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习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2 08:30:11

温习范文篇1

关键词:知识体系、复习效果

近年来,思想品德的学科考试突出了能力立意的命题思路,侧重对基础知识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测试,注意综合能力的考查。试题以生活中学生所见所闻、亲身体验的活动为载体,将所考查的知识点融入其中,学生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从丰富的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去理解设问,解决问题,而且试题给考生留有较大的思维空间,为考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提供了条件。这说明了思想品德的学科考试重视基础性、突出探究性、加强开放性、体现综合性、融合人文性,考核的要求更高了。以往的复习课我们过分强调知识的简单记忆的做法已不适合如今考核的要求了,反思以往的做法,我把复习课的重点调整为沟通知识间的联系,为学生构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使学生感悟沟通知识间联系的重要性,构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的方法。实践证明,指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是政治课复习的一种有效方法。

一、加强知识整合,构建政治知识体系的现实意义:

1、加强知识整合,构建政治知识体系是巩固知识的需要。

在新课教学中我们常常是把一个单元的知识分成一节一课来讲解,这样一来我们往往强调单个知识的记忆和掌握,而容易忽视知识之间的联系的把握,当知识被一个一个人为的割裂开来时,学生只能孤立地理解知识,这必然带来对知识理解的不全面弊端。相反的,在复习课中,我们把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从知识的全局出发,把握知识的整体,这能更好的使学生知道知识来源、了解知识内涵、理解知识外延,从而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2、加强知识整合,构建政治知识体系是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需要。

在教学中我们往往有这样的困惑:新课教学有条不紊的完成了,复习课轰轰烈烈的结束了,练习课反反复复的强调了,但学生考试成绩却并不理想。个中原因当然有很多,其中的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学生的迁移能力差,从而导致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难以提高,综合分析能力不强,又导致学生的成绩也就难以提高,因此我们需要增强学生的迁移能力,而迁移能力的提高有赖于对知识的全面把握,有赖于明白知识产生、形成、创新和发展的过程,有赖于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运用。加强知识整合,构建政治知识体系就是对以上问题的解决的好办法。

3、加强知识整合,构建政治知识体系是升华情感、价值观的需要

认知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也就是说,学习应该是自主探究,不断内化知识的过程。而加强知识整合,构建政治知识体系其目的恰恰就是建立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复习的一种机制。也就是给学生提供更多、足够的机会从事思考、研究和创造,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积累经验发现学习的“过程”获得主动探究的“经历”和创作个性化作品的“体验”。这种“体验”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技能、反思自我的能力、与别人交流看法的能力、整理信息的能力,以及思想的开放性、对事实的尊重、批判地思考的优秀品质,这有利于学生内化个体知识,升华情感、价值观。

二、加强知识整合,构建政治知识体系方法

1、构建框架式知识体系

框架式知识体系一般是根据教材的单元、课、章、节、框题、主干知识的逻辑编排构建知识体系的方法。它表现出知识纵横交错、层次分明,能直观的突出核心知识,更好的把握好编者的意图的特点。这种构建方法学生很容易掌握,而且是较常见的一种构建知识体系的方法。

2、构建直线式知识体系

直线式知识体系一般来说适用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之间存在严谨的逻辑关系,且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可以互相推导的情况。

3、构建问题串联式知识体系

问题串联式知识体系的建构一般适用于一些较难理解的基本知识点,学生仅仅靠个人的经验难以解决问题,这时候我们就需要把一个甚至几个基本知识以问题的形式联结成串,形成知识网。构建的技巧是问题的设计应该是层层递进的,上一问题要为下一问题做好铺垫,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逐渐深入问题,揭示问题的本质。

如:请列举有关”教育”话题的时政新闻?国家实施这些举措的原因是什么?社会中还存在着哪些不公平的现象,你是怎样理解公平的?如果我们让这些不公平的现象发展下去,会有什么危害?既然社会存在不公平的现象,我们该如何理智面对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

我国实施教育全面免费制度来保证教育的落实,可见,社会需要正义制度来支撑,需要有正义感的人来维护。一提起“正义”,你会联想到哪些具有正义感的典型人物?试举一例说明什么是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我国实施了哪些正义制度来维护社会公平?我们如何维护正义?

4、构建表格式知识体系

表格式知识体系构建需要对基本知识点进行对比和联系。即对一个基本知识点,要联系其相同的、相反的、相近的知识点,对两个以上的相近、相同、相反的知识点,弄清楚其区别与联系。

如:

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结合时政热点

对外开放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全面小康社会

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科教兴国发展战略、人才强国发展战略全面小康社会

环境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环境友好社会

资源资源节约型社会

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关系可持续发展发展战略、

坚持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

5、构建专题式知识体系

专题式知识体系就是打破章节的逻辑关系,重新对知识进行编排,重构知识的内在逻辑的方法。

如:付爱民老师对2008年考纲整理出来的专题式知识体系

“成长中的我”主要是围绕以下主题内容:

第一:认识自我,热爱珍惜生命;

第二:面对生活,做生活的主人;

第三:学法用法,规范保护自己;

“我与他人的关系”主要是围绕以下主题内容:

第一:善待他人,善于合作敢于竞争,做文明有礼的使者;

第二: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第三: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主要是围绕以下主题内容:

第一:分析国情,了解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

第二:认识奋斗目标,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三:培养责任意识;勇于善于承担责任,

6、构建解题思路式知识体系

如:法律部分“公民违法(守法)行为的评析”题的总结为:“----------”的做法,符合-------的规定(或违反了-----------法,侵犯了---------权利),有利于----------------(或不有利于-------,应该-------------)。

三、强化知识整合,构建政治知识体系的教学反思:

1、加强基本知识的巩固是构建知识体系的前提。

基本知识点,特别是每科的核心概念与基本理论,既是知识结构最基本的构成要素,也是培养政治学科思维能力的基本素材,一般来讲,对核心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掌握分三个层次:“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知识是能力的载体,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就不可能“串点联线”,最终构建知识体系,也不可能有较高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复习效果,因此,加强基本知识的巩固是构建知识体系的前提。

2、掌握构建知识结构的基本思维方法是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础。

基本知识点掌握了,不等于知识结构就可以建立起来了,没有一定的思维方法和线索,学生拥有的知识点必然是杂乱无章的。所以,作为教师就应该教会学生构建知识结构的最基本的思维方法。构建知识结构的最基本的思维方法就是能对基本知识点进行对比和联系。并掌握“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的基本思维方法,实践证明,掌握构建知识结构的基本思维方法有助于学生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有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3、抓住主干知识,扩展思维是构建知识体系的基本要求。

对于规定的知识内容,不能仅仅满足于简单的记忆,还要挖掘它们的内在联系、弄清每个知识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所处的地位。根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打破章节界限,形成教材的知识网络,构建起科学的知识体系。在指导学生写知识结构时,需要给出学生一个大致的框架,尤其是要呈现主干知识,强调学生注意把握一课内、一节内、一框内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把一些看起来不相干的知识加以归类,并使之网络化、序列化和专题化,提高自己从变化中找不变,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

总之,指导学生写知识体系是政治课复习的一种有效方法,只要坚持不懈,指导得当,必将使政治课复习受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温习范文篇2

《党章》第一章第二条明确了共产党员的基本条件,提出了三项最根本的要求,这是党员必须具备的根本条件:

第一,共产党员必须是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这一规定,反映了党员条件的本质,明确规定了党员应该是什么样的人。具备共产主义觉悟,是党员思想入党的集中表现,也是与一般群众区别的重要标志。共产主义觉悟,主要体现在对工人阶级的地位、根本利益和历史使命有正确的认识,有为共产主义事业而献身的精神。要具有共产主义觉悟,我们要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树立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

第二,共产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共产党员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表现。因此每个党员在终身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过程中,是要在思想上想着人民,在政治上代表人民,在行动上为了人民,真正做人民的忠实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要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就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的关系,在面临困难和危险的时候,要把人民的利益摆在第一位,奋不顾身,挺身而出,甚至牺牲个人的生命。在物质利益面前,要做到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公私分明,克已奉公,把方便让给群众,把困难留给自己;

第三,共产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这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这决定了共产党必须对共产主义事业无限忠诚,乐于吃苦在前,冲锋在前,乐于承担艰巨任务,乐于在改革开放中开拓奋进,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在群众中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共产党员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特权,要永远保持劳动人民普通一员的本色。这里关键是永远二字,就是说,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无论地位、条件、环境怎样变化,都要保持普通劳动者的本色,同周围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

要把党章作为学习的重点。我作为一名党员,应当将党章作为自学的重点。通过学习我认识到党章是最根本的党规党法,集中概括了党的先进性,集中体现了党员先进性的基本要求。学习、理解和认同党章,严格按照党章的规定办事,是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前提条件和根本保证。

新党章立足于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和党员队伍发生的深刻变化,进一步明确提出了新时期保持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为我们党与时俱进加强先进性建设指明了方向。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把党章作为学习重点,就是根据党章的这一特点和党员队伍的实际状况,立足于从最基本的要求入手,有的放矢地引导党员以党章为思想武器,增强党性,提高素质。

