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神话十篇

时间:2023-03-23 20:25:05

古希腊神话篇1

【关键词】古希腊宗教;神话;古希腊哲学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7-280-01

宗教与神话在人类早期在没有基本的科学知识下,面对自然界的威力,相信有超自然的神力存在,使人对这种超自然的神力的一种盲目的崇拜。希腊哲学早期正是在宗教和神话的孕育下产生,正如王晓朝所讲“希腊宗教是希腊哲学的母体①”。从对世界本原的探讨到宇宙的演化等我们都能看到希腊宗教与神话在古希腊哲学产生和形成的过程中又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古希腊宗教和神话之所以对古希腊哲学产生与形成中有着这么重要的作用关键在于以下的几个原因。

首先在于宗教与神话现象最早是比哲学先出现,发展时间也比哲学悠久,它丰富的内容为希腊哲学产生提供了源泉。希腊作为古文明国之一,宗教和神话早在公元前2000年起就存在了,在这段历史的长河中希腊出现了无数多宗教而希腊人信奉的宗教也各有不同,一直到后期奥林波斯教的出现才使得希腊民族有了在民族中占统治地位的宗教。宗教的产生本身就是伴随着神话,希腊宗教中璀璨的文化也都存在与经历了长时间发展的希腊神话之中,神话中的内容包含了历史、自然、社会、道德、宗教成为了希腊民族早期的百科全书。而希腊人民很早便受到希腊宗教与神话的熏陶。这种熏陶不仅表现在希腊哲学有了丰富的思维材料还表现在后期的希腊哲学家借用神话的语言方式表达自己的哲学观点

其次希腊宗教与神话有其自身的特点,这也对希腊哲学的产生有着不可避免的作用。希腊的宗教和神话中的神不都是本土的神灵还有外来的神灵比如现奥林匹斯教中的爱情女神阿弗洛狄特, 据资料显示, 它是源于东方古老的闪族,后来才传入希腊的, 经过希腊人的改造并最终成为奥林匹斯教中的十二主神之一。这就表明希腊宗教和神话体系是一个比较开放和自由的体系,这样的体系极大的丰富希腊宗教和神话内容,而且这样品质在宗教和神话的传承下使得希腊人民对于一切的外来文明有着包容的态度,这种态度对对真理和自由充满追求,当然这种品质与他们的地理位置有关,因此我们在后期能看到希腊哲学思想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局面。除了这样的特点外,我们可以看到希腊宗教中的神灵除了不会死之外具备了人的外形和人的性格,人的弱点,人的需求,掌管的事物也都源自于人们的生活,他们生活也跟人类一样并且也会出现人类社会中的阴暗的一面比如兄弟反目,为利益勾心斗角。对于这种神与人的同形首先表示着着希腊民族对于人类与自然区别,体现了对人的尊重,但是其主要还是通过神人同形表明着人们希望通过神来解决自己对周围世界的无知,所以与其说古希腊神话是一种荒诞还不如说这是希腊人民智慧的结晶。正如伯恩特在《世界文明史》中所言,“希腊人的神是为着人的利益存在, 所以他赞美神就是赞美自己②”。希腊人民这种用宗教和神话的方式解释着周围的世界,其实本质是对万物起源、发展、变化以及事物内部之间联系的探讨,是一种爱智的精神。比如赫拉克利特说:“思想是最大优点,智慧在于说出真理并且按自然行事,听自然的话③。”爱智的精神是的希腊哲学家具有怀疑批判的态度而不是因循守旧,这才使得希腊哲学不断在更新与向前发展,从泰勒斯的水一直到亚里士多德的实体无疑不是在超越和批判。

最后早期的古希腊哲学探讨的问题主要受到了古希腊宗教和神话的影响,古希腊哲学最早主要是对万物的本原问题进行探讨,反之我们会问为什么一开始不是对其他问题的探讨呢?这一切都要归之于早期希腊的宗教和神话,希腊关于创世论神话不是一天的发展起来,是长期的发展和完善,这套理论主要探寻的就是整个世界是怎么形成的,这种探讨区别与一般对个别事物来源的探讨。作为解释世界来源问题的一种拟人化和幻想的方式的创世理论本身就是没有很据的猜测,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是不会满足与这种没有根据的猜测,反而希望得到科学的解释,这种需求促进了早期的希腊哲学家对万物本原的探讨,已解决人们在现实中遇到的问题。所以这时的神便成了对本原问题的探讨,因此我们不能把对世界本原的探讨认为是一种偶然它实质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受当时发展条件所限制的,发展也只能在其基础上继续发展。早期的希腊哲学比如说泰勒斯的水、阿那克西曼德的无限者、阿那克西美尼的气、毕泰戈拉派的数、赫拉克利特的火等主要靠具体的事物解决本原问题,到后来社会的进步深入事物本质用一般代替个别试图解决万物的本原问题所以才会出现比如巴曼尼德的存在、德谟克利特的原子。总之古希腊哲学所探讨的哲学问题时受到了希腊宗教和神话的影响,这种影响使希腊哲学家在万物本原的思考上做出了贡献。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深刻地指出:“大家知道,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④”。所以古希腊哲学起源古希腊宗教和神话,古希腊哲学所具有的特点是希腊宗教和神话的特点的表现。古希腊哲学是在希腊宗教和神话的影响下逐步发展和超越,对希腊宗教和神话的认识可以帮助我们深刻的了解学习希腊哲学。

注释:

①王晓朝著.希腊哲学简史[M].上海三联书店(第一版),2007:17.

②[美]爱德华?麦克诺尔?伯恩斯著.世界文明史[M].商务出版社,1987.

古希腊神话篇2

摘 要:古代中国和古希腊这两个伟大民族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神话特征。对比神性与人性、女权制的转变等方面,分析其原因,并探寻其对于后世的影响。

关键词:中国;古希腊;神话

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的神话传说,早期的神话解释了人的起源,并涉及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各个方面,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人们的美好愿望和诉求。罗伯逊说:“神话,使我们和我们的世界符合逻辑,易于理解”①确实如此,很多无法考证的历史都以神话作为依托,一切才如此合理,而神话,作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也增强了民族的文化底蕴。

中国古代和古希腊的神话虽然也有着一定的联系,但也有着很大的不同,这些“不同”的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而这些不同,在后来的历史时期内,也影响着两个地区的人们,也促使了两地文化向不同方向发展的进程。

一、中国古代神话与古希腊神话的差异

中国古代的神通常比希腊的神要伟大的多,“女娲补天”、“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等无不体现了中国的神的奉献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而且中国神话中的神鲜有任何感情,即使有,也是十分崇高而庄严的,绝对不掺杂任何私人情感。且中国古代的神基本都是半人半兽的形体,这体现了一种原始的“图腾崇拜”,对于蛇的崇拜尤甚,女娲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与之相比,古希腊的神不仅具有人的形体,而且更具有“人性”,诸神都具有人的喜怒哀乐,也有嫉妒和虚荣心,性格鲜明,充满真实感。像是宙斯诱拐欧罗巴公主,又如赫拉的嫉妒,使每一个人物都十分鲜活。

中国古代的神话是不成体系的,且数量很少,只有在《淮南子》、《山海经》、《楚辞》中有要为集中的记载,然而即使这样,也是十分零散的,语言上的叙述也要较为简单,如今需要较为详细的补充才能为普通人所识。希腊神话则不同,诸神的家庭体系是非常清晰的,而且神多呈家族式。对于神话的叙事也多经过了艺术处理,具有较强的艺术美感。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多为勤劳勇敢的,是非常务实的,这也与农耕民族重利有关,他们往往会更重视实在的意义而很少有虚空的幻想。古希腊的神更多的是艺术表现形式,处处体现出人文思想。

中国的神可以经过修炼得道,最初,神和人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可以实现相互转换,虽然有一些神的出生常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奇景,但是他们离现实生活的距离还是很远的。但是古希腊的神则是有明确身份界定的,神出生便是神,凡人是不可能成为神的,他们之间有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

中国的神多为“不食人间烟火”的,没有正常人所应该具有的情感,总是十分的平和,尤其是后期受佛家思想影响的神,更是如此,那些“普度众生”之类的话语一定程度上是在麻痹人们的心灵。而古希腊的神,都真真切切地生活在大地上,而不是“天”上。像雅典娜,便是一个城市的守护神。

中国古代和古希腊都反应了社会由母权制向父权制的转变,但是还是有一些不同的。《说文解字》中说:“娲,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可见其崇高地位,但是之后,却再也没有一位如此出众的女神,最后的人们,开始对女神们逐渐淡忘,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又一个优秀的男神,女性似乎被这个社会藏了起来,而很少被提及。古希腊女性的地位似乎经历了更显著的降低,如雅典娜赢了波塞冬,付出的代价却是取消女性的投票权和孩子随母姓的权利,这是男权制崛起的一个表现,也是统治阶层为维护自身利益而进行的“自圆其说”。又如其所说,第一个女性潘多拉是罪恶的象征,而且是宙斯为了报复普罗米修斯而创造的,她为人类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灾难,却唯独没有给人们希望。再如,雅典娜是从宙斯的脑门钻出来的,被称作是“父亲的孩子”,而且生来就尚武,处处洋溢着男子的阳刚之气,没有丝毫女子的矫揉造作。同时也表明一个事实:“宙斯不靠赫拉就能生下杰出的雅典娜,但是赫拉不靠宙斯,却只能生下瘸腿的赫淮托斯和巨妖提丰。”②

