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自己十篇

时间:2023-03-15 14:43:04

沉淀自己篇1

麦克失业后,心情糟透了,他找到了镇上的牧师。牧师听完了麦克的诉说,把他带进一个古旧的小屋,屋子里一张桌上放着一杯水。牧师微笑着说:“你看这只杯子,它已经放在这儿很久了,几乎每天都有灰尘落在里面,但它依然澄清透明。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麦克认真思索后,说:“灰尘都沉淀到杯子底下了。”牧师赞同地点点头:“年轻人,生活中烦心的事很多,就如掉在水中的灰尘,但是我们可以让它沉淀到水底,让水保持清澈透明,使自己心情好受些。如果你不断地振荡,不多的灰尘就会使整杯水都浑浊一片,更令人烦心,影响人们的判断和情绪。”

有一年夏天,俞敏洪老师沿着黄河旅行,他用瓶子灌了一瓶黄河水。泥浆翻滚的水,被灌到水瓶里十分浑浊。可是一段时间后,他猛然发现瓶子里的水开始变清,浑浊的泥沙沉淀下来,上面的水变得越来越清澈,泥沙全部沉淀后只占整个瓶子的五分之一,而其余的五分之四都变成了清清的河水。他透过瓶子,想到了很多,也悟到了很多:生命中的幸福与痛苦也是如此,要学会沉淀生命。

之所以有的人感觉生活是痛苦的,而有的人更幸福,主要是人们对待痛苦的态度不同。其实,等到瓶子里的水平静下来,一切又恢复清澈与透亮。如果我们能够静下心来,让痛苦沉淀在我们的心底,不管痛苦能不能消失,都只让它占有我们心里的一小片空间,那大部分的空间就会被幸福充实。过去,我们在匆忙和浮躁中,拼命地摇晃我们的生活,没有片刻的沉静,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一片浑浊,使所有的幸福都掺杂了痛苦的成分。尤其是人在烦躁的时候,更容易疯狂地震荡自己,摇起满瓶的浑浊,于是我们时时感到痛苦、烦恼、焦虑,这不是因为痛苦多于幸福,而是我们用不恰当的方式,让痛苦像脱缰的野马,随意奔跑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为此,我们不妨学会―――沉淀生命,沉淀经验,沉淀心情,沉淀自己!让生命在运动中得以沉静,让心灵在浮躁中得以片刻宁静。把那些烦心的事当作每天必落的灰尘,慢慢地、静静地让它们沉淀下来,用宽广的胸怀容纳它们,我们的灵魂兴许会变得更加纯净,我们的心胸会变得更加豁达,我们的人生会更加快乐。

沉淀自己篇2

依稀依稀,依稀洗刷了昨日的容颜,也淡不去呵淡不去醉漩的笑。

一直都在很努力的,掩埋着曾经行程里的足迹:不是因为遗忘,不是因为悸痛;只是时光沉淀,记忆需要一次转身。

一个人起点低并不可怕,怕的是境界低。越计较自我,便越没有发展前景;相反,越是主动付出,那么他就越会快速发展。很多取得一定成就的人,在职业生涯初期都是从零开始,把自己沉淀再沉淀倒空再倒空归零再归零,他们的人生才一路高歌,一路飞扬。

(来源:文章屋网 )

沉淀自己篇3

1 问题提出

在某教辅读物[1]上有如下的叙述:

若向含有Mg2+、Al3+混合溶液中滴和入NaOH溶液,则沉淀量与n(NaOH)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具体分析过程如下:

首先,加入NaOH溶液后,溶液中的Mg2+、Al3+会与OH反应生成沉淀,反应分别为Mg2++2OH-=Mg(OH)2、 Al3++3OH-=Al(OH)3, 当Mg2+、Al3+沉淀完全后,溶液中沉淀的物质的量达到最大值,就形成了OA段的图像。

再滴加NaOH溶液,由于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所以会继续与NaOH 反应:Al(OH)3 +OH- =AlO22-+2H2O(也可以写作: Al(OH)3+OH-=Al(OH)4-),造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逐渐减少,形成AB段图像。

当Al(OH)3完全溶解后, 剩余的沉淀为Mg(OH)2, 此后,沉淀的物质的量不再随加入NaOH的物质的量而改变,故可以形成图1中B点后的图像。

讨论:上述图像中认为,在逐滴加入NaOH溶液时,可以同时生成Mg(OH)2和Al(OH)3沉淀,问题是Mg2+、 Al3+可能同时沉淀吗?对此,我们做了有关的研究。

2 理论探讨

2.1 Al(OH)3的两种电离方式

Al(OH)3是一种两性氢氧化物,在水中可以存在两种解离方式, 具体的解离方程式可以表示如下[2]

H2O+AlO2-+H+Al(OH)3 Al3++3OH-,这个解离方程式可以较好地说明 Al(OH)3的两性, 既然Al(OH)3在水溶液中可以同时进行酸式和碱式解离,那么,Al(OH)3的水溶液显酸性、中性、还是碱性?笔者通过查阅大量文献[3]得知Al(OH)3的饱和溶液pH约为5.6, 因而Al(OH)3在水溶液中以酸式解离为主。

既然Al(OH)3的饱和溶液pH约为5.6,那么是否说明Al3+在酸性条件下就可以沉淀呢?而Mg(OH)2作为一种中强碱,在水溶液中只能显碱性,那么Mg2+是否只能在碱性条件下沉淀呢?

