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贾生十篇

时间:2023-03-26 01:30:38

李商隐贾生篇1

论文关键词:为寻访隐者,同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但二者细较起来还是有

合作家所处的时代背景、经历的不同做出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归隐;意象;情感氛围;意境;

贾岛和李商隐,同为唐朝诗人,但前者生活在唐中期,后者生活在唐晚期,虽然他们的生活大相径庭,但其在思想上还是有共同之处即有一种出世归隐之思。贾岛早年为僧,法名无本,后韩愈见而怜其才,于是教他为文,并让他还俗应举,时已三十四岁。〔1〕其后久困名场,生后拮据,晚年做过遂州长江主簿、普州司仓参军等低级官职。因为科举的屡次失意、生活的挫折让诗人晚年有了强烈的出世归隐之思,他在“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声”(《送无可上人》)之下自注云:“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2〕《寻隐者不遇》写于何时已不可考,但笔者认为应写于贾岛早年为僧的时期,诗中的隐者过的是神仙般的生活,诗人自己也追求向往这样的生活,“寻隐者”其实可以看作是诗人自己在寻找隐者那种超世独立、傲然一切、空寂宁静的心灵境界,这和他早年为僧的心境是密切相关的。同样李商隐的《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写于何时已不可考,但基本可以断定不是写于作者早年,少年得志的李商隐不会有这种归隐出世的思想,应当写于作者生活的中后期即牛李党派斗争激烈,诗人长期沉沦幕府、落魄江湖、很不得志的时候。这两首诗虽同为访(寻)隐者不遇,同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虽然相近,但并不等同,细加咀嚼,实存差异。下面试从诗中的意象、作者的情感氛围以及诗的意境等方面作出具体的分析。

寻隐者不遇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一)

贾岛 李商隐

松下问童子, 秋水悠悠浸野扉,

言师采药去。 梦中来数觉来稀。

只在此山中, 玄蝉落尽叶黄落,

云深不知处。〔2〕 一树冬青人未归。〔3〕

1、意象的选取上,贾诗轻灵飘逸,李诗较凄清萧瑟

两首诗都通过了一些意象描绘出了隐者居住的环境,但在意象的选取上却有所不同。贾诗中隐者居住的地方在深山中,四周是苍翠的轻松,头顶是悠悠的白云。其中的意象“松”、“童子”、“药”、“云”、“山”所组成的整个画面让人感觉到轻灵飘逸,仙气飘飘。“松”、“云”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意象中经常出现的,“松”用来比喻人的品格高洁,如“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刘帧《赠从第》)。〔4〕“云”大多和隐士高人联系起来,如李白的《赠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4〕而这里也把隐士的那种高风亮节的精神展示给了我们。“药”、“童子”这两个意象总是使我们联想到道家的一些高人或隐士,他们远离尘嚣,过着采药、参禅、弹琴、读书的闲适生活,保持着自己内心的虚境。贾诗中的隐者以采药为生,济世活人,是一个真隐士,所以贾岛对他有高山仰止的钦慕之情。通过这些意象,使我们看到隐者的形象就是一个有着仙风道骨的仙人形象,同时这些意象也显得轻灵飘逸了。而李诗中的意象“秋水、野扉、玄蝉、黄叶、冬青”则显得比较凄清萧瑟,因为所有的景物都是秋天的,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秋天本身就是一个万物飘零的季节,昔人感秋,可以说传统悠久,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草木摇落而变衰。”〔4〕是感秋之滥觞;汉武帝《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雁南归”〔4〕开启了帝王的感秋;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慊慊思归恋故乡,何为淹留寄他方”〔4〕是代游子思妇悲秋。今人感秋,情意深远,要么借秋来感慨自己的身世遭遇;要么借秋来感叹韶华的易逝;要么借秋来暗示自己的心境的凄凉等等。李诗中的隐者居住的地方多萧瑟之景,所以这位隐者不如贾诗中的那位隐者飘逸潇洒。

2、作者的情感氛围不同,贾诗的基调更平和,李诗的基调更哀沉

前面已经提到,贾岛的这首诗应作于其早年为僧的时候,那时作者还未入仕途,一心只参禅念佛,他的内心是比较平静的,对待万事万物也是一种虚静的心态,他所追求的也是真正的远离尘世喧嚣的生活,不为尘世俗事所累心,真正的像老子说的那样“涤除玄鉴”。〔5〕诗中所刻画的隐者便是这样的高人,每天以采药为生,以青松、白云为伴,心境平和自然,没有人生不得意,仕途不得志的悲哀。而李诗却是写于作者被卷入党派斗争仕途不得志,身心疲惫的时期,大有一种归隐山林的想法,而此诗“访隐者”即是其心灵的外化,借“隐者”寄托其归隐出尘之思,正如诗人在《北青萝》中:“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3〕但这种归隐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归隐,是一种怀才不遇后的失落与痛苦,是诗人在政治上不能谋求与自己才能相当地位的悲哀。因为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仕与隐始终是摆在中国文人面前的两条可供选择之路,要么入世而仕,要么出世而隐。从孔子的“学而优则仕”开始,中国文人便一直以“仕”作为人生价值的唯一追求,同时也是最高的追求。李诗中的隐者也应该是一位仕途不得志而寄情与山水之间的贤士,诗中更多的是无可奈何的惆怅之情,少了贾诗中平和的心境,所以诗的基调也显得更加的哀沉。

3、营造的意境不同,贾诗较古朴淡远,而李诗则深沉凝重

由于意象选取上的不同和作者的情感氛围不同,使得两首诗的意境也不一样。贾岛这首诗一反他的主导风格奇崛幽深,而是采用一些常见的意象“青松”、“白云”、“童子”等来营造整首诗的意境,没有生僻的用字、险怪的意象、浓艳的色调,整首诗明白晓畅,通俗易懂,正如姚南强所说:“苦吟派诗人又十分崇尚禅门超尘恬淡的清修意境,贾岛自己亦始终保持着禅僧的‘衲气’,故在用字造句上也讲究朴素无华、平淡贴切。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当推贾岛的《寻隐者不遇》诗。”〔6〕加之诗人本身心境平和,淡远,所以整首诗的意境显得古朴淡远,读来使人心境空灵,仿佛也处于那种青松、白云围绕的仙境之中。而李诗由于意象的选取上本身较凄清萧瑟,“秋水”、“野扉”、“黄叶”、“玄蝉”、“冬青”,这些深秋的景物让整首诗的意境深沉、凝重,读来无轻灵之感更多的是深沉、凄冷。

总之,这两首诗初读来更多的是相似之处,但仔细品读、分析,结合作者本身的经历以及所处的时代背景之后,会发现两首诗有很多的不同,这让我们在以后的阅读中应更多的关注作者的内心体验和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

参考文献:

[1]齐文榜校注.贾岛集校注(前言)[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2]黄鹏.贾岛诗集笺注[M].巴蜀书社.

[3]清人冯浩校注.玉溪生诗集笺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

[4]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M].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

[5]任继愈.老子新译[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李商隐贾生篇2

关键词: 李商隐 咏史诗 叙事干预

引 言

叙事学提出叙事干预的概念,关注以小说为主的叙事性文本的艺术特质。而在中国文学传统中咏史诗是诗歌中一个特殊的题材和类别,其以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叙述为本又兼具抒情表达的话语特质是一个叙事学研究值得关注的新问题。

《诗经·大雅》中的《荡》借用文王口吻来指责殷纣的过失,讽喻周厉王的昏庸无道,实可谓中国古代咏史诗之滥觞,在历经魏晋南北朝左思等人的发展后到晚唐达到繁荣。不仅出现了许多咏诗名家,而且他们自觉地将咏史和现实人生结合起来,创造出了风格多样的咏史诗。特别是晚唐的李商隐,面对江河日下的李唐王朝,他感到回天无力而悲愤交加。岁月蹉跎、壮志未酬,生存的不幸凝聚成他对社会和人生的深沉感慨和思索,再加上对诗歌艺术的不断追求,使李商隐的咏史诗开阖自如而又寄托遥深、暗藏锋芒。特别是他对史事的剪辑与提炼甚至合理的虚构与想象使他的咏史诗于陈述中见新奇、于平凡中见深意。这也正是他的咏史诗历来为人所称道的原因。

“顾名思义,咏史诗就是用诗的形式对某些史事和历史人物发表感想和议论,创作方法和文学传统基本上应归抒情一系。然而咏史诗不能不涉及史实,也就不能没有叙述,哪怕是被评为‘纯以议论出之’的作品也是如此。”?譹?訛

以诗咏史其目的固然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思想、情感,表达作者借古讽今,警示后人的意图;然而既然是咏史,则少不了对史实的叙述。作者正是通过对史实的巧妙呈现,以达到其目的。这就要求诗人在咏史时既要在重大历史事件以及重要细节上忠于史实,但为了表达诗人对史事的态度和情感倾向,又要对史实做必要的加工乃至想象虚构或者是对叙述的话语进行有效的选择与安排,这就是所谓的叙事干预。“一般地说,在喜剧的和严肃的、或其他的伦理的种类不断混合的一首诗歌中,就需要叙述者的系统干预,以指导阅读。”?譺?訛在抒情性作品中融入叙述性的因素,而又不让人觉得生硬,咏史之难在此,其艺术性与永久的可观赏性也在此。“李商隐擅长在表面不动声色的叙述中施加干预以含蓄的抒发感情,叙述和抒情在这里融合无间,不分彼此。其艺术构思与手腕的灵动精巧,常使读者拍案叫绝。”?譻?訛本文试图从叙事学的角度,通过李商隐在咏史诗中对词语选择、句式选用和对史实的合理假设与虚构上的干预来解读李商隐咏史诗特殊的艺术魅力,以期对李商隐诗的叙事分析作一些小小的补充。

一、词语选择的干预

李商隐一生正当晚唐政局江河日下之际,动荡衰微的时代,使他不得不以隐曲委婉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愤激与愁苦。叶燮《原诗》中说李商隐诗“寄托深而措辞婉”。诗人在借古讽今时,往往借助典故的潜层内涵和词语的勾连转合,揭示诗歌主旨,达到用笔犀利和辛辣讽刺的目的。如《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这是载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的故事。认真比对诗文与史书,我们不难发现,诗人的叙述是忠于史实的。正是诗人巧妙地在字词的选用与安排上实施了干预,才使得诗人的褒贬态度不言而喻。贾生政见卓越,《治安策》《过秦论》千古流传,而文帝仿佛也求贤若渴,既“求”又“访”,这二字使文帝思贤的谦恭神情宛然在目。一个“更”字,既是诗人对贾生才能无与伦比的赞美,又隐括了文帝夜召所说“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一语,同时又为后文“讽今”作了铺垫。诗的后半部分,抓住文帝倾听贾生具道鬼神事而忘情前席的举动,着“‘可怜’、‘虚’轻点叙事,通过‘问’与‘不问’的强烈对比,引懑而发,鞭辟入里,讽刺犀利辛辣,深刻揭示了统治阶级不能任用人才的实质。”④既有对贾生怀才不遇的同情,又有对统治者不知任用贤能的指责,更有对自身遭遇的深切感慨。然而这一切都在不动声色中就完成了,诗人的干预手段之高超,使得诗文天衣无缝、宛若天成。

总的来说,诗人表面上不动声色,似乎只是在叙述一个或几个故事,实际上已经在遣词造句上做足了文章,细心的读者一看就能明白诗人的良苦用心和精湛的艺术构思。这一类干预在李商隐诗中最多,也最让人为之着迷。

二、句式选用的干预

诗人在叙述历史事件时,特别注意在句式上做文章。如设问、反问、倒装、假设等。特别是能巧妙运用设问、反问,开拓史实的深刻内涵,多层次、多角度展开诗的主旨;借“问”来讽刺昏庸的统治者,表达诗人希望当朝皇帝能以史为鉴的深刻用意。如《马嵬二首》(之一):“君王若道能倾国,玉辇何由过马嵬?”以杨贵妃提问的方式,实际上否定了女色倾国的滥调,而把祸乱国家的责任归咎于迷恋女色的君王。又如《马嵬二首》(之二):“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如何”一问,横空突兀,气势磅礴,短短两句,囊括全篇。“四纪”为君王反而不能像民间夫妇那样长相厮守,讽刺寓反诘中,叙述者揶揄谴责的指向就十分明显了。再如《瑶池》:“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据《穆天子传》,周穆王在瑶池与西王母相会宴饮,分别时约定三年之后重来。三年过去了,穆王虽有日行三万里的八匹骏马,何以不践三年之约呢?诗人借西王母“穆王何事不重来”的疑问,虽没有直接抨击求仙之妄,而求仙之谬自见,从而显示叙述者态度。