二、形成诸多差异的原因。

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地理环境的因素。希腊多半岛,海岸线绵长,土壤较为贫瘠,航海发达是因为生存的需要,他们热爱冒险,具有创新精神。同时,由于不断遭受外族的入侵,使其不断经历外来文化与本国文化的融合。为生存而不择手段,形成了其崇尚武力的传统。与之相比,中国则要优越得多,由于地理条件的影响,中国古代的先民很早便开始进行农业生产,因而也不可避免农耕民族的保守性格,中庸、缺少创新意识和冒险精神。

也正因为如此,中国古代的神多是与自然灾害抗争的,体现了农耕民族人们一种普遍的需求,也可以说是一种求助,藉以消除其对于自然灾害的恐惧。古希腊则没有体现到这一点。

还有便是两大民族对于人性本源问题的不同定位。中国古代偏重认为“人性本善”,因而多会从好的方面出发来写,古希腊则不同,其认为的是“原罪”,人们也因为相信现世的痛苦可以换来来生的幸福,是一种超脱。

三、对后世的影响。

古希腊神话对于整个欧洲文明都具有重要意义,难怪会有人说“没有古希腊、古罗马,就没有整个欧洲。”其所体现的人文思想和理性思维,深深地影响了后来的欧洲社会,也促使其自身走上了民主的道路。中国古代神话所体现出来的伦理道德,也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社会。很多神都是优秀统治者的范例。但同时,其保守的思想也对人们起到了一定的禁锢作用,忽略了人的能动作用,而寻求一种“循规蹈矩”,不利于创新人格的培养,如今我们一直强调创新,也便是缺乏的一种表现。

古希腊的神话对建筑、文学等多个方面都有具体而深远的影响,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和审美,且其神话渗透进普通希腊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之相比,中国古代的神话的普及率远不及古希腊神话,现如今,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些神话的具体内容,更容易为人们所熟知的反而是后世一些文学作品中所提到的。像是《西游记》中的玉皇大帝、如来佛,便是深受佛家思想的影响。(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 伯特曼.奥林匹斯山之巅:破译古希腊神话故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 田兆元.神话与中国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3] 王以欣.神话与历史——古希腊英雄故事的历史和文化内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4] 皮埃尔·布吕莱.古希腊人和他们的世界[M].译林出版社.2006

[5] 罗念生.希腊漫话[M].上海:三联书店.1988

[6] 袁珂.中国古代神话[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注解:

古希腊神话篇3

古希腊文化是1 d- |(s;]+ x6 l2 最古http://老的音乐文化。它产生和发展于公元前32世纪~公元5世纪的漫长历史阶段,反映了从氏族社会逐步解体至奴隶制走向崩溃这一历史发展过程的社会生活。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综合了当时东、西方的文化成果,对后来欧洲各国音乐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一、古希腊神话与音乐的联系

神话一词源于古希腊的mythos,神话产生于原始社会,反映人们对自然,社会和人本身的观念的神话故事的总和。神话故事含有道德,宗教和艺术成分。马克思说:“希腊神话不止是希腊艺术的宝库,而且是它的土壤。希腊艺术的前提是希腊神话,也就是已经经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希腊的神话传说不仅为古希腊各种题材的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养料,而且对于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文学和艺术也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古希腊神话在西方音乐发展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古希腊的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等还是喜剧、抒情诗、荷马史诗都采取了神话题材。阿波罗不仅是太阳神,还掌管音乐。16世纪末的意大利的最初的歌剧《达芙妮》再现了太阳神阿波罗对精灵达芙妮的爱恋,歌剧《欧律狄克》歌颂了阿波罗和卡里奥珀善弹竖琴的儿子俄尔甫斯和他的妻子欧律狄克之间跨越阴阳的爱情,俄尔甫斯以音乐的魅力拯救出地狱中的妻子,后又得而复失。这个故事体现出古希腊神话的人性特征,它被近百次地谱写成歌剧。17世纪佩尔格莱西的《狄多娜和埃涅阿斯》、吕利的《忒休斯》、蒙特威尔第的《俄尔浦斯》和《阿里阿德涅》,18世纪时,拉莫创作的《卡斯托尔和波吕杜克斯》、格鲁克创作的《伊菲格涅娅在奥利斯》和《俄尔浦斯》、莫扎特创作的《伊多梅纽斯》……这些音乐精品都是以古希腊神话为创作题材的。wwW.133229.cOm因为从本体论的角度看来,神话是一种文化传统中世代相传的真理、智慧和历史记忆,是一种文化传统,是理解宇宙、历史和命运的根本依据和意义源泉,是一种文明的精神核心和宏大叙事。缪斯(muses)是分别掌管文艺和科学的9位女神的统称,而“音乐”(music)一词还是由缪斯演化来的,足见在古希腊人眼中,音乐是与人类追求真和美的活动密切相关的。

二、长笛与古希腊神话中的牧神

“当我们起舞、歌唱和饮食时,没有任何东西像长笛的乐声那样美妙。”

——古希腊悲剧作家欧里庇得斯

长笛起源可以追溯到深远的古代,它音色独特,其音色在中低音区朦胧纯厚;中音区清澈圆润;高音区光辉明亮,穿透力强;超高音区尖锐刺激,穿透力极强。长笛的音色由于缺乏泛音,显得不如其他木管乐器丰满,因此不适合模仿人声。但正由于这样的特点,长笛常常用来表现自然界,如田野、森林、湖畔、春天、小鸟及回声等。

正如上面那句话所说,由于长笛优美动听的乐声,它出现在神话传说中,绝不是偶然。公元前5~前4世纪,是奴隶主民主政治获得巩固和发展的时期,也是希腊古典文化高度繁荣的时期,音乐美学和音乐理论获得了很大发展。首先就是希腊悲剧。它由祭祀酒神仪式中的酒神颂歌演变而来,通常取材于神话传说和荷马史诗,以人和无法抗拒的“命运”之间的冲突,曲折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悲剧(tragedy)一词希腊文是“羊”(tragos)与“歌”(ode)的结合。这可能和悲剧的演出常常附加一出“羊人剧”(satyras)有关。其中歌队装扮成希腊神话里的小神“羊人”(半人半羊的形象),表演轻松的短剧,以调剂剧场气氛。悲剧的形成和它的演出都和音乐有密切的关系。在许多传奇的神话中(例如关于奥尔甫斯、阿波罗的故事),人们就在思索音乐的神奇力量。而长笛,就正是这半人半羊的“羊人”的标志性乐器。

古希腊神话中的山林和畜牧神潘(pan)——希腊最古老的神之一,使用的乐器就是长笛。上身为人、下身为羊的牧神出沒于森林、洞穴、山丘、大河与溪流,是创造力、音乐、诗歌与性爱的象征,同時也是恐慌与恶梦的标志,英文中的意为“恐慌”的panic一詞,就是源自牧神(pan)。潘的本意为牧地。在希腊神话中,潘是牧羊人、羊群、山林野兽、猎人以及乡村音乐之神。潘长着山羊的后臀、大腿和角,行为类似于古罗马神话中的农牧神faun或森林之神satyr。由于他被公认为牧地,树林和灌木山谷之神,因此潘神也常被人和农产和春季联系起来,但因功绩有限并没有被列入奥林匹斯众神之内。潘常随酒神狄俄尼索斯,是狂欢乱舞的卖纳德斯舞蹈的快乐的参加者。

1.西方文化中的牧神

牧神潘的本尊是羊。在西方社会里,羊代表了原始欲望和本能,这个形象后來被转借为基督教中的魔鬼;牧神潘在希腊神话中属于萨特而(satyr),纵欲好饮——所以satyr一词在英文中有好色和色情狂的意思——是酒神狄俄尼索斯(dionysos)的象征兽。所以当古罗马在古希腊神话的影响下,举行2月15日的牧神节時,其主要內容也就是纵欲狂欢,而这个节日最后演化成为了现在的情人节(st.valentines day)。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将艺术审美分为日神阿波罗(apollo)精神和酒神狄俄尼索斯

转贴于 http://

(dionysos)精神两种,并推广至人生态度。而牧神潘的普遍形象就是酒神狄俄尼索斯(dionysos)精神,狂乱迷醉,他追逐着 那不可得的仙女,就如同生命本能地追逐自身的欲望,这是狄俄尼索斯精神的最好http://体現。

潘是天神宙斯的孙子,父亲是里拉琴的制造者,商业和市场之神,传令神——赫尔墨斯,即罗马神话中的墨丘利,母亲是仙女德律奥佩。相传牧神潘爱上了自然女神西林克斯,他求助于河神,河神将芦苇做成长笛送给潘,潘便以长笛来表达自己对西林克斯的思恋。现代排箫的英文名字panpipe即来意于此。

除此之外,在拉丁语系中,长笛(flute)的本意为“人的气息”或“心灵之气”,从词意上可以感觉到长笛的产生与人类社会的情感交流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产物。