党章篇幅不长,但每段内容、每个观点都是以科学的理论为基础,都是宝贵的实践经验的结晶,其内涵丰富,寓意深刻。认真学习和履行党章,是对每个党员的毕生要求。在教育学习阶段通过多次学习党章和支部会议的讨论交流,进一步加深了对党章内容的理解。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学习好党章,目的是贯彻好党章。增强学习和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基本路线、基本经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温习范文篇3

关键词:化学复纲实验反思纠错

冲刺阶段高三化学复习的特点是它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紧迫的时效性,要求复习中在全面中讲重点,在规范中讲策略,在强化中讲效益。

一、以“本”为本,以“纲”为纲。

“本”是指课本、教材,“纲”是指《考试大纲》或《考试说明》。高考试题万变不离其宗,追根还应源于课本,从课本知识点、能力考查点衍生而来。高考知识体现课本内容,高考的最终落脚点是课本,而课本和《考试大纲》是高考复习的指挥棒,是高考命题的依据,特别是《考纲》已明确地传达出“考试目标”、“考试范围”、“命题指导思想”,“题型比例”、“题目难易比例”及“样题”等重要信息。从中了解命题趋向和要求,明确复习要点,这必然会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复习的效率,切不可舍本逐末,重教辅轻教材。要充分认识到《考纲》是依据、课本是根本、资料是补充。复习过程中,要加强对《考试大纲》的研究,如今年《考试大纲》中.删去“掌握有关物质溶解度的简单计算”,删去“思维能力”中“(4)对原子、分子等粒子的微观结构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当然也不可盲目探测不确切的高考信息,把精力浪费在猜题上,不可大大超过课本而随意拓宽和加深知识范围,也不可刻意地为某些多次练习而被强化的题型去增加某些“规律”或特殊解法。要切实做到重视课本而不完全依赖课本,从而实现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这一命题指导思想。做到瘦身减肥、扔掉包袱、轻装上阵。

二、重视实验复习,提高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中学化学中的许多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以及物质的性质、制法等是由实验推导和验证的。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实验,不仅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化学概念、原理和物质性质的认识,也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在这个过程中培养的实验能力也会为许多考生将来从事科学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历年高考化学试题十分重视对考生实验能力的考查。但是考生在实验试题上的答案往往不能令人满意。这里的原因很多,但有一点是大家的共识,就是考生在学习化学时对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重视不够,动手实验的机会太少,而在实验操作中细心观察、认真思考就更显不足,因而在高考中暴露出实验能力差距较大。例如:2006年理综实验题(4)试管F中收集满气体后,下一步实验操作是:题目考查了带有一定思考性的化学实验操作,还考查了考生的文字表述水平,正确回答这个问题,绝不是靠死记硬背书本就能解决的。有些实验试题的解答,首先要考虑化学反应原理的科学性,其次才考虑实验操作的科学性。

在最后阶段的实验复习中,考生应尽量创造机会多实践,并且在解答实验题时,把答题过程当作动手做实验来对待,同时要加强书写的规范性,减少不必要的失分。

三、建立知识结构,突出主干知识

复习不是单纯的重复,而是用旧知识的砖瓦建造新的高楼大厦”---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

只有结构化的知识才能有效地被利用。所以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应按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以专题的形式重新整合知识。

化学中的主干知识包括基本理论(包括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原理、物质结构、化学平衡和电离平衡)、元素化合物知识(包括重要的金属元素钠、铝、铁和重要的非金属氮、硫、氯)、有机知识(包括烷、烯、炔、芳、醇、醛、酸、酯)化学实验、化学计算中的若干个知识点。对于这些主干知识一定要加重复习,具体到每一种物质的性质复习也要有所侧重,可以按照平时老师交代的重点知识复习,也可以根据高考出现的频率去复习。研究近五年高考我们发现,尽管考点有120多个,但是常考的知识点却比较稳定:

1.化学方程式、化学式、结构简式

2.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无机;有机

3.推导有机物的结构和结构简式

4.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5.实验设计

6.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化学知识

7.元素周期表知识及其应用

8.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9.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10.同分异构体

11.有机反应类型

12.醇、醛、酸、酯的衍生关系

13.简单定量计算;统摄、归纳的能力

在复习中最忌讳的一种情形是总感觉到有许多知识点自己没有复习到,看到哪一道题都担心高考会考到,这种心态实际上是对自己没有信心的表现。我可以负责任的说,经过半年的集中训练,高考中可能出现的题型学生都见过。退一步说,高考中可能会出现新的题型,那也绝不会正好和你看到的那道题吻合,这种概率近似为零。

四、及时反思和总结,严格纠错

反思是进行有效学习,获取有效知识的有效措施,所以高三化学总复习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反思,积极反思,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要通过严格、合理、规范的要求来帮助、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

要养成在解题后再思考的习惯。每次解完题后要回顾解题过程,审视自己的解题方案、方法是否恰当,过程是否正确、合理,是否还可以优化,检查语言表述是否规范,是否合乎逻辑。对典型习题、代表性习题更要多下功夫,不仅要一题一得,更要一题多得,既能使知识得到不断的弥补、完善,又能举一反三,从方法上领会解题过程中的审题、破题、答题的方式和奥秘,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长期坚持就能驾驭化学问题的全貌,掌握化学知识及其运用的内存规律和联系。

要及时归纳总结。每个单元或章节复习完后,要反思本单元或章节主要研究了哪些问题?重点是什么?用了哪些方法?与以前的知识有哪些联系?通过反思融会同类知识而形成有效的知识块,使普遍的知识规律化,零碎的知识系统化。例如:对无机化学,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这部分内容时,可以以“元素→单质→氧化物(氢化物)→存在”为线索;学习具体的单质、化合物时既可以“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为思路,又可以从该单质到各类化合物之间的横向联系进行复习,同时结合元素周期律,将元素化合物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有机化学的规律性更强,“乙烯辐射一大片,醇醛酸酯一条线”,熟悉了官能团的性质就把握了各类有机物间的衍生关系及相互转化;理解了同分异构体,就会感觉到有机物种类的繁多。这样,通过多种途径、循环往复的联想,不仅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而且有助于思维发散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光有许多零碎的知识而没有形成整体的知识结构,就犹如没有组装成整机的一堆零部件而难以发挥其各自的功能。所以高三复习阶段的重要任务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把各部分相应的知识按其内在的联系进行归纳整理,将散、乱的知识穿成线,结成网,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对于知识结构图,教师不要全部包办,要在学生自己归纳整合后再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对比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意识整合过程中的不足。

认真做好考后分析。每次考试结束后要求学生认真分析失分原因,要回头看一看,停下来想一想,自己的复习有没有实效,知识和技能是否得到了巩固和深化,自己存在什么问题,以便在今后的复习中对症下药,自我提高。

重视做题和考后的纠错。复习中常用的纠错方式有:一种是在试卷或参考书上把错题做上标记,在旁边写上评析。第二种方式是专门备一本错题笔记本,将自己感触最深的解题错误摘录在错题集上,并且寻根求源以防再错。第三种方式是把纠错还原到课本上,在课本知识点相应处,用不同字符标出纠错点,标出该点纠错题目位置、出处、错因及简易分析等内容。每一次练习或考试后,都要及时反思,及时纠正,对差错做出深入的分析,找出错误根源,是概念不清、原理不明、方法不当造成的,还是非知识性的失误。对出现的差错要做记载,每隔一段时间都要进行一次成果总结,看看哪些毛病已经“痊愈”,哪些“顽症”尚未根除,哪些是新犯的“毛病”,从而不断地消除化学复习中的疑点、盲点。努力在复习的过程中达到“会做的保证对、错过的不再错”。五、看练结合,优化应试策略

有两种极端的认识必须更正。一种是认为高三最后阶段不做练习,只是看错题,归纳知识点;另一种则是认为这一时段应该大量做难题,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不做练习”造成的结果可能是在高考中只知道如何分析,却不能正确地书写,至少是不能准确规范地书写。因为长时间不进行训练,会使手生,对题意的理解也会感觉困难。有大量的统计结果表明,陌生度的增加会使考生得分率明显下降。而“大量做难题”更不可取。因为这样做除了浪费宝贵的复习时间和导致自己的信心不断遭受打击之外一无是处。这和我在前面所提到的积极的心理暗示正好相反,所以提醒有的同学,一定注意。

解题需要的一是知识,二是策略,三是心态。这三者中哪一方面的失误都会导致失分。因知识和策略造成的失误可以认为是知识性失误,而一些笔误、计算失误及某些习惯性错误可以归结为心理失误。要解决“高考化学得高分难”的问题,优化考试心理是高考复习不可忽略的一环。面对一套题,应该有稳定的心态,在按题号顺序作答的前提下,可适当采用先易后难、先熟后生,先同后异(同学科、同类型)的策略,以最佳状态去克服慌乱急躁、紧张焦虑和丢三落四的情绪,对会做的题,要特别注意表述准确,考虑周到,书写规范,切实解决“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问题;解题时既要注重一次性成功,又要重视复查环节,还要敢于放弃。在平时的模拟训练中,一定要体现“平时是高考,高考是平时”的训练思维,把学生置于一种仿真的环境,对答题速度、答题规范做出严格要求,只有关注了时间,就有了时间,就有了效率,就有了速度,就有了紧迫感,就有了机智。时间长了,就自然达到“平时训练当大考,大考自然当小考”的境界,高考时心态自然就会平和了。

