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写诗十篇

时间:2023-04-10 20:09:10

青蛙写诗

青蛙写诗篇1

1.认识“写、诗、要、们”等11个生字。学会两种部首“冖”“ 灬” 。书写“们”。

2.能正确、通顺、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初步感受儿童诗的趣味。

3.初步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能区分并读出这三种标点符号的停顿长短。

教学准备:课件;泡泡水;生字卡片;青蛙、蝌蚪、水泡泡、水珠和标点的卡片、头饰。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4分钟)

1、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神秘的新朋友,想知道它是谁吗?请竖起你的小耳朵仔细听,猜猜它是谁?(播放青蛙的叫声,学生猜是哪种动物的叫声)猜出后板书:青蛙。跟着老师书空。

2、小青蛙见到你们有话要说,你们想听吗?(大家好,我是小青蛙,名字叫呱呱,你们愿意和我做朋友吗?)愿意吗?他叫什么名字?大家跟呱呱打招呼!呱呱你好!学生跟读。

呱呱还有话要说。(为了表示我的诚意,我写了一首诗要送给你们。)想不想听他写的诗?好,让我们一起去听听小青蛙呱呱写的诗吧!板书:写诗。学生书空。。“写”这个字注意了,谁知道它的部首是什么?红粉笔板书“冖”。带读、齐读“秃宝盖”。“写”组词。诗这个字怎么记?(加一加)

3、齐读课题。谁写诗?青蛙干什么? 再读一次

二、认读生字及部首“ 灬”。(19分钟)

1. 2分钟小青蛙呱呱说送了一首诗给你们,老师迫不及待地想要读一读,你们给老师这次机会吗?好,请你们竖起小耳朵认真听,特别要注意听清你们圈出的生字的读音。你们觉得老师读得好听吗?掌声在哪儿?谢谢你们的掌声。

2. 2分钟你们圈出的这些生字很调皮,他们从课文里面跳到了黑板上。现在看黑板,请你们自读这些生字,读准字音。(点、要、过、给、当、们、以、成)

3.6分钟教师带读生字。那这些字中有哪些字的拼音需要特别注意的? “们”字,没有声调帽子,读轻点,快点。“们”能和谁做朋友?和老朋友你、我、他组成词语读。(书写“们”:左右结构、左窄右宽)这是翘舌音的字:成,看谁能读好。

4.5分钟那这些字我们怎样才能记住他们呢?加一加、在生活中看到这些字、减一减、象形字等方法,“点”就像小火堆上面放了一口锅,有人拿着勺子在搅拌,穿插讲解部首“ 灬”。

5. 2分钟小青蛙想要检查大家读生字的情况,等下他会带出一个个生字宝宝来考考大家。我们请几个小老师起来读,读对了,跟着读,读错了,教他们读。

6.2分钟老师现在把它们的朋友带来了(词语),你们还会读吗?开火车认读。

三、学课文、学写生字(12分钟)

1、2分钟火车开得不错。孩子们听听:淅沥沥,沙啦啦……什么声音?(下雨了)从声音中你感受到了什么?(雨点儿很轻很小)看到这么轻柔、这么细腻的小雨点儿,小青蛙的心情怎么样?(开心)他是怎么说的?(我要写诗啦)。听到青蛙要写诗啦,瞧瞧都有谁来帮忙?(指导学生用有小蝌蚪,有水泡泡,还有一串水珠来说话。)那他们都帮了什么忙?(贴卡片)现在,请大家带着高兴的心情自由读课文,也可以读给同桌听,边读边想:他们都帮了什么忙?

2、5分钟好,他们都帮了什么忙?(答:贴逗号句号省略号卡片)

全班齐读课文。看看你们读得好听不好听。边读边想:为什么它们能当逗号、句号、省略号?

指着小蝌蚪和逗号问:小蝌蚪为什么能当逗号? (小蝌蚪像逗号)

请孩子上台吹泡泡,他在吹泡泡时你们认真观察,看看发现了什么?(水泡泡圆圆的像句号;我觉得它很漂亮)多有趣啊!快来读一读第二、三小节。

(出示图片一串水珠)这里为什么是一串水珠,而不是一个水珠呢?出示动态图片比一比:“一颗水珠”与 “一串水珠”。数一数水珠有几个?(省略号是六个点,一个水珠不像;我觉得一串水珠排起来很有趣;水珠们很团结)是呀,一串水珠才像省略号。

看看这个“串”字,一起读三遍。我们怎么记住它呢?(生答)利用课件展示“串”字的字理演变过程。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是成串的?比如一串珍珠,你们还能像老师这样接着说吗?(一串糖葫芦、一串灯笼、一串项链、一串葡萄、一串羊肉„„) 

3、2分钟(提前让孩子们训练做动作)老师这里有三个小头饰,我想请三个小朋友上来表演,小蝌蚪同学要记住上来当什么号?(小蝌蚪头饰给其中一位同学,让其上台。),一串小水珠什么号?(头饰给学生),水泡泡是当什么号?(小水珠头饰给学生)全班表扬三位学生。现在跟老师一起说:教师再带着全班说一遍第二、三、四节,老师读前面,学生读后面。

4、3分钟有这么多好朋友帮助青蛙,青蛙的诗终于写成了。自己大声的读一读,看看能发现什么?(出示第5小节)。读完了,你发现了什么?(只有一个字呱——拟声词、有三种标点符号)

青蛙的诗虽然都是同一个字,但是有了逗号、句号、省略号的帮忙,这诗就有了停顿,有了好听的节奏。大家听老师读一遍,指名读,齐读。 

“呱呱”是青蛙的语言,你能不能做个小翻译,给大家说说青蛙的诗写的是什么意思?(高兴,高兴,真高兴……)(出示: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

四、写生字(4分半钟)

