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爱情观十篇

时间:2023-03-20 17:43:05

大学生爱情观

大学生爱情观篇1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当代大学生爱情观千奇百态,在高校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越来越早地走到爱情的边缘,走进爱情世界里的也大有人在。

笔者于XX年12月对jy大学的学生做了爱情观的问卷调查和网络调查。在对jy大学各系、各年级学生关于爱情观的抽样调查中显示:当今的大学生的爱情观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谈恋爱这在大学校园已不是希奇的事了,大学生有自己的恋爱观,约91%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恋爱是正常的。其中89.5%的男生赞同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谈恋爱,68.5%的女生认为大学生恋爱可有可无,一切天注定,其中又以文科女生为主占55%。占80%的学生认为大学的爱情是理想的,浪漫的。

在谈到爱情的标准时,占71.5%的学生认为爱情应以感情为基础,70%的男生认为爱情应是随缘的,而只占6.5%的女生相信随缘,但相信以金钱,外貌等为基础的爱情占了一部分,主要表现为女生占11%。尽管多数人认为大学生谈恋爱很正常,但对爱情的信任度上占70%的学生认为大学生的爱情可信度不高,毕业意味着分手,很难走向婚姻。而12%的理科女生认为大学的爱情是忠贞的,可信度甚高;占18%的文科女生认为大学生恋爱可以发展为婚姻。

综上,通过对jy大学生的抽样调查表明:爱情表征着两个相爱的人连成的心,神圣不可侵犯,体现为大学生对爱情的认识较理想化,希望找到理想中的爱情,而现实的残酷又给爱情加了矛盾的枷锁,绝大多数的大学生不能很好地处理爱情与现实的诸般关系。同时,大学生对大学期间恋爱的认识又是片面的。

一、大学生的爱情代表着浪漫、理想化,但又无法摆脱现实的羁绊及残酷

从jy大学网上调查搜集的资料看:既有对现实的美好爱情的憧憬,如“爱情是神圣的、坚贞的”、“爱情如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爱,简单而又简约!我们的爱是建立在相互之间的需要上的!我们身边的爱是轻轻的来,而又轻轻的走!没有线,没有头,一切都是那么的简单而又简约!”又有对现实残酷的无奈,如“难得一身好本领,情关始终闯不过,柔情蜜意,乱挥刀剑无结果。流水滔滔斩不断,情丝百结冲不破。刀锋冷,热情未冷,心底更是难过。无情刀,永不知错,无缘份,只叹奈何,面对死,不会惊怕,离别心凄楚。人生几许失意,何必偏偏选中我。挥刀剑,断盟约,相识注定成大错。”又有对爱情的无奈,如“爱情如流沙”,“爱是什么?相爱,不就是两个人你爱我,我爱你,还有我现在想的是现在相爱,以后会怎么样呢?会结婚嘛?所以我很犹豫,我很彷徨”。因此,当代大学生的恋爱充满着浪漫与高尚,又逃不脱现实的残酷。无怪乎,有人说:“大学不谈恋爱,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而现实的爱情从来就没有“世外桃园般的爱情”。

二、大学生的爱情观既让人充满向往,又很脆弱

大学生朝气蓬勃,有理想,有上进心,而对永恒的话题──爱情,既向往,又缺乏理智。在调查中占41.5%的女生认为大学谈恋爱是一时的好奇,经历了十二年寒窗之苦、高考的艰辛、无硝烟弥漫的战场的拼搏,进入了象牙塔,青少年压抑久的心终于得到了释放,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已经改变了高中的那种只有读书为高考的观念已不复存在了,思想放松了,再由于处于青春骚动期的大学生终于找到了释放情感的方式--谈恋爱。由于生理、心理等各方面的日趋成熟及对人生认识的完善,自然对爱情有了现实的变化。在调查中,占13%的男生认为大学恋爱的一个目地是为了生理的需要,占20%的男生认为大学生恋爱同居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而58%的学生则反对同居,认为同居是对道德的一种败坏;而约9%的文科类的女生认为同居无所谓,感情已达某种程度的时候,那也无可非议,只要双方合适就可以,这可能与其所接受的知识、认识及感性思想的浓厚等有关。约占60%的学生则认为爱情应该专一,忠于彼此,这成了主导思想,看来当代的大学生还是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思想道德观趋于良性化发展。一部分的女生认为如果可以找到更好的,会考虑换男朋友,追求更加完美的爱情,体现了对爱情的理想化,缺乏理性,谈恋爱只是凭着自己的感性认识,缺乏成熟的分析。这样一来,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大学生爱情信任度的下降。占70%的学生认为大学生谈恋爱可信度不高,但不会完全、坚决地反对恋爱,因为对消费者的大学生而言,婚姻是遥远的事情,还谈不上责任与义务,大学时代谈恋爱也无可厚非;对爱情的认识,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比较成熟的表现,在被调查的大三、大四的学生中,占60%的人主张恋爱应结合社会现实,家庭实际,经济能力等,少了鲁莽和随便,多了成熟、理性的思考。

大学生爱情观篇2

笔者于xx年12月对白云大学的学生做了爱情观的问卷调查和网络调查。在对白云大学各系、各年级学生关于爱情观的抽样调查中显示:当今的大学生的爱情观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谈恋爱这在大学校园已不是希奇的事了,大学生有自己的恋爱观,约91%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恋爱是正常的。其中89。5%的男生赞同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谈恋爱,68。5%的女生认为大学生恋爱可有可无,一切天注定,其中又以文科女生为主占55%。占80%的学生认为大学的爱情是理想的,浪漫的。

在谈到爱情的标准时,占71。5%的学生认为爱情应以感情为基础,70%的男生认为爱情应是随缘的,而只占6。5%的女生相信随缘,但相信以金钱,外貌等为基础的爱情占了一部分,主要表现为女生占11%。尽管多数人认为大学生谈恋爱很正常,但对爱情的信任度上占70%的学生认为大学生的

爱情可信度不高,毕业意味着分手,很难走向婚姻。而12%的理科女生认为大学的爱情是忠贞的,可信度甚高;占18%的文科女生认为大学生恋爱可以发展为婚姻。

综上,通过对白云大学生的抽样调查表明:爱情表征着两个相爱的人连成的心,神圣不可侵犯,体现为大学生对爱情的认识较理想化,希望找到理想中的爱情,而现实的残酷又给爱情加了矛盾的枷锁,绝大多数的大学生不能很好地处理爱情与现实的诸般关系。同时,大学生对大学期间恋爱的认识又是片面的。

