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试题十篇

时间:2023-04-07 08:59:12

物理试题

物理试题篇1

一、试题结构与各考点分值分布

广西省物理高考采用全国卷Ⅱ理科综合试卷,物理共120分,共8道选择题,每题6分,2道实验题,3道计算题.2013的高考试题从整体来看重点和难点的分布比较传统,力学和电磁学所占的比例均为42.5%,热学、光学和原子物理的总比例为15%.8道选择题中,热、光、原、振动和波、万有引力、电磁感应图象各占一题,另外两道选择题涉及力和运动、功能关系;两道实验题为力学实验与电学实验;三道计算题为追及问题、带电粒子在交变电场中运动和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

二、物理高考试题命题特点

1.紧扣考纲,难度适中

从上文的试题考点结构来看,2013年物理高考试题题目常规,凸显平稳.无超难题、超纲题,对数学运算能力要求也比较正常.力学知识所占题数达到四题,电磁知识也占四题,作为高中物理主干知识的力学和电磁学明显占主导地位,选修中热、光、波、动量基本以一题选择的方式来考查,可以认为是最常规的物理试题考查模式.

2.贴近教材,回归生活

试卷中的不少题目都和教材有着直接紧密的关系,考查学生对物理教材的掌握程度,包括对书中习题与扩展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比如,第 14、15、18、19等题(选择题)都是对教材内容的整合与引申,体现了源于课本的命题原则.第24、25题(计算题)题目看似常规,但是考查了考生平时物理学习的严谨程度.实验题虽然难度不大,但是着重考查了学生的物理素养与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电学实验第22题着重考查了应用创新能力.另外,试题中的情景创设、文字表述都是从教学和生活实际出发,主要考查学生的情景迁移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比如,第14题(选择题)对光学的考查,是以生活实际中的彩虹、海市蜃楼等自然现象为切入点.

3.稳中求变,要求深入理解

虽然试题整体不偏不难,但是仍然有区分度.题目虽然表面是考查概念和基本规律,但是实际上设置陷阱,让考生很容易做错.以第15题(选择题)为例,是一条对热力学定律的考查题,比较基础.但考生如果对热力学第二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没有深刻的理解,很容易错选C或漏选B.再比如第26题(计算压轴题),题目的背景设计是考生平时训练很多的纯磁场问题,一般考生看似都会做,但如果不全面理解题目,就会遗漏其中一种情况,从而造成失分.

三、教学的建议

1.立足教材,重视基础知识

物理高考试卷中的大部分试题是从教材中挖掘、变化而来.在近几年的物理高考中都没有偏题、怪题.这也就指导着教师的教学应该立足课本,以教材为依托进行引申和组合,训练学生的基础知识熟练度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度.复习的内容不要过难、过偏、过怪,重视新情景的物理问题的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

2.加强新课改下高考试题的研究

新课程改革意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同时激发、调动学生主动自觉学习的能力.因此,新课改下的命题特点是更加重视理论联系实践问题的考查.考查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和新的科学思想,密切联系生活,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节能环保意识.研究新课改下的物理试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3.重视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培养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主动理解能力,要求不仅对概念、公式熟练使用,还要清楚规律的由来和适用条件.其次,锻炼学生的逻辑性和推理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对已有的知识能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目前高考试卷中的压轴试题一般都要求考生具有很强的分析能力,并且物理情景新颖、过程复杂,要求考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将各个物理状态、物理情境以及物理过程分析清楚,在明确思路的基础上找出各过程的关联,然后运用有关的物理学规律解决问题.因此还要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

4.突破物理实验教学难点

物理试题篇2

生活不是因为美好才珍惜,是因为珍惜才美好。人不因总在梦想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而苦恼,而应在珍惜自己所拥有的知足中快乐!下面好范文小编为你带来一些关于高一物理期末检测试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加速度增大,其速度一定增大

B.速度变化量v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C.加速度为0的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D.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其速度变化越快

2.飞机起飞时,其竖直方向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机经5min达到点

B.飞机飞行的高度为4500m

C.飞机经20min又返回到地面

D.飞机在0-20min内向上运动的平均速度为2.5m/s

3.某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g取10m/s2,则()

A.第2s内的平均速度为10m/s

B.第3s内的位移为45m

C.后一秒内的位移总比前一秒内的位移多5m

D.后一秒内的平均速度总比前一秒内的平均速度大10m/s

4.下列关于超重与失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超重就是物体的重力增加了

B.当物体向上运动时,物体就处于超重状态

C.完全失重就是物体的重力没有了

D.不论是超重、失重,还是完全失重,物体所受的重力都不变。

5.如图,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Fl、F2和摩擦力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l=10N、F2=2N,若撤去力F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

A.10N,方向向左B.6N,方向向右

C.2N,方向向左D.零

6.下列关于曲线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物体运动速度大小没有发生变化,则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就为零;

B.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一定变化;

D.物体不受外力时,其运动轨迹可能是直线也可能是曲线。

7.汽车拉着拖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能拉着拖车向前是因为汽车对拖车的拉力大于拖车拉汽车的力

B.汽车先对拖车施加拉力,然后才产生拖车对汽车的拉力

C.匀速前进时,汽车对拖车的拉力等于拖车向后拉汽车的力;加速前进时,汽车向前拉拖车的力大于拖车向后拉汽车的力

D.汽车对拖车的拉力始终等于拖车拉汽车的力,与运动无关

8.如图所示,自由落下的小球,从接触竖直放置的弹簧开始到弹簧的压缩量的过程中,小球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情况是()

A.速度变小,加速度变小

B.速度变大,加速度变小

C.速度先变大,后变小;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

D.速度先变小,后变大;加速度先变大,后变小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

9.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速度越大越难刹车,表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两个物体只要质量相同,那么惯性就一定相同

C.乒乓球可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惯性小

D.宇宙飞船中的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所以没有惯性

10.如图所示,重物G系在OA、OB两根等长的轻绳上,轻绳的A端和B端挂在半圆形支架上。

若固定A端的位置,将OB绳的B端沿半圆形支架从水平位置逐渐移至竖直位置OC的过程中()

A.OA绳上的拉力减小

B.OA绳上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

C.OB绳上的拉力减小

D.OB绳上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

11.小船在水速较小的河中横渡,并使船头始终垂直河岸航行,到达河中间时突然上游来水使水流速度加快,小船在静水中速度保持不变,则对此小船渡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小船到达对岸的时间不变B.小船相对于河岸的速度不变

C.小船到达对岸的位移不变D.小船到达对岸的路程将变大

12.如图所示,在同一竖直面内,小球a、b从高度不同的两点,分别以初速度va和vb沿水平方向抛出,经过时间ta和tb后落到与两抛出点水平距离相等的P点.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ta>tbB.ta

C.vavb

13.如图,滑轮A可沿与水平面成θ角的光滑轨道滑下,滑轮下用轻绳悬挂一个重量为G的物体B,下滑时物体B相对于A静止,则下滑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的加速度为gsinθ

B.B的加速度为g

C.绳的拉力为Gcosθ

D.绳的方向保持竖直

三、实验题:本题2小题,共计20分。把答案填在相应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他们在水平桌面上用练习本做成一个斜面,使一个钢球(可视为质点)从斜面上某一位置滚下.用数码相机拍摄钢球从桌面水平飞出后做平抛运动的几张连续照片.然后用方格纸做背景,根据照片上小球的位置在方格纸上画出小球的平抛运动轨迹.已知所用的数码相机每秒钟拍摄10帧照片.重力加速度取g=10m/s2.试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是该组同学得到的小球在空中运动的三张连续照片的局部图,由图可判断小球做平抛运动时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特点是;

(2)由图可以计算出小球离开桌边时的初速度大小为m/s.