以上是诗人反诘语气的干预。而倒装句式则如《马嵬二首》(之二):“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此日”指马嵬兵变这一天即天宝十五年六月十四日,而据陈鸿《长恨歌传》载,天宝十年七月七日玄宗和贵妃在长生殿相约生生世世为夫妻,即当时。正因为“当时”的迷恋女色,才酿成“此日”“六军同驻马”的滔天大祸。诗人在叙述时使用了倒装手法来干预,将前后史实倒置,因而使叙述错综多变,又对比强烈,讽刺性极强。 三、对史实的虚构与假设

咏史诗应该是“咏”史,就需要对具体的历史事件、人物有所叙述,也就需要在重大历史事件及重大细节上忠于史实。但如果仅仅按史书所记载的细细道来,又难免乏味,同时也难以传达诗人意图。这就需要诗人在叙述时施加一定的干预,对某些历史事实做必要的加工乃至虚构。这是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巧妙结合,也只有这样的作品才具有永久的生命力。如《北齐二首》(其一):“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

把原来不在同一时间出现的史事集中在一起,深化了最高统治者的荒淫无耻。冯妃“玉体横陈”与北周武帝攻破晋阳并非同时发生,诗人将二者浓缩到一瞬间,很好地揭示了隐藏在事件表象之下的本质。再如《贾生》,“问鬼神”有史可稽,但因“问鬼神”而引出“不问苍生”却是诗人的想当然。汉文帝接见贾谊问鬼神一事,是有史可征的,然而也绝不排斥在其他时间、其他地点“问苍生”,但这是诗不是史书,诗人没必要也不会按历史如实写来。诗人在叙述中由“问鬼神”这一点出发而假设出“不问苍生”,无疑是从侧面反映出封建社会中带有普遍性的某种实情,辛辣地讽刺了统治者不关心民生疾苦、不知任用贤才。如《骊山有感》:“骊岫飞泉泛暖香,九龙呵护玉莲房。平明每幸长生殿,不从金舆惟寿王。”再如《龙池》:“龙池赐酒敞云屏,羯鼓声高众乐停。夜半宴归宫漏永,薛王沉醉寿王醒。”

两诗中都出现了寿王,即玄宗第十八子李瑁。他还是杨玉环原来的丈夫。史书并没有记载他被父王夺去妻子后的心情如何,然而我们从李商隐的诗中却可以看出。《骊山有感》中诸王皆随玄宗祭祀,独寿王不从,言外益彰其遭夺妻之痛。在《龙池》中,深夜席散后,诸王都已进入醉乡,而寿王却听着铜壶的滴漏声辗转难眠。他应该见到宴会上的杨贵妃了吧,夺妻之痛的耻辱有谁给予同情呢?这两件事也许是诗人的虚构,也许是民间传说,不管来历如何诗人都是想借此来谴责玄宗的乱伦。从看似平静的叙述中引出如此效果,正是叙事干预起了作用。

以上所举只是李商隐咏史诗中极少的一些例子。在其六十余首咏史诗中这种叙事干预几乎无处不在。由于篇幅限制,不一一细述。总之,对于李商隐的咏史诗我们既可以从抒情的角度来欣赏,也可以从叙事学的角度来分析。诗人凭借着其深厚的创作功底,在看似平静的叙述中略施小计,就使得诗人的褒贬意图跃然诗中,这种“叙述干预不是对

实或故事大动干戈而是略施小技,一个词、一种句式、一种语气的选择,一个场面或一种情景的假设,就像魔术师的灵巧手法,几乎在不动声色之中就表达出叙述者的是非判断和褒贬倾向”⑤。李商隐咏史诗运用此法最为纯熟,因而在其咏史诗中总是呈现出沉郁深婉、悲壮朦胧的意境,这也是其咏史诗历来为人所称道的原因。

①③⑤ 董乃斌:《李商隐诗的叙事分析》,《文学遗产》2010年第1期。

李商隐贾生篇3

李商隐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之外尽汀州。

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g雏竟未休!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唐文宗开成三年(838),应博学宏词科考试未中,回到泾原节度使王茂元手下当幕僚时,郁郁不得意,登楼感怀之作。反映了一个封建时代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的苦闷和愤懑之情。

首联情缘景生,融情入景。迢递,高的样子。百尺,形容城楼之高,非指实数。汀州,平坦的沙洲。这两句意为,登上城楼,城楼很高,放眼望去,可以透过楼前的绿杨枝而一直望到远处的平坦沙洲。

颔联运用典故,感慨明志。贾生,即贾谊,是西汉的政治家,死时才33岁,所以后来诗文中常用贾谊来比喻年轻有才华的人。这里是李商隐用来自比。贾谊在他著名的《治安策》文中开头就说:“臣窃惟今之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他所说的这些事,都是汉朝在政治方面存在的问题。忧时念国,而无可奈何。王粲,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因躲避汉末长安的战乱,到荆州投靠刘表,曾作《登楼赋》,感叹:“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登楼见到了荆州的土地、风物确实很美,但这不是我的故乡,我怎么能在这里久留呢?这颔联意为,我和贾谊一样忧国忧民,以致痛哭流涕,但是没人理会。说自己如同王粲一样,流落他乡,寄人篱下。

颈联也是用典,巧妙地避开了抽象的叙说,把生情和造景完全融合在一起,化作一幅皓首入江湖、烟波荡孤舟的巨幅山水画卷。永忆,老是想着。江湖归白发,即白发时归隐江湖,到年老时归隐江湖。“白发”是说明归江湖的时间。“回天地”意即扭转乾坤,旋转天地,干一番大的事业。扁舟,小船。后一句暗用范蠡的典故。春秋时越国的范蠡辅佐勾践灭吴后,就离开朝廷,乘舟游于五湖。这两句应连起来理解:自己并不需求官爵,也不向往利禄,自己的志向是要干一番回旋天地的大事业,以后就归隐江湖。

李商隐贾生篇4

关键词:明清时期;盐商;扬州文化

中图分类号:K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5-0030-03

明清时期,扬州漕运发达,盐业昌盛,人称“东南一大都会”。发达的交通,繁荣的经济,促进了南北文化的交流,在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之中,扬州文化发展到了巅峰。而扬州文化之所以能够的得到如此好的发展,离不开这样一群人――扬州盐商,大批盐商汇聚扬州,为扬州的经济文化的腾飞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积极参与儒学活动,热衷学术研究

清代史书记载,“乾、嘉间,扬州盐商豪侈甲天下,百万以下者谓之‘小商’”“最高达千万两”[1]。扬州盐商以晋商和徽商为主,其中又以徽商为众。徽商素有“贾而好儒”的传统。他们认为“贾为厚利,儒为名高。夫人毕事儒不效,则弛儒而张贾;既侧身响其利矣,及为子孙计,宁弛贾而张儒。一张一弛,迭相为用”[2]。历代盐商在这个传统的影响之下积极参与各项儒学活动,热衷于学术研究。

(一)积极参与儒学活动

热衷于参加儒学活动的盐商众多,其中首推“扬州二马”。“二马”来自安徽祁门,“自井邑田野,以至深山远谷,居民之处,莫不有学,有市,有书史之藏”[3],出生在“文献之邦”祁门的马曰g、马曰璐兄弟,世人称“世业儒”。现今扬州东关街仍然保存着当时二马兄弟建造的“街南书屋”。二马兄弟不仅在街南书屋中结社吟诗、著书立说,而且还热衷于与各友人结伴出游、登山涉水、吟诗唱和,《焦山纪游集》《林屋唱酬录》是这一系列活动的见证。以“扬州二马”为首的扬州盐商积极参与各项儒学活动,以“贾”养“儒”,以“儒”促“贾”,将“贾”与“儒”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贾”与“儒”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为扬州文化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二)热衷学术研究

明清时期盐商作为扬州城市文化活动的标杆,他们亲自参与儒学活动并热衷于各种学术研究,以“两淮总商”之首的江春为代表的盐商,如江P、程梦星、程晋芳、汪启淑等,在学术研究上大都有不俗的成绩。

江春在扬州建有随月读书楼、康山读书处,并著有《随月读书楼时文》《随月读书楼诗集》《黄海游录》《水南花墅吟稿》《深庄秋咏》等。

程氏家族是著名的儒商世家,先后涌现了数十位的文学名士,其中程梦星、程晋芳叔侄的学术研究成果最为卓著。程梦星曾任翰林修书,擅长诗作,对李商隐的诗作研究颇有心得,编著了《重订李商隐诗集笺注》《李商隐诗集外诗笺注》《重订李商隐年谱》《李商隐诗话》等一系列的研究著述。程晋芳是明清时期著名的经学家,现可考为其经学著述有:《周易知旨编》30卷、《尚书今文释文》40卷、《尚书古文解略》6卷、《毛郑异同考》10卷、《读诗疏笺钞》(稿藏上海图书馆)、《春秋左传翼疏》32卷、《礼记集释》20卷、《诸经答问》12卷、《群书题跋》6卷、《桂宦书目》2卷、《勉行堂文集》6卷、《勉行堂诗集》24卷、《蕺园诗集》10卷。

二、重视家学教育,积极投资社会书院教育

在封建社会商人地位低下。因此一般商人致富后往往重视培育后代,望子成儒,通过科举考试而寄身儒林。坐拥万贯家财的盐商在物质生活富足之余特别注重对家族子弟的教育,并积极投资社会书院教育。

(一)重视家学

盐商在靠盐业提升经济实力的同时一直看重家族教育事业,希望通过儒教事业来振兴家声,他们对家族子女的教育遵循“养教结合”的原则,即一方面为子女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对子女进行良好的教育。明清时期扬州盐商为了自己子孙的的前途,家中大都设有自己的私塾,不惜重金,请一些社会名流和学者到家中讲学来提升自己子女的文化素养。同时积极鼓励家族子弟参加科举,希望有朝一日能金榜题名、光耀门楣。因为入仕不仅能够提升盐商的社会声誉,而且能够给予盐商在政治上的支持,使得盐商的买卖能够得到佑护,一举两得。

(二)捐修书院

明清时期很多盐商都曾经积极捐资修建书院,盐商的这一善举也给他们带来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1.出资修缮兴建书院

三元坊的安定书院、北桥的敬亭书院、北门外的虹桥书院、广储门外的梅花书院这一系列著名书院和学校的兴建与修缮,大都是由扬州盐商及盐官出资筹办。明嘉靖五年,巡盐御史雷应龙创办维扬书院;康熙元年,两淮盐运使胡文学与一些盐商共同筹款兴建安定书院,雍正年间,盐商再次出资扩建安定书院;康熙二十二年,扬州盐商出资创办敬亭书院;雍正年间,马曰g出资重建明代的甘泉书院,并改名为梅花书院[4]。正是在盐商的资金相助之下,明清时期扬州书院如雨后春笋般迅速的建立并扩大,扬州的书院事业日臻繁盛。

2.设立院生高额奖励

盐商专为书院的学生设立了高额的奖励。据史料记载,扬州的梅花书院的规定“凡在院书生分正课,附课,随课。正课岁给膏火银三十六两,附课岁给膏火银十二两,随课无膏火”[5],而当时著名的湖南岳麓书院的岁给只有梅花书院的三分之一。雄厚的资金实力吸引了大批的学生前来求学,扬州书院名声鹊起。柳诒徵先生在《江苏书院志稿》中曾言:“两淮盐商利甲天下,书院膏火资焉,故扬州之书院,与江宁省会相颉颃,其著名者有安定,梅花,广陵三书院,省内外人士咸得肄业焉”[6]。

3.延请名师任教书院

据史料记载盐商还出巨资聘请当时的文化名流前来书院讲学,提高书院的文化知名度。清代著名的诗人赵翼,蒋士铨,陈祖范等人就相继担任过安定书院的院长。姚鼐,茅元铭,胡长龄等名流曾任梅花书院的院长。没有盐商雄厚的资金支持也就不会有明清时期扬州书院的辉煌成绩。在盐商的支持下,明清时期扬州的书院一共培养了348名进士,其中包括十一名一甲进士[7]。

盐商对扬州书院教育所作出的巨大投资得到了回报,书院成为“商”与“儒”联系的桥梁,融洽的“商”“儒”关系,奠定了扬州崇儒尚贾的社会风气。明清时期的扬州书院成为了培养社会精英的摇篮,而盐商通过出资资助书院的方式为扬州培养了一大批的名人学士,至今仍然为世人所津津乐道。

