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无题十篇

时间:2023-03-20 01:13:09

李商隐无题篇1

【关键词】无题诗;表现手法;用典;朦胧

李商隐的诗歌以其隐晦的审美旨趣、如幻如梦朦胧意境、浓厚的韵味、曲折奥妙寓意,从而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给人一种朦胧美。李商隐的诗主要分为咏怀诗、政治诗、爱情诗三大类。或许是李商隐的“无题诗”太出名的缘故,后人便习惯把“无题诗”和李商隐联系起来。自古而今文学史上对李商隐这类“无题”诗众说纷纭,谁也无法阐释得很清楚。正如元好问在《论诗绝句》中说:“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从诗歌的艺术继承关系看,“义山之诗,乃风人之绪音,曲宋之遗声,盖得子美之深而变出之者也”。(《义门读书记卷上 李义山诗集》)从诗歌的艺术创作讲,李商隐在遣词炼字、深情绵邈上开拓了新的境界。李商隐“无题”诗最大特点在于深婉、隐晦,其常用托名寄情、用典隐情等方式表达一种微妙复杂的情感,抒发自己含蓄的情怀。其表现手法大体有:

一、托名寄情,书写相思

李商隐“无题”诗中常用代名或托名的方式代自己及恋人,用以寄托自己的思想,借古人之事抒发自己的不了之情。

李商隐以恋人为“莫愁”,寄托思念。如《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该诗首联叙说了女子长夜难眠;颔联则引用宋玉《高唐赋》中楚王与神女梦中相会之事,交代了女子难眠的原因;颈联写出女子的孤独凄苦;尾联则道出了思念之深。全诗作者以“莫愁”为恋人,寄托了自己相思之情,纵使无缘相见,也不妨独守疵情,甚至为此惆怅终老。李商隐曾将自己比作曹植,将恋人比作宓妃、洛神。如《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该诗首联化用巫山云雨、《殷其雷》、《长门赋》之事,拟想伊人相思之苦。颔联“烧香(相)”、“牵丝(思)”,实谐“相思”二字。金蟾虽啮锁,井水虽汲深,然“烧香”可入,“牵丝”可回。只要一往情深、此志不渝,“(香丝)”之情感动彼此之心。颈联则写出了女子所以相许,皆因我有韩寿之少、子建之才。尾联由幻想回到现实,再写相思之苦。李商隐的无题诗通过运用托名寄情这一艺术表现手法,使作品具有亦真亦幻、虚实相生的独特艺术效果,其体现出来的相思之苦更是淋漓尽致。

二、用典隐情、意味遥深

用典多、寓意隐曲是李商隐“无题”诗特点之一,其目的是使相关事件掩藏起来同时表达自己隐晦的情感。因此,我们在解读“无题”诗的典故时,往往能通过其指代的、隐喻的意义,从而为解读提供相应的“密码”。

随着情感的加深、思念的加剧,李商隐用典表达自己的相思之情愈发隐晦。其将自己与恋人比作萧史与弄玉、韩重和紫玉。如《无题》:

闻道阊门萼绿华,昔年相望抵天涯。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吴王苑内花。

李商隐用萧史、弄玉的例子,借用吴王小女紫玉之故事写出了当时与伊人虽近在咫尺,然却难得一见。以萧史、弄玉之典故隐情在其别的诗中也有。如:“肠断秦台吹管客,西日春尽到来迟”(《相思》),这类例子很多,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李商隐借用萼绿华、羊权故事比喻自己与恋人的短暂婚姻。萼绿华与羊权的婚姻并不长,而萼绿华对羊权贞忠不渝,终得以长久相聚。透过“闻道阊门萼绿华,昔年相望抵天涯。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吴王苑内花。”这首诗,我们可以隐约看到李商隐与某一女子有短暂的因缘,由于某种原因使二人不能长久生活,这与萼绿华之故事颇为相似。作者久未忘怀,因而题上述一诗抒怀。

三、执著深沉、铭心刻骨

李商隐的“无题”诗(爱情诗)继承了诗经中《秦风・蒹葭》伤感基调、可遇不可求的爱情传统,抒写了自己独特的爱情体验。其爱情诗中的抒情对象大体有:年青时代的恋人、妻子王氏、难以考查的恋爱对象。这些诗或叹离怀之意,或哀婉异地之思,或缠绵两情之悦,往往于无望中带有执著、于迷惘中凝结清晰,似暗淡然不低迷,似茫然然愈固执。于冥莫恍惚之中,我们看到一种朦胧之美;也看到一个心灵敏锐、情感细腻、多愁善感、欲吐还吞的李商隐。下面几首流传甚广的《无题》便是其“无题”系列的代表作: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李商隐这些诗充斥着情怀的感叹,似在倾泻心中的无限情感。这些诗大都执著深沉、一往情深,既无依玉偎香的轻薄、又没有肉感淫欲的低俗。诗人把爱情纯化、升华到如此明净而又缠绵悱恻,有着极浓的感染力。这些诗写出了诗人与恋人间的隐曲爱情,恋人像梦幻一样飘忽无定,难以会合,以至留下终身难忘的惆怅。这是这是诗人对爱情的执著追求和无比的失望,也是诗人心底对婚姻自由的悲愤呼声。

四、结语

斯皮尔伯格指出,所有伟大作品的渊源,都是人的灵魂以及他所经历的痛苦和欢乐。中国诗论中也有“穷诗而后工”之说,该说法认为作者在经历诸多困难、厄运,体会多种情感下,通过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才能更好地实现诗歌创作艺术的突进。李商隐的无题诗融比兴、象征、双关、谐音等手法于一体,注重心灵体现和情感信息的传递。其无题诗将画面的完整性打乱,把不甚关联的意象整合在一起,通过意象间的跳跃性,给人一种朦胧之感,使读者在朦胧恍惚之中产生艺术的联想。如果说诗是人内心的某种复杂情感及精神的体现,那么李商隐的诗则是对自己内心世界和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如果说诗人是真理、灵魂的感悟者,那么李商隐无题诗的创作则是爱与美相统一的追求者和实践者。李商隐的无题诗意境深邃深渊、意蕴隐曲,以此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把诗歌的艺术欣赏引向一个新的境界,不愧为诗歌中的珍品。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石观海.中国文学简史[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3]聂石樵.玉溪生诗醇[M].中华书局,2008.

[4]李商隐诗选[M].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

李商隐无题篇2

关键词:李商隐 无题诗 古诗词鉴赏

一.教学目标、教法说明

了解李商隐的身世经历,知人论世,知人论诗,产生心灵解读。在教学目标确立的基础上,突出重、难点,即解读诗的内容,领会诗的意境,感悟李商隐“隐晦曲折,朦胧含蓄”的诗风。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为了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采用以下教学方法:激趣导入法、诵读法、情境创设法、探究互动法。为锻炼学生的师范技能,选取一名同学辅助教师教学。

二.教学过程说明

(一)激趣导入

教师声情并茂简要介绍李商隐的诗歌成就,激发学生兴趣。接着在PPT的辅助下,由学生介绍李商隐的家世背景,仕途经历,爱情悲剧,使学生对李商隐其人有一个大致轮廓。

(二)无题二首赏析过程

1.读诗文。PPT显示《无题・重帷深下莫愁堂》。教师提出问题: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内容?情感基调是怎样的?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再指名学生配乐朗读,教师点评,师生和乐齐读。这一环节主要使学生对文本有一个整体的感知,诵读中让诗文凭着自己的语言说话,让学生直接贴在诗的面颊上感受诗意。

2.赏文意。为使学生更好地感悟李商隐诗歌寄情深婉的艺术风格,请一名同学走上讲台,担任教师的角色,辅助教师教学,为大家疏通诗意。这一环节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师范技能。尽管学生在讲台上只讲解了几分钟,但课前需要做许多准备工作,比如搜集资料、做教案、做幻灯片、备课等。这首诗涉及到两个历史典故,即“巫山神女”和“清溪小姑”,怎么将这两个历史典故简明、清晰又生动地介绍给同学们,并自然融入到诗意的疏通中,需要学生课前做好编辑工作,并形成一段短小精悍有文采的教案。通过这样的锻炼,学生的备课、讲课等师范技能得到了锻炼,同时也锻炼了在台前不怯场的心理素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一个学期下来,一班的每名同学都会轮到五次左右这样的机会,这为他们将来参加见习、实习或找工作参加面试、试讲都会有所助益。

3.悟诗情。师生在对话中品读《无题・重帷深下莫愁堂》。引导学生采用“知人论世”“知人论诗”的方法,产生心灵解读,品味李商隐诗歌的深层次内涵。李商隐的诗歌含有深刻的比d寄托,但是诗面给人的感觉是在描写爱情相思,如果不联系他的身世背景去分析,很容易陷入流俗的解读,所以引导学生在品悟诗意时始终结合着诗人的人生经历,也就是“知人论世”“知人论诗”,这样才能接近诗人所要传达的情绪心理,才能更好地理解李商隐诗歌深邃的内涵。这一教学环节,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同时这种品读诗词的方法也可以对他们日后走上教师工作岗位有所启发。

4.道感悟。情之所至,教师说出自己对这首诗的感悟:全诗感情深挚缠绵,诗人将身世之感打入艳情,以华艳词章来反衬自己困顿失意情怀,从而营造出一种情采并茂、婉曲幽约的艺术境界。学生从文学鉴赏的理论角度明确,李商隐的这首无题诗,极富代表性,是言情之中另有所托的,由此接近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5.拓展学生思维,升华心灵情思。从“温李”(温庭筠李商隐)诗风的对比,引出对李商隐诗歌创作风格的介绍,PPT显示李商隐诗歌中比兴寄托艺术的两种形式,使学生从诗词鉴赏的理论角度明晰李诗的艺术风格,以提高学生文学鉴赏素养。

6.趁热打铁,夯实知识点。由上一环节自然引出李商隐诗歌中的典范之作《无题・何处哀筝随急管》。师生和乐而诵,师生在对话中品读文意、诗情。为巩固学生这节课学到的“知人论世”“知人论诗”的鉴赏方法,师生共同赏析李商隐诗歌中的典范之作《无题・何处哀筝随急管》,以便使学生对李商隐无题诗的寄情深婉有更深的体悟和认识。