15.某学生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在保持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测得小车的加速度a和拉力F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F(N)0.210.300.400.49

a(m/s2)0.100.210.290.41

(1)根据测量的数据,在右图中作a—F图象

(2)图线在F轴截距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F图线斜率的物理意义是。

(4)应如何调整实验装置,才能使作出的a—F图线过坐标原点()

A、增加小车的质量B、减小小车的质量

C、适当增加长木板的倾角D、适当减小小桶内钩码质量

(5)按实验要求调整实验装置后,本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

四、计算题(本题共5小题,共65分。解题过程中要有必须的文字说明及相关的原始公式,直接写出结果按零分计算。)

16.从某一高度静止释放一个小球,已知最后1s内小球的位移为45m,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试求:

(1)小球第2s内的平均速度;

(2)小球下落的高度.

17.从离地面某一高度水平抛出一小球,已知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2s,落地时的速度为,不计空气阻力。

取,试求:

(1)抛出点离地面的高度

(2)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水平位移

18.如图所示,重力G1=8N的砝码悬挂在绳PA和PB的结点上.PA偏离竖直方向37°角,PB在水平方向,且连在重力为G2=100N的木块上,木块静止于倾角为37°的斜面上,(sin37°=0.6,cos37°=0.8)试求:

(1)水平绳PB中的拉力

(2)木块与斜面间的弹力和摩擦力

19.用同种材料制成倾角30°的斜面和长水平面(斜面和水平面间由很小圆弧面连接),斜面长2.4m且固定,一小物块从斜面顶端以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v0开始自由下滑,当v0=2m/s时,经过0.8s后小物块停在斜面上多次改变v0的大小,记录下小物块从开始运动到最终停下的时间t,作出t-v0图象,如图所示,求:

(1)小物块与该种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多少?

(2)某同学认为,若小物块初速度为4m/s,则根据图象中t与v0成正比推导,可知小物块运动时间为1.6s。以上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说明理由并解出你认为正确的结果。

20.如图所示,质量M=8kg的长木板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长木板的右端施加一水平恒力F=8N,当长木板向右运动速率达到v1=10m/s时,在其右端有一质量m=2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以水平向左的速率v2=2m/s滑上木板,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小物块始终没离开长木板,取10m/s2,求:

(1)经过多长时间小物块与长木板相对静止;

(2)长木板至少要多长才能保证小物块不滑离长木板;

物理试题篇3

一、试题命制现存问题分析

1.试题命制诊断功能和指导性不强

试题在实际应用时,功能趋于单一,降低了试题命制工作的价值.平常的测试,无论规模大小,在测试结束之后,绝大部分师生关注的还是得分和名次,有道是:“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试题的深层次信息未被充分挖掘,无法体现试题的诊断与指导.实际上,教师应该比对细目表,发掘学生能力水平和认知维度上的不足,藉此改进学生学习方法和自身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一份优秀试题的功能才能真正发挥.否则,长此以往,试题命制理论还是会成为“题海战术”的计划书.

2.试题命制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

美国的考试,如GRE、TOFEL都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公信力,原因在于他们有着丰富的心理学、测量学的理论作为支撑.而在国内,除了大规模的部级考试有相应的机构与之匹配地提供相关理论的支撑,就日常高中物理教学中测试命题而言,此类理论指导非常少.例如,一次单元测试,如何精确地掌控信度和效度?是否也用多元概化理论分析确定试卷的结构?有多少物理教师掌握相关理论?对试题的预设难度的确认,主要还是依赖着命题教师的经验来设置,怎样操作,才能较为精确地把握试题的预设难度呢?平常的试题分析过程依然采取的较为传统的方法,有没有与新课程相匹配的更为合适的方法呢? 很多时候,单元试题,期中期末试题命制的研究中,高中物理教师还在借鉴高考、会考的试题命制技术的基础上,确定试题的难度结构、题型结构等等.

3.试题命制时教师的主观性太强

一份卷子考什么内容,以什么形式考,命题老师没有细致地思考,导致内容和形式较为随意.这一情况一般有以下几种表现:①平时教学中的小型测试,因为命题教师的不确定性,引起试题范围的侧重点不一致,以至于针对相同内容的测试,两次试题的要求有很大不同;②部分命题教师在高中物理试题的命制中,侧重于学生在知识方面的掌握,而忽视对能力的评价,导致试题内容侧重于概念性的知识,而将知识体系的构建和重组放在一边;③很多教师在命题工作中因为对认知过程维度的把握不太注重,导致所命制的试题无法针对学生的能力水平进行考查.

二、试题命制的要求与指向

依据《课程标准》,参照《考试说明》对能力目标提出的具体要求,再联系教学实践,将《考试说明》中有关能力目标的阐述做了一些调整,平时教学中命制试题,应从“知识和技能、原理和方法、科学素养、实验考查”四个方面着手,确保能够很好地体现四基.

1.知识和技能

(1)能对物理现象进行识别,对物理概念和规律进行有效回忆,以及对概念和规律形成、演变、完善的过程进行阐述;

(2)能对物理概念和规律进行理解,并通过应用它们对实际物理问题进行有效地解释和说明;

(3)能结合数学方法,通过对物理公式的演绎和推导来处理具体物理问题.

2.原理和方法

(1)能基于对物理原理的应用,对实际问题进行一系列分析、判断、归纳和推理;

(2)能在数据或图象的辅助下对实际问题进行一系列分析、判断、归纳和推理;

(3)能在物理思想方法指引下对实际问题进行一系列分析、判断、归纳、推理.

3.科学素养

(1)能通过对已学物理知识的应用,从实际物理问题中提取正确的物理模型;

(2)能通过个体和系统,运动和能量等观点的综合“应用”,对物理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

(3)具备探究简单物理问题的能力;

(4)能独立对新的信息进行采集、理解、分析,并用于解决相关物理问题.

4.实验考查

(1)能对高中物理常用仪器进行识别,并掌握其使用方法和操作要点;

(2)能对高中物理主要实验进行回忆,明确实验原理,熟悉其实验器材,领悟操作过程;

(3)能用科学目光审视物理实验现象,并给予合理的解释;

(4)对物理实验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归纳结论,并进行合理地外推.

三、高中物理试题命制的几点建议

1.试题一定要有一个具体的物理情境为依托,不能只是简单地提供已知量,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求解未知量.这样的物理试题变成了数学公式推导,没有任何物理能力评价的味道.

2.试题情境的创设必须要接地气,换言之,即情境应易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不能围绕一些生僻的场景来构建情境.

