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教育叙事十篇

时间:2023-04-09 04:34:26

班主任教育叙事

班主任教育叙事篇1

记得刚站在三尺讲台上时,应对无数双渴望求知的眼睛,心里充满了激动和兴奋。望着比我还高的孩子们,还有些许的担心和忐忑,我最后实现儿时梦想了,但是我能胜任吗?

在我教书生涯的最初一段时间,发怒成了我生活中出现得最多的动作。课堂上有人不专心,没完成作业这些都会引起我的发怒。我会在课堂上大声呵斥犯错的学生,只因为觉得这样做会在全班起到威慑作用,却没有去想这个学生会有怎样的感受,也忽略了同样坐在教室中其他的那些满怀期盼等老师讲授新资料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我虽然能控制住课堂上的纪律,可总觉得课堂上哪里不对劲。感受着每个学生看我时畏缩的目光,回想着课堂上死一般的沉寂,我开始思索。虽然我是70后,可我们的老师大多是严肃的,让人敬畏。用心回味过去的求学生涯,最让我难忘的老师是我初中的女老师。她温文尔雅,不爱发怒,爱学生因此我很喜欢她。曾几何时,我是那样的梦想成为一名教师,一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让人潸然泪下。她不就是我奋斗的目标吗为何我此刻要背道而驰

作为一名小学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务必要有爱心和耐心。有了爱心,就有了耐心,尽管工作繁忙,累得无暇休息,无暇娱乐,甚至逛街购物都挤不出时间;尽管教育孩子十分操心,而且操碎了心,有时让你哭笑不得,有时让你气得发疯,但你务必忍耐、忍耐、再忍耐。静下心来,想一想,他们才是个不懂事的孩子,就不必大动肝火,一切风平浪静,一切都会水到渠成。

一天,我在学习新课标时,感悟到课堂应是向在场的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温情双手的怀抱,才明白是我严厉的目光切断了学生的思维,是我冰冷的面孔熄灭了学生心中的热情。如何激活我的课堂,让学生们能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呢我陷入了沉思。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曾总结:“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便学会谴责。如果孩子生活在敌视中,他便学会好斗。如果孩子生活在恐惧中,他便会忧心忡忡。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便学会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欢迎的环境中,他便学会钟爱别人。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中,他便学会相信自已和周围的人们。如果孩子生活在友谊中,他便会觉得他生活在一个多么完美的世界。”只有良好的学习氛围与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促使学生们更喜欢上课,期盼上课,于是我总是精心设计上好每一节课,使同学们在无意中喜欢上我。同时,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也从不吝啬对学生的表扬,因为我明白期望得到别人的表扬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孩子的内心世界是清澈的。每个人都期望自己能得到别人的肯定。得到了肯定后,良好的情绪会给你带来下一次成功得到肯定的可能。大人如此,小孩亦如此。来自老师和家长的表扬与肯定,会令孩子们更加的自信和可爱,从而以更加用心的态度做出回应。就像魏书生所说的:我们

教育子女、教育学生还停留在忠言逆耳的观念上,就落伍了,就不受欢迎了。我们应适当地用上糖衣良药,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一句表扬乃至一个微笑就是鼓舞孩子奋发向上的强大动力,孩子建立了自信心,对待各种事物的态度就会变得更加用心。

教育的根本就是要呵护孩子们的梦想,给他们期望。刚接手时,就听其他老师说了她的状况。她,一个不注重外形,学习一塌糊涂的孩子。当大家说她没救了,放下吧的时候,我却暗下决心,用我的爱去拯救她。明白这些状况后,我就利用课间经常与她谈心、交流,使得她慢慢地能够理解我,愿意与我交流一些事情。在每节的语文课上,我总是抽她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每当她回答正确时,我总是对她竖起大拇指表扬她,不断地给她信心。课后我抽空辅导她,鼓励她背课文哪怕是一段一段给我背。久而久之,她开始喜欢上语文课,而且每节语文课上总能看到她用心举手发言,每次的课堂作业她总是很及时地给我批改,每篇课文她总是很认真用心地背给我听。渐渐地,她的脸上现出了孩子应有的笑意。她看见我不再游移躲闪,而是大方又快乐。之后,她的学习进步很快,从以前的不及格到期中考试的及格,老师表扬她,同学们对她刮目相看,课间同学们都在议论说她进步真的很快。从那以后,她对学习语文的用心性更强了,这对于她来说是多么地不容易呀,虽然在对她的辅导过程中我也出现了不少烦恼,但当我每次看到她进步时,都感到无比欣慰。有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会创造一个奇迹;老师不经意的一个

眼神,也许会扼杀一个人才。”老师习以为常的行为,对学生终身的发展也许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教育是一门艺术,只有走进学生心灵的教育才是真教育。爱是教育的原动力,教师关爱的目光就是学生心灵的阳光。对待好学生要恩威并施要做到及时批评,适时鼓励。

班上有个女生,是班干。一次,她的作业马虎不堪。我将她的作业拿给她看,责问:“你这样写作业,我难以相信,你一向是优秀的,今日为何这么潦草”这位女生无言以对,后悔却已悄悄爬上脸颊。我不忍再责问,也未作任何补充或是暗示让她重写,只是提醒她下次注意就行。第二日下午,我来到教室,刚坐下,一个崭新的练习本赫然出此刻我的面前。翻开一看,竟是她重新补写的作业,字字端正,笔笔认真,字的大小相等,像刀刻一般,清秀隽永,和先前的作业相比,简直判若两人。我的内心突然涌动着感动和欣悦:这个她,真让我刮目相看。随即,我拿起红笔,在她的本上加上批语:“我不仅仅欣赏你的作业,我更欣赏你改过的作风,你能这样要求自己,真是慧心难得。期中考试时,学校对学生进行语文调研测试,她考了好成绩,得了第一名。这位小女生又一次让我刮目相看。我在全班同学面前对她大加赞赏,班上前三名同学的名字被我搬上光荣榜,我在第一名她的名字周围特地画了几个五角星,好似给她戴了一顶充满光环的帽子。我发现,她那张小脸兴奋得通红通红,眼睛里盛满了浓浓的笑意、幸福和陶醉。及时批评适时鼓励是一服良药,它能造就一个好孩子,只要教育者把握好尺度。

班主任教育叙事篇2

还记得我刚踏入这个班级的时候,一个体型高大,嗓音粗哑的大男孩冲到我面前乱叫一通,我当场就愣住了,不过很快就缓过神来,猜到这个应该就是校长提到的特殊孩子,从他的相貌就能看出他的异样。他叫康康,三年级学生。据了解,康康智力发育迟缓,父母常年在外工作,日常生活只能依靠奶奶。

一年级入学时,康康完全不能独立在学校学习,需要奶奶全程陪读。他无法安静上课,不能自主思维,不会书写,表达不清,记忆力差,总会不自觉地随意走动和自言自语,情绪不稳定,会大声叫喊,敲打桌椅,严重影响课堂秩序。康康的情绪很容易波动,特别是他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大吵大闹或不停哭泣。例如:上课老师没有提问他,他就开始一直哭闹,指导老师提问他为止。当他想跟同学们玩耍,但同学们没有让他参与时,他会攻击同学。康康无法与被人进行正常交往。总是过度用力地去拥抱同学,把同学压倒,或者硬抢同学的东西。会不受控制地打同学或者到处乱跑、捶打墙壁等。最让人头疼的是康康的自理能力很差,不会收拾东西,上厕所还总会把粪便弄到身上。

这样的孩子,大家看了都“害怕”。但我作为老师,即使感到为难,也不能歧视孩子,必须接纳孩子。为了让康康融入校园,我对康康的各方面教育都会降低要求,放慢速度,以行为指导为主。先营造周围的环境,让康康建立羞耻心,帮助康康学会基本规则,能够独立上学。