(三)课后延伸阅读

安排学生从老师给定的李商隐的其他无题诗中选取一首,运用本节课学到的“知人论世”“知人论诗”的鉴赏方法,并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认真品读,谈谈自己的理解。进一步巩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即知识目标“知人论世”“知人论诗”的鉴赏方法;实现情感目标――走进李商隐的情感世界,与诗歌对话,与诗人剖心。

三.教学设计反思

在赏析诗作时,采用“知人论世”“知人论诗”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刻体会李商隐无题诗的“意境含蓄,深情绵渺”的艺术风格。在视频、音频等媒体的辅助下,用背景音乐、优美画面营造一种诗情美、音乐美、绘画美,使学生在音画诗意中感受李商隐“楚雨含情皆有托”的诗风,获得文学艺术审美熏陶。在整个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读的多样性,在读中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通过读中生情、读中感悟进一步体会作者,感知诗意,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

李商隐无题篇3

关键词:李商隐;无题诗;相见时难别亦难;新批评主义;文本细读

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6-0005-02

20世纪在西方语言学史上,索绪尔创立了结构主义语言学,他区分了语言的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并提出对语言本身产生影响的是语言的内部因素,调对语言内部要素研究的重要性。英美新批评主义深受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要求将文学的文本作为批评对象,文学文本指的是单个的、作为整体存在的作品。他们所关心的不是直接对文本内容进行解读,而是注重探讨作品的内在语言结构,并分析在这种语言的使用下文本所表达的内容。

正如解构主义者罗兰巴特在《写下阅读》中提到的“作者已死”那样,在传统的阅读过程中,作者常常是支配着读者的。在罗兰巴特看来,“作品其实是多种文化交织形成的网络,在作品产生之时,作者已死。作品就是作为独立的个体存在着。”布鲁克斯在《形式主义批评家》中说:“文学批评主要关注的是整体,即文学作品是否成功地形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组成这个整体的各个部分又具有怎样的相互关系。”也就是说在新批评主义者看来,文学作品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整体而存在着,“文学文本是一个由语言所构成的充满矛盾的和谐的结构整体。”所以新批评的任务就是要考察和评价文学的语言结构,通过对文本语言中的张力、悖论、冲突、含混、复义等因素的分析,来研究这些因素是怎样使文本结构达到和谐统一的。为此,新批评提出了文本“细读法”,并创造了一系列新批评的范畴,即悖论、复义、张力、对比、反讽、隐喻、象征等。

李商隐的无题诗,具有独特的意象创造,它寄情于景,或是爱情,或是亲情,为我们展现了朦胧婉曲、意蕴深幽之美。“相见时难别亦难”这首诗更是无题诗之冠首,下面笔者将对这首诗作细读分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一、诗歌语言的“悖论”

“悖论”是新批评的范畴之一,其本意指的是表面上荒谬,实际上却是对真实的陈述。布鲁克斯在《悖论语言》中提到“诗歌的语言是悖论语言。”

“无题”这个题目本身就是一个悖论。一首诗的题目往往蕴含着主旨,“无题”二字传达给读者的第一印象是这首诗没有什么特别的内容要表现,但是读完整首诗之后,我们才会恍然领悟,诗歌中所展现的那种相聚之难以及离别之痛的心境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任何语言都替代不了此时此刻主人公内心的感受,若是换做任何其他一句话,或是一个题目都很难表达这种情境。所以“无题”二字可谓“此处无声胜有声”,具有巧夺天工之妙。在新批评看来,“无题”就是一种悖论的语言,诗歌所取得成就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对悖论的运用。

首联也是一个悖论句。“相见时难别亦难“,这句话传达了两条信息:第一,两人相见是非常困难的。第二,两人分别是更为困难的。这就构成了悖论,彼此渴望会面的相恋之人,经历千辛万苦,克服重重阻碍,终于如愿以偿得以相见。相见意味着开心与幸福,但是,相见之后却又不得不再次分离。此句写了相见之难,分别更痛苦,本句尤其突出后者,主要表现了主人公那中被迫无奈、身不由己的处境。同时,本句中两个“难”字的使用,使诗歌造成回环往复之妙,使相见无期,离别之痛的悲戚之感表现得更为深沉与缠绵。“难”字的重复使用更一步加深了抒情主人公百般无奈,身不由己的情态。

“东风无力百花残”也是一个悖论句。“东风”这个诗歌意象多指草木丛生,春意盎然的春天景象。正如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所说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展现的正是孟春时节的景色。但是李商隐在这里却说到“百花残”。残,是残败,凋谢的意思。百花残败应该是处在秋冬季节,所以说“百花残”与前面“东风”构成悖论。暮春时节,本应该是春风得意,百花争艳的时节,在诗人眼中却是百花衰败的景象。此处还寄情于景,美好的春光即将逝去,人却无力以对,无可奈何之感油然而生,展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正向着花儿一样不断受到摧残,并逐渐凋谢。

二、诗歌语言的复义性

新批评主义者燕卜荪在《含混七型》中提出“复义”的概念,“任何语义上的差别,不论如何细微,只要它使同一句话有可能引起不同的反应”,就形成了语言上的复义现象。“诗性语言具有多义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诗意的复杂性和多义性正是诗的特殊魅力所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一个复义句。历来批评家对这首无题诗的研究大都认为它是一首爱情诗,其实不然。单从文本自身来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多种主题。首先,“丝”可以看做是“思”的谐音,这句可用来表示自己对对方的无限思念,就如同春蚕吐丝一样,至死方休。同时“丝”还可以解读为有韧性,”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孔雀东南飞》),体现那种执着坚韧的特点。其次,“春蚕”和“蜡炬”可以用来指处在爱情中的男女主人公的形象。所以这句诗可以解读为彼此相爱的双方愿为爱情牺牲自己,表现那种至死不渝的爱情。除此之外,“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还可以用来指老师的无私奉献,指真挚的友情,执着的信念等,这都来源于诗歌复义性语言的运用,这也正是新批评主义所倡导的。

李商隐无题篇4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赏析

李商隐无题篇5

关键词:李商隐;爱情诗;意象;意象特征

古来情语爱迷离是晚唐诗人李商隐爱情诗最显著的特点。李商隐的爱情诗既刻画出两情缠绵缱绻、执着深沉、纯净悠远的意境,同时又由于社会的种种不幸以及个人浓重的身世之悲,爱情诗又打上了时代感伤的烙印。诗人往往不愿直接表达感受而闪烁其词,他善于把爱情生活中最难抒写的感情借用一系列的意象或隐比符号来表达,同时运用了大量的隐喻和比兴手法,隐约其义,忽断忽续,或彼或此,使人产生朦胧的审美感受,从而呈现出一种深刻的迷惘惆怅、刻骨寂寥悲剧色彩。这对后世的情诗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商隐爱情诗的意象

所谓“意象”,即内在之意诉诸外在之象,象者所以存意。换言之,象是意的载体和表现符号,意是象的内涵所指向的对象,“意象”一词的产生及其内涵的延进在中国由来已久。至唐,“意象”的审美内涵趋于相对稳定,意象之论进入诗、书、画等不同艺术门类。在李商隐的爱情诗中,他善于运用朦胧意象、动物意象、景物意象和典故意象来营造意境,以表现自己真挚深沉的爱情。

1.朦胧意象

诗贵朦胧,诗贵含蓄。李商隐的爱情诗十分注重创造一种怅惘迷离、冷隽含蓄的朦胧意象,诗意含而不现,蕴意深广,从而引发读者的无限联想和遐思,千回百转,回味不穷。这正是李商隐爱情诗之所以能深深吸引人的重要原因。李商隐运用象征等表现手法,将比喻与象征融合起来,塑造了很多朦胧意象。李商隐的诗歌,由于在内容上侧重表达人生体验与感受,在艺术上追求心象与物象的统一,所以借题抒怀,寄托身世,便成为他创作中一种自觉的追求。而且,他所要抒写的体验与感受,往往比较深细隐微。要借物象来表现心象,靠一般较为明显的比喻往往不足以充分有效地表达。因此,他常常需要运用一些朦胧意象来传达意境。

李商隐的爱情诗正是运用大量的朦胧意象来寄寓诗人的美好爱情。比兴、象征手法的广泛运用,使得诗歌内容的蕴涵和诗歌意象的暗示性大大增强,诗境的朦胧程度也大大增加了,阅读的难度也随之加大,同时也增强了诗歌的耐读性。

2.动物意象

在李商隐的爱情诗中,他还善于通过具体事物来表达抽象的思想感情,创造了很多生动的动物意象来表现诗歌的内容和蕴涵。

譬如《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生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两句说春蚕到死才停止抽丝,蜡炬燃尽方停流烛泪。句中的“春蚕”意象比喻对所爱者至死不渝的挚爱思念,以及终生不已的别离之恨。这里,烛泪难止,蚕丝不尽,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诗人痴情苦意和对爱人无限的相思之情,春蚕吐丝结茧,昼夜不止,直到生命的休止。而燃烧的蜡烛,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用自己的烛泪化作了光明。“丝”字是“思”的谐音,象征着诗人的刻骨相思之情。“泪”字则生动贴切地写出了诗人黯然神伤的凄凉情境。因此,李商隐的爱情诗,即使读者不能理解其中深刻的含义,也会被诗中生动形象的动物意象所打动。