3.试题的命制目的在于评价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物理问题的能力,所谓“综合”不等同于“高难度”,且“难度”应该源于对应能力所能达到的容易程度,不是在试题命制时,布置过多的、似是而非的陷阱刻意去刁难学生.计算题容量本身就大,所以不能在这一点上出问题.

4.计算题情境的设置和问题的提出所占篇幅一般较大,情境设定为了尽可能模拟出原始物理问题的样式,可以适当穿插一些“冗余无用条件”以掩盖其本质.藉此评价学生去伪存真的信息提取能力.但是试题的文字必须简捷,不能说废话.

5.试题的数据应该合乎物理世界的实际,但也不要出现太繁琐的运算.

四、实例分析

例1图1所示是测电笔的结构图和工作原理图,它经常用于检测电路中是否有电.工作时人手持测电笔尾端的金属部分,将前端金属笔尖与所测电路接触,若所测为火线(电势为220V),则有电流依次通过电笔和人体,导入大地,氖管发光的同时,人却安然无恙,请结合下列数据解释原因.[已知人体的电阻在1kΩ到100kΩ之间,测电笔的电阻在2mΩ到5mΩ之间,人的安全电压不高于24V]

解析本题的实质是串联电路的分压问题.火线和大地之间的电势差是220V,即在人和测电笔的串联电路两端加上电压220V,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在于分压比等于电阻比.从解释安全的角度,可用临界法,即取人的电阻最大值与电笔阻值的最小进行串联分压,求出人所分得电压

U=100×103100×103+2×106×220V=10.5V

评析本题主要是用于考查学生对串联电路的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以及学生根据题意分析信息,提取物理模型(串联电路)的能力.此外两个研究对象的电阻确定,还涉及临界法的思维方法的把握.本题的最终解决,还要依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答案中理清来龙去脉.本题虽属于基础型计算题,但评价能力的要求不低,有一定难度.

例2如图3所示为一学校物理兴趣小组设计出的发电装置,圆柱形铁芯和上下两个磁极之间所形成的扇形区域中存在沿着半径方向的磁场,扇形的圆心角α=49π,一个矩形线框abcd绕圆柱形的中轴线匀速转动,其角速度为ω,已知该线框的匝数等于N,其边长分别为:ab=cd=l,bc=ad=2l.ad和bc两条边同时进入磁场,并且它们所感受到磁场强度是一样的,磁场方向与两条边的走向垂直.线框电阻为r,外接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其它部分电阻不计,求:

(1)线圈在磁场区域运动时,所产生的电动势大小Em;

(2)线圈在磁场区域运动时,磁场提供给bc的安培力大小F;

(3)流过定值电阻R的有效值I.

解析(1)ad和bc转动时的速度v=ω12;电动势Em=2NB(2l)v=2NBl2ω;

(2)电流Im=EmR+r;安培力F=2NBIml代入化简得F=4N2l3B2ωr+r;

(3) 旋转一周 ,交流在R上产生的热量Q=I2mRt,t=2α2πT=49T,

恒定电流在R上产生的热量Q=I2RT,得I=4NBωl23(R+r).

物理试题篇4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八年级物理试卷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得分评卷人

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30分。)

1.如图所示,用两把刻度尺A、B分别测同一物体的长度,A尺的读数是_____________ ,B尺的读数是____________,造成测量值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 “妹妹你坐船头,哥哥在岸上走,……”,描写了纤夫拉船的情景,哥哥在岸上走,而“妹妹”被“哥哥”拉着走。以地面为参照物,“妹妹”是_________的,以“哥哥”为参照物,“妹妹”是_____的。3.在2010年元旦联欢晚会上,潘冬同学在用二胡演奏《二泉映月》时,不断地拉动二胡的弓子,使琴弦__________而发声;同时我们还发现她不断地用手指上下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声音的___________.4.在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上,一支上天似雄鹰、下海如蛟龙、入地似猛虎的神秘方队首次踢着正步走过*,这就是中国最年轻的兵种——特种兵(如图所示)。他们最拿手的是穿消音靴上天、入地、下海。消音靴能够在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这样做主要是防止___________(填“音调”或“响度”)过大而暴露目标。5. 小聪一家去北京旅游,在北京市郊公路的十字路口,他看到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标志牌上的数字“40”表示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汽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达北京,最快需要__________h。6.端午节组织龙舟赛.正在激烈比赛的龙舟,相对于岸上站立的观众,龙舟是________ 的(填“运动”或“静止”)。7.今年4月16日夜间,北京出现沙尘暴。据检测记录,沙尘暴到达内蒙古中部的时间约为16日13时,到达北京的时间约为当日23时。内蒙古中部距北京的距离约为400km,则此次沙尘暴平均迁移速度大约为_________km/h。(1分)8. 一千多年前,唐朝的大诗人李白曾在芜湖感叹长江的壮美景观:“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两岸青山相对出”和“孤帆一片日边来”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2分) 9.小雨通过学习了解到火力发电厂“吃”的是煤,“发”的是电,在整个发电过程中,能量转化的情况如下,请你帮她在方框中填入相应的能量形式: (2分) 锅炉 蒸汽机 发电机10、太阳能路灯的灯杆顶端是太阳能电池板,它能将__________能转化__________能,并向灯杆下方的蓄电池充电,将电能转化为____________能储存起来。在夜晚时蓄电池对路灯供电照明,将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能.11.同学们上音乐课时,优美的琴声来自________,悠扬的歌声传得很远是通过____________传播的。 12.为了减少噪声污染,很多市区禁止机动车鸣喇叭。从声学上讲,这是从_______________ 处减弱噪声。人们以 ________ 为单位表示噪声强弱。13.为了改善室内的居住环境,建筑师在设计窗户时有时用双层真空玻璃代替普通玻璃,这样做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14.(2009•贵阳)通常情况下,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 000 Hz,其频率高于20 000 Hz的声波称为_________。请你列举一个人们利用这种声波的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分评卷人