三、兴办各式雅集书会,刻印收藏善本专著

在积极出资筹办各大书院之余,盐商还积极的兴办各种诗会、文会,出资帮助学者们刻印他们的藏书。

(一)兴办文人雅集

传统意义上的“文人雅集”是指文人之间相互聚集起来饮酒流觞、吟诗作文的风雅活动。明清时期扬州盐商效仿古代文人的这种组织形式延请大量的名流来自己的私家园林中研究学术、探讨文艺。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记载:“扬州诗文之会以马氏小玲珑山馆,程氏筱园及郑氏休园为最盛”[8]。

小玲珑山馆的主人即出资重建梅花书院的马曰g。马氏兄弟二人兼盐商巨擘与文人雅士的身份于一身。马曰g“好学博古”,马曰璐“善于工诗”,二者皆儒雅好文,乐善好施,乐于结交各类文人,是扬州盐商中著名的饱学之士。马氏兄弟建造别业“小玲珑山馆”用于接待文人,经常与文人名士在小玲珑山馆中吟咏流觞、谈论诗文。方士庶,叶芳林二人所绘制的《九日行庵交图》真实的再现了其时举办文人雅集的盛况。

程氏筱园的主人程梦星出身书香门第、官宦世家,良好的家学传统使他“于艺时无所不能,尤善书画弹琴,肆情吟咏”[9]。1916年,程梦星在扬州动用由盐业积累的资本构筑了私家园林“筱园”。筱园落成之后,程梦星在筱园之中延揽各路的学者名流,艺术家,诗人,使得筱园的文化氛围浓郁。

马曰g和程梦星同出徽州,同在扬州,他们一同举办各种文化诗会,书墨飘香的扬州文人雅集,在扬州营造了一股浓郁的书香之气,使得扬州文化在明清时期大放异彩。

(二)筑书楼,刻藏书

扬州盐商在自己的私家园林中大都修建书楼,珍藏古书秘籍、稀世字画,为扬州保留了大量珍贵的史籍典章。

小玲珑山馆中有一处聚书楼,是马氏兄弟专门用来贮藏图书之地。《清史稿》都曾赞到“扬州马曰g小玲珑书馆富藏书”[10]。马氏兄弟不惜重金收藏各种珍贵古书,馆中藏书多达百橱,数十万卷之多。马氏兄弟的藏书楼成为了清代著名的藏书楼之一。除了马曰g兄弟之外,程氏筱园中亦有藏书五万多卷,汪氏、项氏等其他盐商家中也大都藏书颇丰。

扬州盐商的藏书也慷慨的向各类学者开放。著名的学者厉鹗、全祖望、吴敬梓等都曾在扬州盐商的私宅中借阅过相关藏书,盐商的大量藏书为这些学者的学术研究打开了方便之门。

盐商还出资刻印各类书籍。盐商刻印的书一则多为前人善本,如著名的《全唐诗》、《全唐文》等就是在盐商出资,官方的主持之下刻印的;二则多为时人的著述,如马曰璐本人的《南斋集》六卷,《南斋词》二卷;厉鄂的《宋诗纪事》一百卷;汪士慎的《巢林集》;金农的《画竹题记》等均为盐商出资刻印。

扬州盐商兴雅集、办诗会、筑书楼、刻藏书等一系列的文化活动,推动了明清时期扬州文化的发展。

四、交各路文人雅士,资助文人墨客的研究与创作

盐商广交士人、学子,开办各种学术活动,吸引了各地文人慕名前来。李斗的《扬州画舫录》中记载“扬州为南北要冲,四方贤士大夫无不至此”,谢摇妒榛所见录》载“海内文士,半集淮阳”[11],明清时期扬州聚集了一大批诸如全祖望、厉鄂、陈祖范、汪士慎、郑板桥、金农等一流的诗文书画名家。这些学界的名流巨擘在扬州讲学著述、进行学术研究,互相交流创作心得。

(一)资助文人墨客

众多文人学子来扬州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盐商对他们研究与创作的资金支持。资助文人雅士完成他们的研究与创作,是盐商为扬州文化事业做出的又一大贡献。

明清时期扬州的文人学子之中不乏寒门子弟。扬州八怪之一,享有“诗书画三绝”美誉的郑板桥,他的艺术人生与扬州盐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做官之前,郑板桥在真州(今扬州仪征)的一个小书馆中做教习先生,当时贫困的郑板桥连从家乡兴化到扬州的船票钱都支付不起,在扬州一度靠卖画来维持生计,却一直不为人所赏识,日子过得十分惨淡。幸得上天垂怜,在郑板桥的不惑之年,他中了举人,后又在四十四岁中了进士,最终得以出仕。郑板桥为官数十年,即便他艺术才华横溢,但依旧未能在官场上有所作为,在深刻体验了官场的世态炎凉之后,他的归隐田园之心与日俱增。在他六十一岁那一年,终去官归隐扬州,之后继续在扬州靠卖画营生。卖字鬻画终究不是营生之道,郑板桥经常有断炊之愁,日子过得十分潦倒。幸得“扬州二马”的赏识,出资资助郑板桥的书画创作,为他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给他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让他不至于为生活所忧,能够一心一意的进行创作,专心致志的提高自己的才能。郑板桥也曾为马曰g画扇并题诗《为马秋玉画扇》以表达自己对于二马兄弟资助之情的感恩。

不止郑板桥一人,当时聚集在扬州的诸如扬州八怪、扬州学派等一群知名的学者,都或多或少的依附于盐商。盐商乐于结交这些文人,为他们的学术研究和艺术创作提供雄厚的资金支持,使他们能够在舒适安逸的环境下做学问、搞创作,也方便了他们互相之间的学习与交流,对研究与创作都大有裨益。用何柄棣先生的话来说:“十八世纪长江下游的有名文人,只有极少数与扬州盐商家庭没有关系”[12]。除了给予这些文人墨客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之外,盐商还帮助他们刻印作品,如汪士慎的《巢林集》,金农的《画竹题记》等都是由盐商出资刻印的。盐商对文人墨客的赞助客观上促进了扬州画派和扬州学派的形成。明清时期扬州文化的繁盛,离不开盐商的支持。

(二)资助士子举人

古代科举考试的花费大都不菲,王世贞在《觚不觚录》中言:“举进士,不能攻苦食俭,初岁费将三百金,同年中有费不能百金者。今岁过六七百金,无不取贷于人”[13]。可见明清时期科举的支出不菲,如此高昂的的费用,没有一定的经济支持,出生贫寒的寒门士子是无法承受的。扬州盐商主动担当了寒门士子的投资人。明清时期的考场一般都在省城或者京城,距离考生的家乡甚远,而盐商对学子的赞助主要就是提供寒门学子从家乡到考点的路费盘缠。

扬州盐商还给前往江宁参加会试的学子们在江南建造了舒适的会馆,以供去参加考试的学子能够在舒适安逸的环境下积极应试。盐商出巨资修建的会馆仅供去参加科考的莘莘学子使用,连他们自身都不得占用会馆的资源,可见扬州盐商对广大学子的殷切期盼。广大学子也不负扬州盐商的慷慨赞助,明清时期扬州参加科考的士子众多,中举的捷报也频传。这些学子在获得成就之后也不忘家乡盐商给予的关怀,积极回到家乡来讲学,促进了扬州文化的繁荣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明清时期盐商对扬州城市文化发展的贡献是多方面的。盐商通过投资建设书院,兴办文人雅集,藏书刻书,资助文人墨客等形式为扬州文化发展做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在盐商的资助与贡献之下,这一时期涌现了一大批的名士和著作,为后世留下可观的文化遗产。这种自明清时期一直延续至今的文化氛围直到如今仍然影响着扬州文化的前进与发展。

――――――――――

参考文献:

〔1〕李澄.淮鹾备要.卷1,卷7[M].道光三年刻本,1995.278.

〔2〕王小恒.论清中期扬州盐商文化――以“扬州二马”为例[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4.

〔3〕风俗.休宁县志:卷1[M].道光刻本,1998.366.

〔4〕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卷3)[M].北京:中华书局,1996.2477.

〔5〕钱泳.履园丛话(卷1)[M].北京:中华书局,1996.2324.

〔6〕柳诒徵.江苏书院志稿(卷5)[M].道光刻本,1998.298.

〔7〕扬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扬州市志[M].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1997.538.

〔8〕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卷8,卷10[M].北京:中华书局,1960.463.

〔9〕王逢源,李保泰.(嘉庆)江都县续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667.

〔10〕清史稿.卷四八五[M].北京:中华书局,1977.289.

〔11〕刘瑞新,孙功达.盐商和扬州的人文盛况[J].甘肃: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4):28.

李商隐贾生篇5

上世纪90年代,随着南怀瑾在大陆活动的增多,他的人际关系越来越广,国家领导人也非常重视他。由于南怀瑾不畏人言,又致力于两岸和平统一,便成为沟通两岸关系的和平密使。他曾为两岸领导人穿针引线,一手促成两岸的“汪辜会谈”,维持海峡两岸秘密接触管道。

博古通今,国学大师无所不知

精通儒、道、释三家学说的南怀瑾,被尊称为仅存的数位国学大师之一,他的著作数不胜数,有人说他一开口就可能写成一本书,这也许有点过誉。但他每演讲一次,演讲稿就是一本分量十足的书籍。

1988年1月,蒋经国病逝。南怀瑾从美国迁到香港还不到一个星期,突然接到老友的一通电话,相约一晤。这位老友就是阔别近半个世纪、时任中国革命委员会副主席的贾亦斌。贾亦斌与南怀瑾早在1940年曾在成都中央军官学校(黄埔军校搬到成都改名)是同事。南怀瑾是政治教官,贾亦斌是战术教官兼区队长。

当天晚上,贾亦斌来到位于香港港岛中环半山区的麦当劳道(旧称麦当奴道,人称高尚住宅区)的南怀瑾住宅。老友重逢,异常激动,彻夜长谈,话题当然不离海峡两岸关系。贾亦斌此次会晤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希望南怀瑾为两岸和谈开辟新的通道。而南怀瑾毕竟在美国隐居了3年,对两岸的底牌并不十分了解。所以,刚开始,他婉言谢绝。贾亦斌也不再遮遮掩掩了,他说:“我们知道李登辉是很尊重你的,而且你的弟子就是他的亲信。目睹两岸骨肉同胞长期分离,难道老兄能置身事外吗?”

继而,贾亦斌列出了他找南怀瑾的三大因素:一是南怀瑾与李登辉能够说得上话;二是南在两岸政治圈中有广泛的人脉关系,了解两岸的政治和历史;三是南有一定社会地位和威望。所以,贾亦斌将两岸密使的人选锁定在南怀瑾身上。

贾亦斌之所以说李登辉很尊重南怀瑾,是因为南怀瑾一句话把李登辉推到了台湾领导人的大位上。说到南怀瑾的治学过程,可谓自学成才的典范。用他自己的话说,“自己一辈子连张小学文凭都没拿到,勉强算是小学肄业”。1918年,南怀瑾生于浙江温州乐清县柳市区地团乡地团叶里(今翁街道地团社区桥头村)一个商人之家。6岁上私塾,读四书五经。只在县立小学插班读了最后一个年级的课。因其体弱多病,其父就将他送到离家五六里的山上的家庙里苦读,并请一位拳师教授武术。1935年夏,他从温州坐船到上海,复转火车去杭州浙江国术馆求学。1937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获得武术教官资格。因此他于1940年在成都中央军官学校任武术教官和政治指导员。此间,南怀瑾每天背着剑,在青城山灵岩寺空地上习武,并拜大禅师、大居士袁焕仙学佛学禅。1943年秋,南怀瑾辞别袁焕仙,独上峨眉山,来到中峰顶上的大坪寺,第一次“闭关”修行。1945年,他在神通具足的风了和尚陪同下,远走西康、,参访密宗各宗各派。随后,讲学于云南大学与四川大学。1947年,返回浙江乐清故里,旋即归隐杭州天竺。

1949年去台后,南怀瑾开始与人合伙开办公司,起名“义利行”,不甚如意。直至1963年,经台湾中国文化学院创办人张其力邀,方前往文化学院博士班担任教授。不久,台湾政治大学也请他任教。