3.典故意象 李商隐的爱情诗运用了大量的典故意象,而且往往能用得恰到好处,有如神来之笔。凡经史子集、神话传说等,在他的诗中一经使用,便赋予新的内涵,大大丰富了诗作的思想内容,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广采神话传说入诗,惯于用典,长于用典,是李商隐诗歌非常突出的特点。神话的特征就是奇特的想象。正因为神话是虚构的且富有奇特的想象,再加上李商隐善于隐晦自己的感情,所以更增加了诗的迷离特色。如《重过圣女祠》:“萼绿华来无定所,杜兰香去未移时。玉郎会此通仙籍,忆向天阶问紫芝。”这里的“萼绿华”、“杜兰香”、“玉郎”均为传说中的神仙。作者用萼绿华下降人间,并无固定的住所;杜兰香升天而去,只是不久前的事,来反衬圣女长期沦谪不归的处境。追忆往昔玉郎助之登仙籍和天阶采芝的情景,与今相对比,更突出了此时的怅惘落寞之情。诗中三处用神话典故,表面上意在突出圣女的心境,实咏女冠的生活遭遇。因为神话本身就引人产生奇特的想象,所以从诗中的“沦谪迟归”,不难想象这寄寓了作者的人生感受。

李商隐爱情诗中使用的所有典故,都经过精心的选择,他用这些典故来点染他的哀愁、彷徨、伤感等感情,既丰富了诗歌的思想内涵,又深化了诗歌主题。

4.对后世诗歌发展的影响

李商隐凭他深厚的诗歌素养和高超的艺术造诣,写出了大量的内容丰富、思想深刻、感情真挚、情调缠绵、风格独特的爱情诗。这些爱情诗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鉴赏价值和历史价值,是唐代诗歌中的奇葩,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珍品。李商隐爱情诗中脍炙人口的,为历代广为传诵的是那些寄托痕迹似有似无的作品。这些爱情诗有着浓厚的悲剧色彩,基调凄婉,主题内涵多是抒写青年男女爱情生活中的离别与间阻、期待与失望、执著与缠绵、苦闷与悲愤。牵情寄恨,情真理至。李商隐这类诗悲剧色彩较浓,爱情虽间阻但不作绝望之辞,因此愈显凄美。

李商隐爱情诗的意象朦胧迷幻,这是李商隐爱情诗的主要艺术特点。自唐代以后,尤其是五代时期,李商隐的爱情诗对后世的情诗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④①

参考文献:

李商隐无题篇6

关键词: 李商隐 诗歌 象征

象征主义作为法国文学史上的一种流派和文学思潮,出现于1886年。象征主义的先驱波德莱尔和马拉美、兰波、魏尔兰等象征主义名家发表了大量的象征主义作品。象征主义不满足于描绘事物的明确的线条和固定的轮廓,它所追求的艺术效果,并不是要使读者理解诗人究竟要说什么,而是要使读者似懂非懂,恍惚若有所悟,体会到此中有深意。象征主义不追求单纯的明朗,也不故意追求晦涩;它所追求的是半明半暗,明暗配合,扑朔迷离。象征主义诗歌十分强调音乐效果,可是诗句的音乐性不是单纯通过机械的协韵表现出来,而在于诗句内在的节奏和旋律。

李商隐是我国唐代后期最为杰出的诗人。李商隐的无题诗情调缠绵,音韵悠扬,徘徊沉吟,具有柔曲相融、扑朔迷离的朦胧模糊特征。我们通过对象征主义和中国古典诗学中李商隐诗词的梳理,不难发现它们在追求无尽的审美意蕴和表达的含蓄朦胧上有大体的相似性,存在着彼此相互暗合的层面。同时隐曲的共同特征也赋予了“象征”与“兴”两种范畴以表现上的暗示性与多义性。李商隐“在心为志,发言为诗”的传统诗论中得出进一层见解,即言志咏物必须优游玩味。为言志而咏物,即寻找思想的对应物,以求收到“以心会心”的艺术效果,他反对以诗叙事,以诗发议论,这种导向内心,反陈述,重联想,重暗示的方法,成为其诗词中象征主义因素的主要特征。

李商隐的诗词突破以往诗人堆砌典故卖弄学问的风气,在词的表现方法、语言形式、艺术效果上走出新路,其象征主义因素的主要特征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寻找对应物表现情感

对应物,顾名思义,即与主观对应着的具象。它不是对客观形象作描述,而是借助形象来表现内心世界。对于凭借外界形象暗示主观,李商隐的作品中很看重这一点,姜夔《白石道人诗说》曰:“文以文而妙,然舍文无妙,胜处要自悟。”这里的文指的是对客观形象的描写,不以问为妙,即不以精确描写客观为妙。他的“妙”的标准,是一首诗词能使读者悟出超于字句之外的主观世界。这样他们必须选择一些可感性极强的具体形象表现他们复杂的微妙的感受和内心世界,“夜雨”、“落花”、“枯藤”、“落日”、“孤雁”都是诗人主观意识的对应物。

在此我们来看看以下两首诗词。

春雨・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晚,残宵犹得梦依稀。

玉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诗人描写了主人公在春夜思念自己的情人,心中一片迷茫,惆怅不已。李商隐在这首诗中,赋予爱情以优美动人的形象。诗借助于飘洒迷的春雨,融入主人公迷茫的心境,依稀的梦境,烘托别离的寥落,思念的真挚,构成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借咏迷的春雨表现迷茫、惆怅不已的心境在李商隐的作品中较多见。

(二)追求“空灵”的艺术手法

在李商隐的词中从头到尾的叙述方式常常被大幅度的跳跃所取代,他往往不作层层铺垫,联想也不再像桥梁似的推进,而是在感情的结晶体上多侧面地标出几个坐标点,造成“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他所崇尚的简约和含蓄就是指词的布局要恰到好处,既起到提示作用,又不把意思说尽,让读者从多侧面的提示、暗示中产生联想线条。在姜派词中一层与下一层的意象,表面看来没有联系,其中的联系被作者“镂空”或者说“省略”了。而这种写法便于读者用自己的想象和生活经验去作补充和完成,他们避免描绘激情顶点,而把这一刻留给读者。因此前人往往在评论李商隐的词中用“空灵”二字说明其特征。严羽对这种跳跃式叙述评价极高,称其为“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沧浪诗话》)这里的“尽得风流”大概就是指给读者引导并空出的想象天地所取得的艺术效果。

无题二首・李商隐

其一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

李商隐的七律无题,艺术上最成熟,最能代表其无题诗的独特艺术风貌。第一首起联写女主人公深夜缝制罗帐。凤尾香罗,是一种织有凤纹的薄罗;碧文圆顶,指有青碧花纹的圆顶罗帐。李商隐写诗特别讲求暗示,即使是律诗的起联,也往往不愿意写得过于明显直遂,留下一些内容让读者去玩索体味。像这一联,就只写主人公在深夜做什么,而不点破这件事意味着什么,甚至连主人公的性别与身份都不作明确交代。我们通过“凤尾香罗”、“碧文圆顶”的字面和“夜深缝”的行动,可以推知主人公大概是一位幽居独处的闺中女子。罗帐,在古代诗歌中常常被用作男女好合的象征。在寂寥的长夜中默默地缝制罗帐的女主人公,大概正沉浸在对往事的追忆和对男子的深情期待中吧。接下来是女主人公的一段回忆,内容是她和意中人一次偶然的相遇――“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对方驱车匆匆走过,自己因为羞涩,用团扇遮面,虽相见而未及通一语。

颈联写别后的相思寂寥。和上联通过一个富于戏剧性的片断表现瞬间的情绪不同,这一联却是通过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概括地抒写一个较长时期中的生活和感情,具有更浓郁的抒情气氛和象征暗示色彩。这两句是说,自从那次匆匆相遇之后,对方便绝无音讯。已经有多少次独自伴着逐渐黯淡下去的残灯度过寂寥的不眠之夜,眼下又是石榴花红的季节了。“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寸相思一寸灰”,那黯淡的残灯,不只是渲染了长夜寂寥的气氛,而且它本身就仿佛是女主人公相思无望情绪的外化与象征。石榴花红的季节,春天已经消逝了。在寂寞的期待中,石榴花红给她带来的也许是流光易逝、青春虚度的怅惘与伤感吧?“金烬暗”、“石榴红”,仿佛是不经意地点染景物,却寓含了丰富的感情内涵。把象征暗示的表现手法运用得这样自然精妙,不露痕迹,这确实是艺术上炉火纯青境界的标志。

(三)拟人化

李商隐把山水草木都当成它们象征、暗示、烘托自我的对应物,常常在描写外界事物时涂上极浓厚的个人情感色彩,看似言物,却是物非物。拟人化是他常用的描法,如:

代赠・李商隐

楼上黄昏欲望休,

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

同向春风各自愁。

芭蕉和丁香一同对着黄昏清冷的春风(诗以芭蕉喻情人,以丁香喻女子自己)。丁香结本指丁香之花蕾,丛生如结。此处用以象征固结不解之愁绪。

端居・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

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

雨中寥落月中愁。

这是作者滞留异乡,思念妻子之作。次句“只有空床敌素秋”写中宵醒后寂寥凄寒的感受。素秋指秋天。使人联想起洁白清冷的秋霜,皎洁凄寒的秋月,清澈寒冷的秋水,联想起一切散发着萧瑟凄寒气息的秋天景物。对于一个身处异乡的客子来说,这凄寒的“素秋”便不仅引动了满腹的愁绪,而且是一种不堪忍受的重压。

三、四两句“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从室内的“空床”移向室外的“青苔”、“红树”,但并非客观描绘,而是移情入景,使客观景物对象化。寂居异乡,平日少有人来往,阶前长满了青苔,更显出寓所的冷寂。红树则正是暮秋特有的景象。青苔、红树,色调本来是比较明丽的,但由于是在迷蒙雨色、朦胧夜月的笼罩下,色调便显得黯淡模糊。在满怀愁绪的诗人眼里,这“阶下青苔与红树”似乎也在默默相对中呈现出一种无言的愁绪和清冷的意绪。这两句中“青苔”与“红树”,“雨中”与“月中”,“寥落”与“愁”,都是互文错举。“雨中”与“月中”,似乎不大可能是同一夜间出现的景象。但当诗人面对其中的一幅月夕图景时,自不妨同时在心中浮现起先前经历过的另一幅雨夕图景。这样把眼前的实景和记忆中的景色交织在一起,无形中将时间扩展延伸了,暗示出如此般地辗转不寐,思念远人,已非一夕。同时,这三组词两两互文错举,后两组又句中自对,又使诗句具有一种回环流动的美。如果联系一开头的“远书”、“归梦”来体味,那么这“雨中寥落月中愁”的青苔、红树,似乎还可以让我们联想起相互远隔的双方“各在天一涯”默默相思的情景。风雨之夕,月明之夜,胸怀愁绪而寥落之情难以排遣,不禁令人满腹怅然,亦生怜惜之心。