一、大学生的爱情代表着浪漫、理想化,但又无法摆脱现实的羁绊及残酷

从白云大学网上调查搜集的资料看:既有对现实的美好爱情的憧憬,如爱情是神圣的、坚贞的、爱情如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爱,简单而又简约!我们的爱是建立在相互之间的需要上的!我们身边的爱是轻轻的来,而又轻轻的走!没有线,没有头,一切都是那么的简单而又简约!又有对现实残酷的无奈,如难得一身好本领,情关始终闯不过,柔情蜜意,乱挥刀剑无结果。流水滔滔斩不断,情丝百结冲不破。刀锋冷,热情未冷,心底更是难过。无情刀,永不知错,无缘份,只叹奈何,面对死,不会惊怕,离别心凄楚。人生几许失意,何必偏偏选中我。挥刀剑,断盟约,相识注定成大错。又有对爱情的无奈,如爱情如流沙,爱是什么?相爱,不就是两个人你爱我,我爱你,还有我现在想的是现在相爱,以后会怎么样呢?会结婚嘛?所以我很犹豫,我很彷徨。因此,当代大学生的恋爱充满着浪漫与高尚,又逃不脱现实的残酷。无怪乎,有人说:大学不谈恋爱,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而现实的爱情从来就没有世外桃园般的爱情。

大学生爱情观篇3

【摘 要】 文章阐释了《诗经》中的《邶风・静女》、《{风・柏舟》、《王风・采葛》中的纯美爱情,认为《诗经》中的爱情诗所表现的大胆追求、坚贞不渝、纯真无暇的爱情观值得当今大学生借鉴,有利于当今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批判了现今社会物欲横流,功利化的爱情观。

【关键词】 《诗经》;爱情观;精华;借鉴

爱情是人类亘古不变的情感追求,我们都希望永浴爱河,共度此生,也算给世间孤独的裸的自己一个圆满的交代。纵观《诗经》,我们可以发现,在《诗经・国风》中的160篇诗作中就有52篇是直接描写爱情的,此外,还有许多以家庭婚姻为题材的诗歌也不同程度地涉及到爱情内容。这些作品所表现的大胆追求、坚贞不渝、纯真无暇的爱情观,反映了当时民风的淳朴,向世人展示了完整的爱情过程。现代社会依然在延续着这种美好的情感,或挚烈,或平淡,却也夹杂着些许的功利色彩。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爱情特征,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爱的方式。因为爱情,把毫无血缘关系的两个人结合为一体,繁衍后代,甜蜜生活。莎士比亚曾说:“爱情不是花荫下的甜言,不是桃花源中蜜语,不是软绵的眼泪,更不是死硬的强迫,爱情是建立在共同语言基础上的,是人类特有的情感,是人类不竭的动力之一”。[1]《诗经》中爱情观的精华值得当今大学生借鉴,从而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为今后组建幸福美满的家庭做准备,也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得以传承。

一、《诗经》中大胆追求,坚贞不渝的爱情观与现今社会随意的爱情观

《诗经》时代的爱情尽管处处昭著远古时代的古朴痕迹。但它早已不再是人类童年时期的纯生理本能的需求了,在他们追求异性的过程中,已经有了明确的择偶标准,他们表达着自己内心真实、高尚、纯洁的情感,这种情感是健康的、质朴的,也是动人的,严肃的。[2]《诗经》中的爱情观自然流露,表白大方,充满了甜蜜,也彰显了一种大胆追求的行为。如《邶风・静女》这首诗描写了男女大胆约会,追求自己幸福的场面: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汝美。

从场景描写来看。这是一首男女幽会密约的诗篇,但是也是因为他们大胆追求才得以欢聚。其中男女主人公互相逗乐,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因为大胆追求,才有向“父母之命”公开违抗的挚烈与勇气。以及对爱情的坚贞不渝。

在《{风・柏舟》中就有一位少女要求婚姻自由,大胆追求爱情的专一: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彼两髦,实为我仪:之死失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泛彼柏舟,在彼河侧。彼两髦,实为我特:之死失靡慝,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从整首诗看,铿锵有力,句句出自肺腑,是一种对“父母之命”的控诉,也是一种对爱情誓死不变的忠贞。“之死失靡它,之死失靡慝”是女子坚贞不渝的有力武器。《邶风・静女》以女性的口吻表露大胆追求的恋爱过程,展示了其坚贞不渝的誓死不变的爱情观。在《诗经》中不仅有痴情女子,也有大胆表露自己爱慕心上人,大胆追求的痴情男子。如《王风・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整首诗把一个男子对采葛织夏布,采蒿供祭祀,采艾治病的勤劳姑娘无限爱慕淋漓尽致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自古不乏专一男人。世人都说世间没有一个男人是好东西。但从《诗经》中我们发现,男子也有很多对爱情忠贞不渝,对妻子忠贞不二的诗篇。在《郑风・出其东门》中得以体现: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

出其A,有女如荼。虽则如荼,匪我思且,缟衣茹,聊可与娱。

这首诗表现了男主人公一心一意爱自己妻子的情怀,给当今社会“花心萝卜”有力一击。世人皆说男人喜新厌旧,《诗经》中的男主人公却演绎着“瓶盖”还是原配的好的爱情故事。

然而现在社会的爱情观不然,甚至可以说是非常随意的。现在的年轻人谈恋爱讲究的是自由,即自由恋爱,对于拉媒说纤这一行为甚是厌恶。当男子看中一个自己心仪的姑娘时,就奋力去追求,求爱的方式也千变万化。富有浪漫细胞的人总不愿错过任何浪漫的机会,积极营造各种浪漫场面。送花之旅,海滩之旅,爱心之画,令人目不暇接。在这世人安乐的国度,只有想不到的浪漫,没有你做不到的浪漫。一天24小时褒电话粥的,每分每秒粘在一起卿卿我我的不乏其人。小手拉大手,出入各种公共场合,已成了家常便饭的事。当然也有一些不解风情的低情商者。在如今的社会,床第之话被搬上餐桌很正常,男女的话题随处可谈,恋爱很正常,分手也很正常,结婚很正常,离婚也很正常。仿佛情感可以随处安放。但因此也产生了一个弊端,就是人们情感的不稳定,情感的泛滥,就像隐藏着的山洪,随时有爆发的危险。时代的发展带来心态的开放,却也带来情感的放纵。当然,在当今社会也存在着不少的痴心男女,共同维护坚贞的爱情,但总体而言,当今社会的爱情观越来越随意化。

二、《诗经》爱情的纯真与现在社会的功利性

《诗经》中的爱情诗,男女主人公都只渴求能够和自己的意中人厮守终生,没有太多物质的渗入,连赠送的定情信物都是很随意的,甚至信手拈来,以表情意。《诗经・卫风・木瓜》中“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男女间互赠定情信物,表示相互爱慕。不管女子还是男子,平凡的一草一木,在情人眼中都会变成无价的珍宝,是爱情的象征。你送给我木瓜,我送给你佩玉,并不是简单的回报,而是我想要永远与你相伴。你给我木瓜,我回报你佩玉,我要的不是以物易物,而是一颗只爱你的心,愿意和你慢慢变老,多么纯真而伟大的爱情。