2.技术上——作为演奏家的牧神

神话通常具有形象性(兽形神,人形神),因而与艺术思维形式相近。古希腊神话中的神一般都具有一定的音乐技巧。海神波塞冬善于吹奏小号,缪斯擅长歌唱,太阳神阿波罗擅于演奏里拉琴,大卫擅长演奏竖琴,牧神潘则擅长吹奏长笛……。潘非常自负于长笛的吹奏,并曾挑战善弹里拉琴的太阳神阿波罗,身穿紫色长袍,头戴桂冠,手持金里拉琴的阿波罗呗因特魔诺斯的山神裁判获胜,于是郁郁寡欢的潘常躲到密林深处,吹着幽怨,缠绵的长笛。长笛所吹奏的是迷离地张揚生命欲望的音乐,却不能和理性艺术、庸俗乐观的竖琴音乐相匹敌,这隐喻了追逐內心的生活终究不能如理性功利的生活那样为世人接受。

法国印象主义作曲家德彪西的经典管弦乐曲《牧神午后》开始由长笛开始的,它如诗如梦的独奏主题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把长笛的性能和艺术表现力发挥到无以复加的极致。无独有偶,德彪西创造性地使用音色,使作品大获成功的的另一部作品就是《芦笛》。德彪西运用长笛低音区独特音色魅力与印象主义——真实再现自然界瞬息万变的特色相融合,使他得天独厚地以长笛特有的飘逸朦胧、忧伤的纯音色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了希腊神话中素来天真活泼的牧神拖着沉重的脚步在临终前与人生告别时那如怨如诉、凄凄惨惨戚戚的叹息……

古希腊神话是一种高层次,高水平的神话思维。它以艺术和哲理的方式反映希腊氏族社会最本质的面貌。古希腊神话在艺术手法上既有浪漫主义的夸张和幻想,又有现实主义的真实描写。德彪西的这两首作品用音乐自由地解说了古希腊神话美丽的诗意。这不是说乐曲就是这份美的总结,而是音乐把一幕接一幕的图画及牧神的梦幻带到听众的思维中。

古希腊神话篇4

关键词:希腊神话;欧洲美术;文艺复兴

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觉得两者并无什么实质上的联系,但翻阅了一些书籍之后发现,它们的发展也是紧密相联,息息相关的。文学的发展与演变给予了美术发展一定的力量与源泉,而美术之中运用到的文学素材,又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文学的传播与普及。

古希腊神话是原始氏族社会的精神产物,是古希腊人集体创造的,也是西方世界最早的文学形式,大约产生于公元前8世纪以前。它在希腊原始初民长期口口相传的基础上形成基本规模,后在荷马、赫西俄德等人的作品中得到充分反映。它产生和反映的地理位置是西起希腊半岛,东至小亚细亚半岛,南到克里特岛的广大爱琴海地区。希腊神话是一个广阔浩繁的系统,支脉派系庞杂,传说故事众多,并不完全一致。但它具有明显的家族色彩,包孕着一条血缘的纽带,存在一个基本脉络,大体可分为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大部分。希腊神话是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逐渐形成的,神的性格和职责以及故事情节都有发展变化。可以说古希腊神话是整个西方文学的源头,后世几乎所有的作家都曾从古老的神话中汲取养分。

而作为文艺复兴的起源地――欧洲。无论是对于文学,音乐或是美术的发展,都给予了一个良好的时机与环境。它们相互交融,相互渗透与学习。此时,作为欧洲经典文化代表的古希腊神话也自然而然的融入了这场复兴运动之中,与其他艺术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并且不断向新的方向发展与前进。作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发源地的意大利,就为我们很好的诠释了一个文化与艺术融合发展的过程。它的发展不仅仅有文化背景作为铺垫,也依赖于一定的地理环境因素。中世纪时期的意大利还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被各国占领,长期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之中。但却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不断的发展对外贸易,很早就有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新兴的资产阶级十分强调个人的力量,重视科学,蔑视宗教, 崇敬光荣的希腊、伟大的罗马,以人道主义取代非人道禁欲主义。这也为文艺复兴的发展以及之后的一系列运动与革新奠定了思想与社会基础。文艺复兴时期人们的思想从中世纪解放出来,意大利美术的内容、形式和题材也都有别于中世纪唯灵论统治下的美术。古希腊的科学文化源远流长,其灿烂的文化成就对西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近代欧洲科学文化起源的基础。它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意大利美术的崛起与发展提供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无论是从雕塑,绘画,石刻的艺术表现、艺术形式和艺术内容上来看,都受到了古希腊的深远影响。

纵观现今欧洲保留下来的艺术作品我们不难发现,有相当一部分都有希腊神话的影响,它反映着当时社会人们的精神生活以及,反映着当时人们的一个审美倾向。在文艺复兴时期也出现了一批非常优秀的作品。比如波提切利的《春》《维纳斯的诞生》提香的《窃夺欧罗巴》丁托列托的《银河起源》等等。它们的创作都是以希腊神话为背景的。而我个人比较偏爱波提切利的《春》这幅作品。这幅作品又被称为《维纳斯的盛世》,讲述的是充满的西风神赛弗尤罗斯正鼓着腮帮飘然而入,追赶着大地之仙女克罗丽丝。因他的到来,最右边的树也折弯了腰,仙女克罗丽丝使诺钠笸及谕盐鞣缟竦淖犯希最终没有还是没有逃过西风神的拥抱。克罗丽丝口中溢出的鲜艳花朵纷纷而落。飘在花神费罗拉的身上,形成一件美丽的外衣,如同大自然一样,曾经是一片白色的大地,转眼间已经是鲜花盛开,生机盎然,画面左端描绘的三美神舞动着春天彩霞般的轻纱,手拉手在翩翩起舞。这在文艺复兴时期可以说是女性美的典型,在形象上波提切利将她们描绘的十分相像,又有着微妙的差别。整幅画面表现了春回大地,欢乐愉快的主题。然而,画中人物的情态并无欢乐的气氛,像春天里吹来的西北风,笼罩着一层春寒和哀愁,若有所思的维纳斯,旁若无人,进入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三美神的舞姿似乎是受命起舞,颇有逢场作戏的感觉,令观赏者颇为不解。虽然作品展示了充满着春的欢乐的众神形象,这种对于人性的赞美,具有非凡的美感。但在那些庄重而自信的形象之中,总不免带着画家内心深处所隐藏的一种无名的忧伤。

作为生长于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来讲,应当是十分幸运与幸福的一件事情。他们经历了一个历史之中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变革,享受着最纯粹的艺术氛围与艺术欣赏价值。文艺复兴时期也造就了许多伟大的艺术家,他们对后世的影响也是非常重大与深远的。其间还有画家鲁本斯的《美惠三女神》令我最为印象深刻。她们最初与其他女神一样,着白色长裙,但在后来的艺术表现中,她们通常呈现为。

她们是宴欢,是消费,是最多彩的生活的人格化,美惠女神的生活是希腊人所追求的生活。希腊人的社会建立在赠礼和回馈的基础上,在他们看来,所有获得的都是一种“恩赐”。因而她们不仅仅是生活的理想,更是价值体系的化身。她们物化了人的欲望,是生命的化身,但并非在于死亡。相对的意义上来说的:她们是生命给人带来的欢愉。所以她们也同时代表游戏,以及所有非理性的行为:婚外的、不饿的时候进餐、舞蹈。然而,只有在一定的秩序下,生命才能绽放出这种层次的美好。她们需要一个力量来掌控。这种控制来自于阿波罗,用他的齐特拉琴指挥她们以规律的节奏和步伐进行舞蹈,这是和崇拜狄俄倪索斯的美娜德的舞蹈完全不同的。美惠女神的神性是司仇恨与复仇的厄里倪厄斯的对称面,他们构成了秩序的明暗两部分:在古代社会,复仇是实践价值的一种途径;而通过交换礼品可以跳出复仇的循环,祛除生命的矛盾。优雅或魅力是这种神性的外化,可以有不同的种类:如的魅力,由阿佛洛狄特恩惠,能够引起欲望;又如荣耀是战士的魅力;再如国王的魅力能够唤起对律法的尊重。

对于神话与艺术的探究还有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仅影响着美术领域,也更多的影响着其他或是在不断的推进其自身的发展与变革。文学对于音乐,诗歌以及其他种种的影响也是深远而持久的。古希腊文化的源远流长与生生不息也为当时的人们和后世的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物质与精神财富,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来源与创作思考,让我们从另一个侧面审视着我们当下的艺术与过往的精髓。它是一条线,更是一个指引。古希腊神话对于美术的影响显而易见却也必不可少,就像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眺望远方,总能看的比常人更远些,这些资源也称为了一个时代的历史符号。它们是相辅相成,互相依存,相互进步,并在一步一步的向前推进中不断的完善和发展,既总结了前人的经验与教训,也为我们后世美术乃至整个艺术的发展开拓了道路。是我们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

[1](英)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

古希腊神话篇5

摘 要: 古希腊神o纷繁众多,雅典娜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一位,她身上兼有众多神性,曾受到广泛膜拜。了解她的由来有助于我们缕清雅典娜这一神话形象的发展脉络,让我们解开她是希腊本土之神还是外来之神的谜团,找出雅典娜外来文明的源头,有利于我们研究古希腊世界与其他文明之间的交流互动关系。本文从雅典娜的神名发音和神o近似性角度入手,比较她与埃及神话中伊西斯和奈斯神的共性,从而推测雅典娜与两个来自埃及的女神的同源关系。

