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专注十篇

时间:2023-04-08 21:21:29

因为专注

因为专注篇1

【关键词】教学反思 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学效果

一、背景

在以往的教学中,有过这样的情况:别人一说教语文就会说,语文啊,好教,中国汉字一看就会,不就是叫学生读读背背课文,言外之意是谁都可以教好语文。当然也存在这样的情况:有的年轻的新教师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让班级学生语文兴趣很浓,并且语文学习成绩有很大的提高;而对有的学生来说,学与不学对学生语文水平影响不大等。由此可见,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也就是说:如果当你的教育教学工作不可替代的时候,你就成功了!

二、学生现状

职业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基础薄弱,语文素养不高,不爱学习,领悟性不强,但社会的发展,对语文的实用性的要求又越来越大,我们的学生大都存在写作能力还停留在初中阶段的现象,文字功底可想而知。由于知识积累少,加之因自卑,不愿意面对自己的缺点去弥补,导致学生口语表达也很弱,因为心里没东西,当然也说不出个所以然。这就直接影响学生的人际交往,更重要的是影响他们的就业应聘以及今后的工作。

三、反思与语文教师专业化

什么叫反思:简单地说,就是教学后对自己教学的认识和修正,想想、写写、总结一下自己的经验与教训,记录本堂课的成功与不足,以便在下一次教学中可尽善尽美。现在对教师的专业化的概念表述有很多,我个人的理解就是教师的专业性,是将教师从一个“普通人”变成一个“教育者”的专业化过程。这种过程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是教师不断成熟、提高、创新的过程,最后归结为教师的学养。教师的专业化过程是一个终身完美的过程,最终的目标就是通过运用不同的方法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能灵活运用,从而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也就是教学的高质效。

反思的内容:平常的常规教学

反思的方法 :写心得、写体会、写感受、写总结等

我个人的经验是:写最直接的感受:可以是成功的地方,比如教学手段、学生的创新;也可以是自己的不足的地方,甚至小到教中的任何细节等 。

备课方面:由于学科特点的原因,语文和数学有很大的不同,数学讲究知识的连贯,必须是要先讲前者,才能引出后者的讲解,前者不讲,后者就不懂,它们是层层递进的。语文连贯性不强,既可以先讲前者,再讲后者;也可以先讲后者,再讲前者。教师对课本内容是否有一个系统的认识,著名教育家查有梁在谈到自己备课的时候,说自己在假期会将所有的课准备好,并用不同的几套教材作参照,这样下来,自己对教材的连贯性就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准备教学的时候是不是难易兼顾、是不是目标明确,是不是重难点突出、是不是设计合理,是否将学情考虑进去等。

上课方面:首先是课堂节奏的把握问题,进度的安排很重要,上课太快,学生没有消化好,可能还没听懂;上课太慢,一部分成绩好的学生又觉得在浪费他们的时间,不愿意听;上课太枯燥,学生又没兴趣。特别是语文这一学科,连贯性又不是很强,所以在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叫学生去悟。上课的前提是什么?记得我的一位朋友和我说过:要把上的每节课都看成是新的,让学生每节课都有新的体验,新的收获和喜悦。这些就要求对课堂做好教学调控,设计合理的课堂教学进度和梯度、深度和广度,叫不同的学生都有收获。最理想的状态就是:让学生们每次都期待你上课,甚至觉得上课时间太短,不知不觉就下课了。我想这就是老师最大的成功吧!

课后:反思自己课堂的有效性,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上引导、课堂气氛、互动设计、作业等,是否有浪费学生时间的嫌疑,一定要让课堂节奏紧凑起来,效果高起来。这些可以从学生的课堂反应,对教师教学的关注程度看出。上课有学生在睡觉、玩手机、看杂志等那绝对不是好课堂,相反,如果学生表现积极,踊跃回答问题,每个学生都有事情做,并能顺利地达到你的教学目标,那这个课堂就是有效课堂,甚至是高效课堂。因此教师要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同时也可以从学生的作业中反映出教学中的得失,学生是教学工作的镜子,学生自己有没有学好,自己懂不懂,能不能运用知识,并不是老师先知道,最清楚的是学生,这叫“春江水暖鸭先知”。

以上的这些反思的方法,可以以日记的形式呈现,每天每节随时去写,可以是一句话,当然,也可以作为论文出现,也可以是教学故事,只要写出来,也许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教学中暗含的教育智慧、教学过失,可能在故事中别人可以看得更清楚一点。通过不断认识来提高自己,坚持去写也能够发现问题的共性与个性,从而提高教学水平。时间长了,因为这些点滴的智慧,最后可能会形成你自己自创的一套教学秘籍。

当然,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道路还有很多其他的方法,比如,听专家的报告讲座,进行观摩教学活动,参加学校的教研活动,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继续教育等。

认真对待自己的事业,真诚地热爱自己的学生,秉承“用心工作、用爱教育”的理念去创造性地从事自己的工作。那么,不管现实情况怎样,我想,我们一定能挺起自己的胸膛说:“我的未来不是梦。”因为我们曾经付出过,就总有开花结果的一天。

【参考文献】

[1]陈敏.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因为专注篇2

他一贯以克制、内敛、新锐的形象示人。

面对时常突如其来的鲜花和掌声,他总能不为所动;面对媒体的采访要求和各种论坛会议的邀请,他总是极其谨慎地婉拒,算是曝光率最低的大牌之一;面对外界的猜测和质疑,他总能以一名理科生的理性逻辑来解析释疑;无论面对诱惑还是困难,他总能一如既往,按照自己的节奏运转,理智得像一台服务器。

自2005年8月5日百度在纳斯达克上市以来,百度就成为中国互联网的一则传奇。上市首日股价飙升3.5倍,收盘价122.54美元,打破Google上市当日的价格与升幅,缔造了“百度神话”。而创办人李彦宏的一切,在中国也成为一则不可动摇的神话。

他上遍所有最火的财经与时尚杂志,在百度的“李彦宏吧”上,文章篇数超越所有中国的CEO。外界对他的形容词汇总是离不开相貌英俊、人品谦逊、气质儒雅等赞扬词汇。到任何地方演讲,都有热情的粉丝跟着进洗手间索取签名。

台湾之行

7月,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受台湾财经杂志《今周刊》之邀赴台湾最负盛名的大学台湾大学演讲,他成为了台大50多年来迎来的首位祖国大陆的最重量级全球商业领袖。

29日晚,李彦宏在台大发表演讲,在演讲后的问答中,台下听众与李彦宏互动热烈,问题不仅涉及“百度”的成长经验、海外市场开发、互联网技术的未来趋势等专业问题,还有人讲述了使用“百度”的感受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也有不少人问及李彦宏个人的人生观、财富观,显见台湾社会对“百度”、对李彦宏都并不陌生。

记者在演讲现场也感到非常意外,听众与首次来台的李彦宏之间似乎并没有什么距离感。“‘百度’的标志是不是应该更新?”“‘百度’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请您谈谈‘海归’的创业经验”……听众的提问很踊跃也非常细致,连递话筒的工作人员都忍不住抢着提问。

最有趣的是,一位年轻人对李彦宏说:“我在美国留学时,200多块(美元)买进‘百度’股票,400多块时卖出。我要谢谢‘百度’帮我挣到最后一学期的学费。”

其实,就商业层面来看,李彦宏完全没有动机来台湾。百度在台湾没有办公据点,也不曾雇用任何一位员工,联络管道完全是靠朋友帮忙。百度海外扩张的据点,一直放在超过一亿人口的日本,两千三百万人口的台湾,从来不在考虑名单上,他没有理由在这时排开行程,花上整整五天的时间,冒着台风的风雨来台走一遭,就算要考察,目的地也应该在日本,而非台湾。

爽快允诺成行的背后,李彦宏只提出两个条件,第一、希望见到;第二、想去一趟日月潭。想见,理由很容易想象,一个是台湾新任领导人,一个是中国互联网的龙头,两人同样是美国海归派,一样是浓眉、大眼、直鼻的帅哥,光是站在一起照相,那画面就值得回味!至于想去日月潭,原来是工程师的天生性格使然,原来,行程确定之前,他花了一些时间上自家搜索引擎,查了台湾的资料,惊觉在百度的统计中,查找“日月潭”这个关键词的次数,竟然超过了“台北”,于是他决定到日月潭走一遭。

在《今周刊》安排下,他如愿与总统、台湾产业人士,如网络家庭董事长詹宏志、趋势科技董事长张明正等会面;他也游历了日月潭与101大楼。尤其是与会面显得相当轻松,李彦宏畅谈了自己从硅谷到北京创业的心路历程。两人还谈到彼此家世与背景相似之处:同样都是留美“海归”,都有三个姐姐、一个妹妹和两个女儿。

几天的近身观察下来,记者似乎找到了李彦宏想来台湾的“真正”原因:他想要用自己眼睛“搜索”在百度成千上万笔资料中找不到的台湾印象。

专注源自于“愿意放弃”

任何人说起李彦宏的成功之道,总是离不开两个字:“专注”。

因为专注,所以他从19岁上北大开始接触信息搜索技术,到创立百度的21个年头里,几乎从来没有离开过搜索领域。因为专注,他第一次在中国留学生聚会上看见妻子马东敏,就认定她是一生伴侣,热烈追求后不到四个月就闪电结婚,如今育有两个女儿。

与李彦宏共事最久的高层主管、百度商务拓展副总裁任旭阳说,2000年10月,百度进行第二次创投融资,拿到约1000万美元的资金,当时正逢网络泡沫化,百度也还没开发出营利模式,外界觉得百度只做搜索一定做不下去,很多人来找李彦宏谈各式各样的合作,甚至连生物制药的公司也来敲门。李彦宏对这些人只提一个问题:“这件事和搜索有没有关系?”当对方答道:“没有关系!”李彦宏就说:“那请回吧!”