池塘边的风景这么好,小伙伴们这么热心,青蛙的诗终于写成了。它高兴极了!我们也为它感到高兴,是吧?让我们再一齐读一读这首《青蛙写诗》。读得真不错,表扬自己!现在把语文书打开到84页,写“们”这个字,描两遍写一遍,写之前来一起背一背握笔歌,纠正学生姿势,展示优秀作品。有多余时间可多写几个字。

青蛙写诗篇2

一、蛙声――山村的恬静

青蛙生活在田间地头,“呱呱”的叫声清越远扬,是大自然赐给农人的优美乐章。宋代诗人曹豳在《春暮》中这样写道:

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

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

暮春时节,花儿纷纷飘落,大地上已万木葱茏;吹着杨柳和风,映入眼帘的是大片大片的绿色。池塘里、山涧中、草丛间,到处是青翠矫健的青蛙,它们或嬉戏跳跃,或携子戏水,好不快活。丛林中黄莺婉转啼鸣,水塘边青蛙引吭高歌,二者相互应和,演奏出大自然最为动听的乐章。山村生活的恬静和谐尽在这蛙鸣声中了。

二、蛙声――故乡的思念

古人有外出求学、交游、游宦的习俗。羁旅天涯的士子,最易生发客居他乡的愁绪,在他们眼中,蛙声是寄托乡思的绝好题材,那悦耳熟悉的蛙声,不正是故乡的声声召唤吗?唐人吴融在《西京道中闻蛙》中写道:

雨余林外夕烟沉,忽有蛙声伴客吟。

莫怪闻时倍惆怅,稚圭蓬荜在山阴。

西京缠绵的阴雨,林外浮起的雾霭,是诗人挥之不去的乡愁。而那清脆悦耳又十分熟悉的蛙声,更撩动着诗人无限的相思惆怅。远在江南的友人,你在家乡还好吗?在这里,那美妙的蛙声,仿佛是古典诗词中的一轮明月,陪伴着远在他乡的诗人,传递着家乡山阴道上的友情。

三、蛙声――诗兴的萌发

青蛙可爱,蛙声更能引起诗人心中的诗兴,于是一只只青蛙便在诗人的诗篇中鲜活可爱起来。宋人赵师秀在《约客》中这样写道: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这首玲珑清新的《约客》,写的是江南梅雨季节,作者在一个雨夜,久候客人不至,心中产生几许孤独几许落寞。那时池塘水茂草丰,蛙声清脆嘹亮,诗人无所事事,只好闲敲棋子,慢挑灯花,静静细听那起伏不断的蛙声。诗歌在闲适中流露出丝丝淡淡的愉悦之情。值得注意的是,本来落雨的夜晚,“有客不来过夜半”,应该让诗人感到几分孤独、焦灼与失望,但正是因为有了有蛙声的和鸣,那情景才变得诗意盎然,生发出几许清新淡泊的美丽。

四、蛙声――丰年的征兆

有蛙声就有了播种希望的喜悦,有蛙声就有了收获丰收的欢乐!

南方水田多蛙,青蛙鸣唱在万物生长的春季,古代有“蛙鸣兆丰年”的说法。明清时代,三月初三有听蛙鸣占农事的习俗,称“田鸡报”。当时有这样的农谚:“田鸡叫拉午日前,大年在高田;田鸡叫拉午时后,低田弗要愁。”那连绵不断的蛙声是丰年的征兆。宋人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中就反映出这一情景:

湔裙水满绿苹洲,上已微寒懒出游。

薄暮蛙声连晓闹,今年田稻十分秋。

春水上涨,溢满绿洲,彻夜不断的蛙声,预示着今年将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农人将在秋季获得十足的丰收!

五、蛙声――民间的疾苦

青蛙是农人的宝贝、民间的灵物,它深深懂得百姓的苦与乐,让百姓听到它们的不平之鸣。女诗人倪瑞璇在《咏蛙》中写道:

草绿清池水面宽,终朝阁阁叫平安。

无人能脱征徭累,只有青蛙不属官。

享有“宜兴贤媳、宿迁孝女”之誉的倪瑞璇,是清代一位忧怀家国的女诗人,她生活在广大人民群众饱受民族、阶级双重压迫的清代初期。这是一首针砭时弊之作,女诗人借咏蛙鞭笞清王朝繁重的徭役赋税。诗歌采用对比手法,以“只有青蛙不属官”反面对比,突出“人不如蛙”这一悲惨的社会现实,具有极强的批判性。

六、蛙声――志向的抒发

在万物复苏、百虫蛰动的春日,青蛙用其清亮的叫声向世人传递季节的讯息,欢呼着拥有这个世界的胜利。一代伟人在《咏蛙》中写道: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

青蛙写诗篇3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6A-0063-01

对于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生成,如果不合理解决,那便会出现教学失衡的现象。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当生成偏离方向时,需要教师灵活地引导,智慧地启迪,以便化解“意外”。

一、顺水推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真实的感情,表达自己真切的体验。但是,有时学生的这一种感情和体验往往是“另类”的,在课堂上,教师经常会听到学生“另类的声音”,这时候,教师不能加以排斥,而应该顺水推舟,让课堂教学水到渠成。

【案例】《坐井观天》教学片断。

教师在教学时设置了这样一些问题:“听了小乌的话,小青蛙心里产生了疑问,天到底有多大呢?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跟着小青蛙的脚步跳出这口井去看看外面的天到底是怎么样的?说说如果你是小青蛙,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我看到了一望无际的田野,茂密的深林,起伏的山脉,我简直不敢相信!”

学生:“我跟着小鸟的脚步来到了山顶,看到了万物都在我脚下,实在是太壮观了,我决定了以后都不回去了!”

这时,教室里传来了“另类”的声音:“老师,如果我是小青蛙的话,我觉得还是井里的环境适合我。”

同学们议论纷纷,课堂气氛一下子冷了下来。

然而,笔者并没有急着安抚大家,反而用一种信任的目光注视着这名学生:“你能告诉大家,作为小青蛙的你为什么愿意呆在井里呢?”