关键词: 雅典娜 伊西斯 奈斯 神o 神名

1.雅典娜简介

雅典娜女神是古希腊神话中非常重要的神o,她是宙斯与墨提斯的女儿,完美地继承了父母的力量和智慧。她是乌云与闪电之神,也是智慧之神,并利用自己的智慧帮助世人。与此同时,她还是战争之神,身着精细的铠甲,手持长矛与盾,她象征着战争中的智慧、勇气与公正。雅典娜是一个集多重神性于一身的神o。

2.关于雅典娜起源的不同观点

关于雅典娜神名的由来我们没有发现可靠的证据表明她的印欧语起源。根据考古研究发现,她的名字首先以Atana Potinija的形式出现在线形文字B中。在迈锡尼时期的石刻中,她被称为“At(h)ana女王”,我们无法就此确定以上这两个考古发现中的记载为雅典娜神名的最初形式,鉴于历史上希腊世界与周边文明有着较为频繁的商业来往,我们有必要用更广阔的视野走出希腊,放眼周边文明,探索雅典娜神名的更古老的形式,从而验证雅典娜神是否具有外来的源头。

关于雅典娜神名的起源,学界有不同意见,一般说来有如下几种,如腓尼基起源说、利比亚起源说、克里特起源说和埃及起源说,不同学者基于不同证据表明自己学说的正确性。美国古典学家马丁・贝尔纳认为Neith是雅典娜在埃及的对等神,因为二神都是战争之神、纺织之神和智慧之神。德国古典学家沃尔特・伯克特认为雅典娜与埃及的Thoth神相关,二者皆为智慧的象征,且出生方式相似,都是从头部出生的。本文基于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当年做出的关于古希腊神o大部分起源于埃及的记录,坚持雅典娜神名的埃及起源说,以此为出发点,进一步寻找雅典娜在古埃及的对应神o,以此验证雅典娜神起源于埃及的说法的可靠性。

3.雅典娜与外来神的关系

笔者认为一个重要的神o形象并非能在短时间被人为地创造并得到广泛崇拜,而是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在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人民之间的商贸往来、战事和其他人口迁移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引进当地的神o或者赋予当地神o的神性到自己的神o当中。接下来比较雅典娜与古埃及的几位神o和人物在神性、人物经历和名字发音方面的近似性。

3.1雅典娜与伊西斯

伊西斯(Isis)是埃及最古老的神o之一,不仅在埃及范围内广受崇拜,而且在泛希腊化时代的其他地区乃至罗马帝国都有着广泛的传播,她是埃及的重要神o。伊西斯神名的象形文字转写为?s.t,读音应近似为Aset,她的名字的含义是“王座”,其头饰是一个王座。她的身上具有丰富的神性,古罗马历史学家普鲁塔克认为伊西斯是埃及的智慧女神。在这一点上她和雅典娜的智慧女神的身份是相同的。

伊西斯τ谘诺淠壬衩和神性的形成可能会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雅典娜(Athena)的神名的前半部分可能受到伊西斯的埃及形式Aset的影响。在埃及的赛斯城曾有一座雅典娜雕像,这座雕像也时常被当地人看作伊西斯神。赛斯城的守护神为女神奈斯(Neith),我们接下来讨论雅典娜与奈斯的关联。

3.2雅典娜和奈斯

奈斯女神为古埃及的另一位古老神o,她通常被看作世界的创造者,她是太阳神拉(Ra)的母亲,也被看作天空女神。在古代,奈斯与雅典娜被人们视为有关联的两个神,两者关系紧密,神性相似,希罗多德甚至认为两者是同一神。柏拉图与狄奥多罗斯也认为两个神o关系紧密。

作为战争之神和纺织之神,奈斯有两个象征物,一个是上面放着交叉两根箭的盾牌,一个是纺织用的梭子,因此她既被看作战争之神,又被看作纺织之神,这两个神性在雅典娜身上也同样具备。因此,我们猜测奈斯对于雅典娜神名和神性的形成可能会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雅典娜(Athena)的神名的后半部分可能受到奈斯(Neith)的影响,它们都具有很典型的辅音/n/,而当后面的塞音/t/和喉音随着音变的过程丢失的话,就只剩下辅音/n/加元音的结构了。

3.3 Aset-Neith,阿塞纳丝(Asenath)与雅典娜

进一步讨论,如果我们试着把上文的Aset和Neith合并起来,就会得到一个合成词Aset-Neith,在古埃及,人们经常会把两个相关联的神o的名字合成一个,比如阿蒙-拉和何露斯-赛特等。这个合成词在发音上与雅典娜(Athena)是极为相似的,从语音学角度来讲,两个塞音/t/与词尾的喉音都很容易在音变的过程中丢失,齿龈摩擦音/s/受它后面的齿槽塞音/t/的同化而使得发音部位降低变成了齿擦音。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在史料中找到这个组合形式存在的证据。Isis-Neith的组合形式曾经出现在希罗多德的著述当中,他曾经描述了当时人们为了祭祀Isis-Neith而每年举办的火炬庆祝大会,这里边的Isis就是Aset。当我们把Isis-Neith中的Isis换成它的埃及形式Aset时,我们就可以得到Aset-Neith,笔者认为很可能是Aset-Neith后来直接演变成了雅典娜(Athena)。

除了以上例子外,我们还可以找到另外两个辅证。圣经《创世纪》中有阿塞纳丝的故事,据传说,阿塞纳丝是埃及奈斯神殿的女祭司。单单从语音来讲,阿塞纳丝(Asenath)的名字与雅典娜(Athena)非常相似。尽管两者的神性并没有太多共性,但是两者都是处女,且与埃及有很多联系。关于阿塞纳丝名字的埃及象形文字的转写形式为Is.t-N.t,Aset-Neith,这与上文我们假设的合成词是完全一致的。这个例子至少可以证明我们假设的合成词在古代埃及是存在过的。除了这个例子外,还有一个是关于赛斯城的。赛斯城(Sais)是奈斯女神的守护之城,这座城有时被称为Aset-Neith,有学者认为它的意思是“奈斯神的宝座”,这个例子进一步证明了Aset-Neith这个合成词是存在过的。结合伊西斯女神的神名Aset有“宝座”之意,我们可以推测雅典娜(Athena)的原始形式为Aset-Neith,意思为“奈斯神的宝座”。

4.结语

通过以上论证我们发现雅典娜与伊西斯神和奈斯神在神性和神名的发音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基本可以确定雅典娜与其他两位女神具有同源关系。同时我们也建构出了雅典娜神名的原始形式Aset-Neith,并且考证出了这一合成词形式在历史上确实存在过,这为我们继续研究希腊其他神o的源头和流变形势打下了基础。

参考文献:

[1]Andrew Lang. Myth Ritual and Religion[M]. London:Longman,Green,and Co.,1887.

[2]Leroy A. Peters. Joseph and Asenath[M].Authorhouse,2008.

[3]Martin Bernal. Black Athena Vol.1[M].London:Free Association Books,1987.

[4]Martin Berna. Black Athena Vol.2[M]. New Jersey:Rutgers University Press,1991.

[5]Martin Bernal. Black Athena Vol.3[M]. New Jersey:Rutgers University Press,2006.

[6]M.L.West. The East Face of Helicon[M].Oxford:Clarendon Press,1997.

[7]Walter Burkert. Greek Religion[M].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and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5.

[8]古埃及.亡`书[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3.

[9]古斯塔夫・斯威布.希腊神话与传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10]荷马.伊利亚特[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11]荷马.奥德赛[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12]赫西俄德.神谱工作与时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13]黄洋,晏绍祥.希腊史研究入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4]卡利恩・萨伐.腓尼基神话[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

[15]刘以焕.古希腊语言文字语法简说[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6]罗念生,水建馥.古希腊语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7]阮炜.另一个希腊[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2010.