一直到现在,李彦宏和主管们讨论新业务时,也一定会问:“这件事和搜索有没有关系?”

任旭阳又说了一则小故事。百度在那斯达克上市一个月后,公司举行全员大会,当时所有人都被成功冲昏了头,觉得什么都可以做,当每个人都兴致高昂地谈论各种可能性时,李彦宏对全体员工说了一番话。

他说,“我有一块钱的时候,我投入搜索;我有一个亿的时候,我投入搜索;当我有一百个亿的时候,我还是只做搜索。”接着他说明,搜索是全世界最火的产业,全世界最大的科技公司微软挤破了头想进来,还不见得有机会,百度已经在这个产业最核心的位置,为什么还要往外走?

李彦宏说,一般人很难想象,对于一个有2亿用户的公司,每天要面对多少诱惑。这样的诱惑,连Google也抵挡不住,从搜索核心技术,走向了多元化开发平台,购并YoutTube、DoubleClick、Postini,布局在线文书软件、手机操作系统、虚拟实境、户外广告与硬件产品,几乎所有能想到的科技市场位置,Google都插上了旗子。

但在百度,几乎所有的业务都是围绕着搜索而生的:贴吧,能辅助网友交换讯息、增加搜索的网页数量;C2C拍卖平台,能帮助消费者搜索到想要的商品。“百度可以做一百件事,最后我们只选择了一件,一做就是八年,而且还会再做下去。”李彦宏甚至明确地说,虽然无法预测十年后的百度会推出什么服务,但营利模式一定还是“搜索付费(Pay per search)”。

冷静者才有正确判断

成功者的坚持叫做执着,失败者的坚持叫做固执。当外界赞扬百度的专注策略时,更重要的是,李彦宏凭什么这么有信心?凭什么敢持续坚持?

凭着入微的观察力搜集情报,而后做出正确判断,是李彦宏的特长。

1987年,来自山西阳泉的李彦宏进入北大,他选择了信息管理系。“在那儿,我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人,每个人都有他们自己的思路,每个人都不一样,每个人都很精采。这让我逐渐形成了不轻信、不跟风的思惟方式。”李彦宏说,北大的四年求学让他具备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李彦宏大二时,正逢八运风起云涌,那时校园里最有名的学生,是像那样的学运分子,而李彦宏只是静静旁观。他亲身感受到之后的北大,气氛如何从相对开明回到极端保守。他没有向同学发表过对学运的意见,只说了一句话:“中国十年内都不会再有学运。”如今看来,他的看法是正确的。

百度前任副总裁梁冬接受访问时曾说过,李彦宏很喜欢给人提问。“坦白说,我们公司里的人是有些害怕他,他太理性了,他老是问一些让人一下子无法回答的问题。”梁冬还说,李彦宏学习能力非常快,“第一次跟他说那些他不了解的东西,你还可以夸夸其谈,但第二次就没办法糊弄过去了,他逼迫你(员工)一直要跑在他前面。”梁冬说。

在公众场合中,李彦宏的眼睛永远是忙碌的,耳朵永远是张开的,不错过任何一个讯息。例如当他接受《今周刊》邀请访台,且与台湾网络界人士会面宴席时,Yahoo!奇摩总经理洪小玲坐在隔壁,李彦宏不太发言,只是抛出一个又一个问题,问她台湾电子商务的景况与产值,问台湾网友的网络行为模式,十分专注。

因为专注篇3

关键词:专注力;区域活动;研究

专注力作为幼儿最重要的学习品质之一,是区域活动得以有效开展的基本保障。而区域活动作为幼儿园最常见的活动之一,如何在区域活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专注力值得我们深思和研究。

一、专注力对幼儿的影响

人们的心理活动指向于一定的事物,这就是专注力。当幼儿专心听故事、看书时,对故事、书的内容感知得非常清楚,而对周围人们的说话、活动听而不闻,视而不见,这就是注意的表现。

幼儿智力的发展与他们的专注力的水平有很大的关系。注意集中、稳定的孩子,智力发展较好;而注意力不集中,不稳定的孩子,则智力发展较慢。同时,幼儿专注力的发展不仅影响智力的发展,而且也影响他们对新知识的接受效果。因此,注意力必须从小加以培养。

二、区域活动中提升幼儿专注力的优势

《指南》中明确要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同时也更强调“自主”二字。区域活动就是考虑到幼儿的自主性发展,有目的,有计划的投放材料。区域活动使幼儿教育过程真正建立在幼儿全体性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推进幼儿全面素质的形成、发展和提高。

从《指南》看区域活动,其中“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延伸到区域中的自主选择、材料的挑战性以及有多种玩法的材料,以此来培养幼儿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的学习品质。很多幼儿在集体活动中不能保持持久的专注力,但是在区域活动中却能很好地“玩中学”,原因在于区域活动给予每个幼儿丰富的材料和自主选择的机会,他们能在区域活动中找到自己喜欢的内容,个性化的兴趣得到满足,学习的原动力就得以激发,因此区域活动比集体活动更适合培养幼儿的专注力。

三、区域活动中影响专注力的原因分析

区域活动中影响幼儿专注力的原因有多种,在我们的观察和研究中,主要有以下三种原因:

1.区域位置安排是否合理。幼儿的自控能力较差,容易受到外界新异刺激的影响而产生无意注意,因此区域安排是否合理会对他们学习的专注力水平产生一定的影响。

2.学习任务是否明确。幼儿对学习任务的重要性和目的性理解得越深刻,完成任务的愿望就会越强烈,专注力也会更持久。当幼儿在一个没有任何暗示学习任务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往往会只凭借自己的兴趣和能力与材料发生互动,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行为目的是不明确的,这也将直接影响其专注力水平。

3.材料创设是否恰当。专注力的产生和保持还与学习内容以及材料有一定的关系。无论是学习内容与幼儿的知识经验距离太大还是过于简单,都会导致幼儿无法理解或毫不费力去完成而出现注意力分散的现象,专注力水平就会明显下降。

四、如何在区域活动中提升专注力

(一)营造环境、设置合理

1.排除干扰因素:幼儿很容易受到外界的无关刺激和干扰,一个安静、简洁、舒适的环境氛围,能使幼儿的专注能力得到发展,可以在活动室里点缀一些绿色植物,营造一种宁静幽雅的氛围。

2.合理分割区域:教室内区域活动的设置也很有讲究,在创设时可以考虑把安静区域和动感区域分割开。比如尽量减少区域相互之间的干扰,以便所有幼儿能专注地进行活动。

3.有效利于空间:区域空间的大小也能影响幼儿的专注力。区域空间不能过小,否则幼儿入区困难,容易产生冲撞,影响操作时的专注性;区域空间过大,幼儿有可能会用其他方式来排解自己的情绪,影响别人的操作和学习。

(二)材料投放、适宜丰富

区域材料是培养幼儿专注力的关键所在。在区域活动中,材料是幼儿活动的对象,幼儿通过对游戏材料的摆弄,不断提高自身的专注品质。

1.满足需要:我们要根据幼儿各个阶段的兴趣需要以及他们所处的敏感期,提供符合他们水平、切合他们需要的活动内容,只有满足了他们的需要,才有机会打开幼儿专注的大门。

2.材料丰富: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要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让每个幼儿都能活动起来,做到自主选择、自主操作。丰富多样的操作材料,容易让幼儿持久地专注学习。比如在益智区提供多种不同类型的材料,让幼儿在完成某种材料后,有其他选择的余地,便于幼儿长时间坚守“阵地”,而不随便换区。

3.富有层次性:另外,我们还可以提供一些富有层次性的材料,使幼儿在自主选择,不断挑战的过程中培养专注力。比如有的材料可以分为易、中、难三个层次,体现材料的层次性,提升幼儿的专注力。