(四)通感

李商隐善于以其独到的通感思维把政治寄托隐藏在恋情生活的画面里加以描绘,而又能成功地捕捉恋情生活与政治寄托在其情调、气氛、意境上的相通点,以达到水融、息息相通、真假难辨的程度。

李商隐强调“妙悟”,他的词作力求调动自己的全部感觉器官,词中往往视觉,听觉,嗅觉、肤觉(触觉、温度觉)互相沟通,互相转化,在这里,我们统称为“通感”或“视觉转移”。如:

无题・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月光本来给人只有一种很轻微的感觉,却惹动了他的离情别恨?这里把看月光的视觉转换成了温度觉“寒冷”,更能烘托出静寂孤清的环境气氛,我们几乎可以触摸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感觉到那帷幕深垂的居室中弥漫着一层无名的幽怨。

关于李商隐追求通感的语言效果还可以举出很多例子,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他特别注重词的音乐美,在词的协律方面也是精心刻意的。比如在运用偶句时,他很注重在和谐中求得不和谐的和谐,在统一中求不统一的多变的统一。这使他的词显得整齐却一点也不板滞。

一千多年前的李商隐独树一帜,对暗示象征只有创作实践上的表现,谈不上理性的追求。因而他的暗示象征更难能可贵。同时,他的暗示象征在朦胧、虚幻方面总是有节制的,并没有走向思想内容的庞杂和观念的生涩难解。但毕竟与西方的象征主义有异曲同工的妙处。何况,象征主义理论的宣言与创作实践毕竟不是一回事,或许他们在理论主张过分强调主观认定和“自我”出发,但并不一定在创作实践上就是唯心主义的。艺术总有它独特而倔强的一面。因而,即便在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时期,出现的大致相近的艺术倾向和表现手法是能彼此相应的。李商隐的暗示象征自然也如此。

象征主义这个名词是舶来品,也是现代外国文学中的流派之一,然而象征主义的种种手法应该说在一千多年前的李商隐词的创作中就已经开始十分娴熟地广泛地运用,今天我们在理解李商隐词的认识价值的同时,需要对它的艺术价值重新给予应有的肯定和分析。这对于当代中国新诗继承民族传统,对于新诗创作的繁荣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吴调公.李商隐研究[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2]董乃斌.李商隐的心灵世界[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3]刘学锴,余恕诚.李商隐[M].北京:中华书局,1980.

[4]余恕诚.晚唐两大诗人群落及其风貌特征[J].安徽师大学报,1996.

[5]董乃斌.精神自由的强烈呼唤―――论李商隐诗的主观化倾向[J].江海学刊,1989,(1).

[6]刘学锴.古代诗歌中的人生感慨和李商隐诗的基本特征[J].安徽师大学报,1993,(1).

[7]余恕诚.李商隐诗歌的多义性及其对心灵世界的表现――兼谈李商隐研究的方向问题[J].文学遗产,1997,(2).

李商隐无题篇7

一、读诗讲究知人论世,我们先来看看他的生平。

李商隐(812~858),字义山,号玉溪生。商隐十岁,父亲卒于幕府。孤儿寡母扶丧北回郑州,“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可倚之亲”(《祭裴氏姊文》),正是由于家世的孤苦不幸,加之瘦赢文弱,形成他易于感伤的性格。

文宗大和三年(829),李商隐谒令狐楚,受到赏识。令狐楚将他聘人幕府,亲自指点,教写今体文。楚子令狐绚又在开成二年(837)帮助他中进士。但就在这一年底,令狐楚病逝。李商隐于次年春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王茂元爱商隐之才,将最小的女儿嫁给他。当时朋党斗争激烈,令狐父子为牛党要员,王茂元被视为亲近李党的武人。李商隐转依王茂元,在牛党眼里是“背恩”的行为,从此为令狐绚所不满。党人的成见,加以李商隐个性孤介,他一直沉沦下僚,在朝廷仅任九品的秘书省校书郎、正字和闲冷的六品太学博士。为时都很短。从大和三年踏人仕途,到大中十二年去世,30年中有20年辗转于各处幕府。东到兖州,北到泾州,南到桂林,西到梓州,远离家室,飘泊异地。他最后一次赴梓州作长达五年的幕职之前,妻子王氏又不幸病故,子女寄居长安,更加重了精神痛苦。时世、家世、身世,从各方面促成了李商隐易于感伤的、内向型的性格与心态。他的悲剧性和内向型的性格,以及他所秉赋的才情,使他灵心善感,而且感情异常丰富细腻。

二、作为晚唐艳情诗人的代表,李商随和佛教有密切关系。要读懂李商隐。必须撩开他身上那层佛光禅影。

李商隐自幼就与佛教有密切接触。他自言“《妙法莲华经》者,诸经中王,最尊最胜。始自童幼,常所护持”、“兼之早岁,志在玄门。及到此都,更敦夙契”。39岁时妻子病故,义山对佛教更是表现出超常的热忱,“方愿打钟扫地,为清凉山行者”、“虽从幕府,常在道场。犹恨出俗情微,破邪功少”,甚至迸发出“台生求道有前踪,乞脑剜身结愿重”《题僧壁》)的狂热。

李商隐曾这样叙述向佛动机:“三年以来,丧失家道,平居忽忽不乐,始魁意事佛。则义山一意事佛则是为排解妻子故后内心的苦闷。但仅仅“丧失家道”四个字绝不能涵盖义山向佛的缘由。审视李商隐的一生,人朝无路、仕宦无门、谋生艰难、归隐不能、情爱不果等,是其向佛的诱因;而妻子的溘然长逝,最后一根精神支柱坍塌后,李商隐真正绝望了。苦闷迷惘中的他。在佛教中找到了答案。自我的理想抱负、个性情感与外界的冲突对其精神造成的逼仄紧迫感,使李商隐一步步转向了佛教。李商隐向佛,与其说是为信仰。不如说是将其作为一种心灵的寄托,在“烦恼”中得一份“菩提”,以摆脱精神痛苦,在失衡的人生境遇中重获心灵的平衡、安适与超越。李商隐以其独特的诗人气质,直觉地体悟到佛教真谛,体现了诗情与佛理的相通。

三、李商喜欢用高妙的艺术技巧。精工的表现手法,表出深挚的情感,这也是他的诗歌具有历久不衰的艺术魅力的原因。

1、清丽的语言

鲁迅在致杨霁云的信(1934年12月20日)中曾经说过:“用典过多固为我所不喜,然清词丽句,谁敢比肩?”这是对李商隐语言艺术的高度评价。李商隐的巨大成功除了诗歌意象的优美外,更有诗歌语言的优美――尤其是他自己发明磨炼出来的语言。如《野菊》:

苦竹园南椒坞边,截香苒苒泪涓涓。

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

细路独来当此夕,清樽相伴省他年。

紫云新近移报处,不取霜栽近御楚。

诗中所写野菊与诗人同病相怜,韶华徒逝,难以接近高堂华屋,只好让其美丽自生自灭。全诗基本不用典,只是颔联用寒雁与暮蝉作为衬托,颈联依据现在比衬未来,有点跳跃。第二旬形象美。语言更美,向来被认为是写野菊的经典句子。这类诗虽是李商隐的“别调”,但在其集中也有不少。

2、哀怨的基调,迷离的意境

将复杂矛盾以及莫名惆帐的情绪借助于诗心的巧妙生发,铸造成为雾里繁花般朦胧凄绝的意境,是李商隐在诗歌刨作中追求的目标。

《无题四首)(其一)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剐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擞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这首诗看似意象繁多,细寻起来却是处处云遮雾绕。作者时而写梦。时而回到现实,将梦境与实境杂糅在一起,既具体又模糊,既沉重又飘忽,于朦胧之中见渺茫,于繁艳之中见凄凉。恰恰是这种如梦如织、真幻莫辨的含糊把梦一般的爱情与人生表达得真切而生动。诗人淡化了时间,淡化了地点,淡化了事件,却突出了一种情绪,一种思慕至深而沓远难寻的失落。含蓄朦胧的意境,让人似懂非懂,只觉深情缈缈,韵味深长。诗歌的张力在这知与不知之间迅速地突现。

3、善于用典

李商隐用典妥贴自然,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以大家熟悉的《锦瑟》为例: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中间两联共用了四个典故。一是庄周梦蝶,意为曾经有过梦想,曾经沉迷在美好的墙界中。二是望帝啼鹃,意为曾经有过殷切的相思。三是南海鲛人的故事,意在说美好的梦想破灭后只有满眼的泪水。四是蓝田玉烟的故事,是说过去美好的生活如同蓝田缕缕的玉烟。用典增大了诗歌容量,给人们无穷无尽的想象的空间。当然也制造了与读者的隔阂,让人可望而不可及(把握)。

4、辞藻华美,色彩绚丽

李商隐博学多识,词汇丰富,遣词造句挥洒自如。创造了许多意境优美的词句,如“身无彩风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等等。特别是在色彩的点缀、意境的营造上,即使是悲伤、凄凉的意象也呈现出五彩斑斓的特点。例如:

《无题》

紫府仙人号宝灯,云浆未饮结成冰。

如何雪月交光夜,更在瑶台十二层。

李商隐无题篇8

(青岛理工大学 琴岛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6)

摘 要:李商隐诗歌意境的朦胧性一直是评论界经久不衰的话题。本文尝试借助于杨宗宪先生的系统美学理论,即从物理性审美存在、心理性审美存在和社会文化性审美存在三个系统层次对诗歌《灯》的分析,认为李商隐笔下的“灯光”具有皎洁晶莹的光影之美、煎熬成灰的心灵之美和才子佳人的爱情之美。

