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专业十篇

时间:2023-04-03 15:51:32

武汉大学专业

武汉大学专业篇1

随着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全面转型,以数字化内容、数字化生产和数字化传输为主要特征的新兴数字出版业正在成为朝阳产业。快速发展的数字出版产业带来了巨大的人才需求,特别是高层次复合型人才需求。数字出版业要求从业者既懂出版又懂技术,对传统的出版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一批熟悉专业出版知识,并且掌握现代数字出版技术和善于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是我国出版界当前刻不容缓的任务。

武汉大学编辑出版学专业作为该领域国内创办最早的本科专业,在出版产业界和教育界享有盛誉,被誉为中国出版业的“黄埔军校”。2006年,武汉大学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共建“武汉大学新闻出版总署高级出版人才培养基地”。2011年5月,学校正式申报新增“数字出版”本科专业。经过学校评审论证和北京专家论证会论证,由教育部批准设立。

在北京召开的武汉大学增设数字出版专业专家论证会上,与会专家在听取了武汉大学的汇报后,对武汉大学新增数字出版本科专业的必要性、迫切性与建设方案进行了充分讨论、论证,形成了如下一致意。

武汉大学专业篇2

武汉纺织大学在新中国振兴民族轻工业的呼声中应运而生,她的前身是始建于1958年的武汉纺织工学院,1999年更名为武汉科技学院,2010年更名为武汉纺织大学。

武汉纺织大学占地2000多亩,拥有阳光、南湖、东湖三个校区,地处光谷腹地,植根于荆楚文明之沃土,敢为人先,勇立潮头,践行特色办学理念,秉承“崇真尚美”校训,坚持“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开拓创新的发展精神、彰显特色的执着精神”,历经五十余载,已成为理、工、文、经、管、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普通高等院校。

武汉纺织大学现有在校生近25000人,拥有20个教学院部。是国家卓越工程师试点院校,现有本科专业60个,其中国家特色专业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7个,拥有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和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其中工程硕士领域7个。

武汉纺织大学实施领军人才汇聚行动计划,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建设“人才特区”,拥有一支师德高尚、教风严谨、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员工2000人,专任教师10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553人,博士300余人。学校是首批“湖北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拥有双聘院士1人,“”人选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百人计划”人选3人,还有一批具有海外背景的“楚天学者”和“阳光学者”。

武汉纺织大学实施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行动计划,围绕“知识、能力、品格”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以“质量工程”为抓手,以“卓越人才试点班”为切入点,全面推进“阳光教育工程”,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校拥有教学团队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区,四个专业入选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近五年学校获国家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4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一大批学生在各类、省级竞赛中取得丰硕的成果。

武汉纺织大学实施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培育重大科研成果,注重技术创新,加速成果转化,不断提升科技竞争力。近五年学校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各1个,还有一批省级重点研究基地。学校相继承担国家基金项目、“973”、“863”项目和重点支撑计划等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研课题百余项,一批科研成果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在纺织、印染、服装和艺术等方面的研究居于地位。学校深入开展“一省一示范”、“一市一项目”以及“百名企业家进校园”、“百名博士进企业”等活动,不断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服务社会能力明显增强。

武汉纺织大学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学校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开展了本科层次的合作办学项目,与法国、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日本等国家大学签署了国际交流合作协议。长期承办由中国商务部和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联合主办的“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国际研修班,获批多项“世界科学家来鄂讲学计划”项目,连续多年主办和承办各类国际学术会议,国际交流与合作更加活跃。

抚今追昔,信心满怀,展望未来,责任重大。

在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武汉纺织大学与时展同步伐、与民族纺织工业共命运,坚持特色发展之路,谋求服务社会之道,为振兴民族纺织工业与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春*正好,策马扬鞭”,学校将面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主战场,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推进教育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朝着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服务型大学的目标迈进。

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湖北省纺织新材料与先进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

部级科研基地

纺织印染清洁生产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新型纺织材料绿色加工及其功能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及其产业化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聚苯硫醚(PPS)纤维产业化成套技术开发与应用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纺织印染废水微波无极紫外光催化氧化分质处理回用技术

优质天然纤维材料的超细粉体化及其高附加值的再利用

国家特色专业

艺术设计(连续十三年居全国服装院校综合积分第一名)

纺织工程

轻化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精品课程

服装结构设计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纺织材料学

线性代数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适应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

教学团队

纺织材料与加工教学团队

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基于智能教学平台的线性代数课程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

服装学院

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成立于1987年(前身为武汉纺织工学院服装系),服装学科是我校的特色学科,湖北省重点学科,服装艺术设计是国家特色专业,湖北省品牌专业,服装结构设计是国家精品课程。经过多年努力,学院已成为全国十大服装名校之一,在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举办的“新人奖”大赛中,已连续十四年在全国服装院校排行榜综合积榜名列第一,2014年首届北京大学生时装周中获2013年度“艺术风格奖”。

学院拥有一批全国知名的专家学者和杰出的服装设计师,现有教职工76人,其中院士1人;国家外籍专家1人;“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4人;“阳光学者计划”特聘教授2人;教授12人;副教授17人;在校本科生2300人,研究生150人。现有服装与服饰设计和服装设计与工程2个本科专业,其中服装与服饰设计涵盖服装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与营销、服装设计与制版、针织服装设计、服装设计与表演和服饰形象与表演等6个专业方向。学院拥有设计学(服装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美学等3个硕士点。

学院拥有一批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平台,建有湖北省重点人文社科基地、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湖北省服饰文化研究中心、牛仔服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服装数字化研究中心等,拥有12000多平方米的多功能教学实验中心。学院大力开展学术交流与产学研合作,已与英国、美国、法国、俄罗斯,日本等国家的高校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和教育教学合作,并与一批服装企业建立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

二十多年来,学校为社会培养了近万名优秀专业人才,他们在行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相当一部分已成为行业中的领军人物。94级毕业生黄李勇留校任教,荣获2013年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92级毕业生黄皆明作为乔丹的设计总监,荣获2010年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93级毕业生王鸿鹰在2000年、荣获2005年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并自2003年起多次代表中国青年设计师赴法国“中国文化年”举办个人时装专场会、参加法国巴黎时装周,为中国青年设计师赢得了荣誉。

作为国家特色专业,湖北省品牌专业,学院大力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创新教育教学的手段,依托服装学院的优势和特色,实施“3+1”的服装设计人才培养新模式,打造中国服装设计师的摇篮,自2005年以来,学生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新人奖”服装设计大赛等全国性课外科技活动竞赛奖240项。

在“大服装”理念的指引下,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正在向着建成全国一流、国际知名服装院校的目标前进。艺术与设计学院

艺术与设计学院经过二十多年的办学历史,逐渐建构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教育观念,办学特色和教学体系,拥有一支具有敬业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在全国建立起良好的办学声誉和品牌形象。

艺术设计学院以当代艺术与设计思维为主导,以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为根基,重视学科厚基础,重视学科交叉,注重八个结合:即设计教育与艺术结合,设计教育与创新思维结合,设计教育与中国人文精神结合,设计教育与学科厚基础结合,设计教育与非智力因素结合,设计教育与科技结合,设计教育与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结合,设计教育与创新能力结合。努力构建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综合性人才培养特色。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创意产业下的艺术设计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研究》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学院现有教职工69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2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2人,博士10人。外聘国内外教授“特聘教授”12人。拥有湖北省“楚天学者”2人,“阳光学者”2人。与英国、美国、法国、德国等知名高校建立有长期合作关系。学院在校本科生约1800人。在校研究生102人。

艺术与设计学院现设置有5个本科专业: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公共艺术、工艺美术。设计学为湖北省重点学科。

具有设计艺术学、艺术硕士、工业设计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面向全国招生。

学院注重对学生全面素质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动手、实践、创新的综合能力。学生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大展大赛中获得大奖,大量设计作品被社会企业采纳、进入市场,得到社会广泛好评。历届毕业生活跃于国内外设计界,成为艺术设计领域的新生代。如方军同学的标志设计作品在第22届万国邮政联盟大会会徽竞标中一举夺得标王,为国家创汇3亿美元;在中国(武汉)国际建筑装饰设计大赛评比中,在历届湖北省高校美术与设计大展中、在湖北省第四届大学生艺术节中、在湖北省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设计大赛中我院获得多项金银铜奖;我院多名学生获得在墨西哥由世界纺织品艺术协会主办的国际第六届学生纺织品双年展大奖;在第二十一届全球华人时报金犊奖勇夺金奖;在2013中国之星艺术设计大奖暨国家包装设计奖中斩获得4项希望之星设计奖;在2013包装创意设计大赛中获得一等奖4项;在“越隆杯”中国高校纺织品设计大赛中获得结构奖等,为学校和艺术与设计学院争得了荣誉。同时学院荣获由由教育部颁发的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优秀组织奖”;省委宣传部、省文联、省文化厅授予我院“湖北艺术机构贡献奖”;获得“潘天寿设计艺术奖组织奖”、“中国环艺设计学年奖组织奖“、“中国之星设计艺术大奖优秀组织奖”“、“中国高等院校设计艺术大赛组织奖”;以及由省教育厅、文化厅颁发得“优秀组织奖”多项。

传媒学院

武汉纺织大学传媒学院以“新媒体、跨媒体、超媒体”的开放视角,瞄准新闻传播学科、传媒业界发展的最前沿,紧跟传媒业发展的浪潮,将新闻传播学、美学、艺术设计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将人文、艺术与科技有机结合,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传媒高级人才。

学院现有动画、摄影、数字媒体艺术、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等5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1300余人。学院拥有美学、艺术设计学2个硕士点,其中美学是湖北省重点学科,美学硕士点下面设有服饰美学、设计艺术与应用美学、广告艺术与传播美学、文艺美学等研究方艺术设计学硕士点下面设有动画艺术设计、数字影像艺术、视觉传达设计等研究方向。

学院拥有一支高学历、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49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25人,讲师19人;教师中有15人拥有博士学位,中青年教师均具有硕士以上学位。

学院硬件设施完备,拥有广电实验室、多媒体计算机实验室、广告制作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广播电视演播厅、画室、摄影棚和图书资料室等等,实验室配备了专职的具有高级职称的实验指导教师,能有效满足学生大规模的实习和实践需要。

学院积极推进国际化教育,学校聘请法国巴黎第八大学阿泽玛教授为传媒学院院长、湖北省“楚天学者”,还与法国巴黎第八大学合作共建“中法联合数码创意与设计研究中心”等科研、教学实践平台。学院大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多次举办国际学者来华教学与艺术交流活动,以及中外大学生作品交流活动。

学院在艺术人才培养方面,强调“知识、能力、品格”协调发展,培养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底、创新的设计思维、超强的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艺术专门人才。我院学生的作品,多次在国际、国内重要专业比赛中获奖。在“国际一分钟影像大赛”中,我院学生聂天青的作品《overfly》夺得艺术类奖;在2009年湖北省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优秀毕业设计作品展中,周韶华同学的作品《静物》获得金奖;2011年湖北省高校摄影作品大展中,我院学生获得金奖1名、银奖2名、铜奖7名的好成绩。近年来,还先后获亚洲青年动谩大赛入围奖、中国高校大学生影像比赛优秀奖、中国卡通艺术金娃奖、中国视协动画短片学术奖、北京电影学院学院奖等多项国际国内比赛佳绩,为我院争得了荣誉。

服装学院/专业介绍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介绍

学院锐意进取,不断创新教育理念,建立了卓越设计师班,积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吸收国际先进的教学手段,通过开展校企合作、国际联合教学、教授授课制、设计师工作室、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制教学等方式,依托学校多学科优势,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具有较强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服装专业人才。经过多年发展也为满足行业和社会发展需求同时更好的挖掘人才潜力提升就业竞争力,目前该专业在服装设计基础上已形成:服装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与营销、服装设计与形象、服装设计与表演、服饰形象与表演、服装设计与制版、针织服装设计等专业方向,以培养高素质的服装设计、服装营销、服装表演、服装陈列、服装管理等服装专业人才。

服装与服饰专业:本科,学制四年,毕业时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服装艺术设计方向:

方向介绍:本专业培养学生系统掌握服装设计的理论知识和成衣制作的实践技能,具备一定的审美修养和艺术表现力,能正确选择与合理使用服装材料,独立进行服装设计创作构思和产品开发,成为具有一定市场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级实用型服装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服装画技法、服装色彩学、服饰图案、平面构成、服装设计学、服饰配件设计、针织服装设计、服装结构与工艺、立体裁剪、服装工业制版与推版、服装材料及面料设计、形象设计、服装展示设计、服装品牌运作、服装市场营销、服装CAD、服装生产管理等。

服装设计与营销方向:

方向介绍: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掌握服装艺术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掌握实际运用服装技术的能力,并且具备一定的服装艺术设计创新思维和相关服装科学知识,能够从事服装艺术设计、服装展示设计、服装贸易、服装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政治理论、大学英语、服装画技法、服装色彩设计、服饰图案设计、服装材料学、服装结构与工艺、服装设计、服装品牌运作、服装卖场陈列设计、服装CAD、服装国际市场营销、服装国际贸易

服装设计与制版:

方向介绍:本专业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掌握服装艺术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掌握服装制版与生产的基本应用技术,并且具备一定的服装艺术设计创新思维和相关服装科学知识,能够从事服装艺术设计、服装展示设计、服装贸易、服装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政治理论、大学英语、中外服装史、服装画技法、服装色彩设计、服饰图案设计、服装材料学、服装结构与工艺、服装设计、服饰配件设计、服装工业制版与推板、服装CAD、服装品牌运作、服装市场营销。

针织服装设计方向:

方向介绍:本专业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掌握服装艺术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掌握实际运用针织服装设计与技术的能力,并且具备一定的服装艺术设计创新思维和相关服装科学知识,能够从事针织服装设计、服装艺术设计、服装展示设计、个人及团体形象设计、服装贸易、服装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政治理论、大学英语、中外服装史、服装画技法、服装色彩设计、服饰图案设计、服装材料学、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工艺、立体裁剪、针织服装设计、针织面料设计、针织成型服装工艺、服饰配件设计、服饰形象设计、服装品牌运作、服装CAD、服装市场营销。

服装设计与表演方向:

方向介绍:本专业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使学生具备服装设计、服装表演的理论与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审美和创造力,掌握产品经营、销售的基本知识和一定的市场分析能力,能从事服装设计、成衣制作、表演艺术以及服装营销、公共关系等方面的相关工作。

主要课程:形体训练、服装表演、表演编导、舞蹈音乐基础、形象设计、服装设计学、服装市场营销、公共关系学等。

服饰形象与表演方向:

武汉大学专业篇3

1563 华中科技大学 教育部 武汉市 本科

1564 武汉科技大学 湖北省 武汉市 本科

1565 长江大学 湖北省 荆州市 本科

1566 武汉工程大学 湖北省 武汉市 本科

1567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教育部 武汉市 本科

1568 武汉纺织大学 湖北省 武汉市 本科

1569 武汉轻工大学 湖北省 武汉市 本科

1570 武汉理工大学 教育部 武汉市 本科

1571 湖北工业大学 湖北省 武汉市 本科

1572 华中农业大学 教育部 武汉市 本科

1573 湖北中医药大学 湖北省 武汉市 本科

1574 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部 武汉市 本科

1575 湖北大学 湖北省 武汉市 本科

1576 湖北师范学院 湖北省 黄石市 本科

1577 黄冈师范学院 湖北省 黄冈市 本科

1578 湖北民族学院 湖北省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本科

1579 湖北文理学院 湖北省 襄阳市 本科

158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教育部 武汉市 本科

1581 武汉体育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本科

1582 湖北美术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本科

1583 中南民族大学 国家民委 武汉市 本科

1584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湖北省 十堰市 本科

1585 湖北工程学院 湖北省 孝感市 本科

1586 湖北理工学院 湖北省 黄石市 本科

1587 湖北科技学院 湖北省 咸宁市 本科

1588 湖北医药学院 湖北省 十堰市 本科

1589 江汉大学 湖北省 武汉市 本科

1590 三峡大学 湖北省 宜昌市 本科

1591 湖北警官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本科

1592 荆楚理工学院 湖北省 荆门市 本科

1593 武汉音乐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本科

1594 湖北经济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本科

1595 武汉商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本科

1596 武汉东湖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本科 民办

1597 汉口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本科 民办

1598 武昌首义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本科 民办

1599 武昌理工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本科 民办

1600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本科 民办

1601 武汉大学珞珈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本科 民办

1602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本科 民办

1603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本科 民办

1604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宜昌市 本科 民办

1605 江汉大学文理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本科 民办

1606 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本科 民办

1607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本科 民办

1608 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本科 民办

1609 武昌工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本科 民办

1610 武汉工商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本科 民办

1611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荆州市 本科 民办

1612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荆州市 本科 民办

1613 湖北商贸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本科 民办

1614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十堰市 本科 民办

1615 湖北医药学院药护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十堰市 本科 民办

1616 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本科 民办

1617 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本科 民办

1618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本科 民办

1619 湖北师范学院文理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黄石市 本科 民办

1620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襄阳市 本科 民办

1621 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孝感市 本科 民办

1622 文华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本科 民办

1623 武汉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本科 民办

1624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本科 民办

1625 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本科 民办

1626 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本科 民办

1627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本科 民办

1628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本科

1629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湖北省 十堰市 专科

1630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专科

1631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省 黄冈市 专科

1632 长江职业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专科

1633 荆州理工职业学院 湖北省 荆州市 专科

1634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省 十堰市 专科

1635 鄂州职业大学 湖北省 鄂州市 专科

1636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专科

1637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省 孝感市 专科

1638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专科

1639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省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专科

1640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省 襄阳市 专科

1641 武汉工贸职业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专科 民办

1642 荆州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省 荆州市 专科

1643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专科

1644 仙桃职业学院 湖北省 仙桃市 专科

1645 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专科

1646 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专科

1647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湖北省 荆州市 专科

1648 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专科

1649 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专科

1650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专科

1651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省 宜昌市 专科

1652 随州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省 随州市 专科

1653 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专科

1654 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专科

1655 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专科

1656 武汉警官职业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专科

1657 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专科

1658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专科 民办

1659 武汉科技职业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专科 民办

1660 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专科 民办

1661 武汉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专科 民办

1662 武昌职业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专科 民办

1663 武汉商贸职业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专科 民办

1664 湖北艺术职业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专科

1665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专科

1666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省 咸宁市 专科

1667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专科

1668 江汉艺术职业学院 湖北省 潜江市 专科

1669 武汉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专科

1670 武汉民政职业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专科

1671 鄂东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省 黄冈市 专科

1672 湖北财税职业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专科

1673 黄冈科技职业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黄冈市 专科 民办

1674 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专科

1675 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专科

1676 三峡电力职业学院 湖北省 宜昌市 专科

1677 湖北科技职业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市 专科 民办

1678 湖北青年职业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专科

1679 湖北工程职业学院 湖北省 黄石市 专科

1680 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省 宜昌市 专科

1681 天门职业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天门市 专科 民办

1682 湖北体育职业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专科

武汉大学专业篇4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旅游管理专业 区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高职教育是中国教育部借鉴发达国家的教育模式,尤其是德国、美国、新加坡等制造业发达的国家的高等教育模式,结合中国国内的实际,从高等教育中独立的一种全新的职业教育模式。高职教育从官方正式设立到如今时间较短,比不上国外几十年的发展经验,但是由于国内经济高速发展、制造业和相关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以及国内家长对高等教育的渴求,地方政府对高职教育的大力支持,国内的高职教育蓬勃发展。高职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政府决策者的重视,教育部多次在会议中指出要把高等职业教育做大做强,高职职业教育要占到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很多本科学校也要在大形势下转型成职业教育,在招生和考试的改革中,高职职业教育要独立于本科模式,形成技能优先的独特模式。

1武汉地区高职旅游管理与区域经济融合存在的问题

1.1人才培养方案定位与区域经济不协调

武汉地区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存在雷同现象,很多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时候,没有经过专业的市场调研和专家认证,很多直接从网上直接下载而来,没有考虑本地区的区域经济特点和学校实际。还有很多高职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老旧,很多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依然开设,如旅游经济、景区旅游规划等等。当今高职教育是体现课程的职业性,并且课程的教育与岗位对应,通过课程为载体来提高学校的实践技能。

1.2专业与区域经济结合不密切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充分发挥院士高端引领作用,加快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步伐》讲话中指出高职办学定位决定了高职院校要积极面向区域经济的发展,对接区域产业布局,关注产业结构调整,树立服务社会的理念,不断满足区域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践行服务功能。社会服务能力的增强不仅是高职院校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生产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通过以上的谈话得出,国家大力支持高职教育是为了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样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要紧密贴合武汉地区的旅游的实际,包括课程的设计、课程的内容、实践教学体系等等。武汉地区的高职旅游管理在以上各方面与武汉地区的旅游区域经济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

1.3专业教师能力局限

高职教师的素质是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保证,高职教师素质要求比传统的教师有着明显的差异,不仅要有相关的理论和研究能力,更重要的是相关的职业能力和先进的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武汉地区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普遍学历学位较高,很多学校基本是全体硕士以上,职称结构也较合理。目前最主要的问题是实践能力的不足,尤其是武汉地区旅游行业的所需要的实践技能存在一定的差异。

1.4学校与区域企业融合有待加强

武汉市中国区域的中心城市,武汉地区的旅游企业众多,按照分类主要有:酒店、旅行社、景点运营等等。武汉地区很多高职学院没有积极的与区域的企业合作,根据调查武汉地区高职学院的很多旅游专业的学生去了一些经济发达的省份,如浙江、江苏和广东。武汉高职学院培养的旅游管理的人才纷纷外流。武汉地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负责人要积极与武汉地区的旅游企业合作,在政府的协调下形成良好的校企合作模式。

1.5高职办学条件制约与区域经济的融合

武汉地区很多高职学院由于经费有限,在专业建设方面费用分配不是很均衡,大部分资金流向了很多对设备比较高的工科专业,在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训室建设方面显得有些不足,很多学校的客房、餐厅等设备不足,学生实践的机会较少。有少数学校当初申办旅游管理的专业初衷就是对师资和硬件的要求较低,没有达到专业教学的需求就上马进行专业的开设,招收学生,办学条件的制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才的培养质量。

2武汉地区高职旅游管理与区域经济融合的建议

2.1通过武汉旅游市场调研,制定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

合理的高职培养方案是需要一些的步骤,最后通过论证而来。为了更好的制定武汉地区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首先要成立专业调研团队,通过实地的走访企业,收集相关政府的数据,与企业的人事经理问卷调查,得出武汉地区旅游行业缺口最大的行业方向,对该方向进行仔细研究,得出学生所需要的实践技能,最后转化成相关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

2.2专业方向与区域经济的融合

武汉地区的旅游行业除了传统的旅游形式外,出现了一些新的旅游方向,如会展业务。而武汉会展业,在2012年之前都是在百万方以下,在2012年突破了百万方,比如去年糖酒会,参观观众带来了15万人,未来像这样大型的展览会在武汉会越来越多。武汉展览面积很有希望在2015年突破200万平方米。会展业在武汉未来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将成为下一阶段内的经济发展大势。会展行业有很大(下转第29页)(上接第25页)的带动作用,有关专家就提出会展行业的带动是1∶9,会展行业1倍的投入将带来9倍的经济价值。会展行业也是武汉地区重点发展的产业。武汉地区的旅游管理专业要积极调研武汉的会展行业,开着会展相关的方向,为武汉的会展业培养合格的人才。除了会展外,武汉地区的邮轮行业也有一定发展。武汉地区是中国重要的船员培养基地之一,伴随海员培训的海乘培养也是旅游管理中一个特色方向。

2.3专业教师素质与区域经济的融合

为了提高教师的素质,武汉地区的旅游管理专业要缔结一个类似的旅游管理师资协会,通过协会的指导来创造一些机会。一方面可以多开展一些师资的经验交流会和课程的观摩会,通过专业建设实力强的学校来带动薄弱的学校,尤其是实训的建设。协会也可以开展一些集体的企业调研活动,并且可以做到企业的资源共享。每个学校要健全相关的教师实践顶岗的政策和经费的保障机制,积极把教师在没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下推向市场和企业。

2.4校企合作模式与区域经济的融合

为了形成了良好的校企合作模式,武汉地区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要和企业有一个长期的互动机制,形成良好的合作共赢关系。最常见的模式就是校企订单班模式,目前武汉的很多高职院校和武汉地区的旅游企业开展订单合作,进展情况良好。除了传统的订单班,还可以积极尝试在用工高峰期的顶岗实习。除此外,高职学校的师资和良好的学习环境则将可以成为企业的员工的在职培训基地。校企合作是一个尝试阶段,目前合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只有在边摸索中得到解决。

2.5专业实践教学环境与区域经济的融合

区域经济内的企业为专业提供校外实训和实习基地,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二方面可以有效缓解部门单位的人员不足,学生实习可以得到有力的补充。校内的实训环境也要紧跟区域经济,专业教学环境除了基本的多媒体教室外,还需要有其他相关的支持,如精品共享课的建设、专业图书资料室、实训室的建设等等。其中实训室是最重要的环节。为了服务武汉的区域经济发展,实训室的建设要突出武汉特色,武汉导游课程中,可以模拟建设一些武汉一日游中的场景,让学生在每个场景前有针对性的讲解。在餐厅实训室中可以较多的出现武汉地区的特色饮食等等。还有武汉的两江游产品都可以在实训室里得到体现。教学环境的建设不是一日建设,武汉地区的高职学校要支持旅游管理专业的硬件相关的建设,逐步改善专业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1] 李玉华.基于服务区域经济的大湘西高职旅游专业建设思路与对策[J].读写算,2013(30).