(三)介入指导、把握分寸

合适的介入能使幼儿的专注力持续稳定,教师对幼儿区域游戏的指导关键在于一个“巧”字,巧妙点拨,使其专注力不断推进。

1.当幼儿有求助需求时:教师的介入指导是建立在观察幼儿的基础上,做一名特殊的观众,避免盲目介入而影响幼儿的专注性。当幼儿出现一些原因,求助于老师时,教师就要积极加入,引导、帮助幼儿,从而使活动顺利进行,以保持专注的习惯。

2.“认知结”出现时:教师常常会根据主题活动的开展,为每个区域投放新的活动内容,因此幼儿在活动时会出现一些问题,使其受到阻碍,这就形成“结”,这些“结”的解决可能意味着专注力的坚持。教师可以通过介入指导来帮助幼儿解开这些“结”。

3.鼓励认可:教师对待幼儿的态度和期望也会成为影响幼儿专注性发展的因素之一。当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取得进步,教师就应该及时表扬和鼓励,相信幼儿在提高自信心的同时也能发展专注力。

(四)有效讲评,多样提升

讲评是培养幼儿专注力的有效保障。多元化的游戏讲评能积极促进幼儿专注习惯的养成。

1.讨论、探索式:围绕主题活动或者区域活动所投放的材料,设置或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师生共同总结和讲评,使幼儿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获得认识,提高学习的专注性。

2.参观、展现式:可以通过展现作品或者视频回放,以及参观的形式,互相交流积累学习经验,分享成果,幼儿不仅获得成功和自信,专注力也能得到发展。

因为专注篇4

    1.让宝宝积极参加游戏活动

    在游戏中幼儿的兴趣较浓,注意力较集中,例如玩“看看什么不见了”这类游戏,让宝宝集中观察在规定范围内的玩具及图片的变化。

    2.扩大宝宝的生活经验

    宝宝天性对周围的事物是非常感兴趣的,因此,能在带宝宝外出时,边看边问边答,除可使宝宝的常识增加外,也可借此扩大宝宝对事物的注意范围及增强他的观察力。

    3.多让宝宝做一些指示清晰及要求明确的事

    所做的事须符合宝宝的能力。宝宝完成任务后,您要加以赞赏他的努力,譬如给他一个拥抱或欣赏的笑容,不足的地方,要耐心示范及鼓励宝宝重做。

    4.让宝宝注意力集中

    有些父母会过分心急,为加速宝宝专注力的培训,会一次提出太多的要求和任务,但这样做既使宝宝注意这个,又令他注意那个,反而使宝宝的注意力难以集中。

    5.创造良好的环境以避免宝宝注意力分散

    宝宝常会因各样的刺激物的干扰而出现注意力分散的现象,因此,若能在培训宝宝专注力时,尽可能隔绝一切外来的干扰。譬如说,宝宝在搭积木、玩配对及其他要求专注的游戏时,就应关闭电视机,先停止可控制的干扰,排除一切可能分散宝宝注意力的因素,为他提供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协助其专注力的发展。宝宝肯独自玩无大危险的游戏时,父母亦不宜干预,因过多的干预会减少宝宝的专注力发展。

    6.建立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作息不规律是不利宝宝的专注力发展。因此,必须让宝宝有足够的睡眠,能有固定的起居饮食及游玩时间,让宝宝有愉快的情绪来专注地学习。

    7.锻炼宝宝的体质

    体质不好亦会对发展宝宝的专注力做成障碍。因此,容许及鼓励宝宝有充足的体力训练活动,让宝宝的体质及调节神经系统能得以增强,这对宝宝的专注力发展及培训奠下良好的生理基础。

因为专注篇5

【关键词】 职业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模式

随着职业院校的发展及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职业院校培养出的学生越来越受到市场的欢迎.然而目前职业院校虽然在专业技能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文化基础课程的培养却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高等数学.高等数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其学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数学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到数学的重要性,并注重数学与专业的结合.

一、职业院校高等数学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现状

我国数学教学方式普遍存在死板性.从小学到大学,数学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大同小异,因此学生很容易失去学习兴趣.根据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喜欢讨论教学及计算机教学,只有少部分喜欢传统的教学方式,而且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中,数学教师一般只进行公示和定理的讲解,课程内容较为枯燥,致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一般数学教师不会在数学教学中加入与专业相关的内容,即使渗透一些,也是比较浅层次,无法发挥数学的实用性.目前数学教学所采用的作业形式仍然是课后练习题,这样不能够促进高等数学与专业知识的结合.数学教师应该结合相关的专业知识,改进作业的内容或作业的方式.

(二)教学问题

目前我国职业院校的发展虽然非常明显,但其主要集中在专业课程上,对于公共基础课程,如数学教育反而不重视,从而导致职业院校的数学教育与专业课程的联系不够紧密.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针对职业院校高等数学与专业课程结合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1.学生问题

职业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文化基础知识较差的情况,因此学生本身的学习兴趣就不高.职业院校的学生一般是由于成绩较差考不上本科院校,退而求其次才上的职业院校,因此学生心理本身就存在芥蒂,导致在上课学习期间缺乏相应的学习动力.另外,职业院校的教育模式是与高中“压迫性”的教育模式不同,其主要是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然而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普遍缺乏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由于目前职业院校数学与专业的关联并不大,数学知识不会影响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因此学生都存在“分不在高、及格就好”的思想,从而导致学生没有学习动力.一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关心对公式、概念的运用,而不注重公式、概念的意义,缺乏对数学知识思考的能力.

2.教师问题

在我国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中,一般教师只注重课本上的知识,要求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理解相关的知识,并会通过布置习题的方式训练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等.这种教学方法只能使学生在短期内提高分数,并不能帮助学生锻炼思维能力及学习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有碍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而促使学生失去学习积极性.另外,数学教师由于很少涉及专业知识,因此数学教师的工作环境和科研环境主要集中在数学领域,缺乏与相关专业的合作,从而导致数学教师在教学时,只注重数学领域的知识传递,而不具备与专业结合的能力.而且目前我国部分职业院校的数学教师还存在自身素养不高,教学能力差等情况,致使学生无法学好数学知识.

3.教材问题

目前我国职业院校在公共基础课程教材方面存在很严重的问题,主要是其不会根据自身专业的内容编写教材,而是直接将本科院校的教材进行压缩,从而致使教材内容与相关专业的联系性并不强.如今职业院校数学教材内容任务仍然以理论和解题为主,忽视了数学的实用性,如数学实验、数学建模等几乎都没有.而且由于教材内容是直接根据本科院校的教材内容进行改编,因此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其还存在偏难的问题,致使学生无法跟上学习进度,从而产生厌学心理.

4.教学方法问题

虽然我国教育观念在不断更新,但传统教育观念使教师难以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因此目前我国职业院校数学教学方法仍然是学生被动式学习.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枯燥、单一、呆板等问题,从而致使学生难以产生学习兴趣,不具备主动探索数学与专业关系的动力.而且教师在教学时,还是主要以课本和做题为主,很少运用现代教学设备及数学实际运用,从而致使职业院校的数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得不到提升.

二、改善职业院校高等数学与专业结合的措施

(一)高等数学教学内容体系的优化

首先职业院校要了解到高等数学教育的重要性,明确职业院校高等数学教育的定位,以学生为本进行研究,分析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能力,并要考虑不同专业与数学的结合方式和发展方向.职业院校应该清楚认识到职业院校教育的本质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为基本,因此职业院校数学教育也要注重实用性,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都要根据专业实质内容出发,如工程专业注重几何、经济专业注重代数等.数学教学内容不再只注重数学领域的教学,还要结合其他学科,在教学时要根据专业案例和实际问题进行探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数学教学还要注重数学意识、数学思想方法、数学精神的教学.

(二)明确数学与专业结合的教学目标

职业院校传统教学认知中,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是各自独立的课程体系,因此没有注重结合.高等数学作为基础课程之一,其主要作用是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思维能力,并能够促进专业能力的提升.职业院校在进行高等数学改革时,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教学,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另外要注重对数学的实用价值,将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最后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意志力、道德修养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因此,职业院校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应该以数学基础知识为基本,专业课程为教学方向,着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能够在未来的就业中能够持续的发展.

(三)注重高等数学教学内容的改进

目前我国职业院校对部分专业课程进行改革,主要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很多职业院校的专业课程都涉及高等数学知识,因此各个专业教师及数学教师应该注重专业与数学的结合,保证数学内容的有效性.如可以在不影响数学课程内容连续性的情况下,将部分与专业无关的教学内容进行删减,从而构建出全面的数学教学框架.如职业院校经济类专业,主要注重数学的积分、概率学等,因此可以将空间向量相关的知识删减,删减后并不会影响经济类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的结合.而空间向量则主要是土木类专业需要的知识,因此土木类专业需要加强对相关知识的描绘.管理类专业也与空间向量相关知识的联系不大,其主要注重单利、复利等相关知识.不同的专业对数学知识的要求都不一样,因此职业院校应该根据不同的专业特征对数学教学内容进行整合.