为了让同学更好地理解康康,所以我给康康设计好一系列在校的文明用语。每天创设情境指导他如何讲出设定好的语言。例如:进入课室和办公室之前要在门口说“报告”;有困难的时候要说“请帮帮我”;放学了跟老师说“老师,再见”。每天安排不同的同学协助康康反复练习,家长和老师也一起配合加强训练。

如果康康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他就会大吵大闹或不停哭泣,激动时会有自残举动。为了能够尽快让康康平静下来,我会用代币奖励的方式安慰他。当他有自残行为的时候会立即制止并给他拥抱安慰,让他感受到温暖,产生信任感,从而能够听从老师的引导。当然也不是无条件地宽容,适当的批评也是有必要的。如果口头安慰无法控制康康,我会紧紧抓住他的手或肩膀,但必须以不伤害到孩子为前提。

在学校,我特意安排了几名有爱心且负责任的同学来监督和指导他。在他表现好的时候,“小老师”可以直接给康康发放代币或口头表扬。康康在得到心理满足后,会对“小老师”产生好感和信任感,会原意听从“小老师”的命令,从而减轻了老师的负担,也更有利于康康与同学的相处。

班主任教育叙事篇3

近年来教育研究领域中,教育叙事研究因“通俗易懂、入门不难”成为热点,又因“提高不易”成为难点,亟待有所突破。教育叙事研究方式十分灵活,需要展现反复探索的过程,学者们对于研究过程有种种不同看法,研究步骤也难以找到(或无须找到)一个统一的格式、规范的要求,但教育叙事研究仍然有章可循。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教育叙事研究可沿着“细观察—勤积累—善整理—常审视—巧叙述”路径来展开。

一、细观察——发现故事资源

日常教育生活不断地在制造、涌现问题和冲突,有些问题和冲突是可见的,但大量问题和冲突是看不见的,这些教育问题和冲突潜伏在日常教育生活、教学实践活动中,处于保持沉默、隐蔽状态。凡有“教育问题”、“教育冲突”的地方,就隐含了相关的教育故事,当这个问题和冲突被人发现、关注的时候,这个隐含的教育故事才能被宣布、传播开来。

中小学教师其实一直被大量保持沉默的“教育问题”、“教育冲突”所包围和困扰,但是由于长期从事以“重复”为特征的日常教育生活和教学工作,致使许多中小学教师虽然每天都生活在学校及教室中,却对那些教育问题和冲突熟视无睹,对教育叙事研究无从下手。因而,中小学教师要从事教育叙事研究,必须先深入地观察教育生活,培养自己的“火眼金睛”,提升识别问题和冲突的能力。

在日常教育生活、教学实践活动中,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叙事的资源是非常丰富的:一节课上,哪个教学环节设计得好,是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哪个教学片段比较精彩,师生互动达到了出乎意料的和谐一致,当时教师的心理体验怎样;哪些突发问题始料未及,教师是怎样处理的,效果如何,有何启发等都隐含着有价值的问题。再如,在某一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过程中,观察这一学生存在着哪些方面的缺点和不足,这些缺点和不足对学生个体的成长和集体有什么样的影响,形成学生习惯和性格缺陷的源头在哪里,转化这个学生用了哪些方法,什么样的方法见效甚微,什么样的方法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使自己觉得意义深刻,值得回味……这些也都是有价值的叙事研究资源。一段学习或从教的经历,一个集体的发展或变迁;自己的或他人的,课堂上的或生活中的……时时观察,处处留意,我们就能在平凡的事件中发现大量有价值的问题,这是叙事研究的起点。

二、勤积累——丰富故事素材

在日常教育生活、教学实践活动中,有价值的教育问题或教育冲突瞬间的感动、感悟往往稍纵即逝,如果我们只是靠记忆留住这生命河床里的许许多多的“浪花”,是根本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而且,很多事情在发生的当时,我们受年龄、阅历、理解能力等因素的限制,不可能认识到事情本身的意义和价值,因而要经常有意识地将这些触发内心的教育教学事件用种种形式记录下来,既为叙事研究存下一笔宝贵的原始资料,又能让我们在回顾成长的过程当中,因有了当初的积累,对这些事情才会有更深刻的思考。

收集叙事研究原始资料的方式很多,常见的有记班级日记、教学日志、观察记录等。积累素材并不是简单地把一天的事情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而应该是捕捉教育教学活动中出现感动、问题与冲突。

如每一个当班主任的老师都无法回避对班级卫生工作的管理。当班级卫生工作面临着“打扫任务重、打扫时间紧、学生能力弱、学校扣分严”等问题时,“冲突”便出现了。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历时三个多月,“班级日记”原汁原味地记录下了学生对打扫任务重的抱怨,学校频繁扣分给班主任带来的烦恼,班主任为了解决问题所进行的历次改革,每一次尝试后出现的新问题及实施“一个人扫地”制度后班级出现的新面貌。这就为自己留下许多有价值的回忆,为后来撰写《一个人扫地》提供了详实的第一手资料。

再如“考试”问题涉及面广,从组织命题,到实施考试,到事后改卷及讲评反馈,无论是教师的经历还是学生的体验,都有着丰富的故事资源——考场上学生作弊现象,老师监考如临大敌的场景;学生平时在随笔中对频繁考试的抱怨;各层次学生对考试的不同态度和共同痛苦;就考试一事年级组召开的讨论会记录;班级就考试问题召开的主题班会方案稿及现场达成的约定记录……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时时处处将这些内隐冲突的点点滴滴都记录在“教学日志中”,就为撰写《那一场关于考试的革命》积累下详实的原始资料。

苏霍姆林斯基就是从写教学日记开始,不断摸索总结,最终成为世界著名教育家的。他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记日记有助于集中思想,对某一个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日记能教给我们思考。”只要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善于观察,勤于积累,我们的教育叙事研究就能不断地有“源头活水”注入,不断丰富我们的资料库存。

三、善整理——分清故事类型

每过一段时间,我们应该就对收集来的所有叙事素材进行比较,分析每个故事的主题,然后将这些散布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却又息息相关的片段重组成一个完整的事件发展过程。

在这个环节,我们可以用到“关键事件”梳理法。“关键事件”原是用于企业管理和经济研究的一个概念,后来被借用到教育研究领域。下面以《那一场关于考试的革命》为例,从“情境、目标、行动、结果”四个角度依次对素材进行梳理。

1.情境:这件事发生时的情境是怎么样的。

设问:初三(三)、(四)班掀起的“考试的革命”发生在什么样的背景下?

结论:频繁的“周考、月考、中期考”制度导致考场内作弊盛行,优秀学生压力巨大,中等生厌学情绪浓重,后进生“破罐子破摔”。

2.目标:我为什么做这件事。

设问:我为何要在初三(三)、(四)班掀起这场“考试的革命”?

结论:从根源上消除学生“厌考”心理,让考试成为真正检测孩子们是否掌握了知识的评价手段,而不是制造恐怖、滋生作弊的工具。

3.行动:我当时采取什么行动。

设问:为这场“考试的革命”,我采取了哪些行动?

结论:行动一:找领导协商,试图取消考试,或降低考试频率。行动二:尝试进行“考试的革命”,分三步走:①找学生个别谈话,追根究源,掌握孩子们的真实心态;②组织主题班会,展开讨论,师生坦诚交流心声;③制定公约,照约执行,变“考”为“学”,促进良性循环。

4.结果:我采取这个行动获得了什么结果。

设问:我进行“考试的革命”获得了什么结果?

