛。他失去了作为普通人的血肉和灵魂,也就没有了生命力。当我们的鲁迅作品在学生心目中以这样一种感受存在的时候,他还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吗?

三、回归文坛的鲁迅

我们既不能把鲁迅推向神坛,人为拔高它意识形态方面的东西,使他完美得近乎神圣;也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把鲁迅先生推向祭坛,成为我们教育改革的替罪羊。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把握鲁迅作品呢?如何呈现给学生一个真实的鲁迅,人文的鲁迅是当务之急。我们应该把鲁迅回归到文坛中,还原他作为作家的真实面目。

1.低一些,再低一些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俯下身来,体察学生的学情,以低一些,再低一些的姿态去帮助学生理解鲁迅作品。鲁迅的作品有着深厚的历史社会背景,而我们的学生往往缺少必要的背景知识,以致很难准确体悟鲁迅作品的深刻内涵。我们要在课堂里俯下身子,低下来,再低下来,和学生保持交流的水平面,不断提高对作品的处理把握能力,让鲁迅作品与学生之间的隔膜慢慢消解,还原一个真实的鲁迅。我们不妨视之为师、为友,反复品读,悉心揣摩。如此,当我们放下对思想导师的敬畏,我们会发现鲁迅可亲的一面。纠正某些将鲁迅先生变为冷冰冰偶像的神化,而且对于我们走近更真实的鲁迅是大有裨益的。

2.真一些,再真一些

站在学生学习层面,我们要允许学生“有所懂,有所不懂”。钱理群教授说:“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的内涵是多层次、多义的、模糊的,甚至无法言传的,并且常读常新。我们要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不能把自己的解读,教材的解读强加给学生。在他们初中阶段主要读鲁迅的散文,读出他作品中的真、善、美就是学生的一个阶段成果。以后随着学生人生阅历、学识的增长,我们再深入探讨鲁迅的思想价值、批判意识也为时不晚。

3.近一些,再近一些

斯人已矣,作品长存。当时光的流逝、岁月的变迁在历史的隧洞中轰隆隆而过时,唯有文字在那里熠熠闪光,它忠实地记录着每一个灵魂的思考。我们认识的鲁迅是什么样的?我们不能拘泥于固有的模式化形象,应该去触摸他作品中的文字,近距离地去和他的内心交流、碰撞。近一些,再近一些!去读读鲁迅生活的时代背景,体会当时百姓的生计维艰,我们才会明白《孔乙己》慢慢爬回去的背影是多么的无奈和悲凉;去读读鲁迅成长的人生历程,我们才会感受到东京樱花的烂漫,原来是鲁迅多么焦灼地渴望振兴国家的一片赤子之心;去读读鲁迅同时代的作家作品,我们才会体会鲁迅和那些追寻风花雪月、闲情逸致的梁实秋、周作人等有多么的不同!他的责任意识、悲天悯人的情怀是一个知识分子的担当!

我与地坛读后感篇8

电视与文化讲坛的结合,也可以说是电视与文字文学的结合。从口头流传、书写抄传、印刷出版、说唱演出到电视讲坛的出现,文字与视听第一次在同一个空间内得到了完美的表现。马歇尔・麦克卢汉在《了解传播媒介》一书里说到“两种媒介的混合或汇合是一个真理与启示的时刻,新形式也就此产生。”“在所有产生巨大能量和变革的大规模杂交结合,没有哪一种能超过读写文化和口头文化交汇时所释放出的能量。”([加]埃里克・麦克卢汉,费兰克・秦格龙编,何道宽译《麦克卢汉精神》,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文化讲坛与电视媒体在当代的结合,给文化的普及和传播带来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一)新变之基――消费文化兴盛

1、消费:文化体验工具的取代

现代消费领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扩大,大众文化作为商品在传播与流行中,电视传播的市场消费性要求考虑到大众的存在。文化作为人类创造的物质,也成为人类消费的对象。“文化消费是指对精神文化类产品及精神文化性劳务的占有、欣赏、享受和使用等等。其实质是对社会的及他人提供的精神财富(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的消耗)。同时这种消费(消耗)过程又是精神财富的消化、继承、积蓄、再造和创新的过程。”(徐淳厚《关于文化消费的几个问题》,北京商学院学报,1997,(4))

现代社会商业性文化的参与,“使得文化第一次和其它的物质生产一样被纳入了工业化大生产的统一模式中成为产品,音像于是取代文字、视听取代阅读、影视取代书籍而成为公众审美和文艺娱乐的主要活动方式和欣赏对象,这已成为当代人类文化发展的客观存在,形成了以消费为特征的借助于技术手段进行大批量生产的、尤其通过大众媒介广为传播的文化,即大众文化。”(杨兰《当下文化语境中电视与文学的互动影响――以央视〈电视诗歌散文〉栏目为个案》,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版)电视媒介的大众性便利消费成为无数“自我中心”者共同使用的一种体验工具。

2、市场:文化消遣空间的开掘

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布尔迪厄从社会学角度以其独特的“场”理论来分析“消费社会中大众传媒的文化现状”。他同时关注的是,“商业逻辑对各个文化生产场的侵蚀。譬如他认为“‘新闻场’更要受制于市场,始终要面临市场的考验。”(齐亚娟《论中国当代电视娱乐文化》上海大学学报,2004)

