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手抄报十篇

时间:2023-03-15 22:01:53

读书的手抄报

读书的手抄报篇1

2、强调阅读面一定要广,要不断扩大。保持一生的阅读习惯。不断进步,终生学习。大学毕业后仍要学习。一生中都要不断丰富自己。人是要提高境界的,而人的境界是无止境的。人生应有意义,有价值。要学会自主学习。读书和没读书肯定是不一的,境界会不同。(如有可能阅读原著),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3、读书时要有所选择。古往今来,人类的文化宝藏极为丰富。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如果不加选择,眉毛胡子一把抓似地读书,就不会收到好的效果。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书目,进行阅读,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爱迪生为发明而读书。为了发明“白炽灯”,他曾翻阅图书馆有关各种书刊,作了9万页笔记。他为了发明一种新型号的打字机,从图书馆借来了有关的书刊资料,共有3尺厚。

5、他只用两三个晚上就钻研完毕了。他不可能在两三个晚上从头至尾一字不翻地钻研完毕这3尺厚的书刊。他只是搜集与他发明新打字机有关的部分,其余部分则pass。

读书的手抄报篇2

小学生读书乐手抄报的图片欣赏

小学生读书乐手抄报图片1

小学生读书乐手抄报图片2

小学生读书乐手抄报图片3

小学生读书乐手抄报图片4

小学生读书乐手抄报图片5

小学生读书乐手抄报的内容:读书伴我成长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有一位“无声”老师伴着我——书。

书,是我最喜欢的一个物品,之所以使我喜欢,是因为它能“告诉”我许多道理,教会我怎样做人。我也特别喜欢读书,遇到有趣的书能逗得我哈哈大笑,遇到感动的书能使我泪流满面,遇到武打书能使我融入其中,总之,无论什么样的书,无一个我不爱读的,虽然有的书读不懂,但也能略知一二。

伊萨克。巴罗曾说过:“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伏婉的安慰者。”相信每个人都与朋友发生过矛盾吧,我与我的书也发生过“矛盾”:

那是四年级,我在家里拿着自己最爱读的《安徒生童话》,忽然听到一声“呼呼”的声音,我以为是鸟叫,没大理会,紧接着,妈妈那震天吼,吓了我一跳,原来是茶壶里的水没了,刚刚听到的“呼呼”声就是茶壶的声音,我因为没及时去关煤气水没了,害得我被妈妈批评了一顿,我也很生气,把气全撒在了书身上,几天都没有理它,后来才明白是自己的错,我们又重归于好,我又继续看起了书。

书是人类的良师益友,我们要多读它。

读书伴我成长!

小学生读书乐手抄报的资料:古人勤奋读书典故

1.一字千金

形 容诗文作品精心创作、极有价值的典故。事出《史记·吕不韦列传》:“吕不韦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 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千予千金。”此典的主要形式有:“一字千金”、“千金 字”、“金悬秦市”、“悬金”等。

2.洛阳纸贵

形 容著作风行一时,人人争相传抄的典故。典出《晋书·左思传》:“及赋成,时人未之重。……安定皇甫谧有高誉,思造(拜访)而示之。谧称善,为其赋序。张载 为注《魏都》,刘逵注《吴》、《蜀》而序之。……司空张华见而叹曰:'班、张之流也,使读之者尽而余,久而更新。’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 贵。”《世说新语·文学》也有:“庾仲初作《扬都赋》成,以呈庾亮,亮以亲族之怀,大为其名价,云可三《二京》,四《三都》(与《二京赋》鼎足而三,与 《三都赋》并列而四)。于此人人竞写,都下纸为之贵。”

3.藏之名山

形容作品很有价值因而非常值得珍视的典故。语出汉司马迁《报任安书》:“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此典的主要形式有“藏之名山”、“藏诸名山”、“藏版名山”、“名山藏”、“藏名岳”、“藏述著”等。

推荐其他主题的手抄报资料和图片作为参考:

1.小学生关于读书的手抄报图片大全

2.小学读书手抄报图画大全

3.小学生简单的读书手抄报图片大全

读书的手抄报篇3

小学四年级读书节手抄报的图片欣赏

小学四年级读书节手抄报图片(1)

小学四年级读书节手抄报图片(2)

小学四年级读书节手抄报图片(3)

小学四年级读书节手抄报图片(4)

小学四年级读书节手抄报图片(5)

小学四年级读书节手抄报的资料:读书伴我成长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今天我却要在补充一句,“书籍是人类成长的阶梯”。

从婴儿时期的咿呀学语的识字读物卡片,到学生时期的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在我的生活中,书成了我成长的里程碑。