二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有三把刻度尺,最小刻度分别是ldm、lcm、lmm。其中的刻度尺是( ) A.最小刻度是1dm的刻度尺 B.最小刻度是lcm的刻度尺 C.最小刻度是1mm的刻度尺 D.只要准确程度能符合测量要求就是的2.某同学对同一物体进行了五次测量,其结果分别是21.54 cm、21.53cm、21.51 cm、21.52 cm、21.55 cm,那么最接近物体真实长度的是 ( ) A.21.54 cm B.21.53 cm C.21.52 cm D.21.55 cm3.下列描述的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一个巨大的星系正在吞噬一个小星系B.大城市里滚滚的车流C.桂花香分子在空气中运动 D.地震形成的滑坡4.“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所描述的情景中,“青山”的“走”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 ( ) A.河岸; B.山上的树; C.江中的竹排; D.地面。 5.妈妈用电动自行车送小明上学,途中妈妈提醒小明“坐好,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 ( ) A.电动自行车上的座位 B.路旁的树木 C.迎面走来的行人 D.从旁边超越的汽车6.下列判断物体运动情况的说法中,以地面为参照物的是( ) A.太阳从东方升起; B.月亮躲进云里; C.客车里的乘客认为司机是静止的; D.飞机里的飞行员看到大地在运动。 7.随着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已成功实现两次载入航天飞行。在火箭推动飞船上升阶段,航天员是被固定在飞船座舱内的。在这一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 B.以飞船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 C.以火箭为参照物航天员是运动的; D.以火箭为参照物飞船是运动的8.一位女士由于驾车超速被警察拦住。警察对她说:“太太,您刚才的车速是60千米每小时!”女士反驳说:“不可能的!我才开了7分钟, 还不到一个小时,怎么可能走了60千米呢?”从以上对话可知,这位女士没有理解下面哪个科学概念( ) A.速度; B.时间; C.路程; D.质量。9.《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说的是兔子瞧不起乌龟.它们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后,途中兔子睡了一觉,醒来时发现乌龟已到了终点.整个赛程中( ) 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慢 B.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慢 C.比赛采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 D.比赛采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10.近日一种新型太阳能公共卫生间落户北京东郊民巷,该卫生间的能源全部由位于顶部的太阳能电池板提供,它还能将多余的能量储存在蓄电池里。这种能量转化和储存的方式是 ( ) A. 太阳能转化为内能,再转化为电能 B.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化学能 C. 太阳能转化为内能,再转化为化学能 D.大阳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光能11.用图像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下图中用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②④B、①③C、①④D、②③ 12.甲、乙两个物体都做变速直线运动,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是S甲:S乙=3:5,所用的时间之比是t甲:t乙=6:5,则 ( ) A.它们的速度之比是3:2 B.它们的速度之比是18:25 C.它们的平均速度之比是1:2 D.它们的平均速度之比是25:113.(2011•苏州)在一些“模仿秀”电视节目中,表演者在模仿歌星演唱时,主要是模仿歌星声音的 (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14.针对以下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演凑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B.乙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 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大D.丁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15.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干净又舒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得分评卷人

三、实验与探究题.(毎空1分,共13分.)

1.某同学测量长度的方法如图所示。他在测量中的错误有: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用这把刻度尺进行正确测量,能够达到的准确程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兰在观察小提琴、吉它、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测: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她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她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琴弦的材料 琴弦的长度(cm)琴弦的横截面积(mm2) A 钢 20 0.3 B 钢 20 0.7 C 尼龙丝 30 0.5 D 铜 40 0.5 E 尼龙丝 40 O.5 (1)如果小兰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____________的琴弦。如果小兰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长短的关系,你认为她应选用表中编号为_________的琴弦。(选填字母代号)(2)探究过程若采用下列一些步骤:a实验研究;b分析归纳;c提出问题(或猜想);d得出结论等。你认为小兰要完成本探究的过程,所采取步骤的合理顺序应该是:______________。(填写代号)(3)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它们保持不变,进而寻找出另外一些因素的关系,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_______________。请你用简明的语言为本实验起个课题探究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超声波及其应用 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从20~20 000 Hz. 低于20 Hz的声波叫次声波,高于20 000 Hz的声波叫超声波. 超声波具有许多奇异特性:空化效应——超声波能在水中产生气泡,气泡爆破时释放出高能量,产生强冲击力的微小水柱,它不断冲击物件的表面,使物件表面及缝隙中的污垢迅速剥落,从而达到净化物件表面的目的.传播特性——它的波长短,在均匀介质中能够《定向直线传播,根据这一特性可以进行超声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等. (1)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_________. (2)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件是因为声波具有_________. (3)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定两山之间的距离,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 (4)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 500 m/s,利用回声定位原理从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回声所用时间为4 s,那么该处海洋的深度为_________ m. 得分评卷人

四.计算题 (共3题,27分,1.题6分,2题10分,3题11分)。 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的计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字计算的,答案中必须写出数值和单位。 1..利用回声可以测量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从海面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秒后接到回波信号。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30m/s,请回答下列问题:(1)人耳能听到超声波吗?为什么?(2)海洋的深度是多少?(3)运用声波的反射,能否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为什么?

物理试题篇5

一、整体分析

试题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关注生产与生活,关注社会及科技热点,试题注重基础,难易适中。

1.依据考纲,突出重点:试题覆盖面大,减小了考查的偶然性和片面性。不刻意追求对知识或考点的全面覆盖面,而是突出对高中物理力、电主干知识(物理1、选修3-1)和物理基本能力的考查。

2.联系实际,注重基础:试题情境关注生活、生产实际,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联系社会重大事件和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如与“天宫一号”有关的天体运动、“辽宁号”航母上舰载机的降落等,有着鲜明的生活气息与时代气息。试题注重对物理主干知识所涉及的基本概念、规律、现象的理解能力的考查,注重对物理学基本方法,如受力分析、运动状态、过程分析、做功与能量转化分析的考查。

3.注重探究,体现特点:试题继续突出对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实验试题占分比例稳定,实验题源于课本,义高于课本。所考查的实验在强调结论的同时,不仅注币埘实验技能、实验过程、实验方法的考查,还侧重于从实验原理、数据处理、实验误差的分析以及实验方案的评价上进行考查,充分体现了物理学科的特点。