但在现实社会中我们看到的是太多的功利和自私,世人总把门当户对挂在嘴边,以为穷人和富人相结合,纯属看上别人的钱,而不是看上他的人。由此衍生出了为家庭利益、企业利益、钱财利益而恋爱、而结婚。确实,社会上有许多人把爱情当作筹码,一切只为了自身的利益。不然,哪会出现美少女为了钱而嫁给老头子;平凡女子极力掩饰自己的身份,通过穿衣打扮混入上流社会,傍上富家子弟;小白脸为了钱宁愿被包养之类的丑陋现象呢!至于定情信物,要世人像《诗经》那样送平凡的草木,谁人搭理。在如今这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大家都很现实,少了《诗经》的淳朴与纯真。以至于常把车、房、钱挂在嘴边,仿佛爱情的世界只有物质。不置可否,物质对于每一个人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切不可势利,不然毁掉的将是一段美好的尘缘,那可真是会遗憾终身,抱憾而死。为了各种利益,而没能和自己心爱的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到最后的最后果真不会后悔吗?果真能幸福生活一辈子么?当然,也不乏《何以笙箫默》的不将就之人,宁愿过得平凡些,也要紧握住爱人的手,追求一种简简单平淡淡的幸福,这才是人世间的真爱。

三、大学生如何学习《诗经》中爱情观的精华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很多人禁不住金钱的诱惑,美女的诱惑。在这潮流中,很多人迷失了方向,对爱情的态度不容乐观,甚至抱着玩的心态。《诗经》爱情的大胆追求,忠贞不渝,纯真的可贵精神值得我们世人学习。作为一名大学生,应汲取《诗经》中爱情观的精华,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大学生要借鉴《诗经》中的精华,首先,大学生得认真研读《诗经》,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古语云:胸有诗书气自华。若胸中有墨,自身的修养将会不断提高。“君子”就是在不断修炼中形成的。其次,大学生不应跟随当今社会的恶风陋习。我们知道,在如今的社会,经济是不断提高了,但是人们的修养却逐渐降低。在情感的世界里,不懂得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由此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渐渐就出现这样一种热潮:换男女朋友如换衣服。世人皆不解,只好认为现在的人病态了。其实只要双方独善其身,互相谅解,多从自己身上寻找不足,就不会导致决裂的尴尬境地了。身为一名大学生,应以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为己任,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对待自己的每一份情感,有始有终,方能长久。最后,应慎思明辨,知其可为,知其不可为,不断规范自己,不断向“正人君子”发展。

爱情是人类特有的感情,是一种自发的不由自主的情感冲动,同时也是一种个体的自我选择。歌颂爱情是永不凋谢的主题。《诗经》中爱情观的精华值得我们大学生借鉴与弘扬。

【参考文献】

[1] 丁璐,浅谈女大学生的爱情观[J].西部教育发展研究,2009.4.

[2] 周云芳,不得不爱读诗经[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大学生爱情观篇4

【关键词】大学生;爱情观;教育内容;设置

爱情观是人们对爱情的态度和根本看法。爱情是一种美好高尚的感情,是完美人生不可或缺的主题,甜蜜的爱情不仅能让人在情感上产生巨大的幸福感,还能促进学业和事业的进步和成功。90后大学生生理发育渐趋成熟,对爱情的憧憬越来越强烈,他们用90后特有的思维在探索着爱情,爱情对他们而言就像一个充满吸引力的神秘花园,他们对爱情还有太多的疑惑。针对90后大学生的爱情困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爱情观教育应该有针对性地设置教育内容。笔者认为对大学生进行爱情观教育的内容应该主要包括大学期间恋爱到底是选修还是必修课、大学生该怎样理性处理爱情中的关系以及怎样培养和提高爱的能力。

一、大学生恋爱选修与必修之选择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有学生问:我不知道在大学究竟要不要谈恋爱,谈恋爱会不会影响学业,恋爱在大学期间究竟是选修课还是必修课?笔者认为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先弄清楚什么是爱情。关于爱情,人们一直在思索她。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爱情是一种纯精神的活动,这是一种“唯精神论”。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认为爱情是性本能的充分表达,这是一种“唯论”。18世纪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爱情是集美貌、、好感三者于一体的真挚情感。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腾伯格认为爱情是由亲密、激情和承诺三部分组成的情感。二者虽然强调了精神与的结合,但却忽视了产生爱情的物质前提和社会关系。马克思主义爱情观从更全面的视角来定义爱情:“所谓爱情,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相互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的终身伴侣的一种强烈、纯真、专一的情感。”从这个定义可知,爱情包含、理想和责任三个基本要素。

把爱情与其他的情感如亲情、友情区别开来。在授课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白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属于人的自然属,但人的自然属性不是纯粹的自然属性,而是人化的自然属性。正如弗洛姆所说:“的独占性只表现在我只同一个人完全地,即在灵魂和肉体上融合为一体。”即人类的不仅包括身体的结合,还包括灵魂的交融。要让学生明白婚前对男女的自我评价产生的不同影响。女生在发生婚前后自我评价会降低,而男生的自我评价会上升。恋爱是能够给人信心和力量的活动,而不是让人自我轻视和否定的游戏,大学生对待要持谨慎态度。理想使爱情具有了深刻的社会内涵,两个志趣相同的人在一起才会形成对生活的共同理想,正是因为理想的存在,才能在发展爱情的过程中相互扶持,共同去迎接人生的伤痛和喜悦。责任升华了和理想,也是能够让对方彼此接受和信赖的重要因素。一句负责任的诺言会打动对方的内心,一个负责任的行为会提升爱情的境界。、理想和责任这三个要素的有机结合构成了美好的爱情,只有理性了解了什么是爱情,才能认清爱情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也是让大学生驾驭爱情之舟的前提。

大学期间谈恋爱究竟是选修课还是必修课,这个问题的答案因人而异。不同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成长环境不同,思维方式和爱好习惯不同,对爱情的期望值也有高有低,所以大学期间是否谈恋爱问题不必刻意在选修和必修之间选择一个答案。那大学生要怎样对待这个问题呢?首先,对爱情有一个理性的认识。爱情包括、理想和责任三个基本要素,其中责任是和理想的升华,也是双方最为看重的部分,责任是为对方忘我的付出和担当,是思想成熟的一种体现。如果双方都意识到为对方负责的重要性,就为谈恋爱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其次,等待相遇相知的缘分。浪漫爱情对正值青春妙龄的大学生具有巨大的魅力,但爱情可遇不可求,在对什么是爱情有了解以后要耐心等待爱情的降临。爱情是两个人之间擦出的火花而不是单方面的付出,在千万人之中相遇并引起感情的激荡极其难得,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爱情开始的前提。因此,大学生谈恋爱与否要因人而异,当能够体会到为对方奉献的幸福感并且缘分来临才可以开始一段恋情,切不可盲目跟风,为恋爱而恋爱。