结论:以退为进,化消极为积极,基本杜绝了考试作弊现象,让学生在自我觉醒后自我教育,从而达到教育的圆融和丰满。

“关键事件”梳理法是一种粘合剂,它可以帮助我们把看似平常而零散的叙事素材相联系,整合并赋予丰富的内涵和启迪意义。梳理结束后,我们还要对这些素材进行进一步的分门别类,如分为“成功型、挫折型、启发型、感人型”等事件,以便下一步进行叙事写作时选用。

四、常审视——挖掘故事内涵

做好教育叙事不仅需要深入观察教育生活,积累大量鲜活的素材,而且还需要有足够的理论积淀,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叙事的过程中知道如何组织事件,知道事件组织起来能够表达什么样的理论主题。因而,需要我们把自己积累的教育教学事件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力求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从新的视角去审视、探究与评价,深化对事件的认识,探寻事件或行为背后所隐含的理念、思想和意义。

如班级的卫生总是扣分,果真只是学生随笔中所写的“时间紧、任务重、扣分严”等客观原因造成的吗?究其根源,有家庭过度宠爱,家长包办一切,缺乏劳动锻炼造成的“能力不足”原因;也有孩子天性贪玩,做事马马虎虎的“性格缺陷”原因;还有认为“法不责众”便可敷衍了事的“态度不端”原因。基于这样的思考,教师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自然不会是很简单的“批评、罚扫”了之,他必须对症下药而采取措施——让一个人负责扫地。一组学生都不能很好完成的扫地任务,让一个人来完成,这背后隐藏的教育理念是什么?进一步审视,就会挖掘出如下的可贵之处:⑴“承包责任首问制”在管理中的运用,一个人负责,消除了“法不责众”的消极心理,每一个轮到的学生必须对今天的卫生负责,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⑵“合作互助意识”的培养,当一个人完成不了任务时,自然需要别人的帮助,在这个帮助与被帮助的过程中,巩固了友谊,凝聚了人气,锻炼了能力;⑶班干部的“服务意识”的强化,让班干部去帮助因多种原因没有能力一个人完成扫地任务的学生,从而拉近距离,树立威信,为开展其他工作打下坚实的人气基础……

这样的审视使教师进入沉静思考的层面,不得不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不得不多角度挖掘故事的内涵,从而可能激发出许多连自己都意想不到的想法。

五、巧叙述——深描故事细节

叙事撰写是在前面“观察-积累-整理-审视”工作基础上的总结性归纳,是对教育故事的深度描述。

教育叙事讲述的是有曲折的情节,有鲜明的人物,有生动的细节,有矛盾和冲突的完整故事,需要具备“连贯性,富吸引力,能感染人”的特点。所以要求教师不仅仅记录人物的所作所为,而且要详细地描述场景、情感以及人际交往的社会关系网络,要将其所描述的东西活生生地呈现出来。

丁刚教授曾经对好的教育叙事给出过最高标准,他说:如果叙事可以达到这样的境界,即不仅在讲述某个人物的教育生活故事的过程中,揭示了一系列复杂的教育场景与行为关系,而且“照亮”了某个人物在此教育场景中的“心灵颤动”,可以给读者一种精神震撼,那么这就是非常好的叙事了。如《从一堂公开课到“三零主义”》,通过作者执教的一堂公开课上一次惊心动魄的意外,所引发的深刻思考而生发出一套教师的个人理论。在这篇成功的教育叙事中,作者从对一堂公开课真实生动细腻的深度描述中,给读者创设了一个真实的教育情境:预设中学生的思维会因为无从下手而陷入困境,教师借机引导学生用实验去探究一个崭新的规律,然而课堂上学生用“猜想性推理”得出了正确答案,这样一来学生没被陷入困境,授课教师反而被学生牵入了困境中。教师由紧张既而镇定,并向学生坦言了自己课前的预设,真诚地表达了对学生的钦佩,并请学生来帮老师想一想这一节课应该做些什么,最后重新制定教学计划,取得了意外的成功。作者用文字带领着读者身临其境地去思考和理解自己授课过程中自己一波三折的心理——预设困境时的“自得”,陷入意外困境时听课教师的“惊呆”和自己的“紧张”、“不知所措”,镇定之后的“从容”,意外成功时自己的“喜悦”和学生的“群情激昂”等。这些深度的心理描写,实际上是将教师个人的教育理念与思想渗透在其中,不需要过度地用理论来阐释,读者就能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有所教益。

在深描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多种叙述方式。既可以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条理清晰、详略得当地把日常教育教学事件中认为有意义的一件事,按照自己的理解,组织成有独特价值结构的事件,从而赋予它独特的思想内涵,给人以启迪;也可以用倒叙,在叙事开头就设置一个悬念或交待一个超乎寻常的事件结果,一下子吸引住读者的兴趣,使其欲罢不能,并使其从后面的所叙事件中受到影响、获得感悟。叙事的手法应该讲究艺术化的转换技巧,使所叙之事多姿多彩,并尽可能使读者从教育叙事的研究报告中仿佛看到了教育事件的真实再现,从而使其获得真情实感,以促进相关经验的获得。

总之,细观察,就能从诸多事件中发现所包含的教育问题和冲突,会引起人们深思的“教育故事”;勤积累,就能为叙事研究不断地注入“源头活水”,构建素材丰富的“资料库”;善整理,就能为教育叙事的写作做好准备,使得教育叙事的作用不是“就事论事”,而是“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常审视,就能对教育事件有自己的理解力和判断力,用“个人化的教育理论”去照亮潜伏在教育生活中的教育故事;巧叙述,就能不断地把身边的教育故事转化成“教育生产力”,推动自己和他人的教育思想观念和行为不断地迈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朱晓群,徐国政.一个人扫地[J].上海教育科研,2010,(5):89-90.

[2]张肇丰,李丽桦.教师成长的40个现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91-96.

班主任教育叙事篇4

作为班主任,如何扮演好这个角色就成为我工作中的首要任务。我认为倾注博爱心,写好记叙文这篇文章就是对我们班主任工作内容的最恰切的解释。

时间是生命

记叙文的第一要素就是时间。时间就是生命,铃声就是命令,倘若人人都能听从铃声而行,班级秩序就一定会井然有序。作息时间表就是我们班主任工作的指令、学生学习生活的指令。严格执行作息时间就成为我们的第一要务:准时起床,按时上课,依时休息就成为同学们的必修课,也是我们班主任的常规工作。从一日常规来说,主抓起床,一周常规主抓周日返校晚修、周一班会,一月常规主抓头尾两周或头尾两天,一期常规重抓第一月,一言以蔽之,就是要抓好第一月第一周第一天第一次。

怎么抓呢?首先宣讲作息时间,并让同学们记住它,在内心里留下深深的烙印;其次,进行守时教育,使同学们重视它,在认识上强化时间意识,生命意识,无论做什么在时间方面都应有一个提前量;最后,严格考勤管理,对同学们公开透明,从而规范同学们的行为。

环境是外因

地点是记叙文的第二个要素,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是我们班级建设的重要工作。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就是三点一线,三点即教室、宿舍、食堂,若能够把这些地方建设好、装扮好,并通过它向内周施压,教育的力量是无可比拟的。德育教育的灌输和渗透的特点让我们觉得创设营造育人的氛围和环境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文明的行为习惯。

首先进行形象建设,创设一种团结进取、奋发向上的氛围。比如说,班牌标识教育。当我们走进带有高一(17)这个标识的教室后,我们就成为这个大家庭的一员了,你就不是单纯的你狭义的你了,你的任何言行都与这个标识联系在一起了,这时就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了,而是整体形象问题了。再比如说,班级口号“拼命地学,痛快地玩”,考风考纪名言“宁可要真实的零分,不要虚假的百分”。