武汉大学专业篇5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 高等教育 均衡发展

2001年12月17日,湖北省社科院《要文摘报》2001年第50期发表陈文科研究员《关于发展“大武汉”集团城市的建议》的文章,接到省委领导重要批示,标志着武汉城市圈的发展雏形诞生。2004年4月7日,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标志着武汉城市圈建设从提出、研究论证已到了全面推进、实施的阶段。①武汉城市圈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建立。武汉城市圈位于我国中部地区腹地,拥有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其中武汉市在城市圈高等教育系统中具有绝对优势,武汉城市圈区域间高等教育均衡发展,是城市圈高等教育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武汉城市圈的城际空间结构

武汉城市圈在空间上是以武汉市为中心,半径约100公里的区域范围。城市圈由武汉市、黄石市、鄂州市、孝感市、黄冈市、咸宁市、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共9个城市组成,总面积57822.36平方公里、总人口3067.3万人、GDP总量2977.54亿元,分别占湖北省总量的31.1%、51.2%和59.8%。

武汉城市圈内以武汉市为中轴线,咸宁、鄂州、黄冈、黄石四市自西向东依次位于中轴线东侧,孝感、仙桃、天门、潜江四市自东向西依次位于中轴线西侧。武汉城市圈9个城市的地理位置分布呈现出以武汉市为轴心,东西两侧均匀分布的耦合形态。这种城市空间结构将武汉城市圈自西向东划分为偏西区域、中间区域和偏东区域,这三个区域的划分确定了武汉城市圈城际间的空间结构。城际空间上自然的几何形态是城市圈发展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汉城市圈系统中的高等教育子系统与其母系统具有相同的城际空间结构。高等教育子系统的空间结构是武汉城市圈东、中、西三区域高等教育互动发展的要素。

武汉城市圈高等教育系统的整合主要分为两个过程,具体的、物质层面的过程:即实体高等教育资源的流动和高等教育内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抽象的、精神层面的过程:即高等教育圈的思想内化认同和互补。根据海格特的空间相互作用理论,武汉城市圈内三区域间高等教育的相互作用呈现出混合性、复杂性、级层性的特征。其相互作用模式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中心辐射模式”,以武汉为中心的中间区域利用自身绝对优势分别对东、西两区域产生辐射和带动作用;第二阶段“线性传导模式”,三区域间具有相对比较优势资源的区域向比较劣势的区域进行转移实现区域间互补;第三阶段“动态对流模式”,三区域发展已处于大体稳定平衡状态,三区域呈集中式螺旋向上发展趋势。

目前,武汉城市圈三区域间的城际空间地理结构系统下高等教育体系的结构是以中间区域武汉市为主,东、西两侧为辅的金字塔型不平衡发展形态。这种金字塔型结构从长远的战略角度来看,不利于武汉城市圈三区域高等教育体系间的相互促进和均衡发展。通过对关于武汉城市圈区域结构划分的文献整理分析,学者普遍根据武汉城市圈城际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和隶属度为视角将武汉城市圈大体分为核心圈:武汉;中间圈:孝感、黄石、黄冈;圈:咸宁、鄂州、天门、仙桃、潜江。其基本结论是:应以武汉市为城市圈的绝对中心,向其他外圈层城市进行辐射式影响。②

本文认为以武汉市为中心向外圈层城市进行辐射式影响的结构方式有其现实依据,但不利于武汉城市圈整体的均衡互动发展。所以本文根据武汉城市圈九个城市的地理分布,重新划分了其地理区域,形成了偏东、中间、偏西三区域互动发展的“三核结构”模式。

高等教育系统是城市圈大系统中的子系统,武汉城市圈的“三核结构”互动发展模式,应然是城市圈高等教育系统区域划分的依据。“三核结构”具有稳定性和联动性的几何特征,所以本文将武汉城市圈区域高等教育划分为:偏东区域、中间区域和偏西区域,与城市圈的地理空间区域划分呈现耦合形态。

武汉城市圈高等教育现状分析

武汉城市圈三区域间的高等教育规模和质量均极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中间区域武汉市的高等教育规模和质量明显强于东、西两区域。中间区域与东、西两区域间具有明显的高等教育级层差异性,不利于均衡发展。

中间区域高等教育规模较其他两个区域具有明显优势。武汉市拥有中央部委高校8所、省属本科院校15所、普通专科学校1所、高等职业学校(含民办)32所、独立学院22所、成人高校7所。③

在武汉城市圈高等教育系统中,三区域按照高等教育发达程度排序依次为:中间地区、偏东地区和偏西地区。其中偏东地区和偏西地区共8个城市的高等教育规模总量还不到中间地区(武汉市)的四分之一。截止2009年5月31日,武汉城市圈中经教育部认可的普通高校中,位于鄂州和天门两市的高校数仍为零。④

目前,武汉城市圈高校工作人员中,专业教师队伍的比例明显偏低,同时专业教师队伍的质量参差不齐。其一,从绝对数量来看,城市圈高校专业教师队伍与行政、工勤人员的整体比例基本持平,其中偏西区域的绝对数量和相对比例较其他两个区域都明显偏低。其二,从专业水平来看,城市圈高校专业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和教学科研水平差距较大,主要集中在中间区域中央部委院校和省属重点高校教师的专业水平明显高于其他普通高校、专科职业技术学院和成人高校的教师,直接导致城市圈区域高等教育的实力不平衡。

武汉城市圈高等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的比例偏低,武汉城市圈三区域的高等教育经费级差现象严重,偏东、偏西两区域的高等教育经费总和仍低于中间区域的高等教育经费,且偏西区域的高等教育经费不到中间区域的三分之一。

武汉城市圈高等教育均衡发展对策

本文认为武汉城市圈高等教育系统的均衡发展,需要东、中、西三区域高等教育子系统形成“三核联动”的发展模式,逐步缩小区域间的高等教育引力强度差,拉近区域间的高等教育实力,实现城市圈高等教育的稳定均衡发展。

加强武汉城市圈高校专业教师队伍建设。首先,需要明确专业教师队伍在高校的主体地位,切实保障高校专业教师的权利,逐步扩大高校专业教师队伍的比例;其次,需要在各区域、各高校建立高校专业教师的发展保障机制和客观评价体系,切实提高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最后,需要大力倡导高校教师的流动性与稳定性相结合,促进优秀的专业教师在城市圈高校内进行合理的流动,保障区域间高等教育的平衡性和发展性。

完善武汉城市圈高等教育投入机制,拓宽经费来源。武汉城市圈的高等教育经费包括:1、政府财政性教育经费: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主要是财政拨款;财政预算外教育经费,主要是各级政府征收的用于教育的税费、企业办学经费、校办企业、勤工俭学和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的经费等。2、国家非财政性教育经费,主要有社会团体及学生家庭和个人投资、捐集资、学杂费和学校其他自筹经费收入等。

武汉城市圈应该促进城市圈预算外教育投资比例的逐年增加,特别是社会力量和企业办学的教育支出,初步形成财、税、费、产、社、基、贷、息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教育投资多元化格局。同时,必须切实加强偏东和偏西区域的高等教育投资数量,保障三区域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武汉城市圈高等教育作为社会的公共服务项目和重要建设工程,城市圈各级政府应该承担其主体责任,不断完善高等教育的投资体制,保障落实高等教育经费的数量和比例。

促进武汉城市圈三区域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武汉城市圈高等教育均衡协调发展的前提是交流与合作,根据比较优势理论,无论是处于优势地位的中间区域,还是处于劣势地位的偏东、偏西区域,都可以通过交流与合作进一步促进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进而促进城市圈三区域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

武汉城市圈中间区域的高等教育规模与质量具有明显的绝对优势,则可以通过网络互联、校际共建、学术交流、资源共享等模式,充分发挥其比较优势给予偏东、偏西地区支持,促进城市圈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武汉城市圈偏东和偏西区域在高等教育领域较中间区域虽然整体发展情况相对落后,但同样可以充分发挥自身高等教育资源丰富、区域广阔的比较优势,紧密联系城市生产、服务居民生活,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构建社会文明。同时,与中间区域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互相促进,均衡发展。(作者分别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高等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

注释

①“关于武汉城市圈的提出、论证和规划编制”,

wuhan18.省略/,2007年5月22日。

武汉大学专业篇6

从被遗忘的角落到武汉地图上的经济重镇,从默默无闻的城市一隅到影响中国的重要产业基地,光谷因不断涌现富有创造力的企业家、科研精英、知本新贵而变得生动、耀眼,并汇聚成一股令世界无法忽视的中国创造力量。

此次评选出的“最光谷・创造力30人”,由专家评审团经过四个多月的甄选,依据“创造力”这一核心标准,经过多轮筛选最终得出。他们,或者是各自行业的领军人物,或者拥有数项国际专利的专业科研人士;或是在某个行业经营模式等方面引领趋势的企业家。他们拥有不同的脸孔,来自不同的行业,但是他们身上,共同闪耀着百折不挠、不断超越的创新精神,而这种创新精神,正是光谷短短十年间成为迅速崛起的背后的推得力量,也正是这种力量,引领着“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活动现场,武汉市委常委、市委副书记涂勇寄语光谷,“一是要在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挥先行示范作用;二是在建设100所世界一流科技机构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三是在武汉'十二五'计划中,发挥领跑带动作用。”

当晚,33位最光谷・创造力人物,年龄最大75岁,年龄最小仅28岁。正如75岁的微氢科技董事兼战略顾问黄戊朴所言:“创业创新,不分年龄。”在创新的源地,老当益壮,年轻人更不甘示弱。28岁获奖者瑞工科技总经理吴建霖表示,作为80后创业人,企业成长离不开创新,更离不开政府扶植。“我们将为改善我们天空的颜色而竭尽全力。”荣获“最光谷・创造力”特别贡献奖的武汉博大科技集团总裁刘建设表示,作为第一批进驻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企业之一,20年来,与其说是博大和自己对光谷发展有那么点滴贡献,不如说是省市、东湖开发区,成就了企业和他本人的成长。明年60寿辰的他说,“企业发展的路还非常漫长,跟刚才的黄老比起来,我至少还有15年值得奋斗。”

涂勇 武汉市委常委、市委副书记

此次推选出的最光谷・创造力30人,是光谷人才中的佼佼者,是光谷企业家的优秀代表。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三种精神――创业、创新的时代精神,奋进、超越的企业精神,担当、奉献的社会精神。他们身上体现的这些闪光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向光谷创造力30名企业家致以崇高敬意。

总结自我,更重要的是超越自我;总结先进,更重要的是弘扬先进;总结过去,更重要的是开创未来。现在,武汉正进入快速发展期,进入国际化、信息化、市场化新阶段,进入新的竞争时代。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对以30位优秀企业家为代表的光谷企业家们提出三点希望:

一是在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挥先行示范作用。

二是在武汉市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新兴产业发展中,尤其在信息、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等领域,发挥创新引领作用。特别是在武汉市委市政府提出的100项原始创新技术的攻关、建设100所世界一流科技机构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

三是在武汉十二五新一轮规划中,发挥领跑带动作用。

我们要不为成绩所累,不为定势所困,不为困难所惧,唯其如此,武汉的、光谷的事业将大步前进。我相信以“最光谷・创造力30人”活动为契机,以这30名企业家为代表的杰出人士,将在光谷这片沃土上发挥出更大的创造力。

光谷必将涌现出更强大的创造力!

吴建霖 武汉瑞工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感谢阳光100,楚天都市报以及《鄂商》杂志给予的支持,我是一个80后的创业家,确实很年轻,我希望能够代表新一代年轻人作一个简单的承诺,努力改变武汉的颜色。

贺红武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化学学院农药化学研究所所长

只要能够干的话,一直把创新工作做下去。”

黄戊朴 武汉微氢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兼战略顾问

谢谢阳光100,楚天都市报以及《鄂商》杂志。我想创业创新不分年龄大小,贡献是第一,“小车不倒只管推”,谢谢。

冯克斌 武汉海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我做了三十年的厂长书记,我信奉这样的格言,人过60才开始,所以我现在对航天航空特别有感情,我想为我们的航天航空奔走一辈子,谢谢大家!