生平中第一个阶梯可算是《动物插图拼音故事书》了,每天,我对这新奇的“玩具”爱不释手,总要缠着妈妈给我讲故事,学习也在这一则则生动的动物故事中开始……童稚的心也受到了初春的雨露,像雨后春笋般,开始萌芽了……《伊索寓言》、《格林童话》这第二个阶梯,把我的思绪从现实生活中牵引到了虚拟的童话世界,让我明白了世间的善恶,让我明白了善有善报,坏人是没有好下场的!新笋歪扭的嫩芽,顷刻间也挺拔向上了……《童年》让我深刻的理解到了封建社会,人们生活的艰辛,人与人之间的暗斗。这三个成长阶梯让我树立起一个远大的理想:我要做一个好人!一个让他人都尊敬的英雄!此时的竹笋开始奋发向上了!年轻作家郭敬明的力作《幻城》成了我的第四个阶梯,里面完全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但看过它之后,我又多了一对幻想的翅膀。正如竹笋多了几片新嫩的枝叶!《那条时光婉转的小巷》让我深深体会到了一颗纤细的心灵,激赏了一种细致的笔触。

还有一本默默奉献的书,它就是语文书。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便伴随着我们一直到现在,也许有些人很讨厌它,但不妨把它当成一本名著集来看,里面收录的绝对可称为是思想的巅峰,感情的真谛。如果去外面买着名著看,要花不少钱,可身边就有一本“著作大荟萃”,何不细细品味呢?

书正如我们成长的阶梯,嫩竹变苍桑的见证!它每时每刻都在教育你,引导你前进!。之所以,我爱书!书成了我成长的伙伴!

小学四年级读书节手抄报的内容:好书和我的成长

书是一盏明灯,为我指引前进的方向;书是一对翅膀,带我飞向知识的殿堂。读书更是一种享受,我愿永远在这书中享受着阳光沐浴。

俗话说得好“读一书,增一智。我时常被书中的人物和情节所感动。我为冻死在除夕之夜的卖火柴小女孩流泪,为机智善良的简而欢呼,为勇于冒险的鲁滨逊而担心。

今天我就向大家推荐一本好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是苏联作家尼古拉·阿历克塞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自传长篇小说,于20XX年写成。主要讲了主人公保尔少年时就参加了红军,无论在战争的炮火中,还是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保尔都表现出大无畏精神、钢铁一般的意志,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他虽然在战争中多次负伤以及劳累过度,导致了他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但他战胜了精神与肉体的打击,拿起笔来歌颂为建立、捍卫和巩固苏维埃政权而奋斗的英雄的故事。这部作品的取胜之处不在于语言的优美,不在于情节的曲折,而在于真实的记述所体现出来的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和引人深思的人生哲理和人生价值。

每次当我看完这本书时,这本好书总会给我带来很大的启迪:人生之路上,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可以退缩,一定要用一颗坚韧不拔的心去勇敢面对,这样才可能成功。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人类的益友;书,是人类成长道路上必不可少的伙伴。读书能为我开启知识的大门,读书能教给我做人的道理,读书能帮助我提高写作水平,读书能使我获得许多的知识。在主人公的磨难中,我会知道要做一个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人;在主人公的勤劳中,我会知道只有付出,只有勤劳,才能换来成果,得到收获的喜悦;在主人公的快乐中,我也会感到无比的乐趣;在主人公的悲伤中,我也会泪流满面。这就是读书的乐趣!

“布衣暖,菜根香,还是读书滋味长。”书是我永远的好朋友,书香伴我成长。

推荐其他主题的手抄报资料和图片作为参考:

1.小学四年级手抄报图片大全

2.小学四年级读书手抄报图片大全

3.简单漂亮的小学四年级读书手抄报图片大全

读书的手抄报篇4

一、成立“书香中队”,品位优秀书籍

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读书是少先队员重要的学习方式,为了大力弘扬优秀的读书传统,广泛传播读书学习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我校少先队员的综合素养,塑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品位高雅的少先队文化,我校成立了“书香中队”,并以中队为单位开展读书活动。

1.营造环境。我校少先队大队建立了“书香校园”网页,配合学校加强图书室、阅览室的管理,充分发挥其作用。实行图书架进班级、阅览室全天开放,积极为广大队员的阅读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积极组织队员开展主题阅读沙龙、读书笔记展评、读书知识竞赛、经典诗文诵读、读书典型事迹宣讲等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读书氛围。还成立“红领巾文学社”,专门组织队员进行系统的少先队基础知识的学习,通过讲“红领巾”故事,唱“红领巾”歌曲,写“红领巾”作文等形式,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学社团活动,以写作促进阅读,形成读书、写作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

2.搭建平台。每隔一段时间,辅导员老师总会组织中队与中队之间的读书交流和联谊活动,广泛开展主题读书活动。分层次、分类别举办读书报告会、专题讨论会、演讲比赛、辩论比赛、征文竞赛、知识竞赛等活动,对有影响的活动,进行宣传和推广。少先队大队设立“读书月”“阅读节”,注重以“书香中队”为主题的班级文化建设,通过“少先队知识大比拼”“古诗朗诵擂台赛”“故事会”等活动,把队员带进思辨、鉴赏、分享的阅读空间。让队员从读书中吸取营养,丰富自己的心灵世界,品味与好书做朋友的甜蜜,让队员在学习中快乐地成长。