(四)根据专业特点编写数学教材

教材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基础,因此职业院校应该注重教材的编写.职业院校应该根据自身职业教育的特色,注重教材内容的实用性,将一些理论知识、逻辑论证等进行淡化.职业院校在编写数学教材时,要注重加大教材中的实际案例,案例内容要结合相关专业.如数学教材中介绍导数概念时,过去的教材中主要注重路程关于时间的变化率,而如果将导数概念与经管专业结合在一起,则可以注重产量总成本关于产量的变化率等.

(五)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关于课程教学的方法越来越多,而且目前很多教学方法都是以提高学生兴趣为基础.本文主要介绍了两种教学方法:①启发式教学方法,数学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态度,并结合专业特征,通过引导、启发的形式进行教学.②案例教学法,数学教师通过将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或实际生活进行练习,从而创设出生动的数学知识案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进行极限概念教学时,可以通过“沥青铺路降温”案例进行教学.

(六)注重现代化教学设备运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教学中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学科越来越多.传统黑板教学方法虽然比较细腻,但进度较缓慢,而且很难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化教学设备可以利用文字、图片、图形、色彩等方式,灵活展现数学教学内容,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建筑专业的数学教学中,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展现建筑构图,从而有效将数学与建筑专业结合在一起,加深学生的印象.因此随着时代的进步,要注重现代化教学设备的运用.

三、高等数学与专业课程结合实际案例分析

本文主要从职业院校财经类专业的银行贷款问题进行了分析.随着我国房价的不断增长,目前人们主要是通过向银行贷款的方式购买房子.其中还款方式主要有等额本金还款方式和等额本息还款方式.如甲购买一套房子,需要向银行贷款50万,年利率为4.9 % ,根据甲的经济情况,需要20年的还款时间.

(一)等额本息还款方式

等额本息还款方式是目前最常见的还款方式,其主要还款方式是让还款方每月的还款金额都相等.等额本息还款方式每月还款金额公式如公式(1).

根据甲的相关信息进行计算,每月固定还款金额=500000/240=2083.33元,第一个月支付利息为500000×(4.9 % /12)=2041.67元,第二个月支付利息为(500000-2083.33)×(4.9 % /12)=2033.20元,以此类推.还款总额=固定还款金额+支付利息,即第一个月还款总额为4125元,第二个月还款总额为4116.53.20年还款总利息为246020.83元,还款总额为746020.83元.

比较两种还款方式可以发现,等额本息还款总金额较高,但其还款压力较小.等额本金还款总金额较低,但其前期还款压力较大.因此甲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衡量两种还款方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学校和教师没有考虑到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结合的作用,从而忽视了高等数学的教学.通过上述分析可知,高等数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职业院校应该注重将数学与专业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促进学生提高专业知识的学习,为以后在工作中的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博.高职高专《高等数学》课程与专业相结合教学模式初探[J] .价值工程,2011,34:245-246.

[2] 李永芳.高职建筑类专业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研究[D] .云南师范大学,2014.

[3] 赖展翅.基于专业服务的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研究[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因为专注篇6

关键词:安注意义务;标准;医生差别;地域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七条规定:“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未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本条规定的是医务人员的注意义务,确定了医务人员的注意义务的标准就是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注意义务是医疗侵权责任的核心要素,是否违反医务人员的注意义务是界定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存在过失与否的基准。

一、医务人员注意义务的概念

注意义务传统上是英美法系国家判断侵权行为是否存在过失的核心概念。《牛津法律大词典》将注意义务解释为:一个人对他人造成损害后,只有当法院判定被告在当时的情况下,对原告负有的不为加害行为或不让加害行为发生的法律义务,而被告却由于未加注意,或未达到法律所要求的注意标准,或未采取法律所要求的预防措施,而违反此种义务时,他才在法律上对受害人承担过失责任。如果在当时不存在注意的义务,由此发生的损害都属于无侵权行为的损害,被告不承担责任。无独有偶,大陆法系的“过错”侵权责任历经曲折的发展,也演绎出了注意义务的司法判例和法律规定。法国、德国、日本等主要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律,都于19世纪中后期纷纷建立了客观过错理论。这种客观过错的理论和司法实践,与英美侵权行为法学上过失责任理论的通说相符,尤其与美国《侵权行为法重述》中就过失所下的定义及所为的注释不谋而合。[1]因此有学者认为,客观过错理论采取的义务分析方法和“良家父”的客观判断标准与英美法的注意义务殊途同归。大陆法过错侵权责任的根据逐渐远离传统的侵权法理论而逐渐靠近英美法系侵权法,为两大法系国家过错侵权责任原则的统一奠定了基础。[2]在此背景下,我国侵权行为法也明确规定了医务人员的注意义务,并将其作为判断医务人员是否存在过失的前提。但对于医务人员注意义务的概念,侵权行为法则没有规定。综合注意义务的相关概念,我们认为,医务人员的注意义务是指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积极履行其职责,对患者尽到最大的善良注意义务,通过谨慎的作为或不作为避免患者受到损害的义务。

二、医务人员注意义务的标准

(一)英美法系国家医务人员注意义务的标准

在英美法系国家,医生作为专业人员,其注意标准高于普通的人员。正如判断普通人是否存在过失的标准为是否尽到一个善良注意人的合理标准,判断医生的行为是否合理则在于医务人员的行为是否达到一个“合理医生”的标准。而判断一个医务人员是否是“合理医生”的标准,则是由Bolam诉FriemHospitalManagementCommittee一案所确立的伯勒姆标准”(Bolam test)。该标准主要包含两个方面:(1)医务人员的注意标准是行使和声称拥有此种特殊技能的通常的熟练人员所应达到的标准;(2)如果医务人员在治疗病人的时候采用了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是被当时所熟知某特定治疗的一群负责的医务人员所接受并认为是适当的,那么既使存在一个主张适用不同方法的医学观点,该医务人员也不承担过失责任。但随着实践的发展,这种判断标准呈现出的由临床标准判断法律事实问题的倾向逐渐受到批评,因此,在英美法系国家,法官保留了对医疗行为专家意见的再次判断的权利,对医务人员是否有过失最终的决定权在于法院。[3]

(二)日本医务人员注意义务的标准

对于注意义务的标准,日本引入了“医疗水平”这一概念。而关于医疗水平的界定,则首先经过了是“学术研究范围内的医学水平”还是“临床实践范围内的医疗水平”的争论,最终法律界接受了“临床实践范围内的医疗水平”这一标准,但针对这一标准,又经历了“普及说”、“客观说”、“相对说”、“医疗规范说”和“法规范说”的发展阶段。所谓法规范说,是指:医疗水平的内容不应当仅指医疗行为在临床的普及与否,而应该是医务人员临床工作的法的规范。法律在规定其内容时,应当综合考虑医务人员所处社会地理环境、经济条件及其他诸情况。[4]但法规范说自被诞生以来就一直存在着质疑,即其一,按照法规范说的内容,医疗水平的概念已经等同于注意义务的概念,如此,医疗水平这一概念是否尚有存在的必要。其二,法规范说没有解决如何认定某种疗法的有效性、安全性的问题,因为该问题是把某种医疗行为的实施规定为法的义务的先决条件。也就是说法规范说在没有对医疗行为进行事实判断的基础上就进入了法律层面的价值判断,从而缺乏事实判断的基础,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带有盲目性。[5]

(三)我国医务人员注意义务的标准

我国的侵权责任法中对医务人员的注意义务进行了规定。确定了医务人员注意义务的标准是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从法律的规定我们可以推断出,侵权责任法似乎引入了“医疗水平”的概念,并将“诊疗当时的医疗水平”作为判断注意义务的标准。然而,侵权责任并没有进一步对“医疗水平”进行界定。究意“医疗水平”是“学术研究范围内的医疗水平”还是“临床实践范围内的医疗水平”。此外,诊断当时的医疗水平是否当单纯的指“医疗”的层面,还是包括其它的因素,如医疗机构的性质、所在的地域等。按上述对日本“医疗水平”的发展的分析,“医疗水平”这一概念出现时与“注意义务”这一概念并不是一种并列的关系,而是一种包涵的关系。随着实践的发展,按照“法规范说”的概念,“医疗水平”已经发展成为和“注意义务”并列的一个概念。因此,对“医疗水平”这一概念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一直是日本法律界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而反观我国的立法,既然将“医疗水平”确定为医务人员注意义务的标准,是否意味着承认“医疗水平”是“注意义务”的一个下位概念。即并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而专注于技术层面的事实判断和法律判断。事实上,对于医务人员,在我国,其从事医疗行业的工作的前提一般来说是通过国家统一的考试,然后取得从事该行业的资质。比如我国《执业医师法》的规定,一个人如果要合法行医,需要通过医师资格考试,取得医师资格(包括执业医师资格和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并且到所在地的卫生行政部门注册,取得医师执业证书。因此,只要某一个人取得医师执业证书,在法律上就可以认为该人具备了从事医生职业的知识和技能,而这种能力的取得不考虑地域、医疗机构资质、医务人员资质等因素,其标准在全国范围内是统一的。因此,对于其它的因素,只是影响“医疗水平”的因素,而不属于“医疗水平”内容的范畴。