其次卫生清扫工作,安排值日就可以解决。保洁工作则需要同学们的公共意识、文明习惯。好的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要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才能完成。值日做好,给同学们一个靓丽的环境,爽心悦目,你就不会舍得丢垃圾;养成教育,设计系列班会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习惯教育;激励措施,榜样教育,让同学们以“文明教室”“星级宿舍”为标准进行自我教育,形成自我控制能力;利用阵地,办好黑板报、宣传栏、自我教育园地,学习园地等栏目,实施精神上的“赏罚分明”。

人物是灵魂

如果说班级是人的身躯的话,那么,记叙文的重要因素就是人物,学生是班级工作中的灵魂,没有了它,就没有了生命,没有了活力。如果我们59人都能心心相印、同心协力的话,那么这个集体肯定就是战无不胜的。

班级建设最主要的就是干部队伍建设,第一,班团干部要选准用好,纪律委员尤其要得力。任命、竞选、改选产生,干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有条不紊;第二,宿舍舍长角色举足轻重,好的发扬光大,差的实行值周舍长制。人人参与,体验,换位思考,从而达到同心协力的效果。第三,充分发挥科代表连心桥的作用,收发作业、上传下达、沟通交流成为他们的职责。(1)

除了干部队伍建设外,还要加强如下工作:与科任教师的沟通,和学生家长的交流,跟宿舍管理员老师的联系,这些是缺一不可的。

事件是载体

记叙文要写得丰富多彩,有血有肉,事件是一个载体,把握好事件的典型性,代表性,就会使班级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抓纪律,促养成教育,具备过硬的意志品质。

其次,抓制度,促管理加强。建构班级管理制度,让同学们在制度下有序的生活学习。奖惩制度是行之有效的,同学们信服,干部执行时有依据,同学们行为时有标准。宿舍、学习、文体奖励量力而行,精神鼓励为原则,同时励后鞭策,引导其他同学。惩:重新值日制度。值日班长制度,负责实施管理和周总结。班干部月工作总结制度,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一句话,“制度服人”。

最后,抓教育,促质量提高。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抓学习促教学质量提高,抓考核,促教育质量提高。为了让班级每个成员都为班级建设殚精竭虑并严于律己,调动其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其作用,我在班级实施了全面质量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始终实施“制度服人,数据说话”的原则,让同学们踏实做事,明白做人。

班主任教育叙事篇5

【关键词】班主任;教育故事;演讲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36-0052-02

【作者简介】黄正平,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13)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主任,研究员,江苏省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一、班主任教育故事演讲的内容要求

教育故事演讲是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的重要环节。教育故事是班主任以故事形式叙述班级管理和学生教育中亲身经历的印象深刻的教育案例,从而揭示内隐于这些故事背后的班主任工作的教育理念、原则、方法和技巧。教育故事演讲主要考查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与教育、与学生沟通和共同成长过程中的职业精神、教育理念、师德修养、班级管理、教育智慧、教育叙述与反思能力,尤其是班主任工作的专业意识、能力、水平和素养。教育故事的内容一般包括班级管理、心理疏导、养成教育、特殊学生教育、师生关系、家庭教育、家校沟通等方面。教育故事的结构主要包括故事情节、反思、感悟、教育意义等要素。

优秀的班主任教育故事应该具有真实性,而不是虚构的;应该具有典型性,而不是流水账;应该具有情节性,可以是片断,但情节要相对完整;应该具有生动性,体现教育冲突,能打动人;应该具有启发性,对自己、他人都有教育意义。因此,班主任教育故事演讲是班主任通过说故事的形式,讲述“我与学生”“我与班级”的教育事件以及由此产生的所感所悟的过程。

二、班主任教育故事演讲的情况简析

在班主任基本功大赛过程中,我们听取了78位参赛选手的教育故事演讲,总体上讲,班主任老师们的表现很出色,都是各地层层选的班主任中的佼佼者。我们既为班主任老师的热情和激情所感动,也为他们较高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教育智慧所折服。他们的演讲表情自然、语言流畅,结构完整、态度认真;他们的故事情理交融,生动感人。参赛选手的教育故事演讲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充分展现了职业学校班主任老师的风采、风貌和风格。班主任老师们都是用心、用情、用智去认真准备、积极参赛,充分体现了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教育情怀。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有真挚的情感

教育故事演讲的内容体现了班主任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热爱,尤其是对一些特殊家庭的学生、问题行为的学生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们“用爱心温暖学生,用信任理解学生,用宽容体谅学生”;他们“习惯了倾听学生的诉求,了解他们的心声,坚守着那一份责任”,给学生以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认识到“再顽皮的学生也有他最可爱的一面,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是一份希望!”

(二)有反思的心路

教育故事演讲中,班主任老师能够从教育故事的背后揭示出自己对教育行为的所思所想,能够从教育理论层面进行反思和提升。感悟到“教育的本质是心灵的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带领一群不完美的人走向完美的过程”,“教育就是生命孵化生命,人格熏陶人格,品行影响品格,情感点燃情感。爱是一切创造教育的源泉,没有爱,便没有教育”。

(三)有创新的行为

教育故事演讲中,体现出班主任老师在对学生的教育中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不断创新教育的方式方法,注重因材施教,做到对症下药,从而取得了理想的教育效果,体验到“只要我们用心去爱学生,用情去对待学生,我们一定会听到花儿尽情开放的声音”。

教育故事演讲对提高班主任的职业素质和专业素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对进一步做好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具有积极意义和深远影响。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感到班主任教育故事演讲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班主任教育叙事篇6

关键词:路翎;成长主题小说;叙事模式;形象塑造

关于“成长小说”的定义前人已作出众多经典的解说。我们可以总结为一类描写涉世未深的青年人在经历成长的挫折和遭遇的过程中不断自我反省并由教育者指导,最后建立起自己的人生哲学,实现自我价值的小说题材。而路翎的这两篇只能说是具有“成长小说”特点的成长主题小说,讲述青年战士在战争中成长为英雄的故事。根据前人对成长小说的分析,笔者从中概括出以下几个艺术特点,即路翎成长主题小说的艺术风格。

一、叙事模式:“双线”并进

成L小说在叙事上常采用“双线”并进的方式贯穿文本。一条线索是人物行动的外部表现:失误(犯错)―阻碍―成长;另一条是人物心理的内部建构:激情―动摇―幻灭―追求。与此同时,这种叙事模式又是由一个个叙事单元拼接而成,每一个事件序列的节点处就是一次成长转变,这些共同构成了主人公的成长历程。

在《战士的心》中表现得最为显著。一班的新战士张福林因为第一次参与战争就拉响了照明雷,结果我军暴露目标,打乱了作战计划;之后又由于慌张未瞄准敌人射击被班长责备。反观他的战友,为全排拉响爆破筒,打开了进攻的道路,再与自己的战时表现相比,张福林感到羞愧与自责。与此同时,在班长的喊声下,对战争产生了紧张和恐惧的情绪,觉得自己辜负了班长的期望。最后得知战友和老战士吕得玉的牺牲后,张福林重新进行战斗获得班长的信任,完成了任务。

《洼地的战役》中有一段不能实现的爱情与军队纪律的矛盾横亘在主人公的成长道路中。十九岁的年轻战士王应洪一直渴望与班长一起建功立业,后来遇到朝鲜姑娘金圣姬的求爱,他为了尊重纪律而选择忽略这段感情。家与国的矛盾,爱情与纪律的矛盾,王应洪都选择了后者。于是在洼地的战役中,他用自己的身体掩护班长出险英勇牺牲,成为了一名真正的战士。

二、情节推进:教育者的影响

在成长小说的完整叙述中总会存在着教育者与受教者之间的互动场域。教育者往往以“过来人”的眼光观察审视并鼓励启示受教者。他们以榜样的身份出现在受教者的成长之中,作为中介将外部环境与受教者联系在一起。因此,受教者总会仰视为他们指路的教育者们。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立志成为自己的榜样,实现教育者思想内化于受教者头脑中的过程,即“长大后,我便成了你。”