2.2 沉淀的转化理论

在化学反应中常常存在由一种沉淀转化为另一种沉淀的现象,这种由一种沉淀转化为另一种沉淀的过程叫沉淀的转化[4]。沉淀之间的转化之所以能够进行,是由于一种沉淀的KSP比另一种沉淀的KSP小得多,可以根据沉淀转化的平衡常数来判断沉淀的转化能否顺利进行,对Mg(OH)2和Al(OH)3而言,在溶液中存在如下的平衡

Mg(OH)2(s)Mg2+(aq)+2OH-(aq)

Al3+(aq)+3OH-(aq) Al(OH)3(s)

总反应为

3Mg(OH)2(s)+2Al3+(aq) 3Mg2+(aq)+2Al(OH)3(s)

KSP[Mg(OH)2]=5.1×10-12;

KSP[Al(OH)3]=1.3×10-33,

它们的沉淀转化平衡常数为

从上述的沉淀转化平衡常数来看,这个反应不仅能够进行,而且进行得很彻底。

2.3分步沉淀理论

在溶液中往往存在多种离子,在化工生产和化学实验中经常遇到在一定条件下使一种离子先沉淀,而其他离子在另外条件下沉淀的现象,这种现象叫作分步沉淀或称选择性沉淀。

若Mg2+、Al3+两种离子的浓度都是1mol・L-1,根据它们的KSP可以计算出二者能分离的溶液pH范围。

根据KSP[Al(OH)3]=[Al3+][OH-]3=1.3×10-33, Al(OH)3开始沉淀时的pH

Al(OH)3沉淀完全时的pH

(注:溶液中离子浓度低于1.0×10-5mol・L-1可认为其沉淀完全)。

同理,根据KSP[Mg(OH)2]=5.1×10-12, 可以计算出Mg(OH)2开始沉淀的pH=8.4,Mg(OH)2沉淀完全的pH=10.9。

这样,可以计算出其他难溶金属氢氧化物在不同浓度时沉淀的溶液pH,见图2。

图2一些金属氢氧化物的溶解度-pH关系图

由此可见,在理论上,Al3+在pH=3.0时即可生成沉淀,而Mg2+开始沉淀则溶液的pH应该大于8.4,如果是逐滴加入NaOH溶液,则应该先生成Al(OH)3沉淀, 而不是图1中认为的Mg(OH)2和Al(OH)3同时生成。在实际工作中溶液的情况比较复杂,各种反应的干扰,都会使实际沉淀的pH与理论计算值有一定的出入(见表1)[5]。

表1沉淀的生成、溶解与溶液的pH之间的关系

(离子初始浓度为1mol・L-1)

由表1我们可以再次确认: Mg(OH)2和Al(OH)3两种沉淀是不可能同时生成的。因而试题图1所示的关系是不合理的。

3 提出假设

既然资料所给出的图示关系是不正确的,那么正确的应该是什么样的呢?由表1所提供的数据我们可以从理论上进行分析:

首先,加入NaOH溶液后,应该先生成Al(OH)3沉淀(pH介于3.3~5.2): Al3++3OH-=Al(OH)3。

继续加入NaOH溶液,就出现新的问题了,由表1所提供的数据看应该是 Al(OH)3先溶解(pH=7.8时): (Al(OH)3+OH- Al(OH)4, 后才是Mg2+沉淀(pH=10.4): Mg2++2OH-=Mg(OH)2。 但是Al(OH)4-与Mg2+之间能否发生如下的反应呢?

2Al(OH)4-+Mg2+ Mg(OH)2+2Al(OH)3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应为

由该平衡常数可以看出,该反应不仅可以进行,而且进行得比较彻底。

由上述理论分析得知:向含有Mg2+、Al3+混合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不能看作两个独立的过程,应该从整体上考虑。

在溶液pH介于7.8~12.4范围内, 仅是Mg(OH)2沉淀增加的阶段,溶液中的沉淀的量应该继续增加,但增加的幅度有所变化,即沉淀量与n(NaOH)关系中曲线的斜率会产生变化,而不是如图1所示曲线的斜率一直不变。

有资料[7]也显示我们的推论是正确的。

那么实验中是否能观察到上面的推论呢?

4 实验研究

[实验1]分别配置0.5mol・L-1 AlCl3、MgCl2溶液50mL,各取30mL于同一烧杯中,充分混合后分成两份,向两份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边滴边充分振荡,并进行相关的实验操作,记录有关的现象。

实验现象:向其中一份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后,溶液中立刻生成白色絮状沉淀,当生成少量的沉淀时,用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约为5,在此时将溶液中的沉淀过滤并洗涤,向滤出的沉淀中加过量的NaOH溶液,发现沉淀完全溶解。

向另一份混合溶液中滴入2滴酚酞,逐滴加入NaOH溶液后,在溶液中生成大量的白色絮状沉淀但溶液的颜色不发生变化;继续滴加NaOH溶液,在某一时刻溶液变为糊状,但溶液仍不变色,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约为6;抽滤该糊状物质,充分洗涤后再向该物质中滴加过量的NaOH溶液,发现该物质全部溶解。

分析:该实验表明在开始阶段,溶液中只能生成Al(OH)3沉淀, 而没有Mg(OH)2。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实验2]分别配置0.5mol・L-1 AlCl3、MgCl2溶液50mL,各取30mL于不同的烧杯中。向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并且边加边振荡,直到生成的沉淀恰好全部溶解以保证AlCl3恰好全部转化为NaAlO2。将先前配好的30mL MgCl2溶液全部到入生成的NaAlO2溶液中,可以发现生成大量的沉淀。

分析:该实验表明在溶液中发生了反应2AlO2-+Mg2++4H2O Mg(OH)2+2Al(OH)3

5 研究结论

基于上述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正确曲线关系应如图3所示

图3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Mg2+、Al3+溶液与

NaOH反应n(沉淀)-n(NaOH)的关系

首先,应该生成Al(OH)3的沉淀反应(pH介于3.3~5.2) Al3++3OH-=Al(OH)3

再滴加NaOH溶液, 才生成 Mg(OH)2 沉淀: Mg2+ +2OH-=Mg(OH)2, 沉淀的物质的量继续增加,但是由于在此阶段生成的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的比例与前面生成Al(OH)3的有些不同,所以此时图中曲线的斜率有所变化。