参考文献:

温习范文篇4

关键词:规范化学复习细节

无论高考还是平时测验,由于化学用语的表达不规范使考生失分的现象十分惊人,如将硫酸铝钾的化学式写成“KAlSO4”;如何检查某溶液中含有Fe3+?很多学生是这样表达:加KSCN溶液;有些化学方程式不配平、条件状态未注明等等,这些学生明明能知道答案,但却会而答不全,会而答不对,而导致不必要的失分。高考越来越强调化学用语的规范表达,所以在总复习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化学用语的规范表达。

不少教师认为:学生规范能力的养成关键是在新授课中,高三学生已有一定的化学知识,对错误也是根深蒂固,再谈规范已为时过晚。笔者通过实践认为:若教师在高三复习课中重视以下几方面的细节,规范教育将为时不晚。

一、搞统计,作诊断,明重点——符合目的性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教师必须要了解学生,从学生的作业、试卷总结出他们哪些方面存在不规范,分析造成不规范的原因,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有针对性,而且高三复习时间紧张,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对症下药,复习课才会更有效。

例如有机化学题答题中的不规范主要表现为:

1、错别字方面:将酯化反应写成“脂”化反应,消去反应写成“消化”反应,羧基写成“酸”基,苯写成“笨”,碳碳双键写成“炭炭”双键等。

2、化学方程式方面:分不清反应是用“=”、“”还是“→”,一般的无机化学反应用“=”,可逆反应、弱酸、弱碱的电离用“”,有机化学反应用“→”;没有注意生成物中“↑”和“↓”的正确使用;反应条件写错或漏写,反应漏写无机“小分子”,酯化反应的生成物漏写“水”;用分子式代替结构简式。乙醇脱水生成乙烯,这是一个很普通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发现比较典型的错误反应式有:

①C2H6OC2H4↑+H2O

②C2H5OHCH2=CH2↑+H2O

③C2H5OHCH2=CH2+H2O

④CH3CH2OHCH2=CH2↑+H2O

⑤CH3CH2OHCH2=CH2

3、有机物结构简式表达不正确:原子间的连结方式易写错位,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等官能团不要简化,如COOHCH2CH2OH(羧基连接错),CH2CH2(少双键);缺氢少氢现象严重等。

4、描述实验现象不全面:如怎样鉴别分子中有醛基?大多同学回答是,加新制的氢氧化铜(少了具体的操作和现象)。

二、精语言,求规范,给方法——讲究示范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因为教师教书育人,言传身教,能起到感化学生的作用,学生尊敬老师,常模仿教师的言行,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如何操作进行实验,学生就按怎样的操作来做实验;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如何书写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学生就按怎样的方式进行书写。因此,为培养学生的规范能力,教师不仅要严格要求学生,而且还得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教学语言示范化,使学生有样可学。具体来说有以下做法:

1、教师的语言表达要严谨、科学、准确

教师的语言应具有科学性、启发性、教育性和艺术性,做到准确、简练、有条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运用准确、科学的语言表达各种概念、原理和理论。例如“1摩尔水是18克”的说法就不够科学,而应该说“1摩尔水分子的质量是18克”。又如有的教师在说有机分子式时,将“碳”元素读成英文字母“C”,这种不科学的语言表明,化学教师注意严格的化学标准语言表达的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在进行实验操作教学时,教师不仅要作出正确的操作示范,而且同时要用准确规范的化学语言进行表达。例如,不能把“试管”说成“玻璃管”,不能把“蒸馏水”说成“清水”。另外教师必须语言精练、言简意赅,做到字字句句都有目的,如“取少许溶液于洁净试管中”,焰色反应操作“取洁净的铂丝蘸取待测物”。

2、教师在板书时要规范

①规范书写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

化学用语是国际统一规定的化学文字,它使用简便,又能表达确切的科学涵义;它具有形象直观、词简意赅的特点,既抽象、又严密。教师要规范使用化学用语、符号,书写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时笔画端正,不连笔书写,注意字母的大小写;并严格要求学生,让学生受到规范的、严格的教育和影响,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知识。而不要以为高三学生是无所谓的,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模仿性是与生俱来的,其模仿能力也是很强的,高三学生也不例外。如在书写有机结构简式时,教师为了快速只写碳链:C4H10的同分异构体有C-C-C-C、C-C-C,而学生则在不经意间受到了这种“示范”的影响,在考C试中就只写碳链而不配上氢。

②规范、完整写出解题过程和格式

有些教师对化学习题的解答特别是书写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高三复习重要是对知识的梳理,教会学生方法和解题思路,而不必板演解题的过程;要么嫌麻烦,有意或无意的存在“偷工减料”的情况。

如(06全国I)由硫酸钾、硫酸铝和硫酸组成的混合溶液,其pH=1,c(Al3+)=0.4mol•L-1,c(SO42-)=0.8mol•L-1,则c(K+)为

A.0.15mol•L-1B.0.2mol•L-1C.0.3mol•L-1D.0.4mol•L-1

笔者在一个班级详细板演解题过程:

已知pH=1,所以c(H+)=0.1mol•L-1

根据电荷守恒有:c(H+)V+3c(Al3+)V+c(K+)V=2c(SO42-)V

c(H+)+3c(Al3+)+c(K+)=2c(SO42-)

c(K+)=2c(SO42-)—c(H+)-3c(Al3+)

=2×0.8mol•L-1-0.1mol•L-1-3×0.4mol•L-1

=0.3mol•L-1

结果可想而知:在板演过班级的学生基本能运用电荷守恒来解决这类问题,而没有板演的班级,仍有一部分学生不会做。所以,教师“多讲”不如“多写”,把整个解题过程在黑板上板书,使学生加深印象,培养学生规范的同时,更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建构语言表达的有关模式

很多情况下,学生已经具备了解决问题的知识,却不能将知识组织起来,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这是因为学生头脑中缺乏必要的句法结构,根据语法启动理论,需要教师帮助他们去建构语言表达的有关模式,给学生提供模仿、学习的范本,突破典型的问题。

例如:怎样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答案:用试管分别取样,向试管中分别滴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原溶液是稀硫酸,无明显现象的是稀盐酸。

有关物质鉴别的问题的语言表达模式是:

如不这样强调,学生往往说成: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钡,稀硫酸生成白色沉淀,稀盐酸没现象;或就回答加氯化钡。

又如,描述出稀HNO3与Cu片在烧瓶中反应的现象?

答案:Cu片逐渐溶解(固体),表面有气泡产生(气体),溶液变为蓝色(液体),烧瓶上方出现红棕色(气体)。学生往往只写了其中一方面,教师要强调回答实验现象通常应从固体、液体、气体各方面观察,做到全面规范地表达。

实验现象描述的表达模式:

溶液:1、颜色由…变成…2、液面上升或下降(形成液面差)

3、溶液变混浊4、生成(产生)…沉淀5、溶液发生倒吸

全6、产生大量气泡7、有气体从溶液中逸出8、有液体溢出

固体:1、固体表面产生大量气泡2、固体逐渐溶解

面3、固体体积逐渐变小(变细)4、颜色由…变成…

气体:1、生成…色气体2、气体由…色变成…色

3、先变…后…(加深、变浅、褪色)4、色味

语言表达的模式,经过强化以后,被学生掌握,根据语法启动理论,今后如学生要表达类似的问题,他们会自动生成语法,产生相应的句法结构,组织出合理的句子。

三、创情景,激动机,唤欲望——增强情趣性

新课程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教师要创造各种有利情景,寓教于乐,利用丰富多彩的活动采用各种形式加强练习,对学生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的训练,动手写、动嘴说,以提高说、写的能力,使学生形成技巧熟练化学用语。

1、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给学生“说”的机会

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看过多遍不如教上一遍,其主要原因是“说”在起作用,从理论上讲是通过“说”对知识做了“精制”,所以记得牢。因此,教师在复习中可以通过口头提问、板书口述、转译、学生讨论等做法,为学生提供“说”的机会,使学生在“说”的同时,提高了语言表达的规范性。

例如,有这样一个问题:新制氯水为什么要用棕色瓶保存?