关键词 :李商隐;灯光;美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4-0149-03

皎洁终无倦,煎熬亦自求。

花时随酒远,雨后背窗休。

冷暗黄茅驿,暄明紫桂楼。

锦囊名画掩,玉局败棋收。

何处无佳梦,谁人不隐忧。

影随帘押转,光信簟文流。

客自胜潘岳,侬今定莫愁。

固应留半焰,回照下帏羞。

李商隐的诗最是难懂,说不尽的风花雪月,道不完的世事沧桑;李商隐的人最是善感,见月伤情对花垂泪,楚雨含情朔风蓄意;李商隐的情最是隐匿,美人香草各有所托,锦瑟促漏处处无题。品读李商隐的诗歌《灯》意蕴之美,这里不妨借用杨宗宪先生的系统美学理论,把审美对象分成三个系统层次进行赏析——物理性审美存在、心理性审美存在和社会文化性审美存在。这三个审美系统既各自成体系又相互制约影响,是一种从低到高,由浅入深,源形式于内容,由表象至本质的层次组构关系。作为一个整体性的系统存在,这三个审美层次缺一不可,互为支撑,下一个层次是上一个层次存在的表现形式,上一个层次是下一个层次存在的内蕴精神,三个层次的子系统几乎涵盖了“烛灯”意象的全部。由此可见,杨的“系统美学”理论是一种既科学严谨又灵活变通的实践性方法论,尤其进行“烛灯”意象的内蕴解析时,更能体现出这种分析方法的强大适应性和显著优越性。

一、皎洁晶莹的光影之美

灯烛是中国古典诗人心目中不灭的神圣之光,而古典诗词里灯光意象的源头出自《诗经》中的《小雅·庭燎》,该诗描绘了炬火彻夜不熄,王宫大人火光之下击节而舞的生动场面:“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至止,鸾声将将。”诗中的“庭燎”就是火炬、烛火。《说文》释云:“炬,庭燎火也。”《汉书·武帝纪》中有“一夜三烛”,颜师古注曰:“在地曰燎,执之曰烛。”《小雅》所述庭燎之事,当然还属于宗庙的祭祀和朝政大事的仪式。《周礼·秋官》谓:“司炬氏,凡邦之大事,共坟烛庭燎。”作为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实开中国咏烛诗先河。从春秋到汉代,许多灯铭烛赋之类的文字,都表达了古人对灯烛的偏爱。唐代则鼎其盛,据统计,《全唐诗》共有1563次写灯,986次写烛,此后历朝诗人也经常在诗词中使用这类意象。

系统美学认为,主客体审美关系首先是一种纯粹的自然关系,即物理层面上的对应关系,是主客体视觉等感觉的物理性建构。烛灯本身的物理性特质就是发出光华,而李商隐对此的描写虽然只有开首一句“皎洁终无倦”,但“皎洁”二字却高度概括出烛灯的物理性审美特征,同时也奠定了全诗的主旋律,即是作者对烛灯的由衷喜爱和热切赞美。

(一)烛灯的光亮是黑暗的终结

白日的艳阳高照和夜晚的明月光华无须烛灯之微光,“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庄子《逍遥游》)但是,在漆黑一片的陋室之中,在案牍高累的书房一隅,的确是需要一盏摇曳烛灯来驱散黑暗,来抚慰被孤寂侵蚀的双眼。

纵观李商隐的一生,“生不逢时坎坷多舛”八个字是可以概括的了。“生不逢时”指的是李商隐生活的大唐已经逝去了盛世的辉煌,“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特别是“安史之乱”后,唐朝逐渐走向衰落,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乱政,社会极不稳定,国力十分贫弱。深受“朋党之争”伤害的李商隐,对此感触颇深。《烧香曲》:“蜀殿琼人伴夜深,金銮不问残灯事。”李商隐悲痛于国君的不思进取,抨击了君主的荒淫无度。“坎坷多舛”指的是无法选择的黑暗人生。李商隐幼年丧父,中年丧妻;虽才高志坚,却生来家境贫寒,三代孤寡;爱情上汲汲于求,却又屡遭变故;虽有报国之心,却又仕途坎坷,几乎终生辗转于幕府之间,仅仅以笔墨事人,默默无闻。我们仿佛可以看见,在他生命中无数个彷徨无助的黑夜里,那或许是他年少成名却挣扎于朋党之争的时候,或许是他辗转半生却依旧寄人篱下的时候,或许是他胸怀天下却蹉跎于大唐末世的时候,而陪伴他安慰他扶持他鼓励他的也许只有那一盏摇曳的烛灯。“皎洁终无倦”,“无倦”是一种百折不挠的坚持,是一种痴心不改的执着。光亮再微弱,烛火也没有放弃燃烧;黑暗再浓重,诗人也没有放弃前行。诗人心中的烛灯一直在无怨无悔的默默燃烧,从开始到结束,用“无倦”的烛光与黑暗的现实进行着顽强的斗争。

(二)烛灯的火焰是尘世的温暖

烛光不仅可以驱散现实的黑暗,最重要的是可以驱散心灵的黑暗,可以安慰受伤的灵魂。悲剧情境的人生特别需要亲情、友情和爱情的抚慰。李商隐虽被确认为唐代皇族的远房宗亲,但是这种社会关系却没有给他带来任何的现实利益。在他十岁的时候,父亲在浙江幕府去世,他带着母亲、弟妹回到了河南故乡,生活贫困,靠亲戚接济度日,“佣书贩春”的他很早就背负上了撑持门户的责任。虽然没有家庭或家族的影响力帮助他在成长过程中进入上层社交圈,但是李商隐凭借才华、人品和性格建立起了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包括与仕途生计有关的令狐楚、崔戎、王茂元等,与文学有关的杜牧、温庭筠、白居易等,与信仰有关的刘、永道士、崔珏、李郢等。李商隐的每一个朋友都是他生命中的一盏烛灯,陪伴他走出黑暗走进光明,导引他走向仕途走近文学,是他荒芜人生路途上宝贵的财富。

“花时随酒远,雨后背窗休。冷暗黄茅驿,暄明紫桂楼。”记不清是哪一季节的春花秋月,秉烛夜游的少年难忘把酒言欢的肝胆相照。就在那一场微雨燕双飞的邂逅中,柔肠百结的红颜隔窗送出欲言又止的顿首回眸。无论是在凄风苦雨的黄村茅驿,还是灯红酒绿的紫云桂搂,都踯躅徘徊过一个单薄孱弱的身影,而在他左右总会摇曳着一盏炙热不息的烛灯,带给他知己般缓缓流淌的温度和情人般激荡汹涌的热度。明烛、光灯、华灯、朱灯、玉烛、花烛、晖烛、宝烛等意象代表了对朋友的渴望、招待好友的殷勤、与友对酌的快乐。相反,如寒灯、残烛、孤灯、幽烛等则传达出朋友相离别、思念朋友而不得见的苦楚和悲伤。烛灯是最好的场景道具,一切相聚的欢乐和离别的相思都是在灯烛的映照下上演的。选择灯烛象征美景良宵是诗人意识里的定势,它预示了灯红酒绿,预示了笑语喧哗。同时,灯烛又是容易消逝之物,光亮殆尽,只剩下几缕青烟,缭绕升腾。所以,以灯烛象征已逝的美景,是再恰当不过了。在这四句诗中,李商隐通过摇曳的烛光来追忆逝去的良辰美景。

二、煎熬成灰的心灵之美

根据“系统美学”理论,在整个审美鉴赏系统中,心理层次无疑是处于中枢位置——审美鉴赏最终总要表现为主体对客体之注意、好感、愉悦等心理反应的。从这个审美系统的角度出发,烛灯这种意象带给作者的心理感受是一种煎熬成灰的模仿性心理体验。

李商隐擅长使用各类精致优美的非自然意象来表达某种细腻幽微暧昧朦胧的情感,“蜡炬”、“锦瑟”、“促漏”、“香炉”、“镜匣”等不胜枚举,这种创作手法本身就是遵循着模仿性心理审美的原则的。诗人是怀着一颗善感的灵心尝试着去模仿去体验种种意象的存在形式和生命意味,而在此诗中诗人已然进入到“烛灯”这个煎熬自己照亮世界的艺术境界中。

“皎洁终无倦,煎熬亦自求。”起句言明烛灯的“皎洁”完全是由“煎熬”来成全的,而这一切又是完全的无悔无怨自苦自求。作者一方面用动情的笔触诠释烛灯的品格高洁,只埋头奉献不计较得失;另一方面又借此来自述其志,虽艰难险阻百转千回仍不同流合污变心从俗。有研究者指出,李商隐的诗歌上承屈原《离骚》,借美人香草之辞抒发忠君爱国之志,此诗《灯》就是很好的佐证。“烛灯”在此已经成为诗人意志情感的外化之物:“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寸相思一寸灰”。显而易见,灯烛放射光芒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这个代价就是不计后果地燃烧自己消耗自己折磨自己。晋人傅玄在《烛赋》中称赞:“烛之自焚以致用,亦有杀身以成仁矣!”“致用”是给人带来光明,送去温暖,“成仁”即以智慧善良美好去抗争蒙昧邪恶丑陋的伟大精神。但这一切都是以“焚身”为代价的,焚身即牺牲自己,李商隐也从这种物象里获得了用牺牲来成全理想的人格启示。李商隐自大和三年踏入仕途至大中十二年去世,30年中有20年辗转于各处幕府。东到兖州,北到泾州,南到桂林,西到梓州,远离家室,漂泊异地,至少由空间距离造成的漂泊无依感不亚于曾遭受两次流放的屈原。并且李商隐因为与王茂元的翁婿关系一直遭到令狐楚一派的打击和排挤,终其一生都沉沦下僚郁郁不得志,这也与屈原因为得不到楚怀王的信任而惨遭流放的境遇是非常相似的。在这种悲剧情境的设定中,李商隐同样上承了屈原的伟大人格和政治信念,与屈原一样,他选择的是坚持而非放弃,“虽九死其犹未悔”,终其一生都坚持着积极用世兼济天下的宏伟理想。