叶毅 风脉(武汉)可再生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经理

感谢阳光100,楚天都市报以及《鄂商》杂志。我想我可以代表我们之中一些处于创业初期的企业,拥有创造力只是第一步,但是把创造力转化为生产力,还需要社会的大力支持和自主创新,谢谢大家。

刘文 烽火科技集团副总工程师

谢谢楚天都市报、《鄂商》杂志、阳光100,这个奖励对我个人和企业都有很大的鼓励。烽火科技集团现在面向智能电网,希望把集团在光电、通信方面的优势加以发挥。未来我和几位年轻的同事会再接再厉,一起为武汉光谷做出更大的贡献。

最光谷 ・ 创造力30人获奖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胡越华

女,湖北盛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1995年进入少儿图书出版界,长期从事策划与管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奠定了出版社在少儿图书领域的成功发展基石,成为著名品牌之一。2007年10月创办湖北盛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推出的大型动画巨片《阿特的奇幻之旅》,是全球首部中国式奇幻三维高清动画连续剧,在技术和题材上填补了国内多项空白,极大地提升了湖北省在全国创意产业中的地位。

许桂华

女,武汉光谷激光加工连锁股份有限公司CEO。开创性地联合了光谷激光、华工科技、楚天激光等三大激光巨头,以及全国各地区各行业龙头激光加工企业,成立了“武汉光谷激光加工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十二五”期间(2010年―2015年),光谷激光连锁公司将在全球建100个激光加工站,其中国内90家,海外10家,激光加工站收入规模将达10-15亿元人民币,光谷激光连锁公司将成为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激光加工连锁企业。

冯克斌

男,武汉海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1986年起连续多年被评为武汉市十大新闻人物、优秀企业家、省市劳动模范。1983年后他先后带领连续4年亏损的武汉市电源配件厂和陷于瘫痪的武汉市半导体器件厂走出死胡同,扭亏为盈,并创历史最好水平。他现在任职董事长的海创电子,先后成功装备神舟一号至七号飞船,是全国同行中为“神舟”载人航天工程配套产品种类最多的企业,他本人也多次被授予功臣称号。

彭国红

女,楚天激光集团副总裁、奇致激光技术(中国)有限公司总裁。湖北省工商联美容化妆品商会副会长、湖北省激光学会医用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等职。由于在国内医疗激光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她先后被授予“武汉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武汉市首届“巾帼建功十行百星”、“三八红旗手”、湖北省首届“十佳职场魅力女性”等光荣称号。

吴建霖

男,武汉瑞工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2006年研发了第一代国产晶体硅电池光纤激光划线设备。2007年在美国3i-systems公司,主持TFT-LCD五代线全自动光学检测设备的国产化工作及TFT-LCD 3.5代线全自动光学检测设备的自主设计并实现量产,该设备获得广东省科技厅重大科研技术成果鉴定。如今,他自主创办的武汉瑞工科技有限公司,一年内通过了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取得了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多项,并成功获得了国家创新基金。

颜国顺

男,武汉无线飞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湖北人才特区“3551海外高层次人才”首批获奖者。先后获美国印第安那大学凯利商学院工商管理MBA硕士学位、美国波尔大学获计算机通信技术硕士学位。曾任美国汤姆逊公司北美业务中心首席信息官、信息总监等职。去年4月在光谷创业,短短3个月,其3G中断应用产品顺利通过工信部的入网检测,以及中国质量3C检测、中国移动产品入库检测,目前已上市热销。

侯铁信

男,武汉国测诺德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侯铁信是一名国内外知名的电力技术专家,多年来其个人的发明获得了二十余项专利技术,这些专利技术为他所在的公司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主持的高压电能表多次新产品的开法,技术上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他是中国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的十几名委员之一,该委员会的任务是为国家起草电力技术标准,他本人是中国电能质量标准的第一起草执笔人。同时也是国际著名的IEC国际电工委员会的成员之一。2007年他作为中国代表团团长出席了IEC东京会议。2010年6月 他当选湖北武汉风电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 。

孙小蓉

女,武汉兰丁医学高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其细胞学诊断技术先后获得10余项系列专利,软件著作权1项,产品注册7项,并实现了技术与产品的国产化、系列化、配套化。去年,“全自动细胞DNA定量分析系统”创新了DNA定量细胞学诊断标准、创新建立“麦当劳式”连锁兰丁标准实验室的商业模式,同时也启动了自动癌细胞诊断的革命。

吴信才

男,中地数码集团董事长。他长期从事我国GIS领域的教学、科研、开发工作。率先研制成功了中国第一套彩色地图编辑出版系统;第一款具有自主版权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平台MapGIS,打破了长期以来国外GIS软件一统天下的局面;成功开发出了国际最新的“第四代GIS技术”为特征的分布式超大型GIS平台软件,结束了我国在超大型GIS工程上长期依赖国外软件的局面。

赵家新

男,武汉高科国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获市“五一劳动奖章”,并先后担任湖北省企业家协会副会长、武汉市仲裁委员会仲裁员、武汉市企业联合会常务副理事长、武汉动漫协会会长等职。

李莉娥

女,武汉人福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在她的直接带领下,公司相继开发出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二类新药盐酸瑞芬太尼等一系列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品,使人福药业公司连续五年位居国内同行业排名第一。个人拥有发明专利2项,修订的5项药品质量标准达国家药品标准。

徐进明

男,日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留住太阳的脚步”,是日新人的目标,是火炉城的“太阳梦”,更是环保时代全世界的追求。

日新科技,业如其名,日日更新,天天进步。作为领导者,徐进明先生正是秉承这一理念,带领公司成为光伏产业的先锋。创造力是日新的灵魂,向光明前进是日新的宗旨!

朱佑兰

女,江通动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2008年获武汉最具影响的行业十大创新人物称号,同年获得中国创意产业年度大奖―中国创意产业先进个人奖,2009年获“湖北省十大优秀女企业家”称号。江通动画推出的大型动画系列片《天上掉下个猪八戒》(104集)连续四年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段首播,被国家广电总局作为优秀国产动画片第一名向全国推荐播出。江通动画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是国家广电总局授牌的“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和国家文化部授牌的“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卢靖平

武汉东方金太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中国长航集团和中石化开发了长江水域“油料库存管理系统”,在长江上推广使用。开发的大流量水上加油环保枪试验成功,并获得技术专利,应用在石油/石化船舶加油站,解决长江母亲河(油料滴漏污染的)环保问题。09年被评为“湖北省优秀软件企业”。2007年当选武汉大学MBA联合会常务副会长。09年当选为湖北省青年常委,科学技术界副秘书长。

姚华

女,武汉光谷联合股份有限公司营销总监。房地产开发与营运业务的研究和营销管理工作近20年,先后主持光谷软件园、光谷金融港以及光谷生物城等项目的前期策划和营销推广工作,先后为爱立信、联想利泰、华为技术、交通银行华中金融服务中心、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银联商务后台中心、光大银行客服中心、泰康人寿等国内外知名企业提供了专业的项目建设解决方案。目前,正在主持光谷联合公司所开发的主题产业园区光谷软件园和光谷金融港的招商宣传工作。

黄戊朴

男,武汉微氢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兼战略顾问。1985年黄戊朴先生出任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光纤筹备处处长,负责中外合资光纤光缆公司的谈判、建设工作,并成为中荷合资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创始人之一。2006年,黄戊朴再创业,出任武汉微氢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兼战略技术顾问,潜心研究内燃机节能减排技术,由其主持研制的应用于汽车发动机掺氢节能减排的内燃机微氢喷射降排装置已获得省级科技成果鉴定,该项成果是国内首创,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李江

男,武汉智图光电公司董事总经理。在国外从事光电互动技术研究近8年后,去年在武汉创办武汉智图互动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并任董事总经理。曾先后在国外学术期刊发表多篇论文。拥有4项中国专利,1项美国发明专利。

张先炳

男,武汉华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先后当选全国生物基材料及降解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世界生产力促进会高级顾问,省工商联常委,他还被评选为中国改革十大创新人物。经过10年艰苦创业,华丽环保公司已成为中国低碳材料行业的龙头企业,国家生物材料产业化示范基地,PSM也成为了全球低碳材料的知名品牌。

马志辉

男,武汉闪亮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技术总监。自主研发的LED真空玻璃图像显示装置,获国家专利,填补了国内空白,是国内LED显示技术应用领域的专家。

何成鹏

男,武汉三工光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级工程师。公司专心致力于激光加工设备和太阳能成套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其中激光刻膜机填补国内空白,激光划片机替代进口,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85%,是国家外经贸委援外项目指定产品。三工光电在全国设有40多个商和办事处,产品在满足国内市场的同时还出口美国、日本、韩国、印度、巴基斯坦、俄罗斯、法国、波兰、苏丹及东南亚、台湾、香港等25个国家和地区。

金华

男,武汉童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EO。童年网创始人,兴办“没有不良信息的面向未成年人的互联网综合门户”是金华的理想。历经5年时间、数百次的调研、近10次大改版不断地完善,童年网已经具备了互联网上所有成熟的功能和服务。有些功能和服务,甚至比几大门户网站都要完善,极受未成年人网民欢迎,仅通过口碑宣传已有数十万儿童网民注册入驻童年网。

贺红武

女,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化学学院农药化学研究所所长。曾在日本九州大学、德国美因兹大学从事研究,90年代初回国后长期致力于有机化学,农药化学以及新农药创制研究工作,先后承担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的科研项目40项,发表SCI收录论文近百篇,获得10项授权中国发明专利。先后承担了六个农药新品种及一个农药增效剂的应用基础研究与工业化开发,领先国内外同类技术的水平。发明了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原创性的新型茎叶处理除草剂,为我国创制新农药摸索出一条新思路。

刘奕夫

男,武大吉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2009年入选武汉市东湖开发区“3551”人才特区首批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武大吉奥自主研发产品――多源空间信息网络共享与互操作平台软件GeoGlobe,2009年11月1日,顺利通过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组织的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主节点服务系统软件功能性测评,有力的占据了这一场艰苦卓绝的团队战斗的制高点,成为各省市建设节点的首选。

陈俊涛

男,武汉通用集团(中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兼武汉鼓风机有限公司总经理。在上市的基础上成功带领“武鼓”在纳斯达克资本市场转板,是目前国内纳斯达克上市公司最年轻的CEO。他,持经伦以待慧主,怀赤诚以报之恩。始终低调的张扬、谨慎的扩张;他说他算不上成功人士,他能扮演一个强者的角色,是因为社会把他放在了“那个”位置上。

刘文

男,烽火科技集团副总工程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已提出发明专利申请超过30项,已获美国发明专利授权9项、中国专利授权6项。在国内外核心刊物40余篇。1989-1998,两次获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突出贡献奖;2000年获加拿大北电网络总裁奖;2004年获湖北省政府颁发的华人华侨“湖北省优秀创业者”称号;2005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发的华人华侨专业人士“杰出创业奖”。

吴汉东

男,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著有《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等著作10余部,在国家核心刊物发表文章100余篇。2009年被评为“2008中国知识产权年度最有影响力十大人物”,并被英国《知识产权管理》(MIP)杂志评为“2009全球知识产权界最具影响力五十人”。

肖云

男,作为聚川钢构总经理的肖云,于2003年率先在武汉提出"争做一流的企业 保证一流的品质 提供一流的服务"的“三个一”的经营理念。今天的聚川钢构拥有一整套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和先进的生产流水线。未来,它将一如既往不断进取,寻求更高的突破。

张虹

女,武汉中科凌云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她于2008年率先将全球首创、世界唯一的全永磁悬浮风光互补发电项目引入武汉,并带领公司团队先后在武汉市政府沿江大道、汉口江滩、东湖风景区、财富路等多个重要地段安装新能源风光互补照明工程,为武汉市两型社会建设起到示范作用。

叶毅

男,风脉(武汉)可再生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经理。他是光谷首批引进的“3551”海外高层次人才中最年轻的一位。2005年,获美国密苏里科技大学数理统计学博士学位,曾任世界500强、北美最大风电和太阳能公司FPL Group 风能分析部经理。今年4月回汉创业,经科技部门查新,风脉公司所有10个技术分项均为国内首创。

关杭军

男,武汉银都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银都文化致力于青春文学、动漫、书刊的编辑、制作、发行与销售,建立了覆盖全国(除、港澳台)的发行销售网络。2009年,银都文化荣获年度中国创意产业高成长企业100强,关杭军获2010年中国时代十大创新人物。

■ 特别贡献奖 ■

刘建设

男,武汉博大科技集团总裁。

他,历经时代的磨练,做过知青,工人,教授。是优秀的知识分子,也是成功商人的榜样,更是创造力的骄子。今天,博大科技集团在他的带领下,在创造中匍匐前行,“企业有活力,产品有潜力,班子有凝聚力”,省长罗清泉曾这样赞誉博大,今天的“特殊贡献奖”属于刘建设,也是博大全体职工的荣耀。

项明武

男,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创新,一个永不落后的话题,在项明武身上又一次被演绎。在率领企业迈向国际一流的征程中,书写出创新发展的恢弘篇章。

从01年至今,项明武担纲企业掌舵者已有九年时间。九年发展,项明武从不懈怠,带领企业脱胎换骨,完成由传统企业向现代企业的转型,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激发出企业的内在活力;九年历程,走过风雨坎坷,探索出钢铁技术国产化发展的新路径;九年之旅,成就光荣与辉煌,项明武将社会责任与企业发展融为一体,领导企业化蛹成蝶,振翅腾飞,成为光谷连续三届纳税“状元”。

王学海

男,武汉人福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武汉大学专业篇7

(天津师范大学 津沽学院,天津 300387)

摘要: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汉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载体,在文化传播上也有着不可低估的能量,如果将两者结合,能量相叠加,无论是对汉语的推广还是对武术的普及,都是很有益处的,同时也必将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本文通过对武术和对外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以及对外汉语专业教学特点的分析研究,归纳总结武术教育融入对外汉语专业教学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方法与建议.

关键词 :对外汉语;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武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852;H1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2-0173-02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有影响的“汉语热”和“中国文化热”的升温,以及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在全球的开设,学习汉语和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全球的趋势.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当今世界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如果将汉语教学与武术教育相结合,必将成为一种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最佳方式,对武术的发展和中国文化的传承有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1 对外汉语的现状

1.1 国内对外汉语事业的蓬勃发展

随着国内各高等院校学汉语的外国学生日益增多,对外汉语教学已经形成了相当的规模,逐步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日益受到重视的领域,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条重要渠道.自1983年国家教育部设立对外汉语专业以来,至今开设此专业的高校已经超过了百家,培养了大批的对外汉语人才.教育部2010年出台的《留学中国计划》,初步确定到2020年,接收来华留学生的规模将扩大到50万人.这所有一切都凸显了对外汉语师资人才问题亟待解决.