正确的回答是:“防止氯水中的次氯酸见光分解”。而有学生却这样回答:“见光分解”。这样的回答很不具体,很不准确。教师可引导其他学生对其进行评价,然后及时纠正学生在表达过程中不准确或错误的地方。

2、回归课本,给学生“读”的机会

在人们的观念中只有语文、外语等文科知识需要“读”,像物理、化学等理科知识只要看懂、理解就可以了,其实这是一个误区,知识的载体--教科书,是教师传播知识的工具,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同时它又是学习化学语言很好的范本,通过读化学书,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大量的化学术语、化学习惯用语,积累“化学词汇”,还可以学习化学语言的表达习惯、表达模式。比如,怎样描述物质的性质、怎样叙述实验操作步骤等。化学用语的知识点、考点几乎全部出自课本,“年年题不同,岁岁题相似”。

在学生不会、争议、困惑时,教师引导学生要回归课本。如浓硫酸沾在皮肤上怎么办?先用“毛巾”还是直接“水冲”?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一册第130页倒数第二段,明确指出“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3、多种渠道,给学生“写”的机会

俗话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好多教师认为上课时间紧张,练不如讲,教师认为讲清楚了,学生肯定会了。其实学生只知意思,而不会用学科语言规范表达。教师从严要求,营造各种环境,激励学生多写,在书写中总结经验,形成规范。不但在课堂上要求“写”,课后要有针对性的练习,在每一次练习或考试后,都要及时反思、及时纠正、究错,对差错做出深入的分析,找出错误的根源,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回头进行反思,确保在考试中做到“错过的不再错,会做的不失分”。

4、巧用“错本”,给学生“练”的机会

错本,是教师将学生所犯的错误摘录出来的范本。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该资源,可改编成选择题等形式,作为例题或练习给学生练习,让学生能深刻认识到错误。

例在讲PH试纸的使用时,教师结合学生以前练习的错误,编了这道题:

测定白醋的PH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用玻璃棒蘸取少许白醋B.用玻璃棒蘸取滴在试纸上

C.用玻璃棒蘸取少许白醋滴在PH试纸上

D.先将PH试纸湿润,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少许白醋滴在PH试纸上

E.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少许白醋滴在PH试纸上,然后与比色卡对照读数

四、抓本质,提能力,培规范——突出实效性

学生学习化学用语,记忆负担是较重的。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理解化学用语的含义,把符号、图式与物质的特征,化学反应发生和现象结合起来,以丰富联想为线索,减少机械记忆,增加理解记忆,从而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提高记忆效率。

如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教学:笔者第一次用“先总结再练习”方法教学。

设问:如何检查下列装置的气密性?

图1图2

教师总结,图1用加热法:将导气管放入水中,给气体发生装置微热,若不漏气将观察到:导气管末端有气泡产生,停止微热后导气管末端有一段倒吸的水柱关键词为“浸液、加热、冒泡、水柱”。图2用液压法:塞紧塞子,关闭活塞,通过长颈漏斗向试管中注水至漏斗中液面与试管中液面形成高度差,一段时间内不变,则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关键词“关塞、加液、静置、液面”。

练习:请检查下面装置的气密性

图3图4图5

对图3学生的回答:用酒精灯加热,导管口有气泡产生,撤掉酒精灯有水柱产生;或到入水,形成液面差则气密性良好。图4、5他们无从下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学生没有理解本质,只是强化记忆,易混淆,新情景就不会运用。

于是笔者改变教学方法,即“给出两种方法——对比分析——总结——应用”。但用同样的习题,在对比分析上化了较多时间,引导学生思考:影响气体体积有哪些因素?两种方法有何共同点?何时检查?让学生在思考讨论中得出:首先形成密封体系(通过关塞或加水实现,所有的出气口均要关闭,但只有一头是“软”关)然后改变条件(温度或体积),使定量气体在前后有压强的改变,在“软”关一头产生明显现象,以达到检查气密性的目的;且检查气密性均在装药品前。这样学生明白其本质就是利用压强差,不管是何种装置,都是这样的。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对图3、4、5都能轻松回答,在以后的练习、考试中,学生都能规范表达,因为他们理解了实质。

细节决定成败,在倡导“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的新课程理念下,学生所学知识的难度要求普遍降低,但对解题的规范、实际的动手规范等细节方面的要求却逐步提高。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其规范的教学会使学生受益终身,教师应本着严谨治学的态度,注重教学各环节的规范性,使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邹庆根.化学教师应加强语言文字修.化学教学.2006.1

[2]黄延旭.规范化学用语提高学科素质.河北理科教学研究.2006.3

温习范文篇5

生成学习(generativelearning)是一种有关深层理解和意义建构的新学习方式。当代教育心理学家威特罗克(M.C.Wittrock)认为:“生成学习模式的本质不是大脑被动地学习和记录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它对信息的理解,并从中作出推论。”高三历史复习课要注重知识再生成的艺术性,应该在保证复习计划科学性的基础上,从学生心理需要和情商角度出发,设计不同单元或课节之间内容和形式的一些变化,引导学生主动地对历史知识的建构、推论,实现历史知识的再生成。

关键词:历史复习课知识再生成课堂预设结构重组目标与过程

正文:

高三历史复习课,要在新课的基础上不断巩固基础、提升能力,这是一个质的飞跃过程。在这过程中教师仍然要坚持新课程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反对用单一的、即成的、确定性的态度来开展教学,因为此时学生知识的获得更具有复杂性、非预期性和境遇性。在复习课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发展的过程性、非预设性、差异性,既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兴趣和背景等,又要将新的复习内容与学生先前的知识、技能联系起来,在课堂预设、结构重组、目标与过程中讲究复习艺术,努力实现历史知识的再生成。

一、在课堂预设上:由“冷”到“热”、“温故知新”实现知识的再生成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引入是上好历史复习课的重要一环。常见的高三复习课引入形式比较单一,要么回顾前课带出新课,要么单刀直入,或者单纯默写,鲜见创新。而且,高三历史复习往往出现这种状况:教师有计划,学生无计划,学生单纯、盲目地跟着老师走(或者被强迫着跟老师走),学生对教师具有极大的依赖性(如果是被迫的,还会产生逆反心理),学生自己则缺少内驱力。因此,作为高三历史老师应该在复习课的引入上,注重在课堂预设中做到由冷到热,,温故知新,实现历史知识的再生成。

1.用“活”教材,师生互动,实现由冷到热,促进知识再生成

复习课如果教学预设不理想,课堂会冷场,老师感觉没劲,学生也会产生冷淡,这可能就是我们传统的“炒冷饭”。有时我们在黑板上板演密密麻麻的一大片,一节课下来,老师精疲力竭,学生要么抄一节课笔记,要么面对老师的口若悬河听得云山雾罩,甚至进入梦乡的也有。因此,用“活”教材,关注学生,才能使复习课由冷到热,实现知识再生成。

第一,关注生活,形成“活”教材,刺激知识再生成

具备鲜明课程意识的高三老师,应该明确教材不是课程的全部,应把教材看作是师生对话的“话题”、“引子”,做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紧扣课程标准而不是紧扣教材。因为学生的发展不仅仅是通过教材、通过教室或课堂来实现的,历史知识的生成离不开学生的“生活世界”,离不开学生的日常生活,也离不开他们的生活经验和社会背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指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用生活来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因此,鲜明的课程意识要求高三教师利用并开发各种教材以外的文本性课程资源、非文本性课程资源,为课程价值的实现和学生知识的再生成提供多种可能的平台。

如复习“充满魅力的中国书画”,单纯的把书本(必修3)“汉字的起源和演变”、“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比较一下,学生肯定很漠然,但是如果你展示29届奥运会的会徽、徽标等篆书图案,下面的学生马山会动起来,因为有了新鲜刺激,课堂自然能活起来。此时的知识再生成对学生的影响和记忆都是非常深刻的。

第二,师生互动,营造“热”氛围,实现由冷到热的转变

现在的历史高考试题洋溢着鲜活的时代气息,学生要学会将自己掌握的历史知识与社会现实联系起来,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社会问题进行思索,这就客观上需要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才能生成知识。而历史新课标的精髓,正是倡导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教与学的新方式,因为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心理是轻松的、愉悦的,其意识和思维也必然是开放、活跃和多向的,学生敢于和能够突破教材和教师的束缚,也敢于和能够用发散思维去分析认识和解决问题,教学气氛才能“热”起来。

如在复习必修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这一单元时,可让学生开展“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影响之利弊”的辩论会,或是师生共同讨论一些学生耳熟能详的传统美德格言,看看这些格言中哪些内容和儒家思想密切相关。这样,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下进行讨论、探究,进行观点的正面交锋,不仅达到了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目标,也达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这一知识的再生成目的。

2.抓住基础,关注变化,在“温故知新”中实现知识的再生成

历史新课程应确立这样的理念:任何完善的课程目标和课程价值,都是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逐步实现的,可以说,课程的意义和价值是动态生成的,而不是预设的。预设的课程目标只是一种蓝图或设想,预设的课程目标只有在课程展开的过程中才能实现,这也是同一高三复习课在不同的课堂中产生不同的效果的原因之一。古希腊一位智者说过:“人脑不是一个可以灌注的容器,而是一只可以点燃的火把。”因此,教师把握课程的不同维度的目标,结合特定的教育情景,抓住基础,关注变化,实现历史知识的“温故知新”。

第一.抓好基础,“温故”,才能知新和再生成。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在教学法中主要是指教师依据教学规律由已知向未知引渡,架设攀登新知识高峰的梯子,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欲望的导入方式。通过复习旧知识,拓宽旧知识,使学生联想到将要学习的新知识。近年来,历史高考试题对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但依然不可忽视基础知识,因为《考试说明》中所确定的任何一项能力都不是空的,而是建立在基础知识之上的。能力就是对基础知识的运用。任何高层次的理论说明都是以基础知识为依托的,否则就都是没有说服力的。因此,在教学中还必须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采取各种方式使学生熟记基础知识,把课本上的知识要点尽可能准确无误地记忆在头脑中,“先死”,从而获得大量足够的感性认识,以便在考试时根据所学知识对试题进行分析,使所学知识升华到理性认识的高度,即“后活”。“万变不离其宗”,所有考能力的题都是建立在课本基础知识之上的,其实就是课本基础知识的归纳、概括、延伸、变异而已。离开课本、离开基础知识,就会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空中楼阁”。如2008年广东卷的第6题(康有为思想)、第8题(评价)、第15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作用)等都强调了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因此,先温故而后知新的导入方式也就显得极为重要了。