二、建立手抄报社,方寸间展风采

手抄报是提高队员素质的好途径,队员办手抄报是一项综合性的训练,它融作文、书法、美术于一体,不仅能提高队员的动手动脑能力、综合组织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还能提高队员文学修养和美学素质,拓宽队员的知识面,促进队员读写能力的提高,以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一专多能”的需求。因此,我校少先队成立了“雏鹰手抄报社”,

1.以手抄报为载体促进队员学习。我校少先队以办手抄报为契机,鼓励每个“书香中队”的队员都到图书馆看书,广泛阅读课外书籍。抽时间多看具有丰富的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的儿童电视节目。有条件的上网查找相关资料。积极参加各级各单位举办的各类智力竞赛活动、征文比赛等。开阔阅读视野,丰富知识积累,为出好手抄报打下基础。

2.以手抄报为载体展示队员本领。经过队员们的阅读摘录、审稿定稿、编排设计、配色誊写,一张张异彩纷呈的手抄报做成了,真可谓方尺小报展特色。手抄报充分展现了队员的办报才华,全面浓缩了学生的综合素养。通过办报,队员们扩大了视野,拓宽了知识面,储备了美词佳句,掌握了不同文体的写作方法,各学科间的知识融合更加密切了,艺术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这一做法引起了泉州市电视台《刺桐花》剧组的注意,特地到我校录制以“小小报人”为主题的少儿节目,对我校手抄报文化特色展示进行现场拍摄。目前,我校手抄报在继续巩固原有的办报成果的基础上,正着力向电子小报方向研究和发展。

三、小广播传真情,记者站炼本领

1.强化小广播台。小广播是少先队文化的阵地之一。我校的“校园之声”小广播站由学校少先队负责,主要开设了《礼仪之窗》《卫生与健康》《小作家之窗》《知识传递》《名人专栏》等栏目。其中的广播稿都由队员自己撰写,自己播报。小广播不仅为广大队员搭建了交流语言文字的平台,而且架设起了队员间心灵沟通的桥梁,同时也将队员带进了一个个精彩奇妙的世界。在这里,队员们尽情体验知识魅力,探索科学奥妙,感受自然万千……当优美的音乐缓缓响起,一个个美丽的精神家园在学生心中筑起,一份份轻松与愉悦在师生心头弥漫开来。队员还可以通过小广播台为老师和同学点歌,通过广播传递真情。

2.成立小记者站。我省的《小学生周报》质量高,可读性强,是一份很好的队报。我校与福建教育杂志社《小学生周报》联手,成立了《小学生周报》小记者站。《小学生周报》主任助理唐迅为小记者站授牌,给小记者颁发记者证,让小记者有了很多参加《周报》组织的实践体验活动的机会。小记者个个兴致高昂:捕捉校园内外新事、趣事,积极撰写新闻,踊跃投稿,争当绿色瓷都小主人。要用自己拍下的镜头去捕捉美好的瞬间;要用自己的笔去报道亲爱的伙伴;要用自己的实践去体验人间的真情。这不但有利于队员的全面发展,提升队员综合素质,而且有效推动学校的素质教育。雏鹰小记者已成了我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3.建立阳光摄影社。队员们要办好“雏鹰文苑”,要当好小记者,摄影的技能是必备的。许多队员主动学起了摄影,并且拍摄出了一些有一定质量的作品。为进一步挖掘这些“小摄影师”的潜力,将摄影艺术与“雏鹰文苑”进行有机整合,做大做强少先队文化特色,我校在建立摄影兴趣小组的基础上成立了阳光摄影社,并充分利用摄影社这个平台,加强学习交流,注重实践体验,不断提高队员的摄影能力和水平。自我校成立阳光摄影社以来,得到了队员们的积极响应,摄影社队伍不断壮大,目前,拥有成员一百多名。为加强队员们的摄影实践练习,我校少先队还组织了户外采风活动。古桥上、河岸边、小河里,处处活动着小摄影家们记录“小桥流水人家”的身影。从选景到构图,从采光到调焦……在频繁闪烁的闪光灯中,风景在瞬间定格,能力在活动中提升。

四、构建各种擂台,雏鹰展示风采

每年“六一”举办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成了雏鹰展示风采的大擂台。文化艺术节以“全面发展,学有所长”为目标,全面展示队员的风采。少先队还构建文化艺术长廊,专门精心挑选手抄报、摄影中的精品,精心装潢,建立学校的“办报小能手”和“摄影小天地”等专版。教室也是队员展示的舞台,辅导员老师激发全班队员的参与热情,启发他们发挥各自的创造潜能,自主设计和布置班级文化环境,引导更多的学生在班级文化环境中,接受完美人格塑造。为进一步加强少先队文化特色的展示与交流,学校还专门挤出一间教室,组建了“雏鹰作品”展览室,为队员搭建展示才艺的平台,让更多更好的作品脱颖而出。看着由自己劳动成果构成了学校一道道亮丽的风景时,许多队员的心沸腾了,对“雏鹰文苑”的爱也更深了。

读书的手抄报篇5

一、摘抄容易让学生体验到语文学习的快乐

写摘抄本在语文教学中并不是一个新话题。学生抄是一个方面,关键在于教师要会用。教师经常用,用得好,不但对学生的摘抄内容、摘抄形式起到指导作用,还能使学生很快爱上摘抄,从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