同样受制于市场,“文化生产场”也受到市场导向的制约。在现代传播和流通中,货币的周转已被意义与的传递取代。这种的得来是人们在不断加快的现代生活中,面对不断变化的景象,产生的一种“惊颤体验”。([德]瓦尔特・本雅明著,王才勇译《发达资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电视通过使受众“心理诉求得到满足的节目,来换取受众的关注与收视,然后再将这些受众的注意力出售给广告商,从而完成货币价值的转换,以此实现自身价值,受众心理诉求构成了商业逻辑的解码器。”(齐亚娟《论中国当代电视娱乐文化》,上海大学学报,2004。)

法兰克福学派成员本雅明“对于大众文化及其消费抱有积极乐观的态度。”他认为,“对于大众文化的消费,可以消解传统艺术的精英、特权、神秘、稀罕的光晕,有助于颠覆传统文化和传统价值”。(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教学参考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电视的商业属性开掘着电视文化的大众消遣空间。消费文化的兴盛对于电视尤其是节目市场的兴盛起着重要的作用。

电视文化讲坛的代表《百家讲坛》,经历一番市场的磨练和摸爬滚打之后,在电视文艺节目中崭露头角,树立了自己的品牌。

(二)新变之因――媒介特质转换

从文字语言到视听语言,文学文本到新兴的电子媒介,媒介特质发生转换,是电视文化讲坛发生革命性新变的原因。类似于扎根在民间的传统说书艺术形式“有着千百年来的群众基础”,“这就得天独厚地占据了电视文艺中的‘群众性’和‘娱乐性’两大优势。”(张凤铸主编《中国电视文艺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文化讲坛与电视的结缘,赢得了电视媒介广泛的大众基础。

1、文学思维方式的变革

“印刷时代,人们感知外部世界的主要途径是阅读文本,从书籍中汲取养分来建构自己的世界观,这在无意中培养了一种理性的思维方式;而电子媒介文化的出现正是对人惯常的感受世界方式的一次颠覆,打破了现实和虚拟的界限,使艺术审美日常生活化,是一次对感性的张扬。”(方亭《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华中师范大学,2004)

文学以语言文字符号作为中介来传达某种特定的意义,人们对文本文化的领略,联结起文字与人之间最基本的情感。作为人们认知接受基础之一的最普遍的情感共鸣,往往就在当下人们的解读中产生新的冲击。从文学文字的单向表达到电视叙述空间的双向建构,在故事讲述的过程中延伸着情感的表达和理念的传递。

2、受众感知方式的复归

鲍德利亚说过:“电视带来的信息,并非它所传送的画面,而是它所造成的新的关系和感知模式、家庭和集团传统结构的改变。”由此可见,([法]鲍德利亚著,刘成富,全志刚译《消费社会》P132,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媒介变化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媒介文本表现形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由受众感知方式的变化引起的人看待世界方式的变化。

电子媒介造成了电视文化讲坛在感知方式上是一种复归。麦克卢汉说过:“技术媒介的影响不只是发生在符号形态和观念表象的层面,还不可抗拒地改变人的感觉方式和感知模式。”([美]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格龙编,何道宽译《麦克卢汉精粹》,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版)电子媒介文化提供了多重感知,形成了新电视文化讲坛的感知奇观。电子媒介文化以直观具像的视听身份出现,它倡导即时的感官消费,在改变人的生存方式的同时,也改变着人的感知方式和审美心理,引起原有文学认知模式的深刻变革。

3、电视叙事空间的建立

《百家讲坛》节目中对于经典名著的解读,从一个侧面表达了人生情感的某种体验。在帮助现代人们合理地表达日常的情感的同时,一定程度上通过对过去史实的复述和联想来感动和净化人们的心灵世界。文学文字的表达从故事讲述到情感表达,以至其中理念的传递,倚赖于电子媒介技术创造的电视叙事空间建立了起来。

这种叙事的空间给予电视讲坛足够的想象空间,媒介特质的转换改变了讲台的性质;从单一的传播变为双向的互动,加上消费文化的渗透,这些导致了一个新的结果:个体意识突显。

在对于文化的电视阅读、欣赏与接受中,人们为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进行着消费。后现代的雅俗 共赏的文学消费活动是一种体现社会差异、社会多元、社会宽容、社会交流的活动,这种多元正是主体意识的多元体现。

(三)新变之果――个体意识突显

1、价值判断的多元化

现代的文化更多的是媒体传播文化。“在鲍德利亚看来,媒介将一种新型文化植入日常生活的中心”([美]波斯特著,范静晔译《第二媒介时代》P20,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这种新的媒体传播文化的意义在于:使得人作为个体的意识凸显了出来。在不断变化的现代社会,具有个体随意性的“自我中心”式的体验排斥一切权威,造就了主体意识的强化和觉醒,也造成了人们价值判断的多元化。

电社文化讲坛里,参与讲演的嘉宾和观众都带入了自己的感受和理解,人们必须依靠自己去判断生活、选择生活和感受生活,于是人的主体精神世界变得多元而复杂。

社会生活的巨变给人们的精神领域带来方方面面的冲击,传统的价值观念面临着新的挑战。“现在传播媒介除了具有强大的启蒙意义外,又形成了一个隐蔽的文化权利中心”。(南帆《启蒙与操纵》,文学评论,2001(1):61.)这个新的中心便是大众消费性群体。他们反过来影响最易接近信息源的把关人,使他成为大众的代言人。电视讲坛学者的独特视角,便成为了观众新视角,新的看问题方式的代表。而人们对于这个世界的感知变化超越于媒介文本表现形式的变化,引发了人们对于文化认知方式和效果的变化。