当Mg2+完全沉淀后,加入NaOH溶液, Al(OH)3溶于NaOH溶液: Al(OH)3+OH- AlO2-+2H2O,此时沉淀的物质的量要减少。当Al(OH)3全部溶于NaOH溶液后,沉淀的物质的量不再改变。各阶段发生的离子方程式如下:

OA段: Al3++3OH-Al(OH)3

AB段: Mg2++2OH-Mg(OH)2

BC段: Al(OH)3+OH-AlO2+2H2O

由于该过程涉及较多的理论,因而笔者认为该题不宜用于中学化学教学。

该习题的目的是考虑 Al(OH)3 的两性,基于该目的,笔者认为可以将题目中的Mg2+换为Fe3+,即:向含有Fe3+、Al3+混合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此时形成的曲线关系则如图1所示,因为Fe3+与Al3+一样为三价阳离子,不存在斜率的变化。

6 一点启示―用自己的大脑来思考问题

近读作家周国平谈摄影艺术的文章[7],内中提到:“每个人都睁着眼睛,但不等于每个人都在看世界。许多人几乎不用自己的眼睛看,他们只听到别人说,他们看到世界永远是别人说的样子。人们在人云亦云中视而不见,世界就变成了一个雷同的模式。一个人真正用自己的眼睛看,就会看见那些不能用模式概括的东西,看见一个与众不同的世界。”

在今天的化学教育中我们似乎遇到了大量的雷同模式,每个人都在重复别人说过的东西,每个人都在研究别人研究过的东西,至于某些经典的东西为什么是这样子的?权威这么说的,别人都是这么说的。那你自己思考过吗?用我们自己的大脑来思考问题,我们的化学教育才有大放光彩的那一天。

参考文献:

[1]王后雄主编.高二化学(上)重难点手册[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75-276.

[2]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82.

[3]何家忠.研究性学习巧夺千峰秀色[J].化学教育,2005(4):27-45.

[4]华彤文等.普通化学原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179-184.

[5]实用化学手册[S].科学出版社,2003:552-553.

[6]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M].无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68.

[7]李铁福, 邹风华.水化铝酸镁的制备及其抗酸性能的研究[J].沈阳医药,1993(1).

沉淀自己篇4

单纯的线条描写,看上去很枯燥无味。粗细不一的直线,弧线,每一条都要与精确的角度合作得天衣无缝,再补上深深浅浅的阴影??眼前的目标定格了,即使是多么斑斓的色彩也只能被黑白两色所代替。

这样未免太单调了吧?然而,阅历世故的人却揣磨出黑白中温沉,雅驯的美。在他们眼中,轻描淡写不再是一种庸碌;岁月蹉跎,他们用彩笔勾勒出自己的人生轨迹,也许还是需要一种特定的颜色去平衡内心的繁丽或者是要拭去多余的颜料。

我不是一个世故的人。但我为什么清楚他们的意境?是直觉吧!纯粹的直觉。然而我的直觉只能洞察别人而不能解剖自我。我深信的直觉也会有预料不到的事情??突然某一天,我不知从那里来的雅兴,不由自主地拿起白纸,把眼前的东西用熟悉的线条生硬地描绘出来。黑、白,互相衬映中散发的气息仿佛要超然一切。

街上的行人是麻木的,炙热的阳光不能融化他们心中的冷漠,清纯的雨露不能荡涤他们的灵魂。学习、升学、工作、赚钱是所有人不谋而合的人生脚印,生老病死成了他们共同关注的问题。真正的心魂在哪里?他们自己不知道,从旁观者的角度,忙碌、思考、忙碌、思考,他们缺乏的是宁静致远的自己的一方天,他们不懂得把一些看扰人心烦的事物素描出来,不懂得把自己素描出来。因为,所有人认为,多彩才是人生的美丽??于是,不断地添上红一撇,紫一划……

正如一双轻盈的羽翼,飘到波涛上。她渴望着把自己的躯体贴近那神秘而又沉静的海底。她不断地用自己双翼发动起的动力,想着靠那股冲劲冲破水屏障??然而这是行不通的。她累了,静静地躺在水上,宛如一片落叶。她开始抛离喧嚣,抛离冗杂,为自己的心素描着……直到沧海桑田,她终于像石沉大海一样潜进深不可测的海底,与她梦寐眷恋着的海底结合在一起??物理学上这种现象是说不通的,但是她做到了。

可以说这个故事只是我凭空想象出来的,但是我觉到这不是全无意义的。羽翼素描自己,结果她的心沉淀了,一切繁杂的思绪以不存在,有的只有素描后剩下的单纯。素描与沉淀,本来就是孪生兄弟,只是被人类头脑中的柏林墙所隔开了,在潜意识当中未被发掘。

每个人都生存得不简单,但理智并不是万物的主宰。由于失去了素描的本能,所以他们是没有办法洞悉自己,没办法得知自己心里究竟在想什么??除了婴儿,只有他们才拥有人间最洁净的心灵,可他们懂吗?

一杯水,不经过沉淀,是不会平静下来的;

一缕风,不经过沉淀,是不会化为雨滴的;

……

沉淀自己篇5

1、梦魇,是伤痛的产物,还是破碎的继续?

2、爱上一个人也许只需要一个微笑,一个动作,一刹那的心动。可是爱上了以后,在一起呢,那才是真正的考验啊。在一起,就是你要融入他曾经二十几年累积下来的生活,沉淀下来的脾气。

3、一直都在很努力的,掩埋着曾经行程里的足迹:不是因为遗忘,不是因为悸痛;只是时光沉淀,记忆需要一次转身。

4、有残影在我梦境蜇伏,等待子夜撕开记忆的口子。

5、我不要这黑夜:一闭眼,窜掇出的影子,牵扯着昔时的记忆。

6、一个人起点低并不可怕,怕的是境界低。越计较自我,便越没有发展前景;相反,越是主动付出,那么他就越会快速发展。很多取得一定成就的人,在职业生涯初期都是从零开始,把自己沉淀再沉淀、倒空再倒空、归零再归零,他们的人生才一路高歌,一路飞扬。

7、你曾是我眸子里的风景,那时相思树种满了心径。

8、嘴角无意间滑落的那一字昵称呵,仅仅只是因为曾经一种习惯的叫唤么,还是因为铭刻而无法消溶于颚间的一种印记呢?