我经常告诉学生,把别人的格言警句、名言名段恰如其分地运用到写作中就成了自己的语言。我也时常把学生摘抄的精美语段或资料典故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并且说:“××同学告诉我们……”“××同学写道……”听到这些话,被提名的学生脸上写满了喜悦和得意之情。久而久之,他们会更加认真地对待摘抄,并渐渐爱上语文这一学科。

刚带这个班时,班上有个叫李××的学生,学习习惯较差,作业写得一团糟。我努力了几次也没使他改变多少。在一次批阅摘抄时,我发现他的本子上抄着一句话:“一日不读书,言语无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我刻意记住了这句话。第二天语文课上,我逮着一个机会拿这句话来大做文章。我把这句话写在黑板的一角,署上李××的名字,让全班学生齐读并背诵这句话。又反复强调说:“李××告诫大家……”“李××都知道……”听着老师对他的肯定,感受着同学们赞许的眼神,李××羞怯地低着头,脸上洋溢着掩饰不住的欣喜。接下来的几天,这个学生的学习态度大有转变,尤其对待摘抄非常上心,时常有一些精辟的语段出现在他的摘抄本上,我也不失时机地在班上评说几句。后半学期,他的成绩突飞猛进,特别是语文课上表现得很认真,也很活跃。我想一定是他体验到了学习语文的快乐,才会对语文产生了兴趣。

二、摘抄可以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

读书习惯是语文学习的主要习惯之一。都说要多读书,但如何读?只读不写,容易走神。边读边抄,抄描写精美、议论深刻的句段,抄重点的有用的信息,这是最有效的读书方法。这个边读边抄的过程既提高了读书的效率,又培养了学生领会感悟文段的能力。通过摘抄督促读书,在读书的基础上摘抄,长此以往,日积月累,学生自然会爱上读书。

三、摘抄让学生不再害怕写作文

有人说中学生有“三怕”: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三怕写作文。学生视写作为“难事”,主要原因就在于无话可说、无事可写。长期的摘抄、积累能很好地解决学生胸中无物的困惑。首先,摘抄的内容丰富多彩。可以是精辟深刻的议论句、生动精彩的描写段,也可以是轶闻典故、典型事例,或名人名言、背景资料;可以抄课本教辅上的资料内容,也可以摘记课外读本、报纸杂志上的知识信息。这些内容扩充了学生的知识面和学习内容,同时也存储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其次,“读书——筛选——摘抄”的过程是吸收、积累的过程。思想、素材、感受以及语言的表达技巧都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积淀、储存起来,一旦需要,这些信息就会蜂拥而至,信手拈来,得心应手,进而推陈出新,把自己的情意表达得生动到位。“厚积而薄发”,学生的笔下定会熠熠生辉。

四、摘抄让学生学会了知识迁移

读书的手抄报篇6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爱读书。

教师首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儿童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

1 、树立榜样。榜样的作用极大,孩子的模仿性强,根据学生敬佩英雄、崇拜名人的特点,我常常给他们讲一些名人名家爱读书的故事,鼓励他们热爱书籍,从书籍中汲取知识。

2、 以身作则。 课外时间,我经常与学生一起读书,一起诵读古诗,这对孩子是一种无声的教育。阅读时,老师所流露出的热情、趣味和欢乐之情,对学生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学生在浓浓的读书氛围中,体会到老师对阅读的重视,从而自觉地进行阅读活动。我还经常给学生讲自己童年是怎么学习的,并给学生绝对肯定的启示是:阅读非常有趣。这犹如一副良好的催化剂,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一旦兴趣培养起来不仅眼前受益,还将伴随整个人生。

3、好书引读。 由于小学生善于形象思维的特点,可选择有精彩画面的书给学生看,让学生猜猜里面写什么。学生易被吸引,就会热情地去阅读,这样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但也要注意读书要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只有适合孩子的口味,孩子才会对书感兴趣。

4、收获激情。 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要经常召开读书汇报会,如利用早会赏读、交流所摘录的好词妙句;举行班级赛诗会;评选"故事大王";摘抄本展评;开展"小导游"活动,让学生谈天说地、谈古论今。教师要及时给学生奖励,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爱读书的情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猎取知识,在博览群书中采集各种类型的信息材料,使学生逐渐把读书作为精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二、寓教于法,使学生会读书

课外阅读应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要以课内带课外,课外促课内的方法,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而课外阅读书籍的种类不同,且题材丰富,文章的内容深浅不一,学生理解能力也高低有别。为了防止只追求故事情节,忽视文章中心及语言描绘,我注重以下几种阅读方法指导:

1 、 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 。根据不同年级,提出不同要求。低年级摘抄词句、仿句练习;中年级摘录佳句、精彩片段、名人名言等;高年级摘录时要注明出处,写读后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2 、 指导学生用读书方法。 曾国藩曾指出读书之法:"不同之书,区别对待。应读之书宜缓宜熟;应阅之书宜速宜多。阅书如攻城,轻骑剽悍,所向无前。"根据不同体裁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精读、略读、浏览"三读"法。精读就是要一句一句地读,一句一句地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来,做上记号,以便查工具书或向人请教,弄懂了再继续读;略读速度较快,常常一目几行,意在了解大概内容;浏览的速度就更快了,主要用来浏览报纸、搜集信息资料,常常只看看标题。阅读初期,一般以精读为主,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和阅读能力以后,以上三种读书方法可交叉进行,一般内容略读或浏览精彩的部分精读。

3 、指导学生进行仿句、仿段、仿篇的练习 。如阅读介结竹子的文章,可引导学生为各种竹子编写标签,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或为文章内容"空白"处作扩充、填补,不但训练了学生阅读能力,还进行创造想象力的训练。

三、寓教于活动,使学生读好书

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这已是共识。但光一遍又一遍地死读,只能让学生感到乏味、疲劳,以至昏昏欲睡,应该巧妙,寓教于活动之中,醉翁之意不在酒,旨在"哄"他们读好书。

1、讲。 我班坚持每日 5 - 10 分钟的听说训练,时间可安排在早会或课前,让学生轮流上台,交流课余时间阅读中摄取的语言材料,让大家或说一新闻,或晓一趣事,或背一古诗,或得一好词佳句,或明一道理,变枯燥的读写为有趣的乐事,学生兴趣盎然,视野开阔,语感增强,更令人欣喜的是,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得到源头活水,逐步达到厚积薄发,说话妙语连珠,写文章意到笔随。

2、办 。组织学生自办手抄小报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手抄小报的内容广泛:国家大事、校园生活、环保教育、科学世界等。学生根据需求,独立命题、编辑材料,设计版面,并配以彩色插图。如围绕"北京奥运"这一内容,学生就办出了《向往奥运》、《奥运连着你我他》等。

3、赛。 为了使孩子的读书热情持之以恒,我利用各节日定期举办故事会、古诗朗育会、辩论会、手抄报比赛、征文比赛等读书交流活动。也可进行快速阅读比赛、读书知识竞赛、读书报告会等,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4、展: ( 1 )剪贴展览。学生在广泛读报纸、杂志或其他书籍时,会发现其中具有保存价值的材料,指导学生把这些材料剪下来,找一个本子,分类贴上,积累资料,每月在班上评展一次,以激发学生周而复始地进行下去。( 2 )摘抄展览。如果在遇到用得准确、生动的词语或形象具体、含义深刻的句子,或精彩的片段,这些含义深刻的格言、警句,特别是在不能摘剪贴的情况下,可让他们用日记本摘抄下来,也可以定期在班上班上交流展评,看谁最好。同时,对那些优秀的读书笔记、剪贴本、摘抄本,获奖的手抄报、征文等学生作品在教室中的学习园地里专门设"精品欣赏屋"供学生欣赏,既鼓励那些读好书的学生继续坚持下去,又勉励那些读书落后的学生,达到两全其美的效果。

四、挖掘书源,让学生有书读。

学校、家庭、社会都要积极为学生创设阅读条件,保证孩子们有书读,有"许多花"来"酿蜜"。

读书的手抄报篇7

一、注重教学资源建设。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积累习惯

平时应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引导学生多读多背,熟读成诵,不断扩大学生的阅读面。除了利用学校图书外,让学生从家里藏书中选3~4本上交,自办班级图书角,统一管理,随时借阅。搜集和购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定的课外读物,鼓励学生订阅报刊杂志,使内容健康向上,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的书籍报刊进入学生生活。正确处理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关系,培养学生养成摘抄,记笔记的良好习惯。运用统一的“阅读卡”,要求学生将文章中精彩片段、妙词佳句、成语格言及时摘抄,分类整理,并写出简要的批注或感想。每天让两名学生分别把自己喜爱的一则名言或格言和三个成语抄在黑板一角推荐给大家并口头讲出意思,组织同桌或前后桌同学进行讨论。树立自学的信心与恒心。

二、紧紧抓住语言与思维同步发展的规律。培养多读多思习惯

读书时要求学生做“四到”:又读又说(边读书边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对于重点问题及不理解的地方。可以采用同桌讨论,通过边读边议、互相交流,使得读有收获);边读边记(边读书边把重点句划出来或者把不理解的地方记录下来);读了要想(对课文的内容质疑问难,进行研究性探讨);读了要“批”《对内容进行批注,可以提出不同见解,不同看法》。学生在读书、观察、比较、思考的基础上,借助讨论、归纳的途径去研究所学内容特征,总结规律,学会读书作文。

三、根据农村特点抓观察思维。体验农村生活。享受农村生活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做生活的有心人,表达时就能信手拈来,涉笔成趣,妙笔生花。所以平时应多启发引导学生观察校园四季景色、同学喜怒哀乐、田间地头轶闻趣事、村头树下饭后谈话,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行拟题,用小练笔来满足自己的表达冲动。