[18]索菲娅・N.斯菲罗亚.希腊诸神传[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

[19]孙周兴.古希腊语简明教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20]希罗多德.希罗多德历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古希腊神话篇6

关键词:古希腊神话 人与自然 新神 旧神 象征

古希腊神话的优美动人是举世闻名的,选择古希腊文学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以雅典为代表的古希腊精神,以及古希腊文学在西方文学甚至是世界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古代希腊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古希腊人的足迹远至西地中海和北非。古希腊人在其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创建了璀璨多彩的文化,留下了丰富的遗产,神话传说就是其中之一。

一、古希腊新神与老神的战争

要追溯古希腊新神与老神各自的象征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先了解整个战争的过程。在古希腊神话中,新神与老神展开了一场为期十年的殊死大战。赫西俄德的《神谱》,为我们记载了这一战争。宙斯的父亲克洛诺斯害怕的子女夺取自己的权位,因此在他的每一个子女出生的时候就将他们吞食,但在母亲的庇护下,宙斯逃脱了被吞食的命运。待宙斯长大后,借助于母亲瑞亚的支持,他夺取了父亲克洛诺斯的神位,旧神体制,成为了第三代神王。

在这场战争中,有两件事值得我们特别注意。那就是是老神百手巨人和赫拉克勒斯的参战。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宙斯解放了被乌拉诺斯放逐的百手巨人布里阿瑞俄斯、科托斯和古埃斯。他们从黑暗阴冷的冥府回到了光明温暖的人间,并受到宙斯的热情款待。为了报答宙斯的解救之恩,他们决定参加以宙斯为代表的新神对旧神作战。他们抓起巨大的石块,向提坦神族发起猛烈的攻击。在战争中,旧神都是巨人形象,并且是半人半兽,代表着自然的力量,而新神宙斯将地狱的一部分巨人释放出来,加上十二主神以及人类的力量,最终获得胜利。《神谱》作者赫西俄德在向他的兄弟佩耳塞斯讲述神话的意义时这样说到:“请你记住,诸神与人类有同一起源”。所以我们更加肯定,新神的象征可以诠释为“人”。

二、中国古代神话与古希腊神话对比

人类历史的发展,世界文明的演进,动力何在?我们认为主要在于形形的人类群体及其文化的相互碰撞或交往。其中最关键的,大概就是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交往了。将中国古代神话与古希腊神话对比来看,中国神话优美动人的程度也毫不逊色,其中“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等故事均是家喻户晓的。神话反映的是远古人们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并通过超自然的形象和幻想的形式进行表现。由于我国古代生产力水平很低,人们不能科学地解释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矛盾、变化,于是借助幻想,先民把自然力看成为具有能动性的事物。神话往往表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然力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 中国神话极其丰富,许多神话保存在古代著作中,如《山海经》、《淮南子》等。

然而,在古希腊神话传说中,凡是可以称之为英雄的人物,他们要蜕变为人人敬仰的天神,大多要在人间经历种种艰苦的磨难,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头脑,战胜种种困难征服自然,才能拥有智慧和力量。英雄的漂泊和流浪,并不完全是英雄自觉自愿的行为,相反,大多数英雄之所以不得不漂泊和流浪,乃是因为被注定的命运。正是他们的命运,才成就了一个又一个动人的传说,其中著名的传说有许许多多。如宙斯为了逃避被父亲吞食的厄运,在地母该亚和天空之神的帮助下,逃到克里特的一个山洞里,才幸免于难,后来他结合人类和百手巨人的力量,最终打败了以父亲克洛诺斯为代表的第二代天神,成为众神之父。赫拉克勒斯,出生后被母亲抛弃在麦田里。虽然后来侥幸得救,但不得不被迫在人间四处漂泊,完成国王交办的十二件苦役。在经历了磨难之后,他最终成为不死天神。可以说,没有主观能动的力量,古希腊的天神以及英雄们不会真正的成功,他们的英勇事迹将不会被我们所牢记。由此我们不难发现,他们的种种行径,无不体现出“人”的力量的强大。所以在古希腊神话中更突出“人”的作用。

三、从生存方式来分析

“生存方式是人的具体存在形式,是人的内外关系的统一。古希腊海陆交错的自然环境,决定了古希腊人必然一方面与土地交往,建立以土地为中介,以农作物为生活资料的农耕式生存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专制和专制政治;另一方面与地中海交往,建立以地中海为中介,以武力征伐为基础,以移民或殖民中为继,以商业和贸易为目的的地中海式生存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民主和民主政制”。

从新神与旧神的生存方式上看,其中旧神是以狩猎的农耕方式来生存的,他们多是以巨人的形象出现,他代表着不可战胜的自然力量。而新神是以地中海方式生存,他们更多的是去征服和合理利用自然,改造大自然为自己所用。由此可见,两种生存方式之间是相对立的,要维护地中海的生存方式,必须自然和与自然为敌。

地中海式生存方式与农耕生存方式完全不同。如果说农耕式生存方式以对自然及其规律的顺从、适应为前提的话,那么,地中海生存方式的建立则以对自然的战胜为前提。地中海式生存方式以海为生存环境,不能战胜航行中遭遇的种种艰难险阻,地中海式生存方式就不可能确立。因此,战胜自然是地中海式生存方式得以确立的前提和基础。虽然大自然的力量是强大的,但在面对人类能动的思想时,一切力量都变得微不足道。人类最终将让自然为自己所用,新神与旧神之间的战争以及这场战争的最终结果,预示出人类征服自然的结果。

四、总结

综上所诉,希腊文化源于古老的爱琴文明,它们是西洋文明的始祖,具有卓越的天性和不凡的想像力。在那个时代,希腊人对自然现象,对人的生死,都感到神秘和难解,于是他们不断地幻想、不断地沉思。在他们想像中,宇宙万物都拥有生命。然而在多利亚人入侵爱琴文明后,因为当时希腊半岛人口过剩,他们不得不向外开拓生活空间。这时候他们崇拜英雄豪杰,因而产生了许多人神交织的民族英雄故事。这些众人所创造的人、神、物的故事,经由时间的淬炼,被史家统称为希腊神话。

参考文献:

[1]赫西俄德.神谱[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1.

[2]杨先明.古希腊生存方式与古希腊文学[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

[3]让-皮埃尔・维尔南.希腊人的神话和思想[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古希腊神话篇7

关键词:美狄亚;复仇;悲剧

中图分类号:I0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11-0269-01

复仇,作为一种文学的意象,创造的类型,在文学史上以特殊的姿态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复仇伦理观念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到人类的远古时期,并一直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本文将通过对古希腊神话故事美狄亚复仇的浅析,体味复仇题材蕴含的震撼人心的强大力量,以及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悲剧形象。

这一古希腊神话故事中的悲剧,我们最为熟悉的版本,是由古希腊伟大的悲剧作家欧里庇得斯所著。美狄亚的故事是古希腊神话故事“金羊毛”的后续。剧中的美狄亚是科尔喀斯国的公主,科尔喀斯国国王是金羊毛的拥有者。这位公主见到了来取金羊毛的伊阿宋后一见钟情,她背叛了自己的家庭,帮助伊阿宋取得金羊毛,之后,在与伊阿宋逃走的途中,又设计用魔法杀死了追赶的亲弟弟阿布绪尔托斯,并将弟弟的尸体分成许多块扔在了山林中,这样,后面赶来的国王与士兵忙着收集阿布绪尔托斯的尸体,就为美狄亚与伊阿宋争取到了逃跑的实间。他们逃往科尔托斯后结婚并生了两个儿子。后来伊阿宋为了得到王室的继承权要另娶科尔托斯的公主克瑞乌萨而遗弃美狄亚,同时科尔托斯的国王克瑞翁要将美狄亚驱逐出去。

欧里庇得斯以泼辣的写作风格细致入微地刻画了美狄亚从深爱到绝望再到仇恨的心理变化过程,使观众与读者真切地体会到美狄亚的痛苦和折磨,深刻的体味到女性被背叛后的绝望。

首先,作为女儿。我们从《金阳毛》的故事中得知,美狄亚应该是生活在一个相对于当时的希腊要落后的国家,可她是科尔喀斯国王埃厄忒斯的女儿,太阳神赫利俄斯的孙女,又有地狱女神赫卡忒指导并传授的魔力,身世极位高贵。伊阿宋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切。她帮助伊阿宋夺取金羊毛,又救回伊阿宋的性命,这以一个女儿的身份,对于父亲就是一种背叛。美狄亚聪明智慧,也知道当时社会的道德准则与伦理观念,也进行过激烈的心理斗争,她问自己“为了一个外乡人,我用得着花费这么大的精力吗?”可是为了爱情,美狄亚还是不遗余力的帮助了伊阿宋,而且为了伊阿宋能够顺利逃跑,还亲手杀死自己的弟弟,并将弟弟分尸以拖延父亲的时间。因此,有些人认为美狄亚是个残忍的不孝女。也有人认为,美狄亚是在反抗父权主义,她敢于对自己的婚姻做主,“美狄亚的行为具有残酷的破坏性,它破坏了男权统治社会的‘天理’,美狄亚的抗争给所有渴求自由平等的女性带来了一场心灵的革命。”

其次,作为丈夫的妻子。美狄亚为了爱情,即使背叛整个世界也从未犹豫。可就像许许多多爱情故事一样,再伟大纯真的爱情也没能抵抗得了残酷现实的磨砺,年老色衰后,她最终被遗弃。从美狄亚最初抛弃一切,义无反顾的爱情中,我们似乎也能体味到这种爱所转变为的恨的强烈。面对爱情的背叛,美狄亚没有隐忍,有多么深刻的爱,就有多么强烈的恨。她对爱人的惩罚,她的悲剧结局,震撼人心。有人认为美狄亚过于残忍,丈夫的背叛就是因为她强势的手段。还有些人赞扬美狄亚:“她用‘恶’来反抗伤害她的现实,反而创造了‘美’的形象。”“美狄亚作为一个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女性,她的强烈的反抗体现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最后,做为儿子的母亲,美狄亚性格坚强,行事狠辣果断,但对孩子深深的爱与所有母亲一样。她怀着万分痛苦的心情,对孩子下了杀手从而完成了自己的复仇计划。这种对爱人背叛行为的报复,也是对妇女地位的反抗。有人认为美狄亚杀子太过疯狂,表现的是人性的阴暗面。还有人对美狄亚杀子的行为表示理解。“美狄亚的报复行为,从表面上看是毫无人性、丧尽天良的。”但“美狄亚的反抗主要是由于夫权、王权对她的压迫所致。她的行为和情感发展在剧中是合理的,其女性自我意识也是在剧情一步步发展中慢慢觉醒。”还有这样的观点:“真正促使她杀子的是她对自己所犯罪行的不可原谅的心理和深深的自责。”