学生:“因为青蛙跳出井口以后,来到公路边,它累了想喝口水,却发现公路两边水渠里的水是黑色的,布满了垃圾。正当它准备过马路时,远处传来一只青蛙同伴的打呼声。正当小青蛙为认识新朋友而高兴时,它忽然发现它的新朋友成了车下之魂被碾成了饼,小青蛙害怕极了,这外面的世界太可怕了,还是井里安全,所以它赶紧跳回井里。”

部分教师对那些意料之外的问题有避而不谈的想法。而这位教师并没有打断学生的思路,反而充分信任、尊重学生的发言,并适时地加以引导,从而使课堂得以升华。

二、巧借东风

由于小学生认知水平还不是很高,他们在理解一些内涵较深刻的课文时,会容易出现偏差。这时,教师应该根据教材进行拓展,给学生补充一些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深化感知课文内容。

例如,在教学古诗《江雪》时,有一位学生提出疑问:“这么冷的天,老翁怎么还在江上钓鱼呢?”于是,笔者让学生充分想象老翁为什么要在这么冷的天钓鱼。有的学生说:“老翁的家里一定很穷,所以天再冷,也要靠钓鱼维持生计。”有的学生说:“钓鱼是老翁的爱好,所以,不管天气多冷,他都会坚持去钓鱼。”很明显,这些猜测都不符合诗意。但是,笔者没有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而是让学生阅读柳宗元生平简介。当学生了解了柳宗元的生平简介后,对课文有了新的认识。有的学生认为这首诗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写的,借寒江独钓的渔翁,抒发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

案例中,面对学生的“误读”,教师并没有把作者“独钓寒江”的精神强加灌输给学生,而是通过补充课文背景知识,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合理的感悟。

三、缓兵之计

只有学会等待,才能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当学生的学习出现偏离时,教师可以采取“缓兵之计”,从而抓捕有效的教学时机,让课堂教学更加充实有效。

例如,在教学《登鹳鹊楼》这一首古诗时,笔者用多媒体播放鹳鹊楼的图片,并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接着,笔者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想。有一位学生说:“诗人在鹳鹊楼上,如果要‘欲穷千里目’,还要‘更上一层楼’,说明鹳鹊楼应该是有三层的,为什么图中只有两层呢?”

笔者没有马上回答学生的提问,而是用了“缓兵之计”,说:“同学们,那图片到底有没有出错呢?”教室里立刻静了下来,学生们注意力都高度集中,认真思考。于是,笔者再次进行引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一句到底是描写诗人登了一层还要再登一层的行为,还是描写诗人登楼时的想法呢?”通过这个问题的引导,课堂中生成了以下精彩亮点:

生:作者可能是一边上楼一边想。

生:可能是上了楼,觉得这楼不够高,看不到远的景色,需要再高一层。

生:诗人是要告诉我们站得高才看得远的想法。

师:你们很有想法,也很有道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诗人向上进取的想法。不是……(教师欲言又止)

这时,便有学生接着说:“不是写诗人要上第三层楼去看景色的意思。”

青蛙写诗篇4

倾听蛙鼓

杨 军

蛙鼓,顾名思义。夏秋之交,蛙鼓在经过了一年的蛰伏和历练后,终于在一片潮湿的、漫溢着湿润的氛围中开始欢鸣。一声声,如浪如波,铺天盖地的席卷而来,声势浩大中又透出一份细腻,且不烦耳,让人听了心旷神怡。那种源于生命、发自内心的美妙音乐,一如天籁,一丝一丝叩击着耳膜,撞击着生命的动感。

开头点题,对蛙声的描写,和生命联系在一起,一下子就提升了蛙声的内涵,给读者以震撼。

故乡在滇西,那里气候温和,水量充沛,是蛙鼓栖身的理想之地。在美丽的故乡,我是枕着蛙鼓声长大的。那曼妙动听的蛙鼓,在我听来,如一首清雅高亢的诗,又如一曲遒劲有力的生命进行曲,时时洗刷着心灵的尘埃,伴和着生命的清唱。

蛙鼓唱起来的时候是激越壮观的。日落西山,当最后一抹红云隐退时,蛙鼓终于沿着清风流动的方向,沿着水草间的缝隙,在草芽拔节、花苞绽放的瞬间来了。开始是一两声,接着是蛙声一片。在乡间的一角,借着空气和微风这无声的翅膀,蛙鼓透着细瓷的质感清清脆脆的传过来,只闻蛙声,不见蛙影,让人可以随意想象蛙的模样。

将蛙声和故乡联系在一起,表达了我对蛙声的深情,抓住“日落西山”的场景,将蛙声细致刻画,给人清新而生命力旺盛的感悟。

蛙鼓来时,一如淅淅沥沥的雨声,循序渐进,坚韧激越,恍然间,已是气势磅礴却又整齐有序的一片。屏息静听,又宛如一曲来自城市的金属管弦合奏,如此清丽,如此跌宕起伏,如此雄浑壮观;这时,暮风也微微的、柔柔的,夹杂着泥香吹来了,伴着蛙鼓声拂过人的发梢眉间、眼角耳际……

我常常被那些熟悉亲切的来自蛙鼓的乡音所感动。在灰蒙蒙的城市高楼中,许多陌生面孔的话语和负重的心绪常常将我折磨得不堪憔悴。唯有那欢悦的、了无愁绪的蛙鼓声,飘荡着,拥挤着,声声入耳,从遥远且熟悉的乡间向我的梦境中传来。那一声一声刻进心灵深处的亲切乡音,用它高亢的鼓点快慢有致地抚慰着我的内心世界,愈合我的忧伤,熨帖我的困乏,让我跟随着这生命律动的声音,在灵魂深处与一生走不出的故乡临近。