如在复习必修二“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这一单元前,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回顾“二战前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早期殖民扩张,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然后告知这也就是二战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而本单元讲述的是二战以后尤其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全球化的历程。这样的导入既很好地复习了必修二第五单元的知识,又很自然地导入到第八单元的复习,同时还有利于学生形成对经济全球化发展历程的整体认识,从而实现了知识的再生成。

第二,关注变化,抓住“际遇”,做到温故知新。

必须指出的是,历史复习课内容的再生成主要体现为一个在具体情景中生成和变更的过程,永远处于转化和生成之中,是在具体情景基于种种“际遇”而产生的,与具体情景脉络紧密相连的,具有复杂性、非线性、不确定性等特征。要保证历史复习课“鲜活”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历史教师要具有一双“慧眼”,密切注意着学生学习的方式和千变万化的、不可预测的课堂环境因素,能够敏锐地捕捉和学生生活实际以及经验背景密切相关的“际遇”,以有效引导学生思维,使其达到“更复杂水平的理解”。值得思考的是,教师在寻找这个恰当的“际遇”,不应当仅仅本着“这个问题考试考不考”的角度,而应站在“这个问题的引入是否科学,是否能有效激活学生思维”的高度,站在“历史教学不是使人沉湎过去,而是教人更具前瞻性,面对更具价值的未来”的高度。

如在复习“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一课时,针对学生对苏格拉底思想的掌握稍有困难这一点,教师可在复习课时预设“苏格拉底思想与孔子思想的比较”这一新情境,这既帮助学生复习了孔子思想,又深化了他们对苏格拉底思想的认识。不仅如此,这样的课堂预设又恰恰应了高考的考核要求,2008年江苏卷第12题就考核了这两位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比较。

在历史新课程新课教学过程中,我们常主张“带着学生走进教材”,或是“带着教材走进学生”,作为高三复习课,若是简单的重复这一做法很难实现知识的再生成。这时应带着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走进学生再走进教材,实现由冷到热、温故知新,引导高三学生再现再认历史知识,寻找事实依据说明基本观点,实现复习课知识的再生成。

二、在结构重组中:显隐结合、纵横交错实现知识的再生成

布鲁纳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告诉我们:“我们教一门科目,不是建造有关这门科目的一个小型的现代图书室,而是使学生亲自进行象一名数学家思考数学、象一名史学家思考史学那样,使知识的获得过程体现出来。认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件产品。”高三历史进行的专题复习,从本质上讲,是将学过的知识和已经具备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运用于解决问题的一种复习。因此,专题复习不应再注重知识结构的先后次序,而应该本着解决问题的目的,将知识进行必要的拆分、加工和重组。因此,教师在复习策略上,必须打破知识和技能的固有结构壁垒,注重历史知识结构重组的显隐结合、纵横交错,让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思维状态,实现知识的再生成。

1.显隐结合,在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中实现再生成

根据知识能否清晰地表述和有效的转移,可以把知识分为显性知识(ExplicitKnowledge)和隐性知识(TacitKnowledge)。显性知识又称明晰知识、外显知识,是指“能明确表达的知识”,即:人们可以通过口头传授、教科书、参考资料等方式获取,包括“可以写在书本和杂志上,能说出来的知识”。隐性知识往往是个人或组织经过长期积累而拥有的知识,通常不易用语言表达,也难以传播。可以看出隐性知识本质上是一种理解力,是一种领会、把握经验,重组经验,以期达到对它的理智的控制的能力。因此历史复习课既要注意掌握显性知识,巩固基础;又要显隐结合,抓住隐性知识,提升能力,促成隐性知识显性化。

第一,显隐结合,触类旁通,在显性知识中挖掘隐性知识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有一定道理,有利于掌握书本的基础知识,了解其中的显性知识。但显性知识不仅仅等于基础知识,历史复习课也绝不单纯是“重复学习”学过的知识,而是在回顾、整理、整合已有的知识储备基础上,生成新的疑问、新的观点的过程,做到显隐结合,引发并处理学生的先前经验和直觉,当学生的认知发生冲突时,学生即将开启一扇新的大门。从而,做到触类旁通,在显性知识中挖掘隐性知识,使学生进一步能够运用历史学科知识合理分析,进一步强化对现实问题的深入思考、分析直至解决问题。

特别要指出的是挖掘教材的隐性知识,一是同一历史概念的隐性知识,如“维新变法”作为中国近代的一股思想潮流,其内容顾名思义是变法二字,但进一步挖掘就会发现隐含的内容是很丰富的,包括“要求抵制侵略,挽救民族危机;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学习和传播西方科学文化”;二是不同概念之间的隐性联系,如地主阶级抵抗派和地主阶级洋务派的隐性联系在于:两者均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而没有认识到西方强大的根源是制度,所不同的是前者只局限于思想领域,而后者将前者的思想付诸于实践。

第二,抓住主干,在隐性知识显性化中实现再生成

历史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历史教学的重点是历史问题的解决过程。把历史答案比喻为金子,那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手段就是“点石成金的方法”,高明的方法能够引导学生步步深入,演绎出高层次的思维过程。因此,实现隐性知识显性化,必须抓住学科主干知识,不能一概而论,或颠倒主次。应该说,从高考命题的角度,学科主干知识绝对不是回避的内容,关键是对学科主干知识如何认识以及通过何种方式考查。事实上,主干知识的考查更多表现在对学科主干思维方式的考查上,透过一定的情景,考查学生是否具备本学科最基本的思维品质,透过某一解题过程,考查学生是否具备本学科最主要的学科技能和研究方法。可见,“主干知识”的再复习不是浮在众多知识表面上的显性知识,而是在隐性知识显性化中再生成的知识。

如在必修2“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主干知识显然是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新授课时仅要求学生能掌握此重点即可,而这些均是书本明白表述的内容,所以是显性知识。而在高三复习这一单元时,教师决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一层面的学习,而是应进一步引导学生探讨“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在书本上均找不到答案,属隐性知识,我们的高三复习就是要使这些与主干知识密切相关的隐性知识显性化,从而促成知识的再生成。

2.纵横交错,在横中有纵、纵中有横的知识迁移中实现再生成

心理学认为,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是学习者运用已有认知结构在对新知识进行分析、概括的基础上实现的。高中历史课程的知识是一个大的网络、大的系统,犹如一个链条,如果这个网络哪里出现了断裂,就不容易做到“纲举目张”,就不能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再生成。因此,在高三专题复习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引导学生打破书本框架,实现知识的纵横交错,激活已有的知识沉淀,做到“横中有纵”、“纵中有横”,实现知识的再生成。

一方面,力求“横中有纵”,防止将历史专题复习“平面化”

要实现“横中有纵”,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进行系统的复习与练习,还要采取这样的一种方法:一面讲新知识,一面复习、考查旧知识,加强对高一、高二所学知识的巩固;还应按单元进行“小综合”训练,以达到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力求真正“横中有纵”。因为历史知识本身就是连续的,虽然我们把它分成经济、政治、文化,又有中国史、世界史等分法,但每块内容都有从中心发散出来的自然结构,复习课必须在新课基础上整理出这样的纵向结构图,才能达到提高能力、实现知识再生成的要求。

如:复习中国近代政治史相关章节“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和“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复习回顾古代中国政治史及现代中国政治史相关内容,以实现“中国政治史”这一横向专题的纵向牵引,从而达到“横中有纵”,知识在立体化中再生成。

另一方面,“纵中有横”,反对将历史专题复习的“加减化”

过去,历史复习课强调把书本知识不停地反复“炒作”,实际上主要是让学生“掌握那些教育者认为有价值、有意义、精心选择的知识经验”,教学认识以间接经验为主,“获取直接经验还是为了更有效地获取间接经验”,总感觉历史专题复习是简单的“加减化”,很难实现知识的再生成。因此,在历史专题复习阶段中,要实现历史知识的再生成,应将专题复习与综合练习相结合,达到“纵中有横”,实现“纵横交错,经纬沟通”。这时,教师可将前面所学知识列成专题进行讲述式复习,把分散在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点组合成一个个知识群,连缀成一条条有头有尾的知识链,进而编织成一张疏而不漏的知识网。在这里,历史专题的划分宜粗线条、粗框架,而不宜细碎、零散。这一阶段的教学与复习既要有一定的跨度,又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使学生达到离开教材模式完成重新组合知识。

如在复习必修一“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这一单元时,我在学生掌握纵向线索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归纳了“关于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国共合作”的小专题。学生们就两次合作的时间、标志、任务、斗争目标、组织形式、国际条件、结果及影响等项目进行了探讨,这一过程完全属于对教材知识的重新组合,在知识的再生成中,学生的理解与归纳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升。

在高三历史复习中,纵横交错,激活已有的知识沉淀,实现再生成,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和概念的理解和记忆能力,使学生不再被动地去设法记下教师的每句话和阅读一串串长长的句子,而是积极地对关键字进行加工、分析和整理,并和教师积极地对话,为原本枯燥乏味的复习课注入了新的活力;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和吸收知识,激发创造动机和创造性思维。