物理试题篇6

这篇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单元检测试题的文章,是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事例中,能减慢液体蒸发的是( ) A、用电吹风把头发吹干 B、瓶里的酒精用过后,及时盖上瓶盖并拧紧C、用扫帚把积水摊开 D、将湿衣服放在阳光下晾干2、如图所示,用图中的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方法正确的是( ) 3、小红将一杯常温的开水放入正常工作的冰箱的冷冻室中,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后,杯中的水发生了物态变化,下图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这杯水的物态变化过程的是( ) 4、下列四幅图所示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A.② ① B.② ④ C.③ ① D.③ ④5、将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30cm的地方,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能看到有蜡烛清晰放大的像,由此可知,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20cmB.15cm  C.10cm  D.5cm6、在25℃左右的室内,将一只温度计从酒精中拿出,观察它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A.温度计示数上升 B.温度计示数下降C.温度计示数不变 D.示数先下降后上升7、如图所示,用久的灯泡其玻璃外壳会发黑,这是下面那些物态变化现象造成的( )①熔化 ②凝固 ③汽化 ④液化 ⑤升华 ⑥凝华A.钨丝先①再④ B.钨丝先⑤后⑥C.钨丝先③再④ D.钨丝先⑥再⑤8、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使运输中的食品降温,防止食品腐烂变质,这是应用了( ) A.干冰熔化吸热 B.干冰液化放热 C.干冰升华吸热 D.干冰凝华放热9、冬天在卫生间里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是( )A.先液化,后汽化 B.先汽化,后液化 C.只有液化 D.只有汽化10、某同学做“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实验,如图所示,他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上一滴水,观察图中情景可知该同学主要研究蒸发快慢与( )A.水的表面积有关 B.水的温度有关 C.水上方空气的流速有关 D.上述三个因素都有关二、双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12分)11、关于蒸发和沸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蒸发和沸腾都能在任何温度下发生B.蒸发只发生液体表面,沸腾是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C.蒸发和沸腾过程中都需要吸收热量D.蒸发和沸腾都是剧烈的汽化现象12、以下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严寒的冬天,一直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这是升华现象B.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最终“消失"了,这是蒸发现象C.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有冰花,这是凝华现象D.夏天,剥开冰棒纸,冰棒上冒的“白气”是水蒸气13、“炖汤”因味道好而深受信宜人喜爱。“炖汤”就是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与煲底隔离,如图所示。在大煲内的水沸腾过程中( )A.炖盅内的水会沸腾 B.炖盅内的水不会沸腾C.煲盖与煲的缝隙间冒出大量的“白气”是水蒸气 D.煲盖与煲的缝隙间冒出大量的“白气”是小水珠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31分)14、人的眼睛就像一架照相机,眼睛中的 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 __相当于照相机的胶片;近视眼需要佩戴 镜做的眼镜,远视眼需要佩戴_________镜做的眼镜。15、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_______℃,人体的正常温度是____________℃,1个标准气压下沸水的温度_______℃。16、自然界里物质的三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液化石油气是通过对石油气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式使它变为液体的。18、固体有两类,一类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叫做________,另一类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叫做_______。前者有熔化过程中温度_________,这个温度叫做该物质的_________,后者在熔化过程中温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19、小刚吃冰棒时,把冰棒放在杯子里,发现杯子中的水越来越多,在这个过程中冰棒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他用手一摸杯壁,发现杯“漏水”了,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在杯壁上发生的 ________(填一种物态变化)现象,在这一物态变化过程中要 热。20、晚会上舞台上弥漫的白色烟雾,是利用干冰升华_______(吸热、放热),使空气中水蒸气遇冷_________(填一种物态变化)成小水珠面形成的白雾。 21、在科学规划和建设城市时,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将信宜建设成“宜居城市”,并且大量增加水面面积,是利用水在________(填一种物态变化)时要________(吸热、放热),可以调节气温,营造宜居的舒适环境。22、夜晚或早晨,当地面的温度降低时,水蒸气以空气中的尘埃为核心___________成小水珠,就形成雾。若小水珠沾附在草木、屋顶上便形成了___________。 23、水资源主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是导致严重水危机的原因。24、右图为某同学对冰进行加热时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由图可知,冰为_______(晶体、非晶体),冰的凝固点是________,熔化过程用时________min。 四、实验探究题(25题共4分、26题共7分、27题共11分、28题共5分)25、小宇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其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5所示。a、b、c、d、e是主光轴上的五个点,F点和2F点分别是凸透镜的焦点和二倍焦距点。 在a、b、c、d、e这五个点中:①把烛焰放在______点上,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②把烛焰放在______点上,成像最小。③把烛焰放在______点上是属于照相机原理。④把烛焰放在______点上是属于投影仪原理。26、温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__的物理量,常用温度计是利用用液体的___________性质制成的。如下左图所示温度计甲的示数为__________,乙的示数为________。如下右图所示体温计的分度值是 __ ,此体温计的读数是 ,它_________ (可以、不可以) 离开人体读数。 27、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小华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14所示,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温度—时间”图像如图15所示。(1)从图15中可知实验测得水的沸点是 ℃,说明此时实验室中的大气压 (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2)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如上右图所示,图_____(选填甲、乙)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3)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将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并看到有“白气”不断从烧杯中冒出,这些“白气”是由于水蒸气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而产生的。(4)如果要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可采取的措施有(至少写出两种方法)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如图所示,将烧瓶内水沸腾时所产生的水蒸气通入试管A中,试管A 放在装冷水的容器B内,过一段时间,观察到试管A中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看到温度计C的示数_______(升高、降低),这个实验说明了水蒸气液化时要___________(吸收、放出)热量。

物理试题篇7

1.(2014,马鞍山模拟)一个晴朗周末的午后,小明陪同妈妈在西溪河边散步,只见水中的鱼儿在“云”里欢畅的游动。实际上小明看到的鱼儿是光__折射__形成的虚像,而水中的“云”则是光__反射__形成的虚像。

2.(2014,盐城)如图所示,一束激光沿__直线传播__射到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中注入适量水后,水槽底部光斑移动到O点的__左__(选填“左”或“右”)侧,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在此过程中,折射角__不变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3.(2014,扬州)为解决高楼灭火难题,军工转民用“导弹灭火”技术试验成功。如图,发射架上有三只眼:“可见光”“红外线”和“激光”,当高楼内有烟雾火源不明时,可用__红外线__(选填“可见光”“红外线”或“激光”)发现火源,可用__激光__(选填“可见光”“红外线”或“激光”)精确测量火源距离。

4.(2015,安徽预测)如图所示是济宁市2014年中考试卷答题卡中用来识别考生信息的条形码(样码)。当条形码扫描器照射它时,黑条纹将光__吸收__(选填“反射”或“吸收”),白条纹将光__反射__(选填“反射”或“吸收”),再通过电脑解码就可以获取考生相关信息。

二、选择题

5.(2014,重庆)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C)

A.墙上的“手影”

B.玻璃幕墙的光污染

C.鱼缸中的金鱼“变大”

D.湖面上树的倒影

6.(2014,福州)如图所示,钢勺好像被水“折断”了,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是(B)

A.光的色散

B.光的折射

C.光的反射

D.光的直线传播

7.(2014,池州模拟)去年暑假,小梦陪着爷爷到湖里去叉鱼。小梦将钢叉向看到鱼的方向投掷,总是叉不到鱼。如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叉不到鱼的原因的是(B)

A.光的色散 B.光的折射 C.光的反射 D.光的直线传播

9.(2014,云南)炎热的夏天开车行驶在公路上,常觉得公路远处似乎有水,水中还有汽车、电杆等物体的倒影,但当车行驶至该处时,水却消失了,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光的(C)

A.漫反射 B.镜面反射

C.折射 D.直线传播

三、作图题

11.如图,请作出AB入射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后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解:

12.(2014,滨州)将一平面镜斜放在装有水的水槽中,有一束光线垂直射向水面,如图所示,请画出这束光线在水中行进最后射出水面的光路图。

解:

四、实验探究题

13.(2014,滁州模拟)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下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是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

入射角α 0° 15° 30° 45° 60°

反射角β 0° 15° 30° 45° 60°

折射角γ 0° 11° 22.1° 35.4° 40.9°

(1)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

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__折射__和__反射__现象;

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__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且折射角__小于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零。

该同学根据上述实验中的发现和结论②总结出了光的折射特点。

(2)请你对该同学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特点的过程做出评价。

是否存在不足?答:__是__(选填“是”或“否”);请简要说明理由:__探究过程不完整,还应该做其他多种透明介质之间的折射实验(回答合理均可)__。

14.(2013,安顺)盛夏来临,人们又为“怎样才能晒不黑”而犯愁,资料表明:将皮肤晒黑的罪魁祸首是太阳光中的长波紫外线。“好奇实验室”为此检测了若干衣服的防晒效果。

检测方法:先用光纤探头和计算机测算出阳光中长波紫外线的强度;再把衣服挡在光纤探头上,测算透射出光纤探头上的长波紫外线强度。利用前后两次测得的长波紫外线的强度计算出长波紫外线的透过率。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序号 衣服材质 衣服布

料层数 长波紫外

线透过率

(1)该实验主要采用了什么研究方法?(举例说明)