1.2 国外孔子学院和课堂的飞速推广

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两千年来其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从2004年国家汉办在韩国汉城创办第一所孔子学院至今,全球范围内12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465所孔子学院和71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注册学员人数超过一百万.10年来,全国共选派5万名教师及志愿者,帮助各国开展汉语教学.在孔子学院的带动和影响下,全球学习汉语的人数从10年前的不足3000万人快速攀升至目前的1亿人.

孔子学院作为一个对外推广汉语语言的机构,承载着推广和传承中国文化的重任,十年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 对外汉语的前景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文化的传播越来越受欢迎和重视.尤其是在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世博会以后,世界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更大的认同,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到中国进行汉语学习,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他们中不仅仅包括研究中国问题和中外经贸领域的专业人士,而且还有更多的普通民众,开始走进孔子学院和课堂,学习用中文交流,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历史、文学、艺术等丰富的文化知识.更多的国家开始重视汉语,重视中国文化的力量,有的甚至已经将中文纳入青少年儿童的常规课程体系.如:英国将为著名景点起中文名字;日本奥州市着手培养中文医疗翻译;韩国准备从2018年起在小学三年级以上的教科书中并行使用汉字,等等.这一切都表明对外汉语前景非常光明,发展空间巨大.

3 武术、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3.1 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武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原始社会开始,便已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形成.经过5000年的文化积淀与历史演进,武术也在不断地发展更新,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中国传统的思想、经济、军事以及政治等因素,都对武术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武术,不仅仅是一种技击技术,更是中华文化的载体与教材,是一部关于中华文明的发展史.这就是武术不同于跆拳道等技击技术的地方,也正是它吸引人的魅力所在.

3.2 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学习汉语不仅仅是学习这种语言.汉语,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重要载体.所谓对外汉语,就是要将汉语推广出去,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汉语,学习汉语甚至应用汉语.很多外国人学习汉语更多的是希望可以通过对语言的学习进而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了解中国.所以,对外汉语不光要将汉语对外传播,更要将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出去.

同是“礼仪”,汉语中同样有所体现.譬如:问候,晚辈对长辈要用“您好”而不是“你好”;询问别人的姓,汉语用“贵姓”;在提到与自己有关的人和事物时要用谦称,如“内人”、“犬子”、“愚见”等等.虽然只是日常对话,但是字句之间无不彰显着中国的礼仪原则,与谦卑有序的等级制度等.无论是从纵向还是横向来分析,武术、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统一的,密不可分的,相互促进的.

4 武术教育融入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性

学习语言本身就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况且汉语本身是很有深度和难度的.比如多音字,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或意思中有不同的读音,这就要求说话人对自己说话时的环境和要表达的意思有很准确的了解,同时书面语和口语也有不同的发音.有时表达同一个意思也有很多种不同的表示,总体上可以分成书面语和口语,书面语又有白话文和文言文之分.汉语无疑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之一.如此晦涩难懂的学习内容,如何更好地被外国人接受,确实是个难题,况且,我们还需要将中国5000年传承的文化融入其中,教就是个难题,学也同样不容易,其中还有文化差异的阻碍,这此都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以及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但是如果能把汉语教学与武术结合起来,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武术文化的教育性和激励性,也可以增加趣味性,提升学习的兴趣,还可加深对汉语的记忆和中国文化的理解,一举多得.

5 武术教育融入对外汉语专业的方法与建议

5.1 武术文化的切入

在武术教学中,技术跟文化的关系是密切的,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武术的技术是从古时候人类狩猎等活动中发展而来的,这是全世界技击术所共有的属性,但是武术受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内涵.通过教师们对学生进行武术文化的教学,可以使学生们懂得武术技术动作中的攻防含义及其产生的背景.

5.1.1 设立武术文化专题教学

在历史的长河中,出现了许多的武术名人和有趣的武术故事,可以将其设为武术文化专题进行教学,集中讲解,对于其中涉及到的专有名词,要从汉字和含义两方面入手进行解读.汉字作为浅层知识,可以先单纯的进行认字以及字词的含义了解,通过字形记忆含义,了解中国人是如何造字的;而含义的讲解要加入所包含的相关文化知识.通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其他部分相结合起来进行传播,不但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还可以利用人们崇拜偶像的心理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在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了解到了中华武术文化.具体包括通过武德渗透中国精神,通过武术的礼仪表述中国传统礼仪,通过动作衔接阐释中医养生的精髓等等.同时还可以将理论课与实践课结合起来,边做边讲,亲自参与其中更有利于对汉语及中华文化的学习.

5.1.2 在汉语教学中加入武术电影

中文的电影,也是学习汉语很有效的途径之一,这和学习英语是一样的,练习听力,还能从电影中了解中国的文化、环境和习惯.教师们应加强对于武术文化的内在精神的讲解,使学生们对武术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明白其精神.比如武侠电影,不光有华丽的动作,其中人物的个性特点也是中国提倡的精神的体现,比如:侠义精神,爱国精神等等.武术电影本身就很具有吸引力,寓教于乐,字幕、声音、场景,使学习者从多方位感受汉语的运用和中华文化的魅力.

5.2 武术技术的普及

根据近几年来国家汉办和孔子学院总部招募汉语教师志愿者的通知,相当多的岗位技能要求都明确表达了对武术或太极拳的汉语教师人才的需求与偏爱,这也就给我们指明了一个很好的方向,就是在对外汉语专业教学中推广与普及武术,加强武术文化与技能的学习,必将有助于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就业与发展.针对对外汉语专业的特点,开设一批特色的武术必修或选修课程,比如太极拳,长拳,剑术等等,尤其是结合高校二年制的体育必修课程,创新学生体育课程设置,再综合考虑地方武术特色,打造高校独具特色的对外汉语武术课程.

综上所述,武术和汉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两者在教育方面相辅相成,因此可以将二者和谐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武术提升汉语学习的趣味、丰富汉语学习的内容,让汉语推动武术在世界的发展与传播,让更多的人,更真实地了解学习中国武术,体味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与影响,而不仅仅是单纯的崇拜却无法很好地学习.这样可以更大限度地将中国传统文化在更短的时间内传播到更多的地方去,形成强大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陈昌贵,翁丽霞.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创新人才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08(4):77.

〔2〕赵宝虎,董刚.武术文化的对外传播[J].科技信息,2009(32).

〔3〕郭悦.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传播的重要性[J].安徽文学,2008(12).

武汉大学专业篇8

武汉政协网2007年,是新一届政协的开局之年。市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按照市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的统一部署,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和中共十七大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中心,以“加快创新武汉和谐武汉建设,为实现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为目标,认真履行政协职能,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同港澳台侨同胞的联系,增强服务意识,积极开展对外友好交流交往工作,为我市对外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取得较好成绩。

一、围绕中心,为经济建设服务,专题调研工作取得新成果

开展调查研究,是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专委会组织委员深入实际、联系群众、了解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贯彻落实情况,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一年来,我们围绕市政协常委会议题和专委会工作特点,组织了专题调研和委员视察等活动。

(一)围绕市政协常委会议题组织专题调研。一季度,专委会围绕十一届二次常委会“关于实施‘十一五’规划,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步伐”议题,在分管副主席肖志钢、江中联率领下,到市外经贸局听取有关负责同志就我市"十一五"规划中我市外资大项目引进工作情况通报,赴武汉新区、武汉经济开发区调研,视察香港世贸集团在建的锦绣长江和知音大道等项目建设工程情况。为了更进一步准确地摸清外资企业在汉的发展情况,走访了华中商贸园有限公司(台资)、香港·武汉华乐地产拓展有限公司,听取了公司负责人关于企业运作情况的介绍并进行座谈。通过调研形成了《关于我市外资大项目引进工作的几点建议》专题报告,并由专委会主任黄楚卿在市政协十一届二次常委会上发言。三季度,与市政协科教文卫体专委会联合组成调研组围绕十一届四次常委会“关于加快武汉城市圈发展步伐”的议题,召开“武汉城市圈旅游资源整合”调研情况通报会,请市旅游局负责人就武汉城市圈旅游资源整合情况作专题通报,分别到黄冈、孝感市召开由8城市政协副主席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听取对武汉城市圈旅游资源整合的意见和建议,调研专班成员还赴新疆、甘肃等地考察,形成了“积极推进武汉城市圈旅游资源整合,促进市场一体化,做大做强旅游产业”的调研报告并在市政协十一届四次常委会上发言。

(二)组织重点课题的调研。根据《政协武汉市委员会2007年重点调研课题实施意见》(武协字〔2007〕6号)精神,专委会与对外友好界别组成联合专班,由市政协副主席肖志钢、江中联领队,围绕国际资本流动趋势对我市利用外资的影响、三资企业(外商)在汉投资现状以及政府对策进行调研。为了选题准确,体现对外工作的特点,组织委员与主席约谈,在广泛听取委员对课题的意见和建议基础上,成立调研专班,制订详细的调研方案。听取市发改委、市外经局、市招商局、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吴家山台商投资开发区等单位通报外商在我市投资情况;分别召开部分外商驻汉代表机构和我市部分外资企业座谈会,邀请澳大利亚贸易委员会武汉办事处、曼彻斯特武汉联络处、香港贸发局武汉办事处等20多家企业负责人,听取他们在汉投资发展、经营状况和面临的困难及今后企业投资经营计划等情况。通过访谈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分析武汉在利用外资和外资企业在汉发展情况及引进和使用外资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探讨国际资本对华投资的现状和发展形势,为我市及时调整招商引资对策,提高我市对外招商引资水平,促进我市对外开放和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建言献策。为了使对策和建议具有可操作性和前瞻性,调研组还考察了北京和天津市政府有关部门,致函上海和深圳市政协收集有关资料,了解、学习兄弟城市经验。经调研组成员认真磋商、修改形成了《把握国际资本流动趋势,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的调研报告。

(三)认真做好提案督办和委员视察工作。上半年,专委会在肖志钢副主席带领下,到市民政局督办市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集体提案《发挥留学回国创业人员作用,积极推进我市自主创新进程的建议》(第0114号)、《建立和完善我市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建议》(第0115号)、《建议将军山南大门等道路命名为武汉大道》(第0116号)。听取市人事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民政局负责人关于办理第0114、0115、0116号提案的进展情况通报,并就进一步提高提案办理质量、提案涉及的为留学回国创业人员提供良好的环境、学习和借鉴先进城市的经验,优化我市外商及港澳台企业投资环境等问题提出了

意见和建议。组织委员就《发挥留学回国创业人员作用,积极推进我市自主创新进程的建议》(第0114号)提案的督办工作到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开展专题调研,并对光谷软件园进行了实地考察,视察了软件展示厅、思远教育、江通数码、动漫公共平台、数字媒体公司、软件公共技术平台等项目并进行座谈。张敏委员提出的“武汉创意产业振翅待飞”、“开辟创意产业发展空间”等建议,分别刊登在长江日报《议政建言》专版和《经济新闻》栏目。下半年,专委会与市政协文史学习委员会联合组织视察辛亥首义文化建设情况,并分别到武昌区起义门、中山路、蛇山南坡、首义文化广场等辛亥遗址视察。在召开的座谈会上,30多位市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就打造首义文化名片出谋划策。委员们还联系工作实际深入基层进行调查调研,积极撰写提案。今年,在市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期间,提出提案102件,集体提案3件,我委的提案及反映《社情民意》受到市领导和职能部门的重视,如,张敏委员的《关于加快发展武汉市创意产业的建议》提案,在市政协《社情民意》上刊登后,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市委书记苗圩、袁善腊常务副市长、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朱毅等分别作了批示。王辉光委员全年撰写提案、《社情民意》共计40多篇。香港委员陈永坚《关于充分利用天然气资源促进武汉市健康发展的建议》提案,在市政协《社情民意》地刊登后,常务副市长袁善腊作了批示,责成政府职能部门专题研究具体落实措施。澳门委员吴坤林关于《抓住机遇,促进“十一五”规划早日成功发展》的提案,受到市外经贸局高度重视,在提案回复中明确表示,要加大对澳门的宣传力度,在出国劳务人员培训、旅游、会展、工程承包、建立信息交流平台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并与澳汉联谊会建立联系,努力引导我市企业通过澳门渠道“走出去”,拓展葡语系国家的经贸往来。在市政府出台的《关于武汉航空发展引导专项资金奖励办法》中,采纳武汉与澳门尽快通航的建议,提出奖励新开国际航线的航空公司,推动武汉-澳门航线恢复通航。

二、密切与港澳委员和海外华侨华人的联系,拓展交流交往领域

加强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和海外华侨华人的联系和团结,积极主动地开展对外交流交往活动,加强同各国人民的往来和合作,是党和国家赋予人民政协的重要职责。一年来,接待港澳台侨胞、海外朋友100多人次,出访港澳、日、韩、法、瑞士、北欧等国7批50人次。