2、认知效果的主体化

大众传媒对信息的选择或“把关”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通过观众的理解和接受才能得以实现。由于自身和外界的影响,公众开始自由且主动地选择自已需要的和感兴趣的信息,尽管不受或者少受“把关人”的控制。传播学的使用与满足理论指出,“受众的收视过程就是选择过程,受众往往会根据自己的需求主动、积极地选择电视节目。”(赵智,彭文忠《影像解读》P268,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受众已经不是一个消极被动的接受群体,电视节目传播的信息要满足传受双方的需求,才能取得最佳的传播效果。

随着媒介变化,从文化主讲者作为文化“把关人”的把关到受众主动,在媒介论的传播意义中,人作为主体的意识凸显。从把关人把关到受众主动,大众消费者的存在使得认知准备效果在这一过程中主体化。

精品文化需要精品文化节目来传递,传递和接受的主体都需要使各自的主体意识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革命,仍然在继续。

二、《百家讲坛》――现代性品格的文化产物

电子媒介的出现和发展与文化讲坛的结合,从电子媒介的角度似乎颠覆了传统的作者主体意志。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作者的二元对立关系,以及长期以来的被话语意指系统所固定的文化等级秩序,都随着电子传播媒介的特质产生了新的演变。历史成为读者和作者共同参与的对真实的解构。

文化讲授者在文化传播的现代变化中,也凸显了人作为个体的意识。文化讲授者对文化信息的把关到文化接受者在接受行为上的主动,电视作为当代最有影响力的大众媒介,依靠强大的技术优势把文学的文字表现形态转化为 视听表现形态,实现了接受知识到感知审美这一认知模式的改变。

在此改变中,文学与媒介的结合要求二者间能相互理性对待。(方亭《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4:19.)从真实到解构,从知识到审美,体系的转换最终促成了文化传播过程中当代文化讲坛更新的演变。

(一)文化价值演变:从现代到后现代

1、多元化体验包含的现代性矛盾

现代性是一种对生活的体验。一种在理性与感性,伦理与审美之间越来越多地通过自身的主观感受进行的体验。而现代社会里我们的体验呈现出多元的特质,多元化导致现代人感受到一种生活的无序感,无中心的迷茫与兴奋。

迷茫的是现代权威统一性中心标准的丧失,兴奋的是自我成为标准的制定者。《百家讲坛》作为现代电视文化讲坛的重要代表,文化传播主体的权威性在迷茫中逐渐弱化,文化接受主体的审美感知在兴奋中日渐强化。通过电视媒介转换的文化讲坛,作为一种消费品,成为现代人体验到的生活的一部分。它同样更多的不再是通过思考而是通过体验进入到我们的生活。

其实现代性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体验性的认知,对于感受的描述伴随着现代性的起源。电视媒介的介入使得我们的体验生出两种路线。一面是腐朽 意识的觉醒和强化,一面是强大的声光色刺激直接诉诸于观众体验而导致的观众理性判断的弱化。

2、解构式品评引发的后现代对立

《百家讲坛》将历史的宏大叙事解构,从现实的生活中分解传统的信念和文化价值中心,建构与解构形成的现代性品格在电视媒介渗入观众的生活之后表现得异常明显。

表1.1现代与后现代对立表现参照表(《电影艺术辞典》P57,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

从《电影大辞典》上,我们可以摘出这样一个表,看看现代与后现代的差异在品评方式上的表现。现代式的品评特征在《世纪大讲堂》等文化讲坛栏目上得到体现,而《百家讲坛》则更多表现出后现代的品评特征。解构式品评引发了《百家讲坛》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张力,在这种解构与表达的品评中,《百家讲坛》体现出了现代性的品格。

3.张力:文化价值演变

现代社会人们崇尚理性,追求一种在社会中具有凝聚力的力量或者说是一种统一的信念,一种统一的价值,一种统一的文化,也就是一种统一性的中心标准。现代化的社会建成之后,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系统的分化趋势中孕育的后现代文化,开始猛烈攻击现代文化对于理性的盲目崇拜。人们对于历史所载的那种统一的信念、价值和文化权威开始了怀疑,以为那皆是理性所创造的虚幻泡影。

现代性建构的美好前景就如同宏大的历史叙事,企图将一切纳入自身的规范和标准之中。而在《百家讲坛》里,曾经的真实开始被怀疑,被解构。曾经的知识开始成为审美的对象,从而失去了权威性。电视文化讲坛在大众化的狂欢之中经历着文化价值的演变。浸润在引发社会层面变革的因子中,电视文化讲坛同时也经历着自身的转变。

(二)历史时空转变:从真实到解构

1.表达历史真实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不仅在现代文学作者的笔下流露,也从现代文化学者对“史”和“实”的文化研究中反映出来。那些“已发生行为的叙述”,(齐亚娟《论中国当代电视娱乐文化》,上海大学: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4:30.)形成了一类以真实存在的现实世界为原型的空间。

文史系列专题的《百家讲坛》,其电视讲坛形式成为叙述历史事件的主要载体。正像李希光所说的“我们脑海里的真相绝大多数真相是媒体制造的”,所以现代电视文化所展现的内容都可能成为对历史的记录。专家学者们对历史文本的解读,也可以成为后代人认识当代社会的历史资料。