9、依稀、依稀,依稀洗刷了昨日的容颜,也淡不去呵淡不去醉漩的笑。

10、我们已成为各自人生的休止符,记忆也只是尴尬的玩笑。

11、女人切记:一杯清澈的水,不停地摇晃,它不会清澈;一杯浑浊的水,不去摇晃它,会自然清澈。()心亦如此!如总摇晃不停,会处于混乱状态,每天给自己一点时间沉淀,和自己沟通,这样你的心会相对清静,不再那么烦躁。

12、作茧的记忆,结绳的心事;伤痛后,昨日的人黯然夭折。

沉淀自己篇6

一、问题的提出

沉淀成本是企业在以前经营活动中已经支付现金,而在现在或将来经营期间摊入成本费用的支出。认识沉淀成本,对军费投入成本效益影响研究有很强的借鉴意义。这一研究,对于做好新时期军队财务工作,指导军队会计业务实践,丰富军队财务保障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代社会,科技进步,生产发展,沉淀成本在各行各业中产生的作用日益显现。沉淀成本管理的好坏,越来越成为管理者的共识。降低沉淀成本,提高军费使用效益,优化军费投入结构,首先必须认识清楚沉淀成本的概念。

二、沉淀成本的概念

沉淀成本也叫沉没成本,是已发生或承诺无法回收的成本支出,如因失误造成的不可收回的投资。沉淀成本是一种历史成本,对现有决策而言是不可控成本,不会影响当前行为或未来决策。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投资决策时应排除沉淀成本的干扰。从数量角度看,沉淀成本可以是整体成本,也可以是部分成本。例如中途弃用的机器设备,如果能变卖出售获得部分价值,那么其账面价值不会全部沉没,只有变现价值低于账面价值的部分才是沉没成本。

一般说来,资产的流动性、通用性、兼容性越强,其沉没的部分就越少。“现金为王”的观念也可以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固定资产、研究开发、专用性资产等都是容易沉没的,分工和专业化也往往与一定的沉没成本相对应。此外,资产的沉没性也具有时间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转化。以具有一定通用性的固定资产为例,在尚未使用或折旧期限之后弃用,可能只有很少一部分会成为沉没成本,而中途弃用,沉没的程度则会较高。

举一个沉淀成本的典型案例作为说明: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在2000年8月决定今后民用飞机不再发展干线飞机,而转向发展支线飞机。这一决策立时引起广泛争议和反对。因为该公司与美国麦道公司于1992年签订合同合作生产MD90干线飞机,1997年项目全面展开,1999年双方合作制造的首架飞机成功试飞,2000年第二架飞机再次成功试飞,并且两架飞机很快取得美国联邦航空局颁发的单机适航证。这显示中国在干线飞机制造和总装技术方面已达到90年代的国际水平,并具备了小批量生产能力。就在此时,MD90项目下马了。在各种支持或反对的声浪中,讨论的角度不外乎两大方面:一是基于中国航空工业的战略发展,二是基于项目的经济因素考虑。就前一角度而言,航空专家最有发言权。但单从经济角度看,干线项目上马、下马之争可以说为“沉淀成本”提供了最好的案例。许多人反对干线飞机项目下马的一个重要理由就是,该项目已经投入数十亿元巨资,上万人倾力奉献,耗时六载,在终尝胜果之际下马造成的损失实在太大了。这种痛苦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丝毫不构成该项目应该上马的理由,因为不管该项目已经投入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对于上下马的决策而言,其实都是无法挽回的沉淀成本。

三、沉淀成本与机会成本的区别

沉没成本是指项目中不可能回收的成本,如软件研发经费就属于沉没成本,企业不可能项目失败时让研发人员把工资退回;即使这个项目盈利了,继续升级研发,前面已投入的研发成本仍为沉没成本,除非你能将研发产品高于投入转让给别的企业,但这种机会甚少。

机会成本是指决策者作投资决策时必定会面临多项选择,可投资A、B、C或D项目……当决策投资某个项目时,就失去投资其它项目获得收益的机会、其它选择可以带来的最高收益,这就是决策者做这项决策的机会成本。据这一解释,决策者决策时必须保证所投资的项目收益应超过机会成本,否则这项项目决策就是失败的。很多人投资某项目或作某项决策时,刚收回成本,差点亏本,就感觉非常庆幸。从经济学角度看,这项决策仍有极大的损失,原因就是存在机会成本。

沉没成本不应作为决策的依据,而很多决策者却考虑得很多;机会成本应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很多决策者却没有考虑。

第一种情况。如自己开发了一个根本没有竞争力的产品,已在市场上损失了很多钱,却很舍不得放弃,就象自己的亲生孩子;又如一个合作决策、商务决策、市场决策因前期已投入相当高的成本,不撞到南墙时再也下不了停止的决心,唯一原因是前面投了很多钱。

第二种情况。如对市场竞争环境极不敏感,对眼前利益没有勇气舍弃,不能主动应变,主动转型,从而给决策带来极高的机会成本。

四、沉淀成本与机会成本在决策认识中的盲点

从决策的相关性看,沉没成本是决策非相关成本,若决策时计入沉没成本,将使项目成本高估,从而得到错误的结论。考虑已投入资源的机会成本,沉没成本是决策非相关成本,但与其相伴随的机会成本却是决策相关成本,需要在决策时予以考虑。