四、影响医务人员注意义务标准的因素

(一)医生的差别

现代医学的首要特点是分科分类更细,并且其范围在不断扩大。医生可分为一般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全科医师指不分科别,为病人实施医疗行为的人员。专科医生则以特定的诊疗科别为范围。专科医生其研究和诊疗范围专注于医学的某一领域,按通常之理解,其诊疗水平应高于全科医生。专科医师由于系从事专门性的研究,故就该科范围内之医学水准,自应较全科医师之水准为高,其注意义务之具体标准,自不能依全科医师之注意标准定之,应以平均同科医生现所拥有之医学知识、技能为基准。换言之,一般(全科)医师如已尽医师之平均注意,即属履行了客观的注意义务,专科医师则不然,虽尽一般医师的平均注意程度,仍不能不认为客观义务的违反。[6]在英美法系国家则认为,如果一位医生声称自己为专家,此时应适用的注意标准应是一位合理的专家的注意标准,而不是一般医生的注意标准。此时,医疗专家应行使“其专业领域的通常技能。”[7]不过专家的注意标准仍是一个通常胜任的专家的注意标准,而不是最有经验的最出色的专家的注意标准。[8]在我国,也有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之分,因此,对于专家,其注意义务的标准就不应当同于普通的全科医生,应当高于全科医生,但也不是要求其达到最杰出的专家的水平,而是同一个层次的专家的一般水平,如果专科医生尽到与其同一层次的专家一般的注意义务,则认为其已经履行了相关的义务而不存在过失。

(二)地域性的因素

关于医务人员注意义务的标准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地域性因素。关于地域性因素主要是指地域规则和全国标准的问题。在美国,地域规则形成于19世纪八十年代,其预设的前提是:较之大城市的医生,这些医生在获得信息、接受培训的机会以及设备配备方面较为不利。[9]至于全国标准,则认为对于医生的医疗水平而言,应当采用全国统一的标准。然而日至今日,虽然美国的医学教育已经呈现出一种标准化的趋势,但并不意味着地域差异并不存在。到目前为止,哥伦比亚特区以及其他29个州采纳了全国标准,而其他21个州继续维持某种程度上的“地域规则”。[10]可见,地域规则并未完全被美国的司法实践所摒弃,在很大范围内还得到广泛的适用。而之相对应,我们来考察我国的相关情况,在侵权责任法的征求意见稿中已经涉及到了关于医疗水平中地域因素的规定,但侵权责任法最终删除了相关的规定。当然,这种立法是考虑到诊疗行为的复杂性。但是否就意味着在判断医务人员的注意义务时可以不考虑地域性因素呢。实际上,在我国,地域性因素是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的国家。这种状况反映到医疗卫生领域就是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合理,卫生资源分布不均衡,过度集中在大城市和大医院,公共卫生和农村、社区卫生较薄弱。尽管在行业准入制度上我国是采用统一的执业医师考试,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经验科学的医学,医疗水平不是仅仅通过一项或某几项考试就能衡量的。不同地域,不同级别的医院的医务人员的水平差异是明显存在的。否认这种差别的存在不仅不利于保护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也不利于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虽然,采用同一的标准可以解决司法实务中标准不统一的情况。但实际上,司法实务中一直无法回避地域性的因素,法官在解决具体的个案时不得不考虑地域的因素。因此,地域性因素也是影响认定医务人员注意义务标准的重要因素之一。

参考文献:

[1] 金凌.略论注意义务对我国侵权行为法的启示[J].法学评论(双月刊),2009(2):126.

[2]张民安.《现代法国侵权责任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102.

[3]赵西巨.《医事法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281.

[4]新美育文.“医师的过失,夏芸译,载张新宝主编.《侵权法评论》[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164.

[5]夏芸,《医疗事故赔偿法――来自日本法的启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128―129.

[6]黄丁全.医事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346―347

[7]Maynard v. West Midlands Regional Health Authority [1984] 1 WLR 634, 638, 转引自赵西巨.《医事法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254.

[8]O’Donovan v. Cork County Council [1967] IR 173, 190,per Walsh J(Sup Ct Irl); Corelli v Girgis[1980] 24 SASR 264,277, per, White J. 转引自赵西巨.《医事法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254.

因为专注篇7

注意力不集中、易分心是所有孩子的共性。孩子年龄越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就越短:2岁的儿童,平均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长度为7分钟,3岁为9分钟,4岁为12分钟,5岁为15分钟。因此,对于孩子,特别是3岁以前的孩子,我们不能过分苛求他们保持很长时间的专注力,父母应以平和的心态,科学地、慢慢地培养宝宝的专注力。

首先,我们来了解影响孩子专注力的原因。①疾病原因:听觉、视觉障碍,铅中毒;②生理原因:睡眠不足;③环境原因:混乱、嘈杂、干扰过多;④食物原因:食入含过多咖啡因的食物,营养不平衡;⑤教养原因:宠爱过分,玩具过多,社交频繁。

那么,分享阅读教学中怎样才能培养幼儿的专注力呢?我认为:首先把兴趣和专注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其次是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专注力;再次是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孩子的自制力。

一、把兴趣和专注力的培养结合起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们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总会很投入、很专心,小孩子也是如此。在生活中你常常会看到,一些小孩子在按家长的要求做某些事的时候总是心不在焉,而在做他感兴趣的事情时却能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对幼儿来说,他们的注意力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受其兴趣和情绪的控制。因此,我们应该注意把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与培养专注力结合起来。例如:在教学分享阅读读本《这是什么》时,针对孩子对玩橡皮泥感兴趣这一特点,我利用了用橡皮泥捏与读本相关的图形(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作为教学活动的导入活动,幼儿很认真地观察教师捏的每一个动作及图形。课后我让孩子们用橡皮泥自由捏自己喜欢的图形作为延伸活动,孩子们在自己亲身制作的过程中神情专注,因而孩子手脑专注力又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又如:教学读本《小狗的一天》时,我针对孩子们对玩动物手偶感兴趣这一特点,将读本的每个环节画面剪下来制作成路线图,又做了小狗手偶,在教学的过程中边讲解图画内容边用小狗手偶演示小狗在哪里,如当讲到小狗在花丛里时我就将手偶放在路线图花丛处,孩子们认真地观察着小狗走到了哪里,认真地倾听着老师的讲解。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视觉专注力及听觉专注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课后我将小狗一天的路线图及手偶投放在语言区,让孩子自己玩(玩法:将小狗手偶戴在食指上,再将食指放在画面上读“小狗在房间里”、“小狗在院子里”)。他们边玩边读着:“小狗在泥地里、小狗在水坑里,……”从而很好地培养了孩子的语言专注力。

二、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专注力

在分享阅读第三阶段的教学活动中,我常常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游戏中幼儿的兴趣较浓,注意力较集中。例如:在教学读本《毛毛虫去散步》、《我喜欢跳》时,我让孩子们戴着与读本内容相关的动物头饰进行各种角色的表演,在表演中进行对话。各个表演者在表演时言行并茂,神情专一,注意力高度集中。又如:在教学读本《中秋节》之后延伸活动,为了让孩子更深刻地记住读本内容,我把读本内容以儿歌的形式展现,根据儿歌内容编排加上动作,让幼儿进行表演。表演形式:玩游戏“听鼓声传球”,鼓声停,球落在谁的手里,谁就表演念儿歌。游戏玩法:游戏开始时学习动作拍手转花,然后把幼儿坐成一个圆圈,让孩子们把左手摊在左腿,然后进行拍手转花(在最后拍手时拍右面小朋友的左手),待小朋友能熟练地掌握这个动作后,再发给幼儿人数一半的球,按照节奏把拍手改成听鼓声传球。这个游戏要求幼儿倾听鼓声的同时传球,层层递进,在学会一个规则后再进行下一个规则的学习,到最后完成难度颇高的游戏。他们是在翻越一座座小山才到达这个顶点的,怎不令他们兴奋异常呢?这个游戏一方面要求孩子们注意力高度集中,另一方面要求他们要做好同伴间的动作配合,既培养了孩子的倾听专注力,又培养了孩子之间的合作能力。