2.深化时空解构

在现代叙述的主要载体电子媒介面前,我们通常所说的历史不由自主地经受着符合现代人视野的新解构。再通过现代人容易接受的符合现代情境的学者表达,重新又构建出了一个新的历史形象与空间。

当《百家讲坛》满足大众需求,开始选择将历史文化学专业的题材系列化纵深化的时候,观众要求的时尚轻松和娱乐趣味,都在专家学者的讲演中得到了新的享受。历史开始被欣赏,被赏玩,被按照大众的要求而改造。“文学只是多种文化象征或产品的一种”,不是文化的特殊表现形式,权威和独特性已经慢慢缺失,精英文化苦心建构的历史时空开始遭到解构。

3.张力:历史时空转变

对历史解读的发展历程也是人的自我意识不断觉醒的历程,与此紧密相关的便是从社会本位向个人本位的挪移和从反映客观世界向表现主观世界的变迁,真切体现了从社会本位向个人本位的观念转变。

《百家讲坛》里“学者一读者一普通百姓”之间的关系,表达内容(书籍历史)与表达者,从反映客体到展现主体,人们突然发现还可以这样解析人物表述历史。在这种对历史时空的表述形式的转换中,个人的主体意识唤醒了,文学作为审美文化,电视讲坛作为大众审美文化的特性真正突现了出来。

(三)认知模式改变:从知识到审美

1.认知情感的深化

从原始口头传播的语言到印刷时代为主的文字,到电子媒介时代电视文化语言与文字以及视像的完美结合,文化活动借助于现代媒介手段的传播形成了新的媒介文化,也对人们的认知产生了新的影响。《百家讲坛》在对历史文本的结构过程中,知识的表述由深到浅,同时却影响了审美情感的传递由浅入深。

作为学术精英代表的电视文化讲坛节目,《百家讲坛》在电视传播的规律下,大众对精英文化的解构已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一种文化审美的接受。从2003年清史专家阎崇年开讲清帝疑案,收视提升,在推动知识审美特性中,《百家讲坛》开始把在电视屏幕上最为引起观众注意的个人魅力和口才作为选择讲师的一个重要标准。

电视文化讲坛以学者代表的精英来到现代公众面前,因为是在电视传播中实现着讲座,认知情感的“浅"传递使得学者不再成为讲台上威严的精英,而成为一个普通电视栏目中的演员。成为演员,并非仅仅是形式上被观众所“看”,与其它文化讲坛相比较,《百家讲坛》的不同在于它独特的演员性的表现方式。

2.认知载体的异化

电视文化讲台,在文化学者的讲授中,主要传播的还是文化理念。但仅仅以语言表达为主,如何将居于抽象哲理层面的理念清楚准确地传递给观众?《百家讲坛》的主持人提供了一种有别于其它文化讲坛形式的本色表演(《电影艺术辞典》P179,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认知载体在传输中使得学者成为演员。学者运用自身的独特形象和气质,通过对自身创作素质和魅力的展现对观众产生巨大的感召力。这些都成为《百家讲坛》最有吸引力的地方之一。

学者们不再处于观众心理上的崇高地位,知识的传输由学者为载体,变成了以演员为载体,而知识也随之成为了被欣赏的对象。从《百家讲坛》里“明星化学者”的出现,我们已经看到学者表演的当代荧幕形象并不逊色于以前文化讲坛中存在的知识传输者的形象。

3.张力:认知模式改变

将精英和大众大俗大雅地混为一体,《百家讲坛》提供了新的刺激,契合了大众文化追寻新鲜事物的热情,在文学与电视这种精英与大众的雅俗渗融的结合中,《百家讲坛》中认知模式的转变似乎在朝着下行的大众化方向发展,但是隐藏在现代社会之后的一种力量却在致力于树立一条上行的统一的线路,便利转变可以平衡过渡。至此,一种文化传播的“电视文化讲坛”的新样式也成了现代性品格的文化产物。

《百家讲坛》的受众可能是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文学著作的读者,可能是一般电视节目的普通观众。经历了从现代到后现代文化价值的演变,从真实到结构的历史时空的转变,从知识到审美的认知模式的改变,《百家讲坛》将精英文化很好地做成了大众所周知的文化晚餐。

三、颠覆与重建之间的张力――狂欢现象之后现代性平衡

1、新解构――新表达

《百家讲坛》替高雅的文学精英披上了电视的大众化外衣,在传授交流中缩短了与大众之间的高低参差的心理差距。降低身份不等于降低内容的质量,在这种雅俗共赏的传播中,大众文化正是由主体通过电子媒介,成功地对于主流精英文化进行了颠覆和解构。但是精英文化借助电视传媒在重建自己规范的同时也宣扬了自己的立场。

影视媒介文化表意的形象性使观众不需想象就可以轻松地解读文本。颠覆了读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文学创造的那个内蕴反省和理性批判的神奇文本世界也随之坍塌。观众的判断力由此被削弱甚至放弃了自身使命,这就为精英趁虚而入,建构起新的文化表达方式留下了空隙。

2、颠覆与重建的张力

《百家讲坛》是在文学基础上的电视文学艺术,是文学话语在电视上的展示,在文学的传播中影响着文学观念的转换。节目中的视听符号意指系统有着对大师法则的颠覆与个人语型的重建,对审美距离的颠覆与互动参与的重建,以及对史实的再现与生活的颠覆性滑稽模仿。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张力,在《百家讲坛》对恢弘历史具细化的解构中得到了表达。