南怀瑾博古通今,他旁征博引与深入浅出的授课风格,对台湾思想界的影响越来越大。1966年,应、蒋经国之邀,南怀瑾在台湾三军各驻地巡回演讲。在高雄岗山空军基地讲《中庸》时,由于倾心儒学及王阳明学说,曾亲临现场,“前设布帘,坐在幕后听”。此事不胫而走,拜南怀瑾为师求学的人越来越多,而且多数还是党政军各界的闻人。除了名流权贵外,南怀瑾还专为青年开设了一个讲习班。当时担任《台湾新生报》记者的苏志诚,以及萧政之的下属郑淑敏,都是青年班的弟子。李登辉与南怀瑾的渊源,与名流权贵、青年讲习班这两类学生都有关系。

一言九鼎,把李登辉推到高位

1983年年底的一个深夜,南怀瑾还在秉烛夜读。忽听有人敲门,开门一看,“总统府秘书长”马纪壮竟穿着睡衣与拖鞋,匆匆来访。

“老师,情况紧急,祈盼老师指点迷津!您怎么看邱创焕、林洋港、李登辉这3个人?”马纪壮说。

南怀瑾从学生口中得知,蒋经国知道自己的健康随时会出状况,因此,提名就任“副总统”人选不能大意。现任的“副总统”谢东闵是不错,但他的年纪大了,没有续任的意愿;曾经刻意培养的孙运璇又突然中风。左思右想,蒋经国脑子里只剩下“省主席”邱创焕、“内政部长”林洋港以及“台北市长”李登辉。但到底选谁,一时举棋不定。马纪壮穿睡衣半夜来访,恐怕是衔命前来征询意见。

由于南怀瑾并未直接表达看法,一直到凌晨3点多,马纪壮还是不走。坊间传说,此时南怀瑾起身离座,要去卫生间。马纪壮以为老师要休息了,就急不可耐地请老师赐教。

南怀瑾随口答道:“你等会儿!”其温州口音,正好与“李登辉”谐音。马纪壮以为是“李登辉”。

待南怀瑾方便完了后,马纪壮再问为什么是李登辉时,南怀瑾随意说道:“邱创焕太滑头;林洋港有野心;若以蒋经国的立场来看,大概李登辉比较适合。第一,他是农业专家;第二,他是台湾人;第三,最重要的是他没有后台。”

老师的几句话,让马纪壮满意而归。没多久,蒋经国在征询过黄少谷、孙运璇、蒋彦士、郝柏村等人的意见后,最终还是采纳了南怀瑾的看法,选定李登辉为“副总统”候选人。

由于李登辉与苏志诚情同父子,南怀瑾几句话让李登辉登上“副总统”宝座的事,也由苏志诚传到李登辉的耳朵里。

1984年3月,李登辉接任“副总统”时,对于如何扮演新角色有些困惑。为此,他让苏志诚借上课之便,向南怀瑾索求良策。苏志诚问南怀瑾:“叔叔(李登辉)知道你很看得起他,最近蒋经国要他多接触三军将领和情治首长,他要我来请教您该怎么办。”

“‘副总统’就是‘副总统’,多看多学,能不过问就不过问;尤其蒋经国最忌讳军事与情治,绝不能碰。”

南怀瑾的这一番话,又帮了李登辉一个大忙,不只让李登辉得以进一步取得蒋经国的信任,日后更因此而有机会正式继任台湾领导人。

后来,南怀瑾的学生越来越多,他的影响力因此惊动了蒋经国。为避免南怀瑾由大师变学阀,学阀变党祸,蒋经国有意借当时发生的十信事件,瓦解南门势力。南怀瑾得知后,为了避免眼前即将发生的灾难,决定远走美国。

李登辉听到他要走,派遣苏志诚前去,一方面道别,另一方面则向南怀瑾索求临别赠言。南怀瑾说:“将来要是有问题,军事问刘安琪,情治问焦金堂,紧急的事,非要找我,可以通过高雄的洪医师。”

不久,南怀瑾便远渡美国,在华盛顿特区落脚,过着近于隐居的生活。

贾亦斌知道,南怀瑾旅美期间,过得并不轻松,他深深思念中华故土。1986年中秋月圆,他夜不能寐,口占一绝以慰思乡之情:

江山今古一轮浑,海外中秋月在门。

百万龙天齐问讯,何时回首照中原。

牵线搭桥,为两岸和平献上中下三策

3年后,蒋经国病危,李登辉委托洪医师到华盛顿求取应变对策。李登辉最担心的是中共会否攻台,将来要怎么安排人事。

南怀瑾再献锦囊妙计:“眼前,大陆不会攻台。半年内不要有人事异动就可以了。”

1988年年初,李登辉继任台湾领导人,南怀瑾也离开美国,卜居香港。李登辉继任初期,羽翼未丰,依旧把南怀瑾视为“国师”,对于“国师”的谋策,可谓言听计从。也因为有了南怀瑾的一些意见,李登辉才能逐渐由一个过渡人物,变成握有实权的主宰者。

贾亦斌的此次香港之行,经过与南怀瑾的7次促膝谈心,两人方达成共识。

南怀瑾对两岸密使说:“我编一个剧本,你们审查……”

按照预先的约定,1988年4月21日,贾亦斌为南怀瑾带来一个新朋友:中共中央对台工作小组办公室主任杨斯德。

杨斯德坐定后,首先向南怀瑾表达了中共中央与台湾通过和平谈判来解决国家统一问题的意愿。当谈到武力问题时,南怀瑾竟激动地说:“假使你们真要出兵,我也是军人,就回台湾去与你们打仗。”贾亦斌与杨斯德连声说:“不会打啦,不会打啦。小平同志有过批示,要和平解决统一问题,南老若不相信,我们下次带给你看。”后来,贾亦斌与杨斯德再到香港,真的带来邓小平的手谕:“对台暂时不能出兵。”4月27日,临别时,南怀瑾亦表示,将竭尽全力为两岸和谈牵线搭桥。杨斯德与贾亦斌则带走了一盒与南怀瑾的谈话录音带,以便向中共高层汇报。

与此同时,南怀瑾也让身边的弟子李真吾启程,将同样一套录音带送到台湾,并亲自打电话给时任台湾前“总统府公共事务室主任”的苏志诚,请他快派人过来密谈。

可是,李登辉听了李真吾带去的录音带后并没有动静,善于权谋的他正在观察着大陆时局的变化。而1989年2月,南怀瑾则请贾亦斌为代表,同温州市政府在上海初步商谈合作建铁路。同年10月,南怀瑾派弟子李传洪等人前往浙江,双方签订合作意向书。李登辉开始坐不住了,一次次命苏志诚打电话、发传真函给南怀瑾,探听北京对台政策的虚实。

1990年,苏志诚奉命首次赴港邀请南怀瑾回台湾面谈。同年9月8日下午,南怀瑾回到台湾,当晚与李登辉在官邸书房见面,仅苏志诚作陪。南怀瑾说古道今,纵论天下以及和平统一的民族大义,也提出了许多具体的建议,滔滔不绝地讲了两个小时。他最后说,你先不要管大陆出兵不出兵,蒋家把天下交给你,他们是自己打下来的。你没有威望,要有德望。台湾现在外汇存底有800多亿美元,你先管内政。蒋经国有十大工程,你应好好利用800亿为老百姓做点事。

次日晚上,南怀瑾和李登辉在“总统”官邸再度会面,两人又畅谈了两个小时。最后,李登辉夫妇把南怀瑾送到门口说:“我就不到机场送行了。请问南老师最后还有什么吩咐?”南怀瑾说:“我希望你不要做历史罪人。”

直到1990年12月31日,贾亦斌陪同国家主席杨尚昆的代表杨斯德,终于与代表李登辉的苏志诚,在香港麦当劳道的南怀瑾寓所首次会面。

会谈一开始,苏志诚就滔滔不绝地为李登辉评功摆好,希望取得大陆对李的信任。他向对方透露,李登辉正在做准备,终止动员戡乱时期。杨斯德当即说:“中共中央对李登辉先生是很肯定的,是寄予很大希望的,希望能在他任内解决国家统一问题。这次中共中央对台工作会议已确定,以李先生为谈判对手。我们从来没有说李登辉是,更没有说这个人不可信。有许多台湾朋友来北京,我们也在帮李先生做工作,告诉他们对本省人一概排斥是不会被我们接受的。”

第二天的密谈中,南怀瑾向双方建言献策:“我编一个剧本,你们审查。我建议成立一个中国政经重整振兴委员会,包括两岸两党或多党派人士参加,修改历来,融合东西新旧百家思想,中华文化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宪法、国号、年号问题,都可以在这个委员会内商量,使之成为全中国人的。这是上策。中策是大陆从浙江温州到福建泉州、漳州和厦门划出一块地方,台湾划出金门马祖,两岸合起来搞一个经济特区,吸收台港等地百年来的经济工商经验。有力出力,有钱出钱,做一个新中国的样板。最重要的是为国家建立南洋海军强有力的基地,控制南沙及东沙群岛,对东南亚至太平洋海域建立管制权力。下策是只就两岸经济、贸易、投资、通与不通的枝节问题商讨解决办法。大家谈生意,交换煤炭石油。”当他谈到两岸合作成立一个经济特区时,双方一致叫好。

首次密谈结束后,双方约定把会谈录音带回去,各自向两岸高层报告,到农历新年时再谈一次。1991年1月3日,南怀瑾给两岸领导人手书一信,分头送出。信中有一段说:

我之一生,只求避世自修,读书乐道了事,才不足以入世,智不足以应物,活到现在,已算万幸的多余。只望国家安定,天下太平,就无遗憾了。目前你们已经接触,希望能秉此好的开始,即有一好的终结。

趁热打铁,提出“和平共存,协商统一”八字方针

第二次密谈是1991年2月17日。那天正是春节,贾亦斌会同杨斯德等三人,在南怀瑾寓所与苏志诚、郑淑敏和尹衍梁再次会谈。苏志诚急切地想了解大陆方面如何回应李登辉宣布终止动员戡乱令。

南怀瑾知道,这是苏志诚眼下最关心的事。虽然动员戡乱时期的终止是蒋经国生前就确定下来的政策,现在不过是由李登辉来宣布一下而已,但这毕竟是李继任后做的一件大事。如果大陆能给予积极回应,在当时台湾人心普遍希望和平的情况下,李登辉就为自己积累了一大笔政治资本。

眼看杨斯德对此不以为然,苏志诚可能空手而归,密谈就会陷入僵局。南怀瑾起身对杨说:“一旦台湾宣布了,北京没有及时回应,对李登辉来说问题很严重,内部会有反对意见。”

这时,贾亦斌立刻插话:“最近,台湾‘行政院长’郝柏村说,废除动员戡乱时期后,两岸还是交战状态。他这样说的目的究竟是什么?这就使我们很难表态。”

苏志诚急忙解释说:“郝柏村的话只是回答记者提问。他是一个军人,对大陆政策并不了解,我们的决策是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包括李‘总统’和李元簇‘副总统’在内只有6个人。如果你们想了解我方大陆政策的依据,我可以念一份本月5日这6个决策核心人物的会议记录。这份记录是我做的。我来前曾请示能否读给杨先生听,是得到最高层同意的。”

苏志诚念完文件,杨斯德要求复印一份带回北京,被苏志诚拒绝了。但杨斯德并未介意,他继续说:“我们希望台湾当局把中共定位为友党,将来停止军事对峙、停止一切敌对行动、停止一切危害两岸关系和统一的言论和行动,达成秘密或公开协议。”并明确提议:双方可先达成秘密协议,得到最高层认可。

协议内容就是刚才说的“三停止”。有了这个秘密协议,在台湾宣布终止动员戡乱时期后,可以有两个办法回应:一个办法是台湾与北京各自再同时发表声明,声明内容事先交换;另一个办法是双方发表公开联合声明,向全世界昭告,不允许外来势力干预中国人自己的事。

杨斯德话音刚落,苏志诚立刻问:“你的这些意见是否向最高层报备了,邓小平是否同意?”杨答:“报备了,但邓小平只管大方向,不管具体事务的。”苏志诚核对了郑淑敏在一旁做的记录,重复了杨斯德的意思,是希望两岸签订和平协议,协议内容就是“三停止”。然后,他表示:“我回去报告后会认真研究的。”双方讲定在3月底再谈一次,讨论具体细节。

同年3月29日,两岸密使按事先约定来到香港。在南怀瑾位于坚尼地道的新宅,苏志诚与杨斯德举行第三次密谈。贾亦斌这次没有参加。

双方会谈气氛一开始就很紧张。南怀瑾见双方的想法几乎是南辕北辙,拖下去只会越拖越僵,就提出一个“和平共存,协商统一”的八字方针……双方都同声称好。南怀瑾趁热打铁说:“你们对这个方针都叫好,那就签字呀!你们签了,回去双方领导人认可就管用,就是条约;有一方不认可也没关系,这是一句文学语言,妙就妙在这里。”由于双方都拿不出具体方案,此次会谈无果而终。