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写蛙声,表达了蛙声是生命赞歌的主题。写城市无蛙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蛙鼓这东西是有灵性的。它此起彼伏,前呼后应,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在短短的瞬间便唤醒天空,唤醒大地,唤醒庄稼,唤醒花草……在蛙鼓的合唱声中醒来,耳畔飘拂着大自然幻化出来的美妙灵息。这丝丝缕缕的天籁之音,宛如行云流水,又仿佛我故乡土地上父老乡亲脱手而出的种子,撒到哪里,长到哪里,无时无刻不在我的灵魂深处流淌着生命的韵律。

蛙鼓这东西又是极富诗意极富含蓄的。不是么?看到一片落叶,听到一声蝉鸣,你或许会想到一首意境深远的诗,一段难忘难了的情。而倾听蛙鼓,你会感到这之中不仅有诗、有情,还有画;有寓意深邃的哲理,也有耐人寻味的意韵。这是对生命的本质感悟。它夹杂着泥巴味、青草味、乡土味的歌唱,是乡村一切声音里最美妙的一种。的确,没有蛙鼓的乡村,又怎么称得上是完美的乡村呢?

这个部分,写蛙声的作用,唤醒生命和灵魂,点明中心,使文章的构思又进入了新的层次。

蛙鼓最让人受用的不是它的鼓噪,而是它鼓噪中渗透了哲理意味和活力的那种不屈不挠展示其生命力和生命态度的精神。蛙鼓给人的永远是一种坚定的无畏的生命韧性,一种激昂的奋发向上的斗志和豪情。蛙鼓所昭示的,永远是一种伟大的生命力的存在。

我曾经痴痴地聆听过蛙鼓,对那种执著的生命表白方式产生了一份浓厚的情结,以致不愿走出那浓郁的氛围。但我终究走出了。我想我是明白蛙鼓的意味的。对我来说,蛙鼓蕴含着简洁、生动的生命过程。在内心需要清洗的时候,在平淡、诗意的生活中偶尔睁开眼睛,张开耳朵,倾听一下蛙鼓,那也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深化中心,将蛙鼓写成“不屈不挠展示其生命力和生命态度的精神,永远是一种伟大的生命力的存在”,给文章一个结束定音的重锤。

【精彩文题】

1.命题作文:那不一样的美丽

2.从另一个角度去____(观察 感悟 思考)

【要求】须先从“观察”、“感悟”、“思考”三个词语中选择一个,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语言点拨】

写“那不一样的美丽”这个题目,可以模仿范文诗意的语言。比如写第一段:

“琴声,总是在不经意的时刻响起。

晚饭之后,我带着一天的倦怠,还有晚餐之后的惬意,斜倚在沙发上,打开电视,开始我随意而昏昏欲睡的“电视粥”。那琴声,仿佛像约定好了似的,从楼上传来。一声声,如叮咚的山泉,缓缓地送入我的耳膜,清越中又有一丝缠绵,让我倦乏的心神突然有了一丝凉爽的感觉。这种音乐,如一杯清茶,释放着淡淡的香气。”

【范文示例】

从另一个角度去感悟

沃宇杰

在一个小雨淅沥的下午,我做完作业,站起身,来到了阳台,打开窗户,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窗外的小雨淅淅沥沥地下着,仿佛我与这个世界隔了一层薄纱,朦朦胧胧的。细细倾听雨珠滴到叶片上发出的声音,“丁丁冬冬”,如同一首正在演奏的歌曲。渐渐地,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婴儿,他刚刚睁开他那双小眼,细细打量着这个陌生的世界。正如同小雨,它滋润着世间万物,它悄悄来到了这个世界,默默地做着自己的事情,婴儿也是如此,悄悄地张开了双眼,一个新的生命就此降临。

继续倾听,原本的小雨逐渐大了,豆大的雨点从空中落下来,在树叶上欢快地跳着舞蹈,“哗啦啦,哗啦啦”。这时,那个婴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群在舞台上表演的青年。他们用自己劲爆的舞姿、嘹亮的歌喉,吸引着观众们的眼球。正如这倾盆大雨,肆意挥洒自己的激情,谁都无法阻挡,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就在这时,天空中闷雷滚动,“轰隆隆,轰隆隆”,如同大地在震动。我倾听着雷声,就好像在倾听一位中年歌手正在歌唱,他那雄浑壮阔的嗓音,爆发出巨大的能量,如同那一声声炸雷,打动着人们的内心深处。

渐渐地,雨小了,失去了刚才的力量,仿佛是人的心脏,节奏从明快转向了舒缓。继续倾听,这时,眼前已是一位垂暮的老人,白发已爬上了他的两鬓,他面带微笑,正如这小雨,等待生命的结束,可是,万物却被滋润得鲜亮明艳。我知道,雨后的世界有更博大的生机。

青蛙写诗篇5

从上次与小鸟交谈之后,知道了学习的重要性,便向小鸟请教,但他只学了一些字,便觉得自己已经满腹诗书,便走了,来到了市场。

到了市场他看见一家卖炒瓜子的店,便上前对店主说:“黄牛大哥这炒爪子怎么卖?”黄牛一愣,说:“你要卖炒爪子?这是什么怪东西?”青蛙又说:“不就是你卖的吗?”黄牛这才明白过来。原来青蛙口中所说的炒爪子是炒瓜子。他对青蛙说:“那不是炒爪子,是炒瓜子,你真应该好好学习汉字。青蛙红着脸走了。

他又来到了鸡妈妈的小吃店买东西,看见东西满目琳琅,不知选哪一个是好,有:牛肉、黄瓜、小菜、便当、包子。但由于写时是竖着写词,横着排列,青蛙不知道,张口便说我要牛黄小便包。鸡妈妈当场晕了过去。