读书的手抄报篇8

一、把作文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生活的空间有多大,语文学习的空间就有多大。”叶圣陶老先生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如泉涌,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得流个不停。”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带学生走出教室,了解社会,多接触大自然,有意识地开展一些既有意义又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了让学生写好写景的作文,在一个假日,我让学生自发组织,由家长带领,游肖厝怀恩寺。学生陶醉于海天山色中,心情如歌,心中蓄满了快乐的元素。有了这次活动,学生就有了亲身的体验,就有了写作的源泉。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观察,学会积累,这就从根本上杜绝了习作的“无米下炊”、编、抄、套的“假、大、空”现象。

《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我们应以学生的实际出发,倡导小学生的起始阶段作文教学应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验,个性的张扬,收集生活素材,表达真情实感。在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五单元以“我发现了……”为题的习作教学中,我先组织学生举行“平移乒乓球”的实验,接着指导学生习作。学生在活动中兴趣极浓,情绪高昂。他们充分体会到了活动带来的快乐,体会到了诸如“心喜若狂”、“捧腹大笑”、“兴高采烈”之类的描写人物心情的词语,在习作中,“魔术师”、“迅雷不及掩耳”等优美词语跃然纸上。学生在作文中写道:“这次活动,我明白了什么事都要敢于尝试,贵在坚持,最终一定会成功的。”通过这次活动,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在体会中学习,在学习中习作,轻松学习,愉快作文。

二、把作文教学与阅读摘抄相结合

阅读是习作的前提和基础,要指导学生作文,首先应教会学生读书。叶圣陶先生形象地把阅读和写作比喻为“吸收”和“倾吐”的关系。在实际教学中,我狠抓课内阅读的指导,注重课内阅读引路,吸收中外文化营养之后,指导学生习作。在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二单元的《荔枝》这篇课文的教学中,学生体会到了母亲的辛劳与朴实,感受到了伟大的母爱,接着,我引导学生通过对父母的平凡小事的回忆,体验到了父母的期望和关爱,指导学生学会用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真正做到有东西可写,有情可抒,乐于表达。

“得法于课内,收益于课外”,在课外的读书活动中,我指导学生把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开展各种读书活动,并及时做好摘抄。摘抄是系列活动的重中之重,是学生读书活动中“领悟”过程的体现。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引导学生阅读经典课外书籍,从中摘抄优美词句,并归类整理,画上花边、插图,附上自己的点滴感悟,在晨读中高声朗读。学生每人都备有一本精装的摘抄本,读书必动笔墨,这就为开拓思维与习作积累了丰富的语言。

三、把作文教学与手抄报制作相结合

手抄报制作可三至六个星期一次,内容主要是学生平时通过摘抄积累的好词好句、精彩片段、常识资料等,也可以是自己或班上同学自己写的文章,再加上巧妙的构思、优美的线条与图案,手抄报就成了。手抄报是一种综合思维的过程,囊括了习作、阅读、美术等方面,它与作文教学的结合是一种相互融合、相辅相成的过程。从某种角度上说,它是习作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其中,我会结合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有计划地编排一些主题,诸如“与文明同行,争当文明泉州人”“美在泉港,爱我家乡”“交通安全知识随行手册”“学海拾贝”……我让学生自行收集相关资料,认真构思,独立制作,在创作中学习,学当一名快乐的编者。

四、把作文教学与日记相结合

读书的手抄报篇9

一、改变学习语文的观念,积极开展各项语文活动,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

1.向学生灌输大语文的观念

在近二十年的语文教学中、我认为向学生灌输大语文的观点是非常重要的。根据新课标的总要求,学习语文要有大局的观点,语文教学不能只是把几篇课文教好、学好就行了,必须要大量地阅读课外优秀读物,首先把初中阶段必读书籍读完,结合每期的名著推荐与阅读,可根据个人的兴趣扩大阅读的知识面,提高阅读的速度,阅读的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以适应初中乃至高考的要求。

2.开展课外阅读竞赛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是初一的学生,刚刚踏进中学的大门,首先要把学生领进文学的殿堂,感受文学的魅力,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新课标的颁布,使我们中学语文老师达成一个共识:名著的阅读很重要。我们要提高阅读教学质量,更新教学思想是关键,要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3.开展了古诗积累的活动

从初一开始,每天都要求读背古诗,根据诗歌内容的长短,要求两天或三四天背一首课外的古诗,主要依据是《初中生必背古诗文》一书。我的做法是:每天布置,早读或者课前朗读,课前定期检查,及时表扬做得好的同学,在班上形成良好的背诵的氛围。如果不抽检,有一些学生就会偷懒。从初一到现在基本上把这本古诗文书上的诗歌背过一次,有一些诗歌是要求在寒、暑假背的,每一个学期搞了一次课外古诗背诵默写竞赛活动,还发一点奖品给学生。第一轮诗歌背完之后,时间久了,学生早已经忘记了,准备搞第二轮的背诵,加深记忆,形成良好的背书的气氛。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大多数同学做得很好,当然也有极个别的同学配合得很差,自觉性不够,需要老师的及时督促。