搭台人谢幕,“汪辜会谈”登场

1991年5月1日,台湾宣布终止动员戡乱时期,中共主要领导人邓小平等人取得共识,决定由汪道涵、许鸣真、杨斯德和王兆国等四人组成项目小组,由汪领衔,以李登辉为对象,通过在香港的南怀瑾谈判。

6月16日,大陆派汪道涵、杨斯德、许鸣真赴港,与台湾代表苏志诚、郑淑敏会面,双方接受南怀瑾建议,敲定首次汪辜会谈日期。南怀瑾亲笔起草《和平共济协商统一建议书》,一式两份,交密使分别送达两岸最高当局。建议书内容基本三原则为:“和平共济,祥化宿怨;同心合作,发展经济;协商国家民族统一大业。”

根据南怀瑾的记录,两岸密使会晤时主要以化解两岸敌意、签署和平协议为讨论重心。但后来因苏志诚在密谈中采取蒙骗手段,与南怀瑾失和,加上李登辉玩两面手法等因素,从而中断了贾亦斌与南怀瑾开辟的这一两岸密谈管道。随后,启用“汪辜会谈”的新管道。

1992年10月28日至30日,台湾海基会与大陆海协会在香港举行商谈,集中讨论两岸事务性商谈中如何表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问题。

从11月3日到12月3日,两会通过书面往来“以口头声明方式表述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台湾“陆委会”主委苏起将其简称为“九二共识”。从此,“九二共识”成为两岸关系的新名词。

“九二共识”确立后,从原则上排除了事务商谈中的主要障碍,并为1993年4月下旬在新加坡举行首次“汪辜会谈”铺平了道路。

然而,1999年7月,李登辉正式抛出“两国论”,引得台湾海峡再次战云密布,中间人南怀瑾也只好黯然退场。一生中经历过无数政治风浪的南怀瑾,对于在密谈后期,李登辉的背信弃义、苏志诚的欺师辱祖彻底失望。他在退出两岸密谈的时候,在拍纸簿上写下这么一段话:“这是一场愚痴无智的诳语笑谈会,此乃我心裁决的结语。”

李商隐贾生篇6

一 

王艮(1483—1541)年,字汝止,号心斋,泰州安丰场(今江苏东台)人。他出生于黄海之滨一个世代灶户之家,是由经商(贩盐)致富而治学的布衣儒者。他27至37岁,自学10年,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思想。38—46岁,他师事王阳明。王艮从学王阳明期间,他们师生在政治思想上的分歧始终未能消除,以至王艮“时时不满其师说”(2),“往往驾师说之上”(3)。嘉靖八年(1529),王艮在会稽会葬王阳明,“大会同志,聚讲于书院,订盟以归”(4)。此后,他定居于家乡,开门授徒,“自立门户”,开创了独具特色的泰州学派。

从政治思想上看,王艮最具新意和特色的是提倡“百姓日用之学”。在王艮看来,“百姓日用”是“道”的中心内容,也是检验“道”的标准。“圣人之道”亦频以“百姓日用”为旨归。他说:

愚夫愚妇,与知能行便是道。

圣人经世只是家常事。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人条理处。

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凡有异者,皆谓之异端。(5)

这样,王艮便以其“百姓日用之学”将“凡”与“圣”沟通了起来。

王艮早年长期贫穷的生活经历,使他认识到摆脱贫困是“尊身立本”必要的物质条件。所以,他的“百姓日用之学”虽亦有道德精神的内涵,但更蕴含了人最起码的物质生活需求。他说:“即事是学,即事是道。人有困于冻馁其身者,则亦失其本而非学也。夫子曰:‘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6)。基于这种认识,王艮把理学家视为“人欲”的许多活动都纳入“百姓日用之学”中,如他不反对贫而仕,甚至认为举业也未可尽非。说:“知此学,则出处进退各有其道。有为行道而仕者;行道而仕,敬焉信焉尊焉可也。有为贫而仕者;为贫而仕,在于尽职,会计当,牛羊茁壮长而已矣。”“学者批摘举业之学,正与曾点不取三子之意同。举业何可尽非?但君子安身立命不在此耳”(7)。他更极力反对程朱理学禁欲主义的修养方法,“以日用见在指点良知”,结合现实社会生活去启发人们认识自我固有的价值,做到自尊自信、自由自在,当行则行,当止则止,使心体永远保持活泼愉悦的状态。这使他的思想获得广泛的群众基础。其后学对之予以进一步发展,而使儒学更加世俗化,如何心隐以“物欲”为人的自然本性,李贽倡言“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8)。这种思想对下层民众有很大的吸引力,却遭到正宗儒家学者的排斥和抨击,顾宪成即曾指出:“(何)心隐辈坐在利欲胶漆盆中,所以能鼓动得人”(9)。

王艮的“百姓日用之学”还包含发展平民文化教育,提高普通民众精神生活水平的要求。王艮认为:“夫良知即性,性焉安焉之谓圣;知不善之动,而复焉执焉之谓贤。惟‘百姓日用而不知’,故曰‘以先知觉后知’。一知一觉,无余蕴矣。此孔子学不厌而教不诲,合内外之道也”(10)。“圣人”的责任就在于“以先知觉后知”,使“愚夫愚妇皆知所以为学”(11),实现“人人君子,比屋可封”的社会理想。王艮终其一生始终以“不以老幼贵贱贤愚,有志愿学者,传之”(12)作为讲学传道的宗旨。他的学生中,虽也有象徐樾那样的官僚士大夫,但更多的是布衣平民,如林春出身佣工、朱恕是樵夫、韩贞乃陶匠等。这种百姓日用之学,显然同讲求经典的正宗儒学大异其趣。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具有打破“经生文士”垄断文化学术的意义。

王艮与王阳明在思想体系上有同有异。王艮的“百姓日用之学”进一步推动了儒学的世俗化。他的某些观念经过一定改铸后,可以被不同政治倾向的思想家所利用,并对他们的思想产生影响,何心隐、李贽等就是在王艮学说影响下向“异端”发展的。但在基本政治价值观上,王艮与王阳明并无根本分歧。在王艮的思想体系中,“圣人之道”和“百姓日用之道”是同一的,道、中、良知、性是同一概念,所谓“百姓日用之学”或“百姓日用之道”,无非是着重强调平民百姓也有天赋良知,即“良知天性,人人具足,人伦日用之间举而措之耳”(13)。这不仅和王阳明的观点几无区别,而且同鼓吹“人皆可以为尧舜”的思孟学派亦无原则差异。“百姓日用之学”的社会政治内涵仍然是宗法化的社会——政治伦理。平民百姓举手投足之间,凡不符合宗法伦理的,就不是“良知”或“道”;至于“愚夫愚妇”若“伤风败俗”、“贼君弃父”,就更不是“道”了。王艮谓:“穷乡下邑,愚夫愚妇,又安知所以为学?所以饱食暖衣,逸居无教而近于禽兽,以至伤风败俗、轻生灭伦、贼君弃父,无所不至,而冒犯五刑,诛之不胜其诛,刑之无日而已”(14)。王栋对之解释得更为明晰:“君子谓‘百姓日用是道’,特指其一时顺应,不萌私智者言之。”在百姓是,能与之“冥然暗合”的几率并不高,且往往转眼间,“忽入禽兽之域而不自知也。故与道合才什一,而背于道者恒什九矣”(15)。这大体是符合其师之旨的。 

二 

何心隐(1517—1579年),原名梁汝元,字柱乾,号夫山,江西吉州(今江西吉安)人,著作传世颇多,今有容肇祖先生汇编《何心隐集》(16)。

何心隐嫉恶如仇,富有个性。嘉靖二十五年(1546),江西省试,高中榜首。他仰慕王艮“良知之学”,师事王艮再传弟子颜钧,从此不图科举。三十八年(1559),因写信讥讽邑令强征赋外之税,身陷囹圄,经友人营救获释。翌年北上京师,积极参与参罢权相严嵩的活动,招致权贵忌恨,被迫更名改姓,南下避祸。万历年间,张居正禁毁私学。何心隐特撰《原学原讲》,与之针锋相对,力倡“必学必讲”,并“讥切时弊”,指斥张居正专政,遂被权贵诬为“妖人”、“奸犯”,遭到缉捕,惨死狱中。

何心隐的思想深受王艮、颜钧等人的影响。颜钧(1504—1596年),字子和,号山农,又号耕樵,江西永新人。他师事王艮高足徐樾,并曾聆教于王艮,是泰州学派的重要传人。他盛赞王阳明、王艮,谓:“我朝天道中兴,阳明唤醒良知,开人心目,功同东日之启。继承心斋,洞发乐学,丕振大成”(17),又超越理学道统,自命为孔子的正宗传人。颜钧继承发扬泰州学派传统,大力推动儒学的世俗化,在理论上进一步发挥心学的“御史造命”、“自我主宰”、“人人君子”的思想因素,提倡人们在“内在良知”上的平等(18)。何心隐沿着这种思路继续向前推进,以“师友”说论证君臣父子、士农工商在道德人格上的平等。这类思想在儒学主流派看来实属“小人之无忌惮”,黄宗羲也认为泰州学派“传自颜山农、何心隐一派,遂复非名教所能羁络矣!”(19)

何心隐从“万物一体”的命题出发,认为人与人之间不应过分强调亲疏贵贱这分或上下尊卑之别。他说:“仁无有不亲也,惟亲亲为大,非徒父子之亲亲也,亦惟亲其所可亲,以至凡有血气之莫不亲,则亲又莫大于斯。亲斯足以广其居,以覆天下之居,斯足以象仁也。”“义无有不尊也,惟尊贤之为大,非徒君臣之尊贤已也,亦惟尊其所可尊,以至凡有血气之莫不尊,则尊又莫大于斯。尊斯足以正其路,以达天下之路,斯足以象义也。”(20)在他看来,“亲亲”、“尊贤”固然重要,但“亲亲”不能只限于亲自己的亲人,而应亲所有的人,才“足以象仁”;“尊贤”也不能只限于君臣,而应尊敬所有的人,才能“正其路以达天下之路”,“足以象义”。总之,做到“凡有血气之莫不亲莫不尊”(21),即以“亲亲”、“尊贤”为起点,达到彼我无间、人己一体,这就是何心隐理想的最高道德境界。

依据这种思想,何心隐对传统的“五伦”关系进行了新的排列。他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是“相交而友”、“相友而师”,故而“五伦”中唯有师友一伦符合平等之义,是最高层次的社会道德关系。而君臣、父子、兄弟、夫妇四伦“非不交也”,但因受到血缘或政治、经济因素的干扰,“或交而匹,或交而昵,或交而陵而援”(22),均非平等交往,实践范围亦过于狭小,属于“小乎其交者也”(23)。他主张以师友之道统率人际关系,使君臣、父子、兄弟、夫妇关系融入师友关系,各类人都平等地相交相处、相亲相爱。他说,“臣民亦君也。君者,均也;君者,群也。臣民莫非君之群也,必君而后可以群而均也。一身,则心为君也。君呈象于四体百骸,则元首为君也”(24)。“君臣相师,君臣相友”(25),“君臣友朋,相为表里”(26)。所以,李贽评论何心隐道:“人伦有五,公舍其四,而独置身于师友贤圣之间”(27)。这显然对传统的伦理道备观及其所维系的等级森严的社会政治制度具有一定的冲击作用。

何心隐进而在《答作主》一文中认为,在社会生活中,士、农、工、商、贾应该是相互平等的。农、工、商、贾都可以为士、作圣贤。在道义面前,社会地位低下的农、工、商、贾遂被提高到与士、圣贤平起平坐的地位。这种思想,是依据王艮“万物一体”、“体用一源”论以及颜钧强调“自我”的思想而推导出来的,但何心隐比王、颜更进了一步。王艮、颜钧只是在理论上强调了主体精神及其能动作用。何心隐则不仅仅在理论上予以论证,而且明确提出农、工、商、贾要想真正取得与士、圣贤相平等的地位,就应“不凭人之议,不凭人之求”(28),自己去斗争、去争取。倘若自己“狃于小”而不去斗争,则不仅得不到平等,甚至还会招致殒身之祸。他说:“如身在农、在工、在商,身在卑也,不保,未有不殒其身者也”(29)。因此,何心隐呼吁农、工、商、贾等为维护自身生存权利,争取自身社会地位而抗争。他强调指出:“农工欲主于自主,而不得不主于商贾;商贾欲主于自主,而不得不主于士”,并认为只要敢于抗争、勇于“自主”,农工便可超而为商贾、商贾便可超而为士、士便可超而为圣贤,这是“必实超之而实为之”(30)。