“当代英美学者如费斯克、费瑟期通等人普遍认为读者大众对于大众文化能够进行策略性解读或解码活动,能够发挥和挖掘蕴含其中的积极的游戏、颠覆和批判的价值。”(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教学参考书)》P259,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在颠覆与重建之间。从文化讲台到电视文化讲坛,文化精英利用电视这一大众传播媒介为自己打开了新的局面。在为传播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作出了卓越贡献的同时,从前的精英文化如今出现了审美世俗化和平民化的趋向,引发了文化的现代性张力。

历史和文学经典中存在的人文理念,需后人做发挥性阐释,现代人要用现代人文理念对其进行批判性表达。文学有合理虚构的能力,历史也有依据客观史实和主观理解来解读或批评文学的权利。而精英文化就借助这一点“权利"再次实现了自己对于经典的流行性新“权威”的颠覆与重建、解构和表达。

结论

无论是从真实到解构,还是从知识到审美;无论是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之间的角逐,还是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之间的张力,亦或颠覆和重建之间的张力,这些现代性特征都来源于一种体验。

这种体验促使电视媒介对历史的解构力量激起主体的自觉,使受众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但是这个觉醒的群体会反过来影响以电视媒介为载体的文化讲坛。文化讲坛自身进入电视媒介之后,面对的是主体意识已经觉醒的大众。他需要适应大众的觉醒,调整自己的表达方式。但很难讲电视文化讲坛所作出的新的表达是为大众文化代言。电视媒介成功地在赋与大众自我意识的时候也会剥夺大众的判断力。于是电视文化讲坛也可以借此优势来表达出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新的建构性。

我与地坛读后感篇9

最出名的读书类文化节目

2015年,新年伊始,凤凰卫视(中文台)的《开卷八分钟》栏目宣布停播,众多爱好者大呼失望,视其为“新年噩耗”,纷纷感叹:一个偌大的电视台,竟然容不下一张书桌。

作为凤凰卫视一个日播的读书节目,《开卷八分钟》从2007年1月1日开播至今,历时8年,主要由知名文化人、作家梁文道担纲,他在一周五个工作日中每天用8分钟介绍一本书。在梁文道眼中,这是目前世界上坚持期数最多的读书电视节目。

说起读书类文化节目,世界上最出名的当属法国电视五台贝纳尔・毕沃主持的《读书》,每周五晚9点30分开始,在约90分钟时间里,没有影视,不播音乐,由主持人和被评点图书的作者与读者一起侃侃而谈。这个高雅的文化节目,长时间地在法国全国收视率排行榜上处于较前列位置,从1975年一直延续到1990年,成为法国电视史上最著名、最长寿的文化节目。像毕沃一样做一档高品位的文化节目,也成为许多中国电视人的梦想。

但在中国,在娱乐化大潮的冲击下,在以资讯和娱乐为主要功能的电视节目中,读书类文化节目显然是冷门中的冷门。1995年,央视《读书时间》创办,开启国内荧屏先河。一时间,全国各地的读书栏目爆发小高潮,最多时达到20档。但是在2004年前后,由于大多数电视台都采用末位淘汰的竞争机制,叫好不叫座的文化节目很难长期在电视荧幕中存活,只能遭遇“收视率末位淘汰”的悲惨命运。《读书时间》由央视1套调整到央视10套科教频道播出,最终只存活了8年。而与《读书时间》同期推出的全国各家电视台的读书节目也纷纷下马。

相较于娱乐类节目,文化节目确实有一定的准入门槛,似乎天生难与高收视率有缘。2001年7月,《读书时间》被调整到科教频道。与此同时,《百家讲坛》也在科教频道开播。当时的《百家讲坛》走的是高端路线,宗旨是办一个“没有围墙的综合性大学”。这档节目请了很多大名鼎鼎的大师名家,如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周汝昌、叶嘉莹、霍金等,都赫然名列在早期《百家讲坛》名单上。他们都是当今科学界、学术界的大红人,却没能带红节目。相反,由于授课讲法单调,专业性太强,观众大都听不懂。节目收视一度几近于零。

《百家讲坛》最终成了

“百家历史讲坛”

在“末位淘汰制”的压力之下,《百家讲坛》只好改版,走上了雅俗共赏的路线,放下身段,彻底走向大众化。2004年底,《百家讲坛》推出了著名作家刘心武的“揭开秦可卿身世之谜(上、下)”,随后在2005年4月到7月,《百家讲坛》在3个月内用了13讲全面播出了刘心武的“秦学”讲座。“秦学”引发了“红学”研究界一场声势浩大的学术争论,借助这一事件,《百家讲坛》这个带有学术意味的电视栏目一时成为传媒关注的热点。

对于普通观众而言,刘心武揭秘的《红楼梦》有没有争议不重要,重要的是刘心武讲得很有趣――他用的是侦探小说的套路,引人入胜。纪连海的《正说和坤》,也是这个路数。

这些讲座与其说是学术探讨交流,不如说是在向观众讲故事。当时《百家讲坛》制片人就要求,节目必须像好莱坞大片那样要求35分钟必须有一个悬念。故事的“脚本”里有主角、有配角、有情节、有悬疑、有矛盾、有冲突,其精彩程度丝毫不亚于一些所谓精心制作的电视剧。相比那些戏说的清宫剧,《百家讲坛》讲得有理有据,又有开拓视野、丰富知识之功效,自然大受欢迎。