因为专注篇8

【关键词】 注册会计师;英语水平;对策建议

一、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英语水平较低的主要表现

(一)我国 已“走出去”的会计师事务所屈指可数

会计师事务所不管是积极携手国际盟友,在与盟友的合作中提高自身能力,在合作中“走出去”;还是强化自身实力,同时到国外设立分所,自主规划国际化版图,对CPA的英语水平均提出了高要求。因为英语水平是培养国际化审计人才的关键所在。由于目前行业内了解国际情况、能够与国际准则接轨的专业人士数量太少,大批资深注册会计师外语水平一般,无法适应境外审计需要。这种状况直接带来中资所业务能力不足和在高端市场上的空白,并由此导致能够真正“走出去”的事务所数量有限,目前仅有立信、中瑞岳华、京都及信永中和等不足10家。而截至2009底我国中资所的总数是7 280,“走出去”等仅占0.14%。

(二)后备CPA的英语水平不容乐观

从2005年起,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决定,在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的同时,实施英语测试,作为选考科目,不计入总成绩;目的是考察注册会计师在国际环境下,运用英语进行沟通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处理业务的能力;主要是用于掌握应试者的英语水平,为今后行业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确定培养目标和对象,并激励和引导考生提高英语水平,以满足中国经济和行业发展对国际化人才的需要。

从表1的数据中不难发现:CPA统一考试和英语测试的参考人数悬殊过大,参加英语测试的人数和通过率呈下降趋势。这其中固然受考生精力有限和英语测试成绩不计入总成绩因素的影响,但同时也很难想象有一定英语基础的考生会选择放弃参加英语测试,整个注册会计师后备群体的英语水平太低已成不能否认的事实。会计界曾普遍认为:刚走出校门的年轻会计师语言水平较高。但从以上测试结果看,显然是有些乐观了。

二、我国CPA整体英文水平偏低的成因

(一)CPA考试制度对英语的要求偏低

2009年我国采取新的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考试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设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等6科。第二阶段,设综合1科。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各科目均不设英文附加题。第一阶段的单科合格成绩5年有效。对在连续5年内取得第一阶段6个科目合格成绩的考生,发放专业阶段合格证。第二阶段考试科目应在取得专业阶段合格证后5年内完成。对取得第二阶段考试合格成绩的考生,发放全科合格证。将2007、2008年实行的在考试科目中增加英文附加题制度及英语测试制度加以合并,与有关国家和地区会计师组织联合举办统一的英语水平测试。水平定在“在英语环境中工作的能力”。英语水平测试拟于2009年开始实施,考生在取得注册会计师考试全科合格后才能报考。英语水平测试合格证书独立于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合格证书。

新考试制度规定的报考要求是,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中国公民,可报名参加专业阶段考试:高等专科及以上学校毕业的学历;会计或者相关专业(指审计、统计、经济)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特别允许在校会计专业的学生报考)应引起注意的是,考生在拿到全科合格证之前没有任何英文考试内容和要求。

新做法固然能够全面提升注册会计师行业英语测试水平及国际认可度,但在我国目前整个CPA行业英文水平比较低下的背景下,在CPA考试的漫长过程中不考虑英语因素显然有失妥当。因为正常情况下一般考生要经过3~5年的时间才能通过6科考试,再加上综合测试的时间起码又要一年时间,那么在4~5年的考试历程中,英语能力通过什么途径提高,提高的动力又何在呢?

(二)对考取国际与我国CPA同类资格的人员政府和行业缺乏激励

我国考生由于受语言、考试成本等的约束,考取国际同类资格的人比较少。我国CPA在本土是金字招牌,国外再有影响的会计师在我国也没有签字权。

考过ACCA的考生英语水平无疑较高,因为考试和答题必须使用英文。英文不过关的考生,对ACCA绝对会退避三舍。目前,中注协致力于支持中国CPA取得国际有影响力的国外职业资格,但对我国考生直接考取国际同类资格没有相应的鼓励和支持。

(三)中注协和会计师事务所对CPA英语后续教育整体要求偏低、培训力度较小

中注协在这方面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但已经开展的培训项目基本上属于职业培训,虽然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巨大投入,但毕竟人数有限,普及面窄,对整个CPA行业英文水平的提高杯水车薪。

(四)相关部门对高校会计教育在培养后备CPA英语水平中的作用不够重视

万丈高楼平地起,培养能够胜任承接国际业务的人才,壮大国内所的CPA力量,需要从基础着手。对CPA人才的教育培养,一般可以分两个阶段进行,一个是在校的前期教育培养阶段;另一个是在职的后续教育培养阶段。这两个阶段的工作密切相关,对形成和提高注册会计师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有着同等重要的作用。我国目前对高等院校会计教育英语没有硬性的要求和具体的指导和奖励措施,高校即使对CPA专门化专业也没有英语的教学具体目标。

三、提高我国CPA英语水平的建议

在CPA审计行业,人是关键因素,资产就在人的脑袋里。发展培育100家左右具有一定规模、能够为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提供综合服务的事务所、培养在英语环境下可以开展CPA业务的国际性人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系统工程。为能够抓住我国CPA行业的发展关键,给国际化人才建设打下牢固的英语基础,建议在以下几方面多管齐下,共同努力,以产生联动效应。

(一)完善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

1.针对不超过一定年龄的考生特别是在校大学生在报考条件中明确英语要求。目的在于使新生的CPA后备力量有较高的英语起点,为今后具备英语环境下工作的能力夯实基础。同时也必然会吸引更多优秀的金融、财会、审计人员参加该项资格认证测试,中注协可以据此进一步提高行业影响力。英语要求可定位为已过四级,更好的办法是先单独进行英语的面试笔试,确保考生有一定程度的英语沟通能力。

2.在考试内容上,逐步增加一定量的英语专业试题。具体操作上可暂沿用2007、2008年的做法,增加各科英语附加题,不管是10分还是5分,把能起到奖励作用作为出发点。以后再根据需要逐步在各科考试内容让英语占上适当的比例,作为必考内容。在决定这一比例时,需要综合考虑我国的诸多因素,例如考生结构、行业需要、历年考生英文考试成绩等等,这是个渐进动态的过程。

(二)鼓励报考国际同类资格考试

可否考虑对已通过国际公认度较高的同类资格考试的人员能直接发放我国CPA执业资格证书,这样做势必会对后备CPA从业人员英语水平的推进起到积极的作用。但确认国外同类资格国际认可度的标准,需要根据客观情况由中注协组织认定。譬如ACCA、CIA。

ACCA在注册会计师国际化方面比较突出的是,具有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会员的“特许公认会计师”,取得这一资格,便拥有一项国际认可的专业会计师资格,在英国、欧洲及世界上其他一些主要国家(大部分为原英联邦国家)被认为具有法定会计师资格,可成为执业会计师(即注册会计师)。ACCA考试共有14门,分为基础、证书和专业三个阶段。从1990年开始,ACCA在中国进行培训和考试,相当一部分参加学习考试的中国学员已取得了ACCA资格。

CIA是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CERTIFIED INTERNAL AUDITOR)的英文简称,它不仅是国际内部审计领域专家的标志,也是目前国际审计界唯一公认的职业资格。CIA需经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NSTITUTE OF INTERNAL AUDITORS 简称 IIA)组织的考试取得。我国考生可选择用英文或汉语考试。另外,还有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国的注册会计师等等。

(三)在后续教育中强调英语能力的培养,可作为限定年龄以下CPA年检的一项内容

根据CPA的年龄层次,对年轻的CPA提出英语后续教育的要求,并作为年检接受后续教育和培训的内容。各地注协需认真组织英语教学,选取有能力的师资,教学内容侧重专业英语,而非公共英语。具体教学形式酌情面授或远程。

(四)会计师事务所加强内部治理,对能够在英语环境下工作的CPA采取重奖机制

外因通过内因发挥作用,现在是市场经济,提升本土事务所的竞争力说到底还是要取决于会计师事务所自己的努力程度。会计师事务所应按照《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指南》的要求,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和专业发展目标,制定实施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政策和专业人才结构规划,注重人力资源的有效使用、合理配置和战略储备。

尤其是那些已经“走出去”,在中国香港和国外设点的事务所,若能够对在境外做好项目、为事务所在境外扎根作出突出贡献的CPA施行高奖励制度,使他们的收入位居行业榜首,势必将带动所里的其他CPA加强英语学习,从而提高整个事务所使用英文进行沟通和工作的能力。