自孔子以来的历代儒家无不讲求“仁爱”,何心隐的思想无疑受到这种传统的影响。他承继先儒推己及人的“仁”论,更发展王艮“天下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31)的思想,把亲亲、尊贤扩展为“凡有血气之莫不亲”、“凡有血气之莫不尊”,并进而凸显“师友”一伦在人际道德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把儒家“仁”论从一个方面推向极致。这显然是对当时日趋绝对化的专制王权、森严的礼制和程朱理学的伦理观的批判、冲击乃至对抗,在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史上占有一席重要地位。

但是,何心隐并没有完全否定君臣、父子等人伦——社会关系的政治价值。兹可从以下三端予以考察:

其一,何心隐的所谓平等,主要是指人性的平等、道德人格的平等,即将人们在“道”面前的平等。但事实上,人们在“道”面前又是有差异的。他以“道”为维系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并认为治学与行道是维护朋友之道的基本途径。他说:“师非道也,道非师不帱,师非学也,学非师不约。不帱不约则不交”。又说:“师也,至善也。非道而尽道,道之至也;非学而尽学,学之至也”(32)。这样,就“仁则人心”而言,人们的道德本质同一,任何人在道德追求面前都是平等的,故互为“朋友”关系;而若就“尽道”与否而言,则人们有尽与不尽、至与不至的区别。至于“师”乃是治学、行道的最高权威,人们必须尊师行道, 同圣贤结成“师生”关系。“师生”与“朋友”分别从纵向和横向上维系着整个社会。如此一来,道德人格平等引出的政治结论却是政治上的统属关系。

其二,君主制度仍然是何心隐所设计的基本政治模式。君臣关系是师生纵向关系在政治上的体现。在何心隐看来,人们相互交往为朋友,治学行道为师生,“以仁出政”为君臣。他说:“达道始于君臣,以其上也,终属于朋友,以其下也”。“惟君臣而后可以聚天下之豪杰,以仁出政,仁自复天下矣。天下非统于君臣而何?故唐虞以道统统于尧舜。惟友朋可以聚天下之英才,以仁设教,而天下自归仁矣。天下非统于友朋而何?故《春秋》以道统统于仲尼”(33)。朋友、师生、君臣都是“达道”的不同表现形式,君臣、朋友互为表里,政治、教化相辅相成,即“君臣之道,不有友朋设教于下,不明;友朋之道,不有君臣出政于上,不行”(34)。不言而喻,君、师合一才是最理想的政治。所以,在何心隐的政治思想中,君主是圣圣相传的“道心”的人格化,所谓“君者,中也”,“允执乎中者,允执君有以道其心也”(35),“中”又是通过“群”和“均”来运作和实现的。“君其心于君臣,可以群君臣,而君臣可均也。不然则君不君、臣不臣,不群不均矣”。依据同样的逻辑,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之“群”之“均”,“莫非其君其心于道也,中也”(36)。由此可见,何心隐的“友朋”论尽管更加注重对君臣关系的调整,但在基本思路上并未超出道统论、君师合一论及君以有道之臣为友论等传统政治思维方式。

其三,何心隐提出的仍然是《礼记·礼运》的“大同”世界式的社会理想。他曾仿效颜钧,在永丰何氏家族中创办“聚和堂”,“谓《大学》先齐家,乃构萃(聚)和堂以合族,身理一族之政,冠昏丧祭赋役,一切通其有无,行之有成”(37)。何心隐的这个“聚和堂”比乃师“萃和会”进了一步,“萃和会”只是开展儒学教育活动的场所(38)。而“聚和堂”则搞了合族大锅饭,因而具有更为浓厚的宗族乌托邦色彩。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何心隐的社会理想。

君臣师友论是一个古老的命题,又是一股现实存在的思潮。它发端于先秦,在历代大儒著作中亦多有论及。宋明以来,君权日趋绝对化,君臣师友论为朝野上下所普遍关注。不仅理学诸子多曾予以论证,就连邱濬为君主编辑的“帝王之学”(39)中也大论特论这个问题,主张帝王应将辅臣视为师友。这个命题虽对君权的绝对专制化有一定抗衡作用,但其基本逻辑是君、臣在道德面前的平等,并不包含君、臣政治平等的内涵。一部儒学发展史一再证明,鼓倡道德人格平等并不必然意味着承认和宣扬政治人格平等。何心隐从师友论走向论证一种理想化的君主制度,为此提供了又一个例证。

何心隐思想激烈,人格高尚,敢于与权贵抗争,屡遭迫害而卓然不屈,是中国古代持不同政见者的典型代表。他力图把师友关系注入一切社会关系,以弱化君臣、父子关系的支配性和隶属性,这是对封建统治者的“名教”、“礼法”的巨大冲击,也是对当时政治状况的深刻批判。何心隐这种“赤手搏龙蛇”的精神可敬可佩,其力倡的“师友”论之类的命题也为后世批判君主政治的人们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材料。 

[注释]

(1)参阅陈寒鸣:《论明代中后叶的平民儒学》,见1993年第5期《河北学刊》。

(2)《明儒学案·泰州学案》。

(3)《明史》卷二八三《王艮传》。

(4)《全集》卷二《年谱》。

(5)《遗集》卷一《语录》。

(6)同上《语录》。

(7)同上。王艮此见是对王阳明思想的发挥,阳明尝谓:“只要良知真切,虽做举业,不为心累,总有累,亦易觉,克之而已”(《阳明全书》卷三《传习录下》),但阳明着眼的是要“良知真切”,不为私欲所蔽,而王艮强调的则是“尊身立本”。二者的这种差异,正从一个侧面体现出王艮“百姓日用之学”的特色。

(8)《焚书》卷一《答邓石阳》。

(9)引自《明儒学案》卷三二《泰州学案一》。

(10)《全集》卷四《答除子直》。

(11)同上《王道论》。

(12)同上卷五徐樾《王艮别传》。

(13)《遗集》卷二《答朱思斋明府》。

(14)同上《王道论》。

(15)《王一庵先生全集》卷上《会语正集》。

(16)《何心隐集》,中华书局版,以下引该书仅注篇名。

(17)《颜山农先生遗集》卷四《履历》。

(18)关于颜钧的生平与思想,请详参黄宣民师《颜钧及其“大成仁道”》,载《中国哲学》第16辑(岳麓书社1993年9月第1版)。

(19)《明儒学案》卷三十二。

(20)《仁义》。

(21)同上。

(22)《论友》。

(23)同上。

(24)《论中》。

(25)《宗旨》。

(26)《与艾泠溪书》。

(27)《焚书》卷三《何心隐论》。

(28)《答作主》。

(29)《修聚和祠上永丰大尹凌海楼书》。

(30)《答作主》。

(31)《遗集》卷一《明哲保身论》。

(32)《师说》。

(33)《与艾冷溪书》。

(34)同上。

(35)《论中》。

(36)同上。

李商隐贾生篇7

小说中的“杂牌军”是指驻守吴尚的黎星源、黎星斗部,时称“吴尚二黎”,其历史原型实为“泰州二李”(李明扬、李长江)部队,与小说情节相似的是,两者都是以“苏鲁皖边区游击总指挥部”的番号存在,但由于不是中央军嫡系,他们受到江苏省政府主席韩德勤的排挤压制,为了在窘境中立足,他们和新四军暗通款曲,借道给新四军东进,从而成就了新四军在黄桥决战的胜利。在日军咄咄进逼和主力溃败之时,面对汪伪集团的威逼利诱,孤立无援的他们经过商议,做出艰难抉择,将部队一方为二,黎星源下乡抗战,黎星斗表面投降日伪,暗中抗战。但是,他们希望保存实力的梦想却落空了,由于内部的分化瓦解,这支靠江湖义气维系、成分复杂的“杂牌军”最终走向覆灭,黎星源战败被俘,黎星斗被毒害致残。

陈建波以全新的叙事模式,巧妙地以客居在吴尚的青年女教师贾慧为主人公展开伏线千里的布局。小说以日军空袭时,一枚误投在贾慧寓所没有爆炸的炸弹开始,这枚炸弹不仅惊扰了正在洗澡的贾慧,也恰似平地一声惊雷,使一个个潜伏在暗处的人物浮出台面,牵扯出一段段不为人知的隐情。

贾慧原是北洋督军许震霆的女儿,因躲避决绝的父亲来到吴尚,碰巧又遇见了逃出许府、已化身苏鲁皖边区游击总指挥部黄参议夫人的许震霆四姨太,贾慧与四姨太一样,很想逃避不堪回首的往事。不料贾慧最不想看到的两个人――杀兄仇敌、初恋情人刘云以及父亲许霆震接踵而至来到吴尚,他们的主要目的是代表日伪集团来夺取苏鲁皖边区游击总指挥部的控制权。

为了荣华富贵,许震霆抛却与刘云的杀子之恨,和他联手走到一起。其间,与贾慧多次发生冲突的,是她的初恋情人、被日酋南部引为“臂膀”的刘云,刘云为绞杀抗战力量不择手段,对黎星斗“不杀而除”的计谋也是他向敌寇所提。这个汉奸没有得到善终,过数番较量,贾慧最后在共产党员林峰的掩护下,将刘云一枪毙命。

李商隐贾生篇8

2004年农历春节的正月十四夜晚,河南平顶山市区的上空.五彩缤纷的烟花正竞相怒放.沉浸在春节气氛中的人们纷纷走上街头观看焰火。

平顶山市市郊一座不起眼的山头上,市理工中学的两位同学正在散步。那个身材匀称,青春靓丽的女生叫李小萌,刚满19岁;男生叫贾志豪,今年20岁。虽然学校明令不准恋爱.但是这两个情窦初开的年轻人还是“好”上了。

一个男人突然从树丛里窜出,手持匕首朝贾志豪的大腿上猛刺了一刀。顿时,贾志豪的腿血流如注.接着被歹徒挥拳打昏在地。随即,歹徒向已经吓呆了的李小萌扑去。等到贾志豪清醒过来,一幕令他撕心裂肺的情景出现了:的歹徒正骑在李小萌的身上,右手握着一把匕首,左手把李小萌的裤子脱到了肚脐处。

看到自己的恋人遭侮辱,贾志豪气得眼里直冒火。他咬紧牙关从地上爬起,顺手拣起半截砖头就往歹徒头上砸去。歹徒停止了对李小萌的不轨行为,恼羞成怒地向贾志豪冲了过去.发疯似的用匕首向贾志豪胸部连刺数刀……贾志豪倒在了血泊之中。从地上爬起的李小萌,看着这幅骇人场景,顿时晕过去了。

歹徒叫袁民轻,他将贾志豪杀死后,便把昏迷的李小萌抱到了一个隐蔽的山沟里。苏醒过来的李小萌拼命挣扎,但最终还是未能躲避歹徒的……李小萌头发散乱,双手紧紧抱着被荆棘挂破的头直哆嗦,就这样被人夺去了.她感到比夺去自己生命还要痛苦。她紧紧地闭上了眼睛,只想能够一死了之。

袁民轻把李小萌的裤子扯下来撕成布条,准备把她勒死在山沟里。求生的欲望猛然从李小萌的心中燃起:贾志豪已经不行了,如果我也死了,会不会没有任何对证,他做了这样伤天害理的事情,岂不是要逍遥法外了!不行,一定要活下去!

对生的渴求,令平日里沉默寡语的李小萌变得能说会道起来。她灵机一动,对袁民轻说:“哥哥.你要杀我是易如反掌。不过.你能不能在杀死我之前,听我说点心里话?”袁民轻一愣:“你说吧。”“你知道我为啥和那个男孩到这山上来吗,因为他背叛了我,我是约他出来和他断交的。”李小萌接着说,“我已经不再爱他了。哥哥,我这么年轻,你就舍得杀我吗?”