二、大学生恋爱关系之理性处理

大学生要学会理性处理恋爱中的各种关系。经常有学生感到很困惑,如何处理二人世界与集体生活的关系?怎样才知道这份感情是爱情还是友情呢?怎样才能在大学期间同时收获爱情与学业?在他们看来,完成好学业能为爱情的未来提供保证,而爱情容易让人疯狂和痴迷,处理好这些关系是很困难的事情。大学生要学会理性处理的恋爱关系主要包括:

首先,要学会处理学业与爱情的关系。大学阶段的重要任务是接受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熏陶,接触各种新的思想和学术前沿,获得广博的知识,提升理论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将来的事业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也是为爱情提供物质基础的前提。爱情是幸福人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相爱的双方具有共同的理想,爱情只有将学业、事业结合起来,才能赋予爱情丰富的社会内涵,给予爱情持续下去的活力。所以,在大学这个非常特殊的阶段,大学生应该把学业放在首位,让爱情服从学业。大学生要牢记双方的恋爱关系不能成为学习的阻碍,而是在探索学习的道路上相互扶持、相互鼓励,给对方传达积极向上的动力,从而为爱情打下坚固的基础。

其次,要学会处理二人世界与集体生活的关系。爱情具有排他性特征,大学生在恋爱时,有强烈希望与对方单独在一起的冲动,以至于沉迷于二人世界而脱离集体生活,当激情过去之后,往往因生活的繁琐以及缺乏处理矛盾的方法与技巧而导致分手,有的大学生因不能承受分手的痛苦而走上自杀或杀人的道路。所以,大学生恋爱要处理好与二人世界与集体生活的关系。鲁迅说:“不要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要义全盘疏忽了,人生第一要义就是生活,人必须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只有经过生活洗礼的爱情才能绽放其迷人的光彩,才能走得长远。所以大学生的爱情只有融入集体生活中,不断地提高自身为人处事的能力,让爱情在生活阅历中不断得到积累和发展。

第三,要学会处理爱情与友情的关系。区别友谊和爱情对于维系和发展同学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在教学中有很多同学会问:“我和某位异性同学有过几次接触,虽然不太了解对方,但初步印象还不错,我是不是爱上对方了?”可见有的大学生对爱情和友情还不能正确区分,容易误把友情当爱情。友情是一种开放性的体系,她是建立在平等、真诚、理解和互相信任基础上的关系,而爱情的系统则是关闭的,她要求男女双方彼此强烈吸引并且忠诚专一。友情能让人感到满足,而爱情则让人充满期待和不安。友情和爱情都是人类的美好感情,异性之间的友情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转化为爱情。判断两人之间的感情是爱情是不是爱情要看这种感情是否具有专一性、平等性、强烈性和持久性四个特征。当一个人觉得喜欢和另一个人单独在一起并且感到有幸福甜蜜感觉的时候,并且有信心把这种关系持续发展下去,那么就要思考一下这种感情是否可以进一步发展成爱情。否则,还是做朋友比较恰当。

三、大学生恋爱能力之培养

爱的能力是指具备和他人建立和保持亲密关系的能力,它对维持恋人之间的良好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心理学家弗洛姆认为爱是人的一种主动能力,是一种使人和他人相互联合的能力,爱的能力使人成为他自己并保持他的完整性。爱情不仅是一个理论课题,同时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只有具备爱的能力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爱他人,体验到爱给双方带来的甜蜜与幸福。想要拥有一份美好爱情的人,就必须经过学习,培养爱的能力。

爱的能力主要包括表达爱情的能力、拒绝爱情的能力、发展爱情的能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首先,要培养表达爱情的能力。当一个人觉得有必要和信心向另一个人表达心中的爱意时,就要在合适的场合用恰当的方式和语言向对方表达出来。很多同学表示暗恋对方已久,但不知该如何表达,非常苦恼。表达爱意需要勇气和信心,但不能鲁莽,要创造机会,选择场合;其次,要培养拒绝爱情的能力。如果双方互有好感,表白很容易被接受。但对表白者没有好感时就要果断拒绝。拒绝爱的能力要对表白者有足够的尊重,做到态度明确表达清楚;第三,要培养发展爱情的能力。发展爱情的能力包括为对方奉献和处理感情矛盾的能力。“爱的目的是使其对象获得幸福、发展和自由。”爱情的本质是给予,“爱情首先是给而不是得”,爱情需要包容、理解和付出,要学会在给予和付出中体会爱情的快乐。恋人之间由于性格、背景等差异,必然出现矛盾和冲突,付出、包容、沟通和谦让是非常有效的方式;第四,要培养承受挫折的能力。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遭受挫折在所难免,比如表白失败、失恋等等,所以要提高自己的承受挫折能力。要学会用理智来驾驭感情,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当前,对大学生进行爱情观教育亟待加强,如何设置大学生爱情观教育内容还在不断探索之中。积极探索适合大学生爱情观教育的新内容,并将之传授给大学生,对于引导90后大学生正确理解爱情,把握和处理情感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1]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0年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64

[2]埃利希・弗洛姆.爱的艺术[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40

[3]鲁迅.鲁迅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21

大学生爱情观篇5

[关键词]大学生;恋爱观;学业;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2-0221-01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谈恋爱和对其错误的恋爱观进行了分析和说明,之所以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社会各界和高校对此现象也投入了较大的关注。但仍未能形成较完整,系统的定论。就现状来说,高校掀起的恋爱热,覆盖面广,影响深,这不能不令人深思。

一、 当代大学生恋爱观现状及其萌发

随着时展,整个社会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大学生谈恋爱越爱越普遍,而且大学生是国家的建设的栋梁,然而在面对爱情时,有些学生并不是真正去了解爱情,而盲目的去恋爱。恋爱婚姻积极观与否直接关系着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社会的发展,所以只有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才能使当代大学生获得健康,高尚的爱情,拥有幸福,美好人生。

(一) 什么才是真正的爱情?

爱情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里双方要充分发挥人性里面美好的一面,相互尊重,理解,宽容,支持,信任等等。无论什么样的爱情都离不开这个过程。没有这些爱情就是一句空话。爱情需要一定的基础,爱情发展将会得到升华,爱情的结局将是一段美好的故事和传说。真正的爱情,是在能爱的时候,懂得去珍惜,真正的爱情,是在无法爱的时候,懂得去放手,因为放手才是拥有一切。爱需要对方相互去付出。

爱情是发自内心的付出。真正的爱不是用言语可以表达的,是发自内心的,你的整颗心都会被你爱的人所吸引,为她着迷,为她牵挂,但愿每一分钟都可以见到他,见不到的时候时时刻刻都会想着他,见到的时候你会兴奋,心跳加快,在一起的时候你会感觉很温暖很安全,真正的爱你会心甘情愿的照顾他关怀他,给与她想要的一切,看着你爱的人开心你也会跟着开心,看到他烦恼你也会跟着烦恼,但你会想尽一切办法使你爱的人开心快乐,真正的爱你会想和她共同到老,与他相濡以沫,你会期待用你的全部爱心来带给他最大的幸福,而你也在这种过程中得到了另一种幸福!