三、在目标和过程中:找到最近发展区、克服高原现象实现知识再生成

作为高三历史教师应该看到,学生的原有的知识与教学目标之间肯定有空间,预设好起点和目标间的空间是实现历史复习课知识再生成至关重要的一步。因此,教师不要总是企图将自己脑海当中的既定计划完整地“灌”给学生,以完成教师的目的,而是要在目标起点上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由浅入深,步步深入;在复习过程中,适当地指点学生,克服学习中的“高原现象”,及时调整复习的难度和坡度,引导学生通过一个点、一个点地形成突破,进而开凿出一个丰富的“宝藏”,在学生对历史知识自主的探索与追求中提升学生知识再生成的能力。

1.由浅入深,在目标起点上找到学生“最近发展区”,实现知识的再生成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他认为“最近发展区”是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不需教师的帮助即可达到的水平)与学生的第二个发展水平(即在现有发展水平之上,须经过教师的启发帮助才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距离。历史复习课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必须把着眼点放在学生发展的第二个水平上,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不断地把最近发展区的水平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为此,至少应该做到两个方面:

(1).换位思考,命题上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

在高三历史复习中,“考试”,是一种重要的检测学生能力的手段,教师要在命题时清楚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必须学会换位思考。一方面,必须对所要教的概念有深入的理解,知道自己经历过的“误解”,才能解释自己的推理过程,并推测学生理解概念的情形;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尝试或者亲自去经历一下自己学习的体验,把学生的“错题集”亲自做一遍,找出其中的问题和规律,以便“对症下药”。同时,为了培养好学生解题能力,尤其是解答材料题的能力,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我认为最好的方法是,把最近几年的各地历史高考试题,让学生做一次,从中领悟到解答材料题的方法与技巧,这样有利于学生水平的逐步提高和知识的再生成。

(2).史论结合,设疑上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是因为思维从问题开始,创造力从问题开始,问题是深入学习和知识再生成的起点。历史教学的特点是史论结合,不应该就事论事,而应该就事论理;不应该仅仅问是什么,而应该问为什么。这种“疑”的深浅程度上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就是要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复习起点过高(如问题设计过难、对历史知识讲解过深等),会使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畏惧感,这种畏惧感如果不能及时得到调整,会使学生厌倦乃至放弃历史学习;复习起点过低,会使学生产生轻视心理,从而抑制了对历史知识探究和思考的欲望。最合适的问题应该是如同摘桃子,不是垂手可得,也不是架了梯子还难以摘到,而是跳一跳,伸一伸手可以摘到。也就是说,这类问题在历史教科书上往往没有现成的答案,但通过教师启发,学生思考,是可以回答的。它往往要求学生在大范围的新旧知识的联系中加以分析、归纳、比较才能解决。

如在进行必修二第五单元“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的复习时,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阐述新航路开辟、两次工业革命、早期殖民扩张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四者之间的关系(答案略),这在教材上无现成答案,但只要学生扎实掌握每一个事件的发生原因和影响,并能加以整理概括便能很好地解答此题。

2.及时调整,在复习过程中克服“高原现象”,实现知识的再生成

学生在高三复习过程中出现高原现象是正常的。所谓“高原现象”,是在复杂技能形成过程中出现的练习成绩暂时停顿现象。它在练习曲线上表现为两次上升之间出现一段水平相近的线段。出现的原因主要有:①提高练习成绩的新的活动结构和方法尚未形成;②练习方法不当;③产生心理和生理上的疲劳;④动机强度减弱,兴趣降低,甚至产生厌倦等消极情绪;⑤自满情绪等。对于历史复习中的“高原现象”,必须及时调整复习的坡度和方法,从而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实现历史知识的再生成。

(1)调整坡度,改“爬楼梯”为“登山”,克服高原现象

过去,教师将教学过程视为“爬楼梯”,认为教学过程是为了达成预定教学目标,如同在某个规定时间内需要爬上多少级楼梯。这种观点认为,教学过程应以教学目标为终点直线推进。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因此,与教学目标无关的分支越少越好。学生容易在“爬楼梯”时降低学习兴趣和动机,易形成高原现象。实际上,杜威说“在战争中,正面的袭击是消耗军力的;在学习中,正面的袭击消耗还要大。”直线推进的课堂效果有时不如曲径通幽或水到渠成。我们将高三历史的复习过程视为“登山”,是因为首先,每个学生或每组学生达成教学目标的途径和在登山过程的收获可能不同,正如不同人从不同侧面登山会看到不同的景色。其次,达成预定教学目标并非教学过程的唯一价值,教学过程自身具有内在价值,正如登山者之所以选择用脚登山而不是乘坐索道,更看重的是登山过程的内在的知识再生成价值。因此在高三的复习过程中,应杜绝“就事论事”,而应注重与相关知识的联系和链接,唯有如此,才能做到较为全面而深刻的复习,实现知识的再生成。

如在复习选修四中“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一课时,应引导学生复习必修三“邓小平理论”一课的相关知识,并使之达到融会贯通的程度。

(2)调整方法,由“设疑”到“释疑”,克服高原现象

作为高三历史老师,不仅要能巧设疑问,更要能让学生学会释疑。过去,正是教师“一言堂”学生反应不积极,造成教师只能按着教案和自己的东西讲下去,从而打消了互动的积极性,“高原现象”形成是难免的,上完课以后,师生双方都会觉得这堂课没劲。

“学则需疑”,问题是贯穿整个复习过程的主线,要以质疑解疑为重。历史知识的再生成就是从生疑到解疑、释疑的必然过程。尤其在高三复习中,如果学生学会了质疑解疑,那么就真正地学会了学习。而教师设疑、释疑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高中学生,教师不能包办代替,不要轻易地把答案和盘托出,重在点拨、开拓学生思路。释疑过程中教师要胸有全局,恰当控制课堂气氛,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追求最佳教学效果。如高三复习课的主观题训练上,我经常安排一些由学生自问自答的课,不断强化提问动机,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在课前讨论问题中他们学会了“设疑”,而在组织语言回答问题时,他们又学会了“释疑”,不断促使学生从“设疑”到“释疑”,形成对自己已有观点的批判性认识,培养创新精神、实现历史复习课知识的再生成。

复习课学习新知识,实际上就是克服高原现象,从爬楼梯到登山的转变,从设疑到释疑转变的过程,中间会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感觉,又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快感。这种快感又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知识的再生成。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好的复习课是一个精神旅游的过程,正如登山,只有当我们最终登上山颠,俯瞰登山时所走过的路时,我们才会有一种了然于心的感觉。作为历史教师,在高三复习时从学生心理需要和情商角度出发,在课堂预设、结构重组、目标与过程中努力提升知识再生成的艺术性,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去“发现真理”,实现历史知识的再生成。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我把心献给孩子》;

2、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

3、严先元编著《课程实质与教学改革》。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

温习范文篇6

【关键词】:新课程高考高三历史复习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近两年,新课程理念逐渐渗透到历史学科的高考中,也成为历史学科高考发展的大趋势。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加快,作为基础教育的最终和最高评价,高考的试卷结构、考查方式、题型甚至考查内容都越来越受到新课程的影响。虽然,这种影响是渐近的,历史学科高考依然要以每年国家考试中心颁布的考纲为主要考查范围和内容的依据,但是在从这几年的历史学科考纲的内容上看,高考的内容,尤其是对历史学科重点内容的考查达到一定的比重和深度的同时不时地表现出新课程的理念。因此,用新课程理念指导高三历史复习显得十分重要。

二、新课程对高三历史复习教学的要求

1、新课程要求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述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这就要求在高三的历史复习教学中,要坚持不懈地结合学科知识对学生进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教学。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经济与政治的关系、矛盾的对立与统一、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对立与统一、群众史观等等。通过这些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教学,培养学生用规律去探究历史发展的进程,深刻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和相互关系,正确认识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上的作用。这样不仅可以真正提高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适应高考形势的需要,而且对学生的终身教育,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新课程要求学科内容坚持基础性和时代性,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在高三的历史复习教学中,要以学科基础知识教学为主阵地。其内容主要包括中外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重大政治事件及重要历史人物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中外历史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以及人类为发展社会经济、改善生活所做出的努力;中外人类历史思想文化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重要现象及相关人物及其所反应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同时,还要在上述历史学科基础知识的复习过程中要关注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即历史对当今现实社会的影响),尤其是历史与现实社会生活的关系,通过历史基础知识的复习,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学生的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3、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这就要求高三历史复习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改变过去“填压式”的教学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倡导学生体验和参与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就一定的学科性或社会性问题,结合所学的学科基础知识进行研究性或探究性的学习,用已掌握的学科知识、技能去建构新的学科知识、技能。使学生过去被动学习的过程变成学生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探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大胆地鼓励学生对知识或问题质疑,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以增强他们的学习成就感,并把已形成的学习成就感转化为新的学习过程的动力。

4、新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要求在高三历史复习教学中,要根据学科和高考的特点大量地、多渠道地、多手段地为学生提供蕴含历史信息的历史材料(文字、图表、实物、音像等),训练他们从中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要加强学科知识的纵横迁移,引导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从历史思维的角度进行认知。如对历史上同类或同性人物、事件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新的历史结论,对某一特定的历史阶段性的特征进行归纳从而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对某一历史信息进行多视角、多层面的分析从而树立全面史观等等。