小青蛙离开了市场又来到了繁华的贸易街。当他来到马路前时,看到一些白色条纹,便问公鸡先生,先生说:“这叫人行(xing)道。”小青蛙蹦蹦跳跳的过了马路。面前是一排店,他便念了出来:“香脆冰淇淋、肯德基、一见钟情花店。”突然冒出一句:“深深裤行(xing)。”笑得路人合不上嘴。

看来没有知识是不行的,小青蛙只得回去继续和小鸟学习汉字。

青蛙写诗篇6

关键词:俳句 绝句 意境

前言

俳句是日本韵文学的一种传统形式,也是世界文学中最短的格律诗之一,在日本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后世影响深远。唐诗的五言绝句,也以其因小见大、以少总多、有平仄韵律,流传甚广,至今仍广为后人所传颂。这两种诗体,都对后世影响深远,在两国的文学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突出地位,尤以其简短的字句,传达深刻、幽深的意境,为后人所尊崇。笔者在此作一个简单的比较,以加深对这种诗体的理解,体会其意境之美,也期望对今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一定的参照。

1. 俳句及唐诗的基本知识

俳句,为日本的一种格律诗,是诗人通过自己的生活方式,将其中的感动或感受,用语言凝结在17个音节中的诗作,其韵律为五七五,十分简短,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易于传唱。

唐诗的绝句,或称截句,断句,短句;或以为“截取律之半”以便入乐传唱。五言四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小诗,叫五言绝句。亦有仄起,平起二格。此体源于汉代乐府小诗,深受六朝民歌影响,到了唐代,与近体律诗如孪生姊妹、并蒂双花,以其崭新的异彩出现在诗坛上。仅二十字,便能展现出一幅幅清新的画图,传达出一种种真切的意境。

2. 松尾芭蕉与王维

诗人的人生经历,对于其作品的创造,对于其作品的内容乃至情感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在研究作品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诗人人生经历的考究。探讨俳句与唐诗绝句的意境美之前,我们有必要对日本的俳句和唐诗绝句的两位代表诗人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这对于加深我们对其作品意境美的把握很有帮助。

2.1 松尾芭蕉(公元1644―1694),伊贺国上野人,本名宗房,初号桃青,后改芭蕉,又名钓月轩、泊船堂、天天轩、华桃园、栩栩斋、风罗坊。少年时事上野城代藤堂新七郎良精,做其嫡子主计良忠近侍。良忠爱好文学,曾就安原贞室及北村季吟学俳谐,俳号蝉吟。年轻的宗房受了他的影响,也很早就对俳谐发生了兴趣。宽文七年(1667),蝉吟患病夭折,宗房当时二十三岁,感叹之余,辞别主家,赴京都投入了季吟门下。宽文十二年(1672),宗房二十八岁,又离开京都到了江户,据说曾在小石川关口町做开凿水道的役夫,备尝了生活的艰辛。然而他不顾生活的极端贫困,仍然不断钻研俳谐,并且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同时开始设帐授徒,宝井其角、杉山杉风等都是在这个时期投入他的门下的。宗房在深川开始结庐(即芭蕉庵)隐居是他一生中极其重要的一个转折点,具体年代众说纷纭,大致是在三十岁以后。宗房在此改名为芭蕉,过着相当简朴的生活,悉心于俳句一道,精益求精,艺术上也渐臻炉火纯青的境界。天和二年(1682)草庵失火烧毁,芭蕉迁居甲州。后来由于山口素堂等奔走集资,芭蕉庵才得以重建。芭蕉虽然回到了旧宅,但是几年的做客生活引起了他对旅行的强烈爱好,促使他把后半生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四处云游上。贞享元年(1684)秋,芭蕉在门人千里陪同下出行,写下了《野游纪行》。在后来的出游途中,他著有《芳野纪行》以及《更科纪行》、《奥州小路》等作品。元禄三年(1690)芭蕉小住于石山幻住庵,翌年又移居嵯峨落柿舍,相继写下了《幻住庵记》与《嵯峨日记》,同年十一月又回到了江户。元禄七年(1694),芭蕉在两年余的静居后又一次作长途旅行,经伊贺、奈良来到大阪,在园女亭的文会上发病,虽经门人厚加看护,亦无起色,延至十月十二日在大阪的客舍逝世。正是由于芭蕉“町人”的出身以及他的经历,成了他创作的源泉,为他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素材,这些素材贴近生活,符合俳句广为流传的要求,也培养出了他俳句中的优美意境的灵感。

2.2王维(公元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附近)人。父处廉,终汾州司马,徙家于蒲,遂为河东(今山西蒲县附近)人。九岁知属辞,与弟缙齐名。年十五以后,作诗存者甚多,如《题友人云母障子》、《过秦王墓》、《洛阳女儿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开元七年(719年),他十九岁,赴京兆府试举解头,《李陵咏》、《桃源行》、《清如玉壶冰》等即作于当年。他精通佛学,擅长音乐和绘画。他在描写自然山水的诗里,创造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静逸明秀的诗境,意象玲珑。他一生创作良多,在后世广为传颂的作品也数不甚数,如“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汉江临眺》)“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送邢桂州》)“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过香积寺》)“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山中》)“白云回望合,青霭人看无”,(《终南山》)“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书事》)王维田园诗的代表作《新晴野望》和《魏川田家》等都写出了深刻的优美意境。

3.意境之美

3.1寂静、余情、纤细之美

松尾芭蕉的俳句和王维的诗,都不同程度地描写自然,衬托自然,以动写静,以静制动,恰到好处,让人闲情逸致,回味悠长,余情浓浓,尤其其中的纤细之美,细腻生动,令人遐想与憧憬。当然,王维所处的年代在芭蕉之前,早了近一千年,也有的学者认为,松尾芭蕉是受王维的影响,在这里并不作过多的论述,但也丝毫不影响二者相同的意境之美。