(二)大学生恋爱观的产生

1.恋爱心理自主,随意性强

现今的学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或许是因为成长过程的寂寞。他们对感情表现的冲动,较少的看重金钱,权力,地位的因素。心理自主性强,在恋爱问题上,个性突出,重感情轻现实,易冲动,从小受到传统观念的局限。

2.自我控制能力很弱

大学生一旦坠入情网,往往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缺乏理智的驾驭能力,对恋爱的现象过分依赖,稍有波折就痛苦万分。由于大学生恋爱的不成熟,成功率较低,持续的时间很短,失恋是必然的结果,一旦恋爱受挫,机会情绪失控,对于学业造成较大的影响。失恋带来的悲伤,痛苦等情绪会使当事人的心理受到很大的伤害,有的甚至形成阴影容易引发严重的心理或心理疾病,如果不能及时化解,甚至会造成轻生等严重的后果。

3.盲目的跟随大众的心理

刚进大学许多同学会看到校园里有许多情侣,在他们眼中感觉自己如果不去谈恋爱就落后了,就自认为自己很不优秀,所以就盲目的跟随大流也不考虑自己的实际能力也去谈恋爱,盲目的跟风,没有真心去寻找一个自己能在大学对自己学业等各方面的发展都有帮助的那个人。很显然这样的恋爱的保质期很短。因为他们就没去真正去了解爱情。

(三) 当代大学生几种错误的恋爱观

1.思想过于开放,不符合中国传统道德理念

西方开放思想冲击了人们含蓄内敛的东方传统观念,有的不愿受传统观念的束博,恋爱方式公开化,光明正大,甚至有些大学生在公共场合,大庭广众之下旁若无人,做出过分亲密的举动。

2.主次不分,恋爱影响学习

在对待,学业与恋爱的关系上,少数学生认为恋爱会促进学习,较多的学生认为恋爱会阻碍学习,更多的学生认为恋爱后和以前一样。大学生主观愿望是搞好学业,却在日渐深厚的感情中迷失自我,荒废了学业,甚至因爱情波折而是自己陷入无尽的沉沦。

3.恋爱的目的不明确,只为体验爱情

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把校园爱情最为生活的点缀,以此排遣课余生活的寂寞,改变生活的单调,恋爱成为一种感情体验借此寻求刺激,据我们调查有大部分学生认为校园爱情是一毕业为爱情终点的。这种恋爱观放纵情感,推卸责任,贻害无穷。

4. 恋爱追求流行模式,不符合客观现实。

针对这些情况可见同学们对恋爱的认知还是很少的,在面对爱情时往往考虑的问题都是比较片面的,只考虑两个人在一起时的事情,如何让对方更快乐,甚至把让对方获得快乐作为自己每天的主要任务,而没有考虑到家庭、社会、周围事物的影响。往往在乎爱情的过程而不考虑结果,把爱情与婚姻想的脱离了,甚至就没有考虑过以后婚姻的事情。在意识的冲动下,不顾及后果和影响。有的荒废学业,有的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二、学业与爱情的关系

大学生应该把学习放在第一位,特别是在当前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更要把学习作为大学的主要任务;二、要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不要因为精神空虚或贪图虚荣而一时冲动,平时可多参加一些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在锻炼能力、展示自我的同时也能从一定程度上满足对情感的需要;三、恋爱要建立在互敬互重的基础上,恋爱双方应该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工作上互相支持,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四、如果是一个有独立自主、具有成熟健康的心理和生理的大学生,完全有能力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完全有能力让爱情与学业互相促进、互相交织而又不互相影响。大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自身素质、习成一技之长而实现人生理想。这个理想应该包括有一个好的伴侣。

大学生拥有正确的恋爱观将对他们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起到积极的作用。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黄金时期,不要因为谈恋爱而耽误了学业,要正确处理好爱情与事业的关系,最好做到爱情与事业的双丰收。尤其要学会理性的处理好因爱情而引起的一系列矛盾与选择。还有大学生一定要牢记自己的方向,加强大学生爱情观教育,爱情是人生的重要课题,也是大学生踏上人生之路的必修课。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不仅是青年成才的重要前提,是恋爱成功,婚姻幸福的必要保证,同时也是个人人格完善,成就事业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李永芳,倪志军,牛瑞仙,李效良,刘京.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性科学,2009,(1).

[2]钱兰英.大学生对婚姻与性的态度[J].青年研究,2000(11)

[3] 李志、彭建国.大学生恋爱价值观特点及教育对策[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0(4)

大学生爱情观篇6

调查对象:湖北医药学院全体在校学生

调查方法:采用了分层抽样,随机抽样对各学院各年级的学生进行了关于恋爱观问题的抽样。主要采取书面调查法中的问卷调查,共发出纸质问卷60份,回收50份,问卷回收率为83%;同时发起网络问卷调查,以电子邮件和网络日志形式发出,作为纸质问卷的补充,收集到8份。共58份。

一、我校大学生恋爱观的现状

恋爱观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恋爱问题上的集中体现,是对恋爱和爱情所持的基本观点和态度。大学是人生的黄金阶段,也是人生恋爱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此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我校恋爱观进行了一个调查,了解我校大学生爱情观的现状。

(一)大学生恋爱现状

(二)大学生的恋爱态度

大学生对在校期间谈恋爱的看法

大学生对恋爱所持的态度有积极、消极两种。大部分学生认为,大学生谈恋爱无可厚非,是一种正常现象,因而持积极态度。只有少部分同学认为不好。显而易见,大学生认为在校谈恋爱是一种正常现象。

(三)大学生的恋爱动机

表3调查显示,大学生的恋爱并不完全是对于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更多的是出于爱情以外的原因,包括寂寞、好奇心、从众心理等等,极少一部分是为了婚姻而恋爱。

(四)在恋爱中的消费态度

可以看出来,大部分大学生认为应该是男生掏钱,这点还是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有一部分认为应该AA制,共同付出共同承担;而女生掏钱的情况和不分彼此的情况相对较少。

(五)失恋后的摆脱方法

对于失恋以后的摆脱方法,大部分学生选择了理性的方法,比如转移注意力,或者找好友倾诉,但也有一部分不知道怎么去化解失恋的痛苦,选择报复对方来达到内心的平衡。

二、大学生爱情观及存在问题分析

(一)大学生恋爱心理特征

1、依赖心理。由独生子女的孤独感和习惯了他人的呵护与关爱所致,属于“情感寄托型”的恋爱动机,缺乏独立意识和自立能力,易受挫,需要一个人来倾诉。

2、孤独心理。有的同学觉得自己在大学里一个人太寂寞,整天无所事事,急于找另一半来跟自己度过无聊的时光。

3、游戏心理。其恋爱动机是为了满足与异往的欲望,寻求刺激,甚至发生了婚前,完全持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4、大众心理。周围人都谈恋爱了,自己还没谈恋爱觉得很没面子。