5、新课程要求学生认识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和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这要求在高三历史复习教学中正确处理“鱼”和“渔”的关系。教师在复习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要由要求学生“学会”转变到促进学生“会学”。通过复习教学,使学生重在掌握学科学习的基本方法,主动探求知识,发现新知识、新信息从而提出新问题和寻求解决新问题的新方法。这样可以根本上解决以前在高三复习教学中的“题海战术”、“死磨战术”,切实提高复习的效率,同时还可以有提高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长效”。

6、新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在高三历史复习教学中,尤其是中国近代现代史的复习,要把中国的历史和现实的国情教育作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核心内容。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是历史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也是历史教育永恒的主题。因此这必然是历史学科高考的一个重点(当然成为高三历史复习教学的重点)。而近年来高考更是理性地加大了对学生的有关人本思想和开放意识的考查。这就要求高三历史复习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和人本思想的教育、生命和生态的教育,包容意识和开放意识的教育,使学生能真正学会关爱生命,关心他人,重视环保,感激社会。

三、体现新课程的高三历史复习教学的一般策略

1、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随着近年来高考改革的深化,对学生进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考查已经成为高考的主旋律。因此在高三的历史复习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无疑对于提高复习效率和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复习工作要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让学生通过对这些专题的研究,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2、校本课程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同时确立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政策。校本课程就是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学校的具体实际开发的课程,其作用就是弥补国家和地方课程在学校实施过程中的与学校、学生实际不符合的缺点。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在高三历史复习教学中有一定的地位。要求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用讲座、研讨、调查等多种形式开发本土化、乡土化、校本化的课程,有针对地扩充学生历史学科的知识面,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科综合能力。

3、社会实践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学校与社会间的内存联系越来越广泛。学科教学与学生的社会生活相结合已成为共识。高考改革的步伐实际早就跨入了注重对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能力的考查的大门。因此在高三历史复习教学中加强学生对社会生活的了解,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用历史的思维去关心社会生活大事,在社会实践中增强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同时,也迅速提高了学科基本技能。现在高考的趋势已经证明了哪种不关心社会,不了解社会,读死书,死读书的书呆子不可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的,可以说过去哪种高分低能的应试教育的怪胎已经逐渐消失。有人说,高三学习如此紧张,哪有什么时间让学生搞什么社会实践活动?而事实上,由于认识不足,大部分学校也确实在高三毕业年级早就取消了一切社会实践课。诚然,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是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他们受到的知识接受和能力培养也不一定比在课堂里少多少。况且,随着现代科技和信息社会的发展,学生与社会的接触早已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所以用社会这本教科书去教育学生是最好的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途径,也是高考的要求。

4、开放性试题所谓开放性试题就是试题的命题从独特的角度对有关历史知识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考查,其答案一般具有不确定性,注重对过程的评价,并且允许和鼓励学生自己的创见。这种试题形式因其对学生的学科能力的考查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而在高考中已屡见不鲜。高三历史复习的教学中,要求让学生及时地了解历史学科学术动态,吸收最新科研成果,以学科基础培知识为依托培养发散性思维。特别是一些有学术争议的学科知识,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甄别,鼓励学生有创见。

温习范文篇7

时光飞逝,一个学期的学习就要结束,再有两周期末考试即临。在此我想问,同学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当然,在这个时候,大家是否也该认真问一下自己:在这段时间内,我的学习效果如何?上课认真听讲了吗?原创:课后科学地复习所学的知识了吗?给自己制定合理的奋斗目标了吗?把它们找出来并且用心想想,它们意味着什么。那么,你会明确:从现在开始,应该做的,是总结之前的学习,制订合理的计划,复习迎考!

在合理的复习中,我只强调一点:质疑、解疑。曾有这样一句名言:“书有陌生处。”的确,书中的陌生是有形的,但如果不经常阅读记忆,恐怕有形就会变成无形,陌生一去就成了永远。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仔细想想,这不是前人留给我们的经验吗?温习旧的知识,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对我们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中国有句俗语:“山歌不唱忘记了,好田不种草成窝。”学习的道理也是如此,再深的印象,不注意温习也会化为乌有。因此,同学们要抓住机会顾及、抓住时间温习昨天的陌生处,也便是解决学习中的难点、疑点,扫清前进途中的绊脚石。

也许有的同学会认为:“积薄而为厚,聚少而为多;大考大玩,小考小玩。”岂不知,这种说法是有前提的,原创:那是因为他们对考试已作好了充分的准备。而这种准备来自平时的争分夺秒,勤奋自立。来自复习阶段的认真与用心。

法国的圣西门,在小时候,每天要仆人催他早起,他激励自己:“起来吧!伟大的事业在等待你!”

法国的博物学家布封,年轻时专门请来一位仆人监督自己,要他每天早上五点就叫醒他,并约定,如果叫不醒,可以一直拖到地板上,要是布封发脾气的话,仆人可以动武。

中国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也说过: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奋时。

于此相比,我们便知,那种怀有侥幸思想,闲时不烧香,急时抱佛脚,听天由命的做法是万万要不得的。成功的取得来自于你每一天扎扎实实的学习,来自于你每一节课认认真真的投入,来自于你每一晚废寝忘食的拼搏。

温习范文篇8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当然这里的开端必须是良好的,是有利于事件发展的因素。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进行优质的导入,对于一堂新授课的教学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能够用一段精彩的导入,一方面可以达到迅速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更加集中且具有目的性。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的教师由于受高考的压力,高中历史课的课时安排,再加上教师自身对导入环节缺乏正确的认识,这种种因素,导致教师对历史课堂导入环节的漠视和忽略。为了抓紧时间,直接进行教学活动,忽视了学生注意力没有集中到教学内容上这一事实,学生的学习效率明显低下,这显然不利于历史课的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重视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

二、如何进行高中历史课堂导入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只有积极看重导入环节的应用,才能够顺利地进行课堂教学的顺利展开。笔者在教学中,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导入的方式,给予阐述。其一,温习导入策略。由于新知识和旧知识有着必然的内在逻辑联系,教师在新授的时候,充分地对旧知识进行温习,进而激活新旧知识的关联。在学习“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一课时,就可以这样进行:在中法战争中,表面上清政府是没有战败,但实际上清政府战败了,法国最终达到了侵略的目的;再到后来,清政府与日本间爆发了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的北洋舰队,受到全军覆灭的打击,紧接着就是《马关条约》的签订,这一系列的战争,把清政府推到了一个风口浪尖上,一场瓜分中国的灾难一时席卷而来。教师通过对旧知识的温习,也交代了新知识的主要内容,进而引导学生进入到新课学习中去。其二,典故巧妙引入策略。学生爱听故事,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积极地引进一些历史典故,可以通过对典故的讲述,进而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活动中去。比如,我们接触到的“闻鸡起舞”“约法三章”“卧薪尝胆”“草木皆兵”“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等等,这都是很好的典故故事。在学习历史的时候,就可以引入这些典故,通过典故把学生引入到对新知识的学习中去。其三,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导入策略。随着现代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充分的整合,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全新的生气活力。就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导入环节,充分引进现代信息多媒体技术,在导入环节中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强大的声频、视频、动画功能,能够迅速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蒋家王朝的覆灭”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剪辑出一些解放军在三大战役中解放军胜利时刻的视频,以及气势昂扬的音乐,教师通过向学生播放这些声频、视频资料,迅速抓住学生学习的激情,驱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其四,谈话导入策略。在所有导入方式中,谈话导入是其中最为普通的一种方式。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积极地采用导入法进行导入,也不失为一种比较实用的方式。当然,在谈话中,谈话的目的不在谈话的本身,而在于谈话是有所期待的。“有所期待”是我们谈话的最终目标。一般来说,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在进行中,应该积极地选取学生身边的熟悉的内容进行谈话,用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其五,悬念导入策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历史事件,充分地设置一系列的悬念,也是一种良好的教学导入策略。因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能够对学生进行悬念设计的目的有两点:一方面是可以迅速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则就是能够很好地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当然,对学生进行悬念设置,应该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设置,且难度适中。问题设置不当,进而达不到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但是如果太难,学生无法理解学习的内容,则又会减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学习“太平天国后期的保卫战”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这样说:太平天国的发展,其势头本身是很迅猛的,比如在1856年的东征胜利时,其政权,就已经达到了全盛的时期。但是,在领导阶层,由于他们内部发生一件大事,导致其政权发生了急剧变法,良好的一片大好形势,突然间急转直下。那么,这件重大的事件又是哪一件呢?