但这还不是全部。其后还有易中天的《品三国》,在精彩的故事之外,还品出了官场生存哲学。于丹讲《论语》《庄子》,直接把经典讲成了心灵鸡汤般的人生感悟。他们用流行话语,把古典文学讲成了畅销文化,这又引发了“学术娱乐化”的大讨论。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百家讲坛》火爆到形成一种“文化现象”,也能说明文化类节目的特殊价值,在娱乐化大潮中,文化电视节目依然有生存的空间。

《百家讲坛》的风光,并没有持续很久。其选人机制导致人才后继乏力,明星不再涌现,而节目形式也是多年不变,话题选择、讲座内容比较单一,最终路越走越窄――《百家讲坛》成了名副其实的“百家历史讲坛”。到2008年底,由于《百家讲坛》收视连续跌出央视10套所有栏目前十名,甚至一度传出停播传闻。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成了一股清流

2012年,第一季《中国好声音》的成功,让很多电视人见识了“制播分离”模式的魔力。不同于传统电视台节目的自产自销,《中国好声音》的播出平台为浙江卫视,制作团队则是曾打造《中国达人秀》的原班人马金磊团队。因为是专业的节目制作团队,又有资本支撑,制作成本不用愁,还能引进国外节目的成功模式,节目质量提升明显。

《中国好声音》的制播分离模式,也让CCTV和其它卫视恍然大悟:原来可以这么玩啊。于是他们开始寻求“外援”了。此时,定位“原创文化类电视节目”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进入了CCTV的视线。

跟《中国好声音》相似,这档节目的灵感来自美国的综艺节目《全美拼字大赛》。美国这个拼字大赛从1925年延续至今,拼字比赛的参加者先从班级冲向学校,再从学校走向区县市甚至是全国比赛。《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也是这样的竞技比赛赛制。区别在于,美国原版节目追求的是“拼”,而央视则对其进行了本土化改造,把焦点对准了 “写”。

目的寓意也就在这里,即唤醒更多的人对文字基本功的掌握和对汉字文化的学习,尤其是如今的人们已逐渐陷入会打字不会写字的尴尬。

2013年8月,《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央视1套和央视10套同时播出,在全国掀起一股 “汉字热”。这档文化节目备受追捧,并不只是因为其节目制作精良,而是那时的观众对歌唱类选秀节目有些审美疲劳了。在《中国好声音》之后,各家卫视不惜血本,重金打造歌唱类选秀节目,结果就泛滥了。2013年,从年初湖南卫视的《我是歌手》,到年底央视的《梦想星搭档》,几十档歌唱类选秀节目蜂拥而上,从形式到流程都大同小异,播出时间又主要集中在暑期,让观众看晕了。这时,《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出现在电视上,就成了一股清流。

那年暑假,生逢其时的,还有河南卫视的《汉字英雄》。这档节目在7月播出,与国内其他节目引进国外版权、照搬国外成熟综艺模式不同,《汉字英雄》由马东领衔的顶尖制作团队原创打造。同样是以弘扬汉字文化为主旨,但相比《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弱化了比赛,娱乐性更强,从主持到评委到选手,大家都有很好的个性展示,有笑点有泪点有萌点,收视率也是一路飙升。

《汉字英雄》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热播,带动了一类新的文化节目类型的红火。《汉字英雄》之后,河南卫视又推出《成语英雄》。央视也顺势推出了《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其实就是复制此前成功的创作模式。

我们不是创新,是回到常态

当一两个节目模式成功之后,就会不断被复制,创新不足,然后就失去生命力了,这都是套路了,文化类节目也不能免俗。很快,以《爸爸去哪儿》为代表的韩综和类韩综的真人秀模式大量涌入,文化类节目又回归到不冷不淡的境地。观众的选择永远都是无情的。只要你有更好的内容,更新的套路,观众自然就会跟着走。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爆红也证明了这一点。作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延续,2016年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也是延续这个套路。从收视率上看,每周五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早期尚有《中国成语大会》第二季的余热与春节期间较高关注度,但后期只是保住CCTV1周五晚间黄金档的基本盘,并没有成为一个现象级的节目。但到了2017年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收视率一路上升,最终总决赛期(第10场)关注度达到0.941%,而当日新闻联播也只有1.2%左右,这已经是文化类节目创下的收视之最。

而《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受到更大的关注,原因也无非是内容更好,形式更活泼。从节目中的诗词题目来看,大部分都不难,很多就是中小学课本上的名句。但命题中又有陷阱,就让整场节目不至于太平淡。题目大家都熟悉,又很接地气,比如命题者将“减肥”与“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联系起来,就贴近了当代人的日常生活。而新加入的看沙画猜诗词环节,还有“一对一”对抗的“飞花令”,捧出身高1米8、腹有诗书气自华的00后才女武亦姝,都令人耳目一新。

不过,这还不是文化类节目的全部魅力。2016年的最后一天,黑龙江卫视推出《见字如面》,这是一档以明星读信为主要形式的文化类节目,由黑龙江卫视主持人翟毓红主持,许子东、杨雨出任嘉宾介绍文化背景,张国立、归亚蕾、徐涛、何冰等明星读信。《见字如面》播出两期就迅速获得了高口碑,好评如潮。四期过后,豆瓣评分依然高达9.2。