4.开展了成语积累活动

为了丰富词语的积累、扩大词汇量,也为了适应考试,因为语文科从初一到高考都有涉及成语的考题,为了将来有惊人的收获,我从初一的下期开始要求学生每天至少积累两个课外的成语,按学号轮流负责,而且定期做好检查。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下去,一定会把语文的基础打得更牢固。这个活动短期可能看不到很大的成效,如果坚持下去,乃至养成了习惯,对他们将来的学习、考试、生活一定会有很大的收益。

5.开展了每周的摘抄活动

为了积累词语、积累优美的句子、积累优美的篇章、积累名言警句、积累写作的素材,丰富课外知识,每周按质量数量完成摘抄。每周检查一次,及时给予表扬。有时为了配合教学的需要,提高摘抄的质量,可以规定摘抄的内容。例如七年级(下)的摘抄可以这样安排:第一单元要求有一次摘抄是有关勤奋学习的名人的事例、典故、名言、成语等方面的内容;第二单元要求有一次积累与“月”有关的诗句;第三、四单元的摘抄的内容有一次与《西游记》这部小说有关;第五单元要求有一次是积累与《荷》这个专题内容有关的知识、诗歌、散文;第六单元要求有一次积累与“雪”、“梅(花)”有关的诗句。这样,摘抄的的质量得到了保证,避免了一些同学摘抄的随意性,与教学配合起来,收到双倍的效果。

6.每期办一份手抄报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扩大知识面,提高写作能力,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每一学期或者假期里办一期语文报,有条件的可以用电脑编排。要求一份报纸不得超过四个人,可以介绍假期读的书籍或读后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确定报纸内容,办得好的适当给点奖励。这个活动女同学做得比男同学要好得多。

二、反思与改进

1.每周的摘抄的质量需要提高。还有一些同学对摘抄的认识不足,流于形式,任务了事,这一部分同学的摘抄收效甚微。

2.名著阅读活动的阅读不够深度,我只是搞过读书笔记,读后感,读书报告会,其实还可以实行多种方法的。如:给名著提问题,给名著作点评,知识抢答,编剧、表演等等。我认为名著的阅读我们是一辈子的事,不可能一次完成。重要的是我们要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习惯与兴趣。更注重学生积累性的阅读,让他们多积累知识、积累语言、积累情感、积累一切人类的宝贵的经验,在不断的积累中和对生命的体味中逐步过渡到鉴赏性、评价性的阅读。

以上是我在语文课改实验教学中,尝试开展多项活动,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一些设想与做法,不足之处,敬请同行指教。 语文新课标中,首先提到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问题。新课标中明确的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我们语文教师带来了很大的思想冲击,大家一直在探索、实践、反思中寻求一种能体现新理念、新思想的教学模式。在这个探索中,我也做了一些尝试,下面我谈谈我在开展多项语文活动,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些做法。

一、改变学习语文的观念,积极开展各项语文活动,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

1.向学生灌输大语文的观念

在近二十年的语文教学中、我认为向学生灌输大语文的观点是非常重要的。根据新课标的总要求,学习语文要有大局的观点,语文教学不能只是把几篇课文教好、学好就行了,必须要大量地阅读课外优秀读物,首先把初中阶段必读书籍读完,结合每期的名著推荐与阅读,可根据个人的兴趣扩大阅读的知识面,提高阅读的速度,阅读的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以适应初中乃至高考的要求。

2.开展课外阅读竞赛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是初一的学生,刚刚踏进中学的大门,首先要把学生领进文学的殿堂,感受文学的魅力,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新课标的颁布,使我们中学语文老师达成一个共识:名著的阅读很重要。我们要提高阅读教学质量,更新教学思想是关键,要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3.开展了古诗积累的活动

从初一开始,每天都要求读背古诗,根据诗歌内容的长短,要求两天或三四天背一首课外的古诗,主要依据是《初中生必背古诗文》一书。我的做法是:每天布置,早读或者课前朗读,课前定期检查,及时表扬做得好的同学,在班上形成良好的背诵的氛围。如果不抽检,有一些学生就会偷懒。从初一到现在基本上把这本古诗文书上的诗歌背过一次,有一些诗歌是要求在寒、暑假背的,每一个学期搞了一次课外古诗背诵默写竞赛活动,还发一点奖品给学生。第一轮诗歌背完之后,时间久了,学生早已经忘记了,准备搞第二轮的背诵,加深记忆,形成良好的背书的气氛。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大多数同学做得很好,当然也有极个别的同学配合得很差,自觉性不够,需要老师的及时督促。

4.开展了成语积累活动

为了丰富词语的积累、扩大词汇量,也为了适应考试,因为语文科从初一到高考都有涉及成语的考题,为了将来有惊人的收获,我从初一的下期开始要求学生每天至少积累两个课外的成语,按学号轮流负责,而且定期做好检查。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下去,一定会把语文的基础打得更牢固。这个活动短期可能看不到很大的成效,如果坚持下去,乃至养成了习惯,对他们将来的学习、考试、生活一定会有很大的收益。