基本上与字面意义相同,根据这个原则创作的俳句在芭蕉的作品中占相当大的比例。例如这一首:“古池や蛙とびこむ水の音。”(译为:静寂的池塘,青蛙蓦然跳进去,水的声音呀!)这是芭蕉集中最脍炙人口之作,在日本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芭蕉也自认为是新调的第一句。正冈子规评道:“芭蕉独居深川草庵,静思世间流行的俳谐。连歌陷于陈腐,贞德俳谐遂兴,贞门亦陈腐后,谈林又另创意境。然谈林亦不过流行一时,终非万世不易者。于是徘运亦一变,采用了长句法,杂以汉语,渐渐摆脱了贞门的洒脱与滑稽。我门第等盛唱此道,我亦时而为之,然再三再四过奇之后忽生厌倦,甚厌此体。但是既不可复归谈林的鄙俗,也不应仿效贞门乳臭而蹈袭连歌旧套,必须另创一体才能安心。这样首先要减少聱牙的汉语,尽量使用平易的国语;然而国语音多意少,因此要在十七字中充分表达我之所思,就只得最大限度地省略无用的言语和事物。那么,究竟应该如何作句呢?芭蕉脑海中如起蒙蒙大雾,惘然而坐,非醒非眠。在万籁俱寂忘想全消的瞬间,窗外传来了蛙跃古池之声。这时既非自己所道,又非旁人所语,在芭蕉耳边响起了‘蛙跃入水声’的一句。芭蕉这才如梦方醒,在略为侧首沉思后抬起头来时不觉破颜一笑。”这段关于芭蕉作句时的心情的设想是很有趣的。下面与高滨虚子的评语作一比较:“以前的俳风或以滑稽或以忧伤为主花鸟倒是内蕴的,从这一句开始,花鸟才被提到表面上来。”又说:“子规以为芭蕉由于‘古池’句而大彻大悟,对于把青蛙跃古池这样平凡的事也咏成俳句自己也感到惊奇。芭蕉领略自然之妙,而且功夫老道。他的兴趣之处皆在于自然,此后他的方针就是要着眼于自然。子规也想把俳句引导到描写大自然的道路上去。并且子规说这句题材平凡,实际上它暗示了芭蕉内心的感动,大地回春,樱花初绽,草木萌芽,正是所谓惊蛰之时,地中百虫都开始活动,青蛙亦然。静止的古池之水也温暖起来,于是乎青蛙跃入其中,这是四季变迁的一种表现。芭蕉常说自己以‘四时为友,而劳身心于花鸟之中’。”又说:“我家院中有一小池,内养金鱼。冬季金鱼皆潜伏水底。某天我看到漆黑的东西在水面上游,仔细瞧去,原来是何止千万的蝌蚪。过了几天,我策杖来到金鱼池畔,忽听‘嘭’的一声,不由得吃了一惊,原来是一只大青蛙跳进水里去了。我顿时感到了‘古池’句,同时开始真正理解了芭蕉的名作。”从正纲子规等的话语中,我们也看到了芭蕉俳句中幽深的意境之美。从中,也让人不禁联想到:在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某地的一座千年古刹里,有一间千年的古池,池中的睡莲在皎洁的月光中,娇脆欲滴,而周围又是一片寂静,静得那么出奇,连风声也没有,这时,忽然有一只青蛙“扑嗵”地跳进那一口水池中,水面发出的声响是多么地让人心醉呢!就连水中的仙女也会被此情此景所感动,而被惊醒。这也许就是芭蕉的俳句的意境的精华之所在吧。于是,我对这一俳句的翻译为:“月朗星稀夜,幽静古莲池。忽闻田鸡跃,惊动水中仙。”再来看这一句:“枯枝にとまりけり秋のくれ。”译为:“秋日今向暮,枯枝有鸟栖。”虽然乍一看为消极的秋暮之作,其实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而是吟咏春光,表现出在闲寂的天地中自有生意的,活泼泼的世界。另有:“一つつけてうれし伊良古崎。”译为:“伊良古崎冬日到,喜见只鹰击长空。”为轻快之作,这一句表现了芭蕉在旅行途中愉快的心情,特别是伊良古崎(地名,在爱知县)一带,遍植松树,此句能令人联想到晴和的冬日,飞鹰盘旋于松林上空以及旅人观此精神为之一振的情景,意境非同一般,让人回味,观察十分细致。

王维的诗,如《山居秋暝》,写山村傍晚雨后的景色,在一派清新宁静而生机盎然的山水中,让人感受到一种幽静恬适之美。他的另一类山水诗,则借对远离尘嚣的大自然的寂静境界的描写,表现内心深处空寂禅意的体验和追求。如著名的《辋川集二十首》,在高度净化的意境中将诗人自甘寂寞的山水情怀表露得极为透彻。其中《鹿砦》、《竹里馆》、《辛夷坞》等篇,无不体现诗人在寂寞中对大自然永恒的空静之美的细细感悟。他还善于在动态中捕捉自然景物的光和色,在诗里表现出极丰富的色彩层次感;并且意境开阔,往往体现出景物给人的整体印象。在他的笔下,田园风光水色明净,峰峦碧翠,田家生活安详、悠闲,是一个闲适自得的诗人眼中的田园。如:“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砦》)这首诗,诗人以远处传来的人语声和夕熙在林中青苔上洒下的光影,来衬托山林的空寂幽静,有声有色,色是运用“反差”(光与暗),声是以动衬静,疏淡自然。“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向人们展现出一幅优美的画卷:在密林丛中,透过树叶,一缕缕阳光,依旧那样静静地照射在绿绿的青苔上,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依旧那样安详与自然,这是多么平静的一种心态与感悟。其描写的细致入微让人回味,余情浓浓。再来看这一首:“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这虽是一首送别的诗,但其中的“日暮掩柴扉”一句,暗示了当时的情景以及诗人所处的环境:一个天色将近黄昏,周围十分寂静的世界,具有典型的农村田园气象,意境十分优美。