张福林拥有两个指路人,分别是班长吴孟才和老战士吕得玉。前者显然是起主要作用的。每每张福林处于生死关头时,他总会想到班长。而吕得玉在临死前说的那番话“当兵的没有这样的,过些时你就懂啦,你也会变成老战士的。”①成为了张福林成长转变的关键。二班班长王顺也把十九岁的王应洪由最初连基本的地形概念以及拿掉枪口布的基本常识都不懂的青年战士逐步培养为一名在战场中能够随机应变,摒弃个人情感为中朝两国人民共同奋战的英雄。

教育者的力量在文本中隐含表现为推动主人公内心成长,促进小说情节的逐步演进。他们作为成长类小说主人公的导师,是我国意识形态的象征,他的所作所为都是出于对国家政权的巩固,传播社会的主流思想,最后目的是由受教者和教育者合二为一,使之成为国家普遍认可的社会人。

三、人物塑造:成长中的英雄

两部小说的主人公在性格上有所差异,后者要比前者更加沉稳勇敢,但都是英雄,平凡的英雄。他们共同拥有正常人的情感变化以及正常人曲折复杂的成长历程。与十七年文学中塑造“高大全”的人物不同,他们有瑕疵,不完美。第一次参与作战会惧怕死亡,会担心自己的家人而不是如作战的机器一样有过剩的热血,毫无畏惧;在严格的军纪下也会对美丽姑娘的求爱而害羞脸红,不会如缺乏人性的傀儡一般受外界影响。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部战士为国献身的战斗史,而且还是一部青年人在成长道路上为寻求自我发展与外部环境之间平衡的挣扎史。同样是表现群体意识,路翎更加关注的是组成群体中的个人,成长作为一个人存在于世的必要阶段是值得被指出的,在任何时代都应是如此。

注释:

①路翎:《初雪》,宁夏人民出版社,1981:20.

参考文献:

[1] 杨义,张环,魏麟,李志远.路翎研究资料[M].知识版权出版社,2010.

[2] 路翎.初雪[M].宁夏人民出版社,1981.

[3] 路翎.洼地上的“战役”[M].花城出版社,2009.

班主任教育叙事篇7

一、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在学习中求发展。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要求。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提高自己,才能永葆教育的青春与活力。 因此班主任终身学习既是个体发展的需要,又是做好班级工作的需要。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我个人认为最有效的学习是在阅读中学习。通过阅读相关的理论书籍,尤其是阅读教育教学经典,它能让我们“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知天道”,从中汲取自己专业发展的养料。如读“孔子”,我们就会领悟“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学生如果不经过思考,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的启发诱导观,“性相近,习相远”的个性差异观,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的乐学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思结合观;读“杜威”“陶行知”就会让我们明白“生活与教育”的密切关系。

学习是班主任成长发展的一条途径,班主任要把 “潜心读书、丰富内涵、促进发展”作为自己的精神追求,要通过学习如读教育故事、教育专著,真正让教育的理念在学习中激荡,在学习中升华。通过深入学习教育理论,结合班级工作实践写读书笔记、教育感想等,反思自己在班级管理方面的得失,提出改进的措施,通过提高专业技能实现班主任工作技能的专业化发展。

二、进行教育研究,在工作中求发展。

看到“研究”两字,是不是感到“高深莫测”“敬而远之”;听到班主任搞教育研究,是不是感到“迷茫困惑”“不知所措”。其实,研究在日常生活中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一个孩子蹲在路边观摩蚂蚁如何搬运食物;家庭主妇探索一道新菜的烹饪方法;农民根据天气变化、旱涝情况确定当年种植作物的时间和种类……此凡种种,都是研究。同理,教师细心地观摩一个孩子的学习情况、记载下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寻找孩子学业成败的原因,也是一种研究。那么作为班主任应该选择什么来研究?又如何从教育研究中寻求自己专业发展之路呢?随着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深入和众多一线教师的积极探索,“案例研究”和“个案研究”已成为教师教育科研行之有效的方法,这两种方法正逐步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新的思路。

(1)案例研究。又称“教育叙事”,它是以叙事的方式,再现教学实践时空中发生的各种有意义的事件及场景,从中反思感悟,得出个性化的结论。“教育叙事”是当前国内外课程改革背景下广泛流传的一种教育科研的方法。面对理论研究的深奥和复杂,在教育一线的大部分教师也只能望之兴叹,即使勉强为之,也难达到应有的效果。而案例研究法则可以让每一位教师成为教育教学主动的研究者和探索者。因为,在每位教师的日常工作中,许许多多的“故事”都在身边发生。这些带着鲜活、生动、本真生命气息的故事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智慧和教育哲理,如果能把它及时地记录下来并作适当反思,在对实践的反思中获得理念的转变和提升,从中得出具有鲜明个性的教育结论。这就是案例研究对我们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作用所在。请看一班主任的案例研究

班主任教育叙事篇8

(1)校内树立典型。发挥教师思想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教师方向上的主导作用,方法上的指导作用。

(2)召开家长会,家长现身说法,发挥家长在家庭的督导指导作用。同时,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让家长参与到学校德育工作中,及时与家长探讨学生教育问题,使工作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3)办好校园广播站,编写校本思想政治材料,为学生、教师、学校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提供平台。

(4)利用课堂学科进行教学及其它学科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品质教育;利用黑板报,国旗下讲话,周末小结等形式表扬和倡导“好人好事”和良好的道德规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邀请老同志向学生讲述新旧社会的变化,举行歌咏比赛、文艺演出等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5)充分挖掘校外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保持与敬老院的联系与协作。经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接触社会中增长见识、增长才干,

(7)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学校针对生源的实际,把后进生转化工作当作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坚持对后进生进行正面教育,激励教育;加强与后进生家长的沟通,定期对家长进行交流。建立后进生档案。将德育行为过程化,使后进生的转化纳入科学化、制度化的轨道。加强班主任与德育老师联合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形成了人人都来关心后进生的良好氛围。

(8)优化育人环境,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学校校园环境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环境。学校在校园布置上处处注意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在校园广播,班级布置等体现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同心筑伟业,实干续华章。坚持不懈地把思想品德教育、融入学科教育及课外活动之中,立足创新,因地制宜,注重实践,开展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来不断提高初中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可行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接第245页)此消彼长的关系。同样“非反a.实现体(行为)”与“非a.参照体(关键道具)”之间的关系也是对立的关系。因为这两者的关系也可以简化为“行为-道具”的关系。通过对“道具”的某种“行为”才得以将“基本叙事层”的人物关系进行剧情的推进。

处于“基本叙事层”的元素几乎都是人物,而处于“深层叙事层”的元素几乎都不是人物(这里要提到的是“非A.旁观体(观测者)”其实是被物化或者说抽象化的人物,已经失去了作为人物的特征),怎么将这两个层面联系起来――需要通过中间四个元素构建的“干涉叙事面”进行联系。

“A.主体(主视角)”和“反A.反对体(对手)”作为叙事文本中最基本的最核心的矛盾,必须要借助“非反a.实现体(行为)”和“非a.参照体(关键道具)”才能将故事推进,也正是因为故事不断推进,隐藏于“A”下“a”不断浮现出来,成为“a.协助体(助手)”和“反a.阻碍体(打手)”,然后这六个元素的背景“非A.旁观体(观测者)”将整个叙事变成一个空间,最后照映出“非反A.核心体(主题)”。

注解

① (立陶宛)格雷马斯著.吴泓缈译.结构语义学[M].北京: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99.