(一)对外友好交流交往进一步加强。为了充分发挥政协对外交往的优势,市政协加强了与世界各地的友好交往。5月份,应日本大分市政府和韩国清州市政府的邀请,市政协主席叶金生一行访问日本和韩国。在日本访问期间,拜访了我市友好城市——大分市政府和议会,分别会见了大分市副市长叽崎贤治先生、久渡晃先生,大分市议会议长三浦由纪先生、副议长渡部义美先生。双方对两市多年来的友好交往与合作表示满意,叶金生主席希望双方进一步加强经济合作,拓宽合作领域,提升合作水平,力争取得更好的双赢效果。访日期间,叶金生主席一行还参观了在武汉东湖开发区投资的日资企业网野(武汉)高科技有限公司的母公司。在访问我市友好城市——韩国清州市政府、市议会时,叶主席一行就进一步加强经济、文化交流以及促进企业互访、人员往来等方面进行了会谈。双方一致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武汉越来越成为国际资本注目的焦点,武汉市与清州市的交流必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同月,李富生副主席在香港会见美国EXE网络公司威廉.威特梅先生、美国科贝国际公司首席执行官曾宪锋先生、新加坡生物柴油储备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柏清先生。11月,市政协副主席黄蔚堂率团访问法国、俄罗斯,重点考察了城市建设和道路交通建设与管理,促进了武汉市与欧洲国家城建系统的交流与合作。12月,市政协副主席肖志钢率团访问法国、瑞士,进行议会交流,加大对武汉的宣传。12月底,以秘书长王少雄为团长的武汉代表团一行37人应邀赴日访问友城大分市,宣传了我市与大分市结成友好城市的可喜成就。在做好市政协领导对外交流交往工作的同时,组织部分委员以及所联系的企业负责人参加“中国—非洲投资贸易合作武汉推广会”。通过活动使市政协委员及其所联系的企业人士进一步了解非洲市场,熟悉我国对非经贸政策,从而为推动武汉中小企业走进非洲,开展多种形式的投资贸易合作建言献策。今年,还加强了与港澳委员的联系,市政协主席叶金生、副主席杨付华、肖志钢、李富生,秘书长王少雄及专委会负责人先后专程赴港澳考察,通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情况,港澳地区委员们倍受鼓舞。

市政协领导在“走出去”的同时,还注重以“请进来”的方式加强与日本、西班牙等国和港澳台地区高层人士交流交往。6月,叶金生主席会见以日本大分市前议长田岛八日先生为团长的日本大分市议会自由代表团一行,加强了两市议会交流。在会见时叶金生主席回顾了武汉与大分市结为友好城市近28年来,双方在经贸、科技、文体、医疗、农业等领域开展丰富多彩的交流与合作,所取得成果喜人。希望继续保持友好交往势头,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提升合作水平,为中日发展作出更大贡献。8月,十届政协主席刘善璧和副主席肖志钢,秘书长王少雄会见西班牙原驻巴塞罗那副总领事高守坚先生一行。11月,肖志钢副主席会见日本大分市长钉宫磐先生为团长的代表团一行。一年来,专委会还分别接待了市政协常委、汉港联谊会会长林兴识先生、澳汉联谊会会长吴坤林、蓝光集团董事长高训禧、澳汉联谊会副理事长杨友运先生等,接待了以市政协第

八、九届委员、香港义生五金建筑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余德义先生为团长的香港武汉之友代表团一行。

(二)做好接待来访台湾团组的工作。一年来,接待了以台湾工业总会理事长陈武雄、和桐集团林锦花总裁为团长的大陆经贸考察团一行。组织考察团到开发区管委会听取了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情况介绍,考察了开发区区容区貌,参观了冠捷科技(武汉)有限公司。还分别接待台湾知名人士胡秋原先生长女、美国宾州大学博士胡采禾女士、台湾三犬基金会负责人汪其桐一行等团组及高层人士,相互交流情况,进一步宣传了“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的大政方针,宣传了人民政协组织。

(三)举办联谊活动。9月,专委会在市职工疗养院,举行市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月圆九州,情系江城”中秋联谊活动。市政协副主席肖志钢、江中联、秘书长王少雄、副秘书长蒋君伟、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负责人等领导和被邀请的市委统战部、市人大民宗侨外委、市商务局、市旅游局、市台办、市外办、市侨办、市工商联等单位领导;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的代表、海外驻汉代表处代表、市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委员、工作顾问以及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老领导、各区政协负责人等100多人参加了联谊会。江中联副主席在联谊会上作了热情洋溢的致辞,政协委员和海内外各界人士陈洁、杨青、张敏、王树忠等结合自身工作,发表了参与政协活动感言,并通过参与互动的方式进行联欢。

三、充分发挥政协委员的优势,为我市的经济建设服务

(一)积极支持和协助市政府举办“香港·湖北武汉周”活动。武汉市政协港澳委员高举爱国、爱港、爱澳的旗帜,在积极维护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的同时,关心武汉、奉献武汉、建设武汉,认真履行政协委员的职能,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5月,由省、市政府主办的“2007香港·湖北武汉周”活动,得到港澳委员的积极支持和配合。委员们发挥优势,为“湖北武汉周”争做贡献。有的委员主动邀请香港工商社团负责人、著名工商界人士出席活动;有的委员主动提供车辆和人力支持并协助赴港工作人员开展工作。委员们积极参加湖北武汉周开幕式,以及多个专项会议活动,并与李宪生市长进行座谈,对推进武汉市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建言献策,得到市领导高度重视并对港澳委员在湖北武汉周期间积极参与,献计出力所做的工作表示感谢。在发挥港澳委员作用的同时,我委还在市政协副主席李富生带领下赴港参加“湖北武汉周”招商活动,参与了香港召开的汉南区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推介会、洪山区招商推介会、武汉市旅游局旅游推介会、王家墩CBD招商推介会等活动,积极筹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招商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和具体事项,积极支持了政府的中心工作,扩大了政协参政议政的影响力。

(二)大力推动两岸交流合作。我们不断加强与在汉台胞、台湾岛内有关党派团体和知名人士的联系和交流,主动协助有关部门促进汉台经贸、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为发展两岸关系,促进祖国统一,扩大汉台交流与合作发挥了作用。7月,我委协助市政府举办“湖北武汉台湾周”活动,专程赴京邀请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克辉、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王永海等出席会议。张克辉副主席在开幕式上宣布“湖北武汉台湾周”开幕,还参加了活动的欢迎宴会,会见了中国副主席江丙坤及台湾知名人士。我委还积极完成“湖北武汉台湾周”有关活动的筹备工作,为市政协副主席肖志钢、江中联等领导出席农业合作与交流活动做好协调服务工作。年初,还组织了以十届市政协副主席贾震涛为团长的经贸文化交流考察团赴台考察,为加强政协组织广泛团结台湾同胞,推进两岸经济合作和关系和平发展,进行了有益探索。

(三)进一步加强了同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联系和团结。配合国侨办和市政府成功举办了“2007华侨华人创业发展洽谈会”。海外华人华商、华侨华人社团侨领、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和海外华文媒体代表等近2500多人来汉出席。邀请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主任郭东坡出席会议,在市政协副主席江中联的带领下,我委黄楚卿主任、香港委员谢俊明、彭钦华、澳门委员吴坤林、叶荣发等委员参加'2007华侨华人创业发展洽谈会。会议期间,江中联副主席在“海外人才与中国发展”学术研讨会上致词,张敏委员代表本专委会作题为“发挥留学回国创业人员作用,积极推进我市自主创新进程的建议”的大会发言。我委还联合侨联界别走访中百仓储集团,介绍我市侨务工作,积极争取企业对困难侨眷在生活和就业上给支持和照顾。

四、积极探索,夯实基础,建立机制,专委会自身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一)发挥界别联系委员的纽带作用。充分发挥界别优势,积极做好协调服务工作。一是注重发挥专委会的指导作用。专委会将界别活动内容纳入《2007年专委会工作要点》中,统筹安排、统一部署,加强指导,列入季度工作安排,具体逐项落实。二是为界别活动做好协调服务工作。落实界别活动时间、地点及组织形式,联系参加活动委员,协调参与的相关单位等,如,5月、10月,专委会两次召集所联系的四个界别工作联席会议,围绕2007年调研工作,确定课题、交流调研成果。8月,组织对外友好、侨联、台盟界别召集人和部分委员到鄂州开展界别联谊活动。三是积极参与界别组织的活动。3月中旬,与对外友好界别共同策划调研课题、与侨界委员共同参加并组织协调有关“华创会”的系列活动,积极为界别活动当好参谋,出谋划策。通过开展实地调研、外出考察、走访委员、座谈会、联谊等形式活动,拓宽了委员了解社情民意的渠道,提出了高质量建议,如对外友好界别“关于加快发展武汉市创意产业的建议”受到市领导的重视,并被有关部门采纳。

(二)加强与全国、省政协和区政协对口专委会的联系。专委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后,为了开拓工作视野,拓宽工作渠道,争取对口专委会的工作指导。年初,专委会主任带队分别到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外事委员会、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拜访,汇报新一届专委会组成情况及今后工作的思路,加强了与全国、省政协的联系。同时,还到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就湖北武汉台湾周、市政协召开台海形势学习报告会等工作向有关负责人汇报并作邀请。

专委会把与区政协对口专委会的联系作为加强制度化建设重要工作,坚持半年一次的市区政协主任会议制度。如就工作互动、工作交流、工作协作进行座谈。11月,与江岸区政协在百步亭社区联合开展了政协委员进社区征集社情民意活动。并邀请13区对口专委会主任参加专委会组织每月一次的“委员活动日”,进一步加强与13区对口专委会工作的联系。

(三)加强专委会建设,为做好政协委员履行职能服务。一是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委员自学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专委会在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组织委员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学习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等内容。每季度组织委员参加市政协主办的专题报告会,利用委员活动日、界别活动等多种形式及时传达市政协主席会议、常委会议精神;每季度将武汉经济建设和市政协工作情况编印成《情况通报》发给港澳委员,为委员履行职能提供信息。积极为委员知情明政、履行职能创造条件。与市人大民族宗教侨务外事委员会、致公党武汉市委、市侨办、市侨联、市司法局、市普法办联合举办武汉市侨法学习宣传报告会。请国务院侨办国内司司长程铁生就《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等侨法的产生背景、贯彻侨法的重要意义、各地贯彻侨法的基本情况、对下一步宣传贯彻侨法的意见作报告。协助文史学习委员会举办台海形势报告会,邀请原国务院台办新闻发言人、中国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张铭清为市政协委员、市各派、各区政协和台办干部,就两岸关系问题和如何贯彻中央对台工作的大政方针和指导原则作报告。同时,为了让委员和对口区政协专委会更及时掌握台海形势动态,每月编印《台情网摘》供作参考。二是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工作流程。根据《政协武汉市委员会专门委员会通则》,结合政协武汉市委员会港澳台侨和外事工作实际,制定《政协武汉市委员会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工作规则》,明确工作任务,形成年初有计划,季度有安排,半年有小结等工作制度。同时还制定了主任会议制度,明确了主任工作分工,为委员会开展工作提供了组织和制度保证。三是开展“委员活动日”。经专委会主任会议通过,每月组织一次“委员活动日”是加强专委会自身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活动密切与委员的联系,为委员履行职能、知情参政提供平台,今年,组织委员到武汉市亚洲心脏病医院听取医院发展情况汇报和健康知识讲座,参观医院病区、门诊部、实验室等部门、体验心脏超声波等先进医疗设备;到江夏区视察藏龙岛庙山开发区、到武汉影城观看“佳片有约”;视察三资企业凯恩斯香港国际置业有限公司;组织乒乓球健身联谊活动;组织中秋联谊会;到江夏梁子湖开展联谊活动;到江岸区百步亭社区开展征集社情民意等活动,均受到委员欢迎。四是聘请专委会工作顾问,提高建言献策水平。为了提高专委会参政议政的质量和工作水平,经专委会主任会议同意,聘请了一批资深的专家、学者作为工作顾问。他们结合自己在港澳台侨和外事工作的专业,围绕专委会重点调研课题,积极出谋划策。五是协助完成《政协论坛》节目。今年,协助武汉电视台制作了以香港回归十周年为契机,“香港回归,汉港双赢”为题、以委员发表意见“热议”“两假”、政协委员关注物业管理的《政协论坛》等节目3期;与长江日报有关负责人共同策划宣传香港委员以及其在汉投资企业发展情况的专版。全年,被《政协信息》采纳39篇,《社情民意》等采纳7篇。其中4篇分别被书记苗圩、副市长袁善腊、宣传部长朱毅等领导的批示。

2008年工作要点

 2008年,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七大和中共武汉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突出团结、民主两大主题,紧密结合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工作实际,把“创新武汉”、“和谐武汉建设”作为第一要务,把建设和谐社会、促进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作为重点,着力发挥政协委员的主体作用、专委会的基础作用、界别的纽带作用;着力抓好基础工作;着力加强制度建设;努力开创市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工作的新局面。

一、丰富学习内容,创新学习形式,努力提高委员的政治素质和履行职能的能力水平

把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七大精神,作为全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重点,着力抓紧抓好。紧密联系专委会工作和委员增强素质、履行职能的实际需要,继续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加强港澳台侨和外事工作方针、政策和各方面新知识的学习,组织委员参加市政协举办的报告会、专题讲座等,为委员们多学一点、学好一点、学深一点创造必要条件。年内,围绕构建和谐和社会和学习中共十七报告等专题,将在香港和武汉分别召开两次市政协委员学习交流会。