3.2“空”、“虚”之美

二位诗人的诗中,不仅描写了田园的寂静与纤细,也从另外一方面表现出了诗人的“空”、“虚”之情,虽然有些消极,但也寄托了诗人置身于世外,向往清静自然的心情。也可以说是一种凄美。芭蕉的“古池”句,在幽美的意境中透露出诗人的空虚、寂寞、无聊之情,他十分清闲,闲得发慌。其“枯枝”句,从字面意义上来说,实际上衬托了芭蕉对秋暮的一种伤感,也从另外一个方面描写出了一幅凄凉之画卷。也许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诗人自己心境的真实写照。

王维的诗中也是如此,其“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一句,也反衬出当时的“空寂”之意境,使人感觉到,好像只有太阳懒懒地照在青苔上,而没有别的更令人感动之物。其“日暮”一句,也通过描写傍晚的夕阳以及柴扉,表现出一种无奈之情,心情十分消极、低沉。

结语

俳句与唐诗,都是两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诗体,影响也十分深远。本文仅从松尾芭蕉与王维的一部分诗作中来体会二者相同的意境之美,并且其“寂静”、“余情”、“纤细”之美与“空”、“虚”之美不能够截然分开,而是互相包含,互相参照。从中,我们也许能够获得创作的灵感和美的享受,并为今后的创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同时,也希望为大家加深对两位诗人的了解有所裨益。当然,对二位诗人以及其诗作的研究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今后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与探讨。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编.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10月.

[2][清]蘅塘退士选编.梁海明译注.唐诗三百首[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9月.

[3]冯沅君,陆侃如.中国诗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1月.

[4]叶维廉.中国诗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1月.

[5]彭恩华.日本俳句史[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3年7月.

青蛙写诗篇7

呱,呱,呱……”井里又传来青蛙的哀叹,怎么回事呢?青蛙想当年可是十分快乐的,一会儿唱歌,一会儿游泳,生儿育女,享受天伦之乐,不时的对生活作出赞美,今天怎么伦落到这个地步了?一只小鸟好奇地飞到井边,询问井底之蛙。

“青蛙,怎么不高兴了?”小鸟问道。

“大概是世道变了,井里里的水浑浊了,小草也不长了,我的食物越来越少,妻子大儿子、小儿子都相继死去,就剩下我一个人孤零零的,而且井里的环境也越来越差空气难闻到极点,井水难喝,食物更脏,灰尘到处都是,我的心情差到极点,忍耐也达到了限度。最后我终于知道了事情的真相。昨天,从远处传来砍树的声音,我好奇便出去看一看,啊!原来苍翠欲滴的树木,神气活现得壁虎,庄重威严的狮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垂头丧气的矮树桩,漫天飞舞的黄沙,狰狞可怖的死黄土,连精神抖擞的太阳也无精打采。往常夜里,柔和的月光显得明亮动人,不少诗人为它写下诗情画意的句子。而现在,月光十分微弱,甚至消失,邪恶的乌云经常用它罪恶身躯挡住月亮高雅的身影。我知道了,一切的罪恶,全部出自人类,他们为了权势,不断扩张……”

话还没说完远处响起一片枪声,青蛙一听忙说:“我正在逃身,麻烦你带我走吧!”小鸟二话没说驮起青蛙向远处飞走,不一会儿黄沙遮住了它们的背影……

杭州市江干区笕桥小学四年级:weihao224

青蛙写诗篇8

一天,我到集市去,忽然听到一位老爷爷高声喊道:“卖青蛙喽!卖青蛙喽!活蹦乱跳的青蛙。”接着就听见几声凄惨的蛙鸣,我顺着声音走过去,只见几只青蛙被老爷爷用一根绳子绑在一起,前脚向外伸着,想逃脱。可总是被老爷爷拉出去,竹篓里也装着青蛙。老爷爷眼里是大把大把的钞票,而不是满天乱飞张牙舞爪的蚊子。我望着这场面,听着惨叫,我的心不禁揪紧了。

青蛙的本领很多,它能预报天气,我国有不少的农谚也是反映蛙鸣雨天气的关系的,如“雨后蟾蜍叫,不久大雨到。”青蛙还是捕食昆虫的健将,当青蛙尚处在幼虫的时候,它一天就能吃掉一百多只孑孓,而长大成蛙后,用它灵巧的舌头,平均每天可吃掉七十多只害虫。青蛙还能预报丰收,南宋诗人辛弃疾在西江月中写道“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我们学过《狼与鹿》一课,人为了保护鹿却过渡的捕杀狼,鹿成破坏森林的祸首,是鹿和凯巴伯森林走向灭亡。这篇课文告诉我们:自然界的各种事物是密切联系的,不能随意破坏生态平衡,不然会产生无法想象的后果。卖青蛙的老爷爷您想想吧:如果您抓了一只青蛙,就会放掉七十多只害虫,难道您想看到漫天耀武扬威的蚊子和被蚊子咬的遍体鳞伤的我们吗?

人类啊!快醒醒吧。不要让害虫再猖狂了!我提出倡议:让我们和动物和平共处,保护人类的好朋友—青蛙吧!