《见字如面》大受好评,也是因为模式的创新。本来,黑龙江卫视打算做一档读书类节目,但书籍种类庞杂,给观众读什么书就是个难题。于是,《见字如面》节目组选择了读信。书信相比书籍,更短更易于呈现,有时代感,也有情感交流,加之读信的明星大多都是台词功力不凡的专业演员,简直是读出来的每个字都能感人肺腑。就这样,《见字如面》虽然没有耀眼的舞台包装和激烈赛制,但凭一封信、一个人就能让观众沉浸于故事氛围中。

无独有偶,黑龙江卫视的《见字如面》开播两个月之后,央视也上线了一档十分相似的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朗读者》前后筹备近一年,是央视主持人董卿首度担任制片人的节目,据说,连片子都是董卿自己剪的,经常忙到凌晨四点。

《见字如面》的体裁是“书信”,而《朗读者》既可以是书信,也可以是文学作品选段。书信可以是别人写的,也可以是自己写的。《见字如面》只读信,而《朗读者》除了朗读这件事,重头戏其实是主持人对嘉宾的访问,很有点《艺术人生》的感觉。总之,两档节目虽然“撞车”,但还是各有侧重,避免了观众审美疲凇K以,这两档文化类节目都火了。

我与地坛读后感篇10

人之“成人”,不仅体现在生理学层面或法学层面,更重要的还在于文化学层面、心理学层面上的“精神成人”。当代大学生不仅要有知识还要有文化,不仅有学问更要有修养。大学生的“精神成人”具有迫切性和重要性,为了大学生的“精神成人”,高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有重要的责任担当。

“精神成人”旨在让大学生在本科阶段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培养健全的人格,达到心智上的成熟。一个大学生毕业生,应该具备自己独立的判断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精神成人作为人生成长的重要一部分,其重要品质为诚实善良、内心丰盈、气质高雅,拥有独立人格和价值观,这些比专业技能更重要。精神成人与人们所注重的专业知识相比,精神世界、情感意识、人生态度、学生的生命状态,更为关键。

有学者指出,大学教育比获得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获得并热爱真理和智慧。大学的人文教育,不仅要关注大学生脚下的路,还要让他们抬起头来,关注远方的天空,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只有他们真正在精神上成人了,才可以获得真正意义上的个体的幸福和快乐,也才能真正维护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开设跨学科大讲坛的必要性

加强人文教育,是要让学生具有法理意义上的“公民素养”伦理意义上的“道德修养”文化意义上的“人道意识”以及心灵意义上的“爱的情怀”。这些都是“精神成人”的内容。大学的人文教育可以通过课程的设置来实施,我国高校目前普遍采取的是在大学一、二年级开设通识类公共选修课程。然而这一类课程的内容体系今天来看仍有很大的改革空间。

在教育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博雅教育”是英国人纽曼提出的,其内容重点就是强调学校要着重对学生品性的全面熏陶。他认为,让大学生“专业成才”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精神成人”。据此,他呼吁学校一定要重视人文教育。这一教育思想为很多教育家所推崇。

美国哈佛大学的核心课程改革方案也是直指学生的精神层面。具体而言,这一核心课程改革有四大目标:培养全球性的公民;发展学生适应变化的能力;使学生理解生活的道德面向;让学生意识到他们既是文化传统的产品,又是创造这一传统的参与者。这四大目标都以核心课程的方式显示出来。与现行的核心课程相比,这一新核心课程给学生提供了更广泛的知识领域,而降低在某一具体题目上的深度。换句话说,就是求广不求深。这里的一个重要理由是,大学要为学生面对现实生活作准备,而不是仅仅提供专业知识。

文化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它注重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尤其是要使大学生经过大学阶段的教育,能够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意识。学生应该努力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以便自己确定在人生的各种不同的情况下应该做的事情。学科学术讲座对于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展开是功不可没的,它有效解决了各高校师资力量分配不均的问题,使每一位学生都得以学到学校不开设的课程和知识,使学生与名师名人零距离接触,在校园内即可听到来自全国各地名师的讲解。

20世纪90年代,杨叔子院士就曾指出,我国的大学教育普遍存在着“五重五轻”现象,即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重书本,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重功利,轻素质。这“五重五轻”中的重功利、轻素质是要害;而轻基础、轻实践、轻个性、轻素质又同轻视人文密切相关。人文教育是解决如何做人的问题,是基础的基础,人文素质是一切素质的基础素质。轻视素质,忽视人文,急功近利,危害无穷。忽视学生的精神成人问题,只能看作是教育体制缺陷的表现。高校紧密结合当代大学生实际,开设跨学科大讲坛是促进大学生“精神成人”的一个重要举措。

三、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的顶层设计、建设与实施

开设跨学科学术讲座是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有效途径,是学生体验和感受人文精神的良好场所。跨学科学术讲座作为推进素质教育工作过程中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一种方式,内容以人文为主体,覆盖众多学科,内容包括古今中外、文学、艺术、哲学等系列知识以及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旨在“提升文化品位、倡导格调生活、拓宽知识视野、推进素质教育”。

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一一跨学科学术大讲堂“启航讲坛”,是哈尔滨工程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专为丰富大学生文化生活、开阔学术视野而搭建的文化素质教育平台,并作为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程列入本科培养方案。面向文科学生普及自然科学知识,面向理工科学生进行跨学科的自然科学知识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普及中西方文化,同时介绍国内外着名科学家的创新思想、治学精神、研宄方法,学会做人之道,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与人文精神。“启航讲坛”旨在为广大学生提供一个更多地接触名师名家、提升大学生审美情趣,促进综合素质发展的平台。讲坛期望能吸引更多名师学者,办成黑龙江省乃至全国性的文化交流中心,形成人文和科学精神的殿堂。