二、把握发展主题,深入调查研究,把建设武汉城市圈、建设“两型”社会作为专委会和政协委员发挥职能的第一要务

围绕市政协常委会议题,选择综合性、全局性、前瞻性课题,深入调查研究,开展咨询论证,提出意见和建议,形成有价值的调研报告。根据调研课题的需要,开展与派、界别联合调研。重视发挥港澳地区市政协委员在调研中的作用,运用他们独特视角和前沿知识,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三、服务港澳委员,团结港澳同胞,为维护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和武汉又好又快发展再作新贡献充分发挥港澳地区武汉市政协委员在促进武汉与香港、澳门合作与交流的主渠道作用。鼓励港澳委员中的企业家加大对武汉的投资,并通过委员的渠道和社会影响力介绍更多的港澳地区工商社团和企业界人士来汉投资考察。继续扩大与香港、澳门社团组织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联系,在爱国爱港、爱国爱澳的旗帜下,促进汉港、澳汉的交流与合作。继续发挥香港汉港联谊会、澳门澳汉联谊会的作用,支持他们依照政协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配合市政府组织湖北武汉香港周招商活动。组织港澳委员赴内地开展视察活动。

四、坚持和平发展,加强交流沟通,扩大汉台经贸、文化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大团结大联合的优势,加强同台湾同胞和各界人士的联系,特别是与在汉台胞和来汉访问的台湾朋友的联系,共同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使汉台经贸、文化交流与合作再上新台阶。配合市台办,开展每年度的台湾周活动。加强同市台企协会的联系,关心支持在汉的台资企业的发展,主动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

五、贯彻侨务政策,加强侨务工作,促进海内外同胞的和谐,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在广交新朋友、深交老朋友的基础上,大力拓展新华侨华人和华裔新生代人士的工作。特别是努力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有成就的华侨华人拓展。同时,还要了解和掌握武汉籍华侨华人情况,通过持续性、累积性工作,逐步增加市政协侨务工作资源。协助市侨办,开展每年度的华创会活动。加强同市侨商会的联系,关心支持在汉的困难侨胞侨眷,主动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

六、做好外事工作,扩大对外交流,为我市实施对外开放战略服务认真贯彻中央外事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和改进政协对外交流交往工作,形成做好外事工作的整体合力,要依照政协章程,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积极主动开展对外交流交往活动。

武汉大学专业篇9

摘要:随着两型社会建设的推进,东湖高新区的产学研合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从合作能力、合作模式、合作环境、合作开放度、合作成效等方面,剖析了产学研发展的现状,从价值取向、产业联盟、成果转化、合作区域揭示了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高新区产学研合作深入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两型社会;东湖高新区;产学研合作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东湖高新区(简称“高新区”)在产学研合作领域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依然面临诸多困境。尤其是随着“两型社会”建设的深入,高新区成为了试验区中的试验区,产学研合作面临新的挑战。本文基于调研数据,对高新区产学研合作进行系统的梳理、总结和展望,为制定产学研合作政策提供借鉴和启示.

1高新区产学研合作的发展现状

无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还是高新区管委会,都越来越重视产学研合作,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1.1产学研合作能力明显增强

高新技术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规模与质量,是产学研合作能力的重要体现.

高新区培育了一批卓有实力的高新技术企业。截至2008年底,注册企业达到12784家,经营活跃企业有8000多家。其中,收入超过3亿元的企业达到72家,规模以上科技企业达到720家[1]。随着高新区管委会的推动和引导,科技型企业重视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合作主体意识增强。例如,凯迪电力、华中数控、烽火科技、长飞光纤研发并产业化了大批新产品或新技术.

高新区汇集了42所高校,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始终注重科技与经济结合,把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作为建设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科技成果的本地转化主要集中在以理工科为主的院校。其中,华中科技大学在机械、电子、光通信等领域具有比较明显的转化优势;武汉大学在本地转化的项目,主要集中在测绘、化学化工、水电利设备及生物医药等行业;武汉理工大学在机电、汽车、材料等专业转化能力较强;华中农业大学的主要优势集中在畜牧、养殖、生物等专业方面[2].

高新区汇集中科院武汉分院、武汉邮电科学院等56家国家和省级科研院所。高新区始终按照市场经济思路推动科研院所加快成果产业化、院所企业化,加速释放科研院所的科技能量。其中,邮科院、化学所、生物所、高压所等20家科研院所实现了以研发为主的事业单位向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企业的转化;中核武汉核动力所、中科院武汉分院等科研院所将科研成果直接产业化[3].

1.2产学研合作环境日益完善

产学研合作水平与外部环境的支持密切相关。高新区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改善产学研合作环境.

(1)创新服务平台日益多元化。高新区积极整合国内外科技资源,组建了“国家光电实验室”、“国家植物基因研究中心”和“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为解决特色产业发展中的重大关键科学问题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在行业核心企业建立10多个不同层级的工程技术中心,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服务;建设了多元化的共性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如软件开发与测试服务平台、光电子产品测试平台、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等.

(2)孵化器逐步专业化。围绕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高新区开创专业化孵化器发展道路,完善了从研发、孵化到产业化的体系。通过不断加强孵化器的建设,逐渐建成或正在建设武汉留学生创业园、光谷创业街、光谷软件园、南湖农业园创业中心、生物医药孵化器、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孵化器、光电子企业孵化器7个专业孵化器。截至2009年7月,高新区的孵化面积达90万m2,在孵企业突破1000家[4].

(3)大学科技园成为产学研成长链的关键环节。高新区已形成校园周边、科技园区和创业中心、孵化器相结合的多层次孵化网络。尤其是武汉长城创新科技园、武汉大学科技园、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武汉理工大学科技园、华中师范大学科技园等的建设,加快了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例如,截至2008年底,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入园企业168家,累计毕业企业85家.

(4)投融资环境不断改善。高新区在改善投融资环境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①扶持和促进企业上市,出台了《关于充分利用资本市场促进经济发展的暂行办法》;②发展风险投资,已建立了华工创投、东湖创投、光谷创投、武大创新、创业者中心等7家风险投资机构,引进了汇丰控股公司、IDG创业投资基金、Intel等境外创业投资机构;③完善了产权交易平台。中国(武汉)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成立,在全国首创非上市公司开展股权质押融资,开展了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截至2008年年底,为高新区内的艾维通信、武汉安能、江通动画、银泰科技、绿世界环保等28家公司融资35笔,总资金超6亿元[5];④促进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融资。例如,光谷基金与华夏银行签定协议,形成“贷款+担保+投资”的投融资新型融资模式,为中小城市企业提供超过1亿元的融资支持[1].

(5)促进成果转化政策推陈出新。高新区先后出台了《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暂行办法》、《科技创新基金管理办法》和《中国光谷创新奖暂行办法》、《关于推进科技人员创业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设立了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和中国光谷创新奖,鼓励科技成果的股权化、资本化。例如,在红光高清NVD项目的产业化过程中,科技人员和管理团队以知识产权入股650万元,占股比例达27%.

(6)人才特区建设加快推进。截至2008年底,高新区已累计吸引海外留学人才1300余人,创办520多家企业,涉及200多项高科技项目的研发和经营[6]。2009年,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先后出台《关于在东湖高新区建设“人才特区”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实施“3551”人才计划的暂行办法》,得到海内外相关人士的关注和响应.

(7)产学研联动机制初步形成。高新区定期召开由大学、科研院所、企业家及相关政府部门等参与的产学研联席会议,促进产学研之间的互动。尤其是地球空间信息产业联盟、光电国家实验室、软件外包产业联盟、激光行业协会、新一代红光高清视盘机产业技术联盟、光纤到户(FT-TH)联盟、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等的建设,加强了高校、企业与科研院所的联动,协同效应开始显现.

1.3产学研合作模式多元化

在探索产学研合作的实践中,高新区产学研合作形成了多种富有生机活力的合作模式.

(1)松散型合作。即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并与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目前,区内企业已建有部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省级技术中心15家。例如,楚天激光聘请中科院姚建铨院士为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聘请国内外一批知名激光技术专家组成顾问团。这种合作模式的特点是企业规模较大、研发力量较强,属于创新型企业的典范.

(2)大学院所直接将研发植入产业。即高校、科研院所依靠科研资源和科研优势,创办科技型企业以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研院所的技术人员和高校老师带着自己的科研成果,到高新区创业,将科研成果产业化,例如楚天激光、凯迪电力、凡谷电子。大学科技园逐步发展成为高校和科研所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基地。例如,华中科技大学的华中数控、天喻信息、达梦数据库,武汉大学的武大弘元、武大吉奥、武汉立得空间,武汉理工大学的南华高速、理工光科、港迪电气、理工光学等。华烁科技、中冶南方、烽火科技等则是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科研院所依靠自身的科研能力、丰富的行业经验和资源,直接将科技成果进行产业化运作的典范.

(3)共建产学研经济联合体。在发展特色产业的实践中,为了整合和利用国内外的科技资源,高新区建设了以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心)为核心的多层次技术创新支撑平台,推进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围绕重大项目建设,由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多方共建的产学研公共技术创新平台,拉动了产学研集成。其中,2002年,由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科技厅、武汉市科技局、东湖高新区管委会、东湖高新集团合作成立了我国第二个国家植物基因研究中心。产学研各方共建企业推进了科研成果产业化,例如,武汉大学开发的“OSMAR-S型便携式高频地波雷达”,选择凡谷电子公司作为实现雷达产业化的合作伙伴.

(4)产业联盟。整合产学研的技术和产业资源,以联盟的方式提升整合能力,促进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例如,软件外包产业联盟、激光行业协会、新一代红光高清视盘机(NVD)产业技术联盟、光纤到户(FTTH)联盟、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等,这些联盟的成效已开始显现.

(5)“产业基地+研究院”集成模式。高新区采取资源集聚战略,依托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成立了光电国家实验室和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其中,光电国家实验室由教育部、湖北省和武汉市共建,依托华中科技大学,由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717所组建;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由武汉大学牵头,由华中科技大学、中科院武汉分院、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凯迪电力等单位组建.

1.4产学研合作国际化初具雏形

东湖高新区的产学研开始从国内合作走向国际合作,国际化水平明显提高.

(1)谋求全球产学研资源的整合。目前,高新区内的产学研主体已开始与国外企业开展合作,积极谋求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配置和战略规划。例如,长飞光纤由中国电信集团、武汉长江通信集团与荷兰德拉克公司共同投资、合作研发;华工科技收购澳大利亚的Farley和Laserlab,通过集成创新研制出世界一流水平的高精度等离子切割机和高性能激光切割机.

(2)吸引跨国公司到高新区建设技术中心。例如,微软技术中心、IBM软件创新中心、英特尔创新技术体验中心、EDS全球服务外包中心等.

(3)聘请国外专家。例如,光电国家实验室聘请了美国、英国等8个国家的科学院院士布立顿·强斯博士,成立了“布立顿·强斯生物医学光学研究中心”;凯迪电力聘请世界著名干法脱硫专家孜默担任技术顾问,引进了7位经验丰富的德国、波兰等国家的脱硫技术专家.

(4)举办国际产学研合作论坛。例如,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创业发展洽谈会、国际光电子博览会、留学生创业会以及光谷国际论坛等.

1.5产学研合作成效显著

(1)从联合创新走向创新集群。高新区涌现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如华工科技、长飞光纤、烽火科技、凯迪电力、中冶南方、楚天激光。2001—2008年,高新区企业联合科研院所共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计划、973计划等部级创新项目320多项[7],开发了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尤其是烽火科技的3项IP网络技术标准、长飞光纤的“光纤链路测试方法”,均被国际电联批准为国际标准。高新区围绕核心技术和标准,由区内企业牵头组建了产业技术联盟,成立了光电国家实验室和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开始走向联合创新。这标志着高新区产学研合作已朝市场化、长期化方向发展,实现由点到面的突破.

(2)科研成果不断转化成社会财富。产学研结合的浪潮日渐高涨,科研成果正源源不断地被产业化,转化成社会财富。例如,由国家光电实验室研发改进的我国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红光高清视盘机NVD研制成功,武汉全真LCOS大屏幕投影仪产品试生产.

(3)部级示范基地纷纷落户。高新区已拥有了国内最大的光纤光缆生产研发基地、光电器件生产研发基地、光通信产品研发基地、激光设备生产基地、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高新区也先后被批准为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国家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示范区、全国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试点、全国第一家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区创建区、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和全国“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全国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先进集体”、“国家地球空间信息武汉产业化基地”和“武汉·中国多语信息处理产业基地”等。这些基地的落户都是官产学研合作所带来的成效.

2高新区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

面临新的形势,东湖高新区产学研发展依然存在多方面的问题,集中突现如下:

2.1校企的价值取向差异依然严重

高校注重自由探索和学术价值,往往忽略成果的市场价值。长期以来,高校对科研成果的评价,单纯以获得国家经费多少、数量、参与人的学术地位高低、所获奖励级别和数量为标准。例如,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的职称评定和考核标准,依然以论文或著作、研究项目及教学成果为依据。虽然高校、科研院所考核体系及激励机制正逐步向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方向发展,科技人员创办公司越来越多,例如,武汉东湖创业中心自成立以来累计孵化中小型科技企业886家,其中近20%的企业由高校或高校教师创办[8]。但是,武汉高校产业与北京、上海等地的高校产业相比,在数量、规模、产业实力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企业关注的焦点是科研成果的市场效益或市场前景.