“锦囊名画掩,玉局败棋收。何处无佳梦,谁人不隐忧。”虽然贵为名画却终被淹没,即便开局精彩却终以败棋收场;佳梦貌似处处可得,而隐忧不免人人自惹。李商隐不幸生于一个朋党斗争非常激烈的时代,更为不幸的是,他阴差阳错间成为了朋党斗争的牺牲品。李商隐本是出自于令狐楚门下,自然被归为牛党阵容,后来却又成为了李党王茂元的东床快婿,所以其“背恩”行为导致令狐绹极为不满,认为他“背家恩,放利偷合”而打击排挤他,于是李商隐一生都背负着牛党人的咒骂、中伤和诋毁,最终成为了政治漩涡中的溺水者。此诗中,孤傲清高的诗人没有像溺水者一样求救讨饶奴颜婢膝,好像是在模仿一盏烛灯,缄默不语冷眼旁观,静静地看着翻云覆雨的晚唐政坛中的阉寺擅权、藩镇跋扈和牛李倾轧;静静地看着多故之世的帝王宰相们的生死不常、荣衰倏变。

三、才子佳人的爱情之美

根据“系统美学”理论的理解,社会文化性审美存在是烛灯意象中最高级也最深层次的鉴赏层次。从照明温暖的物理性功能到煎熬成灰的模仿性心理移情,烛灯意象最后终于上升到才子佳人浪漫爱情的文化象征符号。爱情是古往今来的文人骚客永久话题,从《关雎》的淑女君子,到《洛神赋》的神女襄王,再到《长恨歌》的唐皇贵妃,歌颂咏唱都是围绕爱情展开的,善感多情文雅风流的李商隐更是不可能从其中全身而退。就李商隐的个人情感经历而言,各种类型的艳遇经历已经被坊间传的沸沸扬扬,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也许无从考证,但是丝毫不影响历代评论家的津津乐道。最早的初恋情人追溯到《柳枝五首》中女主人公柳枝,她爱慕着才华横溢的诗人,主动邀约却屡遭拒绝,后被达官权势收为妾室与诗人再无往来,诗人不能释怀后作诗以记之。接下来的是一段离奇艳遇,相传李商隐在玉阳山修道时与女道士宋华阳相识,两人志同道合惺惺相惜,在《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赠华阳宋真人兼寄清都刘先生》等诗中可见端倪,但是这场恋爱既违背封建礼教又背离道教戒律,因而注定是一场悲剧。他们的恋情很快被曝光,男女双方都受到了惩罚。李商隐被赶下山逐出道观,宋真人被遣返回宫做了守灵宫女。再接下来的就是大名鼎鼎的《锦瑟》诗中提及的“锦瑟”,相传她是令狐楚家的侍儿,李商隐曾与之相恋,但后来也是无果而终。最后出场的是李商隐的正室妻子王氏,王氏系李党王茂元之女。李商隐与王氏的感情非常好,王氏去世后,他写下《房中曲》等悼亡诗篇,情感真挚,语意沉痛。其中最著名的,是在他离家赴蜀地宦游途中所作《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剑外从军远,无家与寄衣。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

“影随帘押转,光信簟文流。客自胜潘岳,侬今定莫愁。固应留半焰,回照下帏羞。”烛灯是最常见的爱情道具,烛灯是最佳的约会暗语,“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这厢是姿容风绝的潘岳少年,那厢是容貌倾城的莫愁美人,半世潦倒一生相思都托付于这一盏摇曳的烛灯;烛灯是最神奇的爱情迷药,不需要太透亮只需要半明灭,可以衬得这目光愈加含情脉脉,可以映得那眉眼愈加含羞带怯,最重要的是可以渲染得红帐愈加春意荡漾风月无边。灯烛意象作为爱情象征的文化符号,大概自李商隐《夜雨寄北》中“西窗剪烛”始有雏形。而后来李商隐《无题》中的“烛泪”则积淀成为忠贞不渝的爱情典故。这首诗是李商隐临终前一年所作,他满怀感触地把自己的一生总结概括为一盏摇曳多姿无怨无悔的烛灯,在这晶莹皎洁的烛光中,李商隐用他擅长的电影蒙太奇的手法把自己生命旅程的诸多片段连缀起来,其中有磨难的少年时代与坎坷的中年时代,有推心置腹的朋友与多情貌美的红颜,有踌躇满志的坚定与世事无常的打击,有刻骨铭心的爱恋与天人永隔的恨悔。

总之,李商隐对烛灯这类意象特别钟爱,据不完全统计,在他的诗作中出现“烛”、“灯”、“蜡”等字眼的次数不少于30次,这种情况在中国古代文学历史上都是比较少见的。一盏小小的烛灯,无声无息的燃烧着诗人一腔为国运筹谋的热忱,默默无闻的照亮着诗人坎坷多舛的人生,甚至穿越层层叠叠的文学时空感动着每一个被“烛光”照耀过的灵魂。

参考文献:

〔1〕雷达,李建军.百年经典文学评论[A].缪钺.论李义山诗[C].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339.

〔2〕吴调公,骆冬青.李商隐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10.

李商隐无题篇9

【关键词】李商隐;诗歌;悲美意境

李商隐的诗不受人、事、景、物之限,而是处处浸染着无端的悲思慨绪,隐含着一颗寥落、幽怨、缠绵悱恻而又似有某种追求的心理。他的诗是如同是艳丽抹上一层愁绪,于朦胧深处透出一丝光亮,感情的影子徘徊在诗行之中如烟似云,扑朔迷离,显露出他政治和人生追求上的失意和执意的矛盾心理。

(一)坎坷的人生经历

十岁那年,李商隐之父卒于幕府,孤儿寡母“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可倚之亲”,虽在故乡,却如同外来的逃荒者。家世的孤苦不幸,病弱的身体,形成了李商隐易于感伤的性格,同时也促使他谋求通过科举来振兴家道。文宗大和三年(829),李商隐得到令狐楚的赏识,不仅被聘入幕府,又帮他在开成二年(837)中进士。同年底,令狐楚病逝。李商隐于次年春入径原节度使王茂元幕。王茂元爱商隐之才,将最小的女儿嫁给他。当时朋党斗争激烈,令狐父子为中党要员,而王茂元被视为亲近李党。李商隐转依王茂元,在牛党眼里是“背恩”的行为,从此为令狐绹所不满。党人的意见,孤介的个性,使得李商隐一直沉沦下僚,30年中有20年辗转于各处幕府,远离家室飘泊异地。不由自主陷入到朋党倾轧的漩涡之中,政治上受猜忌和歧视,人格也受到极大诬毁,这巨大的精神压抑和心灵创伤使李商隐获得了刻骨铭心的悲剧体验,积郁了浓浓的一腔悲愤,也为其诗歌悲美意境形成奠定了基础。

早年的学道经历是李商隐诗歌呈现悲美意境的另一原因。唐自高祖起就尊崇道家。晚唐时期,学道崇道已成社会风气。李商隐正出生和成长在那个崇道的年代,无可避免的受到当时风气影响。在玉阳山学道时,他对道家经典《道藏》下过苦功,他还学会了道教中“秘决隐文”的表达方法。在学道过程中,有一个人对李商隐诗作甚至是爱情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就是李商隐一生爱着的女冠宋华阳。李商隐出没于千年道观,沉浸在《道藏》之类古籍中,为什么会引起一场爱情悲剧?究其原因,首先是晚唐社会的影响;其次是晚唐的道教分两大支金丹(又称外丹)与内丹(气功等)两派,都与房中术有关,天性颖悟,热爱生活的李商隐,在背诵这些典籍时,自然会萌动春心,向往爱情;再次是道观里有美丽的女冠,其中不少是豆蔻年华的美女,甚至还有皇家公主,而女冠宋华阳就是随公主入观的。李商隐正值青年时期,天天阅读房中术那样的书籍,又遇到了宋华阳那样美丽的女冠,产生恋情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于情于欲也是正常的反应。但道门中宗派林立,教规森严,所以,李商隐和女冠宋华阳的恋爱自然又变成不合法的。这是李商隐诗歌呈现悲美意境的根本原因。

时世、家世、身世多方面原因促成了李商隐易于感伤的内向型性格与心态。秉赋的才情、悲剧性和内向型的性格,使他心灵善感,而且感情异常丰富细腻。国事家事,春去秋来,人情世态,在他的诗歌中表现得十分突出。种种不幸加深着他内心的沉痛,崇高美的事物在不断变化中的消沉、幻灭,引起了他的关切、彷徨和探索,这无疑成为他的艺术创造中悲美意境的特点。

(二)诗中的悲美意境

李商隐以其特有的才情,创构出许多美丽空灵的悲情诗歌,其中有取材自神话传说、佛道故事的,也有现实和日常生活的。这些诗,意境迷离,诗势飘渺,诗语艳丽,诗旨沉博,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

1.朦胧诗歌中的悲美意境

李商隐的笔下往往是美的悲剧,充满了浓重的失落、怅惘与悲哀。透过悲美的意境,我们能看到诗人的理想,看到一颗寂寞追求的脆弱的心。朦胧的美学特征,使人读来如雾中观花,云中望山,留下了十分广阔的想象天地,令人陶醉。

如《无题》诗:“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呤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这是首传诵千古的诗篇,感情强烈且带有悲情伤感。诗中写到的爱情不但受到了封建礼教桎梏束缚,还加上了道教森严的教戒限制。首联以“相见时难”起句,以悲美的情感一下子抓住了读者的心。从爱情方面言,相恋之人自然是“别亦难”,怎样的“别亦难”?诗人用“东风无力百花残”的意境来表达。暮春时节,百花调残。百花这象征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被摧残了,诗人用“百花残”的意象来写它的“别亦难”。情人“相见”带来的是巨大快乐;分别随之而来的则是巨大的痛苦。“丝”和“思”是谐音,颔联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写情人手别后的缠绵悱恻的情感,比喻新颖、准确、易解,诗的艺术浓度也大大增强了。“相见时难”又“别亦难”,“东风无力”却“百花残”,“难”、“残”、“尽”、“干”、“寒”又表达了伤感的凄凉、萧瑟。全诗笼罩在悲美艺术境界之中。