(五)在高校会计教育中注重培养后备注册会计师的英语能力

单就英语而言,笔者认为需要在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

1.调整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在一些高校设置的大会计专业,只注重培养一般企事业单位的会计人才,并没有把注册会计师人才的教育培养摆到应有的位置。1995年,为加强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人才的培养,经全国注册会计师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批准,财政部和有关高校专家组成的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资格评审及教学质量评估委员会确定了清华大学等23所院校为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试点院校。该专业至今已毕业的学生约有9届,大约有8 000多人,而我国注册会计师的需求量为35万人,有20多万人的缺口。

在会计专业之外,另设注册会计师专业,只是一种过渡办法,不利于高校实施素质教育和通才教育。因此,不宜长期坚持下去。而应该拓宽现有大会计专业的口径,把培养未来的注册会计师作为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之一,使所有会计专业的学生都能接受注册会计师所要求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训练。

2.提高会计师资英语水平。师资水平的高低,不仅反映了一所院校的总体教学质量,而且也是影响实现预期目标的最重要因素。目前我国高校会计专业英语教育的师资力量还比较薄弱,尤其是师资的实际业务操作能力十分欠缺。应当看到,高校会计专业师资水平的提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除了高校内部采取一些激励、竞争措施外,还要依靠国家、社会尤其是会计职业界的大力支持,要为广大教师创造参与实践的机会。

目前,既懂财经会计知识又能熟练运用英语教学的教师奇缺,除积极引进具有海外学习和工作经历的教师外,还必须加强现有教师队伍的培养,可考虑由教育部或中注协出面,选拔有一定英语功底的会计教师到境外大学或事务所学习,参加境外CPA业务实践。

3.对会计专业主干课程开展双语教学。提高会计专业教学质量和学生外语实际运用能力,开设双语课程是必经之路。因为能够胜任会计专业课双语教学的教师英文水平高且专业知识比较丰富,能够熟练使用国外优秀的原版教材,培养学生阅读英文文献的习惯与能力,让学生随时了解、吸收和借鉴学科前沿知识和最新动态。经过大学专业课双语学习的学生,必然会为未来具有英语环境下的工作能力打下牢固的语言基础。

建议财政部会同教育部对高校会计专业加强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在师资培训、教材和教学设施的配备上给与大力支持。

4.将中注协“选拔CPA专业方向学生到境外实习”的范围扩展到整个会计专业。为全面贯彻落实行业人才培养“三十条”的有关要求,加大行业后备人才培养力度,培养高质量的行业人才后备队伍,促进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办学质量和CPA资格前教育水平的全面提升,中注协建立了CPA专业方向优秀学生赴境外实习的选派机制。自2005年开始,每年选拔一批品学兼优的CPA专业方向在校学生,到境外国际会计公司实习三个月。至今已成功举办四届,累计将336名学生送至境外各国际会计公司实习。此举极大提升了CPA专业方向的社会影响力,现已成为CPA专业方向院校本科教育中的亮点。

为我国整个CPA行业的发展,适当考虑在全国所有高校的会计专业学生中开展此项选拔可能效果更好。因为目前具有CPA专业方向的院校还是相对较少的,不到30所,而大多文科类院校和部分理工类院校均有设置会计专业。仅就CPA专业方向选拔学生,难免会遗漏同样有潜力且将来准备从事CPA职业会计专业的优秀学生,效果势必有悖此举初衷。

【参考文献】

[1] 陈毓圭.顺应国际化趋势 培养国际化人才――关于中国CPA行业人才培养情况的介绍[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8(10).

[2] 顾奋玲.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走出去”现状及战略研究――基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走出去”调查问卷的分析[J].中国财经信息资料,2009(8).

因为专注篇9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摘要:高等教育质量提升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主题,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切入口之一。因此,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本研究的关注重点。本文分析了高校青年教师的特点和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阻抗因素,并针对其特点和教学能力提升的阻抗因素提出了提升教学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阻抗因素;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 2015 )01-0050-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高等教育部分提出了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并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教师是教学关系中的主体之一,因此,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切人口之一。但在现实中,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的提升却不是一蹴而就的。

一、青年教师的特点

从高校教师的特点来看,我们把高校中的青年教师定义为40岁以下的高校教龄在15年以下的教学岗位人员。

(一)高学历的大龄职场新人

第一,高学历。目前,高校教师的起点学历基本上是硕士研究生。而一般本科院校的教学岗位的起点学历则是博士研究生。第二,大龄。即使一个学生的学业历程非常顺利,其工作年龄也是在28岁左右。因此,高校教师中新教师的入职年龄比社会上的其他岗位都大6岁。第三,新人。如前所述,一个学生即使学业顺利,其获得高校教师岗位的年龄也是在28岁,因此,在职业生涯经历上看,28岁的新的高校教师,是职场的新人,没有职场经验。

(二)条件性知识储备不足

在教师的专业素养中,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其中专业知识包括条件性知识,即学科知识;条件性知识,即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实践性知识:课堂的情境性知识。一般而言,高校教师在入职前,都会接受岗前培训。岗前培训的内容有: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教师的权利与义务等。岗前培训的时间约15天,最后以考试的方式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发放岗位合格证书。这15天的教育学、心理学的培训,对于非教育学、心理学专业的人而言,仅仅是学习了教育学、心理学专业的皮毛而已。因此,高校青年教师的条件性知识储备不足。

(三)实践性知识贫乏

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在实现有目的的行为的过程中所具有的课程情境性知识。作为职场新人,作为条件性知识初步不足的青年教师而言,实践性知识贫乏是必然的。但在教学的过程中,实践性知识是教师有效教学的重要条件。同时,对于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有效、随机处理能力,是教师教学能力高低的标志之一。但实践的缺乏导致了高校青年教师的实践性知识贫乏成为必然。

二、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阻抗因素

(一)外部阻抗因素

第一,生存的压力。高校教师的生存压力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财富角度的生存压力。由于入职和社会上的其他工作相比要晚4到6年,因此,高校青年教师具有比其他年轻人更强烈的财富饥渴。另一方面是职业晋升角度的生存压力。以一般高校的职业晋升条件而言,需要有书、文、奖、项四个方面,或文、项是必备项,书和奖是选备项,并且还需要达到一定的量的积累,因此,这对于高校青年教师而言,是需要较强的科研能力。在这样的外部生存压力的情况下,教师很少会有精力研究教学。

第二,教学的压力。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压力主要来自于教学任务。青年教师的初始工作状态有两种:一种是没有课上,一种是有课上但很杂。对于没有课上的教师而言,压力是没有课上,得不到职场认同;对于有课上但很杂的教师而言,压力来自于备课。高校教师的备课不仅仅是读一本书,高校教师的授课过程也很少有较为固定的知识点。而科目较杂的备课任务,不利于教师对学科的揣摩,不利于教师对学生的了解。面对既多又杂、相互间联系较小的科目教学时,教师的工作只能是照本宣科。

第三,职业晋升的压力。在制度层面,多数学校博士毕业两年后,即可参加副教授的聘任工作。但条件有项目的要求,如黑龙江大学2008年评职条例中强调必须有完成的省教育厅课题;有学校内部认定相关级别的文章;有著作或奖。但项目的申请、完成都是有周期的,两年内完成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入职前的成果不计算在内。因此,青年教师如果想快速晋升,其压力很大,在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必然忽略教学工作。

(二)内部的阻抗因素

第一,来自专业成长过程的阻抗。从教师的专业成长角度而言,教师的专业成长经历着新手、熟手、专家的成长过程,且这个成长过程任何人不可能超越,只会根据自己的特点延长或者缩短。因此,教师教学能力的成长需要经历时间的历练,没有人有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跳跃性成长。作为新手的高校青年教师,也不会从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然历程、必然规律中跳跃出来。因此,新手,就是教师专业成长内部的最大阻抗力。

第二,来自个人的阻抗。从教师专业成长规律经历了新手、熟手、专家的过程。但从专业发展的角度看,熟手和专家的最大区别在于个人的反思。很多教师是熟手,但却始终是熟手,原因在于熟手缺乏反思,而专家则有反思,并在反思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实践性情境性知识。同时必须注意的是,有人一直是熟手,并不能成为专家。因为就个人而言,自主反思是个人专业成长的重要因素。

第三,中坚阶层生活压力的阻抗。由于高校青年教师入职年龄较大,因此,高校青年教师会快速地遭遇到家庭生活中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状态。这种处于家庭代际传承中的中坚阶层的压力会占据青年教师的时间、经历,会让许多青年教师在改进工作质量的过程中表现出有心无力。

三、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策略

针对新教师的特点以及新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阻抗因素,本研究提出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策略。

(一)组织方面

1 建立生态型的教师发展观

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而言,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的专业化和个性化的过程,具有多阶段的特征。因此,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大量的研究,最为经典的理论有关注阶段发展论和教学专长阶段论。但是不论哪一种理论,都体现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过程。因此,高校在考核新教师的教学能力的过程中需要建立生态型的教师发展观。即高校在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过程中,首要任务就是建立生态型的教师发展观。