机会成本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成本,它不是一种支出或费用,而是选定某方案可能损失的收入或收益。以中国干线飞机项目为例,终止该项目的机会成本是什么呢?显然应当是继续进行该项目未来可能获得的净收益(扣除新增投资后)。如果不能产生正的净收益,下马就是最好的出路。即使有了正的净收益,也还必须看其投资回报率(净收益/新增投资)是否高于企业的平均回报。倘若低于平均回报,也应当忍痛下马。

事实上,干线项目下马完全是“前景堪忧”使然。从销路看,原打算生产150架飞机,到1992年首次签约时定为40架,后又于1994年降至20架,并约定由中方认购。但民航只同意购买5架,其余15架没有着落。可想而知,在没有市场的情况下,继续进行该项目会有怎样的未来收益?当然,决策中某一既定行动的机会成本有时是很难衡量的,成本估计可能是高度主观和随意的。此外,有关评价应当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以贴现指标为依据。这些都应引起决策者的注意。

(一)正确区分决策成本与会计成本

一般说来,沉没成本是就决策或经济评估而言的。从会计成本核算角度看,其实并不存在什么沉淀成本。例如一个已发生了咨询费和开办费的投资项目,当环境发生某种变化需要重新决策时,这些费用作为沉淀成本不应当纳入决策成本范围考虑。但在具体会计核算时,则应视决策结果的不同而进行相应的处理:如果最后决定放弃该项目,这些费用应当计入当期投资损益;如果项目继续,则根据会计准则在该项目的受益期内进行成本分摊。可见,为财务报告而获得的某项经济活动的成本对于决策目的来说,并不总是恰当的。

沉没成本也可以为企业在某些方面带来优势。对一个行业或产业来说,其沉没成本的状况往往构成了进出壁垒的关键,并最终决定市场结构。贝恩咨询公司(Bain)早在1956年就指出,若一个产业的固定成本或沉没成本很高,就会形成进入门槛。那些具有明显规模经济和庞大硬件投入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如能源、通讯、交通、房地产、集成电路、医药等产业,其超额回报可谓诱人,但其惊人的初始投入和高退出成本则往往使许多市场“准进入者”却步,因为这首先是一场“谁输得起”的比拼。很多软件产品(如算量)的研发也是如此。

由于这些高沉没成本的产业往往同时具备低边际成本的特性,“输得起”的一方最终会成为市场的赢家。许多资本实力雄厚的企业正是利用沉没成本来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小企业通常只能选择沉没成本较低的竞争性行业求得发展。比如,鲁班软件的竞争战略之一是将研发沉没成本推高,2007年研发预算将达到千万以上,将竞争门槛设高,以避免行业内个人作坊式企业参与竞争。

(二)如何减少沉没成本

1.这要求企业有一套科学的投资决策体系,要求决策者从技术、财务、市场前景和产业发展方向等方面对项目做出准确判断。当然,市场及技术发展瞬息万变,投资决策失误难免。在投资失误已经出现的情况下,如何避免将错就错对企业来说才是真正的考验。英特尔公司(Intel)2000年12月决定取消整个Timna芯片生产线就是这样一个例子。Timna是英特尔公司专为低端PC设计的整合型芯片,当初在上这个项目的时候,公司认为今后计算机的成本减少将通过高度集成(整合型)的设计来实现。可后来,PC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PC制造商通过其他系统的成本降低方法,已经达到了目标。英特尔公司看清了这点后,果断决定让项目下马,从而避免更大的支出。

2.通过合资或双边契约减少沉没成本。很多时候,沉没成本并不是由企业自身造成的,而是由合作方或供应链的上、下游方中断合作引起的。由于一项用于某一特定交易的耐用性投资往往具有专用性的特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交易突然终止,则所投入的资产将完全或很大部分会报弃,从而产生相当一部分“沉没成本”。因此,通过合资或双边契约确保交易的连续性便显得格外重要,因为契约性或组织性的保障可以大大降低交易费用。

3.从减少沉没成本的角度来看,采用非市场的规制结构对企业是比较有利的,因为这一结构能为交易提供更有效的保障,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投资风险。现代企业经营中,技术合作、策略或战略联盟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趋势,其内在原因其实就包含了分散技术开发和市场拓展风险、减少沉没成本等方面。

五、沉淀成本在军费投入中应用研究的原因分析和主要内容

(一)应用研究的原因分析

国内学者认为,要研究沉淀成本与资金投入使用效益的关系,必须以经济学原理为基础。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以萨谬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经济理论体系具有开拓性的意义,原因是他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和传统的微观经济学结合在一起。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到注意到,正是他将经济学分成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个不同的部分。在过去的数十年当中,经济学者已经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分割产生了疑问,当前整个经济学界已经相信,宏观经济学的变化必须以微观经济学的原理为基础;经济学的理论只有一套,而不是两套。正是基于这一考虑,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在其《经济学》当中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机结合,强调用微观行为去解释宏观现象,以寻求宏观经济学的微观经济学基础,而这也代表了当今世界上先进经济学的发展潮流。

依据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理论,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同样适用于财政领域。军费作为国家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也应该适应世界上先进经济学的发展潮流,寻求宏观经济现象的微观经济学基础。考虑到我军军事理论界对军费效益的研究大体上都处在一个宏观的研究层次,因此我们也应该立足于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层次,从“军费效益――军费成本效益――沉淀成本管理控制”的关系着手,研究军队资金沉淀成本向军费效益转化的中间环节,寻找合理的管理控制途径,促进军队资金在宏观意义上“投入”向“产出”转化的高成效,达到提高军队资金投入的经济效益和军事效益双重目的。