听了李小萌这番话,袁民轻倒也显得干脆:“那好,我现在给你两条路,一条是放你回去;另一条就是跟我走。跟我走,我一定会疼爱你的!”生的希望已依稀显现,李小萌也知道,袁民轻给她指的第一条路,实际上是条死路,她只有假装喜欢袁民轻,违心选择第二条路,才会有生的希望。于是,聪明的李小萌假装娇滴滴地说:“我如果跟你走,你以后可要好好对我呀!”袁民轻听后紧紧地把李小萌搂在了怀里。不过,他丝毫没有放松警惕,他也明白.眼前这位姑娘说的不是真心话。但是面对这么如花似玉的姑娘,他又舍不得把她立即就杀死,倒不如顺势把她带走,陪自己玩几天后再处理。于是,袁民轻把自己的毛裤脱下来,让李小萌穿上,然后就拉着李小萌向山下走去。

稳住凶手,跟随歹徒访亲走友

为了尽快逃离案发地,袁民轻当晚就拉着李小萌去到了山下的婶婶家。路上袁民轻对李小萌说:“从现在起,我就是捆在你身上的一个炸药包。你要是敢耍花招,见到生人后呼救或报警,你就等于自己点燃了炸药包.我当场就把你杀死。”

因为袁民轻和李小萌身上都有伤,于是,袁民轻就对他的婶婶谎称,自己又处了一个对象,刚才她家里人不同意他们的事,还打了他俩。袁民轻想让婶婶给他弄点路费,他要和对象私奔。袁民轻的婶婶看着虽有些蹊跷,但毕竟是侄子开口向她要钱,所以,她就给了袁民轻50元钱,还找了几件衣服送给他们。接着,袁民轻带李小萌去了姐姐家。袁民轻的姐姐听说弟弟新处了对象,看上去又这么年轻漂亮.于是,就满心欢喜地拿出1000元钱给弟弟。

袁民轻在姐姐那里拿到了1 000元钱后.已是案发后的第二天早上。他劫持着李小萌在公路上拦了一辆汽车,向100多里外的河南禹州市逃去。公共汽车上,袁民轻找了最后一排的一个角落里坐下,他把李小萌紧紧地搂在怀里,并小声警告李小萌要老实点。

袁民轻之所以逃往禹州市,是因为那里的李明建和他是生死之交。3年前的一天,袁民轻与李明建同在一个水库工地上打工挣钱。有一天,李明建趁施工间隙在山坡上睡觉,忽然山上一块硕大的石头直冲李明建滚来,一旁的袁民轻慌忙将熟睡中的李明建推出一米多远。正在这个时候,那块石头重重地砸在了李明建原来睡觉的地方。从这以后,李明建把袁民轻当作了救命恩人。

汽车一路颠簸,中午时分便到了李明建的家门口。袁民轻果然受到了热情接待.他一进屋就向李明建介绍了他和李小萌的关系,说李小萌是他的对象.身上的伤是骑摩托时摔伤的。

在李明建家,袁民轻与李小萌几乎是形影不离。晚上到了睡觉的时候,袁民轻对李明建说“反正咱哥们也不是外人,今晚我们仨就睡一张床上吧。”因为他对李明建尚有防备,总觉得李明建可能要怀疑他,万一李明建夜里去报案,他岂不是前功尽弃7袁民轻让李明建睡在床最里面,自己睡中间,以为这样就可以避免意外的发生。第一天晚上就这样过去了。

第二天起床后,李小萌头上的伤口疼痛不已,看情况非要医治不可。于是,袁民轻就带李小萌一起到附近的卫生所去输液。

趁袁民轻去厕所的间隙,李小萌跑到公路上,慌慌张张拦上一辆公共汽车朝回家的方向逃去。但袁民轻立即找了一辆面包车追了上来。尽管李小萌在车上喊叫袁民轻是杀人犯,令她心寒的是,没有一个人阻拦袁民轻将她推下车带走。袁民轻甚至告诉车上的旅客“她是我的女朋友,精神有点不正常,请大家不要见怪。”

袁民轻把李小萌拉了回来。那天晚上由于袁民轻一连两天没睡好觉,于是很早就躺在床上睡着了。

艰难求救,被窝里写就20封情书

两天来,李明建总感到袁民轻与这个姑娘之间的情况不对劲.他的心里充满了疑问,眼前这位姑娘看上去很像学生,袁民轻是个游手好闲之徒.他们怎么看也不像男女朋友。那晚李明建睡的很晚,袁民轻已经睡着了,他依然一个人把音量开得小小的.在床边看电视。

李小萌也没有睡,她在被窝里趁着电视的微光在向李明建张望。李明建想和她说话,但李小萌的用眼神制止了他。于是,李明建就拿起圆珠笔在一个笔记本上写了3个字:

“有事吗?”

写好后,李明建轻手轻脚地把本子和笔送给李小萌。李小萌心里一阵欢喜!她看到身边的袁民轻正在呼呼大睡.于是,就拿起记录本趴在被窝里写道:

“好哥哥,他是杀人犯,你快救我吧!”

李明建看到这句话,他的脑子里轰的一下空白了。于是,他干脆静悄悄地坐到床边,和李小萌用写纸条的形式开始了无声的交流:

“他杀了谁?”

“杀了我的同学。”

“你要我做啥7”

“你快去报案吧!”

“不能,他是我的救命恩人!”

“好哥哥!你忍心看着我最终被他杀掉吗?”

李明建犹豫不决:“如果我报了案,你获救了,他一定会被杀头的,我一辈子就会受到良心谴责!”

李小萌怨了:“明建哥,几天我感到你是善良的人,你不会因为要保全一个杀人犯而去漠视一个无辜女孩生命吧,今晚你就是我的生命,如果我能活着回去我一辈子也不会忘掉你的!”

李小萌写完这一内容较长的纸条后,用浓情的目光凝视着李明建。李明建望着注视着自己的漂亮姑娘,心跳开始加快真情为。男女之间有时候一个眼神就会把对方熔化,于是李明建在纸条上写道:

“小萌,我喜欢你的眼神!”

“明建哥,我明白你的心思!”

“让我好好想想,行吗,小萌?”

“事不宜迟,好哥哥!”

“不行,尽管我孤身一人,也渴望爱,但我不能把自己的救命恩人送上断头台,我只能给你家里人打个电话,让他们来接你,好吗,吗小萌?”

李小萌一个劲地点头。只要李明建能给家里打电话,公安机关就会根据电话号码的方位找到自己的下落,就会稳稳地将杀人凶手袁民轻一举抓获。于是她就在笔记本上写道:

“那也好,明建哥。你快去打吧,我家邻居电话号码是……”

“你睡吧,好萌萌。我爱你!我这就去打电话,”

李小萌怕李明建再变卦,于是就又给他写了一张纸条:

“你是我的生命,我也……”

“小萌,我感觉好甜!”

“明建哥,我期待着你”

李明建已完全被李小萌美丽的眼神点燃了。于是,他蹑脚地走出去,到附近一家商站里给李小萌的邻居打了电话。

果然,几个小时后,便有人敲门了,接着一双冰凉的手铐铐住还在睡梦的中的袁民轻。一个作恶多端的重犯就这样在李小萌和李明建相互传递完那一封旷世罕见的“情书”后,束手就擒了。一位老民警得知这个离奇的经过感慨地说:“奇迹!我办了无数的大案,像这样的既顺利抓获凶手,又能使人质安然无恙的情况真还是头一回!”

逃出劫难,一种隐痛让少女难以承受

凭借自己的机智和勇敢,李小萌终于逃离劫难,并让凶恶的歹徒束手就擒。然而这个经历了重重磨难的女孩并未能迎来安宁的生活。

李小萌被营救回家不久,她的父母为了感谢对女儿救命之恩的李明建,专门把李明建从100多里外的禹州市请到家里,热情款待他以表谢意。那天,看着餐桌旁忙来忙去的李小萌,李明建心里有一种莫名的滋味。他打心眼里喜欢李小萌,在这段日子里,他心里始终挥不去李萌的影子。

但是,李明建比李小萌大十几岁,他们之间毕竟只有那么一段险境中的“传书”交情。这次面对李明建,李小萌绝口不再再提爱。她甚至不愿意见到李明建,因为看到他,就令她想起袁民轻,想起那段不堪回首的经历。

临走时,李小萌的父母把李明建送出大门好远,李小萌也在后面送李明建。附近一些知情者听说“英雄”来了,都纷纷出来看热闹。有的人在后面指着李小萌窃窃私语:“听说这位小伙子是看上了李小萌才救了她的,可如今她却不说那回事了,真是没良心!”有的人还说:“一条命值多少钱?人家家救了她的命,别说嫁人家了,就是再给人家几万块钱也不过分。”

李小萌走在街上,隐隐约约听着别人的议论,心里像刀割一样难受!她承认自己在危难之际是对李明建表达过“爱”的信息,但那是在怎样的一种情况下的表达呀!

一些不知详情的朋友,见到李小萌后开玩笑说“恭喜你了,经历了一场英雄救美的浪漫恋情!”每当听到这些话,李小萌第一个念头就是逃得远远的,或者找一个地方把自己藏起来,她真得快要支撑住了。

李小萌学习成绩原本在班里名列前茅。但是这次遭遇对她的影响太大,重新的回到学校的她,成绩一落千丈。在2004年6月的高考中,她只考了358分,仅达到大专的录取分数线。

好在学校在老师和当地妇联部都伸出援助之手。他们主动找李小萌谈,告诉她,真正的男女恋情要建立在自愿基础之上,如果你不愿意同李明建在一起谁也没有权利凑合你们。

李商隐贾生篇9

第1集

天马行动,太阳神车从天而过,万象辉煌灿烂。一年一度的蟠桃就要开始了,众仙忙碌着。王母最小的女儿下凡私配凡人董永,六位姐姐为了隐瞒王母,让顺风耳代替七妹来完成宴会上的表演。凡间,七妹与董永夫妻恩爱无比,并为当地的孤儿建立了一个属于他们的家。由于顺风耳的法力不够,姐妹们商议让六妹下凡找回七妹。董永的表哥鱼日发明了一个“飞行器”正在试验,却在空中与下凡的六妹相撞。一向胆小如鼠的六妹被这古怪的玩意“飞行器”吓着,返回天庭。

一心想做上仙的扫把星发现顺风耳代替之事,设法顶替了顺风耳与六位仙女顺利完成献舞。宴会后扫把星将七妹下凡之事告诉了一向维护天规的赤脚大仙。赤脚大仙便请求王母将七妹抓回天庭,以正天规。李天王手持宝塔带领着天兵天将飞出天庭,向七妹夫妻二人逼近,二人拼命逃跑、躲闪,雷神用雷电一路阻挡,土地、山神、龙王出手相助,最后李天王还是一定要将七妹带回天庭。

第2集

被抓回天庭的七妹恳请王母成全,由于赤脚大仙“天规”压力,王母只得忍痛将七妹打入天牢。七妹的离开,董永痛苦不已,鱼日精心地照顾着表弟,并发明了一个所谓的“测天锅”想收集七妹在天庭的情况。二姐劝说七妹未成,随即下凡逼迫董永。为免七妹受苦、为了心底的挚爱,董永放弃这段姻缘,写下休书。

县衙贾大人早已垂涎春喜家的财产,欲将她娶过门。为了春喜不落入虎口,老族长请求董永娶春喜为妻。三姐得知董永再娶后,下凡闹翻喜堂。三姐得知真相后返回天庭,天牢内与二姐大打出手。赤脚大仙请求由众仙共同商议如何处置七妹。商议会上,赤脚大仙强辞,七妹贪恋红尘,根据天规应剔除仙骨,打下凡间。

第3集

对于赤脚大仙的请求,太白金星、月老等众仙们表示不同意,争论不休。最终,王母接受了太白的建议,采用“一劝、二忘、三断”的方法予以劝服。首先请嫦娥出面,规劝七公主了断尘缘。广寒宫中,“忘忧曲”让七妹意识松动,跟着嫦娥欢快地跳舞,四姐见状扮成了“后羿”出现在嫦娥面前,结果规劝变成鼓励。三姐的一番话让董永放弃娶春喜为妻,坚决等娘子回来。贾大人得知董永娶春喜未成,便再次预谋。鱼日为了表弟决定自己娶春喜,春喜却认定非董永不嫁。贾大人准备三天后来迎娶春喜。族长的再次恳求,本性善良的董永答应娶回春喜。

王母再次接受了太白,让七妹服下“忘情水”了断情缘。三姐、四姐设计将月老配制的忘情水掉包,并将真的忘情水作为“补品”献给王母喝下,王母意识混乱。姐妹们与顺风耳又设计欲将七妹救出。