物理试题篇8

只有高效的学习方法,才可以很快的掌握知识的重难点。有效的读书方式根据规律掌握方法,不要一来就死记硬背,先找规律,再记忆,然后再学习,就能很快的掌握知识。下面好范文小编为你带来一些关于高二物理下学期月考试卷,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8-3分=24分)

1.下列关于电磁感应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穿过闭合电路中的磁通量增大,但闭合电路中感应电流可能减小

B.穿过闭合电路中的磁通量为零的瞬间,闭合电路中不可能有感应电流

C.穿过闭合电路中的磁通量减小,则闭合电路中的感应电动势一定减小

D.穿过闭合电路中的磁通量变化越来越快,但闭合电路中感应电动势可能不变

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b为两个完全相同的灯泡,L为自感线圈,线圈的电阻不可忽略,E为电源,S为开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上开关,a先亮,b逐渐变亮,断开开关,a、b同时熄灭

B.合上开关,b先亮,a逐渐变亮,断开开关,a先熄灭,b后熄灭

C.合上开关,b先亮,a逐渐变亮,断开开关,a、b同时熄灭,但b灯要闪亮一下再熄灭

D.合上开关,b先亮,a逐渐变亮,断开开关,a、b同时熄灭,但b灯不会闪亮一下再熄灭

3.在收音机线路中,经天线接收下来的电信号既有高频成分又有低频成分,经放大后送给下一级,需要把低频成分和高频成分分开,只让低频成分输入给下一级,我们采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电路,其中代号a、b应选择的元件是()

A.a是电容较大的电容器,b是低频扼流圈

B.a是电容较大的电容器,b是高频扼流圈

C.a是电容较小的电容器,b是低频扼流圈

D.a是电容较小的电容器,b是高频扼流圈

4.如图所示,一质点做简谐运动,先后以相同的速度依次通过M、N两点,历时1s,质点通过N点后再经过1s又第2次通过N点,在这2s内质点通过的总路程为12cm.则质点的振动周期和振幅分别为()

A.3s,6cmB.4s,6cm

C.4s,9cmD.2s,8cm

5.如图所示,水平固定放置的足够长的U形金属导轨处于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在导轨上放着金属棒ab,开始时ab棒以水平初速度v0向右运动,最后静止在导轨上,就导轨光滑和导轨粗糙的两种情况相比较,这个过程()

A.安培力对ab棒所做的功相等

B.电流所做的功相等

C.产生的总热量相等

D.通过ab棒的电荷量相等

6.在一小型交流发电机中,矩形金属线圈abcd的面积为S,匝数为n,线圈总电阻为r,在

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绕OO′轴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矩形线圈与阻值为R的电阻构成闭合电路,交流电流表为理想电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0时刻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率大小为E0

B.t1时刻交流电流表示数为零

B.从t1到t3这段时间穿过线圈磁通量的变化量为零

D.0~t2这段时间电阻R的发热功率为

7.如图,边长为a的正方形闭合线圈沿光滑的水平面上以速度v0进入宽度为L的匀强磁场,a

A、1:1B、2:1C、3:1D:4:1:

8.如图甲,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n1:n2=10:1,副线圈电路接有滑动变阻器R和额定电压为12V、线圈电阻为2Ω的电动机M。

原线圈输入的交流电压如图乙。闭合开关S,电动机正常工作,电流表示数为1A。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副线圈两端的电压有效值为V

B.滑动变阻器R的接入电阻为10Ω

C.电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为12W

D.若电动机突然卡住,原线圈输入功率将变小

二.多项选择(4-4分=16分)

9.远距离输电装置如图所示,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当k由2改接为1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压表读数增大

B.电流表读数增大

C.电流表读数减小

D.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减小

10.如图a所示,圆形线圈P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其正上方固定一螺线管Q,P和Q共轴,Q中通有变化电流i,电流随时问变化的规律如图b所示,P所受的重力为G,桌面对P的支持力为N,则在下列时刻()

A.时刻N>G,P有收缩的趋势

B.时刻N=G,此时穿过P的磁通量

C.时刻N=G,此时P中无感应电流

D.时刻N

11.如图所示,两根等高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半径为r、间距为L,轨道电阻不计,在轨道顶端连有一阻值为R的电阻,整个装置处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B。

现有一根长度稍大于L、电阻不计的金属棒从轨道最低点cd开始,在拉力作用下以初速度向右沿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到ab处,则该过程中()

A.通过R的电流方向为由外向内B.通过R的电流方向为由内向外

C.R上产生的热量为D.流过R的电量为

12.如图甲所示,闭合线圈固定在小车上,总质量为1kg.它们在光滑水平面上以10m/s的速度进入与线圈平面垂直、磁感应强度为B的水平有界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已知小车运动的速度v随车的位移x变化的v-x图象如图乙所示.则()

A线圈的长度L=15cm

B磁场的宽度d=25cm

C线圈进入磁场过程中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0.8m/s2

D线圈通过磁场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为48J

II卷(非选择题)

二、实验题

13.(共6分))⑴有一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是1mm,游标上有20个小的等分刻度。

用它测量一小球的直径,如图1所示的读数是mm。如图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根金属丝的直径,如图所示的读数是_mm。

⑵有一个电流表G,内阻Rg=30Ω,满偏电流Ig=1mA。要把它改装为量程3V的电压表,要(填串联或并联)一个阻值为Ω的电阻。

14(共8分).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定一节蓄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蓄电池的电动势约为2V,内电阻很小。除蓄电池、开关和导线外,可供使用的实验器材还有:

A.电压表(量程3V)B.电流表(量程0.6A)

C.电流表(量程3A)D.定值电阻R0(阻值4、额定功率4W)

E.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20、额定电流2A)

F.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000、额定电流0.5A)

(1)电流表应选_____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_______(填器材前的字母代号)

(2)根据实验数据作出U—I图象如图乙所示,则蓄电池的电动势E=____V,内电阻r=____(r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引起该实验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

15(8分).如图所示,为一交流发电机和外接负载的示意图,发电机电枢线圈为n匝的矩形线圈,边长=L1,=L2,绕OO′轴在磁感强度为B的磁场中以角速度ω转动(不计一切摩擦),线圈电阻为r,外电路负载电阻为R。试求:

(1)电路中伏特表的示数;

(2)线圈每转动一周,外力所做的功。

16(10分).水利发电具有防洪、防旱、减少污染多项功能,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现在水力发电已经成为我国的重要能源之一.某小河水流量为,现在欲在此河段上筑坝安装一台发电功率为1000千瓦的发电机发电.(注:①水的密度为②流量是单位时间内流过某一横截面的体积)

(1)设发电机输出电压为500V,在输送途中允许的电阻为,许可损耗总功率的5%,则所用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应是多大?

(2)若所用发电机总效率为,要使发电机能发挥它的效能,则拦河坝至少要建多高?(g取)

17(12分).如图甲所示,一足够长阻值不计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MN、PQ之间的距离L=1m,NQ两端连接阻值的电阻,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垂直于导轨所在平面向上,导轨平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一质量,阻值的金属棒垂直于导轨放置并用绝缘细线通过光滑的定滑轮与质量的重物相连.细线与金属导轨平行.金属棒沿导轨向上滑行的速度v与时间t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金属棒在内通过的电量是内通过电量的,,求:

(1)内棒通过的位移;

(2)金属棒在内产生的热量.