1.发挥“启航讲坛”的育人功能

“启航讲坛”作为一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纳入了本科培养方案,其定位是素质教育跨学科的学术大课堂,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为主。主要邀请国内外高校名师,诠释通识教育内涵、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合作”等方面素质与能力。尤其是“学会做人”,这对大学生成长非常重要,将会影响他们的一生。讲坛以“陶冶情操、提升境界、启迪智慧,引领航程”为宗旨,重在知识性、前沿性、趣味性、哲理性,由“中外历史与文化”“语言与文学”、“哲学人生与社会科学”、“艺术修养与审美'“自然科学与人类文明”、“国防文化与船海特色”等六大模块组成。

“启航讲坛”作为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重要载体,通过讲座互动以及讲座后座谈的方式,使学生有机会与专家“零距离”接触,达到典范教育,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启航讲坛”自2008年3月末开办,己成功举办近200多期。专家们以“渊博的学识、独到的眼光、睿智的见解、敏锐的思维、深入浅出的表达方式、引人深思的深厚学理、催人奋进的人生智慧”受到学生们的喜爱。同时学校也借专家来讲座为契机,扩大了知名度。“启航讲坛”开展的讲座,相继邀请到了中国科学院杨叔子院士、中国思想文化史专家张岂之教授、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5号火箭系统总指挥黄春平,我校徐玉如院士、“终身荣誉教授”邓三瑞、校友郭宝柱、“两弹一星”专家邢球痕院士,清华大学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奖教师彭林、北京大学教授王义遒、少将金恩祥、徐光裕,“百家讲坛”的金正昆、马瑞芳、康震、鲍鹏山、隋丽娟、孙立群、喻大华等先生,还请到了美国工程院院士WilliamC.Webster、耶鲁大学着名经济学家陈志武、美国加州州立理工大学UJ.Fan,全球经理人尹建维、屈中华先生,表演艺术家六小龄童、央视着名主持人韩乔生等先生。每一位嘉宾精辟独到的见解,深入浅出的演讲都能够唤起听众的共鸣,引起了学校师生的强烈反响。

华中科技大学涂又光老先生曾提出了“泡菜理论”,即泡菜水里泡出来的白菜、萝卜的味道,取决于泡菜水。同样,学校培养出来的人,取决于学校的文化氛围。学校对学生的影响是全方位、潜移默化的,“启航讲坛”所开展的通识教育课程正是起到了这样一种作用。通过“启航讲坛”,广大师生可以和知名学者面对面地交流,感受大师风范,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对所讨论的问题进行多元思考。学生说“启航讲坛”像干涸的土地灌进甘露,滋润学生的心田,震撼学生的心灵。

2.规范“启航讲坛”的顶层设计

讲座课程的顶层设计是做好讲座的前提,邀请谁、讲什么、怎样讲、效果如何,是我们十分关心的问题。我校讲座专家的邀请主要围绕文化素质教育六大课程体系展开,邀请专家以国内外高校名师为主,讲座内容中一定要体现如何求知、如何做事、如何做人。应提前一个学期设计讲授主题与系列,提前一个月联系好专家。“启航讲坛”开办的讲座作为学分课程,具备一般课程所需的运行要素,包括课程大纲、教材与参考文献、讲授方式等。

针对我校理工科大学的状况,侧重中华传统文化、国防特色模块,开展名师系列和少将系列讲座。我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负责讲坛组织运转工作,负责对专家遴选、邀请、行程安排、现场掌控、课堂巡视、效果测评等情况进行统筹安排。

我们拟在每学期的教学周大致安排18场“启航讲坛”讲座,全年近40场。上半年讲座主要邀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解放军国防大学的教学名师,以及来自跨国公司的CEO、国外大学的教授,重点讲授语言与文学、历史、哲学、经济、国际形势、国外高等教育相关领域。下半年结合新生入学教育,开展军工文化、学校特色船海系列、中华传统文化系列、国防教育系列讲座,重点邀请香港与台湾大学专家、“百家讲坛”主讲嘉宾、军事领域知名少将开展讲座。

我校“启航讲坛”跨学科大课堂的举办,受到学校领导、院系、机关、师生的大力支持,从依托课程体系遴选专家的前期策划、讲座嘉宾介绍的PPT制作、讲座内容网络与海报宣传、讲座礼仪主持、课程内容采编、专家专访,学生听后感等,均由基地学生工作中心学生团队完成。每期讲座后,作为“启航讲坛”幕后团队的同学们都认真总结,仔细分析不足之处,以便下次改进。

3.展望“启航讲坛”的开放课堂

“启航讲坛”讲座专家主要以国内外高校名师为主,走“高质量、精品化、课程化、常态化”路线。

部分讲座将以模块化的形式固定下来,己被聘为学校的名誉教授、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30多位学者,每年将到我校讲座至少一次。专家提前两个星期提供讲座课程大纲或讲座简介或讲座文稿,并提供与讲座相关的教材或书籍,以便学生延伸阅读与学习。“启航讲坛”不仅浓厚了学校的文化氛围,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更是有效促进了我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