(二)应用研究的主要内容

1.军费沉淀成本的性质与目标。包括沉淀成本的含义、军费管理的性质、军费投入的目标。

2.军费投入沉淀成本产生的原因分析。(1)微观原因分析。军事资产要素的专用性、依赖性资产和唯一性资产也会产生不同的沉淀成本、军费特有的国防属性。(2)宏观原因分析。军费投入决策失误形成的沉淀成本、军队结构调整形成的沉淀成本、重点战略目标和重点战略方向调整形成的沉淀成本。

沉淀自己篇7

关键词:银镜反应;乙醛;类炔化银;实验探究

文章编号: 10056629(2012)4005003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B

1 问题的提出

在苏教版《有机化学基础》选修模块的专题四第三单元中,有一个“活动与探究”栏目,该栏目中设计了一个实验,目的是想让学生通过这个实验探究,认识醛的性质。具体实验过程如下[1]:

实验1 向洁净的试管中加入1 mL 2 %的AgNO3溶液,一边振荡试管,一边逐滴加入2 %的稀氨水,直至产生的沉淀恰好完全溶解,再滴入3滴乙醛溶液,振荡后把试管放在热水浴中加热。观察实验现象。

由于这个实验趣味性较强,所以我决定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实验。在实验进行过程中,有一个学生忽然提出了一个问题:“老师,当我往配好的银氨溶液中再滴入乙醛时,怎么会出现白色沉淀?”尽管此前这个实验我做过好多次,也没有注意到有这个现象。我的第一反应是:学生肯定做错了。但当我重复这个实验,向配好的银氨溶液中再滴入乙醛溶液时,发现白色沉淀真的产生了!

这个沉淀是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我查阅了相关资料、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

2 理论分析

2.1 该白色沉淀为AgOH?

理论分析:在AgNO3溶液逐滴加入稀氨水时首先出现棕褐色的沉淀,继续滴加氨水,棕褐色的沉淀逐渐消失,至沉淀恰好完全消失时形成了银氨溶液,发生化学反应:

经资料查阅,三聚乙醛是一种无色的具有辛辣气味的油状液体,沸点124 ℃,难溶于水,是乙醛的典型聚合形态,与稀盐酸共热或加入几滴硫酸即分解成乙醛。四聚乙醛是一种白色针状结晶型固体,难溶于水,能溶于苯和氯仿,受热或遇酸易解聚,生成乙醛。所以当乙醛加入到银氨溶液中时,产生的白色沉淀有可能是

3 实验验证

3.1 对分析2的实验验证

实验2 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1 mL 2 %的AgNO3溶液,一边振荡试管,一边逐滴加入2 %的稀氨水,直至产生的沉淀恰好完全溶解,再滴入3滴乙醛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将这种白色沉淀,通过过滤、洗涤,提取出来,往沉淀中加入少量盐酸,观察现象。

现象:白色沉淀不消失。

结论:此白色沉淀不可能为乙醛的低聚物。因为如果白色沉淀是乙醛的聚合物(如四聚乙醛 ),根据乙醛低聚物的化学性质,当往沉淀中加入少量盐酸时,四聚乙醛将会分解成乙醛,沉淀消失。

4 小结与收获

含有α-H的碳负离子的有机化合物(如乙炔、乙醛、丙酮等)与银氨溶液反应时会有中间物质类炔化银产生。在开展银镜反应实验探究时,要求控制好氨水的用量。配置银氨溶液滴加氨水至棕褐色的沉淀恰好消失(这点很重要)时,加入乙醛才会出现白色的类炔化银沉淀。如果氨水稍过量,加入乙醛就不会有异常现象白色沉淀产生。在实施化学实验教学时教师要多关注细节,对课堂相关的演示实验、探究实验,一定要亲身经历,对探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常现象,带着科学的态度去学习和研究,才能获得更多的发现。

化学新课改的显著特征就是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构建“自主、探究、合作”的新型学习模式,从而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及师生交流方式的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以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的身分与学生共同学习。要担当好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细节和实验细节,认真研究教材、合理使用教材和开发教材。把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尽量多的地交给学生,通过“发现―猜想―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 成功的愉悦,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化学科学素养。同时教师也要关注探究过程出现异常现象。实验异常现象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素材,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教育功能与教育价值,就可以取得正常实验中所得不到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祖浩.有机化学基础.第二版[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78~79.

沉淀自己篇8

马铃薯淀粉 马铃薯淀粉(土豆淀粉)是目前一般家庭常用的淀粉,其特点是:黏性足,质地细腻,色洁白,光泽好,但吸水性差。马铃薯淀粉加水遇热会凝结成透明的黏稠状,因此烹调时不能直接加热水调匀或放入热食中,它会立即凝结成块而无法煮散。应将马铃薯淀粉加冷水溶解调匀后,再加入煮好的菜肴中勾芡,使汤汁浓稠,同时使食物外表看起来有光泽。

玉米淀粉 玉米淀粉是从玉米粒中提炼出的淀粉,在烹调中广泛用作上浆、勾芡,使食物产生滑润的口感,还能软化肉质。由于玉米淀粉不会出现马铃薯淀粉冷却后变稀的现象,因此一般在西点制作上,多利用玉米淀粉来使材料达到黏稠的特性。此外,玉米淀粉按比例与中筋面粉相混合,是蛋糕面粉(低筋面粉)的最佳替代品,用以降低面粉筋度,增加蛋糕松软口感。

莲藕淀粉 莲藕淀粉色泽雪白微红,其中含有黏液蛋白和膳食纤维,能防治高血脂,同时莲藕淀粉有独特的清香,有健脾止泻作用。因此,莲藕淀粉可直接生产出可调配食用的淀粉制品,采用温开水即可冲服。而用莲藕淀粉勾芡有更高的营养作用,尤其对老人非常适合。其用法和马铃薯淀粉相同。