② (立陶宛)格雷马斯著.蒋梓骅译.结构语义学[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P264

班主任教育叙事篇9

【关键词】信息技术;有效教学;教育叙事研究

一 研究的缘起

自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斯金纳发起并推动“程序教学运动”以来,信息技术就开始与高质量的教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能够促进有效教学的观点愈来愈被重视,而这也几乎成为业界的一个共识。“有效教学实质上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活动,使学生的学习达到预期的最佳效果”[1]。那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促进有效教学,一直以来都是笔者在想、并且尝试着在做的研究课题。

教育叙事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良好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教育叙事研究最初于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教育研究领域内率先兴起,指对教师生活故事的研究。教师通过对一个个亲身经历的实践经验的描述为教育研究提供素材,理论研究者从教育事件的显示过程中建构教育的意义。就一些具有“叙事研究”精神的研究者或读者来说,“将教育道理隐藏在教育故事中” [2]是最理想的形式。它追求价值中立式的“描述”,而不过多地议论和解释,尽量克制自己的价值判断。有学者建议:至于不能科学解释的现象则应照维特根斯坦的教导,应该对其“保持沉默”[3]。这样,叙事研究就成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

郑颖立、张际平教授在《从教育叙事到技术叙事――关于技术叙事的研究》一文直接提出“技术叙事”这一概念,“将教育叙事在教育技术学领域的特殊运用单独划分出来,主要体现在技术叙事的一切都是围绕技术应用这一中心开展的,它所记叙的内容都不能脱离技术在教育各环节中应用的相关问题,因而处处体现着技术的内涵和特征”[4]。本研究亦是采用这样的思路,继而在真实的环境下记录教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从实践的角度阐述信息技术对有效教学的促进作用。

二 信息技术促进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叙事研究案例

1 叙事环境

计算机及网络是信息技术应用教学的基础。因此,本研究选择了兰州市某基础设施建设良好的T小学。该小学有24个教学班级,其中50%的教室配备标准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师办公室都拥有连通因特网的计算机,且支持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因受时代文化影响的不同,35岁以上的教师平时上课基本不用信息技术。而新教师在教学中则经常尝试使用信息技术,其中部分原因来自于对新鲜事物的兴趣以及对新观念的回应,也有部分原因来自于学校制度的支持。

2 叙事人物

T小学对于任教未满三年的新老师,要求每月至少挑选一节课采用信息技术的手段完成教学内容,简称“月月红”活动,并且学科组全体教师参与听课、评课等环节,帮助新教师专业成长。因此,本研究选择了一名新教师L教师,他任教两年,现为三年级二班和四班的数学教师。作为一名新老师,L老师目前仍是“月月红”活动的参与者,并且经常使用信息技术备课、上课,有利于解答前文中提到的问题。本叙事研究将对L教师对小学三年级数学某一知识内容的备课、上课以及教研组评课的全过程进行叙述。而笔者不仅会作为这一过程价值中立的陈述者,同时也会作为L教师信息技术运用的助手和意见参考者参与其中。

3 叙事过程

(1) 备课

 选定教学内容

这是我与L教师的第三次接触。第一次是在校长的介绍下我们彼此认识的,大家一同就我们研究的课题――“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有效性研究”展开了讨论。L教师肯定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发挥的特殊作用,但认为不同的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内容对信息技术的使用情况会有不同,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教师在教学中都会用到信息技术,认清这一点非常重要。第二次是我在前一天听L教师用信息技术上的一堂课。我发现L教师对从网络上下载的课件并未做出改动,而是采用直接的“拿来主义”,其中一些环节很明显与L教师的上课思路不符,但由于大屏幕似乎很容易吸引学生的眼球,L教师也只能随着课件往下讲,最后导致教学任务没有很好的完成,这一点L教师在课后也坦诚的向我说明了。

今天,我与L教师商定要一起完成一堂课。具体说来,就是L教师进行整体的教学设计,我来尽可能的提供一些技术与理论上的支持。这样,我们选择了“分数的初步认识”中的“几分之一”这节课,本课教材来源于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选定这节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考虑:1)“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本学期一个重点知识内容,网络上有大量的教案和课件可供教师教学参考;2)作为一堂新授课,创设情境能够唤起学生的注意,而多媒体技术能将情境表现的更加直观生动;3)“几分之一”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上是一个难点,信息技术可以通过动画来将这一抽象知识点形象的表现出来;4)“平均分”是分数学习的一个重要概念,利用投影大画面的展示可准确的强化这一知识,加深学生的印象。

 确定教学流程

经过一个周末,L教师告诉我,他从网络上参看了不少的教案,也下载了适当的课件,对如何上这堂课已经有了基本的把握。在与我说课的过程中,L教师道出了教师们不愿用信息技术上课的一些原因,比如网络上虽然资源很多,但想找到合适的也并非易事,尤其是年级稍长的教师,就更不容易了;还有,即便下载到了一些资源,每个教师对教材、教法的把握也不尽相同,一般原则上都是需要将自己的思想融进去,也就是要对下载到的资源进行修改,这又是一个大问题。上次自己在课上犯的错就是由于不怎么会处理加工课件所致。同样,这个课件也存在相同的问题。

我鼓励L教师不要太担心技术上的问题,并答应我会帮助他完成课件的修改工作。刘老师很高兴,表示如果可以达到效果,他也会主动学习如何修改和加工这些资源。接下来,我们共同探讨了一些细节上的问题,在下面修改课件的过程中会具体谈到。

 修改教学课件

根据我和L教师的讨论,形成了以下几点修改意见,在这里我逐一说明并叙述修改过程:

充分利用情境。原课件创设了一个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途中分桃子的情境,该情境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习惯,有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但美中不足的是,该情境中所提出的“如何将一个桃子平均分给两个人且如何表示”的问题,在后面的教学中没有做出明确的回答。我们讨论如果在向学生们讲解完“二分之一”这个知识点后,再利用情境解答问题会加深学生的理解。因此我利用Photoshop软件处理了原课件中分桃的图片,将其表现成二分之一,在课件中展示出来以回答情境中提出的问题,做到有始有终。

实例贴近生活。为了形象的表现知识内容又不脱离教材,我们决定仍选取教材中给出的 “月饼”,作为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实例事物。原课件中以一个黄色带纹理的圆代表月饼,我们认为对于一堂重要的新授课来说还是过于抽象。于是我在百度中进行了“月饼”图片的搜索,选取合适的图片之后对其进行CS处理,保存为“GIF”文件插入到课件中,一个“真实的月饼”素材完成了。

动画表现“平均分”。本节课的一个重难点就在于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和意义。我们讨论要让学生体会出分数一定是“将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一份的大小是一样的”这一概念,动画是一种较好的表现手段。我们在PPT中选中月饼的图片,打开“图片工具栏”,用“剪裁”工具将其剪成左右对称的两半,然后在“自定义动画”中进行设置(主要用到“陀螺旋”动画),制作将整个月饼从中切开、分离、旋转、移动、重合的整体动画,表现“平均分”的含义。

直观体验“分数的比较”。“分数的比较”也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内容。这个知识点很抽象,我们认为一定要向学生说明此阶段分数的比较一定是基于相同大小、质量的物体,让学生形成清晰的概念,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不同物体分数的比较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我们在课件中先将两个大小相同的矩形重叠起来,之后逐渐分开,告诉学生它们的大小是相等的;然后固定好位置,再将一个矩形平均分成3份,取出一份和其它两份逐一对比,加深平均分的概念;再将另一个矩形平均分成4份,并做出同样的动画对比;最后取1/3矩形和1/4矩形比较大小,用形象的图形表现抽象的概念。

 确认教学课件

我与L教师如约在QQ上进行联络,并将修改好的课件传送给他。他兴奋的告诉我动画做的很好,他还有一些建议,是否能够再将月饼分成4分,进一步让学生理解分数平均分的概念。我按要求对课件进行了再次修改。接着,L教师又仔细检查了课件,认为其中的一些词语运用的不够“儿童化”,例如在动手折纸活动的要求中“如何表现正方形的1/4”,学生不易理解和操作,应改成“怎样才能将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涂出它的1/4”。一个“涂”字表现出了一线教师的细致与经验,确是我不曾注意到的。