美狄亚的女性悲剧形象,震撼人心,引人深思。大多数女子遭到背叛后,只是默默无声的哭泣。而美狄亚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她深深痛苦后的最终清醒,在男权社会,美狄亚能意识到女性悲惨命运,又不向不公的命运低头,而是勇敢果断的抗争。她用男人式的暴力手段,去报复那个她爱过却又最终残忍背叛她的男人;复仇时,她又有女人式的耐心,杀死孩子、情敌,却留下负心男人的命,让他在无尽的岁月中受到永远的折磨。美狄亚以男人的强势与女人的耐心相结合而复仇,这是向压迫女性的男性社会宣战,牺牲一切实现长期受压迫的女性的自我。这种女性意识的觉醒,即使在整个文学历史的长河中,也熠熠发光,不容忽视。美狄亚的悲剧故事,充分体现了古希腊神话的魅力,体现了古希腊人对于人性本身的深刻探讨。

参考文献:

[1]邓星.冰火两重天中的爱恨纠结――解读美狄亚的女性意识[M].外国文学研究.

[2]黑格尔.美学[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古希腊神话篇8

希腊神话或传说大多来源于古希腊文学,如《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等经典作品,以及埃斯库洛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彼得斯等的戏剧。神话的内容多是涉及众神以及世界的起源,诸神间的爱情、争斗,神的冒险与凡人世界的影响等等。

这些神话故事通过文学作品,舞台表演等得以流传开来,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丧失光彩。诸如特洛伊战争、俄狄浦斯王、伊阿宋寻找金羊毛等这些脍炙人口的神话故事,对古往今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基本的故事原型,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些由神话而来的故事原型经加工、改编,被应用到各类艺术作品中,如舞台剧、电影、电视剧等。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便是《俄狄浦斯王》和《美狄亚》。

一、 故事原型

原型源自心理学家卡尔荣格的心理学名词,是进入我们人类,至少是民族集体无意识的沉淀,基本不需要习得。如中国人的“痴心女子负心汉”以及西方人的俄狄浦斯。这些故事原型能够唤起观众或读者潜意识的原始经验,使其产生深刻、强烈、共鸣性的情绪反应,具有高度稳定的结构。

《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悲剧的典范作品,讲诉了俄狄浦斯杀父娶母的故事,表现人与命运抗争的悲剧冲突。故事的起因就是俄狄浦斯的父亲拉伊俄斯渎神,收到了天神的惩罚,俄狄浦斯竭力逃避神谕所示的命运,而逃避本身恰恰在实践着神谕。由此而来的“杀父娶母”的故事原型被广泛的应用于文学及影视剧作品的创作中。这个故事被弗洛伊德心理学解释为恋母妒父的“俄狄浦斯情结”,由此故事原型,还可以引伸出“父子冲突”原型。

《美狄亚》是欧里彼得斯的原著,美狄亚为了对伊阿宋的爱情,不惜杀害自己的亲生弟弟,帮助伊阿宋完成心愿,在伊阿宋移情别恋后,她开始了疯狂的报复:杀害自己两个幼小的儿子,杀死伊阿宋的新欢。美狄亚是西方文学史上的第一个弃妇形象,她是以性格力量而著称的女性,她以极端的手段报复丈夫,是要以独立的人格反对不幸的命运。这一经典的复仇女神的神话故事,也为之后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借鉴原型。

二、《俄狄浦斯王》故事原型在中国文学及影视剧中的应用

俄狄浦斯杀父娶母的故事原型在中外很多话剧、小说中都有所借鉴。中国著名的话剧《雷雨》便是杀父娶母原型在现代中国的激活。

《俄狄浦斯王》的核心事件是杀父娶母,俄狄浦斯在出生之前就注定长大后要杀死自己的父亲并娶生母为妻,生下可恶的子孙。在现代话剧《雷雨》中,和《俄狄浦斯王》一样的故事被更为复杂的讲述了一遍。周朴园因家族意志抛弃了侍萍与才出生的儿子鲁大海,鲁大海在长大后很巧合地成了周朴园矿上罢工闹得最凶的工人,抗争失败后,他拿着手枪去周家拼命,虽然被母亲所阻拦,但是他自己的杀父欲望是相当强烈的。还有周萍引诱继母,无异于俄狄浦斯的娶母,虽然并未和蘩漪育有儿女,但他使同父异母的妹妹鲁四凤怀了孩子。后来错综复杂的关系大白于天下,所有人都受到了惩罚:四凤触电身亡,周冲也因此殉情,周萍自杀,大海出走,侍萍、蘩漪精神失常,周朴园生不如死地面对着两位妻子。

蘩漪和周萍等人如拉伊俄斯和俄狄浦斯一样试图摆脱命运,但他们的努力都是徒劳的,《雷雨》的情节构造和《俄狄浦斯王》非常的相似,情节错综复杂、矛盾尖锐激烈,虽然其中人物的关系不能简单的用“杀父娶母”来概括,但是杀父和娶母都是衍生其他矛盾的根本诱因。

之后《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影视剧作品纷纷登上银幕,《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恋母,《菊豆》中的弑父,《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对于《雷雨》的再改编,依然套用的都是《俄狄浦斯王》所衍生出的故事原型。

三、《美狄亚》故事原型在中国文学及影视剧中的应用

美狄亚留给后世的印象,便是她刚硬的复仇女神形象。在中国很多文学作品中都有所借鉴。如我们熟悉的《伤逝》、《天龙八部》、《倚天屠龙记》等等。

在金庸的武侠作品中,美狄亚的形象被金庸拆成了两个人:《倚天屠龙记》中的赵敏和《天龙八部》里的康敏。金庸是一位对戏剧颇有研究的作家,对于《美狄亚》这样的作品自然是熟记于心。但看这两个人物的名字,都带有一个“敏”字,不知道是否是他从美狄亚中“美”的音节译音过来的。《倚天屠龙记》中的赵敏,为了张无忌和自己的父亲、哥哥决裂,就像是《美狄亚》故事的前半段,只是金庸的改编相对柔和一些,赵敏只是用自杀来威胁父兄退兵,而不是像美狄亚一样杀死自己的兄弟。

在《天龙八部》中,康敏是丐帮副帮主马大元的妻子,段正淳的情妇之一,有与白世镜、全冠清等武林人士有私情,天性放荡。为了恨段正淳移情别恋,她狠心杀死了自己的女儿,还想要将段正淳杀死。由此看来,像是借鉴《美狄亚》故事的后半部分。美狄亚在衣服上面下毒,康敏在手帕上面下毒,都用的是从皮肤中渗入的毒药。金庸并没有直接照搬《美狄亚》的故事,塑造的康敏,杀了女儿还要杀丈夫,还要杀不肯看自己一眼的乔峰,像极了被发狂的复仇心理充斥的美狄亚。鲁迅在谈人物创造时说到“杂取种种,合成一个”的方法,人所共知。从美狄亚到赵敏和康敏的人物塑造,可以称得上是反其道而行之。

古希腊神话篇9

关键词:奥林匹斯神话;希腊哲学;潜意识;影响

一、前言

在世界历史长河中,总有着让人倍感惊异、难以置信、难以解说的故事,而希腊文明的突然兴起莫过于此。在古希腊时期,人类思维的高度活跃成为西方文明与智慧的起源,这一时期诞生了一批伟大的哲学家,如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等。由于奥林匹斯教是当时统治者所尊崇的宗教,因而其中的神话成为古希腊哲学产生的背景之一,对希腊哲学的产生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研究这一影响是我们了解早期希腊哲学的重要途径,对推动哲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奥林匹斯神话体系的特点

奥林匹斯神话充满了理性、激情与人类对自身和他人的尊重,而神话中所塑造出的神灵更是充分体现了自由、开放的思想,这些既是奥林匹斯神话体系所具有的突出性特点,也是对早期希腊哲学产生影响的主要元素。在古希腊哲学――西方智慧的源泉产生与发展过程中,奥林匹斯神话体系所发挥的作用尤为突出,这与奥林匹斯神话体系的突出性特点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1.尊重

在早期希腊哲学产生以前,受古希腊人倾向于将神拟人化的影响,奥林匹斯神话中的众神灵有着非常明显的人格化特征,这一人格化特征突出的神灵同时展现出了民主的思想,在当时属于一种超越性观念[1]。将神拟人化在古希腊的所有文献文物中都有着非常清楚、大量的记载,而奥林匹斯神话中人格化的众神灵就是对这一记载最有力的证明。奥林匹斯神话中十二位主神的原形在现实生活中都可以找到,虽然他们是虚构出的人物,但有着和人类相同的一切弱点、需求与智慧,也会像人类那样遭受各种苦难与折磨,也会产生挫败、失望之感,而唯一不同的可能就是人最终会死亡而神则永久长存。可见,古希腊神话中创造的神并不像中国等其他国家那样是至高无上的,不可侵犯与不可亵渎的,而是可能会勾心斗角,兄弟反目,这就更加直观充分地体现出了古希腊奥林匹斯神话中神灵的人格化。