18(16分).如图所示,线圈焊接车间的传送带不停地传送边长为L(L为未知量)质量为4kg,电阻为5Ω的正方形单匝金属线圈,线圈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系数。传送带总长8L,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0,始终以恒定速度2m/s匀速运动。在传送带的左端虚线位置将线圈无初速地放到传送带上,经过一段时间后线圈达到与传送带相同的速度。线圈运动到传送带右端掉入材料筐中(图中材料筐未画出)。已知当一个线圈刚好开始匀速运动时,下—个线圈恰好放到传送带上;线圈匀速运动时,相邻两个线圈的间隔也为L,线圈运动到传送带中点开始以速度2m/s通过一固定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5T、磁场方向垂直传送带向上,匀强磁场区域宽度与传送带相同,沿传送带运动方向的长度为3L,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正方形线圈的边长L

(2)每个线圈通过磁场区域产生的热量Q

物理试题篇9

关键词:情境;科学思维;问题解决;核心素养

山西省初中学业考试命题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及山西省教育厅《关于深化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育人模式的意见》等相关文件为宗旨,以《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以山西省教育厅“考改促课改、课改推考改”的思路及“一核·六维·四手段”的命题理论架构为指导,以关键物理能力为要点,以实际行动推进试题由能力立意向素养立意的转变。笔者以2021年山西中考物理试题为例,略谈试题评价取向对学科教学的启示。

一、山西中考物理试题的基本取向

1.试题立意高远,落实立德树人2021年山西中考物理试题延续十余年考改精神,坚持正面价值导向,寓育人于情境、评价之中。首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立德树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严格执行党中央、教育部等相关文件精神,注重渗透“家国情怀”“文化自信”“责任担当”等内容。如将地质公园研学,安全行车教育、嫦娥五号、高铁、“祝融号”火星车等作为试题情境,引导学生理性思考,增强了学生社会责任感、民族自豪感。其次,严格按照课标命题,充分发挥了中考指挥棒的作用。如以劳动植树、五四青年节歌咏比赛、中华文化日晷、二十四节气、项目学习监测空气质量、自制潜水艇模型等为情境,让学生感受物理、生活、社会的紧密联系,感受中国古老灿烂的古代文化和卓越创新的现代科技。将课程标准所蕴含的全科、全程、全面育人的思想落到实处。2.试题情境新颖,抽象物理本质山西中考物理试题一贯注重情境创设,情境化试题占比为100%。情境设计科学合理,具有多样性、时代性、真实性特点,便于学生抽象物理本质。第一,情境素材丰富,蕴含多元文化。试题涉及社会热点、科技前沿、传统文化、日常生活、劳动、安全、体育、环保、创新等方面,如植树造林、粗盐与胡椒粉、饮水机多档位加热等。第二,试题信息完善,真实可靠。通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有效考查学生分析、推理、论证、创新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以生活中电热饮水机为背景,设计了方便人们生活需求的“高温”“低温”两档,原理简单、表述清晰,综合考查了学生对电功、电功率和电热效率等知识的运用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试题形式多样,图文并茂。情境呈现清晰、典型而有价值,提供了答题所需的多种信息,对学生解读材料的思维品质要求较高,能更好地考查学生处理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如通过呈现实验数据和图象,考查“探究水和盐水凝固点不同”的实验方法及探究能力。3.试题稳中有变,体现思维创新“稳”主要体现在重点知识压强、电功率、欧姆定律、凸透镜成像等核心知识仍占据主要地位,声、光、热、电、力知识板块的分布稳定,题型的设置和分值也不变。这样的试题学生颇感顺手,有利于学生临场发挥。“变”主要体现在对科学探究中“提出问题”的考查。如第39题第3小问,从材料中提出问题并作答,这样的设问形式具有开放性,考查了学生阅读、提取、提出、表达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引导教育教学的方向以及学生科学思维、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变”还体现在阅读量的减少,表达量和开放性的增加。从卷面来看,文字精练,表达直观、清晰,有利于学生阅读和提取信息。增加试题的开放性,要求学生从选材、表达步骤、结论等方面解答。如33题,电路连接全开放,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考空间;35题,检验物体的导电性,赋予学生多种思维可能;37题,借助两张照片中物体相对运动的信息,考查学生分析判断、概括抽象能力;40题,说出超载的一个危害并解释,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解答,考查其对物理知识的分析、类比、表达能力;43题,通过计算,对电路进行设计,且设计方案不唯一,考查了学生从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2021年的试题答案与评分标准采用了分层赋分、按等级呈现的评价方式,凸显了科学评价与人文关怀相融合的理念。