地瓜淀粉 是将地瓜磨碎后,揉洗、沉淀制成。地瓜淀粉呈颗粒状,有粗粒和细粒两种,通常购买粗粒地瓜淀粉为佳。地瓜淀粉与马铃薯淀粉一样,溶于水中后加热会呈现黏稠状,且地瓜淀粉的黏度较马铃薯淀粉更高,因此,在做菜勾芡时较少使用地瓜淀粉,因为黏度太大,较难控制。但是炒制稠的糊蚕豆、糊豌豆等菜的时候用地瓜淀粉更嫩滑,在下锅之前也需要用少量冷水溶解化开,再加入热汤中搅拌即成。由于地瓜淀粉更香甜,被广泛添加于中式点心制作中。地瓜淀粉同样也可用于油炸,在腌好的排骨上粘上粗粒地瓜淀粉油炸后,可呈现酥脆的口感。

绿豆淀粉 绿豆淀粉是最佳的烹调淀粉,但是价格贵,一般很少使用。它是由绿豆用水浸胀、磨碎后,沉淀制成。特点是:黏性大,吸水性小,色洁白而有光泽。

沉淀自己篇9

一、轻松上阵,充满自信

考试乃是比速度、比灵活、比知识掌握程度及智能高低的过程。高考的理科综合是在第二天上午考的,因而前面所考任一科的失利都直接影响考生应考综合科时能力的正常发挥。试想,进入考场之后思虑万千,患得患失,想着那些不该想的问题,怎会取得好的考试成绩呢?因此,希望大家进入考场之后一定要稳定情绪,充满自信,振奋精神,以顽强的意志、毅力去努力拼搏。

二、合理安排时间,有条不紊

理科综合的考试是理、化、生合起来考的,学生拿到试卷时,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好自己的做题顺序。一般来说,都是先做自己的优势科目,这样可以增强自己的信心。在做题过程中应做到由易到难,不要一开始就做分值大的题目,因为这类题往往是难度较大的,会影响自己的做题心理。同时也不能用过多的时间去做某一科,因为每一科都有基础的送分题存在,例如:考生在化学科花的时间多了,可能物理科的一些很简单的题都没时间去做,失去拿分的好机会。所以我认为平均每科用时控制在45分钟左右,这样就还给自己留下一定的检查时间。对一些难题、怪题要大胆取舍,不要患得患失。

三、认真审题,仔细作答

做题前,一定要认真读题。如选择题,应该注意细节条件,例如:在可以溶解氧化铝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NH、Na+、S2-、SO

B.K+、AlO、I-、SO

C.Ca2+、Fe2+、NO、Br-

D.Na+、K+、Cl-、SO

可以溶解氧化铝的溶液可能呈强碱性或强酸性。A项强碱性NH不能存在,强酸性条件下S2-与SO不能共存;B项强酸性条件下AlO不能大量存在;C项强酸性条件下Fe2+与NO不能共存,强碱性条件下Ca2+、Fe2+不能存在。若没有注意到氧化铝的两性,就很可能出错。认真审题的另一层意思还在于要求大家一定要按题目的要求去做。如填空题及推断题,到底是要求填序号、填名称,还是用化学用语去表示等。认真审题,仔细作答还包括考生心理素质的考查,这类题目在化工流程题中较常出现,它的特点是阅读量大,要求学生对信息的提取能力强,但只要考生冷静分析,16分的题目中还是有10分左右是可以在题干中找到的比较基础的得分点。

例如:回收的废旧锌锰干电池经过处理后得到锰粉[含MnO2、Mn(OH)2、Fe、NH4Cl和炭黑等],由锰粉制取MnO2的步骤如图所示:

物质 开始沉淀 沉淀完全

Fe(OH)3 2.7 3.7

Fe(OH)2 7.6 9.6

Mn(OH)2 8.3 9.8

根据上图所示步骤并参考表格数据回答问题:

(1)在加热条件下用浓盐酸浸取锰粉,所得溶液中含有Mn2+、Fe2+等。MnO2与浓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这种处理方法不足之处为_____________。

(2)锰粉经浓盐酸浸取,过滤Ⅰ除去不溶杂质后,向滤液中加入足量H2O2溶液,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滤Ⅰ的滤渣的化学式为________;过滤Ⅱ的滤渣的化学式为________。

(4)将过滤Ⅰ所得的滤液经H2O2氧化后,再加入NaOH溶液调节pH的范围是__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过滤Ⅱ所得的滤液加入足量H2O2溶液并加入NaOH溶液,调节溶液的pH约为9,使Mn2+氧化得到Mn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的这道题中只要将工艺流程与氢氧化物沉淀时的pH数据联系起来,就能顺利解答。(1)MnO2与浓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Mn2++Cl2+2H2O,Cl2属于有毒气体,需要采取措施处理。这个问题若是单独问学生“写出MnO2与浓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绝大多数的考生是能够回答的,但在另一个环境下,提出相同知识点的问题时,就有很多同学不会做了,是因为他们看到题目就怕了,根本没勇气往下做。(2)因为Fe2+沉淀完全的pH与Mn2+沉淀完全的pH相接近,加入H2O2的目的是将Fe2+氧化成Fe3+,使铁元素转化为Fe(OH)3而除去。(3)根据物质的性质,显然过滤Ⅰ、Ⅱ得到的滤渣分别为C、Fe(OH)3。(4)溶液的pH应调整在使Fe3+完全沉淀、而Mn2+不能沉淀的范围之内,以防止Mn2+转化为Mn(OH)2沉淀,造成损失。(5)由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方法可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2++H2O2+2OH-===MnO2+2H2O。

沉淀自己篇10

【关键词】复混肥料;有效磷;方法;注意事项

复混肥料检测分析别无捷径,要求检测人员必须吃透标准,咬文嚼字看懂测定方法,熟练掌握操作步骤,才能不断强化自己的操作技能、提高工作水平,积累经验。随着肥料市场的迅速发展,科学种田观念的不断深入人心,肥料检测工作也日益受到重视。下面结合自己的实践工作经验,对复混肥料的主要项目有效磷的检测过程中的应注意的问题作以下叙述,希望能引起广大同行注意,对以后工作能有所帮助。