(2) 在三年级四班上课

经过充分的备课,L教师满怀信心的向学生展示了创设好的教学情境。果然,学生们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争先恐后的回答如“何将4个桃子平均分给两人”以及“如何将两个桃子平均分给两人”的问题,强调并回忆了必要的先前知识。紧接着,L教师提出“如果只有一个桃子,怎样平均分给两人,又该如何用数字表示出来”的问题,在学生们的疑惑和思考中引出新知识的教学。

接下来,L教师边讲解边演示如何将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的动画,说明了1/2的含义、读法和写法,继而询问是否可以解决前面情境中唐僧师徒提出的问题。学生们踊跃回答,强化了知识点的学习。L教师又将月饼平均分成四份的动画演示出来,并提出相关数学问题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学生的反映很积极。在动手操作的环节中,学生们想出了许多种将正方形的纸平均折成4份、8份的方法,L教师在讲台上也做出了展示。在分数的比较环节中,通过动画对概念准确的诠释,学生们理解并正确回答了L教师提出的5道“分子为一分母不同的分数”的大小比较,且归纳出“分子相同分母不同时,分母越大分数越小”的定理。

(3) 观看录像,聆听教诲

数学教师的教学任务一般都很紧,只有下午才会稍有空余时间。我与L教师联系到一位优秀的老教师,将早晨上课的拍摄录像拿给她看。她看后夸赞了L教师的优异表现,感叹道:“年轻人会用电脑就是好,课上的有新意,动画把知识点表现的很透彻,学生们兴趣也高。”同时,她向L教师提出两点建议:第一,初学分数一定要反复向学生强调“平均分”的含义,加深印象,否则他们概念总是模糊的,这一点做的还不够,应加强注意;第二,折纸环节不仅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而且一定要把这些展示出来,增强他们创造的信心,这也是新课标的要求,但这节课展示的不够,一张小纸片在讲台上摆弄,后排的学生会看不清楚,应该换张大纸或想点其它办法。

(4) 调整教学思路

根据老教师提出的建议,我们再次修改了思路。L教师决定在下节课中要特意强调“平均分”的概念,并向我拷贝了教学录像回家观看揣摩,在课件中我们也将“平均分”加上着重符表现(如字体和颜色的差异);而在展示学生折纸时,我们决定用视频展示台,将学生的作品通过大投影表现出来,让每一个同学都看到折纸的痕迹。

(5) 在三年级二班上课

这节课被安排为L教师的“月月红”公开课,学校数学教研组的老师参与了听课。由于已经有了上节课的经验,加之老教师的指点,这堂课 L教师上的游刃有余,成功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6) 教研评课

这一天是数学教研日,共用12位数学教师(均已听L教师的公共课)参与了教研活动,并就L教师上周五的课堂教学作为课例进行点评。首先是L教师说课环节,他完整的描述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内容。接下来教师自由发言。W教师认为:“L教师最近的进步很大,就这堂课而言,教学目标明确,课前准备充分,课件吸引人,导入符合学生兴趣,过程、环节合理,条理清晰,绝对是一堂优秀的教学课例。”S教师谈到:“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这节课成功的重要一点就是情境的创设,合情合理。能够看出L教师花了大工夫备课。”Z教师补充道:“这节课还有一个突出的地方,就是动画呈现的好,不仅突破了‘平均分’的难点,而且在比较分数的大小上效果也很明显,学生们很快就理解了、学会了。”“嗯。还有,当大屏幕展示出学生们的折纸的痕迹时,显然极大的鼓舞了他们的热情和积极性,孩子们的创造力还是很大的,许多折法很有新意。”Z教师接着说。……

许多教师都一致认为这堂课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L教师吃透了教材,并结合信息技术完美的把它表现出来。我想对于一个新教师而言,网络上那些成功的教学设计和案例一定也帮了L教师不少的忙。当然,有些教师也提出了一些中肯的意见,认为L教师在教学语言表达上仍有欠缺,比如有时会忽视点明“平均分”,有时会只说1/2或1/4而忘记主语“谁的1/2”。我想这些还是需要时间以及更多的交流,帮助L教师专业的成长。

三 研究总结

据笔者调查,该校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主要还是结合课件进行教学,而结合的方式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自己制作,但由于技术原因,除了能唤起学生注意之外,只能起到替代黑板的作用;二是下载直接使用,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往往会被原课件的思路左右而颇受束缚;三是下载后修改使用,这种方式一般最为提倡,只是仍然由于技术原因,又缺少指导,修改也颇费周折。

在本次叙事研究中,信息技术对L教师在教学中的帮助主要体现在备课、上课以及课后反思调整三个环节。首先,在备课中借鉴网络中其他教师的教学案例和经验,选择下载教学课件,并结合自己的思路进行修改;其次,在具体上课环节中运用动画向学生呈现教学情境和内容,并借助实物展台展示学生作品;再次,在课后与其他教师观看自己的教学录像,探讨反思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并改进。通过这次研究,L教师切实体会到了信息技术对自己专业成长带来的帮助,希望能继续加强合作,并表示愿意进一步学习借助信息技术更好的开展教学。

参考文献

[1] 高文.现代教学的模式化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0:123.

[2] 李新叶.教育叙事研究综述[J].中国电力教育,2008,(4):9.

[3] Strauss A.& Corbin J.质性研究入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M]

台湾:涛石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1:19.

[4] 郑颖立,张际平.从教育叙事到技术叙事――关于技术叙事的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2008,(1):141.

A Narrative Research of Promoting Effective Teaching of Mathematics in Primary wi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A Jing-rongSUN Pei-hua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Communication College,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 730000,China)

班主任教育叙事篇10

一、叙说自己的故事

教育叙事研究是一种独特的质的研究形式,它的一个本质特点是关注个人,“通过搜集故事来建构田野文本数据,报告个人生活经历,并探讨这些经历之于此一特定个人的意义。”[2]在教育叙事研究过程中,研究者首先要描述研究参与者的个体生活,搜集和叙说作为个人的研究参与者的生活故事,撰写基于研究参与者个人生活经历的叙事故事。当研究者和研究参与者同为一个个体时,研究者则首先要叙说自己的故事。

刘剑华是一位小学教师,曾针对班上有学生说脏话骂人的现象,给学生编了个佛祖释迦牟尼建议退还礼物的故事,之后同学们都把骂人现象戏称为“送礼”,从而有效地遏制了说脏话骂人的现象。后经刘剑华整理和提炼的故事《送礼》在《内蒙古教育》杂志上获得了发表。于是,他又将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发生的各种真实鲜活的教育事件和发人深省的动人故事收集并记录下来,同时将自己的内心体验和感受、理解和感悟也书写出来,整理成包括“有一种爱叫触动”、“教育要让学生享受幸福”、“一次有效的生成”等一组教育故事,并形成了“教师应让学生在触动中享受真正的人文关怀”、“当我们的教育使学生享受到幸福时我们的教师才是幸福的”、“有效的生成可以促进有效的学习”等有一定指导意义的结论[3]。

舒晓杨是一位电视大学的年轻教师,在教学中有相当的困惑,包括“对于开放教育这种以面授课为辅,网上自主学习为主的特殊的教学形式,教师到底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是‘传道、授业、解惑’,扮演知识传递者和者的角色?还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引路人甚至是伙伴?教师和学生到底应该如何去适应这种教学模式?”于是,她“以本人为原型”,通过上课、访谈、聊天、写教学日志以及看学生的网上留言等手段,记录和描述自己在教学中发现以及解决问题的故事,然后分析自己是如何逐渐成长为一名反思型教师的,以启示教师专业成长的一般途径[4]。