二、山西中考物理试题对物理教学的启示

1.依据课标教材,引导学生在实践、体验活动中发展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的具体化目标,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教师在学科教学中需要把育人放在教学实践中推进。在核心素养视域下,要通过教学活动化、活动教学化、教学活动课程化,将理论知识、情境分析、实践探究等与生活体验有机统一,从而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进而将各学科的核心素养整合为能够适应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核心素养。2021年山西中考物理试卷中,多数试题注重课程标准中最基础、最核心内容的考查,力图体现学科知识的实践应用、科学探究、社会科技热点、解决实际问题等学科核心素养的能力与要求;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个性的成长,有利于维护义务教育的公平公正和均衡发展。分析历年来山西中考物理试卷,学生在答题中出现的问题有:审题不清、找不到关键词、运用物理知识不准确、解决方案针对性不强、专业术语书写错误等。因此,教师教学中要在掌握学生需求的基础上,以课标为基准,深入研究并落实山西省中考命题理念。教学中回归教材,让学生课前搜集与本节课有关的教学资源,特别要让学生亲历学习活动以及身边的生活现象,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学物理是有用的,有趣的。切忌随意拔高教学要求,练习中增加难题、偏题以加重学生学习负担,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重视课本上的插图、场景,帮助学生建构物理概念,利用课后习题强化对规律的理解,利用课后小实验、小制作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以达到还原概念规律的建构过程、知识的结构化和技能迁移的目的。科学态度与责任意识也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可以渗透到试题情境中,对教学有积极的导向作用。2.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对接材料的解读、分析和设问指向一般而言,试题情境包括材料呈现和设问要求两部分。读懂材料是解题的基础,关键在于理清材料的内在逻辑关系。素养立意的试题,既可以使用学生陌生的新情境,又可以使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日常的学习情境。山西中考物理试题借助真实的任务情境,通过深入思考、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物理科学素养。选取实际生活中的新情境及最新科技发展给社会带来的变化,减少了一定量的题干文字输出,减少了阅读量,考查学生在实际生活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对知识的了解、认识到建模、创新、应用等能力的考查。倡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考查学生自主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情境化试题的设计可引导教学方式的改进,将丰富的生活素材引入到教学中,促使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沟通了物理教学与“科技、生活、社会和环境”的联系,有利于促进物理教学中对学生处理信息、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及高质量课堂教学的变革与实施,最终推动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多年的物理试卷分析显示,学生书写不够规范条理,阅读理解、文字表达能力不够完善。因此,教师在试卷讲评课中,可引导学生分析设问的基本要素,通过问题分析找到材料、知识、问题、生活之间的内在逻辑,进一步生成试题答案。加强阅读和物理语言运用的训练、拓宽视野,多读书,尤其是多读教材,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思考能力。要使学生养成书写格式规范的解题习惯,教师在解答例题时书写格式必须要规范;要让学生在做简答题时,写出公式或原理,做到有理有据,思路清晰,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多给学生创造“说”的机会,强化学生“写”的条理性和完整性,以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熟读教材、阅读科学方面的课外书籍,用好教材中的文字练习题、例题来规范学生的解题格式,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也可从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选取典型或模拟真实情境,从情境中提炼知识并挖掘事物的本质,使之能找准研究对象、抓住问题的关键环节,用相应的物理规律解决情境中的问题,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统一。通过情境与知识的相互转化、学会去情境化等简化、建模的策略,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能力。3.重视问题解决,引导学生解构、重组、建立网络化的结构知识是载体,素养是目标。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正确理解和掌握,是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前提,也是物理核心素养提升的重要组成和基础。山西中考物理试卷对《课程标准》中物理能力的考查情况如下:试卷对理解能力的考查占比53.75%,对应用能力的考查占比35.00%,对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占比11.25%。试题坚持素养立意,深入“模型建构类”“结构不良类”“问题解决类”试题的考查,加大开放性试题的考查力度,尊重了学生个性认知,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物理知识并用准确语言解答物理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物理素养。2021年山西中考物理试卷分析显示,学生在解答42题的过程中,数字运算能力薄弱,解题格式不够规范。41题的作图解答随意性强,不够严谨准确。在解35、40题时,研究对象不确定、抓不住问题的关键点,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表述能力十分薄弱。这样的试题要求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而不是简单地记忆和再现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强化知识的结构化构建,形成深度学习机制,把知识内化提升形成观点,进而形成物理观念。备课中不仅备双基,注重课程内容的整合,还要强化广义备课,备科学方法,让科学方法显现化,用方法促进知识结构化,提升学习力。在复习课中,不能只给学生简单罗列知识点,而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科的内在逻辑,为学生提供梳理知识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宏观整合和微观剖析活化必备知识,提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课教学、单元或总复习阶段,教师可以抛出一系列层层递进的问题来引导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并让学生在迁移和比较物理方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科学思维。当学生遇到不容易理解的问题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亲自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探索问题的答案,从而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也逐渐得到了锻炼和提升。同时教师还应当在物理教学中融入适当的人文关怀,和学生一起聚焦科技前沿知识,以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科学态度,让学生走进社会生活,关注民生问题,感受社会责任,让物理教学变得更有温度。

三、小结

物理试题篇10

关键词:中考物理试题 新课程改革 特点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引言

物理的中考是对整个初中阶段的物理学习以及物理教学的一个整体的评估。中考试题也是经过专家研究结合当前的教育情况出的,因此每年的中考试题都会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高度关注,尤其是教师对于中考的试题会进行分析,结合新课程改革教材和要求针对性的改变自身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策略,从而来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提升教学质量。

正文

一、注重联系实际生活,注重对双基的考查

在新课程改革中对中学物理提出了双基的要求,既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和基本的物理技能。因此近年来的中考试题也围绕这一要求针对性的出题,并且占比的也越来越高。物理学科是一门与实际生产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小范围来说生活中的小的现象,大范围来说的话涉及到工业生产甚至是科技当中的很多原理问题,因为物理学科一门更加针对实际应用的学科。针对这一特点中考试题也在不断改变物理试题的考察的重点,将试题更多的与实际生活想联系。在物理试题中选取生活素材设定生活情境,以考查学生的对物理双基的掌握作为出发点,从而也能使物理试题更加的多样化。实例分析如下:

例1:小林把菜籽油和地沟油放入冰箱进行鉴别。当它们温度都下降到8℃时,保持液态的是菜籽油,变成固态的是地沟油。这种鉴别方 法的依据是地沟油的___________比菜籽油的高。若相同条件下质量相等的两种油降温的幅度不同,则说明这两种油的____________不同。

点评:这道题主要考察的是热点的基本知识,主要是涉及到凝固点和比热容方面的知识。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为切入点,然后利用物理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现象,从而将物理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

二、注重实验探究,突出考查过程与方法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探究是学习物理的基础方法,只有真正掌握和领悟有效的学习物理方法,才 能顺利进行今后的物理学习,并受益终生。因此,中考的热点就始终离不开实验探究题,并且逐年加大考查力度。《物理课程标准》要求,在突出对实验探究过程考 查的同时,重视研究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进行科学探究、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逐渐拓宽视野,初步领悟到科学研究的真谛。近几年来试卷考查物理实验比较全 面,实验试题内容比较丰富涉及观察能力、基本仪器使用、数据处理、方案设计、分析论证等,重点突出对实验探究过程中重要环节和常用的比较重要的探究方法的 考查。

例2:小t同学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

(1)如图1所示,她的操作存在错误,请指出图中其中一个操作不当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红纠正所有错误后,在水温到达89℃时开始每隔2分钟做一次温度记录,并描绘出如图2所示的图像。根据图像可以知道水在沸腾时的温度是 ___________℃,说明这时该处大气压是___________(请选填“大于”或“小于”或者“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图2

(3)若烧杯中水的质量为0.4kg,则从开始计时起加热10min,水所要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___J。

(4)小红觉得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偏长,请你给她提出一个改进的措施。

点评:本题主要是考察到了实验过程中的操作失误,并且结合图像方法来对整个题目进行数据分析。这道题考察了实验的能力以及操作能力,同时也考察了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这道题虽然简单但是考察了一个实验的所具备的相应的能力。

三、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试题质量有所提高。

中考试题的设计上更加重视渗透科学、技术、 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思想,更加突出科学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结合。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社会,关心最新科技成果等社会热点问题,是中考物理命题的主旋律。不仅使得试题更具有时代气息,而且使得试题具有德育教育的功能。

例3:关于能源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量使用石油产品会造成大气污染,所以应该停止开采石油。

B.和平利用核能特别要注意防止核泄漏造成环境污染。

C.修筑拦河坝建造水电站来利用水能发电,有百利而无一害。

D.大量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就可以完全解决当前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例4:有一辆被查堵的核定载重20t的大货车,连车带货超过100t,相当于两节火车车厢的载重量。车辆超载问题严重,路面和桥梁不堪重负,恶通事故时有发生。请你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说说车辆超载的危害有哪些?(写出两点即可)

点评:例3中的试题虽然是一道选择题,但是选项是非常的开放的,考察了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例4中也是将社会常见问题考察学生自身的想法,从而将学生的理论知识与社会现实和紧密结合。两道题目都在不同程度上对学生进行了价值观的引导。

结束语

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中考物理试题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根绝新课程改变的要求,试题的方向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物理基本知识和技能,并且注重对学生创新和个体的考查。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根据新课改和中考试题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对策,从而提升学生的物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参考文献

[1] 芬. 新课改下中考物理试题研究[J]. 好家长. 20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