之所以要介绍奥林匹斯神话中神的人格化,是因为人格化是奥林匹斯神话体系产生、呈现“尊重”这一特点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元素,是尊重的前提与基础,因为它强调的是对人类自身的尊重,而不仅仅是人对神的尊重。从某种意义而言,也可以说奥林匹斯神话体系中的尊重这一特点是对古希腊人民追求、向往对自身尊重、对他人尊重的一种折射和反映[2]。奥林匹斯神话中的众神各司其职,宙斯作为万神之父拥有对众神的管理权力,波塞冬是海神,阿波罗是太阳神,雅典娜是智慧女神,他们负责管理不同的事物。由于这些神与人类一样,使得古希腊人拥有一种自信和尊重,认为人类可以像神那样来认识世界,甚至取代神来控制世界。因而可以说正是因为奥林匹斯神话中的神灵被拟人化、人格化了,所以该神话体系才拥有了尊重的特点,且这一特点深深影响着当时的希腊人与希腊哲学。

2.自由、开放

居住在奥林匹斯山上的十二位主神及其他众神既有本地土生土长的,也有外来的,即众神灵身上有着明显的外来痕迹。如代表爱情的女神阿弗洛狄忒原本来自东方古老的闪族,后传入希腊,被希腊人的入奥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这一举动充分说明了奥林匹斯宗教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尊重外来人员与外来文化,并善于吸收和整合外来文化[3]。在奥林匹斯神话中,个性张扬、鲜明, 胸怀坦荡,朝气蓬勃,偶有自负与放荡不羁,这是众神普遍具有的突出性格特征,且这里几乎每一位神灵都有过一番特殊的经历,他们大多在年轻时就游历四方,积极探索希腊已知世界,对探索真理与追求自由充满激情与热爱。当然,这与神灵本身的性格密切相关,但在科学家们的研究当中,他们认为其中或多或少与古希腊所处地理位置相关。

古希腊所拥有的领土范围非常广大,但土地贫瘠,气候特殊,不适合农作物生长。而三面环海,拥有诸多岛屿(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等),其中有一些较为重要的港口促使古希腊成为一个以海运为主的国家。而港口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又极大地带动了希腊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为埃及、中国、印度等其他国家文化在希腊的传入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各国文化在希腊这里汇集融合。这一时期创作的《荷马史诗》《神谱》等著作中,塑造的神都具有明显、强烈的自由开放精神,都表现出了对自由的热爱之情[4]。后来这两部著作被吸纳到奥林匹斯宗教之中,成为希腊人膜拜的对象,而自由、开放也于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奥林匹斯神话体系之中,进一步体现了奥林匹斯神话体系自由、开放的特点。

三、奥林匹斯神话中哲学的潜意识

如前所述,古希腊神话与其他国家神话有着明显的差异,其中奥林匹斯神话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证。奥林匹斯神话体系具有主神和神系之分,追求客观、美丽的个性,强调神人同形同性,而这些所折射出来的除了奥林匹斯神话体系本身所具有的各种特点,还包含浓烈的古希腊地区各个民族的意识、探究意识,即奥林匹斯神话中所隐含的哲学潜意识。

1.民族意识

神话是民族意识最原始的记录与表达形式,与民族意识互为表里,不同国家神话体现出各自的民族意识,而神话的产生、发展与复兴对推进、保存与传承民族意识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价值。奥林匹斯神话中的民族意识主要表现在技术、经济与力量以及三者的聚合之上。希腊是一个典型的城邦制国家,有着典型的城邦制文明。所谓城邦,是指在军事要塞产生的基础上,经过长期发展逐渐形成市场,市场与军事要塞最后合并成一个完整的城市[5]。这一城市同时兼具军事要塞与经济中心角色,而追求物质力量是该城市的根本目标。无论军事还是经济,要想获取物质力量,就必须依赖于生产技术、科学技术,而技术的研发与产生又必须依赖于知识的学习、传播与应用。简言之,以奥林匹斯神话为代表的古希腊神话哲学中所体现出的民族意识就是“知识就是力量”。这种民族意识强调的是凭借民族本身的经济、技术实力去战胜其他城邦国,以求得生存、繁荣和长远发展的机会与空间。

除了注重经济、技术、力量与知识的发展,非伦理倾向也是奥林匹斯神话中哲学潜在的一种民族意识。这可以在万神之父宙斯及其儿子太阳神阿波罗身上得到充分证明。作为万神之父,宙斯并不是人类想象中那样神圣,充满正义之感,他不仅和许多女神甚至世间平凡女子有着牵扯不清的关系,而且通过玷污的手段来得到赫拉[6]。而宙斯的儿子阿波罗也不是一位完美的保护神,他和他的父亲一样有着众多的情妇。这些都充分体现出了奥林匹斯神话中哲学潜意识下的非伦理倾向这一民族意识。

2.探究意识

奥林匹斯神话中哲学所体现出的探究意识主要表现在诸神都有着一段特殊的经历,在年轻时就开始对世界进行探索,四处游历,并对真理充满了激情与渴望。他们具有明显的人格化,拥有和人类一样的贪念、欲望和求知欲,注重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与整合,说明他们存在着想要了解外面世界、了解其他国家文化这样一种心理[7]。而对这种心理最恰当的表述就是探究意识,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是探究意识驱使他们作出接纳外来人员、外来文化的举动。所以,探究意识也是奥林匹斯神话中哲学潜在的一个重要意识。

四、奥林匹斯神话体系对早期希腊哲学产生的影响

奥林匹斯神话在当时的地位与影响,是其对早期希腊哲学产生影响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奥林匹斯宗教是统治者们所尊崇的一个宗教,用现代话来说,就是官方宗教,这使得该宗教成为大多数希腊人所膜拜的对象。奥林匹斯神话体系中所表露出的尊重、自由、开放特点对希腊人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人们膜拜崇仰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渗透到古希腊人的思想意识之中,所以希腊人崇尚自由、开放。在这一社会背景之下,早期希腊哲学的产生可以说在萌芽阶段就受到了前期文明渊源的影响,受到了奥林匹斯神话体系的影响。马克思曾说过,哲学最初是在意识的宗教中形成的,且在宗教领域内以思想形式活动,这形象地阐述了哲学与宗教神话之间的紧密关系[8]。由于认识有限,古希腊人将变幻莫测的自然现象、自然力量拟人化,以为自己内心寻找一种慰藉,从而产生神话、自然宗教。自然宗教与神话的产生为早期希腊哲学的产生提供了认识基础与思想基础,为早期希腊哲学的建构提供了材料。自然宗教与神话有着什么样的思想,在其影响之下所产生的哲学就会包含这一思想。如奥林匹斯神话中自由、开放、民主、尊重的思想让早期希腊哲学也蕴含了这些思想,并对古希腊人思想产生了影响,让他们意识到人类是可以认识世界、统治世界的。同时,奥林匹斯神话中所蕴藏的对知识、力量追求的民族意识和对真理的探究意识,也都深深影响着早期希腊哲学的产生与发展。

五、总结

奥林匹斯宗教作为古希腊三大主教之一,其神话对早期希腊哲学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是推动希腊哲学荣获“西方智慧源泉”之称的主要元素,是对历史的一种真实反映。它是希腊哲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对希腊哲学发展及全世界人民认识古希腊文明、了解早期希腊哲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王 飒.“美狄亚”考―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美狄亚神话变形[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3.

[2]Christina Samara.中国与希腊创世神话比较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3.

[3]刘双双.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中女性形象比较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2.

[4]马学剑.试论古希腊天文学对古希腊历史学的影响[D].昆明:云南大学,2015.

[5]商智茹.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的审美差异比较研究[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

[6]徐志强.从奥林匹斯之巅到吕克昂学园[D].开封:河南大学,2010.