(二)当代大学生爱情观存在的问题

大学是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其心智虽趋于成熟,但在处理大学中恋爱的问题时却往往不够理性,本次调查结果凸显大学生爱情观的迷茫与困惑。

2、不注重恋爱的结果。目前恋爱的大学生,有相当一部分人根本没有考虑过毕业之后的发展,“只在乎曾经拥有,不在乎天长地久”的心理遍布在大学生群体中。他们把恋爱当做大学生活的一部分,如果大学不恋爱,便觉得大学不完整,而从未考虑过将来的婚姻和组建家庭,这就造成“毕业那天一起失恋”成为一种正常现象。有24%的同学从未考虑过恋爱与婚姻的关系,在爱情观上表现出不负责的态度。

大学生爱情观篇7

【关键词】 大学生;非健康;恋爱观;表现;原因;对策

爱情作为人类的基本情感之一,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也是大学生宿舍“卧谈会”中的热门内容。大量事实证明,最让大学生心醉与神往的爱情,同时也是大学生最大的“烦恼源”。

一、影响大学生积极恋爱观形成的恋爱现象

1、单恋

亦称单相思,是指一方对另一方的一厢情愿的倾慕、思念和热爱。单恋严格来说并不算是爱情挫折,但盲目的、非理性的单恋给大学生带来的伤害却有可能是严重的,大学生须加强自我保护,早日使自己走出单恋的漩涡,才能拥有一个健康的人生。

2、多角恋

是指一个人同时和两位或多位异性发生恋爱关系。陶行知曾说:“爱情之酒甜而苦。两人喝,是甘露;三人喝,是酸醋;随便喝,要中毒。”无论哪种多角恋都会消耗当事人大量的精力和时间,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其学习和生活。同时对爱情的纯洁性带来阴影,因此,大学生要提高自己的爱情道德认知,冷静考虑自己与恋爱对象的关系,避免卷入多角恋的尴尬局面。

3、失恋

爱情心理学对失恋的定义是:在热恋时期,其中一方由于某种原因,觉得对方已经失去在心中的爱的位置,主动中断与对方的恋情,而对方的感情仍难以平复,就处于“失恋”状态;或双方由于某种不可抗拒外力的作用,被迫中断相互间的恋爱关系,双方的感情难以平复,都处于“失恋”状态。失恋引起的主要情绪反应是痛苦与烦恼,大多数人能正确对待和处理这种恋爱受挫现象,愉快地走向新生活。然而也有一些人不能及时排除这种强烈情绪,导致心理失衡,性格反常。

二、当前大学生不健康恋爱观的具体表现

1、恋爱方式不文明

男女生在公共场合随意搂抱,接吻,行为过度亲密,不注意自己的学生形象。

2、轻率

通过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当前大学生对爱情中“性”的态度已经达到非常开放的认识。绝大部分大学生对婚前持无所谓的态度。有关调查显示,在过去的12个月内,在有的青年学生中,20.3%的人有过不止一个。在有的女性中,超过1/5的人有过怀孕的经历,且近1/20的人有过多次怀孕经历。在未婚妊娠的女性青年中,90.9%有过人工人流的经历。

三、引起大学生不健康恋爱观的因素

1、个人

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生理发育已经基本完善,已具备了成年人的体格及生理功能,但心理和三观尚不成熟,对于爱的真谛以及爱情的责任不能全面了解和把握,在处理恋爱问题上表现出简单、幼稚和不成熟。

2、家庭

当前大多数大学生基本已年满十八周岁,家长给与子女更多的是自由和支持。同时,家庭教育片面追求智育的弊端,最终也导致了当代大学生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

3、社会

(1)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礼义廉耻一直是我们的主流文化,虽从来不缺性文化,但这些文化一直入不了主流,“经典文化”里的孔孟程朱、庄老佛禅八竿子也打不到它。所以直到现在性一直都是我们不愿正面提及的问题,每每谈到关于它的话题时都是遮遮掩掩。

(2)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恋爱观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据调查发现,有37.8%的大学生谈恋爱利用网络传递信息=交流感情。网络的虚拟和规范缺失对大学生的性观念产生了负面影响。例如:虚拟世界的激情视频聊天,社会虚拟结婚等。在一个规范确实的虚拟世界里,对大学生恋爱观影响最大、毒害最深的还是“黄色信息”。这些黄色图片、视频,黄色文学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学习、恋爱伦理都具有负面影响。

(3)高校周围的人文环境恶化。当前不少以营利为目的娱乐场所在高校周围应运而生,诸如大量提供学生租用的房屋,各种医院的人流广告,私人影院,麻将馆、洗浴中心等,这些人文环境的恶化都为大学生不健康恋爱行为的形成起到了催生作用。

四、纠正大学生不健康恋爱观的对策措施

1、培养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1)引导学生处理好恋爱与学业的关系。大学期间,大学生应该将学业放在首位,秉持恋爱服从学业的态度;其次,增强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感,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爱情,互尊互爱,自尊自爱,承担起各自的责任和义务;最后,引导学生加强自我控制。理智判断行事,避免过激的情绪和行为,文明恋爱。

(2)通过前文对当前大学生恋爱现象的分析,大学生积极、健康的恋爱观的引导与教育已成为当前大学生教育的一个“软肋”区。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管理体系。这三者必须密切配合,采取贴近大学生思想实际的方式进行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处理好恋爱与学业的关系,塑造健全的人格。

2、加强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健康恋爱行为意识

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生活能够满足大学生的情感要求,是消除大学生孤独感,培养大学生健康情操,强化道德力,珍视快乐人生的良好方式。文明恋爱,理智行事是当代大学生恋爱的健康表现。学校可以利用板报、漫画、各种文体活动及专题讲座、座谈会等形式丰富大学生的业余生活。以此活跃学生身心,同时加强学生对健康、阳光恋爱意识的认知与培养。

3、培养爱的能力,提高恋爱挫折承受能力

爱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能力,它需要知识和努力,只有掌握了爱的艺术,具备了爱的能力,才会正确面对和处理爱情。爱的能力,包括了表达爱的能力、接受爱的能力、鉴别爱的能力、解决爱的冲突的能力、拒接爱的能力、发展爱的能力。大学生培养爱的能力和责任,为自己负责,为恋人负责,为社会负责,才能保持爱情长久,创造幸福美满的婚恋。

(1)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的管制。学校周边的混乱秩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的文化环境及学生的恋爱理念和行为。社会相关部门应协调一致,加强对社会秩序的监管,为学生的恋爱提供正面积极的影响。

(2)加强对健康文化的宣传。利用各类传播资源,宣传正面的、积极的恋爱观点、恋爱现象、恋爱典例,摒弃不健康的网络信息,向学生传递健康的内容,促成正确的恋爱观,确保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对于大学生恋爱问题,学校也应该给与积极的引导。首先,可以开展丰富的集体活动,转移学生的注意力,重视学生素质的培养;其次,学校应该增加心理健康选修课程的开设,提供给学生科学的、健康的恋爱与性知识,从而更好地应对恋爱中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轰振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 黄珊珊.大学生恋爱观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2.