5.开展了每周的摘抄活动

为了积累词语、积累优美的句子、积累优美的篇章、积累名言警句、积累写作的素材,丰富课外知识,每周按质量数量完成摘抄。每周检查一次,及时给予表扬。有时为了配合教学的需要,提高摘抄的质量,可以规定摘抄的内容。例如七年级(下)的摘抄可以这样安排:第一单元要求有一次摘抄是有关勤奋学习的名人的事例、典故、名言、成语等方面的内容;第二单元要求有一次积累与“月”有关的诗句;第三、四单元的摘抄的内容有一次与《西游记》这部小说有关;第五单元要求有一次是积累与《荷》这个专题内容有关的知识、诗歌、散文;第六单元要求有一次积累与“雪”、“梅(花)”有关的诗句。这样,摘抄的的质量得到了保证,避免了一些同学摘抄的随意性,与教学配合起来,收到双倍的效果。

6.每期办一份手抄报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扩大知识面,提高写作能力,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每一学期或者假期里办一期语文报,有条件的可以用电脑编排。要求一份报纸不得超过四个人,可以介绍假期读的书籍或读后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确定报纸内容,办得好的适当给点奖励。这个活动女同学做得比男同学要好得多。

二、反思与改进

1.每周的摘抄的质量需要提高。还有一些同学对摘抄的认识不足,流于形式,任务了事,这一部分同学的摘抄收效甚微。

读书的手抄报篇10

一、寓教于“趣”,使学生爱读书。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因此,教师首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儿童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

1、树立榜样。榜样的作用极大,孩子的模仿性强,根据学生敬佩英雄、崇拜名人的特点,我常常给他们讲一些名人名家爱读书的故事,鼓励他们热爱书籍,从书籍中汲取知识。平时,我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老舍、叶圣陶、冰心等名人热爱读书的一些故事,这种“名人效应”所产生的力量也是不能低估的。

2、以身作则。课外时间,我经常与学生一起读书,一起诵读古诗,这对孩子是一种无声的教育。阅读时,老师所流露出的热情、趣味和欢乐之情,对学生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学生在浓浓的读书氛围中,体会到老师对阅读的重视,从而自觉地进行阅读活动。我还经常给学生讲自己童年是怎么学习的,并给学生绝对肯定的启示便是:阅读非常有趣。这犹如一副良好的催化剂,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一旦兴趣培养起来不仅眼前受益,还将伴随整个人生。

3、随机指导。在课堂上,随机树立典型,当学生说出一些精妙的词语或精彩的语段时;当有学生道出一些其他同学所不曾了解的科普知识时,教师应极力表扬,这样便在学生中营造了读书的氛围。

二、寓教于法,使学生会读书。

课外阅读应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要以课内带课外,课外促课内的方法,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而课外阅读书籍的种类不同,且题材丰富,文章的内容深浅不一,学生理解能力也高低有别。为了防止只追求故事情节,忽视文章中心及语言描绘,我注重以下几种阅读方法指导:

1、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根据不同年级,提出不同要求。低年级摘抄词句、仿句练习;中年级摘录佳句、精彩片段、名人名言等;高年级摘录时要注明出处,写读后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2、指导学生用读书方法。曾国藩曾指出读书之法:“不同之书,区别对待。应读之书宜缓宜熟;应阅之书宜速宜多。

阅书如攻城,轻骑剽悍,所向无前。”根据不同体裁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精读、略读、浏览“三读”法。精读就是要一句一句地读,一句一句地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来,做上记号,以便查工具书或向人请教,弄懂了再继续读;略读速度较快,常常一目几行,意在了解大概内容;浏览的速度就更快了,主要用来浏览报纸、搜集信息资料,常常只看看标题。阅读初期,一般以精读为主,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和阅读能力以后,以上三种读书方法可交替进行,一般内容略读或浏览精彩的部分精读。转贴于

3、指导学生进行仿句、仿段、仿篇的练习.如阅读介结竹子的文章,可引导学生为各种竹子编写标签,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或为文章内容“空白”处作扩充、填补,不但训练了学生阅读能力,还进行创造想象力的训练。

三、寓教于活动,使学生读好书

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这已是共识。但光一遍又一遍地死读,只能让学生感到乏味、疲劳,以至昏昏欲睡,应该巧妙,寓教于活动之中,醉翁之意不在酒,旨在“哄”他们读好书。

1、讲。我班坚持每日5-10分钟的听说训练,时间可安排在早会或课前,让学生轮流上台,交流课余时间阅读中摄取的语言材料,让大家或说一新闻,或晓一趣事,或背一古诗,或得一好词佳句,或明一道理,变枯燥的读写为有趣的乐事,学生兴趣盎然,视野开阔,语感增强,更令人欣喜的是,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得到源头活水,逐步达到厚积薄发,说话妙语连珠,写文章意到笔随。

2、办。组织学生自办手抄小报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手抄小报的内容广泛:国家大事、校园生活、环保教育、科学世界等。学生根据需求,独立命题、编辑材料,设计版面,并配以彩色插图。

3、赛。为了使孩子的读书热情持之以恒,我利用各节日定期举办故事会、古诗朗育会、辩论会、手抄报比赛、征文比赛等读书交流活动。也可进行快速阅读比赛、读书知识竞赛、读书报告会等,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