古希腊神话篇10

关键词:希腊神话;人本思想;人体;人性;自我意识

中图分类号:B5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9-0074-02

神话 “是人类童年时期普遍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作为早期人类的一种信仰,一种世界观,一种文化基因,它渗透和积淀在民族后裔的心理、气质与性格之中,对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长久地发挥着自己独特的影响。”距今近三千年的古希腊神话以其不朽的魅力征服一代又一代的文人骚客将其吸收为文学、历史和哲学的经典部分,不仅对整个西方古典文明影响巨大,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马克思评价为“希腊神话是人类美丽伟大的诗,具有不朽的魅力。……那是人类艺术的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作为西方文明的重要起源和珍贵的艺术宝库,希腊神话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审美价值,其中包含的人本主义思想是希腊神话经久不衰,在人类艺术的殿堂里熠熠生辉的最主要原因。

一、希腊神话中人本思想特点的意义

希腊神话对人体美的赞扬、对人性真的认同、对自我意识萌发给予充分的肯定,这些都是希腊神话中人本思想的重要体现。整个希腊神话就像是一首对“人”的礼赞之歌,是一个人性充分发展的充满勃勃生机的乐园。人本思想,即“以人为本”,又为人本主义,其基本意识指以人为万物的尺度,强调人的价值尊严和自由,是“以人为中心和准则的哲学”。对此,马克思曾论述:“在古代,尽管处在那样狭隘的民族、宗教、政治境界里,毕竟还是把人看作生产的目的;……现代世界总是把生产看成人的目的,又把财富看成生产的目的。……因此,那幼稚的古代世界看起来便像是一种格外崇高的世界。”古希腊人们积极展现人体美,发展人性之真及自我意识的觉醒和个人价值的实现,都是对人自身的智慧和创造力的肯定。

二、希腊神话中具有的人本思想特点

作为西方文明的百科全书和文化之源的希腊神话,承载了希腊乃至西方特有的民族精神、社会风尚、思维方式、人生哲学和人本思想萌芽。其中人本思想主要表现在人体的崇拜和人体艺术美的肯定,人性真的礼赞,自我意识的觉醒和个人价值实现的等方面。

(一)人体之美的崇拜和人体艺术

赫尔德曾说:“希腊艺术就是人道的学校……希腊艺术对人类的认识、尊敬和热爱,都体现在具体的人身上。”希腊神话中对人体美的肯定在人体艺术得以充分表现,希腊的人体艺术也是希腊神话人本意识的延伸。希腊人体艺术发展了希腊神话中的人本思想、丰富了其的视觉文化,为它广泛的传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希腊神话的人本思想又为其人体艺术提供源源不绝的创作素材和灵感。

“神人同形同性”是希腊神话最突出的特点。古希腊人爱美追求美,认为人体是最美的。因此他们按照人的形象创造了神,众神大多拥有完美的身躯和健康的体魄。“然而,在现实中他们不能在单个人身上找到全部的美,于是他们要把每个人的美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艺术。”希腊神话中的十二位主神几乎都有着黄金比例的形体和俊美而富有个性的容貌。因为希腊人认为:“与其要皇冠,不如要美丽之身躯。”古希腊人认为人体毫无争议的是造物主最完美的杰作,人体艺术之美是不可抹杀和忽视的。

希腊人体艺术不仅给人提供一种视觉感官上美的享受,更激发人积极向上的健康精神,不断地追求真善美的真谛。古希腊的艺术中根据神话创作的绘画、雕塑比比皆是:如“掷铁饼者”、“大卫”等等,这些形象均是充分展示人体之美。希腊人需要的是一种力和美完美结合的人体艺术,而这些审美理念都充分地运用到希腊神话中神、英雄和人的艺术造型上,这些都反映着希腊神话中人本思想对人体本身的思考和人体美的高度肯定。

(二)人性至真的礼赞和人神同性

希腊神话中的神不仅是拥有人完美的形体,而且具有的人各种感情、生活需要以及种种美德与恶习,“神的人格化”特点是人本思想特点的又一重要体现。神与人的差别有时仅仅是神比人或高大、或智慧、或永生不死。他们时而以人类为朋友,以正义维护者的形象出现;时而报复人类、冷酷无情。在希腊神话中既有像普罗米修斯那样牺牲自己、造福人类、品德高尚的神,马克思称赞为“哲学日历中最高尚的圣者和殉道者”;而也有自私贪婪、任性享乐的神,如宙斯。正如有人评价为“古代希腊人既赋予他们的神以超人的力量,也赋以人的弱点。在他们的眼里,宙斯既是法律的制定者,也是个调戏妇女的伟人。”

在古希腊人看来,尽管诸神有种种劣迹,但神是“人性的神”、“神化了的人”。希腊神话的诸神个性分明、真实亲切,正如席勒的评价,其是人的本性“裸地绝对真实地表现出来”。在希腊神话中,神被人格化表现的形式多种多样:例如时而高贵端庄、宽厚善良,时而凶狠残暴、嫉妒偏狭、多重人性奇妙地统一杂糅的天后、婚姻女神――赫拉。比起中国神话中神的神圣威严、高不可攀和“不食人间烟火,没有平凡人的”,古希腊人则把神拉到人的中间,神性与人性没有不可逾越的界限。

建立了完整的人本主义哲学体系的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认为人是生活和实践主体,他说“只有人性的东西才是真正的实在的东西;因为只有人性的东西才是有理性的东西;人乃是理性的尺度”。在希腊神话里众神看似荒诞不经,实则是大写特写的“人性”二字,人性至真也就格外令人感动和神往。这些故事里散发出的优美而浪漫的人本主义思想,是对人性美的礼赞,是对人性至真的高度认同。

(三)自我意识的觉醒和个人价值实现与英雄故事

自我意识的觉醒、对人的优秀品质的肯定和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是希腊神话人本思想的更高层次体现。希腊神话在对人的诸多优秀品质的肯定中,最为难能可贵的是其对人的理性思辩思想的展示。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希腊神话的人本思想就是不断地向我们强调人是有理性、有智慧的,人应该自觉地思考。其中最突出的例子当然是的俄底浦斯王的故事。这个杀父娶母的命运悲剧不断引领人们对自身命运和自我意识作紧张而深邃的思考。关于人类命运的最初拷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做什么?我在做什么?我又要往哪里去?它执著地向我们显示着希腊人高度哲学化了的人生和人本思考。

希腊神话中主张个体人对自然和社会的征服与改造,缘此就产生了强烈的个体意识。在中国神话中,治水英雄大禹心系天下三过家门而不入,他是大公无私的,从另一面来看又是完全没有自我可言个体。而在希腊神话中,单枪匹马完成12项英雄业绩的大英雄赫拉克勒斯,却绝不是一个大公无私的英雄楷模的形象。他是公私兼顾,处理得当:以其智慧和力量在一夜之间清扫了三十年未打扫过的奥吉亚斯牛圈,这样做的目的既是为天下扫除瘟疫,更是渴望成神而扬名和其中巨大的个人价值实现。它显示出了英雄们强烈的自我意识和个人价值的追求。这些有着强烈自我意识和为实现个人价值不断努力的故事比比皆是。希腊神话中英雄们的个人主义思想对后来的西方人本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希腊神话中人本主义思想特点对西方文明的影响

希腊神话故事体现了高度的人本思想,是西方文化一而贯之的精髓,是对人体美的肯定、对人性真的颂扬和个人价值理想的追求。古希腊人追求光明、热爱生活、向往真善美思想的和谐统一。这些都以多种艺术形式流传下来,经久不衰、魅力不减。

人是艺术的永恒主题。马克思指出:“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而希腊神话中对人体美的充分肯定为西方的各类艺术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本思想指导。经典之作如潮涌出,如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布歇的《狄安娜出浴》等等。特别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和古典主义时期,由于对希腊人本主义精神的追求,希腊神话受到高度重视,画家达・芬奇、拉斐尔,雕塑家米开朗基罗等等,直至现当代一些艺术家,都以希腊神话为基础,创造了许多杰作。正如丹纳在他的《艺术哲学》中所总结的:“希腊人竭力以美丽的人体为模范,结果竟奉为偶像:在地上颂之为英雄,在天上敬之如神明。”这种对人本身崇拜的神话精神,后来就逐渐转换成一种人本意识,以及由此而来的生命认知和生活态度,并成为西方绘画、雕塑、摄影等艺术形式中追求人生真谛和探索艺术奥秘的原动力。

文学即人学。朴素的人本思想贯穿整个希腊神话,它讲的是虽是“神话”,但说的却是“人话”。不计其数的作家从中吸收人本思想的养料,激发其的灵感和创造性,提高了自身审美趣味和作品品位,创造出关怀人本身的卓越文学文本和精神财富。如13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其主题正是古希腊神话中的灵魂――人文主义。英国小说家乔伊斯借用希腊神话中奥德修斯的故事创作了《尤利西斯》,莎士比亚的悲剧《特洛伊罗斯和克瑞西达》、弥尔顿的《失乐园》、雪莱的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德语作家卡夫卡的短篇小说《普罗米修斯》、《波赛顿》。他们对人本身开展积极的思考和质问。

另外在心理学方面,弗洛伊德借用俄狄浦斯王的故事创造了“俄狄浦斯情结”一词,来做恋母情结的代名词,为精神分析学添上了重要一笔。宗教中的“终极关怀”、哲学家康德的“人是目的”,甚至是西方“以人为本”的民主精神都可见希腊神话中人本思想特点对整个人类文明的深刻影响。通过本文关于希腊神话中人本思想特点和影响的全面探讨,分析其作为西方艺术文化乃至世纪艺术文化之源的奥秘,并解开其不断放出美熠熠光彩的深层原因是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精神。由此可见,现代的各类人本主义思想均可以从中探寻到源头,人本思想也是指引我们日常生活工作和人类长足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参考文献:

[1][日]大林太良.神话学入门[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8:131.

[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草稿)(第三分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104.

[3]赫尔德.论希腊艺术[A].刘小枫译.人类困境中的审美精神――哲人、诗人论美文选[C]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6:7.

[4]朱伯雄.美史诗[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65.

[5]戴维.明利,埃备温.神话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12.

[6]赵林.神旨的感召――西方文化的传统与演进[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35.

[7]威利斯顿・沃尔克.基督教会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