[3] 赖惠彬.当前大学生恋爱观类型分析及教育引导[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S1.

大学生爱情观篇8

>> 高职院校学生爱情观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 大学生爱情观研究 中小学学生“补课现象”的社会学分析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社会学分析 心理实践教学中大学生爱情观量表的编制及爱情特点分析 “城管”现象的社会学分析 时尚现象的社会学分析 当代大学生爱情观与心理健康 “90后”女大学生爱情观探究 加强高师学生爱情观教育的有效途径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爱情观内化 浅析90后大学生爱情观现状及教育策略 关于大学生爱情观教育内容设置的思考 影视与大学生爱情观建设的关系 浅析古典诗词教学对大学生爱情观的影响 大学生“课堂沉闷”现象的社会学分析 大学生“毕婚”现象的社会学分析 “房中房”现象社会学分析 “幼儿园教师现象”的社会学分析 县域青年相亲现象的社会学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2-11-19.

[3]吴敏,张天赦.10岁男童认为学校教育过于僵化,与父约定可休学不可终止学习[N].南方日报,2012-11- 20(GC05).

[4]深圳广电集团.小学生日记自称恋爱伤不起得高分 老师批语:老师才是伤不起[EB/OL].http://s19 /news/society/201212/2568369425.shtml,2012-12-25.

[5]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6][法]福柯.主体解释学(第二版)[M].佘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大学生爱情观篇9

案例一:某高校大四女生,在校外从事家教工作,与学生家长发展成为恋人关系,后因该女生家长极力反对而欲分手,被男友刺死在学校校园。案例二:某高校大一女生进入大学后结识了新男友,但同时未与原高中同学男友明确分手,被原男友刺死在校园附近。 

二、当前大学生校园恋爱观和恋爱行为的新特点 

1.自由性。(1)恋爱对象选择自由。当前大学生对于自己所交往的人员对象选择比较自由,或是同学、学校的师长,或是社会上的人士,甚至是已婚人士。就像案例一中所阐述的那样,无所谓身份的对等,选择已婚人士作为交往对象在当前的大学生中也时有发生,而这种关系更容易引发纠纷甚至导致悲剧。这都是对恋爱对象的自由选择,甚至可以说是随意地选择所造成的不良后果。(2)恋爱关系处理的自由。有的大学生对于恋爱关系的问题也较随意,并不讲究责任与义务。同时和两个或者多个对象保持关系,并且对于这样关系的处理也很随意。就像案例二中所谈到的,前一个还没有完全处理完,后一个就已经开始了,对于关系的处理不能够妥善及时地完成,最终酿成悲剧。 

2.盲目性。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相比,当代大学生恋爱普及率高且呈明显的低龄化倾向。恋爱行为低龄化导致恋爱动机的盲目,据调查显示,80%以上恋爱中的学生往往在自己的心理、能力等各方面尚未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不经慎重考虑,“遇上了就爱”,“闪电式”地进入到恋爱状态;近50%的大学生恋爱是为了弥补内心的空虚和孤独,并且有明显的从众心理;近10%的学生恋爱是因为“看到别的同学都恋爱了”,自己也得恋爱,否则显得没有魅力或不正常;还有近2%的学生同时和几位异性同学保持多角恋爱关系或关系模糊。其动机也比较复杂,有的是为了显示个人魅力,有的是难以区分友情与爱情。恋爱动机的盲目性导致交往双方缺乏充分地了解,极易引起恋爱矛盾和恋爱冲突,甚至酿成爱情悲剧。 

3.短暂性。恋爱的盲目会导致恋爱的短暂。“闪电式恋爱”必然导致“闪电式失恋”。校园恋人常常会因为思想、性格、志向、兴趣不合或一方移情别恋而发生矛盾和纠纷,甚至导致分手。面对恋爱纠纷,大部分大学生能理智对待,但也有一些学生在恋爱中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投入太多,对恋爱对象过分依赖,一旦恋爱受挫,往往会情绪失控。当前各大校园频频发生的暴力事件、自杀事件有相当一部分都与此有关。 

综合以上几点特征,我们不难看出当前部分大学生的校园恋爱观还不够成熟。当代大学生校园恋爱观总体上呈现多元化价值取向的特征,由传统保守的校园恋爱观逐渐向开放的校园恋爱观发展趋势明显。在恋爱动机、择偶标准、婚前性行为、恋爱结果的态度上存在着明显的矛盾和冲突,这就使得大学校园频繁发生因感情纠葛而伤人致死的事故。 

三、影响大学生校园恋爱观新变化的原因 

1.家庭因素。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常言道,有其父必有其子,可见家庭对于子女的影响有多深远。同样,对于建立大学生正确健康的校园恋爱观,家庭因素也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个人因素。就大学生而言,已初步形成了价值观、人生观、校园恋爱观,为人处世都有自身的看法和做法。而这也就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产生。从时期来看,大学生正处在由青春期向成人期过渡的一个关键时期,容易冲动。有些学生在与异性的交往中不能准确地区分友情与爱情,容易造成误会,从而给双方都带来烦恼。有的学生把爱情放在人生的最高地位,奉行爱情至上主义,沉湎于感情的缠绵之中,从而影响到学习,进而影响到自己的前途,甚至是酿成悲剧,这也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大学生校园恋爱观的盲目性。 

3.社会因素。价值判断的多元性和行为观念的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以往的恋爱价值评判体系和恋爱行为的相对稳定性。大学校园是社会多元化的集中体现,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集中地体现了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发展方向。同时,大学校园又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又同化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社会发展的客观因素对当代大学生恋爱选择的影响趋于淡然化,这是恋爱观念相对开放的表现。首先,大家的包容力变强了,不会像以前一样对“姐弟恋”、“师生恋”无法接受;其次,排斥性减小,不会因对方学历的高低而影响恋爱对象的选择。 

4.情感因素。每个人的决定都受到自身主观情感的左右,即使是知道有些事情要从客观的角度处理,但是难免会受到情感支配,所以个人的决定或多或少都受其影响。而情感又是一种感性的主观因素,所以它的机动性很大。大学生曾经的情感经历或是身边的好友、亲属、家长的情感历程都会对其产生一种主观上的影响性和倾向性。 

四、大学生校园恋爱观教育引导对策研究 

婚姻和恋爱是人一生中要经历的重要部分。大学生是时代的领路人,是祖国的栋梁,他们的校园恋爱观不仅折射出大学生对人生观、价值观、恋爱观的把握和体现,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预示着中国未来社会婚姻家庭的发展趋势。并且,恋爱、婚姻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密切相关,正確教育引导大学生的校园恋爱观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和成长的现实需要。 

1.人生观的明确。首先,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在对大学生授予专业知识的同时,进行思想和心理上的教育,更应该侧重大学生思想、心理、情感等方面的建设,而不是只关注学业成绩。人生观是一个人的思想、心理、情感等集中的体现,正确的人生观会使大学生在面对人生抉择时做出理智的判断。