青蛙写诗篇9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看拼音,写词语。(30分)

shuǐ xiānɡ lǐ pào shén zhōu cǎi sè pénɡ yǒu ɡù xiānɡ yuè liànɡ huān chànɡ yě cài zuǐ ba lín jū rónɡ yì tái tóu shī wànɡ jīnɡ chánɡ 三、读一读,在正确的读音下面画“√”(3分)

1、早上,我背(bēi bèi )着书包去上学,边走边背(bēi bèi)课文。

2、他受到的苦难(nán nàn)至今难(nàn nán)以忘记。

3、今天我在公园玩的很高兴(xīnɡ xìnɡ),离开公园我兴(xīnɡ xìnɡ)奋地回了家。

四、同学们,想一想,把这些词语补充完整。(6分)

( )风送爽 不( )不觉 人( )有人 寒来( )往 学无( )境 ( )到渠成五、我会组词(12分)

{环( )坏( ) {校( )较( ) {锚( )描( ) {很( )狼( ) {喝( )渴( ) {哥( )歌( )六、 在正确的音序排列的括号里打“√”(3分)

1、A B C D F E G ( ) 2、H I J L K M N ( ) 3、O P Q R S T ( )七、连词成句,并加标点。(4分)

1、一只 蝈蝈 会唱歌的 这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花香 梦里 飘进 老师的 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快乐组合。(根据课文内容连一连5分 )

《狼和小羊》  花言巧语

《狐狸和乌鸦》 故意找碴儿

《小鹰学飞》  一往无前

《青蛙看海》  学无止境

《一株紫丁香》 尊敬老师

八、选字填空。(3分)

望 忘 往

1.我们经常去看( )盲婆婆。

2.我们( )老师家走去。

3.童年的欢乐我们不会( )记。

九、阅读短文并完成下面的问题(11分)

坐井观天

青蛙坐在井里。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

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来呀?”

小鸟回答说:“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

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1、根据课文内容填上合适的词。(2分)

( )的青蛙 ( )的天

2、青蛙坐在________看天,看到的天不过________那么大,小鸟看到的天________。________的话是对的。(4分)

3、青蛙如果跳出井口看到什么,会说什么呢?(5分)

青蛙跳出井口,看到天 ,大吃一惊,说:“________________。”小鸟笑着说:“________________”青蛙低下了头,红着脸说:“________________”

十、我会写话。(15分)

写话《快乐的家》,可以向大家介绍一下爸爸妈妈,也可以说说你们之间快乐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青蛙写诗篇10

发散思维:要是让雏莺来写一首赞美夏日的诗,它会怎么写呢?

来尝试:“远望树荫连绵成绿色的山峦/飞回家会不会误闯邻居的门槛/且听,妈妈在吹口哨迎我/迷一小段路,就为了衔一颗酸梅回家/给妈妈泡茶解渴……”

开车带宝宝到乡下农家借宿,最好院子的前面对着一片荷塘,院子里有老祖宗开掘的老井。一到夏天,农家奶奶就摘来自家地里种的瓜果,把它们装在细网兜里,拴上长绳,缓缓吊进井水里。下午骤雨初歇,满院子都是荷花的香气,吊起装瓜果的网兜,拍开小香瓜一尝,真甜,还有一股井下特有的寒气,尽去暑热。妈妈就念这两句诗给宝宝听,说的正是眼前的场景呀!

发散思维:要是让荷花来写一首赞美夏日的诗,它会怎么写呢?

让宝宝来尝试一下:“一支红樱枪/枪头倔强地刺向天空/哗啦,绷不住笑声/爆开成红荷花/上面举起莲蓬,下面生出嫩藕/一样是美味,等着井水激寒……”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赵师秀《有约》)

黄梅时节,不是出游好时节?那可不一定!带宝宝去游人罕至的乡村,落脚在小客栈里,宝宝会发现,时断时续的黄梅雨让小桥、酒家、稻田、池塘都陷在一片烟雨朦胧中,四周都是青蛙们快活的叫声。这时节也少不了走亲访友的人啊,到了傍晚,当地人提着一种防风防雨的六角玻璃灯,穿街走巷过小桥,来找挚友聊天下棋。妈妈念这四句诗给宝宝听,让他感知一下等朋友来约谈,左等不来右等不来,主人只好一个人下起棋来的那种无奈和悠闲,以及悠闲中隐隐的渴盼——无论如何,天雨路滑,你不来我不怪你;但你要是来了,哪怕迟到了,我也很高兴呀!

发散思维:要是让池中蛙来写一首赞美夏日的诗,它会怎么写呢?

让宝宝来尝试一下:“雨下得越欢/我越高兴/天上有无数莲蓬头/放水,加入我们的狂欢/我是青蛙里的超级女声/飙一个高音/唱醒了你的梦/听,有人敲打近处的荷叶/是下棋的好友来叩门……”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在树林深处,路的尽头,妈妈牵手宝宝,自然而然地吟出了这样四句诗,它仿佛是眼前场景的活化: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绿树将树阴投入水中,明暗斑驳,清晰可见。一个“惜”字,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涓滴,才让它无声地缓缓流淌;一个“爱”字,给绿树以生命,似乎它是喜欢这晴柔的风光,才以水为镜,展现自己的绰约风姿。接着,诗人好像一位高明的摄影师,拍摄了一个稍纵即逝、妙趣横生的镜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时令还没到盛夏,荷叶刚出水面,还没有来得及伸展开来,一只小蜻蜓已飞来立在它的上头。一个“才露”,一个“早立”,前后照应,逼真地描绘出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读这四句诗,是不是有一种轻柔安宁的情感在心头弥漫,赶走了夏日的焦燥?

发散思维:要是让蜻蜓来写一首赞美夏日的诗,它会怎么写呢?

写一首诗,赞美夏日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吧:“我不是遥控直升机/我是蜻蜓,走多远的路都不需空中加油/我从一朵花盘旋到另一朵花/不为工作,不为授粉/只为嗅嗅花香/只为临水照见自己透明的翅膀/和好奇的大眼/如何反映出天光水影。”

足蒸暑土气,

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

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观刈麦》)

给宝宝涂好防晒霜,到蒸腾着麦香和太阳热力的麦田里去吧,“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啊,脊梁受炎热的阳光烘烤。精疲力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想快点把活干完。”“惜”字在这里用一种违背人之常情的写法来突出人们生怕浪费一点时间的强烈感情。妈妈可以趁机问问宝宝:“夏日白天这样长,我们是不是应当珍惜时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