2 建立关注过程的教师评价观

高校的评估中心等部门的任务就是要评价教师。以往的评价过于关注结果评价,使新教师不堪其扰。因此,从生态型的教师发展观出发,高校应该建立关注过程的教师评价观。第一,对于新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要从结果关注转向过程关注。关注教师在教学能力成长过程中的自我改善之处,并关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有待改进之处在下一次评估过程中是否有改进。第二,由关注静态到关注动态。摒弃关注静态的教育评价观,建立关注动态的教育评价观。关注的动态包括教师成长的动态、教师的教学中是否渗透学科前沿动态以及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是否关注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世界观发展、人生观发展的动态。这些内容都应该进入教师评价体系中。

3 建立关注个性化成长的组织文化

教师的教学能力除过程性的成长外,还包括个性化的成长。但个性化的成长同样需要过程。过往的评价取向是关注结果,关注统一模式,忽略教师的个性化成长。因此,从组织的角度而言,应该摒弃过往的关注统一的组织文化,建立关注教师个性化成长的组织文化。

(二)制度方面

1.建立过程关注取向的评价观。高校中的教师评价由评估中心完成。评估中心对教师的评价体系包括教师职业道德、教学效果、教学研究能力,督导评教、课时量等方面。需要改善的是教师职业道德的评价,不能由分数来决定,因为道德不可以用分数来衡量。在道德评价的过程中,研究者认为应该借鉴美国教师职业专业标准中的以“不”的形式来评价。即教师没有做教师这个职业不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师德师风良好的人。教学研究能力,是对教师教学研究成果的转化的要求,但是有些教师在教学中经常进行教学改革,在尝试,在变革,在反思,只是没有形成课题,没有形成文章而已。因此,文章、课题不能说明教师做了哪些教学改革;相反,有人写出了文章,主持了教学改革课题,却没有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改革。因此,现实急需改变教师评价体系的取向,即急需建立以关注过程为取向的教师评价体系。

2 建立关注过程的教师培训制度。对于没有教学培训的高校来说,急需的是建立教师培训制度。而对于已经建立起成熟的教学培训制度的高校而言,其培训部门的任务是改进培训项目。过往的教师培训制度是关注结果的一种教师培训制度,现实情况急需的是一种关注过程的教师培训制度。第一,建立弹性的师资培训制度。对于全校的教师而言,很多培训不可能整齐划一,不可能在统一的时间和同一的空间内完成,因此,需要弹性的师资培训制度。第二,建立以关注过程为取向的新教师评价标准。督导的评价目的不是给青年教师一个分数,而是以诊断的方式,指出教师在教学实施、教学监控、教学评价过程中的不足,并给与改进,提升的建议。

3 加强对新教师的教育学、心理学培训。高校的青年教师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因此,急需建立对新教师的教育学、心理学的培训。培训的方式可以是:第一,讲授式培训。旨在解决教师自身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培训。第二,讲座式培训。旨在解决教师教学过程中不能解决却急需解决的问题。第三,讨论式培训。由青年教师对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无领导小组讨论,由相关专家进行评价,并给出改进意见。

(三)个人方面

因为专注篇10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过程中的难点在于如何核实委托评估森林资源的种类、数量和质量?委托方所提供的森林资源资产清单的编制依据、资料的完整性和时效性如何核验?如何使用立木材积表、原木材积表、材种出材率表、立地指数表等测树经营数表资料?这些工作均需要评估机构和注册资产评估师聘请具有森林资源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专家承担或专业机构来提供。根据《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管理暂行规定》第十二条规定:从事国有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业务的资产评估机构,应具有财政部门颁发的资产评估资格,并有2名以上(含2名)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专家参加,方可开展国有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业务。资产评估机构出具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报告,须经2名注册资产评估师与2名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专家共同签字方能有效。签字的注册资产评估师与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专家应对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报告承担相应的责任。依据此项规定,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专家在参与了森林资源资产的评估并在评估报告上签字就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值得思考的问题是:注册资产评估师与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专家各自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如何界定?又如何分担呢?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专家由国家林业局与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共同评审认定,经认定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专家进入专家库,并向社会公布。利用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专家工作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注册资产评估师在开展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业务过程中可以聘请具有森林资源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专家,利用他们在这一领域中具备的专门知识、技能和经验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提供专业支持,森林资源资产专家作为资产评估机构聘用执业人员参与评估工作。评估机构和注册资产评估师在聘请森林资源专家参与评估工作时,应综合考虑所聘专家的专业特长、职称、专业资格、声望和职业道德等因素,综合分析评判专家的专业胜任能力;了解专家的工作程序和方法等,以确信专家工作可以满足评估业务的需要;评价专家的独立性;最终决定是否聘任该专家参与评估工作。在评估过程中,应对专家所运用评估方法、评估程序进行监督、指导,决定最终是否信赖专家的工作成果。

另一种情况是:注册资产评估师在评估过程中运用森林专业机构提供的森林资源专业核查报告,如:森林资源资产清单。森林资源资产清单是由具有相应级别调查设计资格证书的森林资源调查规划设计单位提供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二类调查)、作业设计调查(三类调查)成果,或按林业资源管理部门要求建立并逐年更新至当年,且经补充调查修正的森林资源档案资料编制,并由林业主管部门认定的森林资源资产清单。注册资产评估师聘请森林资源的专业机构出具专业报告时,应当:综合考虑专业机构的业务范围、执业资质、业绩、地位等因素,综合判断其专业报告作为评估依据的可靠性;了解专业机构的工作程序和方法等,以确信其专业报告可以满足评估业务的需要;评价专业机构的独立性。注册资产评估师利用专业报告,应当分析其是否满足评估业务需要,通常包括:利用与评估同时开展相关工作的专业机构出具的专业报告作为评估依据时,应当考虑其与资产评估的专业衔接关系;利用委托方提供的、评估前已经正式出具的专业报告作为评估依据时,应当判断其作为评估依据的时效性和可靠性;专门为评估而聘请专业机构出具专业报告时,应当向专业机构介绍资产评估相关规定和评估业务相关情况,提出出具专业报告的具体要求。

评估机构和注册资产评估师无论采用直接聘用森林资源专家参与评估工作,还是运用有资质机构提供的森林资源专业报告,均属于评估机构和注册资产评估师在资产评估过程中利用专家工作成果,适用于《资产评估准则——利用专家工作》。该准则第十一条规定:评估机构和注册资产评估师不因聘请专家协助工作而减轻或免除法律责任。显然,评估机构和注册资产评估师利用森林资源专家的工作成果,森林资源专家是不应承担法律责任的,而应由评估机构和签字的注册资产评估师来承担。

二、注册资产评估师在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方法选择时的特殊考虑

注册资产评估师在承办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业务时,一般情况下采用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三种资产评估基本方法,恰当选择其中一种或者多种方法。由于森林资源资产属于生物性资产,它与其他实物资产有着较大区别,如:森林资源资产属于一种可再生资源,具有周期性、地域性、季节性、生态性等显著特征。与此同时,注册资产评估师还应充分考虑到森林资源资产用途,如是经济林木还是公益林木,是生产性森林资源还是消耗性森林资源,因此,在选择评估方法时,注册资产评估师应充分考虑森林资源资产的特征和用途。

注册资产评估师在评估幼龄林、中龄林时,一般情况下采用成本法、市场法进行评估,注册资产评估师在采用成本法估算出培育幼龄林、中龄林全过程所支付成本,包括外购种子、人工费、肥、农药、合理利润等,构成重置全价,由于幼龄林、中龄林不存在所谓的实体性、功能性、经济性贬值,无需考虑其成新率。注册资产评估师若采用成本法评估成熟期经果林时,它是需要考虑其实体性、功能性、经济性贬值因素的,因为经果林是有一定使用寿命和经济寿命,它需要考虑其成新率。

注册资产评估师在评估防护林、公益林时,通常应采用成本法进行评估。因为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对防护林、公益林转让、抵押、采伐是严格限制的,不具备公开市场交易的条件,而且我国财政对防护林、公益林所有权人给予一种补偿机制,这种补偿主要给予森林资源资产所有权人所支付成本加合理的利润,因此,成本法是注册资产评估师在评估防护林、公益林时应优先采用的评估方法。注册资产评估师在采用市场法评估森林资源资产时,应考虑市场的活跃程度、可比森林资源资产交易数据、地域的差异性对森林资源资产交易价格的影响等因素,评估出来的结果反映林地上现有森林资源资产的现时价值。值得关注的是:评估结果并没有包括林地资产的所有权或使用权价值,即:林地在剩余可使用年限内带来的经济利益。因此,注册资产评估师在采用市场法评估森林资源资产时,不仅应评估森林资源资产的价值,还应评估林地所有权或使用权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