研究者叙说自己故事的过程中,一般都以第一人称进行。如,刘剑华叙说自己几则教育故事的导语分别是:“一天中午,我刚进教室,小旭就跑过来说……”;“课上,为了给小旭一次锻炼的机会,我叫他站起来读一段话……”;“看着一张张因陶醉而微笑的脸,或是因争辩而发红的脸,我不禁暗暗为自己的教学预设及生成的精彩而得意……”;“教学《卢沟桥的烽火》第一节时,我引导学生抓住‘咽喉’理解、体会卢沟桥的战略位置……”[3]。舒晓杨在教学日记中主要通过自问自答的“对话”等形式记录自己的教育事件,如“问:以前是怎么上课的呢?答:更重视引导学生,通过引导性的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4]。虽然表面上这些“问”与“答”都没有主语,其实省略的都是“我”。

二、采写别人的故事

教育叙事研究与建立在客观主义基础上的寻求普适性结论的研究不同,它主要是研究者对被研究者的个人经验和意义建构作“解释性理解”或“领会”,或者是研究者通过自己亲身的体验,对被研究者的生活故事和意义做出解释[5]。因此,教育叙事研究的研究者和研究参与者经常不是同一个个体,这样,叙事就更多地来源于研究者对被研究者生活或教育故事的采写。采写被研究者的故事,可以是一个对象,也可以是一组对象。

2001年底,在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读硕士研究生的徐丽玲,准备参加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优秀教师教学风格的个案研究”时,接触到了广西某小学一位28岁的优秀女教师刘敏,这时她眼前一亮,“这正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通过对优秀教师个案的研究,看看他们到底有哪些跟别的教师不一样的地方,这些特点跟他们的成功又有什么样的联系”,她便选择了“一位优秀女教师特质的叙事研究”作为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她通过对刘敏的访谈、现场观察和实物资料的收集,梳理出了刘敏的职业生涯故事和生活故事,从中分析得出了“优秀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风格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逐步发展和积累起来的”等有关结论[6]。

教师个人教育观念是教师在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在日常生活、教育教学实践与专业理论学习中,基于对学生发展特征和教育活动规律的主观性认识而形成的有关教育的个体性看法,主要包括教育观、儿童观、教师观、师生观和自我效能感等。教师专业成长主要表现为教师观念的变化与教育行为的改善,所以,探究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有利于了解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因素。但是个人教育观念具有个体性和内隐性特征,对它进行研究必须回顾当事人丰富的生活世界和独特的生存境遇,并对它们加以细致描述与深入剖析。为此,笔者曾运用教育叙事研究探讨过教师个人教育观念形成的影响因素。当时以张某、于某和费某等为研究对象,在对他们进行必要访谈的基础上,归纳出了教师个人教育观念形成的一般规律[7]。

研究者采写的被研究者的故事,可以用研究者的口吻进行叙事,如“刘敏出生在一个幸福的家庭,爸爸妈妈始终给予她无私的爱和大力的支持。刘敏的奶奶是一位古文老师,所以她很小就在奶奶的指导下背唐诗宋词、诗词,奠定了很好的古文基础……由于从小跟着奶奶在教工宿舍中长大,刘敏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一种本能的兴趣……当老师是她从小到大比较稳定的理想。”[6]也可以用被研究者的口吻进行叙事,如“我工作的第四年,很幸运和一位资深教师搭班,她的教学能力有口皆碑。我观摩了这位搭班师傅一年内的各种教学活动,这种经历对专业提升是巨大的,边观摩边讨教,我在一年内的成长超越了过去迷茫的三年。”[7]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被研究者不属于公众人物,或某些故事不便公开当事人的身份,应该遵循研究的伦理,隐去有关人员的真实姓名。像上文中的刘敏就是一个化名,张某、于某和费某的身份也没有完全公开。

三、裁剪文献中的故事

由于教育叙事研究属于质的研究,而质的研究资料可以包括现场记录、访谈记录、官方文件、私人文件、备忘录、照片、图表、录音带、录相带等。所以,教育叙事研究中的故事,除了叙说自己的故事和采写别人的故事以外,还可以利用已经形成文本的别人自己叙说的故事,也就是别人的自述或自传材料。而且对文献中的故事可以根据研究的需要进行适当的裁剪,但不能断章取义,更不能与原意相违背。裁剪文献中的故事,同样可以是一个对象,也可以是一组对象。

李吉林老师是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的语文教师,因为情境教育的开创性研究所取得的成就被评为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风云人物”。李吉林老师1956年中师毕业,坚守小学教育岗位50余年,这位“我的大学在小学”、“小学成了我的大学”的小学教师,经过不懈的努力,最终成长为“从教师中走出的教育专家和儿童教育家”,更是“小学教师中走出的教育家”。虽然李吉林老师的专业境界是许多教师难以达到的,但她的成功经历对广大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诸多的有益启示。于是,有研究者在研读有关文献的基础上,透析出了李吉林老师专业发展的足迹,即“专业情怀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生活境遇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宝贵财富,关键事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飞跃契机,实践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规律,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源头活水。”[8]

对于优秀教师的专业成长,有人认为是“自己培养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这给教师专业成长蒙上了神秘的色彩。为了消除广大教师对专业成长过程的神秘化理解,帮助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制定有效的教师培养措施,有研究者以2009年《小学语文教学・人物》全年刊载的12位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人物”为例,对他们有关“成长之路”自述的内容进行分析,以揭示优秀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因。结果表明,影响优秀教师专业成长的因素既有外部因素又有内部动因,其中“重要他人”、“关键事件”、“制度文化”、“自我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动力;在教师专业成长的不同时期,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作用的力度不同,越是专业成长早期外部条件越重要,越到后期个人自我实现理想的作用越大[9]。

以文献为对象的研究方法在教育科学研究中被称作内容分析法。而上述的两项研究都是以文献中的教育故事为研究对象,所以也可以称为教育叙事研究。如,为了说明“关键事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飞跃契机”,研究者从文献中选择了发生在李吉林老师情境教育研究初期对坚定情境教学的探索起到关键性作用的三则故事作佐证[8];再如在以2009年《小学语文教学・人物》为例探讨优秀教师专业成长动因的过程中,研究者选择了十二位优秀教师的十六段自述作为有关结论的佐证[9]。同样是研究“影响优秀教师成长的因素”,曾有研究者以《人民教育》杂志2003-2005年《名师人生》栏目中三十六位特级教师撰写的人生经历为样本,从影响优秀教师成长的个人背景因素、影响优秀教师职业选择和职业成功的因素、影响优秀教师成长的关键事件进行了定量的描述与分析[10]。该研究过程对优秀教师的自述进行了定量化处理,整个分析没有引用任何一个具体的故事,所以该项研究仅属于内容分析法,而不能称为教育叙事研究。另外,在呈现裁剪过的文献中的故事时,同样既可以用研究者的口吻叙事,也可以用被研究者的口吻叙事,不过一般以保留文献中的叙事角度为宜。

参考文献

[1] 冯晨昱,和学新.教育叙事研究述评.上海教育科研,2004(7).

[2] 张希希.教育叙事研究是什么.教育研究,2006(2).

[3] 刘剑华.我的教育故事.中国教育学刊,2006(12).

[4] 舒晓杨.对一位反思型教师成长的追索――一项质的个案研究.远程教育杂志,2007(1).

[5] 王景.教育叙事研究的“冷思考”,当代教育科学,2010(9).

[6] 徐丽玲.一位优秀女教师特质的叙事研究.江西教育科研,2003(8).

[7] 彭云.幼儿园教师个人教育观念形成的个案叙事研究.幼儿教育,2009(27).

[8] 梅云霞.李吉林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中国教育学刊,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