第4集

顺风耳假扮七妹待在天牢中,忍受天鞭的抽打。七妹来到凡间,看到董永和他身边的新娘正在拜堂,心痛万分,口吐红光,失去了法力。董永撇下春喜,抱着七妹离去。春喜来找董永,被鱼日轰走。族长再次到来,七妹、鱼日得知了事情的真相。鱼日为成全董永这对历经磨难的有情人,再次决定自己娶春喜为妻。春喜却执意要嫁给董永做小,但被董永拒绝。

意识混乱的王母整天与女儿们跳舞,对一切都置若罔闻。众仙们开始疑惑。扫把星陪王母跳舞,乘机讨好,争取做上仙的名额,却遭到了太白金星的阻挡。失落中的扫把星偷偷溜进了禁地。七妹命在旦夕,董永和鱼日为医治好七妹四处筹钱。春喜来到董永家见到病中的七妹,并将其带入家中,找来最好的郎中和药材给她治病。善良的七妹也因此很感动,愿意和春喜做姐妹。贾大人得知后,与师爷再次密谋。无意中,春喜喝了董永抓回的汤药后,毒发身亡。

第5集

贾大人认定董永是凶手,将其拿下。公堂上,董永被早有准备的师爷质问得百口莫辩,并被用刑。贾大人利用问案之机调戏七妹。师爷则以七妹为柄威胁董永,董永为保护七妹,画押认罪了。

姐妹们从顺风耳处得知七妹的遭遇后,决定由足智多谋的四姐下凡。鱼日说服药铺伙计为董永作证,不料伙计当堂翻供。机智聪慧的四姐救下了差点被贾大人灭口的药铺伙计,并将贾大人扔去了云南,自己化身“贾大人”夜审董永。公堂上,“贾大人”打同谋、放董永,闹了个乾坤颠倒。师爷见状,认准“贾大人”疯了。无奈董永一案已经上报,无回转余地,“贾大人”正为难时,得知鱼日意欲上告,便出钱、出马、提供贪赃的账本送鱼日上路。

“病愈”的“贾大人”从师爷口中套出了谋害春喜、嫁祸董永的过程,真相大白时,巡抚大人赫然眼前。“贾大人”还自参一本,请求对自己从严处置。

第6集

扫把星来到天庭图书馆查到了关于阴蚀王和玉帝当年的故事,并将它成为了“永远的秘密”。真贾大人历尽千辛万苦从云南走回,却落了个“发配云南”的结果。

四姐和七妹道别后,飞天而去,鱼日纵马急追,情根深种。天庭中,王母意识恢复后,要求彻查七妹离开天牢下凡之事。七妹为了不连累姐妹们,离开董永回天,去向母后说清楚。王母殿内,赤脚大仙不依不饶,王母下令将七姐妹一并打入天牢。七妹愿意承担一切罪责的恳求,让其他众仙不忍。赤脚大仙无奈。

董永十分担心七妹,在鱼日的帮助下,在山坡上写下了“仙女归位,天庭安宁”,希望王母看到,能够宽恕七妹。姐妹们与王母都规劝七妹放弃,但七妹意志坚决。王母为维护天庭法度之尊严,下令剔去七公主仙骨,贬下人间,永除仙籍。在土地的指点下,董永与鱼日去请求龙王帮忙。

第7集

董永与鱼日乘着新发明“潜水艇”前往龙宫。龙王被董永的真情真意感动了,将他送上天庭。董永赶到,七妹已被剔骨,董永悲痛万分,抱着昏睡的七妹找王母理论,王母没有因此而动容,董永发下誓言——一生一世,一心一意爱着娘子,而后带着七妹离开天庭。

司南落位(因为神灵就好比是天上的星星,每一颗都有它固定的方位),让太上老君和王母意识到天庭将要发生灾难,加强了天庭的监察。扫把星鬼鬼祟祟来到黑洞想看个究竟,”小御厨”(阴蚀王假扮)给他讲述了当年(玉帝与阴蚀王之间)的故事。扫把星结识了曾想一统神、人、冥三界失败而被玉帝用七彩带囚禁于黑洞中的阴蚀王,并认作了师傅。七妹的离开,囚禁的彩带松了,阴蚀王看到了机会,欲利用扫把星东山再起。

七仙阁窗旁,四姐沉浸在对鱼日的回忆中。

第8集

李商隐贾生篇10

细数2010年上半年的电视剧,怕再也没有哪部剧能动摇新版《红楼梦》(下简称“新红”)的江湖地位。众人在围观该剧的同时,手边的西瓜皮烂番茄都派上了用场,砸得导演李少红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面对强大的观众压力,李少红云:”我觉得拍砖不是不能拍,希望大家拿出高质量的来!“

于是,为了实现“新红”剧组从导演到演员的这个崇高理想,高质量的砖,从四面八方呼啸而来,拍得鲜血淋淋,拍得尖叫声四起,拍砖声惊得曹老爷子都想要问天再借五百年。

砖头1号

李少红你到底看没看过《红楼梦》

“新红”首映后,迫于四面八方涌来的足够再造个万里长城的砖量,李少红绝地反击称:“你们都是黑,都是没看过《红楼梦》原著的!”

没想到,这个绝地反击击毙的,是她自己。

“新红”进行演员海选那阵儿,李少红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昂首挺胸地说:“我第一次读《红楼梦》是在‘’期间,当时只是出于好奇,想看看封建社会是怎样的,读后觉得《红楼梦》鬼话连篇,跟自己没什么关系,这是本坏书,最好不要看。”

回忆起此事,竟无语凝噎。李少红,您老到底看没看过《红楼梦》,给个准话儿啊。要是真看过,您能保证跟我们看的是同一本儿不?

砖头2号

“霍启要小姐”

“新红”每集都有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旁白。每隔5分钟,一个浑厚的男中音就会从“画外”飘来:“雨村断了此案,急忙做出通志,告令侄之事已完毕,不必多虑……”、“这梨香院原是……”。

不管电视画面中那十几口人,是坐是躺,是横是竖,这上了闹钟准点打卡的旁白,阴魂不散地镌刻在每个演员的表情里,与每一句台词无缝焊接。它来时,就好像念着紧箍咒的唐僧由远及近,带给你无尽的头痛。此所谓,戏不够,旁白凑。

旁白,这一切都是旁白。如果你觉得画面实在惨不忍睹,倒不如就当成广播剧吧,还可以边做家务活边收听。只不过“新红”提供的是白话修订版,或许考虑到“霍启要小解”会有歧义,带来不好的负面影响,所以剧组特为大众着想,改成了“霍启尿急”。

砖头3号

知否?知否?管她谁胖谁瘦?!

作为林黛玉的扮演者,你可以不美,但一定不能肥,谁见过嘴唇可以切一盘子的肺痨病人呢?

也难怪黛玉“从会吃饭时就吃药了”,但是吃了这么久的减肥药也没见有什么效果啊,假药害死人啊!每次想起“新红”中黛玉那结实的身板儿丰腴的体态,总有种梦回唐朝的幻觉。典型的营养过剩,智商不足啊。

要说当年陈晓旭饰演的林黛玉美得有多惊世骇俗倒真不一定,但是人家的一颦一笑都是那么回事儿。比如漱口吐水这么庸俗的事儿,陈晓旭做了就那么优雅,可换作“新红”的蒋梦婕做,怎么就显得那么猥琐呢?只见剧中的林妹妹吐得如此豪放,如此不知检点,简直让人看了也反胃。想吐得优雅,那都得用袖口遮住,这人尽皆知的道理到“新红”这儿反而没谱儿了,还敢拿出来吓人。

砖头4号

争吐,争吐,看谁吐出新高度

当然,“新红”的恐怖也不在蒋梦婕一个人身上。继“黛玉喷水图”抛砖引玉之后,“薛姨妈喷茶图”和“湘云喷饭图”都后浪推前浪,这足以让黛玉惨死在沙滩上。

可怜了一旁的薛宝钗,目睹了湘云喷饭发生的全过程,气得个杏眼圆睁。怎么着,不服啊?不服也来喷两口儿呗!

砖头5号

“表妹比我大两岁”

“新红”中,贾宝玉问袭人道:“你表妹多大?”袭人回:“17了,快要出嫁了。”

不要怀疑,在封建社会,17岁出嫁已经算晚婚了,这句话倒是为数不多的没什么问题的台词。但是袭人紧跟着又说了一句足以颠覆地球自诞生以来最简单逻辑的话――“我今年15了。”

忽然听到一种石化继而破碎的声音,来自观众内心深处……原来,袭人的表妹比她早生了两年。

砖头6号

论算数在族谱中的作用

“雨村道:‘正是,方才说这政公,已有衔玉之儿,又有长子所遗一个弱孙。这赦老竟无一个不成?’”

这可是曹老爷子著的原文,口口声声称尊重原著的李导活生生将其篡改成了:“雨村道:‘又有长子所遗一个玄孙。’”

哎呀妈呀,玄孙是曾孙的儿子,曾孙是孙子的儿子,孙子才是儿子的儿子啊……连蹦三级可差着辈儿哪,折了大寿了。

砖头7号

姑娘们,出来接客了

老版贾宝玉运气不好,演了个万花丛中一点绿的角色,还没有机会与辣妹近身。

“新红”中的贾宝玉,那可就爽歪歪了,连捉个迷藏都不忘袭胸姐姐妹妹们。这古人灵魂深处的,都被导演李少红挖掘出来了。

要说贾宝玉胸袭薛宝钗是为了摸她心口上挂的那把锁的话,那贾宝玉摸林妹妹时,黛玉表现得显然就是埋怨贾宝玉不够实际啊――“男人,我最讨厌只做样子不给力的那一种。”

砖头8号

哼哼哈嘿,快使用凌波微步

《红楼梦》原著里的二仙,也就是一个僧一个道。到了“新红”则被包装成为魔幻僧道,因为此二人功力十分了得。

甄士隐抱着女儿英莲走到门前(插个题外话,也不知道这个门前的范围是多大,走得连门都看不到了,也叫门前?),魔幻僧道看到甄士隐之后,两人三步并作两步,两步变成凌波微步,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之势,瞬间移到了甄士隐的旁边。这不算完,两个人还以身边的群众演员为参照物,以甄士隐为圆心,以两人距离为半径,以每秒测不到多少米的速度完成了N个同心圆,直到把小英莲吓哭,才依依不舍地离去。话说,大侠啊,功夫好不要用来欺负小孩子嘛。

砖头9号

李式特效,专治不服

要说画面特效,“新红”绝对不是做得最炫目的,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它是做得最眩晕的。该剧无数次使用“普通动作――突然快进――突然又普通动作”的特技,实在让人头晕目眩,呕吐效果好过IMAX里程碑巨作《阿凡达》。

举例来说,仅黛玉从扬州出发到面见贾母的2分钟剧情里,该特效井喷式使用多达13次,频率之高令国内外导演叹为观止,令电视机前的观众带着指南针才能找到遥控器。

这自创的李式特效,不扶不行啊,扶了也得晕倒。

砖头10号

北的哪门子上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后,再次响起男中音旁白:“他们经过扬州,转大运河一路北上,历时数月,开春之时进入了都中。”

话说林黛玉家原本就在扬州,母亲也死在扬州,去贾府必然是由扬州出发。那林黛玉她是怎样“经过扬州”的呢?

再者说了,从扬州去往金陵,北的哪门子上啊?

恍然大悟,为什么明明在都中做生意的冷子兴,说的是一口地道的京片子,原来,李导把“都中”当成了首都北京啊!于是才有了“转大运河”,于是才有了“北上”,于是要“历时数月”。真是够远的。

砖头11号

今儿个真高兴

话说林黛玉到了贾府,先要见见夫人行个见面礼。每每提到自己母亲,都要梨花带雨,泪流满面。

演员蒋孟婕长得胖就算了,凑合当唐朝版看。无奈她演技又奇差。以前听说过演员对付哭戏哭不出来的招儿,什么猛烈思念已经过世的家人啊,或者突然想起刚分手的男友啊,最不济的也能往眼睛里滴点眼药水以求效果逼真。但是这蒋黛玉怎么哭得比笑还喜庆呢?让人疑惑,不知滴了什么牌子眼药水。难道就是传说中的,一点XX明,两眼真失明?!

砖头12号

林妹妹的迹象色

虽说古代染布技术有限,但纵观全剧目前出现的角色,无论主角配角还是路边打酱油的,都不至于让人觉得服饰颜色稀缺。唯独是林黛玉家的人,独爱绿色。黛玉本人一身黄绿,丫鬟一身浅绿,老爹一身青绿,绿油油的一片无不强调着他们仨存在的迹象。不如再签个经纪人吧,以“吉祥三葱”的组合出道。

砖头13号

NBA中国赛移师“新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