复混肥料具有多种营养元素,实现氮、磷、钾养分配施用,肥效和利用率都比较高。还可以根据不同类型土壤的养分状况和作物的需肥特性,配制成系列专用肥,针对性强,肥效显著,肥料利用率和经济效益都比较高。下面介绍的GB/T8573-2010复混肥料主要成分有效磷的测定方法及注意事项:

复混肥料中有效磷的含量是一项重要指标。在检测中,依据GB8573-2010标准,采用磷钼酸喹啉沉淀法。它的测定原理是:用水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溶液提取复混肥料中有效磷,提取液中正磷酸根离子在酸性介质中与喹钼柠酮试剂生成黄色磷钼酸喹啉沉淀,用磷钼酸喹啉重量法测定有效磷的含量。但在检测过程中,应从喹钼柠酮试剂的配制,沉淀过程中的加入量提取液的温度控制玻璃砂芯坩埚的选择及处理。烘箱温度等方面加以重视,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一、试剂和材料

(一)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溶液,37.5g:

称取37.5g EDTA与1000mL烧杯中加入少量水溶解,用水稀释至1000mL,混匀。

(二)喹钼柠酮试剂:

溶液a:将70g钼酸钠(Na2MoO4.2H2O)置于400mL烧杯中,

加入100mL水溶解。

溶液b:柠檬酸(C6H8O7。H2O)置于1L烧杯中,加入100mL水溶解后,加85mL硝酸。

溶液C:将溶液a加到溶液b中,混匀。

溶液d:混合35mL硝酸和100mL水在400mL烧杯中,并加5mL喹啉,混匀。将溶液d加入溶液c中,混匀,静置一夜,用滤纸或棉花过滤,向滤液中加280mL丙酮,用水稀释至1L。混匀,溶液贮存在聚乙烯瓶中,放于暗处,避光、避热。在配制喹钼柠酮试剂中应正确掌握每种试剂的用量。在配制喹钼柠酮试剂中加入丙酮的主要作用是可以消除NH+的干扰,并能改善沉淀物的物理性能,使沉淀的颗粒大、易于过滤洗涤。硅与磷有相似的性质,能与沉淀剂生成硅钼喹啉沉淀而影响测定结果,因此在喹钼柠酮中加入柠檬酸可以防止钼酸钠水解,消除硅的干扰。而且在汗有柠檬酸的实际中,磷钼酸铵沉淀溶解度比磷钼酸喹啉大克进一步避免铵盐的干扰。但柠檬酸量要适当,这多会使沉淀不完全;过少,沉淀的物理性能欠佳。喹钼柠酮试剂中所需喹啉不能含有还原剂。

(三)硝酸溶液1+1

二、试样的制备

根据复混肥料GB/T8573-2010标准要求,一瓶样品经多次缩分后提取约100g,用研磨器研磨至全部通过0.50mm孔征筛的样品。

三、分析步骤

(一)国标中写到“称取含量100mg~200mg五氧化二磷的试样(精确至0.0001g)”。为了确保测定结果准确,要求检测人员在称取试样时一定要根据磷的标注含量计算出它的称取量,因为磷的称取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加入沉淀剂量的多少。

置于滤纸上,用滤纸包裹试样,塞入250mL量瓶种,加入150mLEDTA溶液,塞紧瓶赛,摇动量瓶使滤纸破碎、试样分散于溶液中,置于60℃±2℃的恒温水浴振荡器中,保温震荡1h。然后取出量瓶,冷却至室温,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干过滤,弃去最初部分滤液,即得溶液,供测定有效磷用。经多次试验,保温震荡1h,若震荡力度不够,使滤纸未完全分裂,导致试样不能自由翻动,最后测定结果会低于正常值1%,且2次平行严重超差。因此、一定要注意在保温震荡时,必须控制好水浴振荡器的振荡频率,以保证量瓶内的试样能自由翻动。

(二)用单标线吸管取25mL溶液,移入500mL烧杯中,加入10mL硝酸溶液(1+1),用水稀释至100mL,在电炉上加热至沸,取下,加入35mL喹钼柠酮试剂,盖上表面皿,在电炉上微沸1min或置于近沸水浴中保温至沉淀分层,取出烧杯,冷却至室温。

(三)用预先在180℃±2℃干燥箱内干燥至恒温的玻璃坩埚式滤器(4号,容积30mL)过滤,先将上层清液滤完,然后用倾泻法洗涤沉淀1~2次,每次用25mL水,将沉淀移入滤器中,再用水洗涤,所用水共125mL~150mL,将沉淀连同滤器置于180℃±2℃干燥箱内,待温度达到180℃后,干燥45min,取出移入干燥箱内,冷却至室温,称量。

四、注意事项

(一)喹钼柠酮试剂在保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由于此试剂能腐蚀玻璃有机硅浸出,影响测定结果,所以必须保存在聚乙烯瓶中。国标中写到“贮于戴塞聚乙烯瓶中放于避光避热出”而未强调保存期限。但由于此试剂在配置时比较麻烦,需要五大步骤,并要静置过夜后再过滤方可使用,所以可将此试剂一次多配些,只要将试剂置于暗处、避光避热,长期保存使用即可。

(二)称取试样时100mg~200mg五氧化二磷的试样一定要根据磷的标注含量计算出它的称取量。

(三)在电炉上加热至沸时要放玻璃珠。

(四)要注意控制好烘箱的温度。烘箱温度要达到180℃±2℃后干燥45min。

(五)干过滤时弃去最初部分滤液,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六)60℃±2℃的恒温水浴振荡器中,保温震荡1h时要注意震荡频率力度、使滤纸完全分裂、量瓶内试样能自由翻动。

(七)磷坩埚在洗涤时应注意,若沉淀不易洗去,可用氨水(1+7)浸泡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