再如《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首诗历来有多种解释。有人认为是爱情诗,诗人在追思年华,回首往事,感伤身世。首联中“无端”是惊讶之词,由此而回首往事,万感丛生;颔联中凄然凝虑,令人为之动容,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间,卷舒风云之色。颈联以沧海明月、鲛人泪珠、良玉生烟来比自己的清词丽句,来比自己的诗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尾联中表现诗人面对三卷诗集,一首诗,其情跃然纸上,此之谓“可待”。然而现在,只供追忆而已。痛定思痛,再追忆华年的情景深感这一切令人难以忘怀之情,即使在当时,也是若有若无,若即若离,怅然若失;回首往事,只有更伤感、悲情而已。也有人认为此诗只是描写了瑟的适、怨、清、和四种乐音。但这种观点似乎毫无根据。还有人认为这首诗是李悼念故去妻子的。从意义结构看,诗人对瑟存在的理由发出疑问,继而对人生目的质疑,接着又探究了梦境与现实的相对性,蝴蝶与杜鹃就是这样的典型例。随后,又表现出人生悲剧的情景,而这种情景是通过流泪的珍珠和锁于烟雾中的不可得到的玉体现出来的。最后,道出自己的惆怅感。仅仅这样描述,未免过于肤浅。事实上,诗意并非这样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而是蕴含在诗歌丰富多彩的语言中。诗中用语的锤炼很值得注意。“锦”这个词,不仅具有视觉上的感染力,还代表着富丽堂皇。“锦瑟”意味着幸福,意味着人的青春年华。首行中的“无端”使人对人生的意义产生的怀疑。而且,“一弦一柱”的更迭使用,使我们不仅详尽地看作瑟这一物象,又复现了往日,强调了以往的岁月。第三句中的“梦”、“迷”二字,深刻表达了迷惘的情感。第四句上的“春”一词,则引起的联想。在接下的两行诗中,“泪”自然而然(下转第91页)(上接第90页)的增加了感伤情绪,“烟”加强了上文中的迷离感。尾联中“可待成”再次表现出飘乎不定。“瑟”、“蝴蝶”、“杜鹃”“珍珠”、“玉”是诗中的关键词,“瑟”是这首诗的主要象征物,即可代表婚姻,也可代表人生。蝴蝶象征人生的转瞬即逝、扑朔迷离。杜鹃象征着悲剧性的婚外恋爱。珍珠或者代表分离的情人,或者不被赏识的才华,或者两者兼而有之。玉,很可能象征着追求不到的物或理想,这一切都在朦胧美中体现了一种悲美的意境,通篇体现出作者的伤感之情

2.含蓄诗中的悲美意境

李商隐诗的绵邈含蓄是在风雨穷年中扎根而又在“想象咸池日欲光”的领域中展开浮想的,其诗情调幽美含蓄他致力于情思意绪的体验,把握与再现,用以状其情绪的多是一些精美之物。诗歌表现采取的是幽微隐约、迂回曲折的方式,不仅无题诗的情感是多层次的、含蓄的,而其他一些诗常在悲美意境中表现得幽深含蓄窈渺。

如《春雨》:“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玉珰咸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诗歌中为所爱者远去而“怅卧”、“寥落”、“意多违”的心境是一层情思;进入寻访不遇,雨中独归情景之中是又一层情思。设想对方远路上的悲凄,是一层情思;回到梦醒后的环境中来,感慨梦境依稀,是又一层情思。书信难达的惆怅,表达得十分含蓄。思绪往而复归,盘绕回旋。雨丝、灯影、珠箔等意像,美丽而细薄迷蒙,加上情绪的暗淡迷惘,诗境遂显得凄美幽约,处处在含蓄美中体现出悲美意境。

再如《嫦娥》:“云母屏风独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此诗分明借对嫦娥的处境和心理描写,象征那些慕仙入道却不堪孤寂的女冠,诗歌生动真切地描绘了高远澄澈神奇莫测的月宫景象,传达出月里嫦娥复余微妙的感情,表现出诗人对她们的同情和体贴,蕴含着可供多种解读的含蓄的意蕴。

创作诗歌需要丰富的想象,诗人受自然景物的感染而激发出创作冲动时,还有其他主观因素在起作用。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感受不是纯客观的,而是通过世界观的折光来感受和反映客观事物。正因为每个诗人都有各自的主观因素,所以他们在反映客观的自然景物中便显示不同的创作个性,创造出不同的意境。正因为李商隐的悲剧命运,便使得其诗中充满了悲情伤感,创造出了悲美意境。然而,李诗的感伤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伤春悲秋,而是生发出一种人生感慨,其中既包含了对美好事物衰减的深深挽惜,也包含了诗人对生命、光阴的无限珍惜和依恋,蕴含诗人对时代、社会、人生的思考。

李商隐出生寒素之家,挣扎在沦贱艰虞的处境中,在大半生的幕僚生涯中,一方面饱受孤寂、漂零之苦,一方面倍受感情的煎熬,中年又遭受丧妻之痛。这种漂零落泊,情无所依的孤寂生活,使他积郁的悲愤之中更添一份悲情哀怨。情感世界深处的冷寂是诗人悲寂,感慨的心态即为悲美意境的形成重要原因。情感因素往往是心态的核心因素,而诗人情感郁积得既深又广,这也就必然导致李商隐悲美创作的情感内聚力不断增强,进而对他诗歌的悲美意境产生持续不断的作用力。

参考文献

[1]万四华、黄小蓉.李商隐的悲慨心态与诗美追求[J]广西师院学报:1988(01)

[2]孙建芳.感伤美的心理描述[J]遵义师范学院学:1994(01)

[3]刘修明.牛李党争和李商隐的<无题诗>,史林:1995(04)

[4]郝瀚.无端的思绪、无限的时空、无尽的怅然——李商隐诗<锦瑟>的又一种解读,名作欣赏:1995(02)

李商隐无题篇10

一、李商隐的爱情诗具有一种意境深邃的朦胧美

李商隐的爱情诗十分注重创造一种怅惘迷离、冷峻含蓄的朦胧意境。诗意含而不现, 蕴意深广, 从而引发读者无尽遐想,千回百转,回味无穷。尤其是他独创的“无题”诗或类似的诗篇, 寄托深邃高远, 情致缠绵悱恻, 篇章华丽细密, 大都具有朦胧的意境。

如“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蓬山”是神话传说中的一座仙山,“青鸟”是西王母的使者,这里即以蓬山为对方居处的象征,而以青鸟作为抒情主人公的使者出现。此情此景,前途渺茫,与爱人会合无期,蓬山万里,青鸟难凭,但仍寄希望于使者――然而也深知这不过是无望中的希望罢了。诗句就这样笼罩在一片迷离的色彩中,令人怅然若失,又凭空增添了几分神秘和朦胧。

又如《无题四首》之一: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诗中抒发一位男子对身处天涯海角的情人的思念之情。首联说来已属空言,一去又成绝踪,待至梦醒后,已是月光斜照,五更钟鸣了。远别经年,会合无缘,夜来入梦,两人忽得相见,一觉醒来,却踪迹杳然。但见朦胧斜月空照楼阁,远处传来悠长而凄清的晓钟声。梦醒后的空寂更证实了梦境的虚幻。这里作者渲染出朦胧的意境,为主人公制造一种怀人思远空寂孤清的氛围。接着写他追忆梦中的情景,啼哭难唤,梦醒后在强烈思念之情驱使下奋笔疾书的当时,是不会注意到墨的浓淡的,只见烛光半笼,室内若明若暗,恍然犹在梦中;麝香微淡,使人疑心爱人真的来过这里,还留下依稀的余香,上句是以实境为梦境,下句是疑梦境为实境,写恍惚迷离中一时的错觉与幻觉极为生动传神。全篇围绕“梦”来写离别之恨。先从梦醒时情景写起,然后将梦中与梦后、实境与幻觉来糅合在一起,创造出疑梦疑真、亦梦亦真的艺术境界,最后才点明蓬山万重的阻隔之恨,与首句遥相呼应。这样的艺术构思,曲折突跌宕,有力地突出爱情阻隔的主题和梦幻式的心理氛围,使全诗充满朦胧恍惚的情怀。

李商隐的诗其所以具有感伤情调、朦胧意境、表现其内心复杂的情绪,这与他一生的经历息息相关。

李商隐生活在晚唐动荡不安、烽火弥漫的乱世。他出生于没落士大夫家庭,少年寒微。李商隐在仕途上经历坎坷,他的感情婚姻生活也非常不幸,他一生的遭际,扑朔迷离,如梦似幻,政治上的挫折,使他欲回天地之志而成虚;爱情上的追求,又总是“一寸相思一寸灰”;昔日昵交密友,旋即摧抑自己的势力;相濡以沫的妻子,又在盛年奄然去世。这一切使他常常被一种感伤、抑郁的情绪纠结包裹,这种感情基调影响了他的审美情趣。

二、李商隐的爱情诗含蓄蕴藉, 内涵丰富, 读来耐人寻味

特别是他的无题诗(包括一些以篇首二字为题者),有些是单纯的爱情诗, 有些则是托美人、香草以寄寓个人遭遇, 使它具有了双重内涵, 有了更普遍的意义。这些诗体现了诗人对爱情、对事业、对人生的执著追求, 具有震撼人心的美感力量, 从而激起无数读者的共鸣。对此, 李商隐自己在《有感》诗中曾说:“非关宋玉有微辞、却是襄王梦觉迟。一自高唐赋成后, 楚天云雨尽堪疑。”即是说他写过以微词寄意的作品,也写有只写男女之情并无寓意的作品。冯浩在《玉溪生诗笺注》中也说:“自来解无题诸诗者,或谓其皆属寓言, 或谓其尽赋本事,各有偏见,互持莫决。余细读全集,乃知实有寄托者多,直作艳情者少。夹杂不分,令人迷乱耳。”冯浩的意见是正确的,对李商隐无题诗中的两种情况要作具体分析,不能以偏概全,一概而论。