三、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引用导入策略的意义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积极灵活地运用导入策略,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的思维,驱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到学习的状态中去。良好的导入,如同良好的桥梁,在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很好地建立起一种联系,有一种承前启后的作用。良好的导入,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是一种准备动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对导入环节给予正确地重视,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教师在灵活而恰当地使用高中历史课堂的导入策略,都需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导入,该导入哪个地方,也应该明白。同时导入也要量力而为,注意对时间的控制以及逻辑上的连贯性。

四、结论

温习范文篇9

教育是喜欢苦衷业,为培育高本质的下一代,自己时辰从实际身心安康,依据学生的特性特点去点拔指导,关于单个差生,应用课间屡次倾谈,鼓舞其确立准确的进修立场,积极面临人生,而对优生,教育其骄傲自大起劲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经过实际生涯中的模范,让学生树立盲目地从初中历史教学总结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开展本人的观念,树立高尚弘远的幻想。

作为教初二前史课的教师,清楚本人对教材的陌生,故在课前做到仔细备课,多方面去汇集相关进行材料。为进步每节课的进行结果,教育质量,自己除注重研讨教材,掌握好根底、重点难点外,还采用多媒体教育,如:投初中历史教学总结影、幻灯、漫画、灌音等多样方式。经过培育学生进修政治的兴致,调动学生进修的积极性、自动性,进步教室的教育质量,按时完成教育义务。

经过一学期起劲,能制订好温习方案,并能仔细备好温习课,培育好尖子生,进步中等生,协助差生。但因为本学期讲课工夫较短,温习内容较多,温习比初中历史教学总结拟匆促,还觉察很大一局部学生承受才能较差,进修盲目性不高。加上自己对教材陌生,还要到广州进修本科,无暇顾及六个班面积较广的差生,致使本学期教育成果未达所想。

在今后的教育任务中,要不时总结初中历史教学总结经历,力图进步本人的教育程度,还要多下功夫增强对单个差生的指点,置信一切问题都邑水到渠成,我也置信有耕作总会有收成!学科总结本学期,我顺应新期间教育任务的要求,仔细初中历史教学总结进修***总书记关于教育任务的讲话。从各方面严厉要求本人,积极向老教员讨教,连系本校的实践前提和学生的实践状况,勤勤恳恳,脚踏实地,使教育任务有方案,有组织,有步调地展开。容身目前,放眼将来,为使往后的任务获得更大的提高,现对本学期教育任务作出总结,但愿能发扬长处,克制缺乏,总结查验经验,继往开来,以促进经验任务更上一层楼。

一、初中历史教学总结仔细备课,不单备学生并且备教材备教法,依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践,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育办法,并对教育进程的顺序实时间布置都作了具体的记载,仔细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沛的预备,并制造各类利于吸引学生留意力的风趣教具,课后实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育跋文,并仔细按汇集每课书的常识要点,归初中历史教学总结结成集。

二、加强上课技艺,进步教育质量,使解说明晰化,层次化,精确化,层次化,精确化,感情化,活泼化,做到线索明晰,条理清楚,言简意赅,深化浅出。在教室上特殊留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师生交流,充沛表现学生的主效果,让学生学得轻易,初中历史教学总结学得轻松,学初中历史教学总结得兴奋;留意精讲精练,在教室上教师讲得尽量少,学活泼口入手动脑尽量多;还在每一堂课上都充沛思索每一个条理的学生进修需乞降进修才能,让各个条理的学生都获得进步。初中历史教学总结目前学生遍及反映喜好上语文课,就连以前极厌恶语文的学生都乐于上课了。

三、谦虚讨教其他教师。在教育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进修上都积极寻求其他教师的定见,进修他们的办法,还,多听教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进修他人的长处,克制本人的缺乏,并经常约请其他教师来听课,寻求他们的定见,改良任务。

四、真修改功课:安插功课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条理性。为了做到这点,我经常到各大书店去汇集材料,对各类辅佐材料进行挑选,力图每一次演习都起到最大的结果。还对学生的功课修改实时、仔细初中历史教学总结,剖析并记载学生的功课状况,将他们在功课进程呈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状况实时改良教育办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做好课后指点任务,留意分层教初中历史教学总结育。在课后,为分歧条理的学生进行响应的指点,以知足分歧条理的学生的需求,防止了一刀切的毛病,还加大了后进生的指点力度。对后进生的指点,并不限于进修常识性的指点,初中历史教学总结更主要的是进修思维的指点,要进步后进生的成果,起首要处理他们心结,让他们认识到进修的主要性和需要性,使之对进修萌生兴致。要经过各类路子激起他们的求知欲和长进心,让他们认识到进修并不是一项义务,也不是一件苦楚的工作。而是充溢乐趣的。然后盲目的把身心投放到进修中去。如许,后进生的转化,就由本来的简略粗犷、强迫进修转化到盲目的求知上来。使进修成为他们自我认识力初中历史教学总结度一局部。在此根底上,再教给他们进修的办法,进步他们的技艺。并仔细仔细地做好查漏补缺任务。后进生凡间存在良多常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进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任务时,要特殊留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进修的常识断层增补完好,如许,他们就会学得轻松,提高也快,兴致和求初中历史教学总结知欲也会随之添加。

六、积极推进本质教育。当前的测验形式依然比拟传统,这决议了教员的教育形式要逗留在应试教育的条理上,为此,我在教育任务中留意了学生才能的培育,把传初中历史教学总结受常识、技艺和开展智力、才能连系起来,在常识层面上注入了思维感情教育的要素,发扬学生的立异认识和立异才能。让学生的各类本质都获得有用的开展和培育。

七、狠抓学风。我所教的三个班,学初中历史教学总结生比拟喜欢该科,上课的时分比拟仔细,大局部学生都能专心听讲,课后也能仔细完成功课。但有为数不少的学生,由于怕班主任指摘,进修上存在的问题不敢问教师,功课也由于怕分数低而找他人的来抄,如许就严峻影响了成果的进步。对此,我狠抓学风,在班级里倡导一种仔细、务实的初中历史教学总结学风,严峻批判剽窃功课的行为。与此还,为了进步同窗的进修积极性,展开了进修竞赛运动,在学生中鼓起一种你追我赶的进修习尚。固然大局部同窗对该课很感兴致,进修干劲也浓,只是差生面太大了,后进生根底太差,测验成果都很差,有些同窗是常常不合格,我找来差生,调查缘由,有些是不感兴致,我就跟他们讲进修语文的主要性,跟他们讲一些风趣的语文故事,进步他们的兴致;有些是没有起劲去学,我提出批判今后再加以鼓舞,并为他们定下进修目的,不时催促他们,协助他们;一些学生根底太差,抱着初中历史教学总结破罐子破摔的立场,或过火自卑,测验怯场等,我就协助他们找出合适本人的进初中历史教学总结修办法,剖析缘由,鼓舞他们不关键怕掉败,要给本人决心,而且要在平常多读多练,多问几个为什初中历史教学总结么。还,一有提高,即便很小,我也实时地表彰他们。经由一个学期,绝大局部的同窗都养成了好学苦练的习气,构成了优越的学风。

八、获得了较好的成果。本学期,期末测验学生的三率状况优越。存在的缺乏是,学生的常识构造还不是很完好,常识系统还存在良多真空的局部。这些都有待今后改良教员小我任务总结本学期的光阴就如许曩昔了,回忆一学期的任务,想说的真是太多了。人民教员这一职业长短初中历史教学总结常辛劳的,担负着教育任务、教科研任务及学生治理等多项初中历史教学总结的义务。下面我从五个方面临本学期教育任务状况作如下总结。

一、思维方面:自己能积极参与政治进修,关怀国度大事,反对以同志为中心的党中心的准确指导,对峙四项根本准则,反对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恪守劳初中历史教学总结动规律,连合同志,热心协助同志;教育目标明白,立场正直,研究营业,勤劳耐劳;班主任任务仔细担任,关怀学生,保护学生,为人师表,有贡献精力。

二、教育方面

温习范文篇10

依据教育局及学校对高三年级的工作要求,在11年高考备考工作中,我们注重结合六中现状以及六中本届高三年级实际情况,始终坚持以高考备考工作为重心,以进步温习质量和学天生绩为主要目标,以学习新课程理念和考试大纲为主线,切实落实高考备考工作的实效和11年高考目标的实现。

二,高三现状分析

学生分析:本届高三共有251人,其中理科78人,文科117人,特永生56人,尽大多数学生中考成绩在300-400分之间,基础相对薄弱,学习能力较差,但大多数学生学习能吃苦刻苦,自信心较强。尤其是特永生练习非常尽心尽力。

教师分析:本届高三共有教师18人,大多数教师是第一次上高三,相对备考经验欠缺,但年轻教师干劲足,进取心强,备考热情高涨。

三,工作目标

1,结合学校实际,通过制定强有力的措施,切实进步高三教师的备考经验和能力,为高考备考提供强有力的师资气力。

2,想尽一切办法,进步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为学生创造优良的学习氛围。

3狠抓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的治理,进步教师的服务意识,保证高三备考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4,全面落实高考任务,把高考目标落实到班,落实到人,为实现11年高考的一本上线人数在10年基础上大幅度提升(上线30人),二本实现零的突破,三本实现30人的高考目标作好预备。

四,工作措施,

1、校领导关注高三,关心高考。学校把高三工作始终作为学校工作的重心,从政策上照顾高三。及时召开如高考动员会、高考备考工作研究会、高三学生座谈会、高三教师调度会、高三考试分析会等会议,随时关注备考动向,把脉高三,把握高考。

2、高三年级实施学生强化辅导,切实进步学生学习成绩,高三年级组在进进高三之初,便实行下午第四节,晚上第四节的强化辅导,加班加点,弥补学生的薄弱基础,努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3、实施高效课堂,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高效课堂是适合我校实际课堂教学模式,它极大的进步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热情,高三的高效课堂秉承高效、实效。把进步学生综合能力与进步学习成绩有机整合,切实为高考服务。