目前,区内企业在创新上对高校、科研院所等外部资源的利用还不够,大多数企业的创新属于自创。据湖北省统计局2007年的《湖北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创新调查报告》显示:2004—2006年,湖北省由企业独立完成的产品创新占71.9%,独立完成的工艺创新占65.2%,只有28.1%的产品创新和34.8%的工艺创新是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等的合作完成的[9].

2.2产学研合作联盟亟待升级

跨“产学研”平台的产业联盟是现阶段高新区推进产业升级和规模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高新区的众多产业技术联盟,由高校或企业牵头,由研究机构、企业,甚至金融、咨询等中介服务机构共同参与组成(如表1所示)。但是,高新区的产业技术联盟成立时间比较短,停留在共同开发市场的初级阶段,需要经历“联系、联合和联动”,才能真正实现国家六部委鼓励和支持发展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并且,随着产业联盟的逐步推进,产学研联盟中存在文化风险、制度风险和运作风险,可能引发联盟内部的冲突和不协调,造成联盟的终止。因此,转向产学研相结合、整合有效资源的技术创新联盟,将成为今后的发展方向.

2.3在汉高校的科研成果本地转化率低

高新区的高校及科研机构有大量的科技成果可进行产业化运作,但是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远落后于其科研能力。尤其是本地高校及科研机构技术成果向本地企业转化的比率比较低,由武汉地区企业承接的项目不足20%[8],呈现出“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局面。例如,2005年华中科技大学产学研合作项目总额大约在3~4亿元,其中涉及到武汉本地及武汉周边地区的项目转化总额只有大约5000万元,仅占转化总量的25%左右[2]。武汉大学2006年以专利申请权、专利权转让、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形式实施具有发明专利的项目13项,武汉企业承接的项目只有2项[8]。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其它高校及科研机构也存在类似现象。在产学研合作方面,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对象大部分是江浙、广东等外省企业,与省内企业的合作反而比较少.

例如,武汉大学2002—2006年通过专利技术合作开发项目68项,其中与武汉企业合作开发的专利技术项目不足10%,华中科技大学2002—2006年与武汉企业也只有29项专利技术合作开发项目[8].

2.4产学研合作地区性明显

高新区的官产学研合作大多局限在本地区,以整合区内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资源为主,在积极整合全国乃至全球的科技资源,实现跨地区、跨国界的合作方面,做得还很不够。一方面,外省市高校、科研院所和中央各部委所属单位的科技人员带科技成果来东湖高新区实施转化的很少。另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虽然东湖高新区在推进产学研合作的过程中,开始引入国外科研力量,包括与国外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和独资企业的技术转移与扩散等。例如,与法国政府联合建设P4实验室,华工科技收购澳大利亚切割系统公司,凯迪电力高薪聘用外国专家。但是,高新区的产学研合作地区性过于明显,未能在更开放的环境中推进,尚未形成与国际接轨的产学研创新体系,难以融入国际性创新网络.

3促进高新区产学研合作发展的对策

为促进高新区产学研合作深入发展,结合产学研发展趋势和高新区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对策:

3.1以战略规划引领产学研合作持续发展

产学研合作的可持续发展,既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产学研合作过程的重要运用,也是产学研合作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高新区的产学研合作正经历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由点到线到面,由小规模到大规模发展的转型时期。在转型时期,明确产学研的未来发展方向至关重要。因此,必须结合高新区产学研合作经验,制定高新区产学研合作发展战略,明确产学研合作的战略目标和基本思路。以规划促进产学研结合工作的规范开展,引领产学研工作纵深发展.

3.2以战略联盟和合作网络驱动产学研合作国际化

随着经济、科技的全球化发展,产学研合作不能局限于区内、国内。扩大产学研合作的外延边界,走出一条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国际化道路,是高新区成功嵌入国际性创新网络,逐步向全球产业链高端推进的必由之路。一方面,随着产业技术联盟的不断发展,利用现有具有影响力的技术联盟或产业联盟,加强与世界知名大学、研究机构和大型跨国企业开展合作,成立跨国产业联盟,谋求在全球范围内实行资源配置和战略规划,推动技术研究和开发的国际化。另一方面,通过在汉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型企业的国际合作网络,以“请进来、走出去”思路开展产学研对接,推进产学研结合的国际化.

[NextPage]

3.3吸引和促进区内外产学研成果的有效转化

世界一流科技园发展的经验证明:引入高校、科研院所科研力量来推动高新区企业的创新发展,已经成为园区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一方面,依靠辖区高校、科研院所的支持,实施产业与科技的对接。以高新区优化的产业结构,积极与在汉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科技优势和学科链实现对接,促进自主创新成果实现本地转化。另一方面,借鉴广东省产学研合作的成功经验,加强各地高等院校科研项目和产学研合作,鼓励省外乃至国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根据东湖高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到高新区建立转化基地,借用外省的科技能力为高新区的经济建设服务.

3.4以产学研平台吸引和留住科技领军人才

优秀的科技领军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核心资源。科技领军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引进后,如何留住人才,使用好人才才是至关重要的。通过产学研平台建设,营造引才、留才、用才的综合环境,从而使人才从愿意有为到可有作为,从希望发挥到能够施展。例如,利用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知名高校,中科院武汉分院、邮科院等科研院所,凯迪电力、长飞光纤等创新型企业,以国家光电实验室、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等部级实验室为平台,引进和留住海外科技领军人才.

3.5借助“部级产学研合作实验区”发挥辐射效应

高新区创建“部级产学研合作实验区”,应该说既有需要又有可能。自主创新体制和优化产业布局是武汉城市圈作为“新特区”的重要试验内容,东湖高新区作为全省高新技术产业龙头和示范基地,则成为试验区中的试验区.

正如李健[10]教授所说“两型社会离不开两型经济,两型经济离不开两型产业,两型产业离不开两型技术”,两型技术的研发和转化为产学研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高新区在优势产业上已具有优越的产学研合作条件,为高新区的产学研合作深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应该结合“两型社会”建设,建立“部级产学研合作实验区”,探索建立新型产学研合作机制,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参考文献

[1]东湖高新区管理委员会.武汉东湖高新区产学研合作发展情况汇报[R].2009-2-20.

[2]武汉市产学研工程协调小组办公室.武汉市产学研工作发展报告[R].2006-11.

[3]夏亚民,陈丽娜.东湖高新区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新区,2007(2):80-84.

[4]王宏斌,陈捷.武汉东湖高新区玩转资本市场[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07-08.

[5]何亚斌.关于产权市场促进产学研合作情况的汇报[R].

2009-3-27.

[6]夏斐,李宏.武汉吹响“人才集结号”[N].光明日报,2009-03-02.

[7]湖北省科技厅高新处.极目楚天论光谷[EB/OL].

hbstd.gov.cn/,2008-06-19.

[8]董宏伟.武汉市教育部直属院校专利转化情况调查.sipo.gov.cn/,2008-01-14.

武汉大学专业篇10

关键词 武汉 网球 经济 历史 因素 WTA

一、前言

武汉是华中重镇,湖北省会,自古就有“江城”美名。作为一座现代化滨江国际性港口城市,武汉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中国重要的文教中心,也是全国性交通枢纽。身为华中地区的金融、商业、贸易、物流、文化、科教中心,武汉这片“九省通衢”同时也保留着高雅运动传统。例如网球就在江城有着优异的发展氛围和基础,在这片土地上展现着它的勃勃生机。那么,是哪些因素推动了网球运动在武汉的发展呢?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阐述。

二、武汉网球发展的背后因素

(一)武汉网球历史悠久因素

网球运动在武汉有着悠久的历史。新中国以来,网球运动逐渐的在中国发展开来,湖北武汉则正是中国网球发展的先锋和领跑者。从余丽桥(湖北武汉籍,1978年9月南斯拉夫国际网球赛女单冠军,1982年7月,第9届新德里亚运会女单第三等);朱本强(湖北籍,2001年北京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混双冠军,2001年九运会男团冠军等);李娜(湖北武汉籍,2011年法网冠军,2014年澳网冠军,2011年澳网亚军等)这一系列星光熠熠的运动员身上,我们可以看出武汉网球在国际赛事上的高水准和中国网球史上的影响力。

(二)武汉经济快速增长因素

1.武汉优越的地理位置

武汉雄厚的经济实力支撑起了网球运动的硬件水平。武汉因武昌、汉口、汉阳三地合称而得。位于中国腹地中心、江汉平原东部,是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级城市,也是国务院批准的中部地区中心城市。以城市常住人口、GDP总量、建成区面积等指标,武汉均为中部第一、全国前十的特大城市。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作为世界市场的一部分早已有了自己的整体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部崛起”作为其中重要一环,武汉地区经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2.武汉经济发展现状

在国家发展计划种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下,汉口成为繁华的商业区;武昌高校云集,中国光电子产业的中心“中国光谷”也坐落在这里;汉阳则成为了重要的经济开发区。武汉的经济发展因此也是蒸蒸日上。

从表1中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武汉的经济水平与同级别的城市相比,都处于一定的优势,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追求健康,享受生活。武汉市政府不断加大对体育场馆设施建设的投入,通过这些年的积累,武汉的网球场已经发展到了数百片,为网球运动的普及与推广提供了非常大的硬件平台,因此也成为了武汉网球发展的助推手。

(三)武汉浓厚的体育文化底蕴因素

悠久的历史传承和经济基础显然不足以支撑起网球的深入普及,我们还需要一批懂得网球,热爱网球的人去进行传播。那么是谁充当了武汉网球运动发展中的播种者呢?

作为仅次于北京、上海的中国第三大科教中心城市,武汉高等院校众多,在校大学生一百多万人,是全世界在校大学生人数最多的城市。而这其中,有多所院校是开设有体育专业的,如华中师范大学,江汉大学,中南名族大学,武汉体育学院等。他们开设的主要是体育教育专业,为体育教学培养着一批又一批的人才。随着网球在中国的不断发展,选择网球作为培养方向的学生也是挤破了各个学校网球项目人数限定的“容量瓶”。

以武汉体育学院为例,每年培养的网球方向本科学生有300人左右,硕士研究生大概是30人。这些学生通过在校期间的学习,已经练就了一身扎实的本领,他们有的在校期间就会利用节假日到各网球俱乐部兼职教学,为武汉的网球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据调查,百分之六十的网球方向毕业生依旧选择留在武汉,他们主要到学校,大型企业,网球俱乐部,正是这一大批专业的网球爱好者的努力和奉献,网球运动在武汉得以迅速发展和壮大。

(四)职业网球因素

1.WTA武汉网球公开赛

在今年迎来了WTA武汉公开赛的落户。武汉公开赛为WTA顶级赛事,规格仅次于四大满贯赛与皇冠级别公开赛,属于职业网坛第三大级别的“超五”系列赛。而在参赛球员方面,包括世界前十之中的七位选手将来武汉参赛。武汉公开赛总奖金为240万美元,冠军积分则为900分。它将每年在光谷国际网球中心举办,这项顶级赛事的加盟必将对武汉网球的发展会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也希望武汉成为职业网球小花们的温室,能够在今后诞生更多像李娜一样的人物,走向WTA,走向国际。

2.武汉的网球“名片”——李娜

巴黎时间2011年6月4日,法网女单决赛在罗兰·加洛斯体育场举行,由世界排名第五、中国选手李娜迎战世界排名第四、意大利选手斯齐亚沃尼。最终李娜以2-0战胜斯齐亚沃尼,夺得法网女单冠军,成为亚洲登顶网球大满贯赛事的第一人,创造了历史记录。从此掀起了一波“李娜热”,在北京时间2014年1月25日,2014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结束女单决赛的争夺,中国金花李娜战胜斯洛伐克选手齐布尔科娃,又捧得个职业生涯第二个大满贯。随着李娜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国内对网球的重视程度也在显著提高,场地建设和项目投入都迎来了如火如荼上升和发展,网球运动在中国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有意培养孩子学习网球,这为中国网球的未来注入了更多的希望。

三、总结

悠久的历史奠定基础,雄厚的实力铸造硬件,专业的教练队伍扩展市场,职业的赛事万众瞩目,还有明星式的人物引领辉煌。武汉网球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和水平,我想离不开以上任何一个方面的缺席,它们的共同协作,让网球运动在武汉拥有今天这般浩大的影响力。而随着武汉这样一个中心城市经济实力,文教实力的进一步发展,在更多更好的国际顶级赛事召唤之下,武汉的网球运动必将迎来一个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让我们携手期待吧。

参考文献:

[1] 九省通衢.华夏经纬网.2009.03.9.

[2] 湖北省武汉市(中国).搜狐网.2007.04.23.

[3] 武汉在校大学生数量全球城市第一,委员吁教育强市.中国新闻网.2013.01.05.

[4] 武汉人必读篇之——武汉的历史文化.2103.03.04.

[5] 武汉网球公开赛迈向国际化第一步.网易.2013.08.13.

[6] 在国际范和接地气间游走.长江商报现在网.2013.08.18.

[7] WTA超五巡回赛落户武汉 2014年围观李娜“旋风”秀.新华网.2013.08.

[8] 江城造世界一流网球馆.网易.2013.08.18.

[9] 武汉网球公开赛曝光 李娜小威莎娃确认参加 奖金共240万美元.网易体育.2014.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