   2.价值观的选择。人们在对恋爱对象的选择问题上则体现出了人们的价值观。价值观的选择决定着看待问题的角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辨是非,建立正确的道德标准。有了这些作为前提,大学生在选择的时候就有了尺度和标准。 

3.恋爱观的把握。丰富校园恋爱观教育内容是大学生恋爱观教育引导对策研究的中心问题。校园恋爱观的教育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大学生思想,能够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恋爱责任意识,树立恋爱道德教育与恋爱艺术教育并重的意识,从而加强校园恋爱观的教育。从根本上将大学生引导到正确的恋爱观上,宣扬积极的正方向的例子,在根源上减少校园情感惨剧。 

恋爱、婚姻作为一种人际交往方式,既要受平等、忠诚、尊重、负责等基本道德的约束,又必须掌握人际交往的艺术。之所以校园恋情会演变成校园暴力,很大原因在于有些大学生不能够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恋爱对象、不善于表达爱情、不能理智的对待失恋。国外一些大学包括中学对学生的恋爱教育非常细致,小到约会的地点选择、约会时的着装都有指导。这种细致入微、简单实用的恋爱艺术指导值得我们借鉴。同时,作为自我完善的主体,当代大学生应该明确认真地肩负起自身校园恋爱观的养成工作。在看待问题时要辩证思考、明辨是非,形成正确的价值评判标准;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以理性的态度对待身边的人和事;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志趣,在看待恋爱问题上形成正确、积极向上的态度。 

4.校园以及学校教育所起到的导向性。校园环境的熏陶影响,学校教育的引导,这些都是能够给大学生起到导向性的。拓展校园恋爱观教育的渠道,普及型教育与个体化教育并行,思想教育与心理教育并重,这些举措都是学校应该重点加强和侧重的,并且学校应相应的改进恋爱教育形式,普及恋爱常识、恋爱道德、恋爱法律责任,培养健康向上的校园恋爱观,这其中又包含安全、健康、文明教育等。同时,学校还可以针对个人深入开展个性化指导,毕竟恋爱问题涉及到个人隐私,每个人面临的具体问题、具体情况各有不同,应该“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个别学生的特殊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此外,学校还可以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来充实大学生的课余生活。通过各种活动同时进行教育,这样既能够娱乐大众,又起到了教育引导的作用。 

参考文献: 

大学生爱情观篇10

[关键词]大学生;恋爱观;调查

爱情,多么美好的尤物。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到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从作家才子到浪漫诗人,人间处处皆留下了无尽的吟咏和感叹。而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华,对美好的爱情总是充满了憧憬。然而不同的大学生对恋爱的这个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也就是恋爱观不一样。恋爱观就是异性之间在生理、心理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下互相倾慕和培养爱情过程的思想观念。在当今的高校恋爱已成为一种很正常的现象了。而且我国对高校大学生婚姻也不再做要求,这就使大学生恋爱更加合法。通过问卷调查探讨大学生恋爱观特点,以及形成的原因和造成的影响。以及引导在校大学生客观、冷静、正确地审视自己的恋爱状况,树立积极、健康恋爱观念,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人生观。

一、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1.研究方法。本次调查采用自编的《关于当代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在校大学生如何看待恋爱、对待恋爱的态度等方面的主要内容,力图通过该问卷比较客观、全面、科学地了解大学生的恋爱观状况。

2. 研究对象。本次调查选取了周围初中和高中同学朋友在校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本次调查发放问卷40份,回收39份,有效率为97.5%。

二、调查结果分析

综合四个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的恋爱观,不难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扩展,社会阅历的增加,大学生的恋爱观一步一步走向成熟和现实。大一对爱情充满了幻想和期待,好多事情都很理想化,到了大二开始觉得原来爱情也有苦涩的味道,但还是缺乏成熟.理性的思考,感性有余,进入大三后,大三学生的恋爱观比较成熟,最后到大四的学生更加理性的对待恋爱,恋爱观趋向成熟。

三、大学生恋爱观及存在问题

(一)大学生恋爱心理特征

1. 的好奇心理。由生理发育成熟导致的性冲动与性亲近要求的产生而形成。

2. 急于求成的占有心理。与高校聚集着才华、风度、美貌于一身的特殊人群氛围直接相关。有些男大学生固执地认为:毕业后还没有男朋友的女孩都是别人挑剩下的。

3. 依赖心理。由独生子女的孤独感和习惯了他人的呵护与关爱所致,属于情感寄托型的恋爱动机,缺乏独立意识和自立能力,易受挫。

4. 补偿心理。由功利型的恋爱动机所引发,即希望在所爱的人那儿获得社会地位、经济等方面的补偿。

5. 游戏人生心理。其恋爱动机是:满足与异往的欲望,寻求刺激、填补精神上的空虚,甚至发生了婚前,他们见一个爱一个,玩一个丢一个,完全是一种游离于婚姻之外的享受和消费。

大学生这个特殊社会群体,今后的生活还会动荡,毕业分配和就业还是个未知数,即使获得了真爱,毕业后也有可能天各一方。因此,大学生们有不求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等恋爱心态也是很自然的事。

(二)当代大学生恋爱观存在的问题

由于性心理上的不成熟,不恰当的恋爱观也出现在了大学生的恋爱当中。表现出思想上的波动、排他、冲动、幻想;同时,大学生还受到了外界周围环境的影响。

1.因为空虚而爱。调查显示,6.7%的大学生因为内心空虚而选择恋爱。大学生在高中紧张的学习之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环境里,进入了自己梦寐的高等学府,在大学表现出混日子、得过且过,有的学生认为,进入大学以后,思想很消极,什么目的都没有,终日无精打采,人生仿佛没有了一点意义,头脑一片空白,失去奋斗目标和前进动力,心中苦闷,缺少学习动力、目标的大学生于是将心理转到谈情说爱上,以消磨时光,寻求快乐。

2.择偶动机不纯。据分析,2%的大学生恋爱动机不纯。当代大学生在选择对象的时候,往往考虑的不是对方适不适合自己,是不是为了真正的爱情,而更多考虑的是能不能在学习期间、生活上、将来的就业和发展上的帮助。如果发现有利用价值,就会采取一切措施,进行攻击。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同时有的大学生也利用自己家庭和社会的地位去寻找爱情,而且有的大学生同时与多个异性进行交往,不建立关系。

3.好奇心较重。当代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后期,生理机能基本成熟,心理机能趋于成熟,精力充沛,渴望异往。在中学时学习压力较大,未充分显示出来,现在主体意识发展了,个体发展必然会在个人生活中得以体现,对异性的渴望使之在心理上产生了好奇,想试一试探究异性之间的秘密,在恋爱观上表现出不负责任的态度,仅仅停留在爱情的表层的好奇与渴望,没有想到恋爱之后的后果和将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