李商隐原本是有“欲回天地”的远大抱负,他关心政治,想挽救国家的颓局,无奈晚唐社会政治黑暗,加之宦官专权、朋党相争, 致使他没有干预朝政的条件,且成了牛李党争的牺牲品。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形成了他内心的矛盾。时代的悲剧造成了他个人的悲剧,从而形成了他的抑郁心理。他的希望与追求、他的失望与悲哀, 便在爱情的描写中表现出来, 使爱情的歌唱与人生的感怀融成了一片,从相思的痛苦中透露出个人遭际的苦闷心声, 这就是写爱情诗有政治寄托的原因。试看他的《无题》(照梁初有情):

照梁初有情, 出水旧知名。裙衩芙蓉小, 钗茸翡翠轻。锦长书郑重,局细恨分明。莫近弹棋局,中心最不平。

冯浩说这首诗是“寄内诗。盖初婚后应鸿博不中, 闺人为之不平,有书寄慰”,似觉附会。但纵观全诗, 绝不仅仅是写一个女子对失去爱情的怨恨, 实在是含有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她的“有情”、“ 知名”, 喻诗人早年成名和对理想的向往;少女的美丽容质,喻诗人的出众才华;女子多次寄书达情, 但不被看重,她的失恋,喻诗人政治上的失意。他多次上书令狐?, 希求援引, 但终成泡影。最后从突凸的棋盘, 联想到政治斗争中的波折,感到自己就是政治棋盘上一颗随时会被吃掉的小卒, 强烈地抒发了心中的不平之气。他的《无题四首》中“ 何处哀筝” 一首寄意也很明显:

何处哀筝随急管, 樱花永巷垂杨岸。东家老女嫁不售, 白日当天三月半。溧阳公主年十四,清明暖后同墙看。归来展转到五更,梁间燕子闻长叹。

诗歌先从暮春三月美好的环境写起, 这时阳光明媚, 樱花盛开, 垂杨轻拂, 筝管相逐, 乐声悠扬。在这良辰美景之中, 贵族女子纵情赏游,及时行乐;而贫寒女子却无媒难嫁,自伤迟暮。这阳春三月、芳华将逝的情景, 丝管竞逐、赏心乐事的场面, 贵家女子得意美满的生活, 越发触动了贫家女身世孤独之感, 增添了内心的苦闷和哀怨, 故归来后“展转到五更”,为自己的朱颜薄命而感叹。在这幅对比鲜明的艺术画面中,更加突出了寒士的落拓不遇和显贵子弟的仕宦得意, 寄寓了诗人在政治上怀才不遇的感慨。对此, 清代薛雪在《一瓢诗话》中说:“此是一副不遇血泪, 双手掬出,何尝是艳作。” 一语道破真谛。

李商隐爱情诗中的诸多名句, 如“刘郎已恨蓬山远, 更隔蓬山一万重”、“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直道相思了无益, 未妨惆怅是轻狂”、“春心莫共花争发, 一寸相思一寸灰”、“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等等, 似对爱情充满无限痴迷, 又似对个人不幸遭际的沉痛倾诉, 从而使诗句具有了丰富的内涵。正是这种超越字句本身的深刻内涵,才使带有不同感情的读者有了各自的认同。“ 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情人必定认为是写情,政治家必定认为是寄意, 从而使李商隐的爱情诗获得了如此永久的魅力。

三、李商隐爱情诗的艺术魅力还在于他那富有个性特征的高度的艺术技巧

李商隐爱情诗千百年来赢得无数读者的喜爱, 除其内容之外, 还在于他那富有个性特征的高度的艺术技巧。

李商隐写爱情诗,往往略去爱情生活的外在方面,如人物的外貌、恋爱中的情事等,而侧重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 如人物内心深处的思念、追求和离别的痛苦、希望、失望以至绝望等复杂情感, 从而充分展示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如著名的《无题二首》之一的“ 昨夜星辰”:

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 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 走马兰台类转蓬。

首联由今宵之景触发对昨夜席间欢聚时光的美好回忆。在这个星光闪烁、和风习习的春夜里,空气中弥漫着令人沉醉的幽香,一切似乎都与昨晚在贵家后堂宴饮时的景况相同,而席间与意中人相遇的那一幕却只能成为难以重现的回忆了。诗人并未直接叙写昨夜的情事,而是借助于星辰好风、画楼桂堂等外部景物的映衬,烘托出昨夜柔美旖旎的环境气氛,语句华美流转,富于唱叹的情致,将读者带入温馨浪漫的回忆中。颔联抒写今夕对意中人的思念。自己此刻虽然没有彩凤般的双翅,得以飞越重重阻碍与意中人相会,但相信彼此的眷恋之心当如灵异的犀角暗中相通。“身无”、“心有”,一退一进,相互映照,是间隔中的契合与沟通,怅惘中的喜悦与慰藉,表现了诗人对这段美好情缘的珍视和自信。两句比喻新奇贴切,剖划深刻细致,展示了诗人抒写微妙矛盾的心理感受的高超才力。

颈联具体追忆昨夜与意中人共预盛会的场景,而诗人此际落寞抑郁情怀自在言外矣。诗人回想昨晚宴席之间,灯红酒暖,觥筹交错,藏钩射覆,笑语喧阗,场面是何等热烈醉人啊。“春酒暖”和“蜡灯红”,不但传神地刻画出宴会间热烈融洽的欢乐气氛,也使读者联想到烛光掩映下女子的红晕面颊,彼此的目成心会已不言自明,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啊。

尾联回忆今晨离席应差时的情景和感慨。昨夕的欢宴彻夜到晓,楼内笙歌未歇,楼外鼓声已响,诗人自叹像随风飘转的蓬草,身不由己,不得不去秘书省应差,开始了又一天寂寞无聊的校书生涯,而与席上的意中人则后会难期了。岂独相思苦,长叹业未成。恋情阻隔的怅惘与身世沉沦的感叹交汇于诗人胸中,使此诗的内涵和意蕴得到了扩大和深化,在绮丽流动的风格中有着沉郁悲慨的自伤意味。诗中并没有具体描绘恋人形体、外貌、服饰等人物形象,也没有写人物相见和分别时的情事活动,而是运用各种艺术手法,写出热恋中人复杂的心理活动, 表达出真挚缠绵的爱情。

李商隐极善于运用象征手法来渲染一种迷离的意境,用移情于景的方法表达对爱情的追求。这样的艺术效果和那些艳体诗把恋爱情事做直露的琐屑描绘相比,自然品位更高, 也就更耐人寻味。如《如有》一诗:

如有瑶台客,相难复索归。芭蕉开绿扇,菡萏荐红衣。浦外传光远,烟中结响徽。良宵一寸艳,回首是垂帷。

首联诗人以神女喻所恋之人,仿佛如在,他们相亲之后又旋即离去。额联写送处之所见,作者驰骋想象,仿佛相送于芭蕉碧绿、荷花艳红之地。颈联用《洛神赋》与《神女赋》中的神女喻幻觉中的恋人愈去愈远, 以至于朦胧渺茫。尾联言良宵美好, 但稍纵即逝, 现实是深夜独坐, 回首依然垂筛。诗人情之所注何在?系念之人为谁?诗中没有交代,他只是运用神话传说,运用典故和象征手法勾勒出一个朦胧而又“余味曲包”的意境, 表现出诗人深藏于心间的强烈而又执著的恋情。唯其意境朦胧,就越包含着各种各样的象征和暗示,就越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天地。

纵观李商隐的爱情诗,借助象征手法创造的朦胧意境比比皆是:恋人的容光绝艳和居处难窥,通过天尊楼阁中缥缈高远的意境来表现;悼亡的情怀和羁栖的寒峭, 融到银河吹笙、风帘残烛的倘恍境界;恋人的负约而走所引起的惆怅, 借助嫦娥神话来点染。这样的艺术手法, 虽受《楚辞》的影响, 但更主要的是李商隐的一种艺术追求与创造。

比兴、象征是我国古代诗歌惯用的创作手法, 能够起到生动形象而又含蓄隐晦地表达主题的作用。李商隐的爱情诗正是大量运用了此手法, 来寄寓诗人的美好爱情。如“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比喻对所爱者至死不渝的挚爱真情, 以及终生不已的别离之恨。在这里, 烛泪难止, 蚕丝不尽, 既有比喻之义, 也有象征之义。又如“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彩凤比翼双飞, 象征美满的爱情, 用“身无彩凤双飞翼”来暗喻爱情的阻隔, 而用“心有灵犀一点通”来比喻相近的双方心灵的相通, 这也是诗人独特的风格和巧妙的构思。比兴、象征手法的广泛运用, 增强了诗歌内容的蕴涵和诗歌意象的暗示性, 也增强了诗歌的耐读性。

广采神话传说入诗,惯于用典,这是李商隐诗歌又一个非常突出的特色。神话充满虚幻与奇思异想, 再加上李商隐隐晦的感情, 更增加了诗的迷离特色, 如《重过圣女祠》、《银河吹笙》等。而那首《锦瑟》的用典尤其叫人拍案叫绝: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明月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中间四句各用了一个典故: 第三句用《庄子?齐物论》中庄生梦蝶的故事, 呈现出人生的恍惚迷惘;第四句用《华阳国志》中蜀王望帝化为杜鹃,每到春天便悲啼不止直至出血的故事,包含了一种苦苦追寻而又毫无结果的悲哀;第五句用《博物志》里海中鲛人泣泪成珠的故事, 感伤意味浓厚;“蓝田日暖”、“良玉生烟”, 虽不知出自何典, 也是着意形容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朦胧虚幻美景。这样, 四句中四个典故便传达了迷惘、悲哀、伤感、虚幻的情绪体验, 并与开头两句“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中的“无端”,末尾两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中的“惘然”交相映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